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約翰福音 12 : 27-33

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什麼才好呢?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

約翰福音12章27-50節

約翰福音12章27-50節: 講義(張肇榮傳道)

一.人子榮耀父神 (12:27-33)

27 “Now my soul is troubled, and what shall I say? ‘Father, save me from this hour’? No, it was for this very reason I came to this hour. 28 Father, glorify your name!” Then a voice came from heaven, “I have glorified it, and will glorify it again.” 29 The crowd that was there and heard it said it had thundered; others said an angel had spoken to him. 30 Jesus said, “This voice was for your benefit, not mine. 31 Now is the time for judgment on this world; now the prince of this world will be driven out. 32 And I, when I am lifted up[g] from the earth, will draw all people to myself.” 33 He said this to show the kind of death he was going to die.
耶穌的心情如何? 為何會有這樣的心情?
耶穌如何向父神禱告? 他希望脫離嗎?
父神如何回應耶穌?
眾人有聽見父神的回應嗎? 眾人的結論是什麼?
耶穌如何回答? 與父神得榮耀有什麼關係?
【約十二27】「我現在心裏憂愁,我說甚麼才好呢?父阿,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
「我現在心裏憂愁」:這是人性面臨危難時所必然的反應;主耶穌是神也是人,祂在人性裏,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參雅五17),所以祂也會哭,也會憂傷難過(參十一33,35)。不過,主在此所憂傷難過的,並不是怕死,而是怕因擔罪而被父神離棄(參太廿七46)。
「這時候」:是指主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時候。
【約十二28】「父阿,願你榮耀你的名。』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
「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指父神已經藉著耶穌這些年來的傳道和行神蹟,得著了榮耀(參一14;十一4)。
「還要再榮耀」:指父神還要藉著耶穌的釘死與復活,得著榮耀。
【約十二31】「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
『世界』原文字意是指一個有秩序的組織或安排;人的眼睛所能看得見的世人、世事和世物,原是三一神所創造的(參一10),但是後來被撒但所篡奪,將它安排成一種人眼所看不見的組織或系統,用來霸佔、迷惑人心,使世人遠離神,甚至反對神。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乃是在罪身的形狀(參羅八3)中代替人被神審判,所以十字架上的審判,不僅審判了罪人和罪惡,也審判了罪惡的源頭──撒但,並牠手中的罪惡工具──世界。
『世界的王』指魔鬼(參十四30;十六11;林後四4;約壹五19)。按外表看,將主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似乎是撒但的勝利;但實際上,主乃是藉著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敗壞了掌死權的魔鬼(參來二14)。
【約十二32】「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被舉起來』指主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參三14);
『若』字不是說祂不一定會被釘死,乃是說『當』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時。
『萬人』不是指所有的世人,乃是指不分國籍、種族與語言的人,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參羅一16)。本節的『萬人』也就是前面所提的『許多子粒』(參24節)。
思考小結:
耶穌上十字架的時刻接近了.雖然這是耶穌來到世界的主要目的,也是早就知道的任務,也是必須的,但是因為耶穌是人,完全有人的感受,面對十字架的苦難,希望能夠脫離.雖然如此,為了榮耀父神,為了完成任務,為了得勝世界的王,為了拯救世人,耶穌願意承受.
人間的生存法則,是越順利,越高升,被人羨慕的人生才是榮耀,然而耶穌是以上十字架來榮耀神.卓越的人生固然可以讓神得到榮耀,但是願意順服神的旨意,完成神的計畫,討神的喜悅,得神的稱讚則是更重要的事.
耶穌聽到父神的聲音,眾人也聽見,但是眾人聽見的是打雷的聲音,或是聽不懂,以為是天使的聲音.他們聽不懂卻妄下斷語,顯出自己的愚昧.我們讀聖經,或是生活中經歷神的作為,應該多禱告,求神
賜智慧,看清屬靈的真相,不冒失發言.
二.信從被舉的人子 (12:34-36) 34 The crowd spoke up, “We have heard from the Law that the Messiah will remain forever, so how can you say, ‘The Son of Man must be lifted up’? Who is this ‘Son of Man’?” 35 Then Jesus told them, “You are going to have the light just a little while longer. Walk while you have the light, before darkness overtakes you. Whoever walks in the dark does not know where they are going. 36 Believe in the light while you have the light, so that you may become children of light.” When he had finished speaking, Jesus left and hid himself from them.
眾人有什麼問題?
耶穌如何回答?與眾人的問題有什麼關係?
【約十二34】「眾人回答說:『我們聽見律法上有話說:“基督是永存的。”你怎麼說:“人子必須被舉起來呢?”這人子是誰呢?』」
『律法』在此泛指一般舊約聖經(參十34)。
『基督』是『彌賽亞』的希臘文;舊約聖經豫示彌賽亞將會永遠存續(參詩八十九36;一百一十4;賽九7;但七14)。
【約十二35】「耶穌對他們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裏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
『光』指主自己(參八12;九5);這裏暗示主即將被釘死,所餘時日不多。
「免得黑暗臨到你們」:更好繙作:『免得黑暗抓住你們』或者『免得黑暗勝過你們』。
【約十二36】「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耶穌說了這話,就離開他們,隱藏了。」
「信從這光」:意思是『因著信,進到這光的裏面』。
思考小結:
猶太人的觀念中,基督是得勝的,是永存的,是拯救他們,讓他們復國的君王.這在舊約聖經中一再出現,也是猶太人所盼望的.但是人子也是舊約中常出現的,基督是一位受苦的僕人,也是詩篇與先知書中常常出現的,但是這兩個觀念是矛盾的,很難想像如何在同一個人身上成就,猶太人根本不會想到,基督是來受苦的.所以他們其實知道耶穌所說的人子是誰,只是不能接受.
耶穌將人子,也就是自己,比喻成光,說明他自己快要離開了,就如同光離開,就變為黑暗了,就不能行走了,就不知道往哪裡去了.如何趁著有光行走?就是信從這光,跟著光走,就成為光明之子.
現在救恩已經成就,聖經的啟示已經完成,聖靈也已經降臨.雖然我們不能見到在地上行走的耶穌,但是藉著聖靈住在我們心中,永不離開.我們仍然可以信從這光,成為光明之子.然而聖經也常常提醒我們,救恩的門不會永遠敞開.當人子再來的那一天,光不再照耀,人心進入黑暗,到那時也就不能信了.現在很多末日的前兆,提醒世人光在中間有不多的時候.除了做好預防準備,更要趁著還有機會,成為光明之子.
三.不信的眾人 (12:37-43) 37 Even after Jesus had performed so many signs in their presence, they still would not believe in him. 38 This was to fulfill the word of Isaiah the prophet: “Lord, who has believed our message and to whom has the arm of the Lord been revealed?”[h] 39 For this reason they could not believe, because, as Isaiah says elsewhere: 40 “He has blinded their eyes and hardened their hearts, so they can neither see with their eyes, nor understand with their hearts, nor turn—and I would heal them.”[i] 41 Isaiah said this because he saw Jesus’ glory and spoke about him. 42 Yet at the same time many even among the leaders believed in him. But because of the Pharisees they would not openly
acknowledge their faith for fear they would be put out of the synagogue; 43 for they loved human praise more than praise from God.
耶穌還做了什麼?有讓更多人信他嗎?
這是哪位先知的話得到應驗?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官長信嗎?承認嗎?為何不承認?
【約十二38】「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主阿,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主的膀臂向誰顯露呢?』」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本節的話引自賽五十三1。
「主阿,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以賽亞感歎他那時代的人不肯相信他所傳的信息,豫示猶太人也同樣不相信主耶穌所傳的。
『膀臂』主耶穌所行的神蹟,顯明神的能力。
【約十二39】「他們所以不能信,因為以賽亞又說:」
下面的話引自賽六10。
【約十二40】「『主叫他們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們眼睛看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
他們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參羅一28),以致瞎了眼,硬了心。『眼瞎』叫人看不見神的作為,
『心硬』叫人不能領受神的話語。
「免得他們眼睛看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神不是怕人悔改轉向祂,神乃是怕人一直在神之外的事物中打轉,而把神自己放在一邊。
【約十二41】「以賽亞因為看見祂的榮耀,就指著祂說這話。」
『祂的榮耀』原指神的榮耀(參賽六3),但本書有意轉指基督的榮耀,從而顯明父與子原為一(參十30)。
【約十二42】「雖然如此,官長中卻有好些信祂的;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
「雖然如此」:指猶太人雖然多半不信(參37~39節)。
「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猶太人如果被趕出會堂,是不得了的大事,等於被驅逐出境,生命可能都受到威脅.
【約十二43】「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
雖然被趕出會堂實屬不易,但是這裡告訴我們原因,是因為他們更看重人的榮耀.
思考小結: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只要看到神蹟,我就相信,但是這裡讓我們看到,並非如此,他們看了神蹟還是不信.人沒有神的感動,不可能惠信的,如果有神的感動,看到神的作為,如果仍然硬著心,懷疑,仍然可能不信,就連門徒在耶穌復活升天之時,還有疑惑的,還有不信的.
以賽亞也發出類似耶穌的感嘆:有誰信呢?可見不只是耶穌的時代,幾百年前的以賽亞的時代,其實自有人類以來的每個時代都是這樣,有誰信呢?第40節可能難以接受,因為似乎是神故意讓人不信,神故意讓人不得救.解釋是神任憑他們,是因為人心硬到不可挽回的程度,沒有教化的可能.
為何以賽亞也能看清人的真實?因為以賽亞看見神的榮耀.如果神光照我們,站在更高的地位上來看人生,就可以看到屬靈的實際,更體會神的作為與心意,更明白為何會這樣發生.
雖然大部分的人不信,有好些官長信,但是因為他們身居高位,也跟法利賽人比較有來往.位高權重,卻也是公眾人物,懼怕輿論壓力,一舉一動都被眾人看著.如果要信,就不是自己說了算,很多人會給意見,甚至落人口實,給人把柄,嚴重的甚至會被趕出會堂.
被趕出會堂確實是一個可能性,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很多人信卻不敢承認,也有許多理由.這些理由都有可能,但是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有時是自己想的原因,別人可能根本沒有這個意思.有時是沒有充分溝通,別人對基督有誤解,以為這是信教,走火入魔了.有時社會上似是而非的傳言,好像會有宗教的人是無能,是軟弱的,所以信了也不敢公開承認.其實常常是自己嚇自己,別人可能還想要了解,更羨慕基督徒的生命.
四.信子得救 (12:44-50) 44 Then Jesus cried out, “Whoever believes in me does not believe in me only, but in the one who sent me. 45 The one who looks at me is seeing the one who sent me. 46 I have come into the world as a light, so that no one who believes in me should stay in darkness. 47 “If anyone hears my words but does not keep them, I do not judge that person. For I did not come to judge the world, but to save the world. 48 There is a judge for the one who rejects me and does not accept my words; the very words I have spoken will condemn them at the last day. 49 For I did not speak on my own, but the Father who sent me commanded me to say all that I have spoken. 50 I know that his command leads to eternal life. So whatever I say is just what the Father has told me to say.”
耶穌這一篇道的內容與重點為何?
【約十二44】「耶穌大聲說:『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
「耶穌大聲說」:表示祂心裏急切地發出呼籲。
「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信耶穌就是信神。換句話說,不信耶穌就是不信神。
44至50節的話,乃是主耶穌最後一次向群眾公開的講道,從此以後,祂就不再向猶太人說甚麼話了。所以,這段話可說是主向猶太人講道的總結。
【約十二47】「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我不審判他;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
耶穌來到世上的主要目的,是要拯救世人,而不是要審判世人。
【約十二49】「因為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甚麼,講甚麼。」
『說甚麼』是指話語的內容與傳達實質;
『講甚麼』是指話語的措辭與表達方式。
【約十二50】「我也知道祂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講的話,正是照著父對我所說的。』」
「祂的命令就是永生」:意即神的命令乃是要賜人永生──接受祂的命令的人,就有永生;拒絕祂的命令的人,就要滅亡。神的命令無他,就是主耶穌對我們所說、所講的話(參49節)。而主對我們所說的話,就是生命(參六63),所以接受祂話的人,就有永生。
耶穌與父原為一,但是實際上是三位一體中的兩位.耶穌所說的話,是父神叫他講的,耶穌都是按著父神的命令說的,而這個命令就是永生之道.耶穌來是賜給人永生,所傳的道也是讓人得永生,讓人不在黑暗裡.耶穌第一次來的時候是要成就救恩,拯救世界,給人機會悔改,信主,在末日的時候,不信的人,有道來審判他,因為已經給過機會.
成為基督徒,我有活在光中嗎?是否還活在黑暗裡,好像沒有光一樣?我如何將光照進黑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