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利門書15-16節(2)
經文:腓利門書 15-16節
15他暫時離開你,或者是叫你永遠得著他。16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在我實在是如此,何況在你呢?這也不拘是按肉體說,是按主說。
在聖靈引導之下,使徒保羅勸勉腓利門要從「屬靈面」、「愛心面」、「救恩面」與「天國面」來重新看這件事。因著基督耶穌的福音,過去「暫時的失」,如今變成「永遠的得」。何等奇妙﹗這個扭轉不是任何人間的制度能夠作到,都是上帝賜予的恩典才成的。
當然這樣看,決不是、也絕不能淡化阿尼西母的罪行,更不可因此說阿尼西母逃家就沒有錯,或甚至說他逃家都是上帝的安排或旨意。上帝是公義的,祂不會安排人做不義的事。即使是施行拯救或彰顯慈愛,祂的手段也必定是合乎公義的原則,正如耶穌的十架救恩。但由於上帝滿有憐憫之恩典,只要人肯降服在祂面前,祂必能將失敗轉變成祝福,將裂痕轉變成喜樂,將羞辱轉變成榮耀。
看見上帝在阿尼西母身上的「大逆轉」,腓利門也就要在神面前接受必須的改變﹕
● 過去的「失」,如今在神面前,看到是永遠的「得」,要為此感恩,並敬畏神。若還像過去執著於屬世的價值觀,怎能說自己是基督耶穌的門徒呢?
● 不再只看阿尼西母是一名「奴僕」,乃要以「親愛的兄弟」相待,愛護他、寶貴他。因主耶穌也一樣愛他,主寶血也同樣為他而流。在基督裡,他一樣成了上帝兒女(約1:12)。
● 使徒保羅以他自己為例,強調這些轉變不是只在觀念上,乃要有實際的行動相配合。使徒保羅為阿尼西母親自寫這封信,非常慎重其事,就是最好的證明。「…何況在你呢﹖」使徒保羅要腓利門也要仿效自己的榜樣。
● 從人的眼光來說(即「按肉體說」),當腓利門讀此信時,阿尼西母已經重回主人的家,向他請罪。因此很重要的是,腓利門不要還從自己是主人的角度看阿尼西母,乃要從主耶穌的眼光(即「按主說」)看見歸回的阿尼西母是一位主裡的新人,是主內肢體。對使徒保羅、對腓利門,這個「按主說」的角度應該都是一樣。
使徒保羅這番話,將腓利門的眼光從「暫時」帶到「永遠」,從「失」帶到「得」,從「地上」帶到「天上」。這段信息不僅是使徒保羅訴之以情的高潮,更是這整封信裡屬靈層面的最高峰!使徒保羅實在是一位屬靈偉人,在這封為逃奴求情的書信裡,他沒有長篇大論的講章,但我們隨處可見他活潑美好的靈性,深廣的愛心,長遠的眼光,令人敬佩!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的眼光是在那一個層面?我們要如何學習從屬靈的角度看事情,同時也不忽略我們該負的責任?我們要如何學習從上帝救恩的角度,重新衡量一件件發生在我們週遭的事?若我們的眼光與角度接受了上帝的改變,那麼我們的生活與行動應該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呢?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使徒保羅為阿尼西母求情,不但充滿愛心,也充滿屬靈的智慧與信息,真不是一封普通的信件。主阿,你的作為何等奇妙!因為腓利門要學的功課,我們每一位信徒也要學,就是屬天的眼光!主阿,求你打開我心靈的視野,學習看你所看,以你的心為心!奉主耶穌聖名禱告,阿們!(許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