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潑的生命2020/02/16

*靈修經文:
約翰福音12:1~11
12:1 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之處。
12:2 有人在那裡給耶穌預備筵席;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
12:3 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
12:4 有一個門徒,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12:5 說:「這香膏為甚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
12:6 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12:7 耶穌說:「由她吧!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
12:8 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12:9 有許多猶太人知道耶穌在那裡,就來了,不但是為耶穌的緣故,也是要看他從死裡所復活的拉撒路。
12:10 但祭司長商議連拉撒路也要殺了;
12:11 因有好些猶太人為拉撒路的緣故,回去信了耶穌。

*靈修默想:
(1)馬利亞作了什麼,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為了耶穌我們是否願意獻上什麼我們所寶貴的事物?

(2)猶大對馬利亞所做的事有什麼評論,為什麼他會如此評論?耶穌如何回答他?我們是否會覺得為主做什麼事會是浪費?當我們時間和金錢有限時,我們要如何在給神的和給人的之間取得平衡?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徒14~15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Ghj7pDdqQ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2/16?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活潑的生命2020/02/17

*靈修經文:
約翰福音12:12~19
12:12 第二天,有許多上來過節的人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
12:13 就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他,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
12:14 耶穌得了一個驢駒,就騎上,如經上所記的說:
12:15 錫安的民(原文是女子)哪,不要懼怕!你的王騎著驢駒來了。
12:16 這些事門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穌得了榮耀以後才想起這話是指著他寫的,並且眾人果然向他這樣行了。
12:17 當耶穌呼喚拉撒路,叫他從死復活出墳墓的時候,同耶穌在那裡的眾人就作見證。
12:18 眾人因聽見耶穌行了這神蹟,就去迎接他。
12:19 法利賽人彼此說:「看哪,你們是徒勞無益,世人都隨從他去了。」

*靈修默想:
(1)人們如何迎接耶穌進耶路撒冷,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做?我們敬拜神,是否包含了為自己所想要的目的?

(2)耶穌雖然是至高的上帝和全地的主宰,卻以什麼樣的方式進城,帶給人們怎樣的感受?耶穌又是如何進入到我們的生命中?

(3)在這段經文中,群眾的反應是如何?法利賽人的反應又是如何?我們與主的關係,是否是親自與主的關係,或者有時是隨從其他人而產生的關係?

*補充說明:
(1)第13節:「和散那,」是『求你立刻拯救我們』(參詩一百十八15)的意思,但亦可轉用作稱頌的話,含有『你有大能,惟你是配』之意。...『奉主名來的』就是指那要來的彌賽亞,也就是這位出現在他們眼前的耶穌。『以色列的王』是群眾在此附加上去的稱呼。(基督徒文摘解經)

(2)第14節:由於牠不像戰馬那樣威風,所以聖經用驢和馬作對比,以表明騎驢者的謙和、溫雅(參亞九9~10)。...『驢駒』是尚未長成的幼驢。(基督徒文摘解經)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徒16~18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rjOOLQg64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2/17?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活潑的生命2020/02/18

*靈修經文:
約翰福音12:20~36
12:20 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臘人。
12:21 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
12:22 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
12:23 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12:24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12:25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12:26 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12:27 「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甚麼才好呢?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
12:28 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名!」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
12:29 站在旁邊的眾人聽見,就說:「打雷了。」還有人說:「有天使對他說話。」
12:30 耶穌說:「這聲音不是為我,是為你們來的。
12:31 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
12:32 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12:33 耶穌這話原是指著自己將要怎樣死說的。
12:34 眾人回答說:「我們聽見律法上有話說,基督是永存的,你怎麼說『人子必須被舉起來』呢?這人子是誰呢?」
12:35 耶穌對他們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裡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
12:36 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耶穌說了這話,就離開他們隱藏了。

*靈修默想:
(1)耶穌說他的時候到了,這是什麼樣的時候?耶穌的心情如何?我們的選擇是求自己的喜悅,還是求神的喜悅?是榮耀自己,還是榮耀神?是為了自己的生命,還是使人得著生命?

(2)耶穌說服事他的人要如何,會有什麼結果?我們要如何服事耶穌?耶穌若是我,他會在哪裡,他會做什麼?

(3)耶穌為什麼說要趁著有光行走?我們是否覺得還有很多的時間和機會,等到以後有空再好好跟隨主、好好傳福音?我們是否真知道自己往何處去?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徒19~20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ULQBRjPGFo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2/18?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活潑的生命2020/02/19

*靈修經文:
約翰福音12:37~50
12:37 他雖然在他們面前行了許多神蹟,他們還是不信他。
12:38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主的膀臂向誰顯露呢?
12:39 他們所以不能信,因為以賽亞又說:
12:40 主叫他們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們眼睛看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
12:41 以賽亞因為看見他的榮耀,就指著他說這話。
12:42 雖然如此,官長中卻有好些信他的,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
12:43 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上帝的榮耀。
12:44 耶穌大聲說:「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
12:45 人看見我,就是看見那差我來的。
12:46 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裡。
12:47 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我不審判他。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
12:48 棄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
12:49 因為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甚麼,講甚麼。
12:50 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講的話正是照著父對我所說的。」

*靈修默想:
(1)為什麼耶穌行了許多神蹟,有許多人還是不信耶穌?信耶穌的官長為何不願意承認?我們的生命中是否也有這樣的瞎眼、硬心、不願意回轉、喜愛人的榮耀?

(2)46~47節耶穌說他是為何而來?為什麼耶穌不審判人,審判人的是什麼?我們是否覺得末日距離我們很遙遠,覺得沒有認真聆聽和遵守神的話語也沒關係?

*補充資料:
(1)第40節:「主叫他們瞎了眼,硬了心,」他們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參羅一28),以致瞎了眼,硬了心。『眼瞎』叫人看不見神的作為,『心硬』叫人不能領受神的話語。「免得他們眼睛看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神不是怕人悔改轉向祂,神乃是怕人一直在神之外的事物中打轉,而把神自己放在一邊。(基督徒文摘解經)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徒21~2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mwXdxed4A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2/19?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圖片創作 by jcomp - https://www.freepik.com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4月13日

心得:
在這段經文中,看見兩組對比。一個是在伯大尼的宴席中,馬利亞用一斤極貴的純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用用自己頭髮去擦;她並不愛惜這東西,情願完全用在耶穌的身上。與馬利亞相對的則是將要賣主的猶大,他不喜悅馬利亞為耶穌所作的奉獻,因為他看重又貪圖錢財。這樣的人為了得利而出賣自己的老師,一點也不奇怪。
第二組對比發生在拉撒路身上,耶穌曾叫已經埋葬了四天的拉撒路復活;耶穌這麼做,除了彰顯祂的權能,也是出於愛。而與耶穌相反的是猶太的眾祭司長,他們因為痛恨耶穌奪走原來屬於他們的光環,就想把拉撒路一併除之後快。
人若願意回應耶穌的愛,就會願意將自己所擁有的獻上給祂,並不計較代價;但若人看重的是自己的財富、地位、聲望,愛神的心就不在他裡面,這樣的人可能會做出敵對、傷害耶穌的事。

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對我們的大慈愛,祢願意捨下愛子,賜給我們生命。謝謝耶穌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什麼是愛;沒有比這個更大的愛了。但人們總是自私,常常只想到自己,無法愛神也不能愛別人。願主幫助,使我能愛祢更多一點,願主使我更樂意侍奉祢。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4月16日

心得:
對耶穌的聽眾而言,祂的話非常難懂,甚至還有點自相矛盾。耶穌一方面宣告:世界受審判的時候到了,這世界的統治者要被趕出去。然而,祂卻又說,自己要從地上被舉起(受死),好使萬人來歸向祂。在猶太人舊有的觀念中,基督是強大的、是永存的,必然以常勝者的姿態臨到,與耶穌在這裡所描繪的形象相去甚遠。所以猶太人的心動搖了——耶穌不是基督。那基督又是誰呢?因此,耶穌又告訴他們,祂就是光。人要趁有光的時候,信從這光,走在光中,這光就要照亮他們的生命,使人成為光明之子。
猶太人信耶穌的障礙,顯然就是他們的成見。如果既有的思想框架不能被去除(或者被更新),那麼我們就無法接受新的事物。執著於錯誤的信念,是多麼可怕的事!我想起耶穌的話,說: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像小孩子一樣,絕不能進天國。願主幫助我謙卑,好使我能真正接受祂、認識祂。

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願回轉,變成像小孩子一樣,謙卑、單純,全心相信祢、完全倚靠祢。願聖靈來光照我,讓我知道我有哪些偏執的信念,是與神的心意和計畫相違背的。求神幫助我,除去我的自以為是,讓我能真正明白神的心意,讓我能放棄出於自己的想法。求主幫助我,常常走在祢的光中,使我做光明之子。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4月17日

心得:
這裡作者描繪了兩種人:第一種是雖然看見耶穌行神蹟,卻仍舊不信的人。他們不信,因為他們的心硬。作者引用了以賽亞先知的預言,說:「主使他們瞎了眼,使他們硬了心,免得他們回轉過來,就得醫治。」其實,主的心意是要使人得醫治;只是人們看見了也不願意接受,所以神就任由他們,如同瞎了眼一般。如果他們願意誠實以對,承認耶穌所行的是從神而來的,他們就會得醫治、得拯救。
第二種是看見神蹟、心裡雖然相信耶穌,口中卻不敢承認的人——因為他們怕被趕出會堂。作者說,這樣的人「愛人給的尊榮過於愛上帝給的尊榮」。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尊重人,過於尊重神。這樣的行為和態度也不是神所喜悅的。
神要我們用心靈與誠實敬拜祂,神也要我們說彼此誠實話,神要求我們要做誠實的人。看見卻不承認(不管是心裡不承認或口頭否認),就是不誠實表現。

禱告:
親愛的主,我承認耶穌就是真理;我作為一個跟隨主耶穌的人,也要做一個愛慕真理的誠實人。願主以祢的真理指教我,使我行事為人都遵從祢的準則。求主幫助我更多明白祢的話語,又保守我不要偏離了祢的道。求主使我堅立在真理上,不因外在的壓力和內在的私慾而搖動。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4月18日

心得:
耶穌說,信祂的,是信差祂來的天父;看見祂的,就是看見差祂來的天父。耶穌給了我們最好的榜樣:「謙卑、虛己」。願神幫助我們,不會被世上的名利所迷惑;若有任何可誇的,願我們能將一切榮耀歸給神,使人看見的不是我們,而是那使我們平安蒙福,賜恩惠給我們,且保守我們出黑暗入光明的神。
耶穌又說,若聽見祂話語而未遵守的,祂不會因此審判那人,因為耶穌來,為的是要拯救失喪的我們。耶穌在此顯明了祂對我們的愛:祂愛我們,愛到甘願捨棄自己的生命,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這種愛心,為我們樹立了第二種榜樣:我們傳揚福音,未必能收立竿見影之效;以愛心對他人說誠實話,未必能得到認同,然而,審判在神不在我們,我們當以耐心和愛心相待,以禱告彼此扶持關顧,學習活出耶穌的心腸與樣式。

禱告:
親愛的耶穌,謝謝祢親自與我們在一起,祢用了祢在世上短短的年日,為我們樹立了最好的模範,祢教導我們愛人如己,不自誇、不張狂,不求自己的益處,凡事忍耐及永不止息的愛心,使我們學習祢的樣式,不偏左、不偏右,走在倚靠天父的道路上,奔跑而不會困倦。謝謝耶穌,祢所走的路不是一條易路,但我心羨慕;求祢賜我力量能走在祢的道路上,到老也不偏離。如此禱告,奉靠耶穌寶貴得勝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4月15日

心得:
耶穌知道完成自己使命的日子近了,祂將自己的死比喻成是麥子落在土裡,雖然死了,卻要結出更多的麥子,耶穌很清楚明白祂自己的使命,即使這使祂痛苦不堪,但耶穌仍舊義無反顧的去行,為的是要榮耀父,耶穌要祂的門徒將祂所託付的使命看的比生命還高,耶穌自己就是門徒的榜樣,祂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天父的救贖計畫,而耶穌勉勵祂的門徒:服事祂的,就要跟從祂;祂在哪裡,服事祂的人也在哪裡;而服事祂的人,將會得到天父的獎賞。
上星期的受難節期期間,我思想耶穌所受到的苦難,無論是肉體上的折磨或是心靈上的痛苦,都讓我對於“跟隨耶穌”有更深的體會,雖然現今的台灣社會對於基督徒少有迫害,甚至不會有生命危險,但身為耶穌的門徒,我是否將上帝託付給我的使命看的比生命更加重要?

禱告:
天父,謝謝你讓耶穌成為我的榜樣,讓我能學習將你放在第一位,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因為我知道地上的生命的短暫的,在你裡面才有永恆的生命,你讓我時刻記得你託付給我的使命,你要我向人傳福音,使未信者能夠認識你,並且成為你的門徒,天父,你使我能夠更多的親近你,在生活中能不斷的更新,讓人能夠從我來認識你,你也讓我有勇氣能向人分享、見證福音,願我能榮耀你的名,禱告是奉耶穌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4月14日

心得:
眾人因為聽見耶穌行了神蹟,使拉撒路復活的消息,當他們知道耶穌要來耶路撒冷,就拿著棕樹枝去迎接祂(棕樹枝象徵勝利),相信祂有能力恢復大衛王朝,是他們所期待政治上的彌賽亞,但這位彌賽亞卻是謙卑的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亞9:9),當初連跟從的門徒都不能明白。在這裡可以看到三種跟從的人,第一種是像門徒一樣,雖然跟從卻不明白(糊里糊塗),直到耶穌得榮耀後才真正領悟。第二種是表面的跟從,他們來到耶穌那裡各懷不同的動機,心卻未真正認識祂、接受祂。第三種是心懷惡意的跟從者(法利賽人),他們伺機想要殺害耶穌。在現今的社會、教會中是否也同樣存在著這幾種人?希望你我都是真實認識而願意真心跟隨主耶穌的人。

禱告:
親愛的主,求祢鑒察我的心思意念,讓我能竭力按著祢所啓示的話語來認識祢,願意服事祢、見證祢,忠心跟隨祢到底來回應祢的愛,禱告奉耶穌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不同凡響的榮耀

20200614主日信息 講題:不同凡響的榮耀 講員:于厚恩牧師
經文:約2:1-11
金句:約12:23 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24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怎樣的時刻是光榮時刻?有哪個代表人物是台灣之光?從世界的角度來看,或許要出國比賽得冠軍拿金牌;道成肉身的耶穌又是如何彰顯父獨生子的榮耀呢?(約一14榮光(δόξα))祂所啟示的榮耀與你我所認為的榮耀一樣嗎?
頭一件神蹟(記號/信號),引導我們去看耶穌是怎樣的神?(約二11)祂的身份為何?祂的使命工作是什麼?神蹟只彰顯了一部分的榮耀,卻並非榮耀的全貌。耶穌並不將自己交託給那些在耶路撒冷,看見他行神蹟而信他的人。(約二23-25)
門徒從迦拿婚宴中看見的是不同凡響的榮耀。(約二1-11)
耶穌的母親在婚宴的現場,耶穌和五個門徒是被邀請去赴宴的。(並非不速之客。V.1-2)地點在加利利的迦拿(蘆葦的意思),確切位置仍有爭議,表示是個鄉下的小地方。榮耀的耶穌,花很長的時間,在一個鄉下小地方。耶穌出道時間晚,未來事奉也只有三年多,應該如何利用時間?
(廣告詞:)生命就是要浪費在美好的人事物上!不要忘記:耶穌是神,是宇宙之大君王!世間的大人物時間寶貴,要開金口價格不斐(歐巴馬總統演講費25萬美元)。大老闆郭台銘因為愛,願意花時間陪伴小孩在公園玩。所有的陪伴不是浪費。(放牛班學生?巴拿巴與馬可)在花園裡的副歌:祂與我同行,又與我共話,對我說,我單屬於祂;與主在園中,心靈真快樂,前無人曾經歷過。在我們生命的任何時刻,無論是喜怒哀樂,這位神都與我們同在,你不用擔心你忘記帶(神)。
第一點:耶穌樂意(看似)浪費時間在你我身上。耶穌看似樂意浪費時間,其實是因為,祂將你我看為寶貴。
世間人們追求神,偶像遶境,有人還感嘆:突然宣佈,來不及請假參加。我們的神,卻是因著愛,追求祂所造的人。
耶穌的母親作了很好的禱告示範。(v.3-5)把問題告訴耶穌,又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做甚麼。」有一種隨遇而安的信靠。(而非一般我們的禱告-干涉或指揮耶穌該如何作)
馬利亞提出彌補飲酒短缺的問題,耶穌的第一句回應是「….我與你有甚麼相干(τί ἐμοὶ καὶ σοί:What -- to me and to you)」?這是閃語及古典時期的慣用語,在《七十士譯本》中可以表示三種意思:1.「你為何敵擋我的工作」?(撒下十六10;代下三十五21)。2.「你為何干涉我的工作」(士十一12;王上十七18)。3.「你我有何共通之處」(書二十二24;撒下十九22;王下三13;何十四9)。V.4耶穌說:「母親(女人γύναι),我與你有甚麼相干?(你我有何共通之處?)耶穌是女人的後裔!(創三15)
耶穌的第二句回應是「我的時候還沒有到。」(v.4)(對照:約十七1耶穌說:父啊,時候到了…)耶穌的母親提問婚宴中的酒沒了,耶穌聯想到甚麼?以至於回答: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將來天國的完全實現,就好比是一場婚宴,人因著罪而有的缺憾或缺欠,耶穌的使命就是要處理這部分。那是耶穌的目標,到那時候,祂要讓我們經歷猶如酒水充盈般的滿足與喜樂!舊約常用婚宴酒水充盈,來表達彌賽亞來臨時的滿足與喜樂!(耶三十一12、何十四7、摩九13-14)
第二點:耶穌專注於為你我謀福祉。(祂前進行動的方向)如果天父連祂愛子都不吝;他還會有甚麼好處捨不得給我們?如果沒有給我們,一定有祂的美意!(這是基督徒應有的信念)
v.6-7約翰詳細記載六口石缸、猶太人潔淨禮、倒滿了水直到缸口。從記號的角度看,1.暗示缺欠?2.潔淨的禮儀不能使人完全?v.8可以舀出來(ἀντλήσατε)在約翰福音裡的用法都是指從井裡打水。可見:耶穌吩咐所取的「井裡活水」取代了「石缸中的潔淨禮儀之水」。(已經有了白白救恩的疫苗,何須再仰賴需要時常更換的口罩呢?)
第三點:耶穌取代了律法,帶給人真正的潔淨。約一16:…恩上加恩(χάριν ἀντὶ χάριτος)「加」的原文就是取代的意思。
約十二23-24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耶穌不同凡響的光榮時刻是:1.樂意花時間參與他人生命。2.願意彌補他人生命中的缺憾與不足,使其圓滿。3.祂願意犧牲自己權益來成全他人的好處。
耶穌彰顯出這樣的榮光,這樣的榮光不只是神蹟的獨特而已;更是耶穌顯明了那與眾不同,不同凡響的榮耀!這樣的榮耀風貌,門徒看見了,也初步相信了如此榮耀的救世主!
遠東的愛宴菜的量不夠,同工在取餐時都想到別人,刻意少取一些,留給別人。彼此相愛的心,顯出神的榮耀。
透過每一段經文讓我們欣賞耶穌,體會祂的愛,使我們能愛耶穌。我們走在漸次成聖的道路上,靠耶穌每一天成為新造的人,從新出發。耶穌是一件禮物,你心會知道!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愛多赦免也多

用香膏膏抹耶穌的腳,這個有罪的女人,如果從約翰福音書來看,應該就是馬大的妹妹,拉撒路的姐姐馬利亞。
當西門心裏在評論這個女人時。耶穌用了一個比喻,讓西門了解,為什麼她的愛多,因為她得到的赦免比別人多。
她流淚滴在耶穌腳上,用頭髮擦,用真哪答香膏抹。都是在表明她的悔改和感恩。在眾人面前做這事,代表她不在乎別人對她的看法。西門心裏批評她是個罪人,猶大責備她太浪費。
但耶穌卻肯定她,她的愛多赦免也多,她作的是一件美事。
今天我們對主耶穌的反應。應該像她一樣懂得感恩,把我們的愛獻在主面前,不需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也不要用金錢去衡量。只要愛耶穌得耶穌肯定就夠了。


靈修教材: 四福音耶穌所有的比喻
經歷死才能繁衍

一粒麥子若沒有落在地裡死了, 它仍就是一粒。 若是死了,就要結出許多子粒來。
這個比喻已經很清楚告訴我們,基督徒必須經歷死,才能夠更多的繁衍屬靈的後代。


靈修教材: 四福音耶穌所有的比喻
1025誰來Ending ?!

20201025主日信息 講題:誰來Ending?! 講員:李俊霆教師
經文:耶四十五1-5、五十一59-64、卅八7-13、卅九15-18、卅五12-19、卅六32、五十二31-34、雅一16-17、賽五十六3-7、約十二24-25、徒十三22,36
金句:啟一17….他用右手按著我,說:「不要懼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18. 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並且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
誰來Ending?(結束,結局,結尾,收尾)今天是臺灣光復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曾發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弟兄姐妹,請問你是哪國人? (我們是天國的子民)
1995閏八月,有人像熱鍋上的螞蟻,趕快移民。COVID19、流感疫苗、來到2020臺海兩岸(軍機擾台)情報大戰、統戰技倆,(致台灣情治單位書)勿謂言之不預也。大家是否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漸漸失去警戒。我們是否是活在超大電競的虛擬世界,人生猶如一場遊戲一場夢?Game Over!出現在螢幕上,按鈕重新再來一次?
戰爭---大時代的故事---金鍊換食物。消失的1945---匈牙利猶太裔,集中營裡吞鑽石的小女孩。時局動盪,財寶要如何增值呢?換人民幣,開個比特幣戶頭?黃金條塊市值1774000/kg
死亡令人恐懼的原因:怕痛苦過程、未知、遺憾、分離失落(信望愛的人生禱告手冊Day10)
永生不是用來存放增值的,它是一份互動的關係,必須使用才有價值,就是要花時間與神共處、建立真實的關係。永生是永不止息活在神面前、與祂同在的生命。(耶穌不會說:我不認識你)
復活永生的盼望可以幫助我們面對死亡的恐懼。
耶利米:耶和華所指定的(列國的先知、不可結婚生育16:2—正常生活將結束)
耶利米書是以主題來編輯,不是完全按年代的編年史。被擄70年為滿,安慰之書(真假先知)--25-29,永約復興之書30-33。耶五十一64耶利米的話到此為止。(結束在對巴比倫審判的信息)巴比倫(巴別---混亂,伊拉克中部) 是人類高傲的代表,終將毀滅沉淪。以伯米勒:王的僕人,古實人(埃提阿伯),太監(耶卅八7-13)耶卅九15-18因為倚靠神,對抗不公義,拯救耶利米,得著神應許的救恩。
雅各說:親愛的弟兄啊,不要看錯了,17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是從上頭來的。
生命不在於家道豐富,耶穌呼召他所愛的少年官變賣所有(犧牲的愛,因他錯放安全感)
結婚問題就會解決了,真的嗎?眼目的情慾之下,不切實際的幻想中進入,將在噩夢中驚醒。生了孩子婚姻就能維繫,真的嗎?可能在婆媳尚未熄火之前,擴大了野火的戰場。在你做出下個決定之前,求主使我們眼睛明亮,看見問題的癥結,尋求新的智慧:主啊!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賽五十六3-7太監不要說:我是枯樹。…萬民禱告的殿。
看見問題如何影響人,使人與神隔絕。感同身受:神的心傷痛、人罪惡深重(拿單對大衛說:你就是那人)。認罪悔改(拜偶像、不公義、靠強國)
面對時局,我們是遑遑不可終日,還是回應禱告、奉獻、不停止聚會的呼召,看見問題,按照權柄次序行動回應。與其抱怨教會沒有禱告會,不如在聖靈裡為教會禱告,讓神引導你投身於哪個時段的守望。與其擔憂兩億的貸款何時還清,不如禁食省錢參與奉獻。(值得嗎?兒童陪讀,萬國兒童,青年歸主….Good TV)批評孩子的導師不會班級經營,並不能使老師得著能力,倒不如問她,老師,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國家元首,部會官員,老闆決策錯誤嗎?與其坐在電視前謾罵,或跟著同事聊八卦起鬨,不如進入內室雙膝下跪,在至高神的隱密處,尋求恩典和憐憫。
猶大即將亡國的關鍵性問題---不聽神的話(Ch34-36)西底家—利甲族—約雅敬
耶卅五14 神以利甲的兒子約拿達子孫聽從先祖的吩咐,作為神從早起來警戒百姓,他們卻不聽從的對比。(35:12-19應許永不缺人侍立在神面前)(約拿達:耶和華是熱心的)
台灣是否有十個義人?karam接待猶太客旅。神對台灣的投資、心意和命定究竟是如何?
耶四十五1-5不要為自己圖謀。普世性的拆毀、拔出,神的心更傷痛。(為摩押哀鳴如簫)
巴錄:蒙福的,受祝福的。以自己的命為掠物:保全你自己的性命(投降敵方至少可保全生命)。
約十二24-25一粒麥子…保守生命到永生。太十39…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
大衛合神心意:因為他為服事神而活,為服事世代的百姓而活,讓神居首位,把神擺面前。
神絕對不會虧待你!(神不偏待人)  你能奉獻超過神所給予嗎?我們豈能!
耶五十二31約雅斤被擄後三十七年(列王紀下廿五)黃景白警官的見證:檢察官懷疑他通風報信使案子難辦,收押禁見,看守所72天神透過夕陽窗框和風扇對他說:100LOVE,一審判12年,二審審了三年換三位法官(神感動:每天遶法院行軍禱告,一年讀五遍聖經,一切都會沒事),房仲一年半,還清四百萬貸款,還存了孩子的教育基金,最後半年第三位法官詳查結案獲判無罪,檢察官也10天不再上訴。復職。如今退休讀神學院去了。
路廿四25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
求主打開聖經、打開我們的眼睛、打開心。(以馬忤斯之路) 使我們認清故事的結局。
啟一17-18…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
回應詩歌:我永恆的家在天上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3月29日

心得:
耶穌是多麼的受歡迎!眾人聽見他要來耶路撒冷,就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他,承認他是以色列的王,又高喊稱頌祂的名。耶穌自己也應驗聖經上的話,騎著小驢駒,以王者身分進城。門徒走在耶穌身邊,可能感到與有榮焉,但他們卻不明白其中的意義,也完全不了解將要發生的事。群眾更是如此,他們好像認識耶穌,但卻實在完全不知道祂是誰。至少,祂絕不是他們心中理想王的樣式。只有耶穌自己知道:祂確實是王,祂確實要進入耶路撒冷實行拯救,他確實配受尊崇讚美;但也就在不久的將來,祂要被同一群人殺死——用最羞辱的方式。
門徒更是狀況外,他們跟隨耶穌三年多的時間,看過神蹟、聽過教導,卻仍然不明白神的計劃,仍然不認識他們的老師,也無法體會祂此刻的心情。雖有眾人環繞,耶穌卻是孤獨地走上救贖的路。

禱告:
親愛的主,我不要做一個看熱鬧的旁觀者,也不要做一個膚淺的跟隨者;我願成為真正的基督徒,貼近神的心意、與主同行。謝謝祢,在我們還不認識祢、不明白的時候,祢已經定意為我們死,好使我們能得到復活的新生命。謝謝祢為我們捨下尊貴榮華、捨去自己的性命,好像一點也不在意我們的卑賤、駑鈍、頑梗。如今,我已獲新生,我還要緊緊地抓住祢、跟隨祢——懷著一顆滿滿感謝的心。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人心的取向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11/16/jhn-day28

【經文】約翰福音12章1~11節

這段經文發生在逾越節前六天。過去當以色列人還在埃及時,受到埃及人的苦待,摩西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脫離奴役的身分。但因法老不讓他們離開,使這中間出現了很多困難,最後,神就交代以色列人要在各家門口塗上血。到了夜晚,耶和華要巡行擊殺埃及人,祂看見血在門楣上和左右的門框上,就必越過那門,不容滅命的進入以色列人的房屋。之後耶和華神交代以色列人到了應許之地時要守逾越節,記念當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時候,神擊殺埃及人,越過以色列人的房屋,救了以色列全家。因此逾越節對猶太人來說是個重大的節日,如同中國的新年。

在這個重大節日的前六天,馬利亞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獻給耶穌,又用自己的頭髮去擦;當下屋子裡滿了香氣,但猶大卻覺得浪費,說:「這香膏為甚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對猶大而言,這香膏倒在耶穌身上並不值得,但耶穌卻嘉許馬利亞的行為,並且認為她所作的值得記念的。從這段經文中我們看見了一個明顯的對比,在同一天,馬利亞用了幾乎是畢生的積蓄,把真哪噠香膏獻給耶穌,但猶大卻計劃出賣耶穌。在聖經的記載中,馬利亞始終是一個跟隨耶穌的角色,雖然她不像門徒天天跟耶穌在一起,但卻想盡辦法爭取和耶穌在一起的機會。她的心深深地被主吸引,就這樣不斷靠近主,直到最後願意把全所有都獻給耶穌;而猶大雖然每天都和耶穌在一起,吸引他的卻不是耶穌而是金錢,以至於最後為了金錢而出賣了耶穌。

我們看見人心是會被牽引的,一開始可能只有那麼一點點,但時間久了,真的就會開始改變一個人。到了最後,我們就能看見,這個人的心是被耶穌得著,或是被金錢得著。

【回應】
主啊!
我雖然身在這個世界,
但求祢幫助我不要被這個世界吸引,
乃要被祢吸引。

【禱讀】
馬太福音22章37~38節
耶穌對他說: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生命的結束,是新生命的開始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11/17/jhn-day29

【經文】約翰福音12章12~33節

耶穌的能力和祂的身分,在這個時期已經傳遍了全地,在祂快到耶路撒冷的消息傳遍了全城的時候,一大群來過逾越節的人,拿著棕樹枝到路上來迎接祂,高喊著:「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耶穌挑選了一頭小驢駒來當祂的坐騎,在當時的背景裡,騎馬來的通常是會讓人聯想到打仗,再加上許多人想要擁戴耶穌做王,所以耶穌很謹慎地挑選了小驢駒來成為祂的坐騎,以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聯想。接著耶穌預言了祂的死,而祂的死卻會帶來無限豐富的生命,耶穌舉了一個比喻,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裏死去,就依然只是一粒,但它死後會結出許多新的麥粒,就是新生命的豐收。

其實耶穌是要告訴門徒們,不要把愛惜生命當作最重要的事。誰愛惜自己在世上的生命,凡事都以肉體的需要為滿足,反而會失去它;誰不顧惜自己在世上的生命,而追求靈裡的豐富,反而會得到永遠的生命。在這段經文的末段,我們看到耶穌基督的掙扎,也看見耶穌選擇為眾人的罪而死去,為的是換來一個一個復活的新生命。

在我們一生的年日裡,會發現很多事是不確定的,唯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那就是有一天我們都會死去。有人忙碌終生賺得許多財富,但卻在死去的那天才發現,這些財富沒有一樣可以帶得走。有些人一生追求擁有更大的權力,但在離開世界的那一刻起,他對這個世界就不再具有影響力。在這段經文中,耶穌提出一個新的選擇,如果一個人願意為繼起之新生命而活,那麼即便離世,但他在世時所活出的生命,會像一粒麥子落在土裡,在合適的時間發芽、並結出許多子粒來,繼續把神的話語傳播於這個世界。

耶穌為生命的結束下了一個新的定義,生命的結束不是結束,生命的結束──是新生命的開始。

【回應】
主啊!
謝謝祢透過屬靈的前輩們在信仰上的付出,
使我們能夠學習他們愛祢的榜樣。
求祢也使我能夠看重追求屬靈的豐富,勝於屬世的事。

【禱讀】
約翰福音12章24~25節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
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
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把福音活出來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11/18/jhn-day30

【經文】約翰福音12章34~50節

眾人對於耶穌所說的話感到疑惑,因為耶穌說:祂將會死去。當時猶太人對彌賽亞的認知是:基督(「彌賽亞」的希臘文)是永存的,並不會死去。耶穌又對他們說:「我的光照耀你們的時候不多了,你們要趁還有光,就在光中行,免得到時被黑暗給吞沒。在黑暗中行的人,看不見自己往何處去。你們要趁著我還在的時候信靠這光,好使你們成為光明的兒女。」耶穌告訴他們說,不管你們如何的疑惑,我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你們應當趁我還在的時候進到這光明的裡面。

儘管耶穌行了很多神蹟,大部分人還是不信祂,但也有不少人信了耶穌,甚至包括一些猶太人的領袖,只是他們害怕被法利賽人趕出會堂,就不敢承認。最後耶穌再一次強調祂與天父的關係,說,我不是憑自己的權柄說話,而是那差我來的父吩咐我說甚麼、怎麼說。我知道父的命令是引向永生的,所以父吩咐我說甚麼,我就說甚麼。

在這段經文中,耶穌再一次強調祂就是光,拒絕這光的人,終其一生就只能在黑暗中行,過著被肉體限制的舊生活。讀到這裡可以看見對於無法進入真實信仰的幾種人,一種人是始終都硬著心,不管外面環境怎樣變化,神的話怎麼敲打著他的心,他就是不為所動;一種人是雖然心裡相信了,但因著環境的因素不想要放棄一些已經擁有的東西,也不想放棄一些已經擁有的關係,所以不敢表明信仰;最後一種人就是終其一生都沒有機會聽見福音的人。

身為一個基督的門徒,如果我們真正地實踐基督所教導的,會發現福音的影響力大過一切環境的困難。如果我們聽見了福音,也接受了福音,但眼目還是定睛在環境的困難上,我們就沒有辦法真正的把福音活出來,也沒有辦法真正的傳福音。在經文的最後,耶穌提醒所有的信徒,即使祂是基督,祂還是永遠的定睛在天父的身上。如果我們的眼目不再定睛在這個世界,而是定睛在天上,相信我們就可以發揮福音的影響力。

【回應】
主啊!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從我相信祢的那一刻起,
我就相信祢的大能已經在我的裡面,
並且使我能倚靠在我裡面的大能把福音活出來。
求主幫助我的眼光時常定睛於祢和天上的事,
好叫我持續為祢在地上,
成為神國的大使為祢傳揚福音。

【禱讀】
約翰福音12章35節
耶穌對他們說:
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
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
那在黑暗裡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禱讀聖經2022年3月15日(週二)約12:1-11

頌讀(大聲讀聖經):約12:1-11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看到四位人物他們各自所做的事,給我一些不同提醒,將它們歸納如下:
(一)馬大:為了慶祝拉撒路的復活,拉撒路的親友為此擺設「宴席」(約12:1-2),想必耶穌與拉撒路是這場宴席上的「嘉賓」。馬大在這場宴席中「伺候」這些參加的客人,從這可看出馬大應該是一位極其熱心服事的姊妹;就是因她伺候人多,表現出她心裡忙亂,無法像妹妹馬利亞一樣靜下來,聽主的話。(路10:40)
(二)拉撒路:拉撒路從死裡復活後,親友為他特別舉辦一場餐會,他是這場餐會最佳的見證人。因為有許多猶太人看到他從死裡復活緣故,竟而背離猶太宗領袖的威脅,改信耶穌。拉撒路能出現在餐會中,其實不用講什麼話,他已成為耶穌最佳的代言人。
(三)馬利亞:馬利亞在這場宴席中,拿著一斤極貴重的真哪噠香膏,抹在耶穌的腳上,又用自己頭髮去擦(約12:3)。馬利亞這樣的舉動在當時是非常的不尋常,為此引起很負面的回應(約12:4-5);但耶穌卻不這樣看,主耶穌說:「由她吧!她這香膏本是為我安葬之日留著的。(約12:7)」。代表主耶穌非常認同馬利亞為祂所做的事。
(四)加略人猶大:加略人猶大對馬利亞所做的事,非常不以為然,他說:「這香膏為甚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約12:5)」。加略人猶大說這話,對不知情的人來說似乎有理,馬利亞太浪費這些香膏,這麼貴重的東西竟抹在耶穌腳上;但其他的門徒都知道他的「手腳」不乾淨,他是一個賊,會偷錢,他之所以這樣說可能另有企圖。從馬太福音書知道,加略人猶大果真用三十兩銀子把耶穌賣了。(太26:15)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從這四位祢所愛的人身上,給我們這些作主工的人一些學習的功課:(一)學習習馬利亞對主的心態,把最好的獻給祢,而不是把次好的或不要的獻給主。(二)「服事主」時不要為次要(不重要)的事而忙碌,應該要專心來到主面前等候,靜聽主要對我們說的話;而不是想為主做許多事,到頭來還在那裡煩心,說為什麼都沒人來幫我。(三)要用自己親身的生命見證及好行為,向未信主的人述說;而不是做出不好的生命見證,使未信主的人不敢走進教會,認識耶穌。(四)不要像加略人猶大一樣心口不合一,對主有許多錯誤的言行,害人害己。祈求主幫助我們把不好的言行,從我們生命中拿走,賜給我們對主有正確的服事心態。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約12:8「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從這節文提醒我們,其實主耶穌想告訴跟隨祂的門徒,當祂受難後,任何人都沒有機會為祂安葬「存留」什麼了;但周遭的窮人,只要人們真的有心想去關懷及幫助他們,機會多的事。言下之意,主耶穌想要告訴世人,「耶穌」才是世人追求最重要的事,其餘的事都是次要的。當人離世後不是兩手空空離開嗎?人在世最重要的事,就是要為自己想離世後,如何能幫自己得到永生的生命,這才是最重要的事,不是嗎?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禱讀聖經
禱讀聖經2022年3月16日(週三)約12:12-19

頌讀(大聲讀聖經):約12:12-19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可歸納三個重點作為自我默想時的參考,將它分述如下:
(一)群眾迎接耶穌進城:一年一度的逾越節即將來臨,許多人都期待這個大節到來,所以大家都預備好進城過節。然這一次的逾越節非常的不一樣,有何不一樣?猶太人聽說,不久前曾在伯大尼發生「死人復活」的事,這事傳遍了整個伯大尼及耶路撒冷城,所以他們都想進城來看看耶穌是何方神聖,怎麼有這樣的能力?為此,群眾就拿著棕樹枝(象徵得勝記號),想來迎接耶穌進城。
(二)門徒當初不明白這些事:耶穌騎著一匹「驢駒(尚未長成的幼驢)」進城,城裡的人都夾道歡呼迎接耶穌進城,這件事驗證了撒迦利亞先知所描述的。(亞9:9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祂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先知撒迦利亞所預言的「王」,將要帶給世界「公義」、「拯救」,並以「謙謙和和」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這件事門徒當初不明白,如今看到耶穌進城所受到的歡迎,及回想起撒迦利亞先知所說預言,這才明白耶穌就是先知口中所說的那位「王」。這位「王」不但沒有騎著戰馬或駕著戰車而來,反而是騎著「驢駒」將「和平」帶到他們當中。
(三)你們一事無成:上耶路撒冷城過節的民眾,應該有不少人曾經親眼見過,耶穌行神蹟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的事;這些人必會再去影響其他的人,使得這些人形成大軍,等在城門口盼耶穌進城。眼看著群眾如此歡迎及擁戴耶穌進城,法利賽人看到這一幕顯得特別無奈,法利賽人彼此說:「看哪,你們是徒勞無益,世人都隨從祂去了。(約12:19)」。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群眾迎接祢進城,對不知情的人來說,耶穌真是了不起,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可以使死人復活,這世上除了祂還有誰可以做這樣的事;但門徒的看見卻不是如此,門徒的看見,如約12:16:「這些事門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穌得了榮耀以後,才想起這話是指著祂寫的,並且眾人果然向祂這樣行了。」。因這事門徒醒過來,原來他們所跟隨的「夫子」,就是要來的彌賽亞。祈求主幫助我們屬神的兒女,透過研讀聖經,能更加明白耶穌給我們的教導,將這些話能落實在日常生活裡。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從「約12:13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及「約12:15錫安的民哪(民原文作女子),不要懼怕,你的王騎著驢駒來了。」二節經文,提醒及勉勵信主的兒女,耶穌這位天上的真神確實已來到這世上,如今祂又回到寶座上。祂如今仍掌管這宇宙的事,信祂的人只要按著聖經的教導去行,就不用再擔心害怕自己所面臨的難處,主耶穌必為信祂的人解決難題。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禱讀聖經
禱讀聖經2022年3月17日(週四)約12:20-36

頌讀(大聲讀聖經):約12:20-36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從耶穌所說的話給我們一些提醒,將它歸納如下:
(一)一粒麥子:耶穌以「得榮耀」來形容自己即將受難(約12:23),但祂的門徒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為此,耶穌藉由「一粒麥子」的比喻,想告訴這些跟隨的門徒祂在想什麼;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耶穌講這句話在隱喻祂自己,若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祂裏面神聖生命就無法繁衍出去;但當祂釘上十字架從死復活後,在祂裏面神聖的生命就會被釋放出來,後續所得到的果效將會結實纍纍。
(二)世人對「屬世生命」與「永生生命」需做個選擇:耶穌以「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喪失生命。」與「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做一個對照。「愛惜自己生命的」這裡提到的「生命」是指人肉身的「生命」,這個屬肉體的生命,因為罪的緣故,人無論用什麼方法想愛惜這樣的生命,都將無法存留,最終這生命會死亡。但「恨惡自己生命的」的「生命」卻是完全不一樣,這樣的生命不是為了追求「屬世的生命」,而是為了追求「永恆」生命,這樣的生命是永不會死亡的生命,這樣的生命只有信耶穌的人才能擁有。耶穌教導世人對「屬世生命」與「永生生命」要有一個明智的選擇;世人需要選擇「永生」的生命,而不是去選擇「屬世」的生命。
(三)要成為光明之子:約12:35「耶穌對他們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裏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耶穌提醒世人趁著有光的時候,選擇光(耶穌)並隨著光行,做一個光明之子;千萬不要做一個黑暗之子(撒旦的兒子),因在黑暗裡走,讓自己最終不知道會走到哪裡去。人的生命真的很有限,白晝將逝,黑夜即臨;世人應當趁還活著的時候,奔跑屬天的路程,以免死後懊悔來不及。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透過一粒麥子的比喻,再一次提醒我們,若要使自己的生命活的精彩,一定要讓自己參透什麼叫做「死而復活」的生命。另在「屬世生命」與「永生生命」之間也需做個選擇,信主的兒女務必要選擇「永生生命」,這樣才能進天國之門。祈求主幫助我們行在光明中,而非行在黑暗裡。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約12:36「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耶穌說了這話,就離開他們,隱藏了。」在現今的世代,惡者撒旦想盡辦法把世人帶入黑暗中,當人在黑暗中行走時,他會迷失方向,最終走向死亡之路。唯有信靠耶穌,因耶穌就是光,如此才能幫助世人行在光明中,走向天堂之路。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禱讀聖經
禱讀聖經2022年3月18日(週五)約12:37-50

頌讀(大聲讀聖經):約12:37-50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可從三方面來默想耶穌所說的話,對我有何提醒,將它歸納如下:
(一)百姓為何不能信耶穌呢?耶穌在這些猶太人面前行了許多神蹟,按常理來看,應該要有許多親眼看見神蹟的人,來信耶穌才對;但他們還是選擇「不信」,原因何在?使徒約翰引用以賽亞書(賽53:1, 6:9-10)為我們作了解答。以賽亞先知告訴我們,當年這些以色列民之所以「不能信」,是神使他們瞎了眼,使他們硬了心,免得他們眼睛看見,他們心裡明白,回轉過來,神就醫治他們。(約12:37-40)以賽亞先知之所以會這樣認為,是因這些百姓先拒絕神,去拜偶像、行淫等罪,講也講不聽,到病入膏肓無可救藥的地步,致使神拒絕以色列人的「假裝悔改」。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耶穌的時代,這些猶太人也完全拒絕耶穌傳講的話。
(二)信耶穌的人不敢公開承認:約12:42「雖然如此,官長中卻有好些信祂的;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使徒約翰說這等人是「因他們愛人給的尊榮過於愛神給的尊榮。(約12:43)」。這些「官長」對信耶穌的心態是,怕人過於怕神;認人過於認主;看重地上的「會堂」過於天上的「總會」。
(三)信我的人不是信我,而是信差我來的:耶穌知道當時猶太人的心態,他們認為耶穌只不是木匠的兒子,很普通的孩子,祂怎麼會是「人子、神子、彌賽亞」呢?這完全不搭嘎的事。所以耶穌才對他們說:「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約12:44)因為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甚麼,講甚麼。(約12:49)」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這些以色列民從摩西時代至今,都不承認祢就是要來的彌賽亞,天上的獨一真神;因這樣悖逆的心,吃了不少苦頭,但仍不知悔改,這群百姓真是無知到這樣程度,那就不能怪耶穌不救他們。祈求主幫助我們不要犯這樣的錯,我們要透過聖經更深的認識耶穌,相信耶穌,就是我們救世主。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約12:50「我也知道祂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講的話,正是照著父對我所說的。」耶穌在世上所說的話,就是神託付祂所說的話,主對我們所說的話,就是生命;當我們願意接受祂的話,我們就會得永生。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禱讀聖經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4/11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4-11-12-23-33-426c57e0e0034a66b5d8072ff0a0858e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5elrTM-t6k

二、閱讀經文
約翰福音12:23~33
12:23 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12:24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12:25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12:26 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12:27 「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甚麼才好呢?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
12:28 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名!」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
12:29 站在旁邊的眾人聽見,就說:「打雷了。」還有人說:「有天使對他說話。」
12:30 耶穌說:「這聲音不是為我,是為你們來的。
12:31 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
12:32 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12:33 耶穌這話原是指著自己將要怎樣死說的。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的比喻,與耶穌的十字架有哪些相似之處?我能在哪裡成為落在地裡的麥子呢?
2. 這個世界將受到誰的審判,審判的方式為何?今天我要向誰傳講耶穌十字架的能力?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約12:24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RQ4TShk2w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創世記31~33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4-11-31-33-e96ee2cd5f2f4dcc97c46b1392c7c31f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6. 30天為穆斯林世界禱告第10天:
https://filev2.frontiers.org.tw/web_ad/800x600/f2/fa/f2fa68b27527e00f3d74f65989416af2.jpg

七、大齋期第35天的問題思想(受難週星期一):
今天是受難週星期一,在今天的靈修經文中,耶穌預備祂的門徒面對受難的時刻,然而為了我們而道成肉身成為人的耶穌,也很真實地分享了自己的心情:「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甚麼才好呢?」在受難週這一天讓我們貼近這位為我們承擔一切刑罰和痛苦的救主,想像祂所面對和經歷的十字架苦難。耶穌除了禱告祈求父神的幫助之外,耶穌更把十字架的苦難視為榮耀父神的途徑,雖然耶穌被舉起、掛在十字架上受難成為贖罪祭,但耶穌如此被舉起也吸引萬人歸向祂,脫離世界的權勢,因祂的死而得著新生命,這些與世不同的生命也繼續見證上帝的榮耀。耶穌說:「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當我們進入受難週時,讓我們再次問自己,我們是否願意背起十字架來跟從耶穌,即使要走向十字架的苦難和犧牲,我們是否也願意跟隨到底?就算我們也會有軟弱,但求主帶領扶持我們繼續與祂一起同行十字架的道路。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一碗咖啡豆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9/29/一碗咖啡豆

【經文】約翰福音12章1-7節

我不喜歡喝咖啡,但聞一聞咖啡豆的香味,可以讓我感受到片刻的慰藉與思念。當我們十幾歲的女兒梅麗莎在佈置她那獨一無二的臥室時,她在房中放了一碗烤過的咖啡豆,讓整個房間瀰漫著一股溫馨與愉悅的香氣。

梅麗莎於17歲因一場車禍意外離世,至今已過了近20年,但我們仍保留她房裡那用來盛咖啡豆的碗。這帶給我們彌久芳香的紀念,喚起我們與梅麗莎一同生活的記憶。

聖經也把香氣做為一種提醒。雅歌用香氣象徵男女之間的愛情(1章3節,4章11、16節)。先知何西阿將上帝對以色列民的寬恕,比喻為黎巴嫩的香柏樹之香氣(何西阿書14章6節)。及至新約,馬利亞用香膏塗抹耶穌的腳,預示了耶穌的死(約翰福音12章7節),同時也使她和她家人所住的屋子「滿了膏的香氣」(3節)。

香氣也能提醒我們,留心自己在周遭的人心中留下怎樣的見證。保羅如此解釋道:「因為無論在得救的人或滅亡的人中間,我們都是基督的馨香,是獻給上帝的。」(哥林多後書2章15節,新譯本)

正如咖啡豆的香氣使我想起梅麗莎,願我們的生命也能散發耶穌和祂愛的香氣,提醒別人他們需要耶穌。

【思想】
今天,你如何向人散發「基督的馨香」?
你的生命曾如何使別人感受到救主的同在?

【回應】
親愛的天父,幫助我能隨處散發生命的馨香之氣,好叫別人知道我所代表的是祢,願意來親近祢。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5/17 讀經進度

1. 撒母耳記下 5-6
2. 約翰福音 12:27-50
3. 詩篇 59:6-10
4. 箴言 15:15-17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5/16 讀經進度

1. 撒母耳記下 3-4
2. 約翰福音 12:1~26
3. 詩篇 59:1-5
4. 箴言 15:12~14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約翰福音 12:12-43

敬拜詩歌:因著十架愛 (生命河)
https://youtu.be/hvR-QtPhHog

一、安靜:主,我瞻仰祢的榮美,因為祢已經被榮耀。
二、讀經:約翰福音 12:12-43
1. 重點說明:
耶穌行神蹟讓拉撒路死裡復活後,耶穌的聲名遠播,連尋求智慧哲理的希臘人也前來求見。然而耶穌未因受人擁戴而沾沾自喜,反而大聲宣揚「要信那差我來的」,力圖導正猶大人視他為民族英雄的錯誤認知,反轉他們「愛人的榮耀勝過愛神」的扭曲,要他們不因人而懼怕,反要永遠定睛在神的恩典和救贖上。(v.26-v.28,v.42-v.43)
2. 鑰節: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 12:23-24)
三、默想:
■ 耶 穌 被 簇 擁 為 猶 太 之 王 時, 祂 是 如 何 面 對 群 眾 的 期 待?(v.23-v.28,v.30-v.36)
■耶穌如何預告自己在世生命即將結束的意義呢?(v.24-v.25)
■當人們稱許我的服事、傳福音或作見證等等成就和事工時,我會暗自歡喜,還是把榮耀歸主?
四、禱告: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專注祢的託付,而不是追求服事的成就與榮耀。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約翰福音 12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
誠心禱告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12/30/誠心禱告

【經文】約翰福音12章27-32節

在1957年1月,馬丁·路德·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的住家遭到炸彈攻擊,在事故發生的三天前,他經歷了影響他一生的事。當時,金恩接到一通恐嚇電話,使他開始思索退出民權運動的策略。然後,他從內心深處發出這樣的禱告:「我一直為了我所相信的真理而奮戰,但是現在我感到害怕。我已經身心俱疲,來到無法獨自面對的地步。」禱告之後,他的心平靜安穩。金恩指出:「我的恐懼幾乎立刻就消失了,我的緊張與不安也不見了。我已經準備好面對任何事了。」

在約翰福音12章,耶穌承認「我現在心裡煩亂」(27節,新譯本)。耶穌坦誠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狀態,然而在禱告中,祂仍讓天父居首位,正如祂說:「父啊,願祢榮耀祢的名」(28節)。耶穌的禱告表明祂願意降服於上帝的旨意。

當我們需要選擇是否要榮耀上帝,或是需要在人際關係、習慣等其他無論好壞的情況中,以智慧做出艱難的決定時,我們都會感到非常害怕與煩亂,這就是人的軟弱。但不論我們面對什麼難題,當我們大膽地向上帝禱告,祂會賜給我們力量,使我們能克服恐懼與憂愁,去做一切能使上帝得榮耀的事,讓我們和他人同得益處。

【思想】
有哪些經歷促使你禱告祈求上帝能得榮耀?
對於面臨同樣處境的人,你會給他們什麼建議?

【禱告】
天父,幫助我以誠實和禱告的心來面對挑戰,使我得益處並使祢得尊榮。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馬利亞用香膏膏主

約翰福音12:3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

馬利亞經歷耶穌是使她的弟弟從死裡復活的主,她對耶穌的愛豈是言語可以形容的,她願意為耶穌付上一切,因為值得。於是把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在耶穌的腳上。

這一斤香膏,可以賣三十兩銀子,大約是一個人一年的工資。猶大節的太浪費了,因為他考慮的銀子的價格,忽略了獻給耶穌的價值。但瑪利亞知道為耶穌所作的,都是值得。

價格與價值,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行事為人的核心概念。價格是可以數的,價值超越可數的價格。若你、我有可數的價格,除非把它奉獻給主,否則永遠都只是數字,但奉獻給主卻是累積財寶在天上,可以存到永恆,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事。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盼望你、我深刻的體會耶穌的愛,讓主的愛激勵你,樂意地把自己的全所有獻上為主所用。共勉之。


靈修教材: 復興每一天
不要懼怕!你的王騎著驢駒來了。

約翰福音12:15錫安的民(原文是女子)哪,不要懼怕!你的王騎著驢駒來了。

害怕是我們共同的經驗,有人怕高、有人怕黑、有人怕孤單、有人怕失戀、有人怕老鼠、有人怕蟑螂,令我們感到害怕的事情實在太多,人需要平安,但真正的平安從何而來呢?

最近大甲媽祖遶境,聽說人數創新高,這些人花了九天八夜的時間繞境,無疑他們最想要的是「平安」,但他們是否可以得到真平安呢?真正的平安是虛假的偶像可以賜予的嗎?

真正的平安在基督裡,真正的平安是藉著基督,我們與永生的上帝「相和」恢復關係,我們不再是上帝的仇敵,而是上帝的兒女。因此,即便我們在世上有苦難、有害怕,我們都因著耶穌的應許有平安,可以勝過害怕。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今天早上耶穌要再次的告訴我們「不要懼怕!你的王騎著驢駒來了。」這位和平的君王,要將平安賞賜給我們,盼望我們靠著耶穌,有平安的確據。共勉之。


靈修教材: 復興每一天
愛 神的榮耀

約翰福音12:43「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 神的榮耀。」

有句俗話說:「嫉妒會殺死人。」其實不但如此,嫉妒也會殺死自己。因為嫉妒的人心中就產生仇恨,然後將自己鎖在苦毒的牢房之中,最後走不出來,就困在其中無法自拔。

當耶穌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明顯行了神蹟,有些人因為看見就信了,但那群宗教領袖卻無法接受,因為他們認為耶穌憑甚麼可以行這些神蹟,更嚴重的是他們心中的驕傲引發嫉妒,最後將耶穌釘死在十架上。

驕傲和嫉妒是雙胞胎,要免除嫉妒的心,就要謙卑。謙卑沒有他法,唯有來到神的面前,人才有可能謙卑下來。盼望你、我能夠常常的來到神的面前,好讓我們謙卑下來,愛神的榮耀過於人的榮耀。共勉之。


靈修教材: 復興每一天
信從這光

閱讀: 約翰福音12章25-33、35-3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利未記4-5章;馬太福音24章29-51節

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約翰福音12章36節
當天,氣象預報說會有炸彈氣旋(bomb cyclone),這是當冬季風暴隨著氣壓下降而急劇增強時會產生的現象。當夜幕降臨,加上暴風雪肆虐,使得前往丹佛國際機場的高速公路上,能見度幾乎是零。雖然「幾乎」什麼都看不清楚,但若你的女兒此時正飛回家來,你就會儘量做你該做的。你會帶幾件備用的衣物和飲用水(以免被困在高速公路上動彈不得),你會把車開得極慢,不停地禱告,但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你的車頭燈。有時候,你這樣就能完成那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耶穌曾預言即將發生的一場風暴,這和祂自己的死亡有關(約翰福音12章31-33節),這風暴也挑戰門徒對祂的忠誠和服事(26節)。他們的前景會越來越黑暗,幾乎看不見未來。在「幾乎」什麼都看不清楚的情況下,耶穌要門徒如何面對呢?就是要相信,要信從這光(36節)。這是門徒能夠繼續前行、忠心服事的唯一途徑。

那時,耶穌只能再多陪伴他們一段時間。但如今聖靈就住在信徒心裡,祂是我們隨時的指引,照亮前面的路程。有時候,我們也會面臨黑暗時期,幾乎看不見未來的路。但只是「幾乎」。只要相信上帝,信從這道真光,我們就能繼續前行。

你最近經歷哪些黑暗時期?
耶穌就是這世界的光,祂如何幫助你繼續前進呢?
耶穌,感謝祢就是那道照亮我心中黑暗的真光。
求祢幫助我能信靠祢,繼續向前邁進。
作者: 博約翰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約翰福音12章35-36節中,翻譯為「光」或「光明」的希臘文φῶς(phōs)出現了5次,這是使徒約翰最喜歡的其中一個用詞。在約翰福音中,耶穌常自稱為光,正如祂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8章12節)。耶穌是光,是光輝、是光照和啟示的真正源頭。那些真正相信祂的人會成為光明之子(12章36節),成為祂的門徒,他們要做世上的光(馬太福音5章14節)。

簡恩德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暗中付出

閱讀: 馬太福音6章1-4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13-14章;約翰福音12章1-26節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馬太福音6章1節
德富是名退休老兵,身體的殘疾使他越來越難進行日常活動,因他需要花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每個動作,同時亦增加他的疼痛。儘管如此,他仍盡力地為妻兒付出。每個星期,途經的路人都會看到他遲緩地推著割草機,修割屋前的草坪。

有一天,德富收到一位匿名捐助者的來信,以及一台昂貴的駕駛式割草機。這位神秘的給予者視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為一種殊榮。

耶穌並沒有說我們所有的付出都要在暗中進行,但祂確實提醒我們,在給予時要省察自己的動機(馬太福音6章1節)。祂還說﹕「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2節)。上帝期盼我們成為慷慨的給予者,也鼓勵我們不要為了得人稱讚或特別的褒獎,而刻意在別人面前行善(3節)。

當我們明白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從上帝而來,我們就會樂意成為神秘的給予者,而無需表揚自己或得到別人的讚賞。這位全知的上帝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供應者,祂會喜悅祂子民真誠的慷慨給予,並且祂的稱讚和獎賞遠勝於任何事物。

上帝曾如何透過別人暗中的付出來幫助你?
今天你要用一份匿名的禮物去幫助誰呢?
慈愛的上帝,求祢讓我有機會能為別人付出,
就像祢慷慨無私地為我付出一樣。
作者: 鄧書琪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耶穌談論法利賽人繁重的教導之後(馬太福音5章21-48節),便開始指出他們虛偽的敬虔。耶穌講到所有宗教中常見的三種敬虔行為,也是每個敬虔的猶太人會嚴謹持守的事:解囊捐輸、禱告和禁食(6章1-18節)。捐助窮人乃是律法的規定(申命記15章7-11節)。箴言14章21節和19章17節也提到,凡幫助窮人的便為有福。但耶穌卻警誡人,不要將這一責任當作是贏得人們稱讚的平臺(馬太福音6章1-2節)。上帝不喜悅人出於驕傲和自命不凡,而刻意顯揚助人的行為。事實上,解囊捐輸的事應在「暗中」進行,只讓上帝看見。而上帝「在暗中察看」,必定會獎賞我們(4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公義的上帝

閱讀: 詩篇13篇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15-16章;約翰福音12章27-50節

我倚靠祢的慈愛。—詩篇13篇5節
牠或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替罪牛」。我們不知道牠的名叫黛西、瑪德琳或格溫朵琳(這些名字都有人提過),但在1871年造成三成居民無家可歸的芝加哥大火,歐立瑞太太飼養的一頭母牛被指為罪魁禍首。當時木材建造的房屋加上強風助燃,使火勢延燒了3天,奪去了近300人的性命。

多年來,很多人都認為火災的起因是這頭母牛踢翻了在牛棚內的油燈。但經過深入調查,在126年之後,芝加哥市警察與消防委員會通過一項決議,免除了這頭母牛和牠主人的罪責,並建議仔細審查當時附近一個鄰居的活動。

彰顯公義往往需要時間,聖經也認同這並非易事。在詩篇13篇,「要到幾時呢?」這句話就重複了4次。1-2節說:「耶和華啊,祢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祢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我心裡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但大衛在哀嘆中,找到信心和盼望的理由:「但我倚靠祢的慈愛,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樂。」(5節)

然而,即使公義未能及時彰顯,上帝的愛也不會叫我們失望。我們可以全然信靠並安歇在祂裡面,不單是此刻,更是直到永遠。

上帝以什麼方式向你顯明祂不止息的慈愛?
你今天如何表現出對祂的信靠?
慈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信靠祢,
即便看不到祢在動工,也能全然相信祢。
感謝祢讓我今天就可以放心地仰賴祢的良善和信實。
作者: 龐雅各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希伯來人的詩歌集中,哀詩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種類型。在這類詩篇中,詩人坦然向上帝傾訴自己心底的痛苦,有時,直率得令人心驚。詩篇第13篇是哀詩的典型範例,充分具備舊約學者大衛·蘭姆(David Lamb)博士所說的五個基本要素,包括呼求上帝的名,詩人直接求告上帝(1節,「耶和華啊」);抱怨(1-2節,「要到幾時呢?」);祈求幫助(3-4節,「求祢看顧我,應允我」)。哀詩都會包含這些要素,但內容更完整的哀詩還有兩個更重要的部分:信靠的宣告(5節,「我倚靠祢的慈愛」),以及引發敬拜的呼籲(6節,「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哀詩驅策我們信靠上帝,並期待以讚美代替痛苦的時刻必然來臨。

柯貝爾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約翰福音11章55節-12章11節

約翰福音11章55節-12章11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愛與恨的極端(11:55-12:11)

預查5/4/2020
一. 群眾對耶穌的回應(11:55-57) 11:55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有許多人從鄉下上耶路撒冷去、要在節前潔淨自己。 11:56 他們就尋找耶穌、站在殿裡彼此說、你們的意思如何、他不來過節麼。 11:57 那時、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早已吩咐說、若有人知道耶穌在那裡、就要報明、好去拿他。
1. 這是約翰福音中提到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逾越節】(2:13; 6:4)。 根據律法的要求,【有許多人從鄉下上耶路撒冷去、要在節前潔淨自己】。 在逾越節之前,耶路撒冷很擁擠。 有人估計,在三大節期(五旬節,逾越節,住棚節)期間,有超過百萬的人擠滿了這座城市。 很諷刺的是,以色列民眾熱心潔淨自己,而他們的領袖卻正在無情地陰謀殺害神的兒子,玷污了自己。
2. 聚集在耶路撒冷的大批群眾急切地【尋找耶穌】,並【站在聖殿裡彼此說:“你們的意思如何、他不來過節麼?”】 他們想知道,既然【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早已吩咐說,若有人知道耶穌在哪裡,就要報明,好去拿他】,祂敢在耶路撒冷露臉嗎?他們對耶穌感到濃厚的興趣,但卻沒有信祂。 事實上,他們始終對祂無動於衷。 許多急切期待耶穌的到來,並擁護祂為彌賽亞的人,不久就會喊著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十字架上!” (約19:15)。 他們易變的熱心證明了一件事,就是儘管他們膚淺的關心,事實上,他們與他們仇視的領袖一樣是心硬的。
3. 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就如基督其餘的生活和事工一般,迫使人們對與祂有關的事做出決定。 許多人以信心回應; 其他人則無動於衷; 還有一些人則懷有敵意,非殺死祂不可。 隨著耶穌最後的【逾越節近了】,不久之後,那些無動於衷和懷有敵意的人將聯合起來,將榮耀的主釘在十字架上(林前2:8)。
二. 耶穌來到伯大尼(12:1) 12:1 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之處。
1. 主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是人類歷史的最高點。 祂的生平不僅劃分了日曆(主前“BC”是指“Before Christ”;主後”AD”[anan Domini]是指“in the year of the Lord”),也劃分了人類的命運。 當耶穌警告那些棄絕祂的人時說,“所以我對你們說、你們要死在罪中、你們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約8:24)。在另一場合,祂又說,“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麼.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分爭”(路12:51;參路2:34)。 耶穌基督的與眾不同,引起了愛與恨,熱心與棄絕,崇拜與褻瀆,信仰與不信的極端對立。 不同的人對祂有不同的回應,就此分為綿羊與山羊,稗子與麥子,信徒與非信徒,得救的與失喪的人。
2. 約翰寫了他的福音,介紹耶穌為神的兒子和彌賽亞(約20:31)。同時,他還記載了人們對耶穌宣稱祂是彌賽亞和祂所行的神蹟的反應。 因此,約翰列舉了許多相信耶穌的人(1:35–51; 2:11; 4:28–29, 41–42, 53; 6:69; 9:35–38; 10:42; 11:27, 45; 12:11; 16:27, 30; 17:8; 19:38–39; 20:28–29),與那些棄絕祂的人的例子(1:10-11; 2:20; 3:32; 5:16-18, 38-47; 6:36, 41-43, 64, 66; 7:1,
約翰福音 11:55-12:11 Page 2
5, 20, 26-27, 30-52; 8:13-59; 9:16, 29, 40-41; 10:20, 25-26; 11: 46-57; 12:37-40)。
3. 在這段有關馬利亞膏耶穌的故事中,信和不信的主題顯得特別清晰。 馬利亞敬虔的作為體現了信心和愛心。 猶大的冷漠,滿心算計,冷嘲熱諷意味著不信和仇恨。 本段還記載了對耶穌的其它反應,包括馬大熱心的服侍,人群的冷漠,以及宗教領袖的敵意。
4. 主耶穌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激起了敵對的猶太人領袖要置祂於死地(約11:46-53)。 他們決定必須殺死耶穌和拉撒路。 由於耶穌死的時刻尚未到來(約7:30; 8:20; 12:23; 13:1),祂就離開耶路撒冷,住在以法蓮村(約11:54),大約在十二英里外北部曠野的邊緣。 從那裡,祂短暫地拜訪了撒馬利亞和加利利(路17:11–19; 28),然後在【逾越節前六日、耶穌(再次)來到(回到)伯大尼】。約翰將伯大尼描述為【拉撒路】居住的村莊,而現在拉撒路應該是當地最知名的居民,因為耶穌【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了。
5. 從對為耶穌所預備的晚餐的描述中,出現了五種對耶穌的不同反應:馬大盡心的服侍,馬利亞謙卑的犧牲,猶大假冒為善的自我,眾人虛假的表面,以及宗教領袖懷有敵意的陰謀 。
三. 盡心的服侍(12:2) 12:2 有人在那裡給耶穌預備筵席.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
1. 猶太人公會頒布法令,任何知道耶穌在哪裡的人都應該向他們報告(約11:57)。 但是,主耶穌在伯大尼的朋友們沒有將祂當作罪犯一樣交給猶太人,反而為祂【預備】了一個【筵席】,表達他們對祂的愛,特別是對祂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這件事的感謝。 由於【筵席】是指一日中的主餐,時間很長,為的是讓參與者可以有很多時間悠閒地交談。 來賓坐在地上,斜倚在一邊的肘上,頭朝那張低矮的U形桌子。 不知道當時在場有多少人,但至少有耶穌,十二門徒,馬利亞,馬大,拉撒路,並且可能還有長大痲瘋的西門。
2. 路加記載了耶穌幾個月前曾拜訪了馬利亞和馬大的住所(路10:38-42): 10:38 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裡。 10:39 他有一個妹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 10:40 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阿、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麼.請吩咐他來幫助我。 10:41 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 10:42 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使讀者更深入了解【馬大】為何在那裡【侍候】,即使這並不是在她家裡。
3. 即使經過這樣的責備,【馬大】在此處對她所感興趣的事仍然是認真地【侍候】。 (約翰將【拉撒路】描述為【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暗示這筵席不在他和他的姐妹的家中)。太26:6和可14:3不僅僅是暗示,還清楚指出筵席是在“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儘管西門仍然被稱為“長大痲瘋”,但顯然他已經得醫治了,不然大家不會聚集在一個仍然長大痲瘋的人家裡。因為痲瘋病不僅會傳染,而且在社交禮儀方面被認為是“不潔淨的”(利13:45)。如果西門還未痊癒,他也不會在
約翰福音 11:55-12:11 Page 3
他的房子裡舉行筵席,因為痲瘋病者是社會上的被遺棄者(民5:2)。根據當時有限的醫學知識,痲瘋病是無法醫治的,可見早先耶穌已醫治了他。
4. 儘管有其他服侍的人,當時馬大的服侍是針對耶穌的,因此她值得被稱讚的原因有兩個:出於對耶穌的感激之情,以及以她最懂得的方式來殷勤地表現她對耶穌的尊崇。這次,耶穌沒有責備她。所有基督徒應當像她一樣無私地事奉(羅12:11, 參考加5:13; 西3:24; 來9:14)。耶穌說:“ 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太23:11),並宣稱自己:“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加福音22:27),還有“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太20:28)。保羅一再描述自己是耶穌基督的僕人(羅1:1; 林後4:5; 加1:10; 腓1:1; 多1:1; 參林前3:5; 4:1; 林後3:6; 6:4; 11:23),就如雅各(雅1:1),彼得(彼後1:1),猶大(猶1),和約翰(啟 1:1)一樣。在約12:26中,主應許了那些忠心事奉祂的人:“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那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在這個場合,儘管馬大的謙卑事奉好像被馬利亞的虔誠敬拜蓋過,但馬大的事奉所得的嘉獎和討主的喜悅絕不遜於馬利亞的。
四. 馬利亞的謙卑犧牲(12:3) 12:3 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
1. 如同在本書中對她的描述(參約11:32-33; 路10:39),馬利亞再次在兩姐妹中更是顯得沉思,思考,和富有情感。出於她對耶穌的異乎尋常自發的愛,【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一斤(羅馬的量度,相當於今天的十二盎司)的【香膏】是很大量的。哪噠(Nard)是一種香精油,是從印度北部山區的植物的根和長穗中提取的。用【哪噠】製成的香膏是【極貴的】,因為必須從老遠的印度進口原料。馬利亞所用的【哪噠】品質純真(【真】),因此更有價值。有人認為這瓶香膏值“三十兩銀子”(可14:5),與猶大所說的一致(約12:5)。正如下面第5節的討論所指出的,這數目相當於一年的工資。裝著它的極貴的玉瓶(雪花石膏瓶)也增加了其價值(太26:7)。她打破了玉瓶(可14:3),等於放棄了容器與裡面的香膏。香膏可能是馬利亞所擁有最貴重的東西。但是就像大衛(撒上24:24)一樣,她拒絕奉獻任何對她沒有價值的東西。她對主的愛是無限制的。
2. 馬太(太26:7)和馬可 (可14:3) 都分別記載馬利亞將香膏倒在耶穌的頭上,而約翰則說她將香膏【抹耶穌的腳】。這三處的描述都沒有矛盾。由於主斜倚靠在矮桌旁,腳向後伸,馬利亞可以輕鬆地先將香膏倒在祂的頭上,然後倒在祂的身體上(太26:12),最後倒在祂的腳上。她接下來的舉動震驚了旁觀者,比倒出昂貴的香膏的舉動更甚,她【又用自己頭髮去擦】耶穌的腳。猶太人認為替別人洗腳是有辱人格的,只有最低等的奴隸才必須作這種事(替耶穌解鞋帶,約1:27)。在即將來的逾越節前,當耶穌與十二門徒在馬可樓上吃晚餐時,門徒中沒有一個願意洗別人的腳,因此耶穌以至高無上的舉動和謙卑的榜樣替門徒洗腳(參約13:1-15)。但是,比馬利亞用昂貴的香膏抹耶穌的腳更令人震驚的是,她放下了頭髮。對於一個受人尊敬的猶太婦女而言,在公開場合這樣做是不雅的,甚至是不道德的。但是
約翰福音 11:55-12:11 Page 4
馬利亞並不擔心她可能因此而面臨的恥辱。相反地,她只專注於表達她愛主的心和對基督的尊崇,一點沒有顧慮到這會帶給她羞辱。
3. 約翰特別提到【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證明了馬利亞的謙卑奉獻行為是奢侈的。她不在乎她所付出的代價,無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在聲譽上。 她對耶穌基督的愛可以從她的捨己來衡量。 結果,正如主所宣告的那樣,馬利亞的高貴舉止被當作”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可14:9)。
4. 路加也記載了一個非常類似的事件: 7:36 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和他喫飯.耶穌就到法利賽人家裡去坐席。 7:37 那城裡有一個女人、是個罪人.知道耶穌在法利賽人家裡坐席、就拿著盛香膏的玉瓶、 7:38 站在耶穌背後、挨著他的腳哭、眼淚溼了耶穌的腳、就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用嘴連連親他的腳、把香膏抹上。 7:39 請耶穌的法利賽人看見這事、心裡說、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誰、是個怎樣的女人、乃是個罪人。 (路7:36–39)
5. 很明顯,這是完全不同的事件,因為它發生在加利利,而不是伯大尼。它的特點是一個女人,而不是馬利亞,是個罪人(可能是妓女)。 並且發生在我們主傳道的更早時期,而不是在耶穌在世的最後一週(Passion Week)。 而且這是發生在法利賽人的家中,而不是在痲瘋病人西門家。
五. 猶大假冒為善的自我(12:4-8) 12:4 有一個門徒、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12:5 說、這香膏為甚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 12:6 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12:7 耶穌說、由他罷、他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 12:8 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1. 馬利亞令人震撼和出乎意外的舉動所帶來的震驚與沉默,突然被一個抗議的聲音所中斷。有些英文譯本在第4節的開頭加了一個連接詞“But”(但),引進了一個鮮明與上文的對比:馬利亞的無私與猶大的自私。按照約翰福音的慣例,約翰在此處對【加略人猶大】的描述強調了兩個事實。首先,他是主的【一個門徒】(太10:4; 26:14, 47; 可14:43; 路22:3, 47; 約6:71);第二,他【將要賣耶穌】(太26:25; 27:3; 可3:19; 14:10; 路6:16; 22:4, 48; 約6:71; 13:2, 26- 29; 18:2, 5; 參徒1:16)。猶大的背叛是如此令人震撼和獨特,以至於福音書著者們每逢想到他或提及他時不能忘記這兩點。他不只是基督的跟隨者,而且是與主耶穌最親近的人之一,這使他的背叛更加令人髮指。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卑鄙的行為,配得最嚴厲的懲罰。用主耶穌基督令人恐懼的話說:“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著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太26:24)。
2. 猶大為了要表現他是一個仁慈的人,就對一件如此揮霍金錢的事表示憤怒,並大聲說道:【這香膏為甚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按時間順序,這是新約聖經中所記載的猶大所說的第一句話。這句話暴露了控制他內心的貪婪,野心,和自私。他與耶穌同甘共苦,期望祂能引入多數猶太人所期待的政治性的,地上的彌賽亞國度。身為耶穌身邊的人之一,猶大曾熱切期望在那個國中有一個崇高的地位。但現
約翰福音 11:55-12:11 Page 5
在,對他來說,那個夢想已經破滅了。耶穌如此激怒猶太領袖,以致他們打算殺死祂(約7:1; 11:53)。不僅如此,主親自警告門徒祂的死是不可避免的(可8:31; 9:31; 10:33)。當加利利的群眾試圖要強迫耶穌作王,主耶穌卻拒絕接受這個建議(約6:14-15)。
3. 猶大的夢想破滅。既然他的野心不可能實現,他就決定至少對他浪費在耶穌身上的三年,獲得一些經濟上的補償。約翰當時不知道,但多年後回想起來,對猶大的真正動機表達了恰當,蒙啟發的評論:【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如上所述,馬利亞的香膏值很多錢;因為對於一個普通的勞工,十分之一兩(一錢=1 denarii)相當與一天的工資(太20:2),所以【三十兩銀子】等於一年的工資(考慮到安息日和其它的聖日)。猶大看到這麼多錢卻無法收為己有,就大大生氣,於是對馬利亞怒吼。 猶大不贊同馬利亞的舉動,不是因為失去了賙濟窮人的機會,而是因為他自己失去了從錢包中竊取的機會。他看似的“義怒”是如此有說服力,以至於其他人也加入了他的抗議(太26:8-9; 可14:4-5)。
4. 儘管有些人試圖在猶大身上冠上高尚的動機,但聖經將他描繪成一個貪婪的賊和一個殺人的叛徒,甚至是 魔鬼(約6:70-71; 參 約13:2, 27)。 猶大是歷史上錯失良機的最好例證。
5. 猶大與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一起生活了三年。 但至終卻棄絕了祂,出賣了祂,被罪惡感所勝過(但不是真正的悔改)而自殺了,“往自己的地方去了”(徒1:25),也就是地獄(約17:12)。
6. 主立即捍衛馬利亞,嚴厲地斥責猶大(原文“由”的動詞是第二人稱單數,意思是“你(猶大)由她罷”),就吩咐猶大,【由他(她)罷、他(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 耶穌的意思顯然不是要馬利亞把香膏(或其中一部分)留到安葬祂時用,因為她已經全然將香膏毫無保留地用在耶穌身上(參可14:3)。 儘管解經家在如何理解這些詞語上存在分歧,但最令人滿意的解釋是:“讓她罷!她沒有(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賣了香膏,並保存香膏直到埋葬我那天”。
7. 馬利亞的舉動是她對基督的愛與奉獻的自發傾瀉。 然而,就像該亞法無意中的預言(11:49-52)一樣,它具有更深的意義。 耶穌在太26:12中說:“他將這香膏澆在我身上、是為我安葬作的”(參可14:8)。 耶穌預言的“安葬”不是實際將屍體放在墳墓中,而是她剛剛所行的膏耶穌的舉動,祂認為這是祂即將死亡和安葬的象徵。 在第一世紀的喪葬費中,香膏是很昂貴的花費,是用來掩蓋腐爛氣味的(參約11:39)。 馬利亞的這一舉動,就像該亞法(約11:49-52)的情況一樣,揭示了比她當時意識到的現實要大得多的現實。 她的膏抹預示著後來亞利馬太人約瑟和尼哥底母將在耶穌死後所行的(約19:38-40)。
8. 如果猶大真的想幫助窮人,他不會沒有機會,因為正如耶穌提醒所有人,【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參可14: 7)。主並沒有輕看對窮人的慈善工作(參申15:11),而是要門徒清楚知道每件事的優先次序。 像馬利亞對主那樣做的機會不會持續很久,因為【你們(門徒)不常有我(耶穌)】,祂的肉身不能一直與他們同在。 在此,主的話再次預示了祂的死亡離祂已經臨近(不到一週)。
9. 猶大現在正站在十字路口。 脫去偽君子的假面具,不要假裝【掛念窮人】而實際上卻【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他所面對的是最終的決定。 他可以謙卑、悔改地俯伏在耶穌的腳下,認罪悔改,並求主寬恕。 或者他可以驕傲地硬著自己
約翰福音 11:55-12:11 Page 6
的心,拒絕悔改,屈服於撒但的權勢之下,背叛主。 他悲慘地,罪惡地選擇了後者,儘管這正符合了神犧牲祂兒子的目的(參約13:18-19),但後果卻完全由他自己承擔。 在這件事之後,“ 十二門徒之中有一個加略人猶大、去見祭司長、要把耶穌交給他們。 他們聽見就歡喜、又應許給他銀子.他就尋思如何得便、把耶穌交給他們”(馬可福音14:10-11)。
六. 眾人虛假的表面(12:9) 12:9 有許多猶太人知道耶穌在那裡、就來了、不但是為耶穌的緣故、也是要看他從死裡所復活的拉撒路。
1. 安息日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許多猶太人】【知道耶穌在】伯大尼,【就來了】。他們到伯大尼來【不但是為耶穌的緣故,也是要看他從死裡所復活的拉撒路】。 那個引起轟動的神蹟消息傳開了,好奇的人群想看這個行神蹟者並祂所復活的人。
2. 這些人還沒有像猶大和猶太人宗教領袖那樣公開敵視耶穌,但是他們也沒有像馬大和馬利亞那樣對耶穌忠誠。 他們是追隨最新感覺,尋求刺激的人,表面上對耶穌感興趣,但在屬靈上無動於衷,最終與耶穌對立。 像老底嘉教會的信徒一樣,他們“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啟3:16)。 當耶穌凱旋進入耶路撒冷時,他們會向祂歡呼,大喊“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約12:13)。 但幾天後,他們會喊著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十字架上”(約19:15),並有些人會譏誚祂,因為他正被掛在十字架上(太27:39-40)。
七. 領袖們懷有敵意的陰謀(12:10-11) 12:10 但祭司長商議連拉撒路也要殺了. 12:11 因有好些猶太人、為拉撒路的緣故、回去信了耶穌。
1. 聚集到伯大尼去看耶穌和拉撒路的人群絕沒有逃脫猶太當局的注意。冷酷無情的【祭司長】已經密謀要殺害耶穌(約11:53)。現在他們擴大了這個陰謀,【商議連拉撒路也要殺了】。作為耶穌有行神蹟的大能,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的證人,一個活著的拉撒路對撒都該人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因有好些猶太人、為拉撒路的緣故、回去信了耶穌】(參約11:48)。他成為主耶穌是彌賽亞的宣稱不可否認的見證。不僅如此,在另一方面,一個復活的人令撒都該人感到尷尬,因為“撒都該人常說沒有復活的事”(太22:23)。他們無法推翻活生生的拉撒路成為無可辯駁的見證,就試圖藉著殺死他來毀滅這個證據。有名的解經家莫里斯(Leon Morris)曾指出,“他們的欺騙像蜘蛛網一樣正在擴大。很有趣的是大祭司該亞法曾說過:‘獨不想一個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國滅亡、就是你們的益處’(約11:50)。看來好像一個人死還不夠,現在必須增加到兩個人。邪惡就是這樣增長了”。
2. 沒有人可以對耶穌基督持中立的態度。 正如祂自己所警告的:“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路加福音11:23)。 像馬利亞和馬大那樣愛祂和事奉祂,或像眾人一樣對祂漠不關心和猶豫不定,還是像猶大和大祭司那樣憎恨和對抗祂,每個人都會站在這三者中的一個地方。 然而,這立場決定著每個人永恆的命運,因為“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2)。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約翰福音12章12-26節

約翰福音12章12-26節: 講義(龍漢泉弟兄),講義(蕭嘉全長老)

受難週的主日(Palm Sunday)(龍漢泉弟兄)

1. 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

12:12 第二天,有許多上來過節的人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 12:13 就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他,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 12:14 耶穌得了一個驢駒,就騎上,如經上所記的說: 12:15 錫安的民(原文是女子)哪,不要懼怕!你的王騎著驢駒來了。 12:16 這些事門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穌得了榮耀以後才想起這話是指著他寫的,並且眾人果然向他這樣行了。 12:17 當耶穌呼喚拉撒路,叫他從死復活出墳墓的時候,同耶穌在那裏的眾人就作見證。 12:18 眾人因聽見耶穌行了這神蹟,就去迎接他。 12:19 法利賽人彼此說:「看哪,你們是徒勞無益,世人都隨從他去了。」
12『第二天』
就是逾越節前五天(12:1),也就是Palm Sunday。從當天起的一個禮拜常被稱為受難週。
『許多上來過節的人』
當時幾乎所有虔誠的猶太教徒都來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裡面不但有猶太人,也有歸信猶太教的外邦人。參20節。所以迎接耶穌的人中有猶太人,很可能也有外邦人。
13『棕樹枝』
常用於節日(利23:40要拿美好樹上的果子和棕樹上的枝子,與茂密樹的枝條並河旁的柳枝,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歡樂七日),也象徵敬拜(啟7:9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他們乃是以一種迎接得勝君王的心情來迎接耶穌。
『和散那…以色列王』
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是稱頌的話。這些猶太人(和歸信猶太教的外邦人)聽見耶穌的事跡,出去迎接他,因為他們以為耶穌就是那位來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外族的統治,在地上建立榮耀國度的彌賽亞。他們不知道耶穌在地上建立有形的天國之前,必須先在人心裡建立起無形的天國—在信他的人心裡作王。他要先來拯救人脫離罪惡的轄治,將新的生命賜給人,然後再臨到地上作王。因此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所有的人都離棄他,他們完全忘記了五天前他們歡呼迎接耶穌進耶路撒冷的情形。今天的猶太人仍然在等待那位彌賽亞的來臨,他們和當時的猶太人一樣不明白福音的真理。
14『如經上所記的說』
13和15節都是應驗了舊約聖經的話。13節出自詩118:26(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15節出自亞9:9(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這兩段經文都是預言將來要來的彌賽亞,如今都應驗在耶穌身上。參16節。
15「不要懼怕,你的王騎著驢駒來了」
當主耶穌在世的最後一週,進耶路撒冷接受十字架之酷刑時,他是以君王的身分出現於居住在地上的屬地子民眼前。雖然如此,他並不是以威嚴顯赫的樣式君臨,而是和和平平、溫溫柔柔地來到,這是他騎著驢駒子所給人的印象。耶穌得驢駒的經過在其他三本福音書裡都有記載,但約翰福音卻是一語帶過。
16『門徒起先不明白』
從本節可看出門徒在聖靈降臨之前,對於真理的認識非常有限。『耶穌得了榮耀』指耶穌復活升天,並且賜下聖靈。有許多主所說的話和與主有關的事他們都不明白,一直到聖靈降臨之後,才「(約14:26)將一切的事指教他們,並且要叫他們想起主對他們所說的一切話」。
我們今天比起門徒有福的多。我們一信耶穌就得到了聖靈,並且他與我們永遠同在。我們讀經時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求聖靈指引,生活上更可以求他幫助來遵行神的旨意。
17-18『耶穌呼喚拉撒路』
雖然拉撒路沒有說過一句話(至少聖經沒有記載),卻是為主作了美好的見證。他的生命本身就在說話。可見一個人要領人歸主,不見得只能靠言語的傳講。生活上的見證,特別是生命的改變,更能吸引人來到主面前。有人正好相反。開始時藉著言語帶領人來到教會,後來卻因為生活上的軟弱讓人離開,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眾人就作見證…聽見耶穌行了這神蹟…就去迎接他』
這些看見耶穌行這神蹟的人並沒有藏著掖著,而是向其他人宣講做見證,那些人因此願意去見耶穌。我們也應該時時刻刻將神的恩典見證出來,讓人願意來到耶穌面前。
19『你們是徒勞無益』
神定意要成就的事,不論人如何抵擋都沒有用。法利賽人千方百計要逼迫耶穌,攔阻他的事工,結果卻是自己承認他們一切所做的都徒勞無益。我們若是能夠行在神的旨意中,也就不怕任何的困難和險阻,因為神的旨意是沒有人能抗拒的。
『世人』
有可能是誇張的說法,表示大批的百姓都跟隨了耶穌。但更可能是這些法利賽人看見不但猶太人去迎接耶穌,甚至有外邦人也去迎接耶穌(參20-21)。
這些上到耶路撒冷的人是來過什麼節?「第二天」是那一天?
他們如何迎接耶穌?棕樹枝有什麼特別意義?他們為什麼要迎接耶穌?
他們最盼望的事是什麼?他們對耶穌的認識有什麼錯誤?
如果今天你聽見有人行了許多神蹟奇事,你會去迎接他嗎?為什麼?
耶穌再來時有什麼徵兆?和他第一次來有什麼不同?(參太24)
耶穌的門徒和他相處有多久?他們了解耶穌所做所說的嗎?
為什麼會如此?你會覺得驚訝嗎?
如果你是當時的門徒,你會認為耶穌是誰?會比那些門徒更清楚嗎?
今天我們比起當時的門徒有何不同?有什麼優勢和劣勢?對你有什麼影響?
我今天也像當年的猶太人一樣盼望彌賽亞來臨嗎?我盼望他什麼?
我所盼望的彌賽亞是一位怎樣的人物?為什麼會這樣認為?
你認為馬大、馬利亞、拉撒路三位誰最能見證主?為什麼?
拉撒路如何見證主?結果如何?
曾經有人看出我的生活與人不同嗎?曾經有人因為我的影響而認識主嗎?
你覺得以生活來見證主最困難的地方是什麼?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嗎?
2. 耶穌的死使萬人得救
12:20 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臘人。 12:21 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 12:22 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 12:23 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12:24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12:25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12:26 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20『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
逾越節本來是純猶太人的節日,為的是慶祝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的恩典。現在竟然有希臘人來過節,證明他們願意歸化為猶太人,與神的子民一同紀念神的作為。參19節「世人都隨從他去了」。
21-22『我們願意見耶穌』
意即我們想當面請教主耶穌。他們願意來見耶穌,表示他們也是盼望彌賽亞國度的來臨。而門徒們沒有拒絕他們的要求,將他們的意願告訴耶穌。這就應驗了耶穌前面的預言「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裏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10:16)「也不但替這一國死,並要將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歸一。」(11:52)主耶穌降生時,有外邦人(博士)特來拜他;此時,在他臨上十字架之前,又有外邦人來求見。這是顯明,他乃是全人類的救主。無論什麼人只要願意尋求主,就可以蒙恩得救。
23『時候到了』
耶穌以前一直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現在他終於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換言之,他在世的工作馬上就要完成了。再過四天,耶穌就將被逮捕,然後受審,被鞭打,被釘死,他的救贖工作就完成了。現在有一個奇妙的事情,就是這些希臘人來見耶穌。當外邦人開始尋求神的時候,就證明耶穌的救贖工作乃是針對全世界所有的人的。他不但要救以色列人,也要救外邦人,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
24『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
本節是非常有名的經節,是耶穌預言自己的死。耶穌將自己的身體比做麥子,將自己上十架比做麥子種在地裡。從人來看,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是一個失敗,是一個悲劇(這也是成功神學的看法);但從神來看,耶穌的受死卻是他得榮耀的時候,是眾人因此得生命的時候。耶穌一個人的死,就結出了歷世歷代所有信徒的子粒來。信徒也當效法基督,若要為主多結果子,最好的辦法便是捨己。
25『生命』
在這裡指肉體(今生)的生命(靈魂)。主的意思乃是說「愛惜自己今世生命的,反而會(在審判的時候)失去它;而在這世上恨惡自己今世生命的,反而會(在復活的時候)保守它到永生。」。
26『服事』
耶穌對服事(事奉)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解。「服事主」和「跟從主」是不能分的,就像僕人不能和主人分開一樣。「跟從主」的意義就是「主在哪裏,服事主的人也要在那裏」。僕人若不在主人旁邊,怎能服事主人呢?(參詩123:2僕人的眼睛怎樣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樣望主母的手。)常親近神,才能明白神的旨意,才清楚主要我們做什麼,而不是我們覺得主要什麼。我們不是憑自己的感覺或喜好來服事主,乃是憑神的旨意來服事他。如何明白神的旨意呢?就是要時時刻刻跟從他,親近他。藉著親近神(讀經、禱告、服事、見證…),我們就可以「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
耶穌在此也給門徒一個應許,也是一個極大的榮耀,就是父神會尊重(honor)那些服事基督的人。我們是何等人?本來根本不配來到神面前,也不配來服事他的,今天居然會蒙這聖潔榮耀的造物主尊重,這是何等大的福氣。這也給所有服事基督的人一個極大的勉勵。
希臘人來求見耶穌有什麼特別意義?這些希臘人是什麼人?
耶穌聽見有希臘人來求見他有什麼反應?人子得榮耀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24節的麥子指什麼?「死」是什麼意思?子粒指什麼?
我們在這一點上可以效法耶穌什麼?我要如何「死」?
25節的生命指什麼?「愛惜生命」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失喪生命?
「恨惡生命」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就會保守生命到永生?
本節是否教導我們要禁慾苦修?我們應當如何看待我們今生的生命?
你認為「服事主」是什麼意思?你認為做什麼事是服事主?
你認為「跟隨主」是什麼意思?你認為什麼樣的人是跟隨主的人?
「服事主」和「跟隨主」兩者有關係嗎?有什麼關係?
一個人能夠服事主而不跟隨主嗎?為什麼 為什麼 ?
我是一個服事主的人嗎 我是一個服事主的人嗎 我是一個服事主的人嗎 我是一個服事主的人嗎 ?我在什麼時候服事主 我在什麼時候服事主 我在什麼時候服事主 我在什麼時候服事主 ?
我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還是按照主的心意來服事他?我如何知道主的心意?
我是一個跟隨主的人嗎?我是如何跟隨他?我知道耶穌在那裡嗎?
今天的查經對我有什麼幫助?我願意立志作些什麼事情嗎?
和合本
環球新譯本
12:12 第二天,有許多上來過節的人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 12:13 就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他,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 12:14 耶穌得了一個驢駒,就騎上,如經上所記的說: 12:15 錫安的民(原文是女子)哪,不要懼怕!你的王騎著驢駒來了。 12:16 這些事門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穌得了榮耀以後才想起這話是指著他寫的,並且眾人果然向他這樣行了。 12:17 當耶穌呼喚拉撒路,叫他從死復活出墳墓的時候,同耶穌在那裏的眾人就作見證。 12:18 眾人因聽見耶穌行了這神蹟,就去迎接他。 12:19 法利賽人彼此說:「看哪,你們是徒勞無益,世人都隨從他去了。」 12:20 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臘人。 12:21 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 12:22 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 12:23 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12:24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12:25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12:26 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12第二天,有一大群上來過節的人,聽見耶穌要來耶路撒冷,
13就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他,歡呼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
14耶穌找到一頭小驢,就騎在上面,正如經上所記的:
15 “錫安的居民哪,不要懼怕;看哪,你的王來了,他騎著小驢來了。”
16門徒起初不明白這些事,可是到耶穌得了榮耀以後,他們才想起這些話是指著他說的,並且人們果然向他這樣行了。
17那些和耶穌在一起,看見他叫拉撒路從墳墓出來,又使他從死人中復活的群眾,都為這事作見證。
18群眾因為聽見他行了這神蹟,就去迎接他。
19於是法利賽人彼此說:“你們看,你們都是徒勞無功,世人都去跟隨他了!”
20上去過節作禮拜的人中,有些是希臘人。
21他們來到加利利的伯賽大人腓力那裡,請求他,說:“先生,我們想見耶穌。”
22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就和腓力去告訴耶穌。
23耶穌對他們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24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果實來。
25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喪掉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必會保全生命到永遠。
26如果有人服事我,就應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會在哪裡;如果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NIV
ESV
NASB
12The next day the great crowd that had come for the Feast heard that Jesus was on his way to Jerusalem.
13They took palm branches and went out to meet him, shouting, "Hosanna! Blessed is he who comes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Blessed is the King of Israel!"
14Jesus found a young donkey and sat upon it, as it is written, 15"Do not be afraid, O Daughter of Zion; see, your king is coming, seated on a donkey's colt."
12The next day the large crowd that had come to the feast heard that Jesus was coming to Jerusalem.
13So they took branches of palm trees and went out to meet him, crying out, "Hosanna! Blessed is he who comes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even the King of Israel!"
14And Jesus found a young donkey and sat on it, just as it is written,
15"Fear not, daughter of Zion; behold, your king is coming, sitting on a
12On the next day the large crowd who had come to the feast, when they heard that Jesus was coming to Jerusalem,
13took the branches of the palm trees and went out to meet Him, and began to shout, "Hosanna! Blessed is he who comes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even the King of Israel."
14Jesus, finding a young donkey, sat on it; as it is written,
15" Fear not, daughter of Zion; behold, your king is coming, sitting on a donkey's colt."
16These things His disciples
16At first his disciples did not understand all this. Only after Jesus was glorified did they realize that these things had been written about him and that they had done these things to him.
17Now the crowd that was with him when he called Lazarus from the tomb and raised him from the dead continued to spread the word.
18Many people, because they had heard that he had given this miraculous sign, went out to meet him.
19So the Pharisees said to one another, "See, this is getting us nowhere. Look how the whole world has gone after him!"
20Now there were some Greeks among those who went up to worship at the Feast.
21They came to Philip, who was from Bethsaida in Galilee, with a request. "Sir," they said, "we would like to see Jesus."
22Philip went to tell Andrew; Andrew and Philip in turn told Jesus.
23Jesus replied, "The hour has come for the Son of Man to be glorified.
24I tell you the truth, unless a kernel of wheat falls to the ground and dies, it remains only a single seed. But if it dies, it produces many seeds.
25The man who loves his life will lose it, while the man who hates his life in this world will keep it for eternal life.
26Whoever serves me must follow me; and where I am, my servant also will be. My Father will honor the one who serves me.
donkey's colt!"
16His disciples did not understand these things at first, but when Jesus was glorified, then they remembered that these things had been written about him and had been done to him.
17The crowd that had been with him when he called Lazarus out of the tomb and raised him from the dead continued to bear witness.
18The reason why the crowd went to meet him was that they heard he had done this sign.
19So the Pharisees said to one another, "You see that you are gaining nothing. Look, the world has gone after him."
20Now among those who went up to worship at the feast were some Greeks.
21So these came to Philip, who was from Bethsaida in Galilee, and asked him, "Sir, we wish to see Jesus."
22Philip went and told Andrew; Andrew and Philip went and told Jesus.
23And Jesus answered them, "The hour has come for the Son of Man to be glorified.
24Truly, truly, I say to you, unless a grain of wheat falls into the earth and dies, it remains alone; but if it dies, it bears much fruit.
25Whoever loves his life loses it, and whoever hates his life in this world will keep it for eternal life.
26If anyone serves me, he must follow me; and where I am, there will my servant be also. If anyone serves me, the Father will honor him.
did not understand at the first; but when Jesus was glorified, then they remembered that these things were written of Him, and that they had done these things to Him.
17So the people, who were with Him when He called Lazarus out of the tomb and raised him from the dead, continued to testify about Him.
18For this reason also the people went and met Him, because they heard that He had performed this sign.
19So the Pharisees said to one another, "You see that you are not doing any good; look, the world has gone after Him."
Greeks Seek Jesus
20Now there were some Greeks among those who were going up to worship at the feast;
21these then came to Philip, who was from Bethsaida of Galilee, and began to ask him, saying, "Sir, we wish to see Jesus."
22Philip came and told Andrew; Andrew and Philip came and told Jesus.
23And Jesus answered them, saying, "The hour has come for the Son of Man to be glorified.
24"Truly, truly, I say to you, unless a grain of wheat falls into the earth and dies, it remains alone; but if it dies, it bears much fruit.
25"He who loves his life loses it, and he who hates his life in this world will keep it to life eternal.
26"If anyone serves Me, he must follow Me; and where I am, there My servant will be also; if anyone serves Me, the Father will honor him.


約翰福音 12:12-26(蕭嘉全長老)

6/8/2020 12 第二天,有許多上來過節的人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 13 就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他,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 14 耶穌得了一個驢駒,就騎上,如經上所記的說: 15 錫安的民(原文作女子)哪,不要懼怕!你的王騎著驢駒來了。 16 這些事門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穌得了榮耀以後才想起這話是指著他寫的,並且眾人果然向他這樣行了。 • 12:12 當時耶穌的名聲已經傳開,所以有許多人想趁逾越節的時候在耶路撒冷能看到耶穌.約12:9-11“有許多猶太人知道耶穌在那裡,就來了,不但是為耶穌的緣故,也是要看他從死裡所復活的拉撒路。… 因有好些猶太人為拉撒路的緣故,回去信了耶穌。” • 12:13 這就是棕櫚主日(Palm Sunday)的由來.“和散那”是希伯來的讚美詞,太21:9“前行後隨的眾人喊著說: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是稱頌的話)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 詩篇 118:25-26 :“25耶和華啊,求你拯救!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亨通!26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我們從耶和華的殿中為你們祝福!” • 12:14-15 耶穌如何得了一個驢駒,在另外三福音書都有記載,可見是神所預備的. 路加福音 19:30-35 “30你們往對面村子裡去,進去的時候,必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那裡,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可以解開牽來。31若有人問為什麼解他,你們就說:主要用他。32打發的人去了,所遇見的正如耶穌所說的。33他們解驢駒的時候,主人問他們說:解驢駒作什麼﹖34他們說:主要用他。35他們牽到耶穌那裡,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扶著耶穌騎上。”. • 12:16 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在舊約裡已有預言,撒加利亞書9:9“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耶穌是王,祂來是為了拯救我們, 祂是謙謙和和地騎著驢駒,進入聖城耶路撒冷.並不是世人所期望的騎著戰馬,高姿態地趕走羅馬人,復興以色列國的王.並且“眾人果然向他這樣行了”耶路撒冷的人果然如撒加利亞書的預言“大大喜樂,而且歡呼”. 門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穌受難,復活,升天以後才想起這個預言是指著耶穌寫的.耶穌自己也說過(路24:24)“耶穌對他們說: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 討論問題: 1. 甚麼是“耶穌得的榮耀”? 十字架是羞辱的記號還是榮耀的記號? 復活, 升天是耶穌得的榮耀嗎? 2. 門徒為何起先不明白? 後來甚麼事件使門徒了解先知的話是指著耶穌寫的? 是耶穌的受死嗎? 復活嗎? 升天嗎? 還有其他的事件嗎?
Page 2
17 當耶穌呼喚拉撒路,叫他從死復活出墳墓的時候,同耶穌在那裡的眾人就作見證。 18 眾人因聽見耶穌行了這神蹟,就去迎接他。 19 法利賽人彼此說:看哪,你們是徒勞無益,世人都隨從他去了。 • 耶穌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走出墳墓,看見的多有信祂的(約11:45),也為耶穌作見證(約12:17),聽見耶穌行了這神蹟的,就去迎接耶穌進耶路撒冷城(約12:18).有好些猶太人為拉撒路的緣故回去信了耶穌(約12:11),可以看出耶穌的名聲大大地傳開了. • 但是祭司長和法利賽人看見“世人都隨從他去了”,感到本身的權力受到挑戰,非但不信,還商議要殺耶穌(約11:53),甚至連拉撒路也要殺了(約12:10). 討論問題: 1. 為什麼有好些猶太人為了拉撒路的緣故信了耶穌,同時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非但不信,還想著 要把耶穌和拉撒路都殺了,有如此極端相反的反應? 2. 為什麼今天我們傳福音也是有人信,有人不信? 不信的主要原因在哪裡? 是我們沒有見證, 是他們沒有開放的心? 我們應如何為此禱告? 20 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利尼人。 21 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 22 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 23 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24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25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26 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那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 12:20-22 希利尼(希臘)人來到耶路撒冷過猶太人的逾越節,可能是相信神的希臘人. 希臘人屬外邦人,在聖殿裡只能進到外邦人院為止,他們大概也因為聽到耶穌的名聲,加上腓力有個希臘名字,就找耶穌的門徒腓力引見.腓力和安得烈是同鄉,約1:44“這腓力是伯賽大人,和安得烈、彼得同城。”,兩人一同去告訴耶穌. 這段經文雖然沒有明說這幾位希臘人見到耶穌沒有,但是我們可以相信是見到了,因為腓力和安得烈似乎很有引人見主的恩賜,約1:45-46:“45腓力找著拿但業,對他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46拿但業對他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腓力說:你來看!”,約6:5-9:“5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那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 … 8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9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呢﹖”. • 12:23 有希臘人(外邦人)來聽耶穌的道,顯明了福音已經從猶太人傳到了外邦人,也就是“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以弗所書3:6 “這奧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是叫一切信祂的,包括外邦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Page 3
• 12:24 一粒小小的麥子落到地裡,發芽生長,長大結穗,可以生出許多新的麥子,神賜的生命是多麼的奇妙.主耶穌暗示門徒們,祂就快要為所有人的罪流血捨身,完成神的救贖計劃.祂就是那顆落在地裡死了的麥子,從祂要生出許多的子粒來,約12:32“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 12:25 每一個人都有屬地的生命,和屬靈的生命.地上的生命帶著罪性,如果只愛惜地上的生命,就會失去永恒的屬靈生命,唯有相信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遵行神旨意,勝過私慾試探的,是永遠長存.羅馬書8:13:“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 • 12:26 我們相信耶穌的,必定會服事祂,要如何服事耶穌呢? 就是要跟從祂,聽從祂的教訓,學習祂的樣式,與神同工,與神同在,如此才能討神的喜悅,得神的獎賞, 路加福音 9:23-24“23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24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生命:或作靈魂;下同)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討論問題: 1. 為什麼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2. 為什麼愛惜生命就失喪生命,恨惡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3. 今天我們應該如何服事,跟從耶穌?
新譯本
ESV 骑驴进耶路撒冷 12 第二天,有一大群上来过节的人,听见耶稣要来耶路撒冷, 13 就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他,欢呼说: “和散那, 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 是应当称颂的!” 14 耶稣找到一头小驴,就骑在上面,正如经上所记的: 15 “锡安的居民哪,不要惧怕; 看哪,你的王来了, 他骑着小驴来了。” 16 门徒起初不明白这些事,可是到耶稣得了荣耀以后,他们才想起这些The Triumphal Entry 12 The next day the large crowd that had come to the feast heard that Jesus was coming to Jerusalem. 13 So they took branches of palm trees and went out to meet him, crying out, “Hosanna! Blessed is he who comes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even the King of Israel!” 14 And Jesus found a young donkey and sat on it, just as it is written, 15 “Fear not, daughter of Zion; behold, your king is coming, sitting on a donkey's colt!” 16 His disciples did not understand these things at first, but when Jesus was glorified, then they remembered that these things had been written about him and had been done to
Page 4
话是指着他说的,并且人们果然向他这样行了。 17 那些和耶稣在一起,看见他叫拉撒路从坟墓出来,又使他从死人中复活的群众,都为这事作见证。 18 群众因为听见他行了这神迹,就去迎接他。 19 于是法利赛人彼此说:“你们看,你们都是徒劳无功,世人都去跟随他了!” 主被举起来就吸引万人 20 上去过节作礼拜的人中,有些是希腊人。 21 他们来到加利利的伯赛大人腓力那里,请求他,说:“先生,我们想见耶稣。” 22 腓力去告诉安得烈,安得烈就和腓力去告诉耶稣。 23 耶稣对他们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 24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结出许多果实来。 25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丧掉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必会保全生命到永远。 26 如果有人服事我,就应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会在哪里;如果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him. 17 The crowd that had been with him when he called Lazarus out of the tomb and raised him from the dead continued to bear witness. 18 The reason why the crowd went to meet him was that they heard he had done this sign. 19 So the Pharisees said to one another, “You see that you are gaining nothing. Look, the world has gone after him.” Some Greeks Seek Jesus 20 Now among those who went up to worship at the feast were some Greeks. 21 So these came to Philip, who was from Bethsaida in Galilee, and asked him, “Sir, we wish to see Jesus.” 22 Philip went and told Andrew; Andrew and Philip went and told Jesus. 23 And Jesus answered them, “The hour has come for the Son of Man to be glorified. 24 Truly, truly, I say to you, unless a grain of wheat falls into the earth and dies, it remains alone; but if it dies, it bears much fruit. 25 Whoever loves his life loses it, and whoever hates his life in this world will keep it for eternal life. 26 If anyone serves me, he must follow me; and where I am, there will my servant be also. If anyone serves me, the Father will honor him.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約翰福音12章27-50節

約翰福音12章27-50節: 講義(張肇榮傳道)

一.人子榮耀父神 (12:27-33)

27 “Now my soul is troubled, and what shall I say? ‘Father, save me from this hour’? No, it was for this very reason I came to this hour. 28 Father, glorify your name!” Then a voice came from heaven, “I have glorified it, and will glorify it again.” 29 The crowd that was there and heard it said it had thundered; others said an angel had spoken to him. 30 Jesus said, “This voice was for your benefit, not mine. 31 Now is the time for judgment on this world; now the prince of this world will be driven out. 32 And I, when I am lifted up[g] from the earth, will draw all people to myself.” 33 He said this to show the kind of death he was going to die.
耶穌的心情如何? 為何會有這樣的心情?
耶穌如何向父神禱告? 他希望脫離嗎?
父神如何回應耶穌?
眾人有聽見父神的回應嗎? 眾人的結論是什麼?
耶穌如何回答? 與父神得榮耀有什麼關係?
【約十二27】「我現在心裏憂愁,我說甚麼才好呢?父阿,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
「我現在心裏憂愁」:這是人性面臨危難時所必然的反應;主耶穌是神也是人,祂在人性裏,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參雅五17),所以祂也會哭,也會憂傷難過(參十一33,35)。不過,主在此所憂傷難過的,並不是怕死,而是怕因擔罪而被父神離棄(參太廿七46)。
「這時候」:是指主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時候。
【約十二28】「父阿,願你榮耀你的名。』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
「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指父神已經藉著耶穌這些年來的傳道和行神蹟,得著了榮耀(參一14;十一4)。
「還要再榮耀」:指父神還要藉著耶穌的釘死與復活,得著榮耀。
【約十二31】「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
『世界』原文字意是指一個有秩序的組織或安排;人的眼睛所能看得見的世人、世事和世物,原是三一神所創造的(參一10),但是後來被撒但所篡奪,將它安排成一種人眼所看不見的組織或系統,用來霸佔、迷惑人心,使世人遠離神,甚至反對神。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乃是在罪身的形狀(參羅八3)中代替人被神審判,所以十字架上的審判,不僅審判了罪人和罪惡,也審判了罪惡的源頭──撒但,並牠手中的罪惡工具──世界。
『世界的王』指魔鬼(參十四30;十六11;林後四4;約壹五19)。按外表看,將主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似乎是撒但的勝利;但實際上,主乃是藉著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敗壞了掌死權的魔鬼(參來二14)。
【約十二32】「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被舉起來』指主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參三14);
『若』字不是說祂不一定會被釘死,乃是說『當』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時。
『萬人』不是指所有的世人,乃是指不分國籍、種族與語言的人,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參羅一16)。本節的『萬人』也就是前面所提的『許多子粒』(參24節)。
思考小結:
耶穌上十字架的時刻接近了.雖然這是耶穌來到世界的主要目的,也是早就知道的任務,也是必須的,但是因為耶穌是人,完全有人的感受,面對十字架的苦難,希望能夠脫離.雖然如此,為了榮耀父神,為了完成任務,為了得勝世界的王,為了拯救世人,耶穌願意承受.
人間的生存法則,是越順利,越高升,被人羨慕的人生才是榮耀,然而耶穌是以上十字架來榮耀神.卓越的人生固然可以讓神得到榮耀,但是願意順服神的旨意,完成神的計畫,討神的喜悅,得神的稱讚則是更重要的事.
耶穌聽到父神的聲音,眾人也聽見,但是眾人聽見的是打雷的聲音,或是聽不懂,以為是天使的聲音.他們聽不懂卻妄下斷語,顯出自己的愚昧.我們讀聖經,或是生活中經歷神的作為,應該多禱告,求神
賜智慧,看清屬靈的真相,不冒失發言.
二.信從被舉的人子 (12:34-36) 34 The crowd spoke up, “We have heard from the Law that the Messiah will remain forever, so how can you say, ‘The Son of Man must be lifted up’? Who is this ‘Son of Man’?” 35 Then Jesus told them, “You are going to have the light just a little while longer. Walk while you have the light, before darkness overtakes you. Whoever walks in the dark does not know where they are going. 36 Believe in the light while you have the light, so that you may become children of light.” When he had finished speaking, Jesus left and hid himself from them.
眾人有什麼問題?
耶穌如何回答?與眾人的問題有什麼關係?
【約十二34】「眾人回答說:『我們聽見律法上有話說:“基督是永存的。”你怎麼說:“人子必須被舉起來呢?”這人子是誰呢?』」
『律法』在此泛指一般舊約聖經(參十34)。
『基督』是『彌賽亞』的希臘文;舊約聖經豫示彌賽亞將會永遠存續(參詩八十九36;一百一十4;賽九7;但七14)。
【約十二35】「耶穌對他們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裏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
『光』指主自己(參八12;九5);這裏暗示主即將被釘死,所餘時日不多。
「免得黑暗臨到你們」:更好繙作:『免得黑暗抓住你們』或者『免得黑暗勝過你們』。
【約十二36】「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耶穌說了這話,就離開他們,隱藏了。」
「信從這光」:意思是『因著信,進到這光的裏面』。
思考小結:
猶太人的觀念中,基督是得勝的,是永存的,是拯救他們,讓他們復國的君王.這在舊約聖經中一再出現,也是猶太人所盼望的.但是人子也是舊約中常出現的,基督是一位受苦的僕人,也是詩篇與先知書中常常出現的,但是這兩個觀念是矛盾的,很難想像如何在同一個人身上成就,猶太人根本不會想到,基督是來受苦的.所以他們其實知道耶穌所說的人子是誰,只是不能接受.
耶穌將人子,也就是自己,比喻成光,說明他自己快要離開了,就如同光離開,就變為黑暗了,就不能行走了,就不知道往哪裡去了.如何趁著有光行走?就是信從這光,跟著光走,就成為光明之子.
現在救恩已經成就,聖經的啟示已經完成,聖靈也已經降臨.雖然我們不能見到在地上行走的耶穌,但是藉著聖靈住在我們心中,永不離開.我們仍然可以信從這光,成為光明之子.然而聖經也常常提醒我們,救恩的門不會永遠敞開.當人子再來的那一天,光不再照耀,人心進入黑暗,到那時也就不能信了.現在很多末日的前兆,提醒世人光在中間有不多的時候.除了做好預防準備,更要趁著還有機會,成為光明之子.
三.不信的眾人 (12:37-43) 37 Even after Jesus had performed so many signs in their presence, they still would not believe in him. 38 This was to fulfill the word of Isaiah the prophet: “Lord, who has believed our message and to whom has the arm of the Lord been revealed?”[h] 39 For this reason they could not believe, because, as Isaiah says elsewhere: 40 “He has blinded their eyes and hardened their hearts, so they can neither see with their eyes, nor understand with their hearts, nor turn—and I would heal them.”[i] 41 Isaiah said this because he saw Jesus’ glory and spoke about him. 42 Yet at the same time many even among the leaders believed in him. But because of the Pharisees they would not openly
acknowledge their faith for fear they would be put out of the synagogue; 43 for they loved human praise more than praise from God.
耶穌還做了什麼?有讓更多人信他嗎?
這是哪位先知的話得到應驗?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官長信嗎?承認嗎?為何不承認?
【約十二38】「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主阿,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主的膀臂向誰顯露呢?』」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本節的話引自賽五十三1。
「主阿,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以賽亞感歎他那時代的人不肯相信他所傳的信息,豫示猶太人也同樣不相信主耶穌所傳的。
『膀臂』主耶穌所行的神蹟,顯明神的能力。
【約十二39】「他們所以不能信,因為以賽亞又說:」
下面的話引自賽六10。
【約十二40】「『主叫他們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們眼睛看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
他們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參羅一28),以致瞎了眼,硬了心。『眼瞎』叫人看不見神的作為,
『心硬』叫人不能領受神的話語。
「免得他們眼睛看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神不是怕人悔改轉向祂,神乃是怕人一直在神之外的事物中打轉,而把神自己放在一邊。
【約十二41】「以賽亞因為看見祂的榮耀,就指著祂說這話。」
『祂的榮耀』原指神的榮耀(參賽六3),但本書有意轉指基督的榮耀,從而顯明父與子原為一(參十30)。
【約十二42】「雖然如此,官長中卻有好些信祂的;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
「雖然如此」:指猶太人雖然多半不信(參37~39節)。
「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猶太人如果被趕出會堂,是不得了的大事,等於被驅逐出境,生命可能都受到威脅.
【約十二43】「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
雖然被趕出會堂實屬不易,但是這裡告訴我們原因,是因為他們更看重人的榮耀.
思考小結: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只要看到神蹟,我就相信,但是這裡讓我們看到,並非如此,他們看了神蹟還是不信.人沒有神的感動,不可能惠信的,如果有神的感動,看到神的作為,如果仍然硬著心,懷疑,仍然可能不信,就連門徒在耶穌復活升天之時,還有疑惑的,還有不信的.
以賽亞也發出類似耶穌的感嘆:有誰信呢?可見不只是耶穌的時代,幾百年前的以賽亞的時代,其實自有人類以來的每個時代都是這樣,有誰信呢?第40節可能難以接受,因為似乎是神故意讓人不信,神故意讓人不得救.解釋是神任憑他們,是因為人心硬到不可挽回的程度,沒有教化的可能.
為何以賽亞也能看清人的真實?因為以賽亞看見神的榮耀.如果神光照我們,站在更高的地位上來看人生,就可以看到屬靈的實際,更體會神的作為與心意,更明白為何會這樣發生.
雖然大部分的人不信,有好些官長信,但是因為他們身居高位,也跟法利賽人比較有來往.位高權重,卻也是公眾人物,懼怕輿論壓力,一舉一動都被眾人看著.如果要信,就不是自己說了算,很多人會給意見,甚至落人口實,給人把柄,嚴重的甚至會被趕出會堂.
被趕出會堂確實是一個可能性,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很多人信卻不敢承認,也有許多理由.這些理由都有可能,但是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有時是自己想的原因,別人可能根本沒有這個意思.有時是沒有充分溝通,別人對基督有誤解,以為這是信教,走火入魔了.有時社會上似是而非的傳言,好像會有宗教的人是無能,是軟弱的,所以信了也不敢公開承認.其實常常是自己嚇自己,別人可能還想要了解,更羨慕基督徒的生命.
四.信子得救 (12:44-50) 44 Then Jesus cried out, “Whoever believes in me does not believe in me only, but in the one who sent me. 45 The one who looks at me is seeing the one who sent me. 46 I have come into the world as a light, so that no one who believes in me should stay in darkness. 47 “If anyone hears my words but does not keep them, I do not judge that person. For I did not come to judge the world, but to save the world. 48 There is a judge for the one who rejects me and does not accept my words; the very words I have spoken will condemn them at the last day. 49 For I did not speak on my own, but the Father who sent me commanded me to say all that I have spoken. 50 I know that his command leads to eternal life. So whatever I say is just what the Father has told me to say.”
耶穌這一篇道的內容與重點為何?
【約十二44】「耶穌大聲說:『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
「耶穌大聲說」:表示祂心裏急切地發出呼籲。
「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信耶穌就是信神。換句話說,不信耶穌就是不信神。
44至50節的話,乃是主耶穌最後一次向群眾公開的講道,從此以後,祂就不再向猶太人說甚麼話了。所以,這段話可說是主向猶太人講道的總結。
【約十二47】「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我不審判他;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
耶穌來到世上的主要目的,是要拯救世人,而不是要審判世人。
【約十二49】「因為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甚麼,講甚麼。」
『說甚麼』是指話語的內容與傳達實質;
『講甚麼』是指話語的措辭與表達方式。
【約十二50】「我也知道祂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講的話,正是照著父對我所說的。』」
「祂的命令就是永生」:意即神的命令乃是要賜人永生──接受祂的命令的人,就有永生;拒絕祂的命令的人,就要滅亡。神的命令無他,就是主耶穌對我們所說、所講的話(參49節)。而主對我們所說的話,就是生命(參六63),所以接受祂話的人,就有永生。
耶穌與父原為一,但是實際上是三位一體中的兩位.耶穌所說的話,是父神叫他講的,耶穌都是按著父神的命令說的,而這個命令就是永生之道.耶穌來是賜給人永生,所傳的道也是讓人得永生,讓人不在黑暗裡.耶穌第一次來的時候是要成就救恩,拯救世界,給人機會悔改,信主,在末日的時候,不信的人,有道來審判他,因為已經給過機會.
成為基督徒,我有活在光中嗎?是否還活在黑暗裡,好像沒有光一樣?我如何將光照進黑暗裡?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每日研經釋義》約翰福音 12:1-11

這段經文是我們熟悉的,記載馬利亞獻香膏抹主的事蹟。這珍貴的真哪噠香膏可能是她的嫁妝,因預知主即將受難,以愛主的心全獻給了主。據馬可福音的記載,「有幾個人心中很不喜悅…」(可14:4),都認為太浪費了!猶大看有同伴支持,就代表說話:「這香膏為什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5節)猶大很了解主耶穌愛窮人,心想用這理由主耶穌必會同意這看法。在此,讓我們看到「合理化」的行為。

我們是否也常在做錯事的時候,為了壓制良心的不安,就「合理化」我們的「惡行」?另外,約翰多年後加了註解說:「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是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6節)原來,猶大最後會出賣主,是因為平常就「貪財」,他保管耶穌團隊的公款,卻「常取其中所存的」。由此聯想到古訓: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好小事,才能做得好大事!今天請為自己禱告,能成為「小事上忠心」的人。


靈修教材: 『單獨會主』每日讀經進度
2022.03.15

「馬利亞拿著一斤極貴的純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裏充滿了膏的香氣。」
‭‭約翰福音‬ ‭12:3‬ ‭

禱告:親愛的主耶穌我們感謝你,因為你愛我們愛到底,不分我們是怎樣的人,你都深深愛著我們。求主使我們能像馬利亞,明白你的愛和救贖,並願意獻上生命中最寶貴的,來回應主的恩典;而且這樣的回應和行動,能大大祝福我們身邊的人。求主聖靈引導我們,使我們選擇祝福,而不是咒詛或破壞。我們特別為著俄羅斯所有國家的領袖來禱告,求主的愛臨到他們,讓他們的生命在你愛中被轉化和改變,成為眾人的祝福。禱告祈求奉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午禱時光
《每日研經釋義》約翰福音 12:12-16

這段經文較簡略地記載耶穌騎驢駒進聖城,開啟了最後一週的事奉。經文中有一件特別的事,就是有一些人因聽見拉撒路復活的見證,就來迎接耶穌進城(17-18節),使迎接的隊伍更盛大,甚至有幾個希臘人來求見耶穌,也可能是因聽見了這復活神蹟(參20-24節)。

拉撒路的神蹟,帶出不小的震撼,之前,他復活的當天,就有人信了耶穌(11:45);馬利亞獻香膏時,也有人到現場想看拉撒路,這些人極可能都信了耶穌(9、11節),於是祭司長想把拉撒路也殺了(10節)。記得讀神學時,故林道亮院長說,教會若一年有一件神蹟發生,教會就會增長。我們應該常禱告求主在所屬教會行神蹟,讓人知道我們所信的是又真又活的神。今天也請您為客家教會如此禱告,謝謝您!


靈修教材: 『單獨會主』每日讀經進度
2022.03.16

「當耶穌呼喚拉撒路從墳墓中出來,使他從死人中復活的時候,那些與耶穌在一起的眾人就見證了這件事。 眾人之所以也去迎接他,是因為他們聽說他行了這神蹟。」
‭‭約翰福音‬ ‭12:17-18‬ ‭

禱告:親愛的主耶穌我們讚美你,因你是行神蹟奇事的神,是使人重新有盼望的主。當時在神蹟現場的見證人們,因著他們的相信和宣揚,叫耶路撒冷城的人聽見了,便進入這恩典之中。求主使我們讀了你的話,能相信你的話,並且成為見證人,宣揚你的愛,好叫世人來歸向你。我們特別為著在戰爭、病痛、哀傷、艱難中的人來禱告,求主使他們有機會聽到福音,並歸向耶穌基督。禱告祈求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午禱時光
《每日研經釋義》約翰福音 12:20-36

這段經文出現四次的「榮耀」。第一次是當腓力和安得烈來告訴耶穌,希臘人想來求見時,「耶穌對他們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23節新譯本)後面三次是耶穌預言祂將受難,而向天父禱告時出現的。「『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名!』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28節)23節的「得榮耀」不只是講復活,也包含釘十架!同樣的,28節天父回答說:「還要再榮耀」,這「榮耀」也包含耶穌的釘十架和復活。可見,真正的榮耀不能沒有十字架!

德蕾莎被世人尊崇,得著榮耀,不是只因她做了偉大的慈善工作,更因她一生付出極大的代價。我們常羨慕別人成功的榮耀,卻忽略他背後的痛苦或辛勞!沒有十字架的苦難,就沒有復活的榮耀!難怪主耶穌呼召我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祂,這樣的人在永恆中有真榮耀!


靈修教材: 『單獨會主』每日讀經進度
《每日研經釋義》約翰福音 12:37-50

這段經文是主耶穌公開工作(1:19-12:50)的結尾,針對不信的猶太人作最後的呼籲。

經文中仍出現三次的「榮耀」,第一次是約翰引用以賽亞先知的話,指出猶太人不信的原因後,說了41節的話:「以賽亞因為看見他的榮耀,就指著他說這話。」《信望愛》網站解釋說:「以賽亞書本來是看見『上帝的榮耀』,而約翰在此認為以賽亞看見的 等同於耶穌的榮耀,明顯的把耶穌和上帝等同。」第二和第三次的「榮耀」出現在42~43節:「雖然如此,官長中卻有好些信祂的,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這些官長顧及現實利益和周圍人的看法與態度,而不敢公開認信。

不少見證讓我們看到,為了信主、服事主,能憑信心突破攔阻的人,上帝在他們身上也常賜下特別豐盛的恩典;同時,人的榮耀是暫時的,神的榮耀才是永恆的!但願我們能愛神的榮耀甚過愛人的榮耀!


靈修教材: 『單獨會主』每日讀經進度
2022.03.18

「雖然如此,官長中卻有好些信他的,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不敢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 這是因他們愛人給的尊榮過於愛上帝給的尊榮。」
‭‭約翰福音‬ ‭12:42-43‬ ‭

禱告:親愛的主耶穌我們讚美你,你是光,你的話真實照出人內心的疑慮,也顯示出有些人是相信你,卻不願意真正跟隨你的實況。主啊~這也常常是我們的光景:愛世人/世上給的榮耀、聲譽、錢財、權勢⋯,過於愛你的十字架。求主憐憫光照我們,讓我們願意成為那麥子,捨己來跟隨你,以致能活出榮耀你的生命。懇求主也光照在戰爭中這些相關的領袖們,使他們謙卑回轉向你。禱告祈求奉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午禱時光
2/9/2023 約12:39

他們所以不能信……(約12:39)

信——為什麼世人看不見那位愛他們的神?

相信在你我身邊,一定有一些朋友是很好的人,熱心行善,道德高尚,可是卻不信耶穌。或許他們不是無神論者,認同有一位神存在,但仍不肯相信和接受基督信仰。

「信」的希臘文pistis,有「贏過來」或「說服」的意思。這一動詞在約翰福音中,總共出現92次。「信」並非只是宗教信條;隨着「信」,必然產生一個徹底改變的人生。

主耶穌的跟隨者不是按世界最高標準行事,而是遵守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準則——捨己、付出、饒恕……完全地委身於主。他們敬拜的神,將影響他們生命的所有層面!

你是這樣「相信」嗎?還是仍看重自己所喜歡的生活方式?對於只要「宗教」,不要「相信」的人來說,pistis是個可怕的字,為這緣故他們不能信。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信耶稣不是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而是彻底翻转我们的生命,前者是我使用神成就我的意思,后者是神使用我成就神的意思。

我们之所以不能信,是因为我们仍想要做主,所以摩西问神的名字时,神说我的名字叫我是,也就是只有神是而我不是时,我们才能得救。

信不是我相信,而是相信主,不是我努力,而是努力被耶稣换心,只要我们的心没有换,高尚的道德和热心的行善既不能持久也没有功效。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5月20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聖經馬太福音十一章 30 節)
  
主說祂的軛是容易的,就必定是容易的;祂說祂的擔子是輕省的,就必定是輕省的。甚麼時候,「己」被拒絕, 「十字架」被接受,就進入主的安息。「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聖經約翰福音十二章 24 節)

死,如果是事實,結子粒,自在意中。

只有主愛的激勵,叫我們的心不能不被融化;只有主光的照亮,叫我們的心不能不厭惡自己;只有主復活的大能, 叫我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說我們所不能說的,作我們所不能作的。愛我們所不能愛的。真的,「萬有都是本於祂、 倚靠祂、歸於祂;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遠。阿們。」(聖經羅馬書十一章 36 節)

親愛的,願主用造彼得的手造就你!願主用安慰約翰的胸懷安慰你!願你的家像伯大尼,是我們的主能得著休息的! 願你的信心和愛心像腓利門,叫眾聖徒的心得著歡暢!(聖經腓利門書 5-7 節)願你的腳蹤像約瑟,能拯救許多饑民! (聖經創世記四十五章 7 節)

神要我們的眼向上舉目,要我們的腳向前奔跑,要我們的手向深處撒網。回頭看,逗留不前,就不知要失去多少光陰。 但願神策勵我們!── 選

聆聽朗讀 https://www.fhl.net/stream_audio/5/0520.mp3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
10月17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 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聖經加拉太書六章 14 節)
  
有一些信徒,本來是為自己活著的。他們有自己的盼望,有自己的夢想。但是他們在禱告中求了一些他們自己不明白的東西, 主就開始成就他們的禱告。

他們求一個痛悔的心,願意出任何代價去得到它,主就給他們悲哀。他們求聖潔,主就給他們劇烈的痛苦。他們求謙和,主就打碎他們的心。 他們求對著世界的「死」,主就消滅他們一切的盼望。他們求像主,主就放他們在爐中,「坐下如煉淨銀子的」,直到他們反照出主的肖像來。 他們求主的十字架,主就給他們十字架。

他們所求的,他們自己並不明白,但是主就照他們所求的允准他們。其實他們未必願意跟主走得這麼遠,與主接觸得這麼近。 他們的心充滿了懼怕,好像雅各在伯特利一般,又像門徒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以為是鬼怪一樣。他們幾乎求主離開他們。 他們覺得順服比受苦容易,作比放容易,背十字架比掛十字架容易。但是那時候他們要想退回去,已經不可能了,因為他們已經走得太近了, 十字架的功效在他們裡面已經刺得太深了。主向他們成就了祂的應許,「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約翰福音十二章 32 節)。

以前他們只風聞這個奧秘,如今他們親身嘗到了。主已經把祂可愛的面容深深刻在他們心上,好像刻在馬利亞和彼得心上一般。 他們現在已經作了愛的奴隸,不能不揀選跟隨他了。

漸漸地,十字架的奧祕一天一天光照他們。他們看見祂被高舉,他們看見祂得榮耀。他們看見一點,前進一點,最後他們竟變成了祂的肖像。 從他們身上世人看見了祂,因為祂住在他們裡面。他們與祂發生了難以形容的交情,甘心捨棄別人所寶貴的合法權利,為要見證他們不像別人, 只像他們的主。

這就是歷代「羔羊無論往哪裡去,他們都跟隨祂」(啟示錄十四章 4 節)的那一批人。

如果讓他們自己選擇,或者讓他們的朋友替他們選擇的話,他們肯定不會這樣選擇。他們會在這個世界上多得一點榮耀,在神國裡少得一點榮耀。 他們會得到羅得的命運,不會得到亞伯拉罕的命運。如果他們在半途上停住了──如果主放手讓他們退回去的話──他們為什麼不會失去呢? 在復活的時候要受到何等大的損失呢!

但是主保守他們,甚至違反他們的本心來保守他們。多少時候他們的腳滑跌了,但是主用祂的慈愛扶他們起來。讓他們知道:在這個世界受苦, 能叫他們在神國裡掌權,在地上背十字架,能叫他們在天上戴冠冕。──無名氏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