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12:1;彼前2:5-6 [4.18.16]
如前所述,獻祭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贖罪祭,第二類是我們所稱為「感恩祭」,包括一切有關愛的本分職責。當我們盡職責來愛戴擁抱弟兄時,我們是在主內的肢體裡尊榮他。我們所有的禱告、讚美、感恩,以及敬拜神的一切行動,都包含在獻上感恩祭之內。因為這一切的事,都倚靠那更大的獻祭,即獻上我們的靈魂身體分別為聖,成為主的聖殿(林前3:16)。因為我們以外在行動來事奉神,是不夠的,我們當先將自己、然後自己所有的都要分別為聖獻與神,好讓凡在我們裡面的都用來榮耀神,並且熱烈盼望想要更加榮耀神。
這一類的獻祭與平息神的忿怒、蒙赦罪、積功德是毫無關連;它惟一的目的是尊神為大並高舉他。如此的感恩祭,只有在已蒙赦罪、與神和好之後才能獻上,蒙神悅納。如此獻上感恩祭,對教會而言是必須的,不可缺乏的。根據我們在上面所引用的先知的話,只要神的眾百姓存留在世,就必永不止息。這就是以下這先知之言的真義:「萬軍之耶和華說: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獻潔淨的供物,因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瑪1:11)。我們千萬不可除掉這感恩的祭!
因此保羅勸我們「將身體獻上,當做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彼前2:5-6)。保羅在此說這事奉是「理所當然的事奉敬拜」很有意義;因為他在此處是指向神屬靈的敬拜,是與摩西律法的獻動物為祭,作暗示性的對比。希伯來書告訴我們行善和捐輸的事,是蒙神喜悅的祭(來13:16)。使徒保羅接受了腓立比信徒慷慨的奉獻,來補足他的缺乏,被稱為極美的香氣,神所喜悅的祭物(腓4:18);這樣,信徒一切的善行都是屬靈的獻祭。
一、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沒有顯赫事工資歷的人,都是次等的基督徒。
2.天堂最好的位子都是保留給講員和敬拜主領的。
3.只要我做出有名、偉大、外顯的服事,哥林多前書13章所說的愛並不重要。
4.所有基督徒都要先求有名聲的服事。
5.那些沒有信心、技巧來做公開服事的人,應該對他們的生命覺得沮喪。
6.在暗處所做的工都會被遺忘,不得獎賞。
7.大衛王只有在打敗哥利亞之後,才算偉大。
8.神對於在教會以外的商業界、教育界或其他領域興起領袖,沒有興趣。
二、真理:最偉大的事工,多半都不是公開的服事
1.禱告。(提前2:1-4)
2.勸化。(來10:23-25)
3.愛。(林前13章)
4.施捨。(羅12:8)
5.傳福音。(徒26-38章)
6.做生命導師的門徒訓練。(提後2:2)
7.委身家庭。(弗5:21-6:4)
8.為領袖拿兵器。(撒上14:1-23)
9.行政工作與幫助者。(林前12:28)
堅忍到底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
羅馬書12:12
施恩的天父〜
當疫情仍起伏不定,當生活仍處處危機,
懇求祢不僅保守我的身體健康,
更保守我的心能平靜安穩。
在忍耐等候疫情過去的黑夜中;
求祢使人們警醒,不因驕傲而輕忽,
不因漫長而松懈,不因緩和而怠情。
使我們堅忍到底,直到完全的得勝。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湖光基督教會祝福您
講題:好結局 講員:李怡瑱牧師
經文:詩137:1,7-8,37、腓三8-16、撒上廿三25-28、廿四1-7,9-12、詩144:9-10、羅十二17-21、詩29:10-11
金句:詩139:23 神阿,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24 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我們要留意保守心思意念,不給魔鬼留地步,延續命定的福(永生),得著好結局。
箴言四23。要保守心,不容惡存在心中,要存記神的話,使我們能有分辨的智慧。
詩篇37:37。完全人、正直人、和平人有好結局。詩133弟兄和睦同居有福、太五9使人和睦稱為神的兒子。完全人意指:我願意長大成熟、願意改變,向著標竿直跑,竭力追求,努力不放棄。
腓三8-16。保羅遇見耶穌以後,價值觀翻轉。效法耶穌的死破碎自己,持續朝著目標前進,當我們有這樣的心志,聖靈會幫助我們。不要一直活在過去,一直述說失敗、軟弱或是別人對我們的傷害。要向著標竿,選擇饒恕,向著美好的結局奔跑。自己做出決定,選擇遵行神的旨意。
神命定賜福,我們認識復活主之後,是否願意丟棄過去的包袱和罪擔?我們不只要得救,還要得勝、得獎賞。
如果信主很久了卻仍然生活在愁苦中,顯示我們生命的主權,並未完全的交託給主。
一位姐妹信主多年心靈仍然時常憂傷,分享中才知她小時遭遇父親家暴,壓抑情感,不料婚後先生也對她施暴,她為了孩子而隱忍,維持著家庭生活,卻對於婚姻不抱希望。牧師安慰鼓勵她:放棄負面的心思意念、仇敵的謊言、苦毒而立下的內在誓言。願意選擇饒恕,支取神愛的力量,順服神的真理而行。先生尚未信主,是我們已信的一方先靠聖靈改變。受傷的心,讓聖靈來醫治我們,讓神的愛充滿我們,神喜悅我們信守婚約。神會使我們從愁苦變為喜樂,以喜樂油代替悲哀。
詩歌:天天讚美主!神的心意是要我們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帖前五16-18)
詩篇144:9-10。大衛一生遭遇許多患難,被岳父執意追殺,卻因而寫下很多讚美詩。
他遇見試探:要不要用自己的方法來報復?
撒上廿三25-28a、廿四1-7,9-12。神不把大衛交在掃羅手中,神作大衛的保障。大衛雖得到大好機會可以殺掉掃羅,他卻放走了掃羅。大衛立定心志不用自己的手施行報復,他選擇交給神來施行判斷。他存順服的心,把一切交託給神,讓上帝作上帝。最終,掃羅死在戰場上,神施行公義的判斷。
詩篇37:1,7-8。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神的時間和作為。
有時我們遭受不公的對待,敵人想置我們於死地,我們的心會忿忿不平。在洞中,或許因為隱基底的溪水聲,使掃羅渾然不覺有人在身邊,但是大衛定意討神喜悅。成為和平人,必有好結局。
羅十二17-21。以善勝惡。
這週有兩天前去登玉山。一位原住民弟兄幫忙背行李。談話過程中得知:同性婚姻合法後,他那位很會跳舞的妻子,竟然對他說:我不愛你!然後與她的同性伴侶離去,拋下四個子女。然而,這位原住民堅持不簽字離婚,想留給妻子後路,要等她回來。
仇敵偷竊毀壞家庭,我們要認清屬靈爭戰,也要教導兒女們爭戰。要用不放棄的愛挽回失喪的人,需要聖靈將天父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我們要在孩子生命中,以真理建立根基,帶他們認識神、服事神。
詩篇廿九10-11。求主保守我們的心,即使外在環境混亂,物質、經濟、生態、屬靈層面如洪水沖來;我們要定睛永遠為王的神。堅心倚賴神,神應許必賜力量、賜福給祂的百姓。
*靈修經文:
羅馬書12:1~8
12:1 所以,弟兄們,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12:2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12:3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 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12:4 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
12:5 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
12:6 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
12:7 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
12:8 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
*靈修默想:
(1)得救的基督徒應獻上甚麼樣的敬拜?為了讓我的生活成為合上帝心意的敬拜,我要如何努力?
(2)保羅將教會比喻為什麼並加以說明?上帝給我什麼恩賜?我要如何以這項恩賜來服事教會與鄰舍?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代下11~14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3hLntjazS8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8/20?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經文:
羅馬書12:9~14
12:9 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
12:10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12:11 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
12:12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
12:13 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
12:14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
*靈修默想:
(1)保羅如何說明基督徒應當實踐的愛?我的服事是否基於真實的愛,而不是偽善?
(2)我要樂意與誰分享上帝所賜的時間、物質和才能?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代下15~18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82C4E6UDtY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8/21?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經文:
羅馬書12:15~21
12:15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12:16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人:或譯事)。不要自以為聰明。
12:17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12:18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
12:19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譯: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12:20 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
12:21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靈修默想:
(1)基督徒既然領受福音,就應存著什麼樣的心?為了效法耶穌,我要在十字架前放下哪些想法?
(2)保羅勸勉我們要如何對待仇敵?為了和所有人和睦相處,我需要在哪些事上努力?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代下19~21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NZ_VxJTqIE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8/22?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00:00
下載
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馬書12章6、8節
突如其來的消息令我震驚!我父親之前戰勝了前列腺癌,沒想到現在又確診患有胰臟癌。更糟糕的是,我母親因患有慢性疾病而完全仰賴父親的照顧,現在我得照顧同時患病的父母,未來的日子將充滿挑戰。
我搭機返家陪伴他們,並在主日造訪父母所屬的教會,有位名叫賀文的弟兄跟我說,他很願意幫忙。兩天後,他帶一份清單來探訪我們。他對我說﹕「當你爸爸開始接受化療時,我會安排不同的人預備三餐。我還可以割草和丟垃圾。」賀文是一位退休的卡車司機,但對我們來說他是天使。我們發現他經常幫助別人,包括單親媽媽、無家可歸的人和年長者。
基督徒都應幫助他人(路加福音10章25-37節),但有些人卻在這方面有特殊的能力,保羅稱之為憐憫人的恩賜(羅馬書12章8節)。擁有這種恩賜的人會注意到別人的需要,召集人一起提供幫助,長時間助人也不會累垮。他們被聖靈感動,在基督肢體中扮演服事的角色(4-5節),安慰我們的憂傷。
我父親最近開始了第一次化療,賀文開車送他去醫院。那天晚上,我父母家的冰箱裡滿是食物。
上帝透過這位卡車司機向我們施憐憫。
閱讀: 羅馬書12章3-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耶利米書18-19章;提摩太後書3章
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馬書12章6、8節
突如其來的消息令我震驚!我父親之前戰勝了前列腺癌,沒想到現在又確診患有胰臟癌。更糟糕的是,我母親因患有慢性疾病而完全仰賴父親的照顧,現在我得照顧同時患病的父母,未來的日子將充滿挑戰。
我搭機返家陪伴他們,並在主日造訪父母所屬的教會,有位名叫賀文的弟兄跟我說,他很願意幫忙。兩天後,他帶一份清單來探訪我們。他對我說﹕「當你爸爸開始接受化療時,我會安排不同的人預備三餐。我還可以割草和丟垃圾。」賀文是一位退休的卡車司機,但對我們來說他是天使。我們發現他經常幫助別人,包括單親媽媽、無家可歸的人和年長者。
基督徒都應幫助他人(路加福音10章25-37節),但有些人卻在這方面有特殊的能力,保羅稱之為憐憫人的恩賜(羅馬書12章8節)。擁有這種恩賜的人會注意到別人的需要,召集人一起提供幫助,長時間助人也不會累垮。他們被聖靈感動,在基督肢體中扮演服事的角色(4-5節),安慰我們的憂傷。
我父親最近開始了第一次化療,賀文開車送他去醫院。那天晚上,我父母家的冰箱裡滿是食物。
上帝透過這位卡車司機向我們施憐憫。
你的屬靈恩賜是什麼?(可參閱羅馬書12章3-8節;
哥林多前書12章;以弗所書4章7-13節)
你如何使用這些恩賜來幫助別人?
天父,求祢使我滿有祢憐憫的心腸,讓我有能力且喜樂地服事有需要的人,使人們能夠認識祢。
作者: 霍薛頓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羅馬書12章2節教導信徒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值得注意的是,談到心意更新時,保羅首先講到的是謙卑的態度(3節)。上帝喜悅謙卑,恨惡驕傲(以賽亞書2章11節;但以理書4章37節;阿摩司書6章8節)。我們需要有這樣謙卑的態度,才能正確評估自己有哪些恩賜(或缺乏什麼恩賜),從而根據教會的需要做出貢獻,建立基督的身體(羅馬書12章6-8節)。無論我們的恩賜是什麼,都當本著愛與謙卑的態度,甘心樂意地付出。
Con Campbell
2/15-2/21
【國際24/7禱告連結】
為紐西蘭禱告
a)今年2月奧克蘭「同志驕傲節」活動將持續四周,成為舉辦規模最久的一次。新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也成為首位參與此遊行的在任總理。
禱告:求主施恩憐憫,饒恕執政掌權者背離主的罪!求神的靈在這地掌權,挪去撒旦黑暗的權勢。讓新西蘭的掌權者被神觸摸,行耶和華眼中看為善的事。
b)新西蘭黑幫勢力掌握大批槍械,導致社會治安日益惡化槍擊搶劫事件層出不窮。
禱告:求主福音真光進入社會底層,瓦解黑暗權勢,使人心轉化歸向光明。求主保守看顧警察執法人員的生命安全。
c)求主聖靈持續動工,興起更多教會守望代禱,透過247禱告網絡彼此連結,帶下復興在紐西蘭全地。
為馬來西亞禱告
a)為馬來西亞嚴峻疫情禱告。 醫療瀕臨崩潰 當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至8月1日。求神的大能保守馬來西亞,新冠病毒停止蔓延。
b)為馬來西亞教會禱告:神的愛使教會進入前所未有的合一禱告,一起建立合一禱告城墻。
c)為馬來西亞目前政壇危機禱告:求神穩定馬來西亞的政治局勢,保護馬來西亞的政壇免受混亂、分裂、暴動和戒嚴。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中華民國進入命定:領受新心新靈
我必用清水灑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潔淨了。我要潔淨你們,使你們脫離一切污穢,棄掉一切偶像。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結36:25-27)
讚美:神是聖潔的主,祂潔淨我們,救我們脫離污穢和偶像,並將新心和新靈賜給我們。
宣告:讓我們抓住應許,宣告神要潔淨台灣,使台灣脫離一切污穢,棄掉一切偶像。台灣的居民要領受神所賜的新心和新靈,石心要轉為肉心,讓神的靈住在我們裡面。奉主名宣告,台灣要順從神的律例,遵行神的典章。中華民國台灣要成為彰顯神法則的國家。
2.為萬民:婦女興起
主發命令,傳好信息的婦女成了大羣。(詩68:11 )
在末後世代,神要興起婦女成為傳好信息的大軍。我們禱告,聖靈賜下敞開又有功效的門,引導大批大批的婦女歸主,不僅領受主耶穌的恩惠福音,也被主使用,起來在各社區及社群傳好信息。
3.為政府和首長
你心若向饑餓的人發憐憫,使困苦的人得滿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發現;你的幽暗必變如正午。(賽58:10)
求主將憐憫貧窮受苦者的心賜給蔡英文總統及中央及地方執政團隊,讓一切法令的制定和施政都能夠真正幫助社會中貧窮及受苦者。
4.為兩岸四地
大能者啊,願你腰間佩刀,大有榮耀和威嚴!為真理、謙卑、公義赫然坐車前往,無不得勝;你的右手必顯明可畏的事。你的箭鋒快,射中王敵之心;萬民仆倒在你以下。(詩45:3-5)
我們的主耶穌是大能者,願祂腰間佩刀,大有榮耀和威嚴。我們宣告,主耶穌為真理、謙卑、公義赫然臨到兩岸四地,得勝一切黑暗勢力。主的右手必顯明可畏的事,主的箭鋒快,要射中仇敵之心,台灣、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萬民都要仆倒,降服於主。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城市進入命定:城市24/7禱告城牆
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羅12:11)
a)求主降下火來,使24/7禱告城牆禱告的火重新被點燃起來,使24/7祭壇的火愈燒愈旺,並求主挑旺每間教會弟兄姐妹守班的熱情,持續保持靈裡的火熱,常常以火熱的心,透過24/7禱告來服事主。
b)求主繼續引導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等地的教會加入城市24/7禱告城牆的建造。
2.為12行政區的突破:大安區
在他的日子,義人必發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長存。(詩72:7)
你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你的兒女必大享平安。(賽54:13)
大安區有68所學校,超過12萬以上的年輕孩子在校園就讀。我們為大安區禱告,願公義的君王掌權,使神的兒女甦醒,靈命經歷更新,進而起來得著校園,得著年輕的世代。求主聖靈澆灌下來,引導大安區的年輕人領受主耶穌的教訓,大享平安。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 為列國進入命定:古巴
古巴共和國是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個群島國家,扼守巴拿馬運河與美國東岸之間的海路要道,被形容為墨西哥灣的鑰匙。古巴是美洲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總人口約1145萬人(2019),最普遍的宗教是由西班牙人帶到島上的天主教,然而有許多受洗的天主教徒,同時也信奉薩泰里阿教。新教信徒大約有三十萬人。我們呼求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古巴全地,觸摸各色人種,求主將悔改的心賜給1145萬古巴百姓;求主帶領基督教會棄絕一切信仰上的攙雜,回歸真道,見證主耶穌基督的大能。
2.守望國際局勢
繼續為新冠肺炎的疫情禱告,求主伸手醫治病人,止息瘟疫,並保守各國能研發出安全又有果效的疫苗。
20210228主日信息 講題:天國的鑰匙 講員:李俊霆教師
經文: 馬太福音十八15-20
金句: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十六19)
誰有家門的鑰匙? 家人。把好朋友帶回家。莫等上天堂時才空嘆:早知道,在地上就向神大大張口、運用天國的鑰匙,打開天上的寶庫,支取神各樣的恩惠。
鑰匙有何作用? 信心、權柄、開門鎖門。啟示錄也有提到無底坑、死亡陰間的鑰匙。
從馬太福音十八15-17來看執行教會紀律懲戒的步驟有三:
1.私下指正他的罪行。2.帶一兩人作見證勸戒(說出生命的話語,叫他活)。3.公諸教會。勸戒的目的總是希望犯罪的人可以離棄罪行,回歸在群體中。不忽視罪的嚴重性,不使教會被罪玷污。
教會—被召出來屬於主的新約信徒群體。ekklesia (ek出來kaleo呼召,church-kuriakos-屬於主的)
當耶穌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太十六16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請參看:太十六13-19) 你是彼得,我要在這塊磐石上建立我的教會;死亡的力量勝不過她。(太十六18另譯)教會是一群與彼得有一樣宣信的人,相信耶穌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教會成為基督的身體,基督是教會的元首(頭)。每個信靠耶穌的人成為神的兒女。
彼前二4-5,9活石、靈宮、君尊的祭司。基督是磐石,我們是教會。
以下從馬太福音十八18-20呼應馬太福音十六19,看看如何運用耶穌所賜下的天國的鑰匙:
一、奉主名的聚集。(你是基督-彌賽亞,是永生上帝的兒子)天使向約瑟預告馬利亞將要生一個兒子,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要尊主名為聖,這是至高的名。
二、主的同在彰顯運行。神無所不在,但是祂向那些愛祂、守祂命令的人顯現。祂顯現時,就帶來保護平安、權柄能力、執行紀律、智慧啟示、解開話語、信心盼望和愛。
三、同心合意禱告。天父的旨意,不願小子失喪一個。人子耶穌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除滅魔鬼的作為。教會要竭力的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獻上讚美、感謝、認罪、祈求、代求。我們的心意需要被聖靈更新(被轉化),就能驗證出神純全、善良、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2)
加入RPG復興禱告聚集,不參與八卦的聚集。要參與奉主名的聚集:不作獨居的(落單的)基督徒、要愛慕:主同在的彰顯、要同心:不是心裡各懷鬼胎。
同學經歷家人得救及神引導事奉道路的奇妙見證:那時93歲的爺爺肺癌末期,醫生請我們帶爺爺回家等待生命終結。當晚爺爺突然扯掉氧氣罩、面露凶光,整個人像中邪一樣!我爸媽拿佛像要鎮壓他,信佛的爺爺卻撕佛像扔進垃圾桶。家人本來很反對我信上帝。那一刻,我突然有勇氣要去拿聖經,聖經拿出來,爺爺竟然連碰都不敢碰。我的腦海出現一連串的異象,先是耶穌被釘十字架的畫面,再來是爺爺安身在一朵雲上,旁邊有一位男子看著他,在如此緊張、我腦筋一片空白的氛圍下,這畫面卻是充滿平安與愛。緊接著是聞到腐屍惡臭與聽到哀號的地獄之路,有高大的人在燃燒的炭火中捧著我行走…這些畫面震懾了我,沒戴氧氣罩近六個小時的爺爺也恢復平靜,願意帶回氧氣,說著剛剛有人救了他。我知道是耶穌。奇妙的是,當天早上帶我信主的傳道人一大早打電話來我家,問我們家發生什麼事?遠在高雄的她,上帝在昨晚半夜叫醒她為我們家禱告。何等超越生死、時空的主。在這之後,爺爺多活了十天且主動要信主受洗,這個過去完全不認識耶穌的人,卻在這十天裡說了很多聖經的話。
(後來前往創啟地區宣教)5月12日我前腳剛踏進家門,緊接而來的是世界末日般地天搖地動!因為我是當地具有合格證照的諮商師,地震後我立刻跟神禱告,我終於明白這一番帶領的原因,我在這裡請差遣我…當我們被帶到地震能量爆發、地裂開,地殼內土壤噴發後再合起來,本來平地上的房子全都被吞沒的地點時,我被嚇到了。這裡正是一個多月前異象裡看見沒有房子、充滿瓦礫堆的地方。上帝深深地愛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在這麼大的災難中,我們只能仰望上帝。有孩子在地震後一個多月完全說不出一句話,我們進行心理輔導時,有一天孩子們突然大哭,當時我們只能抱著他們、為他們禱告,這些孩子就突然能說出話來,開始有了笑容。
看見神在歷史中的作為:神為自己留下7000人,以利亞:只剩下我一人。但以理和三個朋友。以斯帖和她的宮女、書珊城的猶大人被呼召成為禱告大軍。摩西在山上禱告,亞倫、戶珥扶持他的左右手,直到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在山下完全戰勝亞瑪力人。耶穌差派門徒兩個兩個出去傳福音,給他們權柄能力醫病趕鬼、啟示錄11章兩個見證人,傳道1260天。
讓我們成為聰明的童女,拿著燈還要預備油,並且運用神賜給我們天國鑰匙的權柄,經歷在地如在天的生活。
回應詩歌:多雨的響聲
心得:
保羅勸勉羅馬教會的弟兄姊妹,要把自己完完全全獻給神。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不論是工作、睡覺,飲食,甚至休閒活動,沒有一件不是「屬靈」的,因為我們全人都是屬於神的。所以,我們應該當追求行神的旨意,而不是跟隨社會潮流。我們應當留意我們當前浸淫在什麼樣的文化風俗中,而那些是否會侵害我們與神的關係。這樣我們會發現,其實許多事物都是很中性的,它們本身不是罪,但若我們與神的關係不夠親密,就很容易用別的事物來取代神自己。
保羅告訴我們教會肢體每一個都很不同但每一個都很重要,因為我們是聯合在一起成為一個身體。所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恩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功用,正確的配搭,才能使身體健康、完整。神的心意是弟兄姊妹們能有緊密的連結,而且可以各自發揮功用(也就是神所賜的恩典與恩賜),盼望神的愛使我們能夠健康的串連在一起,一同成長。
禱告:
親愛的天父,祢使信主的人在基督裡都成為一個身體,都是一家人,也給我們有不同的恩賜,每一個人都有他可發揮之處。每一個肢體都很重要,不論從人的角度來看,他們是強壯的或是軟弱的。祢的心意是要我們能夠緊密相連、互相成全。服神,求你幫助每一個基督徒,我們都願意擺上自己,愛你所喜悅的方式來服事你,也服事我們的弟兄姊妹。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心得:
保羅勸勉基督徒不僅在教會群體中要彼此相愛,在社會生活中更應該要有基督徒的樣式。不要心高氣傲,不要自以為聰明,不要以惡報惡,更積極面是要祝福迫害你們的,要以德報怨,要以善勝惡,為這些傷害你的人禱告,或是不認識神的、或是基督徒,使他們有機會認識神,有回轉的心。
摩西給了我們一個好的榜樣,他沒有因為米利暗對他的批評、質疑而生氣、憤怒,反而是因著耶和華使米利暗生了痲瘋而向神求醫治,縱使面對蒙冤之事,不要自己伸冤,乃是聽憑主怒,神會為我們伸冤。神的心意是希望人以善勝惡,耶穌基督的代贖使我們得著恩典,我們領受並願意向人分享,為逼迫我們的人祝福,為仇敵禱告,這些對我們來說是非常的不容易,若是可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因為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承認雖然信了主,但是常常做不到神要我們去做的善,也常常去做神不要我們做的惡,這就是罪,求祢赦免!求主來掌管我的心思意念,真正拋棄罪人舊有的面貌,而能夠在主裡成為一個新造的人,與我們所蒙的恩相稱的新生活。禱告奉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09/29/喜樂學習/
【經文】羅馬書12章1-3節
在印度的邁索爾市,有一所由兩節翻新過的火車車廂拼接而成的學校。當地的教育工作者與西南鐵路公司合作,買下這兩節廢棄的車廂並完成改裝。這些車廂基本上就是大型的金屬盒,直到工人們安裝了樓梯、風扇、電燈和書桌才能使用。工人們還粉刷了牆面,並在車廂內外都畫上繽紛彩繪。現在共有六十名學生在那裡上課,全因做了這些奇妙的改變。
當我們聽從使徒保羅的命令,「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馬書12章2節),會發生更奇妙的轉變。當我們讓聖靈幫助我們脫離世界和屬世的價值觀,我們的想法和心態就會開始轉變。我們會變得更加有愛心,更加有盼望,心裡也會滿有平安(8章6節)。
不僅如此,也會帶來其他的改變。雖然改變的過程是不間斷的,通常比火車旅程還有更多停靠站和起點,卻能幫助我們明白上帝對我們生命的心意。這過程會帶領我們「察驗⋯⋯上帝的旨意」(12章2節)。明白祂的心意不代表知道具體的做法,但這會使我們與祂的屬性和祂在世上的工作保持一致。
這所經過改變而成立的印度學校,其校名為納里卡利(Nali Kali),翻譯出來的意思是「喜樂學習」。上帝改變的大能如何帶領你,讓你喜樂地學習並明白祂的心意呢?
【思想】
你的心思意念在哪方面最需要上帝改變的大能?
當你清楚知道祂對你生命的心意,你是否樂意付諸行動?
【回應】
親愛的上帝!
請祢今日藉著更新我的心意來改變我。
感謝祢!
當我順服時,
祢會按祢的旨意成就一切。
大直內湖教會24小時守望禱告網(第831週)
整體目標:全區歸主,普世宣教,神的國在台灣復興,為以色列求平安
門訓列國--山羊國與綿羊國
節錄自«靈戰-誰在門訓列國» - 全國禱告網絡協會出版
來自於神的大使命就是門訓列國
羅馬書12:1-2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悦的旨意。這裡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就是不要按照社會的風俗習慣,只要叫你的心意更新而轉化(在英文是「轉化」),這個過程是你我每天都要面對的,我們每天都需要自我提醒,也要彼此提醒:「我們知道神的兒子來到,給我們智慧明白真實是什麼,而我們也在真實的裡面。」如此就宣告出我們的疆界,並且加深我們明白神交付給我們的大使命:願每個人去到世界當中,門訓列國遵行神所教導我們的一切。
這世界臥在惡者手下,我們受的委任就是進入世界,靠著神影響改變我們周遭的人,靠著神幫助他們也進入神的國,教導他們有關耶稣基督的真理。如同衣服,要幫助他們脫去原本從世界學的那一套,然後穿上神國度的價值觀。哈利路亞!這點非常重要,所以我需要如此的重複,因為如果我們不明白這一點,不明白關於天國道理,仇敵就會來把它奪了去。
我們也有責任要以這樣的眼光看待教會的弟兄姊妹,他們是神國部隊的成員,神把他們交託給我們,為使我們與神同工來裝備他們,使他們站在對的位置上,被差派出去。弟兄姊妹不是禾場,而是禾場上的工人。如果我們能夠切實裝備他們,他們就能在世界,也就是在禾場上發揮極大的功能。
我們的工作是靠著神打開世人屬靈的眼睛
弟兄姊妹被差派到世界,他們的工作是靠著神使世人進入神國度,成為神的工具,打開世人蒙蔽著的屬靈眼睛。我所指的不是肉體的眼睛,而是屬靈的心思意念,包括扭曲阻塞我們思維的盲點,我們腦海裡的虛謊以及認知上的錯誤。
哥林多後書4:3-4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
我們的責任是靠著神斷開任何使世人落入屬靈蒙蔽的事物,如思維裡的阻塞點、錯誤的概念等,我們需要倚靠神把他們從黑暗的國度,引領進入光明的國度;從撒但惡者的權下帶到神的權柄之下。
◎「社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訊息:
1. 請為「放學回家教育中心」需要通過場地檢查的相關手續代禱。
2. 求神使用代禱者在TI禱告殿和線上的守班,開展協會事工,供應協會需要的人力和財務,教導我們成為好管家。
奉獻專戶:台北富邦銀行(012) 內湖分行,帳號00440102052226。
代禱事項01/23 ~ 01/29
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
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 約書亞記1:8-9
► 以色列:
以色列3天累計超過20萬人染疫,但政府為了經濟和教育考量,已將居家隔離和檢疫限制 從7天降為5天。部分專家擔心頻繁注射同樣的疫苗會降低免疫系統對新變異株的抵抗力,請代禱。
美國德州猶太會堂15日遭到一名英國槍手闖入,挾持4名人質,最終槍手被擊斃,人質平安獲釋。請為美國社會越來越多對猶太人的敵意代禱,讓猶太人盡速回歸,也為政府開放彌賽亞信徒回歸以色列代禱。
► 國際:
全球疫情升溫,病歿人數已達556萬人,WHO成員國中,還有36 個國家接種疫苗的比例不到 10%。請為病毒持續變異以及各地疫情代禱。
南太平洋島國東加的海底火山接連噴發,火山灰和海嘯嚴重摧毀當地儲水設備與房屋。求神降低災情,讓東加對外通訊盡速修復,所需的飲用水、食物和醫療用品盡速獲得供應。
抖音是2021年最多人訪問的網站,是年輕世代偏好的內容口味,但抖音多次出現「危險挑戰」影片,令青少年仿效後受傷甚至死亡。網路世界已經形成世代差異,求主興起教會的青年事工,回應新世代的需要。
葉門胡塞軍17日以無人機群攻擊阿布達比石油設備,爆炸令3名外勞死亡。北韓同日發射兩枚疑似短程彈道飛彈,這是兩週內北韓第4次試射飛彈。阿富汗西部山區發生地震,全國過半人口面臨嚴重飢荒,高達98%的人口營養不良。請代禱。
► 國家及城市:
桃園群聚案持續擴大,求神保守台灣,也為教會的聚會不受影響代禱。
大學學測已經結束,這幾年學生的戶外活動、學習方式及生活空間都受到壓縮,請為教育品質和成效代禱。
農曆年(春節2/1)假期是闔家團圓、旅遊放鬆的時期,但容易落入試探,放縱情欲,虛度光陰。求主賜福我們與家人的關係,成為好見證!
► 地區:
內湖信友堂將於1/23(日) 下午1點舉辦「滑世代的教養挑戰」親職講座,地區部分青年牧者也開始連結,求神帶領地區青年事工的發展。
TI禱告殿1/25(二)晚上7點請謝麗華牧師分享「現代的呂底亞—歐洲女性宣教的視角」,歡迎參加。
26日將於內湖長老教會舉行每月一次的地區牧者聯禱會,請為眾牧者能踴躍參與,領受地區發展異象代禱,也為需要聘牧的教會禱告。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1/27/不要懷恨
【經文】羅馬書12章12-21節
在2011年一場宣傳活動中,有兩位73歲的前加拿大足球聯盟球員在臺上大打出手。他們之間的「怨恨」可以追溯到1963年那場備受爭議的冠軍足球賽。當其中一個人把另一位打下臺之後,圍觀的人紛紛勸架,對他大喊:「算了吧!」眾人都希望他放下怨恨,與對方和解。
聖經也記載了許多人與人之間互相「怨恨」的例子,例如:該隱對他弟弟亞伯懷恨在心,因上帝不喜悅他的供物,反倒喜悅亞伯所獻的供物(創世記4章4-5節)。該隱心中積怨甚深,最終導致他「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8節)。此外,以掃怨恨雅各,因雅各騙取了他長子的名分和祝福(27章41節),恨意之深導致雅各驚恐逃亡。
然而,聖經不僅列舉一些人們相互怨恨的例子,也教導我們如何與人和好,如何尋求寬恕及和解。上帝要我們愛他人如同自己(利未記19章18節);為那些辱罵和傷害我們的人禱告並饒恕他們(馬太福音5章43-47節);要盡力與所有人和睦共處,不要自己報復而是讓上帝來仲裁,並且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章18-21節)。讓我們倚靠上帝的大能,今天就放下怨恨,與人和好吧!
【思想】
為什麼不要懷恨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本週,你將如何努力修復已有裂痕或破碎的關係?
【回應】
親愛的耶穌!
謝謝祢赦免了我,
讓我因此能寬恕別人。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2/15/同為一體-2
【經文】羅馬書12章1-5節
在農村社會裡,消息總是傳得很快。幾年前,銀行拍賣了大偉家族幾十年來擁有的農場。如今,大偉得知這片土地將再次被拍賣。於是他省吃儉用加上自己的儲蓄,才籌到了資金,到拍賣會場與近兩百位當地的農民競標那塊土地。大偉的出價很低,真能得標嗎?他率先喊價之後,就一邊深呼吸,一邊看著拍賣商徵詢是否有人願意出更高的價格。來競標的農民始終保持沉默,直到木槌落下,讓大偉順利得標。村民們優先考量大偉和他家人的需要,更勝於自己的經濟利益。
這群農民願意犧牲個人利益的善行,正是使徒保羅勸勉信徒要展現的生活方式。保羅警誡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羅馬書12章2節),不要把個人自私的慾望置於他人的需要之前,也不要凡事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相反地,當我們優先考慮別人的需要、服事他人時,我們可以確信上帝必會供應我們的需要。當聖靈更新我們的心思,我們就能以尊榮上帝的愛和動機來應對各種情況。先為別人著想,能使我們免於自高自大,因為上帝提醒我們,你我都是同樣屬於一個更大的整體,就是基督的身體──教會(3-4節)。
聖靈會幫助我們明白並順服聖經的教導,也會使我們無私付出、慷慨愛人,如此我們才能同為一體地茁壯成長。
【思想】
你如何能做到放下自己,優先考慮別人的需要?
當別人也如此待你時,曾如何激勵你的信心?
【回應】
天父上帝!
求祢除去我的自私,
使我能流露無私的愛,
並與主內弟兄姐妹成為一體。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2/17/rom-day30
【經文】羅馬書12章1~2節
羅馬書一至十一章,告訴我們關於救恩的真理之後,從十二章開始要教導我們如何回應神。一切的恩典都是來自於神,是神主動的揀選,也是神的慈愛與憐恤,蒙恩得救的我們須要回應神,但如何回應呢?
獻上自己生命的主權:過去以色列人獻上牛羊為祭,以牛羊的生命代替他們承擔罪的工價;今天耶穌成為那贖罪祭的羔羊,使我們得贖。耶穌基督的救恩是永遠的,祂的寶血也是永遠有功效,我們已不再被定罪,因此,我們的生命應當是完全歸屬於神的。重生得救之後,我們在每一件事上都要順服神的心意,不再堅持己意,而是以神為首,過分別為聖的生活。基督徒的生活形態,乃是用生命獻上的全心全人的事奉和敬拜。
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念:我們已經被主分別為聖,如今有了新的生命就要過新的生活,因為現在我們活著是倚靠主的恩典,就應當要為主而活。過去不合神心意的心思意念和價值觀都應當改變,因為若繼續隨從世俗的價值觀,將會使我們無法對焦於神的心意。所以,要將我們的心思意念更新轉換,從愛世界轉為愛慕屬神的一切,用全部的心力去追求屬神的事。這樣,我們不但會越來越明白神美善的心意,也會經歷到神的信實,因而每一個神所賜的福份和平安的心意,都能成就在我們的生命中。
在此,保羅以神的慈悲勸我們,正是神的愛澆灌感動他,使他甘心樂意回應神。愛我們的神何等期待我們有願意的心,所以聖經在此沒有用「命令」的方式表達,而是以勸勉的方式鼓勵我們,要甘心樂意奉獻自己生命的主權,跟隨基督,我們才能得著神所賜下的豐盛生命。
【回應】
親愛的主!
我們願意改變,
如今活著是祢在我們裡面活著,
我們的一生要為祢而活,
也許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我們深信若有願意的心,
祢必幫助我們,
可以經歷生命的更新,
每天活出神的榮美。
【禱讀】
羅馬書12章1~2節
所以,弟兄們!
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
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
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
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
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2/18/rom-day31
【經文】羅馬書12章3~8節
使徒保羅清楚表達我們是蒙恩得救的兒女,一生需要改變,不應當再回到過去隨從世俗的生活,而要開始過一個分別為聖的新生活。但基督徒初始的新生活是需要在教會裡,和弟兄姊妹一同過一個彼此相交的團契生活。
在教會的生活中,我們要學習過一個奉獻的生活,就如同耶穌為我們奉獻了生命一樣,我們也要奉獻自己的恩賜、時間、金錢、能力…等,目的是為了彼此相愛、榮神益人。但常常有人會對自我的能力感到懷疑。自認沒有能力服事,而躊躇不前,但保羅勸勉我們不需自卑氣餒,而要憑信心禱告,察驗神的心意,因為在神的家中一定有我們可以事奉的位置。
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神愛祂的教會,就會建造祂的教會,於是祂要我們在教會中,彼此服事,彼此成全,叫每一位基督徒的靈命都成長,為此我們都要有願意付出的心志,而且要專一跟從主。
專一是順服於神的帶領:不必羨慕別人服事的果效,只要專心跟隨神,在神量給我們的服事崗位上忠心,因為我們都是按著主所量給各人的恩賜服事主,而神向服事祂的管家所求的就是要忠心。
專一是在信心裏的持續的委身:不是所有的服事都是順利的,即便出於神帶領的服事,也會遇見困難或挑戰,保羅的服事就是例子,他是神所揀選的器皿,雖然他的服事常常充滿艱辛,但是他仍然繼續堅守服事的崗位並不動搖,滿心相信神的旨意必然不會落空。
專一是盡心竭力的付出:「專一」有完全的意思。耶穌曾勉勵門徒,把服事做在最小的一位弟兄身上,也就是做在祂的身上,而神配得一切最好的奉獻,所以我們的服事也當全心地付出,在每一個服事上全力以赴。
【回應】
親愛的主!
我們要專心的跟隨祢!
祢正使用我們要建立榮耀的教會,
我們也當全力以赴,
奉獻自己的生命為主所用,
願主的旨意成就。
【禱讀】
羅馬書12章3節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
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
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
看得合乎中道。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2/19/rom-day32
【經文】羅馬書12章9~21節
保羅承接上文,在這段經文中繼續告訴我們,如何在生活中成為一位合神心意的天國子民。它約莫可分為三方面:
對神:
基督徒的生命應當把關注的焦點放在神身上,在乎神旨意的成就,一生用熱情的生命回應主。神並不希望我們是冷淡的,神期待我們對神國的事有積極的回應,「火熱」正是表達出一種積極的態度,就是在逼迫中禱告也不停歇,仍然火熱,相信我們在乎神,神也必在乎我們。
對己:
千萬不要忘記自己是得救的人,神已經救我們出黑暗入光明,所以對於什麼是不討神喜悅的惡事,我們要有清楚的分辨。要把神的價值觀內化成為我們的價值觀,恨惡神所厭惡的,愛慕神所喜悅的,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在每一次的抉擇中,都選擇與主站同一邊,也許這樣的選擇會令我們付上立即性的代價,但是我們仍心存盼望,把主權交給神,忍耐等候。即或不然,也定意要按著神的喜悅來行,神是公義的神,也是憐恤的神,深信神必為祂的兒女掌權,也為兒女開路。
對人:
要回應大誡命,就是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地來愛神,另外相同的,也就是要愛人如己。因為成為基督徒,我們一生已經是活在神的恩典裡,人生在世活著的目標也應從自我轉向神,所以神要我們以一顆真誠的心來愛人,一生都不可虛假。只要看見聖徒有任何的需要,我們都願意彼此幫助,因此基督徒的一生要有一個願意「給」的生命,因為神也是這樣愛我們,把祂自己的獨生子給了我們。今日我們也當要學習主耶穌服事的榜樣,看見人的需要就動了慈心,謙卑地去服事那軟弱、不起眼的、卑微的人,也只有這樣彼此謙卑才能成就和睦。
讓我們一生願意給人更多的祝福,而不是批判及詛咒。這樣,不論是對神、對己、對人,我們都已成為新造的人,在主裡有了新的生命,願主幫助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生活,使我們越發能貼近神的心意。
【回應】
親愛的主!
在基督耶穌裡我們成為新造的人,
我們願意更多在生命中有所改變,
從內心的愛慕到外面的行為都合乎主的心意。
愛慕主所愛的,恨惡主所厭惡的,
一生追求討神的喜悅。
【禱讀】
羅馬書12章9~11節
愛人不可虛假。
惡,要厭惡;善,要親近。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
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殷勤,不可懶惰;
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
3月14日(一)聖潔
親愛的孩子:
因為你歸我為聖潔的民,我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作我的子民。所以,你要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我所喜悅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時常察驗何為屬乎我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並要追求與眾人和睦及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我。
愛你的天父
【引用經文】:申命記 14:2;羅馬書 12:1-2;希伯來書 12:14
【默想】:安靜在主前,求聖靈充滿、引領和光照,讓我更深刻體會天父的心意。
【回應】:在默想之後,我今天要向天父獻上什麼讚美、感恩、認罪、祈求和代求的禱告呢?或是付諸什麼行動呢?寫個回應的LINE給天父吧!
【影音版連結】(請直接點選連結)
https://youtu.be/96QU5pDlKMo
3月30日(三) 神為我伸冤
親愛的孩子:
我施行公義,為一切受屈的人伸冤。因此,你們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因為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凡等候我的必不羞愧;惟有那無故行奸詐的必要羞愧。
愛你的天父
【引用經文】:詩篇25:3, 103:6;羅馬書12:19
【默想】:安靜在主前,求聖靈充滿、引領和光照,讓我更深刻體會天父的心意。
【回應】:在默想之後,我今天要向天父獻上什麼讚美、感恩、認罪、祈求和代求的禱告呢?或是付諸什麼行動呢?寫個回應的LINE給天父吧!
【影音版連結】(請直接點選連結)
https://youtu.be/0AGp2w0pKLo
4月5日(二) 為仇敵祝福
親愛的孩子:
不要以惡報惡,不要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是為此蒙召,好叫你承受福氣。逼迫你的,要給他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你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的賞賜就必大了。
愛你的天父
【引用經文】:路加福音6:35;羅馬書12:14;彼得前書3:9
【默想】:安靜在主前,求聖靈充滿、引領和光照,讓我更深刻體會天父的心意。
【回應】:在默想之後,我今天要向天父獻上什麼讚美、感恩、認罪、祈求和代求的禱告呢?或是付諸什麼行動呢?寫個回應的LINE給天父吧!您也可以到Church Plus的「彼此代禱」選項當中,按著2022年「30天為穆斯林世界禱告」手冊的內容,來為穆斯林民族禱告。
【影音版連結】(請直接點選連結)
https://youtu.be/iiv6L82vGtg
罗12:1:“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上面经文的基础是我们对神的感恩,是受祂爱的激励。我们这些信了主的人原本和现在还没有信主的人没有两样。我们也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一点也没有比别人好,但是,因着神怜悯了我们、拣选了我们,特别向我们启示祂自己,并帮助我们以信心回应祂,这样,我们就得着了救恩。一切都是神的恩典,是神叫我们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是祂使我们的灵魂苏醒,是祂让我们和祂有生命的交流,特别是爱的交流,是祂把祂的爱浇灌在我们的心里,并把我们保守在祂的爱里,是祂赐给我们各样属灵的福气。对这么美善的神,我们应该如何回应呢?保罗劝我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保罗提到,这是理所当然的。确实,无论从对神的爱应该有的回应来说,还是从我们其实完全属于神这方面来说,我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来满足神,是完全理所当然的。
在前面两天的分享里,我们都讲到,作为信靠、跟随耶稣的人,我们要把生命的主权交给主耶稣,让祂来管理、使用我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就是让主耶稣基督来完全使用我们这个人。我们不再属于我们自己,所以,不能再去满足自己的私欲。我们是分别为圣,完全属于了神,祂要怎么用我们,就让祂怎么用我们,这意味着,我们的眼要看祂要我们看的东西,我们的口要说祂要我们说的话,我们的手要做祂要我们做的事,我们的脚要奔跑祂要我们奔跑的道路,我们身体各肢体都要这样被祂使用,使自己成为主耶稣基督的延伸,成为祂的眼、祂的口、祂的手、祂的脚。
祷告:慈爱的天父,我们感谢赞美祢!我们能得着救恩,完全是因为祢怜悯了我们。我们像野橄榄枝被接在纯洁的橄榄树根上,生命和前途都完全被改变。我们当爱惜自己所得着的福份,并应当以感恩的心完全献上自己作祢的器皿。我们知道,靠自己,我们作不了这样的奉献,所以,求祢以圣灵来推动我们,以祢的爱来激励我们,使我们真能完全为祢而活。感谢天父!我们的祷告是奉祢爱子,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罗12:2:“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这里,不要效法这个世界,指的是不要跟随这个世界的时尚和潮流,以致被模成自己所处世代的样子。每个地方在每个世代都有它的特征,比如在80年代的大陆,很多年轻人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提着音响、听着香港和台湾的流行音乐、走在大街上,觉得非常的时髦。一个人,如果他的同伴都是这样的,那他很难不被同化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要不被世界同化,就要靠神的帮助特别刻意地逆着世界的潮流而行。神召我们,是要我们脱离世界虚空的东西,把心思花在效法主耶稣基督上面(罗8:29)。
我们信了主,心意的更新是很要紧的事情,因为我们里面的心思意念决定我们外面的言行,而信主以前,我们的心思意念因为受了世界风俗人情的影响,是堕落的,所以,信主之后,我们的心思意念就必须脱去以前那些不好的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过程,从悔改信主开始,我们的心思意念就要藉着圣灵和神话语的帮助,在神的光照下不断地向着神的心意更新,而这个更新就带动我们生命的改变。我们要特别看重自己心意的更新。学习圣经和读灵修书籍很要紧,但吸收了属灵的知识并不等于心思意念就有了相应的改变,从知识到生命,这个过程有时是相当缓慢的,它取决于一个人对神的顺服和圣灵的动工。
人的心思意念不但决定他的外在言行,也决定他对神旨意的领会。一个人,他的心思意念更新了,才能真正明白神的旨意,因为圣灵把神的旨意启示给我们时,需要我们的心思去领会。如果我们的心思还没有更新,比如还是一套世界的价值观,那就无论如何都不能正确地领会神的旨意。只有我们的心意靠近神的心意,我们才能明白神的一些旨意。我们的心意越靠近神的心意,我们也就越能明白神的旨意。
祷告:慈爱的阿爸天父,我们也像大卫一样向祢呼求,求祢鉴察我们,知道我们的心思,试炼我们,知道我们的意念,看在我们的里面有什么是不讨祢喜悦的,好叫我们靠着祢除去那些不讨祢喜悦的,使我们能正确领会祢的旨意,很好地跟随主走永生的道路。感谢天父!我们的祷告是奉祢爱子,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大直內湖教會24小時守望禱告網(第851週)
整體目標:全區歸主,普世宣教,神的國在台灣復興,為以色列求平安
世上的鹽
節錄自葉光明牧師<以禱告與禁食來塑造歷史>
失敗的後果
既為世上的鹽,基督的門徒就有兩大責任。第一,因著我們的存在,神就繼續施恩憐憫這世界。第二,靠著在我們裡面的聖靈的大能,我們可攔阻腐敗與不法的勢力,直到神所預定的時間到來。
負起上述責任的教會就像矗立的障礙一般,阻撓撒但最終的野心--企圖掌管全地。這說明了保羅為何在帖撒羅尼迦後書2:3說:「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敵基督』,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這裡「離道反教」也有譯作「背道」,就是離棄信仰的意思。只要教會堅定立場,不妥協信仰,就有能力攔阻敵基督的最終顯現。撒但自己很清楚這點,因此他最主要的目標就是破壞教會的信仰與公義。他若能如願,就掃除了那攔阻他的障礙,令他可以長驅直入。全地的控制權,包括屬靈面和政治面,就如探囊取物了。
假設撒但如願了,怎麼辦呢?那我們就成了失了味的鹽,耶穌警告說:「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馬太福音5:13)
「無用」!這真的是嚴重的定罪了,然後呢?「丟在外面」就是被神厭棄,「被人踐踏了」。神用人來懲罰一個無鹽、背道的教會。我們在教會裡的人若不能攔阻邪惡勢力,就會被交給那惡勢力,聽憑處置了。
擺在我們面前有另一個選擇,保羅在羅馬書說得很清楚:「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21)只有這兩種選擇:不是勝過就是被打敗。沒有中立、也沒有第三條路可走。我們可以隨時向神支取善的力量,以善勝惡,倘若不然,那惡就會反過來勝過我們。
今天許多地區的基督徒已經失去了傳道與行道的自由,同時,這些地區的人一直被有系統地灌輸恨惡和鄙視基督教的觀念。這樣的人最得意的,莫過於將那些還不肯服從的基督徒踩在腳下。
我們這些仍享有傳道和行道自由的人若留意聽耶穌的警告,發揮我們作世上鹽的功用,就有能力避免那樣的後果。但若我們不負起責任,以致落入那種後果,到時只有悔恨莫及!
◎「社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訊息:
1. 請為「放學回家教育中心」能順利立案,暑期課程順利開始代禱。
2. 協會一樓擬申請為兒少據點,地下室需進行防水工程,請代禱,並記念財務需要。求神繼續加添人才和資源,賜福協會事工發展。
奉獻專戶:社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
台北富邦銀行(012) 內湖分行,帳號00440102052226。
代禱事項06/12 ~ 06/18
你們眾人和以色列百姓都當知道,站在你們面前的這人得痊癒是因你們所釘十字架、神叫他從死裡復活的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使徒行傳4:10,12
► 以色列:
以色列國會需要在6月通過西岸的定居點法案,但反對派發動串聯和杯葛,令表決失敗,需要再次提出。求神顯明他對西岸主權歸屬的心意,也保守以色列的政治平穩。
以色列將在地中海東部鑽探天然氣,但黎巴嫩認為那是有爭議的水域,揚言攻擊。以色列與黎巴嫩的水域爭議已持續數年,請代禱。
► 國際:
中國外長王毅訪問南太平洋島國,但未能簽署協議,外交受挫。美國正與北約16國聯合軍演,6月下旬至8月初還將聯合26國進行環太平洋海上軍演。請為美中對立局勢和多國頻繁軍事演習代禱。
約旦今年已在敘利亞邊界查獲了2千萬顆合成毒品Captagon。有媒體指控敘利亞總統的親族和黎巴嫩真主黨都在經營毒品生意,請為這些毒品能在邊境遭到查扣、銷毀,無法流入市面害人代禱。
俄烏戰爭持續超過百日,兩國元氣大傷。戰事及國際間的制裁也令全球糧食、能源和晶片市場大受影響,請為和平早日到來代禱。
奈及利亞天主教堂於五旬節彌撒時遭到多名攜帶炸藥的槍手攻擊,造成至少50名信徒身亡,五旬節周末美國多個州也發生槍擊案,至少十餘人死亡,數十人受傷。請為奈及利亞基督徒求平安,也為美國槍枝問題代禱。
► 國家及城市:
台灣的兒童青少年出現新冠急重症機率偏高,也開始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國內的新冠肺炎致死率已達千分之1.05,而且台灣僅花13天就讓死亡數翻倍,請為政府和醫界能找出回應之道代禱。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6月1日啟動,將針對11項議題談判,請為台美未來關係代禱,求神提升台灣在國貿上的競爭力,拓展全球市場。
今年是馬偕牧師來台宣教150週年,民視和三立都製作了相關節目,求神讓宣教士的生命見證繼續祝福台灣,也預備台灣成為宣教基地。
► 地區:
為內湖行道會禱告莊園的修繕及立體栽植棚架的建造代禱,求主預備合適的同工。與隔壁一德農場地主的互動遭遇困難,求主施恩。
7月30日預計在大湖公園舉辦「草地音樂節--讓爸爸開心!」,請為眾教會參與的意願和籌備事宜代禱。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6/20/可靠的愛
【經文】羅馬書12章9-21節
我傷心、自責、憤怒、困惑,百感交集地自問:為什麼我老是想起這件事?
多年前,我做了一個痛苦的決定,與一個關係密切的人斷絕來往。在此之前,我曾多次請對方停止那令我深受傷害的行為,但只換來對方的拒絕和否認。今天,聽說她進城來探親,我的思緒頓時陷入過去的種種情境,心情跌宕起伏。
正當我的思緒久久難以平復時,聽到了收音機播放的一首歌曲,歌詞不僅描述被人出賣的悲痛,也提到深切期盼那造成傷害的人能被改變並得醫治。當我沉浸在這首縈繞心頭的歌謠時,眼眶滿是淚水,這首歌表達了我最深切的渴望。
在羅馬書12章9節,保羅說:「愛人不可虛假。」這提醒我們,並非所有的愛都是真誠的。但我們的心仍深切渴望認識真實的愛,也就是不自私、不操縱別人的愛,是充滿憐憫和無私的愛。這種愛不是因懼怕而去操縱別人,而是為彼此的幸福喜樂地付出(10-13節)。
這種愛就是福音的本質。我們藉著耶穌,終於能認識並分享這種值得我們信任的愛,這種愛絕不會使我們受到傷害(13章10節)。活在祂的愛中就得自由!
【思想】
就你的經驗而言,真誠與自私的愛兩者有何不同?
與弟兄姐妹的相處,如何讓我們學習全心全意地愛人?
【回應】
慈愛的上帝,求祢教我真誠愛人而不虛假。求祢幫助我,能更深地體會基督犧牲的愛,並讓我知道如何與身邊的人分享這份愛。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7/09/夢幻組合
【經文】羅馬書12章3-8節
梅蘭妮和特雷弗這對朋友一同徒步走了數公里的山路。然而,若沒有彼此合作,兩人都無法獨自完成路程。梅蘭妮有先天性脊柱裂,必須靠輪椅代步;特雷弗則因青光眼而失明。兩人都明白自己能補足對方的缺憾,是共享科羅拉多州野外風光的完美搭檔。特雷弗背著梅蘭妮走這條山路,而梅蘭妮則為特雷弗指引方向。他們自稱是「夢幻組合」。
保羅對眾信徒(即基督的身體)的描述也類似一種「夢幻組合」。他勸羅馬教會的信徒,要明白他們個人的恩賜能使更大的群體得著益處。我們的身體是由許多肢體組合而成,每個肢體都有不同的功用,但合在一起就成為一個屬靈的身體,我們所得的恩賜是為著服事,是要讓教會眾人都得著益處(羅馬書12章5節)。不論是給予、勉勵、教導或其他屬靈的恩賜,保羅吩咐我們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恩賜,看作是屬於所有其他人的(5-8節)。
梅蘭妮和特雷弗並不專注於自己所缺少的,也不以自己能擁有對方所缺少的而心高氣傲。他們反而樂意獻出自己的「恩賜」彼此服事,因為他們明白合作能創造雙贏。願我們也能為著基督的緣故,將上帝賜給我們的恩賜,毫無保留地與眾弟兄姐妹的恩賜結合在一起。
【思想】
上帝賜給你哪些恩賜和能力?
你如何與身邊的人分享這些恩賜和能力?
【回應】
天父,幫助我明白如何運用我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使基督的身體得著益處。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2/12/11/善要親近
【經文】羅馬書12章9-13節
我們經常把車停在草地附近的停車場,然後穿過草地回家。但我們的衣服上都會黏上芒刺類的蒼耳種子,在秋天時更是如此。這些小東西會附著在衣服、鞋子或任何經過的物品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這是蒼耳傳播種子的方式。
每當我清除附著在衣物上的蒼耳種子時,便會想到使徒保羅告誡信徒說:「愛人不可虛假⋯⋯善要親近」(羅馬書12章9節)。這個翻譯為「親近」的原文,有「緊密貼近、緊緊依附、靠近」的意思。當我們嘗試去愛人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很不容易,但有聖靈幫助我們緊緊貼近美善的事,我們便可靠著祂的引導擊退罪惡,並且愛人不「虛假」(9節)。
蒼耳種子會緊緊依附在衣物上,無法輕輕一刷就清除乾淨。當我們專注於一切的美善,把心思放在上帝的憐憫、慈愛和命令時,我們也可以倚靠祂的能力,緊緊貼近我們所愛的親朋好友,不要放棄他們。上帝會幫助我們在主裡相親相愛,提醒我們先人後己,凡事先考慮他人的需要(10節)。
的確,這些蒼耳種子可能令人懊惱,卻也提醒我要以愛來親近他人,並要倚靠上帝的能力緊密貼近一切的美善(9節;另見腓立比書4章8-9節)。
【思想】
「善要親近」這句話如何幫助你去愛他人,包括那些難以相處的朋友或家人?
真誠的愛為何也是一種堅韌的愛?
【禱告】
主耶穌,請提醒我當盡己所能地親近美善,使我能以祢的愛來愛人。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3/12/化敵為友-2
【經文】羅馬書12章17-21節
新約研究學者貝里(Kenneth E. Bailey)提到有一個非洲國家的領導人,知道如何在國際社會中保持一種不尋常的姿態。他與以色列及其周邊國家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有人問他如何讓他的國家在國際社會保持這種微妙的平衡,他回答說:「我們選擇我們的朋友,而且不鼓勵我們的朋友為我們選擇敵人。」
這是有智慧且切合實際的外交政策。這個非洲國家領袖在國際事務上樹立的模範,正是保羅勸勉每一位讀者在個人層面上應當要做的事。在保羅描述被基督改變的生命特質的長篇論述中,他寫道:「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馬書12章18節)。他繼續強調我們與他人相處的重要性,提醒我們對待敵人的方式(20-21節),正反映了我們對上帝的信任和倚靠,知道祂會全然眷顧我們。
我們並不一定能與每個人和平相處(畢竟,保羅是說「若是能行」)。但身為基督徒,我們所當做的是讓上帝的智慧引導我們的生活(雅各書3章17-18節),好讓我們能與周圍的人和平共處並且使人和睦(馬太福音5章9節)。這難道不是我們尊榮這位和平之君最好的方式嗎?
【思想】
你在哪方面一直無法與人和平共處?
作為一個使人和睦的人,你要如何以恩慈化解衝突?
【禱告】
慈愛的天父,我原是與祢為敵,而今祢稱我為朋友。求祢使我成為和平之子,使我能向人展現同樣的恩典。
【羅馬書 12:3-8】
|按恩賜彼此服事|
羅馬書從十二章開始,保羅談論「基督徒蒙恩的生活」如何能夠合神的心意。這段經文保羅講論基督徒在教會中如何按照神給的恩賜彼此服事。我們看見有兩方面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一、要「謙卑」也要有「自信」
保羅常常用身體來比喻教會,也常用「肢體」來比喻我們每一個人。第4節提到,既然我們是基督身體上的「肢體」,意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功用」。因此,第3節保羅提到,我們當學習「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一方面我們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也就是不要驕傲,不要把自己看得比別人重要,身體上的每一個肢體都很重要,我們不要把自己的恩賜看得比別人更重要,甚至要求別人要做我們做的事,要求別人與我們有一樣的恩賜,更不能輕看、定罪那些沒有我們這方面恩賜的人,這是我們經常犯的毛病。
而另一方面,「看得合乎中道」也提醒我們不要輕看自己所得的恩賜,以為自己沒有什麼恩賜,或覺得自己的恩賜微不足道,以致於不運用自己的恩賜來服事神、服事教會。今天教會中也有許多這樣缺乏自信的人。若我們把自己的恩賜隱藏起來而不使用,我們將無法向神交帳!
二、要「專一」也要「配搭」
第5-8節一方面強調我們當照著所得恩賜「專一」事奉;一方面提醒我們當「互相聯格」、彼此配搭。「專一」並不代表我們只有一個恩賜,而是強調我們當認出自己的恩賜,照著神給我們的恩賜服事,不要渴望成為別人。當我們按著神給我們的恩賜服事時,我們會得著最大的滿足與喜樂,别人也能享受我們的服事。
然而,我們也不能只顧自己專一服事,我們也當留意如何與人彼此配搭,應有「整體」的觀念,不應單獨發展。
◆回應:
主啊!是的,讓我看自己的恩賜,看得合乎中道,讓我又謙卑又有自信,讓我專一服事,又能與人配搭服事。願我照著祢的心意,盡心、喜樂地服事祢。
◆背經: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馬書 12:3)
【羅馬書 12:9-12】
|聖徒的品行(一)|
這段經文提到「聖徒的品行」。我們從「平衡的品行」來看這段經文。神常常告訴我們遵行祂的話語不可以「偏左偏右」,因此,我們當靠著主作一個平衡的基督徒。這段經文讓我們看見三方面的平衡:
一、真理與愛心的平衡
第9節保羅教導我們:「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一方面我們要真心,熱情地愛人,另一方面「惡要厭惡;善要親近」。真正的愛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的」,沒有真理的愛是「溺愛」,我們應當作一個充滿愛心,但也喜愛真理的人。
二、親熱與恭敬的平衡
第10節保羅教導我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一方面我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我們待人不應當只是表面的關係,真正弟兄姐妹的愛是可以彼此推心置腹的,是應當常常透過言語,肢體語言,為他服事,給他所需要的幫助,以及彼此談心等「愛的語言」,建立「親熱」的關係。
但另一方面保羅也說:「恭敬人要彼此推讓」,我們與弟兄姐妹彼此之間,應當保持彼此的尊重,彼此給對方空間,而不是勉強對方接受你的愛。也應當保持適度的禮讓,這樣的愛才能持久。
三、火熱與恆久的平衡
保羅教導我們:「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11、12節)。一個成熟的基督徒必定一方面對神、對人是很火熱的,服事總是那樣的殷勤。但另一方面,他的火熱是可以持久的,總不會因環境而失去喜樂、盼望與耐心。有一些基督徒很火熱、很積極,但常常禁不起環境的試煉,遇到難處就冷淡退後了。也有一些基督徒很平穩,但卻缺乏主動積極的服事精神。求主讓我們作一個既能火熱服事,又能在遇見難處時持守忍耐、喜樂與盼望,並且恆切禱告的基督徒。
◆回應:
主啊!我要學習成為一個既有愛心,又喜歡真理的人,一個對人有許多愛的語言,又能尊重別人的人;而且也是一個火熱、積極但又能忍耐的基督徒。
◆背經: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馬書 12:12)
【羅馬書 12:1】
|奉獻真意|
羅馬書前面十一章談論神「豐盛的恩典」。這一章開始講論基督徒「蒙恩的生活」。
保羅強調基督徒生活的開始是「奉獻」,「奉獻」 是基督徒生活的「基本動作」。今天,許多基督徒沒有過討神喜悅的生活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沒有真正的奉獻。
什麼是奉獻呢?當我們談到奉獻時,可能想到的是「金錢」的奉獻,或者想到的是「全職奉獻」作傳道。然而,保羅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悦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1節)。保羅告訴我們兩個奉獻的重要基本觀念:
一、將身體獻上
保羅所說的「身體」,不僅是指我們這個五官四肢的身體,而是指利未記中獻上作「燔祭」,是「全人」的獻上,知道自己的身體、時間、金錢、才幹、婚姻、家庭,一切所擁有的,都是屬神的,都願為主所用,這才是真正的奉獻。你願把自己如此地獻上嗎?
二、「當作活祭」
什麼是「活祭」呢?就是「活的祭物」,就是「活著的每個時刻、每個地方都在祭壇上」,也就是我們所作的每件事都是「為主而作」。當你在家中帶小組,那個位置是你的祭壇,你是「為主而帶小組」;當你在公司上班,那張辦公桌是你的祭壇,你是「為主而上班」;甚至當你睡覺休息時,你所躺臥的床塌就是你的祭壇,你是「為主而睡」,好讓你有力量服事神。因此,每個基督徒都應當是「全時間」服事神的人,這是很重要的觀念,讓我們不管作什麼事都為榮耀神而行。
保羅在此也告訴我們,我們如此奉獻一方面是「合情的」,因為神的愛激勵我們當為主而活;一方面也是「合理」的,因為我們是主重價買來的,理所當然應當服事祂。而當我們如此作時,更是「合意」的,是合神心意,為神所喜悅的。因此,不論從那一個角度來看,我們都應「全人」、「全時間」的獻上我們自己。
◆回應:
主啊!是的!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祢的,理當獻給祢。我願意把自己獻上當作活祭,不論我在那裡,不論我作何事,都是為榮耀祢而作。
◆背經: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馬書 12:1)
【羅馬書 12:2】
|明白神的旨意|
羅馬書十二章第1節保羅告訴我們,我們蒙了神如此大的恩典,理當「全人」、「全時間」把自己獻給神,為神而活。接下來,我們便要問:「我怎麼知道我當如何為主而活呢?」因此,保羅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良善、純全、可喜悅的旨意」(2節)。保羅提到奉獻之後,我們就當明白神在我們身上的旨意。這節經文保羅要我們看見神旨意的幾個方面:
一、神的旨意是「善良」的
神對我們的旨意絕對是善良的,是對我們最好的。有時候當我們明白神的旨意時,我們不會覺得很好,但我們終會發現並讚嘆:「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神的道路非同我們的道路」。相信神吧!
二、神的旨意是「純全」的
我們要向神求的是神在我們身上最好、最完全的心意,我們不要次好的,也不要執意神把我們認為最好的給我們,我們當求神把祂認為最好的給我們。
三、神得旨意是「可喜悦」的旨意
我們定意向主求,我們渴望我們所選擇的是祂所喜悅的,而不是我所喜悅的旨意。
這節經文保羅也教導我們,如何明白神這樣的旨意:
一、我們必須是「全然獻上的人」
當我們向主說:「主啊!我願意把我的全人、全時間獻給祢,為祢而活,求祢指示我,祢對我的旨意」,主必定使我們明白祂的心意。
二、我們必須「不效法世界」
這個世界所走的路、所揀選的,不一定善良、純全、可喜悅的,若我們願意向主說:「主啊!我不求世人所求的,我只要祢為我安排的道路」,當我們心意如此更新變化時,神必定向我們顯明祂的心意。否則,若我們心中仍然以世界的眼光看人事物,我們就不容易明白神的旨意。
◆回應:
主啊!我相信祢對我的旨意都是善良、完全、可喜悅的旨意,我願意把我人生的道路交給祢來安排。主啊!也求祢幫助我,不再以世界的眼光來尋求我人生的道路,求祢更新我的心意。
◆背經: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 12:2)
【羅馬書 12:13-21】
|聖徒的品行(二)|
這段經文保羅繼續教導我們基督徒當有的品行。而這段經文討論的是有關「基督徒的愛心」問題。「愛」應當是基督徒很重要的標記。這段經文給我們一些的提醒:
一、愛應表現在實際的需要上
保羅說:「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的款待」。基督徒的愛應表現在「物質的幫補與款待上」(13節)。聖經經常提到我們當「切實」相愛,其中最實際的就是「物質的幫補」。我們的愛心不應當只在言語和舌頭上,乃應在行為上,也就是很實際地幫助别人的需要。
二、愛應表現在情感的扶持上
保羅說:「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15節)。基督徒的愛應表現在「情感的扶持上」,「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一個真正有愛心的人,應當學習如何體會別人的感受,以同理心去聆聽,去扶持別人。
三、愛應表現在顧慮別人上
第16節保羅說:「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基督徒的愛應表現在「顧慮別人上」。一個有愛心的人,絕對不會以自我為中心,他總是留意週遭卑微的人,留意不去傷害他們。他們不會表現出高人一等的樣子。一個有愛心的人,必定是一個謙卑的人。
四、愛應表現在「以善勝惡」上
第14節及17-21節讓我們看見,基督徒的愛應表現在「以善勝惡」上。耶穌曾說過,如果我們也只愛那些我們喜歡的人,善待我們的人,我們與人沒有什麼不同。因此,基督徒的愛最重要的表現即在於「不以惡報惡」,「不自己伸冤」,「不咒詛別人」,他總是「盡力追求和睦」,追求眾人的利益,並且「以善勝惡」,以「愛來溶化敵人」。以善勝惡的愛,讓敵人反而不自在,如同炭火堆在他頭上一樣。這是基督徒品行的最高表現,因為基督就是如此對待仇敵的。但願我們都以基督為我們的榜樣。
◆回應:
主啊!我要學習常常以實際幫助別人物質的需要及情感的需要來表達我的愛,並且常常顧慮別人,特别是卑微之人的感受,學習像祢一樣,以善勝惡。
◆背經: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馬書 12:17-18)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5/13/為了愛
【經文】羅馬書12章9-18節
跑馬拉松必須在體能和精神上鞭策自己,推動自己向前。但有個中學年紀的跑者參加一項越野競賽,卻是跟推動他人有關。14歲的蘇珊.伯格曼(Susan Bergeman)在每一次練習和比賽,都會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哥哥傑弗瑞(Jeffrey)一起跑。傑弗瑞在22個月大時,因為心臟一度停止,造成嚴重的腦損傷及腦性麻痹,再也不能走路或說話。如今因為傑弗瑞喜歡賽跑,所以蘇珊犧牲了個人的競跑目標,好讓傑弗瑞可以跟她一起參加競賽。這是何等的愛及犧牲!
使徒保羅在信中勸勉讀者「要以手足之愛彼此相親」(羅馬書12章10節,新譯本),那時他心中所想的乃是愛與犧牲。他知道在羅馬的信徒正在嫉妒、憤怒與尖銳的分歧中苦苦掙扎(18節),所以他勸勉信徒讓上帝的愛掌管內心。這種愛是源自基督的愛,會為他人最高益處而奮鬥,是真摯並會引致慷慨分享的愛(13節)。那些以這種方式去愛的人,總是認為別人比自己更值得尊重(16節)。
身為基督徒,我們所跑的是一場愛的競賽,同時也幫助他人完成競賽。雖然這場競賽並不容易,但卻能尊榮耶穌。所以為了愛的緣故,讓我們仰賴祂賜給我們的能力,去愛及服事他人吧!
【思想】
對你而言,何謂像上帝那樣去愛人?
耶穌如何展現出愛不僅止於情感?
【禱告】
慈愛的上帝,為了愛的緣故,請幫助我凡事能先人後己,讓祢的名得榮耀。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7/05/模仿耶穌
【經文】羅馬書12章1-8節
在印尼和澳洲大堡礁一帶的水域,生長著一種「偽裝大師」,牠就是擬態章魚(mimic octopus)。牠像其他種類的章魚一樣,可以改變皮膚色素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不但如此,當這聰明的生物受到威脅的時候,牠還能改變自己的外型、移動模式和動作,來模仿其他生物,例如有毒的獅子魚,或是致命的海蛇。
對於相信耶穌的人來說,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中,卻不是要像擬態章魚那樣模仿世人的行為和習俗,而是要與他們有所分別。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因不被人認同而覺得受到威脅,想要妥協、讓步,忍不住想融入這個世界,好讓自己不被人認出是基督徒。然而,使徒保羅卻勸勉我們將身體獻上,「作聖潔而蒙上帝悅納的活祭」(羅馬書12章1節,新譯本),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耶穌的代表。
家人或朋友可能會給我們壓力,使我們想「模仿這個世代」(2節,新譯本)。但身為上帝的兒女,我們可以藉著與信仰一致的生活,表明我們所服事的是誰。當我們遵行聖經並反映上帝慈愛的特質時,我們的生命可以讓人知道因順服而得的獎賞,永遠大過任何虧損。今天,你要如何模仿耶穌呢?
【思想】
你曾在何時不想讓別人看出你是基督徒?
你何時曾因決定在言行上代表耶穌,而與親友疏離?
【禱告】
慈愛的耶穌,求祢賜我勇氣和信心,讓我能活出祢的樣式。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09/16/像耶穌
【經文】羅馬書12章1-2節
在2014年,幾名生物學家在菲律賓捕獲一對橘色的豆丁海馬(pygmy seahorse,或稱侏儒海馬)。生物學家將這種海洋生物,連同一小部分牠們棲息的橘色珊瑚海扇,一起帶回舊金山的加州科學院。科學家們想要瞭解豆丁海馬生下來時,身體的顏色是源自父母,還是受棲息環境的影響。因此,在橘色的豆丁海馬產下暗棕色的海馬寶寶時,科學家就在水族箱裡放入紫色的珊瑚海扇。結果,這些海馬寶寶雖然有著橘紅體色的父母,卻變成跟珊瑚海扇一樣的紫色。這些豆丁海馬因為天生脆弱,為了生存就必須倚靠上帝所賜的能力,讓自己與棲息環境融為一體。
融入環境是自然界中很實用的防衛機制,然而,上帝邀請人們接受救恩,卻是要我們活出與這世界不同的生活。使徒保羅鼓勵眾信徒,在生活的各方面都要尊榮上帝,藉著獻上自己「當作活祭」來尊崇祂(羅馬書12章1節)。由於罪的關係,我們人類本性軟弱,因此信徒的靈命要能茁壯成長,就必須靠聖靈「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念,好使我們在這個抵擋上帝、崇尚罪惡的世界中,靠著聖靈賜予你我的能力,不去「模仿這個世代」(2節,新譯本)。
融入這個世界就表示生活與聖經的教導相悖,但我們可以藉著聖靈的大能,活出像耶穌那樣的愛與生命。
【思想】
你曾如何融入這個世界,與世俗為友?
上帝如何改變了你?
【禱告】
親愛的上帝,求祢使我一天比一天更像耶穌。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11/28/憐憫的技巧
【經文】羅馬書12章9-21節
十四世紀錫耶納的女聖徒加大利納(Catherine of Sienna)寫道:「一根刺扎進了你的腳,因此你有時會在夜晚黯然落淚。⋯⋯這世上有些人可以把這刺拔出來,他們的這種技巧是從上帝那裡學到的。」加大利納畢生致力於培養這種「技巧」,以至如今人們仍記得她對別人的痛苦,具有非凡的同理心和憐憫之情。
痛苦就像深深扎進肉裡的一根刺,需要以溫柔和技巧才能拔除,這幅景象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這生動地提醒我們,自己是那麼複雜和傷痕累累,也讓我們深思,你我需要更深地挖掘,以培養對他人和自己的真正憐憫。
或許使徒保羅所描述的景象也提醒我們,若要像耶穌那樣愛人,不單要出於善意和關心,還需要「彼此真誠相愛」(羅馬書12章10節,新普及譯本),「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12節)。不僅願意「與喜樂的人要同樂」,也得願意「與哀哭的人要同哭」(15節)。這需要我們全心投入。
在這破碎的世界裡,沒有人能毫髮無損,因傷害和傷疤深深地嵌入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但更深的是我們在基督裡得到的愛,這愛足夠溫柔,可以用憐憫去拔掉那些刺,願意接受朋友和敵人(14節),一起尋求醫治。
【思想】
你何時曾因他人的憐憫關懷而得到幫助?
你要如何建立一個互相關懷的群體?
【禱告】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滿有憐憫,幫助我能像祢那樣愛人。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12/07/如基督的付出
【經文】羅馬書12章1-3節
在1905年,美國作家歐亨利(O. Henry)發表了膾炙人口的聖誕故事《博士的禮物》(The Gift of the Magi)。那時,他雖然正努力要從自己的困境中回歸正軌,但仍寫下這動人的故事,描繪出那有如基督一般的美好品格──犧牲。故事描述在某一年的平安夜,有個貧窮的婦女賣掉自己美麗的長髮,為她丈夫買了一條金錶鏈。但過後她卻發現,她丈夫賣了自己的懷錶,為她美麗的長髮買了一套梳子。
他們給對方最棒的禮物是什麼呢?犧牲。他們兩人的舉動都展現了深刻的愛。
作者用這故事代表了在聖子耶穌降生後,幾個博士獻給耶穌愛的禮物(參閱馬太福音2章1、11節)。然而,耶穌長大之後,有一天祂將為世人犧牲自己的生命,祂的付出遠勝於博士所獻的禮物。
在每日的生活中,基督徒可以為他人付出自己的時間、財物和愛的行動,藉此向人顯明基督所賜的極大恩典。如同使徒保羅寫道:「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羅馬書12章1節)。因著耶穌的愛而為他人做出犧牲,就是最棒的禮物了。
【思想】
有誰曾向你展現基督的愛,他為你做了何種犧牲?
你又能為別人犧牲些什麼呢?
【禱告】
親愛的上帝,求祢讓我在每日生活中,能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的需求,好讓他們能看見耶穌。
敬拜詩歌:耶穌愛你 (天韻詩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7r3B9kXUcg
一、安靜:耶和華顧念我的卑微,因祂慈愛永遠長存。
二、讀經:羅馬書 12:1-21
1. 重點說明:
因著神憐憫的恩典,我們將自己獻給神,這是理所當然的,不學習世界的樣式,不隨從世俗的價值,而是從心裡更新變化,察驗神的旨意,照著神所喜悅的去行。在教會中,按著神所賜的恩賜,忠心的配搭,愛人不虛偽,幫助有需要的人,俯就卑微,更要緊的是不為自己伸冤,安心等候神的審判,並常常行善,愈來愈有神聖潔的品格。這就是神所喜悅的活祭,也是我們應當活出來的樣式。
2. 鑰節: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 12:1-2)
三、默想:
■當我們因信稱義,進入神的恩典中,我們每天當如何事奉神?(v.1-v.2)
■我們有了新的心志,那麼當如何面對惡人及惡事?(v.17、v.19-v.21)
■神分給人的信心大小本有不同,我應當在神面前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別人?當別人有需要時、當別人逼迫我時、當別人比我強時,我該如何以對?
四、禱告:賜各樣恩賜的主,求祢給我信心,領受祢所量給我的恩賜,好讓我盡心竭力服事祢,也求祢給我愛心,好讓我能用真誠的心、真實的愛去對待他人。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羅馬書 12 章 1-21 節
4/15-4/21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為進入命定:救恩之歌
你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你的兒女必大享平安。你必因公義得堅立,必遠離欺壓,不致害怕;你必遠離驚嚇,驚嚇必不臨近你。(賽54:13-14)
我們要在信心中持續向中華民國全地唱救恩之歌。中華民國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台灣的兒女心向主敞開,愛慕並跟隨主的話語,必大享平安。我們宣告:台澎金馬必因公義得堅立,必遠離欺壓,不致害怕;必遠離驚嚇,驚嚇必不臨近我們!
2.為萬民:轉化經濟
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8:11)
在神國經濟學中,人饑餓和乾渴並非因為缺乏物質,而是因為不聽神的話。在經濟行為上不聽神的話,不按神的法則而行,其結果就是饑餓和乾渴。我們為台灣社會在經濟行為上悖逆不聽神的話、不遵行神的法則向主悔改,求主將謙卑受教的心賜給我們,幫助我們喜悅聽從神的話,樂意按神的話而行,讓台灣成為人人得飽足的社會。
3.為政府和首長
準總統賴清德將於5月20日就任,在4月10日宣布任命卓榮泰為行政院長,而準閣揆也將於近日公佈新閣員名單。我們為此禱告,求主揀選合適的賢能者,並祝福新的行政院長及各部會首長能快快各就定位,各盡其職,在中華民國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
4.為教會:復興禱告的火
於是叫了他們來,禁止他們總不可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彼得、約翰說:「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徒4:18-20)
初代教會面對當權宗教領袖的逼迫,仍然選擇聽從神,放膽傳講真道,這種敬神卻不畏懼人的信心,是復興禱告的記號,也是復興之火持續燃燒的基礎。自從台灣通過性平教育法及同性婚姻專法,教會要傳講兩性及婚姻的真理,也要面對當權者的禁止及逼迫,求主賜給我們信心,幫助我們選擇聽從神,堅持扶助真理,不畏懼強權,放膽講論神的道。
5.為兩岸四地
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不要自己心裏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路3:8-9)
兩岸關係雖然緊張,戰爭一觸即發,但聖靈也應允,若兩岸的教會能同心悔改,轉離惡行,將帶來極大的復興在兩岸四地。我們求聖靈光照引導兩岸四地的教會,不僅為罪憂傷痛悔,而且能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求主幫助眾兒女能活出分別為聖的生命來轉化城市國家!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突破轄制點:紅樓彩虹區
西門紅樓在成都路上,為直轄市定古蹟,是萬華區的重要產業。西門紅樓原本是日本人聚居處的市場入口建築,後來發展為劇場、書樓、戲院,有二十多年時間,紅樓戲院以播放色情電影著稱,並成為男同性戀者聚集、發生同性性行為的地方。現今則是台北市著名的文創藝文場所、展演空間與同志酒吧聚集處。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台北市政府就在紅樓旁的捷運站出口廣場舖設「彩虹地景—彩虹斑馬線」,讓紅樓及週邊地區衍然成為同性戀的文化城。我們求主赦免過往及現今在西門紅樓的色情及逆性情慾之罪惡,呼求主的寶血大能切斷西門紅樓與色情及同性戀的聯結,打破不聖潔的約。求主大能介入,挪除一切不聖潔的表演和同志酒吧,將西門紅樓奪回,歸神國使用。
2.為12行政區的突破:松山區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
松山區目前有56間堂會,40間機構。我們為松山區各堂會及機構禱告,求主幫助眾聖徒不效法這個世界,即使這世界看起來很光鮮亮麗、豐盛繁榮,正如松山區的諸多百貨公司、大型購物中心等;求主聖靈引導我們在主的道中心意更新變化,能在世界各樣混亂錯置的主張信念中察驗何為神的旨意,並勇於遵行神旨意而行。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吉布地
吉布地共和國是位於非洲東北部亞丁灣西岸的國家,因戰略位置重要,美軍、法軍、日本自衛隊、中國解放軍都在建立軍事基地。吉布地的總人口114萬人(2024),伊斯蘭教是國教,94%的居民為遜尼派穆斯林,基督徒為少數,且多是外來的歐洲人。我們求主興起吉布地的基督教會,起初雖然微小,終必發達。也求主聖靈大大造訪穆斯林群體,開啟人心得以認識耶穌,明白真道。
2.守望國際局勢
我們繼續守望中東的局勢。。以色列與哈瑪斯的爭戰還未停火,據各方情資顯示,伊朗可能在短時間內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且據傳已在過去一周之間,讓超過百枚巡弋非彈及相當數量的無人機進入備戰狀態,使兩國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不斷升高。我們求主介入掌權中東列國,破除仇敵想要挑動以伊戰爭以進行偷竊、殺害、毀壞的各種詭計。我們禱告,凡為攻擊以色列造成的器械都不被利用,求主保守中東地區十分平安。
閱讀: 羅馬書12章9-2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84-86篇;羅馬書12章
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我開車載著妻子和三歲的孫子奧斯汀,正駛離自家車道時,妻子興奮地對孫子說:「我們要去度假了!」小孫子認真地看著她,想了一下說:「我不是去度假,我是去宣教!」
我們不知道孫子是從哪裡學會說要「去宣教」,但是他的回答,使我在前往機場的途中不禁開始思考:我度假的這幾天雖是放假,但我是否仍謹記自己依然在「宣教」,每時刻都要與上帝同行,且為上帝而活?我是否還記得,無論做什麼都是為了服事上帝嗎?
使徒保羅鼓勵住在首都羅馬的眾信徒,「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羅馬書12章11節),就是勸勉他們,當在耶穌裡認真且殷勤地生活。當我們全心仰望上帝,順服祂的旨意,即使是最單調平凡的時刻,也會有全新的意義。
我們上了飛機坐定後,我就禱告說:「主啊,我屬於祢。無論祢要我在這趟旅程中做些什麼,求祢幫助我不要錯失機會。」
每天與上帝同行,每天都是滿有永恆意義的宣教!
主耶穌,求祢賜給我恩典,
使我能為祢而活,好叫我有一天能聽見祢說:
「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馬太福音25章23節)
你曾經參與宣教嗎?
你如何讓上帝成為你生命的中心?
作者: 龐雅各
新生命靈糧堂 小組分享材料(1016)
[話語分享]:做一個有味道的基督徒
<生命的分享>:你參加過營火會嗎?那是什麼樣的氣氛?什麼原因使火不再繼續燃燒?你有過燒烤的經驗嗎?你覺得那個味道如何吸引人?你的經驗是?
利 24:1-2「耶和華曉諭摩西說:「要吩咐以色列人,把那為點燈搗成的清橄欖油拿來給你,使燈常常點着。」
利
24:5-9「你要取細麵,烤成十二個餅,每餅用麵伊法十分之二。要把餅擺列兩行,每行六個,在耶和華面前精金的桌子上;又要把淨乳香放在每行餅上,作為紀念,就是作為火祭獻給耶和華。每安息日要常擺在耶和華面前
;這為以色列人作永遠的約。這餅是要給亞倫和他子孫的;他們要在聖處吃,為永遠的定例,因為在獻給耶和華的火祭中是至聖的。」
在舊約聖經中,神吩咐以色列百姓兩件事:會幕裡的燈要經常點亮著,其次是要用細麵做成餅,擺在聖所裡,成為火祭獻給神。前者強調基督徒我們是世上的光,我們的燈要常常點著,最重要是用最純的橄欖油。後者強調,基督
徒我們應當將身體當作活祭獻給神。
創 8:20-21「挪亞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拿各類潔淨的牲畜、飛鳥獻在壇上為燔祭。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就心裏說:「我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地(人從小時心裏懷着惡念),也不再按着我才行的滅各種的活物了。」
神賜給我們律法的目的不是要限制我們,律法的目的是要幫助我們行在神的心意當中,因著律法幫助我們知道如何與神交通。會幕是代表著神與以色列人會面交通的方式。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按著神所吩咐的方式與神保持親密的
關 係。讓神因著我們生命所發出的馨香之氣,可以喜悅我們。
羅 12:1「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耶穌期待我們成為光,成鹽,是有味道的,是有影響力的,人是可以從我們的生命中感受到我們的味道,人可以從我們的生命中感受到那股的溫暖。耶穌為你我釘在十字架上,不是只是為了我們只是可以去教會做禮拜,祂對他的
門徒 (也就是你我)是有期待的,期待我們成為福音的影響力。要發光燃燒我們需要油,要有味道,我們需要被火烤過,你我的生命中是否那一份從神來的火熱?
<生命的分享>:對你來說,你現在最大的熱情是什麼?你我如何在你所熱情的
事上成為福音的見證?你如何在目前熱情的事上,發揮福音的影響力?
今天有多少的人對神繼續有這份福音的熱情?我們今天處在一個舒適的環境,我們對福音的負擔和熱情仍在嗎?今天是我們服事神,還是神服事我們?
Pastor Moses 分享他如何受一位有耶穌味道的牧者所影響,每一次當他聽這位牧師講道的時候,他總是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位為主而活,同時也是每一天為主而死的傳道人。Pastor Moses
在十四歲的時候受他的影響非常的大,在那段時間影響並建立了他禱告和讀經的生活,不單如此激勵了他為主成為一位激進的基督徒。
如果你我活的和世界的人沒有什麼不同,我們如何能使這個世界的人對基督徒有深刻的印象?如果我們所追求的成功與富足和世界的人沒有什麼不同,我們如何影響這個世界呢?恐怕他們一點也不羨慕基督徒。有時候我們對神的
態度常常是很現實的,就是要神祝福我們,但是我們有多少人的禱告是真的為神 的?你我的生命是否也可以這樣的成為別人好的影響?為耶穌活出味道出來?
<生命的分享>:在你的基督徒生命中,是否曾經有人成為你的榜樣,或對你有
影響力?那個影響是什麼呢?
太 10:5「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吩咐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馬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
太 10:9-10「腰袋裏不要帶金銀銅錢;行路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褂子,也不要帶鞋和柺杖。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
太 10:16「「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羣;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我們願意為耶穌的緣故,做一個危險的禱告嗎?正如耶穌差遣祂的門徒往外去傳福音。其實最危險的地方,常常是最安全的地方,因為神應許祂必與我們同在。如果我們真的相信神會垂聽我們的禱告,並擁抱相信神的話,我們會
願意向神做一個冒險的禱告,求神使我們成為一位敢於為神的人。聖經告訴我們神的話是真實的,不要只是專注在今生短暫的事,我們應當思考遠超過今生…。我們最大的試探不是去做得罪神的事,而是不去做神吩咐我們做的事
。
<生命的分享>:最近有沒有什麼神感動你要去做的事?而你有很多的掙扎?什麼原因使你有掙扎?
閱讀: 羅馬書12章3-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耶利米書18-19章;提摩太後書3章
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馬書12章6、8節
突如其來的消息令我震驚!我父親之前戰勝了前列腺癌,沒想到現在又確診患有胰臟癌。更糟糕的是,我母親因患有慢性疾病而完全仰賴父親的照顧,現在我得照顧同時患病的父母,未來的日子將充滿挑戰。
我搭機返家陪伴他們,並在主日造訪父母所屬的教會,有位名叫賀文的弟兄跟我說,他很願意幫忙。兩天後,他帶一份清單來探訪我們。他對我說﹕「當你爸爸開始接受化療時,我會安排不同的人預備三餐。我還可以割草和丟垃圾。」賀文是一位退休的卡車司機,但對我們來說他是天使。我們發現他經常幫助別人,包括單親媽媽、無家可歸的人和年長者。
基督徒都應幫助他人(路加福音10章25-37節),但有些人卻在這方面有特殊的能力,保羅稱之為憐憫人的恩賜(羅馬書12章8節)。擁有這種恩賜的人會注意到別人的需要,召集人一起提供幫助,長時間助人也不會累垮。他們被聖靈感動,在基督肢體中扮演服事的角色(4-5節),安慰我們的憂傷。
我父親最近開始了第一次化療,賀文開車送他去醫院。那天晚上,我父母家的冰箱裡滿是食物。
上帝透過這位卡車司機向我們施憐憫。
你的屬靈恩賜是什麼?(可參閱羅馬書12章3-8節;
哥林多前書12章;以弗所書4章7-13節)
你如何使用這些恩賜來幫助別人?
天父,求祢使我滿有祢憐憫的心腸,讓我有能力且喜樂地服事有需要的人,使人們能夠認識祢。
作者: 霍薛頓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羅馬書12章2節教導信徒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值得注意的是,談到心意更新時,保羅首先講到的是謙卑的態度(3節)。上帝喜悅謙卑,恨惡驕傲(以賽亞書2章11節;但以理書4章37節;阿摩司書6章8節)。我們需要有這樣謙卑的態度,才能正確評估自己有哪些恩賜(或缺乏什麼恩賜),從而根據教會的需要做出貢獻,建立基督的身體(羅馬書12章6-8節)。無論我們的恩賜是什麼,都當本著愛與謙卑的態度,甘心樂意地付出。
Con Campbell
[話語分享]:未來就是現在(The future is now)
<生命的分享>:面對現今科技,媒體,環境迅速的改變,你覺得最備受挑戰的是
什麼?你如何調整心態來面對?改變對你個人來說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賽43:18-19「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
在沙漠開江河。」
“Forget about what’s happened; don’t keep going over old history. Be
alert, be present. I’m about to do something brand-new. It’s bursting
out! Don’t you see it? There it is! I’m making a road through the desert,
rivers in the badlands.
神在今天這個世代要做一件新的事,不是未來,而是現在。我們如何能擁抱上
帝要給我們的未來。就是對齊上帝現在正在做的事,做出反應。我常說我們不
是要上帝做我們想要做的事,而是我們要做上帝正在做的事。
約5:19「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子憑着自己不能做甚麼,
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
So Jesus explained, “I tell you the truth, the Son can do nothing by
himself. He does only what he sees the Father doing. Whatever the
Father does, the Son also does.
約14:12「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
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裏去。」
“I tell you the truth, anyone who believes in me will do the same works I
have done, and even greater works, because I am going to be with
the Father.
「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我們過去許多的觀念必須做出調整,否則我們將會輸
了這場的戰爭。教會是上帝國度的代言人,保羅勸我們不要被這個世界所轉
化,反倒我們必須轉化這個世界。
羅12: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
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Don’t become so well-adjusted to your culture that you fit into it
without even thinking. Instead, fix your attention on God. You’ll be
changed from the inside out. Readily recognize what he wants from
you, and quickly respond to it. Unlike the culture around you, always
dragging you down to its level of immaturity, God brings the best out of
you, develops well-formed maturity in you.」
但以理被擄,巴比倫想把他們同化,但是沒有想到巴比倫卻是被但以理轉化。
我覺得今天該是我們轉化(shift)這個世界的時候了。今天該是改變的改變的時
候了!
約17:15,18「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你怎
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
I’m not asking you to take them out of the world, but to keep them
safe from the evil one……..Just as you sent me into the world, I am
sending them into the world.」
徒7:22「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
Moses was taught all the wisdom of the Egyptians, and he was
powerful in both speech and action.
我深信今天教會要在七大山頭發揮影響力,我們今天站在這個世界和文化的十
字路口。我們需要更多像摩西或是但以理的人。
<生命的分享>:如何保有純正的信仰和聖經的原則,同時能對周圍有影響力?
你個人有什麼樣的經歷?
當年摩西被法老的女兒收養,我深信上帝計畫了這一切,使摩西深深地認識埃
及的一切,因為有一天他要將以色列的百姓帶出埃及。摩西成長在埃及,學了
埃及一切的學問,相同的但以理,約瑟,尼希米以斯帖…等等,都是神的策
略。他們不怕這個世界的影響,反倒影響了世界。
約壹4:4「小子們哪,你們是屬神的,並且勝了他們;因為那在你們裏面的,
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But you belong to God, my dear children. You have already won a
victory over those people, because the Spirit who lives in you is greater
than the spirit who lives in the world.
我的禱告是求神興起更多有美好屬靈生命,有聖經知識裝備,但同時又能擁有
這個世界一切的知識和能力的人,能站在這個世界的十字路口來影響這個世
代。(這次美國大法官的例子Amy Coney Barrett。)
我們今天最大的挑戰是「我們認為自己是什麼,卻是沒有辦法活出它應有的本
質。」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是誰,但是我的挑戰是這個世界真的知道我們就是教
會,就是基督徒嗎?
<生命的分享>:坦白說,你覺得這個世界真的感覺教會存在的重要性嗎?如果
不是,為什麼?如果是原因是?
閱讀: 羅馬書12章9-2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出埃及記25-26章;馬太福音20章17-34節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章21節
在1994年,當南非從種族隔離政權過渡到民主制度時,政府不得不面對兩難的困境,那就是該如何處理在種族隔離政權時期的罪行。國家領導人不能無視過去,但若是對這樣的罪行施加嚴厲的懲罰,卻可能加深國家的創傷。正如德斯蒙德·圖圖(Desmond Tutu)這位南非聖公會首位黑人大主教,在其著作《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中所說:「我們是可以要求公義,執行報復性的公義,但卻會將南非化為灰燼。」
後來,這個新民主政府藉由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選擇了追求真理、公義與憐憫這條艱難的道路。他們提供犯罪者一個修復的途徑,只要他們願意承認自己的罪行並設法賠償。只有勇於面對真相,這個國家才能開始尋得醫治。
事實上,南非面對的困境也是所有人都會面臨的掙扎。我們應當追求公義和憐憫(彌迦書6章8節),但常誤以為憐憫就是不究責,而追求公義可能會被扭曲為尋求報復。
我們唯一的途徑就是愛。但這種愛不僅是憎惡惡事(羅馬書12章9節),而且還盼望別人能有所轉變,並得益處(13章10節)。靠著聖靈的大能,我們可以明白如何達到一個「以善勝惡」的未來(12章21節)。
你何時曾看到人們追求憐憫和恩典,卻允許不公義存在?你何時曾看到公義與憐憫同時並行?
親愛的上帝,當周遭的痛苦和不公義令我心碎時,求祢幫助我,仍相信祢的愛和大能可以帶來改變和醫治。
求祢使我一生能活出祢的公義、憐憫和慈愛。
作者: 白茉妮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保羅書信有個獨特之處,它們既包含聖經教義(信仰方面的教導),也包含如何將之實踐在生活中。保羅在羅馬書1-11章闡明福音的含義,隨後在12-16章將福音真理融入信徒的日常關係中,這些關係包括與上帝(12章1-2節)、與其他信徒(3-21節)、與政府當局(13章1-7節)、與社會群體(8-14節)、與靈性軟弱的人(14章1節-15章3節),以及與同工之間的關係(16章)。在這五章經文中,保羅強調信徒在生活中活出基督之愛的重要性(12章9-10節,13章8-10節,14章15節),因為「愛就完全了律法」(13章10節)。今天的閱讀經文,羅馬書12章9-21節,看起來雖是一連串互不相關的教導,但保羅其實仍在講論這種彰顯耶穌的愛。保羅談到對仇敵的愛(14-21節),是要信徒實踐並活出耶穌愛仇敵的教導(馬太福音5章43-48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閱讀: 羅馬書12章1-3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利未記19-20章;馬太福音27章51-66節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羅馬書12章2節
大學期間,我在委內瑞拉待了大半個暑假。當地的食物美味可口、人們親切和善,有濃厚的人情味和舒爽宜人的天氣。但一兩天後我就發現,我和我的新朋友對時間管理的認知大相逕庭。如果我們打算中午一起吃午餐,意味著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之間任何一個時間點。會議或旅行亦然,他們對時間觀念是差不多就好,毋須嚴格守時。我這才意識到,原來我對「準時」的概念,是如此深受本身文化的影響。
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間,受到周圍文化價值觀的陶塑。保羅將這種文化的力量稱為「世界」(羅馬書12章2節)。於此,「世界」不是指有形的宇宙空間,而是指滲透到我們生命中的思維模式。這「世界」指的是我們身處的特定時空,所加諸在我們身上的社會期待及價值觀念。
因此,保羅告誡我們要警醒,「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卻要「心意更新而變化」(2節)。我們不應隨波逐流,消極地接受那些會吞滅我們的思想和信念,因我們蒙召是要積極地尋求明白上帝的心意,學習如何明白祂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2節)。願我們學會跟隨上帝,而非效法這個世界。
你會如何描述你周遭的價值觀和社會期待?
你若不效法世界的價值觀,反倒遵行耶穌的教導,會是怎樣的情景?
上帝,大多時候,我沒察覺自己已被社會的價值觀所誤導。
求祢幫助我,在各方面都能活出祢的真理和心意。
作者: 郭惟恩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原文聖經中,羅馬書12章多次使用到希臘字phronéō(看法、心意、想法、判斷等)。羅馬書12章3節在原文中四次使用希臘字phronéō,呈現這個字的不同形式,中文聖經翻譯了其中的兩個,新譯本將這個希臘字翻譯為「看」:「我憑著所賜給我的恩典,對你們各人說,不可自視太高,高於所當看的,反而應該照著上帝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適中。」這個希臘字在羅馬書12章16節也出現了兩次,在呂振中譯本較為明顯:「彼此相待﹑要存著同樣的心意;不要意念著高傲的事⋯⋯。」的確,我們生命的改變,也包括思維方式的改變。
閱讀: 羅馬書12章9-13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23-24章;約翰福音15章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馬書12章12節
在一次度假期間,我們遇到了服務人員羅傑。在閒談中,他感謝耶穌賜福給他,讓他擁有一位極富愛心和信心的妻子──凱莉。在他們生下第一個孩子之後,上帝讓他們有機會幫忙照顧患有唐氏症的姪女。過了不久,羅傑的岳母也需要居家照護。
為了讓妻子能安心在家照顧上帝託付給他們的家人,羅傑經常要輪兩班的工作,但他工作時仍充滿喜樂。我告訴羅傑,他們夫妻倆如此無私地接待和照顧家人,深深觸動我的心,激勵我要更加關懷別人。聽到這些話,羅傑謙虛地說:「能夠服事他們,還有妳,是我的榮幸。」
羅傑的生命經歷讓我們看到,信徒若願意慷慨待人,無私地彼此服事,倚靠上帝的力量和供應,必會帶來影響生命的見證。使徒保羅敦促上帝的子民要「彼此相親,……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堅忍,禱告要恆切。聖徒有缺乏的,就要接濟;客旅要熱誠地款待」(羅馬書12章10-13節,新譯本)。
人生可能會突逢巨變,使我們自己或至親好友陷入難以承受的境地。然而,當我們在等候上帝時,願意分享上帝賜給我們的一切,我們就可以一起倚靠祂永恆的愛。
你今天要如何用禱告並採取行動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過去在你有需要時,上帝如何讓人給你實際的幫助?
上帝啊,當我等候祢介入我的景況,
並藉此讓我和他人得益時,求祢幫助我也能去愛別人。
作者: 鄧書琪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保羅寫給羅馬基督徒的書信中,一系列勸勉的主題就是「愛」。羅馬書12章9-21節,詳細描述了何謂真誠的愛,其共同點就是:愛必須將別人的需要和利益置於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之上。在哥林多前書第13章,保羅重申愛具有願意犧牲這一特質,並描述了「愛」是當做些什麼,以及不當做些什麼。同樣地,這段經文描述的愛,其共同特徵就是看重他人的益處。耶穌教導說,最偉大的愛是願意自我犧牲的愛:「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章13節)。我們若說愛一個人,就包括把對方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韓傑盛
[信心帶領我們向前]
「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
羅馬書 12:12
禱告:親愛的聖靈上帝我們感謝你,你的話賜給我們天國的眼光,讓我們更認識你的心意。即使受苦—無論是病痛、患難或逼迫臨到我們,都求主賜下信心,讓我們在聖靈所賜的恩典中勝過這一切。我們為著全世界的教會來禱告,因為疫情許多教會停止實體禮拜,求主賜給教會有屬天的眼光與信心,勝過現實環境的限制;持續在敬拜中,在禱告中,在團契中宣揚你的作為;通過愛與受苦,成為盼望的記號。奉耶穌基督得勝的名求,阿們!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可以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
效法——今天人們喜歡追求「下一個流行趨勢」、「現在什麼是最in的」,從衣著到教育、政治、宗教等都要跟上潮流的想法。
「效法」的希臘字suschematizo中有schematic這個形容體系架構的英文字,加了sus就是「和……在一起」。保羅的意思是不要我們被這世代的模式和時尚來定型和塑造。讓我們分辨一下:
1. 你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獲取人生的「成功」?你是否極力要子女身居要職,在社會上舉足輕重?還是你以認識神和他的旨意,為接受教育的最高目的?
2. 你在職場上以活出神的品格,抑或以升遷為重?你工作是為了服事神、履行神的旨意,使用自己的專業來幫助有需要的人,還是只為了賺取五斗米?
3. 你是否滿意神給你的人生,還是經常覺得懷才不遇,想要更加出人頭地?
你的生活中有多少成分,是仍按照這世代的模式來塑造呢?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当我们越明白神的心意是将我们的心意完全夺回,越明白神所要的是我们将所有的主权上交给祂,信仰就越会触碰到自我的底线和边界,发现世界对我们的影响远比神多。
一方面我们要努力穷尽一生代谢掉世界在我们身上的痕迹,这比将纹身从皮肤上拿掉还要难,因为我们就属于这世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要知道我们凭自己根本做不到。
如果我们要努力修正行为,要么极为痛苦,要么变得虚伪,因为在行为层面剔除世界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被耶稣换心,从而心意彻底更新,行为才能变化。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可以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
可以察驗——我們都希望能夠明白並印證神對我們的旨意是什麼。希臘文短語eis to dokimazein,(Eis to再加上一個動詞不定式),是保羅常用來表示「目的」之組合,一共用了40多次。
「心意更新」有一個具體的目標,就是為了可以察驗、明辨神美好的旨意。
保羅並不是說當你「心意更新」了,就會洞察神對你生命中的完美計畫。他乃是說更新的結果會使你改變,而你那改變的生命,會成為彰顯神美善心意的器皿。
我們都希望知道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是什麼,但若只是知道,卻沒有在心意和行為上更新改變,這樣的「知道」是不可能真正明白神的心。
神會指示我們他的旨意,就看我們是否願意更新自己來順服神。當你凡事從神的眼光來看,就能成為彰顯神旨意的器皿,向人證實神在我們身上的工作。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当我们在困境和低谷中时,我们并不知道神对我们下一步的人生有什么具体安排,但我们却可以确信神的旨意是要我们心意更新和行为变化,不再效法这个世界。
如果我们的心意没有更新,行为没有改变,神是无法带领我们走向祂为我们预定的人生和祝福的,因为不是环境阻止了我们,而是我们阻止了神的旨意自由运行。
神不是要告诉我们该走哪条路,而是赐给我们察验的能力自行去判断,而前提是我们拥有因为信心而来的自由,因为顺服而来的智慧,以及因为盼望而来的忍耐。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可以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
善良、純全、可喜悅的——保羅重複用3個形容詞來描述神的旨意。Agathos的意思是「良好、仁慈、有用」;euarestos是「合適、很滿意、做得好」;teleios是關於履行,意思是「完美」,亦表達「完整、成熟和完成了。」
3個形容詞都表示當事情是「良好、合適、完整和成熟」時,就揭示出神的旨意。保羅不是要我們去發現或證明神的旨意是美好的,因為那是肯定的,也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保羅要說的是,一旦你開始更新改變,就能夠明辨、發現和彰顯神美好的旨意。
其實想了解神對我們生命的旨意,別無蹊徑,凡願意聽從神的人,都會清楚看到他的旨意。只要我們的行動轉變那刻,就能經歷神所要帶給我們最美好和滿足喜樂的結果。
神藉著聖靈、透過他的道,告訴我們該做什麼,若想察驗神的美好旨意,順服就是認識神奧祕的最好途徑。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最关心的是我们生命是否成熟,成熟意味着我们可以活出神起初创造我们的目的,可以活出神拣选我们去祝福他人的使命,并且不被环境和他人所左右。
信仰不是离开世界进入天堂,而是让活在世上的人拥有路上的光和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就是我们此生要实现的目标,脚前的灯就是实现目标的动力和努力。
之所以我们无法知道神的旨意,是因为我们还不具有全备的信心和绝对的顺从,因此即便知道了我们也不会当真,只有我们真正改变,神的旨意自会显明。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羅12:4-5)
所以——這句話的開頭有個「所以」gar,很多譯本沒有翻譯出來,但保羅這句話是根據前文下的一個結論,必須有「所以」才行。
我們的生活要成為屬神、可喜悅的活祭,「所以」不可被這世代的潮流塑造,要天天被神的思想更新,選擇要跟從神指示的道。
首先我們要學習放下自己,與其他主內肢體互相聯絡,各人操練神給我們的恩賜,讓整個身體都合乎神的目的。沒有哪個肢體比其他部分肢體更重要,當我們都按神對各人的設計,做神指定我們最合適做的工作時,不僅發現自己能恰到好處活出討神喜悅的生活,同時也使別人得益處。
但如果你不按照神對你的設計,來參與神百姓的群體生活,例如讓腳來做手的工作,大家都會感到吃力、挫折和失望,就不能享受服事的滿足,經歷神以我們的行事為人來敬拜事奉他的喜樂了。
gar提醒我們想一想:我當如何服事,才合乎神對我的設計?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不是来帮助我们,而是来拯救我们,不是为了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为了将我们从自我之中拯救出来,所以信仰的目的不是成功和蒙福,而是自我被破碎和肉体被战胜。
只有把神当作救主,把自己当作被拯救的对象,我们和神的关系才能归正,我们才会把神给我们的命令不当作选项,而当作解药,不是可选不可选的问题,而是唯一可以解毒的药。
今天世界的毒就是个人主义,在不断解构性别认同、情感健康、婚姻、家庭、教会和社会,自我的价值和需要越来越高,他人的价值和需要越来越低,而基督的教会是唯一的解药。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羅12:4-5)
正如——希臘文中,保羅把kathaper放在句首,目的是強調羅12:3關於「信心的大小」與「使用恩賜」之間的關連。
保羅強調教會「正如」一個身體,許多部位彼此配合運作,絕不會傷害到身體或其他肢體;信徒也要如此合理使用恩賜,讓神家中的全體得益。
按照神的設計,每人都領受不同的恩賜,神要我們用恩賜彼此服事。若不按神的心意使用恩賜,誤用或濫用,就會失去恩賜,還會引發其他問題。比如一個人有洞見未來的恩賜,能夠很快抓住問題關鍵,發現解決方法,他可以使用這恩賜來造就教會群體,也可以用這恩賜找漏洞、論斷他人,甚至操控他人或謀私。
在神的國中沒有等級,沒有誰比誰更重要,乃是平等地聯絡在一起。眾人只有一個元首基督,由他來指揮身體各部分互相配合,產生優美和諧的姿態。
你是這樣子發揮神所給的恩賜來服事教會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一个身体上的各个部分绝对不会彼此冲突和矛盾,因为所有的肢体都受同一个头的支配,这是神对教会的要求和期待,因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基督里,教会就如同一个身体。
之所以一个教会不像一个身体一样和谐完整,是因为有人不渴慕恩赐,有人不使用恩赐,有人争夺别人的恩赐,以至于身体要么缺少恩赐不能行走,要么恩赐过剩而彼此争斗。
恩赐的目的大过恩赐本身,我们的目的不是追求恩赐,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彼此服事和建造教会,所以既有分工,也有协作,但不需要有竞争和对立,神就将各样恩赐分赐各人。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12:3)
應當——論到在基督身體裡的屬靈恩賜,保羅提醒我們要看得合乎中道。希臘文Dei很有力量, 不是「應當」而已,乃是「必須」!保羅說我們不要看自己過高或過於重要。
今天許多人認為自己最重要,這是「自我」的天然表現,然而當我們信主以後,最大的轉變應該就是這種自我觀。
如何改變?讓我們從聖經「救贖」這字來看。希伯來文ga-al的字母圖形是「高舉神而得救,所帶來的結果便是生命有秩序、神智健全。」與ga-al相反的卻是驕傲(gayah),就是看自己最重要,凡事都要自己作主,後果則是不堪設想,甚至會讓人發瘋。
保羅的解決之道就是「合乎中道」(sound judgment),意思是「心裡明白過來」。這字也用在馬可福音5:15,是被鬼附的人恢復理性時的用字。凡過度自我中心和驕傲的人,就會失去理智,陷入失心瘋中。
保羅在教導我們最基本的道理,就是放下自己,高舉主。凡是以自己利益為優先、自我防禦的生存之道、要出人頭地的心態,通通都必須改變,不然會影響恩賜的運用和發揮。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用泥土造人,又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这让我们知道我们的肉体如同泥土一样没有价值,而同时又因我们的灵魂是神亲自吹入和耶稣亲自救赎而具有无限的价值。
所以我们既重要又不重要,不重要是因为我们本身毫无价值,重要是因为神为我们付上了巨大的代价,换句话说,只有当我们在耶稣里面和圣灵在我们里面时,我们才能看自己合乎中道。
而当我们远离神时,我们就会看错自己的价值,也就是看我们泥土的部分极为宝贵,看我们灵魂的部分一文不值,然后牺牲我们最无价的部分去换取最廉价的部分,最后毁掉自己的一生。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羅12:4-5)
用處——希臘字praxis是「實踐」之意。就如身上每個肢體都有用處,教會每個成員也一樣要實踐神所給的恩賜。記住,恩賜一定要實踐,如果束之高閣,就沒有價值了。
恩賜不是職位。我們常以為牧師、組長、執事這些有職位的人,就是有恩賜的人。但保羅說的是各人按恩賜彼此服事所產生的實際成果,換句話說就是使之有用。試想想如果不用手來拿東西,反用口或腳去拿,這樣的身體好看或得體嗎?可是今天教會就是如此,小部分人在服事,大部分人閒懶不動。
既然是肢體,每人都肯定有與生俱來的天賦,比如有些人善於傾聽,就發揮關懷的恩賜。
來吧,不要坐著,將自己的才幹、學識、技能完全奉獻在十字架的祭壇上,給神使用,開始彼此服事吧!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用处就是用到实处,恩赐如果不使用就不是恩赐或者就会失去恩赐,每个人都是自己恩赐的管家,替神管理和运用这些恩赐,建造神的教会和扩张神的国度。
基督作为教会的头是完美的,但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却是问题重重,无法证明基督的美善和超越,这是人不信耶稣的重要原因,因为我们做的不像我们说的。
既然大家都有不一样的恩赐,那么我有的别人就可能没有,别人有的我可能就没有,这是我可以包容、理解和不必小看和论断的原因,因为我们是互为肢体。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羅12:3)
大小——經文並非說神分給每個人的信心程度不同,因為希臘字metron並不是「分量」,而是「量度」的工具。因此,信心是神給我們一個可以衡量自己對他的依賴和信任的標準,使我們可以準確判斷自己與神的關係如何。
接下來我們將進入羅馬書12章的恩賜討論。神給我們一個尺度信心來量度和知道甚麼是好的、整全、合適和完滿的。這很重要,因為彼此造就的恩賜來自神,你我都收到了,至於如何運用恩賜,就在乎你和神的關係,你對他的認識和信心多少。
當我這樣生活就會發現神的標準,認識甚麼是美好、整全和完滿,知道神要我做什麼,可以成為一個信靠、討他喜悅和他人祝福的人,這正是我想要的人生,也是神造我的目的。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的祝福和恩赐是无限的,而我们的信心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的生活能被注入多少祝福和动力,完全取决于我们信心的大小,和我们愿意委身和摆上的程度。
但是如何让信心的开关开得更大些,从而让我们更有恩赐,而不是靠自己去争和挣呢?就是要更多的认识神和经历神,神就会亲自让你的生活越多地遇到祂。
当你的思想、经历和关系越多地与神接触,在神里面而不是在自我和世界里面寻找意义和办法,你就会更频繁地遇到自己的极限和底线,从而逐渐学会用信心单单从神支取恩赐。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照著所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各有不同的恩賜。(羅12:6,中文標譯本)
所賜給——前文說「要照著神所分給每個人信心的尺度」,這節則說charisma(恩賜)是神賜給我們使用的。無論信心或恩賜,都是由神來分配。
從希臘語法看得更清楚,保羅強調神是恩賜的源頭,因此神要達到的目的才是重點,整句話更像是一個命令:「有著不同的恩賜,去做點什麼吧!」
神賜下很多恩賜,他不要求我們都相同。恩賜是神的恩典,我們無法用行為賺取,也不能透過上課來得到。神隨著己意將恩賜分給各人,目的是要我們用來服事神和人,而不是用來服務自己。
「所賜給的」的希臘字didomi意思是「恩賜是白白得來的,是神託付、授權給人使用的」。神將恩賜託付給我們,為的是讓我們可以按照他的設計,成為他的手腳,代表他治理世界。
今天很多人不停下來聆聽神,就開始莽撞行事,不停地嘗試、做錯、糾正。神要我們知道自己的特點,了解自己所擅長的,回到神對我們的原始設計,就不必到處碰壁了。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如果神是按照己意将不同的恩赐分给各人,那么我们就不是凭着努力而争取,而是凭着信心去发现,换句话说不是求来的,而是信来的,相信神一定在我的生命中置入了等待挖掘的宝藏。
恩赐的种子已经埋在那里了,遇到信心就开花,遇到服事就结果,所以我们应该求的不是恩赐,而是要求服事的人群和机会,让责任和使命将我们的恩赐激发出来,从而找到自己的命定。
当我们的灵命被神唤醒时,我们就自然成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但只有我们进入教会彼此服事,我们的灵命才能茁壮,因为只有我们去做由神命定的事时,我们才能获得由神命定的恩赐。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照著所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各有不同的恩賜。(羅12:6,中文標譯本)
恩賜——希臘文charismata並沒有限定只是屬靈恩賜,保羅使用這字表達一個重要觀念:恩賜不只出現在教會,而是每個有神形像的人都會擁有這份恩典,有時我們稱之為才幹。
Charismata包含「喜樂」的觀念,英文分別翻譯成rejoice、joy、grace、bestow,就是滿心感恩和領受等意思。
使用造物主所給我們的恩賜,按他的旨意來使用,就會為我們帶來喜樂,他的心意就是要我們經歷到應用這些恩賜的喜樂。使用恩賜和在世上顯露神的榮耀,兩者有直接的關係,難怪希伯來字的「作工」和「服事、敬拜神」是同一個字。
你從工作中得到喜樂嗎?你體驗到藉著你的努力得來的喜樂嗎?有調查顯示,70%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自然就不會喜樂,因為沒有發揮神給你的天賦。
如果你屬於那70%,就該想想辦法了。聖經所描述與神同在的生活不是苦差事,而是一種「歡慶」的狀態。你預備好來參與神的喜樂了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工作占据我们时间的三分之一或更多,如果工作不属于事奉神或不属于信仰的一部分,那我们的信仰基本上就是虚伪和无用的,神是要在我们全部的生活中作主和救主。
所以神给我们才干,让我们有能力工作,不仅获得生活所需,也获得价值感和幸福感,更能够荣耀神,所以在职场遇到的各种各样难缠的人和事都是为了让我们荣耀神。
或许你的工作并不是你最喜欢的,或者你从中找不到乐趣和价值,如果你又暂时无法离开,那就以顺服的心接受神的安排,并从中寻求因为理解神的美意而带来的突破。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4/29 羅馬書12章1-8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信徒屬靈敬拜的至高行動
12:1 所以弟兄們、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12:2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12:3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 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12:4 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
12:5 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
12:6 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
12:7 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
12:8 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
一. 信徒屬靈敬拜的至高行動(12:1-2)
12:1 所以弟兄們、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12:2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1. 前言
1) 保羅在結束了第11章有關神已經賜給信徒什麼的教導之後,現在告誡那些信徒,他們應當給神什麼。
2) 多年前,在麥卡錫牧師(John MacArthur)演講的一次會議上,一位淚流滿面、明顯心煩意亂的年輕女子走近他,向他講了一個他聽過很多次的故事。 “我似乎無法按照我應該的方式過基督徒生活”,她說。 “我很沮喪。沒有屬靈上的得勝或成就感。我在最簡單的順服上掙扎,不斷失敗。你能幫幫我嗎”?
3) 麥牧師說:“你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麼”?她回答說,“我什麼都試過了。我去過教堂,在那裡他們說方言,有醫病趕鬼,有各種不尋常的屬靈經歷。我自己也說過方言,有過欣喜若狂的經歷,被預言過,並且經歷了幾個所謂的奇蹟。我已經‘被聖靈擊殺過’。但儘管如此,我仍然對我的生活不滿意,我知道神也不滿意。我嘗試從祂那裡得到我所能得到的一切,但我並不滿足。我仍然很痛苦,想要更多的”。
4) 麥牧師說,“我認為你剛剛解決了這個問題。 屬靈上得勝和真正喜樂的關鍵並不是試圖從神那裡得到我們所能得到的一切,而是將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奉獻給祂。”
5) 今天,成千上萬的人,包括許多真正的基督徒,湧向各種教堂、研討會,和大型的討論會,來尋求他們希望獲得的個人利益;包括實際的、情感的,和屬靈的。他們的所作所為與保羅在羅馬書 12:1-2 中明確強調的恰恰相反。在本段經文,這個強有力而富有憐憫心的勸告中,保羅沒有關注我們還需要從神那裡得到什麼,而是我們應該給祂什麼。一個有成效和令人滿意的基督徒生活的關鍵不是得到更多,而是付出一切。
6) 耶穌說:“那真正[敬]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祂,因為父要為這樣的人[敬]拜祂”(約4:23)。神為我們捨了自己,我們就應該將自己獻給祂。保羅將基督徒定義為“以神的靈敬拜,在基督耶穌裡誇口,不靠著肉體的”(腓3:3)。
7) 每個基督徒都像麥基洗德一樣,“他是至高神的祭司” (創14:18)。我們合在一起是一個屬靈的祭司身份,就像舊約的利未和亞倫那類的祭司一樣。教會是“聖潔的祭司”,其呼召是“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這是]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為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5, 9)。
8) 我們至高無上的呼召是全心事奉神,首要的,而且是最要緊的是【敬拜】。希伯來書的作者告訴我們,藉著基督,我們應當“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來13:15)。
9) 真正的【敬拜】除了顯而易見的禱告、讚美,和感恩之外,還包括許多東西。它包括以神的名義服事他人(尤其是信徒同工)來服事神。獻祭的敬拜包括 “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來13:15-16; 腓4:14)。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最崇高的敬拜行為是把自己完完全全地、繼續不斷地奉獻給主,當作活祭。
10) 可悲的是,這與今天信徒普遍的尋求豐盛生命之鑰的方法相去甚遠。我們被告知,基督徒生活中的得勝就是擁有神的更多,並從神那裡得到更多;儘管“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祂在基督裡曾(已經)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弗 1:3)。在基督裡,我們已經擁有“一切智慧知識的寶藏”,因此我們在祂裡面“得了豐盛(完全)”(西2:3, 10)。彼得說,在對基督的真實和拯救的認識中,我們已經擁有 “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彼後1:3)。我們有常住在我們裡面的真理老師聖靈,約翰說,聖靈的恩膏 “在凡事上教訓你們”(約壹2:27)。
11) 因此,在最深遠、永恆的意義上,我們不能擁有超過比我們現在擁有的神,或更多來自神的東西。然而,非常明顯的是,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完全的喜樂,這許多人竭力追求卻徒勞無功的喜樂和滿足,只有藉著將祂已經給了我們的,包括我們心裡的最深處,歸還給主才能獲得。耶穌說,第一條也是最大的誡命是,“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22:37; 申6:5)。
12)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發現將自己獻給神作為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祭的四個要素,在本質上與第一條也是最大的誡命中的四個要素相同。它們是:將我們的靈魂、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意,和我們的意志奉獻給神。我們也發現到這四個要素為本段經文提供了有用的大綱。
2. 已將靈魂交給神(12:1a)
12:1 所以弟兄們、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
1) 【勸】的基本含義是勸告或鼓勵的意思。在祂被出賣和被捕前不久,耶穌在馬可樓的教導中,稱聖靈為保惠師。聖靈將是“另一位幫助者”,在今生代替道成肉身的主(約 14:16, 26; 15:26; 16:7)。
2) 保羅以他在羅馬基督徒的弟兄中的幫助者,或顧問,或輔導員的身份勸勉他們。他的勸勉是以他使徒身份的分量所發的命令。這不是一個選擇。然而,他也想同時以信徒的身份與這些弟兄們一起,用愛心鼓勵他們去實現他們內心真正的渴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救贖他們的主。在他對腓利門的勸誡中也看到同樣謙卑的溫柔,他寫道:“我雖然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你合宜的事,…….寧可憑著愛心求你”(門 8-9)。
3) 保羅接著對【弟兄們】發出溫柔的命令,就是要那些已經屬於神家庭的人來遵守。除非我們先將我們的靈魂獻給祂,否則沒有任何其它的祭物能被神悅納。對於基督徒來說,“活而聖潔的祭”的第一個要素,就是我們的靈魂,在我們得救時已經獻給神了。
4) 未重生的人不能將自己的身體、心意,或意志獻給神,因為他沒有先將自己獻給神。因為他與神沒有救贖的關係,“屬血氣的人不領會 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纔能看透”(林前2:14)。只有蒙救贖的人才能將自己當作活祭獻給神,因為只有被救贖的人才有屬靈的生命。只有信徒才能帶著祭物來到神面前。
5) 耶穌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soul)、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馬 16:26)?靈魂是人內在的、看不見的部分,是人的本質。因此,在一個人的靈魂屬於神之前,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也沒有任何屬靈的意義。
6) 在本書信前頭,保羅明確指出“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羅 8:8)。不管他個人如何以為,未得贖的人不能敬拜神,不能向神獻上蒙悅納的祭物,不能用任何祭物,以任何方式得神的喜悅。
7) 因為一個非信徒的靈魂還沒有被獻給神,他不能做出任何祂可以接受的祭。未得贖的人不能將自己的身體獻給神作為活祭,因為他們沒有將自己獻給神,並接受了屬靈的生命。
8) 【所以】這個詞連接到第11章最後四節(11:33-36)的榮耀頌歌。“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依靠他,歸於他”,所以“願榮耀歸於他,直到永遠”。如果我們已經被【神的慈悲】拯救了,我們只能榮耀主,而且我們只想要榮耀主。
9) 何況神已經“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弗 1:3)。保羅在這裡所說的【神的慈悲】包括許多恩典的祝福或恩賜( 11:29),這些都是他在羅馬書前 11 章中討論過的。
10) 這種拯救靈魂的【慈悲】應該激勵信徒完全獻身。新約聖經對神懲罰不忠和不聽話的信徒提出了許多警告。 “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加 6:8),“耶和華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來 12:6)。.有一天,“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臺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5:10)。但過著忠心、順服的生活的動機不應該是被神管教的威脅,或獎賞的失去,而是對奇妙的【神的慈悲】充滿無限的感激。
3. 必須將身體獻給神(12:1b)
12:1 ……………………………….、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1) 將我們自己獻給神的第二個要素,是將我們的【身體】獻給祂。在暗示信徒藉著在耶穌基督裡的信心將自己的靈魂獻給神之後,神也特別呼召他們將自己的【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
2) 在七十士譯本(希臘文的舊約)中,此處的【獻上】這個希臘字常被用作祭司將祭物放在祭壇上的一個專有名詞。因此這詞帶有一個降服或讓步的意思。彼得說,我們 “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彼前2:5)。
3) 首先,我們必須【獻上】給神的是我們的【身體】。當我們得救時,我們的靈魂已經屬於神了。神已經有了裡面的人。但祂也想要外面的人,而裡面的人居住在外面的人裡面。
4) 然而,我們的【身體】不只是容納我們的靈魂。【身體】也是我們舊的、未蒙救贖的人性所在之處。事實上,我們的人性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而我們的靈魂卻不屬於【身體】。我們的身體納入我們的人性,我們的人性納入我們的肉體,我們的肉體納入我們的罪,正如羅馬書 6與 7 章清楚地解釋的那樣。
5) 因此,我們的身體不僅包括我們的肉身的外殼,它還包括我們的思想意念、情感,和意志的邪惡渴望。保羅告訴我們,“因為我們屬肉體的時候、那因律法而生的惡慾、就在我們肢體中發動、以致結成死亡的果子”(羅 7:5)。然而,保羅在他得救很久之後承認說:“ 因為按著我裡面【的人】的意思。我是喜歡 神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羅 7:22-23)。換句話說,蒙救贖的靈魂必須居住在屬肉體的身體中,而肉體仍然是罪惡的據點,一個很容易被不聖潔的思想和渴望所佔據的地方。正是我們 “必死的身體”中的強大力量引誘我們作惡。當它們屈服於屬肉體的思想的衝動時,我們的“必死的身體”再次成為罪惡和不義的工具。
6) 我們無法阻止罪惡的殘餘繼續留在我們必死的身體中。但我們能夠藉著主的大能,不讓罪支配我們的身體。既然我們藉著基督得到一個新的、聖靈內住的本性,罪就不能在我們的靈魂中掌權。它也不應該在我們的身體裡作王(羅 8:11)。 “如果[我們]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罪就不會掌權(羅 8:13; 6:16)。
7) 保羅以神的慈悲勸我們,將我們不完美但有用的身體獻給主,【當作活祭,是聖潔的】。保羅用的是在會幕和聖殿中使用舊約祭祀的語言,也就是利未祭司的語言。根據律法,猶太人會把他的動物祭物帶來給祭司,祭司會替獻祭者將祭物拿走、宰殺,並放在祭壇上。
8) 但律法所要求的獻祭不再有任何作用,甚至沒有任何象徵的意義,因為,“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經過那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屬乎這世界的.並且不用山羊和牛犢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來9:11-12)。
9) 用死去的動物獻祭不再為神所悅納。因為神的羔羊已代替它們被獻祭,主所救贖的人現在要獻上他們自己,一切他們的所是和所有,作為【活祭】。在新約下唯一【神所喜悅的】敬拜是將自己獻上。
10) 只有【活祭】和【聖潔的】祭,獻上我們自己,獻上我們最好的,才【是神所喜悅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我們的屬靈事奉的敬拜(spiritual service of worship)獻給祂。和合本的翻譯【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在NASB 的翻譯中是“which is your spiritual service of worship”。
11) 從在此處使用的“Spiritual”這個希臘字到今天已引申為 “logic” 和 “logical”(合理)。我們對神的奉獻當然是屬靈的,但這不是保羅在這一點上所說的。“spiritual” 可以被翻譯成“合理”或【理所當然】,就像在 KJV版本中被翻成 ”reasonable” 一樣。保羅說,鑑於 “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以及祂“何其難測的判斷”,和”何其難尋到踪跡”,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依靠他,歸於他”(羅 11:33, 36),包括我們已經領受的祂無法估量的“慈悲”(12:1a),所以我們唯一合理的屬靈事奉的敬拜就是將我們的所是和我們所擁有的全部獻給神;這是【理所當然】的。
12) 真正的敬拜並不是精緻而令人印象深刻的祈禱、錯綜複雜的禮儀、彩色玻璃窗、點燃的蠟燭、飄逸的長袍、熏香,和古典聖樂。它不需要出色的才能、技能,或領導能力。這些事情可以成為真正敬拜的外在形式的一部分,但只有當敬拜者的心和思想都集中在神身上時,它們才能為神所接受。唯一能榮耀和取悅神的屬靈事奉的敬拜,就是祂兒女的真誠、愛心、體貼,和發自內心的奉獻和讚美。
4. 必須將心意獻給神(12:2a)
12:2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
1) 我們作為祭司將自己獻上當作活祭的第三個要素是把我們的【心意】(mind) 獻給神。
2) 在【心意】中,我們新的本性和我們舊的人性混合在一起。 在我們的心意中,我們要做出選擇。我們是要在聖潔中表達我們的新本性,還是讓我們屬肉體的人性以不聖潔的方式行事。
3) 【效法】(Be conformed)指的是外在的表現,不反映內心。它用於偽裝,或演戲,特別是藉著遵循規定的模式或計劃。 它還帶有短暫、不是永久的,和不穩定的概念。【不要】這動詞表達被動和必要,帶有禁止的意思。被動表示【效法】是一件我們讓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件事,而“必要”表示這是一個命令,不是一個建議。我們必須不能讓效法世界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
4) 保羅溫和而堅定的命令是,我們【不要】讓自己【效法這個世界】。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我們都不要偽裝成一個世俗的人。 J.B. Phillips 將這句話翻譯為“不要讓你周圍的世界把你擠進世界自己的模子裡”。我們絕不能成為世界的受害者。我們要停止讓自己被塑造成我們現在活在的邪惡時代裡。
5) 【世界】可以被翻成 “時代”(age),指的是當前罪惡的世代,目前由撒旦統治的【世界】體系。撒旦就是“這世界的神”(林後4:4)。這裡的【世界】代表惡魔與人類生活哲學的總和。
6) 非信徒將自己偽裝成基督徒的情況並不少見。不幸的是,基督徒戴著世界上的面具也很多。他們想要享受世界的娛樂、世界的時尚、世界的用語、世界的音樂,和世界的許多心態;即使這些東西顯然不符合神話語的標準。這樣的生活是神完全不能接受的。
7) 世界是撒旦的一個工具,撒旦不敬虔的影響正在蔓延。這體現在反抗、謊言、錯誤中,以及錯誤宗教的迅速傳播的驕傲的靈中。 “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之下”(約壹 5:19)。今天它顯然仍然如此。
8) 保羅說,我們應該情願【變化】。和前面的動詞【效法】(be conformed)一樣,【變化】(be transformed)也是帶有被動和命令的意思。積極方面,我們被命令允許自己在外表上被改變,以符合我們被救贖的內在本性。雖然我們渴望這種外在的改變,但它只能藉著聖靈在我們裡面工作,藉著我們 “被聖靈充滿”(弗 5:18)來實現。
9) 聖靈藉著心意的【更新】來實現這種【變化】,這是新約中一個重要且重複的主題。外在的改變是由內心的改變來實現的,而聖靈改變我們思想的方法就是神的話語。神自己的話語是祂自己的聖靈用來【更新】我們思想的工具,而這又用來改變我們的生活。
5. 必須將意志獻給神 (12:2b)
12:2 ………………………….、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1) 將我們自己作為活的、聖潔的,和神所喜悅的祭獻給神的第四個要素是,將我們的【意志】(旨意,will)獻給神,讓神的靈藉著祂的話語使我們的意志符合【神的旨意】。
2) 希臘語的結構使【叫你們察驗】成為一個目的/結果的短句。也就是說,當一個信徒的心意發生變化時,他的思維能力、道德推理、屬靈悟性就能夠正確地評估一切,只接受那些符合【神的旨意】的。我們在生活中只能藉著作那些【善良】、【純全】,【可喜悅的】的事來【察驗】神的旨意(will)是什麼。
3) 使用【可喜悅】(acceptable)時,保羅再次借用舊約中祭祀的語言來描述神所認可的那種聖潔生活,一種在道德和屬靈上毫無瑕疵,而且純潔的“活祭”。
4) 【純全】(perfect)帶有完整的意思,就是某物具有應有的一切。我們的意志應該只渴望神的願望,並引導我們只按照祂希望我們做的方式去做祂希望我們做的事,就是按照祂的旨意和依靠祂的大能。我們不完美的意志必須永遠順服祂完美的旨意。
5) 改變的心意會產生改變的【意志】,藉著這種意志,我們變得渴望並能夠在聖靈的幫助下,放棄自己的計劃,信靠神,並不惜一切代價,接受神的計劃。這種持續的順服包括強烈渴望更多地認識神,理解並遵循祂對我們生活的【旨意】。
6) 我們的心意和意志的轉變必須是持續不斷的。因為因著我們剩餘的人性,我們仍然不斷地受到誘惑,所以我們的心意和意志必須不斷地藉著神的話語和神的靈而改變。
7) 心意轉變的產物是做神宣告為正義、合適,和完整的事情的生活。這是屬靈敬拜最高行為的目標,並為保羅接下來所說的,我們屬靈恩賜的事奉,奠定了基礎。
二. 屬靈恩賜的使用(12:3-8)
12:3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 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12:4 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
12:5 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
12:6 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
12:7 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
12:8 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
1. 前言
1) 耶穌基督在世上的工作是在屬於祂的人的手中。主差遣祂的門徒去作祂在地上的事工,就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如今,奉祂的名向世人傳福音的就是羅馬書前十一章所描述的那些人。他們已經脫離了罪的捆綁,成為神的兒女和耶穌基督的僕人。在人的方面,祂國度的事工現在取決於他們的忠心、順服,和用處。
2)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基督僕人的首要義務是至高的敬拜,表現在將自己獻給主,當作活祭(羅 12:1)。這是神對每一個信徒的基本要求。只有作為活祭,我們才能成為祂希望我們成為的樣子,做祂希望我們做的事,從而“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12:2)。這種屬靈敬拜的行為明確表示基督徒可以在神面前成為有用的人。在神要求祂子民順服的順序中,敬拜一直是排第一,然後是事奉。
3) 但這段經文(羅 12:3-8)補充了一個真理,就是雖然基督差遣祂的僕人奉同一個使命來事奉祂,但祂卻用各種各樣的恩賜裝備他們,使他們可以履行這項職責。神對信徒的計劃是在信息和忠誠方面要合一,但在事奉方面是多樣化的。這段經文的主要目的是說明,雖然我們必須以同樣的捨己的心態成為可以被基督所用的人,而我們卻需要被裝備,使我們可以被基督所用。
4) 我們對主的絕對用處取決於保羅在這段經文中提到的三件事:正確的態度(第 3 節)、正確的關係(第 4-5 節),和正確的事奉(第 6-8 節)。
2. 正確的態度:真正的謙卑(12:3)
12:3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 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1) 在NASB譯本中,第3節的最前面有一個字 “For”(因為),是和合本所沒有的。這表示從保羅在12:1-2中的命令必須有一個過渡,將屬靈的事奉與屬靈的獻身聯繫起來;兩者之間的橋樑是屬靈的態度。
2) 基督徒的正確態度是謙卑,【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缺乏這基本的美德導致許多信徒跌倒。無論我們在神的話語上多麼紮實,在神學觀上多麼健全,或者在尋求事奉神上多麼努力,若我們不將自我擱置一旁,我們的恩賜不會發揮作用,也不能使我們的生活有屬靈上的果效。從對神的屬靈敬拜中的捨己,流露出對神旨意的順服,從順服神的旨意中流露出在神的事工中無私的服事。保羅的呼籲“要謙卑”是對每一個信徒,因為保羅正在【對你們各人說】;這是對所有屬基督的人的命令。
3) 基督徒所擁有的和所做的一切有價值的事情的根據,從得救到事奉,都是【憑著(神)所賜我的恩】。正如我們只能靠神的恩典得救一樣,我們也只能靠同樣的恩典來事奉祂。但保羅在此處所提到的一個特別【(神)所賜我的恩】是他被呼召為神的使徒,並被託付去啟示神的話語(羅 15:15; 林前 3:10; 加 2:9)。
4) 然而,在這段關乎謙卑的經文中,毫不希奇,保羅只是間接地提到他的使徒地位,反而將焦點轉向他的權柄來自神的權柄。作為耶穌基督的使徒,他呼籲謙卑,因為這是基督徒最基本的美德,也是打開愛、能力,和合一之門的美德。
5) 為了強調溫柔的必要性,保羅在第 3 節中三次使用了【看】(思考)這個字。基督徒不要高估自己,【看自己過於所當看到】,而是要思考(看)真實的自己。他不應該高估自己的能力、天賦,或價值,而應該準確估計自己。保羅在別處經文警告說:“人若無有,自己還以為有,就是自欺了”(加 6:3)。
6) 【看得合乎中道】的基本意思是“明智的思考,適度地思考”。當然,【看得合乎中道】會讓我們認識到,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根本算不了什麼,但在基督裡,我們可以藉著聖靈所賜的恩賜來榮耀神。我們必須認識到,從我們自己,從我們肉體的人性,無法產生任何永恆的東西,但我們可以靠著聖靈的大能,被神使用來建立祂的國度,並榮耀祂。
7) 對於我們的屬靈恩賜,我們需要有正確的態度。首先,我們必須正確認識我們的恩賜,並承認主親自為我們提供了正是祂想要給我們的東西,以及我們按照祂的旨意事奉祂所需的一切,正如【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一樣。從上下文,【信心的大小】似乎是指神以祂主權賜給每個信徒的屬靈恩賜的恰當的份量,以及其特點。每個信徒都會收到最適合履行他在基督身體中的角色所需的恩賜和資源。
8) 陳終道牧師對【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的解釋是“照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因為有恩賜是一回事,有否信心來運用他的恩賜是另一回事。有才幹的人,還得有信心來運用他的才幹;所以不在乎自己本來有多少恩賜,才幹,學問,乃在乎有多少信心來為神運用這些,才有屬靈的價值”。
9) 保羅在這裡不是指信徒已經得到的得救信心。他說的是一個忠心的管家的職分所需要的信心的種類和分量,使主可以充分利用祂在我們裡面的恩賜。它包含我們能正確和充分使用我們獨特的恩賜所需要的敏感度、能力,和理解力(林前12:7, 11)。
10) 因為每一個信徒得到恰當的恩賜,我們不應該尋求任何神沒有賜給我們的恩賜;而且我們也不應該忽視或輕視任何已經得到的恩賜。
3. 正確的關係:多樣性中的合一(12:4-5)
12:4 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
12:5 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
1) 在第1節,保羅呼籲信徒獻上他們的身體,“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現在他用身體的形象來代表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每個信徒都是屬於這個身體的。他專注於多樣性中的合一;一個【身子】)強調它的合一,而【不都是一樣的用處】的【好些肢體】強調多樣性。教會中合一的多樣性是神主權和奇妙作為的標誌。
2) 一個籃球隊的名單上可能有12個 人。如果他們都決定當後衛,球隊就沒有合一,沒有效率。當每個隊員都願意扮演分配給他的特定位置時,就會產生真正的合一。
3) 保羅特別關注到每個成員各自不同的獨特性和重要性,使整個身體能有正常的表現。他指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
4) 【用處】(Function)的基本含義就是一種功能。屬靈的恩賜並不總是相當於我們通常所說的教會職位,例如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教師,或執事。大多數教會的成員沒有特定的職位或頭銜。但是每個信徒,從最年輕的到最老年的,從最新的到最成熟的,都有一種聖靈賜予的能力,可以藉著一些屬靈的恩賜來服事基督的身體。使用恩賜是他在天國中神所命定的【用處】。
5) 在基督的教會這個屬靈的有機體中,每一個組成部分,無論是明顯和重要的,如手臂,還是隱藏的、不被注意的,如微血管和腺體,對於它作為一個整體的正常運作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保羅解釋說,我們眾多的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做肢體】。正是多樣性在合一與和諧中運轉,才能使基督的身體正常地操作,並做基督指示去做的事。
4. 正確的事奉:使用我們的恩賜(12:6-8)
12:6 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
12:7 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
12:8 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
1) 恩賜或能力,無論是在屬靈方面的還是在其它方面的,如果不使用就都沒有價值。許多基督徒將他們的屬靈恩賜藏起來,而不是用它們來事奉賜予他們恩賜的主,這更加可悲。
2) 新約中提到的屬靈恩賜,主要在羅馬書 12 章和哥林多前書 12 章中,分為三類:神蹟奇事、言語,和服事。在新約寫成之前,人們沒有標準來判斷一個奉基督的名傳道、教導,或見證的人的真實性。神蹟奇事的恩賜證實了使徒的教導,轉而衡量所有其它教導的標準。因此這類的恩賜在使徒死後,或許更早,就停止了。保羅向哥林多教會解釋說,“我在你們中間、用百般的忍耐、藉著神蹟奇事異能、顯出使徒的憑據來”(林後 12:12)。希伯來書的作者進一步揭示了這些特殊恩賜的目的:“這救恩起先是主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蹟奇事、和百般的異能、並聖靈的恩賜、同他們作見證”(來 2:3-4)。甚至當耶穌在地上傳道期間,使徒們 “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可 16:20) 。
3) 哥林多前書大約是主後54年寫成的,而羅馬書則是在大約四年後寫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林前12:9-10中提到的神蹟類的恩賜中(醫治,行異能,說方言,翻方言)沒有一樣在羅馬書 12章中被提到。另外兩處新約經文寫於羅馬書數年之後也提到了屬靈恩賜(弗4:7, 11; 彼前4:10-11),就像羅馬書一樣,沒有提到行神蹟奇事的恩賜。彼得特別提到了講道和服事的恩賜(“講道的”和“服事人的”),但沒有提到行神蹟奇事的恩賜,也沒有舉出這一類的例子。
4) 因此,很明顯的,保羅在羅馬書中沒有提到行神蹟的恩賜,因為這一類的恩賜在教會中的地位已經結束了。它們是屬於教會歷史中一個獨特的時代,不在其持續的事工中佔有永久的一席之地。因此,羅12:6-8所提到的七種恩賜,都在言語和服事的範疇之內,這一點很重要。
5) 保羅藉著回顧他剛剛在第 4-5 節中指出的多樣性中的合一性,來介紹這一系列的恩賜。既然【按我們所得到恩賜,各有不同】,我們【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運用。在所有信徒共享的神至高無上的恩典下,我們擁有不同的【恩賜】,這取決於神單獨賦予我們的具體方式。
6) 保羅接下來列出了一些不同類別的恩賜作為例子。
預言(12:6b)
12:6 ……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
1) 這系列中的第一個屬靈恩賜是【預言】。一些解經家認為這是一個特殊啟示性的恩賜,只屬於使徒,並且像神蹟奇事的恩賜一樣,在這些人過去後就停止了。雖然它在舊約和使徒時代肯定具有啟示性的一面,但並不限於啟示。當信徒公開宣講神的真理時,無論是新的或舊的,就會使用【預言】的恩賜。在林前 12:10 中,它與超自然和啟示性的神蹟奇事的恩賜有關。在這裡,它與言語和服事的恩賜聯繫在一起,得出的結論是它既有啟示性的方面,也有非啟示性的方面。舊約或新約的先知(或使徒)可能會講直接的啟示,但也可以宣布了先前所啟示的內容。在我們這個時代,宣講已經寫在聖經中的神的話語是一種積極的推動力。保羅在提到七類恩賜中沒有將預言的恩賜區別出來,而其它六種恩賜顯然是教會中正在進行的恩賜,因此【預言】的恩賜也不例外。
2) 【預言】在希臘文字面的意思就是將話說出來,沒有預先告知的內涵意義或其它超自然或神秘的意義。預言的恩賜就是傳道的恩賜,宣講神話語的恩賜。神使用許多舊約先知來預告未來發生的事,但這絕不是先知事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對預言的恩賜也許給出了最好的定義:“但作先知講道,是對人說,要造就、安慰,勸勉人”(林前 14:3)。彼得的勸告也可歸於這個恩賜,“凡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叫神在萬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遠遠。 ”(彼前4:11)。
執事(12:7a)
12:7 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
1) 第二個屬靈恩賜是執事(service),是事工的總稱。從這個字就演變成現今教會的執事和女執事,那些事奉的人。早期教會的第一批執事是“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他們負責為寡婦提供食物,讓使徒們可以“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 6:3-4)。
2) 執事是一種簡單、直接明了的恩賜,其應用範圍很廣。它的含義似乎與林前 12:28 中提到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恩賜相似。這個恩賜當然適用於執事和執事之外的職位,也是合乎保羅囑咐以弗所長老們 “扶助軟弱的人”的想法(徒20:35)。執事的恩賜體現在基督徒可以奉耶穌的名彼此提供的每一種實際幫助中。
教導(12:7b)
12:7 ……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
1) 第三個屬靈恩賜是【教導】(teaching)。指的是教學的行為,既可以指教導的內容,也可以指教導的行為。這兩種含義都適用於這個恩賜。
2) 有教導恩賜的信徒被賦予特殊的能力,能夠以可理解的方式解釋和呈現神的真理。教導的恩賜可以適用於神學院、基督教學院、主日學,或任何其它教導神真理的初級或高級場所的教師。最早的教會的特點是有規律的教導(徒 2:42)。大使命命令,“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都教訓他們遵守”(太 28:19-20)。保羅的屬靈恩賜包括講道和教導的特點(提後1:11)。
勸化(12:8a)
12:8 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
1) 【勸化】(exhortation)與前三種恩賜一樣,內涵是廣泛的。【勸化】的意思就是勸勉,其字面意思是呼喚某人站在自己的一邊。
2) 因此,勸勉的恩賜包括勸告、懇求、鼓勵、警告、加強和安慰的觀念。有時,這個禮物可以用來說服信徒悔改認罪或去掉壞習慣,然後再鼓勵同一個人保持正確的行為。這個恩賜可以用來告誡整個教會要順服聖經。【勸化】也可以用來安慰在主內遇到困難或身體或情感上受苦的弟兄姊妹。一個善於勸化的人也可能被神用來鼓勵和支撐一個面臨艱難考驗或持續被誘惑的軟弱信徒。有時,這種恩賜可以用來幫助某人承擔太重而無法獨自承擔的負擔。
施捨(12:8b)
12:8 ……施捨的、就當誠實.………。
1) 第五類恩賜是【施捨】(giving)。它帶有分享和分給別人屬於自己的東西。行使這種恩賜的人是捨己地給。
2) 當群眾問他們應該如何“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時,施洗約翰回答說:“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當這樣行”(路3:8, 11)。
3) 【誠實】(liberality)就是慷慨大方的意思。施捨時要一心一意、心胸開闊,帶有真誠、發自內心的奉獻精神,不是做作或出於不良的動機。慷慨奉獻的基督徒是奉獻自己,而不是為自己而奉獻。他付出不是為了得到感謝或認可,而是為了那接受他幫助的人,為了主的榮耀。
治理(12:8c)
12:8...治理的、就當殷勤.….。
1) 【治理】(leadership)的基本含義是站在其他人前面,因此包含領導的能力的概念。在新約中,這個詞從未用在政府統治者身上,而是用於家庭(提前 3:4, 5, 12)和教會(提前 5:17)中的領導。在林前 12:28 中,保羅用不同的名稱 “管理”(administrations)來指同一個恩賜。
2) 領導教會的恩賜顯然是屬於長老、執事和女執事。重要的是,保羅在給哥林多前書中沒有提到領袖。缺乏有效的領導有助於解釋哥林多教會嚴重的道德和屬靈問題,而這缺陷肯定會使這些問題更加惡化。 “人人自由” 的民主等同於無政府狀態,對任何社會都是災難性的,包括教會在內。領袖的缺席導致每個人都在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就像以色列人在士師的領導下所做的那樣(士17:6; 21:25)。
3) 有效的領導必須【殷勤】、認真,和熱心。 【殷勤】也可以含有匆忙的意思(路 1:39)。因此,適當的領導可以防止拖延和懶惰。
憐憫人 (12:8d)
12:8 …………….憐憫人的、就當甘心。
1) 這裡提到的第七個,也是最後一個屬靈恩賜是【憐憫人】(showing mercy)的,就是積極表達對別人的同情,並成功地安慰和使那人堅強。
2) 有【憐憫人】的恩賜的基督徒被神賦予對苦難和悲傷的特殊敏感性,有能力注意到別人可能沒有注意到的苦難和痛苦,並有幫助減輕這些痛苦的願望和手段。這恩賜不僅僅包含同情的感覺,還包含付諸行動。擁有這種恩賜的基督徒總能找到一種方法來以行動表達他的關心。他藉著對有需要的人說的話和做的事來顯示他的【憐憫】。
3) 表現出憐憫的信徒可以在醫院探視、監獄事工,或服務無家可歸者、窮人、殘障者、受苦者和悲傷者時運用他的恩賜。 他的恩賜與勸勉的恩賜密切相關,信徒同時具備這兩者的情況並不少見。
5/6 羅馬書12章9-21節: 講義(龍漢泉弟兄)
基督徒的處世為人
1. 如何要求自己 (12:9)
12:9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
前面一段談論聖靈的恩賜。講完了信徒對恩賜的態度後,保羅接著講信徒如何要求自己。
9『愛人不可虛假sincere, genuine, free of hypocrisy』
虛假就是不真誠,假冒為善。神就是愛,所以愛是基督徒的特徵。很多人會信主就是受到基督徒愛的感化。為什麼愛人不可虛假?因愛要從內心發出,這才是真正的愛心。虛假的愛就不是愛。表面有愛內心無,就是法利賽人。
『善要親近,惡要厭惡』
善良是神的本質之一。(可10:17,8來行路的時候、有一個人跑來、跪在他面前問他說、良善的夫子、我當作甚麼事、纔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基督徒既是神的兒女,自當彰顯神的本性,生命裡面當有善的渴慕。惡則是善的相反。所以保羅勸勉信徒,一方面要喜愛(親近)善事,一方面則要拒絕(厭惡)惡事。「厭惡」有厭棄的意思,表明對惡的不妥協、不讓步。
我對人的愛是從內心發出來的嗎?有沒有虛假的成分?
我怎麼判斷善惡?現在社會上有哪些善事,哪些惡事?
我對這些事的態度如何?我真的喜愛善事,厭惡惡事嗎?
2. 如何對待信徒 (12:10,13)
12:10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12:13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的款待。
保羅然後談到如何對待其他的信徒。
10『彼此親熱devoted to one another in brotherly love』
教會裡面愛的表現就是親熱,也就是像弟兄姐妹一樣的親切,真正做到教會就是基督之家。教會之內要像家庭一樣,以愛彼此連繫。這愛要以行動表示出來,讓對方感覺溫暖,覺得自己真的像家人一樣被接納。
『彼此推讓honor one another above yourselves』 「推讓」就是尊敬的意思,要將對方擺在自己之上。尊重是愛的特色之一,這不只是一種禮貌,也是出於真誠的敬重。熟人之間常常發生的問題就是輕忽隨便,以致得罪弟兄。
13『信徒缺乏要幫補』
「幫補」就是供應缺乏的意思。這也是愛的表現之一,就是看見弟兄姐妹有缺乏就當供應他們。若有人說社會上很多窮苦人需要幫助,但是看見弟兄姐妹需要幫補卻袖手不理,就是假冒為善了。
『一味的款待 practice hospitality』
原文的意思是「實行款待」,即對客旅當盡情接待,這也是愛心不可少的行動。亞伯拉罕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創18:1-5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裡、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那時正熱、亞伯拉罕坐在帳棚門口。舉目觀看、見有三個人在對面站著.他一見、就從帳棚門口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說、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容我拿點水來、你們洗洗腳、在樹下歇息歇息.我再拿一點餅來、你們可以加添心力、然後往前去、你們既到僕人這裡來、理當如此。他們說、就照你說的行罷。另參來13:2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可惜在今天的社會,由於罪惡的蔓延,這種接待陌生客旅的事情越來越難以實行了。參太24:12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
我對弟兄姐妹的愛心有多少?是否真誠?
彼此之間是否有溫暖?是否像一家人一樣?是否相互尊重?
今天若有一個陌生人來要求住宿一晚,我們應當如何對待?
3. 如何服事基督 (12:11-12)
12:11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
12:12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
11『殷勤不可懶惰』
「殷勤zeal, diligence」是指做事的態度。一個服事的手—不論對人還是對神—都是熱切的、主動的、積極的。「懶惰」剛好與殷勤相反,是服事神與人的攔阻,也是靈命成長的仇敵。
『要心裡火熱 fervent in spirit』
火熱代表具有極大的熱情,不冷淡、不消極、不鬆懈、不懶惰,是指心靈裡的狀況。我們對屬靈的事要具有最高的熱忱和獻身的精神。「心裡火熱」乃是一件長久的事,惟有如此,纔能「常常服事主」。
『服事主』
『主』這個稱呼再次提醒我們,要作神的奴僕。『常常服事主』代表僕人對主人百般侍候的實際表現。
12『在指望中要喜樂』
我們為什麼能夠「在指望中」?這指望是什麼?因為我們有屬天的盼望(基督再來,身體得贖,新天新地等),將來能夠承受神榮耀的基業;並且信心的眼睛將我們提升,超過世上一切的事物,所以能夠「喜樂」。基督徒不應該有絕望的時刻,信心使我們對未來有把握、有盼望。這也是為什麼基督徒不應該自殺的原因。喜樂是從這種堅定的信心所產生的,與感覺(快樂)無關。
『在患難中要忍耐』
這裡的患難是指為信仰遭受逼迫,如保羅自己一般。「忍耐」是強調信心堅固不動搖。我們在第五章已經提到過(5:3-5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
『禱告要恆切devoted, faithful』
有人說禱告如呼吸,讀經若吃飯。禱告雖然這麼重要,但時間一長,禱告也很容易流於形式化。因此要「恆切」,就是不間斷地,忠實地,每一次都全心全意,尋求神的旨意。
我在服事神和人的時候是否心裡火熱?是否有時會灰心疲倦?為什麼?
我的盼望是什麼?我曾為這盼望喜樂嗎?
我禱告是否會冷淡甚至不想禱告?如何改進?
4. 如何對待世人 (12:15-18)
12:15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12:16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
12:17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
12:18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
15『同樂…同哭』
意即要有同情(理)心。喜愛與哀傷是人生必有的經歷。對周遭之人的處境必須能認同,這也是愛的表現。與喜樂的人同樂比較容易,與哀哭的人同哭則需要有真實的愛(設身處地,體貼)。
16『要彼此同心be of the same mind toward one another』
彼此同心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也就是彼此謙卑順服。腓2:5-8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並且要竭力保持合一的靈。弗4:2-3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信徒的合一是立在七個根基之上:弗4:4-6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事)』
志氣高大(haughty)原來的意思是令人噁心的自大。基督徒不應高傲凌人,反倒應該樂於降卑自己,願意認同(俯就associate)卑微的人(事),與他們親近,幫助他們。
『不要自以為聰明never be wise in your own sight』
人都會多多少少自以為聰明,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參12:3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其實一切都是神所賜的,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從神而來的獨特稟賦。離了神我們什麼都不是。基督徒對這一點應該比非信徒更有體會才對。
17『不要以惡報惡』
以惡報惡是人墮落後的天性,在世界上到處都可以發現這種事情。我們中國人更是標榜『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事實證明,以惡報惡只會帶來更多更大的惡。雅1:20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
『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
眾人以為美的事(what is right/honorable)主要是指在道德方面大家都認為美好的行為。但保羅加上「留心give thought, be careful」,因為世界上的標準常常在變。特別是在後現代社會,舊有的價值觀正在崩潰的時候,人們以善作惡,以惡作善,我們更需要留心,看看人認為美好的事是否符合聖經的原則,才能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18『盡力與眾人和睦』
在這暴力戰爭充斥的時代,和平可能是現在最缺乏的東西。我們可能會因信仰的緣故和人起衝突,但「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live at peace with everyone」。和睦就是和平,就是平安。只要不違背真理,我們當盡可能與人和平相處。如果有能力的話,更要做一個使人和睦的人(peace maker)。太5:9使人和睦的如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不要以惡報惡』是消極的態度,『盡力與眾人和睦』則是積極的表現。
我能夠與哀哭的人同哭嗎?為什麼?如何做到?
我們要如何彼此同心?如果有人和我不同心怎麼辦?
我是否有些事不屑去做?是否認為只有某些事才符合我的身份?
今天有哪些眾人以為美/對的事?我們應該如何去分辨?
有人對不起我的時候,我的反應是什麼?如何能夠不以惡報惡?
我若與弟兄姐妹有衝突,該如何作?如何作個和平之子?
5. 如何對待仇敵 (12:14, 19-21)
12:14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
12:19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12:20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喫.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
12:21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14『只要祝福、不可咒詛』
愛仇敵是基督徒最大的見證,也是基督教與其他宗教區別最明顯的地方。生命的見證比口頭的宣講更有能力。在初期教會,為信仰遭受逼迫是常有的事。如何愛仇敵?在面對逼迫時,不要咒詛對方,反當以祝福回報。基督與司提反的榜樣(路23:34 當下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徒7:60 (司提反)又跪下大聲喊著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 )
19『不要自己伸冤(報仇)do not take revenge』
被人冤枉、欺壓是令人感到十分難受的事情。人自然的反應必然是想盡辦法澄清自己的冤情,甚至會想給對方施予報復。但基督徒不要自己去訴冤報復,倒要「寧可讓步、聽憑主怒leave room for God’s wrath」。特別指有冤無處訴,或無能為力的情形。
『寧可讓步、聽憑主怒leave room for God’s wrath』
原文的「怒」之前並沒有「主」字。但解經家多半認為,這裡的「忿怒」是指神的忿怒。也就是神發怒,彰顯他公義審判的日子。
『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申32:35伸冤報應在我)。如果到時候神沒有給我們什麼話語(太10:19-20你們被交的時侯、不要思慮怎樣說話、或說甚麼話.到那時候、必賜給你們當說的話。因為不是你們自己說的、乃是你們父的靈在你們裡頭說的),我們就交托給祂負責。
20-21『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如果這冤屈是出於仇敵的惡意加害,我們仍要以愛待他們。「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箴25:21-22)。這可能是出自埃及的一種儀式。當一個人在眾人面前表明悔改時,會在頭上頂著一盤燒著的炭火。當仇敵惡待我們時,我們如果以眼還眼,就是被惡所勝了,因為我們和他們一樣。我們如果以善報惡,待之以恩,在他有需要時幫助他,就是以善勝惡。甚至可能會激發他悔改歸正。以眼還眼只會增加仇恨,以德報怨卻有可能化敵為友。
我覺得基督徒最大的見證是什麼?我有這個見證嗎?
我曾為信仰受逼迫嗎?如果有的話我應該怎麼做?
什麼叫為惡所勝,什麼叫以善勝惡?愛仇敵最困難的地方是什麼?
今天的查經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決定要改變/遵行哪些事嗎?
12:9 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
12:10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12:11 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
12:12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
12:13 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
12:14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
12:15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12:16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 (或譯事)。不要自以為聰明。
12:17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12:18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
12:19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 (或譯讓人發怒);因為 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12:20 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
12:21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NIV
9 Love must be sincere. Hate what is evil; cling to what is good.
10 Be devoted to one another in love. Honor one another above yourselves.
11 Never be lacking in zeal, but keep your spiritual fervor, serving the Lord.
12 Be joyful in hope, patient in affliction, faithful in prayer.
13 Share with the Lord’s people who are in need. Practice hospitality.
14 Bless those who persecute you; bless and do not curse.
15 Rejoice with those who rejoice; mourn with those who mourn.
16 Live in harmony with one another. Do not be proud, but be willing to associate with people of low position.[c] Do not be conceited.
17 Do not repay anyone evil for evil. Be careful to do what is right in the eyes of everyone.
18 If it is possible, as far as it depends on you, live at peace with everyone.
19 Do not take revenge, my dear friends, but leave room for God’s wrath, for it is written: “It is mine to avenge; I will repay,”[d] says the Lord.
20 On the contrary:“If your enemy is hungry, feed him; if he is thirsty, give him something to drink. In doing this, you will heap burning coals on his head.”[e]
21 Do not be overcome by evil, but overcome evil with good.
ESV
9 Let love be genuine. Abhor what is evil; hold fast to what is good.
10 Love one another with brotherly affection. Outdo one another in showing honor.
11 Do not be slothful in zeal, be fervent in spirit,[g] serve the Lord.
12 Rejoice in hope, be patient in tribulation, be constant in prayer.
13 Contribute to the needs of the saints and seek to show hospitality.
14 Bless those who persecute you; bless and do not curse them.
15 Rejoice with those who rejoice, weep with those who weep.
16 Live in harmony with one another. Do not be haughty, but associate with the lowly.[h] Never be wise in your own sight.
17 Repay no one evil for evil, but give thought to do what is honorable in the sight of all.
18 If possible, so far as it depends on you, live peaceably with all.
19 Beloved, never avenge yourselves, but leave it[i] to the wrath of God, for it is written, “Vengeance is mine, I will repay, says the Lord.”
20 To the contrary, “if your enemy is hungry, feed him; if he is thirsty, give him something to drink; for by so doing you will heap burning coals on his head.”
21 Do not be overcome by evil, but overcome evil with good.
Footnotes
m. Romans 12:9 Or Love has no
n. Romans 12:10 Or outdo one another in showing honor
NASB
9 [m]Love must be free of hypocrisy. Detest what is evil; cling to what is good.
10 Be devoted to one another in brotherly love; [n]give preference to one another in honor,
11 not lagging behind in diligence, fervent in spirit, serving the Lord;
12 rejoicing in hope, persevering in tribulation, devoted to prayer,
13 contributing to the needs of the [o]saints, [p]practicing hospitality.
14 Bless those who persecute [q]you; bless and do not curse.
15 Rejoice with those who rejoice, and weep with those who weep.
16 Be of the same mind toward one another; do not be [r]haughty in mind, but [s]associate with the lowly. Do not be wise in your own estimation.
17 Never repay evil for evil to anyone. [t]Respect what is right in the sight of all people.
18 If possible, so far as it depends on you, be at peace with all people.
19 Never take your own revenge, beloved, but [u]leave room for the wrath of God, for it is written: “VENGEANCE IS MINE, I WILL REPAY,” says the Lord.
20 “BUT IF YOUR ENEMY IS HUNGRY, FEED HIM; IF HE IS THIRSTY, GIVE HIM A DRINK; FOR IN SO DOING YOU WILL HEAP BURNING COALS ON HIS HEAD.”
21 Do not be overcome by evil, but overcome evil with good.
Footnotes
c. Romans 12:16 Or willing to do menial work
d. Romans 12:19 Deut. 32:35
e. Romans 12:20 Prov. 25:21,22
g. Romans 12:11 Or fervent in the Spirit
h. Romans 12:16 Or give yourselves to humble tasks
i. Romans 12:19 Greek give place
o. Romans 12:13 Lit holy ones; i.e., God’s people
p. Romans 12:13 Lit pursuing
q. Romans 12:14 Two early mss do not contain you
r. Romans 12:16 Or arrogant
s. Romans 12:16 Or accommodate yourself to lowly things
t. Romans 12:17 Lit Take thought for
u. Romans 12:19 Lit give a place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你們既是神的選民....就要存憐憫、恩慈....」(聖經歌羅西書三章 12 節)
從前有一位老人,無論走到什麼地方,身邊總帶著一小聽油的;如果他走過一扇門,門上發出輾軋的響聲來,他就倒一些油在鉸鏈上。 如果他遇到一扇難開的門,他就塗一些油在門閂上。他一生就是這樣做加油的工作,使他以後的人得著便利。
人們稱他為怪人;但是這位老人依然照舊去行 ── 聽裡的油倒空了再裝,倒空了再裝....。
有許多人他們每天的生活頂不和諧 ── 充滿了軋軋聲、咒罵聲....他們需要喜樂油、溫柔油、關切油.....你身上有沒有帶著油呢? 你應當隨時帶著你的幫助油 ── 從早到晚去分給人 ── 從你最近的人分起。也許你早晨分給他的油,可以夠他一日應用。 把喜樂油分給沮喪的人 ── 對絕望的人說一句鼓勵的話 ── 哦,這是一件何等美麗的事。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人,我們也許一生只會碰到一次;以後永遠不會再相遇了。所以千萬不要錯過這唯一的機會啊!
多少次,一滴恩慈油,會叫一個頂硬的罪人軟化過來。預備接受救主贖罪的恩典。
一句悅耳的話,對於一個憂傷的心,就是照明黑暗的陽光。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羅馬書十二章 10 節)──選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聖經羅馬書十二章 19 節)
許多時侯,靜比動更費力,靜是力的最高效能。
對於那些毫無根據的最惡最毒的控告,主始終「甚麼都不回答……連一句話也不說」,以致審判官甚覺得希奇。 對於那些無理的侮辱、不堪的虐待和嘲笑,連旁人都會激起忿怒,可是主始終鎮靜。祂大有能力,才能不動。 凡曾受過冤枉、毀謗、虐待的,都知道維持鎮靜,需要何等大的力量。
使徒保羅說:「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搖動我」。(聖經使徒行傳二十章 24 節直譯)
他不是說:「沒有一件東西可以傷害我」。傷害是一件事,搖動又是一件事。使徒保羅的心頂仁慈。 我們沒有讀過有甚麼使徒曾像使徒保羅那樣痛哭過。一個男子痛哭是不容易的一件事。雖然保羅的心頂仁慈、頂溫柔, 但是卻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搖動他。他的看法和我們的看法不同,他不貪求安適,他不以性命為念。他所貪求的只有一件, 就是對主至死忠心,要得主的喜悅。--濮登(Margaret Bottome)
悶 ── 含冤的結果 ── 果然是頂難受,但是我們能不能把它發洩出來呢?「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 因為宇宙中惟一的審判官是神。
人批評你、毀謗你,主並沒有信以為真,所以算不得數。人攻擊你、傷害你,公義的主並沒有認為合法, 祂決不會讓你白白受苦,也不會漏過他們的惡行的。人雖然反對你,但是天地之主讚許你,這有何妨呢? 親愛的弟兄,如果你信神的公義,你的悶就會消去,你便會不思伸冤了。 ── 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