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 信耶穌重生也不一定就能得救。
2. 約翰福音3:16說的並不正確,其實,神的意思是:凡是表現比較好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3. 耶穌不需要死在十字架上,因為只要做好事,就可以上天堂。
4. 條條大路通羅馬,各種宗教信仰都可以上天堂。
5. 信基督才能得救,而不是靠好行為,但這不是真的。
6. 神不能推翻本於律法和行為的舊約,所以基於恩典與信心的新約,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二、真理:是對基督真實的信心使我們得救,不是因為好行為。
1.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
2.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羅馬書5:1)
3. 你若承認耶穌基督是主,心裡信上帝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10:9)
4. 既知道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加拉太書2:16)
三、心意更新的宣告
1. 我因信得救,不是因好行為。
2. 好行為根源於好的信仰,而我有純正的信仰。
3. 基督受死復活的偉大啟示在我裡面爆發。
讀經三遍:羅馬書五1-5
1.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2. 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
3.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4. 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5. 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聽主聲音:
1.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A. 「我們既因信稱義」前面第四章經文保羅闡譯「信心」和「稱義」二者之間的關係。從五1至八39,保羅直接對我們這群「因信稱義」的群體來闡述這救恩的偉大和它所帶來的福份、好處和意義。
B. 保羅在羅一11節曾應許羅馬教會的人,他「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他們,使你們可以堅固。」從第五章開始就是保羅照他所應許的,將有關於耶穌基督福音的好處和他們分享。
C. 「(所以)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甲、 「我們」是指所有因信稱義的猶太人和外邦人。
乙、 「既因信稱義」在原文裡「稱義」是在句首且是被動詞,意思是「我們既已被神稱為義」。
丙、 「我們…與神和好」原文是「我們與神有和好」,「有」是現在時態,表示一種持續的現象。「和好」是指「化敵為友」。被神稱為義所帶來的第一個好處就是我們一直與神保持一種和好的關係。
丁、 「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我們置人能與神和好完全是因為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達成的功效。他的死滿足了神公義的要求,除去了神對罪人的忿怒。
2. 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
A. 我們因信稱義的第二項好處就是有一連串的屬靈福份臨到信靠耶穌的人。
B. 「我們又藉著他」我們所能得到的所有屬靈福氣都是神藉著耶穌基督而賜給我們的。
C. 「因信得進入」「進入」這詞有二個意思,一是指被帶到君王面前。第二是指船隻進港的入口處。神的恩典好像一座王宮或避風港,凡有了門路進入的人都能從中得到好處。而能夠得著這門路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人的信心。
D. 「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站在」這詞是完成時態,應是指現在的美好屬靈光景是能站在神面前。因此,「所站的這恩典中」應是指站在神面前得蒙神稱為義。由於信徒是因信稱義,不是藉著行為,所以因信稱義其實是神的恩典。
E. 「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
甲、 「歡歡喜喜」的原文是「誇口」或「誇勝」。
乙、 「神的榮耀」是指將來屬天的榮耀,或是從神而來的榮耀。
丙、 信徒既然現在站在被神稱為義的美好屬靈光景中,它的結果就是「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也就是以「盼望神的榮耀」為他所誇口的事,是他引以為榮的事。
F. 當神的兒女對於未來神所要賜給他的祝福充滿信心,感恩的心就油然而生,心靈就充滿喜悅與歡樂。
3.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A. 初代教會的信徒大都是社會裡中下階層的人,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困難,保羅接下來鼓勵他們如何衝破各種困難,活出主所應許豐盛的生命。
B. 「不但如此」說明了基督徒不但盼望神的榮耀,而且還有一連串的生命功課要學習。
C. 「患難」這詞意思是「壓力」,各式各樣的壓力都會壓在基督徒身上:缺乏的壓力、愁悶的壓力、壓迫的壓力、不受歡迎各孤單的壓力。
D. 「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如同前一節的歡歡喜喜,是「誇口」的意思。保羅的意思是信徒要欣然地接受生命中的各種挑戰,甚至是面對各種患難,也都能拿來誇口。
E. 「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生」就是產生。保羅期待信徒要相信患難能產生忍耐。
F. 「忍耐」這個詞不是指消極的承受患難,而是一種「能夠征服世界的精神」,也就是能積極戰勝克服人生試煉與磨難的精神。
4. 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A. 「忍耐生老練」「老練」是品格的意思。希臘文是指金屬經過了鍛煉,把一切的雜質都煉淨清楚了。一切的品格都是經過培養才有的。忍耐生老練的意思是指當信徒以忍耐來面對患難時,經過一番的戰鬥之後,信徒會成為更堅強、更純潔、更美好,更像上帝的人。
B. 「老練生盼望」「盼望」是希望的意思。一個人若有了經過考驗的品格,他在面對各種困難的景況時,必然會活得積極,甚至愈挫愈勇,並且相信他的未來將充滿榮耀,他對未來也會充滿了盼望。
5. 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A. 「盼望不至於羞恥」「不至於羞恥」意思是「希望不至於落空」。一個人的希望如果是在神的裡面,他的希望不可能變成泡影和灰燼,因為上帝不會使他失望。
B. 「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甲、 「所賜給我們的聖靈」所有重生悔改的信徒都有聖靈內住在心中。
乙、 「澆灌」是指豐厚地賜與。
丙、 「澆灌在我們心裡」是指居住在我們心裡的聖靈使我們深深體會到神的愛。
C. 神不會使祂的兒女蒙羞,因為神愛祂的兒女。所以,祂會把神的愛注入信徒的生命中,使他們在患難中仍然有盼望,仍然相信將來會更美好。
背誦金句:羅馬書五3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禱告指引:
1. 感謝神!使我因信稱義,並且與神和好,使我不再害怕神,而是能愛神。
2. 感謝神!讓我能站在因信稱義的這個恩典中,使我歡歡喜喜地盼望神的榮耀。
3. 感謝神!祂能讓我在各樣的壓力之下,仍能指著神而誇口,能欣然面對各種挑戰。
4. 求神讓我在患難中能得著征服世界的精神。,
5. 求神使我在患難中因著忍耐而能產生各種美好的品格。
6. 求神使我在患難中忍耐而產生出堅毅的品格,使我成為更堅強、更純潔、更美好,更像上帝的人。
7. 求神藉著聖靈常常讓我能深深體會神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讀經三遍:羅馬書五6-11
6. 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
7. 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
8.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9. 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
10. 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11. 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
聽主聲音:
6. 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
A. 保羅在第5節提到神藉著聖靈把祂的愛豐厚地賜給我們,因此,這裡開始進一歩地闡釋神的愛的特質。
B. 「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這是指過去我們還在罪中生活時,道德上淪喪到極可憐的光景。
C. 「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這是指二千年前,基督按神計畫的日子,降世為人,來到世人中間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D. 「為罪人死」這是指基督的死是一種代替的死。
7. 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
A. 「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義人是嚴守律法的人。要叫一個人為義人死是很不容易的事。
B. 「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仁人是指好人和善人。他們在精神上和性情上都超過律法的要求。也可以指當時社會中的施恩主。這可能是指要說服一個人為那些值得人為他們死的人死,這實在難能可貴。
8.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A. 句前有一「然而」,它帶出了一個無可比擬的事實。
B. 罪人就是與神為敵的人。
C. 「(然而)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耶穌基督的奇妙在於當我們還是罪人還在與神為敵的時候,祂竟然在那時就為我們死,沒有比這更大的愛了。
D. 「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基督為我們這樣的罪人死,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事,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是出於神的愛。
E. 「向我們顯明了」這是指出神的愛使祂採取了主動,使人有機會能被祂稱為義,與祂和好。
9. 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
A. 「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信徒現在已經成為一群因著基督的血(就是祂的死)而稱義的人。
B. 「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更要藉著」這個詞是指前一句「靠著他的血稱義」只是一件程度小的事,接下來這件事在程度上是更大的。換句話說:靠耶穌的血稱義是件小事,而免去神的忿怒則是一件大事。
C. 稱義只是解決了人的罪的問題,而免去神的忿怒賜解決了人與神之間關係的問題。神因人犯罪而發怒,使神與人關係破裂,這關係需要被修好。
10. 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A. 本句同樣使用比較的方式,用「更要」來比較前後二件事。
B. 「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這是一件比較小的事,就是當我們還是罪人還在與神為敵,作神的仇敵時,神就藉著祂兒子耶穌基督替我們死,使我們得與神和好。
C. 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甲、 「得救」是未來時態。這是指主再來時,信徒將要全人得到救贖,也就是完全成聖,是身體和靈魂的成聖。
乙、 「就更要」「得救」這件事是比「與神和好」更大的事。
丙、 「因祂的生得救」「祂的生」是指耶穌復活主的生命。在復活的主耶穌再來的時候,祂將要使我們因祂而完全成聖(得救)。
11. 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
A. 「不但如此」是用來補充前一節「因祂的生得救」,使它更完滿。
B. 「以神為樂」原文是「以神誇口」是以神為榮的意思。
C. 「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信徒在將來因著復活主而得以完全得救,這件事是非常的美好,但這卻是未來才會發生的事。比得救更美好的事是今天信徒既然已藉著主耶穌與神和好,如今就更要因為這份與神和好的關係,而在現今的生活中天天滿有信心地以神為榮。
背誦金句:羅馬書五11
「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
禱告指引:
1. 感謝耶穌在我們還是罪人時,就為我們這些罪人死,這是不可思議的愛。
2. 感謝耶穌讓我們因著祂的血稱義,並且免去了神的忿怒。
3. 感謝復活的主耶穌基督,在主再來的日子,將要使我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全然成聖。
4. 感謝主耶穌,使我藉著祂與神和好,與神有和好的關係,藉著這份與神修好的關係,讓我每天都能以神為榮。
讀經三遍:羅馬書五12-16
12.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13. 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14. 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
15. 只是過犯不如恩賜,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何況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的臨到眾人嗎?
16. 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賜,原來審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賜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
聽主聲音:
12. (所以)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A. 現在作者從「我們」,轉到二位人物「亞當」與「耶穌基督」。接下來保羅將要把人類分為二大族群,從亞當而出的人類和從耶穌基督而出的人類。
B. 保羅將討論罪惡的權勢如何蹂躪全人類,而基督的順服又如何扭轉人類的命運。
C. (所以)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甲、 「所以」原文句首有「所以」一詞,「所以」一詞表示接下來的內容是要解釋五1-11所說的那一位為信徒帶來了全備救恩的主耶穌基督,祂到底是怎樣解決人類因著亞當犯罪所帶來的破壞,祂究竟如何使人類的命運得以扭轉乾坤。
乙、 「這就如」:這詞是指接下來保羅將要帶來一種對比,也就是對比亞當與耶穌基督。對比罪所帶來的滅亡和耶穌基督所帶來的拯救。
丙、 「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罪」是單數,保羅用擬人法來形容罪,牠像一個侵略者。「一人」是指亞當。「世界」是指「人類」。自從亞當犯罪之後,人類歷史就充滿了人犯罪的記錄。
丁、 「死又是從罪來的」根據創世記第二章神給亞當夏娃不可吃分別善樹的果子的警告,死亡是從罪而來的。「死」不只是肉體的死亡,包含了靈性的死亡,就是永遠與神隔絕。
戊、 「於是死就臨到眾人」由於罪從一人進到全人類中間,於是全人類都要經歷死亡。
己、 「因為眾人都犯了罪」本句在解釋前一句,為什麼死會臨到眾人。「因為」一詞原文可譯為「因為」或「在他裡面」,本句有二種主要的解釋:
一、 代表論:意思是亞當是全人類的代表。亞當犯了罪,全人類在他裡面也都犯了罪。如此經文就要譯為「在他裡面,眾人都犯了罪」
二、 罪性論:亞當犯了罪之後,罪性就進到人性中,從此,所有的人都有了罪性。罪性像一股權勢,操控著人的生命,於是每個人都犯了罪。如此經文就要譯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13. 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A. 「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亞當犯罪是在神頒佈律法之先。
B. 「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甲、 「不算」算是記帳的意思。不算是指不被究察。
乙、 「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當亞當和摩西之前的人犯罪時,那時候還沒有律法。既然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14. 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
A. 「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死就作了王」是把「死」擬人化,「作了王」意思是指沒有一個人能脫離死亡的挾制,每一個人都會死亡。
B. 「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亞當所犯的是不服從神的命令而吃了禁果。然而,那些沒有犯同樣過失的人卻同樣都經歷了死亡。
C. 「也在他的權下」雖然在亞當後世的人沒有犯亞當所觸犯的罪,他們沒有直接違背神的命令,然而他們同樣都服在死亡的權柄之下。
D. 人人都在死亡的權下這個事實證明了一件事:雖然那時沒有摩西的律法,罪仍然是存在的,否則死亡不會出現,更不可能作了王。
E. 「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以後要來之人」是指耶穌基督。預像是模範或典型之意。
15. 只是過犯不如恩賜,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何況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的臨到眾人嗎?
A. 現在保羅要把亞當和耶穌基督作第一個對比。
B. 「只是過犯不如恩賜」:過犯是指始祖亞當所犯的罪。恩賜是指耶穌基督給予人類的恩典。前者不如後者。
C. 「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這是重覆12節有關因亞當一人犯罪,罪就進入全人類,並且帶來全人類的死亡。。
D. 「何況」是比較之語,而且是指後者比前者更超越。
E. 「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的臨到眾人嗎?」神在耶穌基督這一個人裡面所要給人類的恩典與賞賜,不但是無條件的,且是更加倍地賜給人。
F. 本節是要說明藉著耶穌基督,神的恩典遠遠地超越了亞當犯罪所帶給人類的破壞。
16. 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賜,原來審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賜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
A. 本節是保羅的第二個對比,他對比的是「定罪」和「稱義」。
B. 「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賜」一個人(亞當)犯罪,被判有罪;遠遠比不上耶穌基督所要帶來的白白恩賜。上帝的恩賜是要賜給所有罪人。
C. 「原來審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賜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亞當因著一人犯罪而審判為有罪,但古往今來許多人所犯的種種罪惡都靠著耶穌基督所賜的恩典而被稱上帝一一稱為義。
背誦金句:羅馬書五12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禱告指引:
1. 因著亞當一人的犯罪,全人類都陷入罪惡之中,求主救我們脫離犯罪的行為,使我們不拖累家人和朋友。
2. 感謝主耶穌,因著祂一人的犧牲拯救了所有的人,使我們全人類都因祂而得稱為義。
3. 主耶穌,我承認我也犯了許多的罪,我承認我裡面有罪性在挾制我,求你拯救我脫離罪惡的權勢。
讀經三遍:羅馬書五17-21
17. 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
18. 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
19. 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
20.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過犯顯多;只是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
21. 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樣,恩典也藉著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
聽主聲音:
17. 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
A. 本節是第三個對比,是兩種生命的對比。一群是在亞當裡的生命,另一群是在基督裡的生命。
B. 「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這是第一種生命,全人類都因亞當所犯的過犯而被死亡折磨。死亡就像一個暴君一樣,肆意蹂躪著全人類。
C. 「何況….更」是指後者優於前者。
D. 「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所賜之義」是指稱義是一份白白得來的禮物。本句是在形容第二種生命,這群人因著耶穌基督的救贖,領受了浩大的恩典和義的禮物,他們因著耶穌基督一人住在他們裡面,他們將要活出一種王者的生命,將來他們將要與主耶穌一同管治世界。
18. 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
A. 這裡是第四個對比,對比亞當的一次過犯和耶穌基督一次的義行。,
B. 「如此說來」原文是「所以」。因此本節是前一段的結論。
C. 「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因著亞當一個人一次的犯罪,罪就入侵到全人類,結果所有人都犯了罪,所有的人也都被定罪。
D. 「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同樣,因著耶穌基督犧牲自己的生命成為挽回祭,他在十字架上為我們贖罪的義行,使所有相信耶穌基督的人不但被稱義了,並且得著主耶穌的生命。
19. 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
A. 本節是第五個對比,對比亞當的悖逆和耶穌基督的順從。
B. 「悖逆」這個詞是關係詞,悖逆顯出了罪的真正本質,是背叛神。
C. 「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因著亞當一人背叛神,於是所有的人都成為罪人。因為亞當因著背逆神而犯罪,罪性就進入人性之中,從此眾人都成為罪人。
D. 「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同樣因著主耶穌一個人對父神的順服,願意為人類的罪死在十架上,眾人也因著祂所成就的救恩,也被神稱為義了。
20.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過犯顯多;只是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
A. 保羅在此又談到律法,目的是要為律法定位,指出律法在亞當的行為和基督的義行之間有什麼角色。
B.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過犯顯多」「外添」這個字是「蹓入」之意。律法就像一個不速之客,因著他的進入帶來了更多的過犯。律法具有引誘人犯罪的特點,律法並沒有為被罪所困的人類提供任何出路。
C. 「只是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只是」原文是「然而」。這是為了解決上一句律法叫過犯顯多的問題。雖然罪因著律法的制訂而更顯多了,但是上帝的恩典卻是比罪更加豐富。
21. 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樣,恩典也藉著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
A. 本節仍是個對比,對比的是罪所帶來的死亡和基督所帶來的永生。
B. 「就如罪作王叫人死」應譯為「正如罪藉著死亡掌權」。由於罪進入人類之中,引發了死亡,使人與神隔絕。所以罪惡就藉著死亡而在人的生命中掌權。
C. 「義」可能是指上帝的公義或是上帝稱信徒為義。
D. 「照樣,恩典也藉著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同樣,神的恩典也是藉著使人稱義在人的生命中掌權,使罪人因著主耶穌基督而得著永生。
背誦金句:羅馬書五20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過犯顯多;只是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
禱告指引:
1. 感謝主!過去我是在犯罪的生命裡活著,如今我是在耶穌基督的生命中活著。
2. 感謝神!因著主耶穌一次的義行,使我被神稱義,並且得著主的生命。
3. 感謝神!無論我的罪有多重有多深,都比不上主的恩典的豐富。主的恩典是夠我用的。
4. 感謝主耶穌的田恩典,藉著使我因信稱義而在我生命中掌權,又使我因著主耶穌基督而得著永生。
生於憂患
…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馬書5:3-5)
天父上帝~
雖然我們不明白何以遭遇病毒的患難,
但可以確信的是~患難讓我們必須改變。
我懇求祢,讓我藉著祢給我的愛、信心、盼望,
讓我在憂患之後變得更好、更剛強,
讓我的生命更成熟、生活更有意義,
讓我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活出祢創造我的榮耀與價值。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閱讀: 羅馬書5章6–1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下12–13章;路加福音16章
既已和好,就更要因祂的生得救了。—羅馬書5章10節
一天,有位母親和她年幼的女兒坐在教堂裡參加主日崇拜。在聚會中,講員邀請會眾公開接受上帝的赦免。每當有人走到台前接受赦免,小女孩就開始鼓掌。這位母親後來對教會的領袖說:「真不好意思,我的女兒只是想為每個人歡呼,因我向她解釋,悔改能讓我們再次與上帝成為朋友。」
為了讓孩子能理解,這位母親對福音做了一個簡單貼切的解釋。我們雖曾與上帝為敵,但藉著基督的死和復活,我們能與上帝和好(羅馬書5章9-10節),現在我們能再次成為上帝的朋友。由於過去我們曾破壞了與上帝之間的友好關係(8節),所以我們應當悔改,方能重建關係。這個小女孩的反應極為合適。因為即使只有一個人悔改,整個天堂都會鼓掌(路加福音15章10節),她在不知不覺中呼應了天堂的喝采。
耶穌也用類似的話語來描述祂與人和好的工作:「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章13節)。因耶穌為了與我們建立友誼所做的犧牲,我們現在可以成為祂的朋友。正如耶穌說:「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我乃稱你們為朋友。」(15章15節)
過去我們與上帝為敵,現在成了上帝的朋友。這真是一個震撼人心的信息,且是一件值得歡呼鼓掌的事。
上帝啊,感謝祢在我還與祢為敵時就深愛著我。
我願意向祢悔改,並為著能成為祢的朋友而歡慶。
你常會將你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描述為一種友誼嗎?
今天你跟上帝的關係如何呢?
作者: 霍薛頓
靈糧透視
和好就是原本關係疏離的人得以復和。在新約聖經中,保羅是最常使用和好這個詞語的作者,而且他常在一段經文中多次提及,例如在羅馬書5章10-11節,和好就出現了3次。他在羅馬書11章15節、哥林多後書5章18-19節,以及哥林多前書7章11節都使用了和好這個詞(講到人與人的復和)。
今天閱讀的經文特別強調,耶穌必須受死犧牲,我們才能與上帝和好,但與上帝和好並不是終點。我們藉著耶穌的死得以與上帝和好,還能藉著祂的生命得救。保羅寫道:「既已和好,就更要因祂的生得救了」(羅馬書5章10節)。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裡使用兩種不同時態的句子:我們已經與上帝和好,我們也必將得救。保羅說,耶穌的死和祂復活的生命都是我們得救的必要條件。
韓傑盛
*靈修經文:
羅馬書5:1~11
5:1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
5:2 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
5:3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5:4 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5:5 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5:6 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
5:7 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
5:8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5:9 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上帝的忿怒。
5:10 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上帝兒子的死,得與上帝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5:11 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和好,也就藉著他以上帝為樂。
*靈修默想:
(1)保羅為何說在患難中也要喜樂?我靠著上帝的愛而甘願承受的試煉是什麼?
(2)耶穌為我們死的時候,我們處於什麼狀態?我們要如何回應上帝藉著耶穌像我們顯明的愛?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王下10~1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J2dpy1fKGw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8/01?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經文:
羅馬書5:12~21
5:12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5:13 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5:14 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
5:15 只是過犯不如恩賜,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何況上帝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地臨到眾人嗎?
5:16 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賜,原來審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賜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
5:17 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
5:18 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
5:19 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
5:20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過犯顯多;只是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
5:21 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樣,恩典也藉著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
*靈修默想:
(1)第一個人亞當的犯罪,對全人類帶來什麼影響?我在何事上要悔改,並且效法基督的順服?
(2)為了拯救我的家人脫離罪和死亡,上帝賜下了什麼禮物給我們?我當如何回應這恩典的禮物?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王下13~15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vpPnIk7PAM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8/02?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回應:保羅透過今天所讀的經文,想要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當一個人因信稱義後,此人會得到神的祝福,得到什麼樣的祝福呢?就是藉著「主耶穌基督使我們與神和好」。(羅5:1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與神和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我們的老祖宗亞當與夏娃犯了罪,這原罪就延續到我們身上,致使我們也都犯了罪;為此,世人與神的關係就此破裂;人既不能與神相和,也無法與神相安。人與神的關係雖如此,然保羅告訴我們,人只要相信耶穌,原與神互相敵對的狀態,就可以被解除,耶穌會帶領這些信祂的人,可以與神恢復原來和好的關係;彼此不再為敵,而是可以進入相安的關係裡。人因著信耶穌,心靈開始有平安,可以坦然無懼來到神的寶座前尋求神的面(來4:16),且站立在這恩典中,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來到。
親愛的弟兄姊妹,保羅為何會說:「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呢?一般人在患難中怎麼可能會帶出歡喜快樂呢?然保羅卻可以做到,因為保羅得到一個秘訣,他知道在患難中會生出忍耐,忍耐中生出老練,老練中生出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這秘訣就是透過耶穌賜給我們的聖靈,會幫助我們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這「愛」使我們可以勝過一切的苦難;保羅若不說明這奧秘,至今我們仍然不清楚這事。祈求主幫助我們真明白這奧秘,當我們遇到苦難的事時,不要忘記祈求聖靈來幫助,讓我們的困難可以得到圓滿解決。(王牧師)
回應:恭讀今天的經文時,深深感受到耶穌實在太偉大了,怎麼說呢?在羅5:6提到「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世人在無力抗拒罪惡,又無能力遵行神旨意時,神早在創世之前即已安排好「基督耶穌」按所定日期,為不敬虔的人死。哪些人算是不敬虔的人呢?就神的眼光來看,世上的人都算是不敬虔的人。接下來,保羅例舉二種人死時,是否有人願意代替他們死呢?我們來看保羅是怎麼說:「羅5:7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這裡提到有一種人叫『義人』,這義人並不是指完全無過的人,而是指「盡其本分,不虧負別人所該得的人」,這樣的人算是行為高尚的人,像這樣的人受了冤屈,被判處死刑,他的朋友很少有人會主動跳出來,為這種人出面受死。另一種人是『仁人』,這種人是指「在別人所該得的之外,另予額外施捨的人」,這種人算是對社會有貢獻,像這樣的人有一天為某件事被判處死刑時,他的朋友或許有人敢站出來為他受死。然不論是「義人」或「仁人」的朋友,最多只能為他所愛的人而死,絕沒有人願意為不可愛,及不愛自己的人犧牲吧!我們既非「義人」,又非「仁人」,乃是一個不仁不義的『罪人』,誰會為我們而死呢?有的,一個名叫耶穌的人,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無條件為我們而死。(羅5:8)這愛實在是超過人世間所有一切,只有「耶穌的愛」才辦得到。
親愛的弟兄姊妹,保羅提醒我們這些屬神的兒女,除依靠耶穌的寶血稱義外,更要藉著耶穌的名而得救,改善我們與神之間不合的關係。當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所流出的寶血解決我們的罪行,使我們得以稱義外,另一方面也將我們原先「舊人、老我、肉體邪情私慾」等惡行,都與耶穌同釘在十字架上,解決我們一切的罪性,免除遭神的忿怒。回想主耶穌在我們身上的宏恩大愛,我們可以如何回報呢?我們只能回應主說:「主啊!我雖不夠完美,但祈求主使用我這器皿,我願被主所用。」。(王牧師)
回應:在今天所讀的經文裡,保羅想提醒我們「起初的亞當及末後的亞當」這二者有極大的差異性,這二者差異性在哪裡?牧師將它歸納如下,供大家參考:(一)起初的亞當:(1)「罪」是由起初亞當帶入,「罪」進而也帶出人的死。(2)人因著罪而被「死」來掌權,「罪」是死的毒鉤(林前15:56),「死」又是罪的工價(羅6:23),罪與死是不能分開的,所以全人類都伏服在「罪」與「死」的權勢之下。(3)「律法」是為亞當後代而設立,在神的腳本裡原本沒有「律法」這字眼;律法的功用原是在顯明人的罪(羅5:20a律法本是外添的,叫過犯顯多;)。「律法」無法救人的生命,只能讓人知罪而已。我們在未得救以前,在起初亞當裡的所得乃是「罪」與「死」。(二)末後的亞當(耶穌):(1)在羅5:14b「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豫像。」這裡提到「那以後要來之人的豫像」就是指基督耶穌,祂是末後的亞當(林前15:45首先的人亞當成了有靈的活人;末後的亞當成了叫人活的靈。)。(2)罪與死是由「起初亞當」而來,但叫世人領受的「恩典」與「生命」,卻是「末後的亞當」基督耶穌。(3)律法只會使人的過犯增加,但耶穌恩典卻可以止息人的過犯;罪是見不得恩典的,罪一見恩典,罪就沒有了。
親愛的弟兄姊妹,起初的亞當他所帶出的罪,世上沒有任何人可以透過「修行」可以脫去這罪,更不可能透過人設立的律法規範,除去這原罪;這原罪若不除去,人的生命就會被死捆住,無法掙脫;唯有藉著基督耶穌,方能將起初亞當所犯的原罪給除去。(羅5:18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祈求主幫助我們能靠著主耶穌的恩典除去原罪,不再受這原罪所影響,使自己可以擁有一個得勝的生命。(王牧師)
20201122主日信息 講題:愛裡沒有懼怕 講員:李怡瑱牧師
經文:路14:26-27、創25:20-28、27:30-43、28:10-22、32:9-12,22-31、太5:23-24、6:12,14-15、約壹4:10,18-21、羅5:5、可11:23-25
金句:羅馬書8: 15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16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
你的靈一重生,你就得以在最深的層次聽見上帝的聲音,也就是在你的靈裏。
上帝通常對我們說甚麼?上帝告訴我們,我們是祂的孩子-我們是被接納的,我們是重要的。
上主日王執行長向大家發出重磅級的挑戰:把耶穌當我們的最愛。(路14:26-27)
耶穌如何能成為我們的最愛呢?當年李牧師就讀台大哲學系,住在真理堂學生宿舍,開始認真地慕道,讀到這處經文時,覺得自己不可能做到,恐怕無法成為耶穌的門徒,直到她第一次聽見神對她說話。大二那年她擔任台大南友會(南一中、南女中校友)總幹事,也是系學會的體育主責幹部。下午系裡球賽結束,感覺虛空失落,騎著單車徘徊在新生南路上,猶豫著晚上是否要參加南友會的迎新舞會?又想到未來一年這麼多的事務,誰來分擔?聽見神說:「從今時直到永遠,我的愛永不改變。」瞬間明白為何能愛耶穌勝過愛父母,因神的愛永恆不變,跨越時空限制,深知我們內心所需與感受。從此勇敢面對挑戰,不再擔心別人的看法,得著自由。
羅馬書5:5神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把他的愛澆灌在我們的心裡。(新譯本)
約翰壹書4:18愛裡沒有懼怕,完全的愛可以把懼怕驅除,因為懼怕含有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還沒有完全。(新譯本)
人際關係中若有懼怕,不敢表達愛或是不敢接受愛,我們要呼求聖靈光照,看看問題的癥結何在?最近學生自殺事件頻傳,令人心痛。這世代有太多孤單的心靈,需要神的兒女領受神的愛,並且分享出去。讓社會更多有愛,更少發生悲劇。
有些人是受到肉身的父親所帶來的影響:獨權、不可信賴、毫無關心、不斷要求、暴力、缺席的父親。孤兒的靈最早可追朔到亞當夏娃被逐出伊甸園。有些人可能在母腹時期就受到影響:意外懷孕、生了不希望有的女兒、過分神經緊張的母親。或是養育成長過程受到的傷害:沒有一貫性的父母、為了讓孩子獨立如廁,使用不當的教育、父母的過份保護、偏愛、有條件的態度、不肯定子女、父母離婚、父母去世。都可能造成人際關係障礙。(有一位自我形象低落的漂亮女孩,因為是私生子,母親懷她時曾多次墮胎未成。)
我們雖然無法選擇原生家庭、出生背景,但是靠著主,我們可以跨越挑戰、跨越懼怕、跨越自我、成長突破、進入命定。
從創世記中雅各的生命故事來分享。
創25:20-28雙胞胎在母腹就相爭、體態個性喜好不同、父母各自偏愛。
跨越挑戰(走出安樂窩):創27:30-43從前騙長子名份,今次詭計奪福,以掃誓殺,只好離家。
跨越懼怕(抓住神應許):創28:10-22從前只是父親的神,經歷神親自對話,成為個人的神,將神的話語、神的應許銘刻於心。(創32:9-12)
跨越自我(與神面對面):創32:22-31雅博渡口與神摔跤,與神較力不屈不撓,被改名以色列:你同神在一起,有了能力,你就勝過了人。(七十士譯本)
腿瘸了,成了神與他同在的記號,成了雅各能進入命定的關鍵,使他不再靠蠻力,而是破碎降服。使他能解開心結,化解與哥哥以掃的冰凍關係。
饒恕是禱告得到應允的必要條件(馬可福音11:23-25):想起有人得罪自己,就當饒恕他。
饒恕是成功禮拜的先決條件(馬太福音5:23-24):想起弟兄懷怨,先去和好,再來獻禮物。
太6:14-15饒恕人,天父也必饒恕我們。
太6:12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主禱文)
約壹4:10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
約壹4:18-21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愛上帝的,也當愛弟兄。
求神用祂的愛充滿我們,幫助我們能愛別人,甚至能愛那傷害我們的人。
回應詩歌:你愛永不變
馬可福音 8:27-38
耶穌和門徒出去,往凱撒利亞‧腓立比村莊去;在路上問門徒說:「人說我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裏的一位。」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耶穌就禁戒他們,不要告訴人。
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耶穌明明地說這話,彼得就拉着他,勸他。耶穌轉過來,看着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 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裏,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
7/5-7/11
【守望疫情嚴峻的台灣】
1. 國家轉化:智慧能力充滿
但以理說:「神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因為智慧能力都屬乎他。他改變時候、日期,廢王,立王,將智慧賜與智慧人,將知識賜與聰明人。(但2:20-21)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雅3:17-18)
讚美:從亙古直到永遠,神的名是應當稱頌的,智慧能力都屬乎祂,祂掌管人間政權,將智慧和知識賜給人。
宣告:我們宣告,從上頭來的智慧要充滿在中華民國政府的每位首長和民代的心思裡,除去他們心中一切假冒和偏見,使他們清潔,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能夠在疫情嚴峻期間做出合乎神真理的決定,結出美善的果子。
2.為萬民
他又必在這山上除滅遮蓋萬民之物和遮蔽萬國蒙臉的帕子。他已經吞滅死亡直到永遠。主耶和華必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為這是耶和華說的。到那日,人必說:「看哪,這是我們的神;我們素來等候他,他必拯救我們。這是耶和華,我們素來等候他,我們必因他的救恩歡喜快樂。」(賽25:7-9)
我們呼求聖靈強烈運行在台灣遍地,除滅遮蓋台灣萬民蒙臉的帕子,破除死亡權勢對台灣的轄制,引導眾人看見並知曉主耶穌是全地的神,是我們素來所等候的神,主耶穌必拯救。我們宣告,台灣萬民必因主耶穌的救恩歡喜快樂!
3.為政府和首長
「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裏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主人來到,看見他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太24:45-46)
因應因疫情嚴峻所造成的經濟困窘,政府已推出紓困專案。我們禱告,負責執行的政府相關人員,都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能忠於職守,按著公平正直的法則,將資源分配給真正需要的人。
4.為教會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13:13)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羅5:3-5)
主藉著疫情震動教會,將一切可被震動的,都拔出、拆毀、毀壞,好叫那永遠常存的信心、盼望和愛得以被建立、栽植在神的百姓當中。求主堅固我們的信心,讓我們得以持續立穩在因信稱義的恩典,在患難中仍然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求主聖靈將愛澆灌在台灣教會,幫助我們能夠在患難中生出忍耐、老練和盼望,並且深知我們的盼望不會落空。求主帶領台灣教會一切勞苦、作為和忍耐,都回到那永遠常存的信心、盼望和起初的愛。
5.為疫情
自疫情爆發至今,每天都有多人死亡,我們迫切呼求,求主發命醫治那些已被感染的人,拯救臨近死門的人,救他們脫離死亡。求主幫助各縣市政府及人民,能及時控制已發生的社區感染,使本土病例可以歸零。也求主供應足夠且安全的疫苗,也讓每位施打疫苗的人都能健康平安。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 為台北城市進入命定:城市24/7禱告城牆
a)為加入守望編組的教會牧者及教會管理人禱告,求主賜他們健康的身心,興盛的靈魂,美好和諧的人際關係。祝福他們在神在人面前都能蒙恩寵,多結果子。
b)繼續為台灣西海岸能建立合一的禱告城牆禱告。求主激動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和嘉義的教會牧者們,領受異象,帶領弟兄姐妹加入守望的行列。
2.為12行政區的突破:士林區
國立故宮博物院位於士林區,是國內最具規模的博物館,是台灣八景之一,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與漢學研究機構,館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的參訪旅客,是士林區的重大產業。我們禱告,求主保守故宮的安全,不容內外盜賊偷竊毀壞;也求主潔淨館藏中的偶像和異教文物,斷開過往跟靈界的聯結,不再具有魅惑人心的作用,也無法再鼓勵人崇拜偶像。求主使用故宮館藏對參訪的旅客說話,使人思索並積極尋求生命的本源—耶穌基督。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智利
智利共和國,通稱智利,位於南美洲,是全球最南端的國家,1818自西班牙獨立。智利的總人口約1863萬人(2019),70%信仰天主教,15%信仰基督新教,然而天主教會的人數日漸減少,影響力也隨之下滑,現只有12%-23%的天主教徒固定參加彌撒。我們求主賜合一的靈給智利的眾教會,使各宗派及各族群的教會能夠與神的心意對齊,彼此合一相愛。特別為天主教會禱告,求主賜真理的靈,更新天主教徒的信仰,釋放他們脫離一切宗教的綑綁,進入耶穌基督裡的自由及豐盛。
2.守望國際局勢
據報導,寮國警界人士指出,新冠肺炎大流行導致寮國村莊經濟困難,使得被騙去中國的年輕女姓人數暴增。這些女孩來自貧困家庭,沒有受過教育,以為到中國有工作機會,卻因此陷入性交易和假婚姻中。我們為在列國中這類充滿欺騙詭詐的人口販賣問題禱告,求主介入掌權,興起有能的政府,打擊不法的人口販賣組織,拯救無辜少女脫離魔掌,得平安歸回家園。
心得:
短短的經文,保羅三次提到我們「藉著主耶穌基督與神和好」。原本我們與神之間有罪的阻隔,有罪的我們只會惹神發怒,按理說必受審判與刑罰;是耶穌救贖的血使我們得以被稱為義。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耶穌基督已為我們死。我們沒有任何功勞、沒有任何可誇的;耶穌基督為我們死,我們就不再是神的仇敵。這救恩完全是出於恩典,是上帝超越的愛——無條件、無比的愛。因此,現在的我們不再帶著懼怕刑罰的心來到主面前,而是有歡喜的盼望。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使我們的心大大被神的愛充滿。我們也藉著耶穌,以神為樂。基督徒的喜樂不是勉強、不是裝出來的,是從內發出的,是因我們裡面有聖靈才產生的喜樂。即便在患難中,因著耶穌,我們也能有真實的歡喜。雖然全球疫情帶來的影響不免使人憂心,但它不能奪走神放在我裡面的平安與喜樂。
禱告:
親愛的主,其實我不能明白,為何祢如此愛我?我其實是很被動地被祢的愛澆灌、不明究理的享受著祢的恩典。當我明白過來,我還是一樣——什麼也不能。這讓我對祢——賜給我測不透的愛的祢——心生敬畏與感謝。我似乎也更明白了保羅的命令:要喜樂,要靠主喜樂。親愛的主,謝謝祢如此愛我,謝謝祢接納了不配的我,謝謝祢賜給我豐富恩典。不再懼怕,而是與主和好。感謝祢。奉靠主耶穌的名,阿們。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09/12/一次的義行/
在俄勒岡州的馬盧爾國家森林許多樹木的樹根上,生長一種通稱為蜂蜜蘑菇的真菌,蔓延的面積廣達900萬平方米,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生物體。兩千多年來,這真菌在整座森林織就的「黑色鞋帶細絲」,在生長過程中導致樹木死亡。那有如鞋帶細絲的「根瘤菌」,可深入土壤內3公尺。儘管這是個龐大的有機體,但剛開始時只不過是一個微小的孢子!
聖經告訴我們,因一個不順服上帝的行為而導致世人都被定罪,但另一個順服上帝的行為,卻翻轉了整個結局。這就是使徒保羅在亞當和耶穌之間所做的對比(羅馬書5章14-15節)。亞當的罪,使「全人類」都被定罪,並面臨死亡(12節)。因一個不順服的行為,所有人都成為罪人,並在上帝面前受審判(16節)。
但上帝有一種處理人類罪惡的方法。透過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義行,上帝讓人得著永生、得稱為義,能與祂和好。耶穌基督的愛與順服的行為,遠勝過亞當那一個不順服的行為,以致耶穌能使眾人「得生命」(18節)。
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使所有相信祂的人得著永生。如果你尚未得到祂的寬恕和救贖,今天就來信靠祂吧!如果你已經是基督徒,就讓我們為祂那因著愛的偉大行為,所成就的一切來稱頌祂!
【思想】
亞當和耶穌的單一行為,讓你明白罪會帶來什麼影響?
耶穌的犧牲如何使你更想活出榮耀主名的生活?
【回應】
親愛的上帝,
感謝祢透過耶穌賜下救贖和永生!
請幫助我與人分享祢拯救世人的方式。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五12)
聖經不是說神因一人的罪,就刑罰所有的人;聖經乃是說人的罪性——我對自我主權的把持,是由一人進入人類。
然而另一個人擔負了人類的罪,把罪除掉(來九26),這是何其奧秘的啟示呢。
罪性並非指錯失或道德的敗落,而是自我實現的傾向——我是自己的神。
這傾向可以表現得很道德,也可以很不道德,但只有一個根基,就是對自我主權的把持。
主耶穌不論碰到罪大惡極的人,還是正人君子,祂均不理會前者道德的敗落或後者道德的操守;祂所注意的,是我們所看不見的——人的意向。
罪是與生俱來的,是人無能為力的,但神藉著救贖對付了罪。
神藉主耶穌的十字架,拯救整個人類,使我們可以脫離那因罪性而來的咒詛。
神從不因人有遺傳的罪根而定人的罪。定罪不是由於我生來承襲了罪,乃是因知道主耶穌來救贖我,而我仍拒絕祂,那時我就要被定罪了。
「光來到世間,世人……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
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祂的生得救了。(羅五10)
我不是因我的信得救;我是因著信,知道自己得救。悔改不能救我;悔改只表示我體會神在基督耶穌裡所成就的。最危險的是把重點放在果效,而不放在原因上。因為我順服,所以與神和好——我的成聖。不!我與神和好,是因為在一切以先,基督死了。當我轉向神,憑信心接納神所啟示我——耶穌基督救贖的大能——就立時進入與神和好的境地;又憑著神恩典超然的神蹟,我立在稱義的地位上。這不是因為我認罪,不是因為我悔改,而是因為主耶穌所成就的。神的靈帶來一道透徹的光芒,於是我知道自己得救了,雖然我不知道這到底怎樣發生的。
神的救贖並不建基於人的邏輯,乃建基於耶穌的捨身。我們得以重生,是因為主的救贖。有罪的人可以成為新造的人,不是由於他們悔改,不是由於他們相信,乃是由於神在主耶穌裡奇妙的工作,這是一切經歷之首。稱義成聖的穩固保障是神自己,我們不必去做甚麼,因為一切已在救贖中作成了。上帝奇妙的作為使超然的成為自然,我們可以認識主耶穌已成就的——「成了」。
心得:
罪因著亞當一人的悖逆進入世界,罪的工價乃是死,死就臨到了眾人。在未有律法之先罪就已經存在,既使人不知何為罪或不認罪但罪的效果已存在,律法設立的目的是要叫人知罪,但無法使人不犯罪。神的恩典透過祂的兒子耶穌基督成為全人類的救贖,解決罪的問題,人不再被罪與死亡所轄制,凡相信祂的人是永遠的住在耶穌基督裡,成為祂的兒女,是與祂有更密切的關係,是在祂的愛中活著。盼望我們成為一個傳揚耶穌救贖恩典的人,使人因認識救恩而讓耶穌基督在生命中作王。
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賜下愛子耶穌基督,使我這有罪的人能夠來到祢施恩座前。律法使我知道在生活中沒有能力達到神的標準,好使我承認自己更需要神的恩典,幫助我能夠活出與得救的恩相稱的生命,不再讓罪來掌權,而是願意過順服主,有耶穌基督在生命中作王掌權的得勝生活。禱告奉耶穌基督得勝的名求,阿們!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1/29/rom-day11
【經文】羅馬書5章1~11節
我們若相信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而死,也相信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所以按著神的應許,我們已經被神稱義。這稱義的意思就是神不再看我們為罪人,因為一切的罪在基督的寶血裡都被遮蓋和塗抹了,所以我們有了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稱義」的地位。這真是神所賜莫大的恩典,而且是神主動的施恩,只有信耶穌基督是救主才能得著。不僅如此,因為稱義使我們從與神隔絕成為與神和好,這也是莫大的恩典。
聖經在這裡談到「與神相和」,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原來過去我們因為不信,我們都活在罪惡裡,身上充滿著罪惡,與神為敵,因此神對人當然是憤怒的,而我們落在神的怒氣裡,是多麼可怕的事,但是感謝神願意與我們和好,並且神是主動施恩。今日因為與神和好了,我們才真正有了平安,並且是充滿盼望的,因為是救主帶領我們進入這恩典之中,祂使我們被恢復可以與神相交,能與神親密的在一起,這是多麼有福的事,令人充滿歡喜快樂!這一切都是出於神的愛,神愛祂所造的人,不願意人與祂隔絕,所以神才施恩拯救,其實人犯罪是出於自己,人自己要為罪負責,與神無關,但在我們都還作罪人的時候,神卻已經差派愛子耶穌基督去為我們贖罪而死,這更加顯明神的愛在我們身上,這愛真是長闊高深無法測度,超過我們所能明白的。
所以神的愛真是一個最偉大的力量,帶來生命的改變。過去我們常落在自己的憂慮裡,看環境、看問題,總是看不見任何盼望。但是有了神的愛就不一樣,聖靈會把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使我們既知道神為了愛我們所付的代價何其的重,祂的愛是何等的偉大,就更加相信神那不離不棄的愛,這使我們大有盼望。也許患難未曾改變,但我們卻因為經歷了神的愛,眼光不再一樣,信心也大不相同。並且透過聖靈的幫助,使我們能看見苦難中神化妝的祝福,使我們依然歡喜快樂。所以要追求聖靈的充滿,聖靈的作為能使我們繼續享受在神的愛裡,並看見神的祝福。
【回應】
親愛的天父!
祢愛我們,讓耶穌作為我們的贖罪祭。
我們願意凡事不偏離祢的心意,
即便堅持真理而有所虧損,也要堅定的信靠祢,
一生以神為我們的滿足、喜樂。
【禱讀】
羅馬書5章1~2節
我們既因信稱義,
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我們又藉著他,
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
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1/30/rom-day12
【經文】羅馬書5章12~21節
在人的生命中,罪的存在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亞當和夏娃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亞當是人類的代表,人的先祖在自由意志中選擇了違背神,於是從亞當和夏娃開始,罪惡的權勢就進入了世界上所有人的當中,一代又一代都活在罪惡之中。罪的結果帶來死亡,這死亡不僅指人無法勝過肉體的衰敗,有朝一日終將走向肉體的滅亡,死亡更代表著靈性的死亡,也就是人與永生神之間所產生的隔絕。
罪並不是神造成的,罪其實是人自己選擇的結果,也許在律法頒佈之前,我們沒有律例條文可以知罪或是定罪,但在有律法之前,人早已經活在罪惡裡了,因為罪並非單純指觸犯了律法,
凡違背神心意的事都稱為罪。
但是感謝神,與神隔絕並不是神造人的心意,罪如果成為人與神之間最大的攔阻,愛我們的神就定意要改變這個情況,第一個必須要做的事就是要除去人的罪,而且是永遠的除去。亞當代表的是舊造之人,在亞當的軟弱失敗之處,神使用耶穌基督帶來拯救,因此祂成為新造之人的代表。透過耶穌基督改變人深陷罪中的問題。
感謝神,耶穌基督是神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神子降世為人,所以耶穌當然比亞當更大,而耶穌所代表的正是神豐盛的慈愛及憐恤。只因亞當一次的犯罪,人就永遠落入罪中了,而千百年來人所累積的罪惡,神卻使用耶穌基督的寶血,一次就完全洗淨,可見神的恩典是多麼浩大!
「罪與死」曾因為亞當的過犯,而在人的生命中作王掌權。但耶穌基督救贖的恩典遠遠勝過罪,因此,基督耶穌理應在我們重生得救之人的生命中作王、掌權直到永遠!只不過,我們是否有願意的心,將生命的主權交託於神,好讓耶穌基督作我生命的王?讓耶穌作王的意思就是我們要凡事順服基督,願意選擇以主的心意作為我們行事為人的決定。如此行之,相信我們必然活在神的心意裡,神的恩典也必然多而又多。
【回應】
親愛的天父!
我們蒙主的救贖得以脫離黑暗權勢,
生命的主權就完全屬於祢。
求主幫助我們在恩典中剛強站立,
勝過罪惡的試探,
過一個合神心意的生活,
在這世代成為主浩大恩典的見證人。
【禱讀】
羅馬書5章15節
只是過犯不如恩賜,
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
何況神的恩典,
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
豈不更加倍地臨到眾人嗎?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2/05/不為安樂
【經文】羅馬書5章1-11節
有一天,當振宇正騎著摩托車時,一輛汽車突然切入振宇的車道,使他連人帶車飛向迎面而來的車流。兩週之後,當振宇在創傷中心醒來時,情況糟透了,他的脊椎受傷,導致下半身癱瘓了。振宇祈求能得醫治,但卻未能如願。儘管如此,他相信上帝滿有憐憫地教導他一個功課:「生命的目的乃是使我們越來越有基督的樣式。可惜的是,這不會發生在一切看似美好的生活中,而是發生在生活艱困的時刻。這時,我們不得不藉著禱告倚靠上帝好度過每一天。」
使徒保羅闡述與上帝和好的兩個益處,就是在患難中能忍耐和歡喜(羅馬書5章3-4節)。這兩個益處不是要人百折不撓地忍受痛苦或苦中作樂,而是邀請我們對上帝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倚靠基督就能「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3-4節)。這全都源於信心,即相信天父不會離棄我們,祂會陪伴我們走過烈火般的試煉,並且邁向未來。
在患難中,上帝仍然與我們同在,並幫助我們在祂裡面成長。與其將苦難視為被上帝厭棄,不如將苦難視為上帝用來磨練和建立我們品格的方式,因我們會經歷到祂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5節)。
【思想】
你需要如何改變自己的心態和想法,才能倚靠耶穌的力量面對苦難?
有什麼具體的方法能讓你以忍耐和喜樂面對這週的挑戰?
【回應】
耶穌!
當祢賜下我所需的一切,
使我在生活中得以忍耐時,
求祢使我能在祢裡面得著盼望和喜樂。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4-16-5-6-11-15b40bf6019b4096a23405a95e4eef6a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ND3uisjho
二、閱讀經文
羅馬書5:6~11
5:6 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
5:7 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
5:8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5:9 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上帝的忿怒。
5:10 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上帝兒子的死,得與上帝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5:11 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和好,也就藉著他以上帝為樂。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耶穌為誰死在十字架上?上帝既然如此深愛著我,我應當如何回報祂的愛,如何向祂委身呢?
2. 我們要如何與上帝和好?我是否因能夠得救而天天以上帝為樂呢?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羅5:8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JJVfsMCzA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創世記44~45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4-16-44-45-84eb1ebe41234d17b1f629c8872cf200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6. 30天為穆斯林世界禱告第15天:
https://filev2.frontiers.org.tw/web_ad/800x600/a6/56/a656cdf822dba1bb8c78ed0e7682f016.jpg
七、大齋期第40天的問題思想(聖週六):
今天是聖週六,邀請弟兄姊妹在今天可以有幾方面的操練和學習:
1.讓自己保持安靜,暫停接受不必要的媒體和資訊,讓我們的心專注於耶穌,聆聽祂說話,感受祂的心。
2.安排禁食禱告,並且暫停生活中不必要的欲望和享受,讓自己不倚靠外在的事物來滿足內心的需要,而能留意到內在靈性的需要,到底我們最深的需要和渴望是什麼?
3.預備自己,等候期待耶穌的復活日,讓我們像是預備好在復活早晨來到墓旁首先經歷耶穌復活的婦女,我們可以花一些時間,求聖靈幫助我們檢視自己的生命、與神的關係、與人的關係、家庭、教會、工作、困難等,讓我們把生命中的困境、缺乏盼望、需要經歷耶穌復活大能的部分,帶到耶穌面前來禱告。
4.可以找屬靈同伴或小組弟兄姊妹,彼此分享自己上述的學習和領受,以及需要代禱的地方。
大直內湖教會24小時守望禱告網(第854週)
整體目標:全區歸主,普世宣教,神的國在台灣復興,為以色列求平安
祭司的國度--從奴隸到君王
節錄自葉光明牧師<以禱告與禁食來塑造歷史>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二章進一步解釋這些惟由聖靈啟示給基督徒的真理:「我們講的,乃是從前所隱藏、神奧祕的智慧,就是神在萬世以前預定使我們得榮耀的。這智慧世上有權有位的人沒有一個知道的,他們若知道,就不把榮耀的主釘在十字架上了。」(林前2:7-8)這「從前所隱藏、神奧祕的智慧」啟示基督就是「榮耀的主」,要「使我們得榮耀」,因為當我們與祂聯合,就是有份於祂的榮耀了。2:9-10保羅接著說:「如經上所記:『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晴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只有神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保羅再次強調這種知識不是從感官得來的,更非出自人的理性或想像,只能由聖靈向我們顯明。
哥林多前書2:12保羅總結說:「我們所領受的,並不是世上的靈,乃是從神來的靈,叫我們能知道神開恩賜給我們的事。」保羅在此對比了兩種知識來源:「世上的靈」,讓我們知道世上的事,由此了解我們在世上的國民身分,及其附帶的一切權利與義務。但「從神來的靈」向我們啟示基督的國度和我們在其中的位子,由此了解我們作為天國公民的權利與責任。
倘若我們覺得與基督同坐寶座似乎遙不可及,或不太真實,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尚未領受聖靈藉著聖經賜下的啟示。若無啟示,就不能了解也不能享受我們是天上國民的好處。我們會發現自己還是像奴隸一樣勞苦,一點都不像掌權的君王。
從奴隸到君王
從創世開始,神的旨意就是要人與祂一同治理全地。創世記1:26道出了人受造的目的。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全地。」由於悖逆的緣故,亞當和其後裔喪失了治理的地位,他們沒有順服神作王治理全地,反成了受制於罪和撒但的奴隸。
不過,全人類因亞當而失去的治理地位,卻因著信在基督裡都恢復了。「若因一人[亞當]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羅馬書5:17)亞當悖逆的結果與基督順服的結果,都在此生顯明了。現在,死在不信者生命中作了王,同樣的,信徒藉著基督在生命中掌權作王。因著與基督聯合,我們就與祂同復活、同坐寶座,現在我們與祂一同作王掌權。
◎「社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訊息:
1. 「放學回家教育中心」已經開始暑期活動,請為新老師和學生代禱。
2. 協會一樓已開始兒少據點暑期活動,請為負責老師和20多名學生代禱。地下室防水工程持續進行中,求神保守。請以禱告紀念協會經費的需要,並歡迎奉獻。
奉獻專戶:社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
台北富邦銀行(012) 內湖分行,帳號00440102052226。
代禱事項07/03 ~ 07/09
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詩篇139:23-24
► 以色列: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7月中訪問以色列、巴勒斯坦政府,並參加在沙烏地舉行的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區域峰會。請為拜登政府在以巴和伊朗問題上的立場代禱,也為中東國家願意與以色列建立友好關係代禱。
以色列已經解散國會,將於11月1日舉行大選,過渡總理由外交部長拉皮德擔任。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也選出阿爾謝赫為秘書長,被視為是政府主席阿巴斯的指定接班人。請為以巴政治局勢和權力順利轉移代禱。
► 國際:
猴痘疫情已經影響了全球55個國家,歐洲擴散快速,暑假又有各種節慶,男男性行為是高危險群。求神保守男同性戀族群,讓他們願意停止不討神喜悅的生活,並避免疫情擴散。
G7七大工業國集團年度峰會和NATO北約峰會已經結束,關注俄烏戰事、中國的威脅和國防上的合作。求神保守世界局勢的發展。
7月1日是香港回歸中國25周年紀念,但中國南方的洪災和北方的熱浪已影響糧食的生產、運送與保存,加劇經濟困境。請為中共政權和香港的未來代禱。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保障墮胎權的裁決,引發社會嘩然,各地示威。請為各州能謹慎制定墮胎相關法案,保護胎兒生存權。
► 國家及城市:
台灣已出現猴痘病例,疾管署宣布提升全球44國猴痘旅遊疫情警示。請為政府能做好對猴痘的認識和預防措施代禱。暑假返國人潮多,求神讓新冠和猴痘疫情受到控制,不致擴散。
經濟部決定調漲電價,平均漲幅8.4%,台北捷運跳腳,打算跟進。台灣夏季用電量大,供電吃緊,請為政府的能源政策代禱,讓台電有經費改革缺電和跳電問題,民眾能習慣節約能源,愛護環境。
暑期是旅遊旺季,容易發生山野海邊等意外,或是交通事故。青少年找工讀機會時,也可能遇到網路詐騙或求職陷阱。求主保守學生們暑期的時間安排和出入平安,並能謹慎交友和發展男女關係。
► 地區:
地區2位牧者已經開始中東訪問,難民服務隊也將陸續前往創啟地區2個月,請為參與者的身心靈健壯、出入平安,跨文化適應及同工關係代禱,也為服務隊與當地政府和民眾關係蒙主賜福代禱。
7月30日將在大湖公園舉辦「草地音樂節--讓爸爸開心!」活動,請為眾教會願意踴躍參與,服事團隊的籌備事宜代禱。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10/13/你還愛我嗎?
【經文】羅馬書5章6-11節
十歲的琳琳終於被收養了,但她卻常常擔心害怕,因為在她生長的孤兒院裡,她經常會因為小小的過失而受罰。琳琳問她的養母:「媽咪,妳愛我嗎?」她的養母(我的朋友)給了她肯定的答覆,但琳琳又問:「如果我犯了錯,妳還會愛我嗎?」
當我們覺得自己讓上帝失望時,有些人雖然沒說出口,但可能也想問上帝相同的問題:「祢還愛我嗎?」其實,我們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難免都會犯錯以致得罪上帝。在犯錯之後,我們常會猜想:我所犯的錯會不會使上帝不再愛我?
還好,約翰福音3章16節向我們保證了上帝的愛。上帝差祂的兒子耶穌為我們而死,只要我們相信祂就能得到永生。但若是我們在信主之後令祂失望,那該怎麼辦呢?此時我們更需謹記,「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羅馬書5章8節)。如果上帝在你我最糟糕的時候還願意愛我們,那如今我們已經成為祂的兒女,就更加不需要質疑祂對我們的愛了。
當我們犯罪時,天父會慈愛地糾正並管教我們。然而,這不是嫌棄我們或是要定我們的罪(羅馬書8章1節),而是因為祂愛我們(希伯來書12章6節)。但願我們這些上帝所愛的兒女,時時謹記祂對我們的愛堅定不移且永不改變,讓我們因這有福的確據而不再擔心害怕。
【思想】
瞭解上帝對你的愛之後,如何使你更願意順服祂?
這如何影響你對罪的看法?
【回應】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對我堅定不變的愛。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3/03/這愛是真的
【經文】羅馬書5章6-8節
當發現自己的未婚夫正與別人約會時,巧潔感到萬分震驚。她說:「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垮了,原來我一直活在欺騙和謊言裡。」巧潔之前的一段戀情也是因為類似的情況而結束。因此,當她後來在一個佈道會中聽到有關上帝的愛時,心中不禁懷疑:這又是一個騙局嗎?我會因為相信上帝說祂愛我而受傷害嗎?
我們或許跟巧潔一樣,因經歷過感情傷害而對此十分謹慎,甚至感到害怕,不敢再相信他人愛的承諾。我們甚至可能對上帝的愛也是如此,懷疑其中會有陷阱。但沒有陷阱,上帝的愛是真的。因聖經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巧潔告訴我:「最後,我發現上帝已經藉著基督為我而死,證明了祂的愛。」她明白我們因為罪而與上帝隔絕,但上帝愛我們,藉著基督為我們死,使我們能與祂和好(羅馬書5章10節;約翰一書2章2節)。因為這樣,我們的罪可以得赦免,且能期待將來永遠與祂在一起(約翰福音3章16節)。
每當我們懷疑是否能真正相信上帝的愛時,請記住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因為祂是信實可靠的,所以我們能相信祂愛的應許。
【思想】
你曾否覺得很難相信上帝的愛?為什麼?
當你知道主耶穌為你而死,你的反應如何?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為我而死,顯明了祢的大愛。求祢的愛改變我、醫治我,並引導我與人的關係。
【羅馬書 5:6-8】
|因信稱義之福(二)|
這段經文是保羅神學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文。保羅在前面提到,我們在患難中是有盼望的,因為在患難時,神的愛會藉著聖靈澆灌我們。接著保羅藉著五章6-8節這段經文,給我們一個強而有力的保證:「當我們成為神的兒女以後,神的愛必定永不離棄我們」,因為,當我們還是罪人時,耶穌就為我們死,這是宇宙間「最大的愛」。也許有人會為「義人」死,為「仁人」死,有人會為了自己所崇拜、所愛的、對他有恩情的人死,這已經是少有的愛,但耶穌為了我們這些不道德的人死,不僅如此,甚至為我們這些作祂仇敵、敵擋神的人死(6節中的「罪人」是「不敬虔的人」)。這不僅是宇宙少有的,甚至是不可能有的愛。
因此,保羅強調,藉著為罪人、為敵擋神的人死,耶穌已經把祂最大的愛彰顯出來了。這個極偉大的、已經發生過的愛的事實,保證神的愛永不離棄我們。
我們這些信耶穌的人,我們對神的愛不是憑感覺,憑環境來判斷的,神的愛從祂已為我們這些罪人釘十架而堅定不動搖了。我們千萬不要因為患難而懷疑神那永不改變的愛。
曾經有一個弟兄,他在患難中向神禱告說:「主啊!求祢把祢更大的愛讓我看見!」耶穌給他的回答是:「沒有了」。為什麼呢?因為祂已把宇宙中最偉大的愛呈現出來了。但願我們抓住這個愛的事實,永不再懷疑神的愛,在患難中以信心和盼望等候聖靈愛的澆灌。
◆回應:
主啊!謝謝祢藉著十架的大愛向我們保證祢永不改變的愛,因此,我在患難中決不動搖,相信神的愛必定藉著聖靈澆灌在我身上。
◆背經:
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 5:6-8)
【羅馬書 5:1-5】
|因信稱義之福(一)|
保羅把因信稱義的真理講解清楚之後,接下來他提到因信稱義所帶給我們的福份。從這段經文我們看見因信稱義有兩方面的祝福:
一、享受恩典
第2節保羅告訴我們,藉著耶穌我們已進入了神的「恩典」中,現在就已經開始盡情享受神的恩典了。而使徒約翰也說過,這恩典是「恩上加恩」(約一16)。哈利路亞!這應是你我的經歷。從我們認識主耶穌開始,我們就經歷神給我們「恩上加恩」。從靈魂得拯救,得醫治,得自由的恩典,到「凡事興盛」,「身體健壯」的恩典;從我們個人得恩典,到我們周遭的人,包括我們的家人、同事、朋友、鄰舍也因著我們得恩典;從單身的時候有恩典,婚姻上有恩典,在建立家庭的過程中都有神奇妙的恩典。如同大衛所說的:「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廿三6)。讓我們盡情享受神的恩典吧!
二、享受苦難
第3節保羅說:「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雖有苦難,但仍是積極與喜樂的。是否我們信了耶穌之後就「一帆風順」,沒有患難呢?不是的,乃是當我們信了耶穌之後,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我們的患難有了新的價值與意義。
因為,苦難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方面,如同第3-4節保羅所說的:苦難可以使我們的「生命更成熟,更老練」!
苦難的另一個祝福,如同第5節所說的,苦難可以使我們更深地經歷神的愛。因此,當我們面對苦難時,我們仍然是積極喜樂的。
◆回應:
主啊!謝謝祢「恩上加恩」的恩典,使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謝謝祢!因著認識祢,我們在患難中仍然保持積極、喜樂與盼望,因為知道苦難在祢手中有了積極的意義和價值。
◆背經: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馬書 5:3-5)
【羅馬書 5:9-11】
|因信稱義之福(三)|
這段經文保羅仍然繼續用「平行段」的經文,讓我們再次看見,因信稱義是何等的有福。從五章1-8節我們已經看見,因信稱義所帶來的福,不僅在過去我們接受主的時候蒙福,現在我們就可以開始歡歡喜喜地享受恩典及患難。不但如此,我們也歡歡喜喜盼望將來的榮耀,這就是神豐盛不止息的恩典。而這段經文也同樣描述神那豐沛的恩典,使我們不僅靠著耶穌的血稱義,也要在將來審判時免去神的忿怒(9節),而且,我們現在就可以享受兩方面的恩典:
一、因祂的生得救
第10節保羅提到,我們會因耶穌復活的大能而得救。這裡的「得救」與腓立比書二12所說的:「恐懼戰兢作成得救的工夫」一樣,都不是指「重生得救」,因為重生得救是不需要「作工」的,是因信稱義的。這裡的「得救」乃指我們靠著耶穌復活的大能,從罪惡及黑暗的權勢中得拯救。
神的心意不僅使我們與祂和好,神的心意更是要我們脫離罪惡及黑暗的權勢。因此,我們不僅要稱義,我們要成聖,要過得勝的生活,這是神藉著耶穌要賞賜給我們的生活。
二、以神為樂
第11節保羅說:「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祂以神為樂」。我們不僅與神和好,不需承受將來的刑罰,我們更能積極的過喜樂的生活,這種喜樂的生活不是從人來的,也不是從環境來的,而是「靠主常喜樂」,「以神為樂」。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在患難中仍然積極喜樂,因為知道神的愛永不改變而有的喜樂。這是真喜樂,是沒有人能給,也沒有人能奪走的喜樂。
◆回應:
主啊!我不僅要與祢和好,我還要靠著祢過成聖、得勝的生活,也靠著祢過「以神為樂」的生活。
◆背經:
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羅馬書 5:11)
【羅馬書 5:12-21】
|因信稱義之福(四)|
保羅在這章經文中不斷讓我們看見因信稱義的福,讀來讓我們心中激動不已!今天這段經文最主要讓我們看見:「因著亞當所帶給我們的絕望,遠不及基督所帶給我們的盼望」。
因著亞當的過犯,罪和死進了這個世界,作了我們生命的主宰,人無法脫離罪的轄制,於是,死就臨到我們。不僅活著沒有盼望,死後還要面對審判,人類無法脫離這悲慘的命運。
然而,因耶穌的善行,我們得以重新享受生命的自由,享受恩典及永生的生命。不僅如此,保羅要強調的是第15-17節所說:「過犯不如恩賜」,神是慈愛的,若因亞當一人的過犯,使我們落入如此悲慘的光景中,我們當深深地相信,並深深地期待,神要藉著耶穌基督一人的順服,把祂的恩典「更加倍」地臨到我們的身上。
當我們想到,我們個人及這個世界,過去因著一人的悖逆而失去了恩典和自由,世界充滿了絕望與痛苦,如今,當從我們開始去支取從耶穌一人的順服,受苦而來的洪恩;並且渴望這世界因著耶穌而改變。
我們渴望看見許多因亞當的過犯而被罪和死轄制,活在痛苦絕望中的人們,因著耶穌基督而得生命,得恩典和自由,以致我們能感動地如保羅在第20節所說:「罪在那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因為我們愈發在罪人身上看見神極大的恩典。我們這些經歷耶穌恩典的人,當更努力宣揚祂的救恩,好讓更多的人「離開亞當,進入基督」。
◆回應:
主啊!我真知道祢的恩典大過亞當的禍害,我真渴望祢的恩典在我身上更顯多來榮耀神,我渴望看見更多人經歷主的恩典,離開亞當,進入基督。
◆背經:
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樣,恩典也藉著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羅馬書 5:21)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6/08/從試煉得堅固
【經文】羅馬書5章1-5節
我翻著一些舊信封,瞥見一張貼紙,上面寫著「我做了視力檢查」,回憶頓時湧現心頭。我彷彿又看見四歲的兒子,忍受了滴下使眼睛刺痛的眼藥水之後,驕傲地貼上這張貼紙。由於他一隻眼睛肌肉無力,因此他每天都必須戴好幾個小時的眼罩,遮住那隻健康的眼睛,好訓練另一隻眼睛的肌肉。此外,他也必須接受手術治療。他一關又一關地完成挑戰,仰賴身為父母的我們給予他安慰,並帶著單純的信心倚靠上帝。這些難關使他培養出堅忍不拔的品格。
經過試煉與苦難的人常會因這些經歷而有所改變。但使徒保羅更進一步要我們「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這些經歷能使我們生出忍耐。忍耐能孕育出堅強的品格,品格能鞏固我們對救恩堅定不移的盼望(羅馬書5章3-4節)。保羅肯定明白什麼是試煉,他不但曾遭遇船難,還因信仰被關進監獄。然而,他寫信給羅馬的信徒,說:「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5節)。使徒保羅清楚知道,當我們倚靠耶穌的時候,上帝的靈就會保守我們對耶穌的盼望長存。
不論你遭遇怎樣的困境,要知道上帝會將祂的恩典和憐憫澆灌在你身上。上帝愛你!
【思想】
試煉和挑戰如何幫助你更信靠上帝?
在你如今的處境,你要如何倚靠上帝的看顧?
【禱告】
永遠慈愛的上帝,祢應許永不離開我。求祢幫助我,即使在困境中掙扎,也不忘記祢的應許。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08/11/我是誰?-3
【經文】羅馬書5章6-10節
羅伯特.托德.林肯一直活在父親巨大的光環之下,他父親就是受人敬愛的林肯總統。在他父親去世很久之後,羅伯特的身分依然只被人視為林肯總統的兒子。他的一位好友寫道,羅伯特常說:「沒有人想要我擔任戰爭部長,他們想要的是亞伯拉罕.林肯的兒子;沒有人想要我擔任駐英公使,他們想要的是亞伯拉罕.林肯的兒子;沒有人想要我擔任普爾曼公司的總裁,他們想要的是亞伯拉罕.林肯的兒子。」
這種挫敗感並不僅限於名人之子,我們都熟悉這種自身價值不被重視的感覺。然而,上帝對我們的大愛已經顯明了你我是何等寶貴。
使徒保羅指出,我們原是活在罪惡中的罪人,但因基督的犧牲而有了新的身分。保羅寫道:「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羅馬書5章6節)。即使在我們最糟糕的時候,上帝就已經愛我們了!保羅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8節)。上帝重視我們,甚至讓祂的兒子代替我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我們是誰?我們是上帝所愛的兒女。今生得此身分,夫復何求?
【思想】
你何時曾活在某人的光環下而感到失落?
你如何藉此領悟上帝對你的重視?
【禱告】
天父,我感謝祢,因為不論我是誰,或是一個怎樣的人,祢總是愛我、饒恕我。
敬拜詩歌:我們呼求 (讚美之泉 (12))
https://youtu.be/KQhtTopSb_k
一、安靜:耶和華是我的磐石,早晨祢是我求告的高台。
二、讀經:羅馬書 5:1-11
1. 重點說明:
亞伯拉罕既蒙神算為義,神就進一步與他建立約的關係。同樣的,我們因信稱義之後,既與神和好,不再是仇敵,就要進一步去領受神預備要給我們的恩典,與神建立美好堅固的關係。這樣,在本段落中看到與神相合之後,就產生出盼望和喜樂,即使在逆境困難之中,因著聖靈將神的愛充滿我們,賜給我們力量與幫助,以致能歡歡喜喜忍耐,度過難關。
2. 鑰節: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 5:8)
三、默想:
■我們因信稱義後,有哪些美好的祝福?(v.1-v.2、v.5、v.11)
■神為何容許患難臨到我們?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嗎?(v.3-v.5)
■請反覆誦讀第 8 節,並思想基督的愛是怎樣的愛?我在什麼時候經歷過這樣的愛?這樣的愛給我帶來怎樣的改變?
四、禱告:親愛的主,唯有祢的愛,接納我的軟弱,這愛我不能測度,這愛我欣然接受並且俯伏敬拜。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羅馬書 5 章 1-11 節
敬拜詩歌:每當我瞻仰祢 (盛曉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YYFvhnJXbg
一、安靜:耶和華啊,祢是我所盼望的,是我素來所倚靠的主。
二、讀經:羅馬書 5:12-21
1. 重點說明:
罪因著亞當一人的不順服神,就進入世界;死又跟著罪而來,成為犯罪之人的結局。從此以後,世人因為自己的罪行,就與亞當一樣,服在罪與死的權勢之下。然而,神愛世人,藉著耶穌一人的順服,成就了義,使神的恩典豐豐富富的臨到眾人,使凡信祂的就可以稱義,得著永生。所以,脫離罪的轄制,是藉著信耶穌一人的義行而領受赦罪的恩典。既是恩典,就不是因為人的行為配得,而是神白白賞賜給人的禮物。
2. 鑰節: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羅 5:17)
三、默想:
■ 罪 因 亞 當 一 人 而 臨 到 眾 人, 那 麼 恩 典 如 何 臨 到 眾 人?(v.18-v.19)
■律法的存在,使過犯增加。神如何解決我們在律法之下的困境?(v.20-v.21)
■基督所帶來的恩典賞賜,何等豐富!為何人得救不能靠自己的行為?我每天所犯的每一個罪,如何能夠經歷赦免與釋放?
四、禱告:神啊!我的罪雖多,祢的恩典卻更多,並且沒有一個罪是祢不能赦免的,我願打開我的心門承認我的罪愆,領受祢的恩典,經歷祢的救恩。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羅馬書 5 章 12-21 節
因我們還是無助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羅5:6,NET中譯本)
無助——希臘字asthenon意思是「不強壯」,在新約最常譯為「軟弱」。新約中描寫的軟弱有四種:第一、肉體軟弱;第二、病痛;第三、內心窮乏或無力;第四、經濟貧困。
本節文保羅所談論的軟弱是在靈裡與神隔絕了,卻無從為自己做任何事。這句話是聖經中一句奇妙的宣告:正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幫助自己,神就來救拔我們。
特別是面對各種癮疾的人,無論是色情癮、毒癮或其他上癮行為,就能很了解那種完全無助,無法靠自己勝過捆綁的感受。我們若承認自己是軟弱無助的,完全沒辦法救自己,就是邁向康復的第一步了。
更重要的是,我們許多人都經歷以上四種軟弱,然而基督要把我們從各種光景中救贖出來。當你感到軟弱無助時,正是往神恩典的方向前進,我們怎能不感謝神呢?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每个人都有软弱无助的时候,无论什么原因,这好像是生命的裂纹,不会让人舒服,但却是拯救的光唯一可以照进来的地方。
如果软弱无助是终点,那真的令人绝望,但是如果是起点,是生命被撕裂后的重生,那就不值得绝望。有时候神并没有在我们无助的当下来拯救我们,是因为我们需要经历对自我的彻底绝望,也就是死亡,才能知道之后的复活完全不是自己生命本身的能力,而是神从外面打开了坟墓,叫我们出来。这样的经历越多,我们就越能荣耀神。
而当别人无助,无法自己产生信心的时候呢?他们需要我们信心的祷告,就像瘫子的四个朋友扒开房顶求耶稣医治一样,这个人得医治不是因为自己的信心,乃是因为他朋友们的信心。所以我们要作无助之人的朋友。
不要怕生命有裂痕,那就是耶稣定意要进入我们生命的地方。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新生命靈糧堂 小組分享材料(0816)
[話語分享]: 不完美的醫治
約 3:17「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
救。」
<生命的分享>:這週的信息中,你最受益的是什麼?或是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上帝是嚴苛完美的嗎?
太 5:48「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彼前 1:16「因為經上記着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問題:如果世人都必須完全,且嚴格完整並徹底的遵行所有的律法,那麼永恆
中教只有一個人可以得救。
實際:形成完美主義,過分注重細節,因而常對自己或別人的工作不滿意,心
中常充滿憂慮及罪惡感。
若看似不完美的人也能活出美好,人生才有真實的盼望。關鍵在於:上帝如何
看我,自己如何看自己。醫治是從接納不完美開始,完美的結果通常都需要經
過不完美的過程。
箴 17:3「鼎為煉銀,爐為煉金; 惟有耶和華熬煉人心。」
<生命的分享>:你覺得完美主義帶給你的感受是什麼?阿湯哥給你的啟發?
有完美的缺陷
什麼是完美?人認為的完美不是神的完美。有人曾說:無用之用乃為大用。完
美的人很容易愛,接納,但如何處理不完美,才能看到真愛。
詩 118:22「匠人所棄的石頭 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不完美的人因上帝的愛得以完全
耶穌愛世上所有的人,包括被社會拋棄的,不夠完美的人。聖經記載了一個生
活中充滿罪惡的女人,被法利賽人認定為「罪人」,但耶穌卻接納了她。耶穌
愛那些不完美,有瑕疵的人,包括了你我。
羅 5:8「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
了。」
<生命的分享>:為什麼接納別人的不完全為什麼這麼難?
上帝看你為寶貝
即使你是滿身豬屎,神說我還是喜悅你。但上帝尊重你我的自由意志,任憑我
們頸項剛硬,流浪受苦。目的是讓人體會上帝的愛。路加福 15:20-24 浪子的
故事。你我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的傑作和藝術品,你是 wow 的作品。一個人只有
看見自己的價值時,才會有真實的喜樂。
賽 43:21「這百姓是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
詩 104:31「願耶和華的榮耀存到永遠! 願耶和華喜悅自己所造的!」
生命的價值是透過上帝的眼光來看的
我們的價值不在於外人的評價,而是上帝的評價。神看你為寶為尊,每個人在
上帝的眼中都是無價之寶。我們應當接納自己,磨練自己,給自己成長的空
間。上帝看中的是全人(內在美)。
撒上 16:7「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
耶和華是看內心。」
透過上帝的眼光來發現生命無限的價值
我們需要學習看你有的,而不是看你所沒有的。
太 13:12「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
去。」
很多人原來是有,但是以為自己沒有,就自我限制,以致就活不出來。
<生命的分享>:你覺得你生命中最大的優點或是強項是什麼?你要如何使用?
只有接納才能帶來醫治
耶穌是為了你我的不完美而來的,上帝接納你我的不完美。正如耶穌接納那位
行淫被抓的婦人,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完美的人需要上帝,正如沒有病
的人不需要醫生。一個人知道自己的有限,是有福的。
路 5:30-32「法利賽人和文士就向耶穌的門徒發怨言說:「你們為甚麼和稅吏並
罪人一同吃喝呢?」耶穌對他們說:「無病的人用不着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
着。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生命不斷更新是一個過程
太 18:3「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
進天國。」
我們不是比別人好而得救,我們是每天都要更好更成長。真實的成長不是做給
人家看,真實的喜樂是來自於自己不斷的突破,而不是與其他人比較。一天到
晚都在和別人比較的人不會快樂。我們需要每天在基督耶穌裡經歷更新改變。
成長需要時間
生命的成長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與步驟,無法揠苗助長。我們要知道如何享
受著成長的過程。我們要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上帝沒有要求我們做不到的。
新生命靈糧堂 小組分享材料(0906)
[話語分享]:什麼是福音?(What is the Gospel)
<生命的分享>:你是如何聽見福音的?福音在你的生命中帶來什麼具體改變?
其實福音「不只是我們得著救恩而已」,福音比你我想像的更加的豐盛,它影響
著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它會在你我的生活中帶來極大的祝福。那麼什麼是
福音?對我來說,福音就是「耶穌和祂的工作。」
壞消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罪
罪:達不到神的義(神的標準),射不中靶心。人無法靠自己填滿或是跨越最的
鴻溝去到神那裡。
羅 3:10-12「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
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羅 3:23「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羅 5:12「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
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羅 6:23「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
約壹 1:8,10「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我們若說
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神為說謊的,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裏了。」
約 8:7,9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
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
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
罪使人遠離神,偏行自己的路,用自己的方法解決罪的問題。罪是一種轄制,
是一種的咒詛,你想擺脫都擺脫不了。你應該做的善你做不出來,不該做的惡
反倒去做,罪是每一天的掙扎。
<生命的分享>:如果罪是一種的掙扎,如何能勝過它?可否分享您生命中正在
面對的掙扎那是什麼?
好消息:有一位愛我們的神
God 有一位愛你我的神:我們是祂美好的創造,祂對你我生命有美好的計畫。
Our 我們需要神的救恩:沒有人可以解決罪的問題,除了耶穌別無拯救。
Sins 人有兩方面的問題:外表的罪行和內在的罪性,後者影響了前者。
Paying 祂付清所有的罪債:十字架不是刑罰和羞辱的記號,是愛的記號。
Eeveryone 給每一位相信的人:救恩是一件禮物,是恩典,只給相信的人。
Life 領受神豐盛的生命:接受福音,罪得赦免,舊事已過,成為新人。
福音就是:「上帝差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為你我的罪被釘在十字架
上,擔當你我的過犯,付清了罪債,使相信祂的人罪得赦免,生命得著釋放,
在基督耶穌裡擁有新的生命。不單如此,耶穌三天從死裡復活,成了你我永遠
的盼望。
耶穌的死勝過罪和死亡的權勢。如果我們沒有犯罪,那麼耶穌就白白的死了!
永遠不要放棄尋求上帝的寬恕,您的罪孽不會超過上帝的恩典。
約 3:16「「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
亡,反得永生。」
<生命的分享>:可否分享你傳福音的經驗?你是如何分享耶穌基督的福音?你
現在有哪些朋友或家人極需要聽見福音的?
什麼是福音?上帝,耶穌和你我之間的故事。The Gospel is the Biblical story
about God’s provision of Jesus-rescuer who reconciles people back to God.
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羅5:5)
落空——有些版本把kataischunei翻成「羞愧」,但更準確的意思是「失望」。很多時候我們不會被這節經文感動,因為我們不真的相信神所設計的生活是讓我們不至於失望的。
保羅提出了一系列因果關係,然後以kataischunei作為結尾。在祂愛的引領下,我們所有經歷都不會讓我們失望。
神知道怎樣引領我。如果我願意順服祂,也許還看不見祂的計畫,也不明白祂的作為,但只要我知道父神的屬性,和衪兒子的憐憫心腸就足夠了。
「盼望落空」就是所期待的受到挫敗,願望沒有達成。但如果我堅持「照祢的旨意,不要照我的意思」,就不可能會盼望落空。而這個盼望的基礎乃是建立在天父憐憫、慈悲、恩惠的引導上。
保羅說的很重要,我們在患難中歡喜,是因為患難能生忍耐。我們需要忍耐,因為忍耐能夠產生深刻的屬靈品格。我們的盼望不會落空,因為神會將祂的愛傾注在我們身上。如果你享受沐浴在神的愛中,就永不會失望。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是万事的因,而不是果。不是因为我们相信,神才信实,不是因为我们祷告,神才垂听,不是因为我们盼望,所以神才成全,而是因为神是信实可信和拯救到底的,我们才会以信望爱来回应神,所以我们盼望的当然一定不会落空。
如果神是因,而非我们,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完全理解和明白,甚至都不需要拼尽全力,而只要盼望,盼望神所成就的最终比我们所盼望的还要好,而不要为神所成就的设置时限和限度,因为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最后都会落空,所以如果我们的盼望是属地的,那就注定是会落空的,但我们的盼望如果是让神的旨意成就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无论如何都可以继续相信,这样的盼望总不会落空,而且神也必定在时空内让我们遇见祂的拯救。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不僅如此,我們也以患難誇耀。(羅5:3,中標譯本)
以患難誇耀——這節經文令人難以明白。患難的希臘文thlipsis不是那些日常瑣碎的小困難、小掙扎,而是個強烈的措辭,形容令人滅頂的大罪惡(Crushing Evils),可能是最不好的事,比如災害、死亡、毀滅、離婚、疾病等等。而保羅卻說可以為這些患難誇耀。
kauchometha是「誇口」之意,舊約用來描述愚妄人,所以猶太人很難明白為何保羅要用這個字。
保羅說他只有一個理由誇耀,就是為耶穌在自己身上做成的工誇耀,為能在聖靈裡生活誇耀!好好想一想,保羅為什麼能夠為患難臨到而誇耀?不是因為自己有堅定不移的能力可以克服困難,而是因為這些惡事不能打敗我們全能的神!保羅不是為患難誇耀,而是為擊敗患難的神誇耀;不是為了死亡誇耀,而是為摧毀死亡的神誇耀;不是為疾病誇耀,而是為釋放我們脫離疾病的神誇耀。
生活會遇到困難,但我所服事的是一位得勝的神。患難的毒鉤在哪裡?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在患难中我们要等候神,因为神要荣耀祂自己,就必须按照祂的时间,就好像拉撒路死了四天,耶稣才到,拉撒路就经历了复活,今天不管神要我们等多久,都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在毫无指望的时候靠主仍有指望。
神允许我们落入深渊,允许我们一筹莫展,允许我们被敌人包围,允许我们在疫情中无可奈何,不是要让我们绝望,而是让我们知道祂与我们同在,约瑟被卖、被囚的时候,却是耶和华与他同在的时候,他每一次的患难都是神翻转命运的必经之路。
今天在哀叹和死亡和迷茫的光景之中,基督徒应该挺胸昂首,凭着信心迎候神的作为,没有比神的胜利和荣耀经过我们的生命被表达出来更让人快乐的了。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閱讀: 羅馬書5章1-1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俄巴底亞書1章;啟示錄9章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美國牧師提摩太‧凱勒(Tim Keller)說:「任何人都無法僅靠言語來知道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他們必須看到對方的行動。」就某種意義來說,這就是「行動比言語更有說服力」。配偶以傾聽和愛告訴伴侶,他們是被讚賞的;父母以慈愛和關心告訴孩子,他們是被珍視的;教練以積極的培訓來告訴運動員,他們是有潛力的。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同樣的道理,相反的行動會傳達負面的訊息,使對方受到傷害。
在世界上所有以行動傳遞的訊息中,有一則是最重要的。我們若想知道上帝如何看待我們,只需看祂在十字架上的行動。在羅馬書5章8節,保羅寫道:「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十字架顯明我們在上帝眼中是何等寶貴:祂愛我們,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約翰福音3章16節)。
在敗壞的文化中,敗壞的人會表現出令人困惑的行為,發出混淆視聽的訊息,但上帝愛的行動所傳達的訊息卻清晰無比。你是誰?你是上帝所愛的人,祂為了要拯救你,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你。想想祂為你付上的代價,以及這美好的事實:對祂而言,你永遠值得祂付出。
你如何定義自己的價值?為了理解上帝賦予你的價值,
你應該要丟棄或拒絕哪些假訊息呢?
天父,我永遠無法理解為何祢會如此愛我,為何會為了
赦免我的罪而賜下祢的獨生子。祢的愛過於人所能測度,
祢的恩典實在奇妙。謝謝祢讓我成為祢的孩子!
作者: 柯貝爾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羅馬書1-3章,保羅一開始就表明,那些拒絕相信耶穌的人乃是上帝的仇敵,也會承受上帝的憤怒(1章18節,2章5節,3章23節)。然後,他講述上帝藉著基督施行拯救的好消息:「世人都犯了罪⋯⋯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上帝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上帝的義」(3章23-25 節)。在羅馬書第5章,保羅肯定了上帝對我們的大愛。首先,我們知道祂多麽愛我們,「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5 節)。其次,當我們還是上帝仇敵的時候(6-10節),上帝就已顯明祂的大愛把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約翰一書4章10節),並「使我們成為上帝的朋友」(羅馬書5章11節,新普及譯本)。
沈啟智(特約作者)
羅馬書4章18節-5章11節: 講義(龍漢泉弟兄)
因信稱義的榜樣與福氣
1. 信心的榜樣(4:18-21)
4:18他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作多國的父、正如先前所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
4:19他將近百歲的時候、雖然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經斷絕、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
4:20並且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裡得堅固、將榮耀歸給神。
4:21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作成.
18『你的後裔將要如此』
前面17節說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神,他在主面前作我們世人的父。如經上所記:我已經立你作多國的父。我們從哪裡知道/證明亞伯拉罕信神?保羅在本段繼續解釋。我們先回想一下神是什麼時候稱他為義?是在他還不到85歲的時候。在創15:4-5神應許他說﹕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纔成為你的後嗣。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麼?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所以15:6 說『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19『身體如同已死…生育已經斷絕』
他的這個信心不是一時的衝動,時間一久就沒有了。從85歲到99歲當中發生了很多事情,不但他自己年紀老邁,(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甚至撒拉的月經都停了(撒拉的生育已經斷絕)。可是在創17:15-16神又對亞伯拉罕說,你的妻子撒萊(公主)不可再叫撒萊,他的名要叫撒拉(尊貴的婦人)。我必賜福給他,也要使你從他得一個兒子,我要賜福給他,他也要作多國之母,必有百姓的君王從他而出。
20『心裡得堅固』
這種事如果發生在今天,在你我的身上,你會有什麼反應?你會相信嗎?但是信心就在此顯出它的寶貴。他並不認為神在跟他開玩笑,雖然從人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18無可指望的時候)。他仍然信神,深信神的應許必定實現。信心的內涵不是世上的事物,而是神的應許。他沒有因為客觀的條件不利而懷疑神的應許,以至於信心軟弱,反而因著主觀的認知(17使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信心更加堅定(「堅固」原文是「增強能力」的意思)。
21『神所應許的必能作成』
一個真正的信心可以抵擋任何對神應許的懷疑。他因為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作成,所以這應許就成為他的盼望,並且能夠將榮耀歸給神。他的信心激發他把榮耀歸給神(4:20c),在無可指望的時候仍然能夠發出讚美的聲音。因此他能與神立約,永遠歸神(創17:23正當那日、亞伯拉罕遵著神的命、給他的兒子以實瑪利和家裡的一切男子、無
論是在家裡生的、是用銀子買的、都行了割禮)。也因著這樣的信心,他至終能夠成為多國的父,使他的後裔如同天上的星那樣多,使他在事情尚未成就時,好像已經看見神的作為一般。
亞伯拉罕所信的是怎樣的神?我們從哪裡知道/證明他信神?
亞伯拉罕無可指望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指望』是指什麼?
他如何將榮耀歸給神?這種事如果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有什麼反應?
2. 信心的結果(22)
4:22所以這就算為他的義。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信心使他能夠稱義,蒙神悅納。其實他的信心從一開始就顯明出來了。出哈蘭的時候,不知道往那裡去。隨處築壇獻祭。他的信心真是一個「進去believe in」的信心。是一個有行動的信心。 3. 神的應許(23-25)
4:23算為他義的這句話、不是單為他寫的、
4:24也是為我們將來得算為義之人寫的.就是我們這信神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人。
4:25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
3.1 我們和他一樣
23-24『不是單為他寫的,也是為我們將來得算為義之人寫的』
這兩節是很重要的救恩真理。亞伯拉罕既然是我們的信心之父,當我們跟隨他的腳踪而行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因信稱義。他是第一個,是我們的榜樣。亞伯拉罕從未看見死人復活,他還能有這樣的信心,如今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我們有更多的證據來信靠神的應許。倘若仍存不信?愚蠢、辜負。我們的信心是怎樣的信心呢?是一個「進去believe in」的信心嗎?是一個有行動的信心嗎?保羅說你至少要相信神使耶穌從死裡復活了。(1:4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相信耶穌的神性和人性。
3.2 耶穌受死與復活的目的(25, 林前15:17)
本節可能是早期基督教的信仰宣告。耶穌的死與復活有什麼重要性?因為他是人,所以會被人捆綁,被人凌辱,最後被人釘死(被交給人),而且是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又因為他是神,所以能夠從死裡復活,為的是讓我們能夠得到從神而來的義。(林前15:17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復活證明他是神的兒子,夠資格承擔,而且已經承擔了我們所有信他之人的罪。若沒有復活,他不過像我們一樣罷了。這一點在下一章會繼續發揮。
得算為義是什麼意思?我們為什麼得算為義?
耶穌受死與復活的目的是什麼?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我從亞伯拉罕身上學到什麼功課?我的信是『進去』的信嗎?
4. 因信稱義的福氣(5:1-11)
那麼神的恩典是不是只是因信稱義而已呢?不是的。神的恩典非常豐富。(弗3:8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然而他還賜我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因信稱義只是入門而已。保羅在這裡至少舉出了六個因信稱義的福氣。有過去的,有現在的,有將來的。
在本段中有哪些因信稱義帶來的恩典?時間上有什麼分別?試列舉出來。
4.1 與神相和(1)—過去
5:1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第一個福氣是與神相和。因著耶穌的救贖,我們在神面前可以稱義,原本對立的關係得以化解,使我們可以與神相和(1),就是和神能夠和平相處,使我們不再懼怕神的刑罰。與神相和的福氣何其寶貴,因我們原本是與神為仇,是可怒之子,時時在神震怒之下(1:18)。但如今基督已經替我們承擔了這個震怒,以致我們可以坦然來到神面前,享受在神裡面的平安。這平安只有神可以給我們,是無法從世界得到的。
與神相和是什麼意思?耶穌如何使我們與神相和?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4.2 享受恩典 (2a) —現在
5:2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
第二個福氣是享受恩典。我們現在活在恩典裡面(2a),這恩典就是這段經文所說的一切福氣。前面說過恩典就是不靠我們努力和功勞,完全是神白白賜予的禮物。「站在恩典中」表明我們的生活完全是由恩典所托住。一切都是出於神,生命氣息能力都是神給的。這恩典也是藉著信心來支取的。我們因信得以稱義,我們也可以因信享受這些恩典。享受和信心成正比。很多基督徒因為缺少這信心以致活地勞苦愁煩,真是可憐。
『所站』的恩典是什麼意思?這恩典是什麼?我們如何得到這恩典?
4.3 歡喜盼望(2b-5a)—現在
5:2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
5:3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5:4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5:5盼望不至於羞恥.
2『盼望神的榮耀(神榮耀的盼望)』
第三個福氣是歡喜盼望。第二節原文的意思是『在神榮耀的盼望中歡喜』(2b)。(歡喜原文為誇口)「盼望神的榮耀(神榮耀的盼望)」說明這盼望是屬神的,是大有榮耀的。我們現在雖看不到,是未來的事,但藉著信心今天就可以從心靈的眼睛看見這榮耀的光彩,因此我們可以在這盼望中歡喜/誇口。
3a『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
這歡喜/誇口是不隨環境改變的。在恩典中(1節)固然令人喜樂/誇口,因為我們有榮耀的盼望;就是在苦難中也一樣喜樂/誇口,因為它會把我們引到那榮耀的盼望,使我們更能體會這盼望,就是保羅在下面3-5節所論述的。基督教並非是鴕鳥宗教,我們承認有苦難。在這天路歷程中並不一定是天色常藍,花香常漫。所以保羅在第三節提到患難,這是我們必須有的準備。(約16:33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3b-5a『患難、忍耐、老練(品格character)、盼望、不羞恥』
他進一步解釋為什麼在患難中還能歡喜。因為神要藉著患難訓練我們,使我們產生忍耐。這忍耐乃是指在環境壓迫下能夠站立得住,對事不對人。這種忍耐只有在苦難中才能夠培養出來。當忍耐成為個性的一部分時,就塑造出堅忍的品格;這裡的老練,原文是證實之意,指受過試煉、證實為美好的品格。這種堅忍的品格不會輕易放棄信仰或理想,因此會緊緊抓住神榮耀的盼望。這裡讓我們看見患難不但不能將我們打倒,反而讓我們更看見那盼望的榮耀,因此即使在患難中我們也可以歡歡喜喜/誇口。藉著信心(所望之事)這盼望將來必定實現,因此必然不會讓人因失望而羞愧,好像我們所信的是虛假的神。
但是人的信心總是有軟弱的時候,那時怎麼辦呢?神知道我們的軟弱,所以他用下面這個福氣來堅固我們的信心。
盼望神的榮耀是什麼意思?這盼望有什麼榮耀?我知道這榮耀嗎?
這盼望對我有什麼意義?我曾為這榮耀的盼望歡喜/誇口嗎?
基督徒也會有患難嗎?不是信耶穌之後就有神保佑了嗎?
為什麼在患難中也是歡喜?患難最終會把我們引到哪裡?
我們會經歷怎樣的過程?老練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老練生盼望?
4.4 神愛澆灌(5b-8)—過去
5:5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5:6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
5:7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
5:8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5b『因為…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第四個福氣是神愛澆灌。『因為』說明我們在患難中能夠歡歡喜喜的動力來自神的愛:聖靈將神的愛澆灌(has been poured out)在我們心裡。原文是說他『已經』將這個大愛
澆灌在我們心裡,這是何等大的福氣,我們今天就可以經歷這樣的愛。這愛向我們保證神的話絕不落空,必然成就。澆灌表示神的慷慨大方,他不是小裡小氣今天給一點明天給一點,乃是像澆水一樣的傾倒下來,是每一個真信徒都已經有的經歷,而不是如有些教派所說的是信主之後必須要追求的經歷。這樣的經歷向他們保證,這榮耀的盼望必定實現,不致落空。
因信稱義—相和—站在恩典中—歡喜盼望。
苦難的祝福—堅忍的品格—歡喜盼望—有神的愛。
這是羅馬書中第一次出現神的愛。(在這之前『義、公義、稱義、為義、義人』出現34次;『不義』6次;『信、信心』37次;『罪』12次;『榮耀』8次;『恩、恩典、恩慈』6次;『福音』4次;『贖』1次)(全書「信」共出現58次,「義」共出現36次。)
6-8『當我們還軟弱的時候…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
究竟神的愛是怎樣的愛呢?不是嘴上說說而已,也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他有具體的行動。什麼行動?他將自己的愛子賜給世人,為他們的罪而死。有三個特點。
a. 當我們還軟弱的時候,這愛就賜給我們了。軟弱(helpless, powerless)針對罪而言,就是我們還在作罪人的時候。也可解釋為人對神的態度﹕悖逆、頂撞,否認。神對我們的愛與我們的本相無關。神對我們的愛是超越的,與人本身的條件無關,就像父親對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不聽話,但父親的愛總不變。 b. 基督為罪人死是按著神所定的時刻。證明神的救恩早就為我們預備了。神在永世裡就愛我們,甚至在人墮落之前,祂就定意救贖我們。不過因為人是活在時空之中,所以基督為我們而死這件事,總得在歷史的某一時刻裡成就。這一時刻也是神計劃中的一部分。 c. 神愛的對象乃是罪人。基督是為罪人死。義人和仁人是與罪人來作對比。義人就是正直的人,仁人是溫和可親的人。也有人認為,這兩種人無實質上的分別。照聖經的標準,世上沒有一個真正的義人和仁人。保羅是按照當時一般人的標準,說明我們可能會為世人眼中的好人而死,但絕不可能為罪人死,更不可能為仇敵死。耶穌竟然為這種人死,證明了神愛的偉大,遠超過我們的理解(長闊高深)。聖靈將這樣的愛澆灌(豐豐富富)在我們心裡,就足以使我們在患難中仍然能歡喜,因為知道神愛我們。
從患難到盼望到不羞恥,它們的動力是什麼?『神愛澆灌』是什麼意思?
神的愛怎樣向世人顯明?有什麼特點?
4.5 免去忿怒(9-10)—(將來, 西1:21, 雅4:4)
5:9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
5:10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9『免去神的忿怒』
第五個福氣是免去神的忿怒。我們先因著基督的寶血(他的死。血=生命。利17:11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血裡有生命、所以能贖罪。)得以稱義。接著,因基督獻上自己為挽回祭,我們得以逃脫(免去)將來神忿怒的刑罰。這裡的免去其實就是拯救的意思,與下一節的得救是同一個字,也是同樣的意思。這刑罰的可怕我們前面已經看過了,他要拯救我們脫離這個刑罰。
10『得與神和好…因他的生得救』
保羅認為這一切都和耶穌的受死與復活有關。我們本來是與神為敵的(西1:21你們從前與神隔絕,因著惡行心裡與他為敵。雅4:4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麼?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現在因為耶穌將自己獻上,藉著他的死,我們得以與神和好,原本與神為仇敵的關係就化解了(得與神和好)。但耶穌並不是單單為我們死了,他也為我們復活了,如今在天上為我們禱告。「更要因祂的生得救」,意思就是「更要因祂的生得以脫離刑罰」,就是因著主的代求,使我們能夠常在神的愛裡,將來就不至於面臨神的忿怒了。
神的忿怒是什麼?有什麼可怕?
『免去』是什麼意思?和『得救』有什麼關係?
4.6 以神為樂(11)—現在
5:11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
11『以神為樂』
第六個福氣是在神裡面有喜樂。我們既然已經與神和好了,就可以開始享受在神裡面那豐盛的生命,達到以神為樂/誇口的地步。「與神和好」只是說明我們跟神關係的恢復,而「以神為樂」則是進一步享受這個已經恢復的關係。是生命的一大躍進。我們生命的根基在神裡面,以致得與神的性情有分,平安喜樂就成為我們生命品質的一部分。內在性情的流露,而非外在環境的反映、(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而且能夠愛祂所愛,樂祂所樂,恨祂所恨,憂祂所憂。
『以神為樂』是什麼意思?和『與神和好』有什麼不同?
我今天享受到了那些福氣?我的盼望是什麼?
我的喜樂是什麼?會受到什麼影響?我以神為樂嗎?
和合本 4:18 他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 (In hope he believed against hope),就得以作多國的父,正如先前所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 4:19 他將近百歲的時候,雖然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經斷絕,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 4:20 並且仰望神的應許 (regarding the promise of God),總沒有因不信心裏起疑惑 (waver),反倒因信心裏得堅固,將榮耀歸給神, 4:21 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做成。 4:22 所以,這就算為他的義 (credited to him as righteousness)。 4:23 「算為他義」的這句話不是單為他寫的, 4:24 也是為我們將來得算為義之人寫的,就是我們這信神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人。 4:25 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 5:1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have peace)。 5:2 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 (rejoice/boast in the hope of the glory of God)。 5:3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 (boast);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perseverance, endurance), 5:4 忍耐生老練 (character),老練生盼望; 5:5 盼望不至於羞恥 (hope does not put us to shame),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 5:6 因我們還軟弱 (weak, powerless) 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 (ungodly) 死。 5:7 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 (good person) 死,或者有敢做 (dare to) 的。 5:8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5:9 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 5:10 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 (reconciled);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5:11 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 (rejoice/boast in God)。
NIV
NASB
ESV 4:18 Against all hope, Abraham in hope believed and so became the father of many nations, just as it had been said to him, “So shall your offspring be.” 19 Without weakening in his faith, he faced the fact that his body was as good as dead—since he was about a hundred years old—and that Sarah’s womb was also dead. 20 Yet he did not waver through unbelief regarding the promise of God, but was strengthened in his faith and gave glory to God, 21 being fully persuaded that God had power to do what he had promised. 22 This is why “it was credited to him as righteousness.” 23 The words “it was credited to him” were written not for him alone, 24 but also for us, to whom God will credit righteousness—for us who believe in him who raised Jesus our Lord from the dead. 4:18 In hope against hope he believed, so that he might become a father of many nations according to that which had been spoken, “SO SHALL YOUR DESCENDANTS BE.” 19 Without becoming weak in faith he contemplated his own body, now as good as dead since he was about a hundred years old, and the deadness of Sarah’s womb; 20 yet, with respect to the promise of God, he did not waver in unbelief but grew strong in faith, giving glory to God, 21 and being fully assured that what God had promised, He was able also to perform. 22 Therefore IT WAS ALSO CREDITED TO HIM AS RIGHTEOUSNESS. 23 Now not for his sake only was it written that it was credited to him, 24 but for our sake also, to whom it will be credited, to us who believe in Him who raised Jesus our Lord from the dead, 25 He who was delivered over because 4:18 In hope he believed against hope, that he should become the father of many nations, as he had been told, “So shall your offspring be.” 19 He did not weaken in faith when he considered his own body, which was as good as dead (since he was about a hundred years old), or when he considered the barrenness of Sarah's womb. 20 No unbelief made him waver concerning the promise of God, but he grew strong in his faith as he gave glory to God, 21 fully convinced that God was able to do what he had promised. 22 That is why his faith was “counted to him as righteousness.” 23 But the words “it was counted to him” were not written for his sake alone, 24 but for ours also. It will be counted to us who believe in him who raised from the dead Jesus our Lord,
25 He was delivered over to death for our sins and was raised to life for our justification.
5:1 Therefore, since we have been justified through faith, we[a] have peace with God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2 through whom we have gained access by faith into this grace in which we now stand. And we[b] boast in the hope of the glory of God.
3 Not only so, but we[c] also glory in our sufferings, because we know that suffering produces perseverance;
4 perseverance, character; and character, hope.
5 And hope does not put us to shame, because God’s love has been poured out into our hearts through the Holy Spirit, who has been given to us.
6 You see, at just the right time, when we were still powerless, Christ died for the ungodly.
7 Very rarely will anyone die for a righteous person, though for a good person someone might possibly dare to die.
8 But God demonstrates his own love for us in this: While we were still sinners, Christ died for us.
9 Since we have now been justified by his blood, how much more shall we be saved from God’s wrath through him!
10 For if, while we were God’s enemies, we were reconciled to him through the death of his Son, how much more, having been reconciled, shall we be saved through his life!
11 Not only is this so, but we also boast in God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through whom we have now received reconciliation.
Footnotes
a. Romans 5:1 Many manuscripts let us
b. Romans 5:2 Or let us
c. Romans 5:3 Or let us of our wrongdoings, and was raised because of our justification.
5:1 Therefore, having been justified by faith, [a]we have peace with God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2 through whom we also have obtained our introduction by faith into this grace in which we stand; and [b]we celebrate in hope of the glory of God.
3 And not only this, but [c]we also celebrate in our tribulations, knowing that tribulation brings about perseverance;
4 and perseverance, proven character; and proven character, hope;
5 and hope does not disappoint, because the love of God has been poured out within our hearts through the Holy Spirit who was given to us.
6 For while we were still helpless, at the right time Christ died for the ungodly.
7 For one will hardly die for a righteous person; [d]though perhaps for the good person someone would even dare to die.
8 But God demonstrates His own love toward us, in that while we were still sinners, Christ died for us.
9 Much more then, having now been justified [e]by His blood, we shall be saved from the wrath of God through Him.
10 For if while we were enemies we were reconciled to God through the death of His Son, much more, having been reconciled, we shall be saved [f]by His life.
11 And not only this, but [g]we also celebrate in God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through whom we have now received the reconciliation.
Footnotes
a. Romans 5:1 Two early mss let’s have
b. Romans 5:2 Lit we boast; or let’s boast
c. Romans 5:3 Lit we also boast; or let’s also boast
d. Romans 5:7 Lit for
e. Romans 5:9 Or in
f. Romans 5:10 Or in
g. Romans 5:11 Lit also boasting 25 who was delivered up for our trespasses and raised for our justification.
5:1 Therefore, since we have been justified by faith, we[a] have peace with God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2 Through him we have also obtained access by faith[b] into this grace in which we stand, and we[c] rejoice[d] in hope of the glory of God.
3 Not only that, but we rejoice in our sufferings, knowing that suffering produces endurance,
4 and endurance produces character, and character produces hope,
5 and hope does not put us to shame, because God's love has been poured into our hearts through the Holy Spirit who has been given to us.
6 For while we were still weak, at the right time Christ died for the ungodly.
7 For one will scarcely die for a righteous person—though perhaps for a good person one would dare even to die—
8 but God shows his love for us in that while we were still sinners, Christ died for us.
9 Since, therefore, we have now been justified by his blood, much more shall we be saved by him from the wrath of God.
10 For if while we were enemies we were reconciled to God by the death of his Son, much more, now that we are reconciled, shall we be saved by his life.
11 More than that, we also rejoice in God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through whom we have now received reconciliation.
Footnotes
a. Romans 5:1 Some manuscripts let us
b. Romans 5:2 Some manuscripts omit by faith
c. Romans 5:2 Or let us; also verse 3
d. Romans 5:2 Or boast; also verses 3, 11
羅馬書書5章12-21節: 講義(朱國鈞長老)
「罪」与「恩」的强烈对比 (罗 5:12-21)
經文﹕
吕振中译本
ESV
MSG
12故此、罪怎样藉着一个人而入了世界,死又藉着罪而入了世界,死也怎样因万人都犯了罪而传遍到万人。13没有律法之先、罪已经在世界上了;不过没有律法、罪是不算为罪的。14然而从亚当到摩西、连那些不按亚当犯法的样子去犯罪过的人,死也掌了王权去管辖他们。亚当原是后来要到的那位之豫像。15但神的恩赐是远超乎人之过犯的;万众既因那一人的过犯而死,那么神之恩典、以及在耶稣基督一人恩典中白白之恩、岂不越发加给万众么?16神的恩赏又是远超乎一人犯罪之结果的∶因为罪案是起于一次的过犯、而有定罪之事;但恩赐呢、虽起于许多次过犯,却仍有断为无罪之举。17死既因那一人的过犯、藉那一人而掌王权,那么那些领受满溢之恩典和称义白白之恩的人、岂不更要藉着耶稣基督一人而在生命中掌王权么?18这么说来,因一人的过犯、万人怎样都受定罪;照样,因一人所行的义、万人也怎样都被断为无罪而得生命。19因那一人之不听从、万众也怎样被认为罪人;照样,因这一人之听从、万众也怎样都被认为义人。20律法溜了进来,使过犯增多;但罪在哪里增多,恩典也就在哪里格外地满溢;21以玫罪在死中怎样掌了王权,恩典也可以藉着救人之义怎样掌王权,使人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 12Therefore, just as sin came into the world through one man, and death through sin, and so death spread to all men because all sinned— 13for sin indeed was in the world before the law was given, but sin is not counted where there is no law. 14Yet death reigned from Adam to Moses, even over those whose sinning was not like the transgression of Adam, who was a type of the one who was to come. 15But the free gift is not like the trespass. For if many died through one man’s trespass, much more have the grace of God and the free gift by the grace of that one man Jesus Christ abounded for many. 16And the free gift is not like the result of that one man’s sin. For the judgment following one trespass brought condemnation, but the free gift following many trespasses brought justification. 17For if, because of one man’s trespass, death reigned through that one man, much more will those who receive the abundance of grace and the free gift of righteousness reign in life through the one man Jesus Christ. 18Therefore, as one trespass led to condemnation for all men, so one act of righteousness leads to justification and life for fall men. 19For as by the one man’s disobedience the many were made sinners, so by the one man’s obedience the many will be made righteous. 20Now the law came in to increase the trespass, but where sin increased, grace abounded all the more, 21so that, as sin reigned in death, grace also might reign through righteousness leading to eternal life through Jesus Christ our Lord.
12You know the story of how Adam landed us in the dilemma we're in - first sin, then death, and no one exempt from either sin or death. 13That sin disturbed relations with God in everything and everyone, but the extent of the disturbance was not clear until God spelled it out in detail to Moses. So death, this huge abyss separating us from God, dominated the landscape from Adam to Moses. 14Even those who didn't sin precisely as Adam did by disobeying a specific command of God still had to experience this termination of life, this separation from God. But Adam, who got us into this, also points ahead to the One who will get us out of it. 15Yet the rescuing gift is not exactly parallel to the death-dealing sin. If one man's sin put crowds of people at the dead-end abyss of separation from God, just think what God's gift poured through one man, Jesus Christ, will do! 16There's no comparison between that death-dealing sin and this generous, life-giving gift. The verdict on that one sin was the death sentence; the verdict on the many sins that followed was this wonderful life sentence. 17If death got the upper hand through one man's wrongdoing, can you imagine the breathtaking recovery life makes, sovereign life, in those who grasp with both hands this wildly extravagant life-gift, this grand setting-everything-right, that the one man Jesus Christ provides? 18Here it is in a nutshell: Just as one person did it wrong and got us in all this trouble with sin and death, another person did it right and got us out of it. But more than just getting us out of trouble, he got us into life! 19One man said no to God and put many people in the wrong; one man said yes to God and put many in the right. 20All that passing laws against sin did was produce more lawbreakers. But sin didn't, and doesn't, have a chance in competition with the aggressive forgiveness we call grace. When it's sin versus grace, grace wins hands down. 21All sin can do is threaten us with death, and that's the end of it. Grace, because God is putting everything together again through the Messiah, invites us into life - a life that goes on and on and on, world without end.
破冰 ﹕
• 你有没有深入思想过主耶稣基督为我们罪人而死是多么大的恩典?过去?现在?将来?
• 你现在与神之间的关系如何?你怎么得知?你觉得你爱神的程度高不高?你又怎么衡量?
• 你认为你对罪的认识有多深?如何能够胜过罪的辖制?
2
• 回想上一次的查经内容是什么?如今成为神的儿女后,你怎么表示你的以神为荣?
分段 ﹕
• 罪的死权从亚当一人入了世界 (罗5:12-14)
• 恩典从基督赏赐临到众人 (罗5:15-17)
• 恩典藉着耶稣基督远远超过罪与死 (罗5:18-21)
观察、解释、应用 ﹕
罪的死权从亚当一人入了世界 (罗5:12-14)
12为此,正如罪是从一人进入世界,死又从罪而来,于是死就临到所有的人,因为人人都犯了罪。 13没有律法之前,罪已经在世上,但没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14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掌了权,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死的权下。亚当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预像。
这段开始原文的「所以」有承先启后的作用。那么我们先要复习一下上次所查的那段经文讲了些什么?
上次的经文讲到了许多藉信称义而得来的福气:得平安、有恩典、有荣耀的盼望、有成熟的品格、得救而免除神的忿怒、喜乐的人生以神为乐。成为神的儿女多么蒙福!新生命、新生活中充满丰丰富富各种各样的福气!
所以我们这些蒙恩的罪人要好好地反省反省,从罪人成为神的儿女这福气有多么的浩大!( 罗3:23) 世人都犯了罪,讲到罪和人的关系。 (罗3:24 – 5:11) 插入长长地一段藉信称义的内容和它的结果。 这里继续讨论死和人的关系。请注意保罗在这里所用的「罪」是 单数!也就是讨论到人的罪性。 亚当不听神的话犯罪以后,罪就进入了世界而一直继续不断的存在;这是一个受罪掌控的世界。罪的工价乃是死,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无罪的,所以全世界的人类都脱离不了死亡、与神隔绝的下场。
保罗接着在这里告诉我们,罪从亚当开始就一直都存在,也就是说在神颁布律法给摩西之前就就已经存在了。 人类的罪并不是从摩西接受律法以后才有的。始祖亚当就已经犯罪了。但是如果没有成文的律法,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就不能说某某人有罪,就 好像在没有「不可贪心」的律法之前,人虽有贪心的念头,却无法定他有罪。
虽然如此,在神颁布律法以前,所有的人到了年龄都死了。 这些人不见得是犯了亚当一样的罪,但结局都和亚当一样的死亡。 死亡乃是犯罪的结果。 当罪进入了世界,死就在人中间掌权,所有的人都降服在死亡之下。 保罗主要说明一件事,就是整个人类因着一个人的犯罪,就落入罪和死的捆绑之中了。
思考: 成你觉得这个世界是越来越败坏?还是越来越好?你遇见过好人吗?你对好人的定义是什么?
应用: 如果知道哪位亲朋好友仍在死权的掌握下,请迫切为他们祷告。求神早日让他们认识并接受主耶稣基督作他们生命的主而成为神的儿女。
恩典完全从耶稣基督赐给众人 (罗5:15-17)
15但是过犯不如恩赐,若因一人的过犯,众人都死了,那么,上帝的恩典,与那因耶稣基督一人而来的恩典中的赏赐,岂不加倍地临到众人吗? 16因一人犯罪而来的后果,也不如赏赐,原来审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赐乃是由许多过犯而称义。 17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掌权,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他们生命中掌权吗?
3
这段中第一个对比是过犯与恩赐的对比 (罗5:15)。 始祖亚当在伊甸园里失败了,使整个人类陷入罪中,都死了。是神伟大的救赎计划赐下祂独生的爱子耶稣基督使一切信祂的人不致灭亡,反得永远不朽坏的新生命。这是一份白白得来无价的礼物。这是一件丰富极大的恩赐,没有任何其他可以比拟的事物。
第二个对比则是第16节中定罪与称义的对比。 这里的「审判是由一人而定罪」可以翻译作审判是由一次的犯罪而被定罪。也就是说只要一次犯罪,就已经是罪人了,神就要审判,被定罪受刑。 想想看我们一生中不知犯了多少罪!如果按照神的公义审判定罪,后果会多么凄惨!但神差遣独生爱子,为了我们的罪付上十字架上被钉死的赎价,让我们的最都被洗清赦免,在神面前得称为义了。 这是神白白的恩赐。
第三个对比是作王的对比 (罗5:17)。 前面讲过,因着亚当的犯罪,死就在世上作王,众人都在他的权下,因为我们都被罪捆绑。 但现在因为神的丰富的恩典,使我们领受了白白称义的赏赐,脱离了罪的辖制,从此死就再也不能管辖我们。 相反的,因为耶稣基督的复活,我们就要和基督一起在生命中作王,享受神丰盛的生命。
思考: 成你怎么珍惜神给你的赏赐?有没有白白地浪费?感恩节很快就来了,今年你会怎么数算神的恩典?你仍在冠状病毒的阴影下受辖制吗?你怎么使耶稣基督的赏赐加倍地临到众人?愿不愿意多多地为主作见证?
应用: 如果还没有把自己的见证写下来,请花一点时间写下来。可以使用得救前与得救后对比的方式显明前后完全的不同。
恩典藉着信耶稣基督远远超过罪与死 (罗5:18-21)
18这样看来,因一次的过犯,所有的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所有的人也就被称义而得生命了。 19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 20而且加添了律法,使得过犯增加,只是罪在哪里增加,恩典就在哪里越发丰盛了。 21所以,正如罪藉着死掌权;照样,恩典也藉着义掌权,使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
第四个对比是过犯与义行的对比 (罗5:18)。 因为亚当一次犯错,使得众人都必须面对定罪这件事,不管你是否喜欢。 反过来说,因为基督一次的摆上,使得众人都可以被称义得到生命。 「一次的义行」应该指的是耶稣在十架上受死的事。 并不是说耶稣没有其他的义行,而是他的受死是他在世时最讨神喜悦的一件事。 这里说的「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似乎是说所有的人都得救。 应该是「称义得生命」这件事就临到众人身上。 但人可以决定是否接受。 而亚当的罪性遗传给我们却不是由我们决定的。 所以所有的人都被定罪,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被称义,虽然耶稣的救恩足够拯救所有的人。 这是在看这段经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第五个对比是悖逆与顺从的对比 (罗5:19)。 亚当的过犯乃是不听神的吩咐。 因为他的悖逆使我们都成为罪人。 基督的义行就是祂的顺服。 他不只是一时的顺服,乃是一生的顺服。 如果有一次不顺服,祂就和亚当一样了。 悖逆只要一次,顺服却是一生的功课。 耶稣自己是最好的榜样,因为祂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祂者的意思 (约8:28)。
第六个对比是罪与恩的对比 (罗5:20-21)。 亚当和基督的比较基本上就是罪与恩的比较。 律法原来的目的就是让人看见自己的败坏,知道自己是如何的悖逆,让我们深刻体会自己的罪何其多。 它表明了神公义的标准,让人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律法原本是好的。 可惜人的罪性反而藉着律法使人更加地犯罪。
4
保罗在第21节为前面的论证下了一个总结。 亚当失败后,罪就在人间作了王,所有的人都在罪的权下,结局都是死亡。 然而因着基督的救赎,祂奇妙的恩典透过神的义便在我们这些蒙恩的人身上作了王,结局就是得永生。
六个对比的比较表如下:
一人的过犯(众人都死了)
一人的恩赐(众人都蒙恩)
一人而定罪(审判)
多过而称义(恩赐)
死作王(一人的过犯)
我作王(一人的恩典)
一次的过犯(众人被定罪)
一次的义行(众人被称义)
一人的悖逆(众人成罪人)
一人的顺从(众人成义人)
罪作王(叫人死)
恩作王(叫人活)
这段开始原文的「所以」有承先启后的作用。那么我们先要复习一下前面讲了些什么?
思考: 众人被称义是不是指许许多多的人?包括你的亲朋好友吗?你对罪的定义清不清楚 (参约壹3:4, 5:17;雅4:17)?如何让他们称义作义人?你今天的生活是罪作王还是恩作王?你现在对罪的敏锐度有多高?对神恩典的敏锐度又有多高?
应用: 想想在这最近的日子中,怎么做一件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是确确实实让主居首位的实际行动。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聖經羅馬書八章 26 節)
神給我們的禱告的答應,常出我們意外。
我們求忍耐,神卻給我們患難;因為「患難生忍耐」(聖經羅馬書五章 3 節)。
我們求順服,神卻給我們苦難,好使我們「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聖經希伯來書五章 8 節)。
我們求不利己,神卻給我們犧牲自己的機會,想念別人,為弟兄捨命。
我們求能力和謙卑,神卻給我們撒但的苦害。
我們「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聖經路加福音十七章 5 節),神卻使我們傷財、害病、失業、遭難,逼我們比以前更運用信心。
我們求羔羊的生命,神卻給我們最低微的職業,使我們受逼迫,因為「祂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不開口」 (聖經以賽亞書五十三章 7 節)。
我們求溫柔,神卻給我們許多惹厭和激怒的東西。
我們求安靜,神卻使我們每一根神經都緊張起來了,好叫我們到祂那裡去尋求安息。
我們求愛心,神卻放我們在最不可愛的人中,讓他們刺激我們的神經,刺傷我們的赤心;因為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愛是不輕易發怒;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得勝和得安息的方法,就是直接從愛父的手中,接受祂所給你的每一個環境,每一個試煉,而享受其中互相效力的益處。 ── 選
聆聽朗讀 https://www.fhl.net/stream_audio/5/0513.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