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架之語
閱讀: 羅馬書5章1-1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俄巴底亞書1章;啟示錄9章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美國牧師提摩太‧凱勒(Tim Keller)說:「任何人都無法僅靠言語來知道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他們必須看到對方的行動。」就某種意義來說,這就是「行動比言語更有說服力」。配偶以傾聽和愛告訴伴侶,他們是被讚賞的;父母以慈愛和關心告訴孩子,他們是被珍視的;教練以積極的培訓來告訴運動員,他們是有潛力的。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同樣的道理,相反的行動會傳達負面的訊息,使對方受到傷害。
在世界上所有以行動傳遞的訊息中,有一則是最重要的。我們若想知道上帝如何看待我們,只需看祂在十字架上的行動。在羅馬書5章8節,保羅寫道:「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十字架顯明我們在上帝眼中是何等寶貴:祂愛我們,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約翰福音3章16節)。
在敗壞的文化中,敗壞的人會表現出令人困惑的行為,發出混淆視聽的訊息,但上帝愛的行動所傳達的訊息卻清晰無比。你是誰?你是上帝所愛的人,祂為了要拯救你,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你。想想祂為你付上的代價,以及這美好的事實:對祂而言,你永遠值得祂付出。
你如何定義自己的價值?為了理解上帝賦予你的價值,
你應該要丟棄或拒絕哪些假訊息呢?
天父,我永遠無法理解為何祢會如此愛我,為何會為了
赦免我的罪而賜下祢的獨生子。祢的愛過於人所能測度,
祢的恩典實在奇妙。謝謝祢讓我成為祢的孩子!
作者: 柯貝爾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羅馬書1-3章,保羅一開始就表明,那些拒絕相信耶穌的人乃是上帝的仇敵,也會承受上帝的憤怒(1章18節,2章5節,3章23節)。然後,他講述上帝藉著基督施行拯救的好消息:「世人都犯了罪⋯⋯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上帝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上帝的義」(3章23-25 節)。在羅馬書第5章,保羅肯定了上帝對我們的大愛。首先,我們知道祂多麽愛我們,「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5 節)。其次,當我們還是上帝仇敵的時候(6-10節),上帝就已顯明祂的大愛把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約翰一書4章10節),並「使我們成為上帝的朋友」(羅馬書5章11節,新普及譯本)。
沈啟智(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