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會只有洗禮和聖餐兩個聖禮
弗4:4-6 [4.18.19-20a]
論到洗禮與聖餐,我們總結說:這是從新約起始就交付教會的兩個聖禮,直到世界的末了;洗禮是進入教會的門口,信仰的起始;聖餐則是持續的靈糧,基督用以餵養屬他的信徒一家子民。既然只有一神、一信、一基督、一教會(基督的身體);照樣,洗禮也是一個(弗4:4-6),因此是一生一次,不能重複的。然而主的聖餐是重複施行的,使凡被接納入教會的信徒,認識自己需要不斷的從基督得餵養。
除了這兩個聖禮之外,神沒有設立其它的聖禮,所以教會眾信徒應該不承認還有其它聖禮;因為設立聖禮不是出於人的選擇。只要我們記住以上詳細清楚的教導,就能立即明白這事:神設立聖禮的目的,是要教導我們認識他所賜給我們的應許,並且向我們證明他對我們的美意。此外,只要我們記住沒有人作過神的謀士(賽40:13;羅11:34),沒有人能靠自己能應許有關於神的旨意,也沒有人能憑自己保證我們可確知神對我們的態度如何,神決定賜給或不給我們的事。這就表示沒有任何人能設立聖禮記號,向人見證神的旨意或應許。惟有神自己賜聖禮記號給我們,唯有神自己在我們當中為自己作見證。我們要更簡潔(也許更直率)、更明確的說:聖禮不可能與救恩應許無關。就連全人類聚集一起,都無法向我們保證任何關於我們救恩的事。因此,他們無法憑自己製造與設立聖禮。
所以,基督教會要以這兩個聖禮為足,拒絕在現今接受第三個聖禮,也不要幻想有其它的聖禮,直到世界末了。在舊約時代,除了割禮與逾越節晚餐之外,神按照當時處境的不同需要,賜給猶太子民其他施恩媒介(有聖禮記號的意義):例如嗎哪(出16:13;林前10:3),磐石中流出的活水(出17:6;林前10:4),銅蛇(民21:8;約3:14)等。神賜下這些不同的預表記號,是要教導猶太子民,不可停駐在這些暫時表徵,反而要等候神賜下將來更美之事,那是永遠長存、不會廢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