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14章47節-2-15章9節
撒母耳記上14章47節-2-15章9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14:47 掃羅執掌以色列的國權、常常攻擊他四圍的一切仇敵、就是摩押人、亞捫人、以東人、和瑣巴諸王、並非利士人.他無論往何處去、都打敗仇敵。
14:48 掃羅奮勇攻擊亞瑪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脫離搶掠他們之人的手。
14:49 掃羅的兒子是約拿單、亦施韋、麥基舒亞、他的兩個女兒、長女名米拉、次女名米甲。
14:50 掃羅的妻、名叫亞希暖、是亞希瑪斯的女兒。掃羅的元帥、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兒子.尼珥是掃羅的叔叔。
14:51 掃羅的父親基士.押尼珥的父親尼珥.都是亞別的兒子。
14:52 掃羅平生常與非利士人大大爭戰.掃羅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
15:1 撒母耳對掃羅說、耶和華差遣我膏你為王、治理他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當聽從耶和華的話。
15:2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在路上亞瑪力人怎樣待他們、怎樣抵擋他們、我都沒忘。
15:3 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喫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
15:4 於是掃羅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數點他們、共有步兵二十萬、另有猶大人一萬。
15:5 掃羅到了亞瑪力的京城、在谷中設下埋伏。
15:6 掃羅對基尼人說、你們離開亞瑪力人下去罷、恐怕我將你們和亞瑪力人一同殺滅.因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你們曾恩待他們.於是基尼人離開亞瑪力人去了。
15:7 掃羅擊打亞瑪力人、從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書珥。
15:8 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用刀殺盡亞瑪力的眾民。
15:9 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
一. 掃羅的許多爭戰和他的家庭(14:47-52)
14:47 掃羅執掌以色列的國權、常常攻擊他四圍的一切仇敵、就是摩押人、亞捫人、以東人、和瑣巴諸王、並非利士人.他無論往何處去、都打敗仇敵。
14:48 掃羅奮勇攻擊亞瑪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脫離搶掠他們之人的手。
14:49 掃羅的兒子是約拿單、亦施韋、麥基舒亞、他的兩個女兒、長女名米拉、次女名米甲。
14:50 掃羅的妻、名叫亞希暖、是亞希瑪斯的女兒。掃羅的元帥、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兒子.尼珥是掃羅的叔叔。
14:51 掃羅的父親基士.押尼珥的父親尼珥.都是亞別的兒子。
14:52 掃羅平生常與非利士人大大爭戰.掃羅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
1. 掃羅叫百姓起誓說,不等到向非利士人報完仇,不吃什麼。約拿單當時沒有聽到,後來吃了一點蜂蜜。以色列人大勝非利士人,掃羅要殺死約拿單,百姓為約拿單求情,救了他免死。處理這件事以後,要追趕非利士人已經太遲了。掃羅就回去不追趕非利士人。
2. 這次的勝利確實暫時使非利士人退回本地去了(14:46),但他們卻仍然一再威脅以色列人(14:52)。這場勝利也提高了掃羅的聲譽,並幫助他鞏固了自己的王國。
3. 在撒母耳記上第47-48和52節中,作者總結了掃羅的一些主要的勝利,並告訴我們【掃羅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
4. 【掃羅執掌以色列的國權】:本章中的最後一段是關於掃羅的實力,和他的強大。 他【執掌以色列的國權】。他打了許多勝戰。他有一個大而有影響力的家族。掃羅的軍隊越來越強大(【掃羅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掃羅在許多領域上的實力範圍都很強大。
5. 【他無論往何處去、都打敗仇敵】:掃羅的力量是多方面的,但卻很膚淺。因為掃羅不是尋求神心意的人,並且因為他與神的關係主要是在外表,而不是實質,所以他的王國不能持久。第15章將完全揭露掃羅的弱點。
6. 第49–51節總結了王室的一些事實。但將它們與其它處經文比較(撒上9:2; 撒下21:8; 代上8:29-33; 9:39),就會發現有一些出入。掃羅的祖父是亞別,他的父親是基士(撒上9:1-2)。他的叔叔是尼珥,而押尼珥(尼珥的兒子)是掃羅的元帥(14:50-51)。此處只提到了三個兒子(約拿單,亦施韋,和麥基舒亞; 14:49),而後來的經文也提到了亞比拿達和伊施巴力(代上8:33; 9:39)。掃羅有兩個女兒,米拉和米甲。所有這些兒女都是由他的妻子亞希暖所生的。他的妾利斯巴為他生了兩個兒子,亞摩尼和米非波設(撒下21:8)。
7. 後來,約拿單,亞比拿達,和麥基舒亞與他們父親掃羅都在基利波被敵人殺死(撒上31:1-2),而掃羅軍隊的元帥押尼珥,尼珥的兒子,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作王(撒下2:8-9)。 伊施波設可能就是歷代志上8:33和9:39中的伊施巴力,因為對於猶太人而言,具有一個以上的名字並不罕見。
8. 這些有關掃羅統治的簡短介紹是典型猶太歷史學家的特徵,這作者還提供了大衛與他的王朝的摘要(撒下第8章)。有人建議,掃羅的摘要中所沒有說的比所說的更值得注意。例如,與大衛的摘要不同,它沒有提及耶和華。聖經中有兩次記載大衛無論往那裡去,耶和華都使他得勝(撒下8:6,14);而掃羅無論往何處去,都打敗仇敵(撒上14:47)。
9. 尤其重要的是鑑於掃羅未能在第13-14章中對非利士人施加決定性的打擊,最後一節說:“掃羅平生常與非利士人大大爭戰.掃羅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14:52)。掃羅作王來服事以色列人的理由是非利士人的威脅(撒上9:16)。但是,最後要實現完全征服非利士人,將不得不等待一個更偉大的王(撒下8:1,12)。
二. 掃羅戰勝亞瑪力人(15:1-9)
1. 前言
1) 本章(15章)是三章記載掃羅王統治的最後一章,所有記載的焦點都是在他軍事上的努力;首先對抗非利士人,然後是亞瑪力人。與聖經史學的其他各處一樣,敘述者並不真正注重詳細說明歷史上的殘忍事實。這些經文的目的是要回答以下的問題:耶和華為什麼棄絕掃羅為以色列的王?他與亞瑪力人的戰爭幫助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是一場神發起的戰爭(“聖戰”),具有嚴格的法規和限制。但是掃羅證明了他不願意接受耶和華的限制,因此受到了譴責。
2) 第15章是掃羅故事中關鍵的一章。耶和華再次給掃羅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但他再次失敗了,對此撒謊,並被審判。掃羅習慣胡說八道和製造藉口,而不認自己的罪。不管發生了什麼事,總是歸咎於別人的錯。他更在乎在眾人面前表現良好,而不是在耶和華面前討祂喜悅。
3) 在將焦點轉移到合神心意的王之前(第16章大衛的被膏),我們看到這有關掃羅失敗的最後一章。在第13章中,掃羅私自獻祭,撒母耳就告訴掃羅他的王位必不長久。在第14章中,他失去了大敗非利士人以及得自己百姓尊重的機會。在這一章中,他失去了王國。撒母耳上的其餘部分講述了他逐漸衰落的情況,以及另一個王崛起來,將要取代他。
2. 一個明確,激進的命令:毀滅亞瑪力人(15:1-3)
15:1 撒母耳對掃羅說、耶和華差遣我膏你為王、治理他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當聽從耶和華的話。
15:2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在路上亞瑪力人怎樣待他們、怎樣抵擋他們、我都沒忘。
15:3 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喫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
1) 亞瑪力人是來自以色列之南和西南的一個民族。他們是雅各不信的哥哥以掃的後裔(創36:12,15-16; 來12:14-17),是猶太人的仇敵。當以色列人出埃及後不久,亞瑪力的軍隊在曠野中攻擊猶太人,但被擊敗了,因為耶和華聽到摩西的祈禱,就幫助約書亞的軍隊。那時,摩西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亞倫和戶珥兩邊托住摩西的手,約書亞就大勝。當時,耶和華宣布與亞瑪力人永久爭戰(出17:8-16)。耶和華宣告,“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出17:14 ;申25:19)。巴蘭預言了亞瑪力人的最終失敗(民24:20)。另請參考申25:17-19。
2) 有些人難以相信耶和華會因為祖先在幾個世紀以前所做的事,而命令整個民族被毀滅。這種評論中可能更多地根據感情,而不是根據屬靈真理,沒有考慮到耶和華對這些民族是多麼的忍耐,和他們是多麼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邪惡(撒上15:18, 33; 創15:16)。耶和華與以色列民族的盟約包括“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的應許(創12:3),耶和華總是信守祂的應許。那些像亞瑪力人一樣,想要消滅以色列人的民族,不僅僅是對以色列發動戰爭,事實上,他們是在對抗全能的耶和華,和祂拯救世人的偉大救贖計劃。人要就是與耶和華站在同一邊,不然就是與祂對抗。若他們對抗祂,他們必會遭受嚴重的後果。歷史證明,迫害以色列的國家都受到嚴厲的審判。
3) 撒母耳在第14章中短暫缺席之後,在本章中返回。宣布現在是完成耶和華對亞瑪力人報仇的時候了(15:2-3),而掃羅就是該作這事的王。經文對掃羅的模棱兩可仍然很明顯。他已經沒有希望維持一個永恆的王朝,但他仍然是耶和華的受膏者。耶和華仍然賦予他一個重要的使命,即使現在他的命運並不確定。誰知道,也許良好的行為可能會使耶和華改變祂的心意。
4) 撒母耳的軍事命令是很清楚的(15:3)。根據對這戰爭的描述,我們會很熟悉地稱之為“聖戰”,即使舊約聖經中從沒有使用過這名稱。在這樣的戰爭中,耶和華自己發起了戰爭,而且祂確保以色列得勝。他是一名“戰士”,祂以祂的恩典,在戰場和以色列營中顯現。這樣的戰爭成為一種敬拜的行為,周圍是適當的祭物和異教儀式,有時候還包括屬靈的預備,例如割包皮和逾越節的慶祝。有時候,約櫃被用來強調耶和華的同在。通常在參與聖戰時,以色列人應該無視敵人人數的眾多。由於耶和華將為他們爭戰,軍隊的人數並不需要太多,而以色列的品格和心態才是關鍵(申20:2-9)。
5) 撒母耳在15:3中的話是這種“聖戰”傳統的重要部分,“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在本章中,“滅盡他們所有的”這一詞句多次出現,這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掃羅為什麼被耶和華棄絕。這個詞句意味著奉獻於耶和華的一個行為;當與以色列的戰爭有關時,它指明毀滅一個城市或其中的居民作為奉獻於耶和華的行動。耶利哥整個城市和其中所有的,都要在耶和華面前毀滅(書6:17)。例如,當亞干沒有順服耶和華的禁令時,以色列被艾城人打敗,說明了在聖戰時期遵行耶和華的命令的重要性。
6) 【撒母耳對掃羅說】:這是以色列屬靈領袖向以色列政治和軍事領袖發出的信息。信息很明確:【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耶和華清楚地告訴撒母耳去轉告掃羅,要對亞瑪力人進行徹底的審判。 a) 【滅盡他們所有的】:這個希伯來動詞【滅盡】強調全部的,徹底的,肯定的審判的意思。
7)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在路上亞瑪力人怎樣待他們】:這說明了為什麼亞瑪力人必須如此徹底地被審判。在幾個世紀之前,當以色列人逃離埃及時,這些亞瑪力人是第一批攻擊以色列人的民族(出17章)。
a) 幾百年前,耶和華曾說祂會對亞瑪力人行這種審判。當時,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紀念、又念給約書亞聽。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又說、耶和華已經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出17:14-16)。申25:17-19重複了這個宣告。
b) 亞瑪力人對以色列犯了一個可怕的罪。當這民族虛弱且容易受攻擊時,亞瑪力人襲擊了這個民族(申25:18)。除了是他們暴力和貪婪的本性之外,沒有任何其它理由要這樣做。當強者使用他的優勢,殘忍地對待弱者時,尤其是當弱者是耶和華的子民時,耶和華就大大地憎恨他。
c) 儘管這件事發生在400多年前,耶和華仍然沒有忘記亞瑪力人的罪行,因為在耶和華面前,時光不會將罪抹去。在人中間,時光應該可以除去罪惡。因為經過一些年日,應該使我們更加彼此饒恕,忘記別人得罪你之處。但是在耶和華面前,時光不能贖罪。只有耶穌基督的血才能贖罪,而不是時光。事實上,就在這時候耶和華仁慈地讓亞瑪力人悔改,只是他們沒有悔改。數百年來頑固不悔改的心使他們的罪更重,而不是更輕。
8) 【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本來耶和華可以像祂對待所多瑪和蛾摩拉一樣,直接審判亞瑪力人。但是耶和華在這件事上對祂特別的民族以色列有一個特別的目的。祂想要將這次的事故,成為對掃羅和整個以色列民族順服的一個考驗。此外,由於之前亞瑪力人對以色列的罪是軍事上的襲擊,耶和華就想針對這個罪作出相稱的審判。
a) 今天,神是否會叫祂的子民用戰爭的方式來施行祂的審判?耶和華對新約時代的基督徒的呼籲與祂在舊約時代對以色列的呼籲完全不同(約18:36)。
b) 儘管神不再呼籲祂的子民拿起武器來施行祂的審判,但這並不表示神不再審判萬民。有一個聖經學者這麼說,“但是,我們不能認為,對各國的審判將被延遲到末日的時候。在整個世界的歷史中,各國一直站在基督法庭的被告席前。一個又一個聽到莊嚴的話“離開吧”,而他們已經陷入了絕對可怕的毀滅中”。
3. 掃羅預備攻擊亞瑪力人(15:4-6)
15:4 於是掃羅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數點他們、共有步兵二十萬、另有猶大人一萬。
15:5 掃羅到了亞瑪力的京城、在谷中設下埋伏。
15:6 掃羅對基尼人說、你們離開亞瑪力人下去罷、恐怕我將你們和亞瑪力人一同殺滅.因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你們曾恩待他們.於是基尼人離開亞瑪力人去了。
1) 【於是掃羅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數點他們】:掃羅無疑是一名能幹的軍事領袖。 他可以聚集並組織一支大軍。他還知道在恰當的時候攻擊敵人;而且他【在谷中設下埋伏】。
2) 【掃羅對基尼人說、你們離開亞瑪力人下去罷】:此處,掃羅表現出他的智慧和憐憫,叫基尼人離開亞瑪力人。掃羅知道耶和華與亞伯拉罕的盟約,允許基尼人逃脫(15:6),因為他們與以色列人是朋友。他們是米甸人的後裔,而摩西娶了一個米甸婦人(出2:16, 21–22; 士4:11)。況且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他們曾恩待以色列人。耶和華的審判不會落在基尼人身上,所以祂不會將他們與亞瑪力人一起毀滅。
4. 掃羅攻擊亞瑪力人(15:7-9)
15:7 掃羅擊打亞瑪力人、從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書珥。
15:8 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用刀殺盡亞瑪力的眾民。
15:9 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
1) 本段經文結束時特別記載,掃羅和他的軍隊選擇性地服從耶和華的指示。他們只完全毀滅下賤瘦弱的和不需要的戰利品,但沒有殺亞瑪力王亞甲,也沒有殺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撒上15:9)。掃羅保留亞甲的性命的動機引起了很多爭議,但顯然想向人展示他生擒了一個皇家的奴隸;正如古代近東的一種普遍做法。掃羅接著去了迦密立了一個勝利的紀念碑(a monument in his own honor)(15:12)這件事可以證明掃羅將活的亞甲當作他得勝獎杯的想法。
2) 【掃羅擊打亞瑪力人】:這是好的,因為他順服了神。但他的順服是選擇性,不完整的順服。首先,掃羅【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並【用刀殺盡亞瑪力的眾民】。耶和華的命令是掃羅必須【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所有的】包括亞瑪力王在內的所有人。 a) 掃羅為什麼【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指出,“掃羅饒恕了【亞瑪力王亞甲】是因他善良的個性而作出的愚蠢的同情;或出於對他的皇室的尊重,好像將自己置於亞甲的處境;也可能為他得勝的榮耀”。
b) 如果掃羅饒恕亞甲,人民將可以自由地為自己保留最好的戰利品。
3) 【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耶和華在撒上15:3中清楚命令每隻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但掃羅沒有這樣做。
a) 在古代的一場正常的戰爭中,軍隊被允許自由掠奪其被征服的敵人。通常這些戰利品就成為支持軍隊的經濟來源。但是,並不是以色列的任何百姓都可以從戰爭中收取益處,這是錯誤的,因為這一次的戰爭是耶和華的指定的審判。這與一個行刑的人在執行死刑後掏空死者的口袋是一樣的錯誤。
4) 【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他們很謹慎地為自己保留了最好的。我們可以想像,他們對得到戰利品感到滿意。
a) 這可能是最糟糕的,因為以色列人沒有在執行神的審判中表達出耶和華的心。 當他們因為從戰爭中獲得的利益而快樂和興奮地回到家裡時,顯出他們對耶和華的審判感到高興或快樂是因著另一種原因。這位蒙羞辱的耶和華勉強為他們帶來祂的審判,一點都沒有喜樂,只渴望這些人會悔改。
b) 局部的順服就是完全的不順服。掃羅和他的士兵們局部地順服了神的命令。也就是說,他們根本就沒有順服耶和華,只順從他們心裡的傾向,就是為自己留下最好的,毀滅下賤的。他們所作的,【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不是為了順服神的命令,而是為了替自己省麻煩。
c) 一位聖經學者(Meyer)說,“為了留下亞瑪力的最好,肯定等於留下邪惡的一些根源,一些合理的放縱,有些令人喜歡的罪過。對我們而言,亞甲肯定代表存留在我們每個人中的邪惡傾向,為了自我滿足。留下亞甲是要憐憫自己,免自己的罪,為我們的失敗找藉口,並寬恕我們根深蒂固的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