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利未記20:1-8
20:1 耶和華對摩西說:
20:2 「你還要曉諭以色列人說:凡以色列人,或是在以色列中寄居的外人,把自己的兒女獻給摩洛的,總要治死他;本地人要用石頭把他打死。
20:3 我也要向那人變臉,把他從民中剪除;因為他把兒女獻給摩洛,玷污我的聖所,褻瀆我的聖名。
20:4 那人把兒女獻給摩洛,本地人若佯為不見,不把他治死,
20:5 我就要向這人和他的家變臉,把他和一切隨他與摩洛行邪淫的人都從民中剪除。
20:6 「人偏向交鬼的和行巫術的,隨他們行邪淫,我要向那人變臉,把他從民中剪除。
20:7 所以你們要自潔成聖,因為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20:8 你們要謹守遵行我的律例;我是叫你們成聖的耶和華。
默想:
1.現今我們應該不太可能把兒女獻給摩洛,但我們是否有可能讓其他事物,成為我們自己或我們兒女的主宰,讓這些事物來控制我們,影響了我們與神的關係?我們又如何讓神成為我們自己和我們兒女的神和主宰?
摩洛在利未記中,應該不是專指亞捫人特定的神明,而是指異教崇拜。因此上帝要摩西告誡以色列人的,不只是摩洛這個特定的神明崇拜而已。
2.為什麼其他人「佯為不見」,也要跟著受刑罰?
4~5節「那人把兒女獻給摩洛,本地人若佯為不見,不把他治死,我就要向這人和他的家變臉,把他和一切隨他與摩洛行邪淫的人都從民中剪除。」
「佯為不見」:新譯本翻譯為:掩目不看,原文直譯為:為了使到隱藏而掩眼。對於其他人犯罪得罪神,我們若是不關心、不在意,甚至替他遮掩罪行,這不是神所喜悅的。
3.我們成聖,是因著我們自潔,或是因著神叫我們成聖?
7節「你們要自潔成聖」,8節「我是叫你們成聖的耶和華」。
聖是一個關係的詞語...因為神是聖的,所以與祂相交的人,必須成聖...與神的相交不單是成聖的原因,也是成聖的方法...條例目的並非要努力爭取成聖,而是引導人倚靠使人成聖的神。(摘自洪同勉《天道聖經註釋──利未記》)
經文:
利未記20:9-21
20:9 凡咒罵父母的,總要治死他;他咒罵了父母,他的罪(原文是血;本章同)要歸到他身上。
20:10 「與鄰舍之妻行淫的,姦夫淫婦都必治死。
20:11 與繼母行淫的,就是羞辱了他父親,總要把他們二人治死,罪要歸到他們身上。
20:12 與兒婦同房的,總要把他們二人治死;他們行了逆倫的事,罪要歸到他們身上。
20:13 人若與男人苟合,像與女人一樣,他們二人行了可憎的事,總要把他們治死,罪要歸到他們身上。
20:14 人若娶妻,並娶其母,便是大惡,要把這三人用火焚燒,使你們中間免去大惡。
20:15 人若與獸淫合,總要治死他,也要殺那獸。
20:16 女人若與獸親近,與牠淫合,你要殺那女人和那獸,總要把他們治死,罪要歸到他們身上。
20:17 「人若娶他的姊妹,無論是異母同父的,是異父同母的,彼此見了下體,這是可恥的事;他們必在本民的眼前被剪除。他露了姊妹的下體,必擔當自己的罪孽。
20:18 婦人有月經,若與她同房,露了她的下體,就是露了婦人的血源,婦人也露了自己的血源,二人必從民中剪除。
20:19 不可露姨母或是姑母的下體,這是露了骨肉之親的下體;二人必擔當自己的罪孽。
20:20 人若與伯叔之妻同房,就羞辱了他的伯叔;二人要擔當自己的罪,必無子女而死。
20:21 人若娶弟兄之妻,這本是污穢的事,羞辱了他的弟兄;二人必無子女。
默想:
1.和19章一樣,當神給予以色列人關於人的律例時,最優先講的是哪種關係?為什麼?
9節「凡咒罵父母的,總要治死他;他咒罵了父母,他的罪(原文是血;本章同)要歸到他身上。」
我們的生命是從父母而來,雖然父母可能有不是的地方,但神要我們看重與父母的關係,不可咒罵父母。
2.為什麼關於聖潔的事情,上帝要花許多的篇幅來詳細談淫亂的事,並且用比較嚴厲的刑罰來審判這樣的罪?
8節「你們要謹守遵行我的律例;我是叫你們成聖的耶和華。」
我認為,上帝設計性首先的目的是讓人可以傳宗接代,其次才是在夫妻關係中的親密,因為性涉及了生命的產生,神非常看重人的生命,因此神也非常看重性的關係,要人保守在性上的聖潔。在當時,由於周圍民族有許多混亂的在性方面的習俗,因此神要特別嚴厲地警戒百姓,不要效法這些不好的習俗;我們如今也和他們一樣,面對周圍混亂的性習俗和觀念,我們要如何保守我們自己在神的心意和聖潔中?不只是行為上的,也包含內心和思想,都要求主保守。
經文:
利未記20:22~27
20:22 所以,你們要謹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免得我領你們去住的那地把你們吐出。
20:23 我在你們面前所逐出的國民,你們不可隨從他們的風俗;因為他們行了這一切的事,所以我厭惡他們。
20:24 但我對你們說過,你們要承受他們的地,就是我要賜給你們為業、流奶與蜜之地。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使你們與萬民有分別的。
20:25 所以,你們要把潔淨和不潔淨的禽獸分別出來;不可因我給你們分為不潔淨的禽獸,或是滋生在地上的活物,使自己成為可憎惡的。
20:26 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的,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
20:27 無論男女,是交鬼的或行巫術的,總要治死他們。人必用石頭把他們打死,罪要歸到他們身上。
默想:
1.神揀選以色列人,把以色列人從為奴之地領出,為他們預備應許之地,神對以色列人的計畫是什麼?神對我們的計畫又是什麼?
26節「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的,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
神揀選以色列人,不是因為以色列人有什麼比較好的地方,乃是因著神的恩典,要在他們當中顯出神的榮耀,因此神要他們分別為聖歸給神,與世人有所分別,以致於可以見證神的作為,並成為萬民的祝福。對於我們蒙耶穌救贖的百姓,神對我們的心意是否也是如此呢?
2.這段經文,神強調要以色列人謹守遵行律例,以免神如何對待他們?這對今天的我們有什麼提醒?
22節「所以,你們要謹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免得我領你們去住的那地把你們吐出。」
神帶領以色列人從為奴之地,預備進入神所賜的應許之地,提醒以色列人不要效法那些被逐出民族的風俗,以免也同樣被神逐出。雖然今天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好像都是我們自己的,但事實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神所賜的,神也有權隨時拿走他所賜給我們的一切,因此我們不要輕忽了神的恩典,更不要在神的恩典中犯罪得罪神。
回應:今天所讀的經文主要談到懲罰條例,告訴以色列百姓不要去做惹神厭惡的事,否則神必懲罰這樣的人。(利20:2你還要曉諭以色列人說、凡以色列人、或是在以色列中寄居的外人、把自己的兒女獻給摩洛的、總要治死他,本地人要用石頭把他打死。)經文裡有提到二件事不可作:(一)不可祭拜假神:「摩洛」是迦南人所拜的神祇(明),祭祀摩洛的方式雖有不同說法,但文獻上確有以「兒童」當作火祭的事被記載,所以這種異教不人道的祭祀行為,是神絕對禁止的。行這樣事的人,他就是玷污神的聖所,褻瀆神的聖名,除他個人需被處死外,連帶看見這事,而沒有阻止的鄰舍也會被剪除。(利20:4-5)(二)人不可行淫:這裡的「行淫」其對象不只是與人行淫(利20:10-14, 17-21),也包括與假神行淫(利20:6)及與獸行淫(利20:15-16);這些行為都是神所厭惡的事,神要把行這樣事的人從百姓中剪除(處死)。人與人之間的婚約只要不是神所祝福的,與人同寢行淫,都是神憎惡的事,神對行淫的人只有一種下場,將他(她)處死,非常嚴厲。
親愛的弟兄姊妹,聖經中記載剪除處死的罪名計有:褻瀆神(利24:16)、拜偶像(申13:6-10)、不守安息日(民15:32-36)、交鬼(利20:27)等,以上的罪名都將被處極刑「死刑」,為什麼這麼嚴重呢?是因這些行為已經污穢神的聖所,玷辱了神聖潔的名;信主兒女的身體既然是屬神的殿,那我們當然不能污穢神的殿,不是嗎?透過今天所讀的經文教導,給我們一些提醒,人與人交往需特別要小心、謹慎,不該有的想法祈求主拿走,絕不要讓自己思想落入惡者的網羅裡,任由撒但來左右我們,願與大家一起共勉。(王牧師)
✍️ 2021-12/29 讀經:利未記 第二十章
✟受感的話語:
20:22 所以,你們要謹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免得我領你們去住的那地把你們吐出。
20:23 我在你們面前所逐出的國民,你們不可隨從他們的風俗;因為他們行了這一切的事,所以我厭惡他們。
20:24 但我對你們說過,你們要承受他們的地,就是我要賜給你們為業、流奶與蜜之地。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使你們與萬民有分別的。
20:25 所以,你們要把潔淨和不潔淨的禽獸分別出來;不可因我給你們分為不潔淨的禽獸,或是滋生在地上的活物,使自己成為可憎惡的。
20:26 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的,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
20:27 無論男女,是交鬼的或行巫術的,總要治死他們。人必用石頭把他們打死,罪要歸到他們身上。
✟受感的啟示:
世上的風俗往往不聖潔,神吩咐以色列人不可隨從迦南地的風俗,風俗乃是一個民族長久累積的經驗與習慣,因而產生的社會文化,迦南地的風俗是以農業文化為基礎進行發展,在祈求五穀豐收的美名下,進行各種性放縱的狂歡儀式,以世俗的眼光來看,或許會認為是新奇的神祕體驗及文化,然而由於迦南人隨從此邪風惡俗,於是被神趕出,並將那地賜給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居住在那地時,若隨從他們的風俗,也會像被逐出的民族一樣,被趕出那地,以色列人要在應許之地得以長久居住,秘訣就是謹守神的律例典章;當我們遵行神聖潔又完全的話語,就能得享平安,飽嘗祂所賜的美福。
神乎召我們的目的之一,就是彰顯神的榮耀,在這地上以聖潔的百姓身份生活,因此我們要在神裡面確認自己的身份,在神話語上扎根,在生活的所有領域中表達對神話語的順服…以色列百姓要按照神的律例來區分走獸或飛禽的不潔淨與否,不能因這些禽獸玷汙自己的身體,並且玷汙百姓屬靈純潔的人,即交鬼或行巫術的人,一定要用石頭打死;神要求將進入迦南地的以色列百姓過聖潔的生活,因為神為了讓以色列百姓歸祂,從萬民中揀選他們,將他們分別出來。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在萬民中將我們分別為聖,並成為祢的兒女,求主幫助我們能牢記祢是聖潔的神,而持守心思和身體聖潔;求祢使我們不被世界的誘惑動搖,或隨從世界的風俗,過著隨心所欲的生活,而能持守神百姓的身份,在世上彰顯祢的聖潔。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9/17/lev-day43
【經文】利未記20章1~27節
利未記二十至二十二章,重點在規範人和神之間的關係,而「自潔成聖」與「歸神為聖」是其中兩個主要的重點。聖經常常說「神是忌邪的神」,在1~7節的經文裡,就兩次提到「行邪淫」(參5、6節);邪的意思就是彎曲不正,而淫就是淫亂。然而,哪些事是邪呢?凡是拜偶像、把兒女獻給摩洛、交鬼、行巫術,這一類相關的事,神都視為邪,因為它們的背後都是魔鬼、黑暗、欺騙、邪惡。如果人隨從這些邪惡之事去行,或是親近偶像,委身於此,就是行邪淫。因此,神的子民若行邪淫,就是玷污了神的聖所,是褻瀆神的聖名;而神是忌邪的神,必不會輕看,所以經文裡三次提到神要向這樣的人「變臉」(參3、5、6節)。所謂變臉就是指發怒,神的震怒誰可以承當得起呢?神變臉之後,就會「把他從民中剪除」(參3、5、6節)。
神要求百姓要自潔成聖(參7節),也就是「使自己成為聖潔」,這說明成聖不僅有神揀選的一面,也有人責任的一面。神的子民應當互相關照、提醒,使大家都能遠離邪惡,遠離屬靈的淫亂,活在神的聖潔之中。
從這些刑罰的條例中,我們看見律法是嚴厲、無情的,凡是違背的人必被剪除、或是治死,不論是淫亂的罪、咒罵父母的罪、行邪術的罪等。太多時候,人忽略了律法的嚴肅性,總以為罪不至於死,或是說慈愛的神不至於那麼無情,殊不知「罪的工價乃是死」(參羅六23),而且是犯了其中的一條就是死(參雅二10)。
神的子民會去拜偶像或陷入淫亂,有一個原因就是隨從當地的習俗,如同23節所提醒的。雖然神這樣清楚的提醒,但可惜以色列人似乎沒有聽進去;他們依然隨從了當地的習俗,遠離了神,導致亡國。
最後,神提醒選民:「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使你們與萬民有分別的。」這句話在本章出現了兩次(參24、26節)。另外有一句類似的話:「是叫你們成聖的」(參8節),這是針對律法作的總結,說明神為什麼要賜下律法。「成聖」一詞在原文就有「分別」的意思,因為聖潔的生命與世俗的生命全然不同;神的子民與世俗分別,自然就歸向神的聖潔,反之亦同。
【回應】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藉著耶穌基督揀選我歸屬於祢。求祢保守教會能夠在真理上站立得穩,不致落入世上的小學。奉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禱讀】利未記20章26節
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的,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
敬拜詩歌:任何環境不要懼怕 (以斯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OIwvx5YkVg
一、安靜:主啊,我願更體會祢的心,放手交給祢。
二、讀經:利未記 20:1-27
1. 重點說明
二十章是聖潔生活倫理篇的最後一段,核心的主題是婚姻家庭生活的不可混亂(v.9-v.21)。此章的特色是在每條律例中都提出罰則,屬神的人犯罪就玷污了神的聖潔,污穢既與聖潔彼此排斥,神在聖潔屬性中只有將罪污除掉(v.3、v.5-v.6、v.17-v.18)。刑罰主要目的是要使選民保持聖潔的身份(v.7-v.8),受警惕不要沾染罪污(v.5、v.3、v.17、v.27)。
2. 鑰節:但我對你們說過,你們要承受他們的地,就是我要賜給你們為業、流奶與蜜之地。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使你們與萬民有分別的。(利 20:24)
三、默想:
■在夫妻關係中,神給我們哪些規範?
■神的刑罰有哪些?刑罰的目的是什麼?(v.7-v.8、v.17、v.27)
■我對於上帝的刑罰有什麼看法?當我被神責罰時,能否體會神要保守我成為祂聖潔子民的心意呢?
四、禱告:主啊,赦免我在沒有認識祢之前向偶像祭拜(可說出偶像名稱,如觀世音…等),口中唸唸有詞,向牠們求福,安太歲,與他們立約,甚至獻上自己的兒女為牠們的義子,義女各種不同民間信仰的行為。主啊,求祢祝福我的婚姻,保守我的心,單單愛我的配偶,救我們脫離世界、外遇、色情各種的引誘。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利未記 20 章
但我對你們說過,你們要承受他們的地,就是我要賜給你們為業、流奶與蜜之地。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使你們與萬民有分別的。(利20:24)
閱讀: 羅馬書12章1-3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利未記19-20章;馬太福音27章51-66節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羅馬書12章2節
大學期間,我在委內瑞拉待了大半個暑假。當地的食物美味可口、人們親切和善,有濃厚的人情味和舒爽宜人的天氣。但一兩天後我就發現,我和我的新朋友對時間管理的認知大相逕庭。如果我們打算中午一起吃午餐,意味著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之間任何一個時間點。會議或旅行亦然,他們對時間觀念是差不多就好,毋須嚴格守時。我這才意識到,原來我對「準時」的概念,是如此深受本身文化的影響。
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間,受到周圍文化價值觀的陶塑。保羅將這種文化的力量稱為「世界」(羅馬書12章2節)。於此,「世界」不是指有形的宇宙空間,而是指滲透到我們生命中的思維模式。這「世界」指的是我們身處的特定時空,所加諸在我們身上的社會期待及價值觀念。
因此,保羅告誡我們要警醒,「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卻要「心意更新而變化」(2節)。我們不應隨波逐流,消極地接受那些會吞滅我們的思想和信念,因我們蒙召是要積極地尋求明白上帝的心意,學習如何明白祂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2節)。願我們學會跟隨上帝,而非效法這個世界。
你會如何描述你周遭的價值觀和社會期待?
你若不效法世界的價值觀,反倒遵行耶穌的教導,會是怎樣的情景?
上帝,大多時候,我沒察覺自己已被社會的價值觀所誤導。
求祢幫助我,在各方面都能活出祢的真理和心意。
作者: 郭惟恩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原文聖經中,羅馬書12章多次使用到希臘字phronéō(看法、心意、想法、判斷等)。羅馬書12章3節在原文中四次使用希臘字phronéō,呈現這個字的不同形式,中文聖經翻譯了其中的兩個,新譯本將這個希臘字翻譯為「看」:「我憑著所賜給我的恩典,對你們各人說,不可自視太高,高於所當看的,反而應該照著上帝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適中。」這個希臘字在羅馬書12章16節也出現了兩次,在呂振中譯本較為明顯:「彼此相待﹑要存著同樣的心意;不要意念著高傲的事⋯⋯。」的確,我們生命的改變,也包括思維方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