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付出

閱讀: 馬太福音6章1-4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13-14章;約翰福音12章1-26節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馬太福音6章1節
德富是名退休老兵,身體的殘疾使他越來越難進行日常活動,因他需要花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每個動作,同時亦增加他的疼痛。儘管如此,他仍盡力地為妻兒付出。每個星期,途經的路人都會看到他遲緩地推著割草機,修割屋前的草坪。

有一天,德富收到一位匿名捐助者的來信,以及一台昂貴的駕駛式割草機。這位神秘的給予者視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為一種殊榮。

耶穌並沒有說我們所有的付出都要在暗中進行,但祂確實提醒我們,在給予時要省察自己的動機(馬太福音6章1節)。祂還說﹕「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2節)。上帝期盼我們成為慷慨的給予者,也鼓勵我們不要為了得人稱讚或特別的褒獎,而刻意在別人面前行善(3節)。

當我們明白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從上帝而來,我們就會樂意成為神秘的給予者,而無需表揚自己或得到別人的讚賞。這位全知的上帝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供應者,祂會喜悅祂子民真誠的慷慨給予,並且祂的稱讚和獎賞遠勝於任何事物。

上帝曾如何透過別人暗中的付出來幫助你?
今天你要用一份匿名的禮物去幫助誰呢?
慈愛的上帝,求祢讓我有機會能為別人付出,
就像祢慷慨無私地為我付出一樣。
作者: 鄧書琪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耶穌談論法利賽人繁重的教導之後(馬太福音5章21-48節),便開始指出他們虛偽的敬虔。耶穌講到所有宗教中常見的三種敬虔行為,也是每個敬虔的猶太人會嚴謹持守的事:解囊捐輸、禱告和禁食(6章1-18節)。捐助窮人乃是律法的規定(申命記15章7-11節)。箴言14章21節和19章17節也提到,凡幫助窮人的便為有福。但耶穌卻警誡人,不要將這一責任當作是贏得人們稱讚的平臺(馬太福音6章1-2節)。上帝不喜悅人出於驕傲和自命不凡,而刻意顯揚助人的行為。事實上,解囊捐輸的事應在「暗中」進行,只讓上帝看見。而上帝「在暗中察看」,必定會獎賞我們(4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