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19年12月18日 讀經:代下33:14-20

回應:代下33:13-16「他祈禱耶和華,耶和華就允准他的祈求,垂聽他的禱告,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坐國位。瑪拿西這才知道惟獨耶和華是神。…重修耶和華的祭壇,在壇上獻平安祭、感謝祭,吩咐猶大人事奉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瑪拿西從巴比倫獲釋回國後,便悔改歸向真神(代下33:11-12)。瑪拿西在極度絕望中投向神的恩典,而這位真神正是他統治猶大時所憎恨、所侮辱的那一位耶和華。然當瑪拿西認罪悔改,神仍有憐憫即應允他的呼求,使他獲釋回國。代下33:15-16指出,瑪拿西除掉他以前立在聖殿裡的偶像,並將耶路撒冷的異教祭壇全數拆毀,丟棄在城牆外面;直到他生命的結束,他都依照摩西的律例恢復聖殿的敬拜。瑪拿西在他生命晚期,他自己雖棄絕偶像敬拜真神,但百姓可沒有因瑪拿西個人的認罪悔改也即刻歸向真神;其原因是,瑪拿西在國內有47年時間推行「偶像崇拜」,偶像崇拜已深植在百姓生活裡,且各式各樣供奉偶像邱壇遍佈猶大全地;若要剷除這偶像崇拜恢復真神信仰,必然需要很長的時間;瑪拿西被擄歸回後約七至八年時間,他雖推行了宗教改革,然對百姓的影響還是有限,這是瑪拿西料想不到的事。
親愛的弟兄姊妹,瑪拿西的事件給我們一個警惕,作為一個領袖再作決定時,需再三省思將要做的事,幾年後會不會後悔;若會後悔,那這樣的事就不要去作,否則一旦去作,很可能會影響你個人及家庭,就像「瑪拿西」崇拜偶像一樣,將國家帶入一個危險的環境,瑪拿西事後雖反省想要導正回來,但已來不及了。我們不能為討好某人,而做出不討神喜悅的事,這是不合神心意的事,我們應該要避免去作。(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下 靈修心得筆記
靈修筆記2019年12月19日 讀經:代下33:21-25

回應:代下33:21「亞們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年。」亞捫是接續他父親瑪拿西的政權,登基時年僅22歲,很年輕,但作猶大王時間也很短才2年,被他的臣僕背叛,在宮中直接殺死亞捫王,真是一場悲劇。亞捫王為何有如此下場呢?在代下33:22-23說的很清楚「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父瑪拿西所行的,祭祀事奉他父瑪拿西所雕刻的偶像,不在耶和華面前像他父瑪拿西自卑。這亞們所犯的罪越犯越大。」,還記得他的父親瑪拿西在最後執政的7~8年時間,曾對神認罪悔改,積極想導正過往47年的錯誤信仰「敬拜假神」,但這樣的改革似乎對兒子亞捫沒有影響,他還是走父親過去錯誤的路「拜假神」。亞捫對猶大國的統治,可以用「邪惡」二個字來形容,亞捫沒有看見父親認罪悔改的教訓,反而執意去效法父親早年偶像崇拜的罪,非常剛硬對抗神,致所犯的罪越來越大,惹神憤怒。(代下33:23)
親愛的弟兄姊妹,亞捫所做的惡事神人都不容許,他最後下場如:亞哈謝(代下22:9)、亞他利雅(代下23:21)、約阿施(代下24:25)、亞瑪謝(代下25:27)等惡王一樣,都慘死在刀下,結束他們的生命。然亞捫一生真是令人惋惜,因他的年紀才24歲,正是一個人生命最佳的時間,他可按著神的心意大展宏圖,但他卻選擇背離神,使自己走向滅亡。祈求主幫助我們能記取亞捫給我們的警惕,做錯了事要趕緊認罪悔改,不要像亞捫一樣做錯事還硬著頸項不肯認罪悔改,那下場將會很慘,想必這不是我們所樂見的事。(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下 靈修心得筆記
悔罪回轉,歸向上主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33章1~20節》

瑪拿西在遭受痛苦的時候謙卑下來,轉向上主──他的上帝,祈求祂的幫助。(歷代志下33章12節)

希西家王重病幾乎要死,他向上主禱告哭求,上主使他康復,讓他多活了15年。在多活的第3年,他生了瑪拿西。瑪拿西在12歲時,接續父親希西家在耶路撒冷作王,統治猶大國長達55年。作王期間,瑪拿西做許多邪惡的事。歷代志作者列出他的邪惡行徑──仿效迦南地原先住民的惡行、重建他父親拆毀的神廟、建築祭壇拜巴力、建造亞舍拉女神的柱像、拜星辰等。此外,他褻瀆聖殿,在聖殿裡建造異教祭壇,不但把偶像放在聖殿,還在聖殿的兩個院子裡造了拜星辰的祭壇。更驚人的是,他學習令人髮指的異教行為,在欣嫩子谷把自己的兒子殺了,當作燒化祭。他信奉占卜、巫術,求問算命的、通靈的,大大犯罪,敵對上主,激發上主的忿怒。

瑪拿西不只自己犯罪,還帶領猶大人民一起犯罪,他所犯的罪比上主從迦南地所趕出去的原先住民所犯的罪還要嚴重。瑪拿西的邪惡行徑,簡直超過列王惡行的總和,幾乎到無可救藥的地步。即便上主曾經警告瑪拿西和他的人民,他們卻依然故我。處置極端的邪惡,唯有採取極端的手段。面對如此悖逆的君王和人民,上主讓亞述軍隊來侵犯猶大國。瑪拿西王不但被抓起來,亞述人還羞辱的鈎住他,用銅鍊子把他鎖住,把他帶到巴比倫去。一國之君的瑪拿西王,如今成為受盡羞辱的階下囚,使他非常痛苦。

面臨極度痛苦時,人們會有兩種不同反應:一是在痛苦中質疑上主、歸罪他人,結果反使自己的痛苦更深。另一種是在痛苦中反省悔罪,確信上主的愛必同在,回轉歸向上主,而脫離痛苦。像瑪拿西這樣罪無可逭的君王,被擄到外邦遭受痛苦時,他會有哪一種反應呢?瑪拿西王選擇悔罪,「在遭受痛苦的時候謙卑下來,轉向上主──他的上帝,祈求祂的幫助。」(12節)於是,上主赦免這罪大惡極的王,「垂聽他的禱告,讓他重返耶路撒冷,恢復統治。」(13節)上主的救贖,使瑪拿西確信祂就是上帝。瑪拿西悔改後,也對從前褻瀆上主的行徑做了許多積極的補償行動,他除掉聖殿裡的外族神像、拆毀聖殿山坡上和耶路撒冷各地的異教祭壇、重修敬拜上主的祭壇,在祂的祭壇上獻平安祭和感恩祭,並以一國之君的身分命令猶大所有人民,要敬拜上主──以色列的上帝。

真正的悔罪歸向上主,會帶出積極行動,去惡從善!不論人在道德或信仰上曾經如何墮落,只要謙卑悔罪歸向上主,祂必赦免。

默想:

求主光照我,讓我察覺自己的言行是得罪上主,或榮耀上主?

祈禱:

悲憫的上主,我在祢面前謙卑悔罪,求祢赦免我的過犯如同赦免瑪拿西一樣,帶領我一生走在祢的道路。奉主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2022-10/15讀經:歷代志下 第三十三章

✍ 2022-10/15 讀經:歷代志下 第三十三章

✟受感的經文:
33:1 瑪拿西登基的時候年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
33:2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那可憎的事,
33:3 重新建築他父希西家所拆毀的邱壇,又為巴力築壇,做木偶,且敬拜事奉天上的萬象
33:12 他在急難的時候,就懇求耶和華─他的神,且在他列祖的神面前極其自卑。
33:13 他祈禱耶和華,耶和華就允准他的祈求,垂聽他的禱告,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坐國位。瑪拿西這才知道惟獨耶和華是神。
33:21 亞們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年。
33:22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父瑪拿西所行的,祭祀事奉他父瑪拿西所雕刻的偶像,
33:23 不在耶和華面前像他父瑪拿西自卑。這亞們所犯的罪越犯越大。

✟受感的話語:
瑪拿西登基的時候,經上所記載的,我們可以看到他行什麼事、效法誰、重修什麼樣的建築、敬拜的對象是誰…然而,惹動了耶和華的怒氣,這是經上清楚讓後代明白的幾件事情;走投無路的瑪拿西,在最急難的時候就懇求耶和華的幫助,看到他在後來的轉變,他禱告耶和華、他自卑在耶和華面前、他明白耶和華是唯獨的神、他除去偶像、他重修祭壇………

深信瑪拿西的生命,依靠自己終究滅亡,依靠耶和華的生命是一個轉變,當一個知道主是唯一的上帝的人,他的生命所行所言跟未真實認識上帝的自己一定是大不同…想想自己是否是真實認識上帝的人。

✟禱告和回應:
求主幫助孩子,讓我的一生能夠為主愛主到底,奉主耶穌的名禱告!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7/21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下 33-34
2. 羅馬書 8:18~39
3. 詩篇 80:14~19
4. 箴言 19:22-23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5/21 ~ 5/27(第900週)

大直內湖教會24小時守望禱告網(第900週)
整體目標:全區歸主,普世宣教,神的國在台灣復興,為以色列求平安
一、為何還要關心以色列
節錄自珊朵拉·泰普林斯奇牧師«為何還要關心以色列(更新版)»
(上文:在綿羊山羊的比喻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耶穌的弟兄姊妹基本上指的就是猶太人。「一個人怎麼對待猶太人,終究會顯明這個人是否已經得救。」)請你不要誤會了:拯救是單單憑著信心、靠著神的恩典,但是一個人是否真實得救,其證明在於是否結出愛和公義的果子—人對待以色列的態度和行為可以反映這一點。
我知道這種說法有點大膽,但是以色列並不完美,我不是建議各位要同意以色列所做的每一件事,忽略這個國家的罪行;我也沒有說,我們不應該關心、祝福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穆斯林,或帶著愛向他們傳福音。事實上,愛以色列的意思若是指我們不能愛別人,那麼我猜想我們對以色列的愛,一定有哪些地方出錯了。
造物主並不是只偏愛以色列,祂選擇以色列,好讓世界各地、和你我一樣、生活在歷史中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能明白神充滿愛的恩典和憐憫—這都要透過以色列的聖經、以色列的救主、以色列的靈魂。或許這會讓許多人感到驚訝,但神並未和猶太人的國家斷絕關係一祂也還沒完成祂想透過這個國家祝福我們的工作。我們是否能尊榮神選擇這麼做的決定?
你是否渴望緊緊抓住神預備要給你的一切,在末後的日子堅定站立?(參考馬太福音24:13)那麼,神召喚你進入祂的心。你將會發現祂對猶太人那股忌邪的炙熱愛意,祂的心為此熱情地跳動著。最後,你會更了解神對你的愛,緊緊抓住神要賜給你個人的祝福,而且你只能透過這種方式領受。
我要先提醒你:其他人可能不會跟隨你的腳步。神允許以色列成為一個具有戰略性的分界點,基督肢體中某些人將會和雅各的後裔一同站立,但某些人則會轉身離去。
在公平中試驗、過篩
神巧妙地將自己和以色列民以及以色列地連結在一起。在很久以前,祂揀選了地球上的某一個地點,把自己的名字永遠放在那塊地上(參歷代志下33:7;列王紀上9:3)。這片土地在過去數百年來,就像是一個篩子,能將麥子和稗子分開。神也揀選一群人—猶太人—讓他們繼承、居住在那塊土地上。大衛王按照神的指示,買下了那片土地,在上面建築神的祭壇(參撒母耳記下24:15-25);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王在同一個地點上建造了神的聖殿,神的榮耀降臨在此,以無比壯麗、尊貴之姿居住在地上。那個地點位於耶路撒冷,就是現在為人所知的聖殿山。
奉獻資訊
代禱事項5/21 ~ 5/27
亞伯拉罕雖然不認識我們,以色列也不承認我們,你卻是我們的父。耶和華啊,你是我們的父;從萬古以來,你名稱為我們的救贖主。 (以賽亞書63:16)
► 以色列:
 以色列與迦薩走廊的砲火互射暫時平息,雙方已經達成停火協議。請為以巴關係代禱,求神安慰雙方死者的家屬,醫治傷者,止息衝突。
 目前有三週為以色列禁食禱告的全球嚴肅會(5/7-5/28),求主按著以賽亞書62章2節的應許,保守以色列進入命定。
► 國際:
 七大工業國(英法德義日美加)的國家領導人於19-21日在廣島舉行峰會,預計美國將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並聯合其他國家發表聲明,對中國施壓。求神保守會議結果,促進世界和平穩定。
 土耳其總統大選,因無人得票率過半數,將於5/28進行第二輪投票。泰國國會下議院大選,「前進黨」黨魁皮塔已著手組閣。請為兩國政府最終結果和未來對基督徒的態度代禱。
 加拿大與中國互逐外交官,菲律賓與中國的船艦在南海對峙,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正在烏俄等5國訪問。請為中國代禱,讓領導人能夠敬畏神,重視國際關係,在俄烏戰事上發揮正面作用。
 蘇丹內戰已令20餘萬人離境,70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人道救援困難。印度東北部因資源分配問題,釀成種族暴力事件,大約23000人逃離家園。為蘇丹和印度求平安,讓神的福音有機會進入當地。
► 國家及城市:
 台灣的政治人物為了選票,習慣參加各類宗教活動,如偶像繞境和慈濟在中正紀念堂的浴佛大典,不討神的喜悅。求神改變台灣的官場文化,讓政治人物勇於拒絕此類活動,也保守基督徒從政者能堅持信仰。
 興富發建案工安頻傳,4年內5建案3人亡。北市潤泰新建案施工,連續壁破洞,造成巨大天坑。求神使用各級政府加強稽查,嚴懲惡質建商,有效提升工地的施工品質和安全維護,並協助受害者得到合理賠償。
 三大政黨已經確定推出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為總統候選人,求神引導選情發展,讓人民對國家定位、兩岸關係等重大議題有更多共識。
 誠品書店和統聯客運相繼發生個資外洩的詐騙事件,北市教育局網站也發生系統漏洞,學童的個資可能外洩。求神讓台灣的官方和民間都重視資訊安全,特別是台灣的基礎建設和軍事設施,要嚴防駭客入侵。
► 地區:
 求神保守地區各教會規畫的暑期活動,包括7/29在大湖公園舉行的草地音樂節、單車環島或偏鄉夏令營等,興起同工服事年輕的世代。
◎「社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訊息:
1. 5/24早上將召開大直內湖牧者聯禱會,之後將於協會召開理監事會,求神引導新任理監事們開展各項事工。
2. 本月增加房屋稅等支出逾40萬,歡迎奉獻並請代禱。
3. 請為兒少據點和放學回家補習班對地區兒童的服事代禱。


靈修教材: 禱告卡
終於做對了!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7/18/終於做對了!

【經文】歷代志下33章10-16節
收到囚犯阿杰的來信,讓我和妻子驚喜不已。我們夫妻參與幼犬「寄養」計劃,協助訓練身心障礙者所需要的看護犬。其中一隻在我們這裡完成初級訓練,要進入下一個階段由囚犯負責的訓練,而阿杰就是其中一位負責訓練的囚犯。在寫給我們的信中,阿杰述說他過去做了許多錯事,十分懊悔,但他提到:「佳佳是我訓練的第17隻看護犬,牠很優秀。牠抬頭望著我時,讓我覺得自己終於做對了一件事。」

阿杰並非唯一有遺憾的人,我們也會做錯事,也會感到懊悔,而猶大王瑪拿西就做了許多錯事。歷代志下33章記載了他一部分的惡行:為外邦的假神建造猥褻的祭壇(3節);行巫術又把自己的兒女用火燒為祭(6節)。他誘使百姓作惡,使整個國家走上敗壞之路(9節)。

「耶和華警戒瑪拿西和他的百姓,他們卻是不聽」(10節)。上帝就讓瑪拿西經歷亞述軍隊的侵略,敵軍「用鐃鉤鉤住瑪拿西,……帶到巴比倫去」(11節)。後來,瑪拿西終於做對了一件事,就是極其謙卑地「懇求耶和華他的上帝」,上帝垂聽他的禱告,使他返回耶路撒冷繼續做王(12-13節)。他不再遵行異教的儀式,而是敬拜獨一真神(15-16節)。

你的懊悔使你灰心喪志嗎?現在還不算太遲!上帝會垂聽我們謙卑、懺悔的禱告。

【思想】
什麼事令你懊悔不已?你要如何靠上帝彌補這些遺憾,
讓自己被上帝所用,使祂得榮耀?

【禱告】
天父,謝謝祢隨時樂意垂聽我真誠的禱告。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2024-01/28_瑪拿西與亞們

【歷代志下 33 :1-11】
|瑪拿西與亞們|

就作惡來說,「瑪拿西」在舊約歷史中幾乎已經成了邪惡的別名,列王紀下第二十三章26-27 節追溯猶大國最後的覆亡之原因,將責任歸屬瑪拿西。甚至連亞哈斯的惡行,在瑪拿西之前也相形見絀。第6節羅列的罪行使兒女經火,觀兆,用法術,行邪術,立交鬼的和行巫術的,這些都是靠惡魔力量運行的邪術,為要支配超自然能力。)是要顯示他罪惡昭彰的違抗申命記十八章10至12節的那些禁令。申命記說行這些事的人是「耶和華所憎惡」的,「憎惡」是舊約表達神聖忿怒最強烈的措辭。

本章第4及7、8兩節,重複提到耶路撒冷與聖殿是耶和華立名的所在,瑪拿西居然在聖殿内設立偶像與祭壇。所以,瑪拿西之所作所為是有預謀的,企圖擺脫耶和華的統治,要離棄聖約而獨立,企圖驅逐神離開以色列的國土。

但是,瑪拿西的悔改(13節),比他邪惡的行徑更值得注意。一是因為他在悔改以前那些可恥的行為,已經到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二是他先前拒絕先知一切警戒的結果,已經為自己招來嚴重的災禍。然而,縱然如此,神仍沒有輕看瑪拿西痛悔的心。於此可見,人在道德方面無論墮落多麼深,都可以藉著真實的悔改回轉向主。

雖然如此,從另一方面來看,罪惡造成的影響、傷害,並不容易糾正、修復;因此,瑪拿西之子亞們,堅持恢復父親的錯誤,成為瑪拿西罪行的犧牲者。現實社會中,也不乏類似的例子:因為上一、兩代都是不冷不熱的基督教徒,所以後代子孫總改不掉對信仰散漫的態度;即便上一代開始更新火熱了,後代仍然堅持不改故我。

很多人(甚至包括基督徒)的錯誤觀念是:「早悔改、晚悔改,結果一樣的,沒有差別,所以慢慢來沒關係。」從瑪拿西與亞們的實例,我們就知道,晚悔改不但使得「糾正錯誤行為」更顯得困難,甚至還會遺禍子孫。親愛的基督徒,你的悔改徹底嗎?是否還有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捨不得割斷?願神幫助你,從現在起,全身都光明!

◆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基督,我感謝祢!祢就是光,在祢毫無黑暗。我們若說是與祢相交,卻仍在黑暗裡行,就是說謊話。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祢在光明中,才能彼此相交。幫助祢的眾兒女快快全然脫離黑暗。阿們!

◆背經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祂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翰壹書 1:7)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歷代志下 33:1-20

敬拜詩歌:復興聖潔 (讚美之泉 (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BUuykb1RA

一、安靜:願我口中的言語,心中的意念,在祢面前蒙悅納。
二、讀經:歷代志下 33:1-20
1. 重點說明
瑪拿西是個大惡王,根據本章及列王紀下二十一章 1 至 18 節的記載,他的惡行實在罄竹難書,比南國歷任的君王更甚。但稀奇的是,我們看見當他被擄到巴比倫作人質之後,就回轉到神的面前,神的恩典甚大,縱使他罪惡深重,卻依舊向他大施憐憫,應允他的禱告,將他重新放到耶路撒冷的王位上,自此他才認定耶和華是神,開始除去先前所設立的偶像,「重修耶和華的祭壇,在壇上獻平安祭、感謝祭」(v.15),又叫百姓都要事奉神。
2. 鑰節:他在急難的時候,就懇求耶和華─他的神,且在他列祖的神面前極其自卑。他祈禱耶和華,耶和華就允准他的祈求,垂聽他的禱告,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坐國位。瑪拿西這才知道惟獨耶和華是神。(代下 33:12-13)
三、默想:
■瑪拿西是一個怎樣的王?有哪些不討神喜悅的惡行?(v.2-v.7)
■耶和華神如何幫助瑪拿西悔改?(v.11)瑪拿西做了怎樣的禱告?之後,他對神有些什麼經歷?(v.12-v.13)
■還記得神對所羅門的應許:「這稱為我民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代下 7:14)從瑪拿西的經歷,我們對神有何認識?
四、禱告:親愛的主啊!感謝祢,再大的罪,祢都能赦免,祢的應許安定在天,永不改變,我願在祢救贖的恩典中回轉,討祢的喜悅!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歷代志下 32-33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6/10/2020 代下33:13

他祈禱耶和華,耶和華就應允他,垂聽他的禱告,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坐王位。代下33:13

祈禱——在希伯來思想中祈禱充滿了日常的生活:走路、吃飯、休息、愛情,從出生、成長到疾病、死亡,都交織著禱告。沒有祈禱,就沒有生活。

palal含有「干預、介入、調解、代為求情、祈禱」的意思,是最常用來描述禱告的希伯來動詞,在聖經一共出現84次。瑪拿西王被擄到外邦求主施恩給他、哈拿求一個孩子、以利沙為死了的小孩祈求,都是用palal,這是一個在神面前懇求的動詞。

舊約教導有真和假的palal。神對於一邊作惡一邊祈禱的人說:「就算你們多多祈禱,我也不聽。」(賽1:15)什麼是真祈禱?耶利米說要帶著毫無保留的謙卑和順服態度,全心全意尋求神。

當我們用別的態度來呼籲主是行不通的。祈禱要像小孩子一樣,期待與主分享我的一切,那是我們為人最簡單的一個行動。這樣的祈禱充滿了因理性和盼望而產生的情感,並且向神獻上讚美。這樣的禱告是我們生活的日常食物,缺少了它我們就無法存活。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的今天既不要让过去的创伤决定,也不是由将来的梦想决定,而是要用祷告让神来决定,因为神是超越时间的;我们的问题既不是靠理性解决,也不是用情绪解决,而是靠着神才能解决,因为神是光。
祈祷不是宗教行为,不是祷告会,不是声音或文字,祈祷是灵魂的对话,是人的灵和神的灵的相交。所以祈祷的对象远远大于所祈求的事,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不过都是为了恢复我们用祈祷和神的交通,使生命不再枯干。
不要随随便便地痛苦和抱怨,更没必要绝望和愤怒,那是因为还没有经历过什么真正的苦难,经历过真正苦难的人留下的常常是谦卑和感恩,因为祈祷让人更能从丑恶中找到美善,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坏消息中遇到好消息,从乌烟瘴气的尘世中见到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邁向成熟

閱讀: 以弗所書4章11-1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32-33章;約翰福音18章19-40節
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以弗所書4章13節
最近有一份調查,要求測試者確定自己已是成年人的年齡。這些人用特定的行為,作為自己邁入成人階段的證據。有預算和買房子是「成年」的首要標誌,其他成年人的行為,包括週一至週五都煮晚餐、自己安排醫療預約;還有比較搞笑的,如可以自己決定以零食當晚餐,或是因週六晚上不出去玩,能待在家裡而感到興奮。

聖經說我們應該奮力地邁向靈命成熟。保羅寫信給以弗所教會,鼓勵眾人要「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以弗所書4章13節)。當我們的靈命還在「作小孩子」時,便難以抵禦「異教之風」(14節),常常導致信徒之間產生分歧。然而,當我們對真理的認識日趨成熟,我們便更能在主裡彼此聯合,共同「連於元首基督」(15節)。

上帝將聖靈賜給我們,好讓我們能更全面地認識祂是誰(約翰福音14章26節)。上帝也裝備牧者和聖經教師,來教導和引領我們,使我們的靈命更加成熟(以弗所書4章11-12節)。就如同某些特徵是身體成熟的證據,我們在主裡的合一就是靈命成熟的證據。

你覺得自己在哪方面容易受「異教之風」影響?
你如何讓自己的靈命持續成長?
慈愛的上帝,祢是使我成長和成熟的主。
求祢讓我看見,我對祢的認識還有哪些不成熟之處,
並教導我更明白祢的智慧。
作者: 洪可婷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羅馬書第12章和哥林多前書第12章,分別列出了所謂的「屬靈的恩賜」,就是聖靈賦予信徒能力,為要服事上帝和主內肢體。這些清單雖然廣泛,但未必是最詳盡的。儘管有些人將以弗所書4章11節視為另一個清單,但其實大不相同。以弗所書4章提到的恩賜是代表有恩賜的領袖。上帝在教會設立這些職分,旨在鼓勵、堅固教會,好「建立基督的身體」。這似乎正是12節的要點,提醒我們,上帝設立這些領袖是為了裝備信徒去服事教會以及眾人。因此,這兩類「恩賜」環環相扣。聖靈給人屬靈的能力,而屬靈的領袖則訓練並裝備信徒在事工上運用這些恩賜。

柯貝爾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