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教室】與神同行/文 亮 牧師

經文:

  亞當又與妻子同房,他就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塞特,意思說:神另給我立了一個兒子代替亞伯,因為該隱殺了他。塞特也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以挪士。那時候,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創世記4:25-26)

  以諾活到六十五歲,生了瑪土撒拉。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與神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養女。以諾共活了三百六十五歲。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創世記5:21-24)

  讀聖經,常常會看到一些令人感到索然無味的記載,就像創世記第五章二十一到二十四節,除了記載人類的年齡很長、令許多人羨慕之外,並沒有對他們的生活有任何精彩的描繪;在那個時代,沒有行動電話、沒有網路、沒有娛樂節目、沒有百貨公司、沒有夜市、沒有遊樂場,也沒有方便的交通工具可以遠行旅遊,很難想像活好幾百歲的人在做些什麼事?聖經記載他們的人生只用簡短幾個字~「……生兒養女……就死了!」感覺真是單調、乏善可陳的生活。而這樣的生命和記載,在創世記第五章裡一連有八位:亞當共活了九百三十歲就死了;塞特共活了九百一十二歲就死了;以挪士共活了九百零五歲就死了;該南共活了九百一十歲就死了;瑪勒列共活了八百九十五歲就死了;雅列共活了九百六十二歲就死了;瑪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歲就死了;拉麥共活了七百七十七歲就死了。(參創世記5:5-31)彷彿,除了生兒養女之外,人生沒有什麼其他的事可做,也看不到生命的價值。或許當年的人見了面,會互相比較誰長壽,但先決條件是他們的記憶力必須很好,若像現代長者一樣~幾十年前、幾個月前、甚至幾天前的事情都忘記了;那麼,當年那些人每天的談話可能是:「八百年前的事情,誰會記得啊?!」

  在一連串「……生兒養女……就死了!」的敘述中,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亮點:「以諾共活了三百六十五歲。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創世記5:23-24)顯然,聖經把「就死了」與「不在世了」作對比,表示不同的事情與不同的結果。我們或許很難明瞭當時的人如何看待死亡,但是以諾的消失、被神取去,顯然對當時的人來說,是一個特殊事件,足以讓所有的人知道:被神取去的不在世與死亡之間有截然不同之處。從人的眼光來看,以諾是那個世代最短命的人(以今天一般世俗的觀點看,以諾就是一個不蒙福的短命人),但按著聖經記載,以諾卻是在他所處的世代中,最蒙神悅納、祝福的生命,因為他與神同行了三百年,獲得被神取去的祝福。如果今天教會告訴人們,與神同行的結果,是比其他人活在世上的時間更短,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想要信耶穌?!然而,以諾的生命的確是值得我們深思:生命不在乎在世年歲的長短,而在乎在神手中的永恆。短暫在世生命的終點,是無奈的結局~就死了,而永恆天上生命的獎賞,卻是透過與神同行得到的恩寵~被取去就不在世了。

  因此,我們可以從以諾的生命和其他人生命之間的不同,來思考與神同行的真諦與意義,進而得到與神同行的生命和恩福。

一、 與神同行~是經歷生命轉變後才能有的結果

  從邏輯的角度看來,以諾生命的前六十五年並沒有與神同行,他跟列祖一樣,在年輕的時候就結婚生子(當時六十五歲就結婚生子,應該還算是早婚、早生的吧!)他跟先祖一樣,對「耶和華~神」的認知、認識,明顯是不夠的。創世記記載:「塞特也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以挪士。那時候,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創世記4:26)也就是說,在塞特生以挪士之前,人們對公開敬拜神的態度和認知是模糊的,也顯現亞當、夏娃犯罪以後,人們跟神關係漸漸疏離的現實,甚至從拉麥(該隱的孩子)傲慢不羈的話語上,我們看到罪惡的影響,使人越來越惡,也與神的關係越來越遠:「拉麥對他兩個妻子說……壯年人傷我,我把他殺了,少年人損我,我把他害了,若殺該隱,遭報七倍,殺拉麥,必遭報七十七倍。」(創世記4:23-24)

  然而,在那樣的一個混亂時代裡,以諾卻可以一甩自己六十五歲以前的生命狀態,擁有一個與眾不同、與神同行的新生命樣式,顯然有一些特別的經歷發生在他的生命中。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在人們開始求告耶和華之後,並不是每個人都被肯定、成為與神同行的人;所以,「求告耶和華」和「與神同行」之間,是有所不同的。不要認為你求告神,就等於你與神同行,除非我們的生命是改變的,是配得靠近神、可以與神同行的生命,才能像以諾一樣,獲得神特別的青睞、蒙受神格外的恩典。與神同行的原文含意是「跟著神來來去去」,有時時刻刻跟神在一起的意味。我們要如何保持時時刻刻與神在一起,跟祂來來去去呢?至少有兩方面需要注意並確實做到的。

  首先,「神不與罪人同行!」正因為神不與罪人同行,如果以諾沒有回歸到神的心意、法則中,就不可能得到「與神同行」的事實和評價。聖經多次提到神是聖潔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成為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你們也不可在地上的爬物污穢自己。我是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耶和華,要作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利未記11:44-45)﹔「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希伯來書12:14)我們怎樣讓自己的生命被煉淨、被塑造……成為聖潔,並維持在一個可以與神同行的光景?這是今天每一個基督徒必須劍及履及,好好思考與操練的生命功課。不要老是怪罪環境或是身邊的人、事、物拖累自己,因為以諾的環境絕對沒有比我們更好,但他卻可以分別為聖、操練並保守自己與神同行三百年(感謝主,我們只需要努力一百年不到就可以了,應該比以諾更容易做到。)所以,我們當殷勤,與敬虔的基督徒一起操練、保守生命,好好與神同行。

  其次,「要有深愛耶穌的心志」,如果我們並不夠愛祂,就不會願意專注在神身上,自然也無法與祂同行。神存在我們的心靈中,但若我們沒有愛祂的心志、關注祂的行動,沒有以祂為主、好好跟隨的心志,那麼即使耶穌就在你身邊,心卻相隔天涯之遠。有些基督徒跟神的關係,像形同陌路的兩個人,雖看似在一個屋簷下,看似一起逛街或做事,但實際上彼此之間卻沒有任何交集或連結。雖然聖經中看不到以諾生命轉變的關鍵原因為何?但我們可以看到他跟所有先祖和後代生命的不同,這先決條件必須取決於他對上帝的認識,與一般人有所不同。因為,如果沒有真的認識上帝,就不可能愛上祂,又怎會渴望討祂喜悅?又如何與祂同行?我們都嚮往以諾、嚮往與神同行,因為我們都嚮往「被神取去,不見死亡」這種特別的恩福,但我們是否像以諾一樣在經歷生命的改變之後,更深、更真、更努力地去愛神~愛耶穌呢?或是力求生命蒙神的悅納,並且付上代價去得著生命的改變呢?如此,我們不但能得著與神同行的生命,也能領受與神同行的恩福。

二、 與神同行~是長時間的狀態,不是一個成就的終點

  不要以為以諾是因為某一天,生命得到了一個奇妙的改變,之後他就可以理所當然地與神同行三百年,直到見主面的那日。這裡所講的「與神同行」是一種生命狀態的持續,在那三百年裡,以諾並不是一個聖人,也不是一個完全人,而是他願意讓自己的生命步伐不斷修正,並維持在與神同行的狀態裡。從以諾的角度來看,與神同行並不會影響自己該有的生活,他還是生兒育女。有人以為:與神同行必須拋下許多原有生活中的人、事、物,像耶穌告訴門徒:要放棄自己的家人和原有的工作。其實,耶穌所說的,是作門徒的心志,是我們心態上必須先有的次序調整,而不是真的要基督徒拋下一切不管。誠然,若我們的生命不能有對的次序和正確的心態,我們如何能成為一個真正與神同行的人?!

  從上帝的角度來看,與神同行並不是一天、兩天的成就,而是一生的選擇~選擇讓上帝介入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你願意讓上帝介入你生活有多深?多少?認真想想:多少時候,我們只有在缺錢的時候、失戀的時候、生病的時候、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時候,才要上帝介入我們的生活,其他時間和事情,我們根本不要祂管我們,甚至希望祂離得越遠越好,這樣選擇性地倚靠神、有所保留地讓神介入生活,並不是與神同行的生命表現。一個有趣的數字:以諾共活了三百六十五歲,恰巧與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吻合,或許是一個有趣的巧合,也是一個有趣的提醒:與神同行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的事情,不是每個禮拜天的工作或功課,不是每天早晨靈修或晚禱的修行,不是從事屬靈活動才發生的事情。我們每天都必須堅持並且警醒,好保持自己在基督裡,才能真正地讓「神與我們同行」。不要忘記:聖潔的神是不願意靠近、也不能靠近有罪的人,除非我們持續願意悔改,以及透過禱告,讓神改變自己。所以,與其說以諾與神同行,或許換另一個更精準的話是~以諾不斷地煉淨自己的生命,使得神願意讓以諾跟祂在一起,祂也願意親近以諾,帶著以諾同行,直到祂接以諾回到祂永恆的家、回到祂的懷抱裡。

  以諾生命的改變是一個重要的關鍵,但改變不是一個時間點上的悔改,而是生命保持在長時間裡,不斷地能討神喜悅,這才是以諾能與神同行、並且蒙福的重要課題。今天許多基督徒認為我已經得救了、已經受洗了,就忽略了與神同行需要不斷地修正自己的心態和腳步,漸漸地走自己想要走的路、偏離神,還回頭問上帝:「為何不與我同行?」有些人則是希望上帝修正祂的路線,最好能跟著我們所喜歡的世俗路線修正,認為這才是符合時代潮流和進步的表徵。但是,神的道路,是不會隨時間或環境改變的,因為跟隨祂的腳步,必須走真理的道路,如果我們不能修正自己的腳步與祂同行,那麼我們就等同聖經所說的:「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以賽亞書53:6a)我們必須知道:成聖是一個長時間的旅程,是一個與神同行的旅程,是不斷在基督裡、在聖靈裡,省察自己、修正自己、改變自己的旅程,你是一個願意像以諾一樣,持續三百年不斷修正自己與神同行的人嗎?(說得實際一點,我們比以諾來得更輕省才對,因為我們可能只需要花三十年、五十年、八十年來持守自己與神同行的生命,就可以得到神所賜的永生和一切在基督裡所應許的祝福了。)

三、 與神同行~是得著神所要的,而不是得著人所想的

  在以諾的年代,人的壽命都有八、九百歲,可以說是今天許多人所羨慕的長命百歲吧!但是以諾卻只活了三百六十五歲,在那個時代算是短命的,大約是一般人平均年齡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一個另類的假設,搞不好當時的人,還更羨慕以諾可以那麼短命,因著與神同行,就可以早早地離開世界。),以人的眼光來看,一個與神同行的人,上帝怎麼不讓他成為人類歷史上最長壽的人呢?反而讓瑪土撒拉專美於前地活了九百六十九歲?一個與神同行的人,豈不是更應該活得更長壽嗎?當人們的眼光著眼於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會以人們認為好、為美的事物作為我們一生所追求的,卻忽略了上帝要給我們的。以諾如果能與神同行一千年,從人的眼光看豈不是更好?但如果這一千年,每天都要與罪惡爭戰、每天都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才能戰戰兢兢地保持自己在世上與神同行,你真想要嗎?還是到主那裡,在一個沒有罪惡、沒有痛苦與死亡的國度裡,天天與主同住,哪個更是上帝所祝福的呢?

  我們很容易受到世界一般人的價值觀影響,判斷人生在世應該得著的,也追求那些人們以為好、以為美、以為有價值的人、事、物。但上帝要我們得著的,卻往往與世人所要的相反,人自己想要得到的,多半是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平安幸福、愛情享樂……,但神賜福我們、要我們得到的,卻是永恆的生命、心靈的滿足與自由、內心的平靜與安穩、以及不被罪惡和魔鬼捆綁、傷害的生命。

  一起來思考這個故事:有一個人到沙漠探險、尋寶,他一路不斷地撿拾到各種寶石、珍品,他不僅行囊滿載,甚至寶藏馱滿了駱駝身上。正當他準備回家時,卻發現身上的水用盡了,就在他即將脫水而亡的時刻,看見前方有一個賣水的,他上前要求買一瓶水,但對方卻說:「一瓶水的價錢,是你身上全部的財貨。」請問,如果是你,你買不買?付出身上所有辛辛苦苦得來的財貨,你願意換?還是不換?如果換了、買了,你不是白忙一場?但如果不買、不換,你所忙碌得來的,仍然將隨著你生命的殞落而毫無價值。

  這就是我們人生的寫照,多少時候,我們就像那個進入沙漠努力尋寶、累積一切的人,但等到我們得著了很多的時候,才赫然發現我們的水(就是我們的生命)快用盡了。多少人到最後,只能感嘆卻無奈地,眼睜睜看著自己有限的生命殞落,看著自己勞碌一生的所得毫無價值、白忙一場。但幸運的人,還能遇到賣水的,還有機會拿所有的換一瓶水。今天,耶穌基督就是那個願意賜給我們生命之泉的上帝,祂不但願意給我們永生,還願意讓我們保留努力所得的產業,我們怎能錯過這樣一個「賜永生生命和今生祝福(賣水的)」的上帝呢?你每天所追求的,是自己想要的?還是神希望你得到的?你決定走自己的路?還是堅定與神同行呢?改變你的價值觀,突破舊有的眼光,看見神要給你的永生和祝福,不要被世俗的價值觀牽著走,而盲目地追求世人所要。按著神要給你的祝福,向著永生的標竿,好好與神同行吧!


靈修教材: 真理教室
靈修筆記2020年4月4日 讀經:創4:1-26

回應:創4:7「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撒但一直利用「罪」伺機要陷害人,且轄制人成為牠犯罪的工具,在羅6:13說道:「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裏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一般「人」總想盡辦法靠自己要來制伏罪「你卻要制伏它」,但經驗告訴我們這是徒然的,不可能會成功。世上任何宗教都勸人為善,但任何宗教都不能給人有能力去行善,唯有耶穌才能。保羅在羅7:18說到:「我也知道在我裏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要制伏「罪」唯一可勝過的方法,只有信靠主耶穌,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親愛的弟兄姊妹,該隱殺了亞伯的主因,是因神看重亞伯所獻的祭,沒有看重該隱所獻的祭,基於這樣的原因,該隱就生氣,一氣之下失手殺了亞伯;對於這樣的事,我們要思考一件事,神要祝福誰這是神的主權,身為神的子民無權干涉神的作為,我們不要效法該隱的行為。祈求主賜給我們一顆謙卑受教的心,讓主來掌管我們的主權,而不要去干涉主耶穌的權柄,如此我們才會活的輕鬆自在。(王牧師)


靈修教材: 創世記靈修心得筆記
命定的福

詩篇第133篇v.1弟兄和睦是何等的美善!v.2-3使用兩個比喻來說明和睦所帶來的祝福。
黑門山頂終年積雪,融化之後使約旦河水豐沛,帶來興盛繁榮。神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永生。在基督裡,我們能有力量遵行神的旨意。先知(代表神說話)、祭司(代表神赦罪)、君王(代表神治理)在就職時需要受膏,意表分別為聖屬於神,成為神的代表,來作主工。讓人透過受膏者看見神的榮耀;藉著受膏者在全地彰顯神的榮耀。
中國人有話說:家和萬事興。但是這並不容易做到。紛爭的背後有著屬靈的爭戰,是撒旦、世界、肉體,抵擋神的黑暗權勢,要奪取神要給祂兒女命定的福(永生)。我們必須覺察屬靈爭戰的實際,小心防範。
創世記四1-8該隱殺亞伯。該隱因犯罪受咒詛,他的後裔在洪水之時全部被毀滅。
v.7 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他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他。
行得不好就給魔鬼留地步。罪有權勢、能力、破壞性的力量,若不制伏它,就會被它制伏。
雅各書三13-18。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這經文是對教會的弟兄姊妹們說的,並不是對外邦人說的。
關係親近,有時更容易陷入嫉妒紛爭,這時,我們要真實的面對、處理,不要自欺,乃要竭力順服神。家中常有的那些過不去、放不下的紛爭,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切勿以為只是抒發情緒,而在不覺中給撒旦留了地步,乃要積極地抵擋、制伏它。我們需要求上頭來的智慧能力,結出屬神的果子。
箴言十四30、廿五28、四20-23。心不安靜時常引發其他疾病(吃不下、睡不著、胃潰瘍…)。心思戰場是首先要面對的(若不制伏己心,如同沒有城牆保護)。我們不能容讓自己一次次的放縱情緒、不節制地發怒;我們要學習爭戰。保守己心,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神的話語存記在心裡。因此,我們的兒童暑輔、青少年生活營會培育孩子們看重神的話語,把神的話吃進去,活出來,成為實際。
耶穌被害其實是出於祭司長、長老等宗教領袖的嫉妒。馬太福音廿七17,18,20。空有關於神的知識,卻沒有生命,結局是滅亡。耶穌面對如此的挑釁,祂定意要完成父神的旨意,祂的心不苦毒,不給魔鬼留地步。彼得前書二21-24。祂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耶穌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效法祂,跟隨祂的腳蹤行。
生活中遇到難題,若我們順服神,祂會開路。夫妻吵架,誰先道歉誰先贏。
以弗所書二13-17。耶穌在十架為世人流血,滅掉冤仇。和睦是神的心意。藉著愛子的犧牲,作成和睦、和好、合一。傳福音給遠處的人,也不忘記近處的人(家人)。我們從主得著饒恕的力量,並且成為和平之子。
彼得前書三1,7,8-11。不信的配偶,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丈夫按情理、尊重妻子,以對的態度互動。夫妻應當彼此同心、互相體恤、同蒙祝福。求神加給我們力量,使我們同心禱告,蒙神悅納。
馬太福音五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遵行主的話可以得享美福,我們還要分享給別人,使他們能一同得著,讓人從我們身上看見神的榮耀。
特別為7/1以色列合併約旦河西岸計畫的進行、中東局勢、中美貿易、美國大選、台海兩岸關係等事項代禱,求主保守看顧施恩憐憫。
回應詩歌:為愛和合一禱告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創世紀 第1~5章

創世紀 第1~5章


靈修教材: 2020 40天禁食禱告
出埃及記 第1~5章

出埃及記 第1~5章


靈修教材: 2020 40天禁食禱告
友善的鰭

閱讀: 創世記4章8-1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箴言16-18章 ; 哥林多後書6章

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創世記4章9節
一名海洋生物學家在南太平洋的庫克群島附近游泳時,突然游來了一隻重約23公噸的座頭鯨,還將她夾在自己的魚鰭下。這名生物學家原本以為自己命在旦夕,但這隻龐然大物慢慢游了幾圈後就讓她離開了。就在那時,這名生物學家看見一隻虎鯊正游離附近的海域。這位生物學家相信,這隻鯨魚是在保護她,救她脫離危險。

在這個充滿危機的世界裡,上帝要我們看顧他人。但你可能會問:我真的應該對別人負責嗎?或是用該隱的話說:「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創世記4章9節)舊約其他的書卷則發出宏亮的回響:是的!就像亞當要照看伊甸園一樣,該隱也要看顧亞伯。以色列百姓原本應該看顧弱者和窮人,然而,他們所行的卻與此相反。他們剝削百姓、欺壓貧民(以賽亞書3章14-15節),違背了上帝要他們愛人如己的誡命。

然而,即使該隱因殺害亞伯而被驅逐離開,上帝依然看顧該隱(創世記4章15-16節)。上帝為該隱做了該隱本應為亞伯做的事,美好地預表了上帝藉著耶穌為我們成就的一切。耶穌總是看顧我們,祂也賜給我們能力,使我們也可以為他人付出。

上帝將誰託付給你?你如何承擔這項責任?
你曾如何試圖逃避這項責任?
慈悲的上帝,謝謝祢看顧我。祢保守我、眷顧我。
求祢幫助我,也能如此待人。
作者: 裴格倫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創世記第2章,記述了上帝如何將亞當、夏娃安置在伊甸園中栽種和看管。伊甸園也相應地照顧他們,為他們提供所需的一切食物。但是,罪破壞了人類與大地之間的這種互惠關係。亞當和夏娃犯罪帶來的一個後果,就是地球不再像以前那樣有豐盛的收成。「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創世記3章18節)。

當上帝懲罰該隱殺死亞伯的罪時,也讓該隱承受與土地關係破裂的後果。上帝說地不再給他效力(4章12節)。該隱用他兄弟的血玷污了地,地因而不再為他效力。

韓傑盛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2021-09/14讀經:創世記 第四章

✍️ 2021-09/14 讀經:創世記 第四章

✟受感的話語:
4:3 有一日,該隱拿地裏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
4:4 亞伯也將他羊羣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
4:5 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
4:6 耶和華對該隱說:「你為甚麼發怒呢?你為甚麼變了臉色呢? 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
4:7 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
4:25 亞當又與妻子同房,她就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塞特,意思說:「神另給我立了一個兒子代替亞伯,因為該隱殺了他。」

✟受感的啟示:
耶和華對該隱說:「你為甚麼發怒呢?你為甚麼變了臉色呢? 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
我想這是大家都熟悉的經文,回想初信之時,看到這人類史上的第一樁兇殺案件;並且是兄弟間的殘殺~

有一股來自內心深處的激動錯愕以及淡淡的哀傷!人心的內建系統,似乎就是無法被忽視、無法被拒絕;我們期待在神跟人的眼中,就是唯一最珍貴。

一旦神先祝福了我們身邊的朋友,而不是自己的當下,相信嫉妒之火便開始起了火苗,稍不留意,可能足以燒毁整個森林!

嫉妒會破壞人與人之間最親密的關係,從互看對方不順眼,攻擊毀謗謠言甚至造成流血事件。
是啊!我們的一生都在跟罪拔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

正如童話故事裏七隻小羊的故事⋯⋯⋯
罪就像大野狼,千方百計想進來,我們卻拼了命抵擋,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省察我們的內心,一旦有任何罪可進門的破口,就馬上求主寶血厚厚塗抹遮蓋,靠著自己什麼也不能做,但靠著主就可以得勝有餘!

最後,神又給亞當夫婦「塞特」代替「亞伯」這個事件,也讓我們更加確信,我們所失去的,神會親自代替;為主犧牲的,將來神也會加倍還給我們!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的愛讓我們成為完全!
求主除去我們的罪性,幫助我們常存敬畏神的心;挪去我們心中的嫉妒與比較,讓我們可以不被罪捆綁及轄制!我宣告靠著耶穌,我們的靈必得自由!

也求主祝福我們的地土為我們效力,祝福我們手所做的一切,讓我們在工作中領受神的祝福。若是我們因為主的緣故所失去的,無論是什麼,相信神必親自代替;這世上雖有苦難,但我們相信祢也必加倍的彌補!

願祝福亞當的神也如此的祝福我們!
這樣禱告是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1/2讀經進度

1. 創世紀: 第3~4章
2. 馬太福音: 第2章
3. 詩篇: 2:1~2:6
4. 箴言: 1:7~1:9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8/08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8-08-4-1-15-35b2f9f1069a4745afcd904fa88669c0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9bUNS7q57M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4:1~15
4:1 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懷孕,生了該隱(就是得的意思),便說:「耶和華使我得了一個男子。」
4:2 又生了該隱的兄弟亞伯。亞伯是牧羊的;該隱是種地的。
4:3 有一日,該隱拿地裡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
4:4 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
4:5 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
4:6 耶和華對該隱說:「你為甚麼發怒呢?你為甚麼變了臉色呢?
4:7 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
4:8 該隱與他兄弟亞伯說話;二人正在田間。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
4:9 耶和華對該隱說:「你兄弟亞伯在哪裡?」他說:「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
4:10 耶和華說:「你做了甚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
4:11 地開了口,從你手裡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
4:12 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
4:13 該隱對耶和華說:「我的刑罰太重,過於我所能當的。
4:14 你如今趕逐我離開這地,以致不見你面;我必流離飄蕩在地上,凡遇見我的必殺我。」
4:15 耶和華對他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耶和華就給該隱立一個記號,免得人遇見他就殺他。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上帝為什麼只看中亞伯的獻祭,卻不看中該隱的獻祭?把我的生命獻給上帝代表著什麼意義?
2. 亞當和夏娃的罪是如何影響到其兒子該隱的?我要如何防止因內心的憤怒而衍生出更大的罪惡呢?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創4:7 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U_Su-2io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歷代志上6~7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08-6-7-90aa521e95534f57b80b6bfce33b3a61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8/09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8-09-4-16-26-5beafcf4b2404595a558c4f58b43a071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X742-NmARg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4:16~26
4:16 於是該隱離開耶和華的面,去住在伊甸東邊挪得之地。
4:17 該隱與妻子同房,他妻子就懷孕,生了以諾。該隱建造了一座城,就按著他兒子的名將那城叫做以諾。
4:18 以諾生以拿;以拿生米戶雅利;米戶雅利生瑪土撒利;瑪土撒利生拉麥。
4:19 拉麥娶了兩個妻:一個名叫亞大,一個名叫洗拉。
4:20 亞大生雅八;雅八就是住帳棚、牧養牲畜之人的祖師。
4:21 雅八的兄弟名叫猶八;他是一切彈琴吹簫之人的祖師。
4:22 洗拉又生了土八‧該隱;他是打造各樣銅鐵利器的(或譯:是銅匠鐵匠的祖師)。土八‧該隱的妹子是拿瑪。
4:23 拉麥對他兩個妻子說:亞大、洗拉,聽我的聲音;拉麥的妻子,細聽我的話語:壯年人傷我,我把他殺了;少年人損我,我把他害了(或譯:我殺壯士卻傷自己,我害幼童卻損本身)。
4:24 若殺該隱,遭報七倍,殺拉麥,必遭報七十七倍。
4:25 亞當又與妻子同房,她就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塞特,意思說:「上帝另給我立了一個兒子代替亞伯,因為該隱殺了他。」
4:26 塞特也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以挪士。那時候,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該隱的後代拉麥展現出了罪的什麼暴力特徵?我會以什麼態度來對待傷害我的人?
2. 賽特和以挪士時代的人,在信仰上產生了什麼變化?為了讓信仰更成熟,我要斷絕哪些惡習並展開什麼行動?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創4:26 塞特也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以挪士。那時候,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rK1Llnyeo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歷代志上8~10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09-8-10-07d42c033c034fa784a78e198593b2c4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事奉的原則──按神的方式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1/03/gen-day15

【經文】創世記4章1~7節

獻祭是獻上能全然討神喜悅的一些東西,是人對神的感恩、敬拜,是與神交往,是可以帶來生命的改變,原本是一件美事。可是這段聖經所記的獻祭,不只沒有帶來神的恩典,反而導致一場手足相殘的謀殺。

從經文中,我們看到先蒙悅納的是亞伯這個人,然後才是祭物(參4節)。亞伯是一個「牧羊的」(參2節),在亞伯的時代人不吃羊,因為在洪水以前人只准吃蔬菜(參創一29)。直到洪水之後,神才命定人吃蔬菜,也可以吃肉(參創九3)。所以亞伯牧羊不是為得食物求生存而牧羊,亞伯乃是為著獻祭滿足神而從事牧羊的工作。亞伯並不關心他自己的滿足;他關心神的滿足。這樣的人是蒙神悅納的。

亞伯獻祭不是照著他自己的觀念、思想或作法,乃是照著神救恩的路。希伯來書的作者描寫亞伯的奉獻是「由於信心……」(參來十一4),他是照著神的啟示敬拜神。亞伯「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參4節)他獻上脂油,表明祭物已經犧牲被殺了,血也流了,因為若未被殺,就不可能有脂油獻給神。亞伯知道他須要獻流血的祭。他知道他自己在神眼中是有罪的。因此他獻上他羊群中頭生的,為著他的救贖流血,並為著神的滿足焚燒脂油。亞伯所做的正符合之後神所賜摩西律法的要求。這證明他敬拜神的作法是照著神的啟示,不是照著自己的觀念。

獻祭、敬拜都是為神,心思意念也要合神的心意、討祂的歡喜。我們奉獻不是為獲得讚賞,而是為要表達我從信心發出的感恩。動機要純正,要先做對的人,才能做對的事。

【回應】
主啊!求祢先調整我成為一個祢看為對的人,不要讓我憑私意去接觸祢的聖工,不要讓我成為服事上的破口,讓我服事的心態是討祢喜悅的。

【禱讀】創世記4章7節
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最兇惡的謀殺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1/04/gen-day16

【經文】創世記4章8~15節

「該隱拿地裡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參創四3)該隱自以為是,照自己的意見來事奉神,他發明了人意的宗教。神是要一個流血的祭來滿足祂公義的要求,並且要那犧牲羊羔的皮來遮蓋墮落赤裸的人。當亞當和夏娃發現他們赤身露體,就用無花果樹葉子做裙子遮蓋自己,但神不要那種遮蓋。神殺了羊羔當作贖罪祭,並用羊羔的皮製成袍子遮蓋男人和女人。該隱照他自己的心思、自己的觀念去獻祭。他用自己認為好的、對的方式來敬拜神,卻沒有按照神要的方式來敬拜。他因所獻的祭未蒙神悅納而發怒,雖然神向他顯現、勸導他,要他不要發怒、犯罪,結果神才剛離開,該隱就因著「妒恨」親手謀殺了他的弟弟亞伯(參約一三12,15)。

為什麼神看不中該隱的祭物呢?約翰一書第三章11、12節提供了唯一又明確的答案:「我們應當彼此相愛。這就是你們從起初所聽見的命令,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為什麼殺了他呢?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兄弟的行為是善的。」該隱不愛自己的兄弟。該隱嫉妒他兄弟的成功,覬覦亞伯得神的青睞,因此設計奪取、佔有、獨享神的歡心。亞伯活著的時候不是該隱的死對頭,但現在他的死卻喚醒該隱的良知;結果該隱成了一名逃犯,他要不斷哀求神的保護,躲避那些難以捉摸的敵人,甚至他連自己的影子也怕。

雖然如此,神對該隱仍然有恩典。雖然神恨惡罪,但祂總是憐憫罪人,祂施恩給該隱,為他立記號,免得被人殺害。

【回應】
恩主,我謝謝祢,祢是那樣的愛我,祢總是給我第二次的機會。將我的人際關係交在祢的手中,讓我對旁人的錯誤,無論是我的家人、朋友或是同事,我都願意再給他們機會,幫助我不走該隱的道路。

【禱讀】約翰1書三章11節
我們應當彼此相愛,這就是你們從起初所聽見的命令。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該隱的道路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1/05/gen-day17

【經文】創世記4章16~24節

神放逐該隱過遊牧生活,但該隱很快就忘記他應得的教訓,反倒定居下來(參16節)。人們一旦隨自己的喜好生活,過著沒有神,甚至違反神心意的生活,要不了多久,肉體的情慾便充滿他們的心(參19節)。

當人一不在神的掌管之下,我們個個都是危險份子。該隱的第七世子孫憑雙手打出了一片天下,他們生活改善但道德敗壞、經濟富裕卻內心驕傲、文化進步但心遠離神。雅八住棚畜牧,成了畜牧業的鼻祖,開始走積攢財富之路;他的兄弟猶八吹簫彈琴,作了藝術工作者的開山祖師,開始自己的娛樂,不再以神為樂;他們同父異母的兄弟土八該隱則是個打造各樣銅鐵利器的巧匠,人們開始製造兵器自己保護自己;最終產生了無神的文化 (參20~22節) 。

人類文化的發展乃是由於人類失去了神。起初那位創造人的神乃是人的一切。神是人的保護、維持、供應、喜樂、娛樂和防衛。在伊甸園裡,人除了耕地與神合作外,甚麼事都不需要作。然而,當人失去了神,就不得不發明自己的文化。當人們忙著開發自己的潛能、嬉戲宴樂,並且逞兇鬥狠到了極點;人類文明社會的進展過程,就再一次達到一個必然的結果,那就是狂傲、兇殺、自義並自欺 (參23~24節)。人一旦遠離神,他對什麼事物都感到好奇,他什麼都想嘗試,也沒有什麼能阻止他。

然而,在聖經中該隱和他子孫的譜系,沒有列明任何人的年齡。顯明這個譜系的年歲在神面前是不算數的,這是失喪者的譜系。求神幫助我們記得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實行神旨意的,是永遠長存 (參約一二17) 。

【回應】
主啊!讓我不為自己積蓄財寶,讓我只仰望祢的供應,願祢成為我的高台與山寨,祢的話語在我四圍成為籬笆,包圍保護我,讓我單單指望祢。

【禱讀】約翰一書2章17節
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新的開始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1/06/gen-day18

【經文】創世記4章25~26節

該隱的弟弟塞特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以挪士。以挪士的意思是「脆弱、必死的人」,這表明塞特已經認識人的軟弱和脆弱。以挪士是人類的第三代,因著父親給他取的名字,想必認識自己是非常脆弱、軟弱、無力的,知道自己是無可信靠的。那時,神就感動他呼求神的名。「那時候,人開始求告『耶和華』的名。」(現代中文譯本)

有人形容希望是一道照亮黑暗的光芒。亦唯有植基於神的應許的希望才是最美好的。亞當、塞特和以挪士後代的譜系記載在創世記第五章,他們呼求神的名,行在神的路上,並且生兒養女,他們的年日在神眼中都是算數的。敬拜形成了一種文化,就如建築、畜牧、音樂、鑄銅鐵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化一般。塞特一族代表了蒙救贖的子孫,蒙神保守的支派,更代表人類的希望,人類有了新的開始。

當我們認識人生的虛空和人的脆弱,如同塞特和以挪士那樣,我們就自然而然會呼求主名,並且與神同行。呼求主名是向主呼喊,並且經歷屬靈的呼吸。藉著呼求祂的名,一切的罪、邪惡和不潔之物,都要呼出去;而主一切的豐富都要被我們吸入。每當我們操練我們的靈,並釋放我們靈裡和心裡所有的,向祂大聲呼求,主這生命之靈就要進入我們裡面。我們也要操練與主同行,就是以神為我們的中心和一切,在每一件事上求問祂,照著祂的啟示和引導做事,並且與祂同做一切事。要與神同行,我們就必須信有神,並且信祂是賞賜者。我們也必須相信祂的話,尋求祂,照著祂的話生活,跟隨祂,並憑信與祂同行。

【回應】
人的一生是何等的虛空、脆弱必死,主啊!求祢成為我生命的內容,讓我時時按祢的方式為祢而活並敬拜祢,教我吸入祢所有的豐富,呼出我的罪律桎梏。

【禱讀】詩篇86篇5節
主啊,祢本為良善,樂意饒恕人,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祢的人。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見證人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08/23/見證人-3

【經文】創世記4章2-11節

美國詩人亨利.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年)在他的一首詩中,描述了一艘沉沒的奴隸船。他寫下「鎖鏈上的骷髏」這句話,哀悼奴隸制度下許許多多無名的受害者。詩歌最後一節說:「這些是奴隸的苦難,他們從深淵怒視;從不知名的墳墓裡哭喊,我們都是見證人!」

但這些見證人能對誰說話呢?沉默的見證有什麼用處呢?

可是有一位見證人看到一切,那就是上帝。該隱殺害亞伯之後,假裝什麼都沒發生,甚至以輕蔑的口吻對上帝說:「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但上帝說:「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地開了口,從你手裡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創世記4章9-11節)

該隱已成為後世的警誡,正如使徒約翰發出警語:「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約翰一書3章12節)。亞伯也為人所知,但與該隱截然不同。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亞伯因著信,獻祭與上帝,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這信,仍舊說話。」(11章4節)

亞伯至今仍在說話!那些屍骨早就被人遺忘的奴隸也在說話。我們應記住所有遭害的人,並且看到哪裡有壓迫就加以抵制。上帝看到一切,祂的公義必將獲勝。

【思想】
你知道哪些不公義和壓迫的情況?
今天,上帝要你做些什麼呢?

【禱告】
天父,祢的眼目遍察全地,當壓迫之事發生時,請幫助我們能看見,且知道如何對抗壓迫。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用愛心指正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11/18/用愛心指正

【經文】創世記4章1-12節

這位主內弟兄很多事都做得很好,但每個人都看出他有一個問題。可是因他能很有效率地完成大部分的任務,所以他的暴躁易怒就被忽視了,而且也從來沒有人指正他,告訴他要改變壞脾氣。可悲的是,這導致多年來有許多人受到傷害。最後他原本可以大有作為的職業生涯,也因為這個問題而過早結束。如果在一開始,我能選擇用愛心指正他就好了。

在創世記4章,上帝樹立了美好的榜樣,教導我們如何用愛心指正某人的罪。身為農夫的該隱被激怒了,他「拿地裡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3節),但上帝卻清楚表明不悅納他所獻的供物。該隱呈獻的供物不被看重,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5節),所以上帝指正他說﹕「你為什麼發怒呢?」(6節)接著,上帝勸該隱不要犯罪,要努力去做美好和正確的事。可惜該隱沒有將上帝的話放在心上,以致犯下可怕的罪行(8節)。

雖然我們不能強迫別人擺脫罪惡的行為,但我們能帶著憐憫來指正他們。我們可以「用愛心說誠實話」,使我們與對方都能越來越像基督(以弗所書4章15節)。此外,上帝給我們兩隻耳朵來聆聽,所以我們也當接受別人嚴厲但誠實的勸告。

【思想】
為什麼用愛心指正他人至關重要?
你要如何接受嚴厲卻有幫助的勸告?

【禱告】
天父,請幫助我,有勇氣用愛心指正他人;請賜我恩典,使我能接受嚴厲但真實的勸誡。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創世記4:15

耶和華對他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耶和華就給該隱立一個記號,免得人遇見他就殺他。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創世記4:26

塞特也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以挪士。那時候,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創世記 4:1-16

敬拜詩歌:"奇異恩典 amazing grace" (Il Divo)
https://youtu.be/GYMLMj-SibU

一、安靜:感謝主,用完全的愛接納不完全的我。
二、讀經:創世記 4:1-16
1. 重點說明
獻祭原是件美事,然而卻在比較與爭競的心態中,破壞無遺,最後竟然釀成人倫悲劇,該隱無法接受別人比自己好的自大心態,正是罪人典型的寫照。神因為愛,提醒該隱省察自己的動機,也教導他過得勝的生活。遺憾的是,該隱未能聽進神的話,卻任憑自己憤怒的情緒竄燒,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2. 鑰節:耶和華對他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耶和華就給該隱立一個記號,免得人遇見他就殺他。(創 4:15)
三、默想:
■聖經如何描述亞伯的祭物?(v.3)代表他獻祭的心態為何?
■該隱所受的刑罰是什麼?(v.12)從哪些地方看得出耶和華仍愛該隱?(v.15)
■整個悲劇最核心的問題為何?如果我未受神或人看重,我的感受會如何?我可以如何妥善處理這樣的感受,並且把這樣的感受轉化為生命的養分?
四、禱告:主啊!幫助我,從與人比較的爭競中釋放出來。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4:1-16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創世記 4:17-26

敬拜詩歌:"我寧願有耶穌 I'd rather have Jusus" (GaitherVEVO)
https://youtu.be/PwZWTKjguX0

一、安靜:主啊!我愛慕祢,甚於世上一切可喜愛的!
二、讀經:創世記 4:17-26
1. 重點說明
該隱的家譜記載了七代,神遵守祂的諾言,保護了這原本該被處死的兇手以及他的後裔。從該隱的家譜發現,他們縱有文化技藝的成就,但在屬靈生命上至終沒有回轉,特別是拉麥,一夫多妻,破壞神的婚姻制度,並且揚言以惡報惡!然而,神揀選塞特代替亞伯,透過這支敬虔的後裔,神救贖計畫繼續進行。
2. 鑰節:塞特也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以挪士。那時候,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創 4:26)
三、默想:
■該隱的後裔在文化和技藝上有哪些成就?(v.20-v.22)
■從拉麥的言語可以觀察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v.23-v.24)
■該隱的後裔在追求某些文化成就之時,他們還缺少什麼?看見上帝如此寬容這個家族,我會跟神說什麼?
四、禱告:感謝主的寬容也求主幫助我有屬靈的眼光,看重與神的關係更甚於其他方面的成就。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4:17-26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8/21/2020 創4:7

罪就蹲伏在門前。它想要轄制你,你必要制伏它。(創4:7NET,中譯本)

蹲伏——希伯來字rabas是「一個休息的地方」,常用來描寫經過努力後躺臥或休息的情景,比如羊群在牧羊人的照顧下躺臥。這節經文則描述邪惡正伏在那裡等候,就像一隻動物準備要跳起來抓捕獵物,攻擊該隱。

然後神說:「罪要戀慕你,你卻必須制服它。」「戀慕」只在舊約出現過3次,另外兩次都和性欲有關。沒有什麼情緒比性欲更強烈了,罪想占有你,和你發生密切關係。

神知道情緒可能會埋下惡行的種子,祂看見該隱的不快,知道他所面臨的抉擇,於是提醒他要注意。該隱可以順服神,去修復破碎的關係;也可以拒絕神的幫助,一意孤行。

我們是不是也被神提醒:「你還有時間能逆轉情緒。聽我的,我來作你的王,你會有喜樂,可以擺脫不開心。」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焦虑、愤怒、惶恐、嫉妒、愧疚这些情绪如影随形,自从亚当夏娃犯罪就没有离开过我们。情绪本身不是罪,但是罪让我们失去了控制这些情绪的能力,所以情绪可以轻易掌控我们然后让我们失败。

情绪管理的目的是不让情绪影响我们的理性决策,但情绪管理的终极出路却是让圣灵进来接管我们的情绪。我们不能逃避情绪,也不能否定情绪,而是要允许圣灵自由地圣化我们的情绪,这样我们才能制伏由情绪衍生的罪和失败。

情绪产生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让我们更好认识自己和面对现实,情绪虽然常常产生于外界的失衡,但却反映出我们内在的失衡,但一般我们不是积极解决里面的问题,而是直接用失衡的内在去解决失衡的外在,这就是该隐犯罪的原因。而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解决内在的失衡,然后我们才有能力解决外在的失衡,这样不但不会被情绪控制,还能真正解决问题。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友善的鰭

閱讀: 創世記4章8-1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箴言16-18章 ; 哥林多後書6章

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創世記4章9節
一名海洋生物學家在南太平洋的庫克群島附近游泳時,突然游來了一隻重約23公噸的座頭鯨,還將她夾在自己的魚鰭下。這名生物學家原本以為自己命在旦夕,但這隻龐然大物慢慢游了幾圈後就讓她離開了。就在那時,這名生物學家看見一隻虎鯊正游離附近的海域。這位生物學家相信,這隻鯨魚是在保護她,救她脫離危險。

在這個充滿危機的世界裡,上帝要我們看顧他人。但你可能會問:我真的應該對別人負責嗎?或是用該隱的話說:「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創世記4章9節)舊約其他的書卷則發出宏亮的回響:是的!就像亞當要照看伊甸園一樣,該隱也要看顧亞伯。以色列百姓原本應該看顧弱者和窮人,然而,他們所行的卻與此相反。他們剝削百姓、欺壓貧民(以賽亞書3章14-15節),違背了上帝要他們愛人如己的誡命。

然而,即使該隱因殺害亞伯而被驅逐離開,上帝依然看顧該隱(創世記4章15-16節)。上帝為該隱做了該隱本應為亞伯做的事,美好地預表了上帝藉著耶穌為我們成就的一切。耶穌總是看顧我們,祂也賜給我們能力,使我們也可以為他人付出。

上帝將誰託付給你?你如何承擔這項責任?
你曾如何試圖逃避這項責任?
慈悲的上帝,謝謝祢看顧我。祢保守我、眷顧我。
求祢幫助我,也能如此待人。
作者: 裴格倫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創世記第2章,記述了上帝如何將亞當、夏娃安置在伊甸園中栽種和看管。伊甸園也相應地照顧他們,為他們提供所需的一切食物。但是,罪破壞了人類與大地之間的這種互惠關係。亞當和夏娃犯罪帶來的一個後果,就是地球不再像以前那樣有豐盛的收成。「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創世記3章18節)。

當上帝懲罰該隱殺死亞伯的罪時,也讓該隱承受與土地關係破裂的後果。上帝說地不再給他效力(4章12節)。該隱用他兄弟的血玷污了地,地因而不再為他效力。

韓傑盛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12/10/2020 創4:12

你耕種土地,它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創4:12)

流離飄蕩——該隱殺了他兄弟亞伯,耶和華對該隱的刑罰是地不再為他效力,他必流離飄蕩在地上。於是該隱離開耶和華的面,住在伊甸東邊「挪得之地」。

「挪得之地」由兩個希伯來字nua(流浪)和nud(逃離)組成,描寫「像蘆葦般搖晃、逃離危險、踉蹌無目標漫遊的樣子」。希伯來字根的意思是「不安和不眠之夜、漫無目標地痛苦熬過整夜。」

父神本來要把我們栽植在祂所提供的地方,不用四處遷移,也不會受到擾害(撒下7:10)。但神的兒女不順服、不遵行神旨意,就會陷入流浪、徘徊、流離、飄蕩的困境。我們反複嘗試、屢屢出錯、困惑驚愕地蹣跚而行。神要使用「挪得之地」將我們帶回有次序的人生,祂不希望我們成為流浪者。

這人生容易嗎?不容易。當我們看主耶穌時,我們會看到父神所希望賜於的有次序人生。你現在的情況是nud流蕩呢?還是找到了神所定的生活秩序?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要赐福的人生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富足的人生,而是无论贫富逆顺都能有秩序的人生。该隐的悲剧就是因为他轻贱秩序所致,如果我们不要重蹈他的覆辙,就要按照神所设定的秩序生活。

今天的世界处在一个虽然富足却缺失秩序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建造自己的秩序,真理变得越来越多元和相对,神的秩序和原则不是必须,而是选项之一,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

重建神的秩序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出路,而如果没有个人生命秩序的重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宣判和宣告,就没有任何意义和根基。如果我们愿意立志在任何环境下都按照神的秩序和命令生活,神就会让天国的秩序在你身边不断地扩张。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洪水來臨

閱讀: 路加福音6章46-49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創世記4-6章;馬太福音2章

惟有聽見不去行的,就像一個人在土地上蓋房子,沒有根基。—路加福音6章49節
我居住的科羅拉多州位於美國西部,以洛磯山脈和每年的降雪量聞名。但這裡最可怕的自然災害卻不是大雪,而是豪雨。1976年7月31日,鄰近埃斯特斯公園度假小鎮的大湯普森河,發生了嚴重的洪災。等到大水退去後,總計共有144人罹難,牲口損失更是不計其數。研究人員也開始對此區域做幾項重要的研究,尤其是檢視公路和高速公路的路基結構。結果發現,那些成功抵擋暴風雨的公路圍牆,都由水泥灌注而成。換句話說,這些圍牆的根基堅固牢靠。

就人生而言,問題不在於洪水是否會臨到,而是洪水何時臨到。有時我們會提前得知消息,但通常都毫無徵兆。耶穌強調,洪水來臨時我們需要穩固的根基。要建立這樣的根基,不僅要聽從祂的話,更要活出祂的教導(路加福音6章47節),這就像在生命中注入水泥一樣。當人生必然會出現的洪水來襲時,我們就能抵擋得住,因為根基穩固(48節)。聽見耶穌的話卻不去行,會使我們的生命不堪一擊,倒塌毀壞(49節)。這就是智慧和愚昧之間的不同。

偶爾在生活中停下腳步,檢視一下我們生命的根基,無疑是件好事。耶穌會幫助我們去增強軟弱之處,使我們在洪水臨到時,可倚靠祂的大能站立得穩。

你生命中有哪些應特別注意的軟弱?你可以如何改進?
耶穌,我想成為聽見祢的話就去行的人。
求祢讓我看見,我生命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弱點。
感謝祢應許我,當洪水來臨時,祢必與我同在。
作者: 博約翰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路加福音6章17-49節與登山寶訓(馬太福音5-7章)遙相呼應,但其實這是耶穌「站在一塊平地上」(路加福音6章17節)講的一篇信息。路加福音6章46-49節與馬太福音7章21-27節的內容相似,其中包含一句嚴肅的警告:「你們為什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路加福音6章46節)在馬太福音中,祂的語氣更強烈:「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7章21節)。基督給了我們清楚的信息:如果我們說愛祂,我們就會聆聽並遵守祂的命令。路加福音6章27-36節簡要概述了祂的命令:要愛那些恨你的人;要善待人;不要論斷人;要饒恕人;要慷慨給予。凡這樣行的人,就是把根基立在磐石上(48節)。

葛庭墨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11/23/2021 創4:1

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懷孕,生了該隱(「該隱」意思是「得」),她說:「我靠耶和華得了一個男的。」(創4:1)

得了——在懷孕這件事,為什麼夏娃不提亞當呢?這裡反映出人墮落帶來的災禍。

夏娃是神造給亞當的’ezer(幫助者)。在神的計畫裡,人與人是以關係來連結和界定自己身分的。但是人墮落了,兩人失去了彼此信任的和諧關係,從此亞當不只否定夏娃是他的’ezer,而且還要管轄妻子。然而無論亞當態度如何,夏娃’ezer的角色是不變的,只是她成了誰的‘ezer呢?

當夏娃說:「我得了一個男的」,意味著她重獲失落了的’ezer角色,亞當不讓她成為’ezer,她就做該隱的’ezer 吧!

希伯來動詞qanah是「買來、得到、擁有」,我們不會用這字眼描述生孩子,但夏娃卻用了這含有報復意味的字。罪導致關係分裂,使人不能實現團結和幫助的目的。夏娃有生育能力,便自作主張以這能力,得到一個取代亞當的男人。

該隱的名字是武器的意思,當我們要重拾身分地位,一個方法是拿出武器為自己而戰,另一個方法則是以恩典和饒恕來面對。你會用哪一種辦法?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没有人的身份是孤立的,我们是通过关系和相互位置来定义和定位自己,离了他人,也就没有了自我,所以我们一方面拼命独立,一方面渴望关系,这种矛盾都是罪的后果。

和在伊甸园里一样,魔鬼一向都是从关系入手来摧毁人,所以信仰不仅仅恢复人和神的关系,也要恢复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彼此相爱、彼此服事、彼此成就来重获自我价值。

亚当夏娃把对方当作敌人,其实是在削弱自己,表现就是纷争、嫉妒和论断,只有他们重新接受丈夫妻子这一关系的界定,他们才能彼此建造,表现就是和平、尊重和饶恕。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11/24/2021 創4:1

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懷孕,生了該隱(就是得的意思),便說:「耶和華使我得了一個男子。」(創4:1,和合本)

使我——夏娃這句話的希伯來文很不尋常,暴露出人內心深處想要成為自己的神的慾望。

中文翻譯成「耶和華使我得了……」,原文的字面有個介系詞et不容易翻譯。Et後面一般會跟著一個直接受詞,但「耶和華」怎能作為直接受詞呢?英文聖經多數把et翻譯為with,好像是「藉著耶和華的幫助,我得了……」的意思,這恐怕不是經文的意思。

如果神是et的受詞,在夏姓眼裡她不是得了這個孩子,乃是得了「神」這個工具,神是她的「小精靈」,能給她所要的東西。

聖經不會出錯,經文中出現et不是偶然的,我們不能忽略夏娃的話,她認為自己能調遣神來為她做事。

我們有時也會說類似的話:「主啊,幫助我達成這計畫」、「神啊,請趕快給我所要的!」罪扭曲了我們與神的關係,人本應該要敬拜神、尊崇神,但我們卻把神當成可以利用的工具。我們也在禱告中藏了一個et。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的确帮助我们,拯救我们,保佑我们,但是祂首先是我们的主,其次才是我们的救主,祂拯救我们的前提是祂是我们生命和命运的主宰,祂的权柄在先,能力在后。

所以我们和神的关系首先是降服和赞美,而不是平等互利的关系,每一次当我们向神祈求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让祂帮我们成就我们的心愿,而是让我们成就祂的心愿。

因此耶稣的祷告是这样开始的: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当我们的祷告不蒙垂听时,请检讨我们是否真的已经把主权交还给了祂。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5/7/2022 創4:10

耶和華說:「你做了什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創4:10)

血——此處的「血」用的不是單數,而是複數。這是為什麼呢?

神是在說,他知道亞伯本該有後代子孫,卻都被該隱謀殺了,永遠無法出生在世上。從這一個字,便可看見一個人死後所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總是以個人角度在看事情,誤以為生命只關乎個人。但是在神的眼中,一個人與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人之間皆有關聯,謀殺所影響到的不只是一個人而已。

即便該隱的罪得到饒恕,也不會改變其對亞伯所造成的影響和後果。

然而,感謝神賜下耶穌基督,祂塗抹我們一切的過犯。雖然依舊是罪人,難免會有哀告的聲音,但神會不斷地教導和幫助我們,學習過一個合神心意的聖潔生活。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不论善或恶,不论我们所做的事有多小,都会影响到其他人,一句无心的伤害和称赞都可能使很多人受到影响,我们很难评估罪所造成的损失,直到我们看到耶稣的牺牲。

血代表生命,只有耶稣的血和生命能够涂抹所有人的所有罪愆,若不是耶稣以神儿子的身份降生、受苦、受辱、受死,我们根本不能理解罪和认罪,更不可能向神求救恩。

不过让我们可以得安慰的是耶稣的宝血可以涂抹我们所有的罪,无论过去的还是未来的,所以我们不必为无法挽回的过去的损失过度伤感,但我们要靠圣灵越来越像耶稣。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6/11/2022 創4:7

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創4:7)

你若行得好——當你沒有活出神的標準時,你會如何反應呢?是否會雙手一攤沮喪地說:「我不可能做到,因為沒有人是完全的!」或者,像該隱那樣感到十分洩氣,接着便垮下臉來,容許自己對神並他所接納的人越來越生氣。控制不住的怒氣會帶來可怕的下場,該隱的結果就是殺人,並且還不認為自己有錯,他對神說:「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

當你達不到神的標準時,其實可以有另一個選擇,神提供了非常實際的勸誡:「你只需要改正過來,然後繼續生活下去。」

「你若行得好」用了希伯來動詞yatav,與希伯來文一些慣用語相關,比如美好、令人滿意、使人高興、善待、做得好等。這個詞語不總是含有道德意味,有時候只是表達做好一件事,使事情美好、正確。

神給該隱的建議是:「去做你該做的事,做得對、做得好,就會得着鼓勵。」

神說這句話並不是要定該隱的罪,而是要啟發他:「該隱,你為何洩氣呢?去改正過來就沒事了。」

當我們覺得達不到神的要求時,要記得神說:「去做該做的事,就行了。」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该隐最可恨的地方是他虽然做错了事,却还不承认是自己的责任,这不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吗?不过该隐仍是幸运的,因为有神直接提醒他,而今天神常常不再如此与我们沟通了。

如果没有神,那么我们的错都可以归咎在别人身上,有了神,犯错后我们就能不归咎于别人,因为我们所有的过错都已经由耶稣承担了,所以我们就能靠圣灵饶恕别人并从新开始。

该隐、扫罗、甚至犹大,本来都可以被神赦免的,但是他们只想把罪的起因归在别人身上,不愿承认自己的错,也无法改变,基督从来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6/12/2022 創4:7

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創4:7)

你若行得好——撰寫《神同在》的勞倫斯修道士 (Brother Lawrence)明白這段經文的意思,他分享:任何時候當他發現自己不小心犯罪了,就會立即認罪,然後繼續生活下去,完全忘掉失敗的時刻。因為他認識神,曉得神只是要他做好,改正過來,繼續與祂溝通。

我們急需聽到這種聲音,尤其是當我們一直聽到那位控告者(魔鬼)對我們說:「看吧!你又犯錯了!」、「你在神面前永遠不及格!」、「你不曉得神的要求很完美嗎?何必一直努力呢?沒用的,你不可能達到的!」那位控告者要你上完美主義的當,牠要你認定自己達不到神的標準,然後把你帶到洩氣、忿怒與暴力行為之中。

可是,神只是要你改正過來,還能比這更簡單嗎?神沒有皺眉頭,沒有指責,只是給出睿智的勸誡:改過自新就沒事了。

你還要聽那令你洩氣的聲音嗎?還是願意改過自新回到神面前呢?不要再想了,去做該做的事,神時刻都在等着你。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的标准或律法是绝对的,是不能妥协的,是圣洁的,在这个标准下,我们没有人能够达到,因此我们被称为罪人,但神的解决办法是让祂的儿子耶稣去成全这律法。

而我们要做的是努力让耶稣活入我们的生命中,不要对自己有丝毫盼望,而要只对对耶稣有盼望,完美主义是最大的欺骗,因为世上只有一位是完美的,而且不是我。

我们要明白神的苦心,祂付上巨大的代价不是为了让我们完美,而是让我们可以用信心连结基督的完美,这就包括当我们犯罪软弱时需要尽快地忘记过去和努力面前。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7/13/2022 創4:5

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創4:5)

看——創世紀前三章揭示了神的創造、人的墮落和神的拯救。接下來,在第四章則記載了人類世界第一宗謀殺案該隱和亞伯的故事,從中可以看到神的品格和罪的性質,彷彿像是前三章的內容附錄。

「看」的希伯來字是sha’ah,是不隱含褒貶的中性字。然而,這字的輔音拼寫為Sh-A-H,意思是「看見的東西就是吃的東西」,用來描述祭物的外觀。這提供我們一個更深的含義神不只是「看」這兩兄弟獻祭,祂也「審視」祭物的品質好壞與否。

向妥拉獻祭的一項重要原則就是神只接受值得收下的祭物。單單有獻祭行動並不夠,還需要面對基本且必要的檢查。不要以為只要獻祭了,就一定會得着神的稱讚。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信的是耶稣,而不是基督教,简言之,我们的宗教生活必须有耶稣作为内核,信仰才能成为福音和神的大能,该隐的祭物只体现了人的努力,却看不到神的救赎。

我们常常把信仰聚焦在宗教生活上,但只有和耶稣真实具体的关系才能让我们蒙神悦纳被神称义,或者说,信仰只有和神与人唯一的桥梁耶稣连结,我们才能被改变。

该隐和亚伯虽然都很努力,但该隐是在努力尽自己的义务,而亚伯却努力依靠神的拯救,前者带来律法主义和宗教,后者带来真实的爱与饶恕,这才是神看中的信仰。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7/14/2022 創4:5

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創4:5)

看不中——聖經清楚說明,該隱的祭物並不蒙神悅納,因為他獻上的不是最好的。他以為隨便獻什麼給神都沒關係,只要有做就好。這讓我們知道,神對敬拜有一定的要求。

我們應當試着問問自己:「我的奉獻是否滿足神的要求?」

當神「看」我的奉獻時,「看」到的是生命內裡反映出祂熠熠生輝的品質,把最好的獻給祂,並歸榮耀給祂嗎?還是「看」到的只不過是勉強盡點責任,好滿足教會的要求?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任何不是出于对神的爱和感恩的奉献和事奉都是该隐的祭物,献上自以为最好的,却不是神所喜悦的,神所喜悦的是人甘心乐意的奉献,是为了向神报恩而非向神索要。

该隐献上自以为最好的,可能也确实比亚伯的好,但他是为了交换,信仰就变成功德和生意,而不是恩典和信心,这就是为什么该隐大大发怒,因为他没得着他想要的。

该隐的祭物更像是割礼,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责任,像是与神签约,是合同的双方,而亚伯的祭物更像是洗礼,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圣灵的浇灌,献上的不是祭物而是自我。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7/15/2022 創4:5

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創4:5)

大大地發怒——希伯來文是很形象化的,尤其是描寫人類的情緒時都會十分生動。這節經文中,該隱的反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大大地發怒」,希伯來原文是yi-khar me-od,直譯為「大大燃燒(紅臉)」,如此生動的描述有助於我們認識罪的性質。原來,罪會帶來生理反應。

該隱是對誰發怒呢?對神。這很不尋常吧!神做事全然出於美善、充滿恩慈,祂的指示是為了引導我們走義路,得着平安和喜樂。神這麼美好,為什麼該隱要對神發怒呢?

只有一個合理的答案:該隱以自我為中心。他覺得自己不願意獻上的,神沒有權力要求他。

該隱的致命錯誤是:他堅持自己知道何為善;他選擇聽從自己,而不要順從上帝的主權。無論何時,當人拒絕了神的主權,就會如該隱一樣,對神「紅臉發怒」。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该隐因为对神和自我的认识偏差导致了他情绪的崩溃,最终酿成大错,所以人的灵性健康决定了情感健康和身体的健康,灵性的问题会带来各种身体和精神疾病。

今天这个强调人权和自由的社会中,教育出来的都是该隐,他们不是不相信有神,他们是不要神干扰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被神爱成了他们的人权而不是神的恩典。

如果神没有按照他们希望的方式爱他们,他们就会否认和拒绝神,所以追逐人权反而会让人丧失生命的主权,而只有降服神权才能真正寻回对命运的掌控和自由。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7/16/2022 創4:5

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創4:5)

變了臉色——當神拒絕該隱的獻祭,他變了臉色,這段經文意味深長。照理,該隱本該因為懊悔而俯伏在地,懇求神的赦免,但他卻悖逆地站在神面前,他的身體語言反射出不順服姿態。

當我們站在主面前,面對自己頑梗悖逆的罪時,只會有兩種反應:順服地俯伏身體,或激動地變了臉色。

神賜給我們的是一個整全的身體,順服會帶來意志、身體及靈魂和諧的運作;相反地,當你「大大燃燒(紅臉)」,表示已經快被罪烤焦了。請記得,要趕快俯伏在憐憫的神面前,千萬不要選擇站在那裡「變了臉色」。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一方面我们得罪神,一方面我们知道我们得罪了神,但却觉得面对神的批评和管教时内心不服气,因为我们期待神就应该无条件地接纳和原谅我们,但神的恩典不是廉价的恩典。

恩典是白白的,那表示神不按照我们所行的来施恩,但神为了施恩却付上了昂贵的代价,就是主耶稣的生命,如果我们对此没有相应的感恩,这恩典就不会改变我们和属于我们。

之所以我们难以悔改和改变,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对神的救恩没有感恩,其实我们任何的艰难和苦难都是应得的,而任何健康和顺利都是神的恩典,这才是人生幸福快乐的秘诀。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7/30/2022 創4:13

該隱對耶和華說:「我的刑罰太重,過於我所能當的。」(創4:13)

刑罰——希伯來文awon指的是「有意做的惡」,其字母圖形是一個掛在釘上的東西,隨風搖擺,不禁讓人想到這種惡是早已預謀好的犯罪行動。

該隱使用了這個字,表示他承認自己是故意殺了兄弟,不是因怒氣而一時失控。事實上,神已經警告他要制伏那怒氣,但該隱還是執意順從己意,殺了他的兄弟。

按照舊約的原則,故意犯下的惡行是要以命來償還,而神只是放逐他。但該隱依舊不肯悔改,反而怪神的刑罰太重。這樣聽起來,好像犯錯的是神!

當一個人犯罪,要為自己的行為開脫時,總會先否認自己有罪,然後不惜扭曲真相把自己變成受害者,繼而埋怨刑罰不公平。

我們有否犯了和該隱一樣的錯誤呢?當我們犯罪時,第一個反應是忽略自己的惡行嗎?是否還進而向神抱怨審判,試圖怪罪於神?但願我們不走該隱的路,而是俯伏在地,向神認罪悔改。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常常不理解为什么上帝没有立刻刑罚该隐而将他释放,其实我们都是该隐,都犯了不可饶恕的罪,所以我们应该问的是神为什么没有立刻刑罚却给我悔改的机会。

所以不是神不饶恕我们,而是我们不饶恕自己,我们不愿从过去的苦毒和憎恨中自拔,当该隐抱怨刑罚太重时,他仍认为不是他伤害了亚伯,而是亚伯深深伤害了他。

该隐最大的罪不是杀了亚伯,而是不忘记他自己受到的伤害,前者神可以赦免,后者神也没有办法,因此虽被释放,却仍在捆绑中,虽被神赦免,却觉得在被神刑罚。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11/16/2022 創4:7

你若行得好, 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 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創4:7)

行得好——你是否曾留意過,神對該隱說的話是:「行得好,蒙高舉」。不是神「蒙高舉」,乃是該隱。若該隱行得好,自然會感到被高舉或蒙悅納,也就能制伏想犯罪的欲望。

「行得好」是制伏罪最有效的辦法。怎樣才是行得好呢?保羅在羅馬書6:14讓我們看到同一件事:罪希望「作我們的主」。然而,我們不可以允許罪如此肆意而行!

我們不是靠守律法來討一位憤怒之神的喜悅,因為我們是在祂的恩典之下。當我們得着了神的恩典,也就得到了制伏罪的權柄,我們有責任不容罪再來毀壞我們的生命。

保羅告訴我們:要制伏罪,就要遵行神的律法。律法告訴我們怎樣行是好的,我們就跟着行。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行得好就蒙高举,行不好就遭惩罚,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是说神是最终掌权审判的那一位,生活中某件事的麻烦实际上是我们在另一件事上得罪了神。

当我们行得不好时,或许我们既没有得罪别人也没有影响事情,但我们却得罪了神,因为我们让罪在我们生命中掌权了,只要我们让神再次掌权,就会重新蒙高举。

不要定睛在行为和律法上,而要定睛在主权的归属上,当我们降服于神的控制权时,我们的行为就会在律法的轨道上,罪不是神的敌人,我们的自我才是神的敌人。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20250509 - 活水时光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09.05.2025(星期五)
经文:创世纪 4:1 - 12
链接:https://youtu.be/fL7FGPBz1rg


靈修教材: 活水时光
20250512 - 活水时光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12.05.2025(星期一)
经文:创世纪 4 :25 - 5 : 32
链接:https://youtu.be/9auGCOT9zEM


靈修教材: 活水时光
創世記第4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UIkGrl9_tw

「一主六僕查經法」系一種簡易歸納法查經方式,所謂「一主」指的是該章的主題,「六僕」則是該章內容所描述的人、事、時、地、物和為何。
本查經方式很適合家人查經、教會小組查經、職場查經小組使用。如果您希望進一步了解這個方法,歡迎您與我們聯絡:churchplus.org@gmail.com. 如果這個視頻對您有幫助,請「訂閱」我們的視頻。(錄製:徐植蓉、陳美玲、張家碧)


靈修教材: 一主六僕
9月23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聖經約翰福音七章 38 節)
  
我們常會奇怪,常會發急地說:「為什麼我們不能流出活水的江河來呢?」我告訴你:多少時候是因為我們只受不給的緣故。

進來的東西太多了,我們從來不想到應該讓他流出去;所以,裡面常會停滯,常會發沉。我們應該讓我們所得到的流出去 ── 多作見證,多傳福音,多做幫助探望的工作,多找事奉主的機會 ── 這樣,你就會看見聖靈要替你開更大工作的門,要給你更多事奉的恩賜。 ── 譯自地上的天上生活(Days of Heaven upon Earth)

門徒在五旬節受了聖靈的浸以後,並不租著樓房,留在那裡聚會,卻到各地去宣講福音。 ── 赫夫(Will Huff)

「你兄弟亞伯在那裡?」(聖經創世紀四章 9 節)今天神也要照樣問我們:「你的父母在那裡?你的子女在那裡?你的兄弟在那裡? 你的姊妹在那裡?你的親戚在那裡?你的朋友在那裡?」我們是不是只能像該隱那樣說「我不知道」呢?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