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七) 沒有指望了!

一、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 這就是不可能的情況,真的沒有答案了。
2. 我注定失望,應許不會實現的。
3. 我的不配和錯誤,阻礙了所有解決之道。
4. 沒有什麼突破、成功或天外來的好運這回事。
5. 我為此失敗時刻而生。
6. 我沒有看見神做事,就表示神什麼也沒做。

二、真理:沒有絕望這回事,因為上帝凡事都能。
1. 亞伯拉罕99歲,撒拉不孕,神仍然稱他為「多國之父」,果然一年之後撒拉升了以撒。(創世記17-21章)
2. 約瑟被兄弟討厭,丟入坑,賣為奴,遭控與婦人同寢,判刑入監,約瑟仍然持守信實,被提升入宮。(創世記37-41章)。
3. 摩西面對紅海在前,追兵在後,抱怨的百姓在旁,他仍然與神同工,並看見紅海分開,以色列百姓得自由。(出埃及記14章)
4. 三個希伯來年輕人在火爐裡奇蹟生還。(但以理書3章)
5. 拉撒路死了四天之後復活。(約翰福音14章)

三、心意更新的宣告
1. 在神沒有難成的事。
2. 聖靈住在我裡面,在祂沒有絕望這回事。
3. 萬事互相效力,使我得益處。
4. 我的心思意念,閃耀著信心、盼望、喜樂與期待。


靈修教材: 嘲笑謊言
【真理教室】蒙恩的關鍵/文 亮 牧師

經文:創世記18:1-15

  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裡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那時正熱,亞伯拉罕坐在帳棚門口,舉目觀看,見有三個人在對面站著。他一見,就從帳棚門口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說:「我主,我若在祢眼前蒙恩,求祢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容我拿點水來,你們洗洗腳,在樹下歇息歇息。我再拿一點餅來,你們可以加添心力,然後往前去。你們既到僕人這裡來,理當如此。」他們說:「就照你說的行吧。」亞伯拉罕急忙進帳棚見撒拉,說:「妳速速拿三細亞細麵調和做餅。」亞伯拉罕又跑到牛群裡,牽了一隻又嫩又好的牛犢來,交給僕人,僕人急忙預備好了。亞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並預備好的牛犢來,擺在他們面前,自己在樹下站在旁邊,他們就吃了。他們問亞伯拉罕說:「你妻子撒拉在哪裡?」他說:「在帳棚裡。」三人中有一位說:「到明年這時候,我必要回到你這裡;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撒拉在那人後邊的帳棚門口也聽見了這話。亞伯拉罕和撒拉年紀老邁,撒拉的月經已斷絕了。撒拉心裡暗笑,說:「我既已衰敗,我主也老邁,豈能有這喜事呢?」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撒拉為什麼暗笑,說:『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養嗎?』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到了日期,明年這時候,我必回到你這裡,撒拉必生一個兒子。」撒拉就害怕,不承認,說:「我沒有笑。」那位說:「不然,妳實在笑了。」

  大多數人都喜歡「蒙恩」,因為認為如果能得著神的恩惠,就可以如魚得水、逆境轉回、事半功倍、得勝有餘、魔鬼遠離。這樣的心態還算是不錯的,有些人甚至認為蒙恩的人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可以享受榮華富貴、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這就真的是不認識神、不明白真理、踐踏上帝恩典的反應了。然而,大多數人都渴望蒙恩,卻不知道蒙恩的關鍵為何?有些人認為敬虔、愛主,是蒙恩的條件~的確是,「內在生命」是蒙恩很重要的關鍵,但不可忽略的是,有一些「外在條件」是使人蒙恩的關鍵,就像亞伯拉罕一樣。

  上帝揀選亞伯拉罕並恩待他,的確跟他的「內在生命」有關,但絕不因為他是完全人。亞伯拉罕和挪亞不太一樣,挪亞的生命,在他那個世代被形容是個完全人,但亞伯拉罕顯然差蠻多的,他跟我們一樣(或說我們跟他一樣),他會說謊、會因懼怕而縱容罪惡和錯誤的事情,他會不經禱告或思索,就聽撒拉的餿主意,娶了夏甲,生了以實瑪利,他有好多不完全的地方,但他竟然也可以成為蒙恩的人,這給我們有多大的盼望啊!因為我們也可以蒙恩,也有機會成為信心的偉人。所以,不要看你現在屬靈上的軟弱和不足,端賴你要不要努力學習聖經裡這些屬靈的生命榜樣,你也可以不一樣。從創世記這段經文,可以看到亞伯拉罕之所以蒙恩,有三個關鍵:

一、 留意神的出現、神的同在

  值得我們好奇的是,亞伯拉罕白天在帳篷門口做什麼?因為天氣太熱在裡面避太陽?因為無所事事在發呆?因為愛上帝在默想?或是在打瞌睡?不管他當時在做什麼,顯然他有注意所處的環境,並沒有忽略那些出現在他眼前的人事物。我們看到上帝出現在最不該出現的時間~正熱,一般來說,人們不會在正熱的時候外出行走,會選擇避開,但上帝卻帶著天使,選擇正熱的時候顯現。這點讓我們必須深思~我們都渴望看見神、經歷神,但是神什麼時候向我們顯現?或許是環境最不好的時候,就像在正熱、正冷、正下雨、正颳風……之際,也或許是在我們正忙碌、正玩樂、正想睡覺的時候。

  今天許多基督徒敬拜神,是找我們自己喜歡的時間、喜歡的情境,甚至是沒事做、剩餘的時間,才去參加敬拜和聚會,我們不看重上帝的同在,卻要上帝看重我們的事情,這不是很諷刺的心態嗎?我們是否能像亞伯拉罕一樣,不管在什麼時候,都保持一顆警醒的心~留心察看神放在我們周圍的人事物,察看是否神就顯現在其中?或透過那些人事物要祝福我們,賜恩給我們?但我們卻錯過了。亞伯拉罕絕對有可能錯過那次上帝和天使的顯現,如果他沒有留意,如果他心中沒有常想著耶和華上帝,如果他抱著懶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就不會特別去留意那三個人,更不會特別跑去跟那三個人搭訕。你認為上帝會出現在你每天生活中的哪個時刻?你留心上帝的出現嗎?

  要注意,上帝會出現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當年上帝和祂的使者出現在亞伯拉罕家門口對面的幔利橡樹,而不是在他的帳篷裡。上帝當然可以在亞伯拉罕的帳篷裡向他顯現,如此更可以確認他們就是上帝和使者,亞伯拉罕可能回頭一看,有三個人突然出現在家裡,便問:「你們怎麼進來的?」但是上帝卻顯現在帳篷門口對面。所以要留意身邊的人事物,因為他們可能都是上帝要為你預備恩典、要賜福給你的機會。只不過多少時候,我們並不在意身邊的人事物,因為我們只專注著顧念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像亞伯拉罕也顧念著身邊人們的需要,那麼我們可能就會錯失許多上帝給我們恩典的機會。你是否注意環境中的每個人呢?是否留意察看神讓你經歷的每項事物?不要用人的眼光去判斷你所看到、所經歷的,要相信神可以使萬事都互相效力,透過身邊的人事物讓你得著益處。

  另一方面,上帝也會以人們容易忽略的形式出現!上帝向亞伯拉罕顯現的方式,竟是以人的形像(故一般認為那是上帝的使者、是上帝的代表,並不是上帝自己)。當初上帝的顯現,如果是像摩西所見的燃燒卻沒有燒毀的荊棘,如果是雲柱、火柱,如果是閃電、雷轟,如果是放光、眼睛不能直視,那麼我們一眼就可以認出是神的顯現,但是神卻選擇了最讓人忽略的樣式~人的樣式。我們期待神顯現讓我們看見祂,但許多時候,一些基督徒卻不知道:為何迫切想看見耶穌?目的是什麼?有些人想看見耶穌,只是為了想證明祂的存在,也有些人是為了告訴大家自己有多麼特別、多麼蒙恩、多麼屬靈……,所以可以看見上帝,但卻很少人想要天天看見上帝(那麼就去天堂吧!但人們總想多活幾年)。事實上,有一天我們去天堂,就可以天天看到主,與祂面對面,然而,我不是說上帝不會在世上向我們顯現,只是如果我們不知道,祂的顯現是為了要我們更愛祂、更像祂的生命、更效法祂的榜樣,那麼我們即使看到祂又怎樣?我曾認識一些宣稱看過耶穌的人,今天卻遠離教會、不肯敬拜,甚至否認基督的也大有人在。所以,不要把看見耶穌當成是屬靈生命的大補帖,以為都能跟保羅一樣,一夕之間翻轉人生,就成天幻想著異象的出現,好好地留意身邊的人事物吧!因為上帝可能就在其中,並透過那些人事物向我們說話、賜福與我們。

二、 積極地接待神、留住祂

  當亞伯拉罕看見那三個人,便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不論亞伯拉罕是否認為來者絕非凡人,但是顯然他已感覺到這三個人不一樣,或是根據他過去領受到上帝啟示的關係做判斷,讓他知道他們是神或神的使者!所以他「跑去」、「俯伏」,如果是我們呢?如果我們知道神在那裡,我們是跑去?走去?愛去不去?晚點去?忙完再去?我們去了以後呢?是坐著?站著?還是俯伏?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今天的基督徒實在太好命了!看看身邊的一些異教徒,他們敬拜那些假神、偶像,都是跪著敬拜,但今天有許多基督徒在教會連站著都嫌累、坐著都嫌椅子太硬,我們的態度,真的能留住神的同在嗎?

  亞伯拉罕對那三人說:「求祢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他用「求祢」來表達內心的渴望,而亞伯拉罕所求的,是希望他們三個人留下來,可以為他們三人做點什麼、擺上點什麼。今天我們的禱告也常有「求祢」二字,但我們的心態到底是求?還是吩咐?或更糟的是命令上帝呢?亞伯拉罕的禱告,是求主不要離開,並不是為了其他而求,而我們的禱告是~求主給我所要的,不然我就離開。要真正地蒙恩,得著上帝所賜的福,我們的態度真的需要改變,否則我們怎麼能像亞伯拉罕一樣,真正地蒙恩?

  我們看到亞伯拉罕急忙進帳棚見撒拉,又跑到牛群裡,亞伯拉罕的「急忙、跑到」均凸顯了他態度的殷切,不是出於被動的要求,而是主動的擺上,不是因為先得著了上帝的恩典,而是單單渴望留住神的同在,這是我們需要反省的。多少時候,我們參加聚會只抱著一個心態,看看這次聚會可以讓我得著什麼?我們把焦點放在人的身上,以自己可以得到什麼為目的。然而,我們敬拜神的焦點不是應該放在~我可以給神什麼嗎?許多時候,教會的各樣聚會為了滿足人的需要,我們必須製作出很好的節目,有很好的燈光、音響、效果,因為就怕有會眾像看電視一樣,不喜歡就「轉台」,換一間有更精彩節目的教會去。我常聽到有人說:因為他比較喜歡哪一個教會、哪一個牧師,所以他想離開原來的教會,但卻似乎沒有聽過有人告訴我:「因為耶穌在教會,所以我要去敬拜祂、服事祂。」難怪耶穌降生的時候沒有人想看,因為節目不夠精彩,不像現在的教會過聖誕節,因為把耶穌降生演得很精彩,所以才有人要來看。反觀耶穌當年受難,被釘十字架時,就充滿了觀眾,因為充滿了血腥、暴力~跟今天的電影一樣,越是血腥、暴力、色情,越多人喜歡看,票房越好。但今天的復活節,卻沒有人想要過,因為沒有精彩的內容了。如果明年的復活節,我製作一個廣告說:「湖光教會的牧師要把自己釘在十字架上」,那麼我相信這消息不但會被刊播在各種媒體的頭條,甚至明年的復活節,教會會擠到水洩不通,不是因為耶穌,而是因為節目很精彩。

  我們真的在乎耶穌、上帝嗎?我們真的想留住祂?敬拜祂?服事祂嗎?還是我們只想到滿足自己?看精彩的節目取悅自己?盼望我們可以用不一樣的心來敬拜神,即使教會的節目不夠精彩,但為了留住耶穌,而不是為了留住人,我們可以為耶穌做更多事,可以更積極地、熱切地、謙卑地……留下耶穌。

三、 為神擺上最好的、將你最好的獻與主

  亞伯拉罕為了接待上帝和使者,拿三細亞細麵調和做餅,宰殺一隻又嫩又好的牛犢,並準備了奶油和奶,他不是隨隨便便拿一些東西湊合,而是上好的細麵、牛犢、奶油。或許我們看到那些東西的表面價值,但更有價值的是他準備這些東西的用心、所花的功夫和時間,因為無論是把細麵做成餅、把牛犢做成可食用的牛肉料理、或是要去擠牛奶、羊奶,每一樣都要花功夫和時間去做。我絕對相信亞伯拉罕的家中有現成的一些東西,但他卻為了接待貴賓,肯用心、付上代價。試想,如果朋友邀請你去他家裡作客,他卻是把剩菜、剩飯端出來接待你,豈不感覺很糟?如果他只是去外面買幾樣回來,或是叫外賣、外送回來,也似乎少了點什麼,但若是他親手為你烹煮一桌,相信那是最令你感動的了!

  我們看到亞伯拉罕所做的,如果我們認為,他知道那三個人就是上帝和天使,那麼他所做的更值得我們深思和效法,就是把最好的都端出來給上帝,即使要花時間和代價。我們生命中有哪些最好的可以獻給上帝?我們每次到教會敬拜神的時候,會帶什麼樣的禮物給耶穌?不要老是問耶穌為何給別人的恩典比較多?不要老是抱怨為何自己缺乏上帝的恩典?問問自己願意為上帝擺上多少時間?願意為上帝做多少奉獻?參與多少服事?亞伯拉罕對神的獻上,不是因為他先得著,而是他先甘心樂意為神擺上,所以他也得到了上帝給他的恩惠和應許。今天許多基督徒的感恩奉獻,是依據得到了多少的恩惠,才獻上多少的感恩,有沒有人在還沒有得著之前,就懂得感恩而為神擺上的呢?神希望我們用心愛祂,如果我們真用心愛一個人,就會用心去為他付出和擺上,從我們對上帝擺上的態度,可以看出我們是否真的愛耶穌!

結語

  你希望蒙恩嗎?那麼,認清亞伯拉罕蒙恩的關鍵後,是否可以調整我們的認知、心態和生命?甚願我們在上帝面前,都成為蒙恩的人!


靈修教材: 真理教室
靈修筆記2020年4月22日 讀經:創18:1-33

回應:創18:23-32「亞伯拉罕近前來,說:『無論善惡,你都要剿滅嗎?假若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你還剿滅那地方嗎?不為城裏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嗎?…亞伯拉罕說:「求主不要動怒,我再說這一次,假若在那裏見有十個呢?」他說:「為這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所多瑪」與「蛾摩拉」這兩罪惡城,神原意要毀滅她們,但因亞伯拉罕為這些城百姓求情,與神討價還價,從這城中只要有「五十」義人降到「十個」義人為止;這城裡只要找到十個義人,神就同意亞伯拉罕請求不毀滅這兩座城。然,這二座城最後連十個義人都找不到,最後只有被神毀滅了。從這段經文中引發我們去思考二個問題:其一,亞伯拉罕求情是出於他的自發性,沒有人逼他做這事,當地百姓或許不知道他們已大禍臨頭,即將被毀滅還在那裡享樂,做得罪神的事。其二,亞伯拉罕願意甘犯神的旨意,與神討價還價,做出對自己生命會有影響的事,去幫助與自己沒有直接關係的人。從這裡我們可看出亞伯拉罕真是神眼中的義人,所以在創18:17耶和華說:「我所要做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
親愛的弟兄姊妹,從今天所讀的經文給我們一個看見,耶和華神看到亞伯拉罕對「所多瑪」與「蛾摩拉」這兩罪惡城所付上的代價,神願意改變其心意,只要這二座城裡能找到十位神眼中的義人,神就不毀滅這二座城;然,在這二座城裡找了半天就是找不到十位義人,最終這二座城被毀滅。今天在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氾濫時,正是我們這些屬神的兒女,可以起來為這地球百姓祈福的絕佳時機,祈求神賜下憐憫,醫治這地;在神的恩典下,使地球的人類儘速恢復到正常的生活,讓全球的百姓能認識耶和華真神。這是我們向神的祈求,求神視我們為祂眼中的義人,垂聽我們在神面前的禱告,憐憫、醫治這地的百姓。(王牧師)


靈修教材: 創世記靈修心得筆記
創世紀 第16~20章

創世紀 第16~20章


靈修教材: 2020 40天禁食禱告
2021-09/28讀經:創世記 第十八章

✍️ 2021-09/28 讀經:創世記 第十八章

✟受感的話語:
18:2 舉目觀看,見有三個人在對面站著。他一見,就從帳棚門口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
18:3 說: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
18:8 亞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並預備好的牛犢來,擺在他們面前,自己在樹下站在旁邊,他們就吃了。
18:13 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撒拉為什麼暗笑,說: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養嗎?
18:14 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到了日期,明年這時候,我必回到你這裡,撒拉必生一個兒子。
18:17 耶和華說:我所要做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
18:19 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使我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
18:23 亞伯拉罕近前來,說:無論善惡,你都要剿滅嗎?
18:27 亞伯拉罕說:我雖然是灰塵,還敢對主說話。
18:32 亞伯拉罕說:求主不要動怒,我再說這一次,假若在那裡見有十個呢?他說:為這十個的 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

✟受感的啟示:
一、亞伯拉罕主動積極的接待,看事奉是蒙恩的機會(創世記 18:2-3)。
他甘心樂意的事奉神和天使,心存謙卑、代出擺上並把最好的獻給神,是忠心良善的好僕人(創世記 18:8)。

二、夫妻二人是一體的,要憑信心和耐心承受所應許的福。
神能超越人一切肉體的限制,成就不可能的事;若是夫妻一方有人信心軟弱時,神也會在適當的時機介入,賜下話語給夫妻雙方,堅立並成就神的應許。(創世記 18:13-14)

三、亞伯拉罕與神同行、與神親密,他是神的朋友,是蒙神眷顧的。
神將祂的心意顯明於他,將所要做的事告訴他(創世記 18:17、19);神在地上尋找義人為百姓代求,無論再邪惡的城市,祂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 3:9)。因此求神幫助我們要恆切的禱告,不住的向神祈求。(創世記 18:23、27、32)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我們仰望祢,因為祢是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求主幫助我們每一個人在信心裡,都能領受神的應許;夫妻們都能一同承接神的祝福。願我們都能看重,每一次服事神的蒙恩機會。願主將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我們,使我們為萬國萬民、列族列邦代求。願我們在每天生活中,都與神親密,尋見神的心意。全家蒙神眷顧,遵守神的道,應許成全。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1/9讀經進度

1. 創世紀: 第17~18章
2. 馬太福音: 第8章
3. 詩篇: 6:6~10
4. 箴言: 2:16~22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9/01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9-01-18-1-15-7eda50885aaf490a83ec3f4e3beb1095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k9GxyRzPF8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18:1~15
18:1 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裡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那時正熱,亞伯拉罕坐在帳棚門口,
18:2 舉目觀看,見有三個人在對面站著。他一見,就從帳棚門口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
18:3 說:「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
18:4 容我拿點水來,你們洗洗腳,在樹下歇息歇息。
18:5 我再拿一點餅來,你們可以加添心力,然後往前去。你們既到僕人這裡來,理當如此。」他們說:「就照你說的行吧。」
18:6 亞伯拉罕急忙進帳棚見撒拉,說:「你速速拿三細亞細麵調和做餅。」
18:7 亞伯拉罕又跑到牛群裡,牽了一隻又嫩又好的牛犢來,交給僕人,僕人急忙預備好了。
18:8 亞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並預備好的牛犢來,擺在他們面前,自己在樹下站在旁邊,他們就吃了。
18:9 他們問亞伯拉罕說:「你妻子撒拉在哪裡?」他說:「在帳棚裡。」
18:10 三人中有一位說:「到明年這時候,我必要回到你這裡;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撒拉在那人後邊的帳棚門口也聽見了這話。
18:11 亞伯拉罕和撒拉年紀老邁,撒拉的月經已斷絕了。
18:12 撒拉心裡暗笑,說:「我既已衰敗,我主也老邁,豈能有這喜事呢?」
18:13 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撒拉為甚麼暗笑,說:『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養嗎?』
18:14 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到了日期,明年這時候,我必回到你這裡,撒拉必生一個兒子。」
18:15 撒拉就害怕,不承認,說:「我沒有笑。」那位說:「不然,你實在笑了。」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亞伯拉罕如何款待來拜訪他的客旅?上帝要我如何對待今天將會接觸的人?
2. 當上帝說撒萊必生一個兒子時,她有何反應?我會採取什麼態度,來面對上帝應許實現前所遭遇的現實阻礙呢?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創18:3 說: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I4dited14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尼希米記8~9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9-01-8-9-850f2c82db1143828ec3111c70b104ba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9/02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9-02-18-16-33-9db868f58d2b49a6a4265a3e7f4f396e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AWPidW-WA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18:16~33
18:16 三人就從那裡起行,向所多瑪觀看,亞伯拉罕也與他們同行,要送他們一程。
18:17 耶和華說:「我所要做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
18:18 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
18:19 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使我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
18:20 耶和華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
18:21 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所行的,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嗎?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
18:22 二人轉身離開那裡,向所多瑪去;但亞伯拉罕仍舊站在耶和華面前。
18:23 亞伯拉罕近前來,說:「無論善惡,你都要剿滅嗎?
18:24 假若那城裡有五十個義人,你還剿滅那地方嗎?不為城裡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嗎?
18:25 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這斷不是你所行的。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嗎?」
18:26 耶和華說:「我若在所多瑪城裡見有五十個義人,我就為他們的緣故饒恕那地方的眾人。」
18:27 亞伯拉罕說:「我雖然是灰塵,還敢對主說話。
18:28 假若這五十個義人短了五個,你就因為短了五個毀滅全城嗎?」他說:「我在那裡若見有四十五個,也不毀滅那城。」
18:29 亞伯拉罕又對他說:「假若在那裡見有四十個怎麼樣呢?」他說:「為這四十個的緣故,我也不做這事。」
18:30 亞伯拉罕說:「求主不要動怒,容我說,假若在那裡見有三十個怎麼樣呢?」他說:「我在那裡若見有三十個,我也不做這事。」
18:31 亞伯拉罕說:「我還敢對主說話,假若在那裡見有二十個怎麼樣呢?」他說:「為這二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
18:32 亞伯拉罕說:「求主不要動怒,我再說這一次,假若在那裡見有十個呢?」他說:「為這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
18:33 耶和華與亞伯拉罕說完了話就走了;亞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為何上帝要揀選亞伯拉罕呢?如何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上帝所要的「公與義」(公平與公義)?
2. 上帝如何回應亞伯拉罕義人數目減少至十人的懇求?一個聖潔公義的人,能對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力?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創18:17 耶和華說:我所要做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LtjGXACF4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尼希米記10~11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9-02-10-11-c30a094b1e204c569b7ca62cf12c0d01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202201002講題:起來!行走禱告! 講員:李怡瑱牧師

202201002講題:起來!行走禱告! 講員:李怡瑱牧師 金句:7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8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前4:7-8)
持續上次的主題「起來!行走禱告!」,我們上週匯出了半年的奉獻支持古巴所得到的回應,剛好就在古巴哈瓦那基督之家教會成立的那天(9/25),他們收到教會這半年匯去給他們的奉獻支持,李旭照宣教士是我們教會支持奉獻的宣教士,是中國差派去古巴的宣教士,我們每個月都有為他們認獻,這次匯去的是半年的認獻,剛好就在收到款的那天,也是他們教會成立的那天,所以他就把照片傳給我,感謝神,雖然我們大部分的弟兄姊妹沒有去過古巴,但大家的奉獻去到了古巴,也參與在神教會的建造,我相信無論是台灣、香港、澳門、中國、海外的華人,當我們聯結合一,我相信在末世神要興起華人一起來完成宣教的工作,就像上週亞萍傳道的見證分享裡提到,這趟去難民服務隊其實有很多當地的宣教工作,包含在北非、埃及的宣教士,很多都是香港人,但感謝神我們可以一起同工,所以在基督裡面我們超越一切的國界及限制。上次也跟大家在見證裡分享了《屬靈爭站與走禱-實戰手冊》這本書的作者去到國外前花了一段時間先禱告,後來當他真實去到那個國家的時候,我們看見神的門為他而開,且神蹟奇事發生在其中。今天持續這個主題「起來!行走禱告!」,跟大家分享三個重點。
一、禱告前行:雖然我們不見得能夠去到國外,有很多環境、時間等各方面的限制,但我們的禱告可以先去。為不同國家禱告,你可以先在靈裡面走禱,你人還沒辦法飛過去,你就可以先禱告,你現在沒有時間去,也可以先為他們認罪禱告,這樣到當地的話,效果會更明顯,基本上神給我們禱告這個武器,可以跨越空間的限制,這是神給我們的好處,希望大家能夠成為名符其實萬國禱告的殿。我們這個人就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我們裡面,當我們為列國萬邦代求時,我們就是一個萬國禱告的殿。這個照片是臘戌信誠佈道所聚會的照片,我盼望當我們看見信誠佈道所的大人、孩子們聚集在一起敬拜的照片時,能夠激勵我們,我們盼望神的殿充滿敬拜讚美神的子民,他們在困難中想辦法要建造禮拜堂,而我們有現成的禮拜堂,我盼望弟兄姊妹能夠珍惜,並來到神的殿中敬拜。感謝神!昨天在這裡有宇宙光百人大合唱,現場的位置都坐滿了,感謝神,神的殿應當充滿敬拜讚美神的子民,讓神得當得的榮耀。臘戌信誠佈道所在困難當中,竭盡所能的訓練敬拜讚美神的器皿,這個月開始,他們聘請了專門的老師來訓練敬拜讚美團,也請大家在禱告中記念,他們預備要建圍牆,估價大約要台幣40萬元,目前跟亞波羅宣教團隊各分擔一半,我們母堂就分擔他們做圍籬及大門共20萬的經費,所以弟兄姊妹有感動也可以為信誠佈道所建造圍籬及禮拜堂來奉獻。所以無論是我們的禱告或奉獻都可以前去,雖然現在無法這麼方便的去到緬甸,但神記念大家的代禱及奉獻。
烏克蘭宣教士的小兒子的代禱,我個人也被她兒子的奉獻、服事深受感動,也盼望在這裡做一點分享,彼此激勵。在宣教士的代禱信中提到今年6月底,小兒子以高分通過了醫生的執照考試,那段時間其實他正日夜忙碌的為難民製作19組木床,也快馬加鞭的設計木屋交給建築師,希望能盡快建設完畢好安置難民。目前他已經完成四棟不同功能的木屋建築設計和製圖,有時也到工地監工,現在正在設計另一個19棟不同功能的木屋建築群的設計。原本小兒子要繼續專科醫師的深造,但是學校行政來不及,可能是很多職員調去當兵了,以致於畢業證書還沒有發放出來,沒有畢業證書就不能申請簽證,過幾天小兒子就必須被迫出境了,至於如何返回烏克蘭真的要天父的恩典,因為全球烏克蘭大使館幾乎都關閉,沒有受理民間案件,需要找到哪裡有開放的空隙。但是我知道天父又要為小兒子下一場的人生大戲拉開序幕,他仍然要經歷到「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請為小兒子-楊益昕代禱。當我們看到這些人如何竭盡所能的擺上時,我們也要求主赦免我們,很多時候我們處在安逸的環境中我們仍有很多的不滿足、抱怨及懼怕、懷疑。主啊,求你赦免我們的罪,赦免我們的土地,赦免這個世界所有的國家,祢當初說祢創造天地,人要來治理天空的飛鳥、地上的、海底下的,但是我們卻把地球弄得一團亂,赦免我們過去自私、自我、自我中心、活在自己的圈圈裡面,不願意多走一哩路,不願意為了祢的國更多地付出,以至於更多的人可以得到自由。主耶穌祢來到我們當中,就是要顯現並除滅魔鬼的作為,求祢來從我們開始,藉著我們的認罪禱告,除滅我們裡面魔鬼的作為,除滅我們家裡面那麼多魔鬼的作為,除滅我們城市、國家、教會裡面這麼多仇敵的作為。奉耶穌的名斷開一切鎖鏈、虛假謊言、恐懼、貪婪、仇恨、苦毒、憤怒、疾病、死亡,主耶穌的寶血塗抹遮蓋,讓我們可以持續在祢裡面,祢就在我們裡面,謝謝主完成祢救贖的工作,在末世的時代興起祢的百姓都放在燈臺上,使我們是可以被放在上面的,可以照亮我們的社區、教會、國家、學校、公司,讓我們不是失了味的鹽,乃是在禱告裡面可以來煉淨這塊土地,謝謝主!這樣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剛剛舉了這些例子就會發現有很多是我們可以禱告的,雖然我們無法去到這麼多的國家,但我們想到這些宣教士、想到那裡有我們的弟兄姊妹、神的家,我們都可以放在禱告裡面。
二、愛遮蓋罪: 7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8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前4:7-8)
上週我們聽到亞萍傳道去難民服務隊宣教服事的經歷,這位走禱的弟兄也曾透過NGO,就是非營利組織去到難民當中,甚至是處在難民當中陪伴他們的這些經歷,但他在書裡面有寫,經歷這一切時他有很深的感動,就是我們的陪伴或物資,能夠提供給他們的幫助其實非常有限,後來他做了以下的結論:「禱告是最重要的,靈界的是要靠認罪悔改來遮蓋這塊土地、這個國家、這地的百姓。『你如果願意,你可以用愛遮掩許多的罪。』因為我們是靠主耶穌在我們裡面遮掩許多的罪,不是我們可以,是主耶穌在我們裡面。主耶穌來到世上就是要遮蓋大家的,所有的罪都到他身上,所以我們願意當祭司遮蓋我們的國家、學校和同學。」這是我們可以做的,讓我們成為祭司,因為耶穌在我們裡面,當我們為所看見的職場、校園、社區、城市、國家有這些犯罪的事情、惹神憤怒、所厭惡的事情,當這些事情發生在我們周圍時,我們可以成為祭司,藉著認罪禱告,把這些帶到主面前,讓耶穌的愛、赦罪的恩,藉著我們帶到神所差我們去到的每一個角落。
要讓我們的社會照著邪靈的軌道往前走並長大嗎?當然不願意,但有些問題是我們需要反省的,就是我們看到這些問題時做出何種反應?面對社會上許多罪,我們不只替自己認罪,也要幫助我們代表的人認罪。不只是同性戀,其他罪也是一樣,若我們沒有靠認罪禱告做屬靈爭戰,我們的社會就會照著邪靈的軌道往前走並且長大,事後要再去怎麼限制他們很難,因為數量滿大的,從需求衍伸出人權,我認為這是基督徒在社會上失職,我們應該當祭司,代表我們的土地,代表我們的同學,把這些罪通通帶到主耶穌面前認罪悔改。今日所見的社會亂象,主要因素仍在於教會失職,因為神本來是給教會、神的百姓有治理的權柄,但因為我們沒有盡到當盡的職分,以至於社會的亂象層出不窮,這是我們需要反省的,所以整本走禱的書中一再強調認罪禱告的重要性。其實當我們看見這些社會亂象時,不是只有別人犯罪,很多時候這些罪行、亂象當中,可能跟我們也有關,也可能包含自己的家人在內,或自己的心思、言語、行為,其實也是同樣不討神喜悅的。所以書中非常強調一個重點:當我們要講道、走禱前,自己先要來學習認罪禱告,同時也要成為代表別人,包含我們的家人,我們家人可能還有在拜偶像的、做得罪神的事情,我們要成為他們的代表,在神的面前做認同性的認罪悔改,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關於罪惡之城,你的看法如何?讓我們來看耶穌的心:就像剛才投影片提到的,很多時候我們是看到亂象、是別人的罪,我們來看耶穌和門徒的心有何差異?若是我們會有何種反應? 51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52便打發使者在他前頭走。他們到了撒馬利亞的一個村莊,要為他預備。53那裏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54他的門徒雅各、約翰看見了,就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做的嗎?」55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56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說著就往別的村莊去了。(路9:51-56)這是耶穌的心,神並不樂意降災、不樂意看見人被毀滅,而神的心意是要拯救。
亞伯拉罕與神的對話:20耶和華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21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所行的,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嗎?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22二人轉身離開那裏,向所多瑪去;但亞伯拉罕仍舊站在耶和華面前。這裡提到「二人」,本來是三個人,是上帝跟兩位天使,他們成為人的形狀去拜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有機會接待他們,然後神當時就有感動,把祂要做的事情跟亞伯拉罕說,v20-21說接下來他要派使者所要查看之事,所以v22所講的「二人」其實就是兩個天使,後來就離開去到所多瑪和蛾摩拉。23亞伯拉罕近前來,說:「無論善惡,你都要剿滅嗎?24假若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你還剿滅那地方嗎?不為城裏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嗎?25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這斷不是你所行的。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嗎?」26耶和華說:「我若在所多瑪城裏見有五十個義人,我就為他們的緣故饒恕那地方的眾人。」27亞伯拉罕說:「我雖然是灰塵,還敢對主說話。 28假若這五十個義人短了五個,你就因為短了五個毀滅全城嗎?」他說:「我在那裏若見有四十五個,也不毀滅那城。」 29亞伯拉罕又對他說:「假若在那裏見有四十個怎麼樣呢?」他說:「為這四十個的緣故,我也不做這事。」 30亞伯拉罕說:「求主不要動怒,容我說,假若在那裏見有三十個怎麼樣呢?」他說:「我在那裏若見有三十個,我也不做這事。」31亞伯拉罕說:「我還敢對主說話,假若在那裏見有二十個怎麼樣呢?」他說:「為這二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32亞伯拉罕說:「求主不要動怒,我再說這一次,假若在那裏見有十個呢?」他說:「為這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33耶和華與亞伯拉罕說完了話就走了;亞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創18:20-33)在這段對話中,神改變了心意六次,所以神的心意並非樂意降災、並非喜悅惡人滅亡,祂願人人悔改得救,這是我們的神。但有點可惜,可能亞伯拉罕也不好意思繼續討價還價,就停在十個。
為什麼亞伯拉罕鍥而不捨向神求?
1.他是神的朋友-創18:17耶和華說:「我所要做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所以祂把想要做的事告訴亞伯拉罕,神主動說出祂要去做的事,因為亞伯拉罕是祂的朋友。關於亞伯拉罕是神的朋友可以參考代下20:7、賽41:8、雅2:23,都提到亞伯拉罕是神的朋友。詩25:14耶和華與敬畏他的人親密;他必將自己的約指示他們。
2.他認識神的公義-創18:25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這斷不是你所行的。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嗎?他認識神,神是公平公義的,他按著神的公義向神求。
3.所多瑪和蛾摩拉有亞伯拉罕所愛的人-創19:29當天上的火降下來毀滅所多瑪、蛾摩拉之前,神想到了亞伯拉罕,就拯救羅得。當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他記念亞伯拉罕,正在傾覆羅得所住之城的時候,就打發羅得從傾覆之中出來。因為那裡有亞伯拉罕的親人,在那裡有他所愛的人,我們之所以鼓勵弟兄姊妹要禱告,甚至為台灣不管哪個縣市,包含離島,一想到有你所愛的親人、朋友,要為他們代求、為那城求平安,住在其中就得享平安。
大家一起思想最近所發生的事情,就是東部在9/17、18兩天發生地震,其實在那時台東也發生令人吃驚的事。請問大家,當你看見這些新聞和公告,你作何感想?1.全國首例 台東縣政府捐贈2 億元土地「給媽祖」。2.建醮全市吃素公告。一個宮廟可以結合里,然後要求全市吃素三天(9/22-24),那一整個禮拜建醮,就能有如此的影響力。亞萍傳道告訴我,那幾天因為吃素所有的餐廳都歇業,如果要生活在這種環境下,你的感受如何?
《屬靈爭戰與走禱-實戰手冊》的作者見證分享,因為他可以看見一些靈界裡的事情。有一次,我發現有位小天使被邪靈圍毆,這位小天使被十個邪靈圍著,他是被天上派來是要送信的郵差。這位小天使是要把信送去台灣某一個城市,就被台灣的邪靈阻攔!覺得好笑嗎?可能你從來沒有聽過這種事情,所以覺得好笑,可是你想想看,如果有一個小孩子在你的城市被圍毆,你覺得怎麼樣?社會大事,是不是?你覺得這是誰的責任?如果有小朋友被霸凌,是誰的責任?你可能會說我不知道,都不是你的責任,對不對?看看我們台灣的廟,沒有幾十萬間,也有幾萬間吧?你有要得地為業嗎?你有要把這塊土地清乾淨,讓天使在這地方可以做神要他做的事情嗎?這我們都有責任!
三、擴張境界:我們真的要積極踏出去-不要限制神。
關於基督徒從政的看法:舉個例子,以前基督徒覺得從政是很骯髒的事,因為買票,要做很多不好的事情,從政之後,臺灣還要去拜拜,要不然可能會選不上,有很多顧忌,為什麼台東縣政府在這時做出捐贈土地的事情?其實某種程度也是為了選舉、選票,所以大家要禱告,因為台東縣政府接下來也打算要做類似的事情,就是要把一個很巨大的偶像豎立起來,也是為了選票;澎湖縣政府在10/20就要開始成立一個偶像的園區,你想想看66公尺的偶像相當於台灣22層樓高,價值5.5億,澎湖已經市負債很嚴重的城市,10/20這個園區就要開放,為了什麼?某種程度也是因為選舉求主憐憫我們,很多的人在從政的路上,為了妥協、選票就向偶像低頭,不管他們是否真的信,所以很多人想到從政都覺得是很骯髒、難搞的事,甚至過去教會也不談論這些。可是經過很多年的禱告,發現如果基督徒不從政,那我們就死在曠野了,這樣懂我意思嗎?就是你非得擴張才有機會生存,你會被逼到沒地方跑。就像我們剛才說的,居然發個公告要全市吃素,為了偶像宮廟建醮,被逼到沒有地方跑,社區不好,你能跑到哪裡?如果城市很亂,你能跑到哪裡?因為邪靈要吞吃凡可吞吃的人。我們今天的週報夾頁裡,特別請大家為勇敢站出來的弟兄姊妹代禱,無論是議員、(鄉)縣市長、里長或鄉鎮代表,都要為他們提名代禱。
學習這個有困難,因為要擴張,大家會疲累困倦,一想到擴張,就好累,不要相信邪靈跟你說的。
奉耶穌的名,斷開這綑綁!斷開這鎖鏈!主耶穌的寶血塗抹遮蓋潔淨,十字架破碎這攔阻!主啊!幫助我們可以擴張我們的境界,擴張我們的心思意念,不要讓我們被仇敵所圍困所逼迫,讓我們相信祢的話,讓我們相信那在我們裡面的比這個世界上更大。奉耶穌的名,阿們。要如此的宣告、如此的相信。
書1:1-9 1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了以後,耶和華曉諭摩西的幫手,嫩的兒子約書亞,說:2「我的僕人摩西死了。現在你要起來,和眾百姓過這約旦河,往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的地去。3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我都照著我所應許摩西的話賜給你們了。4從曠野和這黎巴嫩,直到幼發拉底大河,赫人的全地,又到大海日落之處,都要作你們的境界。5你平生的日子,必無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6你當剛強壯膽!因為你必使這百姓承受那地為業,就是我向他們列祖起誓應許賜給他們的地。7只要剛強,大大壯膽,謹守遵行我僕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離左右,使你無論往哪裏去,都可以順利。8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9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裏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鼓勵大家反覆思想這段經文的重點,首先你要走出去,神應許腳掌所踏之地給你,然後我們要遵行神的話語,要晝夜思想、全心倚賴神,神與我們同在,這是最寶貴的,因為在我們裡面的比世界上的更大。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熱誠接待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2/11/gen-day54

【經文】創世記18章1~8節

樂意接待人應是基督徒的生命特質之一。在當時的中東地區對於不速之客都會盛情款待,有些主人甚至會堅持讓客人先用餐,自己站在旁邊伺候。

亞伯拉罕的待客之道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主動,他一見到主的使者就主動歡迎、招待,不論時間上有多麼不方便(當時正值午休時刻,參1節),仍然熱烈歡迎,肯定他們的駕臨是極大的榮幸(參3節)。
第二、慷慨,他把最好的拿出來,亞伯拉罕雖說「拿一點餅」,卻端出了滿桌佳肴。他用三細亞細麵做餅(即三斗,約22公升麵粉,可以做很多的餅,表明亞伯拉罕待客的熱忱)、宰肥牛供應奶油(奶油在中東一帶被視為上好的飲品,參8節)。
第三、細心,各方面都設想週到,他照顧客人各方面的需要,拿水給他們洗腳(當時迦南人穿的鞋子有底無幫,腳容易髒,所以進門需洗腳)、讓他們在樹蔭下休息(參4節)、拿餅給他們吃(參5節)。
第四、熱切,用最迅速的行動款待客人。不但他自己快,也要求撒拉、僕人行動都要快。本段經文四次提到他「急忙」和「跑」(參2、6、7節)。
第五、謙卑,視自己為僕人,他謙卑地對客人們說:「我若在你眼前蒙恩」(參3節),表明視對方比自己高貴;他在旁伺候,也可見他對客人謙恭,他將款待客人視為義務和權利,認為是對自己有好處,而不是給予對方一飯之恩。
第六、尊重客人,他先問清楚,沒有強迫對方接受他的好意,也不強求他們久留,阻延他們的行程(參5節)。

我們應當接待有需要的異鄉客,當我們這樣做就等於是做在主耶穌身上(參太二十五40)。我們不但要接待客人、幫助有需要的人,更要考慮教會整體參與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弱勢族群。

亞伯拉罕從心裡熱誠地接待人,而我們對於自己的親人或陌生人又應當如何款待呢?

【回應】
主耶穌,祢教導我們,做在一個小子身上就是做在祢身上;幫助我,讓我的每一個服事都像是在服事祢一樣,讓我盡力服事而不求人的紀念,讓我愛人而不求回報。

【禱讀】以弗所書6章6~7節
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裏遵行神的旨意,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2/12/gen-day55

【經文】創世記18章9~15節

當神應許撒拉明年將會生子,撒拉卻「暗笑」。她的笑不是因著高興自己將要產子,而是對於說話者的不信。因為不論從自然的情況、或從現實的環境來看,她都不可能生下孩子(參12節)。而神之所以是神,正是因為祂能超越自然的情況、勝過現實的環境,在耶和華沒有難成的事。神對撒拉說:「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就是要撒拉不看自己的情況,而要定睛在神及祂的應許上。

就耶和華的大能而言,沒有任何事對祂來說會太難、或是做不成的。祂應許的每一件事都會實現,世界上沒有任何事可以攔阻神實現祂的話。我們若是定睛於自己,什麼事情都會有問題;若定睛於神和祂的應許上,我們就能經歷到「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

神沒有難成的事,我們可以倚靠祂,為祂做大事。神的應許遲延來到,不等於不應驗,就如耶和華所說,「到了指定的時間」(at the appointed time),無論撒拉當下是否相信,她必定會生下以撒。同樣的,時候滿足,耶和華的應許必然應驗,因此我們要等候,不輕言放棄。

我們要像詩人一樣,知道要「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但也「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參詩三十七5,7)。因為真正的信靠包括耐心的等候,相信神會按祂指定的時間成就祂的話。

【回應】
聖靈啊!幫助我進入一切的真理,我定意選擇祢的真理,選擇相信祢所說的、聖經上所記載的,棄絕從家庭、學校、社會……所聽見的一切謊言。讓我的信念能經得起祢真理的鑒察。

【禱讀】路加福音1章37節
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所行豈可瞞友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2/13/gen-day56

【經文】創世記18章16-21節

耶和華向亞伯拉罕顯現,除了要告訴他明年的這個時候他將有一個兒子,還向他透露了祂將要差遣使者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這兩座城的事。神與亞伯拉罕之間有密切的交通,就像是知己的朋友,祂願意和他分享祂的想法和計劃,所以神說我所要做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參17節)當然,這也表明亞伯拉罕具有先知的身分(參創二十7),因為「耶和華若不將奧祕指示他的僕人眾先知,就一無所行」(參摩三7)。真先知的其中一種經歷就是「站在耶和華的會中,得以聽見並會悟祂的話」(參耶二十三18),當先知得聞神的心意就更容易有神的心腸。

凡神所喜悅的人,神都樂意把自己的旨意啟示給他們,正像我們樂意將心中的意念告訴我們的好朋友一樣。神不會故意隱瞞祂的旨意,而使我們覺得祂高深難明。如果我們肯看重神的心意,不憑自己的喜好做選擇,而是與祂同心,神會很樂意將祂的旨意啟示我們。以致於在亞伯拉罕還沒開口求問神前,神便主動將祂要剿滅所多瑪的計畫告訴亞伯拉罕,正如18:17所記載的:神卻說「我所要做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

耶和華將亞伯拉罕當作朋友(參代下二十7,賽四十一8),親自向他顯現、和他吃飯、交談,甚至將對於其他城/國審判之事都預先告知他。今日我們的神何嘗不是如此,主對門徒說「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參約十五15),且將末後必成的事,事先在啟示錄中告訴我們。神願意人知道祂的事,但人如何才能知道神的事呢?就是要效法亞伯拉罕與神同行(參16節)。

神對亞伯拉罕預先說明所多瑪將受審判一事,是要他了解神的公義,並且要他「吩咐他的子孫行在公義的道上」(參19節),以承受神所應許的祝福。神對亞伯拉罕的約是無條件的,而他若要在今生承受神的福氣,在永生多得獎賞與榮耀,就必須行在公義的道路上。

【回應】
主耶穌基督,謝謝祢願意成為我的朋友,也讓我能成為祢的朋友,讓我懂得尊重祢、信任祢、向祢絕對忠誠並對祢無話不談,讓我們成為以命相許的好朋友。

【禱讀】約翰福音15章15節
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亞伯拉罕的代求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2/14/gen-day57

【經文】創世記18章22~33節

這段經文是亞伯拉罕與神交涉的過程,基本上是一個向神求情的禱告。其實整段經文是表明神的心-面對人的罪惡,祂期待有人代求。當兩個天使代表耶和華前往調查和執行其他任務後(參22節),就只剩下亞伯拉罕和耶和華。神沒有離去,祂仍舊站在亞伯拉罕面前,祂在那裡等什麼呢?神等著亞伯拉罕向祂禱告,透過這個禱告神也使亞伯拉罕明白,神之所以毀滅所多瑪是因這城的罪惡滿盈,連十個義人都沒有,應該遭受刑罰。

在亞伯拉罕的代求中有我們當學習的地方:第一、懇切、不放鬆、一步一步求。神從來沒有責罵亞伯拉罕用這種方式向祂禱告。第二、坦白,把心中想到的一一陳述,全不隱瞞,就如神將祂的想法告訴亞伯拉罕一樣。因為亞伯拉罕與神有親密的關係,因此他在禱告時也大膽地和神理論,不擔心神會因此發怒。第三、他在禱告時強調了神的屬性,特別是神的公義和憐憫。第四、態度謙卑,他自稱是「灰塵」(參27節)。第五、他所關注的不只是自己的姪兒,乃是全城的居民。第六、出於惻隱之心,他甚至為那些曾經惡待他的人祈禱。亞伯拉罕對人的關心,就像出於神對人的憐憫心腸,他的愛心乃是源於對神的愛。

在新約中,保羅也教導我們當為萬人懇求(參提前書二1),使我們因著代求,能得著敬虔的生命,而不是集中在自己的需要上。此等代求當不違背神行事的原則,而非盲目地濫求。禱告時不要只是不停地講,要聆聽神的回應,就好像兩個彼此相愛的人在交談,亞伯拉罕對神的禱告就是這樣。

神仍站在人的面前,是在等候人開口為祂所要做的事代求;而人站立在神的面前是表示持守禱告,直到神應允所求的事。

【回應】
神啊!我願學習亞伯拉罕代求的榜樣,讓我能迫切地、不放棄地為我所在的城市與國家禱告,直到能看到這個城市、國家屬於祢。

【禱讀】雅各書5章16節
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創世記18:14

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到了日期,明年這時候,我必回到你這裡,撒拉必生一個兒子。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創世記18:32

亞伯拉罕說:求主不要動怒,我再說這一次,假若在那裡見有十個呢?他說:為這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創世記 18:1-19

敬拜詩歌:我們歡迎君王降臨 (讚美之泉)
https://youtu.be/a5X4uawExEA

一、安靜:耶和華的作為本為大;凡喜愛的都必考察。      
二、讀經:創世記 18:1-19
1. 重點說明
一個炎熱的午後,三個陌生人忽然造訪,亞伯拉罕殷勤接待,這三人不但知道撒拉的名字,還看透她的心思,顯然並非常人。祂更針對撒拉的不信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麼?」(v.14)三位訪客將關於撒拉的信息交代清楚之後,準備起程,亞伯拉罕起身送客,耶和華說,我所要作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v.17)一句話,透露出神與人關係之親密,似乎回到了伊甸園的光景。
2. 鑰節: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到了日期,明年這時候,我必回到你這裡,撒拉必生一個兒子。(創 18:14)
三、默想:
■亞伯拉罕如何接待三位陌生訪客?(v.2-v.8)
■他們向亞伯拉罕說了甚麼話?(v.9、v.10、v.14、v.17)
■亞伯拉罕與神的關係實在讓人羨慕,我呢?我與神的關係又如何?
四、禱告:主啊,求祢幫助我與祢建立親密的關係,如亞伯拉罕與祢一樣。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18:1-19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創世記 18:20-33

敬拜詩歌:我們呼求 (讚美之泉)
https://youtu.be/KQhtTopSb_k

一、安靜:耶和華手所行的是誠實公平,祂的訓詞都是確實的。
二、讀經:創世記 18:20-33
1. 重點說明
這是一段出名的代求經文。亞伯拉罕為所多瑪的禱告,乍看像是與神討價還價,但更準確地說,他在憑著信心摸索前進,再三肯定公義的神斷不會有不公義的作為:「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麼?」(v.25)他顯然已知道神治理的範圍與原則,因此代求的態度是謙卑、坦率和本於愛心,其愛不是單為羅得這姪兒,而是顧及全城之人。這是亞伯拉罕第二次干預所多瑪的事(參創 14:14),世界將從他得福的遠景(參創 12:3),在此預見。
2. 鑰節:亞伯拉罕說:求主不要動怒,我再說這一次,假若在那裡見有十個呢?他說:為這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創18:32)
三、默想:
■亞伯拉罕本著怎樣的原則為所多瑪代求?(v.25)
■亞伯拉罕以何種態度代求?(v.27、v.30、v.31、v.32)
■亞伯拉罕深深體會神的公義與慈愛,神也悅納亞伯拉罕的代求,今日我要為我的手足、同胞、國家如何守望?
四、禱告:主啊,求祢憐憫我們的國家與社會,能活在祢的慈愛與公義之中。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18:20-33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9/2/2020 創18:28

假若這五十個義人少了五個,祢就因為少了五個而毀滅全城嗎?(創18:28)

少了——「少了」與昨天的經文中「缺乏」是同一個動詞khaw-sare’。神供應我們一切需要,使我們不致缺乏,祂同樣也能夠處理我們的一切失敗。亞伯拉罕為所多瑪城向神討價還價的故事述說了神的憐憫:祂會為了少數幾個義人不毀滅那城;同樣的,我們的軟弱和失敗也不會影響神對我們的供應。

當大衛說「我必不致缺乏」時,他會記得自己也曾住在「所多瑪」,他的生活並沒有達到神的標準,但一無所缺的神有足夠恩惠能饒恕並供應缺乏(少了)義行的人。

我們總是希望可以永遠都不缺乏,偏偏生活卻充滿著kaw-sere。你是否拼命希望除掉生活中的缺乏?你是否對缺乏的現狀感到焦慮?你是否掙扎於「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的困擾。全然抓住神「不致缺乏」的應許,單單依靠祂,因為ekaw-sere只屬於神,而祂樂於供應你。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对于神来讲,是不是存在一个拯救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或底线,神就不能再拯救?答案是没有!否则神就不是神了。圣经说的很清楚:东离西有多远,他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

没有大到上帝不能赦免的罪过,也没有惨到上帝不能拯救的人生,重点不是我们有多好或有多差,重点是祂不按照我们的罪过和缺乏来决策,祂就是要拯救我们到底。所以我们不是要活在现状和现实之中,而是活在盼望和感恩之中,只要你还有盼望或者渴望有盼望,那就是神在拯救你!

如果你感觉毫无希望或不可救药,哪怕只有片刻,也都是从魔鬼来的。信仰的重点不是如何达到神的标准,神并没有期望我们达成什么,因为祂都已经达成了,信仰的重点是与神保持连结,如此人生处处是惊喜。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9/27/2020 創18:25

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麼。(創18:25)

審判——在我們的社會,法官不制定法律,他只是執行法律。這文化差異或許讓我們對shaphat這字誤解。事實上,聖經對審判官這角色有截然不同的觀念。

在古老的閃族文化,不是由單獨的法律治理各支派,而是由身為法律的人來治理他們。首領以個人和集體的方式體現出法律,他的話就是法律,這是舊約對「審判官」的看法。

耶和華神是全地所有政府的體現,祂是最高權威,這是為什麼會說「政權落在祂肩上」的原因。若我們認為聖經是本法律書,要麼走向教條主義,接受嚴厲刻板的法律;要麼鑽漏洞逃出法律,遊走灰色地帶。神對法律沒興趣,祂對人心、性格、價值和順服的整個人際關係有興趣。

約伯是個「法律上的義人」,但他面對審判全地的主時,突然發現他依據法律所做的宣稱是沒用的。當我們從法律轉移到神的公義時,世界就改變了,有自由從天上澆灌在我們身上,神的政府管理我們的心。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本身是审判者,又是立法者,这意味着义的标准不取决于任何人间的法律或道德,所以一个义人也没有;神本身是审判者,又是拯救者,这意味着任何政府和统治者都不具有定罪的最终权柄,所以每个罪人都有希望。

人世间的政府和政治体制都是审判全地和拯救世人的神的形象和代表,当他们不按照神的公义行使权力的时候,就会很快成为被审判的对象,当然神会按照对历史全局的奥秘安排,允许一些邪恶的政权暂时存在,好成就祂对救赎历史的布局。

神会使用政府和政治人选来帮助管理祂的百姓,实行祂的拯救和公义,所以在民主选举的社会中,基督徒要通过选举来参与政治,使神的拯救和公义更好地在地上实现,而在非民选的社会中,神会直接介入来决定政权的兴衰。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10/31/2020 創18:25

審判全地的主豈不做公平的事嗎?(創18:25)

審判——在我們的社會中,法官不制定法律,只負責執行法律。或許這個文化偏差會使我們對shaphat這字有誤解。

古老的閃族文化對審判官這角色有截然不同的觀念,他們不是由法律來治理各支派,而是由身為法律的人來治理,而耶和華神是全地所有政府的體現,祂是最高權威,這是為什麼聖經說「政權落在祂肩上」的緣故。

舊約對審判官的看法,會帶給我們的行為極大改變。若我們認為聖經是一本法律書,我們的文化自然會引導我們走向教條主義,或盡力鑽漏洞逃出法律的範疇。

約伯的故事說到一位「法律上的義人」,當他面對審判全地的主時,突然發現他依據法律所做的宣稱是沒用的。

於是,當我們從法律轉移到公義時,發生何事?世界改變了,有自由從天上澆灌在我們身上,神的政府管理我們的心(祂的國度來到世上)。在神的政權之下,對祂的感恩是讓我想去做討祂喜悅之事的動機。

今天你是活在法律之下,還是你是神自由國度的公民呢?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为什么神对以色列在地上建立国家、军队和法律不感兴趣,而要亲自作他们的王?因为神深知,罪人怎么可能用法律治理自己呢?这就是为什么所有高举法治的国家最后也都一一衰落,因为症结不是法律,而是人本身。

只有一位有资格立法和执法,那就是审判全地的主,当我们把法律留下,而把法律之神赶走,法律反而成为罪恶的温床:法律越严明,犯罪就越猖狂,因为人心不受约束,行为不可能改变,而只有神的法律能约束人心。

神不是要在这世上建立文明,而是要在人心中建立天国的文明,祂让自己的儿子替罪人接受最残酷的法律制裁,使我们不在律法之下,而在恩典之下,只有成为神的仆人,我们才能获得法律的自由,这个世界才可能变得更好。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吹號!

閱讀: 民數記10章8-1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創世記18-19章;馬太福音6章1-18節

在你們快樂的日子和節期並月朔,……也要吹號。—民數記10章10節
用小號獨奏的《安息號》(Taps)是美國軍隊在一天的結束時,或是在葬禮上吹奏的樂曲。令我感到訝異的是,在這首樂曲的一個非正式版本中,其歌詞有幾節的結尾都是:「上帝臨近!」的確,不論是在每晚黑夜來臨前,或為痛失所愛而哀悼之際,這首樂曲的歌詞都給士兵們一個美好的確據,那就是「上帝臨近」。

在舊約裡,吹響號角也是提醒以色列人「上帝臨近」的方式。在慶祝節日和節期的時候(那些日子是上帝與以色列民立約的一部分),猶太人就得要「吹號」(民數記10章10節)。吹響號角不只是提醒以色列人上帝的同在,也讓他們知道在最需要幫助時,上帝就在左右,而且祂渴望幫助他們。

今天,我們仍需時時提醒自己:「上帝臨近!」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敬拜方式,透過禱告與歌唱呼求上帝。或許,我們的禱告也可被看作是呼求上帝幫助我們的一種號角聲。讓人得安慰的是,上帝總是垂聽我們呼求的聲音(彼得前書3章12節)。對於我們的每一個懇求,上帝都會以祂同在的確據來回應,使我們在生活的艱難與憂傷中,能得堅固和安慰。

在什麼時候,你的禱告就像是向上帝求救?
得知上帝會垂聽我們的禱告,如何讓你得激勵?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因祢回應我求救的呼聲,
並且向我保證祢大能的同在與慈愛。
作者: 夏莉珊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民數記10章1-10節關於吹號的描述,標誌著以色列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住了11個月,在那裡領受了上帝的指示和誡命之後,正要繼續前往迦南,就是上帝應許亞伯拉罕要賜給他後裔的土地(創世記17章8節)。他們用吹號來「招聚會眾,並叫眾營起行」(民數記10章2節)。

在以色列的整個歷史中,百姓使用號和其他樂器(比如動物的角)有多種原因:可作為起行的信號、在戰爭中招聚以色列人聚集、宣告節日的開始。例如,以色列人在搬動約櫃時(歷代志上13章7-8節,15章24節),在獻聖殿和潔淨聖殿時(歷代志下5章12-13節, 29章26節),都會吹號。約櫃和聖殿是上帝所居之處,也是祂與以色列祭司會面、與祂子民溝通交流的地方。

施竹俐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2021.2.13

回應靈命日糧:

「... 回顧過去雖能讓我們堅信上帝必有供應,但若只活在過去,卻會令我們無法看見今日聖靈所行的新事。我們可以求上帝讓我們看見,此時祂正如何援助、塑造和扶持祂的子民。盼望此番提醒,能促使我們與上帝同工,讓遠處和近處之人的需求都能獲得滿足。」

回應:

我們人都有一種傾向就是被過去的成就所限制,有人曾說:最好的敵人就是次好。人最怕的是當你有了成就之後,總以為自己已經是在山頂了!豈不知這時候他成了自己最大的限制!但是創新的人總是在尋找各種的機會證明還有其他更好的可能性存在!

1940年以前,所有科學家的看法認為飛機的速度不可能超越音速、因為要超越音速之前必須突破一個難關,那就是「音障」,直到Chuck Yeager成了第一位超越音速的飛行員,改變了人類飛行的歷史!

當飛機突破音障的時候,它的時速已經是超過761英哩,這時會產生巨大的音爆響聲,那時整個飛機感覺幾乎要解體,當時Chuck Yeag感覺失去視線,開始覺得反胃。但一旦突破了音障,整個飛機進入一種詭異的寧靜,那時那道不可突破的屏障已經突破了!

信仰也是如此,信仰有信仰的屏障,靈性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要經歷一種超自然的突破,你就必須不顧一切奮力的禱告,當你越靠近那個突破點時,你可能覺得自己快要失去控制,瀕臨崩潰,那正是你需要堅持的時候,因為你將準備進入一個你覺得不可能的領域!

人類尚且在各方面和領域中尋求突破,然而聖經早已告訴我們上帝是做新事的神!上帝從來就不複製過去的經驗!

創18:14 「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到了日期,明年這時候,我必回到你這裏,撒拉必生一個兒子。」

就是連亞伯拉罕和撒拉都很難想像、二位年近百歲的老人怎可能還能生育呢?但上帝卻對他們說,明年這時撒拉必生一個兒子,事果真應驗了!當你更在乎神的心意而不是別人的眼光時,你就越來越靠近那不可能的領域了。你渴望神做新事嗎?
-Coach-Chen-


靈修教材: 安德魯靈糧烘培坊
12/27/2021 創18:25

審判全地的主豈不做公平的事嗎?(創18:25)

審判——希伯來文化對法律的觀念和我們現代的社會很不一樣。我們的法官不制定法律,他只是執行法律;但古老的閃族不是由法律治理他們,而是由「身為法律的人」來治理他們。

支派的首領並不解釋法律,而是以個人和集體的方式來體現出法律,這是舊約對「審判官」的看法。耶和華是全地的「審判官」,祂擁有最高權威,而祂的屬性,就是一 切受造物之間互動所依據的根基。這也是為什麼說「政權落在祂肩上」的緣故。明白這點,將帶給我們的行為極大改變。

若我們認為聖經只是一本法律書,就會引導我們走向教條主義,或對事物帶有模稜兩可的看法。因為以我們的習慣,要不接受一套嚴苛的法律,要不就盡力鑽漏洞逃出法律的範疇。 神對法律沒興趣, 衪只對人的心、性格、價值和順服有興趣。當我們從法律轉移到公義時,世界就改變了,有自由從天上澆灌在我們身上,神的政府管理我們的心(祂的國度來到世上)。在神的政權之下,法律的目的是順服;公義的目的是做神的公民。

你活在法律之下,還是是個自由國度的公民?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法律对肉体毫无办法,即便是神的律法也是如此,律法的目的不是让我们遵守,而是引导我们到律法的主面前,前者让我们继续活在肉体的捆绑和奴役中,后者则是将我们释放到自由之中。

仇敌从来是以光的名义对抗真光,以善良的名义对抗爱,以律法的名义对抗公义,以自由的名义对抗神,上帝所赐下的任何事物都是好的,但如果离开了神本身,都将是邪恶和假冒为善的。

信仰如果不能突破宗教的外衣,公义如果不能突破道德的狭隘,爱如果不能突破自我的束缚,耶稣很难真的拯救我们和带给我们幸福,耶稣降到地上是为了让我们仰望在天上的那位审判者。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20250613 - 活水时光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13.06.2025(星期五)
经文:创世记 18 :16 - 21
链接:https://youtu.be/Fg-Q8IhbMtE


靈修教材: 活水时光
5月9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亞伯拉罕仍舊站在耶和華面前。」(聖經創世記十八章 22 節)
  
神的朋友可以為別人說情,也許我們以為亞伯拉罕的信心,和與神的友誼,是我們沒有可能及到的。 不要失望,亞伯拉罕是漸漸上進的;我們也可以漸漸上進的。我們追求,是跑步,不是跳遠。

凡是信心經過許多試煉而得勝的人,這人必定有一個頂大的試煉等在前面。

無價的鑽石都是曾經過切磋琢磨的;貴重的金屬都是曾經過烈火試驗的。亞伯拉罕絕不能被稱為信心之父, 假使他未曾受過極大的試煉。請讀聖經創世記二十二章二節:「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 看哪,他帶著一個謙卑順服的心,一步一步牽著他的心上人,向摩利亞山上走去,預備獻給他所敬愛、事奉的神!

他這麼作,給今天疑惑神的對付的人們一個何等大的責備!他這麼作,惹起天使的注意。 他這麼作,堅固以後神的兒女的信心。他這麼作,使信徒知道不猶豫的信心能證明神的信實。

當得勝的信心達到頂點的時候,耶和華的使者對他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 你既信任我到極點,現在我也要信任你;你可以永遠做我的朋友,我必祝福你,也必使你成為一個祝福。

這是一條不改變的原則:「那以信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聖經加拉太書三章 9 節)-- 選

與神作朋友不是一件小事。

聆聽朗讀 https://www.fhl.net/stream_audio/5/0509.mp3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
創世記第18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5_p3ckxvV4
「一主六僕查經法」系一種簡易歸納法查經方式,所謂「一主」指的是該章的主題,「六僕」則是該章內容所描述的人、事、時、地、物和為何。 本查經方式很適合家人查經、教會小組查經、職場查經小組使用。
如果您希望進一步了解這個方法,歡迎您與我們聯絡:churchplus.org@gmail.com.
如果這個視頻對您有幫助,請「訂閱」我們的視頻。(錄製:徐植蓉、陳美玲、張家碧)


靈修教材: 一主六僕
11月5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麼?」(聖經創世紀十八章 14 節)
  
這是神今天給你我的一個責問。也許我們心中曾經有過一個最深、最高、最大的願望 ── 或者是關於我們自己的,或者是關於我們所愛的人的 ── 經過了好久,還沒有成就;我們就以為以前還有成功的可能,現在是決不能成功的了,於是就把今生能成為事實的希望完全放棄了。

那一個願望,如果是合乎神旨的,神必替我們成就;雖然照我們看來,也許是完全不可能的一回事了 ── 也許我們一聽見人說起,還會笑為荒謬。 那一個願望,神必替我們成就,如果我們肯讓祂成就。

「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麼?」沒有;如果我們相信祂,按照祂的旨意前行,讓祂獨自去替我們作那不可能的,耶和華就沒有難成的事了。不然的話, 連亞伯拉罕和撒拉也有攔阻神旨的可能。

那惟一能攔阻神的,就是:繼續不信祂的慈愛與能力;和一直拒絕神在我們身上的計畫。對於那些信靠祂的人,耶和華是沒有一件難成的事的。

── 譯自晨更信息(Messages for the Morning Watch)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
11月13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我知道他,他將吩咐他的眾子....使我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聖經創世紀十八章 19 節,英文聖經直譯)
  
神需要一班能被祂信託的人,神對於亞伯拉罕,神能說:「我知道他,他將吩咐他的眾子....使我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神是可靠的; 神要我們也像祂一樣可靠。

神在尋找一班人 ── 一班受得住祂一切的愛、能力、應許的人。神的機器原拖得動我們一切的重擔的,可惜我們用以縛住機器的那根錨索太細弱了; 所以神必須訓練我們的信心。── 信宣(A. B. Simpson)

神知道你能忍受多少;祂必不會將你所不能忍受的試煉加給你的。祂叫你經過試煉,是表明祂信任你。── 選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