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造訪耶穌的時間,極為短暫瞬息,但只要看一眼耶穌,我們心中就有說不出來的喜樂。尤其想到將來我們要與祂面對面一同坐席,無需引頸企盼,更是讓我們胸際激盪著歡愉之情,做夢都會偷笑。
啊,耶穌要接我們到榮耀天國裡,那兒沒有眼淚、沒有罪惡、沒有痛苦、沒有疾苦,更沒有世俗瑣事的牽掛,我們可以盡情地享受主的同在,可以專情地注視著耶穌,那是怎樣一個新天新地呀!我們與主之間毫無阻隔,享受著水乳交融的天堂至樂,直到永遠!
喔,那幸福快樂日何時來到?若我們靈魂脫離軀殼之日,就可到達天堂,那麼「死」對我們可真大有好處,巴不得今天就被提,能早日見主面。死亡對我不再是個恐怖陰影,反之,它是帶我進入天堂必經之路。哈利路亞!
不要以為死了,就一了百了,沒有知覺。「今天你就要與我在樂園了。」這是上帝向每一位將要離世的信徒的輕聲耳語。他們在「耶穌裡睡了」,但他們的靈魂卻在「上帝寶座前」,終日高唱哈利路亞讚美詩。
何謂「睡了」?難道是指躺臥在塵土之下的軀體長眠不動?其實深入的意思是指息了地上的勞苦,得享安息。因為睡覺時,我們的生理完全放鬆,不受外界的干擾,身心得著充分的休息。同樣的,在耶穌裡睡了的信徒,他們無需要為生活奔波勞碌,不再需要為世事勞苦愁煩,他們死了,就像安睡在母親的懷抱一樣詳和寧靜。他們腐壞蟲蝕的軀體有天使看守著,直到永恒的奧秘面紗揭開,人類得到完全的救贖。這朽壞的軀殼,就會改變成榮耀的身體,就像從塵土堆裡長出一朵美麗的百合花,也像枯木逢春,從絕處迸發出新生命的綠芽。喔!在主裡睡的人,何等有福,因為有榮耀的生命在等著他。
Morning, June 29
Scripture: “Them also which sleep in Jesus will God bring with him.”(1 Thessalonians 4:14)
Let us not imagine that the soul sleeps in insensibility. “Today shalt thou be with me in paradise,” is the whisper of Christ to every dying saint. They “sleep in Jesus,” but their souls are before the throne of God, praising him day and night in his temple, singing hallelujahs to him who washed them from their sins in his blood. The body sleeps in its lonely bed of earth, beneath the coverlet of grass. But what is this sleep? The idea connected with sleep is “rest,” and that is the thought which the Spirit of God would convey to us. Sleep makes each night a Sabbath for the day. Sleep shuts fast the door of the soul, and bids all intruders tarry for a while, that the life within may enter its summer garden of ease. The toil-worn believer quietly sleeps, as does the weary child when it slumbers on its mother's breast. Oh! happy they who die in the Lord; they rest from their labours, and their works do follow them. Their quiet repose shall never be broken until God shall rouse them to give them their full reward. Guarded by angel watchers, curtained by eternal mysteries, they sleep on, the inheritors of glory, till the fulness of time shall bring the fulness of redemption. What an awaking shall be theirs! They were laid in their last resting place, weary and worn, but such they shall not rise. They went to their rest with the furrowed brow, and the wasted features, but they wake up in beauty and glory. The shrivelled seed, so destitute of form and comeliness, rises from the dust a beauteous flower. The winter of the grave gives way to the spring of redemption and the summer of glory. Blessed is death, since it, through the divine power, disrobes us of this work-day garment, to clothe us with the wedding garment of incorruption. Blessed are those who “sleep in Jesus.”
省察時刻
1.我身旁的親友或同事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基督徒?我的生活能被檢視、我的工作態度經得起別人評分嗎?
2.我如何實踐『彼此相愛』的命令?想到教會或小組中的弟兄姐妹,我會為他們感恩、並樂意付出和給予嗎?
主題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 4:9-12
9論到弟兄們相愛,不用人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自己蒙了神的教訓,叫你們彼此相愛。10你們向馬其頓全地的眾弟兄固然是這樣行,但我勸弟兄們要更加勉勵。11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正如我們從前所吩咐你們的,12叫你們可以向外人行事端正,自己也就沒有甚麼缺乏了。
主題信息:成為聖潔(一)
工作上的成功,或信仰上的勇敢,並不代表靈命成熟。凡等候主再來的人,都該在工作和生活這兩方面常作準備。本章起,保羅開始了生活上的教導,使信徒知道當如何預備自己迎見主。
由第一節保羅的勸勉中,我們可以學習到教導的態度與方式。保羅對信徒的教導是:
1. 站在弟兄的地位上勸告,而非高高在上。
2. 非常懇切的勸告,「求」了又再「勸」。
3.謙卑靠主的勸告,看自己是不配的,不會的,所說的乃是靠主而說。
4. 重覆勸勉使知「道」, 以致能行「道」。
5.具體明確的勸告,使人可以遵循。
這些是我們 彼此勸勉時,可遵循的典範。
保羅勸勉信徒要「成為聖潔」,而過聖潔的生活,首先要:
1.遠避淫行
遠避淫行是神的命令。命令是個軍事的術語,指從上級長官所傳下來的,是必須遵守的。我們永遠不需要在這樣的事上尋求神的旨意。「萬惡淫為首」,「淫行」的試探,比任何其他罪惡的試探更厲害,更普遍,信徒當更加謹慎。避開試探,不接近試探, 是勝惡的秘訣之一。神的旨意要我們成為聖潔,聖潔與淫亂是相對的。沒有一件事像淫亂那樣破壞信徒,「人所犯的,無論什麼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林前六: (18)。因此,我們務要徹底禁戒淫。
默想:
1. 我所知的「道」,是否照著去行「道」?
2. 我如何保守自己不遇見試探,脫離情慾的捆綁?
回應:
親愛的主,求你光照我,鑑察我,顯明我的罪,我願除去玷污,力求過聖潔生活。
註釋:
v.8「那棄絕的」指拒絕上文使徒的教訓。使徒勸他們要遠避淫行,成為聖潔,若拒絕這教訓,不是拒絕使徒,而是拒絕賜聖靈給他們的神。
主題信息:成為聖潔(二)
2.用聖潔貴守著自己的身體(4)
「身體」原文是「器皿 」之意。我們的身體是神的器皿,若自潔就必作貴重的器皿,合乎主用。因此,我們當「守著」身體, 靠主掌握著它、看守著它;使它專作尊貴的用處。
3.不放縱私慾(5)
信徒跟不信者的主要分別,在於對身體的控制或放縱。自從人類犯罪之後,所有的慾望都越軌而反常,若以「私慾的邪情」為行事的準則,任由私慾得滿足將是何等可怕。認識神的人不當放縱私慾,反當「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羅8:13)。
4.不要越分欺負弟兄(6)
男女之間的接觸必須照著神的定規,否則踰越,就破壞了神的定規,就越分了。人若越分與弟兄的妻子或親屬發生越軌行為,就是欺侮了弟兄。聖經對這等越分的人警告說「主必報應」。是的, 主必報應,(民廿五、林前十8、撒下十二10~14)。
帖撒羅尼迦信徒凡事長進,作了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但保羅卻在勿犯姦淫這事上,一再地,切切地囑咐這般愛主的信徒。顯然, 屬靈的德行和工作的成就,勝利的經歷和美好見証,都不能保証我們不會陷入淫亂的罪中。所以,我們務要謹慎、儆醒。因為神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神將聖靈賜給我們,為要聖化我們,這聖靈為著這個目的不停地在我們裡面運行活動,我們豈可讓聖靈在我們裡面憂傷呢?
默想:
1. 我常留意我這器皿是否聖潔尊貴嗎?或放縱他、任憑他?
2. 在聖潔的事上,我還要努力的是什麼呢?
回應:
親愛的主,求你光照我,鑑察我,顯明我的罪,我願除去沾污, 力求過聖潔生活。
註釋:
v.9 「蒙了神的教訓」大概是指1.神會在他們的心靈中啟發他們明白彼此相愛的真理。2.他們會因使徒的教導而在彼此相愛上有所學習操練。3. 他們在患難中,神教導了他們相愛、相顧、同舟共濟的真理。
v.10 「安靜人」不單指不作聲,乃指不要好管閒事,要自力更生,免得累著別人。當時有些信徒認為主既快來,世間生活就要結束,何須工作,為來日打算?這些人整天無所事事,不免多嘴多舌,成為其他信徒的負累。
主題信息:教會生活
9、10節論及彼此相愛,這是教會生活最重要的原則。帖撒羅尼迦信徒在彼此相愛的事上,已顯出明證。但他們尚須努力的是:作安靜、辦自己的事、親手作工。
最破壞教會生活的是淫亂,另外,還有好管閒事。這等人什麼都想過問,但他實際上是遊手好閒,無所事事,保羅囑咐他們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對別人的事太感興趣的人應當沈靜些, 不要想作教會的詢問台,應該避免那種破壞教會生活的忙碌,反倒要多多花時間去辦成自己份內的工作。
教會要彼此相愛,但卻不要誤用其他信徒的愛心。就是不要藉口彼此相愛,而閒懶失責,仰賴別人的愛心而生活。信徒雖然應當彼此相愛,卻不是互相等待別人救濟,乃是各人盡本份,完成所當盡的責任,要盡力作個有力量幫助別人的人,不要作個等候別人幫助的人。基督徒若能在生活上自力更生,就不至向外人求助,在外人面前虧欠主的榮耀了。神給這種人的應許是「沒有什麼缺乏」,神幫助殷勤工作的人,不幫助取巧偷懶的人。
默想:
1. 如何在彼此相愛和自食其力之間找到平衡點呢?
2. 如何在主動關懷與做安靜人之間找到平衡點呢?
回應:
親愛的主,我願遵照你的命令過教會生活,求聖靈指教我,使我在各樣事情都能拿捏到你的心意,都能恰到好處,使你的教會得益處。
註釋:
v.14 「在耶穌裡睡了的人」指死了但已相信並接受主耶穌的信徒。
v.15 「活著的人,斷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指著復活次序的先後,已睡的基督徒不會因睡而被遺忘,反倒要先復活,然後活著的信徒被提。
v.17 「在空中與主相遇」,指的是主再來時,由寶座降到空中與信徒相遇的情形;而太廿四30~31、廿五31~32所記的是主由空中降到地上招聚萬國的情形。對照而看,可知道主再來時是先降到空中,提接信徒,在空中還有信徒的審判,和羔羊的婚筵(啟十九6~10),然後才從空中降到地上,審判列國。
主題信息:被提與主再相會
非基督徒的死是沒有指望的死去,死而滅亡;基督徒的死,是有指望的去世,死是等候復活,像種子種下去是指望生出更美的子粒。 所以「有指望」跟「沒有指望」是基督徒與世人的分別。這指望不但叫我們在平安喜樂的境遇中顯出跟世人不同,也在遭遇苦難損失時顯出不同;不但「活」與世人有別、「死」也與世人有分別。 基督徒的指望就是基督再來與信徒被提。16節顯示主降臨是主「親自」降臨;主降臨是「必」然應驗的應許,絕不失信;「從天降臨」 是榮耀的降臨、是公開,神奇的出現,是地上萬族所共見的(啟一 7);主再臨時有呼叫、天使長和號筒的聲音,而當號筒末次吹響時, 信徒都要復活而被提。被提是一切信徒都有分的恩典,那時刻我們 一切神兒女都要被提到雲中,在空中與主相會,這榮耀且必成的盼望在我們心中,何等振奮人心!讓我們就「用這些話彼此勸勉」, 使我們的生活保持聖潔,為的是在他再來時,不致羞愧。
默想:
1. 我對「死亡」的看法是否合乎真理?
2.「基督再來」與「信徒被提」是我心中毫不疑惑的信念嗎?這對我現今的生活有何影響呢?
回應:
親愛的主,你已賜我永生,我不致滅亡,你還要來接我到你那裡去,當我被提,進入永恆中,你都要與我永遠同在,我感謝你。我等候你的再來。
*靈修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4:1〜12
4:1 弟兄們,我還有話說:我們靠著主耶穌求你們,勸你們,你們既然受了我們的教訓,知道該怎樣行可以討上帝的喜悅,就要照你們現在所行的更加勉勵。
4:2 你們原曉得,我們憑主耶穌傳給你們甚麼命令。
4:3 上帝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
4:4 要你們各人曉得怎樣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
4:5 不放縱私慾的邪情,像那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
4:6 不要一個人在這事上越分,欺負他的弟兄;因為這一類的事,主必報應,正如我預先對你們說過、又切切囑咐你們的。
4:7 上帝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污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
4:8 所以,那棄絕的,不是棄絕人,乃是棄絕那賜聖靈給你們的上帝。
4:9 論到弟兄們相愛,不用人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自己蒙了上帝的教訓,叫你們彼此相愛。
4:10 你們向馬其頓全地的眾弟兄固然是這樣行,但我勸弟兄們要更加勉勵。
4:11 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正如我們從前所吩咐你們的,
4:12 叫你們可以向外人行事端正,自己也就沒有甚麼缺乏了。
*靈修默想:
(1)保羅特別勸勉帖撒羅尼迦聖徒要注意哪些生活倫理?上帝要求我持守怎樣的聖潔?
(2)保羅為何強調愛和行事端正?當基於負責任態度的愛實踐出來時,家庭和教會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耶4~5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NDSQ0g6uvA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11/05?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
4:13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
4:14 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將他們與耶穌一同帶來。
4:15 我們現在照主的話告訴你們一件事:我們這活著還存留到主降臨的人,斷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
4:16 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上帝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
4:17 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
4:18 所以,你們當用這些話彼此勸慰。
*靈修默想:
(1)保羅描述死了的人是「睡了」,原因是什麼?在基督裡應該以何種態度來面對家人或朋友的死亡?
(2)主再來時會發生哪些事?對主再來與復活懷有盼望的人和沒有的人之間的差議會如何在生活中展現?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耶6~7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0p21ihbqYI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11/06?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帖前四3)
不是神願不願意叫我成聖,而是我是否有這個意願?我肯不肯把救贖所成就的,讓神作成在我身上?我願不願意讓耶穌成為我的聖潔,讓祂的生命在我這必死的身上彰顯?要提防這個說法——「啊,我渴望能夠成聖。」其實,你並非如此。停止渴望,認真採取實際行動——「我雙手一無所有。」單憑信心接納主耶穌,讓祂成為你的聖潔。這樣,救贖的奇蹟就要在你身上實現。主耶穌成就的一切,都因神愛的禮物,白白的在我身上成就了。作為一個得救成聖者,我的態度是極度謙卑聖潔的(其實根本沒有驕傲成聖這回事)。這成聖是基於憂傷痛悔和無限的羞愧。同時,也是出於對神的愛的體會,希奇地,當我對祂不理不睬,祂竟已為我的救恩與成聖作了一切(羅五8)。難怪保羅說沒有甚麼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
成聖使我與主耶穌合而為一,又在祂裡面與神合而為一,這完全是因著基督的救贖才得以成就。千萬不要將果當作因。我的順服、事奉與禱告,是對這從救贖而來的奇妙成聖無聲的崇拜與感謝。
2/28-3/6
【守望24/7禱告城牆】
請提名感謝每一位守望群組管理人在城市24/7的忠心服事,也求主保守他們身心靈健康、人際和諧、事奉有力,家人平安。守望群組管理人如下:週一林岱莉、洪加正;週二姜麗美;週三張芳瑜;週四游慧禎;週五林珀珠;週六賴信佑;週日芭蓊達魯。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 台灣進入命定:突破西海岸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
在台灣西海岸,尤其是在偏鄉地區,因為婚姻破裂和北漂就業,很多父母將孩子的教養責任丟給自己的父母,最多只是電話關懷或假日見面,讓隔代教養成為台灣西海岸極為普遍的現象。神將教養孩童的責任及權柄交給父母,但父母卻為了工作或生活之便,棄守教養孩子的權柄,讓仇敵可以趁機偷竊、殺害、毀壞年輕孩子的生命。我們為父母教養的失責深深悔改,也求主引導作父母的心能轉向兒女,重新拿回父母的權柄和責任,好好教養孩童,使他們走當行的道。求主動工,讓西海岸各處都充滿了能夠好好教養孩童的健康家庭!
2.為萬民:客家族群歸主
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因為我們兩下藉着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裏的人了;(弗2:16-19)
客家族群歸主是神對台灣救贖性命定成就的重要一環。自魏晉以來,客家人歷經五次大遷徙,從中原一路往南,再從廣東、福建遷居至台灣,即使來台數百年,但仍以客人自居,代表族群的集體意識裡有著歸回本家的渴望。我們求聖靈澆灌下來,帶領客家族群明白真理,中原不再是客家人的本家,神的家才是客家人真正的本家,求主將回到神家的渴望和念想建立栽植在400萬台灣客家人的心裡,並引導客家族群認識耶穌,回到天父的家,不再作外人和客旅,而是主所愛的家人了。
3.為政府和首長
我也要在君王面前論說你的法度,並不至於羞愧。(詩119:46)
a)求主在政府中敞開寬大又有功效的門,並差遣僕人和使女站在總統和政府官員面前,放膽講論神的法度。也求主引導政府領袖謙卑聆聽,信而順服。
b)請繼續為11月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禱告,求主賜謙卑受教的心給候選人,使他們能夠明白神的法度,並以此修正他們的政見。
4.為疫情
因本土案例明顯下降,台灣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放寬限制,求主保守台灣的民眾能嚴守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使病毒沒有機會藉人群接觸而繼續傳播散開。我們求主以大能介入,讓所有感染源都能及時被清理,控制疫情,使本土案例重歸「零新增」;也求主保護第一線的防疫人員,嚴密地護衛台灣的海陸空,阻斷一切病毒。
5.兩岸四地
女子啊,你要聽,要想,要側耳而聽!不要記念你的民和你的父家,王就羨慕你的美貌;因為他是你的主,你當敬拜他。(詩45:10-11)
兩岸四地及全球華人教會要能滿足父神期待合一的心,非常需要跨越政治意識型態、生活經驗背景、人民國家情感認同的差異,專一敬拜我們共有的主。兩岸四地的分治、甚至對立,是無法否認的現實,越是注視或強調,越讓主的教會失焦,容易落入爭競、苦毒、懼怕和防衛裡,非常傷害主裡家人的合一相愛。我們向主承認,不記念自己所屬所出之地及人民,對我們來說非常困難,求主聖靈憐憫,幫助我們的心能專一敬拜神,記念主的國、主的民和主的家,因為這是兩岸四地及全球華人所共有的標竿及歸屬。求主帶領我們突破,好讓兩岸四地及全球華人能夠在基督裡同歸於一。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台北的今世風俗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要你們各人曉得怎樣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不放縱私慾的邪情,像那不認識神的外邦人。(帖前4:3-5)
台北是一座充滿淫亂和色慾的城市,性解放團體藉著每年一次的同性戀大遊行,不斷強化這股放縱色慾的氛圍。甚至藉各種名為音樂和藝術文創的活動,吸引並聚集大批年輕人,要誘引年輕人走入更深的黑暗。作為城市的守望者,讓我們為此悔改,也奉主名對這些不合神心的活動和聚集說:台北不歡迎你!求主用難測之法打破色慾之靈對台北的轄制和掌控,求主攔阻這些活動的進行!
2.為台北重要產業:台灣科技大學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簡稱為台灣科大、台科大、台科,位於大安區基隆路,學生總人數為11229人(2021)。台科大原稱為「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以培養頂尖高科技工程及管理人才為目標,後改制為大學,在2015年與台大和台師大二校結盟,合組「國立台灣大學聯盟」,三校可以跨校選修輔系,相互承認學分,共享三校圖書資源。台科大暱稱為「小真理」,我們求主賜下敞開的門,讓教會得以進入傳講真理,使台科大能名符其實地成為小真理。也求主興起台科大的基督徒師生,在校園中高舉耶穌,實踐真理,引導台科大的年輕人歸向耶穌。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汶萊
汶萊和平之國,簡稱汶萊,是位於婆羅洲北岸的東南亞國家,總人口約43萬,約三分之二為馬來人,其次是華人。這是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君王專制國家,自2014年實施伊斯蘭律法,慕斯林的目標是讓伊斯蘭教成為唯一的宗教。在這裡,傳福音受到嚴格禁止,福音信仰者約佔5.27%。求主聖靈大能造訪汶萊,打破伊斯蘭教長久在王室的轄制,讓汶萊成為一個可以自由傳揚福音的國家。求主堅固在汶萊的宣教士及當地教會,不灰心不喪膽,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營壘,將人心奪回,順服基督。
2.守望國際局勢
俄烏兩國已爆發戰爭。我們呼求神介入掌權,止息刀兵,賜下持守和平的心志給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政府領導人,樂意以外交手段和對話來解決兩國的爭端。也求主激動兩國的基督徒彼此認罪,互相代求,好叫神的醫治可以臨到兩個國家。
7/11-7/17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 為進入命定:讚美神
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並不懼怕。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所以,你們必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賽12:2-3 )
讓我們在進入代求之前,請先用上述經文來感謝讚美神,因為祂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的詩歌,也成了我們的拯救。起來感謝讚美神!因為祂是我們救恩的泉源!
2.守衛疫情下的台灣
「你若不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不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這以下的咒詛都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耶和華必使瘟疫貼在你身上,直到他將你從所進去得為業的地上滅絕。(申28:15,21)
上半年台灣感染新冠病毒的確診病例近四百萬人,其中有6700人死亡(1/1-7/8),即使疫情稍有下降,但每天仍有2-4萬人感染,上百人死亡。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台灣不聽從神的話,不遵行神的誡命律例,以致咒詛追上我們,瘟疫貼在我們身上。解決之道無他,就是從背道的罪中轉回,開始聽從遵行神的話語,活在神國的律例典章中。因此,我們為台灣背離神的道認罪悔改,也求聖靈幫助台灣教會能活出神的道、見證神的道,使神的道在台灣各處大大興旺。求主記念祂的約,憐憫台灣,引導我們悔改,得以打破咒詛,讓醫治遍滿台灣全地。
3.為萬民:職場轉化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要你們各人曉得怎樣用聖潔、尊貴守着自己的身體,不放縱私慾的邪情,像那不認識神的外邦人。(帖前4:3-5)
婚姻之外的性關係或性騷擾對職場的信任關係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即使在暗中進入,似乎無人知曉,但卻會帶來更多的罪惡和混亂,如大衛與臣僕烏利亞之妻行淫,為了遮掩罪惡及奪人之妻,不僅用計殺了烏利亞,也害幾十位臣僕跟著被殺,也因此帶來大衛王朝的分裂、兄弟父子相殘、亂倫,刀劍爭鬥不斷。因此,我們為職場中淫亂的關係,不論是喝花酒、使用權柄誘奸、外遇、一夜情、未婚同居…等等,向神認罪悔改。求主幫助台灣職場中的工作者能夠像約瑟一樣,即使面對試探,也奮力逃避淫行,持續用聖潔和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不放縱私慾。求主將職場隨意發生性關係的淫亂風俗,轉化為在聖潔中真實相愛的文化。
4.為政府和首長
但以理說:神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因為智慧能力都屬乎他。他改變時候、日期,廢王,立王,將智慧賜與智慧人,將知識賜與聰明人。 (但2:20-21)
求主聖靈幫助讓蔡總統真正明白總統的權柄從神而來;並求主使蔡英文總統願意在神面前謙卑,深知治國的智慧和能力都屬乎神,以至於榮耀歸給神,而非歸給自己。求主祝福閣揆蘇貞昌院長有屬天的智慧、能力,領導新的行政團隊為百姓、國家謀福利。
5.為教會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彼前4:7)
在疫情嚴峻、挑戰及困難越來越多之時,求主幫助台灣教會能夠越多地劬勞禱告。求主幫助我們能夠警醒,守護個人及團體禱告的時間,不被仇敵用各樣的方式偷竊、殺害、毀壞。也求主光照我們的生命,讓我們能凡事上謹慎,保守自己不向邪惡妥協,使我們在主前的禱告能夠蒙悅納。
6.轉化農曆七月
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弗2:1-2)
神在以色列設立聖潔節期,使屬神子民每年藉著節期更新跟神的關係和愛的盟約。仇敵也設立節期,藉著黑暗的節期,每年更新跟鬼魔的立約關係。7/29開始進入農曆七月,台灣各地各領域各職場都被七月拜鬼的謊言轄制,以為藉著拜鬼可以得著平安。求主赦免我們,並以真理的光照我們,從人心及風俗文化中,以大能攻破一切拜鬼的謊言和營壘,歸向耶穌,得著真正的平安。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城市進入命定:禱告城牆經歷更新
我若心裏注重罪孽,主必不聽。但神實在聽見了;他側耳聽了我禱告的聲音。神是應當稱頌的!他並沒有推卻我的禱告,也沒有叫他的慈愛離開我。(詩66:18-20)
感謝主,城市24/7禱告城牆自2017年七月底啟動禱告至今,即將滿五週年,步入第六年在合一禱告中與主同行的旅程。讓我們在聖靈的幫助下省察自己,重新與神對齊。感謝主側耳垂聽我們在24/7禱告城牆上所發出的呼求,也沒有推卻我們的禱告,但我們若心裡注重罪孽,主必不聽。我們求主救我們脫離輕慢神的試探,賜給每位守班者正直的心,能夠選擇敬畏神,而不是沉溺於罪中之樂,以致失去了神的同在。也求主引導我們能放下生命的重擔和纏累的罪,禱告城牆經歷更新。
2.為12行政區的突破:中正區
中正區地處國家中樞,府院部會林立,是各界民眾表達訴求或抗爭、集會遊行的首選,區內眾教會面對從個人到國家的屬靈爭戰,感受真實、直接且深刻。求主赦免中正區因勢力而有的驕傲,也赦免我們為得著權力和利益,彼此相爭相鬥,甚至我們在中正區高舉民主自由,卻謾罵、誹謗神所設立的權柄。求主醫治我們的瞎眼,讓我們看見主耶穌才是真正的掌權者,在位者能夠按著神的道使用權柄,而百姓也能敬重官長,順服在上掌權的。也求主幫助中正區教會能夠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轉化城市風氣,成為台北和國家的祝福。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共和國是西亞的國家,位於黑海和裏海之間,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亞美尼亞總人口約有297萬人,是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從四世紀開始),全國絕大多數國民是基督徒,但四周圍被伊斯蘭國家包圍,也曾在伊斯蘭國家統治下(土耳其),有100萬亞美尼亞人慘遭屠殺。這個國家雖然以基督教為國教,但是經濟疲弱,腐敗問題嚴重,社會氣氛惡化,也是該區域動盪不安的火藥庫。求主聖靈大能臨到,醫治亞美尼亞教會遭逼迫的傷害,除去苦毒和羞辱,使教會甦醒,帶領教會活出真道,享受在基督裡的豐盛、平安和喜樂,得以向四周圍的伊斯蘭國家見證唯有耶穌是救主。
2.守望國際局勢
我們為中東地區的平安禱告,求主聖靈超自然介入,化解以阿之間長久的仇恨及對立,止息戰爭,讓以色列及鄰近的阿拉伯國家都能進入命定,成為主基督的國。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7/27/1ts-day9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8節
這段經文保羅一開始就對帖撒羅尼迦信徒說:「我們靠著主耶穌求你們,勸你們…」我們看見保羅用「祈求」的方式對他們說話,可見以下的教導是何等重要,保羅的心是何等迫切希望他們能夠看重以下的教導。這個教導是什麼?就是第3、4節所說的,要他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要他們「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可見當時的世代在情慾問題上何等嚴重。第6節提到「不要一個人在這事上越分,欺負他的弟兄。」可見當時同性戀問題也很嚴重,因此保羅用「祈求」的口氣,要他們遠離一切的淫行,要討神的喜悅。
身為二十一世紀的基督徒,我們每天面對的又何嘗不是一個放縱情慾的世界?我們同樣需要被深深提醒,當「遠離淫行」,當「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
弟兄姊妹們!我們為何應當「守著自己的身體」呢?因為我們本是照神的形像造的,應當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第七節說:「神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污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是的!我們是被神呼召,被神寶血潔淨,被分別出來的一群人,我們的身體是尊貴的,是神要使用的身體,是神聖靈居住的所在。因此第8節說:「所以那棄絕的,不是棄絕人,乃是棄絕那賜聖靈給你們的神。」當我們不守著自己的身體,棄絕自己的身體,沾染污穢時,我們是明明地棄絕聖靈,棄絕神,因為我們的身體不再是屬於自己的,乃是屬於神的。
弟兄姊妹們!讓我們因著知道自己的身體是聖潔的,是分別為聖歸給神的,是尊貴的,以至於我們不再隨便棄絕身體給罪使用,當將身體完全獻給神,作義的器具。讓我們大聲的向這個世界宣告:「我的身體要給神使用,我的眼目要給神使用,我的身體、眼目都要遠離色情,遠離一切淫行,單單歸屬於神。」
【回應】
主啊,是的,我的身體是聖潔尊貴的,因為是祢寶血救贖的,是祢聖靈居住的所在,求祢不斷提醒我,好讓我能守著自己的身體與眼目,單單屬祢,遠離淫行。
【禱讀】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3~4節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要你們各人曉得怎樣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7/28/1ts-day10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9~12節
第9節保羅提到彼此相愛不是人的吩咐,而是神的命令。每次當我們對人愛不下去的時候,我們再次被提醒「彼此相愛」是神的命令,當我們知道是為了討神喜悅而去愛弟兄姊妹時,會更有力量去愛人。弟兄姊妹們,你是否正面臨有些人你愛不下去?讓我們為著神,也靠著神繼續去愛他們吧!
第10節保羅勸帖撒羅尼迦信徒在「彼此相愛」這事上,要「更加勉勵」。保羅在羅馬書十三章8節也提醒:「凡事都不可虧欠人,唯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說:「我愛某某人已經夠了!」教會中彼此相愛的事上,若每個人都覺得做得不夠,愛心總是不夠時,相信神的家一定很不一樣,每個人都會盡全力去愛人,也沒人會抱怨自己給的太多,抱怨為何別人沒有愛我。
在勸勉帖撒羅尼迦信徒更加彼此相愛之後,第11節保羅卻提到「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作工。」這似乎提醒我們要「管好自己的事」。這是一個平衡的教導,在教會中我們不可以利用弟兄姊妹的愛心,而成為一個倚靠別人供應的人。更不應假藉「屬靈」,強調耶穌快再來了,以至於認為不要再做「世界的工作」了,這是「假屬靈,真懶惰」。因此保羅要這些人「安靜下來,親手作工」,如此,一方面他們就可以如同第12節所說:「可以向外人行事端正」有好見證,因為未信主的人,不會相信一個叫人不作工的信仰,另一方面他們也就「自己沒有什麼缺乏了」,不會造成教會的重擔。
所以,弟兄姊妹們!讓我們一方面學習彼此相愛,一方面也當「自愛」,學習為自己負責任。這才是神所喜悅,有見證的基督徒生活。
【回應】
主啊!我願意遵行祢的命令,學習彼此相愛,在愛中常以為虧欠。我也願意殷勤作工,盡自己的責任,常有好見證來榮耀祢。
【禱讀】羅馬書13章8節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7/29/1ts-day11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
這段是最常在弟兄姊妹安息禮拜中出現的經文,第18節保羅也教導大家,當遇見親愛的弟兄姊妹離開這個世界時,當用這些話彼此勸慰。
當人們面臨親愛的人離開這個世界時,心中最關心的應該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我所親愛的人他們現在在那裡?他們過得好不好?」第二個問題是:「將來我們還會與所親愛的人再見面嗎?」這段經文可以回答這兩個問題:
第一、這些死去的親人,他們的身體如同「睡了」一般,有一天他們的身體要被喚醒,要復活,要得著一個如同耶穌死裡復活一般新的身體,不再有病痛,不再衰殘的身體。他們的靈魂現在與耶穌同在,如第14節所說的,將來他們要與耶穌一同從天而降,他們這些在基督裡死去的人,真是好得無比。因此我們是大有盼望的,從神的話語中得著安慰,不會像許多不認識耶穌的人,心中憂慮,害怕死去親人變為「餓死鬼」、「孤魂野鬼」,我們深信他們在耶穌那裡好得無比,這是我們的安慰與盼望。
第二、如同17節所說,未來我們將與這些在耶穌裡睡了的人相遇,並和他們一同永遠與主同在。因此我們大有盼望,因為知道我們的離別是暫時的,他們正如遠遊他鄉一般,暫時與我們分離,有一天都要再回來,就能再相見了。
基督徒面對在耶穌裡去世的親人,我們雖然也會傷心難過,因為情感上難以割捨,但我們心中是充滿盼望與安慰的,知道基督徒的死亡不被死亡所勝,反而戰勝死亡,因為死亡是一道通往永生的門。因此我們不懼怕,死亡不是悲慘地結束,而是永生的開始。許多未信者面臨死亡會恐懼,因為他們的死亡與「黑暗」與「鬼」連在一起,但基督徒的死亡是與「光明」與「耶穌」連在一起,我們必得著安慰與盼望。
【回應】
主啊!是的,因為住在祢裡面,當我們面臨自己或親人離世時,心中是大有盼望與安慰的,知道在耶穌裡死亡是與生命,與永恆,與光明,與耶穌連在一起的,是進入永生。
【禱讀】啟示錄21章4節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9/09/天家重聚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
我在撰寫母親的訃聞時,為了表示我們與她不是永別,並且我也持有上帝應許將來會在天堂重聚的盼望,於是我寫下了:「她已安息主懷,被主接回天家。」儘管如此,有時我看到近期家族的合照都少了母親的身影,還是會感到悲傷。然而,最近我發現有一位畫家能描繪包括過世親人在內的全家福。這位畫家照著我們過世親人的相片,將他們畫進家族畫像裡。藉著畫筆的一筆一劃,這名畫家呈現了上帝所應許的天堂重聚的景象。一想到能再次看見母親在我身旁微笑,就讓我感激地潸然淚下。
使徒保羅也很肯定地告訴我們,基督徒無須「像那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哀傷(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因為「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14節)。保羅不僅保證耶穌必會再來,並且宣告所有相信耶穌的人,都將和耶穌團聚,永遠與祂同在(17節)。
當我們因為信主的親友離世而哀傷時,我們會因上帝已應許信徒將在天家重聚而得安慰。上帝應許我們未來能與復活的君王同在,讓我們可以在世上持有永生的恆久盼望,等候耶穌再來或召我們回天家的那一天。
【思想】
上帝應許的天家重聚,如何在你哀慟時安慰你?
為何天家重聚的應許能帶給你極大的盼望?
【回應】
慈愛的救主,謝謝祢給了我恆久的盼望,並讓我能與人分享這份盼望,直到祢召我回天家或祢再來的那一天。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2/11/17/休息與工作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11-13節,4章9-12節
在十九世紀約翰·德懷特(John S. Dwight)所寫的一首關於「休息」的詩中,他婉轉地責問人們怎能將「休閒」與「工作」分開:「沒有真正的勞苦,怎麼會有真正的休閒呢?」他認為享受真正的休閒不是逃避生活中的責任,在詩中他說:「責任要全力以赴;善用而不浪費它,否則就無法休息。想看近處環繞美景?只有承擔責任,才有如此景象。」
詩人的結論是透過愛和服事,人們便能獲得真正的休息與喜樂,這令人想起使徒保羅對帖撒羅尼迦信徒的勉勵。使徒保羅談到上帝要他鼓勵信徒,行事為人要對得起召我們的上帝(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2節),接著他做了更詳盡的解釋。
保羅描繪了一種安靜下來,過正直、愛與服事的生活景象,他為眾信徒禱告,求上帝讓他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3章12節)。他還敦促信徒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4章11節)。正是這種倚靠上帝、安靜地活出愛和服事的生活,可以向人們展示信心生活的美好(12節)。
或許,真正的喜樂是如同詩人所說:「愛與服事,這是至高至美的。勇往直前,永不動搖,此乃真正的休息。」
【思想】
上帝的同在如何使你經歷真正的喜樂?
在上帝的國度裡,如何勞逸結合?
【禱告】
上帝啊,謝謝祢使我在日常事務中就能經歷祢的美好。求祢幫助我明白,與祢同住的安靜生活是何等喜樂。
【帖撒羅尼迦前書 4:13-18】
|論到睡了的人|
這是一段最常在弟兄姐妹的安息禮拜中出現的經文。保羅教導我們遇見所親愛的弟兄姐妹離開個世界時,當用這些話彼此勸慰(18節)。
當人們面臨親愛的人離開這個世界時,他們心中最關心的應該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所親愛的人,他們現在在那裡呢?他們過得好不好呢?」;第二個問題是:「將來我們還會再面嗎?」而這段經文可以回答這兩個問題:
一、我們那些在基督裡的親友死亡後去那裡?
我們在基督裡的親人離世時,他們的身體如同「睡了」一般,有一天他們的身體要被喚醒、要復活、要得著如同耶穌死裡復活一般的新的身體,是不再有病痛、不再衰殘的身體。而他們的靈魂現在與耶穌同在,將來他們要與耶穌一同從天而降(14節)。在基督裡死去的人,真是好得無比!因此,我們從神的話語中得著安慰與盼望,不會像不認識耶穌的人,心中常常憂慮,懼怕他們死去的親人會不會變「餓死鬼」、「孤魂野鬼」,我們深信他們在耶穌那裡,好的無比,這是我們的安慰與盼望。
二、我們將來還會和他們見面嗎?
如同17節所說的,將來我們將與這些在耶穌裡睡了的人相遇,並和他們一同永遠與主同在。因此,我們大有盼望,因為知道我們的離別是暫時的,他們只是正如遠遊他鄉一般,暫時與我們分離,有一天他們都要再回來,我們就能再相見了。基督徒面對在基督裡的親人去世時,我們雖然也會因為情感難以割捨而憂傷,但我們心中是充滿盼望與安慰的,因為知道基督徒的死亡不是被死亡所勝,而是戰勝死亡,死亡是一道通往永生的門,因此我們不懼怕,死亡不是悽慘地結束,而是永生的開始。許多未信者面臨死亡時會恐懼,因為他們的死亡是與「黑暗」與「鬼」連在一起;但基督徒的死亡是與「光明」與「耶穌」連在一起的,我們必得安慰!
◆回應:
主啊!是的,我們因為在祢裡面,因此,當我們面臨自己或親人離世時,我們心中是大有盼望與安慰的。因為我們知道在基督裡,死亡是與生命、與永恆、與光明、與耶穌連在一起的。
◆金句:
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
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
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
了。(啟示錄 21:4)
【帖撒羅尼迦前書 4:9-12】
|相愛與自愛|
保羅說:「論到弟兄們相愛,不用人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自己蒙了神的教訓,叫你們彼此相愛」(9節)。彼此相愛不是人的吩咐,而是神的命令。每次當我們對人愛不下去時,我們就再次被提醒「彼此相愛」是神的命令。當知道我們是為了討神喜悅而愛弟兄姐妹時,我們會更有力量去愛人。你是否正面臨有一些人你愛不下去呢?讓我們為著神,也靠著神繼續地去愛他們吧!
保羅又對帖撒羅尼迦的信徒說:「你們向馬其頓全地的眾弟兄固然是這樣行,但我勸弟兄們要更加勉勵」(10節)。保羅勸勉我們在「彼此相愛」這件事上要「更加勉勵」。保羅也勸勉羅馬教會的信徒:「凡事都不可虧欠人,唯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羅馬書十三章8節)。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說:「我愛某人已經夠了」。我們在教會中彼此相愛的事上,若每一個人都常覺得做的總是不夠,愛心總是不夠時,我相信教會一定很不一樣,每個人都會盡全力地去愛人,也沒有人會抱怨自己給的太多,或總在算計為何別人沒有給我愛,這真是一個美好的教導。
然而,在勸勉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更加勉勵地彼此相愛之後保羅也提到:「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作工」(11節)。似乎要我們「管好自己的事」的意思,這是很平衡的教導。我們不可以利用弟兄姐妹的愛心,而成為倚靠別人供應的人,更不應假借「屬靈」,強調耶穌快再來了,以致就認為自己不需要再作「世界的工作」了,這是「假屬靈,真懶惰」。因此保羅要這些人「安靜下來」、親手作工。保羅說,如此「可以向外人行事端正」(12節),有好的見證,未信主的人可不願意相信一個叫人不作工的信仰。不僅如此,「自己也就沒有什麼缺乏了」(12節),不會成為教會的重擔。
弟兄姐妹們!讓我們一方面學習彼此相愛,一方面我們也當「自愛」,學習為自己負責任,這才是神所喜悅有見證的基督徒生活。
◆回應:
主啊!我願意遵行祢的命令學習彼此相愛,在愛中常以為虧欠。我也願意殷勤作工,盡自己的責任,也有好的見證榮耀祢。
◆金句: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羅馬書 13:8)
【帖撒羅尼迦前書 4:1-8】
|守著身體|
這段經文保羅一開始就對帖撒羅尼迦的信徒說:「我們靠著主耶穌求你們,勸你們-」(1節)。保羅用「祈求」的方式對他們說話,可見以下的教導是何等的重要,保羅的心是何等迫切希望他們能夠看重以下對他們的教導。這個教導是什麼呢?那就是3、4節所說的,要他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要他們「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可見當時的世界在情慾的問題上是何等的嚴重,保羅甚至提到「不要一個人在這事上越分,欺負他的弟兄」(6節),可見當時同性戀的問題也很嚴重。因此保羅用「祈求」的口氣要他們遠離一切的淫行,討神的喜悅。
身處廿一世紀的基督徒,我們生活的世界又何嘗不是一個放縱情慾的世界呢?我們同樣需要被極大的提醒:當「遠離淫行」!當「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
我們為何應當「守著自己的身體」呢?因為我們是「聖潔」、「尊貴」的。保羅說:「神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污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7節)。是的。我們是被神呼召的一群人,因此我們是聖潔的、我們是被神分別為聖的人,我們的身體是尊貴的身體,是神所要使用的身體、是神聖靈居住的所在。因此保羅說:「所以那棄絕的,不是棄絕人,乃是棄絕那賜聖靈給你們的神」(8節)。當我們不守著自己的身體、棄絕自己的身體、沾染污穢時,我們是棄絕聖靈、棄絕神,因我們的身體不再是屬於自己的,乃是屬於神的。
所以,讓我們因著知道我們的身體是聖潔的,是分別為聖歸給神的、是尊貴的,以致我們不再隨便棄絕自己的身體給罪使用,我們乃當將我們的身體獻給神,作義的器具。讓我們大聲的向這個世界宣告:「我的身體要給神使用,我的眼目要給神使用,我的身體、眼目都要遠離色情,遠離淫行。」
◆回應:
主啊!是的,我的身體是聖潔尊貴的,因為是祢救贖的,是祢聖靈居住的,求祢不斷提醒我這件事,好讓我能守著自己的身體、眼目、遠離淫行。
◆金句:上帝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要你們各人曉得怎樣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帖撒羅尼迦前書 4:3-4)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7/24/哀傷中的盼望-2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
睿祈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為身邊所有的人帶來歡樂。可惜她在五歲那一年,不幸死於一種急性的罕見疾病。睿祈的猝逝讓她的父母勤達和恬恬,以及所有認識他們的人都感到震驚。我們這些恬恬的同事都與他們同感哀傷。
但勤達和恬恬找到了繼續前進的力量。當我問恬恬他們如何面對這錐心之痛時,她說,他們知道睿祈如今在耶穌慈愛的懷中,專注於這一點,使他們獲得了力量。恬恬說﹕「我們為女兒感到高興,她的時間到了,進入了永生。⋯⋯我們能靠著上帝的恩典和能力度過悲傷,繼續做祂託付我們的事。」
恬恬在哀傷之際能心得安慰,是因為她對上帝有絕對的信心,深信這位藉耶穌顯現的上帝所應許的絕不落空。聖經所說的盼望遠不只是樂觀,而是對上帝的應許有絕對的把握,因為知道上帝絕不食言。在哀傷的時候,我們可以抓緊這強而有力的事實,保羅鼓勵那些因親友離世而悲傷的人,說﹕「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4節)。今天,願這真實的盼望能帶給我們力量和安慰,在我們憂傷的時刻更是如此。
【思想】
你如何從上帝所賜的應許得到力量?
你要怎樣安慰因親友離世而悲傷的人?
【禱告】
天父,感謝祢賜下盼望和安慰。求祢堅固我,讓我也可以去鼓勵其他人。
敬拜詩歌:若是有你佇我的生命 (有情天)
https://youtu.be/oyeHpR7uct4
一、安靜:我的心因愁苦而消化;求祢照祢的話使我堅立!
二、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 4:13-18
1. 重點說明:
本段落保羅進一步說明基督徒的死亡觀,帖撒羅尼迦教會因為對於弟兄姊妹死亡的誤解,免得他們像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憂傷(v.13)。保羅指出過世的基督徒是在基督裡睡了,這是因為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生命,已經覆庇在相信的人身上(v.14)。保羅進一步說明,在主降臨時,已經睡了的信徒將首先復活,然後在空中與主相遇,這些信徒和那些在世間仍存活的人,將一同被提到雲中,並與主永遠同在。因此信徒之死,只是暫時離別,未來終必復活,還會再相見。
2. 鑰節: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前 4:17)
三、默想:
■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弟兄姊妹,對於死去的基督徒,帶有怎樣的心情?(v.13)造成憂傷的原因為何?(v.14)
■主再來時哪些人會先復活?(v.16)而那時活著的人會如何?(v.17)
■我真的相信與基督同死同復活嗎?我擔心害怕死後的去處與下場嗎?這段教導對我有什麼啟示?
四、禱告:主啊,感謝祢,使我有永生的盼望和安慰,也求祢幫助我把握時機,能將救恩帶給心愛的家人或朋友,期盼在永恆裡,都能再相聚。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帖撒羅尼迦前書 4 章 13-18 節
敬拜詩歌:耶穌給你平安 (天韻詩歌)
https://youtu.be/5zPxgps3hyc
一、安靜:我何等愛慕祢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
二、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 4:1-12
1. 重點說明:
上一章提到帖撒羅尼迦教會在患難中信心堅固,本章保羅鼓勵他們繼續朝向成聖之路邁進。這裡的成聖,保羅強調的是遠離淫行,並以尊貴和聖潔的態度守護自己的身體,與外邦人有所區別。保羅提醒不可做出越軌的行為,因為在這方面欺壓弟兄,主必報應。論及彼此相愛,保羅稱讚教會在這方面表現已經很好,但仍鼓勵他們要更加努力,保持安靜,辦理自己的事務,並親手作工,行事端正,這樣就不會有所缺乏。
2. 鑰節: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正如我們從前所吩咐你們的。(帖前 4:11)
三、默想:
■保羅鼓勵帖撒羅尼迦教會更加努力,他首先提到是哪一方面?(v.3-v.5)為什麼這是重要的?(v.6-v.7)
■除了聖潔之外,保羅還提醒他們什麼事?(v.9)安靜生活、辦自己的事、親手作工與彼此相愛有何關聯?
■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作工和不要單顧自己的事(腓2:4)如何平衡?保羅這樣的教導,對我有何提醒?
四、禱告:主啊,幫助我不會單顧自己的事,也不會閒懶不親手作工,並能行出有智慧的愛心生活。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帖撒羅尼迦前書 4 章 1-12 節
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正如我們從前所吩咐你們的,
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
閱讀: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9-1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申命記1-2章;馬可福音10章1-31節
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1節
多年前,我和兒子喬許在上山的小徑上,發現前方揚塵飛舞。我們躡手躡腳地上前去一探究竟,原來有隻獾正忙著在土堆裡建窩。牠把頭和肩膀伸進地洞裡,一邊用前爪使勁地往下挖,一邊用後腳將泥土踢出來。牠正全神貫注地做自己的事,完全沒聽到我們走近的聲音。
看到這隻獾旁若無人的樣子,我忍不住撿了一根細長的樹枝,輕輕地戳了戳牠的背。我並沒有傷到牠,但牠卻跳了起來,接著便轉身向我們衝過來。我和喬許嚇得以百米賽跑的世界新紀錄逃開了。
我從自己的輕率行事學到了一些功課:有時最好不要多管閒事,隨意干涉別人的事情。與其他基督徒相處時,尤其如此。使徒保羅鼓勵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1節)。我們的確應當為別人禱告,靠上帝的恩典致力分享祂的話語,偶爾上帝也會要我們以溫柔的態度糾正他人的錯誤。然而,學會安分守己、不好管閒事、不過分干預他人的生活也很重要。這可以讓我們成為非信徒的榜樣,也可以得到他們的尊敬(12節)。我們領受的呼召就是要「彼此相愛」(9節)。
當你干預他人的事務時,發生了什麼情況?
你最需要為他人做的首要任務是什麼呢?
上帝,請教導我明白何謂真正地愛他人。
作者: 羅大衛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帖撒羅尼迦教會就像所有人類組織一樣並不完美,但卻是新約聖經中重要的一間教會。這間教會由保羅、西拉和提摩太所建立(使徒行傳16章1-5節,17章1-3節),並迅速成為宣教活動的樞紐,部分原因是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深刻地見證了福音改變人心的大能。保羅在寫給他們的書信中,一開頭就稱讚這種改變,說他們的見證已經傳遍各地:「他們都述說你們是⋯⋯怎樣離棄偶像歸向上帝,要服事這位又真又活的上帝」(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9節,新譯本)。在第一世紀的希臘文化,充斥著偶像崇拜,帖撒羅尼迦的信徒離棄偶像,表明他們生命的巨大改變。他們離棄那以木頭和石頭雕刻、沒有生命的偶像,轉而歸向上帝。這位上帝不僅是又真又活的真神,而且把生命賜給所有相信祂的人。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從拜偶像轉為相信永生的上帝,表現出真正的轉變。
柯貝爾
2021/3/22(一) 更加勉勵 帖撒羅尼迦前書4:1-8
當時的羅馬帝國,經濟富裕、社會開放,各行各業都蓬勃發展。一些今日大家有時候還會避穢不談的行業,在當時可是光明正大。當時的貴族在帝國制之下,可以自由的購買、販賣奴隸,買賣性奴是當時合法的管道。在希臘羅馬神話的影響之下,各處的神都有提供男女廟妓,男男、女女的性行為也是眾所階知,已經出土的史料上也都記著當時羅馬社會多元的性別取向。
但是,對於在基督裡重生的基督徒,保羅仍然這樣說:上帝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要你們各人知道怎樣用聖潔、尊貴控制自己的身體,不放縱私慾的邪情,像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4:3-5)
在個人主義盛行的現代,我們都被鼓勵著探索自我、發展自我,也在這個方向上嘗到滿足,感受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許這也是對過去華人的社群主義的一種反撲吧?那些在群體當中得到的滿足,為著群體犧牲而得到的價值和意義,在現代似乎受到貶低,甚至是一種冒犯。
保羅提供另一條路,他鼓勵帖撒羅尼迦的弟兄姊妹在上帝聖潔的路上勇敢的走下去。他們已經走得很好了,也在當中嘗到滿足,保羅鼓勵他們繼續走得更深、一起走得更遠。在上帝裡面,他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生存的意義,因為上帝重視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也賜給他們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才能 - 就算那些被社會瞧不起的人也是;同時,在上帝裡面,他們每一個人都要為彼此而活、為彼此貢獻自己的才能,甚至為彼此做出犧牲。個體的獨特與彼此的欣賞、個體的成就與群體的利益,在上帝裡面並行不悖,而且互相輝映,反映出上帝的榮美與豐盛。
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的社會有時候偏左、有時候偏右,就像過去高舉社群,如今高舉個人,也許下一個世代還會有新的反撲。但是上帝的話語安定在天,直到永遠。在擺盪的價值觀中,不變的價值觀總是被以為是保守、過時的。然而,認真順服神的話語的人,卻能真實經歷屬天的價值觀才是最前衛,也最值得珍惜的。
末了,弟兄們,我們靠着主耶穌求你們,勸你們,既然你們領受了我們的教導,知道該怎樣行事為人,討上帝的喜悅,其實你們也正這樣行,我勸你們要更加努力。(帖撒羅尼迦前書4:1,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0322
#丁牧的靈修隨筆
Photo by Dev Benjamin on Unsplash
閱讀: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1-3篇;使徒行傳17章1-15節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
計程車司機載我們前往倫敦希思羅機場的途中,跟我們分享了他的故事。他15歲時,為逃離戰爭與壓迫獨自來到英國。如今,11年過去了,他成家立業、養活妻小,若是在他的家鄉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雖然如此,他還是為了必須與雙親及手足分離而感到悲痛。他說,這段艱辛旅程,若是無法與親人重聚,就不算圓滿。
此生與至親分隔兩地,固然讓人心酸,但喪親之痛更令人難以承受,心中的那股失落感,一直要等到與親人重聚才能釋懷。當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初信者不知如何面對這種失落時,保羅在信中告訴他們:「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他解釋說,我們這些基督徒可以期盼將來有美好的重聚,並與主永遠同在(17節)。
很少經歷會像喪失親人那樣,在我們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痛,但我們在耶穌裡有盼望,可以期待將來的重聚。在哀傷與失落之際,我們能從那永遠不變的應許,得著我們所需的安慰(18節)。
痛失所愛,如何在你的生命中留下傷痕?
耶穌如何提供你所需的幫助與盼望?
天父,世上沒有任何事物,能填滿我心裡因痛失所愛而造成的空缺。求祢使我靠近祢,並用祢的慈愛與恩惠安慰我。
作者: 柯貝爾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據學者們估計,帖撒羅尼迦在第一世紀的人口約為二十萬,這在當時是一個大城市。作為愛琴海的港口城市,它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商業活動和羅馬軍事活動的交匯點。帖撒羅尼迦教會之所以會面對具有挑戰性的環境,是因為希臘異教在城中占有主導地位,且有不少口出狂言的猶太人。這些挑戰導致激烈的迫害——特別是來自猶太會堂領袖的逼迫。保羅一連三個安息日在帖撒羅尼迦的猶太會堂講道(參閱使徒行傳17章1-4節)之後,猶太領袖就以暴力來回應,指控保羅背叛凱撒(5-8節)。然而,從這個動盪開始,使得帖撒羅尼迦教會發展成新約時代非常重要的教會之一。有些學者認為,該教會是基督徒群體的理想典範(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7節)。
柯貝爾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19.08.2024(星期一)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 4 : 13 – 18
链接:https://youtu.be/GNGstcRp6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