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加拉太書 2 : 11-18

後來,磯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責之處,我就當面抵擋他。

與人同工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5/20/gal-day4

【經文】加拉太書2章11~18節

第11~14節中,保羅陳述一個事件,磯法(即使徒彼得)造訪安提阿教會,他接納外邦信徒,與他們一同吃飯。後來,有一批「從雅各那裡來的人」來到,彼得和一些猶太信徒(包括巴拿巴)便立即與外邦信徒隔開。保羅認為他們前後不一致的作法,違背真理,所以在眾人面前抵擋他們。

因著歷史背景,猶太人對外邦人多半採取敵對的態度,因此即使信了主,仍深受其影響。所以,當神要彼得傳福音給外邦人哥尼流時,彼得邀請了六位猶太弟兄同行以作見證(參徒十一12)。顯然,當時猶太信徒普遍還不能接受外邦人信主。

由此可見,「從雅各那裡來的人」是還不能接受外邦人的猶太信徒,面對他們的來到,彼得與保羅的看法與作法不同。站在保羅這位外邦使徒的立場,他堅持因信稱義真理,強調外邦人也能信主,這也是本書卷的重點。所以當他看到彼得一班人刻意與外邦人隔開,不合真理,他為要站穩立場,表明所信,所以當面抵擋他們。

然而,加拉太書及其他聖經經文,並無記載保羅和彼得後來如何,所以我們無從了解彼得當時如此做的原因,但從彼得後書三章15~16節中,彼得稱呼保羅為「我們所親愛的弟兄」,並肯定他所寫書信的內容,我們看見,彼得這位資深牧者,對年輕弟兄保羅的認同與接納。

在初代教會,真理還需要扎根的時候,保羅不因所面對的是多數,且是受敬重的牧長而放棄他所堅持的。彼得雖然面對年輕同工在眾人面前抵擋他,他也沒有為自己辯解,仍然接納他、肯定他。兩者都有值得我們效法的地方。

在我們與人同工的過程中,是否也遇到許多不同的看法?甚至我們有時候也會認為對方所言所行不合乎真理?求主幫助我們,在同工過程中若有意見不同的地方,就一起來到神面前,清楚領受神的心意,並謙卑順服,以神為教會的頭,祂就必會帶領教會持續走在祂的旨意中!

【回應】
主啊!幫助我,該堅持真理時,不看人情面;該看重合一時,願意放下自己以為對的想法。

【禱讀】以弗所書4章15~16節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