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羅馬書 5 : 12-16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十二月七日(週六)滅亡與拯救的對比(一)

讀經三遍:羅馬書五12-16
12.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13. 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14. 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
15. 只是過犯不如恩賜,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何況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的臨到眾人嗎?
16. 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賜,原來審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賜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

聽主聲音:
12. (所以)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A. 現在作者從「我們」,轉到二位人物「亞當」與「耶穌基督」。接下來保羅將要把人類分為二大族群,從亞當而出的人類和從耶穌基督而出的人類。
B. 保羅將討論罪惡的權勢如何蹂躪全人類,而基督的順服又如何扭轉人類的命運。
C. (所以)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甲、 「所以」原文句首有「所以」一詞,「所以」一詞表示接下來的內容是要解釋五1-11所說的那一位為信徒帶來了全備救恩的主耶穌基督,祂到底是怎樣解決人類因著亞當犯罪所帶來的破壞,祂究竟如何使人類的命運得以扭轉乾坤。
乙、 「這就如」:這詞是指接下來保羅將要帶來一種對比,也就是對比亞當與耶穌基督。對比罪所帶來的滅亡和耶穌基督所帶來的拯救。
丙、 「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罪」是單數,保羅用擬人法來形容罪,牠像一個侵略者。「一人」是指亞當。「世界」是指「人類」。自從亞當犯罪之後,人類歷史就充滿了人犯罪的記錄。
丁、 「死又是從罪來的」根據創世記第二章神給亞當夏娃不可吃分別善樹的果子的警告,死亡是從罪而來的。「死」不只是肉體的死亡,包含了靈性的死亡,就是永遠與神隔絕。
戊、 「於是死就臨到眾人」由於罪從一人進到全人類中間,於是全人類都要經歷死亡。
己、 「因為眾人都犯了罪」本句在解釋前一句,為什麼死會臨到眾人。「因為」一詞原文可譯為「因為」或「在他裡面」,本句有二種主要的解釋:
一、 代表論:意思是亞當是全人類的代表。亞當犯了罪,全人類在他裡面也都犯了罪。如此經文就要譯為「在他裡面,眾人都犯了罪」
二、 罪性論:亞當犯了罪之後,罪性就進到人性中,從此,所有的人都有了罪性。罪性像一股權勢,操控著人的生命,於是每個人都犯了罪。如此經文就要譯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13. 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A. 「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亞當犯罪是在神頒佈律法之先。
B. 「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甲、 「不算」算是記帳的意思。不算是指不被究察。
乙、 「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當亞當和摩西之前的人犯罪時,那時候還沒有律法。既然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14. 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
A. 「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死就作了王」是把「死」擬人化,「作了王」意思是指沒有一個人能脫離死亡的挾制,每一個人都會死亡。
B. 「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亞當所犯的是不服從神的命令而吃了禁果。然而,那些沒有犯同樣過失的人卻同樣都經歷了死亡。
C. 「也在他的權下」雖然在亞當後世的人沒有犯亞當所觸犯的罪,他們沒有直接違背神的命令,然而他們同樣都服在死亡的權柄之下。
D. 人人都在死亡的權下這個事實證明了一件事:雖然那時沒有摩西的律法,罪仍然是存在的,否則死亡不會出現,更不可能作了王。
E. 「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以後要來之人」是指耶穌基督。預像是模範或典型之意。
15. 只是過犯不如恩賜,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何況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的臨到眾人嗎?
A. 現在保羅要把亞當和耶穌基督作第一個對比。
B. 「只是過犯不如恩賜」:過犯是指始祖亞當所犯的罪。恩賜是指耶穌基督給予人類的恩典。前者不如後者。
C. 「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這是重覆12節有關因亞當一人犯罪,罪就進入全人類,並且帶來全人類的死亡。。
D. 「何況」是比較之語,而且是指後者比前者更超越。
E. 「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的臨到眾人嗎?」神在耶穌基督這一個人裡面所要給人類的恩典與賞賜,不但是無條件的,且是更加倍地賜給人。
F. 本節是要說明藉著耶穌基督,神的恩典遠遠地超越了亞當犯罪所帶給人類的破壞。
16. 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賜,原來審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賜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
A. 本節是保羅的第二個對比,他對比的是「定罪」和「稱義」。
B. 「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賜」一個人(亞當)犯罪,被判有罪;遠遠比不上耶穌基督所要帶來的白白恩賜。上帝的恩賜是要賜給所有罪人。
C. 「原來審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賜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亞當因著一人犯罪而審判為有罪,但古往今來許多人所犯的種種罪惡都靠著耶穌基督所賜的恩典而被稱上帝一一稱為義。
背誦金句:羅馬書五12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禱告指引:
1. 因著亞當一人的犯罪,全人類都陷入罪惡之中,求主救我們脫離犯罪的行為,使我們不拖累家人和朋友。
2. 感謝主耶穌,因著祂一人的犧牲拯救了所有的人,使我們全人類都因祂而得稱為義。
3. 主耶穌,我承認我也犯了許多的罪,我承認我裡面有罪性在挾制我,求你拯救我脫離罪惡的權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