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惡劣之時

閱讀: 以弗所書4章20-3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下23-24章;路加福音19章1-27節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以弗所書4章2節
在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裡,達西先生說:「她還可以,但還沒漂亮到能打動我的心。」這句話讓我永遠記得這部小說,以及它對我的影響。因為當時我讀了這一句話之後,堅信自己永遠都不會喜歡達西先生。

但我的判斷是錯的。我感到很慚愧,正如書中的伊麗莎白·班奈特一樣,我也發現自己竟然看走眼,這才慢慢地、很不情願地改變自己的想法。就像她一樣,我不願全面瞭解達西,只想一錘定音,抓緊他那最惡劣的表現。在讀完整本小說後,我不禁思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對誰犯了同樣的錯誤?我因為草率的判斷而失去了哪些友誼呢?

福音的真諦是救主在我們最惡劣的時候,看見了我們、愛我們、接納我們(羅馬書5章8節;約翰一書4章19節)。奇妙的是,我們可以將敗壞的舊我降服主前,換取在基督裡的新我(以弗所書4章23-24節)。欣慰的是,我們不再孤獨,乃是上帝家中的一員,能與其他肢體在真實、無條件的愛中學習彼此相愛(5章2節)。

當我們想起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一切(2節),我們怎能不按照祂看待我們的方式去看待別人呢?

為什麼你有時會堅持對某些人的負面評價?
你曾有過哪些「錯判」他人的經驗?
上帝啊,有時我很難放下那種即時判斷和比較的念頭,也很難去抵擋那些自以為比別人強的意念。求祢幫助我
打從心底明白,我其實不必與人爭競,因為祢深愛著我。
作者: 白茉妮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信徒的行事為人要與所蒙召的恩相稱(以弗所書4章1節),其中也包括美好的品格。謙卑是先人後己,願意先顧念別人的需要(腓立比書2章3-4節);溫柔是抑制自高自大,並以禮待人;忍耐是克制滿足自我的慾望;用愛心互相寬容則是無條件的接納。信徒要「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就需要這些品格(以弗所書4章3節)。而合一對基督的身體(也就是教會)的靈命能日趨成熟至關重要(15-16節)。要維繫聖靈所賜的合一,眾信徒就當活出像基督那樣的品格,以愛為基礎建立美好的關係(正如20-32節所述)。

康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