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門15-17「他暫時離開你,或者是叫你永遠得著他,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在我實在是如此,何況在你呢!這也不拘是按肉體說,是按主說,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保羅講這段話非常的經典,怎麼說呢?阿尼西母原是腓利門的奴隸,奴隸是沒有自由,不能與主人談條件的;況且阿尼西母作一些對不起主人的事(門11),進而逃離主人的掌控,這樣的行為在當時是不被允許的。然這件事的高潮轉變之處,就因阿尼西母輾轉認識了保羅,在保羅帶領下受洗歸入基督,且阿尼西母一生都願意跟隨保羅為主傳福音。當保羅瞭解阿尼西母背後原因,保羅願意幫助阿尼西母,向主耶穌禱告祈求;當保羅領受耶穌基督的旨意後,開始策劃讓阿尼西母能平安回到主人身邊,且請主人腓利門能原諒阿尼西母先前作錯的事,進而接納阿尼西母為主內弟兄,這是一件相當高難度的任務,但保羅靠著聖靈的帶領,做到了。
親愛的弟兄姊妹,保羅之所以這樣保護阿尼西母,願意幫阿尼西母向主人請求,相信是聖靈在做工,否則一位屬靈的領袖(保羅)是不會隨便同意,作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就因保羅受感願意,相信聖靈也會感動腓利門的諒解及幫助,讓這樣的美事呈現在他們當中。從這裡我們可以學到一項功課,神的兒女需要多幫助其他人成就美事,無論是屬他個人的事、家裡的事或職場的事等,當這些受助者的事成就時,福音必會因此而被傳開,這正是主耶穌要我們做的事,讓我們一起學習保羅好行為,為主做見證。(王牧師)
回應:保羅寫這封信是屬於私人信件,非公開的信件,所以保羅在信裡用字遣詞都與其他所寫的書信不一樣;他強調自己是一個囚犯身分,代替別人來求情,這樣可使「受信者」消除被威逼的感覺,反而像朋友一般可親可近,這是保羅有智慧的地方,也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這封信受信對象有三個人:「腓利門」、「亞腓亞」及「亞基布」;研判這三位可能是一家人,先生是腓利門,妻子是亞腓亞,兒子是亞基布。「腓利門」是歌羅西教會的長老之一,因家裡有奴隸,按照當時的社會背景推論,可能是當地有身份地位的人;他在家裡與妻子及兒子成立「家教會」聚會(門2),所以他們都算是主耶穌的同工。「腓利門」因對主耶穌有信心,所以在家裡成立一間家教會,為主牧養一些慕道的朋友。保羅聽聞這家人對於家教會的弟兄姊妹這麼有愛心,願意幫助造就這些渴慕福音的人,所以對腓利門一家人做這樣的服事,保羅心裡得到極大快樂與安慰。(門7兄弟啊,我為你的愛心,大有快樂,大得安慰,因眾聖徒的心從你得了暢快。)
親愛的弟兄姊妹,腓利門這一家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願意將家開放出來,接待並牧養來他們家參加聚會的弟兄姊妹,這是一件極美的事。保羅聽到這家人所做的美事感到歡喜快樂,相信我們看到這樣的事也會有同感,被腓利門這個家庭給吸引。祈求主幫助我們每一個屬神的兒女,願意在自己家裡成立小組,開放自己的家庭接待一些願意聽信福音的人;牧師相信願意這樣做的人,在天上所得獎賞將會與腓利門一家人是一樣「豐盛有餘」。(王牧師)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1-08-02-1-15-25-509a3a72f606416fbae80d6518df07b8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7LiijVv_R8
二、閱讀經文
腓利門書1:15~25
1:15 他暫時離開你,或者是叫你永遠得著他,
1:16 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在我實在是如此,何況在你呢!這也不拘是按肉體說,是按主說。
1:17 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
1:18 他若虧負你,或欠你甚麼,都歸在我的帳上;
1:19 我必償還,這是我─保羅親筆寫的。我並不用對你說,連你自己也是虧欠於我。
1:20 兄弟啊,望你使我在主裡因你得快樂(或譯:益處),並望你使我的心在基督裡得暢快。
1:21 我寫信給你,深信你必順服,知道你所要行的必過於我所說的。
1:22 此外你還要給我預備住處;因為我盼望藉著你們的禱告,必蒙恩到你們那裡去。
1:23 為基督耶穌與我同坐監的以巴弗問你安。
1:24 與我同工的馬可、亞里達古、底馬、路加也都問你安。
1:25 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的心裡。阿們!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門1:20 兄弟啊,望你使我在主裡因你得快樂,並望你使我的心在基督裡得暢快。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wpYSc-EwrA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列王記下16~17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02-16-17-a3193f6580be4beb8da6f101b3e1d848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methodist.org.tw/2021-08-02/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1-08-01-1-1-14-559ce6bc1a9340b7a0f1ceffc8bd69e5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2M-zzt1Whc
二、閱讀經文
腓利門書1:1~14
1:1 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我們所親愛的同工腓利門,
1:2 和妹子亞腓亞並與我們同當兵的亞基布,以及在你家的教會。
1:3 願恩惠、平安從上帝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1:4 我禱告的時候提到你,常為你感謝我的上帝;
1:5 因聽說你的愛心並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的信心(或譯:因聽說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有愛心有信心)。
1:6 願你與人所同有的信心顯出功效,使人知道你們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做的。
1:7 兄弟啊,我為你的愛心,大有快樂,大得安慰,因眾聖徒的心從你得了暢快。
1:8 我雖然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你合宜的事,
1:9 然而像我這有年紀的保羅,現在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寧可憑著愛心求你,
1:10 就是為我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阿尼西謀(就是有益處的意思)求你。
1:11 他從前與你沒有益處,但如今與你我都有益處。
1:12 我現在打發他親自回你那裡去;他是我心上的人。
1:13 我本來有意將他留下,在我為福音所受的捆鎖中替你伺候我。
1:14 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願意這樣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門1:6 願你與人所同有的信心顯出功效,使人知道你們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做的。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7LaS6LLqv4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列王記下13~15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01-13-15-7a34761a926a4e3a9f3edcd65cc19581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methodist.org.tw/2021-08-01/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9/02/phm-day1
【經文】腓利門書1~25節
本書的背景是腓利門的奴隸阿尼西謀,因偷了東西而逃跑,輾轉來到保羅被囚禁的城市,在那裡遇見保羅。之後他真心悔改,並且相信基督,也盡心盡力地服事保羅。因此保羅勸阿尼西謀要回主人腓利門那裡,並寫了一封信讓阿尼西謀帶去給腓利門,期盼腓利門能饒恕阿尼西謀,並把他當弟兄對待。保羅知道腓利門具有聖徒的愛心,且對主耶穌有信心,會採取最好的方式來處理逃奴阿尼西謀的事件。但以當時社會普遍的奴隸制度來看,腓利門要跳脫出大環境的限制來善待阿尼西謀,對他而言是很大的挑戰。同時,阿尼西謀要回主人那裡,更要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
阿尼西謀的偷竊和逃跑行為觸犯了法律,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可是保羅見他已經悔改信主,就特意寫了一封信,要他帶著信去見原來的主人腓利門,懇求他的寬恕。在信中保羅請求主人腓利門要把奴隸阿尼西謀,當作主內的一個肢體,對他表現出主內弟兄之間那種愛的關係,而不要再把他當作奴僕了,因為所有信主的人,都在基督的身體裏,因此肢體間必須互相照顧,彼此原諒。而且保羅說他要償還阿尼西謀所欠的一切債務,在本章的17~18節中 ,他向腓利門提出請求:「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他若虧負你,或欠你甚麼,都歸在我的帳上。」保羅在弟兄彼此相愛的事上,為阿尼西謀付出了代價。
當時正在獄中的保羅,實在需要已經悔改的阿尼西謀幫忙與照顧,但是為了使阿尼西謀能真正得到主人的原諒,心中沒有罪惡的轄制,靈裡也獲得平安,保羅寧願犧牲自己的好處,鼓勵他回到主人那裡。由此我們看到保羅如此地愛護同工,為同工著想,這樣願意為了別人的好處,寧願犧牲自己的利益,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回應】
親愛的天父,讓我也能學習保羅,願意為了別人的好處,犧牲自己的利益,使別人因我得福!
【禱讀】腓利門書17~18節
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他若虧負你,或欠你甚麼,都歸在我的帳上。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7/23/禱告記念
【經文】腓利門書1章1-4節
英國王室每年都會在濯足節表彰有特別貢獻的長者,向他們頒發裝有特殊硬幣(Maundy Money)的錢袋。2021年的獲獎者為馬爾科姆.克勞特(Malcolm Cloutt),他在獲得表彰時已是百歲人瑞,獲獎的原因是他在一生中分發了一千本聖經。對於每一個收到聖經的人,克勞特都記錄了他們的名字,並且常常為他們祈禱。
克勞特在禱告方面的忠心,體現了保羅在他的書信中所流露的那份愛。保羅經常向收信人保證會常常為對方禱告,正如在寫給他朋友腓利門的信中,說:「我禱告的時候提到你,常為你感謝我的上帝」(腓利門書1章4節);在寫給提摩太的信中,保羅也提到:「祈禱的時候,不住地想念你」(提摩太後書1章3節);在給羅馬教會的信中,保羅強調會在禱告中「不住地」、「常常」記念他們(羅馬書1章9-10節)。
雖然我們可能不像克勞特那樣有一千個人需要代禱,但特意為我們所認識的人禱告是大有力量的,因上帝會回應我們的祈禱。在上帝的靈感動並賜我能力為一些人祈禱時,我發現一個簡單的禱告日曆,可以成為有用的工具。在日曆上,將這些人的名字按每日或每週劃分,可以幫助我忠心地為人代禱。在禱告中記念他人,正是一種愛的體現。
【思想】
有什麼曾幫助你忠心地禱告?
別人為你祈禱,曾如何讓你蒙福受益?
【回應】
天父,請幫助我在禱告方面能忠心,因我深知祢總是垂聽我的呼求。
敬拜詩歌:你是我的一切 (You are my all in all) (Gaither Vocal Ban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DZZ0-F5EKk
一、安靜:我們要休息,要知道祢是神。
二、讀經:腓利門書 1:1-25
1. 重點說明:
腓利門書可算是對腓利門真實愛心的一張測驗卷,題題追問著他是否能夠赦免曾經逃離他的阿尼西母?並順服真理的教導,以實際的行動接納他成為弟兄?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保羅何等甘心卑微自己,「預備」腓利門去行這樣的美事。在愛中接納悔改的阿尼西母,像保羅一樣。因和好乃是基督群體的記號,讓破裂的關係都能在基督的愛中重新修復。
2. 鑰節: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他若虧負你,或欠你什麼,都歸在我的帳上。(門 1:17-18)
三、默想:
■保羅從何處看出腓利門的愛心與信心?(v.5)腓利門的善行是為誰做的?(v.6)
■保羅可以直接吩咐腓利門赦免阿尼西母,但他卻如何做呢?(v.9)保羅期待腓利門行出「善行」的態度是什麼?(v.14)
■過去的背叛造成關係的破裂,修復的路容易嗎?保羅如何搭起復合的橋樑?
四、禱告:主啊,若我能愛,那是因為祢先愛我。求祢開闊我的心,在祢豐富的愛中,甘心樂意地行出美善的行為。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腓利門書 1 章 1-25 節
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
他若虧負你,或欠你什麼,都歸在我的帳上,
【腓利門書 1:1-7】
|為同工禱告與感恩|
腓利門是教會的領袖,阿尼西母是他的奴隸,阿尼西母可能偷了腓利門的東西而逃離腓利門的家,後來遇見了被軟禁形同坐監的保羅。保羅向阿尼西母傳福音,當他悔改信主之後,保羅勸他回到腓利門那裡,因此,保羅寫了這封信給腓利門,懇請他接納阿尼西母。
第4節提到,保羅對腓利門說:「我禱告的時候提到你,常為你感謝我的神」。保羅掛念同工、支持同工以及愛他們的方式就是常常為他們禱告。我們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以及事奉中,還常常為同工禱告嗎?香港牧鄰教會的朱琴鶴牧師提到,她每天都為她的100多位同工禱告,看著他們的照片,一位一位提名禱告,為他們感謝、祝福。朱牧師真是我們的好榜樣,在忙碌的事奉中,依然不忘記把每位同工交在神的手中,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保羅以禱告把同工交在神的手中,不但看見保羅對主堅定的信心,也看見他對同工真實的愛心。盼望我們也要每天為同工禱告,把他們交在神的手中,並且為他們感謝神,不論同工目前的光景如何,用神的眼光看他們,想到這群同工,我們就充滿快樂!
腓利門是甚麽樣的同工,讓保羅想到他心中就大有快樂呢?第5-6節提到,腓利門對神、對人都有著愛心與信心,並且為基督作各樣的善事。如果基督徒能倚靠主,成為心中有愛、又能活出愛,信靠神、又能信任同工的人,相信教會必定會吸引許多人來一探究竟了!
保羅即使仍在被囚禁中,但想到教會有腓利門這樣的同工,保羅的心就大得安慰,你我也是這樣的人嗎?你我是否讓守望我們的人得安慰,在跟隨基督的愛心、信心及善事上不斷長進呢?一位愛主的門徒就能讓眾聖徒都因著他歡喜快樂。
讓我們跟保羅學習,成為喜愛禱告的守望者,跟腓利門學習,成為在屬靈品格上不斷長進的門徒,使我們的守望者、我們的小組及我們的教會,因著我們大得安慰!
◆回應
主啊!我要成為每天為同工禱告感謝的守望者。主啊!我要成為在屬靈品格上不斷長進,讓守望者因我心得安慰的門徒!
◆背經
我禱告的時候提到你,常為你感謝我的神。(腓利門書 1:4)
【腓利門書 1:8-16】
|福音健將|
保羅深信「福音本是神的大能」!這是促使他強而有力地傳福音的動力。從這段經文我們看見福音有何大能呢?
一、福音可以改變個人
第11節記載,保羅對腓利門提到,阿尼西母:「他從前與你沒有益處,但如今與你我都有益處」。福音使得一個人從「對人沒有益處」,變成為「對人有益處」,這就是福音的大能!
二、福音可以改變團體
我們從第8-16節看見,因著福音的大能,保羅、腓利門及阿尼西母成為一個「愛的團體」,一個彼此相愛、彼此服事、彼此尊重的團體。
保羅非常尊重腓利門。第8-9節保羅對腓利門說:「我雖然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你合宜的事;然而像我這有年紀的保羅,現在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寧可憑著愛心求你」,保羅不因自己的職份、年齡及經歷而認為自己高高在上,他乃是以「愛心」對待腓利門,且尊重他,而非命令他。第13-14節提到,保羅雖然有意將阿尼西母留下來伺候他,但是他希望腓利門是甘心的,而不是勉強的。
另外,我們也看見保羅對阿尼西母的愛心。第12節提到,保羅把阿尼西母當成「心上人」,保羅沒有因為阿尼西母的地位卑賤而輕看他,而是「真心」的愛他,這就是福音的大能!
不但如此,第15-16節記載,保羅也勸勉腓利門愛阿尼西母,不要把他當作「奴隸」,而是當作「親愛的弟兄」,何等彼此相愛的團體啊!
另外,第13及15節也提到,因著被神的愛及人的愛激勵,阿尼西母也心甘情願地服事保羅及腓利門。
唯有在耶穌裡才能建立這樣真實、穩固、永恆的,彼此相愛、彼此尊重及彼此服事的關係,這就是福音的大能,是令人羨慕的!
保羅記念他傳福音的對象,視阿尼西母為「心上人」,我們也應當把我們傳福音的對象當成「心上人」,把他們當成我們心中的「VIP」,因為我們渴望他們認識耶穌,他們的生命改變,他們也能成為愛的團體中的一份子。不但如此,我們也要常常想念他們,為他們禱告,如此必能產生愈來愈深的愛與行動!
◆回應
主啊!我要堅信「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讓我在傳福音的事上不灰心、把福音的朋友都當成「心上人」,我相信我必看見祢的工作!也願我們的小組及教會,因著福音成為一個愛的團體。
◆背經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羅馬書 1:16)
【腓利門書 1:17-25】
|失而復得,歡喜快樂|
從前面經文來看, 腓利門已經是很優秀的教會領袖了,然而,保羅期待腓利門能在信心和愛心上更進一步,保羅請他再次收納阿尼西母。阿尼西母曾經虧負腓利門,他偷了東西,因此,要求腓利門接納他是很困難的。然而,即使艱難,保羅依然放膽告訴腓利門,鼓勵他屬靈生命更突破、更長進。盼望我們也能接受這樣的挑戰,不以目前的屬靈光景為滿足,願意接受更大的挑戰與突破。
腓利門書有點像路加福音15章浪子的比喻。浪子的父親對大兒子說:「請你接受你離開家的弟弟,他現在回來了」(路十五31-32)。父親對大兒子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保羅同樣對腓利門說:「請你接受曾經逃走的奴隸,他現在回來了」。我們被人傷害,不報復、不計較、不記仇已經很厲害了,但保羅希望腓利門不只如此,要重新接納阿尼西母,繼續愛他,更愛他!如何能做到呢?
保羅不是在給腓利門壓力,而是在提醒他一件事:「回到恩典裡」!(參第18-20節)。數算你自己做的好事,只會越算越酸,因為都是我犧牲付出得多:「我做得太多了」;但當我們數算領受的恩典時,就會越來越甜,越算越覺得虧欠,保羅說:「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羅十三8)。
當浪子回來時,父親說,我這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讓我們在恩典中張開雙臂,歡喜快樂地接納曾經軟弱的肢體,再次回到神的家中吧!
◆回應
主聖靈啊!求祢讓我對真理有越來越多的認識,我就會越來越感恩,回到恩典中,接納跟我不一樣,或者曾經得罪過我的人,使主的心得暢快,使主的教會得榮耀。
◆背經
兄弟呀!望你使我在主裡因你得快樂,並望你使我的心在基督裡得暢快。(腓利門書 1:20)
不再是奴隸,而是高過奴隸,是親愛的弟兄;對我確實如此,何況對你呢!無論在肉身或在主裡更是如此。腓利門書16
肉身——這是新約唯一將肉身和靈用kai聯結在一起的地方。一個歸主的奴隸成為他主人腓利門的主內弟兄,肉身和靈在這裡以獨特的方式結合在一起。
我們總是把「肉身」或「肉體」看為不好,覺得那是罪惡的源頭,想要聖潔就一定要克服肉身」。有些英文版本乾脆把這個字翻成「罪性」,因為覺得肉體和罪性是同一回事。但這節經文掃除了這個思想。我的身體不是罪惡的;我不是一個被罪的容器俘獲的靈魂。
我們深受希臘思想影響,把人看為有靈、魂、體三個部分,肉體是在地上生存的低等部分;靈魂則是和天上有關的高等部分。希伯來人看人是一個整體,而且是從關係看人,若一個人脫離和神的關係,他全人就孤單破碎。
神救贖我的肉身, 不是救贖我的靈魂,然後和我自己的肉體爭戰。祂是把我全人放在和祂的關係中,讓我可以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服事祂。所以我的全人都服在神的權柄下,不是單單用「思想」來服事祂也自由地用肉身sarx來服事神。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腓利门书是我最爱的一卷书,虽然小巧,却闪着夺目的光芒,深刻地在动摇着这个世界的根基,让福音如同刺刀一样刺入仇敌的心脏。
神是关系,神的形像就是完美的关系,神按照自己的形像将人创造在关系之间,耶稣是神和人恢复关系的道路,信仰是使人和神有合宜的关系,得救就是人和神和好的关系,得胜就是人和人和好的关系。所以魔鬼从头到尾都在破坏关系,使人对立。
在这卷书中,奴隶仍旧是奴隶,却不再是奴隶,奴隶主仍旧是奴隶主,却不再是奴隶主,这就是福音的威力: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是什么都被改变了。我们不是改变这个世界,是说我们不用这个世界去改变这个世界,而当我们允许福音进入具体人与人的关系时,这个世界的根基就被摧毁了。这就是现在这个世界的真相:枝繁叶茂,却没有根!
天堂不仅是来世,天堂就在此时。得救不是灵魂脱离肉体,得救是全人的得救。得胜不是死后进入天堂,得胜是天堂现在就降下来。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經文:腓利門書 1-3節
1 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我們所親愛的同工腓利門,2和妹子亞腓亞,並與我們同當兵的亞基布,以及在你家的教會。3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關於腓利門,他還有另一重要角色,就是歌羅西信徒在他家裡聚會-「在你家的教會」。聖經多次指出,初期教會典型的聚會地點就是信徒的家(徒2:46; 5:42; 20:20; 羅16:5,23; 林前16:19; 西4:15)。目前最新考古發現,最古老的基督教堂遺址是在敘利亞東部的杜拉優羅帕思(Dura Europas),約建於主後232~233年。追溯教堂的結構,考古家發現原來就是由私人寓所改建而成。早年教會的發展與信徒的家是分不開。信徒的家就是教會成長的發源地。今天的教會也與信徒的家息息相關,道理是不變的。
保羅提及在腓利門家的教會,不僅強調他在教會有重要的角色,同時也要指出接待這位逃奴,乃是全教會都有責任。因為逃奴阿尼西母如今已是主內肢體,弟兄姊妹都要一同接納這位蒙恩回頭的弟兄。在「歌羅西書」的結語(4:9),使徒保羅曾特別向全教會提及阿尼西母,並稱他為「忠心的弟兄」,絕口不提他原是奴隸,意要全體教會信徒尊重他、接納他,讓他可以重新做人。
「恩惠平安」-這是保羅書信慣用的問安語。「恩惠」是指上帝在基督裡賜我們白白的赦罪恩典,使有罪的世人能成為無罪的義人。「平安」是指蒙恩者與上帝之間的和好關係,包括內心世界的安寧與外在人際的和諧。
在本書信裡,保羅的主旨就是要勸腓利門赦免,並接納一位逃奴。這豈不就是「恩惠平安」的實際應用嗎?是的,這正是每一位蒙恩信徒的處世課題:如何將上帝所賜的「恩惠平安」在人生經歷中活出來?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使徒書信裡,這是篇幅最短的一卷,然而卻特別充滿豐富的感情。使徒保羅是一位偉大的使徒,他為基督福音獻身,並深知基督福音的奧祕,可說是教會歷史上最有貢獻的神學家。但在這本簡短的「腓利門書」裡,我們看見使徒保羅偉大的另一面。他為了一位卑微的逃奴,特別從獄中寫信向主人說情。基督福音不單使人蒙恩,也叫人彼此以恩慈相待。基督福音不僅使神與人和好,也叫人與人之間彼此和好,化解冤仇。
親愛的弟兄姊妹,對我們今天的信徒來說,使徒保羅的榜樣有何重要意義?今天我們信徒需要學習保羅的榜樣嗎?
使徒保羅一方面對「神的真理」有很深的認識,同時也將「神的慈愛恩典」真實的活出來。這確實是聖經教導的一貫原則!「恩典與真理」是從耶穌基督來的(約1:14,17),「恩惠與平安」更是祂賜給世人最偉大的禮物。讓我們以期待的心、受教的心,祈求聖靈藉著這封書信教導我們活在基督耶穌的「恩典與真理」,並活出「恩惠與平安」的基督生命!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你給我們在基督有「恩惠平安」,叫我們能罪得赦免,與你和好。不但如此,你也要求我們將「恩惠平安」帶進人際關係裡。主阿,這真是我們要認真學習的功課。不要再逃避,乃要靠主饒恕,讓「恩惠平安」轉化生命,帶來更大的祝福!奉主耶穌聖名禱告,阿們!(許牧師)
經文:腓利門書 4-7節
4我禱告的時候題到你,常為你感謝我的神。5因聽說你的愛心,並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的信心。[或作因聽說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有愛心、有信心]6願你與人所同有的信心顯出功效,使人知道你們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作的。7兄弟阿,我為你的愛心,大有快樂,大得安慰。因眾聖徒的心從你得了暢快。
上段問安,使徒保羅提到好幾個人。從這裡開始,書信的主角就單獨專注在腓利門身上,他是本書的收信人。在這短短幾節裡,保羅首先為腓利門的愛心、信心與事奉,發出由衷的稱讚。
從今天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看見幾件事-
● 保羅在「禱告」中經常紀念腓利門,並為他感恩。這是保羅的禱告生活,顯得如此親切真實。他在寫信之前,不知已付上多少禱告的代價,值得我們效法。
● 第5節經文翻譯不一,但意思卻很清楚﹕「腓利門的愛心與信心,在神與人面前都有明顯的見證。」這些見證,使徒從何得知?很可能是來自歌羅西教會的以巴弗(西1:7,8),也可能來自是提摩太的報告。
● 為此保羅更加勉勵腓利門﹕「信心要顯出功效;善行使主名得榮」
「信心與善行」應是基督徒的記號。前者要發出生命的果效(加5:6),後者要顯明主恩的實在(弗2:10)。我們必須確認清楚:信心的果效不是來自信心本身,乃是來自「神的大能」。善行的價值不在表揚我們行善的能力,善行的目的也不在善行本身。善行的真義與價值乃在顯明「基督的恩典」,使榮耀歸與天父,並將人領到全善的主耶穌基督面前。
唯有出於這樣的「信心與善行」,才有真意義。使徒保羅勸勉腓利門,惟有這樣的愛心與信心才能使眾人真正受益,身心「暢快」。一個人真正得救蒙恩之後,很自然的反應就是非常樂意與人分享上帝的恩典。毫無疑問,人人都想蒙福,且繼續活在祝福裡。聖經的原則是,要真正蒙受主的祝福福,且繼續活在主的祝福裡,就不能只是「主福的倉庫」,必須是「主福的管道」,叫別人也一同蒙福。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是一個使人蒙福、叫人受益心裡得暢快的人嗎?這是每一位信徒都必須深思反省的問題。若你已信主多年,必定蒙受上帝的祝福與恩惠,非常豐富深厚!但是別人有否從我們身上得到主的恩典呢?我們有否成為上帝施恩的管道呢?
親愛的弟兄姊妹,按著經文,請你反思:
「我的『信心』有何明顯的果效嗎?」
1. 信主之後,我的人生觀有何改變?平日為人處世的心態與先前有何不同?
2. 別人從我身上是否能看見信仰的影響?這些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我的『善行』有何榮耀神的果子?」
1. 我在世人面前是否有榮耀父神的「好行為」(太5:16)?
2. 信主之後,我是否努力「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10)?
3. 我要如何在「善事」上,使人知道「都是為基督作的」,好叫主名得榮?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是你的兒女,真是有福!但是,作為你的兒女,我們也有很大的責任,必須叫世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使你的名得榮耀!主阿,謝謝你一再提醒我們,也幫助我們發揮信心與愛心的功效,在世上作光作鹽!奉主耶穌聖名禱告,阿們!(許牧師)
經文:腓利門書 8-11
8 我雖然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你合宜的事。9然而像我這有年紀的保羅,現在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寧可憑愛心求你。10就是為我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阿尼西母[此名就是有益處的意思]求你。11他從前與你沒有益處,但如今與你我都有益處。
從這段開始,使徒保羅為阿尼西母發出求情。這是本信的精髓,十足顯露使徒保羅的偉大愛心與真摯的情懷。
「靠著基督」-這是使徒保羅敢於向腓利門「放膽」直言的根本原因,也是腓利門要領受使徒保羅這番「吩咐」的基本態度。同時,這也是決定「合宜的事」的一本基礎。若不是基督,保羅、腓利門與阿尼西母,他們三人之間根本沒有溝通的起點,更沒有共同的生命與信守的真理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如今因著「基督」,這一切都改觀了。並要在「靠著基督」的根基上,繼續面對考驗,接受基督的教導與改變。
「寧可憑愛心求你」-使徒保羅向腓利門發出求情,雖有前述的「基督」關係作基礎,也有資深的「年紀」身份為條件,並且又從「為基督耶穌被囚的」受苦景況中說話…。但使徒保羅卻強調,此刻他不是以任何高姿態向腓利門說話,乃是「憑愛心」。言下之意,使徒保羅也要腓利門「憑愛心」聆聽這番話,並且「憑愛心」回應。凡事出於甘心,不是出於勉強。
使徒保羅稱阿尼西母是他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表明阿尼西母是保羅在獄中所結的福音果子。保羅如何在獄中認識阿尼西母?阿尼西母怎會在獄中遇見保羅?…這些疑問,聖經沒有提供進一步詳情,我們不得而知。但保羅領阿尼西母歸主,他們之間的生命感情,真實誠摯,溢於言表,給人極深的印象。
「阿尼西母」(Onesimus),希臘原文是「有益處」,即「有用」或「有價值」。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為一位逃奴向主人求情,是很不尋常的事,也是很尷尬的事。此處使徒保羅巧妙運用「阿尼西母」一字,很幽默的表達他的求情之意,顯出他無比的智慧與心境。這位原來背棄主人、犯罪逃家的奴隸,如今在基督裡改變過來,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真正「有用」的人。因為使徒保羅預期阿尼西母的生命改變,他不但為主人帶來「益處」,也為神國的事工帶來「益處」,將來還要在歌羅西教會與歌羅西社區都會帶來「益處」。使徒保羅的話不僅是幽默,更是有積極的用心與遠見,實在令人感動。
親愛的弟兄姊妹,使徒保羅為何強調「憑愛心」?有何意義?有何用心?若使徒保羅這封信不以「憑愛心」為基礎,會有什麼結果?這裡說的「愛心」是什麼?是主內肢體之間的彼此相愛?還是來自主耶穌的愛?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這段經文,我們也看見使徒保羅的智慧與幽默感。他的幽默不同於戲笑(弗5:4),乃是很有正面意義的雙關語。對使徒保羅這句幽默的闡釋,你有何感受?我們可如何學習使徒保羅的榜樣,以幽默的智慧來傳達深刻的真理?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你的作為真是奇妙,使使徒保羅在「捆鎖」時,竟帶領了逃奴阿尼西母信主;你的恩典也真是偉大,沒有撇棄一個逃家的奴隸。主阿,你的愛何等長闊高深!求你將你的愛充滿我的心,好叫我能「憑愛心」行事,榮神益人!奉主耶穌聖名禱告,阿們!(許牧師)
經文:腓利門書 12-14
12我現在打發他親自回你那裡去,他是我心上的人。13我本來有意將他留下,在我為福音所受的捆鎖中替你伺候我。14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不願意這樣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
使徒保羅繼續向腓利門表達他對阿尼西母的心意,並且再次強調甘心情願的重要。
前面說過,這位阿尼西母因著使徒保羅所傳的福音,成為基督裡的新人,是保羅在獄中「所生的兒子」。這些生命的改變都是真實的,是在屬靈的地位上,是上帝恩典的結果。
但是在世界上,阿尼西母仍是一個奴隸,身份並沒有改變。而且他還是一個逃家的奴隸,不能因為信了主,罪蒙赦免,就可以認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而不顧自己是「逃奴」的事實。反而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乃是要勇敢承擔自己的法律責任,面對任何人的虧欠,誠實的尋求解決方法。這正是使徒保羅對阿尼西母的教導。
「打發他親自回…去」-這話雖出自使徒保羅之口,但背後仍表明阿尼西母確實有「勇敢面對以往的過失,順服使徒教導而行」的涵意。
「我心上的人」-這是一句非常動人的話。阿尼西母是一個逃奴,是社會裡很低賤的人物。一般奴隸已被輕賤毫無人的地位,逃奴的下場就更加可憐,禽獸不如,甚至還有被刑罰至死的危險。但在使徒保羅眼中,阿尼西母是他「心上的人」,表示關愛、珍惜、重視。這話一點也不誇張,因為使徒保羅原有意要將他留在身邊,足見他愛護阿尼西母的真情。
「替你伺候我」-這句話也有些幽默的成份。使徒保羅沒到過歌羅西城(西2:1),他是否見過腓利門?我們不肯定。但因著同工以巴弗的關係(西1:7),保羅與歌羅西教會有很深的屬靈情感,這一點從「歌羅西書」可以看得出。使徒保羅這句話,是根據這份深厚的主內情義而說的。他深信腓利門在主裡必然有這份情義,且有服事的愛心。但他卻非常細心,也有原則,於情、於理、於法,每一樣都顧全了。
「於法」-雖然保羅帶領阿尼西母信主,並將他當作「兒子」看待,但阿尼西母的法定身份地位仍是腓利門的奴僕。使徒保羅是主的僕人,但他仍尊重當時社會制度與法律(林前7:20,24),腓利門才是阿尼西母合法的主人。
「於理」-雖然使徒保羅很有把握腓利門對他的主內情義,定會願意讓阿尼西母留在獄中服事。但沒有得到腓利門親自首肯,他不能(也不應該)為腓利門做決定。使徒保羅在教會裡很有地位,也受人敬重,但他一點也不忽略人與人之間彼此尊重的基本道理。
「於情」-使徒保羅強調,他是「憑愛心」來向腓利門求情。但他並不因此失去平衡,只單顧自己對阿尼西母的感情。反而,使徒保羅很顧念並尊重腓利門的心情與感受。他請求腓利門要饒恕,並接納阿尼西母,但他不願腓利門有任何勉強或為難。因為「饒恕與接納」都是極美的事,也是「恩惠平安」結出的果子,但必須「不出於勉強,乃出於甘心」,否則就喪失意義,沒有價值了。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使徒保羅雖然愛阿尼西母,但他對腓利門更是非常尊重。使徒保羅雖地位超然,但他卻非常謙和、有智慧。相信在使徒保羅背後,必有聖靈的指引。主阿,求你的聖靈也常常這樣引導我的行事為人,滿有基督的馨香之氣!奉主耶穌聖名禱告,阿們!(許牧師)
經文:腓利門書 12-14
12我現在打發他親自回你那裡去,他是我心上的人。13我本來有意將他留下,在我為福音所受的捆鎖中替你伺候我。14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不願意這樣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
我們前面說過,查經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以經解經」。因為聖經既是上帝的啟示,就一定是前後連貫,不會彼此矛盾。而且,主題相近的經文更可以進一步相互映照,彼此解釋,將上帝的真理更加顯明清楚。
從本段經文,我們看見使徒保羅如何對待這位新近信主的弟兄阿尼西母,並教導他如何處理信主之前所犯的錯誤。若與林後5:17作一比較,我們會對得救的真理有進一步認識。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 「新造的人」是指信徒內在生命的更新,不是指外在社會地位或身份的改變。阿尼西母雖已得救重生,成為上帝兒女,在神家裡是弟兄姊妹。但他實際的身份仍是當時社會的一名奴隸,需要履行他的社會責任。不同的是,他現在乃要以上帝兒女的高貴生命品格,並以服事崇高上帝的敬虔精神,且以加倍認真負責的作人處事原則,克盡他在地上的責任,凡事榮耀主名。(歌羅西3:22-25)
● 「舊事已過」是指信徒在屬靈上已經因信稱義,在上帝面前蒙了赦免,脫去罪人身份,內心罪污完全洗淨,既往不究,成為新人。但這並不表示信徒以往對人的虧負也就一筆勾消,不必處理或交待。反而,信徒蒙了上帝赦免之後,乃要更加以正面態度,勇於負責,且願意積極努力解決先前對人的虧欠。好像阿尼西母信主蒙恩之後,他就必須要回到主人面前,很勇敢的、直接的、負責的、徹底的解決自己以往所犯的過錯。
一個原來叛逆逃家的亡命奴隸阿尼西母,如今勇敢的回到主人家請罪。藉此行動,他為主耶穌基督作了一個美好積極的見證,彰顯主所賜給他的生命大能是何等真實,且大有功效!無論阿尼西母將來想要為主作什麼,此刻他勇敢回家認罪的行動乃是最響亮的生命見證,也是他繼續經歷上帝生命恩典不可少的第一步。
親愛的弟兄姊妹,阿尼西母的例子提醒我們-
• 得救前後,我們的外在身份雖沒有改變,但我們做人處事的態度與原則必須產生變化!我們必須自問:主耶穌基督的生命有否轉化我的品格?我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待人接物,是否榮耀主名?
• 信主前後,我們外在的環境與遭遇並不見得會跟著改變,但我們承擔自己責任的決心,以及面對挑戰的勇氣有無改變呢?我們是否更勇於面對環境的壓力?更積極負起自己的責任?更努力學習仰望神、倚靠神,支取主的大能大力?
阿尼西母的例子,給我個人有何重要的屬靈功課?他是否也為你我今天的信徒帶來了「益處」?感謝讚美主!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阿尼西母確實是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因為若沒有基督的新生命,一個逃家的奴隸怎可能願意返回主人家認罪?這是一個真實的生命見證,不是靠著道德教育修養可以作到。主阿,感謝你已經拯救我,求你繼續潔淨我、磨練我、塑造我,合你心意!奉主耶穌聖名禱告,阿們!(許牧師)
經文:腓利門書 15-16
15 他暫時離開你,或者是叫你永遠得著他。16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在我實在是如此,何況在你呢?這也不拘是按肉體說,是按主說。
使徒保羅繼續為阿尼西母向腓利門求情。他從一開始,就再三強調「憑愛心」,這是使徒保羅高舉主的愛,向腓利門訴之以情的原則。今天這兩節經文,他轉換從「屬靈的角度」向腓利門勸說,語氣更顯迫切,真情盡露,令人感動。
「他暫時離開你」-這顯然是指阿尼西母過去背叛逃家一事。乍看這句話,似乎使徒保羅把「逃家」之事的嚴重性淡化了。其實不然!使徒保羅如此說,用意是要腓利門改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這個角度是「屬靈」的角度,是從上帝愛人救人靈魂的「愛心」角度,是從主耶穌基督捨身流血、救贖世人脫罪孽的「救恩」角度,是從信者得救重生,能夠獲得屬靈權柄,進入榮耀神家為兒女的「天國」角度。
阿尼西母過去叛離主人,他的意圖是要脫離世上為奴的生活,獲得自由與新生。但在上帝偉大奇妙的計劃裡,主耶穌的救恩臨到這位背逆亡命的奴隸,真正徹底扭轉了他的一生。使徒保羅要腓利門看見上帝在阿尼西母身上的作為,明白祂拯救世人的旨意。即使是一個犯罪的奴隸,為世人摒棄,但上帝沒有向他掩面。主耶穌的恩典拯救了阿尼西母的靈魂,因為「神愛世人」。祂不忍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9)。
● 原來阿尼西母逃家是「自救」的手段,如今他接受了「主的拯救」。
● 阿尼西母原先的企圖是要脫離地上為奴的生活,然而他卻成為社會上的亡命罪犯,從「歌羅西」流浪到「羅馬」,一路躲躲藏藏,時刻怕人發現,不但活得沒有自由,反而成了恐懼的俘虜,心裡完全沒有平安。
● 如今他信了主,領受基督的救贖恩典,得以「因信稱義」,確確實實脫離了「罪奴」的轄制,成為新人,真正得到生命的自由與平安。這是「主的拯救」!腓利門如何得救,歌羅西教會的信徒如何得救,阿尼西母也是一樣。
● 「主的拯救」比阿尼西母的「自救」高明太多了。雖然他是一個卑賤的奴僕,在世人眼中毫無地位、也無尊嚴;但上帝的恩典之門仍為他敞開,上帝的大愛也為他預備,主並不偏心。正如那位與主耶穌同釘的強盜,蒙應許說「今日你要同我同在樂園裡了」(路23:43)。
● 過去,因著阿尼西母犯罪逃家,腓利門失去了一名「家奴」。如今,因著主的救恩,腓利門竟得回了一位主內「親愛的弟兄」,且是在永恆的國度裡。
用以上的角度,使徒保羅勸勉腓利門要看見這事的「屬靈、愛心、救恩,天國」層面。因著主耶穌的救恩,過去「暫時的失」,如今卻變成了「永遠的得」。何等奇妙!當初腓利門失去阿尼西母時,他豈能想到有一天會有這樣奇妙的結果?不是巧合、不是幸運、也不是出於任何人的計畫。這完全是上帝恩典才成的。
親愛的弟兄姊妹,這是何等偉大的屬靈視野!上帝在阿尼西母身上的作為,也正是祂在腓利門身上的作為。雖然一個是逃奴,一個是主人,但在上帝面前都需要主的救恩,否則都要滅亡!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藉著逃奴阿尼西母,我們更清楚看見你給我們的救恩是何等寶貴!若不是主的恩典,我們都要滅亡。主阿,求你打開我的眼睛,看見你的愛,也要以更深的愛回應你,並且彼此相愛!奉主耶穌聖名禱告,阿們!(許牧師)
經文:腓利門書 15-16節
15他暫時離開你,或者是叫你永遠得著他。16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在我實在是如此,何況在你呢?這也不拘是按肉體說,是按主說。
在聖靈引導之下,使徒保羅勸勉腓利門要從「屬靈面」、「愛心面」、「救恩面」與「天國面」來重新看這件事。因著基督耶穌的福音,過去「暫時的失」,如今變成「永遠的得」。何等奇妙﹗這個扭轉不是任何人間的制度能夠作到,都是上帝賜予的恩典才成的。
當然這樣看,決不是、也絕不能淡化阿尼西母的罪行,更不可因此說阿尼西母逃家就沒有錯,或甚至說他逃家都是上帝的安排或旨意。上帝是公義的,祂不會安排人做不義的事。即使是施行拯救或彰顯慈愛,祂的手段也必定是合乎公義的原則,正如耶穌的十架救恩。但由於上帝滿有憐憫之恩典,只要人肯降服在祂面前,祂必能將失敗轉變成祝福,將裂痕轉變成喜樂,將羞辱轉變成榮耀。
看見上帝在阿尼西母身上的「大逆轉」,腓利門也就要在神面前接受必須的改變﹕
● 過去的「失」,如今在神面前,看到是永遠的「得」,要為此感恩,並敬畏神。若還像過去執著於屬世的價值觀,怎能說自己是基督耶穌的門徒呢?
● 不再只看阿尼西母是一名「奴僕」,乃要以「親愛的兄弟」相待,愛護他、寶貴他。因主耶穌也一樣愛他,主寶血也同樣為他而流。在基督裡,他一樣成了上帝兒女(約1:12)。
● 使徒保羅以他自己為例,強調這些轉變不是只在觀念上,乃要有實際的行動相配合。使徒保羅為阿尼西母親自寫這封信,非常慎重其事,就是最好的證明。「…何況在你呢﹖」使徒保羅要腓利門也要仿效自己的榜樣。
● 從人的眼光來說(即「按肉體說」),當腓利門讀此信時,阿尼西母已經重回主人的家,向他請罪。因此很重要的是,腓利門不要還從自己是主人的角度看阿尼西母,乃要從主耶穌的眼光(即「按主說」)看見歸回的阿尼西母是一位主裡的新人,是主內肢體。對使徒保羅、對腓利門,這個「按主說」的角度應該都是一樣。
使徒保羅這番話,將腓利門的眼光從「暫時」帶到「永遠」,從「失」帶到「得」,從「地上」帶到「天上」。這段信息不僅是使徒保羅訴之以情的高潮,更是這整封信裡屬靈層面的最高峰!使徒保羅實在是一位屬靈偉人,在這封為逃奴求情的書信裡,他沒有長篇大論的講章,但我們隨處可見他活潑美好的靈性,深廣的愛心,長遠的眼光,令人敬佩!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的眼光是在那一個層面?我們要如何學習從屬靈的角度看事情,同時也不忽略我們該負的責任?我們要如何學習從上帝救恩的角度,重新衡量一件件發生在我們週遭的事?若我們的眼光與角度接受了上帝的改變,那麼我們的生活與行動應該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呢?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使徒保羅為阿尼西母求情,不但充滿愛心,也充滿屬靈的智慧與信息,真不是一封普通的信件。主阿,你的作為何等奇妙!因為腓利門要學的功課,我們每一位信徒也要學,就是屬天的眼光!主阿,求你打開我心靈的視野,學習看你所看,以你的心為心!奉主耶穌聖名禱告,阿們!(許牧師)
經文:腓利門書 17-20節
17 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18他若虧負你,或欠你甚麼,都歸在我的賬上。19我必償還。這是我保羅親筆寫的。我並不用對你說,連你自己也虧欠於我。20兄弟阿,望你使我在主裡因你得快樂[或作益處] ,並望你使我的心在基督裡得暢快。
使徒保羅接著對腓利門發出進一步要求,希望他能接受,並提醒他要按著主的心意而行。
按照當時羅馬時代背景,一個逃奴的下場極為可憐。他可能會受到很殘酷的刑罰,甚至喪命。也可能一輩子要身上帶著鎖鍊,如牛馬般服苦役,永無翻身之日。在這裡,使徒保羅直率的要求腓利門要「收納」阿尼西母,並要以他對待使徒保羅的方式,將阿尼西母視為「同伴」,遠遠超過一名逃奴。
「同伴」原文即「親密相交的伙伴」,與「團契、相交」(約壹1:3,6,7)是同字根。使徒保羅雖用假設語氣說「你若以我為同伴…」,但他相信腓利門對他確實有很深的主內情誼,並且也有很密切的同工關係。使徒保羅要求腓利門將這些關係與情誼,都轉移到阿尼西母身上。正如前段所言,不是收納他為奴僕,乃是接納他如兄弟。
「虧負」是指腓利門所遭受的實際財務損失。「欠你甚麼」可能指阿尼西母逃家時,還偷取了主人的錢財。相信這些不義之事,阿尼西母都已向使徒保羅坦白。就一個逃奴來說,這些虧欠都是阿尼西母本身無力償還的。因此,使徒保羅不但請求腓利門接納阿尼西母,同時也慨然承擔一切的債務,並給與堅定的允諾:「我必償還」。
使徒保羅為了強調他對償還債務的重視,特別說「這是我保羅親筆寫的」。他的口氣很不尋常,如同向腓利門開了一張還款支票,並在上面慎重親筆簽上名字。這是使徒保羅在這封信表達的一貫原則:蒙恩的信徒必須勇敢承擔責任。不能因為主耶穌赦免以往罪過,就完全不顧自己過去對人的虧負。即使阿尼西母無力償還,使徒保羅都要幫他承擔,以示負責。
接下來,使徒保羅口鋒一轉,帶著他特有的幽默語氣,對腓利門說﹕「講到虧欠,其實你也虧欠我呢」。使徒說的「虧欠」,顯然是指腓利門蒙恩得救都虧使徒保羅獻身宣道的緣故。其實使徒保羅並非要向腓利門算這筆救恩的賬,這不是他的用意。反而,使徒保羅獻身傳福音乃是要償還福音的債(羅1:14),他從不認為是別人欠他的債。使徒在此藉著幽默語調,提醒腓利門要看見信徒彼此之間有主內恩情,要在愛心上「常以為虧欠」(羅13:8)。
「快樂」原文即「益處」。使徒語出雙關,因為「阿尼西母」的意思就是「有益處」。使徒保羅希望腓利門能接受他的請求收納阿尼西母。若是如此,他就在主裡也得到了「阿尼西母」(即益處或快樂),同時也就在基督裡得到最大的喜樂與暢快。
親愛的弟兄姊妹,使徒保羅將阿尼西母送回主人家,確實不是件簡單的事。他不是只動動口,或寫幾個字。當我們稍微深入查考這封信,就體會到使徒保羅偉大的用心,以及他為這事付出的代價。讀了這封信,腓利門豈能不感動?歌羅西教會豈能無動於衷?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使徒保羅的愛心,豈不就是你的愛心?為了拯救我們,解決我們無力償還的罪債,你差遣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主阿,你救我們,愛我們到底!我們也要彼此相愛,且愛神愛人!奉主耶穌聖名禱告,阿們!(許牧師)
經文:腓利門書 21-25節
21我寫信給你,深信你必順服,知道你所要行的,必過於我所說的。22此外你還要給我豫備住處,因為我盼望藉著你們的禱告,必蒙恩到你們那裡去。23為基督耶穌與我同坐監的以巴弗問你安。24與我同工的馬可,亞里達古,底馬,路加,也都問你安。25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的心裡。阿們。
這是書信最後的結語與問安。使徒保羅與同工之間,感情真摯,溢於言表。使徒的言詞,有時直率尖銳,有時幽默委婉。無論怎樣,總是充滿了鼓舞人心的智慧與力量。在書信末了,情詞更加懇切,令人感動。
「深信你必順服」,是使徒保羅對腓利門屬靈生命成熟的信心;「必過於我所說的」,是使徒保羅對腓利門為人品德的肯定。這兩句話真誠有力,充滿智慧,必然在腓利門的心靈裡產生積極正面的鼓勵作用。使徒保羅用心良苦,值得我們學習。
完結書信之前,使徒保羅特別強調他殷切想念歌羅西教會肢體的情懷。他盼望很快能與教會信徒相見,並請腓利門要儘速為他預備住宿。亦請信徒不斷代禱,使他得享與眾信徒相聚的恩典。在這之前,使徒保羅講到主人腓利門要學習如何接納阿尼西母的屬靈功課,歌羅西教會的信徒也不能忽略。因為如今阿尼西母也是主內肢體,教會信徒也要一同改變態度,以「主內情誼」接待歸回主懷的一位「弟兄」。
使徒保羅接著簡略提到幾位同工,一起問安,想必都是腓利門所認識的。藉此,對腓利門也有提醒之意,表明眾同工也都一同關心此事,要他照著神的心意行事。腓利門如何接納阿尼西母,不只是一件他們自己的家務事,也是神家教會信徒的生命榜樣,也是主內同工之間彼此受激勵的美事,必然也將在歌羅西城的社會裡帶來震撼,彰顯神的榮耀!
「恩」不單是使徒保羅慣用的祝福語,更是他最後留給腓利門的一個字,意義深長。「恩」是信徒得救重生的基礎,也是信徒一生在世仰賴從上頭來的智慧與幫助,都是上帝的賞賜。然而信徒不能一味蒙恩與受恩,以至於變成恩典的屯積者。一個真正活在主恩裡的人,他是恩典的導管,是上帝施行恩惠的器皿。我們要在基督裡繼續蒙恩,就要待人以恩,分享主恩,這樣才是一個真正常有主恩在身的人。
親愛的弟兄姊妹,讀完這封信,你有何感想?使徒保羅的愛心如何打動你的心?在這短短的25節裡,最使你感動的是那一節?或那一段?為什麼?請再深入思想,聆聽聖靈在你心中的感動,讓祂在你心裡做更深、更深的工作。
這封信雖「紙短」,卻是「情長」。使徒保羅的愛心,其實正是主耶穌基督愛世人的映照,因為我們每一個信徒原來也都是「阿尼西母」。藉著基督救恩,如今才能坦然無懼歸回神的家,罪債得以還清,不再是「奴僕」,乃成了「神的兒子」,也成了主耶穌「心上的人」,並且於神於人都變成「大有益處」。哈利路亞!感謝主!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這封信的偉大故事不僅是關乎使徒保羅、腓利門與阿尼西母,乃是關乎著天父上帝與我們每一個人。主阿,保守我永遠活在你的愛裡,也永遠活在你的恩裡。主阿,也求你叫我能每天活出你的愛,活出你的恩,與人分享!奉主耶穌聖名禱告,阿們!(許牧師)
靈修樂 經文:腓利門書 1-3節
1 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我們所親愛的同工腓利門,2和妹子亞腓亞,並與我們同當兵的亞基布,以及在你家的教會。3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靈修樂」剛剛將「歌羅西書」讀完,讓我們接著來看「腓利門書」。這兩封信,一前一後,都是使徒保羅在羅馬監獄寫的,關係密切。雖然「腓利門書」很短,只有一章,卻是使徒保羅感情最豐富的一篇文稿,意義與價值都很不尋常。
[本書背景]本書信作者是使徒保羅。這是他的四封「獄中書簡」之一,其他三本分別是「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寫作地點在羅馬的監獄,時間約是主後60~61年,與「歌羅西書」同時。
[本書特點]這是保羅最短的一封書信,希臘文原文只有334個字。這封信與眾不同,收信者不是教會,而是一位個別信徒,即腓利門。
腓利門是一位住在歌羅西的外邦信徒,家境富裕,蓄養僕婢。多年前,他的一個奴隸名「阿尼西母」,逃家不知去向。奇妙的是,居然遠在羅馬,這位逃奴因著保羅的緣故信了主,成為基督徒,並且願意獻身服事。但使徒保羅知道阿尼西母有這段背逆的經過,就吩咐他必須回到主人家請求饒恕,以解決這件罪行。同時保羅也就寫了此信給主人腓利門,請求他在主裡接納這位逃奴,原諒他的過去。
本書信篇幅小,又是為一位卑微逃奴請願,但在使徒筆下真是情文並茂,展現他偉大的胸懷,流露基督超越的愛,讀來令人感動。
1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我們所親愛的同工腓利門,2和妹子亞腓亞,並與我們同當兵的亞基布,以及在你家的教會。3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本信雖只有短短一章,卻具備書信所有的結構。大致可分三段落-1-7節是「問安與感恩禱告」;8-16節是「為阿尼西母求情」;17-25節是「對腓利門的勉勵與書信結語」。
保羅向腓利門問安,特以「被囚的」自稱。本書僅僅25節,保羅五次(v.1,9-10,13,23) 提及自己身在獄中。言下之意,他盼望腓利門體會他從獄中求情的苦心。「腓利門」是「親愛的同工」,表明他在教會裡不是一般信徒,極可能是有事奉責任的教會領袖之一。
「亞腓亞」被稱為「(我們的)妹子」,教會傳統認為她是腓利門的妻子,也是主裡姊妹。按當時社會背景,妻子通常負責管理家中的奴婢。保羅在此提及亞腓亞,意味著她在處理逃奴的事上應有相當作用。
「亞基布」被稱為「與我們同當兵的」。在保羅書信中,如此稱呼僅在腓立比書2:25出現過,對象是保羅的同工以巴弗提。在歌羅西書4:17,保羅對亞基布也有交待,囑他「盡你從主所受的職份」。所以,亞基布極可能是歌羅西教會的牧者或負責同工。處理逃奴原是家務私事,只因腓利門是教會領袖,這事意義非比尋常,需要牧者的關心。教會早期有史料指出,亞基布可能是腓利門之子。若真是如此,這件重要的家務事當然少不了他。
親愛的弟兄姊妹,使徒保羅在「歌羅西書」講了許多「基督論」的真理,在「腓利門書」他就以具體行動發出挑戰要如何實踐真理。在書信的問安裡,使徒保羅就召集了要接受真理挑戰的每一位教會領袖,首當其衝的就是「腓利門」。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要進入「腓利門書」,求你帶領我們明白你的旨意,體會你的心。主阿,求你的聖靈引導我,不但叫我堅持「靈修樂」,更要持守自己「常在基督裡」,好像枝子在葡萄樹!奉主耶穌聖名禱告,阿們!(許牧師)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31.01.2025(星期五)
经文:腓利门书 1:15 - 25
链接:https://youtu.be/qMPN5BM3oQM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聖經馬太福音十一章 30 節)
主說祂的軛是容易的,就必定是容易的;祂說祂的擔子是輕省的,就必定是輕省的。甚麼時候,「己」被拒絕, 「十字架」被接受,就進入主的安息。「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聖經約翰福音十二章 24 節)
死,如果是事實,結子粒,自在意中。
只有主愛的激勵,叫我們的心不能不被融化;只有主光的照亮,叫我們的心不能不厭惡自己;只有主復活的大能, 叫我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說我們所不能說的,作我們所不能作的。愛我們所不能愛的。真的,「萬有都是本於祂、 倚靠祂、歸於祂;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遠。阿們。」(聖經羅馬書十一章 36 節)
親愛的,願主用造彼得的手造就你!願主用安慰約翰的胸懷安慰你!願你的家像伯大尼,是我們的主能得著休息的! 願你的信心和愛心像腓利門,叫眾聖徒的心得著歡暢!(聖經腓利門書 5-7 節)願你的腳蹤像約瑟,能拯救許多饑民! (聖經創世記四十五章 7 節)
神要我們的眼向上舉目,要我們的腳向前奔跑,要我們的手向深處撒網。回頭看,逗留不前,就不知要失去多少光陰。 但願神策勵我們!── 選
聆聽朗讀 https://www.fhl.net/stream_audio/5/0520.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