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14章24-46節
撒母耳記上14章24-46節: 講義(張肇榮牧師)
掃羅起誓
一.第一誓言 不准吃什麼
14:24 掃羅叫百姓起誓說,凡不等到晚上向敵人報完了仇吃甚麼的,必受咒詛。因此這日百姓沒有吃甚麼,就極其困憊。
掃羅這個誓言是錯誤的嗎?為什麼?
掃羅擊殺非利士人的動機是為報仇,爭取時間殺越多越好,故命全軍起誓不吃食物,卻引起反效果,因疲憊而無力殺敵。
密抹戰役開戰之前,掃羅因按已意獻祭而被先知宣告他將失去王位(參撒上十三13~14),在戰鬥的過程中,再次犯下嚴重的錯誤。士兵因戰爭而筋疲力盡,他卻命令他們要禁食,錯失了獲勝的機會(參29~30節)。此罪源于掃羅的不信,他魯莽而獨斷,並且無視神而固執已見。
掃羅下達禁食命令,可能是為了在戰略上需要速戰速決以殲滅非利士,但更加重要的原因則是因他追求功名,且以自我為中心的獨斷。若有領袖不滿足手下的需要與基本需求,反而一味地追求名譽、財富與權力,不僅會受到手下的抵制,也會被神徹底排斥(參弗六9;腓二4;雅一27;彼前三8)。
「向敵人報完了仇」,暗示掃羅不以密抹之戰為聖戰,反而認為是高舉自己的戰爭。掃羅的判斷和誓言出於錯誤的動機,導致了各種不良結果(參29,32,37,44,46節),雖戰勝卻導致失去神和百姓信任的悲劇(參45節)。警戒了以自我為中心與輕率發誓言將會帶來惡果。
掃羅輕率地中止求問神(參19節),卻草率地「叫百姓起誓」,可能想用起誓的方法來討好神。這個誓言聽起來很熱心,但卻完全沒有必要,反而減弱了百姓的戰鬥力。倚靠肉體的事奉,有時冷淡,有時也會很熱心;但無論是冷淡還是熱心,都是根據肉體、根據環境,而不是根據真理,所以在神面前都不蒙悅納。
在屬靈的事上,常有這一類的事發生,保羅未得救前,他也犯了這個錯誤,「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腓三6)。今日許多基督徒沒有尋求聖靈的引導,沒有按屬靈的原則而事奉,只憑自己一時的熱心,或自以為是美好的事工,就下決心去作。但其結果,若非得不償失,就是徒勞無益。不只不能得神喜悅,反而阻礙了神的工作。屬肉體的熱心,實在是有害無益。
思考:
聖經中還有那些有名的起誓?Ex. 耶弗他的起誓,害到自己的獨生女兒.(士師記11:30-31, 34)
一個領袖為何會做出錯誤的命令?
何時會因一件事情成功之後,乘勝追擊,反而帶來反效果?在生活中,工作中,教會中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14:25 眾民進入樹林,見有蜜在地上。
14:26 他們進了樹林,見有蜜流下來,卻沒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為他們怕那誓言。
14:27 約拿單沒有聽見他父親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頭蘸在蜂房裡,轉手送入口內,眼睛就明亮了。
14:28 百姓中有一人對他說:「你父親曾叫百姓嚴嚴地起誓說,今日吃甚麼的,必受咒詛;因此百姓就疲乏了。」
14:29 約拿單說:「我父親連累你們了。你看,我嘗了這一點蜜,眼睛就明亮了。
14:30 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從仇敵所奪的物,擊殺的非利士人豈不更多嗎?」
思考:
食物在作戰時何等重要,在身體方面,食物可以給人力量,以利亞在身心俱疲時,天使給他食物,他就能走40晝夜.屬靈方面也是,我們需要在屬靈的糧食上得到滿足,才能奔跑天路,爭戰得勝.
掃羅如何連累眾人?這個問題在什麼地方? 約拿單有什麼讓我們學習的榜樣?
14:31 這日,以色列人擊殺非利士人,從密抹直到亞雅崙。百姓甚是疲乏,
14:32 就急忙將所奪的牛羊和牛犢宰於地上,肉還帶血就吃了。
【撒上十四31】「這日,以色列人擊殺非利士人,從密抹直到亞雅侖。百姓甚是疲乏,」
『從密抹直到亞雅侖』中間大約32公里,亞雅侖是控制從猶大山地通往地中海沿岸非利士人居住地的重要關口。
【撒上十四32】「就急忙將所奪的牛羊和牛犢宰於地上,肉還帶血就吃了。」
『肉還帶血就吃了』這是違反摩西律法不可吃帶血之肉的禁令(利十七10~14)。
思考:
百姓為何甚是疲乏?最後有什麼結果?
一個錯誤的命令或誓言會產生什麼後果?
14:33 有人告訴掃羅說:「百姓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了。」掃羅說:「你們有罪了,今日要將大石頭滾到我這裡來。」
14:34 掃羅又說:「你們散在百姓中,對他們說,你們各人將牛羊牽到我這裡來宰了吃,不可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這夜,百姓就把牛羊牽到那裡宰了。
14:35 掃羅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這是他初次為耶和華築的壇。
【撒上十四33】「有人告訴掃羅說:“百姓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了。”掃羅說:“你們有罪了,今日要將大石頭滾到我這裡來。”」
『得罪耶和華』違背律法便是得罪神。
『大石頭』在上宰殺牛羊,可以將血完全放淨,流入土壤(參申十二24)。
【撒上十四34】「掃羅又說:“你們散在百姓中,對他們說:‘你們各人將牛羊牽到我這裡來宰了吃,不可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這夜,百姓就把牛羊牽到那裡宰了。」
通告眾人在大石頭上宰殺牛羊,避免吃到帶血的肉(參閱33節註解)。
「這夜,百姓就把牛羊牽到那裡宰了」:不再犯錯。
【撒上十四35】「掃羅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這是他初次為耶和華築的壇。」
『初次』指他平生第一次為神築壇。
掃羅作王好幾年以後,才為神建起第一個祭壇,作為最後的憑依。他在位期間,只有在山窮水盡之時才尋求神,這與祭司成了強烈的對比,祭司主張人應當凡事先求問神(參36節)。假如他首先去求問神,作王以後頭一件事就是築起祭壇,該有多好啊!人到事後才求告神,就有辱祂的大能;我們應先求告神,別等到計窮力竭之時才想到祂。
思考:
掃羅聽見百姓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要為百姓想辦法彌補,贖罪,但是沒有想到這是因為他錯誤的誓言,導致百姓甚為疲乏,太餓了,所以犯了這罪. 為何掃羅會想到為耶和華築壇?我們會在什麼時候會開始向神禱告?可以早一點就開始向神禱告嗎?
二.第二誓言 通宵打仗
14:36 掃羅說:「我們不如夜裡下去追趕非利士人,搶掠他們,直到天亮,不留他們一人。」眾民說:「你看怎樣好就去行吧!」祭司說:「我們先當親近 神。」
14:37 掃羅求問 神說:「我下去追趕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將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裡不交?」這日 神沒有回答他。
思考
掃羅要做什麼?百姓如何回應?祭司如何回應?掃羅有聽祭司的話嗎?
為何神沒有回答他? 掃羅的作法是正確的嗎?
【撒上十四36】「掃羅說:“我們不如夜裡下去追趕非利士人,搶掠他們,直到天亮,不留他們一人。”眾民說:“你看怎樣好就去行吧!”祭司說:“我們先當親近神。”」
原本打算飽食之後,趁著黑夜追勦殘餘敵人。
『親近神』意指求問神的旨意。
【撒上十四37】「掃羅求問神說:“我下去追趕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將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裡不交?”這日神沒有回答他。」
『求問神』通過大祭司以弗得上的烏陵和土明,求問神的旨意;
『神沒有回答』即表示有人得罪神(參38節),故神不予理睬。
神沒有回答掃羅(參37節),但掃羅不但不反省自己、承認錯誤、帶頭悔改,反而滿有把握地認為是百姓犯了罪(參33節),所以冒失地起了第二(參39節)、第三個誓言(參44節),要殺死無辜的約拿單。
思考:
掃羅為耶和華築了壇,祭司也終於有出來講話的機會.要是本段一開始,甚至更早之前,掃羅能夠真心向著神,情況必定有所不同. 為何有時我們的禱告,神沒有回答?怎樣的禱告會蒙神回答?
三.第三誓言 無知的誓言
14:38 掃羅說:「你們百姓中的長老都上這裡來,查明今日是誰犯了罪。
14:39 我指著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就是我兒子約拿單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無一人回答他。
14:40 掃羅就對以色列眾人說:「你們站在一邊,我與我兒子約拿單也站在一邊。」百姓對掃羅說:「你看怎樣好就去行吧!」
掃羅要長老做什麼?為何? 掃羅又說了什麼誓言?百姓如何反應?這個誓言是正確的嗎?為何百姓有如此回應?
【撒上十四38】「掃羅說:“你們百姓中的長老都上這裡來,查明今日是誰犯了罪。」
『查明』即查出是誰得罪神,導致神不回答所求問的事(參37節)。
【撒上十四39】「我指著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就是我兒子約拿單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無一人回答他。」
『起誓』又是掃羅另一個冒失說話的愚蠢起誓;
『無一人回答他』意指眾人都不以為然,故默不吭聲。
【撒上十四40】「掃羅就對以色列眾人說:“你們站在一邊,我與我兒子約拿單也站在一邊。”百姓對掃羅說:“你看怎樣好就去行吧!”」
掃羅先把他自己和兒子兩個人,與以色列眾人分開成兩邊。
思考:
掃羅好像恨敬虔,很公正,但是他心裡是覺得不可能是他自己與約拿單,但是事實上就是他說了不當的誓言,害到約拿單,害到軍隊,百姓.他自己不知道是約拿單違背了命令,但是百姓都知道,還如此大言不慚,自信滿滿. 人與人之間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嗎?自信滿滿,拍胸保證,後來卻發現自己對事情一無所知,還斷下狂語.
14:41 掃羅禱告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說:「求你指示實情。」於是掣籤掣出掃羅和約拿單來;百姓盡都無事。 14:42 掃羅說:「你們再掣籤,看是我,是我兒子約拿單」,就掣出約拿單來。
【撒上十四41】「掃羅禱告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求你指示實情。”於是掣簽掣出掃羅和約拿單來,百姓盡都無事。」
『指示實情』即指求神顯明是誰犯了罪(參38節)。
『百姓盡都無事』意指百姓盡都無罪。
【撒上十四42】「掃羅說:“你們再掣簽,看是我,是我兒子約拿單。”就掣出約拿單來。」
『掣出約拿單來』是約拿單在不知誓言的情況下吃了蜜。
思考
我們可以想到雅各在被拉班追趕的時候,拉班說雅各偷了他的神像,雅各起誓說你盡管查,還好偷神像的拉結機警,沒有被搜出來.(創31:32-35)
約瑟的哥哥們從埃及回家的路上,約瑟要試試哥哥們,把占卜的杯放在便雅憫的的袋子裡,哥哥說,從誰的袋子搜出來,就跟家宰回去.結果真的在便雅憫的袋子裡搜出來.(創44:1-13)
人多麼容易在不知情的時候說出誓言,之後需要彌補後果.過去有這樣的經驗嗎?
14:43 掃羅對約拿單說:「你告訴我,你做了甚麼事?」約拿單說:「我實在以手裡的杖,用杖頭蘸了一點蜜嘗了一嘗。這樣我就死嗎(或譯:吧!)?」
14:44 掃羅說:「約拿單哪,你定要死!若不然,願 神重重地降罰與我。」
14:45 百姓對掃羅說:「約拿單在以色列人中這樣大行拯救,豈可使他死呢?斷乎不可!我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連他的一根頭髮也不可落地,因為他今日與 神一同做事。」於是百姓救約拿單免了死亡。
14:46 掃羅回去,不追趕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
【撒上十四43】「掃羅對約拿單說:“你告訴我,你作了什麼事?”約拿單說:“我實在以手裡的杖,用杖頭蘸了一點蜜嘗了一嘗。這樣我就死嗎(“嗎”或作“吧”)?”」
約拿單的屬靈氣質跟掃羅成為鮮明的對比。他坦承自己所做的事,並不想作掩飾。他雖然不知道掃羅所起的誓,卻甘願承受後果。在你做錯事以後,即使出於無心,也要像約拿單一樣的坦白,卻不可效法掃羅。
【撒上十四44】「掃羅說:“約拿單哪,你定要死!若不然,願神重重地降罰與我。”」
掃羅外表看似公正、剛強,其實他比約拿單懦弱,因為他不敢承擔自己所犯的錯。
為了面子,掃羅又說了一次糊塗話。饒恕約拿單的性命,等於要他承認自己做了蠢事,這對君王來說是非常難堪的,他實際上是關心自己的形像多過信守自己的誓言。幸而百姓勸說才救了約拿單(參46節)。不要像掃羅似的一錯再錯,要肯認錯,好證明你注重事情做得對,過於表面上做得漂亮。
【撒上十四45】「百姓對掃羅說:“約拿單在以色列人中這樣大行拯救,豈可使他死呢?斷乎不可!我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連他的一根頭髮也不可落地,因為他今日與神一同作事。”於是百姓救約拿單免了死亡。」
密抹之戰的重大勝利,應當歸功於約拿單。
眾百姓以「起誓」來抵消掃羅的「起誓」,不讓掃羅執行他的誓言;
掃羅倚靠肉體行事,不肯順服神;神就「掣出約拿單來」(參42節),讓百姓違抗掃羅的命令,使不肯順服的掃羅蒙羞,三個誓言句句落空。
神支持了百姓,約拿單免於死刑。
約拿單違反禁食令的行為不是造反或不順從。因為他根本沒有聽到這命令,不是故意的,而是“無意”中犯錯誤。根據律法,如果承認自己的罪,獻贖罪祭就可以赦免(參利五1,5~6)。但掃羅以過度的權利意識和頑固不化,不僅沒有給獻贖罪祭的機會,反而定約拿單的罪,急於要殺他。同樣有些人被自己的權利意識沖昏了頭腦,為堅持自己設定的法則,而不惜付出別人生命為代價的人是非常危險的。
【撒上十四46】「掃羅回去,不追趕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
本節劃下密抹之戰的句點:非利士人雖受挫而歸,但掃羅因愚昧的誓言,未能一舉殲滅非利士人,為日後非利士人捲土重來、並造成掃羅和約拿單戰死戰場的悲劇(參撒上二十九1;三十1~6)埋下伏筆。
掃羅本可以在密抹之戰取得完全的勝利,卻因他的輕率的誓言(參24節),只取得了一半的勝利。在這場戰役中倖存的非利士人,日後再次攻擊並大大地擊敗以色列人,導致掃羅和
其兒子們戰死戰場的悲劇。惡總要連根拔起,這是最好的辦法(參帖前五22)。罪若沒有根除, 就會有可能重新發芽(參詩三十四21)。
思考:
從這幾個人身上,掃羅,約拿單,百姓,我們可以學習什麼榜樣與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