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為要結更多的果子。
通常一個果農將不能結果子的枝子剪掉,或者姜開太多花的果子剪少。目的只有一個 就是要結果子更多更好。這是我從我岳父身上獲得的知識。我岳父就是果農。
我們不能結果子的枝子,可能就是浪費很多時間卻對順服神毫無相關的事物上。
天父是栽培的人,天父要將不能結果子的枝子剪掉。可能連我們自己都捨不得改變這些習慣和那些無意義的浪費。因此,需要神出手來做管教的工作。
如果我們自己有察覺,願提早改變。也許就可減少那些被管教的時間。
一、讀聖經
馬太福音15章 1-9 節
1.那時,有法利賽人和文士從耶路撒冷來見耶穌,說:
2.你的門徒為什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
3.耶穌回答說:你們為什麼因著你們的遺傳犯神的誡命呢﹖
4.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5.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
6.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藉著遺傳,廢了神的誡命。
7.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
8.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
9.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金句: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馬太福音15章9節)
法利賽人與文士常常藉機會找耶穌的把柄,這次他們又質問耶穌,為何違反他們的傳統?耶穌卻說他們看重的傳統不過是人的道理,反問他們為何因遺傳不遵守上帝的誡命?耶穌看重的是:我們應當遠離自欺欺人的虚假,而要真正以心靈和誠實敬拜祂(約4:24)。
默想/應用:信主久了,我是否會以別的東西代替遵守上帝的誡命?我仍把聖經的吩咐看得比一切重要嗎?
祈禱/行動:親愛的天父,懇求祢帶領我實實在在尊祢為大,以無比敬畏祢的心來讀聖經,並且竭力遵行,沒有任何妥協。奉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二、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MG8F7_w0H_E
三、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1/2/8 (一)
每日研經釋義 <馬太福音 15:1-9>
這段經文講到法利賽人的兩個口述傳統,即米示拿(Mishna)。法利賽人用第一個傳統質問耶穌:「你的門徒為甚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15:2)據巴克萊的《馬太福音注釋》,這是一種迷信,希伯塔(shibta)的惡鬼在人睡覺時,會坐在人的手上,人若不洗手就摸食物,鬼就坐在食物上,使食物變得有害。法利賽人強調飯前洗手,只是宗教上的禮儀,與衛生無關。耶穌為了破除這迷信而不主張飯前一定要洗手。因此,耶穌以法利賽人的另一個傳統來反駁,就是「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15:5b-6a)然後兩次責備他們守傳統卻廢了神的誡命(15:3、6)!
近來流行一句話:因為很重要,所以我說三次。其實,聖經只要重覆一次,就顯得很重要。可見,耶穌強調傳統可以改、誡命不能廢!孝敬父母很重要!祂責備法利賽人「守傳統廢誡命」是偽君子(15:7)!但願我們都不是偽君子!
今天請為所屬教會的弟兄姊妹禱告,讓我們靠主恩典,能在孝道上見證福音的美好。
回應:從今天所讀的經文,我們學習到一個很重要功課,就是基督徒「不可把人的規條當作教義來教導人」。有法利賽人(猶太教中那些注重遵守律法儀文,自命與其他人有所『分別』的人)及文士(抄寫律法和教授律法為專職者,一般猶太人稱他們為『拉比』)從耶路撒冷來見耶穌,對耶穌說:「你的門徒為甚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喫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太15:2)」;這些法利賽人及文士質疑耶穌,說祂的門徒:「吃飯不洗手」不符合古人的遺傳(宗教禮儀傳統),其實他們是想把「吃飯不洗手」這事炒作成新聞焦點,將這件事變成是一種宗教禮儀問題,而不是吃飯洗手清潔衛生問題。這樣的炒作讓不知情的百姓,質疑耶穌對門徒的教導都是錯誤的;耶穌知道他們背後的陰謀,耶穌便藉他們所說「宗教禮儀傳統」的事,回應這些人說:「你們為甚麼因著你們的傳統宗教禮儀,而犯神的誡命呢?(太15:3)」,耶穌反將他們一軍;他們到底犯了神什麼誡命?神說:「當孝敬父母。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太15:4)」,沒錯,這是神的誡命,世人是要遵守的;然這些法利賽人及文士他們卻沒有遵守這教導,反而認為:「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太15:5-6)」,這樣的教導顯然才是違背神的誡命。這些人「該作沒去做,不該作倒去做。」,為此耶穌才指責他們是「藉著遺傳,廢了神的誡命。」,他們是一群假冒為善的人。
親愛的弟兄姊妹,以賽亞先知對屬神的兒女曾這樣說過:「因為這百姓親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敬畏我,不過是領受人的吩咐。(賽29:13)」。現今許多基督徒,也犯了同樣毛病,太看重人所設下的傳統規矩,一定要怎樣,不然就怎麼樣等遺傳,其實這些都只是教會的一些傳統,並不一定符合聖經的教導;若教會一直固守一些不好的傳統,久而久之弟兄姊妹便把神的話丟在一旁不顧,他們只遵守宗教禮儀上的傳統,那就像耶穌所說:「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15:9)」。祈求主幫助我們不要做一個宗教禮儀的遵守者,而是要做一個真正符合主耶穌心意的基督徒。(王牧師)
回應:從今天所讀的經文,可看出當耶穌把法利賽人心裡計謀清楚說出來時,確實惹怒了法利賽人,怎麼說呢?在太15:12提到門徒對耶穌說:「法利賽人聽見這話,不服,你知道麼?」,耶穌知道門徒可能需要對宗教禮儀傳統等問題,多做一點解釋,讓門徒明白在這議題上的正確教導。就在此時,大弟子彼得提議請耶穌把「太15:13-1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任憑他們罷;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裏。」,這個比喻解釋給他們聽。耶穌聽出來門徒對「吃飯洗手」這個宗教禮儀傳統真的還是不清楚;為此,耶穌又再次針對這議題作個教導,讓他們更清楚明白。耶穌用一個非常易懂的生活模式,讓門徒一聽就明白;耶穌說:「太15:17-20豈不知凡入口的,是運到(經過)肚子裏,又落在茅廁(廁所)裏麼?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裏發出來的,這才污穢人。因為從心裏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這都是污穢人的;至於不洗手喫飯,那卻不污穢人。」。
親愛的弟兄姊妹,透過今天所讀的經文,給我們每個人一個很重要反思,邪惡的人其心思很難讓人識透,法利賽人的心思就是如此;他們無時無刻不再想,哪一次有機會抓住耶穌的把柄,就將祂治以死罪;基於此,他們常會用一些似是而非、迂迴方式,混淆人心,連耶穌的門徒都看不出來這些惡人的計謀,但耶穌一看就懂,這些邪惡的人想要做什麼事。祈求主幫助我們牢記耶穌的教導,從口吃進去的食物不會污穢人的心,但從人心裡發出來的一些惡念,它才會污染人心;需小心謹慎自我的言行,千萬不要中了惡者撒但的詭計,助撒但一臂之力,這就不好了。(王牧師)
一、讀聖經
馬太福音15章 10-20 節
10.耶穌就叫了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要聽,也要明白。
11.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
12.當時,門徒進前來對他說:法利賽人聽見這話,不服(原文是跌倒),你知道嗎﹖
13.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
14.任憑他們吧!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
15.彼得對耶穌說:請將這比喻講給我們聽。
16.耶穌說:你們到如今還不明白嗎﹖
17.豈不知凡入口的,是運到肚子裡,又落在茅廁裡嗎﹖
18.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這才污穢人。
19.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
20.這都是污穢人的;至於不洗手吃飯,那卻不污穢人。
金句: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馬太福音15章11節)
法利賽人與文士指責耶穌的門徒飯前不洗手,為的是維護祖先傳統的潔淨禮儀。耶穌卻說:吃進去的東西不會污穢人,從口裡發出來,那些出自心裡的惡念,才真的污穢人。耶穌的講論引導我們注意更重要的事:真正玷污人的不是食物,而是人心裡的惡念。
默想/應用:當我心裡浮現一些邪惡的念頭,我都怎樣處理?我願意把它釘在十架上,甘願捨棄嗎?
祈禱/行動:親愛的天父,懇求祢常常光照我的心思意念。除去我裡面的惡念, 保守我有一顆單純的心。奉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二、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6_pOQ1kSHds
三、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1/2/9 (二)
每日研經釋義 <馬太福音 15:10-20>
這段經文的開頭就記說:「耶穌就叫了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要聽,也要明白。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15:10-11)明顯地,這是耶穌接續法利賽人質問為何飯前不洗手的問題(15:2、20),而說的比喻。耶穌說了以後,法利賽人不服(15:12),是可想而知的。因他們固守成見,又對耶穌有太深的成見。耶穌的反應是「任憑他們」(15:14)!當耶穌任憑的時候,就是景況很糟的時候,但願我們都不會落入這景況才好!接著,「彼得對耶穌說:『請將這比喻講給我們聽。』」(15:15)耶穌就為他作了解釋,不洗手而入口的,就算污穢,只是落入茅廁裏,不會污穢別人;但從心裏的發出來的惡念,就像法利賽人所做的,才會污穢別人(15:17-20)!
從這裏讓我們再一次看到「渴慕」的重要,渴慕的人會問,會問問題的人容易發掘到真理!這期《每研》67頁有一篇短文「一個笨學生成為教授的關鍵」,是張文亮教授寫他的見證,他說這關鍵就是,他讀大學時向主耶穌禱告:「主耶穌,我想認識祢!」而這渴慕使他成為台大最受歡迎的教授!
今天請為自己禱告,求主賜我們謙卑與渴慕的心。
回應:今天所讀的經文,主要是在談論一個迦南婦人的信心。這位迦南婦人是一位外邦人,非以色列民。她有何事來找耶穌呢?耶穌離開革尼撒勒城後,來到推羅、西頓境內,這二城是屬地中海的海港,位於加利利海以北,腓尼基境內(現今的黎巴嫩),這地區都是外邦人所居住之地;推羅、西頓已遠離以色列宗教勢力範圍;換言之,這裡的生活模式完全不像以色列的生活模式。耶穌來到這裡時,遇到一位婦人,央求耶穌救她的女兒,因她女兒被鬼附;這件事想必困擾著這婦人許久,如今聽說耶穌來到他們所居住的城鎮,此機不可失,於是她抓住機會纏著耶穌,希望耶穌能幫她的忙,救救她女兒,然耶穌卻一言不答(太15:23),而這婦人一直跟著;耶穌的門徒看見這情況,祈求耶穌打發她走,不要再來煩他們。耶穌對婦人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太15:24)」,耶穌講這句話給婦人聽,希望這婦人能諒解耶穌服事對象是以色列人為主,盼望這婦人聽了這番話能知然而退,沒想到這婦人仍不死心,繼續懇求耶穌救她的女兒。雖如此,耶穌還是不為所動,又再一次告訴這婦人說:「拿孩子的餅丟給狗吃是不妥的。(太15:26)」;這婦人聽懂耶穌的意思,是想推辭醫治她的女兒被鬼附的疾病;這婦人打死不退,再次懇求耶穌說:「主啊!祢說的沒錯,可是小狗也吃牠主人桌上掉下來的碎渣兒。(太15:27)」,這句話打動了耶穌憐憫世人的心,於是對這婦人說:「妳的信心很大,照妳所要的成全妳吧!」;當耶穌說完這句話,她女兒的病便康復了(太15:28)。
親愛的弟兄姊妹,信心是什麼?就是當你遇到困難時,知道耶穌是可以幫助你解決困難,但你祈求的事尚未成就,此時該怎麼辦?我們可以學習這位迦南婦人的作法,她是外邦人本不配來向耶穌祈求幫助,但她知道耶穌是她女兒的希望,所以她不顧一切,就算被耶穌當作狗來看,她也要求耶穌幫助;這婦人因有這樣的信心,她女兒被鬼附的病最終被耶穌醫治,這就是耶穌所說的「信心」。祈求主幫助我們這些屬神的兒女,也要有這樣的信心,不管別人怎麼看待我們的信仰,我們就是相信耶穌,並跟隨耶穌;若我們願意這樣做,我們生命中縱使遇到再大難事,耶穌都可以為我們解決。(王牧師)
回應:我們若查看地圖,就知道耶穌這次的行程,相當的迂迴曲折;祂先往北到西頓,再轉東邊到低加波利的境內,最後往南來到加利利海(可7:31),就是從前祂趕逐群鬼格拉森人的地方。(可5:20)耶穌來到這裡時,有一大群的人也跟著他到這裡,這些人大都是有病的人(瘸子、瞎子、啞吧、有殘疾的、和好些別的病人),耶穌在這裡開了一場醫病、趕鬼特會,整整三天;耶穌憐憫這些患病的人,治好他們每一個人的疾病;耶穌所舉這場醫病趕鬼特會,應該是史無前例,後無來者。在現場的人看見啞吧會說話、殘疾得痊癒、瘸子可行走、瞎子可看見,這些被醫治的病人及家人看到這樣的神蹟,都將這份榮耀歸給以色列的真神耶和華。耶穌在服事這些有病痛的人,有三天的時間;在這三天裡,除耶穌沒吃東西外,這些群眾也沒有食物吃,特會結束後耶穌不願讓他們餓著回家,於是再次憐憫這些群眾,行了「七個餅及幾條小魚」的神蹟,讓他們每個人都可以吃飽再返家;同工收拾剩下的零碎,還裝滿了七個筐子。在這次的神蹟裡至少約有八千人(包含男生四千人及婦女孩子)一起見證這奇妙的事。
親愛的弟兄姊妹,耶穌召開這次醫病、趕鬼的特會,完全沒有預期要做這樣的服事,只是耶穌看到他們這樣的期待,他們的病想要得醫治;於是耶穌就憐憫他們,醫治現場所有有病的人,一連進行了三天,這樣耗體力、心力的事,非一般人可以做,耶穌祂做到了;另,這些病患想必都是免費被醫治的,因為他們都是一群困苦流離失所的弱勢族群,他們身上沒有分文可以來支付醫病費。當這場特會結束後他們要返家時,耶穌為怕他們挨餓回家,再次行神蹟餵飽這些人。耶穌愛世人的心從這裡便可看出來,耶穌所做的事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雖無法照單全收,但我們可以作我們可以做的事,在能力許可範圍內去幫助一些需要的人。今天是華人農曆春節的除夕,祝大家闔家團圓,身體健康、平安喜樂。(王牧師)
一、讀聖經
馬太福音15章 21-28 節
21.耶穌離開那裡,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去。
22.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
23.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他走吧。
24.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
25.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
26.他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
27.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
28.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他女兒就好了。
金句: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他女兒就好了。(馬太福音15章28節)
一個人信心如何,在於他受挫會放棄,還是堅持到底?耶穌退到推羅、 西頓,遇到一位迦南婦人,她女兒被污鬼附身非常痛苦,當然整個家庭也陷入痛苦。迦南婦人求助於耶穌的過程並不順利,但她堅持到底的信心, 反而被耶穌大大稱讚。
默想/應用:如果上帝同意有些事情沒那麼順利,是為了測試我的信心, 我願意不灰心地繼續禱告嗎?
祈禱/行動:親愛的天父,懇求祢加添我忍耐到底的信心,讓我常常禱告, 不可灰心,因為我知道祢是施恩眷顧我的上帝。奉主耶穌的 聖名,阿們。
二、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ADB98oc5wu8
三、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1/2/10 (三)
每日研經釋義 <馬太福音 15:21-28>
這段經文所記的事件,有難解的地方,特別是迦南婦人一再地求的時候,耶穌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15:26)聽起來好難聽!耶穌怎麼會說這樣損人的話?!據《信望愛》網站的解釋:「猶太人常以狗比喻外邦人,所以耶穌在這裡可能是要試驗婦人的信心,故意用玩笑性的口吻來表達首先獲得彌賽亞所賜福氣的應該是猶太人,而不是外邦人。
另外,『讓兒女們先喫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喫』也有可能是當時流行的諺語、格言。」不過,整段經文讓我們看到這婦人的「鍥而不捨」,她至少求了3次(15:22、25、27),門徒也代求了1次(15:23)。而且,耶穌主動到了外邦人多的推羅、西頓,遇到這事必是祂預定的行程。因此,最有可能的解釋,就是耶穌在「試驗」及「顯明」這婦人的信心,讓後世的人看到,對神的信心必須堅持到底,不灰心的禱告必能經歷神(參路18:1-8)!
今天求主賜我們堅持到底的信心。
一、讀聖經
馬太福音15章 29-39 節
29.耶穌離開那地方,來到靠近加利利的海邊,就上山坐下。
30.有許多人到他那裡,帶著瘸子、瞎子、啞巴、有殘疾的,和好些別的病人,都放在他腳前;他就治好了他們。
31.甚至眾人都希奇;因為看見啞巴說話,殘疾的痊癒,瘸子行走,瞎子看見,他們就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
32.耶穌叫門徒來,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
33.門徒說:我們在這野地,哪裡有這麼多的餅叫這許多人吃飽呢﹖
34.耶穌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有七個,還有幾條小魚。
35.他就吩咐眾人坐在地上,
36.拿著這七個餅和幾條魚,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37.眾人都吃,並且吃飽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筐子。
38.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共有四千。
39.耶穌叫眾人散去,就上船,來到馬加丹的境界。
金句:至眾人都希奇;因為看見啞巴說話,殘疾的痊癒,瘸子行走,瞎子看見,他們就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馬太福音15章31節)
靠近加利利海東岸是外邦人居住的地方(可7:31),耶穌在此醫治許多人,顯示他的事奉已從以色列推及外邦人。有人以為耶穌使四千人吃飽與先前五千人吃飽是同一件事(太14:13-21),但先前的神蹟是使猶太人吃飽, 現在則是服事外邦人,是一件不同的事。卻都讓我們看見耶穌憐憫顧念人的需要,他的愛既無差等也無分別,眾靈魂在他眼中都同樣寶貴。
默想/應用:面對現實的困難,我們總期待有神蹟出現,但上帝行神蹟法則為何?有什麼是我們需要做的?
祈禱/行動:親愛的天父,懇求祢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神蹟,激勵我的信心,讓我更曉得行事的法則,緊緊跟隨行走天路。奉主耶穌的聖名, 阿們。
二、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j84qQryKfOI
三、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1/2/11 (四)
每日研經釋義 <馬太福音 15:29-39>
這段經文除了記載耶穌治好了一些抬到祂面前的病人外,也行了餵飽四千人的神蹟。這由少變多的神蹟明顯地與五餅二魚的神蹟類似卻不同!第一個不同是地點與時間的不同,這次是發生在加利利湖的東岸,「耶穌離開那地方,來到靠近加利利的海邊,就上山坐下。」(15:29)既是「靠近」加利利,就不在加利利境內,再參考「可7:31」耶穌走的路線,顯然是在東岸;同時,五餅二魚時,眾人坐在草地上(14:19),應是春天,這次是坐在地上,草已枯乾,應是半年後的夏天枯草期(15:35)。
一一第二個不同是對象的不同,東岸住的多是外邦人,五餅二魚的神蹟是以猶太人為主,這次卻以外邦人為主;第三個是人數與魚餅的數量不同,這次是七個餅、幾條小魚,餵飽了四千人!但兩個神蹟相同的是,都因著耶穌的憐憫(14:14,15:32)!可見,耶穌不只是關心世人靈魂的得救,也關心肉身的需要;而且,祂憐憫的愛無種族的界線。過去福音派的教會只關注救靈魂的福音工作,卻對物質需求與社會問題的關懷無動於衷!
一一今天請為所屬教會能更多關注社區服務與社會關懷的工作代禱。
~細語甘霖~Daily Devotional~
5/4(二)
別讓參加聚會變成打卡簽到喔~
經文:馬太福音15:3
耶穌回答說:「你們為什麼因著你們的遺傳犯神的誡命呢?」
默想:
一些基督徒與教會,承襲著教會的傳統,年復一年地守著聚會,然而卻忽略了神設立教會、設立敬拜儀式的內涵。我們千萬不要認為神所要的敬拜只是形式上的敬虔,祂曾經透過撒母耳指責掃羅王: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神要的不是我們只單單地守住誡命的形式,祂要的是藉由形式的呈現,我們能夠體會、明白誡命的內涵,認識祂是配得我們用敬畏的心來敬拜與事奉的主。
禱告:
主啊,求祢教導我明白祢的話語,曉得祢的旨意,使我不致成為一個只是形式上敬拜祢的基督徒;而是能夠因著真實地愛祢、敬畏祢,而活出自由、釋放,有聖靈內住的新生命的兒女。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https://youtu.be/ly2E5LoqC6U
記得訂閱按讚開啟小鈴鐺!
~讀經默想是生命成長的重要根基
~讓細語甘霖澆灌你屬靈生命
~將神的話語行在生活裡操練得勝的生活
連結至官網查看最新消息:https://www.tgcga.org/
~細語甘霖~Daily Devotional~
5/5(三)
人不要口是心非的愛情,神不要有口無心的敬拜
經文:馬太福音15:8-9
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默想:
有口無心是所有人都不喜歡的一種對話情況,然而許多基督徒在週復一週的聚會中,也落入了這種虛假的敬拜。神要的不是我們用美麗的詞藻、冗長的禱告,或是華麗的流程和儀式,但卻有口無心的來敬拜祂。祂渴望的是藉由崇拜的進行,我們的心被引導、能夠真正存著虔誠敬畏的心來到祂面前,並透過事奉與真實的敬拜,向祂獻上真誠的愛與尊崇。神所要的是口唱心和的讚美,是心悅誠服的敬拜。
禱告:
求主賜給我一顆真實愛祢的心,獻上我的身體為活祭,並用我的生活榮耀祢,勝過我口中的千言萬語。求主幫助我能看見祢的尊榮,看見別人的需要,並體貼祢的心意,勝過我只在乎自己的需要和想要。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https://youtu.be/EmaQzmnbmAc
記得訂閱按讚開啟小鈴鐺!
~讀經默想是生命成長的重要根基
~讓細語甘霖澆灌你屬靈生命
~將神的話語行在生活裡操練得勝的生活
連結至官網查看最新消息:https://www.tgcga.org/
~細語甘霖~Daily Devotional~
5/7(五)
謙卑是在神面前最好的姿態
經文:馬太福音15:25-28
那婦人來拜祂,說:「主啊,幫助我!」祂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 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耶穌說:「婦人,妳的信心是大的!照妳所要的,給妳成全了吧。」從那時候,她女兒就好了。
默想:
耶穌的回答讓許多人誤以為祂心高氣傲,但其實耶穌想透過那謙卑的迦南婦人,突顯猶太人因驕傲,反而得不著神恩典與醫治的問題。在猶太人眼中被看為狗的外邦人尚且都能得到主的醫治,那自稱為神兒女的以色列人,為何竟然得不著呢?謙卑是神賜福的管道,許多人經歷不到神的祝福,不是因為神不能給,而是我們驕傲地拒絕了神賜福的方式,也堵住了使我們蒙福的管道。你願在神面前更加謙卑順服嗎?
禱告:
主啊,讓我看見謙卑是得到祢所賞賜與醫治的關鍵,我不是應得,而是蒙恩,求祢賜恩予我。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https://youtu.be/fsoYBBeAKZU
記得訂閱按讚開啟小鈴鐺!
~讀經默想是生命成長的重要根基
~讓細語甘霖澆灌你屬靈生命
~將神的話語行在生活裡操練得勝的生活
連結至官網查看最新消息:https://www.tgcga.org/
~細語甘霖~Daily Devotional~
5/6(四)
金玉良言或是口出惡言,端看裡面裝什麼
經文:馬太福音15:11
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
默想:
人因為飲食不潔而生的疾病,通常過幾天都能好起來,但是因為人的幾句話而造成的心靈創傷,卻可能要花上漫長的歲月去修復,甚至是終其一生都很難復原的。主耶穌教導我們要謹守我們的口舌,不單單是要我們不口出惡言去污穢人,更重要的是要我們保守自己的心靈不受罪惡的影響。從一個人的言語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內心,你今天所說的話是否能夠造就人呢?
禱告:
主啊,求祢保守我的口、我的心,因為祢說:「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求祢賜給我一顆敏銳的心,並以祢的良善、聖潔充滿我,使我的口能夠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https://youtu.be/IR52z_XMfK4
記得訂閱按讚開啟小鈴鐺!
~讀經默想是生命成長的重要根基
~讓細語甘霖澆灌你屬靈生命
~將神的話語行在生活裡操練得勝的生活
連結至官網查看最新消息:https://www.tgcga.org/
~細語甘霖~Daily Devotional~
5/8(六)
你願成為神蹟的器皿嗎?
經文:馬太福音15:30
有許多人到祂那裡,帶著瘸子、瞎子、啞巴、有殘疾的,和好些別的病人,都放在祂腳前;祂就治好了他們。
默想:
當時很多人並不是耶穌的門徒,也不認識祂就是神的兒子,但只因看見別人身體的問題,就把他們帶到耶穌面前,尋求可能得到醫治的機會。當然耶穌並沒有讓那些人失望。今天你看見你身旁人們的需要與問題時,你是否相信只要把他們帶到耶穌的面前,就有機會改變與醫治呢?沒有行動,就沒有神蹟,讓自己成為神能夠行神蹟的器皿吧!為著身旁人們的需要,現在就開始帶出積極的行動吧!
禱告:
親愛的耶穌,祢是醫治者,祢的愛與憐憫,並不因為人們是否認識祢而吝嗇給予。然而我們常常看不見神蹟,是因為我們沒有付上行動,沒有把人們帶到祢的面前來尋求祢的醫治和幫助。求祢幫助我有積極的行動,開始帶領人們來到祢面前。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https://youtu.be/meK7V_eZiMw
記得訂閱按讚開啟小鈴鐺!
~讀經默想是生命成長的重要根基
~讓細語甘霖澆灌你屬靈生命
~將神的話語行在生活裡操練得勝的生活
~細語甘霖~Daily Devotional~
5/9(日)
你肯為主去憐憫人嗎?
經文:
馬太福音15:32
耶穌叫門徒來,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
默想:
你有一顆憐憫人的心嗎?你是否能看見別人的需要呢?耶穌把門徒叫來時,再次給他們上了一課。如果我們人塞住憐憫的心,我們要如何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呢?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指責問題,卻很少人願意像耶穌一樣,是主動去看見需要、解決問題的。假如我們身在那一群人之中,我們期望什麼樣的結果呢?感謝耶穌!祂沒有忽視那些人的需要,也不會忽視我們的需要。讓我們照著耶穌所做的去做吧!
禱告:
求主賜給我一顆願意給予和幫助人的心,並在我付出的過程中給我更多的智慧與能力,使我能夠成為祢在祝福人群的管道。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https://youtu.be/h1PX9wHHKNY
記得訂閱按讚開啟小鈴鐺!
~讀經默想是生命成長的重要根基
~讓細語甘霖澆灌你屬靈生命
~將神的話語行在生活裡操練得勝的生活
大直內湖教會24小時守望禱告網(第794週)
整體目標:全區歸主,普世宣教,神的國在台灣復興,為以色列求平安
『誰在門訓列國』
節錄自«靈戰-誰在門訓列國» - 全國禱告網路協會出版
有效地榮耀神:渴慕從我的生命自然流露出祂的生命
不管我們的歌聲多美好,我們多忘我地投入敬拜,那不一定等於敬拜神。阿摩司書5:21-24我厭惡你們的節期,也不喜悅你們的嚴肅會。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悅納,也不顧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要使你們歌唱的聲音遠離我,因為我不聽你們彈琴的響聲。所以神所著重的不是我們的音樂或恩賜。馬太福音15:8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耶穌說,這些百姓的心遠離了我,這些對我的敬拜是虛空的,因為他們沒有真實地用心。如果你我願意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那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上反映出神的所是。當你我越多渴慕我們的生命能夠自然地流露出祂的生命,其實就是有效地榮耀神。
在這個世代,太多的人口裡聲稱耶穌是他們的主,卻同時認為可以憑己意活出自己所要的方式,並且沒人能管;不只是有那麼多人如此思想,他們還在講台上教導,鼓勵會眾憑己意來生活,他們宣稱無論你犯什麼錯,都能得到耶穌的恩典。但是記得耶穌教導過我們,馬太福音7:21-22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這就是你我接下來要聚焦的--「神的國」。
耶穌來到世上不是讓你我加入某個俱樂部,祂來的目的是要我們每個人藉著祂的恩典,使我們的生命反映出祂的生命;使你我成為祂國度的兒女。誠如剛才說過,神的國從我們的心開始,但並不侷限於此,當我們有神的國在我們的心中,當我們明白我們是那個傳達「神的國」之信息,是那個見證人的時候,我們自然會做些事,使神的國彰顯在這世界上。約翰福音7:37-38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建立內在的屬靈泉源,並不是我們唯一的目標,不要讓這泉源只留在我們裡面,理當讓它流出來,去影響我們周遭的世界。這就是為什麼耶穌呼召我們成為地上的鹽,世上的光。
代禱事項110/05/09~110/05/15
「神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他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且照他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 約翰壹書3:23
► 以色列:
以色列極正統猶太教徒30日舉行篝火節活動時,發生嚴重踩踏事故,造成45名男性死亡,最小的只有9歲,另有上百人受傷。請為極正統猶太教徒早日得救,脫離宗教教條的束縛,心靈得自由代禱。
巴勒斯坦政府以「以色列阻撓選務」為由,宣布國會大選延期,令以巴衝突持續升溫,2日下午發生恐怖攻擊事件。求神醫治恐怖攻擊受難者,保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社會的平安。
► 國際:
印度新冠肺炎失控,此外,土耳其、伊朗和巴西也是疫情熱點,求神抑制持續變異並且傳播力增強的病毒!求神憐憫病痛中的確診者,賜下醫治及救贖,和足夠的醫療設備。
緬甸人民號召民眾響應5/2的「全球緬甸春季革命」,然而當日在緬甸各地的抗議活動,卻再添8人喪命,發生多起爆炸。求神興起緬甸的基督徒為緬甸求平安,保守被拘捕的百姓早日得到自由,得著救恩。
「G7七大工業國」(美加英法德義日)外長會議將在5月3日至5日於英國倫敦進行實體會談,商討中、俄、阿富汗和伊朗等問題,求主引導各國能看重公平正義、幫助需要的國家族群、維護國際秩序。
► 國家及城市:
4/22 世界地球日,台灣卻正逢 56 年來的大旱,多個水庫枯竭。此外,濱海居民及漁民濫倒垃圾及漁業廢棄物入海,西海岸海廢垃圾量佔全台 26%,求主赦免,也為全台重視環保代禱。
國內疫情持續擴大,已達社區傳播的邊緣。求主提升全民的防疫警覺,願意誠實告知接觸史,也特別保護高風險行業人員。為政府能取得足夠、有效的疫苗,制定合宜的防疫政策代禱。
最近警界發生「松山分局之亂」,此外,民進黨員趙介佑多次觸法卻享有特權,讓人質疑民進黨「黑幫化」,政治人物與警察、黑道之間有互利共生關係。求主保守政府敬畏神,整治政界警界的風紀問題。
► 地區:
5/17五旬節TI萬國萬民禱告殿特舉辦「王的婚筵」12小時敬拜讚美(假思恩堂舉行,歡迎掃QR code上網報名),請代禱。
大內之光協會每周更新的祭壇PPT及禱告卡已能在網站自行下載,求神祝福使用,讓更多人獲益。http://www.tiprayerhouse.org.tw/
感謝主,協會春季班課程已陸續結束。請為司琴班師生及新課程的規劃代禱。
◎「基督國度工人培訓中心暨TI萬國萬民禱告殿」訊息:
1. 協會的異象是連結大直內湖眾教會,在四方面齊心努力:敬拜禱告、普世宣教、慈惠行善、教育訓練;請為協會的事工推展及行政管理代禱。
2. 請持續為「放學回家兒童補習班」立案盡速通過代禱,目前還在招募人才,需要班主任、班導師、英數老師等,預計本月開始招生,暑假開課。
3. 協會目前每個月支出30-40萬元,5月另須繳房屋稅近33萬,求主供應。奉獻專戶: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台北富邦銀行(012)內湖分行,帳號00440102052226。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www.notion.so/2021-02-21-15-29-39-7ba896e2cb614bb8bd289e62db1f7051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8X8JXNbBbI
二、閱讀經文
馬太福音15:29~39
15:29 耶穌離開那地方,來到靠近加利利的海邊,就上山坐下。
15:30 有許多人到他那裡,帶著瘸子、瞎子、啞巴、有殘疾的,和好些別的病人,都放在他腳前;他就治好了他們。
15:31 甚至眾人都希奇;因為看見啞巴說話,殘疾的痊癒,瘸子行走,瞎子看見,他們就歸榮耀給以色列的上帝。
15:32 耶穌叫門徒來,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
15:33 門徒說:「我們在這野地,哪裡有這麼多的餅叫這許多人吃飽呢?」
15:34 耶穌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有七個,還有幾條小魚。」
15:35 他就吩咐眾人坐在地上,
15:36 拿著這七個餅和幾條魚,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15:37 眾人都吃,並且吃飽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筐子。
15:38 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共有四千。
15:39 耶穌叫眾人散去,就上船,來到馬加丹的境界。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羅馬書3~6
https://www.notion.so/02-21-3-6-015ced9b20f14b43a2b45900a60c7e26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B5gFSKe4SA
3.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www.notion.so/2021-02-20-15-21-28-505fc91bc615456680956b0e492d1fc8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MfzJsjZ9Ow
二、閱讀經文
馬太福音15:21~28
15:21 耶穌離開那裡,退到泰爾、西頓的境內去。
15:22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
15:23 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
15:24 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
15:25 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
15:26 他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
15:27 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
15:28 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她女兒就好了。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羅馬書1~2
https://www.notion.so/02-20-1-2-9c62b6cc66b148a1b1d09e7401add325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F-FcMZfcU
3.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www.notion.so/2021-02-19-15-1-20-87bf3b5a28714efcb7e93d624c3279ac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o64Ptu4Gs
二、閱讀經文
馬太福音15:1~20
15:1 那時,有法利賽人和文士從耶路撒冷來見耶穌,說:
15:2 「你的門徒為甚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
15:3 耶穌回答說:「你們為甚麼因著你們的遺傳犯上帝的誡命呢?
15:4 上帝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15:5 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
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藉著遺傳,廢了上帝的誡命。
15:7 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
15:8 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
15:9 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15:10 耶穌就叫了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要聽,也要明白。
15:11 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
15:12 當時,門徒進前來對他說:「法利賽人聽見這話,不服(原文是跌倒),你知道嗎?」
15:13 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
15:14 任憑他們吧!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
15:15 彼得對耶穌說:「請將這比喻講給我們聽。」
15:16 耶穌說:「你們到如今還不明白嗎?
15:17 豈不知凡入口的,是運到肚子裡,又落在茅廁裡嗎?
15:18 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這才污穢人。
15:19 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凶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
15:20 這都是污穢人的;至於不洗手吃飯,那卻不污穢人。」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使徒行傳26~28
https://www.notion.so/02-19-26-28-a4054fb359634c3eb521810a82f6ae3b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MZVWTZS8M
3.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今日主題:形式和真義,哪一個更重要?
決心應用:你的信仰生活中,有哪些是拘泥於形式的行為?為了發自內心跟隨、事奉主,你今天決定要怎麼做?
太15:1-11
法利賽人質疑耶穌的門徒吃飯前不洗手違背傳統,耶穌卻說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以人的遺傳犯神的誡命。「各耳板」的律例規定,獻給神的財物不能轉作其他用途,文士和法利賽人容許人濫用這規定、鑽漏洞,將家產作許願式的奉獻給神,作為逃避供養父母責任義務的藉口,私下仍照舊擁有這些財物,違背了「十誡」中「當孝敬父母」的誡命。耶穌斥責他們是假冒為善的人,藉著傳統,廢了神的話,嘴上說敬畏神,內心卻遠離神,表裡不一。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清潔,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箴16:2)。若我們單單遵行宗教禮儀,聲稱尊敬神,沒有讀經、沒有禱告靈修生活、沒有聚會彼此相交扶持、沒有時時查驗自己的行為是否漠視神的吩咐、是否符合神的心意,那這樣的敬拜其實心是遠離祂,沒有意義,也無法騙得了神。我們必須用真誠的心靈和行動敬拜神,向神敞開、接受神的引導,便能按著神話語的真義,表裡合一,活出合神心意的生活。
今日主題:要有清潔的心
決心應用:你何時曾因心懷惡念,對他人造成不好的影響?為了除去心中種種惡念,為他人帶來益處,你決定要怎麼做?
2022/07/06
太15:12-20
在14節耶穌說法利賽人瞎子領瞎子,法利賽人看重的是外表行為,卻忽略神的誡命,他們能說不能做,「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的人」(提後3:5)。其實,他們對神的真理一無所知,因此,耶穌對他們評價是,「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v.14)。當然,他們對祂非常的不服。耶穌又說,會玷污人的有心裡種種的「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v.19)
從14節中,我反思自己對主真理我有用真誠的心去明白神的心意嗎對主的愛到底有多深呢?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嗎?在19-20節中耶穌指出了人心裡有種種的惡念,人的意念很敗壞,人心中的惡念會對自己和他人會造成負面的影響。主看重是我們是有一顆清潔的心及心裏的正直,唯有我們與主天天的連結靠著主耶穌才能勝過一切的惡念。求主耶穌保守我們心思意念,造一顆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感謝讚美主。
>>>>>主寶貴的話語是人腳前的燈,路上的光,使祂的子民能夠榮神益人。
今日主題:照你所要的成全你吧
決心應用:你何時曾因對神失去信心,而放棄原本向神呼求的事情?為了持續在信心中祈禱,經歷主的恩典,你決定要怎麼做?
2022/7/7
今日主題:照你所要的成全你吧
馬太福音15:21-31
這段經文主要是在談論一個迦南婦人的信心。耶穌來到外邦人所居住之地時,遇到一位迦南婦人,懇求耶穌救她被鬼附的女兒,然而,耶穌卻一言不答,而這婦人一直跟著,耶穌的門徒看見這情況,祈求耶穌打發她走。耶穌對婦人說:「我奉差遣,只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v.24)耶穌講這句話給婦人聽,希望這婦人能諒解耶穌服事對象是以色列人為主,盼望這婦人聽了這番話能知難而退,沒想到這婦人仍不死心,繼續懇求耶穌救她的女兒。
雖如此,耶穌還是不為所動,又再一次告訴這婦人說:「拿孩子的餅丟給小狗吃是不妥的。」(v.26)這婦人聽懂耶穌的意思,她是外邦人本不配來向耶穌祈求幫助,但她知道耶穌是她女兒的希望,所以她不顧一切,再次懇求耶穌說:「主啊!不錯,可是小狗也吃牠主人桌上掉下來的碎屑。」(v.27)這句話打動了耶穌憐憫世人的心,於是對這婦人說:「妳的信心很大,照妳所要的成全妳吧!」(v.28)當耶穌說完這句話,她女兒便得著醫治。
藉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學習這位迦南婦人的作法,任何人只要憑著信心、謙卑的來到神的面前,誠實的承認自己需要耶穌,耶穌是主,不論他的身份、地位如何,都能成為神施恩救恩的對象。
祈求主幫助我們這些屬神的兒女,也要有這樣堅定的信心,不管別人怎麼看待我們的信仰,我們就是要全心仰望耶穌,並跟隨耶穌;生命中縱使遇到再大難事,相信耶穌都可以為我們解決。
>>> >堅定信心,緊緊跟隨,與神同行。
今日主題:參與在主施行的神蹟之中
決心應用:在你生活所接觸到的人群中,有哪些使人苦惱的現實問題?為了被主使用來服侍他人的需要,進而經歷主所施行的奇妙神蹟,你決定要怎麼做?
太15:12-20
當耶穌在加利利傳天國的福音和醫治的事工時,看到一群人跟著耶穌已經三天,沒吃東西,耶穌就憐憫他們。但門徒們雖然已經經歷過耶穌行「五餅二魚」的神蹟(太14:13-21、可6:37-44、約6:1-15),他們仍沒有信心,向耶穌回應現實的困難。
當時耶穌問還有多少食物後,拿起了僅有的七個餅和幾條魚,祝謝後分給門徒們,耶穌願意使用門徒們,透過他們服事眾人,就讓門徒們分給眾人,結果,不但讓在場的四千位成年男性和婦女,孩童都吃飽,剩下的碎屑還能裝滿七個筐子(v.37-38)。
門徒們,也就是現今的基督徒們要學到,無論在任何環境,不要灰心,要有信心的眼光,相信主耶穌的能力!祂給我們跟隨祂的人,總是賜予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
>>>>>潔淨我們屬靈的眼睛,無論環境如何,願意為主所用,並經歷神的大能。
心得:
耶穌引用先知的話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他們的心卻遠離我。他們把人的規條當作教義教導人;他們拜我也是枉然。法利賽人非常注重遵守律法,他們也嚴格要求自己這麼做。法利賽人和文士是一群受百姓敬重的人,耶穌卻指出他們犯了嚴重的錯誤:他們看重的是外在的形式-規條(要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卻不明白上帝設立律法的用意。十誡雖然看似簡單扼要,卻蘊含了上帝對我們的心意,包括我們與祂的關係,以及我們與他人的關係。
耶穌明明地教導眾人,律法中最大的誡命是要全心愛上帝,也要愛人如己。我想,這就是我們今天可以依循的總原則,在考慮要「做什麼」、「怎麼做」的時候,也檢核自己是否有愛上帝的心,是否有愛人的心。
禱告:
親愛的天父,祢就是愛,祢在日常的每一個層面向我們彰顯祢的愛,祢也透過律法表達愛。聖經上說,我們愛,因為祢先愛我們。我希望能多明白一點祢的愛,好使我也能夠更深地愛祢,並且學習愛他人。因為我們是被神的愛驅動,而不是被律法規條限制。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9/28/從心裡發出
【經文】馬太福音15章12-20節
有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進行了一項名為「挪亞方舟行動」的救援任務。或許動物愛好者覺得這名稱聽起來十分有趣,但協會的工作人員卻感覺是一場惡夢。有人舉報,位於紐約長島的一棟房屋經常發出動物的吠叫聲與惡臭。工作人員抵達現場後,發現有400多隻動物缺乏妥善照顧,生活在非常髒亂的環境中。後來工作人員逐步把這些動物全都移走。
我們或許不會把數百隻動物關在髒亂的環境裡,但耶穌指出,你我可能會讓各種罪惡的思想與行為盤據於心中,這些邪情私慾都需要被揭露並被移除。
當耶穌在教導門徒什麼能使人潔淨與不潔時,提到使人變得污穢的,不是因為吃飯前沒有洗手,或吃了不潔之物,而是一顆邪惡的心(馬太福音15章17-19節)。我們內心的惡臭,最終會從我們的生命滲透出來。耶穌還列出一些「從心裡發出」的惡念惡行(19節)。沒有任何外在的宗教活動或儀式能使之潔淨,我們需要上帝來改變我們的心。
我們可以實踐耶穌所說由內而外的潔淨,讓耶穌進入我們內心的污穢之處,清除那些導致惡臭的事物。當耶穌揭露我們內心所發出的一切時,祂會幫助我們在言語行為上能合乎祂的心意,使我們的生命散發出令祂喜悅的香氣。
【思想】
為何經常省察自己的內心如此重要?
你如何尋求上帝的幫助來潔淨你的心?
【回應】
慈愛的上帝,我的心實在敗壞,求祢潔淨我的心。
12/12-12/18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 為進入命定:得勝的宣告
願神興起,使他的仇敵四散,叫那恨他的人從他面前逃跑。他們被驅逐,如煙被風吹散;惡人見神之面而消滅,如蠟被火鎔化。惟有義人必然歡喜,在神面前高興快樂。(詩68:1-3)
我們宣告:神在中華民國興起,使攻擊我們國家的仇敵四散。那敵擋神、恨神的黑暗權勢都要從神的面前逃跑。牠們要被驅逐,如煙被風吹散。神向台灣全地百姓彰顯,惡人見神的面,敵擋的心要如蠟被火融化。我們宣告,在中華民國,因信稱義的義人必然歡喜,在神面前高興快樂!
2.為萬民:罪與傷
藐視鄰舍的,毫無智慧;明哲人卻靜默不言。往來傳舌的,洩漏密事;心中誠實的,遮隱事情。(箴11:12-13)
我們為台灣百姓習慣在人背後說閒言聽閒話的罪悔改。求主赦免我們按自己的判斷在人後毀謗他人、損人名聲,製造許多的紛爭擾亂。求主斷開台灣百姓傳舌的鎖鍊,願聖靈常常禁止我們說別人的閒話,潔淨我們的心,潔淨我們的口,賜我們清潔的舌頭,說造就人的好話。
3.為政府和首長
你要在外頭預備工料,在田間辦理整齊,然後建造房屋。(箴24:27)
a)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有11047位當選人,12/25要就任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民代表、村里長及直轄市原住民自治區的區長及區民代表。我們禱告,這一批從政者能夠預備整齊,成為神將中華民國帶進命定的器皿,不僅預備好自己、預備家庭、預備好團隊,也能預備好面對治理範圍的各種挑戰和困難。求主賜給他們智慧、謀略、知識、聰明和能力,求主把一種敬畏真神的心建立栽植在他們的裡面,並興起地方上的教會牧者來牧養他們,將主的善道教導他們遵行。也求主保守地方各級政府的公務人員能適應新主管的領導風格,繼續忠心服務民眾。
b)繼續祝福蔡總統及政府首長,能夠重新調整腳步,預備整齊,帶領中央政府的施政進入合神心意的治理。
4.為教會:兒子的心
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路15:29-32)
在耶穌的比喻中,不管是迷途知返的小兒子,或是一直在家努力工作的大兒子,都存在著雇工心態,不相信父親會無條件愛自己、對自己好。這是教會中普遍的現象,不管是跟神的關係或跟人的關係,即使有兒子的名份卻帶著雇工的心,以致容易爭競、嫉妒、苦毒、怨懟等負面情緒,不得安息。我們為台灣教會的雇工心態向神悔改,求聖靈幫助我們恢復兒子的心,能信任父神及屬靈父母,並深知神的一切都是我們的,好讓我們在教會中享受愛的關係,心中歡喜快樂!
5.為兩岸四地
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太15:13)
我們繼續為兩岸四地的政權能夠與天上國度對齊禱告。求主以大能介入台灣、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的政治體,將不是天父栽種的思想、學說、主張、意識型態和信念,全都拔出來,以神國真理取而代之。求主引導兩岸四地的政治體進入轉化!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城市進入命定:城市24/7禱告城牆
我們為撰寫代禱事項的同工禱告,求主保守他們的心,引導他們更多認識神,並能持續專注尋求,明白神的心意。也為台灣西海岸24/7禱告城牆的建造禱告,求主在台中、彰化、雲林和嘉義的教會動工,賜下敞開的門,引導各地教會加入守望的行列。
2.為城市進入命定:聯禱會更新
我們為各區聯禱會主席禱告,包括白啟仲(萬華)、李家忠(中正)、洪華美(大同)
、蘇郁修(士林)、王政弘(北投)、李怡瑱(內湖)、楊雅莉(文山)、吳嚴明(大安)、張漢業(中山)、邱雪萍(松山)、張其嵩(南港)、王道玥(信義)等牧者。求主更新他們,使他們成為新皮袋,能夠跟上聖靈的步伐,成為主更新聯禱會的器皿。
3.為12行政區的突破:萬華區
萬華區,舊稱艋舺,共36里723鄰,總人口172768人(2022.11)。萬華區是台北市街的起源,也是幫派、廟宇、娼妓、流民問題嚴重的區域。我們為此地呼求主,求主聖靈突破黑暗的轄制,引導萬華居民得以在靈裡看見主耶穌,領受救恩。求主賜下寬大又有功效的門,帶領教會在各社區、社群中傳揚福音,領人歸主。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奧地利
奧地利共和國位於中歐,因阿爾卑斯山的緣故,是一個山地內陸國。奧地利是當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約892萬人,74%的奧地利人信奉基督教(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奧地利有極美的教堂建築,但這些教堂都一個個成了觀光景點,卻沒有心靈誠實的敬拜。我們為奧地利基督徒的甦醒禱告,求主震動人心,使教會不再沉睡、冷漠,求主復興教會,不僅能堅守基督信仰,並且能進一步影響社會國家。
2.守望國際局勢
我們繼續為俄烏戰爭禱告。求主將和睦的心志賜給兩國的領導人,引導雙方能進入和平談判,解決領土的爭端。求主保守俄烏邊境百姓的平安!
敬拜詩歌:曾否在 (讚美7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DQ1Hl6uKtI&t=3s
一、安靜:主的話是生命的糧,我等候祢的話語。
二、讀經:馬太福音 14:13-21;15:29-35
1. 重點說明:
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從這兩段經文記載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耶穌把餵飽數千人,這棘手的問題交給門徒來處理(14:16,15:32)。主並非故意刁難他們,而是希望透過這事,讓他們學習為別人的需要而倚靠神。或許你會質疑:「難道耶穌不知道這幾千人的需要,哪是區區十二個門徒可以應付得來?」神用行動實際教導他們如何服事人的需要—把「僅有」的餅魚獻在主手中,透過「主的大能」就能分給「一切」所需要的人,並且豐盛有餘。(14:20-21)
2. 鑰節:耶穌叫門徒來,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太 15:32)
三、默想:
■面對這不可能的任務,門徒的反應為何?(14:15、15:33)
■耶穌如何透過實際行動來教導他們?(14:19、15:36)
■如果我是門徒,收到主交辦的這個任務,我的感受會是如何?我的餅和魚是什麼?我可以怎樣讓主使用,以滿足神愛世人的心意?
四、禱告:主啊!區區的五餅二魚,卻看見主不可限量的恩典。謝謝祢使用我所獻上的有限,成為他人無限的祝福。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馬太福音 14-15 章
閱讀: 詩篇6篇 | 全年讀經進度: 出埃及記7-8章;馬太福音15章1-20節
我因唉哼而困乏。—詩篇6篇6節
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年)是十九世紀法國的詩人及小說家,親身經歷了法國社會及政治的動盪時期,《悲慘世界》或許是雨果最為人知的經典著作。經過一個世紀後,這本小說改編成了音樂劇,成為我們這世代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這並不令人感到訝異,正如雨果曾說:「音樂表達了那些不能言喻卻又無法對其保持沉默的事物。」
撰寫詩篇的詩人也深明此理。他們寫的詩篇和禱文,讓我們誠實地反思生命的景況及其不可避免的痛苦,並能觸及我們心靈深處無法言喻的傷痛。在詩篇6篇6節,大衛喊道:「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淚,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濕透。」
在鼓舞人心的聖經詩篇裡竟包括了這些真實感受,讓我們得到莫大的激勵。這個事實鼓勵我們可以將恐懼交託給上帝,祂樂見我們來到祂的面前尋求安慰及幫助,並接納我們內心真實的感受。
音樂可以使我們在難以言喻的情況下,表達自己的感受,然而不論是歌唱、禱告或默默地哭泣,上帝都會進入我們的心靈至深之處,將祂的平安賜給我們。
你如何向上帝禱告?知道上帝容許你
以最真實的自己來到祂面前,這讓你有何感受呢?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接納我,並我所有的痛苦、
恐懼、掙扎及失望。謝謝祢要的是我坦誠的心,而不是「標準」或經過「粉飾」的禱告。
作者: 柯貝爾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詩篇第6篇大衛所發出的禱詞,會讓人聯想到在約翰福音12章27節,耶穌即將面對十架死亡時的痛苦呼求。大衛和耶穌都相信上帝的憐憫和慈愛,他們都被仇敵環繞,而這些仇敵正是他們自己的同胞。不過,大衛遭人抵擋的緣由多是出自他個人的軟弱和失敗,而耶穌被仇敵追擊則是因祂揭露宗教領袖們的偽善。大衛祈求上帝救他脫離死亡(詩篇6篇4-5節),但耶穌的目的卻是要受死,為要拯救祂的仇敵,而不是救自己脫離仇敵(約翰福音12章23-26節)。耶穌遭受的苦難,遠遠超過大衛所懼怕的苦難。藉著戰勝死亡,耶穌使那些恨祂的仇敵,有機會尋求上帝的憐憫和永恆的愛。
狄馬汀
閱讀: 馬可福音10章26-3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出埃及記9-11章;馬太福音15章21-39節
彼得就對祂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祢了。」—馬可福音10章28節
英國的富能仁(James O. Fraser,1886-1938年)決定不再追求成為英格蘭的鋼琴演奏家,而是要服事中國的傈僳族。美國的范德(Judson Van DeVenter,1855-1939年)放棄發展藝術事業,選擇投入佈道事工,後來更寫了聖詩《一切全獻上》。他們願意為了耶穌去服事別人,而放棄自己的藝術事業,前往上帝呼召他們去的地方,他們的付出令人難忘。
雖然投身藝術行業是很多人追求的理想,但這兩個人卻相信,上帝呼召他們放棄自己的事業去從事另一份工作。或許那啟發他們的,是耶穌勸告一個富有的年輕官吏,變賣所有的產業來跟從祂(馬可福音10章17-25節)。彼得目睹了他們的互動,便對耶穌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祢了」(28節)。耶穌向彼得保證,凡跟從祂的人「在今世得百倍」並得永生(30節),但祂必按自己的智慧賜予人,因為「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31節)。
無論上帝把我們放在哪個崗位,祂都希望我們每日將自己的生命全然獻給基督,順服祂溫柔的呼召並跟從祂。不論是在家中、辦公室、社區或是異國他鄉,我們都能以自己的才幹和擁有的資源來服事祂。當我們如此行,祂就會感動我們去愛人,並能無私地為別人付出。
當論及有人為耶穌作出犧牲時,你會先想到誰?
上帝要你如何獻上自己呢?
主耶穌,當我為榮耀祢而服事祢及周遭的人時,
求祢幫助我能為了祢,將自己的一切全然獻上。
作者: 潘艾梅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猶太人認為,財富是上帝對人們遵守律法所給予的獎賞(申命記28章1-6節)。在馬可福音10章17-22節,有一個財主聲稱,他從小就忠實地遵守律法,因此他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永生。可是,當耶穌要財主變賣一切產業來跟隨祂時,財主卻不願意,因為他更愛自己的錢財;相反地,耶穌的門徒撇下了家人和工作來跟隨基督(馬太福音4章18-22節,9章9節)。彼得誇口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祢了」(馬可福音10章28節)。耶穌告訴門徒,跟隨祂而得到的賞賜,將遠超過他們失去的一切,但祂也警告說,他們必定會遭遇逼迫(30節)。跟隨耶穌就是要服事祂,這將包括受苦(8章34–36節;約翰福音15章20節)。耶穌還勸誡門徒,不要因為他們比其他人犧牲更多,或最先跟隨耶穌而看不起別人,祂說:「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馬可福音10章31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分享者:黄惠光牧师
日期:08.07.2022 (星期五)
经文:马太福音 15:32 - 39
链接:https://youtu.be/R-4NEn96Fbk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着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太15:22-28)
可憐我……——在前往推羅、西頓的途中,一位婦人跑出來向主哭求:「大衛的子孫,救救我的女兒!」
她並不屬於彌賽亞的百姓,知道自己被排除在外,所以她說:「我相信祢是猶太人的彌賽亞,就是人人期待的那位。雖然我是個化外人,祢難道不能可憐我嗎?」
此處用來形容她哭求聲的希臘文Krauge是個擬聲詞(onomatopoetic),模仿的是哭求的聲音,像一隻老烏鴉的哭泣聲:「呱、呱。」她那惱人的Krauge聲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引人注意。
如果你什麼也沒有,只有「需要」,你要如何得到神的關注呢?這婦人告訴我們,只要有需要就夠了。
她不按牌理出招,也沒有後顧之憂;她沒有等候時機或考慮用什麼態度說話,只是大膽地在神後面一直「Krauge, Krauge……」(呱呱吵),讓耶穌知道她的需要,因為她實在別無他法。
你是否有值得「呱呱吵」的需要呢?你為何還不向神哭求呢?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很难向人哭求,因为人没有恩典,即便有也常常包裹着利益和骄傲,但是我们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向神哭求,因为祂是天父,祂是救主,在祂的恩典面前人人平等。
恩典是给渴望恩典之人的,人人都需要恩典,但恩典只属于想要恩典的人,一个富足的人很难想要恩典,一个骄傲的人很难想要恩典,所以恩典是给穷人和谦卑人的。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观点有态度的,但这些在恩典面前都不需要,因为恩典不是交换,而是白白地自上而下地赐下,只有常常向下低头向上仰望的人才能活在恩典中。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着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太15:22-28)
可憐我……——我們都害怕被人拒絕——「你不屬於我們!這裡不歡迎你!」「不要煩我,你沒有看到我在忙嗎?」這種事多少發生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都曾被人排擠,嘗過不被歡迎的羞恥感,以及被孤立、拒絕的難堪!
馬太福音用eleeo(中文翻譯為「憐憫」,準確來說應該是「仁慈」)來形容這位非我族類的婦人的懇求。但若以希臘思維去解讀這字,便錯失了「憐憫」的意義。在希臘文化中,「憐憫」不是律法和義務上的考量,而是屬於心理情緒上的反應。當我們接觸不該受苦的人,便會捲入憐憫的情緒中,對這人的困境有所反應。
所以希臘式的思維,若見到不該遭受苦難的人時,憐憫會油然而生;但看見某人活該受苦時,就不會產生憐憫之情,任憑他咎由自取。
然而,舊約教導的「憐憫」不是取決於情緒的反應,而是立約應許的義務,即較強一方需對較弱一方施仁慈,凡有能力者皆有義務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希伯來的「仁慈」一字,反映了神對祂百姓義無反顧的幫助;「仁慈」也顯示了神對祂所造之物的愛。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和我们的第一关系就是怜悯和被怜悯的关系,当我们拒绝这层关系时,神和我们的关系才沦为审判与被审判的关系,迦南妇人首先是被审判的对象,却升级为被怜悯的对象。
恩典的确是白白赐下的,但却不会给与拒绝恩典的人,恩典不能赚取,但必须祈求,被动得到的恩典只是能够享福的恩典,不是能够得赎的恩典,也不是能够带来改变的恩典。
作为有神形象的人,我们也应该像神一样怜悯与施恩,但不是出于道德义务和情绪波动,而是作为对得到神恩典的回应和偿还,不是我们施恩,而是神借我们向祂爱的人施恩。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着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太15:22-28)
可憐我……——希臘哲學並沒有創造者和審判者,只有法律上的對錯。心存憐憫這個情緒,使他們感到害怕,感到理智不受控,感嘆命運瞬息無常。似乎人因着憐憫,把自己置於軟弱的境地。
但神的憐憫截然不同,在還沒有立約以前祂就已經愛我們了。其實祂給我們的幫助,並不在於我們有否持守立約的條件,反之我們最需要神的時候,正是在我們破壞了與神的關係之時;在我們還是「外人」的時候,神就渴望將祂的愛和仁慈澆灌在我們身上。
「仁慈」,是向有需要的人施加的善舉。「仁慈」,不是同情,也不是社會義務,而是我用自己的手來抬起你的手,是一種親自參與的行動。
「仁慈」是約的一部分,它不是軟弱的跡象。其實,「仁慈」顯示出神的能力。祂是那麼大有能力,甚至能夠在完全了律法條件的情況下,將我們從刑罰中釋放出來。
耶穌曉得「仁慈」就是犧牲,是甘心放棄了選擇的犧牲。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的怜悯不是应该怜悯,也不是想要怜悯,而是神的本性,当我们渴望怜悯时,就是我们的灵魂在呼唤神,当我们心存怜悯时,就是我们最像神的时候。
当耶稣向迦南妇人发起挑战时,是为了让她能够与自己共情,因为医治本身不能改变人真正的命运,但被怜悯者若能经历怜悯者的牺牲才能带来真改变。
我们祈求神怜悯,不光因为我们有需要和有软弱,更因为我们有罪,扎根于我们生命的罪性才是我们最大的软弱和疾病,不面对罪,怜悯没有任何功用。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着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太15:22-28)
可憐我……——憐憫是有代價的。當這位婦人向主耶穌不住地「呱呱叫」時,她求的不是主耶穌的同情,而是求犧牲!她渴望並要求這位大衛的子孫,放棄其猶太人彌賽亞的角色,也把她看為神的受造物,也是一個值得愛的人,而施以援手。
「仁慈」,是耶穌生命的總結詞,祂為此付上了巨大代價放棄神的身分,成為人類敵擋神的一份子。
「仁慈」也讓父神付出了代價——祂為了那些本來就該死的人,犧牲了祂的愛子,自己承受着難以言喻的悲哀,還要眼睜睜地看着恆久所愛的兒子遭人拒絕和藐視。為了憐憫,三一神付出了極重無比的代價。
主耶穌並沒有坐視我們咎由自取的行為,祂為此做出了犧牲,是「憐憫」這個字的最高體現。現在你明白這個字的意義了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就是的外邦人,若没有福音我们就在神的恩典和怜悯之外,所以耶稣并不是在侮辱迦南妇人,而是要让她定位自己蒙恩的身份和了解蒙恩所产生的代价。
每当我们祈求怜悯和恩典时,我们不光要知道这是神所喜悦的,还要知道神曾经付上了多么大的代价,这样我们才能平衡恩典的无偿和无价,恩典才会有效。
恩典是白白获得的,我们不需要偿还,但不是白白给予的,因为神付上的代价无法计算,神不允许我们赚取恩典,那是对神的侮辱,但神也不允许我们轻看恩典,那是对神的嘲笑。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耶穌卻一言不答。」(聖經馬太福音十五章 23 節)
「祂…必…默然愛你。」(聖經西番雅書三章 17 節)
一個受苦的神的孩子讀到這兩句話,或許會希奇。你正在渴望主安慰的聲音「你們可以放心」(約翰福音十六章33節), 或者「不要怕,因為我與你同在」, 可是等了許久,一點得不著甚麼,「耶穌卻一言不答」。
當神聽見我們哀聲哭訴的時候,祂的心常頂難受,因為祂看見我們還是這樣軟弱、這樣急躁,還不能懂得祂不答的美意, 我們的目光還是這樣短視。
主的不答,並非是拒絕,乃是表示祂的默許和深深的同情。
失望的基督徒阿,「你為何憂悶?」(聖經詩篇四十三篇 5 節)即使祂靜默不答,你「還要稱謝祂」。讓我們聽一個故事, 並仔細領會裏面的教訓。一個基督徒夢見三個同作肢體的姊妹跪著禱告。她看見主漸漸走近她們。
當祂走到第一個姊妹面前,祂臉上帶著榮光和愛,俯下身去,用頂溫柔、頂甜蜜的聲音安慰她、勉勵她。
隨後祂走近第二個姊妹身邊,只伸出祂的手來在她額上一按,點點頭走了。
最末後,當祂走過第三個姊妹那裏,祂一聲不響,連看都不看,就去了。那個作夢的基督徒自言自語的說道:「第一個姊妹, 一定靈命頂深,所以主頂愛她;第二個姊妹也不錯,可是不及第一個;第三個姊妹,一定在甚麼事情上得罪了主,深深地傷了主的心, 所以主不屑睬她。」
「我不知道她究竟作錯了甚麼?為甚麼主對待她們有這麼大的不同呢?」當她正在猜疑之間,主站在她旁邊說:「無知的婦人! 你完全誤會我。那第一個跪著禱告的女人最軟弱、最幼稚。她時刻需要我的扶持與眷顧,否則她在我的窄路上簡直一步都不能行。 她時刻需要我的愛和幫助,否則她就會失敗、跌倒。」
「那第二個跪著禱告的女人較好得多,她有較強的信心和較深的愛,我能夠信任她在無論甚麼環境中因我而站住。」
「那第三個跪著禱告的女人,(就是我似乎不去注意,把她略過的那一個,)她的靈命頂高、頂深,她的信心和愛心鼎大、頂強, 我正用一種猛烈的方法訓練她,為著她將來最高、最聖潔的事奉。」
「她已經完全認識我,完全信任我,她不需要能聽、能見、能摸、能感覺的幫助。她不因我所安排給她的環境而喪志、灰心、跌倒。 雖然理由不能通過,天性不能佩服,她還是絕對順服我,因為她知道我的用意是為她將來永遠的榮耀,我所作的,她如今雖然不知道, 後來必明白。」
「我默然愛她,因為我愛她的心不是言語所能表達的,也不是人心所能領會的。」
如果你知道祂默然的奧祕,讚美祂,祂就會「行奇妙的事」(聖經出埃及記卅四章 10 節),因為每一次祂收回恩典,就是要你更認識、 更愛那賜恩者。——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