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 信耶穌重生也不一定就能得救。
2. 約翰福音3:16說的並不正確,其實,神的意思是:凡是表現比較好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3. 耶穌不需要死在十字架上,因為只要做好事,就可以上天堂。
4. 條條大路通羅馬,各種宗教信仰都可以上天堂。
5. 信基督才能得救,而不是靠好行為,但這不是真的。
6. 神不能推翻本於律法和行為的舊約,所以基於恩典與信心的新約,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二、真理:是對基督真實的信心使我們得救,不是因為好行為。
1.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
2.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羅馬書5:1)
3. 你若承認耶穌基督是主,心裡信上帝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10:9)
4. 既知道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加拉太書2:16)
三、心意更新的宣告
1. 我因信得救,不是因好行為。
2. 好行為根源於好的信仰,而我有純正的信仰。
3. 基督受死復活的偉大啟示在我裡面爆發。
回應:加2:14「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眾人面前對磯法說:『你既是猶太人,若隨外邦人行事,不隨猶太人行事,怎麼還勉強外邦人隨猶太人呢?』」保羅能夠在教會的柱石「雅各」、「磯法(彼得)」、「約翰」等人面前,當面指責彼得與外邦基督徒共食一事,及言行不一的事(因彼得既已接納了外邦人,與外邦人基督徒共食交往,表是充分尊重這些外邦人的自由,但當割禮派的人來到他們當中時,彼得就退縮,離開與這些共食的外邦朋友,彼得言行讓保羅看在眼裡,是非常表裡不一的。)。在教會裡對弟兄姊妹適時的提出糾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一般人遇到這種狀況都會假裝沒看到,不想得罪對方,但保羅卻願以神給他的啟示與勇氣,指正「彼得」不對的行為,讓教會柱石、大老們能真明白神的心意,生活言行需按著真理而行,這樣才能奠定教會正確的屬靈觀。
親愛的弟兄姊妹,保羅勇於表達神啟示的真理,反駁當時教會界大老「彼得」的錯誤言行,這是一件極不容易啟口的事。保羅這樣的言行在當時或現今,都是非常不容做到的事;因為這樣做會得罪人,一旦你得罪群體的領袖後,你想要再這群體繼續待下去,那將會遇到極大的排擠。然保羅不怕這些排擠,因他知道必須按著聖經真理去行,才能站立的住。保羅站在真理上不怕得罪人,而是怕得罪神。這件事對我們這些屬神的兒女,是一個警惕也是一個學習。在我們所在的教會群體裡,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按著真理去行,起來維護教會應守的真理,勇敢規勸一些不按真理去行的人,幫助他們知道自己的問題,導正他們錯誤的言行,幫助他們成為主喜悅的兒女。(王牧師)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二20)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親手折斷自己的主權,完全降服於主耶穌至高的權威。沒有人可以替我做,我必須自己去行。神可以在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次叫我們面臨作決定的時刻,可是祂不能推我過去。我必須打破脫離神而獨立的外殼,釋放整個人格,與祂合一;不再跟從自己的主意,完全效忠主耶穌。一旦如此,就無可爭辯了。很少人真正知道甚麼叫效忠基督——就是「為我(主)的緣故」。有這個才有精忠的聖徒。
這破碎的關鍵到了沒有?其他的事都不過是敬虔的偽殼。決定性的一點是——我肯不肯無條件投降,順服基督?我必須打破實現自我的企圖,這樣,與主認同的超然事實就隨即出現,聖靈的見證就明明可見——「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
我對基督教的熱誠,就是特意把自己的主權捨棄,作耶穌基督的奴僕。若非如此,我尚未踏上成聖之路。
只要每年有一個學生被神呼召,就足以肯定這間神學院的存在價值。若只作為一間機構,這學院沒有甚麼價值。它不是為學術研究,其最大的用意是讓神可以隨意得著人的生命。祂可以隨意使用我們麼?還是我們仍然被自我實現的念頭佔據?
加2:20:“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祂是爱我,为我舍己。”
感谢主!祂不但替我们死,也替我们活。我们人的一个难处是一些道理虽然懂,但却行不出来。保罗说得明白:“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7:18)传福音的时候,我们时常也会指出,其它的宗教在这点上被卡住了,因为那些宗教都是对人有要求,但却不提供去达成那些要求的力量。如果主耶稣基督也是只向我们提出要求,比如活出祂的生命样式,却不帮助我们来达到祂的要求,那我们就死定了。感谢主,祂非常了解我们的情况,所以,祂自己来帮助我们达到祂提出的要求。
不过,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否真承认自己不行,真愿意让祂来帮我们?很多的时候,我们是嘴上说祢来帮我、祢来帮我,实际上自己根本没有让位的意思。主耶稣是非常尊重我们的,因为祂看重我们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如果我们坚持自己来,祂就由着我们自己来,比如,如果我们要想靠自己活出基督的生命样式,那我们就一试再试吧,结果是无论如何都达不到祂的要求的,差太远了。我们要达到基督给我们的要求,比如活出祂的生命,就一定要向祂降伏,交出我们的生命主权,诚心诚意地叫祂替我们活,这也就要求我们的老我必须让位,让主耶稣掌管我们这个人。所以,对我们基督徒来说,接受自己的老我已经被神钉了十字架,和基督同钉了十字架,已经被神治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凭信心接受老我已经死了这个事实,也凭信心接受基督内住在我们里面,要替我们活这个事实,并且,凡事顺服圣灵的感动,让内住的基督活出来,这样就能凡事讨神的喜悦。这就是保罗活出来的生命:“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祷告:慈爱的天父,谢谢祢差派主耶稣基督来为我们死,也为我们活!我们是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老我有多么败坏、软弱,根本就做不出什么好的事情来讨祢的喜悦。感谢主耶稣愿意替我们活!求祢帮助我们能更多向祂降伏,好叫祂的能力、祂的生命更多地在我们的身上彰显出来。感谢天父!我们的祷告是奉祢爱子,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經文】https://www.tpehoc.org.tw/2022/05/19/gal-day3
【經文】加拉太書2章1~10節
在保羅的服事中,有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面對猶太人的反對。當時不只信猶太教的人反對保羅所宣稱的基督信仰,還有一群信耶穌的猶太人也反對保羅,因他們仍受猶太傳統影響,故保羅稱他們為「偷著引進來的假弟兄」(參4節),他們認為信耶穌的人要受割禮,並把這樣的想法傳到外邦人中(包括加拉太教會),而這與保羅所領受的福音(因信稱義,非靠行為稱義)相違背。保羅為要保持福音的純正,在第3節特別提到提多是希臘人(外邦人),卻沒有讓他受割禮的原因。
此外,保羅還要面對一個挑戰,就是傳統包袱。保羅幾次提到「有名望的人」,這些人是初代教會中,蒙眾人敬重的人,特別是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彼得、約翰。保羅並沒有貶抑他們,反而曾私下和他們面談(參2節)。但可能當時的信徒過度推崇並高舉這些「有名望的人」(高舉人過於神),並強調他們的權柄及地位,使得他們受到傳統的包袱所累。然而,保羅並沒有因人的推崇而格外博取他們的支持,反倒是這些「有名望的人」承認保羅成為外邦使徒的呼召,以及他所傳福音的正統性,用右手與他行相交禮(參9節),表示他們對他的接納與認同。
今天的經文中,有兩個常影響我們的價值觀,第一個是靠行為稱義。就是認為靠自己努力、修行、積功德,就可以達到完全的地步,所以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勞。保羅在加拉太書中一再提醒,我們所接受的是因信稱義的道理,我們單單高舉的是耶穌基督並祂所成就的救恩。
另一個需要留意的,是避免高舉人過於神。在教會生活中,我們是否高舉一些神所重用的僕人過於神?是否因為講員而決定參加主日聚會與否?是否在意牧者的能力、恩賜、經驗過於對神的信心?那些神所重用的牧者,他們也是神的僕人,他們的能力與恩賜都是從神而來,若我們追求看得見的人,便容易落入高舉人的危險。我們並非不敬重權柄,而是在對於人的態度上,要持平。
【回應】
感謝主,將保羅的榜樣放在我們面前,叫我們看見,有人是這樣持守真理,不向世俗、不向錯誤的信念妥協!
【禱讀】歌羅西書1章23節
只要你們在所信的道上恆心,根基穩固,堅定不移,不致被引動失去(原文是離開)福音的盼望。這福音就是你們所聽過的,也是傳與普天下萬人聽的…。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5/20/gal-day4
【經文】加拉太書2章11~18節
第11~14節中,保羅陳述一個事件,磯法(即使徒彼得)造訪安提阿教會,他接納外邦信徒,與他們一同吃飯。後來,有一批「從雅各那裡來的人」來到,彼得和一些猶太信徒(包括巴拿巴)便立即與外邦信徒隔開。保羅認為他們前後不一致的作法,違背真理,所以在眾人面前抵擋他們。
因著歷史背景,猶太人對外邦人多半採取敵對的態度,因此即使信了主,仍深受其影響。所以,當神要彼得傳福音給外邦人哥尼流時,彼得邀請了六位猶太弟兄同行以作見證(參徒十一12)。顯然,當時猶太信徒普遍還不能接受外邦人信主。
由此可見,「從雅各那裡來的人」是還不能接受外邦人的猶太信徒,面對他們的來到,彼得與保羅的看法與作法不同。站在保羅這位外邦使徒的立場,他堅持因信稱義真理,強調外邦人也能信主,這也是本書卷的重點。所以當他看到彼得一班人刻意與外邦人隔開,不合真理,他為要站穩立場,表明所信,所以當面抵擋他們。
然而,加拉太書及其他聖經經文,並無記載保羅和彼得後來如何,所以我們無從了解彼得當時如此做的原因,但從彼得後書三章15~16節中,彼得稱呼保羅為「我們所親愛的弟兄」,並肯定他所寫書信的內容,我們看見,彼得這位資深牧者,對年輕弟兄保羅的認同與接納。
在初代教會,真理還需要扎根的時候,保羅不因所面對的是多數,且是受敬重的牧長而放棄他所堅持的。彼得雖然面對年輕同工在眾人面前抵擋他,他也沒有為自己辯解,仍然接納他、肯定他。兩者都有值得我們效法的地方。
在我們與人同工的過程中,是否也遇到許多不同的看法?甚至我們有時候也會認為對方所言所行不合乎真理?求主幫助我們,在同工過程中若有意見不同的地方,就一起來到神面前,清楚領受神的心意,並謙卑順服,以神為教會的頭,祂就必會帶領教會持續走在祂的旨意中!
【回應】
主啊!幫助我,該堅持真理時,不看人情面;該看重合一時,願意放下自己以為對的想法。
【禱讀】以弗所書4章15~16節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5/21/gal-day5
【經文】加拉太書2章19~21節
保羅寫加拉太書的目的,是要教導加拉太教會信徒了解「因信稱義」的真理;在這幾節經文中,保羅詳細闡述了何謂「因信稱義」,以及該信者的生命本質。
經文提到死與活,簡單來說,既然死了就不受影響,但活著就會有影響、受到管束。當我們接受因信稱義的道理,就會如19節所說,我們因向著律法已經死了(即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就叫我們可以向神活著;也就是說,我們不再受律法的影響、轄制,而是受神的影響、管束。
第20節,保羅更進一步說明,當我接受因信稱義的道理,我(指老我,在罪惡過犯中的舊生命)就與基督同釘十架,與基督同死,老我不再有影響力;現在活著、有影響力的,不再是老我(不信主的價值觀),而是基督(性情、價值觀、能力、作為…)在我(新我、接受救恩的我)裡面活著,影響肉身的我。因此,因信稱義生命的本質,是持續活在相信「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愛我,為我捨己。」的信念中。
那麼,「基督在我裡面活著」的生命,是怎麼樣的光景呢?許多人見證自己信主後生命的改變,是因為有基督在裡面活著。基督內住的生命所帶來影響是:容易失控的情緒,已與主同死,取而代之的是耶穌的性情;傷痛,已被主醫治;軟弱,已因主的大能變剛強;無知的生命,有了屬天的智慧…在在宣示: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的舊生命是否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基督是否在你裡面活著?只要接受耶穌成為你生命的救主,讓主在生命的每個層面掌權,並且相信耶穌因為愛你,而為你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你就能得著與主同死同復活的生命。不論信主多久,持續將老我釘死(與基督同釘十字架),持續活在相信主、領受主愛的道路上,讓基督在你裡面活著,你生命的本質將要不斷更新而變化!
【回應】
主啊!祢因為愛我,為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當我相信祢所做的一切,祢就在我裡面活著,祢復活的大能不斷影響我,使我生命更新變化,我感謝祢!願祢持續活在我的生命中!
【禱讀】加拉太書2章20節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
2023/01/06
今日主題:持守福音核心的屬靈分辨力
決心應用:在群體中,我何時曾對其他肢體漠不關心?為了不使福音事工成為徒然,並以恩典來服事鄰人的缺乏,我決心要有哪些行動?
加拉太書2:1-10
保羅到耶路撒冷對使徒說明向外邦人傳道的重要性,努力陳說福音的真理,唯恐自己為福音徒然奔跑,因為有一派猶太人認為信耶穌以後仍需要遵守猶太教一切律法----行割禮、守安息日才能夠受洗得救。保羅責備他們是假弟兄(指已經接受了福音,但仍然堅持猶太律法主義的猶太教徒),擅自在基督的福音之外加上人意的宗教律法捆綁人。保羅堅持真理不容妥協,免得誤導教會「因信稱義」是不夠的,以為還必須加上其他種種律法,才能得救。
保羅因聖靈的光照與啟示,對於上帝的旨意與整本聖經的理解連貫,寫下「保羅書信」,神的啟示使得領受的人,生發信心與能力,並且能夠明白,去完成上帝的旨意。所以「至於那些有名望的,不論他是何等人,都與我無干。神不以外貌取人。那些有名望的,並沒有加增我甚麼」(v.6)。
重點是我們要單單「倚靠聖靈」,因我們服事的源頭,與力量的來源,都不是從人而來,只能單單從神而來。在教會中我們一般比較會儆醒防備魔鬼,防備從外面而來的攻擊,往往對從教會內部而來的威脅渾然無知,這些假教師、假弟兄的來源也同樣是從仇敵的詭計而來,而且從教會內部破壞更有威力,通常對弟兄姊妹反而不加防備,卻給了魔鬼最大的機會透過無知的假教導來欺騙、傷害、毀壞並遠離基督的恩典。神要教導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要好好讀聖經,要受裝備,不斷學習屬靈分辨力,並求主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遠離試探,榮耀主名。我們傳福音,傳得是為我們死而復活的主,講得是我們信主的生命歷程與見證,因為在耶穌基督的救贖恩典中,我們不在律法及教條的捆綁下,而是在基督裡得真自由。
>>>>>願持守福音核心與屬靈分辨力,懂得何時當捍衛,何時當包容。
2023/01/07
今日主題:不要隨夥裝假
決心應用:我何時曾因在意他人的眼光或評價,以致不敢按著信仰來行動?為了緊抓聖經真理,勇敢按照信仰而活,我決定要怎麼做?
加拉太書2:11-16
彼得來到安提阿,他本來和外邦信徒一起吃飯,但雅各的人來到,他就立刻起來走了,其餘的猶太人也都隨著他裝假,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走了。保羅看了很生氣,就當面責備彼得,說:你自己是猶太人,來到這裡跟我們外邦信徒一起,按外邦人的方式行,沒有按猶太人的習慣,現在當雅各的人來到這裡,你就立刻用回猶太人的方式,跟外邦人隔絕,也勉強外邦人去守割禮,和遵守猶太人的習俗?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也不合真理。「我們也信了基督耶穌,使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行律法稱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2:16b)
保羅責備彼得,因擔心彼得的行為,使人產生誤會,錯失見證真理、實踐真理的機會。所以,保羅一再強調律法、外在的行為以及割禮,無法使我們成為「義」。人被稱為義,乃是因為「信」,信耶穌基督,且外邦人和猶太人都同蒙救恩。
神的恩典使我們得以因信稱義,因為耶穌基督我們得以稱義。所以,生活中,我們不因假裝而錯失見證真理、實踐真理的機會;生命中,不因偽善而扭曲真理、讓真理受誤解。我們要彰顯真理、遵行真理,單單定睛於神,遵從神心意而行,因為唯有福音真理才能勝過世界。
>>>>>拋棄偽善的態度,遵行福音真理,在乎神的眼光。
2023/1/9
今日主題:基督在我裏面活著
決心應用:我有那些事情還没有交託給主,仍然想要自己作主?若要將罪和私慾釘在十字架上,讓耶穌成為人生的主,靠祂的恩典而活,我必須做出怎樣的決定?
加拉太書2:17-21
保羅痛切的表示,我們都在基督裏因信稱義了,為什麼還被認為是個罪人。是基督讓我們犯罪嗎?當然不是,仍是人因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保羅素來所拆毀的就是靠行為得救的律法主義,如果現在再去重建這錯誤的信仰就是等同犯罪(參v.17-18)。因為世俗的律法是轄制人的或是討人歡喜的,是活不出神的公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没有一人能因行律法稱義。」(v.16) 既然基督是照著天父的旨意為我們的罪捨己的,没有比這個愛更大了,因此,保羅強調唯有與耶穌同釘十字架,並且要努力活出基督的樣式。他也堅決的表示靠律法稱義的主張,不但廢掉了神的恩典,連基督的犠牲也將成了毫無意義的事。
從這幾節經文中,我們知道當我們有這基督徒的身份,就要時時警醒,不要被舊的規條給綑綁,在現今更要自覺在這五光十色世界中,稍不慎,我們就掉入世界的價值觀中,追求外在的,而怠忽追求這一生最美的祝福,這個祝福就是來自神的救贖。透過耶穌所立的新約,每一次的修剪,毎一次的流淚都是醫治,讓我們脫去老我,翻轉我們世俗的價值觀,使得內在的平安勝過外在的風浪,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每日讀經、禱告,讓神的靈在我們裏面,並且尊主為大。
>>>>>用忍耐,勇敢的心來完成神的旨意,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
我們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沒有容讓順服他們,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們中間。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
敬拜詩歌:祂是愛我 (金希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Dmhose224
一、安靜:我要專心仰望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二、讀經:加拉太書 2:11-21
1. 重點說明:
本章看見律法的轄制在猶太文化裡是何等地深!彼得(磯法)以及巴拿巴都無法抗拒團體的壓力。剛開始彼得還能與外邦信徒一起用飯,但等到那些強調要嚴守律法的人(奉割禮的人)一來,因怕得罪人,就「退去,裝假」。於是保羅當眾糾正他,並重申「因信稱義,而非行律法稱義」的基本神學信念(v.16-v.19)。保羅在此堅定地表示,此一福音根基一旦動搖,甚至會讓基督的死成為徒然。
2. 鑰節: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 2:20)
三、默想:
■保羅因著何事當面糾正彼得?(v.12-v.14a)
■表面上看,保羅似乎在指責彼得的行為(裝假),但其實根本的問題是什麼?(v.15-v.19)為何保羅將這一點看得如此嚴重?(v.21)
■彼得知道「因信稱義」的真理嗎?為何他仍然會退去與外邦人隔開?我是否也會屈服於外在的壓力和人情世故?
四、禱告:親愛的主,求祢賜我堅持真理的勇氣,也賜我愛弟兄的心,有勇氣用愛心說誠實話,讓真理被高舉,也讓弟兄被挽回。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加拉太書 2 章 11-21 節
敬拜詩歌:因祢與我同行 (曾毓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AcJPhD4yzE
一、安靜: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祂命令的是聰明人。
二、讀經:加拉太書 2:1-10
1. 重點說明:
在服事十四年後,保羅再次前往耶路撒冷,主要是去向教會說明他在外邦人中所傳的福音,因為教會中有一些有名望的人,主張信主的外邦人也要受割禮才得救,然而保羅卻堅持不再受律法的綑綁,主張得救是因著信而不是靠割禮。感謝主,保羅立場堅定沒有絲毫的讓步,他在真理上的執著,讓「因信稱義」的真理得以保存下來,並且得到教會領袖們的認可和支持。
2. 鑰節:我們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沒有容讓順服他們,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們中間。(加 2:5)
三、默想:
■保羅為何在服事十四年後,又去耶路撒冷?(v.1-v.2)
■對於提多是否受割禮,保羅的態度為何如此「堅持」?(v.4-v.5)
■「因信稱義」的真理為何如此重要?在我的觀念中是否也會認為我們「應該」要做些什麼才能得救?如果不堅持「因信稱義」的真理,我們的信仰會有什麼不同?
四、禱告:親愛的主,幫助我挪去任何靠行為稱義的想法與行為,脫去律法的挾制,享受祢的恩典,也讓我能以恩典待人。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加拉太書 2 章 1-10 節
加拉太書2:12-13從雅各那裡來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飯,及至他們來到,他因怕奉割禮的人,就退去與外邦人隔開了。其餘的猶太人也都隨著他裝假,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
猶太人根據舊約律法,有許多禁止的飲食。他們也不和外邦人一起用餐。然而,彼得在硝皮匠西門的家中房頂禱告看見了異象,神給他清楚的指示:「神所潔淨的,不可當作俗物。」於是,他明白神同時呼召猶太人及外邦人。
因此,當猶太的基督徒堅守不與外邦人用餐的同時。彼得卻心地寬宏的與外邦基督徒共食相交,彼得享受其中的自由。但是,當那些猶太基督徒堅持需要守割禮,且不與外邦人交往的人來到,正在用餐的彼得卻躲開了。此舉影響了其餘的猶太人,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
彼得作為一個領袖,他的言行對人有極大的影響力。其實,不但是領袖,就算是一般的信徒,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無形中影響著身旁的人,願主幫助我們謹慎自己的言行,作主美好的見證。
閱讀: 加拉太書2章14-2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民數記17-19章;馬可福音6章30-56節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書2章20節
在1859年夏天,查爾斯·白朗定(Monsieur Charles Blondin)成為走鋼索橫越尼加拉瀑布的史上第一人。此後,他更重複此壯舉數百次。其中一次,白朗定是背著自己的經紀人柯考特(Harry Colcord)一同走過去。他事前叮囑柯考特:「記得向上看!你不再是柯考特,你是白朗定!我搖擺時你要跟著搖擺,不要試圖靠自己保持平衡。否則,我們兩人將共赴黃泉!」
其實,保羅也教導加拉太的信徒:如果不相信基督,你們就不可能走在上帝的道路上討祂喜悅。這裡有個好消息,那就是你們不必靠自己的能力!因為不管我們多麼努力想要達到上帝的標準,終必徒勞無功。那麼對於得救,我們是被動的嗎?不!上帝要我們緊緊倚靠基督,就是要捨棄從前靠自己的生活方式,看自己如同已死。我們雖仍在世上生活,但「[我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們],為[我們]捨己」(加拉太書2章20節)。
今天我們想要靠自己走鋼索嗎?上帝並沒有叫我們靠自己沿著鋼索走到祂跟前,而是叫我們信靠祂,與祂同活。
你如何不再憑己力討上帝喜悅?
今天你在何事上需要信靠基督,並相信祂的公義呢?
耶穌,謝謝祢為我做成我靠自己絕不可能成就的事。
我不再憑己力討祢喜悅,因我知道我無須賺取祢的愛。
作者: 裴格倫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對於我們理解福音的內容,並且要如何按照福音的準則來生活,加拉太書擔任重要的角色。在新約聖經中,加拉太書提及「福音」的次數(約13次)僅次於羅馬書(約14次),但多於其他的新約書卷。保羅在這封書信中的重點乃是為福音辯護,這福音是上帝藉著耶穌白白賜給我們的恩典,不需要受律法轄制,包括割禮在內。這位偉大的使徒敬虔且熱切地護衛真理,甚至公然駁斥早期教會的柱石之一磯法(即彼得,2章11節)。保羅唯一誇口的,乃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工作(6章14節)。
2021/5/3(一) 接納 加拉太書2:4-10
聖經的一開始,就揭示了一場戰役。
在一片美好的伊甸園中,撒旦以蛇的形象宣戰。
蛇得勝了,牠搶走了信任,破壞了人和神之間的信任,也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如今,耶穌基督來,挽回了這一切,人有機會和神和好,也有機會和人和好。
只是,有人願意,有人不願意。
教會也參與在這場戰爭中,戰場仍然是信任關係,敵人仍是躲在萬物背後的撒旦。
可惜的是,我們往往搞錯戰場,為了相對來說不那麼絕對的事情而戰;我們也常常搞錯敵人,自以為得勝卻讓親痛仇快。
保羅和使徒們都非常清楚,他們為能在基督裡而戰,他們為在基督裡的自由、為以恩典進到基督裡而戰。
他們拒絕不同信念的人,他們不是敵人,但也不是伙伴。
有同樣信念的才是伙伴,可以彼此信任、彼此託付的伙伴:他們以右手相交之禮跨越迥異的身份與背景,見證上帝是他們共同事奉的主。
簡單的禮節,卻宣告上帝的得勝!
那些被認為是教會柱石的雅各、磯法、約翰知道神所賜給我的恩典,就跟我和巴拿巴握右手以示合作,同意我們往外邦人那裏去,他們往受割禮的人那裏去。(加拉太書2:9,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0503
#丁牧的靈修隨筆
Photo by Constantin Wenning on Unsplash
2021/7/5(一) 已成往事 加拉太書2:15-21
猶太人是非常注重傳統和規定的,
他們的歷史和與上帝互動的經驗把遵守律法的思維深深的刻在心中。
直到應許的那一位來到,那一位帶來救贖的彌賽亞,耶穌的來到。
耶穌的來到,實現了律法成立的初衷,就是讓人打從心底願意順從上帝的心意。
僅僅是心裡的願意順從,甚至行為都還沒有改變,就超越過嚴格遵行律法的努力。
這讓很多猶太人大為不滿,甚至無法接受。
他們甚至因此認定耶穌的來到,是來破壞律法的。
「因信稱義」這個如今基督徒朗朗上口的詞,在當時卻是革命性的觀念。
經過了數十年的辯論,使徒信經中的「我信…罪得赦免」才逐漸成型,數百年後才成為教會禮儀中的一部份。
「義是藉著恩典得的,不是藉著律法得的。」(2:21)
我想我們大概需要好幾個十年才將這句話內化成我們的生命。
畢竟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用成績、用排名、用學歷、用收入,來定義我們自己。
我們也學著從服裝、從品牌、從談吐、從各種細微的動作與反應,來定義別人。
猶太人從小就被教導,以律法來分別義人和罪人。
我們也一樣,用各自的價值觀分別好人和壞人。
但耶穌來,向我們啟示恩典。
他們得要重新學習定義義人、罪人、和成聖中的罪人,
而不是自己活在恩典中,卻繼續用律法來分別和定義別人。
這是保羅對加拉太教會的指責,我們怎麼能夠在恩典中拋棄過往的定義,卻又在恩典中重新用律法看待別人,或是自己呢?
如果我們這樣做,意謂著恩典是錯的,更意謂著耶穌是叫我們犯罪了!
讓律法成為過去,繼續在耶穌裡學習恩典吧!
如果我重新建造我所拆毀的,這就證明自己是違犯律法的人。(加拉太書2:18,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0705
#丁牧的靈修隨筆
Photo by Cristofer Jeschke on Unsplash
親愛的家人&夥伴:平安!
進入2021年的倒數第3天,珍惜與主同在的每一天,我們藉著信心來到主前,好讓主的恩典充滿我們,今天分享-與主同行。
1.敬拜詩歌:因祢與我同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00dSZS3aXE
2.加拉太書2: 20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 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
3.分享與禱告:
浪子回頭的畫面焦點可以是慈父跑向兒子,也可以是浪子用心奔向慈父,讓祂住在我們心中,以致於我們被神的靈所充滿,生命與生活中充滿與主喜樂同心同行的恩典痕跡。
親愛的主,因祢與我同行,我就不再孤寂,我在困苦軟弱中,有祢賜恩,我就得剛強,請牽著我手預備告別2021 ,繼續勇往邁向2022,跟著祢一步一步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分享者:黄惠光牧师
日期:06.01.2023 (星期五)
经文:加拉太书 2:1 - 10
链接:https://youtu.be/sqiMdUcuvaE
分享者:黄惠光牧师
日期:09.01.2023 (星期一)
经文:加拉太书 2:17 - 21
链接:https://youtu.be/DXur3g-R9-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