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創世記 18 : 22-33

二人轉身離開那裡,向所多瑪去;但亞伯拉罕仍舊站在耶和華面前。

亞伯拉罕的代求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2/14/gen-day57

【經文】創世記18章22~33節

這段經文是亞伯拉罕與神交涉的過程,基本上是一個向神求情的禱告。其實整段經文是表明神的心-面對人的罪惡,祂期待有人代求。當兩個天使代表耶和華前往調查和執行其他任務後(參22節),就只剩下亞伯拉罕和耶和華。神沒有離去,祂仍舊站在亞伯拉罕面前,祂在那裡等什麼呢?神等著亞伯拉罕向祂禱告,透過這個禱告神也使亞伯拉罕明白,神之所以毀滅所多瑪是因這城的罪惡滿盈,連十個義人都沒有,應該遭受刑罰。

在亞伯拉罕的代求中有我們當學習的地方:第一、懇切、不放鬆、一步一步求。神從來沒有責罵亞伯拉罕用這種方式向祂禱告。第二、坦白,把心中想到的一一陳述,全不隱瞞,就如神將祂的想法告訴亞伯拉罕一樣。因為亞伯拉罕與神有親密的關係,因此他在禱告時也大膽地和神理論,不擔心神會因此發怒。第三、他在禱告時強調了神的屬性,特別是神的公義和憐憫。第四、態度謙卑,他自稱是「灰塵」(參27節)。第五、他所關注的不只是自己的姪兒,乃是全城的居民。第六、出於惻隱之心,他甚至為那些曾經惡待他的人祈禱。亞伯拉罕對人的關心,就像出於神對人的憐憫心腸,他的愛心乃是源於對神的愛。

在新約中,保羅也教導我們當為萬人懇求(參提前書二1),使我們因著代求,能得著敬虔的生命,而不是集中在自己的需要上。此等代求當不違背神行事的原則,而非盲目地濫求。禱告時不要只是不停地講,要聆聽神的回應,就好像兩個彼此相愛的人在交談,亞伯拉罕對神的禱告就是這樣。

神仍站在人的面前,是在等候人開口為祂所要做的事代求;而人站立在神的面前是表示持守禱告,直到神應允所求的事。

【回應】
神啊!我願學習亞伯拉罕代求的榜樣,讓我能迫切地、不放棄地為我所在的城市與國家禱告,直到能看到這個城市、國家屬於祢。

【禱讀】雅各書5章16節
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