弗4:4-6 [4.18.19-20a]
論到洗禮與聖餐,我們總結說:這是從新約起始就交付教會的兩個聖禮,直到世界的末了;洗禮是進入教會的門口,信仰的起始;聖餐則是持續的靈糧,基督用以餵養屬他的信徒一家子民。既然只有一神、一信、一基督、一教會(基督的身體);照樣,洗禮也是一個(弗4:4-6),因此是一生一次,不能重複的。然而主的聖餐是重複施行的,使凡被接納入教會的信徒,認識自己需要不斷的從基督得餵養。
除了這兩個聖禮之外,神沒有設立其它的聖禮,所以教會眾信徒應該不承認還有其它聖禮;因為設立聖禮不是出於人的選擇。只要我們記住以上詳細清楚的教導,就能立即明白這事:神設立聖禮的目的,是要教導我們認識他所賜給我們的應許,並且向我們證明他對我們的美意。此外,只要我們記住沒有人作過神的謀士(賽40:13;羅11:34),沒有人能靠自己能應許有關於神的旨意,也沒有人能憑自己保證我們可確知神對我們的態度如何,神決定賜給或不給我們的事。這就表示沒有任何人能設立聖禮記號,向人見證神的旨意或應許。惟有神自己賜聖禮記號給我們,唯有神自己在我們當中為自己作見證。我們要更簡潔(也許更直率)、更明確的說:聖禮不可能與救恩應許無關。就連全人類聚集一起,都無法向我們保證任何關於我們救恩的事。因此,他們無法憑自己製造與設立聖禮。
所以,基督教會要以這兩個聖禮為足,拒絕在現今接受第三個聖禮,也不要幻想有其它的聖禮,直到世界末了。在舊約時代,除了割禮與逾越節晚餐之外,神按照當時處境的不同需要,賜給猶太子民其他施恩媒介(有聖禮記號的意義):例如嗎哪(出16:13;林前10:3),磐石中流出的活水(出17:6;林前10:4),銅蛇(民21:8;約3:14)等。神賜下這些不同的預表記號,是要教導猶太子民,不可停駐在這些暫時表徵,反而要等候神賜下將來更美之事,那是永遠長存、不會廢去的。
經文:
以弗所書4:1~6
4:1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4:2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4:3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4:4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
4:5 一主,一信,一洗,
4:6 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默想:
(1)這段經文保羅勸我們行事為人要如何與蒙召的恩相稱?這幾方面有什麼是我特別需要學習的?
(2)這段經文保羅教導教會要如何合一?合一的基礎是什麼?當我們在教會中遇到與我們不同、甚至與我們衝突的人,我們要如何保守合一的心?
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AIMgEM_Is
經文:
以弗所書4:7~16
4:7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
4:8 所以經上說: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
4:9 (既說升上,豈不是先降在地下嗎?
4:10 那降下的,就是遠升諸天之上要充滿萬有的。)
4:11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4:12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4:13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4:14 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
4:15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4:16 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默想:
(1)從昨天到今天的經文,保羅從我們蒙召進入基督的身體(1:23告訴我們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進而談到神將恩賜賞賜給人,恩賜是從哪裡來的?這段經文提到哪些恩賜?恩賜的目的是什麼?
(2)我們有什麼恩賜?我們是否有祈求得著什麼恩賜?當我們在運用恩賜或祈求恩賜時,我們想到的是自己的需要或喜好,還是基督身體的需要或主的喜悅?
(3)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基督的身體可以如何幫助我們成長、對我們有什麼幫助?我們個人又如何能建立基督的身體?
(4)在教會和肢體的關係中,我有哪些是需要學習的?又有什麼是我現在可以幫助建立基督的身體?
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Lk5lfrh-A
經文:
以弗所書4:17~24
4:17 所以我說,且在主裡確實地說,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
4:18 他們心地昏昧,與 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
4:19 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
4:20 你們學了基督,卻不是這樣。
4:21 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
4:22 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
4:23 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
4:24 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 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默想:
(1)保羅在這段經文說到未信者的情況是如何?我們是否有時候也會心裡剛硬、對於聖靈的提醒麻木?
(2)當我們領受了基督的福音和真理,我們要如何從舊人變成新人?這段經文對新人有什麼描述?
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sQdIIysCrk
經文:
以弗所書4:25~32
4:25 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
4:26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4:27 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
4:28 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
4:29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4:30 不要叫上帝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
4:31 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或譯:陰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
4:32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默想:
(1)保羅這段經文延續了前一段,教導我們穿上新人後的生活方式,保羅提到了哪些方面?有什麼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2)為什麼我們不要叫聖靈擔憂?哪些情況可能會使聖靈擔憂?我們如何可以不讓聖靈擔憂?
(3)這段經文教導我們要如何彼此對待?為何我們要如此彼此對待?
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tQmdDWuJc0
和平與合一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以弗所書4:3
主啊!求祢讓人們知道,
我們真正的敵人是自私、仇恨、和紛爭,
才使世界在病毒面前兵敗如山倒。
求祢賜給人們和平與合一的心,
使每個國家和個人,都願意盡一己之力
不分彼此地團結合作、犧牲奉獻,
使解決疫病的策略與方法盡快成就。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湖光基督教會祝福您
閱讀: 以弗所書4章4-1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賽亞書45-46章;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
全身都靠[基督]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以弗所書4章16節
根據一則家族傳說,有兄弟二人,一個叫培理,另一個叫梅文。一天,他們站在家裡的乳牛場時,正好看見一架飛機在空中噴寫文字,勾勒出兩個英文字母(GP)。
兩兄弟都認真思想這兩個字母對他們有何意義。一個想到「去佈道」,另一個則理解為「去耕種」。後來,其中一個男孩獻身於傳福音的事工,成為著名的佈道家葛培理(或稱葛理翰)。他的兄弟梅文則盡心經營家裡的乳牛場多年。
撇開空中的噴字不談,若上帝真的呼召葛培理去傳道,叫梅文去務農(事實似乎如此),那他們都在各自的工作中榮耀了上帝。雖然梅文順從上帝的呼召去務農,而葛培理的佈道生涯非比尋常,但葛培理的成功並不代表梅文所做的就不重要。
上帝會指派一些人擔任大家所說的全時間服事(以弗所書4章11-12節),但這並非意味著從事其他工作,或承擔別種任務的人所做的事情就不重要。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我們都應如保羅所說那樣「百節各按各職」(16節),也就是善用耶穌給予我們的恩賜來榮耀祂。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無論是「去佈道」或「去耕種」,在何處事奉或工作,都可以為耶穌發光。
你如何在工作中運用所得的恩賜榮耀上帝?
你如何鼓勵別人按照上帝對他們的呼召事奉耶穌?
上帝,求祢幫助我在祢安排的崗位上克盡厥職,
讓我看到自己的言行和操守如何給他人帶來好的影響。
作者: 白德夫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以弗所書4章,保羅說基督升上高天的時候,「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8節)。在羅馬書12章3-8節,他也寫道,信耶穌的人都會得到一些恩賜,可以用來扶持在主裡的其他信徒。這裡所列的恩賜,包括說預言、作執事、教導、鼓勵、提供財物、治理和憐憫人。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14章還列出了另一份清單,並詳細說明如何使用這些恩賜來造就教會。這些「屬靈的恩賜」是要「叫人得益處」(12章1、7節)。
柯愛莉
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章26節
在知名的荷蘭科學家亨德里克·勞倫茲(Hendrik A. Lorentz)的葬禮上,愛因斯坦於致詞時,並未提及他們在科學方面的歧見,反倒讚揚勞倫茲這位備受敬愛的物理學家,寬大仁慈且以謙遜公正待人。愛因斯坦說:「大家都樂於跟隨他,因他們感受到勞倫茲不會支配人而是儘量幫助人。」
勞倫茲鼓勵科學家們擱置政治歧見共同合作,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當愛因斯坦悼念這位也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時說:「即便在戰爭結束前,他已在推動和解的工作。」
與人和好應該是每一個教會成員的目標。在教會中免不了會有衝突,但我們必須盡力找到和平解決的辦法。保羅寫道:「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章26節),並且為了鼓勵信徒能一同成長,保羅勸勉眾人:「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29節)
最後,保羅還說:「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31-32節)。盡我們所能地化解衝突,能有助於建立上帝的教會,並能使上帝得著榮耀!
大直內湖教會24小時守望禱告網(第770週)
整體目標:全區歸主,普世宣教,神的國在台灣復興,為以色列求平安
「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邪術、仇恨、爭競、忌恨、
惱怒、……、兇殺……等類。」加拉太書五章19-21節
►情慾的事~摘錄自慕安得烈每日靈修-弟兄相愛的訣要(p111-113)
保羅在加拉太書五章19-21節中,提到十六項可怕「情慾的事」,其中九項是與愛相對的,他也在其他經文提到: 「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並一切的惡毒。」( 弗四31) 在這裏他答覆了為什麼基督徒間只有這麼少的愛? 為什麼鼓勵基督徒彼此相愛是如此困難? 全是「情慾的事」。
即使事熱心的基督徒,仍會受到情慾的攻擊。保羅也說: 「在我裏面,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這樣要基督徒靠自己的力量,幾乎不可能有愛的生活。聖經告訴我們要「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聖靈能治服肉體,結聖靈的果子,乃是以基督的愛澆灌入我們心中為前題。保羅又說: 「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裏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的律。」神能幫助基督徒在聖靈裏行事,而不放縱肉體。
學習以下三個功課: (一)基督徒不可能靠自己愛神和周圍的人。(二)雖然要有愛心,但由於放縱肉你,而有許多苦毒的事。(三)生命必須順服聖靈,讓祂引導我們每天的生活,藉此可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中,我們才能盡心愛神、切實愛弟兄,及向不信的人存仁愛憐憫的愛。讓聖靈掌管我們生命,繼續在我們裏面運行,使我們能愛基督和眾人。請為這樣的思想禱告,直到可以完全在我們生命中掌權。
『如何建立有效的屬靈權柄』
屬靈權柄増長使信心壯大得以面對攻擊
有時撒旦到主前懇求想要來影響我們的生命,如傷害約伯一樣,牠興致勃勃地告訴神,讓我來為祢測試約伯,看約伯對祢是否真心。而耶穌已經應許我們說:「我把我的平安留給你,不是按照世界的方式。」有時人們以為天色常藍,沒有任何的事會攪擾我們,當挑戰發生時就埋怨神說:「神祢不是應許要給我們堅固台嗎?神祢到底在哪裡呢?」約14 : 27,「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我們必須明白神賜給我們的平安不是世界的平安,而是我們知道靠主可以得勝有餘;這平安是因我們明白那開始善工的神必定成就一切;這平安是知道神選召我們必定負責到底,既便撒旦到神面前要求要傷害我們。新約中,耶穌對彼得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撒旦想要篩你像是篩麥子,父神也給了撒旦許可篩你,但放心,我已經為你禱告,使你的信心可持續站立。」彼得其實並不明白在天上會發生甚麼事,但耶穌知道在天上發生什麼事,而耶穌的話帶給彼得平安,讓彼得知道仇敵的攻擊會來到,他將面臨不同的試煉,但是主耶穌已經為我禱告過,雖會經過困難,但我的信心仍舊站立,這就是彼得平安的根基,是合乎神心意的平安。
代禱事項109/11/22~109/11/28
►以色列:聯合國大會宣布一項決議,猶太人重要聖殿之所在地—耶路撒冷的「聖殿山」不再是猶太教專屬名稱。未來也將開放伊斯蘭教使用,稱為「崇高聖所」。為凡到耶路撒冷聖殿山的人都遇見彌賽亞耶穌基督禱告。
►國際:請為美國大選後政府運作、社會的和諧及防疫工作守望禱告!
菲律賓在三個星期之內遭受三個強颱襲擊,接連的天災打擊、加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危機尚未退去,使得菲律賓陷入愁雲慘霧之中。禱告求主憐憫並賜下信心、勇氣和智慧來面對困境,災後的重建求主保守看顧。
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宣佈達成停火協議,旨在結束納-卡地區六個星期以來的衝突。這場衝突已經導致1300人死亡,十多萬人流離失所。願亞美尼亞與鄰國互相饒恕,經歷恢復與復興。
►國家及城市:中國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完成簽署,台灣被排除在外,製造業、石化業等傳產大多倚賴外銷,將首當其衝。禱告求主賜給政府智慧與能力,提出具體方案落實幫助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製造勞工、政府及產業三贏。
►地區: 2020天國教育論壇第四季「良師興國」。期待透過對話、 交流來凝聚共識,並且在互動與禱告中領受聖靈新的帶領。12/4-5於思恩堂舉行,課程師資報名請掃描QRCODE。
●12/2-12/24 8:30-17:30,於內湖路二段342號(內湖公民會館)(週一休館)展出李振飛弟兄的「雲彩飛揚」畫展,歡迎弟兄姊妹前往欣賞。
◎「基督國度工人培訓中心暨TI萬國萬民禱告殿」建案訊息:
1. 向上海商銀動撥2億元整,月繳利息約26萬元,加上水電、保全、電梯維護、行政人事等費用,每月大約需要30-40萬元。本利攤還展期一年(自2021/09大約100萬/月),求主豐富供應所需資金。奉獻專戶: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台北富邦銀行內湖分行,帳號440102052226。
2. 請為網站架設程式編寫 - 藝聯科技王偉婷姊妹及工程師團隊、放學回家文理補習班杜長青弟兄與立案申請代禱。
3. 敬拜禱告、普世宣教、慈惠行善、教育訓練、人事聘任、經費收支、大樓管理、空間運用等各層面都能合乎神的心意來治理規劃。
4. 請為今年地價稅26萬代禱,求主預備。
大直內湖教會24小時守望禱告網(第815週)
整體目標:全區歸主,普世宣教,神的國在台灣復興,為以色列求平安
建立屬靈監視器 辨認並勝過肉體意念
節錄自«靈戰-誰在門訓列國» - 全國禱告網絡協會出版
心思意念未經操練 分不清預言真假
活出一個被聖靈引領的生命是基督徒必要做到的,但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聖靈如何與我們溝通,不知道如何辨識出聖靈要跟我們說的事,這不是弟兄姊妹的問題,而是教會沒有做到對信眾的教導與裝備。如果我們真心希望成為一個可以有效守望國家的人,我們必須學習如何聆聽聖靈,不僅能認出聖靈要和我們說什麼,也要認出我們血氣肉體的意念,因為在我們能拒絕肉體、否定肉體之前,我們需要認出肉體的意念及作為。
當我們能夠敏銳覺察兩者之間的差異時,我們甚至可以分辨先知性的預言。當聽到有人對你說:「神告訴我要告訴你哪些事情…」因為大部分的人沒有經過操練,不知道怎麼分辨,這可能會產生兩種極端反應,一個就是全然拒絕(全然不相信),一個就是照單全收。這兩種反應都是不健康的,只會帶來更多的混淆。回到聖經來看,聖經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預言都不是針對個人,而是關乎國家,關乎以色列、埃及、巴比倫、推羅等等。聖經裡明顯地表示--預言是關乎國家遠超過關乎任何個人;但是這個世代我們所聽到的預言卻常常著重在個人性的預言上;我個人不對此多做評論,只要你們能夠熟練地分辨預言是否來自於神即可。
以弗所書4:14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我們知道這些預言的教導並非所有都來自於聖靈,甚至不是來自神。我們必須成長如同耶穌的身量,使得我們不會隨著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這需要我們操練並辨別哪些是來自於天上的智慧,哪些是來自於世界的智慧。
將心思意念主控權奪回並順服基督
如果我們認真地想要討神喜悅的話,我們理當認真地看待這些事。當我們開始能夠辨別出我們心裡的情緒,包括恐懼、焦慮這些負面的感覺或情緒,都不是來自聖靈,是來自於老我;只要我繼續允許自己停留在這些負面情緒當中,我們就無法討神的喜悅。
◎「基督國度工人培訓中心暨TI萬國萬民禱告殿」訊息:
1. TI禱告殿已恢復實體聚會,並參與【全球247】守班直播,求神使用!
2. 協會與「放學回家教育中心」預備簽約,以便申請立案,盡速招生。求神引導、確立合約的內容,也堅固杜弟兄的信心。
3. 協會目前每月支出30多萬元,10月會開始償還本息,首期約120萬元,之後按月還款36.5萬。11月還有地價稅約27萬元需要繳納,求主供應。
奉獻專戶:社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
台北富邦銀行(012) 內湖分行,帳號00440102052226。
代禱事項110/10/03~110/10/09
你們要為自己栽種公義,就能收割慈愛。現今正是尋求耶和華的時候;你們要開墾荒地,等他臨到,使公義如雨降在你們身上。 何西阿書10:12
► 以色列:
以色列已經有1/3的人口打完第3劑疫苗,但每天仍然有7000多人確診,6-700人重症,葉克膜快不夠用了。請為以色列防疫內閣代禱。
以色列總理班奈特首次在聯合國大會中演說,他警告列國:伊朗的意圖是透過發展核武,主導中東地區。他暗示以色列有可能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攻擊。請為動盪的中東求平安,求主保守以色列政府的軍事政策。
► 國際:
疫情衝擊下2020年人類預期壽命大減,美國男性預期壽命少了2.2歲,提醒信徒傳福音的迫切性;然而,疫情令許多福音事工捉襟見肘,以色列的禱告殿就面臨志工和參訪團去不了、奉獻不足的困境,求主供應。
德國大選變天,但兩大黨差距不大,組閣情勢未明。日本自民黨選出主張對抗中國的新任總裁岸田文雄,預計將於10月4日被指名為新任首相。求神使德國及日本出現合神心意的政府,成為全球的祝福。
中國近日加大在全國限電幅度,危及經濟民生。近日中國處理恆大集團和海航的財務危機,又突然表示要「巡視」人民銀行等25家銀行及監管機構,引發國際關注。求神保守對岸的局勢,讓百姓更多尋求神。
慕約翰牧師的長子基甸幾天前因腹痛驟逝,消息突然。請為牧師和家族成員得安慰代禱,求神賜下保護,使神的僕人與事工不受虧損。
► 國家及城市:
台灣疫情趨緩,政府逐步放寬防疫限制,但又發生BNT疫苗未稀釋的疏失。同時,高端疫苗已獲歐盟核准,得以免疫橋接比對方式進行第三期試驗,盼能儘快取得歐盟藥證。神賜福引導國產疫苗的研發及試驗。
海峽兩岸先後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求主在CPTPP成員國中掌權,使他們做出合神心意的決策,也求主化解激烈對立的兩岸關係,賜下真實的和睦。
求主賜福我國農業能提升,半年前鳳梨因驗出介殼蟲被禁,現在芒果荔枝被紐西蘭禁止,釋迦蓮霧被中國禁止,都因驗出蟲害。求主賜智慧給農委會,能協助農民提升水果品質,開拓更多海外市場。
► 地區:
新生教團林惠善監督及多位長老、幹事挨告,並在媒體上遭到不實指控,教團已對外發出聲明,求神止息傳言,賜下公義,堅固信徒的心。
大直真理堂和城市之光教會因疫情影響,終止租用聚會的場地,請為所需的調整和後續發展代禱
TI 禱告殿開設初學者敬拜手鼓班,每週六上午10-12點,共8週,費用:4400元(第一堂課時繳交),歡迎掃QR Code報名。課程日期:10/2, 9, 16, 23, 30、11/6, 13, 27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12/08/合而為一-2
【經文】以弗所書4章1-6節
杜伯里(Dewberry)浸信會在十九世紀曾因一根雞腿而分裂。故事的版本五花八門,但根據一位現任會友的說法,分裂的原因是由於兩個人在教會愛宴中爭奪最後一根雞腿。一個說上帝要他吃這根雞腿,另一個人則說上帝才不在乎,他非得要吃這根雞腿不可。兩個人都極其憤怒,以致其中一人搬到幾公里外的地方,成立第二間杜伯里浸信會。值得慶幸的是,這兩間教會現在已經解決他們的分歧,每個人都承認分裂的原因實在太荒謬了。
耶穌也同意。祂在受難的前一晚為門徒禱告,願他們「合而為一。正如祢父在我裡面,我在祢裡面」;願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祢差了我來」(約翰福音17章21-23節)。
保羅也同意。他敦促我們「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以弗所書4章3-4節),而這些都不能被分裂。
基督的身體因我們的罪孽而破碎,我們既為此哀哭,就斷不可因自己的憤怒、流言蜚語和分門結黨來拆散祂的身體──教會。寧可自己受委屈,也不要成為教會分裂醜聞的罪魁禍首。把雞腿讓給對方,最好還加上一些餡餅!
【思想】
你曾做了什麼來促進你教會的合一?
你還可以做些什麼呢?
【回應】
天父!
幫助我盡己所能地與人和睦相處,
願我永不在祢已聯合的基督身體內製造分裂。
4/4-4/10
【守望台灣的疫情】
新冠肺炎在台灣的疫情日趨緊張,單日本土新增案例破百,台灣各城市出現多處不明感染鏈,疫情燒進校園,造成全台37校停課。春假及大型偶像遶境活動開展,非常需要神的憐憫和恩典,保守台灣疫情不致擴散。求主保守民眾能嚴守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使病毒沒有機會藉人群接觸而繼續傳播散開。我們求主醫治病人,並以大能介入,讓所有感染源都能及時被清理,阻斷傳播鏈,控制疫情,使本土案例重歸「零新增」。也求主保護第一線的防疫人員,嚴密地護衛台灣的海陸空,阻斷一切病毒入境後傳染的可能路徑,救台灣居民脫離新冠病毒的攻擊。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華人進入命定
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你不要以給我們的主作見證為恥,也不要以我這為主被囚的為恥;總要按神的能力,與我為福音同受苦難。(提後1:6-8)
求主的愛充滿兩岸四地及全球華人教會,除去懼怕,勇敢向各族群傳福音。神賜給世界各處華人族群的恩賜都能如火挑旺起來,不僅祝福華人,也能祝福其他的族群。
2.為萬民:客家族群歸主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羅1:20-21,28)
客家人喜唱山歌,詠物抒情,然雖看見受造之物,卻故意不認識造物之神,反倒將受造之物當成偶像崇拜,無知的心就昏暗了。雖知道卻故意不認識,所以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各樣不合理的事。我們代表客家族群為故意不認識神向神認罪悔改,求主施憐憫,不要再任憑我們。求主將無知的心和邪僻的心從客家族群中徹底拔出,賜下柔軟謙卑敞開的心,引導客家族群認識神、榮耀神。
3.為政府和首長
我眼要看國中的誠實人,叫他們與我同住;行為完全的,他要伺候我。行詭詐的,必不得住在我家裏;說謊話的,必不得立在我眼前。(詩101:6-7 )
a)求主將智慧賜給蔡總統及政府首長,使他們能懂得看人,並有勇氣遠避說謊和行詭詐的人,重用內裡誠實、行為完全的人。
b)為11月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禱告,求主興起誠實人起來治理台灣,使那些說謊和行詭詐的人惡行顯露,遭選民厭棄。
4.為教會:合一相愛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4:10-11 )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着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6 )
神建造教會是一個身體,每位神的兒女都是身體的一部份,互為肢體,彼此相助。聖靈運行在每個人身上,也彰顯出不同的能力,各人若都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基督身體就能強壯有力。求主赦免我們不懂父神愛的心意,我們有不同的恩賜和功用,是要叫我們彼此相助,合一相愛,然而,我們卻常因恩賜的差異性而起爭競,造成關係上的困難。求主幫助我們能認出彼此的恩賜和功能,並學習在愛中扶持成全別人,好叫基督的身體能夠健康強壯。
5.特別代禱:大甲媽祖遶境
從來沒像亞哈的,因他自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受了王后耶洗別的聳動;就照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趕出的亞摩利人,行了最可憎惡的事,信從偶像。(王上21:25-26)
黑暗權勢透過偶像遶境,每年更新跟土地的立約關係。大甲媽祖遶境西海岸是台灣最大規模的遶境活動(4/8-4/17),不僅遶境沿路各鄉鎮的各類廟宇彼此結盟,台灣各地民眾、商家、企業、媒體、政府機關、學校…..等等也藉著贊助費用、迎轎、祭拜等儀式,每年更新與黑暗權勢的立約關係。而藉著約,黑暗權勢更可以放肆壓制蹂躪土地上的百姓。我們為此向神誠心悔改,取消西海岸與大甲媽祖背後黑暗權勢的立約關係,求主的寶血將台灣西海岸的土地及百姓贖回,引導他們歸回神國。我們也奉主名斷開台灣的家庭、企業、政府、學校、媒體、宗教等各領域跟大甲媽祖間不合神心意的連結,切斷靈界裡的一切交纏,將之奪回,歸屬基督。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台北進入命定:突破北北基宜
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裏面,你在我裏面,使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約17:22-23) 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願,並惱恨一切真智慧。(箴18:1)
台北市和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等四地,既是地業相連、命定相連的命運共同體,神的百姓要在此區域作見證、得地為業,就需要抵擋這四地孤立隔絕的靈,真實連結,彼此合一相愛。我們求真理的靈澆灌下來,引導這四地的教會棄絕大都會所習以為常的個人主義及獨立思維,竭力追求和睦,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求主祝福這四個縣市的城市教會,不僅有行政區的連結,有城市的連結,也有跨城市的連結,弟兄姐妹樂意同心同行,真實相愛,在社區及社群帶出美好見證。我們特別為這四個城市的牧者們能夠跨越區域及宗派的隔斷,同心禱告尋求主,建立合一相愛的同行關係。願教會的合一相愛能突破這地靈的壓制,引導這四個城市共同進入命定!
2.為台北重要產業:台北市立大學
台北市立大學,由市立教育大學和市立體育學院合併改制而成,簡稱台北市大、市立北大、市北大、市大,約有學生8114人(2021)。這是唯一由台北市政府管轄的公立大學,創校時間最早可追溯於1896年的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擁有博愛、天母兩校區。我們為台北市大禱告,求聖靈觸摸七千多名師生,除去謊言的矇蔽,引導他們認識耶穌;也求主開通達的道路,幫助台北的教會可以自然地進入校園,牧養台北市大的校長和師生,轉化校園。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葉門
葉門共和國,通稱葉門,為西南亞國家,在阿拉伯海和紅海邊緣。在舊約時代,葉門是當時候的示巴王國,聖經中就記載有示巴女王覲見所羅門王的歷史。葉門是比較窮的阿拉伯國家,是世界上經濟最落後的國家之一。總人口約2891萬人,全國幾乎都信奉伊斯蘭教,佔總人口的99.6%,廣義基督徒比例僅僅0.2%,聽聞福音的葉門人非常稀少。儘管伊斯蘭法律限制嚴格,求主興起能振興葉門經濟的基督徒企業領袖,藉由翻轉葉門經濟,改善人民生活,能與葉門政府高層交好,進而傳福音給高層人士,如同所羅門王影響示巴女王一樣。並求主釋放葉門的穆斯林,賜他們自由的靈,使他們脫離宗教鎖鍊的綑綁,大得自由,大享平安與喜樂。
2.守望國際局勢
我們繼續為俄烏兩國戰爭禱告。求主介入掌權,止息刀兵,賜下持守和平的心志給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政府領導人,祝福雙方的和談能取得共識,解決爭端。也求主在震動中引導兩國的基督徒甦醒,進入真實的悔改,潔淨土地,轉化國家。
4/18-4/24
【守望台灣的疫情】
新冠肺炎在台灣疫情日益嚴峻,每日本土新增確診案例已破千,而且感染源遍及台灣各個縣市。目前政府的防疫目標已從「本土清零」,轉變為「重症清零、輕症控制」。因此,我們求主供應充足的篩檢試劑及治療藥物,預備足夠的醫療資源,讓已感染者能及時隔離並接受治療,避免疫情繼續擴散。我們求主以大能攻擊仇敵,削弱新冠病毒的感染力及殺傷力,使病毒不能再傷害人的身體。也求主保守民眾的心,在病毒的威脅下,仍能平安正常地生活。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華人進入命定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10:4-5)
在華人的文化及集體思維中,有許多攔阻人歸信耶穌、遵行神道的內涵,這是仇敵的詭計,讓華人無法進入神的命定。因此,我們要謙卑下來,為華人文化及思維中會攔阻人歸信耶穌的堅固營壘、自高之事及仇敵的詭計,向神悔改;並奉主名攻破,將華人的心意奪回,使他們都順服基督。
2.為萬民:客家族群歸主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以弗所書 4:11-13 和合本)
客家族群歸主的關鍵在於客家教會能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體。因此,我們求主在客家教會中興起使徒、先知、傳福音、牧師和教師等五重職事,讓每一位弟兄姐妹都能被成全,站到命定的位置上,發揮恩賜,各盡其職。求主幫助客家教會能在真道上合一,真實認識耶穌,見證耶穌基督福音的大能。
3.為政府和首長
我要將暗中的寶物和隱密的財寶賜給你,使你知道提名召你的,就是我─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因我僕人雅各,我所揀選以色列的緣故,我就提名召你;你雖不認識我,我也加給你名號。(賽45:3-4)
a) 如果只著重為國家的問題禱告,而非專注為國家的命定禱告,各樣的狀況還是會不斷發生。所以我們要求主祝福蔡總統和執政團隊,將各樣的恩寵賜給他們,引導他們明白是上帝把治理國家的權柄賜給他們的。求主使用蔡總統和執政團隊,願意帶領中華民國進入神的心意,整個國家要活在神的心意裡面。
b)求主的旨意行在11月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上,如同行在天上,在這次選舉中,求主興起更多合神心意的候選人來祝福我們城市和國家,讓神的心意顯明在城市和國家當中。
4.為教會:合一相愛
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1:6-7)
膽怯會消滅愛心,使人選擇自保,不肯把恩賜和產業為基督身體擺上,以致肢體各自獨立,整個身體萎縮貧瘠,無法發揮功用。讓我們為自己及台灣教會在過往因著膽怯害怕而選擇自保,沒有將恩賜和產業擺上,以致基督身體無法長大成熟,深切向神悔改。求主愛充滿,使台灣教會能勝過懼怕,跨越個人、堂會及宗派的樊籬,為神國將自己擺上,發揮恩賜,彼此幫助成全,使基督的身體長大成熟。
5.特別代禱:為國家認同問題禱告
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徒17:26-27)
台灣土地上的各族群,在不同的年代及歷史因緣下被帶到台灣共同生活,而不同的族群及政權所交會出的歷史,以及這塊土地上所堆疊的罪與傷,讓社會大眾現今在面對一個政治共同體—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家認同上,呈現出分歧的看法和主張,甚至彼此強烈敵對,致使我們的國家在許多方面都停滯不前。讓我們再次把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罪與傷,全都交給神。求主幫助台灣百姓能在基督裡得著新的眼光與理解,知道原來這一切都是為了引導台灣尋求神,認識神。求主幫助我們能放下歷史傷害和重擔,脫去纏累我們的罪,帶領台灣進入神救贖性的命定!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台北進入命定:突破北北基宜
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慾,隨着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然而,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他愛我們的大愛,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弗2:2-5)
台北、新北、基隆和宜蘭四個縣市,既是共同的生活圈、同一文化根源,有共同的救贖性命定,那麼我們所要面對的仇敵,也就是今世風俗、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及在悖逆者心中運行的邪靈,其實也是共通的,個別堂會、宗派或個別的城市教會的單打獨鬥,都無法突破北北基宜上空遮蓋萬民的黑暗及遮蔽人心的帕子。我們求主激動勇士,使戰士上前來,北北基宜的教會能夠連結為行伍整齊的合一的軍隊。求軍隊的元帥率領我們突破仇敵城門,奪回地業民心,使這四個縣市的百姓能夠得著基督復活的生命。
2.為台北重要產業:台北商業大學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簡稱台北商大、北商大、北商,是一所以商業冠名的公立科技大學。北商大的校本部在台北市中正區,其校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17年台灣總督府創立的「台灣總督府立商業學校」。北商大目前有7490位學生(2021年)。我們呼求聖靈從上澆灌下來,打碎驕傲的思維營壘,引導北商大的師生和校友得以在真理前謙卑,誠心歸主;也求主興起在校園中的基督徒老師及學生,勇敢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帶出屬靈影響力,轉化北商大。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卡達
卡達是阿拉伯半島邊上的半島國家。這是一個酋長國,經濟依賴石油和天然氣,是阿拉伯國家中非常富裕的國家。卡達依賴外籍勞動力,雖有297萬人口,但卡達公民卻數少數,大多數都是外國僑民。這是一個伊斯蘭教國家,伊斯蘭教法是卡達的主要法源。雖有外國基督徒移工進入卡達,但是外國人仍然不能在卡達傳教,若有穆斯林改教也要判處死刑。求主堅固卡達教會,不管是外僑或隱藏的卡達公民,都能夠在大逼迫中站立得穩。求主挪除伊斯蘭教法在卡達對福音的抵擋和攔阻,轉化這國家的法律和文化,讓福音可以自由傳給心靈貧窮的人。
2.守望國際局勢
我們繼續為烏俄戰爭和全球疫情禱告,求主止息戰爭和瘟疫,恢復全球物價平穩,使各國人民得以平安度日。
4/25-5/1
【守望台灣的疫情】
新冠肺炎在台灣疫情十分嚴峻,每日本土新增確診案例爆增,感染源遍及台灣各個縣市。我們求主供應充足的篩檢試劑及治療藥物,預備足夠的醫療資源,讓已感染者能及時隔離並接受治療,中重症患者得著醫治,死亡人數零新增。我們求主以大能攻擊仇敵,削弱新冠病毒的感染力及殺傷力,使病毒不能再傷害人的身體。也求主的平安保守台灣民眾的心,不懼怕,不擔憂,在病毒的威脅下,仍能平安正常地生活。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華人進入命定
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哈2:14)
我們為神對兩岸四地及全球華人的救贖計畫向神獻上感恩。神將華人散佈在世界各地,就是為了要引導華人認識耶穌,得著救恩。因此,我們禱告,呼求主將賜人智慧啟示的靈賜給全球華人社會,引導華人認識救主耶穌基督。我們宣告,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遍滿世界各地的華人社會,華人要全家歸主!
2.為萬民:客家族群歸主
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他們必修造已久的荒場,建立先前淒涼之處,重修歷代荒涼之城。(賽61:3)
家族常成為客家人信主的攔阻,因此,聖靈引導許多客家人離開他們的本地、本族、父家,好讓他們能得救信主,就像亞伯拉罕一樣。然而,聖靈藉以賽亞更宣告出一條歸回重修客家庄、客家家族的復興之路。我們禱告,求聖靈引導許多離開本地、本族、父家的客家兄姐,能在主裡突破家族之靈的壓制,得著醫治和釋放,成為神所栽的公義樹,並願意順服聖靈引導,歸回本地、本族和父家,重新修造建立,好讓客家族人及客家庄鄉親得以敞開心領受福音的光照,歸信耶穌,得蒙拯救。
3.為政府和首長
因為高舉非從東,非從西,也非從南而來。惟有神斷定;他使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詩75:6-7)
今年11月大選,總共要選出一萬多位地方公職人員,包括六個直轄市的市長、市議員、里長、山地原住民區長及區長代表,台灣省及福建省共16縣市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等。求主在各黨的初選中掌權,讓台澎金馬共22個縣市的每個公職位置,都按著神對人的斷定,和神對中華民國及各地的救贖計畫,讓對的人能升高到合適的治理位置,引導我們的國家進入命定。
4.為教會:合一相愛
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弗4:25 )
基督的身體是在真道上合一,任何形式的謊言都會破壞合一。謊言不僅是指與事實不符的話語,更是指與真道不符的思維和價值系統,唯有棄絕謊言,選擇在愛裡說出真理,基督的肢體才能在真道上合一。讓我們為自己及台灣教會在過往為了維持表面關係的和好,常常對謊言及罪惡讓步,沒有在愛中說出真理,以致教會無法在真道上合而為一,深切向神悔改。求主幫助我們棄絕心中的謊言,引導我們明白真理,能夠在基督的愛中真實面對彼此,也在基督的愛中合一相愛。
5.特別代禱:為國家認同問題禱告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詩133:1)
國人因為不同的歷史記憶、情感及族群,以致在國家認同上有嚴重分歧,這些分歧及混亂不僅顯明在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或「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也顯明在國家名稱及統獨的爭議上。這些強烈的主張也常會引發個人及群體的對抗及謾罵,造成社會的紛擾不安。求主赦免社會上以結黨紛爭和謾罵來處理國家認同分歧的問題。求主的愛充滿台灣,幫助我們能夠彼此理解、尊重、接納、寬容和忍耐,讓我們能夠在和睦同居中解決國家認同分歧的問題。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台北進入命定:突破北北基宜
我在他們中間尋找一人重修牆垣,在我面前為這國站在破口防堵,使我不滅絕這國,卻找不着一個。(結22:30)
台北、新北、基隆和宜蘭四個城市教會的合一是突破壓制並帶下復興的關鍵,因此,我們求主在北北基宜教會的大小連結中,興起對的人站到位上,重修教會合一的牆垣,將一切使教會分裂不合的破口全都堵住,讓四個城市教會的合一能帶下得勝仇敵的權柄,突破北北基宜,轉化台灣。
2.為台北重要產業:實踐大學
實踐大學是一間台灣的私立大學,校區分設在台北市中山區及高雄市內門區、苓雅區,前身為謝東閔副總統在1958年創立的實踐家政專科學校,於1997年改名實踐大學。實踐大學以建築、產品、服裝、媒體傳達設計等相關科系著稱,目前約有12894名學生(2021年)。實踐大學的校訓為「力行實踐,修齊治平」,我們禱告,求聖靈開啟人心看見神國度的榮耀與美好,引導一萬多名師生明白真理, 與神對齊,以致得以在家庭、職場及社會各領域力行實踐真道,結出修齊治平的美好果子。我們也為實踐大學的基督徒師生禱告,求主賜他們勇氣能夠不隨從今世風俗,在校園中作中流砥柱,帶出轉化。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共和國,通稱亞美尼亞,是一個西亞的國家,位於黑海和裏海之間,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亞美尼亞總人口約有297萬人,是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從四世紀開始),全國絕大多數國民是基督徒,但四周圍被伊斯蘭國家包圍,也曾在伊斯蘭國家統治下(土耳其),有100萬亞美尼亞人慘遭屠殺。這個國家雖然以基督教為國教,但是經濟疲弱,腐敗問題嚴重,社會氣氛惡化,也是該區域動盪不安的火藥庫。求主聖靈大能臨到,醫治亞美尼亞教會遭逼迫的傷害,除去苦毒和羞辱,使教會甦醒,帶領教會活出真道,享受在基督裡的豐盛、平安和喜樂,得以向四周圍的伊斯蘭國家見證唯有耶穌是救主。
2.守望國際局勢
我們繼續為烏俄戰爭和全球疫情禱告,求主止息戰爭和瘟疫,恢復全球物價平穩,使各國人民得以平安度日。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6/02/與眾不同
【經文】以弗所書4章29-32節
在1742年11月,英格蘭斯塔福德郡發生一場暴動,抗議查理·衛斯理所傳講的福音信息。因查理和他哥哥約翰似乎正在改變教會長期以來的某些傳統,讓許多市民怒火中燒。
他哥哥約翰一聽說發生暴動,便趕到斯塔福德郡幫助弟弟。約翰落腳的地方很快便被抗議者包圍,但約翰勇敢地與他們的領袖會面,平靜地與他們交談,使眾人的怒火逐漸平息。
約翰·衛斯理柔和平穩的態度,安撫了一群憤怒的抗議者。但他並非天生就具有一顆柔和的心,而是因他追隨效法救主柔和謙卑的樣式。耶穌說:「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11章29節)。我們需要學習耶穌的柔和謙卑,才有能力遵行使徒保羅的教導:「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以弗所書4章2節)
按人的本性來說,我們不可能會有這樣的忍耐,但藉著聖靈在我們裡面結出的果子,基督柔和的心能使我們與眾不同,並裝備我們去面對充滿敵意的世界。當我們活出這種柔和謙卑,便是遵行了保羅的教導:「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腓立比書4章5節)
【思想】
現今的文化為何會將柔和視為軟弱?
柔和如何展現強大的力量呢?
【回應】
親愛的上帝,有時我會想要反擊那些傷害我的人。當我有這樣的想法時,求祢提醒我,耶穌是以溫柔憐憫的心對待祂的敵人。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6/12/eph-day13
【經文】以弗所書4章1~6節
基督徒蒙召之後,行事為人要與蒙召的恩相稱,在生活裡將信仰的真理活出來,揮別過去沒有信主時的生活方式,如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與心中的喜好去行。同時,不要生活在血氣裡,要活在屬靈裡,凡事不與人爭競、鬥毆、忌妒、紛爭,或追求世上的榮耀與高位,這才對得起召我們的主。
接著保羅提到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這裡的合一絕不是靠人的能力竭力去維護,因為神已將「合一」藉著基督造成了。從上一章得知,神已經藉著基督的十字架,把猶太信徒與外邦信徒,在救恩裡造成了一個新人—就是教會,因此信徒在基督裡是不可以分割的一個整體,而且合一已成事實,是在聖靈裡已經成就的。
今天我們被神託付,在聖靈裡,「竭力」維護在基督裡的合一。然而,要怎麼做呢?沒有別的方法,唯有在神的愛中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來看管、守望我們在聖靈裡合一的關係;若沒有神的愛,我們是無法靠自己做到的。
神已經藉著基督做成合一的工作,是沒有人可以破壞的,我們只須做出選擇,決定是否要「珍惜」,將自己「留在」合一裡,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否則,那在基督裡的合一,便無法成就。
現在,神挑戰我們是否願意「珍惜」,將自己「留在」基督的合一裡,並「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回應】
親愛的主,感謝祢藉著基督已經造成的合一。求祢幫助我可以持守在聖靈裡的合一,在神的愛中行出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
【禱讀】以弗所書4章2~3節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 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6/13/eph-day14
【經文】以弗所書4章7~16節
神喜悅把恩賜賞賜給每一個人,但神將恩賜賞予人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參四7),絕不是因人的行善或積德,也不是照人的要求,而是神照己意分給各人。在本章裡神賜與人的恩賜有以下幾種:「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參四11)。這些恩賜都是基督從至高天上的榮耀寶座,降到最卑微的人間之後擄掠仇敵,以得勝者的身分重回天上,在那裏作王、掌權,才將恩賜賞給眾人。基督已經勝過撒但的權勢,所以我們領受恩賜時,也要站在這得勝的地位上。
基督恩賜予人的目的,有兩點:
一. 使人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教會
天父將恩賜分賜予人,是為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就是教會(參四12),天父希望教會的事工,是由所有聖徒同心合意戮力而為,而非少數人包辦,讓各人在教會中可以盡自己管家的職分,一起建立基督的身體。
二. 使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建立基督的身體
如今我們在基督的救恩裡已經同歸於一,成為基督身體的一部份,享受神完美的救贖。但在認識神與神的真理上卻還不足,仍需努力使自己的屬靈生命快快長大成熟,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不要像小孩一樣容易「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參四14)
另外,我們要用愛心說誠實話,持守真理,以致能夠「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參四15)並照各人的恩賜發揮所長,使「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如此,「便叫身體(教會)漸漸增長」。 同時,藉著教會的增長,每位基督徒最後能「在愛中建立自己」(參四16),這是保羅最大的期盼!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祢賜給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恩賜,且因連於元首基督,而能彼此相助,使各人的恩賜有最好的發揮,進而建立教會,使教會滿有神的榮耀。
【禱讀】以弗所書4章11~12節
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6/14/eph-day15
【經文】以弗所書4章17~24節
雖然以弗所教會信徒已經棄絕過去舊有的生活,但因他們仍活在黑暗敗壞的人群中,所以保羅給予他們以下的提醒,希望他們能改變,活出一個屬基督的新生命:
一、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參四17~19)
保羅要求這群主裡的信徒,不要再回到從前作外邦人的行為。那些過去的行為包括:
1. 存虛妄的心不斷地追求屬世的物質生活,好滿足個人心中的慾念,但這些是徒然的、虛空的。
2. 心地昏昧失去道德的分辨能力,以致於對事情沒有判斷力,分不清對與錯。
3. 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跟神完全沒有關係。
最後,因無知而拒絕神,行為舉止因而產生錯謬,良心也就愈發的麻木不仁,於是便放縱私慾,貪婪地從事各樣的污穢敗壞的事。
二、行事需脫去從前行為上的舊人,將心志改換一新,並穿上新人(參四20~24)
保羅提到,信主的人因學習了主的道,漸漸的被主更新,願意效法基督,遵行基督的命令,就漸漸長大成熟,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那麼我們在生活中要活出哪些更新的生命呢?
1. 脫去舊人:脫去過去舊有的生活樣式,如自私、頹喪,被私慾迷惑…等等。如今,我們要將這一切釘在十字架上,以新人來代替。
2. 改換心志:「心志」是指屬靈的心思,它需要持續不斷的「改換」。每位信徒的心志必須不斷的改換與更新,使屬靈心思在主裡能持續不斷的改變、更新、發展。
3. 穿上新人:「新人」是指新的我,或新的性情。當信徒脫去舊人時,要同時穿上新人,「脫去」與「穿上」是同時進行的。信徒的心思在不斷脫去舊有世俗的思想,並同時穿上新的屬靈思想中被更新變化的。
最後,這新人會被漸漸更新,具有屬神的形象,而擁有神的生命品格,如:真理、仁義、聖潔。過去因亞當犯罪而失去的屬神生命品格,如今神要重新賜給我們。
想一想,當我想要成為一位新造的人,那麼,我現在需要脫去哪些過去世俗的思想?且要穿上哪些屬靈的新思想呢?
【回應】
親愛的主,幫助我脫去從前行為上的舊人,將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感謝主!。
【禱讀】以弗所書4章22~24節
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6/16/新的DNA
【經文】以弗所書4章17-24節
禮斯為了保住性命而接受了骨髓移植手術。四年後,他再做抽血檢驗,證實了捐贈者的骨髓繼續發揮治療功效,但也發現一件使他驚訝的事:他的血液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是屬於捐贈者的,而不是他自己的。其實,這是很合理的,因為手術的目的是要用捐贈者的骨髓製造健康的血液,來取代病變的血液。然而,從禮斯的面頰和唇舌的檢測中,也同樣驗出捐贈者的DNA。從某些層面而言,禮斯已成為另一個人,只保有記憶、外貌和一部分他自己的DNA。
禮斯的改變,與我們接受耶穌救贖而有的生命改變何等相似。從我們相信耶穌的那一刻起,我們的屬靈生命就改變了,成為新造的人(哥林多後書5章17節)。保羅在寫給以弗所信徒的書信中,勸勉他們要活出內心的更新,就是要脫去他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4章22、24節)。眾信徒要為基督而過聖潔的生活。
我們無需透過採檢DNA或驗血,來證明我們經歷了耶穌改變生命的大能。當我們與人互動時,體現「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我們]一樣」(32節),便能反映真實的內在改變。
【思想】
耶穌如何改變你的生命?
你的為人處事如何體現這種內在的轉變?
【回應】
耶穌,謝謝祢賜給我新生命,使我因為祢而成為新造的人。請幫助我「脫去」舊我,並能「穿上」祢的樣式。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6/15/06-16-以弗所書-第16天
【經文】以弗所書4章25~32節
保羅在此很具體的說明基督徒要「脫下」或「棄絕」過去哪些不良的行為?同時應「穿上」或「接納」哪些新的行為?保羅用「不要」、「要」來呈現這些行為,我們將它分成以下六項:
一. 棄絕謊言,要說實話(參25節)
「謊言」是不誠實。在基督的身體裡我們是互相為肢體,每人都是基督身體的一部分,所以彼此要說實話,誠實以待,才能維持身體(就是教會)的和諧。
二. 生氣不犯罪、不含怒(參26~27節)
當我們一生氣,就會對生氣的對象產生憤恨與不平,時間一久,罪就產生,我們的心就會受到挾制,所以絕不要含怒到日落。
三. 不偷竊,勞力做正經事(參28節)
有時中國人說偷竊的行為是「順手牽羊」、「卡油」,這樣的說法降低了偷竊罪的嚴重性,使人誤以為偷竊並非是罪,這是不對的,因為“偷竊”起因於我們的貪和懶,而那是我們舊人好逸惡勞的本性,因此必須被更新、改變,從而轉以自己的雙手勞力,規規矩矩地從事正經事,然後再將我們勞力所得的錢財分給窮人,使社會和諧。
四. 不說污穢的話,要說造就人的好話(參29節)
「污穢的言語」會敗壞聽見的人,使他的思想偏差、心靈受到汙染,所以我們的口要多說造就人的好話,也就是真理,使人聽了之後可以得益處。
五. 不叫聖靈擔憂,等候得贖(參30節)
聖靈能鑒察人內心的意念,叫我們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因聖靈要保護我們,不讓我們離棄神,好在得贖的日子可以得到最後的救贖。聖靈常住在我們心裡,光照我們的心思、意念,與一舉一動。只要我們行為不當,心不住在主裡時,聖靈會擔憂,使我們的心感到不安,也失去喜樂,所以我們凡事要順服聖靈的管理和引導,不叫聖靈為我們擔憂。
六. 除掉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惡毒,要以恩慈相待(參31~32節)
這裡描寫了人內心的六種負面情緒與行為,它們就是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惡毒。當人的內心被這些佔滿時,一定沒有平安與喜樂。但要如何除掉這些負面的情緒或行為呢?惟有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以恩慈相待,才能使我們脫離這六項纏累我們的罪。
【回應】
親愛的主,幫助我們棄絕謊言,不偷竊,不說污穢的言語,並除掉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惡毒,我願意以恩慈相待,不讓聖靈擔憂。
【禱讀】以弗所書4章31~32節
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7/02/彼此建立
【經文】以弗所書4章4-16節
古魯家族是一部動畫片中的原始人家庭,他們深信「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一家人團結在一起」。他們害怕這個世界和其他人,所以在尋找安全的住所時,他們發現已經有一個陌生的家庭居住在那個地區,便感到十分恐懼。但他們很快就學會接受新鄰居的不同之處,學習對方的優點,與對方共同生存。後來,他們發現其實和新鄰居在一起很快樂,而且確實需要和別人一起生活,才會過得充實。
建立關係可能會有風險,因人們能夠而且確實會傷害我們。但上帝讓祂的子民一起成為一個身體,也就是教會,卻有祂的美意。在信仰旅程中與人結伴同行時,我們會漸漸成熟(以弗所書4章13節),學會倚靠上帝幫助我們「謙虛、溫柔、忍耐」(2節)。我們藉著「在愛中」彼此建立來互相幫助(16節)。當眾信徒聚集在一起時,我們可以使用自己的恩賜,同時也向其他使用自己恩賜的人學習,這能裝備我們繼續與上帝同行並服事祂。
如果你還沒固定參與某個教會或團契,盼望你能留意上帝的引導。不要做一個僅僅得救的基督徒,而要與人在愛中彼此分享,那麼你就能榮耀上帝並變得越來越像耶穌。願我們都倚靠上帝,與耶穌和其他人的關係日益增長。
【思想】
你正與哪些人同行人生旅程?
你如何更深入地發展這些關係?
【回應】
上帝,感謝祢讓我成為祢家中的一員。求祢幫助我,讓我能克盡其職,使我成長並引領人更認識祢。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8/15/婚姻的比喻
【經文】以弗所書4章2-13節
我與妻子茉琳結婚22年,有時我會感到困惑,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為何婚姻會美滿。我是作家,她是統計學家;我的工作是處理文字,她是處理數字;我要的是美感,她要的是功能。我們簡直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茉琳有約時總是提早赴約,我則偶爾會遲到;我喜歡嘗試菜單上的新菜色,她永遠點同一道菜。在美術館待20分鐘之後,我才正要開始欣賞藝術品,她卻早已坐在樓下的咖啡廳,想著我還要看多久。我們都給對方很多操練耐性的機會!
當然我們也有共同點,我們都有幽默感、愛旅遊,而且還有相同的信仰,可以幫助我們在需要的時候以禱告作出抉擇與妥協。正因如此,我們的差異反而成為彼此的助益。茉琳幫助我學會放鬆,我幫助她更有紀律,差異成為互補,使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保羅用婚姻比喻教會(以弗所書5章21-33節)很有道理,教會讓許多截然不同的人聚在一起,培養謙遜、耐性、「用愛心互相寬容」(4章2節)。就像婚姻一樣,藉著共同的信仰及一起服事能使教會合一,逐漸成長(11-13節)。
無論在教會或婚姻中,彼此的差異可能造成極大的挫敗。但若善加處理,差異能成為助益,使我們更像基督。
【思想】
你與配偶或摯友的差異如何使你倆共同成長?
教會肢體的差異如何能培養屬靈的品格?
【回應】
天父,請使用我們的差異,使我們邁向成熟。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9/11/憐憫勝過苦毒
【經文】以弗所書4章25-32節
當紐約世貿雙塔在2001年9月11日轟然倒下時,格雷格·羅德里格斯是受難者之一。他的父母在悲傷欲絕之際,仍謹慎思考自己對這種恐怖攻擊的反應。隔年,他的母親菲麗思遇到了艾莎·瓦菲(她兒子被指控協助恐怖分子)。菲麗思說:「我展開雙臂走向艾莎,抱著對方一起哭泣……我們彼此沒有隔閡,因為同樣都是傷心的母親……同樣為兒子傷心哀痛。」
菲麗思與艾莎面對相同的痛苦與悲傷。菲麗思相信,如果自己因為兒子的罹難而心懷忿恨,雖然合於情理,但卻無法治癒喪子的錐心之痛。菲麗思聽了艾莎講述的家族故事,憐憫之心油然而生,抵擋了內心只想將他們視為敵人的誘惑。菲麗思渴望公義,但仍相信我們必須停止想尋求報復的誘惑,因這種報復心理會在我們受到傷害時,不斷啃噬我們的心靈。
使徒保羅也有同樣的看法,他勸誡我們要除去「一切苦毒、惱恨、忿怒……並一切的惡毒」(以弗所書4章31節)。當我們除掉這些破壞性的力量時,上帝的靈將賦予我們新的視角。正如保羅說:「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32節)。當我們努力糾正錯誤的時候,可以拒絕採取忿怒的報復行動。願聖靈幫助我們能以憐憫勝過苦毒。
【思想】
你曾因何事而心中充滿苦毒、惱恨或忿怒?
上帝如何幫助你活出憐憫,而非採取報復?
【回應】
親愛的上帝,世上有如此多的錯事。請賜給我憐憫的心去看待那些錯誤,而非滿懷苦毒。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10/02/含蓄委婉
【經文】以弗所書4章2-15節
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在她的一首詩中寫道:「應說出一切真理,但要說得含蓄委婉。」她認為上帝的真理和榮耀就像強光閃電,對脆弱的人類來說實在是「太亮」了,無法一下子就理解或接受。因此我們最好「說得含蓄委婉」,以溫和、間接的方式,分享上帝的恩典和真理。因為就如詩中的結尾寫道:「真理必須逐漸明亮,否則人人都會失明。」
在以弗所書第4章,使徒保羅提出了類似的論點,敦促信徒要「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2節)。保羅解釋說,信徒以溫柔和恩典彼此相待的基礎,是在於基督恩待我們。耶穌降世為人(9-10節),以人們能接受的方式,不張揚與溫和地顯明了祂自己,讓世人可以信靠和接受祂。
耶穌持續以溫柔和慈愛的方式顯明祂自己,即按著上帝子民需要的方式,賦予我們恩賜和能力,使我們能逐漸成長、成熟得以「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12-13節)。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就比較不會受異端影響,或到別處尋找希望(14節),並且更有信心效法耶穌溫柔慈愛的榜樣(15-16節)。
【思想】
上帝如何以溫和、間接的方式讓你領受祂的恩典和真理?
祂溫柔的方式如何幫助你同樣地對待他人?
【回應】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以溫柔的方式顯明祢的良善、恩典和真理。當我信靠祢時,請幫助我能夠忍耐,並得享平安。
10/3-10/9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 為進入命定:海島唱新歌
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他們必修造已久的荒場,建立先前淒涼之處,重修歷代荒涼之城。(賽61:3-4)
在17世紀漢人進入之前,台灣約有數十個不同族群的台灣原住民定居於此,他們雖同屬南島語系,但語言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分散在台灣高山及平地各處。台灣原民也是土地上首先接受福音的族群,有著神極美好和豐盛的恩賜,而原民教會的興起是台灣進入海島國家命定的關鍵。所以我們要禱告宣告:台灣原民教會是神所栽的種子,是神手中的工作,神不僅要醫治傷害,也要挪除累代的悲情,重新造作成為讚美、喜樂、充滿神榮耀的公義樹,並且要使用原民教會來重建各族原住民,脫離荒涼,進入豐盛。求主興起台灣原住民,脫離悲情與捆鎖,站到位上,發揮影響力,使台灣得以向主唱新歌。
2.為萬民:罪與傷
說出真話的,顯明公義;作假見證的,顯出詭詐。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口吐真言,永遠堅立;舌說謊話,只存片時。(箴12:17-19)
為社會上普遍的惡言暴力向神悔改,求主赦免我們習慣說謊、欺騙、嘲諷、辱罵、淫詞妄語、抹黑、威嚇,我們習慣到不覺有錯,求主光照膦憫,用祂的愛充滿我們,使我們知罪悔改。求主賜台灣百姓一顆愛真理的心,願意棄絕一切謊言,明白福音真道。
3.為政府和首長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他們所澆奠的血我不獻上;我嘴唇也不提別神的名號。(詩16:4)
我們的總統及政府首長經常參與在偶像的祭拜活動中,甚至在台灣各地豎立高大的偶像,高舉假神的名,我們為此認罪悔改。求主賜下悔罪的心,引導政府領袖認識真神,棄絕偶像,能夠像大衛王一樣,不向假神獻祭,也不提假神的名。
4.為教會
生死在舌頭的權下,喜愛它的,必吃它所結的果子。(箴18:21) 溫良的舌是生命樹;乖謬的嘴使人心碎。(箴15:4)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弗4:29 )
在聖靈快速運行的季節裡,主提醒我們要謹慎我們的言語,因為生死在舌頭的權下,我們口中的話能帶出生命,也能使人心碎。出於信心的話語是這麼有權柄,能夠像以西結一樣叫枯骨復活,站起來成為極大的軍隊。在禱告中的話語如此,與人的對談也是如此。所以,求主幫助我們留意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也能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好叫主可以住在我們的讚美當中。求主教導我們在這毒言惡語的世代中,能夠逆勢而行,刻意對神對人說好話,成為神建造生命的器皿。
5.為兩岸四地
耶和華使列國的籌算歸於無有,使眾民的思念無有功效。耶和華的籌算永遠立定;他心中的思念萬代常存。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他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詩33:10-12)
自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兩岸都在法理上主張擁有全中國的主權,都自認為是中國的合法代表,這也成為兩岸之間及國際政治的難題。解決海峽兩岸分治難題的答案在至高者的思念和籌算裡,兩岸領導人的籌算、思念和宣告都無有功效,惟有神對兩岸的籌算永遠立定。我們禱告,海峽兩岸都已被神揀選為產業,是屬神的;求主幫助兩岸政府和人民都能高舉基督,以耶穌基督的父上帝為神,成為有福的國,有福的民。
6.為九合一大選禱告
我見過惡人大有勢力,好像一棵青翠樹在本土生發。有人從那裏經過,不料,他沒有了;我也尋找他,卻尋不着。(詩37:35-36)
地方政治人物為了累積其政治資源,常常會父傳子、師傳徒,代代相承,在地方上形成派系或山頭。而這些政治派系往往也會跟當地的廟宇、財團、幫派或一些民間組織結盟,以致選上後,無法在施政上真正的秉公行義。這是季節更替的時刻,在靈界和自然界都是如此。所以我們在神面前為這些地方政治派系跟黑暗掛勾認罪悔改,求主伸出大能的手,藉著11/26大選將舊有的惡勢力打破,連根拔除。求主在地方自治上汰舊換新,帶領中華民國進入新局!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城市進入命定:禱告城牆經歷更新
你要寫信給非拉鐵非教會的使者,說:『那聖潔、真實、拿着大衛的鑰匙、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你略有一點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啟3:7-8)
城市24/7禱告城牆進入擴張的新階段,我們求主在台灣各城市中興起能承載異象的人,願意從門經過、揀去石頭,為建造合一的禱告城牆預備道路。求主在這些懷抱異象的人面前給他們敞開的門,帶領他們突破攔阻,幫助城市中的教會領袖看見建立合一禱告城牆的重要性,並願意委身同心建造。求主特別在台灣西海岸動工,讓台中、彰化、雲林和嘉義的教會能跨越區域、宗派及神學主張的藩籬,在愛中建造合一穩固的禱告城牆。
2.為12行政區的突破:中正區
中正區是台北都會區的核心,教會約有67間(另有約86個基督教機構),每平方公里教會數約七到八間,居全市之冠。求主使中正區眾教會在愛中緊密相連,更多會加入聯禱會(現任聯禱會主席:李家忠牧師),同心起來守望禱告。求主幫助每一個政府機關及公司行號都能建立起禱告祭壇,使祂的公義公平臨到我們國家,祂的慈愛憐憫化解一切衝突民怨,祂的權柄能力醫治諸多的創傷,使整個城市和國家與神的心對齊,行祂眼中看為正的事。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共和國是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總人口約683萬人,88%屬東正教會,10%信奉伊斯蘭教,許多人離開保加利亞,出生率小於死亡率。保加利亞是一個農業國,玫瑰、優酪乳和葡萄酒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名。奉主名宣告,認識神的知識要充滿保加利亞全地,如同水充滿洋海一樣地進入683萬人的心中,引導他們轉離虛浮的宗教知識,認識真神。求主聖靈大大澆灌下來,引導保加利亞的東正教徒及伊斯蘭教徒真實遇見耶穌,以心靈誠實事奉真神。
2.守望國際局勢
全世界有1530萬猶太人,約有700萬猶太人在以色列境內,600萬人生活在美國,其餘的散佈在世界各國。我們不僅為猶太人能順利回歸以色列地禱告,更為猶太人能認識耶穌、回歸天父懷抱禱告。求主照聖經所應許的,將猶太人從各國帶回到聖城,敬拜主耶穌的父上帝。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10/23/真實的改變
【經文】以弗所書4章17-24節
克羅德在倫敦南部一個破碎的家庭中長大,15歲開始販賣大麻,25歲開始販賣海洛因。為了掩蓋非法販毒的行為,他成為年輕人的指導員。因為他的主管是個基督徒,這使他很好奇,想要更瞭解基督信仰。在參加慕道班後,他「勇敢地」讓基督進入他的生命。他說﹕「我覺得祂進入了我的生命,人們立即就看出我的轉變。我是世界上最快樂的毒販!」
然而,耶穌的工作並非僅止於此。隔天,當克羅德秤量一袋古柯鹼(即可卡因)時,突然覺得:這真是太可怕了,我正在毒害別人!他意識到必須停止販毒,並找一份正當的工作。靠著聖靈的幫助,他切斷與同夥的一切聯繫,並且揮別過去,開始了新生活。
使徒保羅也教導以弗所教會的信徒要做出這樣的改變,並敦促他們不要離開上帝,而是「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並要「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以弗所書4章22、24節)。保羅在這裡說話的語氣,表明我們要經常穿上新人。
正如克羅德一樣,聖靈樂於幫助我們活出新造的人,並且變得更像耶穌。
【思想】
上帝曾經如何改變你,以及你所認識的人?
在人看似無法改變時,這些見證如何使你對上帝有信心?
【回應】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從不放棄我們,求祢使我明白如何學習更像祢。
12/26-1/1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 為進入命定:向2023年宣告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8-19)
神是做新事的主,在基督裡,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了!雖然我們國家有諸多問題:拜偶像的節期與風俗、快速崩解的家庭功能與結構、人口老化、性解放的集體思潮、國家認同信念的分岐、經濟衰退、兩岸戰爭的危機…….還有歷史上傷害帶來的苦毒論斷的根等等。但是,讓我們抓住神的話語,宣告在2023年,上述這些從前的事和古時的事,在耶穌基督裡都要成為新造的事。主要在中華民國這屬靈的曠野開道路,要在屬靈的沙漠開江河,讓我們按著聖靈的感動,宣告出神要在國家做的新事。
2.為萬民:罪與傷
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弗4:28)
我們為自己及台灣百姓偷竊的罪悔改,求主赦免我們偷竊財物、挪用公物、巧奪福利、洩漏別人的機密,拿了不該拿的東西。我們特別為那些以偷竊為職業的人禱告,求主幫助他們轉離偷竊的惡習,改變信念及行為,喜悅自己勞力賺錢,親手做正經事,不僅自己能養活一家人,還能有餘可以跟缺少的人分享。
3.為政府和首長
至於我,我必仰望神,把我的事情託付他。他行大事不可測度,行奇事不可勝數。(伯5:8-9)
a)求主保守蔡英文總統在面對內政外交等諸多挑戰之際,心裡柔和謙卑,平穩安靜;求主引導總統在困難階段能抬頭仰望真神,將國事託付給神。求聖靈引導總統在一些明顯違反神心意的主張政策上,能夠謙卑轉離錯誤,歸回神的法度。
b)我們也為大選之後行政院部會首長的人事調度禱告,求主掌權!
4.為教會:兒子的心
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子憑着自己不能做甚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父愛子,將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指給他看,還要將比這更大的事指給他看,叫你們希奇。(約5:19-20)
耶穌在地上向我們表明兒子的心及真正的父子關係為何。合神心意的父子關係是,父親會將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指明給兒子看,而兒子不僅會留意父親做什麼,且會在看見父所做的事,就照樣去做。兒子的心不僅會以父的事為念,而且會甘心樂意跟從父親。求主將兒子的心恢復在台灣教會中,讓我們不再憑己意而行,而是謙卑尋求主,與天父及屬靈父親的心對齊,樂意效法跟從。求主在台灣教會興起能夠與父神同心同工的世代同行!
5.為農曆過年預備禱告
農曆年將屆(1/22春節),一進入農曆新年,最明顯可見的記號就是生肖。各類日月曆、花燈、紅包袋、商店的佈置、網路上的賀語賀詞,就會出現該年的生肖。生肖是一種算命秘術,是五行運勢的應用。求神赦免我們透過生肖運勢想要討吉利、知未來,用別的代替神的必然愁苦加增,我們整個社會也都在嘗自己所結的惡果。求主打破生肖在人心中的轄制,讓台灣的百姓可以在基督裡自由!求主幫助台灣教會不僅不隨今世風俗而行,而且能夠營造新的屬神文化來代替,並藉此來傳揚福音。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城市進入命定:城市24/7禱告城牆
我們為加入禱告城牆的80多個堂會(含機構)禱告,求主賜下突破的恩膏,引導各個堂會能突破障礙,在真道上長大成熟。也求主在台灣西海岸的教會中興起合適的器皿,起來連結各地教會,同心建造西海岸24/7禱告城牆。
2.為轉化市政府
我因錫安必不靜默,為耶路撒冷必不息聲,直到他的公義如光輝發出,他的救恩如明燈發亮。列國必見你的公義;列王必見你的榮耀。你必得新名的稱呼,是耶和華親口所起的。(賽62:1-2 )
這是神對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的心意。讓我們抓住神的心意,宣告神的話語要成就在台北市政府:求主向台北市政府發出大聲,引導市府的施政能夠對齊神國真理,彰顯神的公義。求主向台北市政府伸出大能的手,將台北市府從附隨敗壞風俗的泥沼中救出來,讓得著救恩的市府能如明燈發亮。讓我們特別為蔣萬安市長能認識耶穌、得著救恩禱告。
3.為12行政區的突破:中正區
中正區,共31里580鄰,總人口146,726人(2022.11),位於全市西南側,昔日建有台北府城,區內有多個中華民國政府重要機關。自清朝在台灣建省、日據時期的日本總督府,直至現今的總統府,中正區一直是台灣的政權中心,也是許多流人血之罪的源頭。我們為過去因此地所發的政令導致不公義及流人血的罪,向神悔改。求主醫治政權帶來的傷害,並使神的公義能顯現在中正區的中央機關內,在台澎金馬帶出合神心意的治理。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法國
法蘭西共和國是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也是歐盟始創國。法國的總人口約6852萬人,60%信仰基督教(50%為天主教信徒,8%為新教徒,其餘2%信仰其它教派),20%無信仰,13%為不可知論者,6%為穆斯林。求主幫助法國的基督徒棄絕不冷不熱的宗教行為,重新以尊榮神為首要目標,盡心、盡性地愛神,以至於教會在愛中重新得回屬靈權柄,懂得使用屬靈權柄轉化社會及國家。
2.守望國際局勢
俄羅斯在平安夜砲擊赫爾松市,造成至少8人死亡,17人受傷。我們持續為烏俄戰爭禱告。求主將和睦的心志賜給俄羅斯及烏克蘭的領導人,引導雙方能進入和平談判,解決領土的爭端。求主保守俄烏邊境百姓的平安!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1/21/咖啡氣味
【經文】以弗所書4章1-5、25-31節
多年前的一個早上,我正坐在椅子上享受我的咖啡,小女兒一下樓就直奔向我,高興地跳到我的大腿上。我緊緊地擁抱她,並在她額頭上親了一下,她高興地放聲尖叫。但隨後她蹙了蹙眉,皺了皺鼻子,帶有指責意味地朝我的咖啡杯瞥了一眼,煞有介事地宣布:「爸爸,我愛你,我也喜歡你。但是,我不喜歡你嘴巴的氣味。」
我女兒不可能懂得要用愛心說實話的道理,但她卻做到了。她覺得有必要告訴我一些事,卻又不想傷及我的感受。有時候,在人際關係中,我們也需要這麼做。
在以弗所書4章,保羅強調我們該如何與人相處,尤其是要說出逆耳的忠言之時。保羅說:「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2節)。謙虛、溫柔和忍耐,是構成人際關係的基石。我們靠著上帝的指導,培養出這些品格特質,將有助於我們「用愛心說誠實話」(15節),並能在與人溝通時「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29節)。
沒有人喜歡被指出弱點或盲點。可是,當我們在某些事上有「氣味」時,上帝也會藉著忠實的朋友,以恩慈、誠實、謙虛及溫柔,對我們說誠實話。
【思想】
何時曾有人溫柔地指正你?
當你憑愛心指出他人的缺點時,你認為最需要注意的是什麼呢?
【禱告】
親愛的天父,請幫助我能謙卑地接納指正,
並幫助我能以恩慈、溫柔及愛心去勸告他人。
1/30-2/5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 為進入命定:向2023年宣告
當在萬民中宣告說:要預備打仗;激動勇士,使一切戰士上前來。要將犂頭打成刀劍,將鐮刀打成戈矛;軟弱的要說:我有勇力。(珥3:9-10)
我們宣告,不管面對何等激烈的爭戰,神的子民都在主裡得勝有餘。我們宣告,主聖靈在台灣激動勇士,使戰士上前,軍隊興起,預備打仗,軟弱的要說我有勇力。我們宣告,台灣教會在主裡做剛強的人,穿戴全副軍裝,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充充足足成就一切,站立得住。
2.為萬民:罪與傷
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加5:13)
我們為自己及台灣百姓容讓癮癖轄制生命向神悔改:求主赦免我們對一些食物、飲品、物質、行為、習慣、嗜好、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上癮的罪,我們深受轄制,無法自拔,甚至因此敗壞了身體和生命。求主救台灣百姓脫離上癮權勢的轄制與捆綁!
3.為政府和首長
在神有智慧和能力;他有謀略和知識。(伯12:13)
行政院長蘇貞昌請辭,蔡英文總統啟動內閣改組,已確知由陳建仁擔任行政院長,鄭文燦擔任副院長。我們為新重組的行政院禱告,求主賜智慧和能力,幫助陳院長帶領行政院成為一個公義且有效能的治理團隊。
4.為教會:兒子的心
那時約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日頭變黑了;殿裏的幔子從當中裂為兩半。耶穌大聲喊着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說了這話,氣就斷了。(路23:44-46)
兒子的心是一顆信賴父親的心,正如耶穌,即使面對十字架的受苦,仍然選擇信賴父神,求天父照祂的意思,不是照自己的意思,在極痛苦之際,將靈魂交在父的手裡。我們禱告,台灣教會有這樣一顆信賴父親的心,為遵行神旨意,即使跟自己的意願相左,仍然選擇信賴,並在信心中順服。
5.為兩岸四地禱告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2-3)
即使兩岸四地之間因政治及軍事對立而緊張,但神的心意卻要祂的百姓合而為一,因為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是眾人的父。我們為兩岸四地的教會禱告,求主幫助我們能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讓教會的合一能夠突破上空的黑暗壓制,帶下屬天的和睦,保守兩岸四地的平安。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城市進入命定:城市24/7禱告城牆
讓我們為所有參與的堂會和機構禱告,求主在各個守望禱告的時段中向眾人顯現,並把神的愛澆灌下來,各堂會在愛中被激勵、被挑旺,就歡喜快樂持續參與禱告城牆的守班。
2.為轉化市政府
你必起來憐恤錫安,因現在是可憐她的時候,日期已經到了。你的僕人原來喜悅她的石頭,可憐她的塵土。列國要敬畏耶和華的名;世上的諸王都要敬畏你的榮耀。因為耶和華建造了錫安,在他榮耀裡顯現。。(詩102:14-16)
這是神對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的心意。讓我們抓住神的心意,宣告神的話語要成就在台北。神要憐恤台北,建造台北,台北要顯現出神的榮耀,好叫列國諸王都敬畏獨一的真神。所以我們求主大大造訪簡萬安市長及各局處室,開啟他們的心,使他們能夠重用那些有聖神的靈又充滿智慧的謀士,並且願意按著神所啟示的藍圖來建造台北。
3.為12行政區的突破:大安區
大安區,共53里1022鄰,總人口284,557人(2022.12)。大安區53個里中有12個里的名字跟龍虎有關:臥龍、龍安、龍泉、龍雲、龍坡、龍陣、龍圖、新龍、龍生、龍門、龍淵、虎嘯里等。這些地方在命名時,大多含有「臥龍、藏龍」、「祥龍盤踞」、「龍騰深淵」,寓含有人才薈集和人傑地靈的意義。因為里名的緣故,龍的圖騰在大安區中四處可見。這個區域因著地名強烈與龍聯結,大安區也反映著古蛇的性情----驕傲、自高自大、悖逆頑梗、反權威、偏行己路等。我們為此向神認罪悔改,求主將羔羊謙卑的靈澆灌充滿大安區,引導大安區成為真正人傑地靈的居所。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瑞士
瑞士是聯邦制國家,為西歐國家之一,也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瑞士人均財富居世界首位。瑞士的總人口約876萬人,38.8%為天主教、30.9%為基督新教,惟瑞士國會2018年底通過修法,針對同志、跨性別者的歧視仇恨言行會判刑3年。求主使瑞士人明白,人均財富居世界首位是神的保守和看顧、神是恩典和祝福,而願意向神謙卑,把榮耀歸給神。並求主使瑞士的教會從沉睡中甦醒,領受轉化國家的責任,敢於為LGBT相關的議題發聲,讓更多瑞士人聽到神的心意。
2.守望國際局勢
烏克蘭駐法國大使1/27表示,西方國家將提供烏克蘭321輛重型坦克,烏俄戰爭仍持續進行中。我們禱告,求主止息爭戰,賜下和平在兩國當中,並憐憫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百姓,保守他們在寒冬中有平安。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4/15/修復關係-2
【經文】以弗所書4章22-32節
我和姐姐在年少時經常吵架,但其中一次的衝突卻特別令我難忘。記得那時,我們大聲用一些難聽的話互相謾罵之後,姐姐還說了一些在當時我覺得不可原諒的話。祖母看到我們之間的敵意加劇,水火不容,便提醒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她說:「這輩子上帝就給妳們這麼一位親姐妹,妳們對彼此要寬容些。」後來,在我們懇求上帝讓我們的心能充滿愛和體諒時,上帝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給對方所帶來的傷害,使我們最後能互相饒恕。
很多時候,人們會緊抓著苦毒與憤恨不放,但上帝渴望我們能心中有平安,而要經歷這種平安只有藉著祂的幫助,除去我們內心的一切怨恨和憤怒(以弗所書4章31節)。與其將這些感受積存在心,我們可以學習基督饒恕人的榜樣,帶著愛和寬容的心,竭力「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我們]一樣」(32節)。當你感到很難去饒恕人時,可以回想上帝每天都賜給我們的恩典。無論我們失敗了多少次,上帝的憐憫都永不斷絕(耶利米哀歌3章22節)。上帝能幫助你我驅除心中的苦毒,好讓我們的心靈能得到釋放,擁有盼望並讓祂的愛充滿我們的心。
【思想】
在什麼時候有人傷害了你?
你從那次的經歷學到些什麼?
【禱告】
天父啊,感謝祢將一些人放在我的生命當中,求祢幫助我,讓我能愛人、饒恕人。
大直內湖教會24小時守望禱告網(第895週)
整體目標:全區歸主,普世宣教,神的國在台灣復興,為以色列求平安
十二、頂點:榮耀的教會
節錄自葉光明牧師«以禱告與禁食來塑造歷史»
聖靈居住的耶穌基督教會,是神在地上的主要代表,也是這時代執行神旨意之用人。我們看到藉著聖靈的「春雨」(約珥書12:23),正在恢復教會的純一、能力與秩序,使之符合祂自己的標準。當教會被這樣恢復之後,便得以在世上實現神的命定,將神的旨意帶到勝利的高峰,作為這時代的結束。
保羅對成熟完備教會的圖像
保羅在以弗所書中描述教會將如何被帶到完全的地步,以及一個成全的教會是如何。他在以弗所書一章22-23節告訴我們,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基督是這身體惟一的頭,是至高之元首。然後在第四章保羅列出基督賜給教會的主要事奉及其目的:
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以弗所書4:11-13)
第11節列出教會的五大事奉: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第12節告訴我們這些服事的主要目的:為要造就或建立基督的身體。第13節列出成熟的身體的四大標記。
我們往往把教會想成靜止狀態,那是不正確的。教會是在成長發展的狀態中,第13節一開頭就說「直等到」,表示我們一直朝著預定的目的地前進。我們尚未在真道上同歸於一,但我們正朝這目標前進,所有真基督徒在真道上同歸於一的日子必將到來。
保羅在下一節指出通往這同歸於一的路徑:「認識神的兒子。」新約所有的教義都以基督和祂的工作為中心:得救的教義以救主為中心;醫治的教義以那醫治者為中心;成聖的教義以那使我們成聖者為中心;拯救的教義是以那拯救者為中心;基督教其他一切重要教義皆同此理,體現在基督和祂的工作裡。基督徒不能藉由討論抽象的教義而同歸於一,但是只要基督徒願意認定基督的豐盛完美,又願意讓基督在各人生命中並在教會中居首位,則各種教義都在祂裡面各適其所,就像輪與轂密合一樣。
因此,「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的路徑就是「認識神的兒子」,這也是通往「長大成人」的路徑:教會逐漸長大而成熟,既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就能夠在基督的一切豐盛裡代表基督了。神為教會作為基督身體所定的旨意,將在這成熟人身上達到頂點:亦即基督的完全啟示。教會獲賜各樣恩典、恩賜與事奉而得以成全,進而能向世人完整地呈現基督。
奉獻資訊
代禱事項4/16 ~ 4/22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裡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以賽亞書42:1)
► 以色列:
穆斯林的齋戒月接近尾聲,清真寺將有大批群眾守夜禱告。請為清真寺內傳講的信息代禱,不讓惡者挑唆巴勒斯坦人的反以情緒,保護以色列四境平安。
以色列旅行團在南韓遭遇巴士翻車事故,造成1人死亡,30多人受傷,其中7人傷勢嚴重。求神安慰死者家屬,醫治傷者,保守善後事宜。
► 國際:
這世代的兒童青少年在戰爭、疫情、加上網路負面影響下,容易被惡者迷惑、利用,罹患精神疾病、相約自殺,或加入犯罪組織。求神保守兒童青少年的心懷意念,賜福給服事他們的福音事工。
沙烏地阿拉伯代表團出訪葉門首都沙那,與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激進團體「青年運動」叛軍進行停火談判。葉門內戰8年令八成的葉門人需要仰賴人道援助,求神引導葉門局勢的發展。
馬克宏訪中後表示,歐洲應避免因台灣議題被捲入美中衝突之中,想讓歐盟成為第三強權的企圖明顯。此番言論令歐盟內部的意見紛歧浮上檯面,台灣成為國際話題。求神引導歐盟在美中關係上的立場。
法國阿爾卑斯山脈近日發生致命雪崩,加州內華達山脈降雪量大增,專家擔心迅速融雪可能引發洪災。請為各國政府能有效因應並減緩氣候變遷代禱,求神提醒人們思想世界的結局,聽福音領受救恩。
► 國家及城市:
中國軍方舉行3天的環台軍演,之後又宣布空域27分鐘和水域6小時的管制。求神保護中華民國台灣不受國際強權的威嚇,讓政府願意敬畏神,尋求神的幫助與保護。
大甲媽祖訂於4月21日深夜開始遶境,路線橫跨中彰雲嘉四縣市,穆斯林即將過開齋節。求神開啟其他宗教信眾的心眼,讓他們有機會聽聞福音,回轉歸主,也賜福給印尼語的教會。
台灣從2017年到2022年的假投資詐騙案數目增加了5倍,財損金額也從5億增加到34億元。求主使用檢調單位打擊犯罪集團,維持社會公義,保護投資人和求職者。
臺灣有近500萬客家人,基督徒只占約0.5%。求神挪去客家文化的堅固營壘,讓神學院持續培育出對客家福音有負擔的牧者,賜福客語福音節目和詩歌創作事工,讓更多客家人得救歸主。
► 地區:
4/22週六10:00-1400在夏凱納靈糧堂(植福路170號)舉行【RPG為國復興禱告會】,歡迎參加並請代禱。
◎「社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訊息:
1. 協會在4/23的會員大會中要改選理監事,求神保守會議進行和選舉結果,帶領各項事工發展。
2. 求神使用放學回家補習班和兒少據點,服事地區的兒童!
5/1-5/7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 為進入命定:中華民國進入命定
了解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的歷史,能幫助我們更精準地為中華民國進入命定、兩岸和睦共榮禱告。1922年護法運動失敗後,蔣中正建立黃埔軍校,1926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1927年定都南京後,蔣中正根據孫中山提出的《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實施以國民黨為國家領導核心、暫行一黨制的訓政架構,並制定作為臨時憲法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經過十年訓政,八年對日抗戰,1946年通過《中華民國憲法》,1947年底,正式頒布憲法,實施憲政。我們為中華民國能制訂憲法、實施憲政向神獻上感恩,並為今後憲法的修訂及解釋禱告,求主掌權引導相關部門,保守中華民國的憲法能合神心意,讓中華民國得以進入命定。
2.為萬民:年輕世代興起
沒有異象,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箴29:18 )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神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眾多!(詩139:16-17 )
求聖靈引導現今的年輕世代能夠明白自己的受造是奇妙可畏,神對他們懷有美好意念,他們的存在是有永恆的意義和目的。求聖靈澆灌,賜下異象在年輕世代中,引導他們脫離隨波逐流的心態和生活模式,能夠專注為神的異象和命定而活。
3.為政府和首長
婚姻,人人都當尊重,牀也不可污穢;因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審判。(來13:4)
我們為各級政府首長及民意代表的婚姻禱告。求主把尊重婚姻的心賜給我們的政府首長與民意代表,願意為保護婚姻而作出努力,並遠避一切可能破壞婚姻關係的試探誘惑。也求主引導那些陷在淫亂關係的人,能悔改,願意放棄錯誤的關係,歸回家庭,重新修復與配偶的婚姻關係。
4.為教會:啟示錄的提醒
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教導我的僕人,引誘他們行姦淫,吃祭偶像之物。我曾給她悔改的機會,她卻不肯悔改她的淫行。看哪,我要叫她病臥在牀。那些與她行淫的人,若不悔改所行的,我也要叫他們同受大患難。我又要殺死她的黨類,叫眾教會知道,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並要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啟2:20-23)
在啟示錄中,主提醒我們,仇敵想方設法就是要誘引神的百姓去行姦淫、拜偶像,甚至許多服事神的僕人也落入試探,陷入網羅中。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神知道台灣教會的光景,正呼召我們悔改。求主把悔罪的心賜給台灣的教會,引導我們離棄淫行,歸回聖潔。
5.為2024總統及立委大選
公義和公平是你寶座的根基;慈愛和誠實行在你前面。(詩89:14)
距2024年初的總統及立委大選,還有七個多月,各政黨正在進行初選及提名作業,多位政治人物也紛紛表態要選總統。公義和公平是神寶座的根基,慈愛和誠實是神的性情的彰顯。我們禱告:
a)求主赦免在初選過程中已經出現違反慈愛和誠實法則的抹黑手法,例如利用網軍和名嘴以不實言論來攻擊對手,混淆選民視聽,使對手的民調下降等。求主以大能的手管教一切不符合「公義和公平」的競選手法,引導各黨初選能回到公平公義的法則。
b)求主保守投入這次選舉的基督徒能夠行在公義和公平中,在凡事上顯明主的慈愛和誠實。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城市進入命定:突破北北基宜
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裏面,你在我裏面,使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約17:22-23) 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願,並惱恨一切真智慧。(箴18:1)
台北市和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等四地,既是地業相連、命定相連的命運共同體,神的百姓要在此區域作見證、得地為業,就需要抵擋這四地孤立隔絕的靈,真實連結,彼此合一相愛。我們求真理的靈澆灌下來,引導這四地的教會棄絕大都會所習以為常的個人主義及獨立思維,竭力追求和睦,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求主祝福這四個縣市的城市教會,不僅有行政區的連結,有城市的連結,也有跨城市的連結,弟兄姐妹樂意同心同行,真實相愛,在社區及社群帶出美好見證。我們特別為這四個城市的牧者們能夠跨越區域及宗派的隔斷,同心禱告尋求主,建立合一相愛的同行關係。願教會的合一相愛能突破這地靈的壓制,引導這四個城市共同進入命定!
2.為台北重大建設: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鄰近許多生活圈,包括社子島生活圈、石牌站生活圈、榮總生活圈、天母生活圈、芝山站生活圈及士林夜市商圈等,我們特別為這些生活圈禱告,求主攔阻那些會誘引人犯罪的行業進入,保守各生活圈能持守單純潔淨,讓居民能夠安居樂業。也求主聖靈將認識耶穌的知識充滿在北士科及各生活圈,引導人歸信耶穌,得豐盛的生命。
3.為12行政區的突破:大安區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1-3)
大安區目前有100間堂會,93間機構。大安區不論在教會數及會眾人數,都是12行政區之冠,我們為大安區能擁有這麼多教會資源向神獻上感恩,並求主保守大安區教會的弟兄姐妹能活出與恩典相稱的生命。求主聖靈幫助我們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在各種關係中都竭力保守合一的心。求主引導大安區教會以謙卑合一抵擋這地的靈,同心興旺福音,轉化整個大安區。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位於巴爾幹半島,是歐洲東南部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歐洲中,是最不發達且收入較低的開發中國家,約有283萬人。阿爾巴尼亞曾宣稱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無神論國家,現今則容許宗教自由。60%伊斯蘭教,10%羅馬天主教,7%東正教,是歐洲伊斯蘭教佔多數的世俗國家之一。然而另一數據乃是,阿爾巴尼亞有62.7%的人不信任何宗教。雖然新教基督徒在阿爾巴尼亞佔極少數,但我們求聖靈的火燃燒,復興教會起來向阿爾巴尼亞人宣教。求主打破無神論及伊斯蘭教在這地的轄管,預備人心領受福音的好處,讓阿爾巴尼亞再次福音化!
2.守望國際局勢
全球幾千名牧師合作呼籲100萬信徒參加全球嚴肅會(5/7-5/28),以各種方式禁食,為主對以色列的旨意禱告,並求主按著以賽亞書62:2的應許,為以色列興起一億名代禱者,提醒主對耶路撒冷的承諾,直到主再來。為回應此呼籲,城市24/7禱告城牆會連續四週為以色列禱告。首先我們要求主賜下智慧啟示的靈,引導全球超過100萬信徒能滿心明白神的旨意,並能在聖靈引導中,按著神的旨意,合一地為以色列代求。
8/14-8/20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為教會:聯禱會更新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1-13)
我們繼續為台灣各地聯禱會能經歷更新禱告。我們求主聖靈引導台灣各地聯禱會能緊密地與職場領袖同行,以致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等五重職事,在台灣各地聯禱會中得自由發展並發揮功效,能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2.為萬民:縣市歸主
論到錫安,必說:這一個、那一個都生在其中,而且至高者必親自堅立這城。當耶和華記錄萬民的時候,他要點出這一個生在那裏。歌唱的,跳舞的,都要說:我的泉源都在你裏面。(詩87:5-7)
台南市共37區,總人口約185萬人。台南是台灣母腹,「台灣」之名源於台南,台南是台灣市街的起源,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荷蘭人更在這裡建立台灣信史上第一個統治政權。台南也是福音進入台灣的入口,1624年福音傳入台南時,當時的西拉雅族全族歸信耶穌,因此,這裡也是台灣復興的母腹之地。然而許多罪惡也因著台南這個母腹而生,我們為此認罪悔改,並求主潔淨台南,以寶血將此母腹之地贖回,歸耶和華為聖,求主引導台南全地百姓能轉離偶像,歸信耶穌,使台南再次成為台灣復興的泉源之地。
3.為政府和首長
亞哈聽見這話,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臥也穿著麻布,並且緩緩而行。耶和華的話臨到提斯比人以利亞說:「亞哈在我面前這樣自卑,你看見了嗎?因他在我面前自卑,他還在世的時候,我不降這禍;到他兒子的時候,我必降這禍與他的家。」(王上 21:27-29)
亞哈王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受耶洗別的聳動,信從偶像。先知以利亞受差遣去責備他,他聽見後就披麻禁食,在神面前自表謙卑。而神竟看重他這樣謙卑的舉措。所以我們為中華民國政府呼求神,求神興起先知向蔡總統和政府首長說話,引導他們看見錯誤政策所帶來的惡果;求主賜下受教的心,幫助蔡總統及政府首長可以像亞哈一樣在神面前自卑,禁食,得著神的憐憫和恩惠。
4.為2024總統及立委大選
求你叫真理的話總不離開我口,因我仰望你的典章。我要常守你的律法,直到永永遠遠。我要自由而行,因我素來考究你的訓詞。我也要在君王面前論說你的法度,並不至於羞愧。(詩119:43-46)
距離2024年總統和立委大選僅剩四個多月了。台灣的基督徒或許有不同的政治立場或偏愛的候選人,但我們的國不在這地上。求主幫助台灣教會在面對這次大選,可以跳脫支持何黨何派何人的立場,能夠持定真理,高舉真理,並且勇敢在各候選人的面前論說神的法度。求主開通達的道路,賜給各黨候選人謙卑受教的心,能夠敞開心聆聽從教會發出的真理之聲,並樂意來扶助真理。
5.轉化農曆七月
他又必在這山上除滅遮蓋萬民之物和遮蔽萬國蒙臉的帕子。他已經吞滅死亡直到永遠。主耶和華必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為這是耶和華說的。到那日,人必說:「看哪,這是我們的神;我們素來等候他,他必拯救我們。這是耶和華,我們素來等候他,我們必因他的救恩歡喜快樂。」(賽25:7-9)
自8/16開始,台灣社會進入長達一個月的農曆七月普渡期。兩岸關係越是緊張,社會越是不安,經濟越是疲軟,自殺和凶殺越發層出不窮,普渡拜拜的規模也就越大。這是因為人想要得著平安。我們呼求主聖靈強烈運行,除去遮蓋萬民之物和遮蔽台灣蒙臉的帕子,引導在不安中的人敞開心,看見原來耶穌基督才是他們所等候的神。求主興起台灣全地的教會,在這人心思安的時刻,能夠帶著基督的憐憫和熱心,在家庭、職場及社區社群勇敢傳福音,引導萬民領受耶穌基督的救恩。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城市進入命定:市議會轉化
你們所當行的是這樣:各人與鄰舍說話誠實,在城門口按至理判斷,使人和睦。(亞8:16)
台北市議會共61席市議員(目前有1席缺額),分屬在民政、財政建設、教育、交通、警政衛生、工務、法規、程序等8個委員會。我們為台北市議會及各委員會的議員禱告,不論在反映民意、監督市政、府會關係、政黨協商、城市交流等方面,都能不浮誇、不媚俗、不隨從虛謊、不激化仇恨對立,而是能說話誠實,按至理判斷,使人和睦,使台北市民能真正得益處。
2.為台北重大產業:台北科技大學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簡稱為北科、北科大、台北科大,是一所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科技大學,學生共有10608人(2022)。值得一提的是,台北上市公司有十分之一是由北科大校友經營,為了促進產業界與學術界的交流,北科大與這些校友發起成立協會,簡稱為「菁英會」,匯聚了包括政界、企業負責人、專業經理人、學者及研究人員等各領域菁英。我們求主澆灌智慧和啟示的靈在北科大,引導北科大的師生及校友認識真神,明白知識、財富、才幹都有時而盡,惟有主耶穌是永不動搖的磐石。求主開通達的道路,帶領教會進入校園,突破人文主義的壓制,帶出校園及台北產業的轉化。
3.為12行政區的突破:南港區
南港區的土地公廟眾多,居民慣於把土地和家庭獻給偶像,我們為南港區的土地公崇拜向神悔改,求主將認識真神的知識充滿在南港區,吸引南港區居民離棄假神,轉而來親近神、愛慕神、專一跟隨神。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埃及
埃及阿拉伯共和國,通稱為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約1億1184萬人。原存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國,伊斯蘭教是國教,穆斯林約佔90%,基督教佔10%。埃及被認為是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有廣泛的影響力。聖經多次提及埃及,其中也有末後世代神對埃及的救贖計畫。我們抓住以賽亞19章19-25節來為埃及禱告,求主在埃及興起更多呼求主的祭壇,帶下主的拯救和醫治,讓埃及、亞述和以色列三國一律、同心事奉主的應許得以成就。
2.守望國際局勢
全球穆斯林有62%在亞太地區,20%在中東及北非,15%在撒哈拉以南非洲,2%在歐洲及美洲。其中,在印尼、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土耳其和埃及的穆斯林人口超過穆斯林總人口的50%。我們為在穆斯林世界的基督徒及宣教士禱告,求主保護他們的安全,也為他們開傳道的門,賜他們智慧能在穆斯林世界中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在聖靈大能的明證中將福音傳遍穆斯林世界。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12/02/善意
【經文】以弗所書4章15-16、22-32節
當我們想到最佳的商業行為時,首先躍入腦海的,也許不是像恩慈與慷慨這些特質。但企業家詹姆士.李(James Rhee)表示,這些確實是最佳特質。當他在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擔任執行長的時候,便優先推行他所謂的「善意」,即一種「恩慈文化」和贈予的精神。後來,這間公司不僅起死回生,甚至還蓬勃發展。顯然以這些特質做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能激發員工想要團結、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期盼與動機。詹姆士解釋:「善意……是真實的財富,可以累積與倍增。」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常認為像恩慈這類的特質是模糊、不具體的,而不會優先考量。但根據使徒保羅的教導,這些特質至關重要!
保羅在寫給新信徒的書信中特別強調,信徒生命的目的乃是要藉著聖靈得到轉變,成為基督身體中成熟的肢體(以弗所書4章15節)。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的每句話、每個舉動,都要讓人得造就與益處(29節)。唯有透過天天著重於恩慈、憐憫與饒恕,你我才能在耶穌裡有所轉變(32節)。
當聖靈帶領我們與別的基督徒互動交流時,我們就能互相學習而長大成熟。
【思想】
為什麼我們很少看到「善意」帶來的具體影響?
你要如何使自己越來越看重恩慈?
【禱告】
親愛的上帝,請每天教導我,讓我明白至關重要的,乃是祢藉著祢的愛子所傾注給我的愛。
敬拜詩歌:"近乎我主(nearer my God to thee, Greg Howlett)" (讚美 15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3L2qBX0PgQ
一、安靜:每早晨都是新的,我要領受神新鮮的恩典,新鮮的嗎哪!
二、讀經:以弗所書 4:17-32
1. 重點說明:
這一段話保羅說得語重而心長。一開始,他便以嚴肅的口吻,聲明自己是憑主裡的權柄而說。他嚴嚴叮囑基督徒行事的準則,不只是看外在,更要看重內心;不要效法外邦人,而要學基督。「脫去」、「更新」、「穿上」道出了「學基督真理」。「所以」一詞(v.25),表示下面種種教訓都是從 20-24 節的原則而來。一新一舊的對比(v.25-v.32),讓我們清楚看到舊人是何等醜陋襤褸,而在主裡的新人有真理的仁義與聖潔,是何等地美好。
2. 鑰節: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 4:23-24)
三、默想:
■基督徒所依循的行事準則不是什麼?(v.17-v.19)而是什麼?(v.20-v.24)
■保羅提出哪些新舊品格的對比?(v.25-v.32)
■細思保羅在 25 節到 32 節,提出來的新舊品格,哪一件是我亟需脫去與穿上的?我可以如何落實在生活中?
四、禱告:主啊,求祢幫助我,靠祢的恩典不斷心意更新而變化,讓我脫去舊人的無知剛硬,並穿上新人,有真理的仁義與聖潔。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以弗所書 4 章 17-32 節
敬拜詩歌:我在這 (約書亞)
https://youtu.be/RhWhpe1YUNw
一、安靜:我的心哪,默默無聲,專等候神 !
二、讀經:以弗所書 4:1-16
1. 重點說明:
保羅以「為主被囚」之身殷殷相勸以弗所教會。四章一節可說是全書的軸心,「蒙召」是前面三章的主題,「行事為人相配」則是後面三章的重點。基督徒的得救不只是死後進入天國,更是帶著主的指望(1:18、3:1)過今生的日子。保羅首先強調的是基督徒所要表現出來的屬靈特質,那就是合而為一的心(v.2-v.6),彼此相互配搭,建立基督的身體(v.12)、長大成熟(v.13),使教會日漸增長(v.16)。
2. 鑰節: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 4:15-16)
三、默想:
■保羅勸我們如何保守合一?(v.3)合一的基礎是什麼 ?(v.1、v.4-v.5)
■基督賜給教會多元的恩賜,目的是什麼 ?(v.12-v.16)?
■第 15 節讓我們看到愛心與真理(說誠實話),在合一與成長中,非常重要。在我自己的生活中,如何平衡兼顧二者?
四、禱告:主啊 ! 求祢讓我兼顧愛心與真理,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與肢體配搭,連於基督,一起成長!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以弗所書 4 章 1-16 節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
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以弗所書 4:1】
|得著新生命也當活出新生命|
以弗所書明顯的分為兩大部份,上半部第一~三章講的是「真理」,後半部第四~六章講的是「生活」,也就是真理如何在實際的日常生活、為人處事中活出來。保羅深知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明白了真理,卻沒有活出真理,那真理只不過是一種知識而已。因此,保羅從第四章起開始教導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層面,包括教會內部及社會並個人家庭層面中,活出並應用他前面所教導的福音真理。
為何活出真理如此重要?一方面我們的愛和好行為可以榮耀神(太五16),也滿足了父神呼召並救贖我們成為祂兒女的期待。一個好父親必然期望兒女的性情、言行能像祂一樣善良、慈愛和正直,否則就成為「不肖子」了。愛我們的天父對祂所拯救的蒙愛兒女最大的期望,就是能作基督的好門徒,學習祂的樣式,聽從祂的教導。
所以,第1節保羅在此特別強調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保羅更強調他是以「爲主被囚」的身份,以身作則地來勸勉教會,因為他即使在艱困的環境中,仍能活出與所蒙恩召相稱的生活見証來。求主幫助我們在傳福音或帶門徒時,能注意身教重於言教的原則。
保羅提到我們是「蒙召」的人,呼召我們的是誰呢?這點很重要,若召喚我們的只是我們的一個普通朋友,呼朋喚友地一起去吃喝玩樂,我們回應呼召與否,不是太重要。但若呼召我們的是這位宇宙的創造者,這位我們生命的至高、至上的權威者,我們若不盡心盡力地回應,那就太不明智了!
神呼召我們做什麼呢?神呼召我們必定有某些特定的目的和期望。以弗所書的前三章再三地說明了,神呼召人蒙恩得救,隨即賜給他們一種特殊的新身份,即神兒女的身份,並成為後嗣,有了承受父親基業的盼望,也包含成為事奉祂的僕人身份,來執行祂所託付的特殊使命和任務。
我們這個卑微、不配的罪人,竟然蒙恩成為神尊貴的兒女,當然不能只圖享受成為神兒女的種種福氣,卻不盡兒女的種種義務,而義務就是「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相稱」也可翻譯成「相配」,意思是我們的行事為人,是否配得上神兒女的尊貴聖潔的身份,我們的言行舉止,待人處事,是否像我們的父神那樣,慈愛、憐憫、公義、良善、誠實?我們的行事為人是否能榮耀我在天上的父親,討祂的喜悅?
◆回應
主啊!感謝祢!我是何等的蒙恩有福,因我回應了祢的呼召,信了福音,成了祢尊貴的孩子。主啊!我不願意在行事為人上羞辱了祢的名,只願意榮耀祢,求祢的聖靈充滿我,加力量給我,好讓祢孩子的行事為人配得稱為祢的兒女,彰顯祢的聖潔與榮美,能榮耀祢,阿們!
◆背經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以弗所書 4:1)
【以弗所書 4:2-6】
|全面活出與恩召相稱的生活|
保羅深知一個蒙恩蒙愛的屬神兒女,在行事為人上活出待人有恩、有愛,與他身爲神兒女尊貴身份相配合的生活之重要性。所以,第四到六章,保羅全面而深入的教導我們如何在「教會」、「社會」及「家庭」三個層面上,活出與神恩相稱的為人處事。
我們會發現某些弟兄姊妹,甚至包括我們自己,在參加教會崇拜或其他聚會活動時,表現得滿敬虔柔和的,但是跟同事、同學、鄰居交往時,態度就不太一樣,尤其在對待自己的家人、配偶或孩子時,往往失去耐心,不够尊重,顯得悔改信主後的生命沒有太大的改變,給人有多重性格、多面人的感覺。求主幫助我們認真地看待,保羅在第四至六章所教導我們的這三個層面的敬虔生活,謙卑地學習並順從,讓我們不只是在神的家中作神蒙愛的好兒女,更能在所有的世人當中,成為他們的光和鹽,照亮他們、溫暖他們,給他們帶來好的影響和祝福,叫我們的行事為人,能榮耀神,並引導人歸向神。
第2-6節保羅教導我們在教會中如何活出與恩召相稱的生活言行,保羅要我們聚焦在教會內部的合一相愛。第3節保羅教導我們「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這節經文原意是「用和睦的連結所帶出的靈裡合一」。也就是說,要竭力保護的,不是個人的那顆心,而是整體的、在靈裡的「合一關係」,是教會整體的相愛合一的見證。
三位一體的父、子、靈神彼此相愛而合一,三位一體神對世人的救贖計畫就是要「教會彼此合一」,所以,耶穌在離世前為教會禱告說:「求祢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約十七22)。魔鬼撒但最有興趣的工作,就是「叫人分離、分裂」、「破壞合一」。難怪保羅在教導我們如何在教會中活出相稱的言行時,所要求的第一要務是「竭盡所能地保護聖靈所賜的合一」。
為什麼教會弟兄姊妹之間的相愛合一,是一個蒙召的人最首要的德行呢?第4節保羅提出了一個無可辯駁的理由,那就是:「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基督、聖靈、教會所有肢體之間,完全在聖靈裡的那種生命的連結合一,是一種生命共同體,完完全全、絕對的難以分開。若是不按這鐵律行事為人,必然會帶來身體撕裂的痛苦與殘缺。所以,保羅第5-6節進一步地說明了這個信念:「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内。」讓我們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吧!
◆回應
主啊!求祢的聖靈光照我,幫助我靈裡看見教會合一相愛的重要性,讓我看見,我只是一個身體裡的小肢體,我需要別人愛的幫助,別的肢體也需要我愛的貢獻。主啊!求聖靈充滿我,幫助我有愛人的力量,竭力保守彼此合一的力量,勝過自我中心的力量,免得我的自我給魔鬼留地步,破壞了教會的合一,阿們!
◆背經
凡事謙虛、温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書 4:2-3 )
【以弗所書 4:2-3】
|促成合一的美德(上)|
前面說到教會整體的「合一相愛」的行事為人,可說是與這位滿有恩典憐憫的神最相稱的見證,最能讓人將榮耀歸於神,也最能讓身在其中的人充滿幸福感。所以,耶穌基督特別在賜給門徒們唯一的彼此相愛命令時,說出了「相愛合一」的理由之一是:「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35)。但這麼重要的合一光景,不可能在無中生有,毫無作為下發生,而是要教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要竭力付出代價,貢獻出一份力量,活出美好的言行,才能保護持守這寶貴的「靈裡合一」。那麽怎樣的言行美德才能保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呢?第2-3節保羅具體地指出了五樣捨已待人的美德:謙虛、溫柔、忍耐、寬容和和平,今天我們先來看前兩樣:
一、謙虚
謙虛可說是所有德行的首要與根基。耶穌基督所頒布的神國憲法中,神國子民所需具備的八種品格中,列為第一的就是「虛心的人」(太五3),摩爾說得好:「一切美好的德行,都是從謙虛這甜美的根長出來的。」謙虛的人,是一個認識神也認識自己的人,他認識神的偉大與能力的無限,也認識自己的卑微與有限,認識自己不過是人,不是神。因此,他懂得謙卑地倚靠神,他也懂得尊重神所造、所愛的所有世人,而不會有一種自高自大的優越感而輕看他人。所以,保羅進一步指出一個謙卑的人是如何待人處事的:「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别人的事」(腓二3-4),這裡所說的「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的「強」字,原意是「重要」的意思,保羅說的意思,不是指「能力」比誰強,而是指一個謙卑的人會看別人的事比自己「重要」,所以,接著他就吩咐我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因此,在保羅的觀念裡,一個謙卑的人,他不只是外表態度上的謙虛有禮,更要在行事為人上不只顧自己的需要,相反地,他看重別人的需要,尊嚴與生命價值超過了自己,所以他會存謙卑的心去關懷別人、尊重別人。這樣的行事為人,何等的像基督那樣的捨己愛人,若是教會中的弟兄姊妹們都能如此謙虛相待,彼此關懷,教會豈有不能合一之理?
二、溫柔
「溫柔」這字在古典希臘文,指的是有如一匹被馴服的野馬,溫馴地聽從主人的使喚,服事主人。所以「溫柔」的人是一個能管理好自己的性格與性情的人。「溫柔」的人就如同「海綿」般的柔軟,經得起他人的碰撞冒犯,不會受傷,也不思反擊,像耶穌為我們立下的榜樣:「他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彼前二23)任何人都渴望被「溫柔」對待,待人「溫柔」才能使人有被愛、被尊重的感覺。
事實上,「溫柔」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往往柔能克剛,約翰史達德說過:「溫柔是一種剛強的性情,能以管制自己並溫暖他人。」所以教會中的家人如果都能以「溫柔」相待,必將使神的家變得得何等溫馨可愛。相反的,若神的家常常吵吵鬧鬧,彼此兇惡的對待,那教會就不像個家,反倒像地獄般的可怕,讓人急於逃避了。所以保羅勸勉我們一定要「溫柔」待人,才能保守教會合一。
◆回應
主啊!謝謝祢告訴我謙虛、溫柔的待人,能促成教會的合一相愛。主啊!赦免我過去在謙卑與溫柔上的虧欠,若是有傷害了某人,虧欠了祢的榮耀,求主赦免,也幫助我操練好這謙虛與溫柔的性情,成為一個被神和人都喜愛的人,阿們!
◆背經
祂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彼得前書 2:23)
【以弗所書 4:2-3】
|促成合一的美德(下)|
之前已經詳述了能夠保守教會合一的五種德行中的謙虛和溫柔兩種美德,現在我們要再思想其餘的三項美德。
一、忍耐
「忍耐」原有「在困苦打擊之中,仍能站穩承受」之意,但在這經文裡的意思是指,當我們遇到別人的打擊或冒犯,以及別人犯錯時,我們能夠鎮定的不反擊,不立即衝動的回應,並且稍後會設法給予對方正面的幫助,幫助對方成長,並維護了彼此合一的關係。這是一種極高尚的品格,需要聖靈賜下很大的能力。
忍耐的功夫也是多方面的,有哲人如此說:「忍耐強化了我們的心靈,美化了我們的性情,使怒氣抑止,使貪慾消失,能壓制傲氣,能勒住舌頭,能約束我們的手,能將試探踏在腳下。」教會這大家庭在密切的互動交往中,難免有磨擦或誤會產生,就如齒唇相依卻難免相咬,因此,若要能切實地保守聖靈所賜給教會的合一,那「忍耐」的功夫太重要了,否則教會的合一必定會常常常被我們的忍耐不足或衝動的情緒所破壞。
二、寬容
寬容是對他人的軟弱、缺點、錯誤,甚至對我們冒犯的一種容忍力。寬容展現出對人的一種心胸氣度的寬大,擔當了人的軟弱,接納人的缺點,包容了人的錯誤,以至於能在他人犯錯時,願意饒恕他們,在被人傷害後,仍然愛他們,不再計較、數算他們犯的錯誤,這才叫寬容。
然而,這種對人寬大的胸襟,不是常人做得到的,唯有心中有愛的人才能做到這個地步。所以,保羅在此說:「用愛心互相寬容」。任何人都有他獨特的個性及優缺點、長短處,都還不完全,都還在學習成聖的過程當中,因此,這種接納包容、寬容待人的品格,對保守教會的合一來講,真是太重要了!
三、和平
愛好和平是一種得人喜愛的性情,因為他極看重與人有美好的關係,他看重關係超過任何事物,因此,他會用以上幾種美德來對待人,謙和而寬容的待人,竭力追求與人和陸相處。不僅如此,保羅在此更強調的是「和平」必須付諸行動的與人「連結」(聯絡的原意)。「連結」是主動而積極地與人建立關係的一種行事為人,卻必需用和睦、和平的方法,才可能與別人有美好的連結關係。所以,保羅在此說的是:「用和平彼此聯絡」,惟有彼此有如此地美好連結,才能生命影響生命,才能促成教會有美好的合一。
◆回應
主啊!求祢將這種忍耐、寬容、和平的品格賜給我,寬廣我的心胸,賜給我這些得眾人喜愛的性格,也賜給我熱情和膽量,能主動積極地與人建立關係,幫助我成為一個喜愛和睦、追求和睦、使人和睦的人,阿們!
◆背經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以弗所書 4:4-6)
【以弗所書 4:7-12】
|教會的五種職事|
神對教會的最大期待,就是教會能在合一相愛的環境氛圍中成長。但人自我中心的罪性,只會阻礙教會的合一相愛,除非他們的生命能改變更新,被教導栽培出之前所說的,那些能讓教會彼此相愛合一的種種美德。因此,第8節保羅引用詩篇說:「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神賜下造就教會的恩賜給每個人,正如第7節所說:「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第11-12節保羅說出了神為了造就教會所賜的五種恩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種職事:「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
一、使徒
「使徒」原意是「被差遣者」之意,凡被主差遣去到某地,執行主所託咐的任務或福音事工,如開拓建立教會或堅固教會等事工都可稱之為使徒,如現今的宣教士或某些有連結眾教會之恩賜,執行跨國性事工的牧者,應可稱之為使徒。
二、先知
「先知」原意是指「替神說話的人」,那些把神所啟示的話語、預言、知識、教訓,忠實地向人傳講,來造就祂的教會,這些就是在盡先知的職份。相信今天先知的恩賜仍存在教會當中,有人對神的話有特殊深度的看見,而且有特殊的講道恩賜,或從聖靈領受了特別的啟示而講出來,都可稱之為先知。
三、傳福音的
這個恩賜應是指神賜給地方性教會的某些聖徒,他們對向鄰舍朋友傳福音、為耶穌做見證,非常有熱情、有恩賜,所以在領人歸主的這件事上很有果效。與前述「使徒」不同之處,可能是在他服事的地區範圍上不同,「傳福音的」是在當地向人傳福音、建立教會,「使徒」多半是跨領域地向人傳福音、建立教會。
四、牧師和教師
「牧師」原意是「牧人」,指的是照管養育羊群的人,而「教師」是負責教導真理和各樣屬靈知識栽培屬主的羊群。在原文「牧師」,「教師」中間有一個「和」做連接詞,卻只有一個冠詞,因此,多數學者認為,這是指一個兼具牧人與教導這兩種恩賜的人。事實上,牧師與教師在恩賜的性質上極為相近或重疊,牧師較偏重信徒生活上的照管、教師則較偏重真理知識及服事能力的教導與訓練。看起來「傳福音」的是撒種的,牧師和教師則是澆灌的。
保羅接下來立刻說明了神賜下這五種職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教會的健康合一與成長,這讓我們認識到,教會的健康與增長,關鍵在於向神祈求賜給教會這五種職事能夠全備,而不是單單向神求聖靈充滿或專心禱告這麼簡單。
◆回應
主啊!謝謝祢如此地愛我們,不但拯救我們、賜我們成為祢兒女的新生命,更進一步賜我們各人各樣的恩賜,可以相互服事、彼此建立。主啊!幫助我能找到自己個人恩賜,是這五種職事的哪一項?好讓我能善用這恩賜去服事其他肢體,讓祢的教會能愈發成長、健康。阿們!
◆背經
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彼得前書 4:11-12)
【以弗所書 4:12】
|五重職事的目的|
第12節開頭的前置詞「為要」就清楚表明了,神賜下五重執事恩賜的三個目的是「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當然從上下文可以看出,前兩項目的「成全聖徒」和「各盡其職」都是為了實現第三個目的:「建立基督的身體」:
一、成全聖徒
「為要成全」原意是「再次安排整齊」之意,或是「使之成熟、完全」或「裝備」之意。五重職事的責任,是要使聖徒在聖經真理上、生命品格上、服事技能上,得著裝備、更加成熟,這樣才能各盡其職。
二、各盡其職
神的僕人裝備聖徒的期望,就是幫助他們各按所領受的恩賜,「各盡其職」進入事奉的工作,服事其他肢體。聖徒在教會中,不應只是坐著聽道、學習、受裝備,他們更要起來服事神、服事人。而聖徒在服事過程中,生命品格及事奉技能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成長,被操練得更加成熟,有如身體多運動,就鍛錬得更健壯,「各盡其職」的服事就如身體的運動一樣,能使教會更加成長健康。
三、建立基督的身體
「建立」若翻成「培育」起來或許更容易了解。神將擁有這五樣恩賜的工人賜給教會,目的就是希望藉著他們成全聖徒,各盡其職,使基督的身體,也就是教會的生命被培養起來,歸神所用。也讓神的兒女們被栽培成配得將來治理神國基業的後嗣。正如聖經所說的:「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五48);「你們要離開基督道裡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來六1)。
有句教育界的名言說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形容了培育一個人長大成材的不容易,培育一棵樹長大至少需要十年,而培育一個人長大成材更需要百年的時程,神要栽培一個將來要與祂一同治理國度基業的領袖人才,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五重恩賜的工人多少的忠心勞苦服事,需要他們多少的教導、關心、牧養,他們自己也需不斷地追求成長,多少的禱告、多少耐心的耕耘、講解再講解,帶領了再帶領,真是無止境的勞苦,為要成全聖徒,使他們更能各盡其職,如此,才能看到基督的身體漸漸地被建立起來。
◆回應
主啊!求祢記念這些工人的勞苦,賜福他們的事工和家庭,求祢的聖靈大大充滿他們,使他們大有能力與智慧地來造就我們,更求祢也幫助我們,懂得尊榮這些服事我們的牧者,使他們在服事我們的時候能滿有喜樂,阿們!
◆背經
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以弗所書 4:16)
【以弗所書 4:13-16】
|基督身體成長的目標|
第13節保羅說:「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開頭三個字「直等到」,說明了前述建立基督的身體要達到的三個最終的目標:
一、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
也可翻成:「直到我們眾人對神的兒子都有一致的信仰和認識」。而這對神兒子耶穌基督的深入認識,能幫助我們達到第二目標:「長大成人」。
二、長大成人
「長大成人」指的是靈命與真理知識上的長大成熟。保羅也在下文說出了一個長大成熟的表現是「能分辨是非」,不會輕易被異端邪說所迷惑而上當受騙,也有能力承擔責任並照顧別人,而不會像小孩子那樣,只會受人照顧。在此要提醒的是,要能「長大成人」的關鍵是對神的兒子的認識,愈多認識神,就愈能長進,而要能認識神,聖經真理的學習與教導必不可少。
三、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指的是像基督的完美而榮美的生命。「教會」是基督的身體,理當在靈命上成長到與基督完滿榮美的生命相像、相稱的程度。我們是否能讓人從我們的性情與行事為人上看見耶穌基督呢?
第15-16節保羅指出了使基督身體漸漸增長的兩個原則:
一、用愛心說真理
第15節提到「用愛心說誠實話」,應翻成「用愛心說真理」。我們若常講說、學習神的真理,將祂的話存記在心並遵行,我們就會像葡萄樹與枝子的關係一樣,緊緊連結於基督,生命就自然會健康地成長而多結果子,產生許多好行為。教會的眾肢體若都講說一致的真理,就會以基督的心為心,而合一相愛地連結在一起,彼此扶持了。
二、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能,彼此相助
身體上的每個肢體都要能動起來,發揮他的功能,貢獻出他自己的一份力量,自然整個身體就能健康地成長。同樣地,若基督身體的每個肢體都發揮神所賜的不同恩賜和功用,彼此相助,教會一定會健康地增長。保羅把肢體「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的結果告訴了我們說:「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用恩賜彼此服事,相互成全,才是確實地遵行耶穌賜下的「彼此相愛」的命令,因愛要有行動,才是真愛,而愛的行動,就是服事他人,使人受益。
◆回應
主啊!感謝祢告訴了我祢對教會的期待,也是對我的期望,就是希望我的靈命快快長大,靈命能成熟榮美,像祢自己那樣的完滿榮美。主啊!我知道自己仍有許多不夠成熟的地方,求祢幫助我愈來愈能愛慕祢的話,祢的真理,幫助我有力量來遵行祢的話,特別是那愛的命令,樂於服事別人,阿們。
◆背經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以弗所書 4:15)
【以弗所書 4:17-24】
|言行改變的先決條件|
保羅繼續教導我們如何才能行事為人與神兒女的身份相稱。第17-19節他愼重地勸我們消極方面「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放縱私慾,貪行種種污穢敗壞之事,要將這樣的行事為人,堅定的棄絕,禁戒不做。
消極方面,保羅勸我們要棄絕未蒙恩之前的言行舉止,像脫去破舊衣服一樣,毫不吝惜。積極方面,第23-24節他鼓勵我們要洗心革面、重新作人,像穿上新衣服,改頭換面,我們的行為要活出像神那樣的公義、聖潔與慈愛的種種美德,才是有「乃父之風」的屬神兒女,與所蒙的恩相稱。
第17-19節保羅明確地指出,外邦人的言行如此敗壞不堪的根本原因,是「心」出了問題,保羅用一連串的說明來描述他們的心是出了什麼問題:「存虚妄的心」、「心地昏昧」、「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因此,第23節保羅教導我們必須「心志改變,行為才能改變」。箴言也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四23)。耶穌更教導了我們說:「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因為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路六45)。因此,我們要將「心志改換一新」,如此才能脫去舊人,穿上新人,行事為人能活出神仁義聖潔的形象。
「心志的改換一新」不單在初信主的時候悔改更新就夠了,而是要在信主之後的一生之久,持續不斷地藉著聖經真理,與真理聖靈的幫助,來改變我們的心思意念,進而帶出言行上的改變。所以,第20-21節保羅指出「心志改換」的關鍵點就是「學基督、聽祂的道、領祂的教導,學祂的真理」。心志的轉換更新是神要我們一生之久持續去努力的,所以祂才會差遣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教師這五重職事的僕人來教導我們神的話,認識真理。當我們聽了祂的道,領受了祂的教訓,學了祂的真理,當這些真理的話進入我們心裡,加上真理聖靈的動工,神的思想就取代了我們原本的舊思想、舊觀念,以至於我們能以神的思想為自己的思想,以基督的心為心,當然我們就能活出像神那樣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的行事為人了。
有一位木匠,用一大塊木料做了三個木桶,一個裝糞,叫馬桶,大家躲著;一個裝水,叫水桶,大家用著;一個裝酒,叫酒桶,大家品著。三個桶的材質外形都是一樣的,只因桶子裡面裝的內容不同,命運也就不同了。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的裡面,裝滿的是基督和基督的話語,那我們的心就不同了,我們的命運也和從前大不相同了。
◆回應
主啊!求祢賜給我一顆飢渴慕義的心,喜愛親近祢、聆聽祢的話,如鹿渴慕溪水,好讓我的心思意念,天天都能因祢的話而改變更新,以致於我能長大成熟,活出像主那樣聖潔,榮神益人的生活!阿們!
◆背經
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以弗所書 4:23-24)
【以弗所書 4:25】
|在社會中應如何行事為人|
保羅繼續第四章起頭的勸勉:「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他先教導我們如何在教會中,做個好門徒,學習真理並活出真理,彼此相助,大家一起在愛中成長,生命不斷地因學習神的話語而更新成長。但神兒女的生活不僅單單接觸教會中的兄弟姐妹,應該多多接觸尚未認識神的廣大世人,因此,保羅在此鼓勵我們應活出與神兒女相稱合宜的行事為人,好讓我們能成為世人的光與鹽,影響他們也能有美好的生活。他以具體而微的方式,逐一舉例神兒女應有的合宜言行,而且以正反兩面的論述,來說明好行為帶來的祝福,與不當言行會為自己帶來的虧損。
第25節保羅說:「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這1節經文保羅教導我們在言語上「要誠信」。保羅在此直截了當地勸我們要「棄絕」謊言,這裡所用的「棄絕」與之前所說的「脫去」舊人的「脫去」是同一個字,表示內心厭惡到極點而不願留下一點之意。
經驗告訴我們,「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對我們教會內外的人際關係上的相互信任,是多麼的重要!所以,保羅說出了要誠信的理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若我們不肯改變過去「說謊」的習慣。如何能真正相互幫助呢?因為肢體之間,因不知我們所說的困難是真是假,而不知該幫或不該幫,大家因不信任,而不敢真誠相待,如此的關係,實在離合一相愛的目標太遠了!因此,「棄絕謊言,說誠實話」,可以說是我們所有人際關係的基礎,無論是肢體關係、社會關係、家庭關係都是如此。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論到一個慣於說謊之人時說:「當他講真話時,也沒有人會相信他。」耶穌更告訴我們有關魔鬼的本性:「因牠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八44)。求主幫助我們能願意更新改變自己,決心棄絕謊言,一改前非,儆醒於說誠實話,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被神、被人都信任的人。
我有一朋友,曾在其事業失敗時,遠從海外回國,尋求我的幫助,他說多年來一直為要做成一筆生意,往往必需誇大言詞,吹嘘一番,所以,說謊已成一種習慣,經常不假思考,脫口而出。他是一位敬畏神的人,所以為此頗為自責。我讚賞他對我的坦白,帶他認罪禱告,祈求真理聖靈的幫助。感謝主!因著他順服神的話,堅持即使吃虧也不說謊言,不久就成為一個很被人信任的好兄弟和生意人了。
◆回應
主啊!我下定決心,作一個棄絕謊言,說誠實話的人,不再為了保護自己或其他原因而說謊。求主幫助我,寧願吃虧,也絕不說謊,作一個像祢那樣信實的人,阿們!
◆背經
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以弗所書 4:25)
【以弗所書 4:26-27】
|不輕易發怒|
第26-27節保羅說:「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保羅在此教導我們如何處理「怒氣」。怒氣是因他人對我們做了不合理的事,或說了不合宜的話,激動了我們的情緒。只要我們生活在某個群體中,有機會接觸人,生氣之事必難以避免。「生氣」本身並不是罪,只是我們情緒的反應,聖經也多次提到神也會因人的頑梗悖逆而生氣。因此,「生氣」若是為正義之故,為了警戒他人的犯罪及不當言行,都是好的,我們可稱之為「義怒」。
然面,人畢竟不是神,我們有墮落的天性,在情緒的管理上是很軟弱的,很容易在生氣時,情緒失控,造成對别人的嚴重傷害,例如:態度兇惡、言語暴力、傷人自尊,讓人難堪,甚至羞辱。而言語暴力造成的傷害,往往不亞於肢體的暴力,所以有諺語這樣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六月寒」。我這一生看過不少頗有才華的人,被他的臭脾氣所害,弄得朋友、親人對他敬而遠之、孤獨度日,誤害了自己的一生。求主幫助我們謹記這句經文:「生氣卻不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讓這句話,保守我們身心靈都健康愉快。
猶太人定訂每日下午六點,太陽落下時為新一天的開始,所以不含怒到日落,意思是怒氣勿留到第二天,存留在內心太久,成為苦毒,毒害了自己,也易引發衝動、不理智的行為或報復行動,造成不可收拾的傷害罪行。
一塊玻璃碎片割破了一隻在炎熱沙漠中跋涉的駱駝,腳掌頓時的劇痛,讓駱駝氣得抬起腳來,狠狠地將那片玻璃踢開,沒想到牠的腳掌瞬間又被割開了一道更深的傷口,湧出了更多的鮮血,血的腥味引來了一群沙漠的狼群和禿鷹,更引來了無數的火蟻,爬滿了牠的全身,臨死前的駱駝後悔地問自己:「我何苦跟一塊碎玻璃生氣呢?」聖經說得好:「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十九11)。
聖經上說:「魔鬼如吼叫的獅子,四處尋找可吞吃的人。」牠可以說是無孔不入地尋找機會來傷害神的兒女,破壞家庭與教會的相愛合一的關係,因此,保羅在此特別提醒我們,一定要小心自己的言語與誠信,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脾氣,免得上了撒但的當,造成親痛仇快的憾事。
◆回應
主啊!求祢幫助我,效法祢的性情,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和憐憫。幫助我牢記祢的話,生氣不犯罪,不含怒到日落,不給撒但留任何破壞我們家庭及教會合一相愛的機會。阿們!
◆背經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以弗所書 4:26-27)
【以弗所書 4:28】
|勞力作正經事,必受尊重|
第28節保羅說:「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按聖經學者的研究,古時偷竊盛行,在公共場合,尤其在公共沐浴之處,偷沐浴者的東西,是當時希臘城市最盛行的罪惡。保羅在此經文中用的頭一個「偷」字,文法上是現在分詞,意思是指那些已信主的基督徒仍習慣性地偷竊,並以此謀生的人。保羅勸這樣的人,務必要改行做正經事業,憑勞力謀生,如此才能脫去那犯罪不能榮神益人的行事為人。
對一般弟兄姐妹而言,有時不小心也可能犯上偷竊的罪,尤其是過去有喜歡佔別人便宜,或貪小便宜習慣的人,常會不知覺中犯了偷竊之罪,如擅拿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掠取別人勞力所得,或用詭詐不正當的手段,佔別人便宜,為己謀利;買東西少付人錢,工作偷懶、偷時,當老闆的苛扣工人工價,或要求超時工作,不給加班費…等等,不勞而獲,損人利己之行為。
保羅教導大家不要再偷的反面教訓,也指引我們一條積極正面的路:「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信仰不僅應消極地除去惡行,更應積極地改變心態,從前是想從人得利,如今是喜愛給出自己,貢獻他人,為他人的益處著想。要知道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是一件可恥的事,相反的,肯勤奮工作,作正經事,即使是卑微的勞力工作仍將贏得別人敬重,榮神益人。
保羅勸勉信徒,親手作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這裡的「餘」在原文裡是沒有的,所以,保羅的意思不是有餘才給人,而是因工作有收入,遇到有急需的人,就可以分享給別人,幫補有缺乏的人,發揮彼此相愛的精神。主所喜愛的是那寡婦的兩個小錢,不一定是有餘才分享給人,乃是把自己有的分給有需要的人。
神兒女的工作哲學不應僅是謀取私人的利益,獨自擁有工作所得,而是願意與人分享工作所得,這樣的哲學思想跟我們的過去有何等大的不同啊!
◆回應
主啊!謝謝祢教導我這麼重要的行事為人原則,幫助我作個品格高尚的人,不佔人便宜,並尊重那肯勞力工作的人。也幫助我能慷慨地分享自己的所得,給那急需幫助的人,阿們!
◆背經
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以弗所書 4:28)
【以弗所書 4:29-30】
|言語的改變是重中之重|
第29-30節保羅說:「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我們的言語何等的重要!主耶穌說:「我又告訴你們,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太十二36-37)。我們在世的日子,每天都說了無數的話,有些話連我們自己都忘了,可是在神那裡都有記錄,當我們站在基督審判台前,句句都要供出來,有一天,我們要為我們所說的話,向神交待,接受神的審問。我們應當為我們過去在言語上所犯的罪,認罪求主赦免塗抹,更應在今後,格外地留心我們在言語上的改變。
第29節保羅特別強調「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污穢」原意是「腐爛、無用、敗壞的、污穢的」之意。食物的敗壞,最多能使人的身體痛苦一時;但污穢的言語,能污染並敗壞人的心靈,影響人的一生。
相反的,保羅鼓勵我們要多說「造就人的好話」。心理學家公認,人的品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塑造而成的,「好話」指的是真實的、溫暖人的,有價值的、合宜的、恩慈的、高尚的種種言語,這些「造就人的好話」,可以叫聽見的人得益處。我們說的話應該是叫人得到神的恩典、神的祝福,而不能使人受傷害或虧損才是!
有一個脾氣不好的男孩,有一天,他又發了脾氣,口出惡言的時候,他父親拿了一袋釘子給他,並告訴他,每當他生氣罵人時,就釘一根釘子在家後院的木圍籬上。第一天,這男孩就釘了十幾根釘子。慢慢地,他發現每天釘的釘子漸漸減少了,而且有時,一整天都沒生氣。他就去告訴父親說,他覺得自己已經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勒住自己的舌頭了。父親告訴他,從現在起,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一次就去後院拔掉一根釘子。一天天過去了,終於有一天,他拔完了所有的釘子,很高興地跑去告訴父親,這時父親欣慰地拉著他的手,走到後院,邊誇讚他是個聽話的好孩子,邊輕摸著圍籬木板上被釘的一個個小洞洞,說:「孩子!記住!你生氣時表現的態度和說的話,就像這些釘痕,在別人的心中留下了難以抹滅的傷痕,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痕都將長久的存在他們心裡」!
保羅說:「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隨事」的原意是「必需與必要」之意,意思是再好的話,若聽話的人沒有需要,就成了不必要的話,因此,說話一定要注意場和、時間、地點,說出合宜、得體、造就人的好話。所以,這句話若翻成「隨時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或許更好。
第30節保羅勉勵我們「不要叫聖靈擔憂」,當我們說謊、因生氣犯罪、偷竊或口出惡言,都會叫神的聖靈擔憂。這句話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聖靈是那麼的溫柔、慈愛,耐心地寬容我們的種種軟弱與失敗,祂不忍苛責我們,像我們慈愛的父母一樣。尤其保羅在此特別提醒我們已受了聖靈的印記,這印記是神兒女歸屬於祂,在將來得贖的日子,在祂降臨的國度裡,得為後嗣,承受基業的記號。而聖靈在我們還生活在世的日子裡,正住在我們裡面,認真地栽培我們,我們怎能忍心地不受教,而讓祂擔憂失望呢?
◆回應
主啊!何等感謝祢的聖靈住在我裡面,教導我行善事、說好話。求主幫助我有一顆善良正直的心,隨時隨事說出造就人的好話,免得讓祢的聖靈擔憂,阿們!
◆背經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以弗所書 4:29)
【以弗所書 4:31-5:2】
|恩慈待人、轉化關係|
第31節保羅說:「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我們蒙恩得救前的舊生命裡,往往充滿了苦毒、惱恨、嚷鬧、毀謗和一切的惡毒,因著這些舊習性,我們常生活在苦毒、惱恨、毀謗的和不和睦的人際關係裡,甚至在自己的家庭中,也是在這樣的苦毒,嚷鬧的模式中相處生活,有時真如可怕的地獄。感謝主!我們這已經蒙主寶血潔淨,生命被聖靈更新的人,理當脫去這些過去與人相處的可怕模式,代之以可愛溫馨的新模式,一種積極正面的人際關係模式。
第32節保羅說:「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保羅要我們脫去那不好的舊模式,代之以從神而來的新生活模式,這新模式是以仁慈、憐憫、饒恕來對待那些得罪及傷害我們的人。
要饒恕赦免一個深深傷害我們的人,是極其不易的!保羅在此,為我們指出一條在憐憫饒恕上的得勝之路來,那就是:「效法神」,第32節他說:「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五章1節他又說:「所以,你們該效法神,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因為神正是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以憐憫之心饒恕了我們,我們既已蒙恩成為神的兒女,理當在生命品德上像神那樣的恩慈、良善、溫柔,才能夠讓父神以我們為榮,因為有其父必有其子。也只有這樣的恩慈、憐憫、饒恕之心,才能使教會、社會及家庭都充滿了和諧與喜樂。
五章2節保羅教導我們當「以愛心行事」。我們常將「愛」與「喜歡」混為一談。愛不是「情感」上的喜好,而是一種「意志」上的決定。所以,第2節保羅教導我們,若要憑著愛心行事,就必需要效法基督為我們「捨己」的愛,這種「捨己」之愛,才是真愛。若我們與人相處時,為了別人的益處,我們願意放下自己情感上的需要,或思想、意志上的選擇,去成全别人時,這就是「捨己」,這才是真愛。保羅提到,這樣的犧牲是獻給神的「馨香祭物」,真正的愛是「犧牲自己而成全他人」的行動,放下了自己的需要,放下了自己內心的苦毒、惱恨、忿怒的情緒;獻上自己的恩慈、憐憫、饒恕、忍耐、寬容、溫柔、謙卑、諒解,這才是效法了基督的真愛。我們也永遠不要忘記,基督是在我們那麼不可愛與敗壞的光景中,為我們捨己,愛了我們,而且愛我們到底。
我認識一位中年的父親,平日勤勞工作,下班後也仍然任勞任怨地幫忙家務,並照顧子女及年邁父母。家中難擔的擔子他都主動來擔當,好事則讓別人先來享受,吃水果時他都先挑壞的、醜的來吃,好的留給別人,在我看來,他很平凡卻是一個確實懂得捨己愛人的好父親。我也認識一些弟兄姐妹,頻頻更换到不同的教會,只因為覺得無法從教會或牧者身上得到他們期望的福利或供應,他們不知道,一個健康的肢體是應該扶持幫助其他肢體的,而不只是期望從別的肢體得到滿足和幫助。所以,我們若能效法基督,甘心樂意地捨了自己,給出了自己當作祭物獻與神,就不會有這種不健康的行事為人了。
◆回應
主耶穌!謝謝祢不但因愛我們為我們捨命,救贖了我們成為蒙神所愛的兒女,祢的捨己,也為我們立下了榜樣,教導我們何為真愛。求主幫助我們效法祢的榜樣,放下一切的苦毒、忿怒,以這樣捨己的愛,來愛我們接觸的每一個人,只求能為他人有所付出,不為自己求得什麼。阿們!
◆背經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 4:32)
新生命靈糧堂 小組分享材料(0627)
[敬拜讚美]:讓家偉大 https://youtu.be/vsrasKydqdI
[話語分享]:參與神的家 Engage in family of God
參加教會聚會(Attending church)和參與教會(Be Engaged in a Church)這
是兩件非常不一樣的事。基本上我們可以用兩個方式來區分旁觀者(Spectator)
,或是參與者(Participator)。
耶穌對祂的教會有什麼樣的期待?祂所要建立的教會是什麼樣的教會?教會不
是為基督徒存在的,因為你我就是教會,教會是為這個世界,為不信的人而存
在的。教會最重要的就是做見證,傳福音,我們是為此而蒙召的。
耶穌建立教會的方式可能和今天許多的教會所做的不一樣,耶穌從來沒花時間
建立群眾(Crowd),祂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栽培門徒(Core)。耶穌沒有邀請人來
參加聚會,耶穌只有邀請人來跟隨祂(Follow me)。
<生命的分享>:您覺得參與(Engage)和參加(Attend)之間的不同是什麼?如果
把它運用到我們的工作與生活那會有什麼不同?你覺得在線上敬拜讚美你的參
與度如何?你的經驗是什麼?
1.奉獻(Giving)
徒 4:32,34-35「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
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
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
初代的教會不是一個機構,也不是一個非營利事業組織,教會是一個群體,教
會更像是一個家。很多人奉獻他們的時間服事神,不是因為他們時間多沒事
幹,而是因為他們愛神。
可 14:3「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裏坐席的時候,有一個女人拿着一玉
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打破玉瓶,把膏澆在耶穌的頭上。」
我看見兩位社會底層的邊緣人,一個是被社會撇棄的人,一個是被社會拒絕的
人,但是他們卻做出令人驚訝的付出與行動,只有一個原因,因為愛。有愛就
能付出,有愛就不會覺得是浪費。
<生命的分享>:你覺得什麼原因使西門和這位婦女為耶穌如此的擺上?即便旁
邊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浪費。
2.服事(Serve)
弗 4:15-16「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
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着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
中建立自己。」
我們需要每一位弟兄姊妹的參與。不僅是教會需要你,你也需要教會,透過服
事,可以發展我們的能力與建立團隊的經驗,知道如何與別人搭配,使我們成
為更有能力的人。最重要的是透過服事與神同工。
詩 127:1「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
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徒 2:47「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林前 3:6「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
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
<生命的分享>:您覺得什麼是「與神同工」?你覺得你可以為著神參與什麼?
3.聚會(Koinonia: Fellowship)
來 10:24-25「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
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透過信徒在家裡的聚集彼此相顧,彼此透過見證的分享激發愛心,一起去關心
周圍人的需要。聚會的目的是透過經驗與生命的分享,幫助我們成為一位更好
的父親,同事,丈夫,兒女,更好的鄰居。對聖經的研讀,討論使我們獲得更
多屬靈的智慧,或是更多的信心,勇氣,能力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徒 2:46「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裏,且在家中擘餅,存着歡喜、誠實的
心用飯。」
<生命的分享>:你從小組彼此的分享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小組對我來說,重
要嗎?我們如何透過彼此的分享和見證來祝福彼此,帶來成長改變?
4.門徒(Discipleship)
雅 1:22「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
的,就像人對着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
成為基督徒是透過遵行神的話,並順服祂的話來改變我們自己的生命。而不是
在我們的腦袋裡充滿各種的屬靈知識。門徒是透過服事來成為門徒,而不是透
過上課來成為門徒。
約 15:7「你們若常在我裏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
求,就給你們成就。」
我們若去執行耶穌所吩咐我們的使命,神的話就會成為我們最大的資源,幫
助,和動力。我們所需要的一切,不論是智慧,能力,資源,恩賜神都會賜給
我們。
<生命的分享>:我們如何透過去執行神的話,來經歷祂的豐盛與奇妙作為?
閱讀: 以弗所書4章4-1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賽亞書45-46章;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
全身都靠[基督]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以弗所書4章16節
根據一則家族傳說,有兄弟二人,一個叫培理,另一個叫梅文。一天,他們站在家裡的乳牛場時,正好看見一架飛機在空中噴寫文字,勾勒出兩個英文字母(GP)。
兩兄弟都認真思想這兩個字母對他們有何意義。一個想到「去佈道」,另一個則理解為「去耕種」。後來,其中一個男孩獻身於傳福音的事工,成為著名的佈道家葛培理(或稱葛理翰)。他的兄弟梅文則盡心經營家裡的乳牛場多年。
撇開空中的噴字不談,若上帝真的呼召葛培理去傳道,叫梅文去務農(事實似乎如此),那他們都在各自的工作中榮耀了上帝。雖然梅文順從上帝的呼召去務農,而葛培理的佈道生涯非比尋常,但葛培理的成功並不代表梅文所做的就不重要。
上帝會指派一些人擔任大家所說的全時間服事(以弗所書4章11-12節),但這並非意味著從事其他工作,或承擔別種任務的人所做的事情就不重要。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我們都應如保羅所說那樣「百節各按各職」(16節),也就是善用耶穌給予我們的恩賜來榮耀祂。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無論是「去佈道」或「去耕種」,在何處事奉或工作,都可以為耶穌發光。
你如何在工作中運用所得的恩賜榮耀上帝?
你如何鼓勵別人按照上帝對他們的呼召事奉耶穌?
上帝,求祢幫助我在祢安排的崗位上克盡厥職,
讓我看到自己的言行和操守如何給他人帶來好的影響。
作者: 白德夫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以弗所書4章,保羅說基督升上高天的時候,「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8節)。在羅馬書12章3-8節,他也寫道,信耶穌的人都會得到一些恩賜,可以用來扶持在主裡的其他信徒。這裡所列的恩賜,包括說預言、作執事、教導、鼓勵、提供財物、治理和憐憫人。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14章還列出了另一份清單,並詳細說明如何使用這些恩賜來造就教會。這些「屬靈的恩賜」是要「叫人得益處」(12章1、7節)。
柯愛莉
閱讀: 以弗所書4章26-3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西結書14-15章﹔雅各書2章
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章26節
在知名的荷蘭科學家亨德里克·勞倫茲(Hendrik A. Lorentz)的葬禮上,愛因斯坦於致詞時,並未提及他們在科學方面的歧見,反倒讚揚勞倫茲這位備受敬愛的物理學家,寬大仁慈且以謙遜公正待人。愛因斯坦說:「大家都樂於跟隨他,因他們感受到勞倫茲不會支配人而是儘量幫助人。」
勞倫茲鼓勵科學家們擱置政治歧見共同合作,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當愛因斯坦悼念這位也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時說:「即便在戰爭結束前,他已在推動和解的工作。」
與人和好應該是每一個教會成員的目標。在教會中免不了會有衝突,但我們必須盡力找到和平解決的辦法。保羅寫道:「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章26節),並且為了鼓勵信徒能一同成長,保羅勸勉眾人:「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29節)
最後,保羅還說:「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31-32節)。盡我們所能地化解衝突,能有助於建立上帝的教會,並能使上帝得著榮耀!
上帝如何幫助我們化解衝突?
為了尊榮上帝和教會,你應放下什麼歧見?
慈愛的上帝,當我面對衝突時,
求祢提醒我,將憤怒的情緒交在祢手中。
作者: 雷翠霞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保羅告訴我們這些身為基督徒的人,行事為人要與非信徒有所不同。我們的生活要聖潔,就是分別出來,忠於上帝(以弗所書4章20-24節)。我們的言語要真實,並使人得幫助、教導、造就、鼓勵和益處(25、29節)。我們要靠著內住聖靈的大能,除掉污穢不潔的言語,以及苦毒、惱恨、忿怒、毀謗或惡毒的話(29-31節)。我們如何饒恕他人,正顯明了基督徒的美德。我們要饒恕人,正如上帝饒恕了我們(32節;歌羅西書3章13節)。我們有願意饒恕人的心,正是我們已經得到了天父饒恕的明證。得蒙饒恕的基督徒會是一個願意對人寬容饒恕的人(馬太福音18章21–35節;路加福音7章36–50節)。
沈啓智
[話語分享]:Got Milk?
<生命的分享>:如果你有餵養孩子的經歷,在餵養的過程中你遇見過什麼樣的挑戰與困
難?你如何勝過?如果孩子不吃你怎麼處理?
關鍵字1:吃奶的和吃乾糧的!
關鍵字2:要熟練,習練!(Practice)
<生命的分享>:可否分享您信主後屬靈生命的是如何成長的?過程是如何?
1.屬靈的嬰孩:
林前3:1-3「弟兄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肉
體,在基督裏為嬰孩的。我是用奶餵你們,沒有用飯餵你們。那時你們不能吃,就是如今
還是不能。你們仍是屬肉體的,因為在你們中間有嫉妒、紛爭,這豈不是屬乎肉體、照着
世人的樣子行嗎?
*什麼是吃奶的嬰孩?就是雖然信了主,但是生命和生活的方式還是像屬肉體的,屬血氣
的,照著世人的樣式行!是照著個人的渴望!
*成熟的基督徒:是能體會並對齊神的心意,渴望滿足神的心!我們的爭戰不是與屬血氣
的爭戰,乃是與屬靈的爭戰!
<生命的分享>:為什麼有些基督徒分享世界上的任何議題都很容易,但是分享屬靈的
事,常感覺使不上力?
這個世界充滿著各樣的黑暗,面對著許多道德、倫理、社會公義的議題,教會是世上的
光,我們應該要能供答案和影響力!我們是需要走出去,不能只是留在教會裡面!不打外
戰,就會打內戰!這是我們停止喝奶的時候了!
2.長大成熟:
弗4:1–3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
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當一個基督徒長大成熟的時候,必須找到自己在基督裡的命定與職分,然後進入上帝給每
一個人的呼召!有的人可能是使徒、先知,有的可能是傳福音、教師、牧師...所領受的呼
召不同!(這些職分是給”每一位”神的兒女的,這是一個領袖的恩賜!)目的是可以為主
打美好的仗!
弗4:12-14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
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
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
注意這句話「成全聖徒,各盡其職」,所以這些恩賜是給每一個「成熟」的基督徒!為使
我們可以建立基督的身體,就是祂的教會!
成熟就是不再做小孩,不容易被欺騙、影響、隨從異端、在信仰上搖搖擺擺!成熟的人是
知道自己的呼召,在神國裡的責任與使命!小孩比較多都是為自己,但成熟的人會承擔責
任!
<生命的分享>:為什麼小孩容易受騙?為什麼每一位基督徒需要長大成熟?
來5:11-14 “論到麥基洗德,我們有好些話,並且難以解明,因為你們聽不進去。看你們
學習的工夫,本該作師傅,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並且成了那必
須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惟獨長大
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
有些基督徒看他們信主的年日,早都該做師傅了,但很可惜的有些人還在吃奶!為什麼?
簡單說、不在乎!對屬靈的沒有興趣!(虛擬籃球的經驗)
什麼是吃奶的嬰孩?就是聽了道卻不操練,不遵行,只是聽聽罷了!「不熟練仁義的道
理」,「心竅不能習練通達」!聖經在這裡提到兩次「操練」才是成熟的過程!
*到底門徒和基督徒有何種不同?
*為什麼教會要成為Ekklesia?到底那是什麼?
*神的國和我每週去教會有何不同分?
<生命的分享分>:每週聽完主日信息,接下來的六天你是如何操練神的話?在你操練的過
程中遇見過什麼樣的挑戰?
2021 年,您計劃如何在屬靈上長大成熟?有人以為成熟是要上更多的課,更多的裝備、
更多聖經的知識!是的,這些都很重要!
但重點是去操練、去做!要自己餵、不要不等別人餵你!
「... 當我們將生命獻給基督,並領受所賜的聖靈之後,我們會更認識這位慈愛的天父,而且更信靠祂。祂會改變我們的生命,好讓我們能反映出祂的特質,使我們能為祂而活。」
回應:
當我們提到效法耶穌時,許多人想到的是那些高不可攀或永遠
不可能達到的道德標準!
我想效法耶穌最好的方式是學習耶穌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處理人際的問題⋯若是我們能在生活中學習耶穌的樣式,我想久而久之,我們的生命很自然的會越來越像他!
很可惜的是,今天許多人渴望天國的祝福,卻很少肯背負十字架。很多渴望神的安慰,卻很少人願意為福音受苦!很多人願意參加耶穌的愛筵,但是很少人願意和祂一同禁食,很多渴望從神而來的喜樂,卻很少人願意為祂經歷苦難.....您覺得呢?
讓我們在效法耶穌的過程中,沒有我們自己隱藏的動機,效法耶穌乃是:
願上帝的名在萬國中被稱頌,不是我們。願上帝的工作在地上被擴展,而不是我的!願上帝的名被尊崇,而不是我們的名被世人高舉!唯有耶穌的名被榮耀,祂才是我們心中的滿足和喜樂!
效法耶穌最好的管道就是建立靈修的生活與習慣,我們每天靈修的目的不是在讀更多的經文,獲取更多的聖經資訊,而是怎麼活出經文在我們生活中!
弗4:13 「...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Coach Chen-
因此,我這為主被囚禁的勸你們: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弗4:1-3,新譯本)
勸——希臘文把要強調的字放在前面,句首的字後面就會像跟了一個感嘆號。parakalo就是一個加了感嘆號的句首。
parakaleo能夠用多個不同的字來涵蓋,包括「輔助、呼喚、希望、懇求、幫忙、鼓勵、安慰」等等,要根據前後文來確定是哪個意思。這個字本身由兩個希臘字組成,就是「到……旁邊」和「呼喚」。約翰描述聖靈是「保惠師」時,正是用這個字表達聖靈來到我們身旁,幫助我們,完成這個字的所有意思。
當你心靈受傷,需要朋友安慰和鼓勵時,有一個人在這時刻出現,你就能深深體會parakaleo的意思。因為知道有人關心,你會有勇氣重新站起來。
教會應該要展現聖靈的特質,當有需要的人遇到悲哀、失望、沮喪、懼怕、懷疑、困惑時,一定要有人及時趕到他身邊陪伴。parakaleo這個字從來不是「論斷、批評、指罪」。教會是禱告的殿,也是緩解傷痛的地方。你的教會首先要有parakaleo勸慰師,不然就運作不良了。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好的教会可以像天堂一样温暖,差的教会可以像地狱一般可怕,关键差别在于其中有没有劝慰和关怀的表达,每个教会都有问题和不足,但是只要痛苦之人有人陪伴,就是有见证的教会。
保罗其次才是宣教士,而首先是牧人,其次才是善于教导,而首先是善于关怀,其次才是为真理与人争辩,而首先是为合一劝慰众人,其次才是自由地奔走传道,而首先是愿意放弃自由为主被囚。
教会一定要成为痛苦之人得安慰的家,受伤的人得治愈之所,律法首先不是用在他人身上,爱与关怀也首先不是用在自己身上,一个身体上总有容易受伤的肢体,他们就是福音的出口。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因此,我這為主被囚禁的勸你們: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弗4:1-3,新譯本)
因此——我們常常不注意連接詞,有些譯本直接忽略了oun。但這個連接詞很重要,因為它告訴讀者這些話的緣由。
仔細閱讀以弗所書3:14-21,保羅告訴我們,他勸誡的基礎,建立在神宣告我們是屬祂的,因著祂的榮耀和能力,祂把豐盛賜給我們,又賜聖靈在我們心中運行,使我們能扎根在神的愛中,一同體驗長闊高深的愛和基督的救贖大能。神能夠,並且願意供應我們一切,因此(oun)才有了保羅的勸誡。
保羅用oun來告訴我們,教會偉大榮耀背後的「因」,是神要將祂的憐憫和愛給於世人。教會要展示出神憐憫的特質,如果沒有展示出這神聖的結果,充其量就只是一個團體。
真正的教會是神的家,充滿了神榮耀和慈愛的活力,祂行事超過會友所能想像,這樣的教會才能成為一股合神心意的力量。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的关怀和劝慰不是来自我们美好的期盼或者善良的热情,而是因为神是爱和合一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如果是人发起和推动,或许可以产生一些暂时积极的现象,但却不会有长久生命的果效。
神的拯救是通过神儿女爱的连结和超越人际关系来实现的,任何不基于对神拯救的感恩而产生的爱和关怀,常常会转化为关系的破裂和长久的痛苦,因为人里面没有真正的爱和牢固的关系。
荣耀的教会就是荣耀神的教会,让我们的每一个爱心和感动都是源自圣灵,在我们里面产生的没有惧怕的爱,因为圣灵才是真正的劝慰者和保惠师,这样的爱充满动力,这样的合一长久真实。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因此,我這為主被囚禁的勸你們: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弗4:1-3,新譯本)
行事為人,要配得上——axios是「適合地,相稱的」;peripatesai是「舉止行為、行走」,axios peripatesai是個商業用語,一般用在「為了確定價值,用天平來秤重量」。這語句的中心思想是「按著等同價值的形式來行走」,就是說我們行事為人要與神給祂兒女的恩賜相稱;神的教會要表現出該有的特點和屬性。
你可以將axios想像為你旅途上所見到的路標。當你行走時看見「家庭」的路標,提醒你與其他信徒已經被神收納為兒女;看見「富足」的路標,提醒你神將祂的能力和榮耀,按自己的旨意和目的傾倒出來。再往前走,遇到「聖靈」的路標,提醒你信徒唯一的能力是出於神的生命在你裡面。一轉彎,看見「愛」的路標,就知道跟隨耶穌是蒙召活出捨己的愛。
無論走到哪裡,都用相稱的態度行走吧!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真的相信吗?我们真的拿信仰当信仰吗?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我们愿意用生命去坚持和维护,付上多么大的代价都不会交换或出卖,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与其对等的那件事。
我们就是耶稣基督的信仰,为了我们他付上一切的代价,为了我们他什么都放弃了,当他的身心遭到巨大的折磨时,他还求天父赦免他们,而我们声称我们的信仰是耶稣基督,我们为他作了什么呢?
耶稣其实没有要我们真的舍弃和牺牲什么,他只是要我们在行事为人上,能够配得上我们配不上的救恩和呼召,在言语态度上,能够反照出我们本没有的爱与饶恕。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因此,我這為主被囚禁的勸你們: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弗4:1-3,新譯本)
蒙呼召——神主動呼召,教會則回應神的呼召。我們回應了神的呼召,主要任務就是行事為人要配得上這呼召,就是在世人面前成為耶穌的樣式,彰顯主基督長闊高深的愛。
要注意,「呼召」這動詞是過去式的,意味著呼召這個行動已經完成。祂不會再持續不斷地呼召,現在是我們作出回應的時候了。
什麼是呼召已經完成?就是耶穌已經死而復活,用祂自己的血一次寫下了邀請。教會要回應的是基督被釘十架、埋葬、復活了的這一個呼召。
神給失喪的人只有一個信息,就是回轉歸向我。神給教會也只有一個信息,就是蒙召的人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住你裡面的基督。你要作祂的手和腳,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彼此寬容,以和睦聯繫,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彰顯那藉著聖靈內住在你裡面的基督。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十字架就是神对每一个人的呼召,因为世上再没有比神为人死更大的神迹了,耶稣为我们死了,就是呼召我们为他而活,单单为他而活,换句话说,我们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处。
世上再没有比这个使命更能重生我们的生命、扩张生活的疆界、除去罪恶和软弱、激发热情和潜能、突破患难和病痛、传递力量和祝福的了,最重要的是,实现神拯救我们的目的。
神已经差遣了我们,只是我们还没回应,如果我们给圣灵一个机会,仰望十架上被钉的耶稣,看见他血肉模糊的身体,听见他不住代求的饶恕,你我的灵魂就会复活。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因此,我這為主被囚禁的勸你們: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弗4:1-3,新譯本)
謙虛——我們知道axios有「相稱、夠重」的意思,是一個關乎「天平」的字,就是說我們行事為人必須與神兒子的行事為人相稱。「配得上」的其中一個砝碼是謙虛。希臘人認為謙虛是一種心理狀態。但這不是聖經觀點,保羅是用希伯來文思考,這字的希伯來文是ana(承受壓迫),在希伯來思想中謙虛是一種行為,而非一種心態。
謙虛是將自己的意願和感受放在一邊,願意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下方、聽從別人、按別人要求做,好像僕人的行為。我們需要刻意成為他人的僕人,才能操練謙虛的品格,以至內心真正被轉變。謙虛不是來自於一種自以為是的自我克制,而是順服的結果。
希臘世界觀崇尚個人自由,所以人們會覺得謙虛和順服好像貶低了自我。但在神的國度,順服神的行動才會帶來謙虛,謙虛是蒙召之人的特徵。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没有人是谦虚的,如果我们没有真实地遇见神。什么是真实地遇见神,就是遇见荣耀全能的神化身为卑微软弱的人,本是受膏君,却甘愿成为替罪羊。
谦虚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为了他人的缘故,不要求自己配得的,而要求自己配得上从上面来的呼召,也就是和耶稣一样,不用权力的要求人,而是用爱去服事人。
十字架虽然是羞辱的刑具,却需要你我仰望才能获得力量,谦虚可能会让我们放低身段,牺牲平等和尊严,但却能孕育出最平安的力量,并且产生改变生命的影响力。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因此,我這為主被囚禁的勸你們: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弗4:1-3,新譯本)
溫柔——praotetos的意思是「內在心靈的一種平靜安穩」,特別是向著神的平靜安穩。我們翻成「溫柔」。
昨天說到「配得上」的天平上面,第一個砝碼「謙虛」,是外在的順服,現在加上了第二個砝碼,是內在順服的praotetos。兩者結合就是安靜接受和順服。人的外在順服行動是發自內心的接受,接受神在我裡面做工。
我想要配得上神的呼召嗎?單單執行命令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內心的樂意接受。
主耶穌給我們作了榜樣,順服就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接受就是「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主耶穌不抱怨,他看見天上的光芒。
我們被賦予從神而來的任務時,會散發多少神同在的平安呢?或許我們離歡喜接受還很遠。但願我們行事為人配得上神的呼召。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外在的谦虚源自内在的温柔,温柔源自内心有从神而来的平安,表现出来就是不张扬自己的主意,而以最谦虚的方式打动人和说服人,温柔才是真正的力量。
每个人都喜欢温柔的人,却少有人自己作温柔的人,因为少有人能把环境和神统一起来,我们只求神带我们离开不喜欢的环境和人,而不认为这环境也在神的计划中,所以我们无法温柔。
约瑟被救是神的作为,那约瑟被卖为奴是神的作为吗?如果没有被卖,也就不可能被救,如果想要经历被救,就要温柔地接受被卖,温柔就是因确信神的拯救而来的平安。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因此,我這為主被囚禁的勸你們: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彼此寬容;以和睦聯繫,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弗4:1-3,新譯本)
忍耐——makrothumia是兩個字的組合:makro(大或長)和thumos(生氣或憤怒),合一起就是「長久忍耐憤怒」。一個忍耐的人有能力、也有理由執行懲罰,但他決定不行使這項權利。換句話,makrothumia是自己選擇要放下權利。
神的選民在世上代表神的聖潔,因此主耶穌賜給教會有饒恕過犯的權柄。教會行使這個權力時,應該反映出神的忍耐屬性。忍耐意味著願意受苦和付代價去寬恕,正如神付上很大代價赦免我們一樣,忍耐必須付上代價。
如果你為神的名白白遭受毀謗或傷害而不起訴,主耶穌知道你的感受。如果你伸手幫助人,卻沒有獲得償還和回報,主耶穌也是如此原諒別人的債務。蒙神呼召的人在饒恕別人時,要效法神的忍耐,就是不怕受苦。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人只有审判惩罚的本性,没有宽容忍耐的本性,那是从上面来的能力,我们所说的忍耐是秋后算账,神要我们的忍耐是彻底放下,放下应得的权利,如果我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律法和原则,我们就不会真的忍耐。
人的本性不改变,忍耐最多成为修养,而无法成为信仰,修养是用来包装本性,遮掩自我,荣耀自己,信仰是用来袒露本性,翻转自我,见证上帝,所以保罗的忍耐不是忍受痛苦,而是为主被囚。
忍耐的对象不是人,而是神,以人为对象去忍耐会导致苦毒和压抑,以神为对象去忍耐会带来平安和释放,前者消耗生命,后者加添生命,因为真正的忍耐来自来自为拯救生命而忍耐到底的耶稣基督。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因此,我這為主被囚禁的勸你們: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彼此寬容;以和睦聯繫,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弗4:1-3,新譯本)
竭力——spoudazontes是現在主動時態,是複數,字根是speudo,衍生出來的英文字就是speed(速度)。「竭力」就是「盡最大努力越快完成越好」。這是基督徒對衝刺的呼喚:「跑,大家同心合一跑!」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不僅不往合一的方向奔跑,還努力往反方向跑,尋找彼此差異。你會在意對方的膚色、背景、社會地位和才幹?
你相信一個來自市井的窮人,能夠和你一樣,彰顯出耶穌的憐憫心腸嗎?你願意與在貧窮區饑餓的信徒分享飯食,還是只想與同階級的人一起?或是在意一些宗派和敬拜讚美方式上的區別?
所有蒙主救贖的人已經融入一個大家庭,主耶穌不是為我的小群體而死,他是為所有人死。我在沙中劃界線,主耶穌卻不劃。我跑向弟兄姐妹的速度有多快,教會向合一跑的速度就有多快。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信仰不是关于个人得救,而是关于群体得救,这是信仰中最大的挑战,也是最终极的目标,耶稣虽是我们每个人的救主,却是为要把我们从个人主义的骄傲与偏见中拯救出来。
合一与谦虚、温柔、忍耐一样,都是与我们的本性相悖的,需要圣灵所赐的能力。不竭力合一,就会自然而然落入分裂,不刻意连结,就会必然导致嫉妒纷争。
只追求个人得救的人一定不能得救,因为神拯救我们、与我们和好的目的,是为要我们与他人和好,所以最大的罪不是个体的罪,而是没有彼此相爱的心,因为这是耶稣赐给我们最大的诫命。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閱讀: 以弗所書4章20-3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下23-24章;路加福音19章1-27節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以弗所書4章2節
在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裡,達西先生說:「她還可以,但還沒漂亮到能打動我的心。」這句話讓我永遠記得這部小說,以及它對我的影響。因為當時我讀了這一句話之後,堅信自己永遠都不會喜歡達西先生。
但我的判斷是錯的。我感到很慚愧,正如書中的伊麗莎白·班奈特一樣,我也發現自己竟然看走眼,這才慢慢地、很不情願地改變自己的想法。就像她一樣,我不願全面瞭解達西,只想一錘定音,抓緊他那最惡劣的表現。在讀完整本小說後,我不禁思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對誰犯了同樣的錯誤?我因為草率的判斷而失去了哪些友誼呢?
福音的真諦是救主在我們最惡劣的時候,看見了我們、愛我們、接納我們(羅馬書5章8節;約翰一書4章19節)。奇妙的是,我們可以將敗壞的舊我降服主前,換取在基督裡的新我(以弗所書4章23-24節)。欣慰的是,我們不再孤獨,乃是上帝家中的一員,能與其他肢體在真實、無條件的愛中學習彼此相愛(5章2節)。
當我們想起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一切(2節),我們怎能不按照祂看待我們的方式去看待別人呢?
為什麼你有時會堅持對某些人的負面評價?
你曾有過哪些「錯判」他人的經驗?
上帝啊,有時我很難放下那種即時判斷和比較的念頭,也很難去抵擋那些自以為比別人強的意念。求祢幫助我
打從心底明白,我其實不必與人爭競,因為祢深愛著我。
作者: 白茉妮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信徒的行事為人要與所蒙召的恩相稱(以弗所書4章1節),其中也包括美好的品格。謙卑是先人後己,願意先顧念別人的需要(腓立比書2章3-4節);溫柔是抑制自高自大,並以禮待人;忍耐是克制滿足自我的慾望;用愛心互相寬容則是無條件的接納。信徒要「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就需要這些品格(以弗所書4章3節)。而合一對基督的身體(也就是教會)的靈命能日趨成熟至關重要(15-16節)。要維繫聖靈所賜的合一,眾信徒就當活出像基督那樣的品格,以愛為基礎建立美好的關係(正如20-32節所述)。
康恩施
不可含怒到日落。(弗4:26)
日落——不少攝影或畫作的日落題材,都散發一股深深的放鬆氛圍,提醒我們一天完成了,可以休息了。保羅用的字epiduo,意思是「沉下去」。就像太陽下沉,把所有情緒和重擔都放下。 這樣的放鬆,就是保羅要我們在日常生活面對衝突時去體會的。
怒氣能夠積累;也能夠熄滅。如果你不管理怒氣,它就會多多滋生。 所謂不讓怒氣滋生,就是不允許它在夜間有孵化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不可含怒到日落,每天晚上都要清除怒氣,可是如何做到 呢?那些白天被人欺負、財物受損, 藏在內心翻江倒海的怒氣,如何才能 消除呢?
祕訣就在經文前半段 ( 弗4:23-24)。保羅在吩咐要消除怒氣前,先寫了關於「心志更新」。沒錯,自己確實無法做到,但有神在你裡面更新建造,給你一個新的自我觀,就能做到了。你只有一個角色, 就是讓位給神。
明天太陽出來時,請記得你已經把這些怒氣交給神了,只要你不把怒氣取回來,神會很高興地收起來,不讓你再受到攪擾。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发怒是因为我们用自己的义代替神的义,每一个人都有义,只不过是自己的道理,人做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能找到自己的道理,因此怒气不但伤害自己,也不解决问题。
所以不是把结果交给神这么简单,而是让神的审判替代我的审判,我的审判没有怜悯和智慧,如果你有义,那神更有义,如果你真的是对的,那么神自然会为你伸冤和平衡一切。
生气是一种情绪,有罪的人无法控制这种情绪,但神可以转化这种情绪,让我们向上寻求神的智慧,从而找到新的出路,化瓶颈为通途,不要封堵你的怒气,而要求神转化。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閱讀: 以弗所書4章11-1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32-33章;約翰福音18章19-40節
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以弗所書4章13節
最近有一份調查,要求測試者確定自己已是成年人的年齡。這些人用特定的行為,作為自己邁入成人階段的證據。有預算和買房子是「成年」的首要標誌,其他成年人的行為,包括週一至週五都煮晚餐、自己安排醫療預約;還有比較搞笑的,如可以自己決定以零食當晚餐,或是因週六晚上不出去玩,能待在家裡而感到興奮。
聖經說我們應該奮力地邁向靈命成熟。保羅寫信給以弗所教會,鼓勵眾人要「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以弗所書4章13節)。當我們的靈命還在「作小孩子」時,便難以抵禦「異教之風」(14節),常常導致信徒之間產生分歧。然而,當我們對真理的認識日趨成熟,我們便更能在主裡彼此聯合,共同「連於元首基督」(15節)。
上帝將聖靈賜給我們,好讓我們能更全面地認識祂是誰(約翰福音14章26節)。上帝也裝備牧者和聖經教師,來教導和引領我們,使我們的靈命更加成熟(以弗所書4章11-12節)。就如同某些特徵是身體成熟的證據,我們在主裡的合一就是靈命成熟的證據。
你覺得自己在哪方面容易受「異教之風」影響?
你如何讓自己的靈命持續成長?
慈愛的上帝,祢是使我成長和成熟的主。
求祢讓我看見,我對祢的認識還有哪些不成熟之處,
並教導我更明白祢的智慧。
作者: 洪可婷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羅馬書第12章和哥林多前書第12章,分別列出了所謂的「屬靈的恩賜」,就是聖靈賦予信徒能力,為要服事上帝和主內肢體。這些清單雖然廣泛,但未必是最詳盡的。儘管有些人將以弗所書4章11節視為另一個清單,但其實大不相同。以弗所書4章提到的恩賜是代表有恩賜的領袖。上帝在教會設立這些職分,旨在鼓勵、堅固教會,好「建立基督的身體」。這似乎正是12節的要點,提醒我們,上帝設立這些領袖是為了裝備信徒去服事教會以及眾人。因此,這兩類「恩賜」環環相扣。聖靈給人屬靈的能力,而屬靈的領袖則訓練並裝備信徒在事工上運用這些恩賜。
柯貝爾
2021/6/8(二) 誠實以對 以弗所書4:25-32
善意的謊言/白謊、冷戰/分居、髒話只是強調語氣、抄捷徑只是超車的方式…。
這一段話有時候和我們平常的認知有點距離,
甚至有人會覺得聖經上記載的只是舊時的保守觀念,
如果用在今日只會寸步難行。
但是,我們卻也會被新聞上那些單純的愛心、單純的信心、單純的忠心深深的感動。
像是在疫情中為我們守護在前線的醫護人員、那些在隔離中仍然想念著彼此的心情、那些因防疫措施受挫卻仍願意無償供應弱勢飯盒的店家。
如果在滿天飛舞的口水攻防中,我們期待能聽到真相;
那我們怎麼能容忍自己在某些時候扭曲真相、掩蓋實情呢?
我們又如何能接受任何的理由可以讓說謊變得合情合理呢?
說實話需要勇氣,聽實話也需要勇氣。
這是上帝為我們設計的課程,是邁向成熟,也是邁向成聖的過程。
求主幫助我們,相信就算是祂的愚挫也比人聰明,
好讓我們有機會發現真實可以如何成為生命的養份與祝福。
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每個人要與鄰舍說誠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為肢體。(以弗所書4:25,和合本2010)
#照片上的人究竟是誰呢?
#豐盛人生 20210607
#丁牧的靈修隨筆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閱讀: 以弗所書4章32節-5章1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約伯記3-4章;使徒行傳7章44-60節
所以你們該效法上帝,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也要憑愛心行事。—以弗所書5章1-2節
在一個非宗教性的研討會上,我與一群無法生育的夫婦分享個人經歷。許多出席者皆為自己的不孕感到傷心,也對未來感到絕望。我也同樣膝下無子,因此我鼓勵他們說:「即使無法為人父母,你也能擁有充滿意義的身分。我相信你的受造奇妙可畏,還有新的目標正等著你去追尋。」
過後,一位婦女含著淚跟我說:「謝謝你的分享。沒有孩子使我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我亟需知道自己的受造奇妙可畏。」我問她是不是基督徒,她說:「我離開上帝好多年了,但我需要再次與祂建立關係。」
這樣的時刻讓我想起福音是如此奇妙。有些人很難得著某些身分,如「母親」或「父親」。還有些人,以職業定義自己的身分,卻可能因失業而失去。但藉著耶穌,我們成了蒙上帝所愛的兒女,而且永遠不會失去這個身分(以弗所書5章1節)。我們能「憑愛心行事」,那是超越任何角色或地位的生活目標(2節)。
所有人的受造都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4節),而跟隨耶穌的人都能成為上帝的兒女(約翰福音1章12-13節)。那位婦女雖曾感到絕望,卻帶著盼望離開,因她知道自己能擁有更重要的身分與目標,乃是這世界所無法給予的。
今天你能以「受造奇妙」的真理鼓勵哪些感到絕望的人?
你要讓誰知道他也能成為上帝的兒女?
天父,唯有祢能賜下豐盛的生命,
我要張開雙手來領受。
作者: 霍薛頓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對於信耶穌的人來說,清楚知道我們是永生上帝的兒女極為重要。在以弗所書第5章,保羅教導我們應該如何活出這個真理:「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1-2節)。然後,使徒保羅列出這種愛敦促我們要避免的一些事,包括淫亂、貪婪和污穢的話(3-4節)。他還勸勉我們,要靠著聖靈的大能,以感恩的生命取代這些罪行。保羅在總結這段教導時勉勵眾信徒說:「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總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8-10節)。這個教導正符合保羅書信的一個核心主題,就是生命更新而變化:「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葛庭墨
2021/8/2(一) 不變的唯一 以弗所書4:1-9
信仰的合一中有豐富,因為我們信奉的同一位神,在祂裡面有無窮的豐盛。
信仰的豐富中有合一,因為獨獨只有這一位神,從一本造出萬族,賦與這個世界活力與風采。
也許對現代人來說,還有其它的合一需要努力:
身體和心靈、行為和思想、週間和週末、不同角色之間的合一…。
「一個人不能服侍兩個主…。」(太6:24,路16:13)
上帝既然是我們唯一的神,不管是心靈還是身體,是週間還是週末,就沒有容讓另一位神存在的空間與時間。
在商場奮鬥的時候,是位神帶我乘風破浪;
在孤單無助的時候,只有這位神還與我同在。
在得到肯定的時候,是這位把榮耀賜給我;
在軟弱痛苦的時候,只有這位神陪我度過那些夜晚。
這是我的信仰,我只有一位神。
這是我們的信仰,我們只有一位神。
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萬人之父,超越萬有之上,貫通萬有,在萬有之中。(以弗所書15:17,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0802
#丁牧的靈修隨筆
Photo by DICSON on Unsplash
落实遵行神的吩咐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 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以弗所书 4:2-3 )
朋友,要落实遵行神的吩咐,每每都是生命的破碎与调整。但因着我们同领受「一主,一信,一洗,一神」,我们需要如此行,以见证复活的基督,并宣扬祂牺牲的爱!
各位親愛的家人&夥伴:平安!
今天是12/16(四),教會聖誕活動在籌備&進行,為弟兄姐妹的合一與喜樂的興旺福音,今天分享——從心合一。
1.敬拜詩歌:從心合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btjMHE1XSY
2.以弗所書4: 3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3.分享與禱告:
為服事過程的弟兄姊妹彼此關懷與代禱,是何等的蒙福,當我們在一起服事時,聖靈也提醒我們要儆醒保守合而為一的心,學習放下自己的心意,不分彼此,同心向前行。
親愛的主耶穌,在這聖誕節期,求祢讓我們所有基督徒都能從心合一,同心合意,向這世界為主發光,體貼祢的心意,不分彼此,為大使命同心獻上自己,讓周圍的人都來接受救恩,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因此,我這為主被囚的勸你們,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弗4:1)
勸——原文的第一個字是勸(parakalo)。描述聖靈為勸慰師角色的那個「勸」字。
勸慰師有「呼喚、鼓勵、幫助、帶來安慰」這四個主要的意思。其中,「帶來安慰」最為突出,因耶和華是滿有憐憫的神。正如以賽亞所說: 「你們要安慰,要安慰我的子民。」
保羅在此切切地求我們接受聖靈的勸慰。當我們因無知任性而遭難時,神心破碎;當我們遠離祂,偏離引導而踉蹌跌倒時,神難過。這位從天上來幫助我們的勸慰師,不僅告訴我們哪裡出了錯,還把我們帶回正路。
我們常不知自己在做什麼,非要回頭望才發現,怎會走到如此愚蠢的地步!所以,「你們要安慰我的子民」是神的聲音,呼喚我們接受聖靈的勸慰和服事,回到神的心意裡。
不要以為熟識聖經、守規條就足夠。我們絕對需要聖經來解釋為何要如此行,但最終還要倚靠聖靈——勸慰師引我們到天父面前與祂相通。
今天的你,心中有哪些掙扎的事呢?接受聖靈和聽從聖靈吧!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当我们软弱犯罪不顺服神时,圣灵就会担忧,因为圣经启示我们圣灵有着十分丰富的情感,所以圣灵会如慈母一样等待、呼唤、安慰,甚至会在心碎到一个地步时不理我们。
保罗虽然在宣讲真理时充满权柄,在面对谬道时充满公义,但是他却如慈母一般劝我们顺从神,因为他认识圣灵,他经历过圣灵对他的劝慰和感动,所以他也如此劝慰我们。
神知道我们是叛逆的,知道我们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所以祂不会强迫我们,而是劝我们,用爱挽回我们,这也是保罗推荐我们最好的待人方式,如同圣灵劝我们一样劝人。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因此,我這為主被囚的勸你們,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弗4:1)
行事為人——「peripatesai」,是「行為舉止、行走」。一般人會依照某些行為準則來生活,對猶太人而言,他們是按着摩西所教導的妥拉生活。為何保羅吩咐以弗所的外邦信徒要像猶太人一樣順服妥拉的教導,才配得上所蒙的呼召。難道妥拉是一套成為子民的條件?
第一、妥拉不是成為子民的要求,是彌賽亞君王要求祂的子民,出於內心對神的愛和尊敬,選擇用順服神的要求和教導,這是表達忠信最直接的方法。
第二、按神形像而造的人,應行神所行,就是遵守神的教導。一旦我能夠按照祂的設計和心意來生活,就會越發有祂的樣式。
第三、神的律例叫你自由。古時的人都敬拜神,只有耶和華啟示人怎樣生活。異教徒不知道所拜的神明要求什麼,會很焦慮。但摩西把耶和華的規矩告訴人,哪些行為會遭罰,哪些行為有賞賜。經上的教導使人從焦慮中得着自由。
「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不是關乎行為規矩,而是關乎榮耀、尊崇神,以及關乎做人的本分和自由。你是這樣看的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为什么犹太人有那么严格详尽的行为标准却不被神悦纳呢?因为他们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各种法律和道德的标准,而不是为了去爱,所以如同粉饰的坟墓里面都是死人的骨头。
神的确对人的行为有很高的要求,但这些行为不是靠人去做到,而是人靠神成为属神的人,从而才可能做到,离了神,连神的律法都可以成为罪的温床,让人成为好行为的奴隶。
个人的行为如此,集体的行为也如此,教会所有的事工和活动都不是为了成就事情和达到标准,而是为了成就圣徒或造就门徒,失去了这个目的和聚焦,一切成就都会归于虚空。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因此,我這為主被囚的勸你們,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弗4:1)
呼召——很多基督徒一聽見「蒙召」,就會想到某種特別的服事,比如宣教和講道,這不是保羅的意思。實際上,一直到第三世紀中葉,教會都沒有專職的牧師、主教、監督,或其他受薪的神職人員。神一直是呼召普通人來做不普通的事,專門的宗教職業是後來才發明的。
以弗所書是保羅寫給以弗所教會所有的人,他們都是蒙召的,行事為人要與主相稱,一個例外的都沒有。各人或許在教會群體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每個人都被呼召,按照妥拉的行為準則來榮耀尊崇基督王,成為更有神樣式的人。
在行事為人配得上所蒙的呼召這事上,我們做得如何?愛鄰舍可不是一個模糊不清的行為準則。你我目前的生活,有榮耀基督嗎?越來越有神的榮耀形象嗎?因知道神的心意,而歡喜享受基督裡的自由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圣经中从来没有平信徒的说法,信徒的确有不同的恩赐和职分,但我们都同样蒙神呼召,不管是在教会中事奉,还是在职场中或家庭中事奉,角色不同,但都是对神呼召的回应。
因此一切都是为主而做的,如果我们能把这样的观念应用在事奉中,那么我们就不会因为眼前的挑战而灰心,也不会因为看不到未来而焦虑,更不会因为工作的普通而小看自己。
我们既不是为了自己的好处,也不是为了他人的评价,而是单单为了神对我们的呼召,这样我们既不会骄傲,也不会惧怕,既不会死板,也不会善变,我们事奉的果效才能长久。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
成全——成全的希臘原文為kataritizo,是一個動詞,具有「修理、補起來和裝備」的意思。
這幅畫面和主耶穌捕魚的比喻非常貼切,捕魚(領人歸主)不僅僅只是撒網而已,還需要花許多時間修補和準備魚網,才能撒在海裡,再把魚拉回船上。
神把不同的角色託付給教會的每個人,但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幫助聖徒準備好成為一個得人如得魚的漁夫。你的教會是如此教導你,以裝備你在充滿敵意的世界中發揮正常的功能嗎?還是你的教會只不過是一個提供你休息和娛樂,讓你感覺舒服的地方?
為什麼當今教會似乎對社會產生不了影響力?正因為教會不再以裝備弟兄姐妹去傳福音為首要目的。
當信徒都帶着神的呼召離開教會時,教會就成功了。試想,你的教會能讓你發揮恩賜、接受裝備,以致可以離開到別處去行神的旨意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教会和基督徒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建造,不是建造各种管理和组织,而是建造门徒的生命,使之成为基督的身体,这意味着教会不是一个社会组织和机构,而是一个有机生命体。
教会不但是有生命的,还是以基督为头的生命,所以我们的服事不是做头去做的事,而是服从头要做的事,神自己会保守和引导祂的教会,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该交给头做的就放心交给头,肢体要做的就是保持与头连结,以便知道神的异象,并要尽自己的本分,好让圣灵自由使用我们的恩赐,还要全力成全其他肢体,使众人各司其职。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13.01.2025(星期一)
经文:以弗所书 4:1 - 6
链接:https://youtu.be/QJKTyZPcmC8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17.01.2025(星期五)
经文:以弗所书 4:25 – 32
链接:https://youtu.be/OZyQiyr-R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