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歷代志下 33 : 14-20

此後,瑪拿西在大衛城外,從谷內基訓西邊直到魚門口,建築城牆,環繞俄斐勒,這牆築得甚高;又在猶大各堅固城內設立勇敢的軍長;

靈修筆記2019年12月18日 讀經:代下33:14-20

回應:代下33:13-16「他祈禱耶和華,耶和華就允准他的祈求,垂聽他的禱告,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坐國位。瑪拿西這才知道惟獨耶和華是神。…重修耶和華的祭壇,在壇上獻平安祭、感謝祭,吩咐猶大人事奉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瑪拿西從巴比倫獲釋回國後,便悔改歸向真神(代下33:11-12)。瑪拿西在極度絕望中投向神的恩典,而這位真神正是他統治猶大時所憎恨、所侮辱的那一位耶和華。然當瑪拿西認罪悔改,神仍有憐憫即應允他的呼求,使他獲釋回國。代下33:15-16指出,瑪拿西除掉他以前立在聖殿裡的偶像,並將耶路撒冷的異教祭壇全數拆毀,丟棄在城牆外面;直到他生命的結束,他都依照摩西的律例恢復聖殿的敬拜。瑪拿西在他生命晚期,他自己雖棄絕偶像敬拜真神,但百姓可沒有因瑪拿西個人的認罪悔改也即刻歸向真神;其原因是,瑪拿西在國內有47年時間推行「偶像崇拜」,偶像崇拜已深植在百姓生活裡,且各式各樣供奉偶像邱壇遍佈猶大全地;若要剷除這偶像崇拜恢復真神信仰,必然需要很長的時間;瑪拿西被擄歸回後約七至八年時間,他雖推行了宗教改革,然對百姓的影響還是有限,這是瑪拿西料想不到的事。
親愛的弟兄姊妹,瑪拿西的事件給我們一個警惕,作為一個領袖再作決定時,需再三省思將要做的事,幾年後會不會後悔;若會後悔,那這樣的事就不要去作,否則一旦去作,很可能會影響你個人及家庭,就像「瑪拿西」崇拜偶像一樣,將國家帶入一個危險的環境,瑪拿西事後雖反省想要導正回來,但已來不及了。我們不能為討好某人,而做出不討神喜悅的事,這是不合神心意的事,我們應該要避免去作。(王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