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按外貌待人

註釋:
V1「榮耀的主耶穌基督」在地上的時候,卻是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按外貌),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賽五十三2)。
主題信息:
不可按外貌待人
不按外貌待人並不容易,連先知撒母耳都差一點弄錯了,那天撒母耳奉命去耶西的家,要在耶西的兒子中膏立一個王來代替掃羅,當他看見以利押的時候,就心裏說,必定是他,因為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但是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十六7)。是的,人的眼光和神的眼光何等不一樣。人看是尊大的,主卻說是最小的;人看是富足且樣樣都有的,主卻說是貧窮、瞎眼、一無所有(啟三17)。當我們的主在地上,人看他是拿撒勒人耶穌(「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約ㄧ46),人看他「像根出於乾地,他無佳形美容」(賽五十三2),但在神的眼中,惟獨「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來ㄧ3),祂在地上,因軟弱而被釘在十字架上,但是希伯來書卻說,他乃是「用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的那一位,並且他以死勝過那掌死權的魔鬼。
弟兄姊妹,保羅說到這一位曾被藐視的主為我們死了,叫我們可以替為我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所以從今以後不要憑外貌認人了(林後五15~17)。一個人信主前,信主後,雖然外貌沒有什麼改變,但事實上他已經從舊造變成新造;可能他還是窮人,穿著骯髒衣服,但在主的眼中,他和任何一個富有而穿華美衣服的弟兄,是一樣的尊貴,一樣的寶貝,因為都是神用「重價」所買贖回來的。
神所看重的,我們豈可以輕看呢?求主幫助我們,開我們的眼睛,可以有主耶穌那樣的看法和觀念。什麼叫啟示,簡單說就是有了神的看法和觀念,我們若因外貌輕看弟兄,那是偏心待人,用惡意斷定人,是很得罪主的事。


靈修教材: 雅各書
貧窮與富足

「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這實在是貧窮信徒的安慰,也是富足信徒的警告。今天是一個以錢財來衡量一切的世界,但是神絕不會重富輕貧。神揀選那些無有的,叫那些有的羞愧(林前一26-29),事實上在神面前富足,決不是指地上的財富,而是指著那些承受永遠之國的人,那些在信上富足的人。
然而基督教並不是只注重貧窮的人而已,貧窮的人很多,但未必都是在信上富足的人,也未必都能承受天國。在登山寶訓裏,主說:「靈裏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 3 直譯),所以這個「貧窮」並不在乎外面所擁有的有多少。有的人在物質上是貧窮的,但心裏充滿了錢財,這樣的人仍然不是主所說的貧窮;反過來說,有的人手中有很多錢財,但是這些東西卻不在他們的心中,他們仍然是靈裡貧窮的人。使徒保羅不是說錢財是萬惡之根,而是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提前六10),窮人和財主一樣會貪財。我們的神揀選人並不在乎人所擁有的,乃在乎我們的心如何。錢財多不一定是福,除非我們學會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太六20) ,又善於「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路十六9),財富才能成為真正的福。因為它成為我們的幫助,叫我們可以在神面前,在永世的裡面成為富足的人。
弟兄姊妹,這段寶貴的信息告訴我們,地上的財富不是真財富,在信上富足才是真富足;在地上少一點不要緊,得以承受神的國才重要。怎樣的人才能承受神的國呢?那就是靈裏貧窮的人。一個人怎能靈裏貧窮呢?那就是愛主的人,因為在他的心裏除了主以外,一切都是次要的。
「世界的一切虛榮、珍寶, 盡都是偶像,使人顛倒, 鍍過金,使人不容易淡泊,浸過蜜,使人真難超脫。你是千萬人中之第一人, 喔,求你開我眼,並奪我心, 摔掉眾偶像,並歡然加冕-你是千萬人中之第一人。」


靈修教材: 雅各書
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註釋:
V. 8 「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 你們若全守這至尊
的律法才是好的。」,可譯為:「你們照著聖經全守這至尊的律法,『你們要愛你們的鄰舍如同自己』才是好的。」 「愛人如己」出自利未記十九章 18 節,是律法關於人與人中間的最高原則,故稱為至尊的(royal)律法,其重要性僅次於「愛主你的神」(可十29~31)。

主題信息:
我們會以為姦淫是大罪,殺人是大罪,但是「按外貌待人」頂多是不應該的過失,或軟弱了;然而雅各卻指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即便沒有姦淫,也沒有殺人,但只要按外貌待人,不愛人如己,就是被律法定為犯罪的。因為按外貌待人,就是沒有憐憫的心。 試想一個窮困、衣衫襤褸的人,他遭遇困苦、他感覺自卑,而他比別人更需要愛,當他來到一個代表神同在的地方,卻仍然被藐視、被踐踏、被放在人的腳登下邊,弟兄姊妹,像這樣充
滿憐憫的神,豈能沒有反應?主耶穌在地上從未拒絕過任何一個有需要的人,他總是伸出他溫暖、憐憫的手。但對那些假冒偽善的人,卻一連七次說他們有禍了,因為他們說話行事沒有憐憫,就如雅各所說:「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為此,主說過一個比喻,當王聽見那欠他一千萬銀子的僕人,用手掐住那欠他十兩銀子的同伴就發怒,對他說:「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結果王就「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太十八 23~34)。這裏我們看見,憐憫勝過一千萬銀子的債,這就叫憐憫(do mercy)向審判誇勝,但是當我們不憐憫人(did not do mercy),我們就 落入了可怕無憐憫的審判,這也是為什麼雅各那麼強調不可以按外貌待人。弟兄姊妹,有些罪我們不要以為沒有什麼大不了, 但是實際上是很嚴肅的,求主讓我們不犯任意妄為的罪。


靈修教材: 雅各書
真信心

註釋:
v14「這信心能救他麼?」「這信心」是指自以為有的信心,那種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沒有用的。
v18信心和行為是互為表裏,而不是不相關的兩件東西,所以你不能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
v.19「你信神只有一位」,猶太人每天早晚唸誦Shema說「聽啊!以色列民,耶和華我們的神是獨一的主」,然而光是信這樣的教條而沒有好行為,就和魔鬼的信差不多。
主題信息:
真信心
沒有行為的信心是虚假的信心,沒有信心的行為也一樣是枉然。換句話說,信心是不應該單獨存在,否則就是虛假。這段經文告訴我們,這樣的信心是死的,也不能救我們,是毫無功效的。正如在雅各的比喻裏,那種祝福是毫無意義的。使徒約翰說:「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三18)如果一個男孩深愛一個女孩,自然就會有所表現,比如買禮物或送花等,當然光是禮物並不代表一定有愛;但是如果他一毛不拔,那他裏面的愛就很有問題了。聖經記載撒該得救的故事,我們曉得並不是因為他把欠人的償還別人,所以他得救了,而是因為他信了主,但怎麼知道他信主了呢?因為他對於錢財的態度改變了。
弟兄姊妹,信心不是對一套教義的接受或認同,而是接受了主耶穌的生命。「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這等人...乃是從神生的。」(約ㄧ12~13)我們的信仰本質是生命的,在基督的生命裏包含了真理(the truth),也包含了道路(the way),我們活不出裏面的生命,可能是太幼小或是生病了;我們需要成長,需要追求。老鷹可以翱翔在山嶺高空中,但是在牠成長之前,和小雞無異;雖然如此,只要牠裏面有老鷹的生命,假以時日,終有一天要顯出老鷹的威武來。假花就不一樣了,它可以唯妙唯肖,但是永遠不會結出果子來。
弟兄姊妹,今天我們的生命尚不完全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要知道我們裏面的「信」是真的還是假的,因為我們生命仍在主的手裏「施工中」。


靈修教材: 雅各書
好行為

註釋:
v.21雅各和保羅都引用亞伯拉罕的故事,保羅根據創世記十五章6節說「人稱義是因著信」。雅各則引用創世紀廿二章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事,來證明「人稱義是因著行為」。看起來是衝突的,但事實上雅各並以為衝突,他說「可見信心是與行為一同運行,而且信心因行為才得完全」(原文)很明顯保羅引用的例子在先,雅各引用的例子在後。那就是說「因信」稱義在前,「因行為」稱義在後,或者我們說創世紀廿二章的行為是查據十五章的信心所產生的結果。亞伯拉罕的信心過了廿二章就達到了「完全」,那就是說以前的信心只有神知道,但是經過獻以撒,他的信心就顯明出來,以前是因行為證明為義。
v23「得稱為神的朋友」,是引自以賽亞書四十一章8節。
v.24雅各的結論,「不是單因著信」。雅各並沒有否定「信」在救恩中的重要性,但是真信心不只是同意福音的道理,而必伴有因信而產生的行為。
主題信息:【好行為】
許多人不明白「好行為」和「靠好行為」的分別,有人以為因信稱義就不必有好行為了。當然我們不是靠行為得救,卻應該有好行為;主耶穌說:「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太七17)我們既然蒙恩得以成為好樹,理當結出好果子(好行為),因為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太七18),我們從來沒有希望憑行為來得救,因為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弗二8)
當我們信主,是主耶穌何等浩大的恩典臨到我們,不但靠耶穌寶血我們得以洗去罪污,並且得「稱」我們為義(will be declared as righteousness),但事實上我們最多只是無罪之人,離「義」還很遠,但是主的永遠生命在我們裏面,慢慢長大,我們的行事為人也慢慢和「義」相合,於是我們因著這樣的行為證明為義(is justified),我們的「信」也因而完全。
弟兄姊妹,「因信稱義」,永遠是我們的根基。但那只是一個起頭,我們乃要向下札根向上結果,保羅也勸我們「只要我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腓ㄧ27),好叫我們的信心可以完全。


靈修教材: 雅各書
律法與福音(雅二10)

律法與福音

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雅二10)

律法並不因我們是軟弱的人而稍徇情面,它不理會我們有什麼遺傳因素和缺陷,只要求我們絕對道德。律法從不更改,不管你是最高尚還是最軟弱的,它永遠都不改變。神所定的律法,並不遷就人的軟弱,也不因人的缺點而修改,它是永遠絕對的。我們若不領會這一點,是因為我們並未真正活著;一旦活著,生命就成了一個悲劇。“我以前沒有律法是活著的,但是誡命來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若明白這點,神的靈就叫我們自知有罪。除非人到了自知絕望的地步,否則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不過是一場鬧劇。自覺有罪,叫人對捆綁人的律法產生恐懼,又叫人絕望,因為“被賣給罪”。我,一個污穢的罪人,永無法與神和好,是絕無可能的。只有一個方法可以與神和好,就是藉耶穌基督的死。我必須除掉那潛伏的思想,以為可以因順服得與神和好--有誰能絕對完全順服神哩!

當律法帶著“假若”而來,我們才體會它勢力之大。神從不勉強我們。我們有時想神逼我們去做,但心情變了時,又想神不要管我們。當神的旨意得勢,就不會有被逼的感覺了。我們若是定志順服他,他就會以無窮的大能,召喚最遠的星,及最後的一粒沙來幫助我們。

祈禱◆主啊,我完全投向你。願這樣的氣氛充滿我們、環繞我們,好叫我們成為湧流活水江河的人。

【有聲聆聽】http://media.haomuren.org/Devotion/Utmost/Dec/Dvo161201.mp3


靈修教材: 《竭誠為主》My Utmost of His Highest
20211121主日信息 講題:苦難爐中的一線希望 講員:李俊霆教師

20211121主日信息 講題:苦難爐中的一線希望  講員:李俊霆教師
金句:那賜諸般恩典的上帝,曾在基督裡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前5:10)
你想要聽苦難還是要聽希望呢?我們大概都想要聽希望,但我們會先講苦難的爐。其實人生當中,大家對苦難都不陌生,這是人生的一個大哉問,為什麼會有苦難?我們既然是信靠那獨一的、全能的、良善的那一位,為什麼這世界會有苦難呢?當然苦難會有不同的形態在不同的人生層面當中出現,可能我們身體有病痛或像現世代有許多的文明病、身心症,在美國現在已經有上百家的性別診所,也就是許多人活在一種痛苦中,他心靈中覺得他的性別肉體上的性別有很大的差異,以至於他活在一種心靈的痛苦中,或是我們常看到的天災人禍、戰爭、瘟疫……等等,有許多不是我們能夠掌握的,卻臨到我們,另外還有所謂的關係上的苦難,有人活在這關係上的痛苦,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或主僕之間(上下屬之間),時常因著糾紛,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大家活在關係的苦難中。最近活潑生命讀到約伯記,就提到一個問題說義人為何會受苦呢?約伯跟他三個朋友一直在探討,約伯到底是罪人或義人?按照約伯所受到的遭遇來看,他似乎是位十惡不赦的惡人,但他誓死捍衛他的公義、正直。我們剛才提到週五有張媽媽的追思禮拜,在這稍微分享一下張媽媽的二兒子,他在美國寫了一些懷念母親的生平追述:張媽媽出生在一個擁有十個小孩的大家庭,她是長女,她出生的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遇到一些躲避空襲的時候,她是長女,又要協助父母親照顧弟妹,所以她在小學時就輟學,這也是她人生的苦難,她纖細的身軀卻在12歲,按照平常大概是國小六年級時候,她需要照顧中風、無法自理的祖母,這是生活上許多的苦難。她結婚後,張伯伯他就調到金門去,經歷了八二三炮戰,在八二三炮戰後,張媽媽也因著是眷屬的緣故到金門去團聚,所以鼎亷弟兄的大哥是在金門出生的。日後回來台灣又遇上八七水災,這是大自然的災害,他們後來到大寮的眷村,生活上因為他們的房子是竹籬笆、土牆,每到夏天大雨後,常有滾滾的黃河泥漿水,淹沒巷道和家裡,張媽媽就不辭辛勞的把沾滿黃泥的家具清洗、擦拭乾淨。媽媽就把我們手腳洗乾淨,放在椅子上,再挪到床鋪上,(你想像那動作,)然後她自己安靜的把整個家清洗乾淨,完全看不出淹水的痕跡後她才休息。後來的生活,陸續生了四子女、照顧這些子女,結果家裡的小孩常常像電視廣告上說的,看到別人家有的,為什麼我們沒有?媽媽因為我們喜歡吃眷村其他媽媽做的北方麵食,她就向鄰居的媽媽們學習、請教,聰明的媽媽能夠做出饅頭、花捲、包子、水餃、韭菜盒子和餡餅,使我們不再羨慕鄰居家的北方麵食。我們也經常看到媽媽挑燈夜戰做衣服,一地剪裁後的碎布料,但在早晨起床後媽媽已經清理乾淨了,完全看不出夜裡的景象,也不知道她到底幾點才睡覺休息。這也讓我想到我的媽媽,我小時候也在一堆衣服、毛線裡打滾,這是一個大時代所造成的苦難,那時的生活就是有許多這樣的艱難。媽媽雖然人前沒有埋怨過自己的人生,但深藏在心裡的壓力及她無法讀書受教育的難過,常出現在惡夢中,直到受洗歸入主的名下,這個困擾才完全消失。感謝神讓張媽媽不再憂慮年老時又要到處漂流到陌生的地方,因著相信耶穌,她的人生有不同的、另外一番豐盛的景況。
我們人生當中會遇到許多的苦難,我們今天從約伯記來看。
伯1:18-19當前一個僕人來報告約伯說他的產業被搶奪、毀壞,18他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說:「你的兒女正在他們長兄的家裡吃飯喝酒,19不料,有狂風從曠野颳來,擊打房屋的四角,房屋倒塌在少年人身上,他們就都死了;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約伯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在一夕之間都死了,然而這場苦難是源自於伯1:8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我們看到而且不解,我們想說難道上帝與撒旦打賭,約伯就因此受苦?上帝對撒旦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於是撒旦就挑戰神,撒旦說:「那只是表象。」所以我們來試驗看看,是因為上帝祢在他和他的家四周圍上荊棘的籬笆,劃定了界線,所以我們都無法去攻擊他,所以他享受如此的豐盛生命,當然敬畏你、活出一個人模人樣的樣子,你試試看伸手取去他所有一切的豐盛,他必當面棄掉你。神允許撒旦去有所作為,但不可傷害到約伯,所以我們就看到他的財產、牛羊這些牲畜就被搶奪、擄掠、毀壞,甚至在剛才的經文他的七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夕之間都死了。當這些苦難來到之時,約伯並沒有馬上棄掉神。伯1:20-22約伯在這些災難之後,他的兒女一夕之間通通都死去時,約伯起來,他在苦難中是極其傷痛的,20約伯便起來,撕裂外袍,剃了頭,伏在地上下拜,21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約伯的信心顯然不是撒旦所說的功利主義式的信心,祢賜福予我,我就信靠祢,在這一切豐盛的財產、財物都被奪去,甚至他所親愛的兒女通通都死去時,約伯照著聖經所說22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犯罪,也不妄評神。他並不否定神的良善、權能,他沒有說神是愚妄的,他仍舊堅定信靠神,但苦難並沒有因此離他而去。伯2:7 於是撒但從耶和華面前退去,擊打約伯,使他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因為撒旦跟上帝說人會以皮代皮,人在危難時什麼都不管了,只要能夠活命,所以你取去的那些都是所謂的身外之物,就連他的兒女也不是他自己的性命,所以撒旦再次挑戰神,於是我們看到身體的病痛這樣的苦難,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約伯就用瓦片刮自己的身體,在癢在痛,在那種無法捉摸的疼痛裡面,非常痛苦。原因令我們不解,在伯2:3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你雖激動我攻擊他,無故地毀滅他,他仍然持守他的純正。」甚至他的太太也在旁邊說風涼話,他太太勸告他說你乾脆棄掉這位神,然後死去。約伯說他太太講話像愚頑人一樣,我們難道只從上帝得祝福嗎?約伯說我們也從神那裡受災禍,約伯對神的信心不是功利主義式的信心:也不是119式的信心,急難時才來求助:也不是只存在他的頭腦當中的相信,他有真實的信心。
信心是神給我們一個可以衡量自己對祂的依賴和信任的標準,使我們可以準確判斷自己與神的關係如何。我們思想一下,你有信心嗎?是像蚊子一樣的「阿們」?趙鏞基牧師說:「怎麼會是像蚊子一樣聲音的阿們呢?」我們要有勝過這世界的信心,勇敢地說阿們!我們相信這位神在我們心裡,即便在苦難中仍與我們同在。雖然我們在感受上常覺得神離我們很遙遠—為什麼我們找不到神?但這一切耶穌也曾經歷過,就如詩22:1a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這是耶穌在十架上的其中一句話。我們主日崇拜裡有一張大家可能看不清楚字的投影片,就是使徒信經的宣告,你們有看到那背景是什麼嗎?是一雙腳印,我們以為苦難的時候是我們獨自走在這條人生的路,其實是我們的主把我們背在身上,帶我們越過人生如此的景況。雅1:2-3 2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3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要完全使我們能夠成全完備,毫無缺欠,原來約伯的信心經過兩次極大的考驗,當然後面約伯開始跟他三個朋友爭論,到底約伯是否因為犯隱藏的罪、極大的罪,所以遭受到相對應極大的苦難,約伯一直不肯承認。其實我們剛才讀過的經文是神親自在眾人、世人的眼前見證約伯是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的,神不只說了一次,說了二次,神親自為約伯做見證,所以顯然約伯的受苦,並非因為他犯罪。當然這世界上有許多是因為人犯罪一直到如今衍生出來許多問題,在這當中我們看見苦難似乎是人生必然會遭遇的事,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就如火星飛騰一般,但約伯從這試煉中,他的信心生出忍耐,且成為我們的榜樣。最近TWA的讀經進度當中我們讀雅各書。雅5:11就講到約伯成為我們的榜樣,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剛才詩歌說我們按著神的所是來敬拜祂,我們就可以用這節經文來敬拜神,祂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的神,即便我們的感覺好像不是這樣,我們要在信心中宣告,祂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的神,我們來經歷祂真是如此的神,我們就在敬拜中遇見這位神。祂試煉了約伯,使約伯的生命生出極大的忍耐,在極大的痛苦中他還能夠跟他三個朋友反覆的論證神到底多麼偉大。我們今天的金句告訴我們,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裡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前5:10)原來這裡也顯示出苦難的一個性質,苦難是有限的、短暫的,這裡說等我們暫受苦難之後,我們常常執著為什麼要受苦難,但神說我們的苦難只是暫時的,神召我們來不是要我們受苦的,雖然我們會為著信仰而受苦,如果你還未為信仰受苦,真是要找一些苦來受,因為保羅說進到神國之前會經歷許多患難,而神不偏待人,所以當我們一帆風順的時候真是要好好思想,我們應該多多參與在四十天為國家禁食禱告的行列中,讓我們的身體稍微受一點苦吧!我們活在實在是太享受安逸的環境中,但我們要與世界上許多在苦難中同為神的兒女,那些遭逼迫、患難的人同受苦難,而非像財主他在世上享福,但後來去到陰間受痛苦,拉撒路生前,在財主家前要飯、討飯都沒得吃,狗來舔他的瘡,他在生前受了短暫的苦,死後卻在亞伯拉罕的懷中。許多時候我們想要逃避苦難但如果逃避到一個地步,是連我們當盡的義務都想要免去的話,那我們其實已經走一條偏邪的道路上,我們求神讓我們真實的能夠從苦難中得著神要給我們的益處。當然苦難是短暫的這話,不是對著正在苦難中的人說的,然而我們弟兄姊妹就要先打預防針,不是等到苦難來的時候才思想苦難,而是在我們平靜安穩的日子,就要預備我們的心以受苦當作爭戰的兵器,可以勝過這世上的苦難。
伯28:20-28當人們靠著自己的智慧思想,無法理解義人為何會遭受苦難的時候,於是他們轉向許多智慧的辯論,到底誰是比較有智慧的?到底約伯比較認識上帝,還是他三個朋友覺得他們年紀比較長,甚至比約伯的爸爸還老的都在其中,他們對上帝有更加的知識、認識。20智慧從何處來呢?聰明之處在那裡呢?21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隱藏,向空中的飛鳥掩蔽。22滅沒和死亡說:我們風聞其名。23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曉得智慧的所在。24因他鑒察直到地極,遍觀普天之下,25要為風定輕重,又度量諸水;26他為雨露定命令,為雷電定道路。27那時他看見智慧,而且述說;他堅定,並且查究。28他對人說: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在這許多的辯論中插入了第28章約伯談論智慧前面講到說,人們在山中挖礦,這些挖礦的動作遠離人群,也不是天空的陰影能夠看見的,表示人很有智慧、能力,可以把這些山中的銅、礦挖出並煉出,後面又講到說,智慧比一切的黃金、珍珠、紅瑪瑙、藍寶石……等等更加珍貴,這些都買不到智慧,智慧真是無價之寶,懇切尋求才能夠尋見的智慧,它不是地上的黃金、精金所能夠購買、能夠相與比較的,於是約伯談論智慧,它從何處來呢?它向一切的生命來隱藏,向空中的飛鳥來掩蔽,甚至亞巴頓(滅沒)和死亡說:我們只是風聞有智慧。約伯直接講論,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曉得智慧的所在,因為這位神祂鑒察直到地極,祂是掌管權地的,而且祂遍觀普天之下,在天以下所有的事都在神的眼目中,神為風定輕重、度量諸水,甚至為雨露定命令,為雷電定道路。我們今天的科學講這些風雨雷電,就是所謂大自然的現象,然而其中還是有許多奧秘是我們人類所無法能及的,我們今天還無法浮在空中生活,都要站在這塊土地上,居住在地球上,而地球只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點而已,約伯早就知道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曉得智慧的所在,真正的智慧在神那裡,神看見智慧、神堅定,而且神查究這一切,神對人說,這也是約伯記的核心經文,他對人說:「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箴9: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敬畏耶和華才是智慧的開始,要知道什麼是智慧,還要一生來尋求祂,所以神對人說,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如果用這節經文來對照約伯,約伯顯然是一個大有智慧的人,因為神親自做見證說約伯是完全正直,而且是敬畏神,遠離惡事的人,真正的敬畏神會彰顯在我們遠離惡事的生活中。
要如何得著真智慧來面對苦難、面對看似無常的人生?不是今世所講的所謂養生之道,吃什麼才健康,也不是人們僅用心理學所思想的,身心靈互動的關係,甚至所謂的群也就是人際關係的平安,如何得著真正的智慧?伯42:8 那時神在第七節就告訴以利法這三個人,神說祂向他們發怒,因為他們講論神、議論神,不如神的僕人約伯所說的,所以第八節神就告訴這三個朋友說,現在你們要取七隻公牛,七隻公羊,到我僕人約伯那裡去,為自己獻上燔祭,我的僕人約伯就為你們祈禱。我因悅納他,就不按你們的愚妄辦你們。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從這經文中看見約伯的身分是神的僕人,他另外三個朋友有可能是外邦人,但神說你們這些人,議論我的,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你們要請他來為你們禱告,我們做耶和華的僕人,雖然在受苦中,但神要透過我們為別人的禱告,使我們也從苦境當中轉回。剛才雅各書也提到約伯經過忍耐熬煉後,神再次給他七個兒子、三個女兒,而且這次約伯的家產是加倍的,所有的牛、驢、羊通通都加倍,神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的神,當我們在苦難中還能夠想到別人,就能夠勝過這苦難,約伯為他的朋友禱告,神就使他從苦境中轉回。雅各告訴我們,雅1:5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雅3:17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我們剛才提到不要讓我們的心偏邪,本來想要逃避苦難,沒想到卻走上歪路。如何辨別我們的智慧是鬼魔的智慧還是上頭來的智慧?如何辨別我們心裡的意念是從上帝來的還是我們自己的貪心、私慾,甚至是魔鬼而來的謊言呢?雅各告訴我們上頭來的真智慧:第一個就是清潔的,然後會帶來和平的結果,是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是沒有偏見及假冒。上個主日會後我遇到一個弟兄,我說我們現在國家的景況真是危急,他用四個字來形容—「內憂外患」!我說的危急可能意指的是外患,但他卻提到內憂,他說不只是外患,連裡面的人都在「鬥」,他自覺不適合擔任這個職務。我就勉勵他:「弟兄,正是因為內憂外患,所以你更要站穩,我想就是因為神看得起你,所以你很重要,如果不是你在這裡勇敢的為主站立,恐怕我們早已完蛋了。」人間好日子不過,大家還常常互相爭鬥,那些是鬼魔的智慧,哪裡有紛爭,哪裡就有魔鬼的作為,我們要尋求從上頭來的真正的智慧,而神也要使用祂的兒女在大環境中,勇敢的站立在我們的位份上,作神要我們做的事,神要使用祂的兒女。21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1:21)猶太人想要看神蹟;希臘人講求頭腦的邏輯,許多的人間智慧,但神卻用耶穌基督釘十字架來拯救那些相信的人,這件事在世人眼中看似愚拙的,但這卻是神的智慧。林前1:2424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所以神一切的豐盛都藏在基督裡面,而我們能夠在基督耶穌裡,這一切也是本於神,神又使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30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所以我們要承認是沒有智慧的,就如約伯不只是風聞有神,當他親眼遇見神時他坐在爐灰中懊悔,他承認說他前面所說的他自己都不明白在說什麼,他承認他的智慧是如此有限,神要使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我們在人生的苦難中,雖有許多無法明白、了解、承擔背負的,然而神已經讓祂的愛子耶穌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祂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
所以在雅各書裡提及一個女人,這女人是舊約的人就在以色列人進迦南地,第一個要攻取的城市,那女人就住在當中,第一個城市是耶利哥城,那個城後來倒塌了,然後以色列人就攻進去,有一個女人住在城牆上,這女人叫喇合,她接待兩個探子,她跟這兩個探子說,(書2:11)我們一聽見這些事,心就消化了,聽見以色列人是如何從埃及出來,如何度過洪海走乾地過來,又聽見你們以色列人如何攻打了亞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把他們完全毀滅了,我們聽見這些事心就消化了,因你們的緣故,並無一人有膽氣。耶和華你們的神本是上天下地的神。喇合對探子說,我現在恩待你們,我把你們藏起來,然後告訴那些兵說你們已經離開了,讓他們去追你們,現在我把你們從城牆上墜下去,因為我的家就在城牆上,你們下去後上山去躲三天然後再回去,喇合現在恩待你們,求你們到時候也恩待我,不但恩待我還要恩待我父母、兄弟姊妹和他們一切所有的,於是探子告訴她說,我們來到這地的時候,你要把這條朱紅線繩繫在縋我們下去的窗戶上,並要使你的父母、弟兄,和你父的全家都聚集在你家中。(書2:18)探子信守諾言,約書亞從整個百姓中把他們救活出來,吩咐說有那條朱紅線繩的那家,都不能夠殺他們,都要拯救他們。在亂世中面臨整個城市即將要被毀滅的災難之前,這位有智慧的女子以她的行動、信心,拯救了自己和她一家人,來11:31妓女喇合因著信,曾和和平平的接待探子,就不與那些不順從的人一同滅亡。雅2:25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們從別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樣因行為稱義嗎?這是一個有智慧的女子她認出以色列人所信的神,是上天下地的神,她恩待探子,也因著相信這位神,她自己和全家都得著拯救。這條朱紅線繩,就是李牧師常分享的耶29:11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朱紅色讓我們想到耶穌的寶血,這條繩子在原文中跟耶29:11最後兩個字「指望」是同個字,苦難的爐是短暫的,是要熬煉我們的信心,箴言說鼎為煉銀,爐為煉金,耶和華熬煉人心,如何在苦難中仍有一線希望?「希望」以色列的國歌希望是個小調,就是這節經文所說的指望,就是那條繫在喇合家中窗戶上的繩子,tiqvah(指望)是一條釘在未來的準繩,看似一條不起眼的繩子,不但拯救喇合也拯救她一家人,耶穌基督的寶血成為我們得救贖的根源,這是神的智慧,神要讓我們在末後有指望。
1. 因為信靠神,而對生活有美好的盼望。2.因信與主聯合之後,進入為主而活的生活標準。
回應詩歌:我在這裡。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12月20日

心得:
雅各奉勸信徒待人不可大小眼,奉承穿戴體面的人,卻輕慢衣著骯髒的窮人。按外貌待人,因他們的經濟能力給予差別待遇,這不是神所喜悅的。神恩待每一個人,我們都是蒙受主恩的人,所以我們不能用偏心待人,也絕不可以用惡意評斷人。我覺得這是很容易發生的狀況:看起來像上流社會人士,將會比較得到禮遇;裝扮邋遢的人容易遭人指指點點、容易被排斥。雅各提醒我們,這些世俗中常見的事,其實是嚴重的罪。神已經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使他們在信心上富足,他們也因信進入神的國。我們若知道自己是神家中的人,應該要用神的標準來看人。神喜悅的是向祂謙卑、信靠祂、愛祂,並且以溫柔待人的人。我也要謹慎,以貌取人的心冒出來時,我要立刻向神悔改。求神幫助我用滿有恩慈的心對待身邊的人。

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用無條件的愛接納我,其實我是一個充滿污穢的人。耶穌的血遮蓋我,使我能進到上主的面前,使我能親近主。現在我知道主也接納所有愛祢的人,不論他們的出生如何、能力如何,因著耶穌的救贖之功,在祢裡面都以成為聖潔。願主使我能看見在人裡面,那出於神的榮美,學習用無條件的方式來接納他們。奉靠主耶穌的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12月22日

心得:
基督徒可以沒有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相應的行為嗎?例如上帝要我們幫助困苦人的需要,我們嘴上說要順服上帝,但卻對困苦人的需要視而不見,這樣我們的信心在哪裡呢?但這並不是要推翻保羅所說的「因信稱義」,並非靠著好行為稱義。而是得到救恩之後,因為生命的更新而帶出相應的行為。保羅也說當聖靈在我們裡面,就會結出好果子,因此基督徒需要有與信心相稱的行動,才是表現出重生的新生命。因為連魔鬼也相信上帝的存在,甚至他們很了解上帝,但他們卻是與上帝為敵的。接著雅各舉了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例子,正是因為亞伯拉罕相信上帝給他的應許,因此他願意照著上帝的吩咐將以撒作為祭物獻上。再來他又說到妓女喇合幫助以色列探子的例子,喇合相信上帝會幫助以色列人攻下堅固的巴比倫城,因此他協助藏匿探子和幫助他們出城。雅各舉了這兩個以色列人所熟知的例子,正是信心帶出行為最好的證據。
雅各勸勉信徒信心要有行為,同時也讓我們思想,我們的信心是否有行為呢?

禱告:
天父,當我開始跟隨你的時候,我的生命便不再一樣,因你在我裡面,使我有重生的新生命。而當我有新生命,我的行為也會與以前不同,並且會順服你的吩咐而生活。天父,我知道新生命是需要靠著你才能健康茁壯的成長,並且許多時候行為都需要付上代價。但因你在我裡面,使我能夠以你的喜悅為我所看重的,而非順從自己的肉體,使我能過一個與信心相稱的生活。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禱讀聖經2022年1月28日(週五)雅2:1-26

頌讀(大聲讀聖經):雅2:1-26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可從三方面來默想:
(一)不可按外貌待人:雅2:1「我的弟兄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這句話已清楚教導信主兒女,不可以按著人的外貌來對待他們。在主耶穌基督榮耀裡,是沒有階級、背景、教育、文化與性別的差別。聖經教導世人需主張自由、和平、平等與互助,同時也教訓我們要怎樣尊重別人。
(二)要愛鄰舍如自己:雅2:8「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一個人若願意去實踐『愛人如己』的胸懷,他很自然就不會以外貌來待人,他就會去憐憫世上貧窮、軟弱的人,而不會去巴結有錢、有權的富裕人;但這種事,剛好與世俗的價值觀相反,世俗價值觀是巴結權貴,而捨棄貧窮軟弱的人。基於此,雅2:9「你們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為犯法的。」才會教導信徒不要去做這樣的事。「愛神」和「愛人」是天國生活原則,我們在世時一定要先學會這樣的法則,否則等你回到天家時你一定不適應。
(三)信心與行為並重:雅2:14「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雅各在這裡特別教導信徒,不要光說不練;言下之意,說自己對主有信心,但看到自己教會的弟兄姊妹有需要,都無法以實際物資來幫助他,那對待不認識的貧窮軟弱的人,豈不更是「光說不練」;所以雅各才會說,這樣信徒他對主的信心是假的,是死的。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今天所讀的經文雅各給我上了一課,信心與行為要並重,歷代的偉人不都是如此嗎?亞伯拉罕、喇合等人都是如此,他們都是說到做到;因他們對主有信心,所以就憑著信心去做,結果主就視他們為義人(真有信心的人)。祈求主幫助我學會這樣的功課,無論對待弟兄姊妹或是鄰舍朋友,都能朝這方向去做,讓我有一天也可以被主稱讚「你是一個有信心的人」。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雅2:24「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雅各並不反對『因信稱義』的道理,在他看來,信心仍是被「主」稱義的主因,但這個被稱義的信心,必須要有行為表現,這樣的信心才被稱為「真信心」。


靈修教材: 雅各書-禱讀聖經
其他七人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3/24/其他七人

【經文】雅各書2章1-4節

在2020年1月,洛杉磯附近發生了一場悲劇,有九個人因直升機墜毀而喪生。大多數新聞報導都是這樣開頭:「美國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和女兒吉安娜,以及其他七人在事故中不幸罹難。」

通常在發生這種悲慘事件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名人身上是很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況且科比和他年輕愛女吉安娜的死,確實令人感到悲傷難過。但我們必須記住,從生命的本身來看,「其他七人」(佩頓、莎拉、克里斯蒂娜、艾莉莎、約翰、凱麗和愛拉)的生命都同樣寶貴。

有時我們需要被提醒,在上帝的眼中每個人都是重要的。社會大眾會更關注於富人和名人,然而名氣並不能使任何一個人比你的鄰居、在街上玩耍吵鬧的孩子、在收容所潦倒的人,或者你來得更重要。

世上每個人無論貧富(箴言22章2節),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創造的(創世記1章27節)。上帝愛每個人,祂從不偏待人(羅馬書2章11節),每個人都需要救主(3章23節)。

無論是在教會中還是在社會上,當我們拒絕偏心待人時(雅各書2章1-4節),我們就能使偉大的上帝得榮耀。

【思想】
你能做些什麼來表達對每個人的愛,其中包括富人或窮人、名人或普通人?
耶穌是如何彰顯這種愛呢?

【回應】
天父!請幫助我能以愛和仁慈對待所有的人,無論對方是什麼身分或地位。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不要憑外貌待人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9/27/jas-day4

【經文】雅各書2章1~13節

在耶穌的時代,人們因祂沒有佳形美容,就認定祂不是榮耀的主,人們憑外貌待祂。好像我們判斷一本書的好壞只看封面,而不看內容,是犯了同樣的錯誤。這裡雅各用當時「教會法庭錯誤的審判」一幕來指責人們是按外貌待人。當時的人們就像心存偏見的法官,很有禮貌的招呼身穿華麗衣服的人;卻判定那衣衫襤褸的窮人為有罪,這是錯誤的判決。因為上帝揀選世人眼中看為貧窮的,雖然這些貧窮人在世上一無所有,他們卻能以信心相信上帝,成為神的兒女,天國的國民,可以承受天國ㄧ切的福分,擁有屬靈的產業。上帝的國是賜給一切「愛神的人」,無論是貧窮的或是富有的。但是富有的人常常倚靠錢財成為他們生命中的安全感,與解決事情的良方,錢財便阻礙他們來認識神與倚靠神,實在可惜!!

在羅馬書十章9~10、13節提到人人都可以得救,成為神的兒女,並得著屬靈產業:
9節 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神叫祂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
10節 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
13節 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這是世上最公平的應許,無論貧窮與富貴,人人都有機會,只要相信就必得救,因信就能稱義。

上帝怎樣看待世人呢?聖經上指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參撒上十六7)的確上帝不看人的外表是否長得美,衣服是否穿得光鮮亮麗,祂是看人的內心,是否渴慕祂,是否愛祂,是否願意忠心服事祂?我們需要學習用上帝的眼光與心思來看周圍的人,不憑外貌待人,能看見人內心的美好。

【回應】
親愛的天父上帝,求祢賜給我有屬神的眼光與心思,不以外貌評斷一個人,而是看人的內心是否渴慕祢、做事有否忠心。

【禱讀】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要有信心,也要有行為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9/28/jas-day5

【經文】雅各書2章14-26節

在前面雅一章22-25節談「聆聽完」講道者的信息,需要「做到」,今天就要來談「說到」與「做到」的關係。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就像一個人光用嘴說自己有信心,卻「口說無憑」毫無行動,這種人是只會說而不會做的人,一點用處也沒有。這樣的「信心」,是一種孤立的信心,沒有任何行為的印證,是不能產生任何果效的。但真實的信心,是信靠耶穌基督而產生的真信心,會帶出良好的行為,惟有這樣的信心才能帶出生命的改變。

我們來看看亞伯拉罕的信心與行為之生命歷程:1. 上帝賜他應許,因他相信就算他為義。(參創十五5-6)2. 信心的失落,與夏甲生下以實瑪利。(參創十五16)3. 神再次向他顯現,再次與他立約。(參創十五16)4. 生下以撒,得著應許之子。(參創二十一5)5. 大有信心,獻以撒。(參創二十二2)由此可知:當初神應許亞伯拉罕的後裔將如天上的星那樣多,他便憑單純的信心相信,神就以此稱他為義,但這樣的信心是未經過考驗的。之後,經歷信心的失落,與夏甲生下以實瑪利。之後,再經過十三年,神再次向他顯現,並與他立約,一年後生下以撒。最後,在摩利亞山獻以撒,是他信心的最高峰,而這信心是經歷神考驗的真信心,才能帶出行為的展現,讓信心得到真實的印證。

各位弟兄姊妹,讓我們思想一下,我的信心是能帶出實際行為的信心嗎?我憑著信心「說到」的事,是真實能「做到」嗎?若不能,這樣的信心便是死的,毫無果效。

就如一位學生雖然有信心要把下次考試考好,但他需要有實際的行為,也就是天天好好的用功讀書,這等有行為的信心才能產生果效。

【回應】
『天父上帝,求你幫助我不僅有信心說出要做的事,也讓我能帶出實際的行動,讓我的信心能有行為的印證。因為沒有信心的行為是死的。感謝主,奉主的名求,阿們!

【禱讀】雅各書2章14節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化信心為行動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2/11/22/化信心為行動

【經文】雅各書2章14-26節

在2021年6月的一天傍晚,一場龍捲風襲擊整個社區,摧毀了其中一個家庭的穀倉。這個穀倉就這麼毀於一旦,令人感到難過,因為這座穀倉自1800年代末期,就矗立在那戶人家的土地上。隔天早晨,約翰與芭芭拉開車前往教會服事,經過那裡看見了毀壞的穀倉。他們想要提供援助,於是便停下車,跟那戶人家聊一聊。在知道對方需要人手幫忙清理之後,約翰和芭芭拉立刻掉轉車頭開車回家,換上工作服,然後回到毀壞的穀倉那裡,花一天的時間,把龍捲風破壞的一切都清理乾淨。他們將信心化為行動,服事這戶人家。

雅各說:「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各書2章26節)。雅各以亞伯拉罕為例,闡述他在完全不知道要往哪裡去時,就順服跟從上帝(23節;參閱創世記12章1-4節,15章6節;希伯來書11章8節)。雅各也提到喇合,她藏匿兩名前去打探耶利哥城的探子,表明了對以色列上帝的信心(雅各書2章25節;參閱約書亞記2章,6章17節)。

「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雅各書2章14節),這對他們毫無益處。英國解經家馬太.亨利說:「信心是根,善行是果。我們必須確保自己兩者都有。」雖然上帝不需要我們的善行,但行為可以證明我們的信心。

【思想】
為何你認為行善如此重要?
你能為了愛上帝而做些什麼呢?

【禱告】
親愛的上帝,願我今天能因著對祢的愛和信心來服事祢。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01/03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3-01-03-2-1-13-bde366864b6d4b1ba60af02eb2660904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8jt-InJVfg

二、閱讀經文
雅各書2:1~13
2:1 我的弟兄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
2:2 若有一個人帶著金戒指,穿著華美衣服,進你們的會堂去;又有一個窮人穿著骯髒衣服也進去;
2:3 你們就重看那穿華美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好位上」;又對那窮人說:「你站在那裡」,或「坐在我腳凳下邊。」
2:4 這豈不是你們偏心待人,用惡意斷定人嗎?
2:5 我親愛的弟兄們,請聽,上帝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嗎?
2:6 你們反倒羞辱貧窮人。那富足人豈不是欺壓你們、拉你們到公堂去嗎?
2:7 他們不是褻瀆你們所敬奉(所敬奉:或譯被稱)的尊名嗎?
2:8 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
2:9 但你們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為犯法的。
2:10 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
2:11 原來那說「不可姦淫」的,也說「不可殺人」;你就是不姦淫,卻殺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
2:12 你們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
2:13 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雅各勸勉基督徒在對待他人時,要秉持什麼原則?我是否曾經按著外貿待人?那是在何時?對待什麼人?
2. 為什麼不憐憫人是嚴重的罪?我今天要以何種方式來向誰施憐憫,藉此實踐對鄰舍的愛?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衛理公會70週年70天禱告第3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BrCNhDqD0I&list=PLFQg5JXLdjFsyw_EKjHt2MsoIj1gHL9oE&index=4

2. 每日金句:
雅2:13 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3.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v25lvdMSUo

4.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5.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馬太福音8~10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1-03-8-10-00ff080e13784da7bb72f9addcd14e75

6.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01/04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3-01-04-2-14-26-691e9c819e1640d982f8a929833dd971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CUfYCnSqsg

二、閱讀經文
雅各書2:14~26
2:14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
2:15 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
2:16 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
2:17 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
2:18 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
2:19 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
2:20 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嗎?
2:21 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
2:22 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
2:23 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上帝,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上帝的朋友。
2:24 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
2:25 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們從別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樣因行為稱義嗎?
2:26 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雅各如何解釋「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我是否只會對人說些空泛的言語,卻毫無作為?
2. 雅各以何事為例,來說明什麼是「有行為的信心」?我今天能做些什麼,來證明我擁有真實的信心?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衛理公會70週年70天禱告第4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7Jfd8at30E&list=PLFQg5JXLdjFsyw_EKjHt2MsoIj1gHL9oE&index=4

2. 每日金句:
雅2:19 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

3.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UtbErem_ag

4.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5.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馬太福音11~12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1-04-11-12-b32bb81e2fee48ac9ef08bdef5c9b7be

6.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11/14 讀經進度

1. 以西結書 11-12
2. 雅各書 2:01-13
3. 詩篇 120
4. 箴言 27:17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11/15 讀經進度

1. 以西結書 13-14
2. 雅各書 2:14-26
3. 詩篇 121
4. 箴言 27:18~20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雅各書2:18

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後書,約翰一、二、三書,猶大書,啟示錄)
雅各書 2:1-26

敬拜詩歌:耶穌愛你 (天韻詩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7r3B9kXUcg

一、安靜:耶和華啊,祢超乎萬民之上,祢的榮耀高過諸天。
二、讀經:雅各書 2:1-26
1. 重點說明:
雅各幫肋我們脫離世俗的價值觀,不以外貌取人,不可重富輕貧,因為神不按人所有財務上的富足評價人,神看重的是「在信上的富足」(v.5)。故此,若重富輕貪,則是辜負神愛世人的心,也違背了「要愛人如己」的律法。因此,因信稱義的兒女也需要將律法中的愛活出來,因為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真實的信心必定帶出行為,而信心也因著行為得以成全。故信心和行為二者並非對立,實為一體的兩面。
2. 鑰節: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雅 2:18)
三、默想:
■為什麼不可按外貌待人?(v.1、v.4、v.8-v.10、v.13)?神如何對待教會中貧窮的信徒?(v.5)
■「信心若沒有行為是死的」這句話是否意謂著行為比信心還重要?信心和行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v.14、v.22-v.24)
■我該如何避免讓我的信仰流於形式?我今日生活中的行為是否表現出真實的信心?
四、禱告:親愛的天父,祢知道我的軟弱,我有感動卻很少行動,我相信祢,卻不肯把自己全然交給祢,我的信心跟行為還沒有完全相稱,求主扶助。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雅各書 2 章 1-26 節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後書、約翰一、二、三書、猶大書、啟示錄)
2021/5/4(二) 向審判誇勝

2021/5/4(二) 向審判誇勝 雅各書2:8-13

…你們若切實守這至尊的律法,你們就做得很好。但你們若按外貌待人就是犯罪,是被律法定為犯法的。(雅各書2:8-9)
當「愛人如己」成為上帝手中的法條,它會是屬於哪一種呢?
是鼓勵人應該要那麼做,鼓勵為善?還是阻止人的道德底線,禁止為惡?
令人意外的,雅各說是後者:「愛人如己」是道德的底線,就和「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一樣。

上帝的律法使人得到自由,祂也按這樣的標準赦免我們、憐恤我們,
在祂的恩典中,我們得到醫治、得到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可以繼續向著成熟邁進。
「愛人如己」,正是此一律法的精神。
雅各說,如果我們也想要被上帝這樣看待,我們也要這樣待人。(2:12)

但如果我們總是未審先判,判對方的長相、判對方的身份地位、判對方的身世命運,
這樣的宣判沒有給人機會、沒有給人出路,
那麼,就別怪上帝也不給你留後路。
「因為凡遵守全部律法的,只違背了一條就是違犯了所有的律法。」(2:10)

「愛人如己」,是上帝法的道德底線!

因為對那不憐憫人的,他們要受沒有憐憫的審判;憐憫勝過審判。(雅各書2:13,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0504
#丁牧的靈修隨筆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靈修教材: 丁牧的靈修隨筆
7/10/2021 雅2:16

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雅2:16)

所需用——世界教導我們要積聚財物;要為了擁有更多而努力工作;要曉得投資……但神關心我們的財物是否有遞到另一個人手中。希臘字Ta epitedeia意思是「服事的東西」,英文翻譯成the things that serve,是否能看到別人「所需用」的,成了衡量我們對神信靠順服的尺度。

如果我信靠順服神,就會照祂豐富的恩典行事,照顧別人「所需用」的。雅各說得清楚:「如果你不照顧神放在你身旁的人生活所需的,所謂對神有『信心』,就是在說瞎話!」

我們還要除去一些可怕的屬靈迷思:奉獻,不是為了要神還給我,或增加我的財產,而是純粹為了表達對神的心意,沒有別的理由。還有,也不要說我錢不夠不能奉獻,因為是神負責我有多少錢,不是由我來判斷。我能有信心奉獻,是因我的神不小氣,而且祂喜歡人有憐憫心。

今天人們花數百萬蓋大樓,卻沒錢幫助無家可歸的人;花幾千塊買音響設備,卻不幫助沒有食物的人。神呼召我在自己的圈子做個好撒瑪利亞人,幫助有需要的人。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追逐更多的财富是我们肉体生命的本能,甚至是这个世上生活的一种积极表现,但神要我们将自己追求财富的心降服于祂,祂要作我们的主,我们才能作我们财产的主人而非仆人。

所以我们依然可以消费和投资,但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自己,否则我们就成了曹雪芹笔下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面对今天世界所宣扬的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生活观,神要拯救我们脱离用购买填充心灵空虚和恐惧的深渊,靠自制和禁欲是不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而是需要通过给予和帮助他人来使我们投资在天上。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每日研經釋義》雅各書 2:1-26

這一章的前段1-13節,雅各講到要公平地守「愛人如己」的律法(8 節),不可按外貌偏心待人(1、4節),「外貌」非指美醜,可解為「外在的條件」。他說:「若有一個人帶著金戒指,穿著華美衣服,進你們的會堂去;又有一個窮人穿著骯髒衣服也進去;你們就重看那穿華美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好位上』;又對那窮人說:『你站在那裡』,或『坐在我腳凳下邊。』」(2-3節)他對基督徒勸戒的這段話,多麼振聾發瞶!

雅各看重窮人,應該與他的家庭背景有關,雅各是耶穌的弟弟,都是貧窮中長大,對窮人就特別有憐憫心。我們與其埋怨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如思想上帝對自己的人生計畫!上帝常藉出身背景呼召我們、使用我們。我就是因生為客家人,就被上帝呼召來向客家人傳福音!今天請為自己的出身背景向主感恩,並求主顯明祂在我們身上美好與榮耀的計畫。


靈修教材: 『單獨會主』每日讀經進度
2022.01.28

「你這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沒有用的嗎? ⋯所以,就如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雅各書‬ ‭2:20, 26‬ ‭

禱告:親愛的上帝,我們向你承認:你的話是活潑的,是一把兩刃的劍,願你的話語今天通過聖靈剖開那骨與肉,靈與魂,叫我們不再自欺欺人,不再為自己的軟弱找藉口,讓我們真實地悔改,並回轉向你。求你使我們有信心相信你的應許,帶出行動,持續相信你的作為;讓我們成為內外一致,一個真正信靠你的生命。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靈修教材: 午禱時光
4/30/2022 雅2:2

若有一個人帶著金戒指,穿著華美衣服,進你們的會堂去;又有一個窮人穿著骯髒衣服也進去……(雅二2)

會堂——假如你讀雅各的希臘文書信,會發現幾個英文版本都翻譯成assembly或meeting的那個字並不是ekklesia(教會),而是synagogen(你的會堂)。

Synagoge這個字在新約中出現五十七次,其中五十六次都是音譯為synagoge,只有這裏英文譯者故意寫成assembly(中文和合本的翻譯沒有把 「會堂」修改成「教會」)。也許譯者不要現代人知道,雅各是寫信給猶太人的會堂!按照基督徒的思想模式,雅各是耶路撒冷教會領袖,已經從猶太教歸入基督教,參加教會的崇拜, 所以不會寫給一群仍然在猶太人會堂聚會的彌賽亞信徒。

然而,這裏卻清楚地寫著「你們的會堂」! 取代主義神學認為教會已在五旬節建立起來了,雅各的讀者不可能是仍然好像猶太人的會眾。然而看看本處的翻譯,就知道把猶太人和基督徒分開,顯然出於神學的考量。再沒有一句經文更清楚地告訴我們,起初相信和跟隨耶穌彌賽亞的群體是猶太人,他們的世界觀和活動仍然保持信主前的特色。雅各根本沒有要告訴信徒他們需要到「教會」去敬拜,他認為他們是一個會堂,而耶穌是猶太人的彌賽亞!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教会就是一群相信耶稣为弥赛亚之人的群体,他们因为共同的主和救主成为一个共同体,一个基督的身体,无论他们的群体叫什么名字,是由什么人组成的,都是基督的教会。

教会是这个世界最神奇的团体,包括各种不同族裔、年龄、阶层、党派的人,这里可以融合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最大的矛盾,只要他们真的相信耶稣。

因为耶稣的道不是关于利益、道德、理想、性格、主义、政治、宗教、民族等,而是关于爱、饶恕、接纳的道,所以雅各关心不是他们的社会和宗教身份,而是他们是否有爱。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雅各書2章1-26節

雅各書2章1-26節: 講義(龍漢泉弟兄)

偏心待人與活的信心


前章已經論到虔誠應如何表現於待人方面,就是要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這幾節則推廣上文的意義,用例子說明信徒待人該有的態度和原則。


一、審判要公正(1-13)

跟據2:1-13的情況,本段應該是談論到『教會法庭』,就是教會在公開審斷一個案件(參林前6:1-5)時所發生的事情。


6:1 你們中間有彼此相爭的事,怎敢在不義的人面前求審,不在聖徒面前求審呢?

6:2 豈不知聖徒要審判世界嗎?若世界為你們所審,難道你們不配審判這最小的事嗎?

6:3 豈不知我們要審判天使嗎?何況今生的事呢?

6:4 既是這樣,你們若有今生的事當審判,是派教會所輕看的人審判嗎?

6:5 我說這話是要叫你們羞恥。難道你們中間沒有一個智慧人能審斷弟兄們的事嗎?


A. 偏心就不是真信(1)

2:1我的弟兄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

1『榮耀的主耶穌基督』

我們信仰的對象是榮耀的主耶穌基督(約20:31);我們信仰的態度應該是不按外貌待人(偏心,路20:21, 羅2:11, 利19:15)。『榮耀』參啟1:13-16。『按著外貌待人』就是跟據某人的衣著、社會地位、職業、財富、知名度等等來對待他。『按著外貌待人』原文為『偏心partiality』,就是不合理的偏袒,特別指討好奉承那些有財有勢的人(參林後5:16)。我們信奉了基督的人、如果還是按外貌待人,就羞辱了這位榮耀的主。雅各這裡是說你們既然相信榮耀的主耶穌,就不要以你個人的喜好來對待人。

我們信仰的對象是誰?信仰的內容是什麼?

基督的榮耀是什麼?我是否以別的事物取代了基督?

為什麼信奉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我們的信仰有什麼特點?


接著雅各用了當時的猶太人的會堂中的一幕來作例子。

B. 偏心的例子(2-4)

2:2若有一個人帶著金戒指,穿著華美衣服,進你們的會堂去;又有一個窮人,穿著骯髒衣服也進去。

2:3你們就看重那穿華美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好位上。又對那窮人說:你站在那裡,或坐在我腳凳下邊。

2:4這豈不是你們偏心待人,用惡意斷定人麼?


2『會堂assembly』

這字是『聚會』的意思,可以引申為聚會的地方。前面提過,就是『教會法庭』,其中有窮人,有富人。


2-3『穿著華美衣服…穿著骯髒衣服』

這裡是一個衣冠取人的例子,就是根據一個人的地位,學位,喜好等來決定一個人的價值。這是世人的通病,不應該發生在教會中,就是基督自己也無佳形美容(賽53:2)。這也是當時的社會問題,有主人和奴僕、尊貴和卑賤等區別。在教會裡這些人都存在。但在世界有貧富階級的分別,在基督裏卻都成為一,所以任何『分別』的觀念對信徒彼此間的關係,都是一種傷害。這裡所表現的偏心就是一種分別的觀念。既有偏心,當然就不會有公平的判斷。既有重富輕貧的成見,就容易只會憑著外貌選擇自己所喜歡的人。因而自然會揣測那些外表貧窮的人,對教會不會有什麼貢獻,而不看重他們了。

4『惡意斷定』

雅各認為這種作法是一種惡意的斷定(judgement)。換句話說,偏心就是一種惡意(evil thought),一種邪惡的思想,判斷事情自然就不會公正。但是否有善意的斷定呢?(約壹5:16, 加6:1)。這裡不是在斷定人(judge people),而是看到弟兄跌倒了,要去幫助他。是出於愛,為了挽回弟兄。

雅各用了在當日教會法庭中所發生的一個例子,責備那些偏待人的信徒。這些信徒就如心懷惡意的法官,對進入會堂要求訴訟的雙方當事人,心存偏見。偏待人和信靠基督耶穌,是互不相容的。尊崇來參加聚會的富人,卻漠視窮人,是錯誤的行為。卻不知神是揀選了窮人來承受他的國。(參林前1:26-28)

在教會中如果有人衣衫襤縷,我對他的看法如何?我是否會去親近他?

我們是否會以一個人的財富或他的職業來衡量他的地位和成就?我看重有錢有名的人勝過貧窮的無名小卒嗎?

我們教會中是否貧富人都有?還是只有富人?為什麼?彼此相處融洽嗎?


C. 偏心是愛瑪門的表現(5-7)

2:5我親愛的弟兄們請聽,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麼?

2:6你們反倒羞辱貧窮人。那富足人豈不是欺壓你們,拉你們到公堂去麼?

2:7他們不是褻瀆你們所敬奉的尊名麼?〔所敬奉或作被稱〕


5『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

雅各在這裡並不是說神揀選的對象只有窮人,因為如亞伯拉罕,約伯,大衛,約瑟等都是富人。然而當耶穌傳道時,他特別提起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參太11:5, 路4:18),可見重富輕貧的事一直都有。有許多事情窮人都無分參與,福音卻是一視同仁,但也並非摒棄富人。

『在信上富足』

神叫所揀選的窮人在信上富足,並不是叫他們有錢,而是使他們有豐富的信心,就是從信心所表現出的各種美德。他們有極豐盛的產業存留,就是承受神的國。他們的產業不在地上,乃在天上。我們看到神待人的原則,不是根據人的貧富,而是根據人愛他的程度而定。這句話與林前1:27-29的意思互相補充,是貧窮信徒的安慰,也是富足信徒的警告。富足人並非不好,但他們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容易去事奉瑪門(太6:24, 19:23-24, 弗5:5),就是容易為了瑪門的事操心,沒有辦法為神的事操心。通常越有錢越覺得錢不足,最後瑪門就成為追求的偶像。而貧窮人的優點就是比較容易專心仰望神。聖經裡面有太多的地方講到貪愛錢財的危險,這是從古到今所有信徒都需要警惕的地方。

6-7『欺壓你們,拉你們到公堂去,褻瀆你們所敬奉的尊名』

欺壓基督徒,把基督徒拉到公堂,又褻瀆耶穌聖名的,正是當時的富人,所以偏待他們是不合理的。雅各用了三個問句,指出他們憑外表待人的不對:一、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嗎?二、那富足人豈不是欺壓你們,拉你們到公堂去嗎?三、他們不是褻瀆你們所敬奉的尊名嗎?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這些富人既然這樣惡劣,你們為什麼還要奉承他們呢?

雅各在這裡責備他們什麼?為什麼?他們的表現像什麼?你會如何形容他們?

有錢是罪惡嗎?雅各在這裡認為富人都是壞人嗎?他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你認為富人和窮人那一個較屬靈?為什麼?你願意當富人還是窮人?

我愛神嗎?如何愛?我有信心將來會承受神的國嗎?

今天社會上的試探如金錢,女色,權勢都非常大,我們如何才能勝過?


D. 偏心就是犯律法(8-11)

2:8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纔是好的.

2:9但你們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為犯法的。

2:10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

2:11原來那說不可姦淫的、也說不可殺人.你就是不姦淫、卻殺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


8『至尊的律法』

可翻成『君尊的律法』(royal law, law of king)。這裏說『要愛人如己』是『至尊的律法』,因為在對待人方面這是最大的誡命。(參羅13:8-10)『全守fulfill』就是去實現,有徹底遵行的意思。如果一個人待人有偏心—差別待遇(discrimination),自然就不能愛人如己。

9-11『按外貌待人…他就是犯了眾條』

因此按外貌待人就是違反了『愛人如己』的誡命。因而就違背了至尊的律法。這裡說一個人犯了一條律法就是犯了眾條。因此偏心與殺人、姦淫沒有分別。
雅各在這裡並不是說靠行律法稱義,因為他的對象乃是已經得救的基督徒。但他們是敬虔的猶太人,在生活中仍然持守律法,認為律法是他們行事為人的準則。雅各認為他們若是為了遵行『愛人如己』這至尊的律法而尊重富人,當然是好。但若只尊重富人,卻藐視窮人,就是偏待人。這就是罪,會遭受神的審判。

只要觸犯一條律法,人便成為罪人了。他引用律法,說明按外表待人是不對的。在這段經文中,雅各鼓勵讀者,要遵守『愛人如己』的教訓。而且他秉承耶穌的教訓,將律法濃縮在『愛人如己』這條誡命之中。在雅各的立場,『律法』是一個完整的實體。『全律法』指整部的律法。他們有責任遵守神的律法。只要有其中一項守不住,便是違背了整個律法。


至尊的律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愛人如己』是至尊的律法?

雅各要他們如何實行這條律法?『全守』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偏心就是犯律法?為什麼偏心與殺人、姦淫並列?

我是否全守愛人如己的誡命?我愛人到什麼地步?能夠如己嗎?

我在愛人如己方面最大的難處是什麼?為什麼?


E. 偏心就是不憐憫人(12-13)

2:12你們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

2:13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12『使人自由的律法(law of liberty)』

雅各認為律法的本意就是要使人自由;因為律法使人明白罪是什麼,也使人知道自己是罪的奴僕,因而希望脫離罪得自由。

『你們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
原意乃是說你們該如此說話行事(愛人如己),好像那些將來按律法受審判的人一樣,這律法可以使人自由(1:25,參約8:32, 羅10:4)。他們活在自由的律法之下,也會按這自由的律法受審。一個基督徒的生命並不受外加律例的束縛及管制。他乃被內在對神的愛所指揮。律法的中心乃是愛(8, 羅13:8-10)。我們既然因基督的愛,把我們從律法的咒詛下贖出來(加3:13),使我們在恩典之下(羅6:14),將來也會按著愛的律法(命令)在基督台前受審(交賬)(約13:34-35; 約壹3:11,23);這樣,我們就當照基督的愛之律去說話行事。

13『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愛人的最重要的表現就是憐憫人(太6:14-15, 18:35)。雖然別人不好,虧欠我,我可以要求他償還(審判),但因為愛(憐憫)他的緣故,我寧可放棄我的權利,轉而赦免他,饒恕他。總括而言,雅各指出我們按外貌待人,輕視窮人,這是無憐憫的行為,將來在上帝審判台前,也不會得到憐憫。


雅各如何形容律法?律法如何使人自由?

律法的中心是什麼?律法中最大的誡命是什麼?

憐憫和審判有什麼關係?憐憫為什麼可以向審判誇勝?

當別人得罪我的時候,我的反應是什麼?是寧願吃虧還是要伸張公義?

我是否以愛心行事?如何行?是否從心裡饒恕我的弟兄姐妹?


二、信心與行為(14-26)

公正待人,不但是愛的表現,也是真信心的表現。因此雅各在此討論信心和行為的關係。這一段需要特別留意,免得誤解雅各的用意。當時的信徒,顯然誤解了『有好行為』和『靠好行為』的分別。他們以為既不必靠行為得救,就不必有好行為了;其實信徒雖然不是靠行為得救,卻應該有好行為。好行為雖不能算是一種足以使信徒得救的功績,卻是信徒該有的一種本分。

F. 死去的信心(14-17)

2:14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麼?

2:15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

2:16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罷,願你們穿得煖喫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

2:17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


14『說自己有信心faith』

這裡的『說』就是不斷的說(keep on saying),他經常自稱他是有信心的人。信心在這裡也可以是指信仰的內容,聖經有時候翻成『真道』。

『沒有行為』

行為是指2:8中的愛人如己、2:13中的憐憫、2:16中的把衣服食物分給弟兄姊妹。這個人一直都沒有這種行為(keep on not having)。這種信心,就是沒有行為、單憑口說的信心,是不能發生功效(益處)的。

雅各這裡提到兩種信心﹕口頭的信心與實際的信心(太7:21),也就是『說』的信心和『行』的信心。前者是外表的宣告,只是口頭上的信心,沒有任何實際的行動。但基督徒如果真的有基督的生命在裡面的話,一定會有行為彰顯出來。這也是神選召我們的目的:要有善行。(參太5:16; 弗2:10, 提後3:17)

雅各不是說信心不能救人,而是自稱有信仰而沒有具體行為回應的,不能算是真信心。這種信心是不能救他的。真信心必有相應的行為。就如現在有人跑進來說;後屋已經著火了,你如果真相信後屋已經著火,就會立刻逃跑;可是如果你聽了全沒有動靜,還是安詳的坐著,就證明你不相信那個人所說的話。所以真信心必定是有行為的表現的。

一個真正的信心固然會有行為的表現,但反之未必成立,因為沒有信心也可以有行為。行為是一種外在的表現,人只能看到外表而看不到內心。這樣,有外表的,不一定有內心;外表斯文的,也不一定內心斯文;內心像禽獸的人,外表還可以像聖人;內心像魔鬼的人,外表又可以像天使。所以我們不能從一個人外表是否虔誠來斷定他是否得救。有許多宗教的行為是可以學來的,卻不是出於信心的真行為。一個人可以學會講一些屬靈的話語,一些基督教習慣和公式化的禱告等;但在他裏面卻沒有信靠神的心。

雅各接著用一個類比來說明行為的重要(15-17),就是愛心與信心的類比。正如信心有口頭的信心與實際的信心,愛心也有口頭的愛心與實際的愛心(參約壹3:17)。他用信徒缺衣少食的例子來說明行為(實際的幫助)的重要。一個真正的愛心一定要有行為,否則就不是真愛心。


16『有甚麼益處呢』

『益處』就是好處。一個真正的愛心一定能夠發揮作用使人得益處的。同樣的,一個真正的信心也是會發揮作用使人得益處的。因此沒有行為的信心就是死的信心(dead, useless)。


17『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

所以一個真正的信心一定要有行為,否則就不是真信心。『死』就是沒有生命,也不能表現於生活的。雅各不是否定信心的地位,他是說這個人的信心不是真正的(活的)信心。所以他用一個反問句來襯托這個事實:『14這信心能救他麼?』不能產生果效的信心,就是死的信心,就像一個死人不能有任何的作為一樣。這句話也反面說出,真信心是有生命的信心。正如有生命的人必定有各種生命的表現一樣。死人怎樣不能表現行為,與人無益,照樣,死的信心也是如此。


從這一段經文中可否推測當時教會中有什麼錯誤存在?

他們如何誤解『因信稱義』的真理?

14節中這種人的信心是什麼樣的信心?這種人是什麼樣的人?

『說』是什麼意思?(keep on saying)『沒有』是什麼意思?(keep on not having)

這樣的信心能否救他?能否因此稱義?為什麼?

這樣的信心和『因信稱義』的信心有什麼不同?

我今天的行為是出於真信心,還是出於外面的學習?

我今天有那些行為可以證明我有真信心?

雅各用什麼例子來比喻這樣的信心?為什麼用這個比喻?

一個真正的愛心是什麼樣的愛心?應該有什麼表現?

我的愛心是怎麼樣的愛心?是說的還是做的?我曾經表現過嗎?(賑災,探訪,關懷…)

從這個類比可否看出雅各所說的行為是什麼?和信心有什麼關係?(來3:18-19)

『說』和『做』的分別在那裡?

本段所說的『益處』是什麼意思?(use, good)

17節的『死』是什麼意思?『信心是死的』是什麼意思?(14)

我的信心是怎麼樣的信心?是說的還是做的?

我怎麼知道我的信心不是死的?如何才能證明?

一個活的信心應該有什麼行為?試舉例說明。(潮流,看法,做法…)


G. 信心的挑戰(18-19)

2:18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

2:19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兢。


18『你有信心,我有行為』

本節有不同的解法。許多英文版本將這句話結束於『我有行為』,剩下的部分是雅各的回答。我們現在取用和合本的翻譯,就是18節整節是這個人所說的話。換句話說,正在說話的這個人是真信徒,向只有嘴上信心的人挑戰。

如何分辨信心的真偽?藉著行為。希伯來書11章通篇證明一個真信心一定有行為的表現,因此沒有行為的信徒就不是真信徒。但反過來(有行為就是真信徒)未必成立。這在前面已經講過了。我們不能把行為當作信心,以為我既有了行為,就證明必定是已經有了真信心。


19『鬼魔也信』

鬼魔的信心與我們的信心區別在於知識與行動。『鬼魔』不是『魔鬼』,原文是多數式的,包括魔鬼和屬他的邪靈。單單有正統的信仰知識是不夠的,因為即使是邪靈,也有純正的神學。他們信神,而且信神只有一位。他們認識耶穌是神的兒子(可1:34)。但他們卻不願降服在他的權柄之下,順服他的命令。


『你信的不錯』

這話帶有諷刺的語氣。鬼魔在上帝面前是恐懼戰兢,因為他們知道上帝將審判他們。而那些口頭上有純正信仰卻無實際行動的人,其實和這些鬼魔一樣,因為他們也是不願降服在他的權柄之下,順服他的命令。真信心與行為不可分割,假信心卻可以與行為無關。因此我們不能說這個人有信心,那個人有行為,是各有長短,彷彿是毫無關聯的兩樣東西。


是否有人曾經向你的信仰挑戰?是否有人說你不像一個基督徒?

佛教(如慈濟)機構經常舉辦各樣的慈善活動,你覺得他們對18節會如何反應?

這些光說不做的信徒受到什麼挑戰?你覺得他們會如何回答?

真信心是否可以單獨存在?如何存在法?如何證明信心的存在?

我能否向人指出我的信心?可否舉例說明?(遇到苦難時…)

我是否能夠讓人看出我的信心?我曾否在人面前表現我的信心?

鬼魔對神有沒有信心?是怎麼樣的信心?

他們為什麼戰兢?戰兢代表什麼?

真正的信心在神面前應該有什麼反應?戰兢還是喜樂?

我的信心和鬼魔的信心有什麼區別?我信的是什麼?我是否也是戰兢?

我能夠坦然無懼的來到神面前嗎?

雅各接下來舉兩個舊約的例子來證明信心和行為的不可分。


H. 信心的證據(20-26)

2:20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麼?

2:21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麼?

2:22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纔得成全。

2:23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

2:24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

2:25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們從別的路出去,不也是一樣因行為稱義麼?

2:26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20『虛浮』

含有虛空、徒然,愚蠢的意思。那些沾沾自喜,只有口頭的信心而沒有實際行為的人,實在是一個愚蠢的人。

『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麼?』

這裡用的『死』在原文裡和17節與26節不同。更準確的翻譯應該是useless,就是沒有用,無功效的意思。這種信心跟死的信心一樣,在生活當中不能表現出來。雅各希望用底下的兩個例子讓他們明白真正的信心到底是什麼樣子。

21『是因行為稱義』

第一個例子是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事,載於創22。雅各在這裡說亞伯拉罕是因行為稱義。其實神早在創15:6已經稱他為義了,那時他大約在75-85歲之間。他獻以撒的時候大約110~120歲之間,假設以撒已經10-20歲了。那時已經距神稱他為義有30~40年了。當時『神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可見神要亞伯拉罕獻以撒的目的,不是要他憑著獻以撒稱義,而是要試驗他那已稱義的信心。這裏說亞伯拉罕獻以撒是因行為稱義,並不是說他在獻以撒時才得著稱義;乃是說亞伯拉罕既能在信心的最高試驗中表現出他的順服,就更能因這獻以撒的行為,顯出他被神稱義時的信心是真實的了。

22『並行』

就是同工,一同運行的意思。信心和行為是一體的兩面,是同時存在的。

『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

信心是單數,行為是多數。真信心所表現的行為絕不會是單一的事件,必然是經常在生活上表現出來的。『成全perfected, completed』就是完全,代表信心是會成長的(羅1:17)。一個活的信心需要不斷的被操練,被試煉,就可以不斷的成長到達一個完全的地步。


23『應驗(fulfill)』
就是應驗創15:6神的宣告。既然神是無所不知的神,可見這次的試驗不是為了神自己,乃是要證明給後來的人看,亞伯拉罕的信心是一個怎樣的信心。因為神早就看出來亞伯拉罕有真信心了。

24『單因著信』
就是沒有行為的信心。本節也解釋了21節『因行為稱義』的意義,就是指他獻以撒的行為實在是『應驗』了神因信稱他為義是正確無誤的。這樣一個有行為表現的真信心使得亞伯拉罕被稱為神的朋友。

25『妓女喇合接待使者』

第二個例子是妓女喇合的故事,載於書2章和6章。她接待使者的動機是出於信心(來11:31)。當時以色列人所打發的使者是為刺探耶利哥的情形。如果不是喇合對神有極大的信心,相信神的旨意不是人所能抗拒的,必要成就,就不能有這種接待他們的行為的表現。她能夠不怕被人控告為叛國,仍然接待探子,這種行為的動機就是出於她對於神的信心。

因此喇合信心的表現就在於她的行為。反之,如果她沒有真實的信心,只說要信靠以色列人所信的神,卻不接待神藉約書亞所打發出去的使者,就必定跟耶利哥的人一同滅亡。所以喇合對於神信心的表現就是她的行為。

來11:17-19和31也記載了同樣的兩件事情。這兩處的經文都是以『因著信』開始,證明了亞伯拉罕和喇合的行為都是出於信心。因此雅各這裡所說的『因行為稱義』乃是『以行為來證明他們稱義的信心』。由於雅各引用的例子(亞伯拉罕和喇合)都是在律法頒布之前的人物,因此他們的稱義和律法的行為完全沒有關係。所以雅各所說的『行為』並不是指遵守律法的規條,乃是相信神話語的自然結果。

26『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這裡很顯然的身體代表信心,靈魂代表行為。信心與行為的關係,正如靈魂與身體的關係,是互為表裏、不能分開的。靈魂對身體的重要性不言可知。沒有靈魂的人乃是一個死人,沒有任何的作為,也沒有任何『人』的表現。同樣的,雅各說信心的靈魂就是行為。因此沒有行為的信心就是一個死的信心,正如身體沒有靈魂一樣,也就表現不出任何的作為。


這裡說亞伯拉罕是因什麼稱義?和創15:6所說的是否有衝突?為什麼?

亞伯拉罕的這個行為和他的信心有什麼關係?一個人的信心如何才能完全?

神什麼時候稱亞伯拉罕為義?(創15:6)神的這個宣告如何得到證明?

一個有行為表現的真信心會有什麼結果?聖經上有多少人被稱為神的朋友?

試比較來11:17-19和31所記載的和這裡所說的兩件事。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信心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像什麼?聖經如何定義『死』?

靈魂對身體有什麼重要性?從26節我們是否可以看出信心的靈魂是什麼?

雅各有沒有否定信心的重要?他所強調的是什麼?

我的信心和亞伯拉罕或是喇合的信心是否相同?換作我是他們的話,我的表現會如何?

一個活的信心有什麼特點?我的信心是否一直在長大?是否越來越完全?
我是否對神的話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願意照著神的話去做?(貪財,伸冤…)


有誰被稱為神的朋友?

代下20:07我們的神阿,你不是曾在你民以色列人面前驅逐這地的居民,將這地賜給你朋友亞伯拉罕的後裔永遠為業麼?

賽41:08惟你以色列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我朋友亞伯拉罕的後裔。

雅2:23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

出33:11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

約15:15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


NIV

1My brothers, as believers in our glorious Lord Jesus Christ, don't show favoritism.

2Suppose a man comes into your meeting wearing a gold ring and fine clothes, and a poor man in shabby clothes also comes in.

3If you show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an wearing fine clothes and say, "Here's a good seat for you," but say to the poor man, "You stand there" or "Sit on the floor by my feet,"

4have you not discriminated among yourselves and become judges with evil thoughts?

5Listen, my dear brothers: Has not God chosen those who are poor in the eyes of the world to be rich in faith and to inherit the kingdom he promised those who love him?

6But you have insulted the poor. Is it not the rich who are exploiting you? Are they not the ones who are dragging you into court?

7Are they not the ones who are slandering the noble name of him to whom you belong?

8If you really keep the royal law found in Scripture,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you are doing right.

9But if you show favoritism, you sin and are convicted by the law as lawbreakers.

10For whoever keeps the whole law and yet stumbles at just one point is guilty of breaking all of it.

11For he who said, "Do not commit adultery," also said, "Do not murder." If you do not commit adultery but do commit murder, you have become a lawbreaker.

12Speak and act as those who are going to be judged by the law that gives freedom,

13because judgment without mercy will be shown to anyone who has not been merciful. Mercy triumphs over judgment!

14 What use is it,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if someone says he has faith, but he has no works? Can that faith save him?

15 If a brother or sister is without clothing and in need of daily food,

16 and one of you says to them, “Go in peace, be warmed and be filled,” yet you do not give them what is necessary for their body, what use is that?

17 In the same way, faith also, if it has no works, is dead, being by itself.

18 But someone may well say, “You have faith and I have works; show me your faith without the works, and I will show you my faith by my works.”

19 You believe that God is one. You do well; the demons also believe, and shudder.

20 But are you willing to acknowledge, you foolish person, that faith without works is useless?

21 Was our father Abraham not justified by works when he offered up his son Isaac on the altar?

22 You see that faith was working with his works, and as a result of the works, faith was perfected;

23 and the Scripture was fulfilled which says, “AND ABRAHAM BELIEVED GOD, AND IT WAS CREDITED TO HIM AS RIGHTEOUSNESS,” and he was called a friend of God.

24 You see that a person is justified by works and not by faith alone.

25 In the same way, was Rahab the prostitute not justified by works also when she received the messengers and sent them out by another way?

26 For just as the body without the spirit is dead, so also faith without works is dead.


ESV

1My brothers, show no partiality as you hold the faith in our Lord Jesus Christ, the Lord of glory.

2For if a man wearing a gold ring and fine clothing comes into your assembly, and a poor man in shabby clothing also comes in,

3and if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one who wears the fine clothing and say, "You sit here in a good place," while you say to the poor man, "You stand over there," or, "Sit down at my feet,"

4have you not then made distinctions among yourselves and become judges with evil thoughts?

5Listen, my beloved brothers, has not God chosen those who are poor in the world to be rich in faith and heirs of the kingdom, which he has promised to those who love him?

6But you have dishonored the poor man. Are not the rich the ones who oppress you, and the ones who drag you into court?

7Are they not the ones who blaspheme the honorable name by which you were called?

8If you really fulfill the royal law according to the Scripture, "You shall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you are doing well.

9But if you show partiality, you are committing sin and are convicted by the law as transgressors.

10For whoever keeps the whole law but fails in one point has become accountable for all of it.

11For he who said, "Do not commit adultery," also said, "Do not murder." If you do not commit adultery but do murder, you have become a transgressor of the law.

12So speak and so act as those who are to be judged under the law of liberty.

13For judgment is without mercy to one who has shown no mercy. Mercy triumphs over judgment.

14 What good is it, my brothers, if someone says he has faith but does not have works? Can that faith save him?

15 If a brother or sister is poorly clothed and lacking in daily food,

16 and one of you says to them, “Go in peace, be warmed and filled,” without giving them the things needed for the body, what good is that?

17 So also faith by itself, if it does not have works, is dead.

18 But someone will say, “You have faith and I have works.” Show me your faith apart from your works, and I will show you my faith by my works.

19 You believe that God is one; you do well. Even the demons believe—and shudder!

20 Do you want to be shown, you foolish person, that faith apart from works is useless?

21 Was not Abraham our father justified by works when he offered up his son Isaac on the altar?

22 You see that faith was active along with his works, and faith was completed by his works;

23 and the Scripture was fulfilled that says, “Abraham believed God, and it was counted to him as righteousness”—and he was called a friend of God.

24 You see that a person is justified by works and not by faith alone.

25 And in the same way was not also Rahab the prostitute justified by works when she received the messengers and sent them out by another way?

26 For as the body apart from the spirit is dead, so also faith apart from works is dead.


NASB

1My brothers and sisters, do not show prejudice if you possess faith in our glorious Lord Jesus Christ.

2 For if someone comes into your assembly wearing a gold ring and fine clothing, and a poor person enters in filthy clothes,

3 do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one who is finely dressed and say, “You sit here in a good place,” and to the poor person, “You stand over there,” or “Sit on the floor”?

4 If so, have you not made distinctions among yourselves and become judges with evil motives?

5 Listen, my dear brothers and sisters! Did not God choose the poor in the world to be rich in faith and heirs of the kingdom that he promised to those who love him?

6 But you have dishonored the poor! Are not the rich oppressing you and dragging you into the courts?

7 Do they not blaspheme the good name of the one you belong to?

8 But if you fulfill the royal law as expressed in this scripture, “You shall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you are doing well.

9 But if you show prejudice, you are committing sin and are convicted by the law as violators.

10 For the one who obeys the whole law but fails in one point has become guilty of all of it.

11 For he who said, “Do not commit adultery,” also said, “Do not murder.” Now if you do not commit adultery but do commit murder, you have become a violator of the law.

12 Speak and act as those who will be judged by a law that gives freedom.

13 For judgment is merciless for the one who has shown no mercy. But mercy triumphs over judgment.

14 What use is it,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if someone says he has faith, but he has no works? Can that faith save him?

15 If a brother or sister is without clothing and in need of daily food,

16 and one of you says to them, “Go in peace, be warmed and be filled,” yet you do not give them what is necessary for their body, what use is that?

17 In the same way, faith also, if it has no works, is dead, being by itself.

18 But someone may well say, “You have faith and I have works; show me your faith without the works, and I will show you my faith by my works.”

19 You believe that God is one. You do well; the demons also believe, and shudder.

20 But are you willing to acknowledge, you foolish person, that faith without works is useless?

21 Was our father Abraham not justified by works when he offered up his son Isaac on the altar?

22 You see that faith was working with his works, and as a result of the works, faith was perfected;

23 and the Scripture was fulfilled which says, “AND ABRAHAM BELIEVED GOD, AND IT WAS CREDITED TO HIM AS RIGHTEOUSNESS,” and he was called a friend of God.

24 You see that a person is justified by works and not by faith alone.

25 In the same way, was Rahab the prostitute not justified by works also when she received the messengers and sent them out by another way?

26 For just as the body without the spirit is dead, so also faith without works is dead.


靈修教材: 雅各書查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