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創22:7-8「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裏。』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裏呢?』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於是二人同行。」讀到這段聖經時,牧師內心很辛酸,有極深的感觸,若我是亞伯拉罕我會怎麼想、怎麼做?我們看到亞伯拉罕是那麼喜愛以撒,但他又必須要照神的話去作,將以撒獻給神當作燔祭(祭物需完全燒掉)。一個是為父的心及另一個是童子單純的心。從經文中我們可以想像,亞伯拉罕與以撒父子倆感情一定是非常好。當以撒說:「父親哪!」,亞伯拉罕回應:「我兒,我在這裏。」;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裏呢?」;亞伯拉罕此時必是淚眼汪汪,不知道如何回答兒子的問話,然神賜給他信心,回應兒子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
親愛的弟兄姊妹,一個人對「神」有沒有信心,從一些關鍵時刻便可以看出來。若對神沒有信心的人,此人肯定也會對家人沒有愛心,與家人及兒女也不會有好感情及關係。一般家庭為父遇到像亞伯拉罕的這種情形,都會對孩子說:「小孩子不懂事,閉嘴,等一下你就會知道。」,不耐煩話語就會出自父母親的口。但我們看到亞伯拉罕不是如此做,他是帶著神給他的信心,順服神的旨意去作;最後我們看到,神不但沒有取走以撒的生命,反而還賜給亞伯拉罕及以撒更大的祝福,這祝福多的像天上的星,海邊的沙那樣多,真是一個很棒的生命榜樣。祈求主幫助我們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都能學習亞伯拉罕對神的信心,仰望神。(王牧師)
福音:馬可福音 1:9-15
====================
那時,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在約旦河裏受了約翰的洗。他從水裏一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聖靈彷彿鴿子,降在他身上。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
聖靈就把耶穌催到曠野裏去。他在曠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試探,並與野獸同在一處,且有天使來伺候他。
約翰下監以後,耶穌來到加利利,宣傳神的福音,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
啟應:詩篇 25:1-10
=================
耶和華啊,我的心仰望你。
我的神啊,我素來倚靠你;
求你不要叫我羞愧,
不要叫我的仇敵向我誇勝。
凡等候你的必不羞愧;
惟有那無故行奸詐的必要羞愧。
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
將你的路教訓我!
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導我,教訓我,
因為你是救我的神。
我終日等候你。
耶和華啊,求你記念你的憐憫和慈愛,
因為這是亙古以來所常有的。
求你不要記念我幼年的罪愆和我的過犯;
耶和華啊,求你因你的恩惠,按你的慈愛記念我。
耶和華是良善正直的,
所以他必指示罪人走正路。
他必按公平引領謙卑人,
將他的道教訓他們。
凡遵守他的約和他法度的人,
耶和華都以慈愛誠實待他。
舊約:創世記 22:1-18
===================
這些事以後,神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裏。」神說:「你帶着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備上驢,帶着兩個僕人和他兒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到了第三日,亞伯拉罕舉目遠遠地看見那地方。亞伯拉罕對他的僕人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裏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裏來。」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裏拿着火與刀;於是二人同行。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裏。」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裏呢?」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於是二人同行。
他們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裏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裏。」天使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亞伯拉罕舉目觀看,不料,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就取了那隻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 ,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
耶和華的使者第二次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說:「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着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
創世記 9:8-17
=============
神曉諭挪亞和他的兒子說:「我與你們和你們的後裔立約,並與你們這裏的一切活物-就是飛鳥、牲畜、走獸,凡從方舟裏出來的活物-立約。我與你們立約,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滅絕,也不再有洪水毀壞地了。」神說:「我與你們並你們這裏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我便記念我與你們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水就再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虹必現在雲彩中,我看見,就要記念我與地上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約。」神對挪亞說:「這就是我與地上一切有血肉之物立約的記號了。」
新約書信:雅各書 1:12-18
=======================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神試探」;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試探人。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
我親愛的弟兄們,不要看錯了。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們,叫我們在他所造的萬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
新約書信:彼得前書 3:18-22
=========================
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 ,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按着肉體說,他被治死;按着靈性說,他復活了。他藉這靈曾去傳道給那些在監獄裏的靈聽,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當時進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這水所表明的洗禮,現在藉着耶穌基督復活也拯救你們;這洗禮本不在乎除掉肉體的污穢,只求在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耶穌已經進入天堂,在神的右邊;眾天使和有權柄的,並有能力的,都服從了他。
20210516主日信息 講題:高舉得勝旌旗 講員:李俊霆教師
經文:出 17:8-16、申25:17-19、撒上15:1-23、創22:12、羅8:34
金句: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又說:耶和華已經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出17:15-16)
出埃及記17:8-16
8那時,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和以色列人爭戰。9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裡要拿著神的仗,站在山頂上。」10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和亞瑪力人爭戰。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11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12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13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翰他的百姓。14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謝在書上作紀念,又念給約書亞聽。」15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16又說:「耶和華已經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
這段經文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也有很多的講員講過,這就是摩西在山上舉手禱告,有亞倫、戶珥來幫助他,約書亞帶領著百姓在山下跟亞瑪力人爭戰,當摩西的手舉起的時候,以色列人就得勝;什麼時候摩西的手發軟發痠、垂下來,亞瑪力人就得勝。
這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後遇到的第一場與仇敵的爭戰,亞瑪力人來追殺落隊的、軟弱的以色列人,所以他們來到利非訂這地方,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要爭戰。摩西就跟約書亞說要選出人來,明天他手中要拿著神的仗,站在山頂上。
這裡摩西說手中要拿著神的仗,我們知道在出埃及記17章前面的經文,說到他們來到那個地方沒有水喝,所以百姓又埋怨神,神就告訴摩西說,你拿著從前擊打尼羅河河水的仗,水就變為血,在以色列人出埃及過後,神也吩咐摩西舉起這個仗海水就分開,以色列人走乾地過紅海。
離開了曠野的瑪拉苦水的地方,也離開了他們安營的以琳,有七十棵棕樹的綠洲,來到了利非訂這個地方,起先沒有水喝,神吩咐摩西拿從前擊打河水的仗,再次讓他想起,其實神已經將權柄賜給他,有神的仗在他的手中,所以這一次神吩咐摩西說,他會站在何列磐石那邊,要摩西擊打磐石,水就從磐石中間流出來。我們知道哥林多前書那裏有講到這個磐石就是隨著以色列人的靈磐石,也就是耶穌基督。
所以從耶穌基督活水湧出供應給所有以色列的百姓喝,經過這個喝水的事件,無水祈求有水的這個事件之後來到利非訂在這邊有亞瑪力人偷竊殺害,以色列人要與這些仇敵來爭戰,所以摩西說我要拿著神的仗,站在山頂上,有摩西、亞倫與戶珥上了山頂,他們就在山上禱告。
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出17:11)。起先這種拉鋸戰,一會兒摩西舉手,當然他希望以色列人能夠得勝,但是他的手一下子會發沉,後來他們想了一個辦法,搬了石頭來放在摩西以下,他就坐在石頭上,亞倫、戶珥就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山下兩軍也從早上打到中午再一直打到日落。我們想像摩西要在山上舉手,而且手上要拿著神的仗要舉七、八個小時。好比從早上八點鐘舉到中午十二點,手可能已經痠得受不了。
起先是拉鋸戰,後來他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般個石頭來摩西坐在上面,比較舒服一點,他坐在上面,手也比較能支撐還有兩個人幫他支撐,就是亞倫與戶珥幫他支撐,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又經過了幾個小時,經過這幾個小時以後約書亞就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所以我們的爭戰要一直到得勝,我們需要彼此代禱、扶持的弟兄姊妹與我們一起持續的禱告,正像保羅說要不住的禱告,我們要不住的禱告直到仇敵滅盡,直到我們能夠得勝。約書亞帶著百姓在山下打仗,他看不見山上的景況,而山上的摩西、亞倫、戶珥卻看得很清楚山下打仗的狀況,他們知道,當他們手發痠放下來,不再能高舉神的仗的時候,仇敵就會得勝,仇敵就會往前推進擊殺神的百姓,所以他們要趕快的再把手舉起來。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切切的呼求神,但當情況好轉的時候我們常會鬆懈下來,回到平常生活上的忙碌,所追求的事上;然而神要我們一直禱告、一直爭戰能夠把仇敵完全的從我們生命當中趕逐出去。
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紀念,又念給約書亞聽。」(出17:14)這是第一次神吩咐摩西把事件記錄下來,這件事當中有值得紀念的事情,值得以色列百姓留意的事情,而且還要念給約書亞聽確認他有聽見這事,因為他(約書亞)是在山下打仗,他(約書亞)並不知道整個屬靈界原來是在山上能夠得勝,在地上的爭戰才能夠得勝。所以神吩咐摩西把這件事情紀錄在書上並且要念給約書亞聽。
然而慈愛、全能的神,第一次要摩西記錄的話竟然是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這讓我們想起詩篇136篇的話,每一個神的作為後面都加上因為耶和華的慈愛永遠長存,神是何等深切愛祂的百姓,以至於當有任何的仇敵想要偷竊、殺害神百姓的性命,任何仇敵的作為攔阻神的兒女得著永生走向滅亡的時候,神起誓說要這樣的仇敵從天下全然塗抹。所以摩西寫下這件事,而且他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
我們說要築壇獻祭,凡記下神名字的地方神要親自去造訪。我們的家或許掛了一個匾額說,基督是我家之主,但不只是在匾額上,而是在我們的生命中、心中,耶和華是我們的主,是我們家庭的主,耶和華榮耀的名字,是在我們家中被紀念的,所以我們的家是記下耶和華名字的地方。我們築壇獻祭、親近神,宣告說我工作的職場有神與我同在,神的名在我工作的職場、在我的校園是被紀念的。摩西在這事件當中,認識了耶和華尼西(耶和華是我旌旗)。
以信心的雙手緊握神的杖(耶穌的名.基督的十字架)
由於亞倫和戶珥在左右扶持,使摩西的手穩住。穩住在希伯來文中,和信心相同字根。神的杖則代表了神的權柄。神已經賜給我們得勝的權柄,靠著耶穌的名,高舉基督的十字架,就是我們能夠得勝的秘訣。我們要憑著信心運用神所賜下的權柄,在屬靈爭戰中得勝。
先知巴蘭咒詛以色列人,在巴蘭的預言當中有一段就是關乎亞瑪力人的。
民數記24:20巴蘭觀看亞瑪力,就提起詩歌說:亞瑪力原為諸國之首,但他終必沉淪。從巴蘭的話、他的詩歌,我們可以知道亞瑪力在那個時代是諸國之首,是個非常強盛的民族。在那個年代都是游牧民族,四處尋找可吃的草場來牧養他們的牲畜,這些亞瑪力人成為野蠻的民族,成為這些搶奪其他民族的民族,亞瑪力人在當時是諸國之首。然而先知巴蘭早已經在神的啟示當中看見他(亞瑪力人)終必沉淪。
出埃及將近四十年,當他們再一次來到摩押平原,在耶利哥對面預備要進入迦南地的時候,神吩咐摩西要把律法傳給下一代。申命記25:17-19「你要記念你們出埃及的時候,亞瑪力人在路上怎樣對待你。他們在路上遇見你,趁你疲乏困倦擊殺你儘後邊軟弱的人,並不敬畏神。所以耶和華你神使你不被四圍一切的仇敵擾亂,在耶和華你神賜你為業的地上得享平安。那時,你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塗抹了,不可忘記。」神透過摩西告訴以色列年輕的一代,當你們進入迦南地得享平安的時候,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塗抹,不可忘記這件事情,因為他們在路上遇見你,趁你疲乏困倦擊殺你儘後邊軟弱的人,並不敬畏神。所以這是個野蠻的民族,他們不敬畏神,以至於最終他們要被全然的毀滅、被塗抹,這是他們的結局。他們在以色列人的軍隊後邊擊殺那些軟弱的人,趁他們疲乏困倦的時候,他們沒有憐恤之心。希望我們弟兄姊妹都不是那個落隊的,被擊殺的,這當中或許有些人慢吞吞跟不上耶和華的軍隊,或者有一些人是一面走一面不斷地在埋怨這路怎麼這麼難走,又沒有食物又沒有水,他們成天東張西望,沒有緊緊的跟隨部隊,一路看一路埋怨這環境多麼的糟糕、這世界多麼的困難,他們成了可吞吃的人。
彼得前書5:8仇敵好像吼叫的獅子在遍地遊行,要尋找可吞吃的人。弟兄姊妹在這窘迫的時候千萬不要成為落單的那一位,我們一定要彼此扶持與基督的教會連結在一起,否則我們會成為那疲乏困倦而落隊的人、成為那靠自己無法站立,成為那軟弱的人,我們就成為仇敵要擊殺、吞噬的對象。然而神要拯救我們,我們需要緊緊的來跟隨神,而且要加入耶和華的軍隊。神是何等慈愛,何等的愛我們,愛祂每個兒女就像祂眼中的瞳仁一樣,祂捨了愛子耶穌基督的生命,就是要拯救我們的生命。祂是何等的愛我們,因此祂要把我們敵人的名號從天下完全的塗抹。
RPG相互扶持代禱、堅持忍耐直到得勝、順服通過信心考驗
特別在疫情中,更不要落單、停止聚會,我們要參與在復興禱告的小組中,彼此扶持。根據統計,青少年一週當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間將近40小時。這樣大約每天5-6小時。想想看,他們打電玩不手軟,而作父母的可能禱告個三五分鐘,就把手放下了,如何能從仇敵手中,將這些被擄去的、陷入各種上癮行為的兒女奪回來呢?所以,若是我們自己禱告無法持久、時常灰心,就更需要找生死盟、屬靈同伴一起禱告,彼此守望扶持勸勉。這場爭戰要堅持到底直到得勝,不讓仇敵有反撲的機會。我們不要像掃羅違背神的命令;而要像亞伯拉罕順服神,通過信心的考驗。
撒母耳記上15:1-3撒母耳對掃羅說:「耶和華差遣我膏你為王,治理他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當聽從耶和華的話。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在路上亞瑪力人怎樣待他們,怎樣抵擋他們,我都沒忘。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
撒母耳記上15:7-9掃邏擊打亞瑪力人,從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書珥,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用刀殺盡亞瑪力的眾民。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的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可見掃羅並沒有完全的遵照神的吩咐,於是 撒上15:10-11耶和華的話臨到撒母耳說:「我立掃羅為王,我後悔了;因為他轉去不跟從我,不遵守我的命令。」撒母耳便甚憂愁,終夜哀求耶和華。然而就算撒母耳終夜的、通宵的為掃羅禱告,仍然沒有挽回神的心意,神揀選了另外一個合神心意的人,就是大衛作王。
撒上15:18耶和華差遣你,吩咐你說,你去擊打那些犯罪的亞瑪力人,將他們滅絕盡。撒上15:19 你為何沒有聽從耶和華的命令,急忙擄掠財物,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呢?」掃羅的確沒有把亞瑪力人滅盡,因為我們知道後來過不久當掃羅要與非利士人打最後一仗,就要死在基利波山上之前,本來大衛也要去參與在那場爭戰,然而後來被非利士的首領拒絕了,所以大衛就帶著跟隨他的人回去,他們那時候是住在洗革拉,可是當他們回到洗革拉的時候發現,所有的妻子、兒女、財產、牛羊通通被亞瑪力人擄去,所以才過不久的時間,亞瑪力族群就再次壯大,而且洗劫整個洗革拉城市。並且我們也在以斯帖記當中看見那個想要除滅猶太人的哈曼,他是亞甲族的人。
當我們沒有把仇敵滅盡,他不斷的窺伺我們的生命,在我們軟弱疲乏的時候,他就要來把我們一舉殲滅。我們一定要把仇敵從我們的生命趕逐淨盡。
掃羅沒有完全的遵守神的命令,他急忙擄掠財物。他可能打到一半就看到這些亞瑪力人四處搶奪來的牛羊有很多都是肥壯的,他們就急忙擄掠這些財物,把那些肥壯的要留下來,只殺掉那些瘦弱的。當他們急忙擄掠這些財物的時候,你想像就有許多亞瑪力人逃跑了,雖然他們擒拿了亞瑪力王亞甲,然而許多的亞瑪力人早就逃跑了。
在我們生命當中是不是也流連這個世上許多的財富、許多的名利地位,許多我們以為能夠滿足我們生命的人事物,以至於我們不斷的追求這些,而忘了神要我們去做的事,我們也像掃羅一樣行了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我們要求神施恩憐憫我們。
撒母耳記15:22-23 撒母耳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
這是何等悲慘的結局。我們求神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完全的趕逐那不信的惡心,完全的趕逐那悖逆、頑梗的罪,使我們的生命能夠成為聽命、順服神話語的兒女,求神來幫助我們。
神事實上一直給我們機會,來全心的相信祂,相信我們一生的好處都不在我們的神以外。正如神試驗亞伯拉罕的信心,一直給亞伯拉罕信靠祂的機會,然而直到在創世記22章12節,當亞伯拉罕真的拿刀要把以撒獻為燔祭的時候,神透過天使對他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這個現在不只是指著時間說的,也是代表著一個邏輯意義上的結局,好像意思就是說終於亞伯拉罕你敬畏神超過了一切,終於我現在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在那一天亞伯拉罕彷彿往神的帳戶裡存了一大筆的信任,他相信這位神是可以讓死人復活的神。我把以撒殺了,神可以讓他(以撒)復活過來。我相信你,你沒有任何的錯誤,你是那位獨一的真神,你是那位全能的神。當亞伯拉罕如此信任神的時候,神感到如此滿意。經過很多的試煉,亞伯拉罕起先的生命是害怕自己被殺,所以說撒拉是他的妹子,說謊說了一次兩次。然而來到了這個時刻,亞伯拉罕的信心被神堅固,他完全信任他所信的這位神是使無變為有,使死人復活的神。神悅納他的信心,他的信心也在耶穌基督裡面被堅固起來。
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最近在我們在撒母耳記上不斷地讀的時候,我們讀到約拿單對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說,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現在我們實體聚會無法進行,但是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後來大衛去迎戰歌利亞,昨天我們也看到他說,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大衛甩出一顆石子,就擊中歌利亞的眉心,這巨人就在大衛的面前倒下,因此我們在此宣告,爭戰勝敗全在乎耶和華,這是約拿單的宣告,是他的信心,也是大衛的宣告,大衛的信心,盼望這也成為我們每一個弟兄姊妹的信心,爭戰勝敗全在乎耶和華。今天不管是面對疫情、面對工作上的挑戰,整個世界經濟的動盪,還有我們個人、家人身體的病痛等等,許多的問題和挑戰,如同巨人想要來打敗我們,然而我們要全然的信靠主耶和華,因為神的兒子顯現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
前面提到了今天短短的9節經文當中出現了七次手的經文,其中有六次很明顯的是人的手,是摩西那軟弱會發沉的手。然而這發沉的手有亞倫和戶珥的扶持,成了三雙高舉的、信心的手,我們感謝神。然而爭戰的勝敗,其實是在乎耶和華,當他們全然的倚靠神,不住的向祂禱告的時候,他們就支取了天上的能力,因為真正的勝敗在乎天上,如果我們要在物質界裡面過得勝的生活,我們需要在靈界裡面首先贏得勝利。所以讓神的兒子顯現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在我們的生活、家庭、工作裡面,好來除滅魔鬼的作為。我們讀到第16節的經文提到說,耶和華起誓,起誓的時候就是舉起手,是誰的手舉起來,原來是摩西看見了耶穌的手。
正像羅馬書8:34的經文,這裡說到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耶穌為我們祈求,耶穌的手在父的右邊舉起來了,是神的手來托住我們的手,使我們可以爭戰直到最後,贏得完全的勝利。在世上我們有苦難,但在耶穌基督裡面我們有平安,讓我們舉起聖潔禱告的手,直到最後,讓那為我們爭戰的耶和華將那完全的勝利賞賜給我們,這是神的手親自來幫助我們爭戰,爭戰的勝敗不在乎人多人少,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爭戰的勝敗完全在乎耶和華。是主耶穌為我們贏得這世上所有的戰役,我們一定要在靈裡與祂緊密的連結,特別在這疫情當中,任何使我們身心靈迷惑軟弱的都要從我們的生命中趕逐出去,求神賜給我們爭戰的勇力,讓我們可以憑著堅定的信心倚靠祂,直到仇敵從我們的生命、家庭、職場,從這個國家完全的趕逐出去,讓我們能夠贏得完全的勝利,使神榮耀的旨意能夠成全在弟兄姊妹你我的生命當中,成全在我們所愛的家人、親朋好友的生命當中,成就在祂的教會,成就在這塊土地上。因此鼓勵弟兄姊妹,越是艱難的時刻,越要來到神施恩的寶座前,舉起我們禱告的手來呼求。當我們個人禱告會軟弱的時候,我們請求其他的弟兄姊妹成為我們的扶持、成為我們的遮蓋,讓我們參與在RPG復興禱告的運動當中,使神能夠使用祂的百姓,舉起神的仗,高舉耶穌基督的名,高舉耶穌基督的十字架,興起耶和華榮耀得勝的軍隊。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10/25/信心的試驗
【經文】創世記22章1-3、6-12節
我第一次帶兒子們爬山就去攀登科羅拉多州的一座高山,海拔至少4,267米,他們非常緊張。我也不禁自問:他們能應付這項挑戰嗎?途中,小兒子停下來休息很長的時間,且不斷地說:「爸,我走不動了。」但我相信這次的登山考驗能讓他們獲益良多,而且我希望他們信任我。在距離峰頂約1.6公里處,那一直認為自己已走不動的小兒子卻重獲精力,率先到達峰頂。他很開心,因他即便在恐懼時依然信任我。
當以撒與他的父親一起上山時,他對父親的信任讓我讚嘆不已。不僅如此,我更深深敬佩亞伯拉罕對上帝的信心,特別是當他拿刀要殺兒子的時候(創世記22章10節)。縱使亞伯拉罕內心充滿困惑與痛苦,仍願意順服上帝。因上帝的憐憫,一位天使制止亞伯拉罕並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12節)。事實上,上帝從未打算犧牲以撒的生命。
當我們想將此特殊事件套用在自己身上時,必須注意開頭的第一句話:「上帝要試驗亞伯拉罕」(1節)。透過這次的試驗,亞伯拉罕明白自己願意信靠上帝,並經歷上帝的愛與豐盛的預備。
正是在困惑、黑暗與試驗中,我們才能真實地認識自己和上帝。我們甚至會發現,試驗能讓我們更信靠上帝。
【思想】
你曾否經歷上帝對你的試驗?
那是什麼樣的經歷,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回應】
上帝!
我不知道現在是否正經歷祢給我的試驗,
但不論如何,我願信靠祢,
並將我的未來交在祢手中。
✍️ 2021-10/02 讀經:創世記 第二十二章
✟受感的話語:
22:10 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
22:11 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
22:12 天使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 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22:13 亞伯拉罕舉目觀看,不料,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就取了那隻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
22:14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的意思),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
✟受感的啟示:
為什麼上帝要亞伯拉罕獻以撒呢?別的東西不行嗎?什麼是你的以撒?或說:誰是你的以撒?什麼是「耶和華以勒」的祝福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和什麼是你的以撒?誰是你的以撒?是相同的。
〔創世記 22:2〕上帝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神說得很清楚:「要將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把他獻為燔祭。」我們都知道以撒對亞伯拉罕來說,是非常寶貴、重要的;他等了數十年,好不容易才有這個孩子!當我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東西,是不是會非常的珍惜、非常的寶貴呢?我們的心是不是對它有很深厚的感情呢?東西尚且如此,何況是人!
人的心很容易被所愛的以撒霸佔住,當我們心中有所愛的以撒時,我們很容易把這個以撒當成上帝;所以,什麼是我們的以撒?誰是我們的以撒?以撒就是你的上帝,也是你的偶像。
十條誡第一條,上帝說:「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第二條:「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人苦難的起源,就是不將創造的主當作上帝,心裡有其他的上帝,就為自己雕刻偶像。這些偶像有各種形式的存在,包括:愛情親情友情、金錢財富、成功成就、權力權勢、性…等等;如果你看重愛情,你的偶像就是愛情;如果你看重金錢,你的偶像就是金錢。
萬物都是上帝所創造,上帝也歡喜將這些賞賜給我們,讓我們能夠享受生命的豐盛、美好、喜樂和滿足,然而,如果你將這些當作上帝,或說,看重這些過於看重上帝,這樣你就會活得很辛苦,也很痛苦了。
什麼是你的以撒?誰是你的以撒?如果你看重所愛的以撒勝過上帝,這個以撒帶給你的,不是祝福,反而是痛苦。亞伯拉罕的信心是,不為自己留下以撒,順服上帝的命令,把所愛的以撒獻出去,表明他尊主為大,因為他尊主為大,上帝就將更大的祝福賞賜給他。
亞伯拉罕的信心是“耶和華以勒”的信心,當我們除去心中一切的偶像,當我們尊主為大,上帝的祝福就像主耶穌所說:「先求祂的國和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神知道我們的需要和欠缺,祂必定凡事都為我們豫備好,並且要大大祝福我們,就像祂祝福亞伯拉罕一樣。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們!不管現在面對什麼困難:家庭或人際關係的衝突、經濟上的困窘、工作上的瓶頸、服事上的挫折…等,求主幫助我們要學習亞伯拉罕的信心,凡事尊主為大,願意除去心中的偶像,把最好的完全獻上給祢,主必定會為我們豫備,讓我們經歷“耶和華以勒”的豐盛祝福。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9-11-22-1-14-1b8b9bed008f4f29a0113351836880b0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u_UQ4OQdTw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22:1~14
22:1 這些事以後,上帝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
22:2 上帝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
22:3 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備上驢,帶著兩個僕人和他兒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上帝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
22:4 到了第三日,亞伯拉罕舉目遠遠地看見那地方。
22:5 亞伯拉罕對他的僕人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裡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裡來。」
22:6 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裡拿著火與刀;於是二人同行。
22:7 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裡。」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
22:8 亞伯拉罕說:「我兒,上帝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於是二人同行。
22:9 他們到了上帝所指示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
22:10 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
22:11 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
22:12 天使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22:13 亞伯拉罕舉目觀看,不料,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就取了那隻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
22:14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的意思),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當上帝吩咐亞伯拉罕獻上以撒作為燔祭時,他如何回應?當我要放棄心中最寶貴的東西時,會有什麼樣的心情?
2. 「耶何華以勒」是什麼意思?我要在何事上樂意信靠並順服,這位時常看顧我、為我預備的上帝?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創22:14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的意思),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Tl1AQM3IM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約伯記29~32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9-11-29-32-666db2e24b2a4d30ba77016138446b6e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9-12-22-15-24-89237d779ad649a095896927faf7ff0b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Flw7PZB18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22:15~24
22:15 耶和華的使者第二次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說:
22:16 「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
22:17 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
22:18 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
22:19 於是亞伯拉罕回到他僕人那裡,他們一同起身往別是巴去,亞伯拉罕就住在別是巴。
22:20 這事以後,有人告訴亞伯拉罕說:「密迦給你兄弟拿鶴生了幾個兒子,
22:21 長子是烏斯,他的兄弟是布斯和亞蘭的父親基母利,
22:22 並基薛、哈瑣、必達、益拉、彼土利(彼土利生利百加)。」
22:23 這八個人都是密迦給亞伯拉罕的兄弟拿鶴生的。
22:24 拿鶴的妾名叫流瑪,生了提八、迦含、他轄,和瑪迦。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當亞伯拉罕通過試驗後,上帝向他確認了什麼應許?我現在正享受哪些因上一代的信仰和順服所帶來的祝福?
2. 上帝提到拿鶴的家譜時,為何要特別提到利百加?我要如何在生活中更加表明對上帝的敬畏和順服?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創22:18 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bzlDndo78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約伯記33~37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9-12-33-37-66a889ab31a946f98617e0316e96982b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202200911講題:耶和華以勒 講員:李俊霆教師 金句: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耶和華是我們的供應者,為我們預備一切豐盛的恩典。
我們感謝神的預備,今天下午要召開思恩協會的理監事會,我們要為今年的線上園遊會向神獻上大大的感恩,因為神有許多豐盛的預備及祝福在我們當中,我們有小組的姊妹購買柚子賣給糧倉的弟兄姊妹也得到很好的回應,柚農在無法銷去大陸的情況下有這些客戶能夠跟他買柚子,他後來很感恩也捐出了20箱柚子,讓我們來義賣,後來還有其他的協會也跟他購買,他的愛心好像就被激發起來,他就去跟他隔壁的柚農又買了20箱,雖然隔壁的柚農沒有參與園遊會,但這位受到幫助的柚農又去幫助另一位柚農後又捐給思恩社會福利協會,所以我們思恩社會福利協會接受了40箱柚子的捐贈,弟兄姊妹也都熱情的響應,也有一些內湖其他教會的弟兄姊妹及牧者也都有購買,最後我們的柚子是銷售一空的。在這當中我們向神獻上感恩,雖然在經濟不景氣的景況下,神使貨長期流,能夠透過這種往來互動,讓更多人的愛心也被激發起來,我們可以一同參與在關懷弱勢的行列裡,在黑暗的世代中我們仍能夠持續發光,見證神的榮耀。
這台腳踏車是一個慕道友姊妹的孫子很甘心樂意地捐出一輛心愛的腳踏車,後來牧師發line去謝謝她,她回覆說:「這是應該的。」,這孩子非常熱心,這位姊妹又跟一位慕道友,她本來想在網路上拍賣這輛腳踏車,原價購入時是4,200元,後來這姊妹就分享協會的需要,就熱心捐出這個腳踏車,我們的標價也沒有太低,前面也有台原價四、五千元的腳踏車,我們只定價了800元,後來有姊妹用1000元的愛心價購買,這輛腳踏車愛心價3000元,若有弟兄姊妹聽了今天的信息或見證有所感動,你在經濟上有能力,也樂意捐款贊助思恩社會福利協會,邀請你買下這輛腳踏車,也許自己或家人沒有孫子可以騎,但你又可以做另一件美善的事,把它送給需要的小朋友。
還記得在德國一個標價的市場,有個小男孩很希望擁有一台腳踏車,但手上僅有五元,根本無法買到任何一輛腳踏車,但他不死心,每次拍賣的問說:「有誰要出價呢?」他一定第一個喊五元,但他都失望了,因為都被別人標走了,這五元根本買不到腳踏車,但他不死心,在最後一次雖然有點不好意思,但他還是小聲地喊出五元,結果在這拍賣會進行到最後時沒人再出價。德國人已經被基督的信仰深化了,他們已經脫離了自我的中心思想,他們知道所有一切錢財都是上帝給的,我們有得獲財的力量是上帝所給的,所以後來整場鴉雀無聲,不再有人喊價,而這拍賣就三板定驗,那輛最好、最美、變數最多的、最優秀的腳踏車,五元賣出,你想這小男孩會有多高興?這些大人在一旁與小男孩一同高興、快樂。你要經歷這樣的快樂嗎?我們要更多的走出自我中心,進到神的心意中,耶和華為我們預備一切豐盛的恩惠,正像我們前面讀的哥林多後書,神能夠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我們,使我們可以更多的去行善事,讓神的恩惠臨到我們生命中,求神親自的照著祂信實的應許,讓我們一切所需用的,在耶穌基督禮能夠得到飽足,因為祂是有豐盛的恩惠,照著祂豐盛的榮耀,將一切所需的供應給我們。這是神奇妙的安排和預備,我們可以一同參與在其中。
耶和華以勒的出處:創22:6-18,神到底為我們預備了什麼? 6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裏拿着火與刀;於是二人同行。7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裏。」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裏呢?」8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於是二人同行。9他們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裏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10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11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裏。」12天使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13亞伯拉罕舉目觀看,不料,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就取了那隻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14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的意思)15耶和華的使者第二次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說:16「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說:17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着仇敵的城門,18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前面我們讀到,當亞伯拉罕去到別是巴居住時,亞比米勒和他的軍長非各與亞伯拉罕立約,後來他們有個蒙誓的井,所以這個別是巴的「別」(Beer)就是「井」;「別是巴」就是「蒙誓的井」,亞伯拉罕在那裡用了七隻母羊羔跟亞比米勒買了那口井,雙方就起誓,不侵犯,能夠互相厚待對方。當亞伯拉罕的信心增長、生命預備好之時,也就是他預備順服神了,我們知道他在99歲時,神預言說他會有一個兒子,現在這個兒子出生後經過十多年的過程,亞伯拉罕的信心增長,當他預備好要順服神的時候,神就告訴他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所愛的,也是你獨生的兒子到這個摩利亞山,在我要指示你的地方,把他獻為燔祭。」那亞伯拉罕沒有質疑他是否聽錯,這時他跟神的關係已更加的近身,能夠明瞭,當然他不完全明白。希伯來書說他的信心是相信這位神,甚至可以使死人復活過來,所以他願意把他的兒子以撒獻上為祭。前面的經文提到亞伯拉罕在夜間領受了這個話,隔天早上起來備上驢,劈好的柴,這個柴就是預備要獻燔祭,燒羊羔所需要的柴,當然在那時候是要燒掉他兒子的這些柴,他就劈好了,而且帶著兩個僕人跟他一起。他們走了三天的路程,從別是巴到耶路撒冷大約是80公里,我們青少年有單車環島,大概他們環島12天,一天騎的路程差不多是80公里到100公里,我不知道亞伯拉罕是如何跟以撒講的,大概不是像我們的QQ兒童快樂一夏,8/19要到苗栗的東眼山遠足,那小朋友一定是高興、歡喜,結果還有人因為隔天一早量了體溫太高後確診,就無法去,而哭的很傷心。那以撒的心情不知道是如何?因為他不知道他爸爸是如何跟他講這個行程的,但他們就跟著僕人和驢,一行人走了三天,當遠遠看見摩利亞山時,亞伯拉罕就吩咐兩個僕人留下來,但兩個僕人也不能夠在現場看到這個主人殺自己的孩子,他們一定會下手去攔阻,所以當然這兩個不能跟到現場去,那亞伯拉罕跟僕人說:「我跟童子去那邊拜一拜…。」這個「拜一拜」是聖經裡第一次出現「敬拜」這個詞的地方,所以敬拜是一種獻祭,把我們的生命獻給神,那亞伯拉罕帶著自己的孩子,所以驢也跟著僕人了那柴怎麼辦呢?在經文上說:「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的身上。」這是預表了耶穌基督,耶穌在受難前揹著祂的十字架走上各個堂。 亞伯拉罕手裡拿著火與刀,二人同行,這時候以撒發出了疑問說:「父親哪!」亞伯拉罕就說:「我兒,我在這裡。」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裏呢?」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於是二人同行。「神必自己預備」,但眼前是看不見;以撒也看不見,所以他發出了這個疑問,但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所以你知道這以撒可以背一捆柴,那一捆柴是預備要燒掉一隻羊羔的柴,想必有點重量的,這不是八歲、十歲的小朋友可以背得起這一捆柴,那他可以背得起這捆柴,而他的父親已經年老110幾歲,加上以撒的年紀,若以撒要逃跑,他肯定可以逃跑、可以掙脫他父親的捆綁,但我們在經文當中看見以撒沒有掙扎,要被他父親拿刀殺死,這是一個極大的順服。那他們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包含摩利亞山後來所羅門建造聖殿的地方,神早已預備、顯明了一些奧秘在這當中,那神正在為祂所愛的人預備救恩,神繼續向亞伯拉罕啟示在摩利亞山的哪一個地方要把你的兒子獻上,他們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亞伯拉罕就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神的使者就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兩次,他說:「我在這裡。」天使說什麼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第22章一開始就說經過了前面那些事後,我們知道前面有很多事情從亞伯拉罕蒙召離開了吾珥後,在哈蘭那邊也做了一段時間後,神又帶領他來到迦南地,然後又因為饑荒下去埃及,然後又拯救了這個羅得及他們的財產等等這些過程,後來神也跟亞伯拉罕立下割禮的約,立約後亞伯拉罕的太太差點被亞比米勒娶去為妻等等這些事,那他在別是巴栽上了一棵垂絲柳樹,求告永生神的名在哪裡,這些事後神要試驗亞伯拉罕,當他的兒子漸漸長大,這一位成為祂的獨生的愛子以撒,是要承接神給亞伯拉罕應許的,神試驗亞伯拉罕的信心,所以天使在這裡說:「現在神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其實神試驗我們是為了要堅固我們;撒但試探我們是為了要毀滅我們,這是不一樣的,經過試驗後這個信心果然如同精金一樣的寶貴,亞伯拉罕沒有將他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神,他在那裡舉目觀看,不料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就取了那隻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亞伯拉罕就給那地起名叫「耶和華以勒」。「耶和華以勒」的意思就是「耶和華必預備」,所以直到摩西寫創世記,他說:「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以色列百姓在埃及待了四百年,但他們仍記得他們的先祖曾在那個地方獻上他的最愛、他獨生的兒子以撒要給神,所以他經歷了神的名-耶和華以勒(在耶和華的山上必預備)。當這事過後,亞伯拉罕的行為見證出他的信心時,見證出他跟神的關係、對神的態度時,耶和華的使者第二次向他說:「宣告了耶和華的祝福。」這次的祝福(V.16-18)跟12章一開始神給亞伯拉罕的祝福有點不同。
希伯來書講到,因為沒有比神自己更大的,所以神指著自己起誓,其實神說話就算話,但當亞伯拉罕想說:「我怎能夠知道我必得這地為業呢?」那神就與他立約,神可以不用做這些,祂是統管萬有的主宰,但他遷就了亞伯拉罕一個卑微的人的軟弱,神再次肯定祂所說的:「祂的話怎麼說,事情就必怎麼成就。」所以神情願啟示,證實說這個是真、是不改變的。論福,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去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如同海邊的沙。還記得在創世記15章,當亞伯拉罕說:「祢沒有給我兒子,那在我家中最年長、最親密的僕人就是要承受我產業的。」神告訴他說:「不是!是要從你所生的兒子,才能夠承受這些產業。」 那神就帶他到外面去,當然那裡的天空不像臺北的天空被空氣污染,這時代已經看不見滿天的星空,亞伯拉罕看見的是浩瀚的宇宙,充滿了星光點點,神應許說:「你的子孫多起來要如同天上星。」創世記22章神再次跟亞伯拉罕應許:「你的後裔、子孫要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而且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他爭戰會得勝、會勝過仇敵的攻擊,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你的後裔」也是個集合名詞,但也是雙關,就是指著「耶穌基督」。神透過亞伯拉罕的後裔,使萬國得福,因為亞伯拉罕聽從了上帝的話,在創18:19,神說:「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使我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所以當亞伯拉罕遵行上帝的話,成為了信心之父、成為萬國祝福的一個源頭,那真正的源頭就要透過他的後裔,生出彌賽亞救主-耶穌基督來拯救世上的所有人。
這是2014年,我跟師母、Joy參加全國禱告網絡所舉辦的新人合一之旅,那個「新人」不是剛結婚的新人,的確我們那時剛結婚半年多,那個新人之旅是外邦的教會要跟猶太人的彌賽亞要兩下合而為一, 成為一個教會、成為一個新人,這個新人就是「基督的新婦」。我們在所住的旅館外面就有這一個雕像,這個故事就是在講亞伯拉罕獻上以撒的祭壇,所以看到以撒坐在祭壇上,亞伯拉罕拿刀要殺他,但這時他們都回頭看,因為有個天使帶了一隻羊羔來,當然聖經不是這樣寫,這裡告訴我們〔yah-WEH-yi REH〕,所以「yah-WEH」就是耶和華,這個名在聖經猶太人裡面他們是不念的,因為念不出來沒有寫母音的,只有寫子音,他們不稱呼神的名,但其實我們知道神的名大有能力,我們只是不能妄稱神的名、不能讓神的名是無有功效,而是發出祂的功效,「yi-REH」就是神必供應,剛才我們講耶和華必預備,神為祂的百姓預備一切。如果你是一個計程車司機,你需要什麼?你需要油錢及乘客,所以計程車司機可以如何呼求耶和華以勒這位神呢?神啊!祢名為耶和華以勒,求祢供應我今天出門有充足的客源,讓我能夠遇到好的客人;如果你是一個廚師你需要什麼?你需要好的手藝,你可以跟上帝祈求,使你的手藝精進;如果你是一個設計師,你需要創意,也需要接到case;如果你是業務,你更是需要許多的客戶,且還需要好產品,這樣你推銷起來才不會覺得心很虛,所以做業務的人也要為公司的產品部門及品質保證的部門都能夠盡心盡力的辦事,能夠做出優良的產品,讓你推銷出去,可以拍胸脯保證說這個產品非常的好,你很有把握,而且產品寄出去、送出去,客戶都一直奪命連環call說哪裡又出了問題?你們的產品維護的部門也認真地辦事,所以我們都可以用耶和華以勒神的名來跟神禱告、呼求,耶和華必供應給我們一切所需,如果你是君王面前的參謀,你需要有從神而來的智慧,也需要有一位好君王能夠聽得下你建言,我們求神來供應我們生命當中所需要的一切,因為祂親自啟示,祂是耶和華以勒,在祂的山上必有預備,為我們在敵人面前擺設筵席。
我掛在講臺上的這幅圖本來是在2013年時結婚李牧師送我的,要祝我們早生貴子,我本來掛在我床頭上,後來因為2013年他們去非洲營時,剛好Dennis牧師是大會主席,他就為臺灣禱告時說:「臺灣是神手中的孩子。」把他見到那個的異象,李牧師當時也想到說:「加拿大但小珍老師所畫的這一幅圖。」後來那一幅圖就送給了Dennis牧師,他後來果然也再生了一個兒子,後來李牧師因為那幅本來掛在我的床頭圖送給了Dennis牧師,李牧師就又做了一幅,但這一幅我就沒有再掛回我的床頭,我就一直放在我辦公室的書櫃上,已經擺了好幾年。今年當我們在為臺灣禱告時,神讓我在禱告殿禱告時也想,在禱告當中我就很感動,就是神在2017年也帶領大內的團隊錄製了這一首由曉郁師母詞曲創作的《臺灣 神的孩子》,詩歌跟圖畫神都一一的預備,也讓我們錄製了一片CD,後來大內也把這首歌製作成YouTube的影片,目前也放在這個YouTube上面大家可以用這首詩歌來敬拜神,用這首詩歌來將臺灣舉起,讓神將臺灣舉起榮耀祂的名。這詩歌中間有一段旁白,是李牧師的聲音,她說:「雖然大海翻騰,仇敵環繞…」雖然敵人在我們用軍艦、飛機在四圍環繞、用無人機去騷擾等等…,但是臺灣的命定是在神的手中,耶和華必預備豐盛的救恩,但神的百姓要起來回應神,以我們真實的行動來見證我們的信心。
剛才有跟大家報告這個RPG復興禱告網絡,臺灣需要你,像末底改對以色列說:「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今天神也透過Good TV開發出APP ,如果我們的手機下載許多其他的玩樂、世上的APP,我們豈不更當下載一個禱告的APP,讓我們參與在這個復興禱告的網絡中,以真實、實際的行動來證實我們跟神的關係,證實我們對祂的信心。神在疫情當中特別差派了祂的寶貴的僕人,楊道諾牧師來到臺灣,疫情正在列國中蔓延時,臺灣那時得保守,他就在臺灣付上了隔離的代價,在南北奔波,有許多的特會中分享復興禱告小組。神透過祂的僕人傳講這個信息,他那時帶來臺灣有三個重要提醒,他說:「第一個臺灣將有大復興,但第二個也將會有震動…」復興來臨也會有震動,不知道是震動先到,還是復興先到,但正像當時聖靈大大澆灌在耶路撒冷時,耶路撒冷的教會就大大地興旺,然而在司提反受難的開始,門徒就受到逼迫,然後就四散宣揚福音。但第3個提醒是很重要他說:「但是臺灣的教會還沒有預備好。」當我們呼求復興、渴望看見神奇妙的作為,然而我們附上了什麼代價?神的浪潮正在興起,什麼時候做足工最清爽呢?就是當神的浪潮來到時,我們像衝浪者抓住時機衝上那個浪,就會看見事情照著神的話語成就,而我們就參與在當中,而非當復興臨到,且過去了,然後震動來臨時,我們又呼天搶地,完全沒有經歷到神的復興、神的聖靈、神的能力。神為我們預備一切,但我們預備好要承接了嗎?我們預備好成為能夠與神立約的百姓嗎?
【約】是基督徒生命的根基,神把我們跟祂綁在一起,這個立約是綁在愛裡,好像今天的詩歌都在高舉神的愛,我們可以在恐懼當中仍然站立,不會被打倒,因為神的愛直到永遠、因為神愛我們到底。
立約的七個元素,古代就曉得什麼是立約,亞伯拉罕也知道當神說:祂要把這個地賜給亞伯拉罕的後裔,要得地為業時,亞伯拉罕說:「我怎麼知道這事會發生?」神就要他去準備羊羔,亞伯拉罕就知道說:「神要做什麼事?祂要與我立約嗎?」果然後來大黑暗臨到,他沉睡了,然後祭物左右撥開對半擺列,有火從這個當中經過,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立約的七個元素:1.協調約的內容。對約雙方要盡怎樣的責任義務,然後2.執行這【約】-獻祭、立誓(創十五切約),亞伯拉罕把神吩咐他的這些羊羔切開對半擺列,這就是一個立約的過程,火與爐從這個祭物中走過去,神親自與亞伯拉罕立下一個約,要賜福他的後裔、要賜福他得地為業,立約的過程會3.交換腰帶或武器,象徵著力量、爭戰(大衛-約拿單),就是說,我們立約後,我的爭戰就是你的爭戰,所以當有敵人要來攻擊我,你就要來保護我、要為我打仗,就好像大衛來到掃羅面前,後來約拿單就把他身上的腰帶、武器給了大衛一樣,那約拿單跟大衛後來也立下了這個約,立約的雙方4.交換衣袍,象徵著權柄(以利亞-以利沙),當以利亞呼召以利沙時,他把自己的衣袍搭在以利沙的身上,立約的兩方5.交換名字,這名字代表他所擁有的一切,包含他的產業、名聲、身份、家庭(米非波設.亞伯蘭),所以當約拿單死去時,大衛說:「約拿單家中還有沒有人?」他要向他施慈愛,因為他與約拿單立過約,所以米非波設就在王的筵席中一同享用,而神也把亞伯蘭的名字,尊貴的王子改成亞伯拉罕多國之父。6.約的饗宴,立約的兩方就坐下來一同享受筵席 好像拉班跟雅各在山上起誓立約,一起吃喝筵席,那在這筵席、饗宴中他們就把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命,彼此的委託與承諾照顧,我必照顧你的家人,之後雙方7.蓋印在這個約上,講到這個約不能毀約。我所有的就是你的;你所有的就是我的,這是立約的雙方。當雙方都經過對半切的這個祭牲時,雙方也在手腕上劃下一道傷痕,讓他們的血彼此交融在一起,所以我們說:「歃血為盟,這是一個盟約的關係。」神要與我們立約,但我們預備好了嗎?我們說到這是猶太人預備過新年的日子,他們要再次在神的面前悔改、道歉、還債,然後恢復與人的關係,使他們能夠在新的一年 得著神的赦罪、能夠有一個新的氣象。
當大內之光協會的總幹事-淑鳳傳道,傳了一則訊息,那天剛好晚上有守望者召聚(琴與爐的敬拜),就在群組裡面傳了訊息說:「告別了農曆七月,因為8/29是農曆七月最後一天,今天(8/30)是開學第一天,祝福大家都領受新的氣象!以色列再一個月就是猶太新年,這個月很多的悔改、道歉、還債。他們也要進入新氣象了!」從八月底到現在九月我們鼓勵大家禁食禱告我們思恩堂推動50天禁食禱告,是到猶太的新年9/26。在這個月當中猶太人預備迎接新年,會有很多的悔改、道歉、還債,他們要進入新的氣象,開學了媽媽最高興,這邊有一張圖說是年度最佳攝影作品,這個提名是「開學」,為什麼他得獎呢?因為他說:他們的笑和哭都是發自內心。開學了媽媽很高興,因為終於不用每天顧著這個小女兒;小女兒哭得很傷心,要開學了,我不知道老師跟同學是否可怕。剛才我們提到亞伯拉罕和以撒這對父子,他們三天的獻祭之旅,是一個要把最愛留在祭壇上的旅程、是一個生死未卜的旅程, 大衛也深知道他裡面有深深的懼怕,所以他在詩27:1「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 以色列兒女念誦詩篇27篇,為猶太新年做好預備。預備悔改。他們要發現真正的自我有多麼害怕。世界害怕死,認為是最終的失控,沒有辦法掌握,不知道死後的世界要去哪?但基督徒曉得向自己死,是我們唯一能控制的。有位拉比教導說:「我們最大的過犯是在每次可以轉向神的時刻,我們選擇不轉向祂!」在面對整個世界的局勢、疫情、經濟的動盪、戰亂等等…,我們能夠與病毒共存!?其實神的確賜給我們有免疫力,當我們免疫力強的時候,一般單純的皰疹病毒,好像可以跟我們體內一起共存,但當我們身體一旦身體失去平衡,病毒就會群起造反。所以為什麼我們有些年紀大的時候就開始有些帶狀皰疹會發生,有時免疫力下降的時候有些疾病就會產生,我們肉體私慾一直都在那裡,滋養熱情和能量。等待著有天當我們軟弱時,撒旦就勾結、引誘我們肉體的私慾,就要來毀壞我們的生命,如果我假裝它不存在,那是愚昧的選擇;如果我假裝不需要聖靈也可以自我控制,那是輕敵!但是,當我願意認真正視,剝除那層偽裝的洋蔥皮,就會發現神要處理的,比我想的還要多。
在9/8那天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安息在主懷,她從1952年就擔任女王一直到今年,滿了70年, 在她擔任女王時起誓要忠心職守在這位上,守護神給他們的國家,直到9/5新任的首相誕生了,9/6女王還親自的接見他跟前首相強生,這個新任的也是女首相,是英國第三位女首相特拉斯,她的名字當中應該還有一個伊莉莎白,所以這似乎也是一個衣袍的傳承、一個季節的轉換,女王忠心在神面前持守了她的誓言,她一直工作到最後一天被神接去。亞伯拉罕的生命也是不斷的在經歷神的帶領,他不是一開始信心就如此堅強,我們知道他曾經讓法老王還有亞比米勒王都誤以為撒拉只是他的妹妹,後來都搞清楚了,原來撒拉也是亞伯拉罕的太太,然後他們還要送一堆牛、羊、布匹給亞伯拉罕,請亞伯拉罕為他們禱告,原來亞伯拉罕是與神立約的,他是神所指派的先知,他可以為法老、亞比米勒祝福,使他們得著祝福。神原本要亞伯拉罕成為別人的祝福,但他一開始就使法老王遭災,但神仍熬煉亞伯拉罕的信心,直到他願意把他所最愛的獻上。
之前有位姊妹邀請我去為一位弟兄的婚禮去獻詩,因為那首詩歌有一些獨唱的部分,當婚禮那天詩班要練唱了,而我那天遲到了,而且後來假裝沒有到,周弟兄也不知道我有沒有到,那問了一下沒有人回應,後來這個詩班長就做另外的調整,那首詩歌就有另外的安排的唱法,那為什麼呢?因為後來我發現我沒有預備,我不但遲到了,但因為那首歌其實比我所想的還要難唱,音太高了,那首歌叫做《I will follow you》,所以我差點把別人的人生大事給搞砸了,還讓這個姐妹背了黑鍋,到底他邀請的人有沒有來。或許我們輕易的答應別人的承諾,像廖元威牧師所分享的,他記得有個長輩答應要給他一雙溜冰鞋,但後來我們卻沒有預備好,我們也沒有在那刻勇敢地承認我們沒有預備、沒有來尋求從神而來的幫助,以及我們的人生仍需要一段曠野的歷程繼續的熬煉我們對這位信實神的信心。
在8/31張文亮教授的師母屈貝琴也安息在主懷,在9/1時張文亮教授發了一篇心得,是神用一節聖經「手扶著犁又看背後之事的人,不配神的國。」(路9:62)當教授在他親愛的師母安息時,他是完全沒有預備好的,因為在他們的禱告、治療的過程,他是一直盼望著師母可以好起來,那天他哭得沒有力氣,還好他有個學生在那一刻、在他徬徨,甚至想要衝到馬路一頭撞死的時候,打電話來問說:「老師,你在哪裡?你要請我吃飯。」他們就去吃飯,後來晚上張教授看到這節經文,他就默想,他就對自己說:「府裡的人哪!要往前,你所愛的,他已經在父神那邊等你,我們不要回頭看,如果在那不能挽回的光景裡面,我們要向前看。」張教授在9/3也分享了彼此相顧,這是一個危險的日子對他來講也是他正經歷的危險日子,他女兒跟女婿馬上搬回家接手所有的事,陪伴我們在這末後危險的日子,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求神幫助我們,祂與我們立下的約是用耶穌寶血所立新約,
是永遠不會壞的。耶穌傳道三年,與我們再次確認約的內容,我們可以去看登山寶訓、天國的比喻,你們聽見經上有話說:「然而我告訴你們,耶穌來,把父神最真實的心意,那起初的原意再次向我們藉著祂道成肉身向我們顯明,耶穌成為祭物,所以每逢我們吃這餅、喝這血,這約、這血是我立新約所流出來的,使罪得赦。」把我們以為可以幫助我們力量、爭戰(屬靈兵器)的武器交託給祂,讓祂的武器成為我們武器,使我們披戴全副的軍裝能夠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成就一切,還能站立的,祂交換衣袍給我們權柄,信祂的人有神兒女的權柄,而且當祂要升天的時候他把這大使命交付給我們,因為祂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已經賜給我們,所以我們要帶著這個權柄去宣揚基督的福音。」祂把祂寶貴的名字給我們,應許當我們奉主名求就必得著,所以大衛深知道他一生的好處都不在主以外,祂親自與門徒、與我們享受祂的生命,承諾照顧我們,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並且讓信祂的人領受聖靈的充滿,有聖靈印記在我們身上,證明我們是屬於上帝,祂也是屬於我們的。 主耶穌用祂的寶血與我們立下永遠的約,祂成為贖罪祭也成為我們的贖千祭,正像我失信的、過犯、罪千,只要在2000年前耶穌在十架上為我流出寶血,擔當一切,我們要全心的信靠這位把祂自己生命交付我們的主,讓我們堅守,我們與祂;祂與我們所立的約,主耶和華祂是以勒,祂為我們預備豐盛的救恩,我們要把我們自己和家人帶進這永恆的國度。回應詩歌:救贖的恩典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2/23/gen-day66
【經文】創世記22章1~8節
亞伯拉罕一生曾做過四次重要的選擇,每次都捨棄了一樣本來看為重要的事物:1.離開本地本族,放下自己的家鄉(參十二1);2.與姪兒羅得分手,羅得是他所愛的(參十三1~18);3.在以撒和以實瑪利之間抉擇,他捨棄了以實瑪利(參二十一14);4.奉獻獨生愛子以撒(參1~9節)。這些都不是容易的功課,而他每一次都選擇順服神,因此亞伯拉罕能成為我們的祝福。
「試驗」原文有某人藉著逆境或苦難,試驗其品格的概念,暗指神藉著這次的經驗要磨練亞伯拉罕的品格,使他更能走在神的心意之中,這是為了要讓他的信心得以成長,並非像撒但為要誘導人犯錯。面對這個試驗,我們看到亞伯拉罕對神的態度是:1.他是個儆醒的人,隨時準備好要聽神的話。當神呼喚他時,他就回應:「我在這裡。」(參1節)。2.他是個順服的人,他迅速地遵行神的吩咐,早早起來(清早起來)帶齊了東西,充分準備好就前往神所指示之地(參3節)。3.他對於神的應許有信心,他相信獻上以撒後,神必能叫他復活。「我與童子往那裡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裡來。」(參5節)「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參8節)。
神試驗亞伯拉罕,向他發出一個不合情理、不可思議的要求,吩咐他將獨生的兒子、他所愛的以撒獻上作為燔祭。對於亞伯拉罕來說,這是很難順從的要求,一方面他不知道神是要考驗他;另一方面,以撒若死了,神給他的應許要如何實現呢?
亞伯拉罕想不通,也不想獻以撒為祭,但因著「敬畏」神,他就照著去做。或許他從以往的經驗知道,神乃是公平和慈愛的,他相信神能叫人從死裡復活(參來十一19節);但即便不明白,他仍放心順從,因為知道神是可以信靠的。順服乃是亞伯拉罕一生的寫照,凡神所吩咐的,他都遵從,且立刻去辦。
【回應】
喔!主啊!求祢吸引我,帶我進入祢聖潔居所,讓我單純地被祢吸引,即便不明白仍願意完全相信。讓我的園為祢而關鎖,我的泉源因祢而禁閉,讓我的一生只跟隨祢。
【禱讀】希伯來書11章1節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2/24/gen-day67
【經文】創世記22章9~14節
順服的父親也帶出順服的兒子。聖經記載以撒是「童子」,童子在希伯來文中可指嬰兒(參出二6)至成人(參代下十三7)。以實瑪利當年被逐時亦被稱為「童子」,可見當時以撒的年齡應與以實瑪利被逐時相仿,都是十多歲的青年。亞伯拉罕將柴放在以撒身上讓他背負,他若不甘心被獻,大可以逃走,但他順服父親沒有反抗,任由被捆綁成為獻祭品(參9~10節)。亞伯拉罕對神的敬畏、順服與信心都因著這個奉獻和他兒子的順服顯明出來了。
亞伯拉罕雖然痛苦卻未因此違命,他和以撒上了摩利亞山頂後就築壇,遵照神的吩咐將未加抵抗的以撒捆綁、放在祭壇上,就拿起刀來準備殺死他,好用祭壇下的木柴燒死獨生兒子作為燔祭。就在以撒命懸一線時,神親手介入,耶和華的使者阻止亞伯拉罕傷害以撒,指出亞伯拉罕的舉動已證明了他是真正敬畏神,因為他願意遵照神的吩咐,甚至沒有為自己留下獨生子不給神。
耶和華以勒,神果然親自預備了作為燔祭的羊羔(參13節),「以勒」在希伯來文可解讀為「看見」,有預備、照料、看顧的意思。神看見、神預備、神照料一切,亞伯拉罕與以撒都一同經歷到了。對於今日的你、我而言,神仍然是耶和華以勒。
我們要學像亞伯拉罕,為了順服神而甘願付出代價。我們若願意這樣做,祂是「耶和華以勒」,會在各方面為我們預備、供應我們的需要,透過神的預備,我們更能遇見祂、經歷祂的真實。
亞伯拉罕願意付上最昂貴的代價,獻上他所愛的獨生子。我們跟從主,也要有此心志,這豈不正是主耶穌說的,作為祂的門徒所要付出的嗎?我們要愛主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兒、兄弟姊妹和自己的性命,且願為主撇下所有。
【回應】
主啊!每次在祢的面前數算恩典時,我才真正明瞭祢的奇妙帶領。期待我能摸著祢的心意,我願將我的最愛獻在祢的祭壇之上,求祢帶領我前往祢所應許之地。我願將一生交在祢的手中,求祢讓我能勇敢前往,向標竿直奔。
【禱讀】創世記22章14節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2/25/gen-day68
【經文】創世記22章15~24節
亞伯拉罕之約的基本內容只有一句話──「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神的這個應許很顯明是在宣告,祂要恢復人因始祖犯罪所失去的祝福,就是祂在創世之初所賜給人的。這包括了與神親近的權利、擁有治理的地位以及人的裡面有神的靈居住。
亞伯拉罕之約表明了神的救贖,路加福音第一章71~75節說:「拯救我們脫離仇敵和一切恨我們之人的手,向我們列祖施憐憫,記念祂的聖約──就是祂對我們祖宗亞伯拉罕所起的誓;叫我們既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就可以終身在祂面前,坦然無懼地用聖潔、公義事奉祂。」神救贖的行動是以亞伯拉罕之約為起點,而人領受神救贖的計劃亦以亞伯拉罕為起點。透過「那一個後裔」──基督(參加三16),凡有信心接受耶穌的人都與亞伯拉罕一同得福(參加三9)。
創世記記錄亞伯拉罕的一生從他順服神,願意離開家鄉與親人開始,到結束時再次指出他對神的順服與聽命,可見這是亞伯拉罕生命的最大特點。故此,我們當學習亞伯拉罕那樣敬畏神、對祂委身,以至我們願意服從祂,按祂的吩咐去行,就算這些吩咐看來多不合情理、與祂的應許相違、是我們不想做的。最好的獻祭莫過於「聽命與順從」(參撒上十五22),我們可以通過順服神的吩咐去敬畏祂,又可藉此得福。
神看重人聽從祂的話過於一切,因此讓我們都來效法亞伯拉罕,全心聽從神。
【回應】
主,祢是守約施慈愛、在凡事上都有預備的神,當我說:我愛祢時,讓我能像亞伯拉罕一般,將我心中的以撒獻在祢的面前,讓我對祢的吩咐是沒有疑惑的,在第一時間就照著而行。
【禱讀】撒母耳記上15章22節
撒母耳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
敬拜詩歌:每天的禱告 (澆灌園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nMhfwq4QwA
一、安靜:主,求祢使我明白祢的訓詞,我就思想祢的奇事。
二、讀經:創世記 22:1-19
1. 重點說明
這看來是一個多麼不合理的命令 ! 先別說白髮人送黑髮人會多麼痛苦(這事發生在以實瑪利被送走,他將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以撒之時),神又怎能違背祂的應許呢?亞伯拉罕的回應是令人吃驚的﹍沒有質疑爭辯,他立即順服(v.3)。那三天的路程想必煎熬。當以撒問:「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他的回答仍是出於信心:「我兒,神必自己預備」(v.8)。而神最後關頭表明了祂的心意﹍神豈真要人殺子為祭?要的是信心與順服啊!亞伯拉罕通過考驗,邁向靈程高峰。
2. 鑰節: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的意思】,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創22:14)
三、默想:
■神對亞伯拉罕發出什麼命令?神如何漸進地形容以撒?(v.2)
■亞伯拉罕如何回應這命令?(v.3、v.8、v.10)結果如何?(v.12-v.13)
■亞伯拉罕的信心是累積成長的,他經歷神,並深信耶和華必有預備。信主至今,我對神的信心可有成長?如果我真相信「耶和華以勒」(神必預備),我今日的生活態度將有何不同?
四、禱告:主啊,幫助我對祢有更堅定的信心,順服祢的命令,並能毫無保留地獻上我最寶貴的!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22:1-24
閱讀: 約翰福音1章35-4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創世記20-22章;馬太福音6章19-34節
上帝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做的工和你們為祂名所顯的愛心,就是先前伺候聖徒。—希伯來書6章10節
我在飯店附設的健身房運動時,與負責打掃的安娜聊了起來,發現她有令人驚嘆的生命歷程。她說:「有時候,我覺得別人對我視而不見,但我期盼上帝能使用我。我曾是個街頭妓女,吸毒成癮。但我知道,上帝要我戒毒並跟隨祂。幾年前的某一天,我跪在耶穌腳前,祂釋放了我。」
我向安娜道謝,因她與我分享上帝為她所做的一切,我也要她放心,因她不是一個被忽視的人。上帝已在我們的對話中使用她,以一個美好的方式提醒我,上帝有轉化生命的大能。
上帝樂意用那些可能會被忽視的人。使徒安得烈雖然並不像他的哥哥彼得那般出名,但聖經記載安得烈「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彼得],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於是領他去見耶穌」(約翰福音1章41-42節)。
彼得透過安得烈而認識了耶穌。安得烈原是施洗約翰的門徒,當他從約翰那裡得知耶穌後,就跟從相信了耶穌,並立刻告訴他的哥哥。安得烈低調的忠心服事產生了震撼世界的影響。
上帝看重忠心的服事更勝於聲望。不論我們身在何處,甚至是沒有人注意到的時候,祂仍可大大使用我們。
有誰低調的忠心服事影響了你的生命?
今天你如何藉由服事人來服事上帝?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從未忽視我!
無論我在何處,感謝祢能使用我而帶來一些改變。
作者: 龐雅各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上帝的羔羊」是約翰專用的詞語。在約翰福音第1章中,施洗約翰兩次稱耶穌為「上帝的羔羊」(29、36節)。第29節還描述說,祂是「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這是指摩西律法所規定的贖罪祭(參閱利未記第4章),而羔羊是其中一種可獻為祭物的動物。
使徒約翰不僅在寫約翰福音時稱耶穌為羔羊,在啟示錄中,他還將耶穌描述為「被殺的羔羊」(5章12節),以及揭開封印的羔羊(6章1、3、5、7節)。羔羊的血戰勝了仇敵(12章11節),而那些相信基督的人,他們的名字會被記在羔羊的生命冊上(13章8節)。
韓傑盛
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創22:12)
知道——也許希伯來文yada翻譯成「認識」更合適。我們彼此認識的程度是由yada來確定的。無論是耶穌說他「認識」他的羊;「認識」天上的父,或說「我不認識你」,都教我們進入yada(認識神)的生活。
Yada的生活是雙方能夠長談傾訴的。我們通常覺得要自我敞開很難,必須要小心,免得受傷害;又會擔心講出自己的懼怕和失敗後,會遭到否定或羞辱。
然而神卻很樂意向我們揭露自己,好讓我們能夠認識祂、信靠祂。聖經要我們在最不想和神面對面時,去面對神,和祂談談。當我們誠實面對神的時候,才能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繼而來信靠神。
面對神也幫助我們曉得如何面對別人。雖然人不像神那樣了解、認識我們,但操練向神敞開,也能幫助我們向人敞開和分享。
當我們和人交往時,需要安全感來幫助我們敞開心懷和分享感受。神能夠給我們這份安全感,讓我們多與神交談,多認識祂和祂的作為,就必增加安全感。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为什么我们不能敞开自己,要么是因为无人可以让我们敞开,或者是因为我们不敢向人敞开自己,其实都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那位向我们完全敞开也能让我们愿意向他敞开的耶稣。
为什么我们会惧怕人或事,要么是因为没人可以被我们相信,或者是因为我们缺乏信任人的能力,其实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敬畏那位掌控着我们命运却能让我们可以完全信任的耶稣。
亚伯拉罕愿意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给神,不是因为他怕神,而是因为他认识神,他深信神为了拯救他愿意或已经献上自己独生的儿子。只有我们单被神的爱所感动和驱动时,我们才能真地敬畏和平安。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創22:12)
現在——你一出生就在神那裡開了一個信任的帳戶。隨後的年日,你一點一點往裡面存入信心,神也存入祂的信實,讓你可以支取。亞伯拉罕是神建立自己百姓的起頭。神所揀選的是普通人,和我們一樣會面對掙扎和失敗。但是神一直以信實和耐心待祂所揀選的人,甚至讓亞伯拉罕花了幾乎一百年,才建立起對神的信心。
如果你仔細想這句經文,神好像一直不太確定亞伯拉罕的信心。直到亞伯拉罕聽從神,把兒子以撒帶到山上獻給神,而這兒子對亞伯拉罕何等重要,那是神對他一切應許的代表。現在神知道了,亞伯拉罕不會留下任何東西不給神。
「現在」的希伯來字’attah既可代表時間,又可代表邏輯意義上的結局。亞伯拉罕敬畏神超過一切,那天他往神的帳戶中存了一大筆信任。神很滿意。
其實,神早知道亞伯拉罕有一天會信任祂。神一直都在給亞伯拉罕機會來信任祂,其中走了不少彎路,最後才來到了摩利亞山。我們也一樣。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信仰就是信心,信心就是一切,超过这个世界的一切,产生了这个世界的一切,战胜了这个世界的一切,最后还要更新世界的一切,并把拥有这件礼物的人们带进永恒。
所以信心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事物,也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人生不在乎富足和名誉,而在于信心的经历,所有的经历,无论贫富还是成败,都是为了成就我们的信心。
儿子代表亚伯拉罕的一切,所以神要用儿子来历练亚伯拉罕,表面上是夺走,实际上是赐予,信心没有让亚伯拉罕失去儿子,反而成了弥赛亚的祖先和地上万族的祝福。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亞伯拉罕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創22:9)
捆綁——按猶太人傳統說法,以撒被亞伯拉罕獻為祭時已成年,甚至可能已有36歲了。他不是一個無助的孩童,完全可以反抗100多歲的老父親。然而,以撒不只沒有如此行,反而甘願被父親捆綁,這預表了耶穌為了我們的罪甘願被釘十字架。
「捆綁」的希伯來字akod形容很緊的捆綁,緊到鬆綁之後會留下深深的勒痕。
你有沒有想過,為甚麼耶穌復活的身體要留下釘痕?因為那是他順服的痕跡,也提醒我們要效法耶穌的順服。
你曾否讓神「捆綁」你?你的生命有因著順服神而留下勒痕嗎?這些勒痕肯定是痛的,但卻極有意義。一個跟隨耶穌的人身上若沒有留下任何akod,恐怕他是太軟弱或太愚頑,不明白因順從而受苦的意思。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亚伯拉罕献以撒就如同天父上帝牺牲自己的儿子,而以撒甘心顺服就如同耶稣基督义无反顾地替人赴死,神不光要让人白白地得到恩典,有时也要人体会一点点神的牺牲。
所谓经历神就是经历神所经历的,我们常常因为看不懂苦难的意义而白白经历苦难,神除了让我们经历拯救的恩典之外,也会让属祂的人经历不得拯救而理解恩典的代价。
只得到恩典其实不会让人自动感恩和主动施恩,只有人通过苦难经历到神的痛苦才会学会感恩,就像孩子只有经历了父母所经历的才能理解和爱父母,这就是捆绑的意义。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親愛的家人&夥伴:平安!
今天是1/7(五),全然信靠和順服神的引導,神必預備。分享-耶和華以勒(神必有預備)。
1.敬拜詩歌:耶和華以勒-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ptl6lbH8pw
2.創世紀 22:14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的意思),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
3.分享與禱告:
亞伯拉罕成為我們的信心之父,他知道信靠順服神,神必會預備開路。在人看-獻上以撒,是何其愚蠢與瘋狂,但他全然信靠神是『使無變有,是死人復活』的神,他採取行動去回應,他知道神必預備一切,這就是耶和華以勒的意義。
親愛的主,幫助我們在生命,生活與事奉上,對你有全然信心與順服,因為我們深知,我們一切需要和和缺乏,祢必然照著祢的時間表供應和預備,祢的恩典必然夠用!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亞伯拉罕對他的僕人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裡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裡來。」(創22:5)
拜一拜——中文聖經把希伯來字shachah翻譯成「拜一拜」或「敬拜」;英文則是worship。然而,兩種翻譯都限制了我們對這一字的理解,以為亞伯拉罕只是帶着以撒到山上敬拜,就如我們平時在教會所進行的敬拜儀式。當我們沒有看清這字背後的圖像,就無法明白亞伯拉罕當時真正在想什麼。
shachah是描寫「恭順下拜、俯伏」的動詞,通常跪拜的對象是處於高位的神、國王、首長等。 hishtachah所描繪的是即使沒有任何外在儀式,內心仍存着對神的敬拜態度。
當亞伯拉罕的僕人遇到利百加時,他當下就對神生出這種敬拜態度(創24:26);大衛進入神的殿渴望敬拜神,所抱持的也是這種態度(詩5:7);最終人類要向神獻上的,正是如此謙卑、恭敬、完全降服的敬拜。(賽66:23)
是的,它是敬拜,但不是只有外在包裝的敬拜儀式。shachah是將你的靈魂、思想和力量全部俯服在神面前,以謙卑、完全委身的心態,降服於宇宙唯一值得敬拜的神。這就是亞伯拉罕的敬拜。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教会的功能之一就是将人从地上的国提升到天上的国,将人以自我为中心翻转为以神为中心,通过宣讲和思想神的永恒、无限、不变、圣洁、公义、慈爱、良善和信实来使人超越环境。
敬拜的内核是人对神无条件地降服,外壳是宗教的仪式和组织,没有内核敬拜就沦为助长虚假和肉体的温床,有了内核,外在的形式才能帮助人彻底地获得降服神所带来的平安和改变。
亚伯拉罕带着以撒去敬拜神,并不只是付出时间、体力和仪式,甚至不仅仅是将自己的主权献上给神,而是将自己最爱的儿子的所有权和生命权献上给神,如此敬拜才能彻底获得祝福。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亞伯拉罕對他的僕人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裡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裡來。」(創22:5)
拜一拜——shachah這希伯來動詞的希臘文翻譯是proskuneo,在新約聖經這字被用來描述「敬拜、跪在面前」。在聖經中,禱告的一個變化字正是敬拜;敬拜的一個變化字正是禱告!
現在,我們應該比較能夠領會聖經對「人」(有靈的活人nephesh)的定義是禱告者。可以這樣說:禱告是讓人成為「人」的管道。
當人來到萬軍之耶和華的面前,應該像以賽亞那樣看到神的榮耀而說:「禍哉!我滅亡了!」沒有跪下,就沒有禱告,也沒有敬拜。任何人以為自己能站立在耶和華神面前,他就還不曉得這位神是誰。
我們是時候覺悟,唯有俯伏跪拜,才配得敬拜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神。聖經中每個信心之父,都知道要跪拜耶和華。
在這位賜下生命的神面前,如果我們缺乏謙卑與敬畏的心,只會加劇靈性的虧損。許多時候經歷不到神,是因為我們沒有從灰塵中祈求。
當禱告主引導你的生活時,你會發現自己是充滿恐懼顫兢地跪在地上,而神會溫柔地注視你,宣告你是祂的朋友。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祷告是属灵的呼吸,所以祷告使人成为有灵的活人,没有祷告也就意味着灵性的死亡,而灵性死亡的结果就是自以为自己活得很好,根本不需要祷告和属灵的生命。
所以灵性的死亡有时会让肉体的生命更加活跃和强盛,而灵性的兴盛常常让基督徒世上的生活充满挣扎和挑战,如同亚伯拉罕不但要离开故土,还被要求献上儿子。
但神想要的就是破碎我们所有自我的力量和计划,从而经历到神所赐的难以想象的祝福,所以基督徒不是不要欲望,而是有世界无法满足的属天欲望,才能让我们不住地祷告直到遇见神。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創22:12)
敬畏神——在神面前,所有人都要有適當的敬畏態度。神透過以撒被獻為祭物的事蹟,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實際的敬畏神的定義。
這節經文把敬畏神變得十分清晰,讓我們看到幾個改變生命的含意。首先,我們必須問道:「神豈不是已經知道亞伯拉罕是祂忠心的僕人嗎?」為什麼經文還說「現在神知道」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深思什麼是敬畏神的意義。
吳爾夫說:「敬畏神就是順服神,意即當神提出要求時,即使那是你最寶貴的東西,也不會留下不給神,因為你堅信神所應許的一定會實現。」
換句話說,我們不僅要放開心中最寶貴的人和事,就算我們的未來會因此而永遠改變,也要放開。敬畏神就是把神所要求的一切都交託給祂,相信無論未來如何,神的目的必定成就。
當我們說敬畏神時,表示我們要義無反顧地相信祂,堅信無論腳下所站之地如何鬆動,神的應許仍像磐石那樣堅固。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要的不是你的所有,神要的是你的心,当我们在犹豫是不是能把自己交托和摆上给神使用时,我们就已经在心中设置了不属于神的区域,也就不配说我们是敬畏神的。
属神的人不是随时准备好被神使用,而是时刻都在被神使用的状态中,我们健康或疾病,顺境或逆境,富有或贫穷,刚强或软弱,快乐或痛苦,都能被使用成就神旨意。
如果我们每天想的是生活如何合我的心意,那我们就是在敬拜自己,并因不如意产生各种情绪和烦恼,而如果我们每天想的是如何合神的心意,就是在敬拜神并得自由。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創22:12)
知道——你認為敬畏神很容易嗎?你準備好只要神對你提出要求,你就能把自己的一切喜好、希望和夢想全都交託在祭壇上嗎?你準備好放棄自己的計畫,和讓你達到成功的理想和努力,全權讓神把你變成祂要的樣式嗎?你願意犧牲對你最特別、帶給你喜樂的人嗎?你真相信神能看顧你的未來嗎?
yada(知道)這希伯來動詞涵蓋很廣的意義,這節經文指出令人驚訝的含意:敬畏神帶來親密關係,這親密關係只能出於完全忠誠。
過去,亞伯拉罕對神的順服像臣民對國王或下屬對元帥的順服,他只是服從命令。可是這不是神要的,神要的親密忠誠和勉強遷就迥然不同。
當關係降低到變成遵守一些規則時,愛就變成了教條主義。神必須知道的是:「你對我全心忠誠嗎?」神不要你按規條行事,祂要你愛祂。
你的信心只是本於原則嗎?還是親密忠誠的表現?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亚伯拉罕把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给神,神就说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神并不需要真的夺走亚伯拉罕儿子的生命,就如同神也不会真的夺走我们的需要和亲人,因为那都是神所赐的。
亚伯拉罕的儿子是神用应许所保证和用神迹所赏赐的,所以神是最终的所有者,我们所有的一切其实也都是神所赐的,为的是让我们敬畏神,但我们却因此忘记神,这是神所恨恶的。
我们每天也在经历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挑战和试炼,但我们什么都怕失去,唯独不怕失去神,所有神就不会把更多的资源和才干交给我们管理,每天将自己献给神,才能越来越亲近神。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創22:12)
知道——我們並不會很抗拒按原則行事,因為相信按原則行事可以帶來好處。比如我愛妻子,做一切身為丈夫該做的事,這是經營美好婚姻的一個原則,這樣做就會為我帶來益處;有個快樂的妻子,我就會有快樂的生活,這也是一個原則。可是一旦我的付出得不到回報,我會如何待她呢?那就是忠誠的考驗了。
其實,我的妻子真正需要的是忠誠,但維持合理的原則,並不能取代忠誠的愛,也無法建立真誠的關係。只有在我不能得到任何好處時,才能顯示我是否忠誠。
亞伯拉罕對神的順服向我們發出挑戰,要我們把自己最寶貴的、獨一無二的珍寶帶到神面前,讓神透過我們最愛的來測試我們的忠誠。
如果你真的敬畏神,就必須超越順服的「原則」。或許現在你明白為什麼聖經說「要盡心、盡意、盡力愛神」,而不是「盡心、盡意、盡力服事神」。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当我们过分地强调神的爱而不知道如何爱神时,我们就可能随时背弃我们所信的神,因为我们的信仰是基于从神得到的好处,而非对神的忠诚,但信仰是要我们能够为之献上一切的。
家庭和睦、儿女成才,自我管理等等都不是信仰的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本身都可能是为了我们自己和出于我们自己,信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无论如何我们都愿意忠于神和被神使用。
神不是要亚伯拉罕把儿子当作目标,而是要他把儿子献给神,我们也常常不知不觉把很多正确的目标当作了我们的神,但神常常要打乱我们人生的目标好让我们完全降服于神的目标。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神說:「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所愛的獨生子以撒,到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獻為燔祭。」(創22:2)
去——這兩天我們從希伯來片語的「去」(lech lekha),思想幾件事。亞伯拉罕的生命,在神吩咐他切斷自己的未來時,達到了高峰。這則故事結束了前十二章亞伯拉罕起初領受的呼召,從十二章到廿二章,清楚刻畫出恩典、聽命和信靠的畫面,是壓軸戲。
亞伯蘭人生中的第一個「去」,是離開/切斷父家和所有牽絆他的事物,跟隨呼召他的神所指示的地方去。那次亞伯蘭順服了,切斷了和過去的聯繫,把一切都押注在神的話語上。這位吾珥的男子並非漸進式地察覺自己需要離開家鄉,而是突然間被神呼召,就回應了這呼召。
要捨下一切,一刀切斷我們的身分、保障和生活圈是很不容易的事。但第一次「去」的呼召臨到,神應許的祝福也臨到,亞伯蘭知道神會供應和保護他,就毅然決然踏上了未知的路。(續)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亚伯拉罕的人生在儿子身上达到了顶峰,不是因为他的儿子出人头地高人一等,而是因为他的儿子被选中成为神的儿子降世为人钉死十架的预言和启示。
而亚伯拉罕生命的质变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个人对神的顺服,而是神选中他成为第一个或唯一一个体验了神失去儿子的剧痛感受的人,所以神称他为朋友。
虽然神能改变任何人,但神只愿意祝福那些愿意改变的人,亚伯拉罕成为信心之父不是神硬要将信心塞给他,而是他愿意用顺服的行动领受更多的信心。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神說:「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所愛的獨生子以撒,到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獻為燔祭。」(創22:2)
去——多年來,亞伯拉罕的生命有高低起伏,但他經歷到神的祝福,且夢想成真神賜給他一個應許之子。然而,有一天,他竟然再次聽見了「去」。這是他生命第二個切斷,而且比第一個切口還深。
要注意,神不是吩咐亞伯拉罕將以撒獻上為祭。「帶」(take)附有小品詞na,將動詞轉化為「懇求」,而非「命令」,應譯為「請帶著」,而不是一個命令。亞伯拉罕完全可以沒有愧疚地拒絕神,然而他卻情願接受這一次的切斷。以撒是可以成就神應許的兒子;神的這個切斷要求,與亞伯拉罕對未來的期待,有劇烈的正面交鋒。
很久之前,神切斷了亞伯拉罕的過去,讓他在沒有安全保障下,學習完全信靠神;如今,神再次要求他作同樣的事切斷那能夠保障他未來的兒子,單單信靠神,不要信靠任何其他的人或物。
神是否要求你從過去走出來呢?你「去」了嗎?你和神同行的日子已久,但你的未來是否還倚賴一些看得見實際的東西呢?(續)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人年轻的时候有未来,人年老的时候就感觉只剩下回忆,不敢奢望未来,而神却让亚伯拉罕在年迈的时候切断他的过去,这简直是近乎残忍的要求。
人生苦短所以我们需要神,好让我们的人生好过一些,但亚伯拉罕的神却一次更比一次让他的人生更难过,因为神不满足于只让他的盼望留在今生。
人生的目标不是五子登科、子孙满堂和晚年幸福,而是只要活一天就跟随神一天,每天醒来感谢神让我还有一口气,然后就开始去完成今天的使命。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神說:「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所愛的獨生子以撒,到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獻為燔祭。」(創22:2)
所愛——以撒深愛父親亞伯拉罕,愛到願意聽命父親,甚至擺上自己的性命。若以撒要用力掙脫亞伯拉罕救自己,應該不是太困難的事。但經文絲毫沒有這樣的暗示。以撒深愛他的父親,在希伯來文中,這份愛就透過信靠他的父親呈現出來。
試問當時以撒是否已料到事情不妙呢?當然,所以他問:「獻燔祭用的羊羔在哪裡呢?」但疑惑沒有阻止以撒繼續一路與父親同行,一直去到獻祭的地方。
以撒聽命於父親,那就是愛了。
亞伯拉罕愛以撒嗎?一個愛兒子的人怎會願意獻上兒子為祭呢?原文告訴我們,亞伯拉罕深愛以撒,他愛以撒的方式,是他過去所有的關係都無法相比的。聖經第一次用‘ahav這個字,表達了亞伯拉罕對以撒的愛。
亞伯拉罕如此疼愛以撒,使他樂意將兒子的命運交託給他認識了一世紀之久的神。亞伯拉罕沒有緊抓不放,那也是愛。
絕非偶然,這一切愛的因素,終於在三千年後的那場父神對他獨生子愛的故事中,扮演了其該扮演的角色。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亚伯拉罕献以撒表面上是一个近乎残忍的故事,其实却是一个爱的故事,父亲爱自己的独生子,儿子爱父亲甘愿献上生命,神爱世人甚至要牺牲自己的儿子。
当神对亚伯拉罕说出献上你所爱的独生子时,这不是逻辑上的矛盾,而是神自己内心中的冲突和矛盾,神是在表达自己的痛苦和煎熬,但为了人祂要这样做。
爱一定意味着矛盾和牺牲,所以圣经将爱定义为长久的受苦,如果我们没有为爱而受苦,就不懂得什么是爱,也无法理解神的爱,更成为不了有神形象的人。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神說:「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所愛的獨生子以撒,到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獻為燔祭。」(創22:2)
所愛——聖經第一次出現‘ahav這個字,就是在這節經文。‘ahav的意思是希伯來文「愛」的字眼。
你覺得奇怪嗎?我們已來到創世記的中間了。在此之前是關於創世、亞當和夏娃、挪亞、亞伯拉罕的呼召和以撒的出生等,這些故事中沒有一次用‘ahav這個字。希伯來經文保留了這字,直到神挑戰亞伯拉罕獻上他的獨生兒子,這時,‘ahav成了唯一意義非凡的字。為何這份關係如此與眾不同,用了這個特別的字來介紹呢?
若你將這故事和神兒子的捨己連接起來,就可以看到‘ahav描述的亞伯拉罕和以撒之間的關係,反映了另外一段關係——就是父神和愛子耶穌那份特別和終極的連結,而其中的愛不是單向的。這份關係是整個人類存在的核心。你和神的關係,也在‘ahav裡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就是爱,这份爱突出表现在圣父对圣子的爱上,只有这份爱是完美的、永恒的爱,是一切爱的源头、动力和榜样,但这份爱却因为人的缘故曾经被打断了一次。
就是在十字架上圣父为了人的缘故切断了圣子的关系,允许死亡将耶稣夺走,将人所有的罪责都倾倒在圣子身上,承受我们的刑罚,这就是亚伯拉罕所体会到的。
我们所承受的痛苦都是被动失去的痛苦,只有亚伯拉罕经历的是主动夺走所爱的独生子的痛苦,这与一般人的痛苦有本质的差别,但又与神的痛苦有着天壤之别。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你看,火與柴都有了,可是獻燔祭用的羊羔在哪裡呢?」(創22:7)
哪裡——我們因為翻譯的緣故,看不到很多隱而未現的事,但對希伯來讀者來說卻是十分清晰的,因此讓我們聽聽拉比的解釋。
拉比大衛‧福爾曼( David Fohrman)教導亞當和夏娃的故事時,指出了希伯來文有兩個「哪裡」的用詞,分別為‘eypoh和‘ayyeh。‘eypoh出現在創世記37:16,約瑟找他弟兄時問說:「他們在何處放羊?」‘eypoh是指地理位置上的「哪裡」。 以撒的問題卻是用‘ayyeh,並不是指地理位置上的「哪裡」,他問的不是獻祭的羔羊在哪個地方,而是驚訝為何羔羊沒有與他們在一處。
以撒用‘ayyeh,說明他認為祭物應該是與他們一起上路的。「在哪裡」呢? 一旦你看出了‘eypoh和‘ayyeh這兩字的差別,我們就更了解角色的情緒。以撒不是隨口問一個地點,而是對不尋常的情況產生關切之心。(續)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一般都更强调亚伯拉罕作为父亲献以撒的牺牲精神,但很少会去揣摩以撒甘心情愿被献上为祭的心态,他面对迷惑和危险时如何能保持顺服和安静呢?
以撒问的不是祭物在哪里,而是为什么没有祭物,他面对父亲反常的行为依然表示顺服和信任,这和耶稣在十字架上问天父为什么离弃他岂不是一样的吗?
我们都愿作天父的儿女,但我们是否可以像以撒那样顺服和信任天父对我们的引导呢?既然作神的儿女,就不光有蒙福的权利,还要有顺服和信靠的责任。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你看,火與柴都有了,可是獻燔祭用的羊羔在哪裡呢?」(創22:7)
哪裡——承前日。如今,你看出了希伯來文這兩字的關鍵差別,就預備好接受更令人訝異的洞察了。在創世記第三章,神在亞當和夏娃吃了分辨善惡樹上的果子後,神遇見亞當時發出聖經的第一道問題:「你在哪裡?」註 你認為這個「哪裡」,神用的是‘eypoh,還是‘ayyeh呢?神是否問亞當:「你身在何處?」不是!神是在問為什麼亞當不在他應該在的地方,也就是與神同在的地方。 今天,神問你:「你在哪裡呢?」你要回答神你所處的地點嗎?還是該說聲道歉,因為你不在應該在的地方,就是與神同在的地方?也或許,你應該要思考一下,你在應該在的地方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犯罪就是失了本位,人类历史上最揪心的一个问句就是神在伊甸园里寻找亚当时问他的“你在哪里?”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声叹息,直到耶稣复活之日。
罪的结果就是人躲藏起来不想见神,神的救赎就是神到处寻找人,而神寻找人的方式就是使人意识到自己没有办法和能力改变自己错误的处境,而只有神能。
今天我们也应该常常用同样的方式自问,好让自己回归神的救赎,我们也用同样的方式启发他人质疑自己的处境和能力,好愿意回归到神所预备的那只羔羊。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創22:14)
耶和華以勒——創世記的內容十分豐富、深廣,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譯者的翻譯解釋,隱藏了原文的奧妙之處。此節經文就是一例。
亞伯拉罕為這個地方命名為YHWH yireh,譯者將這動詞解譯成「神必預備」(耶和華以勒),如此解譯乃源自於經文的背景,說到神親自供應了羔羊,來取代以撒成為獻祭的祭物。
然而,亞伯拉罕為那地方取的名並不是「神必預備」,照原字義的意思其實是「耶和華看見」——在預備羔羊之前,神先看見人的需要;當神看見人的需要,祂就會提供人所需要的(祭物)。
那些用石頭或木頭所造的神與耶和華有別,他們無法看見或聽見人的需要,唯有真神能向祂所創造的人發出愛的行動。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如果我们知道整个救赎故事的全貌,我们就知道耶和华神绝不会让亚伯拉罕献上以撒,因为神为人预备是自己的儿子作为献祭的羔羊,亲自成为为了罪人牺牲自己爱子的父亲。
有一天在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山上,神要将自己的儿子献上为祭,成为人类的赎价,替代我们的牺牲,虽然我们常常如亚伯拉罕一样不知道后面的故事,但可以学像他一样顺服。
当我们甘愿顺服摆上自己时,不但神最终会为我们预备拯救的神迹,也能让我们经历和体会神的牺牲,从而成为神的朋友,因此苦难中的顺服是我们与神建立关系最好的途径。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創22:14)
耶和華以勒——故事並沒有在此結束。動詞ra’ah(看見)的其中一個形式,是神顯現時的用語(參創12:7、17:1、出3:2)。亞伯拉罕稱呼神的用詞,是希伯來文的雙關語——如同神「看見」亞伯拉罕的需要,所以神繼續「看見」以色列人的需要。因此,神一再地向亞伯拉罕和以色列人顯現。如何顯現呢?就是祂自己提供了祭物。
這裡的重點是「神看見你」,表達了神對人的密切關懷。「神看見你」,是為了拯救;「神看見你」,是為了要賜給我們祭物。神的眼目時刻眷顧着我們,如同一位好牧人,從祂為我們而死就能看出。
亞伯拉罕經歷神的看顧,他的兒子得到了救贖。故事沒有就此打住,神同樣看顧和救贖我們,祂的兒子救了我們。我們所服事的,是一位看顧人的神。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耶和华必预备不是指预备我们想要的,而是指预备我们需要的,耶和华看见的不是看得见的祭物,乃是亚伯拉罕看不见的祭物,这里的中心不是我,而是基督。
当我们陷在缺乏和困境时,要相信神看见了也预备了,或许神会按照我们想要的供应和拯救我们,或许神似乎没有行动,那是因为神在供应我们更需要的事物。
神从来不会沉默,只是我们看重自己想要的超过自己需要的,所以我们看不到神的行动,只有顺从到底,我们才能经历奇迹,更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27.06.2025(星期五)
经文:创世记 22 :11 - 24
链接:https://youtu.be/JNOAuBD6R1Q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聖經創世記二十二章 16、18 節)
從這幾節聖經裡,我們知道:凡照著神的要求,將我們心中最寶貴的那件東西獻給神的,神仍要將那件東西還給我們,並且加上千倍。
亞伯拉罕因著神的命令甘心捨棄他的獨生子,那時,他對於孩子的生命和成人的希望,都同時消失了;他高貴的種族也將從此絕代了。 但是結果怎樣呢?不但孩子歸還了他,他的子孫竟多得如星沙一般;並且到了指定的日期,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也出世在這個家族裡。
這正是神對待祂每一個孩子的方法。當我們為祂捨棄富貴選擇貧窮的時候,祂就給我們富貴。當我們為祂捨棄一個豐裕的職位時, 祂就給我們一個夢想不到的更豐裕的職位。我們為祂捨棄一切甜蜜的希望,看自己是死了的時候,他就給我們更豐盛的生命、更希罕的歡樂。 我們越多為祂犧牲,就越多得到基督;直到像亞伯拉罕一般犧牲到最寶貴的那一件的時候,我們就要看見在基督裏的那完美的生命。──崔倫保(C. G. Trumbull)
我們有時候好像忘記了神揀選我們,是要在苦難的鑪中揀選的(聖經以賽亞書四十八章 10 節)。我們也忘記了復活的生命,和升天的榮耀, 是從客西馬尼、十字架和墳墓裡來的。
親愛的讀者啊,不要想亞伯拉罕的經歷是一件絕無僅有的奇事。我告訴你,這正是神對待一切願出代價來順服祂的人們的一個樣品、一個模型。 犧牲最大的一剎那,就是祝福最大的一剎那。神對於一個膽敢為著祂向煙霧中前進的人,是沒有一件東西不肯給的。── 梅爾(F. B. Mey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jJ57VtjrQ
「一主六僕查經法」系一種簡易歸納法查經方式,所謂「一主」指的是該章的主題,「六僕」則是該章內容所描述的人、事、時、地、物和為何。 本查經方式很適合家人查經、教會小組查經、職場查經小組使用。
如果您希望進一步了解這個方法,歡迎您與我們聯絡:churchplus.org@gmail.com.
如果這個視頻對您有幫助,請「訂閱」我們的視頻。(錄製:徐植蓉、陳美玲、張家碧)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他們………心裏喜歡。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聖經使徒行傳五章 41 節)
神允許試煉臨到信徒,並不是隨便的一回事。神必須先有慎密的選擇和再三的考慮。許多信徒在舒服中過日子,實在是被神放在一邊, 因為神認為他們還不夠資格受神的訓練。許多信徒在患難中過日子,實在是被神揀選,因為神認為他們配受祂的試驗。
亞伯拉罕和以利(撒母耳記上二章 12 節)都是老年的父親,都有自己的愛子。神向亞伯拉罕要以撒;不向以利要何弗尼、非尼哈。 為甚麼神不放過亞伯拉罕,而寬容以利呢?原因是神看亞伯拉罕配,以利不配。亞伯拉罕在凡事上順服神,所以神把一個別人不能擔當的試驗加在他身上。 以利平時尊重他的兒子過於尊重神(撒母耳記上二章 29 節),所以神認為他不配受神的試驗,於是任憑他去。
配者的遭遇似乎頂苦,然而結果是:「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 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創世紀二十二章 17、18 節)。不配者的經過似乎頂舒適,然而結果是:「日子必到, 我要折斷你的膀臂,使你家中沒有一個老年人。……我必不從我壇前滅盡你家中的人。那未滅的必使你眼目乾癟、心中憂傷。你家中所生的人都必死在中年。 你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所遭遇的事,可作你的證據,他們二人必一日同死。」(撒母耳記上二章 31、33、34 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