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二十三篇
大衛從自己牧放羊群的經驗中,體會到耶和華是最好的牧人,而他自己是好牧人的一隻蒙福之羊。大衛在本詩內述說在耶和華照顧之下的七樣福份:
* 臥草地歇水邊──這是一幅滿足與安息的圖畫,羊群在草地上和溪水邊,真是所謂「左右逢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靈魂甦醒──含有心靈的復興與振作之意。耶和華不但拯救我們的靈魂,也使我們的心靈重新得力。
* 導行義路──耶和華先使我們的心靈復興,然後引導我們行走義路。在祂的引導之下,我們永不會走錯人生的道路。
* 竿杖安慰──竿表示保護;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時會經過危險和困難,有如走過死蔭的幽谷,但是有了耶和華的引導和保護,就大得安慰。
* 敵前設筵──敵人面前原是危險的地方,卻因神的恩典---變而為享受筵之處,何等奇妙!祂能造成奇妙的變化。
* 福杯滿溢──不但滿,而且溢。這是表示格外豐富的意思。當恩典由我們溢出的時候,我們就成為賜福的器皿。
* 恩惠永福──「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v.6)是的,神永不改變,祂的恩惠也永不改變。
這篇詩最常被唱述及講論,由此詩所產生之喜樂和發出之信息,成為千萬人的安慰與鼓勵。神似牧人,我們似羊,求主常賜給我心靈的復興,引導我走義路。
祈禱:主啊,祢不僅是我的牧者,也是我永遠的牧者,是我家庭的牧者,是我生命的牧者,讓我的生命成為合乎主用的器具。
當我們面對屬靈爭戰時都很害怕,有些人錯誤地以為,越追求神,魔鬼的攻擊會越厲害,其實這正是魔鬼欺騙我們的方式。無論你追求與否,魔鬼都會攻擊你,但當你越追求、越跟隨神,神要在敵人面前為你擺設筵席!羅馬書8:31說,神要幫助我們,誰能敵擋呢?雖然仇敵會攻擊,神卻要來幫助你;雖然你看不見陽光,神就是你的陽光;雖然你要經過曠野,但祂在曠野中為你準備嗎哪、水,並且用雲彩遮蓋你,免去烈日的傷害,這是我們可以宣告「必有恩惠慈愛跟隨我們」的原因!恩惠,是看得見的祝福;慈愛,是神的憐憫,是我們本來不配的恩典。換句話說,無論是看得見或是看不見的祝福,無論是配得或是不配得的恩典,都要隨著我們,因為當我們來跟隨神的時候,神就是我們的牧者,祂要親自帶領我們。
Part I 神與我
3/4(三) 神是樂於與我同在的良朋
播放音檔:https://youtu.be/678WKmI_uc8
默想經文:
•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篇23:4)
• 他們彼此談論所遇見的這一切事。正談論相問的時候,耶穌親自就近他們,和他們同行。(路加福音24:14-15)
今日靈修活動:
安靜下來,覺察 神是與我同行、傾聽、討論、安慰我的 神,並在今天生活中留下一些小空檔(可以是通勤、午休、排隊等候、運動的時間),告訴 神近來掛心的事與自己內心的感受,體會 神的陪伴。
Part I 神與我
3/3(二)神是引導我的教練
播放音檔:https://youtu.be/SWyTItUNsKg
默想經文:
• 耶和華─你的救贖主,以色列的聖者如此說: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教訓你,使你得益處,引導你所當行的路。(以賽亞書48:17)
•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詩篇23:3)
今日靈修活動:
請花十五分鐘,找個安靜的地方,將最近心中的困惑寫下來,跟耶穌談談,聽聽祂怎麼引導,記錄下來,貼在常常看得見的地方提醒自己。
神不但將我們從未知的恐懼中釋放出來,神也能使我們從苦難的恐懼中,得到釋放。人都害怕苦難,但神本來就未曾應許我們天色常藍,無論是生活或事奉,我們都會經過死蔭的幽谷。有時候我們被誤會,受創傷,甚至以為神都忘記了我們,但事實上,神同在所帶出來的果效,遠遠超過你所期待,甚至超過你所想像的。在我們生命風雨當中的時候,不要忘記,雖然經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主要與你同在。在二十三篇裡,最大的轉捩點就在第四節。在第一到第三節中,詩人都是用第三人稱的他,是他使我躺臥,是他引導。但第四節,當詩人經過死蔭幽谷的時候,忽然間他說,主,是你與我同在,你的杖, 你的竿都安慰我。從「他和我」的關係,轉變為「你和我」的關係。弟兄姊妹,若不經歷死蔭的幽谷,你的信仰不可能從「他與我」進入「你與我」的關係中。讓我們歡喜迎接神的帶領,雖然經過死蔭的幽谷,也不害怕,因為主的同在永不改變,祂的恩典永遠夠用。
慈愛牧者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
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詩篇23:4
慈愛的牧者
我無法預測前面道路是否危險
但我可以確信祢在我前面行〜保護著我
我無法知道明天是否面對缺乏
但我可以確信祢必引領著我~供應所需
我無法免除心裡的恐懼與憂慮
但我可以確信祢的安慰應許~恩典夠用
願祢作我的牧者~引導我一生腳步
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湖光基督教會祝福您
回應:這是《詩篇》中最為人喜愛的一篇詩,被稱為「詩篇中的珍珠」。大衛寫這篇詩時,背景可能是在他逃難時,感念神給他的幫助,而寫下這篇詩;雖短短六節經文,卻道出大衛的心聲。今天重讀這篇詩後,格外感覺不一樣,得到一個全新的亮光,牧師將這亮光整理如下,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五件感恩的事:(1)我必不致缺乏。(2)我可在安歇的水邊。(3)引導我走義路。(4)因為主與我同在。(5)使我福杯滿溢。(二)一件要去作的事:我一生一世且要住在耶和華殿中,直到永遠。我們之所以可以得到這五件感恩的事,全是因為我們所信的耶和華這位真神無條件幫助了我們。基於此,我們這些屬神的子民理當要回應神的教導,我們要一生一世永不離開神。
親愛的弟兄姊妹,神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在曠野四十年讓這些百姓「一無所缺」(申2:7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已賜福與你。你走這大曠野,祂都知道了。這四十年,耶和華-你的神常與你同在,故此你一無所缺。)這是何等大的恩典。在摩西時代是如此,在大衛的時代也是如此,到我們這世代更應當是如此,我們也可以領受這恩典;然你我是否有領受到這恩典,還是讓這恩典給白白溜走呢?祈求主幫助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領受「耶和華是我的牧者」這句話的應許;若能有這樣的看見,那主耶穌就會賜下恩典臨到我們身上,當然我們也就要一生一世跟隨主,永不離開神的家作為回應。(王牧師)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10/05/同經幽谷/
【經文】詩篇23篇
英國廢奴運動領袖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的伯母哈拿.威伯福斯臨終前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她曾聽過關於基督徒離世的事:「一個奔赴榮耀美地的人是有福的,因他正與所深愛且未曾見過的耶穌同在。我的心為此雀躍不已。」接著,她說:「我的狀況時好時壞,但耶穌卻始終美善,祂一直恩待我。」
這番話使我想起在詩篇23篇,大衛寫道:「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4節)。這節經文特別觸動我心,因為正是在這死蔭的幽谷裡,大衛對上帝的敘述變得親密且深刻。這首詩開始時,大衛只是宣稱:「耶和華是我的牧者」(1節),後來就轉用第二人稱,對上帝傾心吐意:「因為祢與我同在。」(4節)
知道這位創造大地與世界的全能上帝(90篇2節),如此憐憫我們,會陪伴我們走過最艱難的景況,是多麼讓人得激勵啊!無論我們是處於順境或逆境,都能投靠這位牧者、救主和摯友,並且能夠確信祂始終美善。祂如此美善,甚至勝過死亡,叫我們能「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23篇6節)。
【思想】
知道耶穌這位大牧者永遠與你同在,如何安慰你的心?
今天,你如何與他人分享這份盼望?
【回應】
我親愛的大牧者!
感謝祢以永遠的信實與慈愛恩待我。
求祢幫助我與祢更親近。
親愛的孩子:
我已經給你權柄可以踐踏蛇和蠍子,又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斷沒有甚麼能害你的。你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要怕遭害,因為我與你同在。我的眼目看顧你,我的耳朵聽你的呼求。
愛你的天父
【引用經文】:詩篇23:4, 34:15;路加福音10:19
【默想】:安靜在主前,求聖靈充滿、引領和光照,讓我更深刻體會天父的心意。
【回應】:在默想之後,我今天要向天父獻上什麼讚美、感恩、認罪、祈求和代求的禱告呢?或是付諸什麼行動呢?寫個回應的LINE給天父吧!
【影音版連結】(請直接點選連結)
https://youtu.be/XqHpXM9AhwU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6-27-23-1-6-41c2180033824f0ca6d9f4d6b9333235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IogoYw5W_E
二、閱讀經文
詩篇23:1~6
23:1 (大衛的詩。)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23:2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23:3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23:4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23:5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23:6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詩篇作者在上帝裡面享受什麼樣的恩惠?我的牧者耶穌基督至今如何引導我的人生?
2. 上帝在詩篇作者的仇敵面前賜給他什麼恩惠?望著上帝為我所擺設的筵席,我要憑信心對何事持守忍耐呢?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詩23:1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spAYiT3cr0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撒母耳記上4~7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6-27-4-7-2ebe685545b94245831da72ef764f57e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敬拜詩歌:詩篇23(林南小詩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kYFPnNasg
一、安靜: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二、讀經:詩篇 23:1-6
1. 重點說明
本詩堪稱詩中之詩,千古傳誦,讓我們對神有很豐富的認識。詩中充滿一幅幅溫馨的圖畫:耶和華是好牧人,祂是供應者,也引領人的道路。更美的是,在困境中,祂保護我們、陪伴我們走過幽谷,安慰我們面對創傷,與我們同在,讓我們安穩,為我們爭戰、使我們得勝!並且賜我們福杯滿溢。何等美好,可以在祂的殿中親近祂、敬拜祂,直到永遠!
2. 鑰節: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詩 23:1)
三、默想:
■牧人給予羊群哪些幫助?(v.2-v.3)
■詩人面臨哪些困難的際遇?耶和華如何幫助他?(v.4-v.5)詩人又如何回應神的救恩?(v.6)
■耶和華是我們的牧者,我們真的不至缺乏嗎?目前我有什麼特別的需要?哪一節經文特別觸動我?哪一節特別幫助我去信靠
祂?
四、禱告:親愛的主,祢是好牧人,祢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詩篇 23-24 篇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7/29/主恩相隨
【經文】詩篇23篇
我在高中時期的第一份兼職工作,是在一家女性服裝店打工。店裡有一位女保安會佯裝成顧客,跟隨在她認為可能會偷竊商品的女顧客後面。按照一般店主的標準,具有某些特質的人都會被視為可能會偷竊的對象,其他非可疑對象就不會被人跟隨。我就曾在一些商店裡被視為可疑對象而被人跟隨,這是個有趣的經驗,因為我還記得他們使用的策略。
大衛的經歷卻不同,他宣稱跟隨著自己的是從上頭來的福分,即上帝的恩惠與慈愛。然而,大衛有這兩種福分跟隨,並不是因他受到懷疑,而是因為真實的愛。英國佈道家司布真曾將上帝的恩惠與慈愛形容成「一對守護天使」,不分順境逆境總是緊隨著信徒。他說:「不管是陰鬱的冬日或明亮的夏日,上帝的恩惠能供應我們的需要,祂的慈愛塗抹我們的罪惡。」
大衛曾是牧羊人,所以他能理解上帝同時賜下恩惠與慈愛的用意。當然,其他的事物如恐懼、憂慮、誘惑、懷疑等,也會跟隨著上帝的兒女。但大衛毫無疑惑、滿有信心地宣告,上帝美好的恩惠與慈愛的憐憫必會隨著我們。
大衛歡喜地說:「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篇23篇6節)這如此美好的福分會一直跟隨著我們,直到永遠!
【思想】
上帝的恩惠慈愛隨著你,如何使你蒙恩福?
你要如何更深地體會呢?
【回應】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賜下美好的福分,讓祢的恩惠與慈愛一生一世都隨著我。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2/12/07/必然追尋!
【經文】詩篇23篇
我還記得幾年前的一件事。那時,有個人走在我前面的街口,我看見他手上抱著好幾個袋子。突然間,他絆倒了,所有的東西散落一地。有幾個人扶他站起來,幫他撿拾散落的物品。但是他們少撿了一樣東西──他的錢包。我撿起錢包,然後拼命追趕那個陌生人,希望把這重要的物品還給他。我大喊:「先生!先生!」終於引起他的注意。我剛追上他,他就轉過身來。當我把錢包遞給他時,他那驚訝、寬慰和無比感激的表情,讓我永遠都忘不了。
我原本只是跟在那個人的後面,沒想到竟然需要追趕他。其實,我們熟悉的詩篇23篇最後一節,也有追趕的含義。詩人說:「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6節)。雖然「隨著」一詞翻譯得很貼切,但原本的希伯來文有更強烈的意思,甚至具有侵略性,字面上的意思其實是「追尋或追趕」,就像狩獵者對獵物緊追不捨,有如狼追捕綿羊一般。
上帝的恩惠與慈愛會隨著我們,但並不是慢條斯理地、不疾不徐地跟著我們回家。我們乃是「必」被刻意追尋,甚至是追趕。就像我為了要歸還那人的錢包而追趕對方一樣,上帝這位好牧人也會追著我們,以永恆的愛深愛著我們(1、6節)。
【思想】
你相信上帝的恩惠確實正追著你嗎?
若不相信,是為什麼?
【禱告】
上帝啊,祢是好牧人,我要感謝祢,因祢的恩惠慈愛一直追著我。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6/28/當你孤獨時
【經文】詩篇23篇
晚上七點,輝良獨自一人在廚房裡吃晚餐,一碗白米飯和一些隔夜的魚丸。隔壁鄰居蔡先生一家人也正在吃晚餐,他們的歡聲笑語打破了輝良住處的寂靜。自妻子過世之後,輝良就一直獨居。他已經學會了忍受孤獨,多年來,寂寞所帶來的傷痛已使他的心變得麻木。但這天晚上,餐桌上那孤伶伶的一副碗筷,卻深深刺痛他的心。
那天晚上臨睡前,輝良讀了所喜愛的詩篇23篇。對他而言,其中最讓他感到安慰的就是這五個字:「祢與我同在」(4節)。上帝這位牧人不僅以實際的行動關懷祂的羊,更重要的是祂會永遠與祂的羊同在,慈愛地看顧他們的每個生活細節(2-5節),這讓輝良的心中滿有平安。
當我們感到孤獨時,只要知道有人關心我們,或是有人陪伴我們,就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安慰。上帝應許祂的子民,祂的慈愛會一直與我們同在(詩篇103篇17節),而且祂絕不會撇下我們(希伯來書13章5節)。當我們感到孤單,或是遭人忽視的時候,無論是在寂靜的廚房裡,或是在下班後搭車返家的路程中,甚或在人潮擁擠的超市裡,我們可以確信,這位大牧者一直都在看顧我們。我們也同樣可以肯定地說:「祢與我同在。」
【思想】
通常在什麼時候,你的內心會感到孤獨?
詩篇23篇如何帶給你鼓勵?
【禱告】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一直與我同在。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12/04/上帝的光
【經文】詩篇23篇
當伊蓮被診斷為癌症末期時,她與丈夫查克都知道,不久後伊蓮就要回歸天家,永遠與耶穌同在。他們夫妻倆都很珍視在詩篇23篇裡上帝的應許,知道他們在面對54年婚姻中最幽暗、最艱險的深谷時,上帝會與他們同在。伊蓮早在數十年前就已經相信了耶穌,她也準備好去朝見這位救主,這個事實讓他們充滿盼望。
在伊蓮安息主懷之後,查克在追思禮拜中提到自己依然行走在「死蔭的幽谷」(詩篇23篇4節)。雖然他的妻子已經開始天堂的生活,但對他自己以及其他深愛伊蓮的人來說,死亡的陰影仍然揮之不去。
當我們行走在幽暗的深谷中時,哪裡能找到亮光呢?使徒約翰宣告:「上帝就是光,在祂毫無黑暗!」(約翰一書1章5節)耶穌也對眾人表明:「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8章12節)
身為基督徒,你我可以行走在上帝的榮光之中(詩篇89篇15節)。這位上帝已經應許與我們同在,即使我們行經最幽暗的深谷,祂也會成為我們的光源!
【思想】
你曾走過什麼樣的幽谷?
上帝的哪些應許照亮了你的那段旅程?
【禱告】
慈愛的上帝,謝謝祢應許絕不離開我。祢就是我的力量、我的供應與喜樂,我願意一生信靠跟隨祢。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詩23:4
死蔭的幽谷——有版本翻成「墨黑的幽谷」,你若想知道所描繪的黑暗是什麼情況,可以去參觀俄勒岡州的熔岩洞。洞內漆黑一團,沒有一絲亮光,只有奇怪的聲響。
tsalmaveth是由兩個字組合起來的詞,它的意思是「死亡的陰影、深蔭、黑暗」,用來描寫你的眼睛雖然很好,還是完全看不見的情形。只有見過那樣的黑暗,你才知道那種絕望。
在大衛的時代,希伯來人認為人死後都會去到陰間,但他們不清楚陰間是怎樣的。行在死人靈魂居住的地方實在可怕,和自己死掉差不多。然而大衛說他行過死蔭幽谷,卻不怕遭害。大衛曾在洞穴生活數年,他知道完全黑暗的恐怖;他也嘗過被朋友拋棄、沮喪、受打擊、遭排斥的滋味;他曾聞到死亡腐爛的氣味。然而,他不害怕。
當我遇到人生艱難時,大衛提醒我一件事:神和我同在。在黑暗中我看不見神,但祂應許不會撇棄我,神的信實屬性是不能說謊的。我看不見不要緊,信靠神本來就不是憑眼見。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世界和其中的人性其实从来没有改变过,也不会为我们改变,只是被我们发现需要一个过程。死荫的幽谷就是这个世界和人性的本相,诗人大卫没有说神救他脱离或不遇到死荫的幽谷,而是说神在其中与他同在。
信仰的前提不是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或者这个世界会改变,或者人之初性本善,信仰的前提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破碎的以及人性从来不会真的改变。所以信仰并不是改变这个世界或者改变人性,而是即便行走的死荫的幽谷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其中神的爱,从而成为见证吸引人来到神面前。
神与我们同在就是保护我们的心不被死荫所统治,即便被世界和人性的真相所打击,却依然保有发现真善美以及感恩与感动的能力。虽然我们看不见神,神却赐给我们属灵的眼睛,让我们看到死荫背后更大的真相:神不会一直改变环境,但神一直与我们同在!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詩23:4
遭害——yare(怕)是很強烈的語氣,表達對艱難環境深刻的痛苦和擔憂。這不是小困難,而是對情緒造成極大衝擊的事。許多時候,「怕」是因為預測可能要發生的事,大衛知道一切都完全掌握在神手中,所以他不怕。
「遭害」的希伯來字ra’是「惡事、災難」,就是那些我們很不希望發生的壞事。大衛說當他走在不見亮光的地方,沒有一件惡事會嚇倒他。
你可以列出一份清單,把你所能想像的可能發生的壞事都寫出來。然後把這張清單放在神面前,知道每件事都在祂手中,沒有祂的允許,這些事都不會成真。儘管你看不見,神卻在那裡,為什麼害怕呢?你怕神不能應付嗎?你擔心神不眷顧你嗎?你忘記祂的仁慈、憐憫和忍耐嗎?
黑暗帶來的懼怕會讓我停步不前,直到我能夠看見,但這不是信心。信心是在看不見的黑暗中,依然邁步向前,因為知道每個懼怕都在神的手中。我不必看見,看見反而有害,讓信心被眼目愚弄。閉上眼睛,在黑暗中行走吧。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怕是我们的本能,不怕是我们的信仰,本能让我惧怕,信仰让我不被惧怕所胜。因着我们的本能我们是罪人,因着我们的信仰我们是义人,所以我们不必因为惧怕而感到内疚和负罪,换句话说,我们不必惧怕感到惧怕,接纳不了自己是罪人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义人的,接纳不了自己惧怕的人是不可能战胜惧怕的。
战胜惧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心意更新的过程,更是一个心灵战斗的过程,每当惧怕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用祷告来稳住自己的心绪,训练自己述说神的能力和爱,一遍遍地控制自己的思想不滑落深渊,恐惧最怕的就是确信,当它一次次不能夺走你的确信时,就会默默离开了。
从本能到信仰中间其实就隔着一层薄薄的膜,感谢试炼和苦难将它撕破。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詩23:5
擺設——接待重要客人來家裡吃飯,會擺上最好的桌布、餐具,食物也肯定不是叫外賣,甚至有些菜色幾天前就要開始預備了。神為我們擺設筵席要花多少時間呢?大衛選用’erek這字就是「慢慢來」。在戰場上,神為我們預備一頓豐盛宴會,祂不著急,也不焦慮,因為祂在掌管,敵人不敢妄動。
你曾與神共進晚餐嗎?祂不是叫快餐或帶你去吃漢堡。我們看到環境不佳時會催:「敵人要來害我了,我沒有時間,趕快!」
神會笑起來:「別著急,這裡由我負責,我有充分的時間。」
你讓神為你擺設筵席,或只想過「微波爐」的生活?神不會只用30秒鐘準備筵席,有時祂會用30年才擺設好呢!不要上當去選擇敵人的快餐。神不匆忙,祂不需要逃跑。
撒但很樂意給我們吃微波爐快餐,牠最好你一輩子都急急忙忙,不斷地回頭觀望即將到來的厄運。你若想享用神的筵席,就必須放慢腳步,讓神來安排和預備,然後你慢慢地享受祂的同在。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不只是爱我们,甚至有时是宠溺我们,尤其当我们受伤受困的时候。在我们的仇敌面前,神竟然要精心为我们准备一大桌的宴席,所以祂的心意是要我们在仇敌面前胜了又胜,无论你的仇敌是某个人或是某个欲望和软弱。
既然神要慢慢准备,我们就要慢慢享用。面对仇敌,切忌轻举妄动,要用祷告的心慢慢品味神为我们烹饪的美食,好身心满足重新得力,再上战场,这个时候你就不是独自战斗,而是神与你一起对抗仇敌。
不管今天我们面对什么样的敌人或挑战,神都为你预备了最终的得胜,不是一时的得胜,不是侥幸的得胜,而是最后让你大哭大笑的得胜。
所以现在就凭信心领受这个宴席,然后前去得胜。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詩23:5
在……面前——中文翻成「為我」的paniym,含有「面、臉、面前」的意思,直譯是「在我面前」,也就是說「神在我的面前預備筵席」。
享用廚師辛勤勞動煮出來的一餐自然很好,但如果可以聞到、嘗到、體驗到廚師工作的氛圍,親眼看著他如何採買新鮮食材,從中學習他精湛廚藝,得到他祕傳的食譜,豈不更具吸引力?
神不是待在廚房裡的廚師,而是邀請我們來到祂面前,親眼觀看祂的廚藝,祂要在我們面前完成生命的烹調工作。名廚或許有祕傳食譜,但神並沒有,祂很樂意邀請每個赴席的人來觀看祂的工作。
大衛看到神的傑作,你我也能夠看到,祂每天都在我們面前、也在我們的敵人面前,為我們擺設筵席。
你在神的筵席觀看祂的工作嗎?你得到祂向你傳授的廚藝嗎?你注意到自從走進祂的廚房之後,你越來越想吃只有祂才能夠預備的食物嗎?你若願意花時間看一看,就會發現神在你面前將普通的食材變成能滿足你靈魂的大餐。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大卫为什么这么有信心?是因为他敌人众多。大卫为什么可以看到神在他面前预备筵席,是因为他之前每次都经历到了得胜。为什么大卫总经历敌人和得胜?是因为他决志此生要跟从神和荣耀神。
大卫是战士,他一辈子领受这个呼召,从他向巨人歌利亚挑战,到他躲避扫罗的追杀,到宫廷政治的缠斗,甚至对抗自己里面的软弱和骄傲,他都是耶和华的战士,所以他总会有敌人,也总会有得胜和得胜后的诗歌。这是大卫的诀窍。
经历神不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也不是自然等待就可以发生的,而是快跑跟随神的结果。如果我们把我们的热情和精力都用在世上和肉体的追求上,生活就会平坦和顺畅,或者无故白白地受苦,是不可能经历到神所赐得胜的筵席的。
很简单,从今天开始,把每一件事的最终目的都设置为跟随神和荣耀神,你就可以经历到神了。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詩23:5
在……面前——大衛使用希伯來字neged,表示「放在顯著的位置來展示」。這個在我面前的筵席是眾人可見的,連我的敵人都能夠看到。沒有人會錯過這一幕,廚師的榮耀將在敵人面前彰顯出來。
神有意將祂所預備的筵席呈現給我看,因為我需要學會一門偉大的廚房功課,就是神一手策畫,在祂確定的時間和地點,把食物煮好和擺設好,邀請我來觀看和享用,所要展現的是祂精湛的廚藝。沒有敵人能夠干擾這場筵席的進行。
在講求速度的文化中,我們希望神給我們速食麵。我們的問題不是缺少神的供應,而是缺乏等候的耐心。筵席還未預備好,我們就起身要回到戰場,因為我們以為人生的目標就是贏取戰爭。
神完全能對付敵人,祂不必我幫忙,祂只要我慢慢品嘗為我預備的筵席。在伊甸園神給人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可以隨意吃園中各樣樹上所出的果子,字面意思就是「在筵席上大吃」。神一直是偉大的牧者,保護祂的羊不受敵人傷害,也為羊預備筵席。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生活在急功近利的文化氛围中,谋求效率和利益使我们都用超越生命需要的速度生活,因为我们都想要雅各的人生:抓、争、赢,图一时之快,付长久的代价,但神要我们成为以色列,而时间就是祂手上的工具,所以聪明人一定会选择将自己有限的人生放在神永恒的计划中。
一切的问题都是信心的问题,信心源自我们对神的认识。神是完美的神,祂在节奏和时间上都有着完美的设计,我们立约跟随神,就是要凭信心跟随神所设计的节奏和时间,使我们成为祂手中的工具,时间就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而不是对手。
人生不是赢得一城一池,人生是在终点成为得胜者,沿途一定有很多失败和失去,但是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神,我们的失败和失去都会成为神的棋子。要么我们满盘皆输,要么成为神棋局中的棋子。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新生命靈糧堂 小組分享材料0823
疫情中神的旨意(3)-凡事感恩
帖前5:16-18「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這三件事其實是一件事,有三個不同的面向。這三件事都是神向你我所定的旨意。換句話說,這是神期待你我的生活樣式。
R.A Tozer曾說:在上帝眼中,以感恩為祭獻給神是無比寶貴的。即使最窮的人,也能獻上感恩的祭,當他這麼做時,他不會變得更貧窮,反而變得更富有.
感恩的態度(Spirit of Gratitude)會開啟(Unlock)你生命中的未來,不論你現在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環境,關掉你的埋怨,打開你的讚美。
<生命的分享>:你覺得感恩與埋怨那一樣容易?為什麼?你自己的經驗呢?
1.我的神大過一切的環境和問題。
「凡事」就是指無論是「如意的事」或是「不如意的事」,無論在順境或者逆境裡,都應該要來感謝神。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神說要在一切景況中獻上感恩。然而,那並非意謂著我們要『為』一切感謝。你不是『為』那些困難感謝,而是『在』那些困境『當中』獻上感謝。
聖經中最會感恩的人是大衛,你看他寫的詩篇就知道,但是大衛不是在順境的時候感恩,他是在逆境的時候,他也常常感恩,感恩是大衛的生活方式。
大衛在困境中仍宣告: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v.1)
你覺得一個人什麼都有,都富足的時候會做這樣的禱告嗎?我深信大衛這樣禱告是因為他正在面對缺乏,面對困境的時候,雖然一切都不如他所計劃的,但是他仍舊因他的心相信,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生命的分享>:在這段疫情期間你最缺的是什麼?它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大衛在困境中仍宣告: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在可安歇的水邊。(v.2)
對一個牧羊人來說,青草地和水泉是最重要的東西,因為那是羊群的供應。大衛知道神會供應,青草地,可安歇的水邊代表的是平安,安全感,沒有驚嚇。
大衛在困境中仍宣告: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v.3)
大衛可能正在經歷一個困境,他的心思意念可能在一個混亂迷惑之中。也可能大衛正在經歷靈性低潮,失去生命的方向感,但是大衛為神的保守看顧感恩。
2.感恩是我態度的選擇
v.4我雖然經過死蔭的幽谷….
大衛在教導我們一件事「即便」,換句話說,沒有任何的事可以攔阻他向神獻上感恩。我們的生命若是要成熟,我們需要學習「即便」,困難中我不會失去信心,我不會失去喜樂,我不會停止讚美,停止禱告。即便(Even though)….
親愛的家人,看得見神的祝福的時候,你可以感恩,但是當你看不見神的時候,你可以選擇信任神。即便我必須經過死蔭的幽谷….
我們要成為一位什麼樣的基督徒?這個世界的人會在你我的生命中看見什麼?若只是在順境中,被祝福的情況下感恩,世界的人不是也能做得到嗎?何需要神?我覺得全世界最有權力埋怨的,最有權利棄絕神的就是「約伯」。
約伯一夜之間失去所有,他是一位如此敬虔的人,怎麼可能會遭遇這些呢?
伯1:1「烏斯地有一個人名叫約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
約伯的反應:
伯1:20-21「約伯便起來,撕裂外袍,剃了頭,伏在地上下拜, 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約伯的痛苦不僅如此,約伯的妻子要他棄絕神,約伯的三個朋友責備他不要自義,要他認罪悔改,相信他一定是犯了什麼罪。約伯痛苦到一個地步咒詛自己的出生,約伯承認神的主權,他無權埋怨。但約伯至終得到神得讚許!
伯42:5「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
伯42:10「約伯為他的朋友祈禱。耶和華就使約伯從苦境轉回,並且耶和華賜給他的比他從前所有的加倍。」
伯42:17「這樣,約伯年紀老邁,日子滿足而死。」
有時候,你必須先失去某件事物,才能得到更好的。有一扇門得先被關閉,新的門才會打開。
<生命的分享>:約伯如何面對苦境,他對神與生命的反應給你什麼鼓勵?如果你可以為一件困境來感謝神,那會是什麼?
3.困境是我經歷神最好的機會
當所有的環境(困惑,壓力,挫折,絕望,健康,財務…)都起來敵擋你的時候,你的眼目仍舊定睛在神的身上。即便仇敵圍繞攻擊你,我要告訴你那是一個記號,你要好好坐下來吃飯了。神會使你的仇敵成為你的六道菜。
你經歷的每個掙扎都會讓你有收穫。你不是被你的過去『定義』而是被過去『裝備』。信心看不見,但信心所展現出來的生活可以看得見。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詩23:1)
缺乏——kaw-sere表達的是:「我的牧者耶和華供應了我一切所需,那是我無法自給自足的。」
我們都傾向於要滿足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總是希望我想要什麼,神最好都供應我。但那不是聖經所啟示的神,充其量只是一個滿足我的私欲的偶像。神是邀請我們參與祂的目的和計畫;衪應許會供應我們所缺乏的一切,為的是讓我們能成就祂的心意。所以,大衛是用一顆純淨的心說:「我的牧人會照顧我kaw-sere的一切。」
當我終於發現需要神的供應,而祂樂意如此行,是否就能相信祂會看顧我,幫助我完成祂為我所設定的生命目的呢?這不僅僅是理性上的相信,而是像呼吸那樣,不需要特別想著「信靠神」,呼吸的過程就已體現了神的供應。當我接受神的供應和接受呼吸一樣容易時,就是真正認識神了。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如果我们与神同行,幸福就不是按照福祸得失来衡量,而是取决于心灵有没有平安和满足,因为环境一定会有起伏变化,不变的只有神和祂丰富的供应。
但神比我们更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以及什么时间最需要什么,而神的时间和我们的时间存在时差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忍耐等候,并且学习胜过环境和情绪,不以暂时的缺乏和损失来衡量自己,更在在挣扎中明了神的计划和目的。
信仰说到底是主权的替换,我们不再做头,而是跟随神,完全降服于神的主权,凡事从神那里寻求意义和原因,当我们和神的关系彻底更新为羊和牧人的关系时,我们就会如同保罗既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随事随在,都得了秘诀,而且神也一定会让我们的价值和人生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創23:1)
牧者——ro’eh是聖經最早的字之一,是個很重要的字,告訴我們關於領袖必須知道的事。這字的字根意思是「牧養」,領袖最主要的角色是帶羊群去吃草,餵養他們。
ro’eh一直是國王的頭銜和稱呼。大衛用這個古老的皇室頭銜表明耶和華神是王,他說:神是我的國王,祂在我生命中扮演牧者的角色,祂牧養我。」
當主耶穌說:「我是好牧人。」祂也是在用皇室用語說:「我是真正的王。」這個宣告在當時聽眾心中產生巨大衝擊,因為他們都清楚ro’eh的歷史。
如果這字的威力在你心中還沒起到醍醐灌頂的作用,想一想耶穌對彼得說的:「餵養我的羊。」你認為耶穌要彼得扮演怎樣的角色?真領袖是餵養羊群的人,你若不用天上的靈糧餵養交託你照顧的人,就無法按照神的方式做領袖。也許在世人眼中你是個偉大的領袖,可是羅馬的凱撒大帝也是。但在神眼中,偉大的領袖只能是個牧者,而不是統治者。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基督徒的力量和能力直接来自对耶和华神的认识,甚至我们的健康和喜乐也完全取决于我们相信的是什么样的神,因为祂虽然拥有一切,却舍弃一切,虽然有审判的权柄,却用这权柄去无条件地爱。
神是以王的身份去作一个好牧人,这表示祂将自己的权柄限制在供应、饶恕和爱上,这也是神希望我们所拥有的权柄,神给我们最大的权柄是给与的权柄、饶恕的权柄和爱的权柄,否则我们就会被欲望、控制和憎恨所吞噬。
当我们善用而不是滥用神赐给我们的权柄时,我们才能脱离很多愁苦和焦虑,活出喜乐和健康的生活见证。耶稣是我们的好牧人,是要我们也羡慕成为他那样的人,一个以事奉为乐的人。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诗23:1)
牧者——這個希伯來字ro’eh,是聖經最早的字之一,是個極重要的字,是神呼召領袖要做的事。
這字最先出現在創世記29:7,翻譯成「飲」(餵);ro’eh的字根是「牧養」的意思。領袖最主要的角色是把他的羊群帶去吃草;真正的領袖是個牧人,餵養他的子民。二、三世紀以來,這一直是國王的頭銜,對國王正式的稱呼。
當我們第一眼看到這篇有名的詩篇時,正確的解讀是大衛說:「神是我的國王,祂在我生命中扮演牧者的角色,祂牧養我。」大衛用這十分古老的皇室頭銜,表明耶和華神是王。
後來主耶穌說:「我是好牧人」時,是用皇室用語宣告:「我是真正的王。」在當時聽眾心中產生巨大的衝擊,因為他們都清楚明白ro’eh這個字。
再後來,主耶穌對彼得說:「餵養我的羊。」你認為主耶穌要彼得扮演怎樣的角色?
真領袖是餵養羊群的人,是牧者,不是統治者。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真正的领袖是牧人,而不是统治者,因为只有没有权柄才能有权柄,有了权柄也就没了权柄,只有不用权柄管辖和命令人,才能有权柄去关心他人的灵魂,引导他人的生命。
耶稣基督——神的儿子,拥有所有的权柄,却只使用爱与饶恕的权柄,因为关心羊的生命而被赋予了世界上不存在的属灵权柄,超越一切世俗权柄的权柄,所以能管辖所有天国的子民。
我们每个天国的子民都被赋予了属天的权柄,就是爱、饶恕、祝福,这是地上所没有的权柄,但只要我们常常和耶稣保持联通,圣灵就能自由地驾驭我们,通过我们使耶稣成为他人的牧人。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詩23:5)
擺設——希伯來動詞「擺設」’arak也可翻譯為「預備」。在以色列古文化中,預備共同進餐,常伴隨着重要的談判、協商事件,也代表了熱情待客與牢固友好的交情。
一般人不會想在敵人面前「預備」筵席,因為這字所要表達的,是友好的姿態,而有敵人在場的筵席則是充滿危險的。但在這裡神是設宴的主人,一起坐席表示我和神有深厚關係,有神確保我們安全,所以不必擔心。
’arak描寫了安排和準備的情形,其意義也可以擴展到「估價」或「策劃一場戰略、為某事鋪排、準備法律論證」。箴言9:2提到「智慧擺設筵席給來尋求祂的人」,當我們尋求神的時候,祂也會如此為我們設計和安排生活;即使在我們的敵人面前,神也會為我們打點一切,叫我們可以安然享受筵席。
我們都知道神能夠為我們預備筵席,但許多時候我們還是不放心,想用自己的方式插手。放下廚具吧!安心讓神來為我們預備。神有祂的方式,雖然可能和我們所想的不同,卻是合祂心意、對我們是最好的。
你想吃一頓豐富的筵席,還是只滿足於吃速食?在一個追求快速成績的世界,等候神可能很困難,但盛宴如醇酒,需要時間醞釀,生命亦然。你若想要享有豐富筵席,就必須願意耐心等候,讓神為你預備筵席,日後才有機會知道神的筵席有何等大的好處。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世界总是想欺骗我们一切都是客观或偶然的,但偶然的世界怎么可能产生对确定和必然如此迷恋的人呢?这说明一切都是有目的的设计。
自然界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确信凡事都有神高超的设计,就会发现,虽然人生不常按我们的计划前进,却处处成为神的见证。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惊慌失措或气急败坏,因为节奏和速度是神说了算,所以我们要努力不是掌控环境,而是学着与神保持步调一致。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耶和華是我的牧人,我必不會缺乏。(詩23:1)
缺乏——不會缺乏(lo'ekaw-sere),是普世靈魂深處的訴求。無論是無神論者或任何宗教的信徒,一無所缺,不正是人人所期待的嗎?每個人都想要生命的需求能得着滿足。
大衛發現要解決人內心痛苦的唯一之道,是源自牧人的作為;祂察覺到我們無法用自己的雙手來填滿內心的虛空。這原本就是真理的基本信念,只不過今天「基督教」似乎不再擁戴這關鍵性的信心宣言了。大家在腦袋認知上都同意大衛的說法,然而一旦情緒使我們陷入空洞的欲望,我們卻鮮少以神來支撐內在的生命。
我們是否把神當作一位向我們提供建議的神,卻不真的認為祂能真正地扶起我們、將我們帶到青草地?多數時候,我們認為神知道如何幫助我們,卻時時不願意伸出援手。我們常常已經把自己照顧得好好的,認為根本完全不需要勞煩等候祂扶我們一把,不是嗎?
請留意這道滿有亮光的經文應用——神供應我;然而,大衛能說出一無所缺,依靠的並不是祂的「供應」,而是祂是我的「牧人」這個事實。因此,即使神現在並沒有供應我的需要,我仍然可以宣告我不要、也不會屈服於懷疑神恩惠的想法。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称自己是羊,其实我们是猫,我们独立自主、自得其乐,我们知道神有能力和愿望来供应我们,但是我们想要的不仅是被供应,我们想要的是通过自我供应来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常常将价值定义在神以外,所以一方面我们想要获取神的供应,但我们又希望强调自己的功劳,这样的心态让我们很难真的和神建立信仰的关系,这样的信仰只是精神寄托。
我们最缺乏的不是神的供应,而是神自己,是和神作为我们牧人的关系,是学习竭力地安息,用力地放下,高速地做慢动作,和努力地在任何处境下,无论好坏,都作牧人的羊。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耶和華是我的牧人,我必不會缺乏。(詩23:1)
缺乏——神是我的牧人,既然那是真的,我們就可以跟隨祂經過可怕的地方,因為曉得祂一直都是我的牧人。
神是我的牧人,既然那是真的,在我哭泣時,祂會抱我在懷中;在暴風雨狂嚎時,祂會遮蔽我;當敵人攻擊我時,祂會為我擺設筵席;在我跌倒時祂會疼愛我。最重要的,即使在蒼涼的生命迷霧中,我無法看見祂,卻依然能夠肯定——神是我的牧人。
生命難免有沮喪、失敗、絕望、混亂、不安,若沒有那位真實活着與我們同在的牧人,我們就無法活下去。
你有牧人嗎?又或你只不過承認「神是牧人」的這套理論,卻不寄望倚靠祂,而依舊依靠自己的雙手,或從人的身上尋找滿足呢?默想這段經文,然后來到這位牧人面前,定睛於祂吧!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人最怕的就是缺乏,怕没有食物、房子、陪伴、家庭、健康、成就、价值、称赞等等,所以没有时我们痛苦,或者拼命争取,等有时我们有害怕失去,如此永无宁日。
其实我们最缺乏的是平安,没有内心的平安,什么都不缺还是感觉缺乏,有了平安,没有也不怕,有了也能享受,但平安取决于我们与神的关系,我们是牧人的羊还是猫。
没有参照物我们永远不可能定位自己,身份的缺失让我们不可能平安,只有神作为创造主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命定,只有主耶稣作为救赎主可以让我们实现自己的命定。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他讓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到安靜的溪水邊。(詩23:2,現中譯本)
安靜的——安靜的, 英文翻譯成still,即「靜止的水」。雖然menuchot有「靜止」的意思,但不過是其中一項含義。Menuchot是從nuach一字而來,是「休息、躺下、安靜」的意思。
為什麼是「休息」,而不是「靜止」呢?因為「休息」還包含快樂、安分、和平與和諧的意味。換句話說,是在表達一個沒有爭鬥、擔心和不信任的狀態。所以,menucha也可以用在「安息」。
生活是風暴,安息日是休息;生活是混亂,安息日是和諧;生活是爭戰,安息日是和平。每當我們進入神聖的安息,體會神的同在,就會發現自己非常滿足——安穩地待在避難所裡,且有好牧人的引導。
也許,我們剛遭受打擊、正在承受壓力、一系列難題處理不完,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安歇在安靜的溪水邊。
如果敬拜只是更多噪音、活動和義務,你需要神的安息;如果你處在蠟燭兩頭燒的窘境,神的安息可以成為緩解劑。
容我提醒你吧!越不知道神的安息,衰退的速度就越快。趕快到menuchah吧!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上帝没有定一个圣地,只定了一个圣日,因为无论我们在哪里,只要我们内心不平安,我们仍旧没有神的安息,但神让我们在一段时间可以得到祂的安息。
这不意味着我们在安息日就可以得到安息,如果我们内心不平安,即便我们身体进入安息日,我们的灵魂仍旧没有神的安息,除非我们得到安息日的安息。
神选择一段时间作为圣日,表示每个人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愿意就都可以得到神的安息,而耶稣基督突破空间时间,无论何种处境让神都可以与我们同在。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聖經詩篇廿三篇 4 節)
在我父親的家中有一個小房間,裡面藏著我家幾代所用的許多手杖。有的是爬山用的,有的是走平坦大道用的,有的是走泥濘之地用的, 有的是雨後雪後行路用的,每種手杖的樣式各不相同。
有時我回故鄉去探望父親,他老人家常喜歡和我出外散步;每次出發之前,我們總先到手杖室中,去揀選我們那一次所適用的手杖。 因此,我常常想起,神的話語是我們生活中的手杖,會給我們無限幫助和安慰。
在打仗的時候,緊急的風聲使我們心慌意亂,神給我們的杖是:「他必不怕兇惡的信息;他心堅定,依靠耶和華。」(聖經詩篇一百十二篇 7 節) 這杖扶持我們經過許多黑暗的日子。當死亡奪去我們的孩子,使我們心碎的時候,我們在應許中找到另一根安慰的杖:「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 (聖經詩篇卅篇 5 節)
有一次我病倒了,在外養病有一年之久,在這時期中我不知道究竟我是否會再恢復、再能回到我的家中去、再擔任我以前的工作。在這樣沒有指望之中, 我始終抓住神的杖:「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聖經耶利米書廿九章 11 節)
在危險或疑懼的時候,人的評判都說「完了」的時候,我發見了一根帶領我安然過去的杖:「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聖經以賽亞書三十章 15 節)。
在遇到意外事情的時候,似乎沒有一點工夫可以設法補救了,我發見了一根從來沒有誤過我的杖:「信靠的人必不著急」(聖經以賽亞書廿八章 16 節)。 --亞保德便雅憫(Benjamin Vaughan Abbott)
馬丁路德的妻子說:「如果神不叫我經過苦難,我永遠不會知道詩篇中這些話語是甚麼意思;我也永遠不會明白基督徒的責任是甚麼。」 真的,神的杖好像教員指示孩子識字的教鞭一般,指到某一個字,孩子就注意這一個字;照樣,神指導我們許多有益的功課,是我們在別的地方永不會學到的。 -- 選
「你的鞋是銅的、鐵的。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聖經申命記卅三章 25 節)。
讓我們記得:如果神要我們走在堅固的石路上,祂必先給我們穿上鐵鞋或是銅鞋;祂決不會不先替我們預備好了,就差我們出外去走崎嶇的路。 -- 馬克拉倫(Maclaren)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我……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聖經馬太福音二十八章 20 節)
不要帶著懼怕的心去看前面將臨的事,要帶著盼望去看它們,因為主是我們的主,必要帶領我們一步一步過去。 祂常與你同在;你只要緊緊抓住祂的手,祂會引導你安然經過一切的;當你軟弱無力、站立不住的時侯, 祂會將你懷抱在祂大能的膀臂中。
不要為明天憂慮,永活的神今天既然看顧你,明天、每一天,也必定會同樣看顧你。有時祂不叫你遇見試探, 有時祂加你力量使你能忍受試探。所以放心,拋棄一切焦急的意念和煩惱的理想。 ── 賽爾斯(Frances de Sales)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聖經詩篇二十三篇 1 節)
「是」字在原文是現在式;不是過去式「曾是」,也不是將來式「將是」,也不是未定式「或是」。「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祂現在是,祂永遠是;在主日是,在星期一也是,在一星期中每一天都是;在正月是,在十二月也是,在一年中每一月都是; 在家裡是,在外鄉也是;在平安時是,在危險時也是;在豐餘時是,在缺乏時也是。在任何環境中都是。 ── 戴德生(J.Hudson Taylor)
我們的信心說神是甚麼,祂就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