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以色列軍隊何以逆轉得勝的原因,牧師認為是因「約拿單」靠著神的能力帶頭殺敵(撒上14:6b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他是因著這句大有能力的話,進入敵營展開攻擊,是沒錯的,然有一件事我們需要學習「約拿單」對神的信心與勇氣,怎麼說呢?撒上14:8-10「約拿單說:我們要過到那些人那裡去,使他們看見我們。他們若對我們說:你們站住,等我們到你們那裡去,我們就站住,不上他們那裡去。他們若說:你們上到我們這裡來,這話就是我們的證據,我們便上去,因為耶和華將他們交在我們手裡了。」約拿單絕不是位莽夫,他知道以寡擊眾必敗無疑,但他為何還敢去做這事呢?是因他與神的關係非常緊密,他與神之間有個默契,當「你們上到我們這裡來」這印記產生時,就是神要他進入敵營殺敵的時機。
親愛的弟兄姊妹,被非利士人打敗的以色列軍隊有什麼能力再站起來?以色列的領袖又如何去激勵已垂死的百姓心,及如何使「因戰敗跟隨非利士軍的希伯來人」或「藏在以法蓮山地的以色列人」(撒上14:21-22)都勇敢站出來,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緊緊地追殺非利士軍隊,使得這場以寡擊眾的仗,得以順利進行,其關鍵原因在於「約拿單」他願意按著神的心意去作,他絕不盲從,而是靠著神有信心與勇氣打贏這場不可能勝的戰爭。求主幫助我們學習「約拿單」的精神,做任何事先求問神,等得到了神的指示之後再去行,相信您做任何事都必順暢、成功。(王牧師)
回應:撒上14:24「掃羅叫百姓起誓說,凡不等到晚上向敵人報完了仇吃什麼的,必受咒詛。因此這日百姓沒有吃什麼,就極其困憊。」掃羅王下達禁食命令,果真沒有人敢違背掃羅王的命令(撒上14:26他們進了樹林,見有蜜流下來,卻沒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為他們怕那誓言。),對於軍隊紀律而言,官士兵不可違背軍紀這是必要的,否則部隊軍紀一渙散,必無法打戰,這是當過兵的人都知道的事。然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掃羅王為何要下達這樣的命令呢?我們可從正面思考及負面思考來看這問題:(一)正面思考:可能是為了戰略上需的要,速戰速決殲滅非利士軍隊,所以下令要部隊的官兵禁食,全力備戰,這是有可能的事。(二)負面思考:掃羅說:「向敵人報完了仇」,從上下文來看這句話,其實它是暗指掃羅不以「密抹」之戰為聖戰,反而是為了高舉自己的名而打這場戰爭,若是基於這樣的出發點而叫官兵禁食,那就不對了;他為了追求自我的功名,獨斷下令全體官兵禁食,只想藉機一舉殲滅敵軍,完全不是出於神的心意,這樣的心態出去打戰,其結果必可想而知,以色列的軍隊最後必打敗仗。
親愛的弟兄姊妹,掃羅王這樣錯誤的決定,一味地追求自我的名譽與權力,不僅會受到手下的抵制,也會被神徹底排斥(弗6:9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祂並不偏待人。)。因掃羅判斷和誓言是出於錯誤的動機,導致了後續各種不良結果發生(撒上14:29, 32, 37, 44, 46),失去了神及百姓信任的悲劇。掃羅在這事件上錯誤的行為,提醒我們不要去犯同樣的錯誤,求主幫助我們千萬不要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謹慎免的得罪神。(王牧師)
✍ 2022-05/18 讀經:撒母耳記上 第十四章
✟受感的經文:
14:8 約拿單說:「我們要過到那些人那裏去,使他們看見我們。
14:9 他們若對我們說:『你們站住,等我們到你們那裏去』,我們就站住,不上他們那裏去。
14:10 他們若說:『你們上到我們這裏來』,這話就是我們的證據;我們便上去,因為耶和華將他們交在我們手裏了。」
✟受感的話語:
約拿單有信心信靠耶和華上帝以色列獨一真神,耶和華上帝以色列獨一真神給約拿單證據;非利士人應該要約拿單停在密抹的隘口那裡,就不會使約拿單這團隊隘口攀崖一步一步來到身旁…約拿單(你們上到我們這裡來)應證耶和華上帝以色列獨一真神帶領的證據,耶和華上帝獨一真神會給我記號,敬畏耶和華上帝獨一真神,會看見耶和華上帝獨一真神給我的記號,我跟從耶和華上帝獨一真神的應證。
疫情期間要抓住耶和華上帝獨一真神應證,當為神同在團隊祈求,也為全地祈求趁時而作,跟著聖靈的記號回應神帶領。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天父:約拿單有你們上到我們這裡來證據,祈求祢也給證據送還在光明六隻狗新的家庭,主人。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3-02-16-14-1-23-3802cb7a862740e0af872c8c608e337d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r0nJkHU-g
二、閱讀經文
撒母耳記上14:1~23
14:1 有一日,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對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說:「我們不如過到那邊,到非利士人的防營那裡去。」但他沒有告訴父親。
14:2 掃羅在基比亞的儘邊,坐在米磯崙的石榴樹下,跟隨他的約有六百人。
14:3 在那裡有亞希突的兒子亞希亞,穿著以弗得。(亞希突是以迦博的哥哥,非尼哈的兒子,以利的孫子。以利從前在示羅作耶和華的祭司。)約拿單去了,百姓卻不知道。
14:4 約拿單要從隘口過到非利士防營那裡去。這隘口兩邊各有一個山峰:一名播薛,一名西尼;
14:5 一峰向北,與密抹相對,一峰向南,與迦巴相對。
14:6 約拿單對拿兵器的少年人說:「我們不如過到未受割禮人的防營那裡去,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
14:7 拿兵器的對他說:「隨你的心意行吧。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隨你,與你同心。」
14:8 約拿單說:「我們要過到那些人那裡去,使他們看見我們。
14:9 他們若對我們說:『你們站住,等我們到你們那裡去』,我們就站住,不上他們那裡去。
14:10 他們若說:『你們上到我們這裡來』,這話就是我們的證據;我們便上去,因為耶和華將他們交在我們手裡了。」
14:11 二人就使非利士的防兵看見。非利士人說:「希伯來人從所藏的洞穴裡出來了!」
14:12 防兵對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說:「你們上到這裡來,我們有一件事指示你們。」約拿單就對拿兵器的人說:「你跟隨我上去,因為耶和華將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裡了。」
14:13 約拿單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隨他。約拿單殺倒非利士人,拿兵器的人也隨著殺他們。
14:14 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起頭所殺的約有二十人,都在一畝地的半犁溝之內。
14:15 於是在營中、在田野、在眾民內都有戰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戰兢,地也震動,戰兢之勢甚大。
14:16 在便雅憫的基比亞,掃羅的守望兵看見非利士的軍眾潰散,四圍亂竄。
14:17 掃羅就對跟隨他的民說:「你們查點查點,看從我們這裡出去的是誰?」他們一查點,就知道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沒有在這裡。
14:18 那時上帝的約櫃在以色列人那裡。掃羅對亞希亞說:「你將上帝的約櫃運了來。」
14:19 掃羅正與祭司說話的時候,非利士營中的喧嚷越發大了;掃羅就對祭司說:「停手吧!」
14:20 掃羅和跟隨他的人都聚集,來到戰場,看見非利士人用刀互相擊殺,大大惶亂。
14:21 從前由四方來跟隨非利士軍的希伯來人現在也轉過來,幫助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的以色列人了。
14:22 那藏在以法蓮山地的以色列人聽說非利士人逃跑,就出來緊緊地追殺他們。
14:23 那日,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得勝,一直戰到伯‧亞文。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在與非利士人對峙的情況下,約拿單採取了什麼行動?我要如何在恐懼和不確定的情況下,仍然持守信心?
2. 上帝如何在與非利士人的爭戰中顯明祂的介入?我要把什麼事情的成敗交在上帝手中,並盡力而為?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衛理公會70週年70天禱告第47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S2B2__VtIY&list=PLFQg5JXLdjFsyw_EKjHt2MsoIj1gHL9oE&index=47
2. 每日金句:
撒上14:6 約拿單對拿兵器的少年人說:「我們不如過到未受割禮人的防營那裡去,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
3.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H_nkAG9HY
4.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5.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使徒行傳19~20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2-16-19-20-7094a4ffdcdb4b6bac4cb3ac7d0cabce
6.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3-02-17-14-24-35-29cdccd1620c495c9e16b70c7c5fb93f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r0nJkHU-g
二、閱讀經文
撒母耳記上14:24~35
14:24 掃羅叫百姓起誓說,凡不等到晚上向敵人報完了仇吃甚麼的,必受咒詛。因此這日百姓沒有吃甚麼,就極其困憊。
14:25 眾民進入樹林,見有蜜在地上。
14:26 他們進了樹林,見有蜜流下來,卻沒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為他們怕那誓言。
14:27 約拿單沒有聽見他父親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頭蘸在蜂房裡,轉手送入口內,眼睛就明亮了。
14:28 百姓中有一人對他說:「你父親曾叫百姓嚴嚴地起誓說,今日吃甚麼的,必受咒詛;因此百姓就疲乏了。」
14:29 約拿單說:「我父親連累你們了。你看,我嘗了這一點蜜,眼睛就明亮了。
14:30 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從仇敵所奪的物,擊殺的非利士人豈不更多嗎?」
14:31 這日,以色列人擊殺非利士人,從密抹直到亞雅崙。百姓甚是疲乏,
14:32 就急忙將所奪的牛羊和牛犢宰於地上,肉還帶血就吃了。
14:33 有人告訴掃羅說:「百姓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了。」掃羅說:「你們有罪了,今日要將大石頭滾到我這裡來。」
14:34 掃羅又說:「你們散在百姓中,對他們說,你們各人將牛羊牽到我這裡來宰了吃,不可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這夜,百姓就把牛羊牽到那裡宰了。
14:35 掃羅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這是他初次為耶和華築的壇。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掃羅為什麼要百姓禁食和起誓?這對戰事有何影響?我禱告和禁食的動機為何?是否是為了操控上帝?
2. 以色列百姓為什麼會吃帶血的肉?領袖的錯誤判斷,會對全體造成什麼影響?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衛理公會70週年70天禱告第48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18Gde-t3w&list=PLFQg5JXLdjFsyw_EKjHt2MsoIj1gHL9oE&index=48
2. 每日金句:
撒上14:35 掃羅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這是他初次為耶和華築的壇。
3.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HYyYRYY4nM
4.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5.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使徒行傳21~22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2-17-21-22-cef5f9bc44c542dd8aa28f18cbebf8e3
6.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3-02-18-14-36-52-c6ac9754ab154641ab9e1589fc06fb6e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r0nJkHU-g
二、閱讀經文
撒母耳記上14:36~52
14:36 掃羅說:「我們不如夜裡下去追趕非利士人,搶掠他們,直到天亮,不留他們一人。」眾民說:「你看怎樣好就去行吧!」祭司說:「我們先當親近上帝。」
14:37 掃羅求問上帝說:「我下去追趕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將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裡不交?」這日上帝沒有回答他。
14:38 掃羅說:「你們百姓中的長老都上這裡來,查明今日是誰犯了罪。
14:39 我指著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就是我兒子約拿單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無一人回答他。
14:40 掃羅就對以色列眾人說:「你們站在一邊,我與我兒子約拿單也站在一邊。」百姓對掃羅說:「你看怎樣好就去行吧!」
14:41 掃羅禱告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說:「求你指示實情。」於是掣籤掣出掃羅和約拿單來;百姓盡都無事。
14:42 掃羅說:「你們再掣籤,看是我,是我兒子約拿單」,就掣出約拿單來。
14:43 掃羅對約拿單說:「你告訴我,你做了甚麼事?」約拿單說:「我實在以手裡的杖,用杖頭蘸了一點蜜嘗了一嘗。這樣我就死嗎(或譯:吧!)?」
14:44 掃羅說:「約拿單哪,你定要死!若不然,願上帝重重地降罰與我。」
14:45 百姓對掃羅說:「約拿單在以色列人中這樣大行拯救,豈可使他死呢?斷乎不可!我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連他的一根頭髮也不可落地,因為他今日與上帝一同做事。」於是百姓救約拿單免了死亡。
14:46 掃羅回去,不追趕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
14:47 掃羅執掌以色列的國權,常常攻擊他四圍的一切仇敵,就是摩押人、亞捫人、以東人,和瑣巴諸王,並非利士人。他無論往何處去,都打敗仇敵。
14:48 掃羅奮勇攻擊亞瑪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脫離搶掠他們之人的手。
14:49 掃羅的兒子是約拿單、亦施韋、麥基舒亞。他的兩個女兒:長女名米拉,次女名米甲。
14:50 掃羅的妻名叫亞希暖,是亞希瑪斯的女兒。掃羅的元帥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兒子;尼珥是掃羅的叔叔。
14:51 掃羅的父親基士,押尼珥的父親尼珥,都是亞別的兒子。
14:52 掃羅平生常與非利士人大大爭戰。掃羅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掃羅為什麼要百姓禁食和起誓?這對戰事有何影響?我禱告和禁食的動機為何?是否是為了操控上帝?
2. 以色列百姓為什麼會吃帶血的肉?領袖的錯誤判斷,會對全體造成什麼影響?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衛理公會70週年70天禱告第49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_qifnPvLb8&list=PLFQg5JXLdjFsyw_EKjHt2MsoIj1gHL9oE&index=49
2. 每日金句:
撒上14:37 掃羅求問上帝說:「我下去追趕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將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裡不交?」這日上帝沒有回答他。
3.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TNQFKTkZ4
4.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5.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使徒行傳23~25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2-18-23-25-0e51a65490254f9787103e258928d647
6.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2023/03/20
今日主題:將一切的成敗交託給神
決心與應用:我需要效法約拿單尋求神,並靠神來面對任何事情,為了尋求神的旨意,並靠神勝過挑戰;我決定要怎樣做?
撒母耳記上14:1-15
人們以為得天時、地利、人和三者,是成就先決環境條件。所以保羅被船送去羅馬,保羅跟船上的人説,這次會遇船難。但百夫長信從掌船的和船主,不信從保羅所說的,這時,微微起了南風,他們以為得意,並相信船主的經驗,不聽保羅的勸,繼續行駛,結果狂風大作,不但船被破壞,甚至整船的人連生存的指望都沒有,因此遇到事情時不能只看環境表象,因為我們的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着。」(太21:22)
撒母耳記上14:1-15,當時以色列人因人丁稀少且缺乏武器及戰略,落入士氣低落的景況中,幾乎無力與非利士人一戰。如此處境下,約拿單與拿兵器的青年憑藉著信心瞞着掃羅從營中出來,「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撒上14:6),他們前往非利士人陣營,勇敢越過險峻的隘口,突進敵軍營前,進入敵營擊殺二十名非利士人。他們英勇的行為使非利士人大大驚恐,神也藉著地的震動來加深非利士人的恐懼,神使得以色列人大獲全勝!
願我們效法約拿單與拿兵器青年的信心,尋求並享受神的恩惠,靠神得勝活出榮美,行在神的旨意中,使神的名得著榮耀!讓我們的讚美更加增…
>>>>>憑著信心求,領受神豐盛的恩典
2023/03/21
今日主題:時刻察覺神的心意
決心應用:我何時曾陷於自己的觀察和判斷,沒能發現神的旨意?為了能察覺神的心意,並被神使用來拯救他的心意,我決定要怎麼做?
撒母耳記上14:16-23
機警的哨兵將敵情潰亂的情況即時回報給掃羅後,掃羅初期的對策是想借著約櫃打勝仗。後來掃羅配合敵情與其他轉向幫助他們的以色列人一起趁機攻擊非利士人,取得勝利。然而,真正拯救他們的是透過約拿單突襲敵營,並動用大自然的地震帶來敵營恐慌並且互相殘殺(撒上14:14-15,20),這影響許多原先在非利士人營中的希伯來人和藏在以法連山區的以色列人都轉向支援他們(14:21-22),使他們士氣大振,因為為他們爭戰的是耶和華神。
屬神百姓的我們,當我們遇到極大的困難,如同以色列人面臨非利士人在武器、人數壓倒性的優勢,靠自己毫無成功的勝算。然而,掌管萬有的神若幫助我們,必定沒有人能抵檔我們。我們要有信心倚靠神,觀察神的作為,把握時機、按祂的旨意來行。
>>>>>隨時觀察神的作為,明白神的旨意,順勢而為。
2023/03/22
今日主題:脱離自以爲是和自我中心
決心與應用:我何時曾做出錯誤的判斷,致使別人陷人困境?為了以謙卑服事的態度來成為群體的幫助,而非阻礙,我決定要怎麼做?
撒母耳記上14:24-35
在這場戰爭中,掃羅為了帶兵追擊非利士人,從密抹直到亞雅崙,然而掃羅自以為是的把這場戰役視為他和非利士人之間的戰爭,他身為領袖卻從自我為中心的角度,命令士兵和百姓不准飲食,要一直等到他向非利士人報仇結束,甚至恐嚇他們吃了就會受到詛咒。
但是在戰爭中,這樣的命令反而使人們無法從飲食中補充體力,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更是沒有辦法在戰爭中發揮實力。再從另一方面來看,由於士兵們過於飢餓,以至於不顧會得罪神的情況下,吃了帶血的肉,因為在以色列人的觀念中,血象徵生命,吃血的行為違背神要求以色列人不可吃血的誡命。最後,可以看到是由於掃羅錯誤的命令,以至於士兵集體都得罪了神。
像這樣自以為是或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很容易使自己沒有顧及他人的需要,進而做出錯誤的判斷或決策,甚至還會將更多的群眾落入錯誤之中,無論是在教會或生活中、領袖或服事的人都要小心謹慎。
>>>>>總要謙卑為人著想,為眾人帶來益處
2023/03/23
今日主題:謙卑省察自己的過失
決心應用:我何時曾忘記自我省察,反而首先質疑、責怪別人?為了學習謙卑自省,使自己能按著神的心意行事,我決定要怎麼做?
撒母耳記上14:36-46
掃羅計畫要追擊非利士人,並將他們趕盡殺絕,不給他們留下一人。雖然以色列人願意聽從掃羅,但祭司提議在進行計畫前先求問神。不過,神卻以沉默來回應掃羅。神的沉默不答,意味著掃羅的命令是有問題的,然而掃羅卻沒有發現這一點,反倒認為神的沉默是因為以色列人中有人犯罪,因此試圖透過抽籤來找出原因。結果,最後發現是約拿單違背了掃羅的命令,對此,掃羅發誓一定要按軍令將自己的兒子處死。然而以色列人民的想法和掃羅不同,他們認為約拿單在戰爭中有功,應該要免去他的死罪。
從這當中我們看見,掃羅至此仍然沒有反省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命令,竟然愚蠢地要執行軍令,將與神同工的約拿單處死。完全無視神的旨意,只為樹立自己權威感的掃羅,不僅沒能看清戰爭勝利是神的恩典,就連自己的兒子是按著神的心意行事也不知道。
願我們在質疑他人之前,都能謙卑地自我反省,時時覺察自己的心態、行為是否違背了神的心意,避免做出更多違背神心意的錯誤決定。
>>>>>謙卑尋求神的旨意,必能領受神豐盛的祝福。
2023/03/24
今日主題:不要倚靠才能、勢力
決心與應用:我何時曾為了成就神的心意而發揮長才,卻忘記要依靠神?為了懷著倚靠神的態度來成就神的旨意,我決定要怎麼做?
撒母耳記上14:47-52
掃羅執掌以色列的國權,就去攻打他的仇敵,他奮勇善戰,戰功顯赫,打敗了四圍所有的仇敵,甚至擊敗以色列的強敵亞瑪力人,拯救以色列脫離長期搶掠他們之人的手(撒上14:47-48),他的王位堅固,國境擴展甚多。
不過,掃羅為了更增加他的勢力,鞏固他的王權,任命他叔叔尼珥的兒子押尼珥,當全軍的大元帥,統卸權全部在掃羅身上,甚至積極招募有能力的謀士和勇士,來跟隨他,透過長年累積與非利士人爭戰,擴張他的彊界,但是掃羅却忘記當初是耶和華神,透過先知撒母耳,揀選他成為以色列國王,發揮他的才能,但是他卻沒有倚靠神,單單憑著自己的才能和勢力來鞏固王權,不全然聽命於神,以致和神的關係漸漸疏遠,以致失去神的幫助和能力。
我們當儆醒謹記,不是單單倚靠自己的才能,或自以為完善的計劃,就可以成就一切,我們應當回轉向神,全然倚靠神,讓神當神,在神掌權下,人生困境才可以逆轉勝利,阿們。
>>>>>單單倚靠神來成就衪的旨意,不要倚靠自己的才能、勢力。
敬拜詩歌:願祢崇高 (天韻詩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0u2irJc4c
一、安靜:我在母腹中、祢已覆庇我。我要稱謝祢。
二、讀經:撒母耳記上 14:16-46
1. 重點說明
約拿單深入敵軍,攪亂了對方陣營,正是克敵致勝的好時機。掃羅求勝心切,於是下令停搬約櫃,並且不准士兵進食,以免浪費時間,好趁勝追擊。此舉顯出他急功好利,不體恤他人的自私心態,致使百姓吃了帶血的肉,也使約拿單誤違父命,得罪了神,從而失去乘勝追擊的優勢,實在是不智之舉!
2. 鑰節:掃羅叫百姓起誓說,凡不等到晚上向敵人報完了仇吃什麼的,必受咒詛。因此這日百姓沒有吃什麼,就極其困憊。(撒上 14:24)
三、默想:
■掃羅要百姓起什麼誓?(v.24)
■這個誓言造成什麼後果?(v.27、v.37)
■為什麼掃羅要百姓立下不可進食的誓言?這顯示他性格中有哪些弱點?在我一心追求目標時,我當如何避免像掃羅王:為求勝利,卻忽略別人的需要?
四、禱告:求主幫助我的心平靜安穩,我不急功近利,不是追求成功,乃是追求成聖,免得我的判斷失焦,選擇的道路偏頗。不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及別人的需要。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撒母耳記上
掃羅叫百姓起誓說,凡不等到晚上向敵人報完了仇吃什麼的,必受咒詛。因此這日百姓沒有吃什麼,就極其困憊。(撒上14:24)
閱讀: 詩篇57篇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上13-14章;路加福音10章1-24節
上帝啊,求祢憐憫我,憐憫我!因為我的心投靠祢。—詩篇57篇1節
喬治·懷特菲爾德(George Whitefield,1714-1770年)是歷史上極具天賦和影響力的佈道家,帶領成千上萬的人歸向基督。但是他的一生並非毫無爭議。例如,他為了可以有更多的聽眾而在戶外講道,有時會被人批評。這些人質疑他的動機不單純,認為他應該安分地在教堂內講道就好。但懷特菲爾德的墓誌銘可以讓我們看到他對這些批評的回應:「我會耐心地等候審判之日來證實我的為人。我辭世以後,墓誌銘只要寫下:『喬治·懷特菲爾德長眠於此,他在世為人如何,到審判之日即見真章。』」
在舊約聖經,大衛面對其他人的批評時,也是將自己交託給上帝。掃羅誣陷大衛謀反,使大衛被迫躲在洞穴中,逃避掃羅步步進逼的軍隊。大衛形容自己的「性命在獅子中間」,「他們的牙齒是槍、箭;他們的舌頭是快刀」(詩篇57篇4節)。但即使在這樣艱苦的處境中,他仍轉向上帝,並從上帝那裡得著安慰,他說:「因為祢的慈愛高及諸天;祢的誠實達到穹蒼。」(10節)
在面對他人的誤解或拒絕時,我們可以「投靠」上帝(1節)。願上帝永恆的憐憫與慈愛,得著永遠的稱頌!
思想上帝的憐憫,如何幫助你面對挫敗沮喪?
你如何向其他人展現出上帝的愛?
阿爸天父,我讚美祢,因著祢的兒子耶穌基督,
我能永遠蒙祢接納。今日我要投靠在祢完全的愛中。
作者: 龐雅各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撰寫詩篇57篇的詩人論述自己十分脆弱,好像受困於正在獵食的猛獸當中(4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詩人對上帝的至高至大有越來越堅定的信心。對上帝大有能力的眷顧有深刻的認識,能讓人在可怕、痛苦的境遇中懷有堅定的信心。就像詩篇17篇8節和36篇7節一樣,詩篇57篇1節也同樣用母鳥保護幼鳥的比喻,來描繪上帝無微不至的保護。而在古埃及和亞述的文學作品中,也會用這個比喻來描述神祇對國王的保護。但在詩篇36篇7節,詩人強調說:「世人投靠在祢翅膀的蔭下。」透過頌讚上帝的榮耀(57篇5、11節;希伯來文kebod),詩人體會到,上帝將更新的生命注入他的心靈(8節)。大衛的意思是說,在他向上帝尋求拯救和保護時,上帝的榮耀也成了他的榮耀。
白茉妮
撒母耳記上13章23-14章23節: 講義(龍漢泉弟兄)
以色列人打敗非利士人
I. 約拿單攻擊非利士人(13:23-14:15)
13:23 非利士人的一隊防兵到了密抹的隘口。
14:1 有一日,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對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說:「我們不如過到那邊,到非利士人的防營那裏去。」但他沒有告訴父親。
14:2 掃羅在基比亞的儘邊,坐在米磯崙的石榴樹下,跟隨他的約有六百人。
14:3 在那裏有亞希突的兒子亞希亞,穿着以弗得。(亞希突是以迦博的哥哥,非尼哈的兒子,以利的孫子。以利從前在示羅作耶和華的祭司。)約拿單去了,百姓卻不知道。
14:4 約拿單要從隘口過到非利士防營那裏去。這隘口兩邊各有一個山峰:一名播薛,一名西尼;
14:5 一峰向北,與密抹相對,一峰向南,與迦巴相對。
14:6 約拿單對拿兵器的少年人說:「我們不如過到未受割禮人的防營那裏去,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
14:7 拿兵器的對他說:「隨你的心意行吧。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隨你,與你同心。」
14:8 約拿單說:「我們要過到那些人那裏去,使他們看見我們。
14:9 他們若對我們說:『你們站住,等我們到你們那裏去』,我們就站住,不上他們那裏去。
14:10 他們若說:『你們上到我們這裏來』,這話就是我們的證據;我們便上去,因為耶和華將他們交在我們手裏了。」
14:11 二人就使非利士的防兵看見。非利士人說:「希伯來人從所藏的洞穴裏出來了!」
14:12 防兵對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說:「你們上到這裏來,我們有一件事指示你們。」約拿單就對拿兵器的人說:「你跟隨我上去,因為耶和華將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裏了。」
14:13 約拿單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隨他。約拿單殺倒非利士人,拿兵器的人也隨着殺他們。
14:14 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起頭所殺的約有二十人,都在一畝地的半犁溝之內。
14:15 於是在營中、在田野、在眾民內都有戰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戰兢,地也震動,戰兢之勢甚大。
13:23『非利士人的一隊防兵到了密抹的隘口』
密抹的隘口是從北面通往耶路撒冷之路上。這峽谷將密抹與基比亞、迦巴和以色列營分隔開來。除了連接基比亞與迦巴的渡口以外,無路通往密抹。
在13章時我們看見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在密抹與迦巴發生戰役。最先以色列人佔據密抹,非利士人佔據迦巴,但後來卻反過來,變成以色列人佔據迦巴,非利士人佔據密抹。
a. 撒上13:1-2 掃羅登基的第二年,他領了二千人駐守在密抹和伯特利山,他的兒子約拿單帶領一千人駐守基比亞。
b. 撒上13:3-4 約拿單攻擊迦巴非利士人的防營,掃羅也召集人去攻打。
c. 撒上13:4 約拿單攻取了迦巴,但掃羅可能戰敗,從伯特利山和密抹退守到吉甲。
d. 撒上13:5-7 非利士人又增加兵力到密抹,很多以色列人都逃過約但河,到迦得和基列去躲避,掃羅原有的二千人只餘下六百人(3:15)。
e. 撒上13:15-16 掃羅與撒母耳從吉甲回到基比亞,又去和約拿單在迦巴安營。他可能常在兩地之間來往。(參14:2)
f. 撒上13:17-18 非利士人在密抹安營,派了三隊掠兵出去。
14:1,4『過到那邊…從隘口過到非利士防營那裏去』 在密抹和迦巴之間有一峽谷(隘口)。約拿單想要渡過峽谷攻打非利士人。
4-5『這隘口兩邊各有一個山峰:一名播薛,一名西尼;一峰向北,與密抹相對,一峰向南,與迦巴相對。』 參末頁地圖。約拿單要翻過西尼爬上播薛去。山峰原文為峭壁(rocky crag/cliff),易守難攻。雙方各據一邊,互相對峙。按常理說從峽谷往上爬上峭壁,進攻對方,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可是約拿單卻這樣做了,因為他對神有信心。
2『掃羅在基比亞的儘邊,坐在米磯崙的石榴樹下』 與3:15-16一起看,可見掃羅乃是在基比亞與迦巴之間走動。米磯崙的位置不能確定。可能只是基比亞城邊緣的一棵樹名。
『跟隨他的約有六百人』 在迦巴之戰中(13:3-4)掃羅可能戰敗了,許多人逃到迦得和基列去,結果只剩下600人跟隨他。
3『在那裏有亞希突的兒子亞希亞,穿着以弗得』
亞希突是以迦博的哥哥,非尼哈的兒子,以利的孫子。撒母耳就是以利訓練出來的。參4:19-21以利的兒婦、非尼哈的妻懷孕將到產期,她聽見神的約櫃被擄去,公公和丈夫都死了,就猛然疼痛,曲身生產;將要死的時候,旁邊站着的婦人們對她說:「不要怕!你生了男孩子了。」她卻不回答,也不放在心上。她給孩子起名叫以迦博,說:「榮耀離開以色列了!」這是因神的約櫃被擄去,又因她公公和丈夫都死了。以弗得為祭司禮服的一部分,藏有烏陵和土明的決斷胸牌貼在以弗得上(出28:28-30)。『穿着以弗得』表明當時亞希亞是祭司,可能是撒母耳指派的。參2:36 你家所剩下的人都必來叩拜他,求塊銀子,求個餅,說:求你賜我祭司的職分,好叫我得點餅吃。
3『約拿單去了,百姓卻不知道』
本來有1000人跟隨約拿單(13:2),經過迦巴之戰後,應該還有幾百人跟隨他。然而這一次約拿單可能想要偷襲非利士人,因此只帶了一個拿兵器的少年人。從後面他的表現來看,他應該是有神的感動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6『未受割禮人的防營』
割禮是神與亞伯拉罕所立之約。後來更是定為律法的規條。因此以色列人非常以此為豪,認為只有他們才是神的子民,常常稱呼非以色列人為未受割禮之人,乃是神所唾棄之人。這裡就是指非利士人。
『或者(perhaps)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 約拿單雖有感動,但不確定神是否會幫助他(perhaps the LORD will work for us),所以有後面的印證方法(10)。但他深信神能夠施行拯救(得勝save),而且不受人數限制(nothing can hinder the LORD from saving by many or by few)。換句話說,神不是藉著人的方法行事,他也不受人的想法或是做法所限制。從聖經以及歷世歷代信徒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神的作為常常是出人意外的奇妙。因此雖然約拿單只有兩個人,但神若幫助他們,就沒有任何人可以攔阻他的作為。後續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件事。同樣的,今天基督徒/教會就是屬靈的以色列人。神若幫助我們也不需要藉著人的方法行事,他也不受人的想法或是做法所限制。我們只要單純的依靠他,順服他,就必看見他奇妙的作為。
7『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隨你,與你同心 (I am with you heart and soul)』 約拿單並不是那種萬人敵的勇士,他需要有同伴與他一起作戰。而這位拿兵器的少年人正是他所需要的,可以與他同心對抗敵人。我們今天也是如此。我們的仇敵不是任何人,而是魔鬼,是天空屬靈氣的惡魔(弗6:12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因此我們需要有同心的戰友,就是教會的弟兄姐妹,一起對抗魔鬼。若是不能同心,就變成了單兵作戰,結果就是被各個攻破。
10『他們若說:「你們上到我們這裏來」,這話就是我們的證據』 約拿單為什麼這麼有把握說這就是神給他的證據,確信『12耶和華將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裏』,我們不清楚。在雙方交戰的情況下,非利士人不可能讓他們爬上峭壁接近自己。因此,約拿單用這種反常的情況作為神幫助他們的證據。根據後面的記載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這是神超自然的作為,透過聖靈的感動,使他有這樣的確信。今天聖經裡面有許多神給我們的應許。只要我們有信心抓住這些應許,這些話語就成為我們的證據。神必定會按著他的話語來成就他的應許。
11『希伯來人從所藏的洞穴裏出來了』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來非利士人對於以色列人的藐視,這也反面證明了以色列人當時的處境,他們是何等的懼怕非利士人(參13:6以色列百姓見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叢林、石穴、隱密處,和坑中。)雖然非利士人剛剛才吃了一個敗仗,被拿約拿單搶走了迦巴營地,但是他們也把密抹奪了過去。所以他們並不認為以色列人有什麼了不起,完全沒有把約拿單和他的同伴放在眼裡。
12『你跟隨我上去』 這證明約拿單是以身作則的領導者,就像牧人走在羊群前面一樣。他先面對危險,才要求屬下跟著一起面對危險。我們今天在教會中有這樣的屬靈領袖嗎?
13『約拿單就爬上去…約拿單殺倒非利士人』 約拿單需要爬上播薛峭壁,才能進到非利士人的防線裡面。在這個過程當中,顯然非利士防兵沒有阻止他們。他們本著一貫的藐視態度,認為約拿單他們只有兩個人又能夠做什麼。但他們沒有想到約拿單所倚仗的並不是人力,而是萬軍之耶和華,正如他之前所說的『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結果兩個人就將20個非利士兵殺倒(14),並且造成了極大的連鎖反應(15)。
約拿單對於神的態度正是我們今天所需要的。我們的仇敵魔鬼,不但勇猛像獅子,遍地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他也能化裝成光明的天使,欺騙誘惑弟兄姐妹,特別是那些信心軟弱,對真理認識不清的人(林後11:14)。兇猛的敵人我們看得很清楚,但是化妝的天使卻是最難防備。若是對真理認識不清,就很容易被欺騙,偏離了正道,還以為是事奉神。正如保羅所說的,以色列人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因此我們靠著自己與魔鬼爭戰,必定失敗。唯有憑著信心仰望我們的元帥主耶穌基督,順從他的命令,跟隨他的帶領,才能夠戰勝仇敵。
14『一畝地的半犁溝(half a furrow in an acre of land)』 約半英畝,或2000平方米。
15『在營中、在田野、在眾民內都有戰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戰兢,地也震動』 兩個人竟然引起了這麼大的反應,甚至連地也震動,可以證明這真是神的作為。我們的神是無所不能的神,只要他幫助我們,就沒有什麼能抵擋我們的。聖經裡面有太多這樣的例子。然而我們對神還是常常缺乏信心,碰到什麼問題還是想靠自己來解決。一旦解決不了,就陷入悲觀沮喪的情緒當中,這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複習前一章裡面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在密抹與迦巴之間的攻防戰。
13章中說掃羅在哪裡?現在呢?為什麼?
未受割禮人是誰?為什麼這樣稱呼他們?
約拿單的信心大嗎?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聖經裡面有哪些應許,可否列舉一二?我相信這些應許嗎?有什麼證據?
以色列人當時的處境如何?從何得知?非利士人對他們的態度如何?
我們今天的仇敵是誰?他有什麼可怕之處?
我們要怎樣才能打敗他?試從神與人兩方面來討論。
我相信神是無所不能的嗎?為什麼我還是缺少信心呢?
我碰到問題的時候是先靠自己來解決,還是先帶到神面前?
II. 以色列人擊敗非利士人(16-23)
14:16 在便雅憫的基比亞,掃羅的守望兵看見非利士的軍眾潰散,四圍亂竄。
14:17 掃羅就對跟隨他的民說:「你們查點查點,看從我們這裏出去的是誰?」他們一查點,就知道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沒有在這裏。
14:18 那時神的約櫃在以色列人那裏。掃羅對亞希亞說:「你將神的約櫃運了來。」
14:19 掃羅正與祭司說話的時候,非利士營中的喧嚷越發大了;掃羅就對祭司說:「停手吧!」
14:20 掃羅和跟隨他的人都聚集,來到戰場,看見非利士人用刀互相擊殺,大大惶亂。
14:21 從前由四方來跟隨非利士軍的希伯來人現在也轉過來,幫助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的以色列人了。
14:22 那藏在以法蓮山地的以色列人聽說非利士人逃跑,就出來緊緊地追殺他們。
14:23 那日,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得勝,一直戰到伯亞文。
16『在便雅憫的基比亞』
基比亞是掃羅的家鄉,也是當時以色列人的大本營。迦巴則是與非利士軍隊接壤的最前線,距離基比亞約5公里左右,因此掃羅需要在兩地之間來回走動。
『看見非利士的軍眾潰散,四圍亂竄』
密抹與迦巴隔隘口相望。約拿單造成的動靜是如此的大,還伴隨著地震,以至於非利士人潰散,四圍亂竄,甚至幾公里外的基比亞都可以看見。
18『你將神的約櫃運了來』
掃羅大概想效法當年以色列人的做法,以為將約櫃抬到戰場中就可以得到神的幫助(參4:3我們不如將耶和華的約櫃從示羅抬到我們這裏來,好在我們中間救我們脫離敵人的手。)他們不知道約櫃只是神同在的記號,並不是神本身。如果人悖逆不聽神的話,也不悔改,那不論利用什麼東西。都不會有神的同在。這就是當年以色列人所犯的錯誤。
另外有人認為『約櫃』在七十士譯本作『以弗得』,而約櫃一直停放在基列耶琳(7:1-2),到大衛王時才運到耶路撒冷(撒下6:1-5)。由於前文沒有提及約櫃,所以七十士譯本可能比較正確。大概掃羅想要藉以弗得上面的烏陵土明求問神,他們應否出戰。後面掃羅的吩咐『停手吧』,似乎也支持這是『以弗得』,而祭司正在用烏陵土明求問中。
19『停手吧』
當時的情況顯示非利士人已經陷入混亂之中,營中的喧嚷越來越大。掃羅雖然不知道怎麼回事,但他認為已經不再需要將約櫃運來(或不再需要用烏陵土明求問),就停止了這個行動。然而從他的反應當中我們似乎也可以看出來,他對於約櫃(或烏陵土明)的態度就好像是阿拉丁神燈裡面的精靈一樣。覺得需要的時候就拿出來用一用,不需要的時候就放在一邊,並不在乎神的旨意是什麼。
20『看見非利士人用刀互相擊殺,大大惶亂』
也許我們會奇怪,約拿單只有兩個人,怎麼會造成這麼大的慌亂?但這裡讓我們看見,是神使非利士人心中驚惶,甚至神智失常,將身邊的人都當成了敵人,以至於他們『用刀互相擊殺,大大惶亂』。可見神的智慧和能力,甚至不需要軍隊,就可以打敗敵人。
21『從前由四方來跟隨非利士軍的希伯來人』
這些希伯來人應該是從前非利士人所脅迫或戰敗而投降的以色列人。他們現在被非利士人驅使,要來跟自己的同胞以色列人作戰,就像我們中國以前的以夷制夷的做法。我們可以想像當兩方的以色列人面對面的時候,他們的心情是何等的矛盾:他們是要打呢,還是不打?非利士人可以讓這些以色列人在前面衝鋒,而 他們躲在後面收拾殘局;他們也可以要這些以色列人做後勤的工作,運送糧草輜重。如此也可看見當時以色列人面對非利士人的光景,是如何的艱難。
我們也可以思想一下,如果今天有仇敵逼迫我們,威脅我們,我們是不是也會像這些希伯來人一樣?當年國內逼迫基督徒的時候,有許多教會裡面的信徒都成為了仇敵的工具,殘害了許多的弟兄姊妹。這些都是我們的鑑戒。希伯來書11章談到信心的偉人的時候,特別提到被逼迫的信徒們的表現。作者稱這些人如同雲彩圍繞著我們,是我們的榜樣。在這個末世的時代當中我們要有準備,當艱難困苦的環境臨到的時候,我要做哪一種選擇呢?
『現在也轉過來,幫助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的以色列人』
從前面的記載當中我們可以判斷,神智失常的應該只是非利士人,這些跟隨他們的以色列人應該沒有受到影響。他們現在看到這件奇妙的神蹟,自然就翻轉過來,去幫助自己的同胞。
22『那藏在以法蓮山地的以色列人』
以法蓮山地在便雅憫地業的西北方,靠近非利士地。這些人顯然也受到非利士人的壓迫,不敢拋頭露面,只能藏在山裡頭(參3:16)。另參11節希伯來人從所藏的洞穴裏出來了。從這裡越發可以看出,當時以色列人被非利士人欺壓的慘狀。
23『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得勝,一直戰到(beyond)伯亞文』
這裡明文指出是神使以色列人得勝(saved)。伯亞文的真正地點不確定,可能在密抹西北方約7公里處,所以非利士人已經敗離了密抹與迦巴的地域了。以當時的軍力來講,以色列人是打不贏非利士人的。參13:22所以到了爭戰的日子,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的人沒有一個手裏有刀有槍的,惟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然而神拯救人不是靠著人手,也不是靠著武力。他藉著約拿單兩個人成就了大事。如果我們願意信靠神的話,神也可以為我們成就大事。
掃羅為什麼要將神的約櫃運來?他認為約櫃有什麼特別嗎?
約櫃真的可以幫助以色列人嗎?我們得幫助的源頭是什麼?
掃羅真的認為神是他的依靠嗎?如何得知?
約拿單造成了怎樣的混亂?他們只有兩個人,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大的混亂?
那些跟隨非利士軍的希伯來人是什麼人?藏在以法蓮山地的呢?
以當時的軍力來講,以色列人可能戰勝非利士人嗎?為什麼?
神怎麼幫助以色列人?我今天也有信靠神、得蒙幫助的經歷嗎?
今天的查經對我有什麼幫助?我願意在未來一週做出什麼改變嗎?
13:23 非利士人的一隊防兵到了密抹的隘口。
14:1 有一日,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對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說:「我們不如過到那邊,到非利士人的防營那裏去。」但他沒有告訴父親。
14:2 掃羅在基比亞的儘邊,坐在米磯崙的石榴樹下,跟隨他的約有六百人。
14:3 在那裏有亞希突的兒子亞希亞,穿着以弗得。(亞希突是以迦博的哥哥,非尼哈的兒子,以利的孫子。以利從前在示羅作耶和華的祭司。)約拿單去了,百姓卻不知道。
14:4 約拿單要從隘口過到非利士防營那裏去。這隘口兩邊各有一個山峰:一名播薛,一名西尼;
14:5 一峰向北,與密抹相對,一峰向南,與迦巴相對。
14:6 約拿單對拿兵器的少年人說:「我們不如過到未受割禮人的防營那裏去,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Nothing can hinder the LORD from saving, whether by many or by few)。」
14:7 拿兵器的對他說:「隨你的心意行吧。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隨你,與你同心(I am with you heart and soul)。」
14:8 約拿單說:「我們要過到那些人那裏去,使他們看見我們。
14:9 他們若對我們說:『你們站住,等我們到你們那裏去』,我們就站住,不上他們那裏去。
14:10 他們若說:『你們上到我們這裏來』,這話就是我們的證據;我們便上去,因為耶和華將他們交在我們手裏了。」
14:11 二人就使非利士的防兵看見。非利士人說:「希伯來人從所藏的洞穴裏出來了!」
14:12 防兵對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說:「你們上到這裏來,我們有一件事指示你們。」約拿單就對拿兵器的人說:「你跟隨我上去,因為耶和華將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裏了。」
14:13 約拿單就爬上去(using his hands and feet),拿兵器的人跟隨他。約拿單殺倒非利士人,拿兵器的人也隨着殺他們。
14:14 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起頭所殺的約有二十人,都在一畝地的半犁溝之內。
14:15 於是在營中、在田野、在眾民內都有戰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戰兢,地也震動,戰兢之勢甚大。
14:16 在便雅憫的基比亞,掃羅的守望兵看見非利士的軍眾潰散,四圍亂竄。
14:17 掃羅就對跟隨他的民說:「你們查點查點,看從我們這裏出去的是誰?」他們一查點,就知道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沒有在這裏。
14:18 那時神的約櫃在以色列人那裏。掃羅對亞希亞說:「你將神的約櫃運了來。」
14:19 掃羅正與祭司說話的時候,非利士營中的喧嚷越發大了;掃羅就對祭司說:「停手吧!」
14:20 掃羅和跟隨他的人都聚集,來到戰場,看見非利士人用刀互相擊殺,大大惶亂。
14:21 從前由四方來跟隨非利士軍的希伯來人現在也轉過來,幫助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的以色列人了。
14:22 那藏在以法蓮山地的以色列人聽說非利士人逃跑,就出來緊緊地追殺他們。
14:23 那日,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得勝,一直戰到伯亞文。
NIV
3:23 Now a detachment of Philistines had gone out to the pass at Mikmash.
14:1 One day Jonathan son of Saul said to his young armor-bearer, “Come, let’s go over to the Philistine outpost on the other side.” But he did not tell his father.2 Saul was staying on the outskirts of Gibeah under a pomegranate tree in Migron. With him were about six hundred men,3 among whom was Ahijah, who was wearing an ephod. He was a son of Ichabod’s brother Ahitub son of Phinehas, the son of Eli, the LORD’s priest in Shiloh. No one was aware that Jonathan had left.4 On each side of the pass that Jonathan intended to cross to reach the Philistine outpost was a cliff; one was called Bozez and the other Seneh.5 One cliff stood to the north toward Mikmash, the other to the south toward Geba.6 Jonathan said to his young armor-bearer, “Come, let’s go over to the outpost of those uncircumcised men. Perhaps the LORD will act in our behalf. Nothing can hinder the LORD from saving, whether by many or by few.”7 “Do all that you have in mind,” his armor-bearer said. “Go ahead; I am with you heart and soul.”8 Jonathan said, “Come on, then; we will cross over toward them and let them see us.9 If they say to us, ‘Wait there until we come to you,’ we will stay where we are and not go up to them.10 But if they say, ‘Come up to us,’ we will climb up, because that will be our sign that the LORD has given them into our hands.”11 So both of them showed themselves to the Philistine outpost. “Look!” said the Philistines. “The Hebrews are crawling out of the holes they were hiding in.”12 The men of the outpost shouted to Jonathan and his armor-bearer, “Come up to us and we’ll teach you a lesson.” So Jonathan said to his armor-bearer, “Climb up after me; the LORD has given them into the hand of Israel.”13 Jonathan climbed up, using his hands and feet, with his armor-bearer right behind him. The Philistines fell before Jonathan, and his armor-bearer followed and killed behind him.14 In that first attack Jonathan and his armor-bearer killed some twenty men in an area of about half an acre.15 Then panic struck the whole army—those in the camp and field, and those in the outposts and raiding parties—and the ground shook. It was a panic sent by God.[a]16 Saul’s lookouts at Gibeah in Benjamin saw the army melting away in all directions.17 Then Saul said to the men who were with him, “Muster the forces and see who has left us.” When they did, it was Jonathan and his armor-bearer who were not there.18 Saul said to Ahijah, “Bring the ark of God.” (At that time it was with the Israelites.)[b]19 While Saul was talking to the priest, the tumult in the Philistine camp increased more and more. So Saul said to the priest, “Withdraw your hand.”20 Then Saul and all his men assembled and went to the battle. They found the Philistines in total confusion, striking each other with their swords.21 Those Hebrews who had previously been with the Philistines and had gone up with them to their camp went over to the Israelites who were with Saul and Jonathan.22 When all the Israelites who had hidden in the hill country of Ephraim heard that the Philistines were on the run, they joined the battle in hot pursuit.23 So on that day the LORD saved Israel, and the battle moved on beyond Beth Aven.
Footnotes
a. 1 Samuel 14:15 Or a terrible panic
b. 1 Samuel 14:18 Hebrew; Septuagint “Bring the ephod.” (At that time he wore the ephod before the Israelites.)
ESV
13:23 And the garrison of the Philistines went out to the pass of Michmash. 14:1 One day Jonathan the son of Saul said to the young man who carried his armor, “Come, let us go over to the Philistine garrison on the other side.” But he did not tell his father. 2 Saul was staying in the outskirts of Gibeah in the pomegranate cave[a] at Migron. The people who were with him were about six hundred men, 3 including Ahijah the son of Ahitub, Ichabod's brother, son of Phinehas, son of Eli, the priest of the LORD in Shiloh, wearing an ephod. And the people did not know that Jonathan had gone. 4 Within the passes, by which Jonathan sought to go over to the Philistine garrison, there was a rocky crag on the one side and a rocky crag on the other side. The name of the one was Bozez, and the name of the other Seneh. 5 The one crag rose on the north in front of Michmash, and the other on the south in front of Geba. 6 Jonathan said to the young man who carried his armor, “Come, let us go over to the garrison of these uncircumcised. It may be that the LORD will work for us, for nothing can hinder the LORD from saving by many or by few.” 7 And his armor-bearer said to him, “Do all that is in your heart. Do as you wish.[b] Behold, I am with you heart and soul.” 8 Then Jonathan said, “Behold, we will cross over to the men, and we will show ourselves to them. 9 If they say to us, ‘Wait until we come to you,’ then we will stand still in our place, and we will not go up to them. 10 But if they say, ‘Come up to us,’ then we will go up, for the LORD has given them into our hand. And this shall be the sign to us.” 11 So both of them showed themselves to the garrison of the Philistines. And the Philistines said, “Look, Hebrews are coming out of the holes where they have hidden themselves.” 12 And the men of the garrison hailed Jonathan and his armor-bearer and said, “Come up to us, and we will show you a thing.” And Jonathan said to his armor-bearer, “Come up after me, for the LORD has given them into the hand of Israel.” 13 Then Jonathan climbed up on his hands and feet, and his armor-bearer after him. And they fell before Jonathan, and his armor-bearer killed them after him. 14 And that first strike, which Jonathan and his armor-bearer made, killed about twenty men within as it were half a furrow's length in an acre[c] of land. 15 And there was a panic in the camp, in the field, and among all the people. The garrison and even the raiders trembled, the earth quaked, and it became a very great panic.[d] 16 And the watchmen of Saul in Gibeah of Benjamin looked, and behold, the multitude was dispersing here and there.[e] 17 Then Saul said to the people who were with him, “Count and see who has gone from us.” And when they had counted, behold, Jonathan and his armor-bearer were not there. 18 So Saul said to Ahijah, “Bring the ark of God here.” For the ark of God went at that time with the people[f] of Israel. 19 Now while Saul was talking to the priest, the tumult in the camp of the Philistines increased more and more. So Saul said to the priest, “Withdraw your hand.” 20 Then Saul and all the people who were with him rallied and went into the battle. And behold, every Philistine's sword was against his fellow, and there was very great confusion. 21 Now the Hebrews who had been with the Philistines before that time and who had gone up with them into the camp, even they also turned to be with the Israelites who were with Saul and Jonathan. 22 Likewise, when all the men of Israel who had hidden themselves in the hill country of Ephraim heard that the Philistines were fleeing, they too followed hard after them in the battle. 23 So the LORD saved Israel that day. And the battle passed beyond Beth-aven.
Footnotes
a. 1 Samuel 14:2 Or under the pomegranate [tree]
b. 1 Samuel 14:7 Septuagint Do all that your mind inclines to
c. 1 Samuel 14:14 Hebrew a yoke
d. 1 Samuel 14:15 Or became a panic from God
e. 1 Samuel 14:16 Septuagint; Hebrew they went here and there
f. 1 Samuel 14:18 Hebrew; Septuagint “Bring the ephod.” For at that time he wore the ephod before the people
NASB
13:23 And the garrison of the Philistines went out to the gorge of Michmash.
14:1 Now the day came that Jonathan, the son of Saul, said to the young man who was carrying his armor, “Come, and let’s cross over to the Philistines’ garrison that is on the other side.” But he did not tell his father.2 Saul was staying on the outskirts of Gibeah under the pomegranate tree that is in Migron. And the people who were with him numbered about six hundred men;
3 and Ahijah, the son of Ahitub, Ichabod’s brother, the son of Phinehas, the son of Eli, the priest of the LORD at Shiloh, was [a]wearing an ephod. And the people did not know that Jonathan had gone.4 Now between the gorges by which Jonathan sought to cross over to the Philistines’ garrison there was a rocky crag on the one side, and a rocky crag on the other side; and the name of the one was Bozez, and the name of the other, Seneh. 5 The one crag rose on the north opposite Michmash, and the other on the south opposite Geba. 6 Then Jonathan said to the young man who was carrying his armor, “Come, and let’s cross over to the garrison of these uncircumcised men; perhaps the LORD will work for us, because the LORD is not limited to saving by many or by few!”
7 His armor bearer said to him, “Do everything that is in your heart; turn yourself to it, and here I am with you, as your heart desires.” 8 Then Jonathan said, “Behold, we are going to cross over to the men and reveal ourselves to them. 9 If they [b]say to us, ‘Wait until we come to you’; then we will stand in our place and not go up to them. 10 But if they [c]say, ‘Come up to us,’ then we will go up, for the LORD has handed them over to us; and this shall be the sign to us.” 11 When the two of them revealed themselves to the garrison of the Philistines, the Philistines said, “Behold, Hebrews are coming out of the holes where they have kept themselves hidden.” 12 So the men of the garrison responded to Jonathan and his armor bearer and said, “Come up to us and we will inform you of something.” And Jonathan said to his armor bearer, “Come up after me, for the LORD has handed them over to Israel.” 13 Then Jonathan climbed up on his hands and feet, with his armor bearer behind him; and the men fell before Jonathan, and his armor bearer put some to death after him. 14 Now that first slaughter which Jonathan and his armor bearer inflicted was about twenty men within about half a furrow in an acre of land. 15 And there was a trembling in the camp, in the field, and among all the people. Even the garrison and the raiders trembled, and the earth quaked so that it became a [d]great trembling. 16 Now Saul’s watchmen in Gibeah of Benjamin looked, and behold, the multitude dissolved; they went here and there. 17 So Saul said to the people who were with him, “Look carefully now and see who has left us.” And when they had looked, behold, Jonathan and his armor bearer were not there. 18 Then Saul said to Ahijah, “Bring the ark of God here.” For at that time the ark of God was with the sons of Israel. 19 While Saul talked to the priest, the commotion in the camp of the Philistines continued and increased; so Saul said to the priest, “Withdraw your hand.” 20 Then Saul and all the people who were with him rallied and came to the battle; and behold, every man’s sword was against his fellow Philistine, and there was very great confusion. 21 Now the Hebrews who were with the Philistines previously, who went up with them all around in the camp, even they also returned to be with the Israelites who were with Saul and Jonathan. 22 When all the men of Israel who had kept themselves hidden in the hill country of Ephraim heard that the Philistines had fled, they also closely pursued them in the battle. 23 So the LORD saved Israel that day, and the battle [e]spread beyond Beth-aven.
Footnotes
a. 1 Samuel 14:3 Lit carrying
b. 1 Samuel 14:9 Lit say thus
c. 1 Samuel 14:10 Lit say thus
d. 1 Samuel 14:15 Lit trembling of God
e. 1 Samuel 14:23 Lit passed over
撒母耳記上14章24-46節: 講義(張肇榮牧師)
掃羅起誓
一.第一誓言 不准吃什麼
14:24 掃羅叫百姓起誓說,凡不等到晚上向敵人報完了仇吃甚麼的,必受咒詛。因此這日百姓沒有吃甚麼,就極其困憊。
掃羅這個誓言是錯誤的嗎?為什麼?
掃羅擊殺非利士人的動機是為報仇,爭取時間殺越多越好,故命全軍起誓不吃食物,卻引起反效果,因疲憊而無力殺敵。
密抹戰役開戰之前,掃羅因按已意獻祭而被先知宣告他將失去王位(參撒上十三13~14),在戰鬥的過程中,再次犯下嚴重的錯誤。士兵因戰爭而筋疲力盡,他卻命令他們要禁食,錯失了獲勝的機會(參29~30節)。此罪源于掃羅的不信,他魯莽而獨斷,並且無視神而固執已見。
掃羅下達禁食命令,可能是為了在戰略上需要速戰速決以殲滅非利士,但更加重要的原因則是因他追求功名,且以自我為中心的獨斷。若有領袖不滿足手下的需要與基本需求,反而一味地追求名譽、財富與權力,不僅會受到手下的抵制,也會被神徹底排斥(參弗六9;腓二4;雅一27;彼前三8)。
「向敵人報完了仇」,暗示掃羅不以密抹之戰為聖戰,反而認為是高舉自己的戰爭。掃羅的判斷和誓言出於錯誤的動機,導致了各種不良結果(參29,32,37,44,46節),雖戰勝卻導致失去神和百姓信任的悲劇(參45節)。警戒了以自我為中心與輕率發誓言將會帶來惡果。
掃羅輕率地中止求問神(參19節),卻草率地「叫百姓起誓」,可能想用起誓的方法來討好神。這個誓言聽起來很熱心,但卻完全沒有必要,反而減弱了百姓的戰鬥力。倚靠肉體的事奉,有時冷淡,有時也會很熱心;但無論是冷淡還是熱心,都是根據肉體、根據環境,而不是根據真理,所以在神面前都不蒙悅納。
在屬靈的事上,常有這一類的事發生,保羅未得救前,他也犯了這個錯誤,「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腓三6)。今日許多基督徒沒有尋求聖靈的引導,沒有按屬靈的原則而事奉,只憑自己一時的熱心,或自以為是美好的事工,就下決心去作。但其結果,若非得不償失,就是徒勞無益。不只不能得神喜悅,反而阻礙了神的工作。屬肉體的熱心,實在是有害無益。
思考:
聖經中還有那些有名的起誓?Ex. 耶弗他的起誓,害到自己的獨生女兒.(士師記11:30-31, 34)
一個領袖為何會做出錯誤的命令?
何時會因一件事情成功之後,乘勝追擊,反而帶來反效果?在生活中,工作中,教會中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14:25 眾民進入樹林,見有蜜在地上。
14:26 他們進了樹林,見有蜜流下來,卻沒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為他們怕那誓言。
14:27 約拿單沒有聽見他父親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頭蘸在蜂房裡,轉手送入口內,眼睛就明亮了。
14:28 百姓中有一人對他說:「你父親曾叫百姓嚴嚴地起誓說,今日吃甚麼的,必受咒詛;因此百姓就疲乏了。」
14:29 約拿單說:「我父親連累你們了。你看,我嘗了這一點蜜,眼睛就明亮了。
14:30 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從仇敵所奪的物,擊殺的非利士人豈不更多嗎?」
思考:
食物在作戰時何等重要,在身體方面,食物可以給人力量,以利亞在身心俱疲時,天使給他食物,他就能走40晝夜.屬靈方面也是,我們需要在屬靈的糧食上得到滿足,才能奔跑天路,爭戰得勝.
掃羅如何連累眾人?這個問題在什麼地方? 約拿單有什麼讓我們學習的榜樣?
14:31 這日,以色列人擊殺非利士人,從密抹直到亞雅崙。百姓甚是疲乏,
14:32 就急忙將所奪的牛羊和牛犢宰於地上,肉還帶血就吃了。
【撒上十四31】「這日,以色列人擊殺非利士人,從密抹直到亞雅侖。百姓甚是疲乏,」
『從密抹直到亞雅侖』中間大約32公里,亞雅侖是控制從猶大山地通往地中海沿岸非利士人居住地的重要關口。
【撒上十四32】「就急忙將所奪的牛羊和牛犢宰於地上,肉還帶血就吃了。」
『肉還帶血就吃了』這是違反摩西律法不可吃帶血之肉的禁令(利十七10~14)。
思考:
百姓為何甚是疲乏?最後有什麼結果?
一個錯誤的命令或誓言會產生什麼後果?
14:33 有人告訴掃羅說:「百姓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了。」掃羅說:「你們有罪了,今日要將大石頭滾到我這裡來。」
14:34 掃羅又說:「你們散在百姓中,對他們說,你們各人將牛羊牽到我這裡來宰了吃,不可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這夜,百姓就把牛羊牽到那裡宰了。
14:35 掃羅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這是他初次為耶和華築的壇。
【撒上十四33】「有人告訴掃羅說:“百姓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了。”掃羅說:“你們有罪了,今日要將大石頭滾到我這裡來。”」
『得罪耶和華』違背律法便是得罪神。
『大石頭』在上宰殺牛羊,可以將血完全放淨,流入土壤(參申十二24)。
【撒上十四34】「掃羅又說:“你們散在百姓中,對他們說:‘你們各人將牛羊牽到我這裡來宰了吃,不可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這夜,百姓就把牛羊牽到那裡宰了。」
通告眾人在大石頭上宰殺牛羊,避免吃到帶血的肉(參閱33節註解)。
「這夜,百姓就把牛羊牽到那裡宰了」:不再犯錯。
【撒上十四35】「掃羅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這是他初次為耶和華築的壇。」
『初次』指他平生第一次為神築壇。
掃羅作王好幾年以後,才為神建起第一個祭壇,作為最後的憑依。他在位期間,只有在山窮水盡之時才尋求神,這與祭司成了強烈的對比,祭司主張人應當凡事先求問神(參36節)。假如他首先去求問神,作王以後頭一件事就是築起祭壇,該有多好啊!人到事後才求告神,就有辱祂的大能;我們應先求告神,別等到計窮力竭之時才想到祂。
思考:
掃羅聽見百姓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要為百姓想辦法彌補,贖罪,但是沒有想到這是因為他錯誤的誓言,導致百姓甚為疲乏,太餓了,所以犯了這罪. 為何掃羅會想到為耶和華築壇?我們會在什麼時候會開始向神禱告?可以早一點就開始向神禱告嗎?
二.第二誓言 通宵打仗
14:36 掃羅說:「我們不如夜裡下去追趕非利士人,搶掠他們,直到天亮,不留他們一人。」眾民說:「你看怎樣好就去行吧!」祭司說:「我們先當親近 神。」
14:37 掃羅求問 神說:「我下去追趕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將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裡不交?」這日 神沒有回答他。
思考
掃羅要做什麼?百姓如何回應?祭司如何回應?掃羅有聽祭司的話嗎?
為何神沒有回答他? 掃羅的作法是正確的嗎?
【撒上十四36】「掃羅說:“我們不如夜裡下去追趕非利士人,搶掠他們,直到天亮,不留他們一人。”眾民說:“你看怎樣好就去行吧!”祭司說:“我們先當親近神。”」
原本打算飽食之後,趁著黑夜追勦殘餘敵人。
『親近神』意指求問神的旨意。
【撒上十四37】「掃羅求問神說:“我下去追趕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將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裡不交?”這日神沒有回答他。」
『求問神』通過大祭司以弗得上的烏陵和土明,求問神的旨意;
『神沒有回答』即表示有人得罪神(參38節),故神不予理睬。
神沒有回答掃羅(參37節),但掃羅不但不反省自己、承認錯誤、帶頭悔改,反而滿有把握地認為是百姓犯了罪(參33節),所以冒失地起了第二(參39節)、第三個誓言(參44節),要殺死無辜的約拿單。
思考:
掃羅為耶和華築了壇,祭司也終於有出來講話的機會.要是本段一開始,甚至更早之前,掃羅能夠真心向著神,情況必定有所不同. 為何有時我們的禱告,神沒有回答?怎樣的禱告會蒙神回答?
三.第三誓言 無知的誓言
14:38 掃羅說:「你們百姓中的長老都上這裡來,查明今日是誰犯了罪。
14:39 我指著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就是我兒子約拿單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無一人回答他。
14:40 掃羅就對以色列眾人說:「你們站在一邊,我與我兒子約拿單也站在一邊。」百姓對掃羅說:「你看怎樣好就去行吧!」
掃羅要長老做什麼?為何? 掃羅又說了什麼誓言?百姓如何反應?這個誓言是正確的嗎?為何百姓有如此回應?
【撒上十四38】「掃羅說:“你們百姓中的長老都上這裡來,查明今日是誰犯了罪。」
『查明』即查出是誰得罪神,導致神不回答所求問的事(參37節)。
【撒上十四39】「我指著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就是我兒子約拿單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無一人回答他。」
『起誓』又是掃羅另一個冒失說話的愚蠢起誓;
『無一人回答他』意指眾人都不以為然,故默不吭聲。
【撒上十四40】「掃羅就對以色列眾人說:“你們站在一邊,我與我兒子約拿單也站在一邊。”百姓對掃羅說:“你看怎樣好就去行吧!”」
掃羅先把他自己和兒子兩個人,與以色列眾人分開成兩邊。
思考:
掃羅好像恨敬虔,很公正,但是他心裡是覺得不可能是他自己與約拿單,但是事實上就是他說了不當的誓言,害到約拿單,害到軍隊,百姓.他自己不知道是約拿單違背了命令,但是百姓都知道,還如此大言不慚,自信滿滿. 人與人之間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嗎?自信滿滿,拍胸保證,後來卻發現自己對事情一無所知,還斷下狂語.
14:41 掃羅禱告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說:「求你指示實情。」於是掣籤掣出掃羅和約拿單來;百姓盡都無事。 14:42 掃羅說:「你們再掣籤,看是我,是我兒子約拿單」,就掣出約拿單來。
【撒上十四41】「掃羅禱告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求你指示實情。”於是掣簽掣出掃羅和約拿單來,百姓盡都無事。」
『指示實情』即指求神顯明是誰犯了罪(參38節)。
『百姓盡都無事』意指百姓盡都無罪。
【撒上十四42】「掃羅說:“你們再掣簽,看是我,是我兒子約拿單。”就掣出約拿單來。」
『掣出約拿單來』是約拿單在不知誓言的情況下吃了蜜。
思考
我們可以想到雅各在被拉班追趕的時候,拉班說雅各偷了他的神像,雅各起誓說你盡管查,還好偷神像的拉結機警,沒有被搜出來.(創31:32-35)
約瑟的哥哥們從埃及回家的路上,約瑟要試試哥哥們,把占卜的杯放在便雅憫的的袋子裡,哥哥說,從誰的袋子搜出來,就跟家宰回去.結果真的在便雅憫的袋子裡搜出來.(創44:1-13)
人多麼容易在不知情的時候說出誓言,之後需要彌補後果.過去有這樣的經驗嗎?
14:43 掃羅對約拿單說:「你告訴我,你做了甚麼事?」約拿單說:「我實在以手裡的杖,用杖頭蘸了一點蜜嘗了一嘗。這樣我就死嗎(或譯:吧!)?」
14:44 掃羅說:「約拿單哪,你定要死!若不然,願 神重重地降罰與我。」
14:45 百姓對掃羅說:「約拿單在以色列人中這樣大行拯救,豈可使他死呢?斷乎不可!我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連他的一根頭髮也不可落地,因為他今日與 神一同做事。」於是百姓救約拿單免了死亡。
14:46 掃羅回去,不追趕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
【撒上十四43】「掃羅對約拿單說:“你告訴我,你作了什麼事?”約拿單說:“我實在以手裡的杖,用杖頭蘸了一點蜜嘗了一嘗。這樣我就死嗎(“嗎”或作“吧”)?”」
約拿單的屬靈氣質跟掃羅成為鮮明的對比。他坦承自己所做的事,並不想作掩飾。他雖然不知道掃羅所起的誓,卻甘願承受後果。在你做錯事以後,即使出於無心,也要像約拿單一樣的坦白,卻不可效法掃羅。
【撒上十四44】「掃羅說:“約拿單哪,你定要死!若不然,願神重重地降罰與我。”」
掃羅外表看似公正、剛強,其實他比約拿單懦弱,因為他不敢承擔自己所犯的錯。
為了面子,掃羅又說了一次糊塗話。饒恕約拿單的性命,等於要他承認自己做了蠢事,這對君王來說是非常難堪的,他實際上是關心自己的形像多過信守自己的誓言。幸而百姓勸說才救了約拿單(參46節)。不要像掃羅似的一錯再錯,要肯認錯,好證明你注重事情做得對,過於表面上做得漂亮。
【撒上十四45】「百姓對掃羅說:“約拿單在以色列人中這樣大行拯救,豈可使他死呢?斷乎不可!我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連他的一根頭髮也不可落地,因為他今日與神一同作事。”於是百姓救約拿單免了死亡。」
密抹之戰的重大勝利,應當歸功於約拿單。
眾百姓以「起誓」來抵消掃羅的「起誓」,不讓掃羅執行他的誓言;
掃羅倚靠肉體行事,不肯順服神;神就「掣出約拿單來」(參42節),讓百姓違抗掃羅的命令,使不肯順服的掃羅蒙羞,三個誓言句句落空。
神支持了百姓,約拿單免於死刑。
約拿單違反禁食令的行為不是造反或不順從。因為他根本沒有聽到這命令,不是故意的,而是“無意”中犯錯誤。根據律法,如果承認自己的罪,獻贖罪祭就可以赦免(參利五1,5~6)。但掃羅以過度的權利意識和頑固不化,不僅沒有給獻贖罪祭的機會,反而定約拿單的罪,急於要殺他。同樣有些人被自己的權利意識沖昏了頭腦,為堅持自己設定的法則,而不惜付出別人生命為代價的人是非常危險的。
【撒上十四46】「掃羅回去,不追趕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
本節劃下密抹之戰的句點:非利士人雖受挫而歸,但掃羅因愚昧的誓言,未能一舉殲滅非利士人,為日後非利士人捲土重來、並造成掃羅和約拿單戰死戰場的悲劇(參撒上二十九1;三十1~6)埋下伏筆。
掃羅本可以在密抹之戰取得完全的勝利,卻因他的輕率的誓言(參24節),只取得了一半的勝利。在這場戰役中倖存的非利士人,日後再次攻擊並大大地擊敗以色列人,導致掃羅和
其兒子們戰死戰場的悲劇。惡總要連根拔起,這是最好的辦法(參帖前五22)。罪若沒有根除, 就會有可能重新發芽(參詩三十四21)。
思考:
從這幾個人身上,掃羅,約拿單,百姓,我們可以學習什麼榜樣與功課?
撒母耳記上14章47節-2-15章9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14:47 掃羅執掌以色列的國權、常常攻擊他四圍的一切仇敵、就是摩押人、亞捫人、以東人、和瑣巴諸王、並非利士人.他無論往何處去、都打敗仇敵。
14:48 掃羅奮勇攻擊亞瑪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脫離搶掠他們之人的手。
14:49 掃羅的兒子是約拿單、亦施韋、麥基舒亞、他的兩個女兒、長女名米拉、次女名米甲。
14:50 掃羅的妻、名叫亞希暖、是亞希瑪斯的女兒。掃羅的元帥、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兒子.尼珥是掃羅的叔叔。
14:51 掃羅的父親基士.押尼珥的父親尼珥.都是亞別的兒子。
14:52 掃羅平生常與非利士人大大爭戰.掃羅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
15:1 撒母耳對掃羅說、耶和華差遣我膏你為王、治理他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當聽從耶和華的話。
15:2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在路上亞瑪力人怎樣待他們、怎樣抵擋他們、我都沒忘。
15:3 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喫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
15:4 於是掃羅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數點他們、共有步兵二十萬、另有猶大人一萬。
15:5 掃羅到了亞瑪力的京城、在谷中設下埋伏。
15:6 掃羅對基尼人說、你們離開亞瑪力人下去罷、恐怕我將你們和亞瑪力人一同殺滅.因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你們曾恩待他們.於是基尼人離開亞瑪力人去了。
15:7 掃羅擊打亞瑪力人、從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書珥。
15:8 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用刀殺盡亞瑪力的眾民。
15:9 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
一. 掃羅的許多爭戰和他的家庭(14:47-52)
14:47 掃羅執掌以色列的國權、常常攻擊他四圍的一切仇敵、就是摩押人、亞捫人、以東人、和瑣巴諸王、並非利士人.他無論往何處去、都打敗仇敵。
14:48 掃羅奮勇攻擊亞瑪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脫離搶掠他們之人的手。
14:49 掃羅的兒子是約拿單、亦施韋、麥基舒亞、他的兩個女兒、長女名米拉、次女名米甲。
14:50 掃羅的妻、名叫亞希暖、是亞希瑪斯的女兒。掃羅的元帥、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兒子.尼珥是掃羅的叔叔。
14:51 掃羅的父親基士.押尼珥的父親尼珥.都是亞別的兒子。
14:52 掃羅平生常與非利士人大大爭戰.掃羅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
1. 掃羅叫百姓起誓說,不等到向非利士人報完仇,不吃什麼。約拿單當時沒有聽到,後來吃了一點蜂蜜。以色列人大勝非利士人,掃羅要殺死約拿單,百姓為約拿單求情,救了他免死。處理這件事以後,要追趕非利士人已經太遲了。掃羅就回去不追趕非利士人。
2. 這次的勝利確實暫時使非利士人退回本地去了(14:46),但他們卻仍然一再威脅以色列人(14:52)。這場勝利也提高了掃羅的聲譽,並幫助他鞏固了自己的王國。
3. 在撒母耳記上第47-48和52節中,作者總結了掃羅的一些主要的勝利,並告訴我們【掃羅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
4. 【掃羅執掌以色列的國權】:本章中的最後一段是關於掃羅的實力,和他的強大。 他【執掌以色列的國權】。他打了許多勝戰。他有一個大而有影響力的家族。掃羅的軍隊越來越強大(【掃羅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掃羅在許多領域上的實力範圍都很強大。
5. 【他無論往何處去、都打敗仇敵】:掃羅的力量是多方面的,但卻很膚淺。因為掃羅不是尋求神心意的人,並且因為他與神的關係主要是在外表,而不是實質,所以他的王國不能持久。第15章將完全揭露掃羅的弱點。
6. 第49–51節總結了王室的一些事實。但將它們與其它處經文比較(撒上9:2; 撒下21:8; 代上8:29-33; 9:39),就會發現有一些出入。掃羅的祖父是亞別,他的父親是基士(撒上9:1-2)。他的叔叔是尼珥,而押尼珥(尼珥的兒子)是掃羅的元帥(14:50-51)。此處只提到了三個兒子(約拿單,亦施韋,和麥基舒亞; 14:49),而後來的經文也提到了亞比拿達和伊施巴力(代上8:33; 9:39)。掃羅有兩個女兒,米拉和米甲。所有這些兒女都是由他的妻子亞希暖所生的。他的妾利斯巴為他生了兩個兒子,亞摩尼和米非波設(撒下21:8)。
7. 後來,約拿單,亞比拿達,和麥基舒亞與他們父親掃羅都在基利波被敵人殺死(撒上31:1-2),而掃羅軍隊的元帥押尼珥,尼珥的兒子,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作王(撒下2:8-9)。 伊施波設可能就是歷代志上8:33和9:39中的伊施巴力,因為對於猶太人而言,具有一個以上的名字並不罕見。
8. 這些有關掃羅統治的簡短介紹是典型猶太歷史學家的特徵,這作者還提供了大衛與他的王朝的摘要(撒下第8章)。有人建議,掃羅的摘要中所沒有說的比所說的更值得注意。例如,與大衛的摘要不同,它沒有提及耶和華。聖經中有兩次記載大衛無論往那裡去,耶和華都使他得勝(撒下8:6,14);而掃羅無論往何處去,都打敗仇敵(撒上14:47)。
9. 尤其重要的是鑑於掃羅未能在第13-14章中對非利士人施加決定性的打擊,最後一節說:“掃羅平生常與非利士人大大爭戰.掃羅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14:52)。掃羅作王來服事以色列人的理由是非利士人的威脅(撒上9:16)。但是,最後要實現完全征服非利士人,將不得不等待一個更偉大的王(撒下8:1,12)。
二. 掃羅戰勝亞瑪力人(15:1-9)
1. 前言
1) 本章(15章)是三章記載掃羅王統治的最後一章,所有記載的焦點都是在他軍事上的努力;首先對抗非利士人,然後是亞瑪力人。與聖經史學的其他各處一樣,敘述者並不真正注重詳細說明歷史上的殘忍事實。這些經文的目的是要回答以下的問題:耶和華為什麼棄絕掃羅為以色列的王?他與亞瑪力人的戰爭幫助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是一場神發起的戰爭(“聖戰”),具有嚴格的法規和限制。但是掃羅證明了他不願意接受耶和華的限制,因此受到了譴責。
2) 第15章是掃羅故事中關鍵的一章。耶和華再次給掃羅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但他再次失敗了,對此撒謊,並被審判。掃羅習慣胡說八道和製造藉口,而不認自己的罪。不管發生了什麼事,總是歸咎於別人的錯。他更在乎在眾人面前表現良好,而不是在耶和華面前討祂喜悅。
3) 在將焦點轉移到合神心意的王之前(第16章大衛的被膏),我們看到這有關掃羅失敗的最後一章。在第13章中,掃羅私自獻祭,撒母耳就告訴掃羅他的王位必不長久。在第14章中,他失去了大敗非利士人以及得自己百姓尊重的機會。在這一章中,他失去了王國。撒母耳上的其餘部分講述了他逐漸衰落的情況,以及另一個王崛起來,將要取代他。
2. 一個明確,激進的命令:毀滅亞瑪力人(15:1-3)
15:1 撒母耳對掃羅說、耶和華差遣我膏你為王、治理他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當聽從耶和華的話。
15:2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在路上亞瑪力人怎樣待他們、怎樣抵擋他們、我都沒忘。
15:3 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喫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
1) 亞瑪力人是來自以色列之南和西南的一個民族。他們是雅各不信的哥哥以掃的後裔(創36:12,15-16; 來12:14-17),是猶太人的仇敵。當以色列人出埃及後不久,亞瑪力的軍隊在曠野中攻擊猶太人,但被擊敗了,因為耶和華聽到摩西的祈禱,就幫助約書亞的軍隊。那時,摩西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亞倫和戶珥兩邊托住摩西的手,約書亞就大勝。當時,耶和華宣布與亞瑪力人永久爭戰(出17:8-16)。耶和華宣告,“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出17:14 ;申25:19)。巴蘭預言了亞瑪力人的最終失敗(民24:20)。另請參考申25:17-19。
2) 有些人難以相信耶和華會因為祖先在幾個世紀以前所做的事,而命令整個民族被毀滅。這種評論中可能更多地根據感情,而不是根據屬靈真理,沒有考慮到耶和華對這些民族是多麼的忍耐,和他們是多麼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邪惡(撒上15:18, 33; 創15:16)。耶和華與以色列民族的盟約包括“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的應許(創12:3),耶和華總是信守祂的應許。那些像亞瑪力人一樣,想要消滅以色列人的民族,不僅僅是對以色列發動戰爭,事實上,他們是在對抗全能的耶和華,和祂拯救世人的偉大救贖計劃。人要就是與耶和華站在同一邊,不然就是與祂對抗。若他們對抗祂,他們必會遭受嚴重的後果。歷史證明,迫害以色列的國家都受到嚴厲的審判。
3) 撒母耳在第14章中短暫缺席之後,在本章中返回。宣布現在是完成耶和華對亞瑪力人報仇的時候了(15:2-3),而掃羅就是該作這事的王。經文對掃羅的模棱兩可仍然很明顯。他已經沒有希望維持一個永恆的王朝,但他仍然是耶和華的受膏者。耶和華仍然賦予他一個重要的使命,即使現在他的命運並不確定。誰知道,也許良好的行為可能會使耶和華改變祂的心意。
4) 撒母耳的軍事命令是很清楚的(15:3)。根據對這戰爭的描述,我們會很熟悉地稱之為“聖戰”,即使舊約聖經中從沒有使用過這名稱。在這樣的戰爭中,耶和華自己發起了戰爭,而且祂確保以色列得勝。他是一名“戰士”,祂以祂的恩典,在戰場和以色列營中顯現。這樣的戰爭成為一種敬拜的行為,周圍是適當的祭物和異教儀式,有時候還包括屬靈的預備,例如割包皮和逾越節的慶祝。有時候,約櫃被用來強調耶和華的同在。通常在參與聖戰時,以色列人應該無視敵人人數的眾多。由於耶和華將為他們爭戰,軍隊的人數並不需要太多,而以色列的品格和心態才是關鍵(申20:2-9)。
5) 撒母耳在15:3中的話是這種“聖戰”傳統的重要部分,“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在本章中,“滅盡他們所有的”這一詞句多次出現,這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掃羅為什麼被耶和華棄絕。這個詞句意味著奉獻於耶和華的一個行為;當與以色列的戰爭有關時,它指明毀滅一個城市或其中的居民作為奉獻於耶和華的行動。耶利哥整個城市和其中所有的,都要在耶和華面前毀滅(書6:17)。例如,當亞干沒有順服耶和華的禁令時,以色列被艾城人打敗,說明了在聖戰時期遵行耶和華的命令的重要性。
6) 【撒母耳對掃羅說】:這是以色列屬靈領袖向以色列政治和軍事領袖發出的信息。信息很明確:【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耶和華清楚地告訴撒母耳去轉告掃羅,要對亞瑪力人進行徹底的審判。 a) 【滅盡他們所有的】:這個希伯來動詞【滅盡】強調全部的,徹底的,肯定的審判的意思。
7)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在路上亞瑪力人怎樣待他們】:這說明了為什麼亞瑪力人必須如此徹底地被審判。在幾個世紀之前,當以色列人逃離埃及時,這些亞瑪力人是第一批攻擊以色列人的民族(出17章)。
a) 幾百年前,耶和華曾說祂會對亞瑪力人行這種審判。當時,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紀念、又念給約書亞聽。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又說、耶和華已經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出17:14-16)。申25:17-19重複了這個宣告。
b) 亞瑪力人對以色列犯了一個可怕的罪。當這民族虛弱且容易受攻擊時,亞瑪力人襲擊了這個民族(申25:18)。除了是他們暴力和貪婪的本性之外,沒有任何其它理由要這樣做。當強者使用他的優勢,殘忍地對待弱者時,尤其是當弱者是耶和華的子民時,耶和華就大大地憎恨他。
c) 儘管這件事發生在400多年前,耶和華仍然沒有忘記亞瑪力人的罪行,因為在耶和華面前,時光不會將罪抹去。在人中間,時光應該可以除去罪惡。因為經過一些年日,應該使我們更加彼此饒恕,忘記別人得罪你之處。但是在耶和華面前,時光不能贖罪。只有耶穌基督的血才能贖罪,而不是時光。事實上,就在這時候耶和華仁慈地讓亞瑪力人悔改,只是他們沒有悔改。數百年來頑固不悔改的心使他們的罪更重,而不是更輕。
8) 【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本來耶和華可以像祂對待所多瑪和蛾摩拉一樣,直接審判亞瑪力人。但是耶和華在這件事上對祂特別的民族以色列有一個特別的目的。祂想要將這次的事故,成為對掃羅和整個以色列民族順服的一個考驗。此外,由於之前亞瑪力人對以色列的罪是軍事上的襲擊,耶和華就想針對這個罪作出相稱的審判。
a) 今天,神是否會叫祂的子民用戰爭的方式來施行祂的審判?耶和華對新約時代的基督徒的呼籲與祂在舊約時代對以色列的呼籲完全不同(約18:36)。
b) 儘管神不再呼籲祂的子民拿起武器來施行祂的審判,但這並不表示神不再審判萬民。有一個聖經學者這麼說,“但是,我們不能認為,對各國的審判將被延遲到末日的時候。在整個世界的歷史中,各國一直站在基督法庭的被告席前。一個又一個聽到莊嚴的話“離開吧”,而他們已經陷入了絕對可怕的毀滅中”。
3. 掃羅預備攻擊亞瑪力人(15:4-6)
15:4 於是掃羅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數點他們、共有步兵二十萬、另有猶大人一萬。
15:5 掃羅到了亞瑪力的京城、在谷中設下埋伏。
15:6 掃羅對基尼人說、你們離開亞瑪力人下去罷、恐怕我將你們和亞瑪力人一同殺滅.因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你們曾恩待他們.於是基尼人離開亞瑪力人去了。
1) 【於是掃羅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數點他們】:掃羅無疑是一名能幹的軍事領袖。 他可以聚集並組織一支大軍。他還知道在恰當的時候攻擊敵人;而且他【在谷中設下埋伏】。
2) 【掃羅對基尼人說、你們離開亞瑪力人下去罷】:此處,掃羅表現出他的智慧和憐憫,叫基尼人離開亞瑪力人。掃羅知道耶和華與亞伯拉罕的盟約,允許基尼人逃脫(15:6),因為他們與以色列人是朋友。他們是米甸人的後裔,而摩西娶了一個米甸婦人(出2:16, 21–22; 士4:11)。況且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他們曾恩待以色列人。耶和華的審判不會落在基尼人身上,所以祂不會將他們與亞瑪力人一起毀滅。
4. 掃羅攻擊亞瑪力人(15:7-9)
15:7 掃羅擊打亞瑪力人、從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書珥。
15:8 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用刀殺盡亞瑪力的眾民。
15:9 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
1) 本段經文結束時特別記載,掃羅和他的軍隊選擇性地服從耶和華的指示。他們只完全毀滅下賤瘦弱的和不需要的戰利品,但沒有殺亞瑪力王亞甲,也沒有殺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撒上15:9)。掃羅保留亞甲的性命的動機引起了很多爭議,但顯然想向人展示他生擒了一個皇家的奴隸;正如古代近東的一種普遍做法。掃羅接著去了迦密立了一個勝利的紀念碑(a monument in his own honor)(15:12)這件事可以證明掃羅將活的亞甲當作他得勝獎杯的想法。
2) 【掃羅擊打亞瑪力人】:這是好的,因為他順服了神。但他的順服是選擇性,不完整的順服。首先,掃羅【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並【用刀殺盡亞瑪力的眾民】。耶和華的命令是掃羅必須【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所有的】包括亞瑪力王在內的所有人。 a) 掃羅為什麼【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指出,“掃羅饒恕了【亞瑪力王亞甲】是因他善良的個性而作出的愚蠢的同情;或出於對他的皇室的尊重,好像將自己置於亞甲的處境;也可能為他得勝的榮耀”。
b) 如果掃羅饒恕亞甲,人民將可以自由地為自己保留最好的戰利品。
3) 【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耶和華在撒上15:3中清楚命令每隻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但掃羅沒有這樣做。
a) 在古代的一場正常的戰爭中,軍隊被允許自由掠奪其被征服的敵人。通常這些戰利品就成為支持軍隊的經濟來源。但是,並不是以色列的任何百姓都可以從戰爭中收取益處,這是錯誤的,因為這一次的戰爭是耶和華的指定的審判。這與一個行刑的人在執行死刑後掏空死者的口袋是一樣的錯誤。
4) 【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他們很謹慎地為自己保留了最好的。我們可以想像,他們對得到戰利品感到滿意。
a) 這可能是最糟糕的,因為以色列人沒有在執行神的審判中表達出耶和華的心。 當他們因為從戰爭中獲得的利益而快樂和興奮地回到家裡時,顯出他們對耶和華的審判感到高興或快樂是因著另一種原因。這位蒙羞辱的耶和華勉強為他們帶來祂的審判,一點都沒有喜樂,只渴望這些人會悔改。
b) 局部的順服就是完全的不順服。掃羅和他的士兵們局部地順服了神的命令。也就是說,他們根本就沒有順服耶和華,只順從他們心裡的傾向,就是為自己留下最好的,毀滅下賤的。他們所作的,【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不是為了順服神的命令,而是為了替自己省麻煩。
c) 一位聖經學者(Meyer)說,“為了留下亞瑪力的最好,肯定等於留下邪惡的一些根源,一些合理的放縱,有些令人喜歡的罪過。對我們而言,亞甲肯定代表存留在我們每個人中的邪惡傾向,為了自我滿足。留下亞甲是要憐憫自己,免自己的罪,為我們的失敗找藉口,並寬恕我們根深蒂固的罪惡”。
分享者:黄惠光牧师
日期:20.03.2023 (星期一)
经文:撒母耳记上 14:1 - 15
链接:https://youtu.be/v4qDhnUxGBs
分享者:黄惠光牧师
日期:24.03.2023 (星期五)
经文:撒母耳记上 14: 47 - 52
链接:https://youtu.be/D2qLmi9pD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