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十七)有公開事工的人,才是最偉大的基督徒

一、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沒有顯赫事工資歷的人,都是次等的基督徒。
2.天堂最好的位子都是保留給講員和敬拜主領的。
3.只要我做出有名、偉大、外顯的服事,哥林多前書13章所說的愛並不重要。
4.所有基督徒都要先求有名聲的服事。
5.那些沒有信心、技巧來做公開服事的人,應該對他們的生命覺得沮喪。
6.在暗處所做的工都會被遺忘,不得獎賞。
7.大衛王只有在打敗哥利亞之後,才算偉大。
8.神對於在教會以外的商業界、教育界或其他領域興起領袖,沒有興趣。

二、真理:最偉大的事工,多半都不是公開的服事
1.禱告。(提前2:1-4)
2.勸化。(來10:23-25)
3.愛。(林前13章)
4.施捨。(羅12:8)
5.傳福音。(徒26-38章)
6.做生命導師的門徒訓練。(提後2:2)
7.委身家庭。(弗5:21-6:4)
8.為領袖拿兵器。(撒上14:1-23)
9.行政工作與幫助者。(林前12:28)


靈修教材: 嘲笑謊言
恩賜的目的

第十二章到十四章,保羅與教會討論在公開聚會中,運用屬靈恩賜的次序,免得他們「分門別類」,混亂次序。首段, 保羅說明恩賜的源頭,與上帝賜予恩賜的目的。

一、論到屬靈的恩賜
保羅首先談到他們沒信主之前「作外邦人的時候服事那啞巴偶像」,那時他們是「隨事被牽引,受迷惑」,他們受邪靈的影響,各有能力,甚至互相比拼。但是現在他們信主了「論到屬靈的恩賜,我不願意你們不明白」,他們要知道一切都是出於「被神的靈感動」。而聖靈只有一位,他感動人相信「若 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同一位靈不會讓人一方面信主,一方面說出「耶穌是可咒詛」的話語。 聖靈的工作,有別於邪靈的紛爭,是一致的、和諧的。因此他們不能用他們過去事奉偶像的方式來事奉主。

二、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
其次,保羅談到聖靈賜恩賜的目的,不是要叫人「分門別類」,乃是「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這裡的得益處,不是指那個擁有恩賜之人得益處,而是指他以恩賜事奉,使「他人」得益處。因為「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 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別,神卻是一位,在眾人裏面運行一切的事。」

三、聖靈隨己意分給各人
在此保羅列出一個恩賜的表列「智慧的言語知識的言語...信心...醫病行異能。作先知...辨別諸靈說方言翻方言」,這種種的恩賜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在以弗所書(四章)與羅馬書(十二章),也各有一份清單,通常我們作恩赐測試,就是將這三處經文彙整、分類。 因著聖靈是恩賜的主人,因此信徒不應以恩賜相爭競,或以為炫耀,乃是要以恩賜彼此服事「叫人得益處」,完成基督修復眾人、爭戰得勝的使命。

默想:
我是否為了自己的恩賜,與人嫌隙、爭競,讓聖靈擔憂?我是否看重自己的恩賜,超過使他人得益處的宗旨,以致高舉自己的恩賜,自以為高人一等?

禱告: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升上高天,擄掠仇敵,將聖靈浇灌在教會中。並讓我們各人在聖靈裡,得著諸般的恩賜。求主幫助我看重自己的恩賜,殷勤操練,建造基督的身體。卻不致於重看了自己的恩賜,導致與他人的關係破裂,基督的身體受到虧損。阿們!


靈修教材: 哥林多前後書
一個身子

本段保羅就實際地以身體的各種功能,來說明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 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就當「彼此相顧。各自作肢體」。

一、身子是許多肢體
首先,保羅提到肢體不能獨自存在「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所有的肢體都聯絡在一起,才真的算是一個身體。其次,肢體之間彼此需要「若全身是眼。從哪裏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裏聞味呢?」也須要彼此協調,身體的功用才會顯出來。

二、不能說我用不到你
接著,保羅說明肢體之間應該彼此看重對方的功用,而不是只強調自己的功用「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任何肢體都不能獨立運作,除非他與別的肢體連結、相助。
特別的是,保羅說「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它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也就是說,既然每一個肢體都不好少, 就應當相同的得到尊榮,這樣整個身體才會真的得著尊榮。
最後,保羅說到身體的相關性「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這正是一個身體真實的寫照,任何一個地方痛,整個身體都不舒服,這是人人的體驗。保羅巧妙的用人人可以感知的身體,說明了基督身體的奧秘。

三、上帝在教會設立的
在此,保羅羅列一張恩賜表,可以與羅馬書十二章、以弗所書四章,以及本書十二章8-11 整併為恩賜的總合「使徒、先知...教師行異能醫病...幫助人治理事說方言...翻方言」。除了這些恩賜俱各不同之外,保羅也特別提到「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學者們都認為這裡的排名必然有其意義,表明這三個職份,在建立教會上是極重要不可或缺的。最後,保羅說「你們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 歌林多教會的問題,正是在以哪個恩賜為大爭論不已,這時一定豎起耳朵要知道哪個恩賜最大,保羅說「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最妙」意指高超,「道」指途徑,意即得到最大恩賜的奇妙途徑。

默想:
我是否真的看重與眾人互為肢體的意義?我是否能看重他人的恩賜並敬重他們的服事?我是否能感同身受的體會肢體的難處,並彼此相顧?

禱告:
親愛的主:謝謝你,把我放在教會中,與大家同作肢體。謝謝你以聖靈澆灌連絡我與你,以及眾肢體的關係,求主幫助我看重這個關係,在聖靈裡彼此連結,發揮基督身體的功用,也能彼此尊榮。阿們!


靈修教材: 哥林多前後書
一同受苦

閱讀: 哥林多前書12章14-2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135-136篇;哥林多前書12章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哥林多前書12章26節
在2013年,七十歲的英國皇家海軍老兵詹姆斯·麥康奈爾過世了。他沒有家人,長久住在護理之家。工作人員擔心無人會參加他的葬禮,負責人就透過社群媒體發布麥康奈爾告別禮拜的訊息:「在現今的時代,若有人離世卻沒有親人哀悼,實在是很悲哀的事,而這個人其實是我們的家人⋯⋯。如果你可以到墓地⋯⋯向這位前戰友致敬,請儘量到場參與。」結果,當天有兩百位皇家海軍的同袍坐滿了所預備的長凳!

這些英國皇家海軍展現了一個聖經真理:我們都是彼此相連。正如保羅說:「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哥林多前書12章14節)。我們不是孤立的,相反地,我們都緊連於耶穌。聖經讓我們明白,信徒之間的關係就像身上的各個肢體:「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26節)。身為基督徒,我們都是天父大家庭的成員,可以相互陪伴,一同走過疼痛、哀傷,以及不敢獨自前往的幽暗之處。感恩的是,我們不是單獨前行。

或許遭受苦難的時候,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覺得自己孤伶伶地陷於黑暗之處。然而,我們的上帝創造了一個可以一起受苦的新群體,在這個新的群體裡,無人會被獨自留在黑暗當中。

你何時覺得最為孤單?
上帝的恩惠、仁慈和同在如何幫助你面對孤寂?
上帝,感謝祢愛我,把我放在愛我的新群體中。求祢幫助我相信我們能彼此相伴,彼此擔當,一同經歷痛苦與悲傷。
作者: 郭惟恩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哥林多前書12章14-26節,保羅用人的身體為比喻,來形容信徒大家庭,即教會。在以弗所書1章22-23節中,使徒保羅再次用身體來比喻教會,但這次有一點重要的補充。耶穌自己是這個身體的頭。這樣的比方在哥林多前書12章非常恰當,在以弗所書這裡更加清晰,因它提醒我們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這身體的運作、行動和功能都是在基督的領導和指引之下。

柯貝爾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9月12日

心得:
保羅在這裡提醒我們,若不是聖靈的工作,我們無法認識神,更無法委身在服事神的事工中。許多時候,我們會憑著自己的血氣,想要靠著自己的意志力與一股熱情(血氣)服事神,然而,這樣的服事終究無法持續。倘若遭遇挫折或困難,很有可能就會產生想要放棄的感受,甚至因此中斷了事工。我想,在這裡並不是說服事不會遭受挑戰,而往往在服事中也確實會遇到我們所無法控制與掌握的情況;然而若是出於聖靈,我們將可以有能力與勇氣面對及跨越攔阻,靠主得勝。
聖靈的恩賜有許多,不分高低與大小。如同我們同屬一個身體,有的是眼睛、有的是口舌、也有的是手腳或不同的部位。任何一個功能之於這個身體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們每一個人連結於基督,在主裡都是重要且寶貴的。求神幫助我們,在服事的過程中,學習彼此接納及幫助,若有人需要扶持,我們當不吝惜給予關愛;若我們的服事受到肯定與讚美,讓我們都能虛心將一切榮耀與頌讚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神:因為若不是神的揀選,身為罪人的我們,怎麼能與神的國度有份呢?

禱告:
親愛的神,謝謝祢揀選我們成為你的兒女,謝謝祢不看我們為有罪的,反而賜下各樣的恩賜,使我們得以見證祢的恩典、榮耀祢的聖名。求祢幫助我們,看別人比自己強,並且不見一人,只見耶穌;使我們能為祢所用,成為祢福音流通的管子。如此禱告感恩,是奉靠我主耶穌基督寶貴得勝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9月14日

心得:
保羅將基督徒之間的關係比喻為一個身體上的許多肢體,每一個肢體都不同,有的體面、有的軟弱,仍都是屬於同一個身體。所有的肢體都是彼此相連、互相影響的,所以也要彼此照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真的很大,從外顯的膚色、體型,內裡的個性、想法,到個人的偏好、習慣,群體的語言、文化⋯⋯,不勝枚舉。我們很容易因著這些差異感到與人格格不入,甚至覺得討厭、輕視對方,要完全地接納談何容易!保羅肢體與身體的比喻給我們很大的提醒,既然我們同有一位主上帝,也都從同一位聖靈受洗成為一個身體,就應該彼此接納、彼此欣賞、互相成全。想到耶穌為每一個個別的我們死,聖靈使每一個個別的我們成聖又合一,這些事實幫助我們放下己見,保守在主裡的合一。

禱告: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救贖了我,使我與眾信徒在基督裡成為一家人。我承認有時我會有優越感、輕視弟兄姊妹;又有時我會自覺不如人、被其他肢體厭惡。這些都是我們不能相愛的罪,求主赦免。願主幫助我,時常想起(所有的肢體都是彼此相連、互相影響的,所以也要彼此照顧)。願主給我寬大的心胸,有成人之美。如此禱告是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9月15日

心得: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每個信徒都是各為肢體,不論是大或小都有其功用。恩賜的種類眾多,保羅所說的這些恩賜並沒有輕重、高低之別,他已聲明所有的恩賜都是重要的。上帝為了教會的緣故賜給各肢體不同的恩賜,按著恩賜擔當不同的職分,互相配搭、相顧,沒有任何一樣恩賜是人人都該有的,也不要認為自己的恩賜小就不重要,因這都是神所賜的。保羅責備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不要過於追求恩賜,以恩賜為靈性生命的優與否為判斷標準,乃是要他們明白惟有追求愛才是最重要的事,凡所行的事必須叫身體得造就,叫人得益處。

禱告:天父,謝謝祢揀選我成為祢的兒女,在教會中能與弟兄姐妹互為肢體,肢體間有不同的恩賜因而能彼此幫補、相顧、一起同工,享受在主裡的美好,更重要的是能彼此相愛。不因著我有何恩賜而驕傲或抬高自己,而是善用自己的恩賜,使別人得幫助,回應上帝對我們的愛。禱告奉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上帝最奇妙的真理

2021/04/30晨禱

今日的敬拜讚美:
「敬拜的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k1JbhnNdFs

今日經文:「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哥林多前書一二:31

默想題目:

默想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5WEnVeKFX8&t=423s

・經文的理解

・神是怎樣的神

・神給我的教導與感恩

・應用和實踐
上帝最奇妙的真理「愛」在我們當中顯明,我們當如何回應?

・今日禱告


靈修教材: 四月份每日晨耕
肢體生活

2021/09/16晨禱

今日的敬拜讚美:
「只願見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Kff9ssbSQc

今日經文:「就如身體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身體的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體;基督也是這樣。」哥林多前書一二:12

默想題目:

默想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5WEnVeKFX8&t=423s

・經文的理解

・神是怎樣的神

・神給我的教導與感恩

・應用和實踐
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所以仇
敵無法個個擊破。

・今日禱告


靈修教材: 九月份每日晨耕
你是否容易分擔痛苦之人的痛苦?

2021/10/14晨禱

今日的敬拜讚美:
「聽見這世代的呼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FVN3V3Tc0w&list=PLEY_M7xVVeAvPC_OvwarC9Mi_erTVgMKG&index=4

今日經文:「假如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假如一個肢體得光榮,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哥林多前書十二:26

默想題目:

默想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j9PLirWxM

・經文的理解

・神是怎樣的神

・神給我的教導與感恩

・應用和實踐
你是否容易分擔痛苦之人的痛苦?

・今日禱告


靈修教材: 十月份每日晨耕
我是他的手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12/15/我是他的手

【經文】哥林多前書12章12-21節

住在中國河北省的賈海霞在2000年完全失明,他的朋友賈文其則從小就失去雙臂,但他們找到克服身體殘疾的方法。海霞說:「我是他的手,他是我的眼。」他們互相扶持,一起改造了他們所居住的村莊。

自2002年以來,他們一直在執行一項任務,就是讓他們家附近的荒地重獲新生。每天,文其都會背海霞過河去開墾荒地。文其用腳把鐵鍬遞給海霞,然後,海霞將一個水桶掛在文其用臉頰和肩膀夾著的一根扁擔上。兩人一起種樹,一個挖地另一個澆水,至今已種了一萬多棵樹。海霞說:「我們一起工作,截長補短,一點也不被殘疾所困。我們是一個團隊。」

使徒保羅將教會比作一個身體,每個肢體都需要其他肢體方能發揮作用。若全身是眼,就沒有聽覺;若全身是耳,就沒有嗅覺(哥林多前書12章14-17節)。保羅說:「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21節)。我們每個人都能使用我們的屬靈恩賜在教會中發揮作用(7-11、18節)。就像賈海霞和賈文其一樣,當我們結合眾人的長處時,就能為世界帶來改變。

這兩人結合他們的能力,讓荒地重獲生機。若教會的運作也是如此,會是一幅多麼美好的圖景啊!

【思想】
根據你的屬靈恩賜,你在基督的身體裡扮演什麼角色?
你如何與他人一起完成主的使命?

【回應】
親愛的聖靈,感謝祢賜我屬靈的恩賜,
並將我安置在一個需要我的教會裡。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神賜下恩賜的目的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3/27/1co-day26

【經文】哥林多前書12章1~11節

真正屬靈的人會被聖靈引領,離棄偶像順服耶穌基督,因此保羅在談恩賜之前,先談及基督的主權。真正的基督徒應高舉基督,學像耶穌,而非只在乎屬靈的感覺。所以保羅教導信徒如何辨別一個人身上的靈是否真是聖靈,除了超自然現象外,還得看他信仰的內容及行為表現。因為口稱「耶穌是主」,並非像今日的個人宣稱:我是基督徒,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要查驗他生命的表現。此外,保羅也肯定各樣恩賜在主裡的地位,因為恩賜雖然很多,且各有差異,但來源卻是相同,都是聖靈隨己意在眾人身上運行的結果。

「恩賜」從哪裡來呢?第7節告訴我們,是因著「聖靈顯在各人身上」,而「神賜下恩賜」有什麼目的呢?第7節很明白的告訴我們:「是叫人得益處」,在此處的「人」是指每一個基督徒。所以不論我們擁有哪一項恩賜,其目的是要叫別人因我們得益處,而不是讓我們去誇耀!

當時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可能擁有許多的恩賜,但這些擁有恩賜的人,並不明白他所擁有的恩賜,乃是聖靈顯明在他們身上的,所以在人罪性的軟弱中,就生出自傲與比較。「分門別類」的問題也就顯露出來了。因此保羅在此教導哥林多信徒,希望他們能明白無論是「職事」、「功用」都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的運行!所以有恩賜的人,要互相合作,達成「使人得益處」的目的。這才是互為肢體、榮辱與共的教會觀,希望我們能善用恩賜,彼此服事,叫大家得好處。

第8~10節提到了許多不同的恩賜,目的卻是帶出第11節「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所以,這三節經文不是在告訴我們恩賜有哪些,也不是在解釋「恩賜」有多麼不同,而是談論恩賜的源頭,好讓我們的焦點再一次轉回到聖靈的身上。感謝主,讓我們可以擁有祂所賜下的恩賜,與教會一起成長。

【回應】
主啊!謝謝祢賜給我恩賜,我很願意用恩賜來使別人得益處,而不是用來自誇和比較,求祢幫助我,讓我能與祢同工,也可以配搭服事讓人受益。

【禱讀】
哥林多前書12章7、11節
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活出愛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3/28/1co-day27

【經文】哥林多前書12章12~27節

這段經文教導我們很重要的功課,就是在基督的身體裡我們應該互為肢體,以各自的屬靈恩賜相互配搭。對於這個功課,我們應該以何種態度去學習呢?

首先,這段經文提到肢體與身子的關係,「肢體」是指眾信徒,也就是我們;「身子」則是指基督。保羅借用人之身體和肢體的關係,說明我們如何藉著聖靈在教會中的運行,獲得各種不同的恩賜(參11節),然後彼此配搭。教會見證基督,「一個」卻有「許多」,是見證基督的豐盛;「雖多」仍是「一個」,是見證信徒在基督的合一。所以,在基督裡的合一就是榮耀神的見證。

保羅藉由恩賜的合一的關係」有五點提醒:

我們是相同的──恩賜雖多,仍同是肢體(參14節)
我們是相連的──不能彼此分離(參15~16節)
我們是相依的──不能說,我用不著你(參17~22節)
我們是相顧的──不體面的,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給他加上俊美(參23~25節)
我們是相通的──同受苦、同喜樂、同榮耀(參26~27節)
我們是「一」也是「許多」;我們是「許多」也是「一」,但什麼是「合一」呢?那就是「愛」。上帝不會問我們開的是哪種車,祂會問我們搭載的人中,有多少人是沒有交通工具的。 上帝不會問我們房子有多大,祂會問我們邀請過多少人來到我們家裡。上帝不會問我們有多少朋友,祂會問我們是多少人的朋友……。

「愛」是恩賜的品管,「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們不僅沒有權利選擇成為哪一個肢體,我們更沒有權利去批評任何一個肢體。透過這段經文,神要我們活出一個重要態度,就是在屬靈恩賜的配搭下,我們要「彼此相顧」活出愛,對於比我們軟弱的,我們要越發愛他,『把加倍的體面給那軟弱、有缺欠的肢體』。我們就能在基督裡不分彼此,一起同得榮耀!

【回應】
主啊!我要時時刻刻的儆醒,竭力保守合一的靈,乃是為著祢。讓我在這個身體中可以發揮我的功能,成為一個討祢喜悅的人;求祢幫助我活出「彼此相顧」的心。

【禱讀】
哥林多前書12章25b~27節
總要肢體彼此相顧。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若沒有愛,恩賜就失去價值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3/29/1co-day28

【經文】哥林多前書12章28節~13章3節

這段經文一開始說出在基督的教會中,按著恩賜說,是明顯有等次的。但這等次不是人安排的,乃是「神…設立的」。並且恩賜有不同的類型,有傳達神信息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也有行動類型的: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還有方言這一類型的。而這些恩賜的使用是源於「愛」,因此若沒有愛,一切恩賜都枉費了。神給你什麼樣的恩賜,擔任什麼功能,那就是神託付給你建立教會的職分!我們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器皿被主用,是因著主合用、能用、好用,才能做對的事,成為對的人。

恩賜是神給人的本事和才幹,愛卻是神的本質和生命。所以是“愛”賦與了恩賜、才幹價值。因此倘若一個人富有口才和語言天份,而能說動聽的話和各種不同的語言,但若不是出於愛,便如鳴的鑼、響的鈸一樣,沒有甚麼價值。所以我們要時刻在愛中說真理的話。在基督徒中,倘若有人擁有經上記載的三種才幹:1先知講道之能;2真理知識豐富;3全備的信心,便會被認為是屬靈偉人,而受弟兄姊妹的尊崇。但倘若沒有愛,他便是只有虛浮的屬靈外表,而不是真正的屬靈人,因為保羅說,一個人若沒有愛,再多、再大的恩賜在神的面前是絲毫沒有價值。

「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指的是物質的捨棄,但倘若他的動機不是出於愛人,就是出於虛榮心;「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即犧牲自己以自誇,這樣的人只是為著虛榮而捨命。所以保羅教導我們,任何捨棄物質、自我犧牲…等,看似崇高的品德表現,若不是出於愛的動機,就不能在神面前得著益處。

求神幫助我們清楚明白,人的善行與神的愛是兩回事。神的愛裏必有善行,但人的善行並不一定出於神的愛。我們若追求渴慕神的愛,自然會有善行,求聖靈常常察驗我們的動機,以至於我們可以誠實的面對神。

【回應】
主啊!求祢幫助我,讓我不要單顧自己的益處,要作一位更能夠造就人,一個榮神益人的人!

【禱讀】
約翰壹書4章11~12節
親愛的弟兄啊,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裏面,愛祂的心在我們裏面得以完全了。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彼此服事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4/02/彼此服事

【經文】哥林多前書12章18-30節

在阿米什(Amish)農村文化中,建造穀倉是一項社會活動。一個農民和他的家人建造一個穀倉需要花幾個月的時間,但阿米什人會一起建造穀倉,讓工程很快就能完成。木材會提前入庫;工具會準備妥當。在開工的日子,整個阿米什社區裡的民眾會早早聚集,分配任務,並一起投入建造穀倉,有時甚至一天內就可以完工!

這正描繪了上帝對教會的期盼以及我們在其中的角色。聖經說:「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哥林多前書12章27節)。上帝以不同的恩賜裝備我們,並分配任務,讓我們成為基督身體的各部分「完美地結合」且「各盡其責」(以弗所書4章16節,新普及譯本)。聖經還鼓勵我們這些主內肢體「要互相擔當」彼此的重擔(加拉太書6章2節)。

然而,我們卻常常獨自行動。我們不願把自己的需要告訴別人,想要靠自己來解決問題;或是我們沒有向別人伸出援手,分擔他們的需要。但上帝渴望我們能與人連結。祂知道當我們尋求別人的幫助,並為別人的需要祈禱時,美好的事情就會發生。

唯有互相依靠,才能經歷上帝為我們預備的一切,並完成祂對我們生命的奇妙計劃,就像在一天內蓋一個穀倉。

【思想】
什麼因素使你不願讓別人知道你的難處?
你今天可以如何向人伸出援手,分擔他們的重擔呢?

【回應】
慈愛的上帝!我知道有時我太注重隱私,而將人拒於門外。請幫助我能向人敞開,並邀請他們進入我的生命中。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5/27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5-27-12-1-11-160ed27901f847ada9517e554b70e1aa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74Qf8L4TU

二、閱讀經文
哥林多前書12:1~11
12:1 弟兄們,論到屬靈的恩賜,我不願意你們不明白。
12:2 你們作外邦人的時候,隨事被牽引,受迷惑,去服事那啞巴偶像,這是你們知道的。
12:3 所以我告訴你們,被上帝的靈感動的,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
12:4 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
12:5 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
12:6 功用也有分別,上帝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
12:7 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
12:8 這人蒙聖靈賜他智慧的言語,那人也蒙這位聖靈賜他知識的言語,
12:9 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還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醫病的恩賜,
12:10 又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
12:11 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什麼是基督徒領受聖靈的最大明證?為什麼要互相尊重上帝所賜給各人的不同恩賜?
2. 上帝為何要將恩賜給各人?我領受的恩賜是什麼,要如何使用這項恩賜?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林前12:11 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xNWndJe_IM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申命記1~2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5-27-1-2-f5a0adc9a46547b5819be47e7d669f1e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5/28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5-28-12-12-20-1febd1293d334d93ad2a81e3456f7921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_EkHGfZeKc

二、閱讀經文
哥林多前書12:12~20
12:12 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
12:13 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
12:14 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
12:15 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
12:16 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
12:17 若全身是眼,從哪裡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裡聞味呢?
12:18 但如今,上帝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
12:19 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裡呢?
12:20 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保羅如何以身體的比喻來說明基督徒在基督裡的關係?為了扮演好肢體各自的角色,我該放下哪些堅持?
2. 為何教會裡要有各種肢體?如果教會的各肢體不尊重彼此的多樣性,會發生什麼事?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林前12:13 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IWiscfV9s0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申命記3~4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5-28-3-4-4c12e0113b42422585e977ce992b532d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5/29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5-29-12-21-31-603c84aead50462fbcb6f70304eb5e8c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9WIPEd22As

二、閱讀經文
哥林多前書12:21~31
12:21 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
12:22 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
12:23 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它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
12:24 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上帝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
12:25 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
12:26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12:27 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
12:28 上帝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
12:29 豈都是使徒嗎?豈都是先知嗎?豈都是教師嗎?豈都是行異能的嗎?
12:30 豈都是得恩賜醫病的嗎?豈都是說方言的嗎?豈都是翻方言的嗎?
12:31 你們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上帝使身上的肢體如何互相扶持?若要以愛服事軟弱的肢體,我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
2. 上帝為什麼要賜給教會各樣的職分和恩賜呢?上帝賜給我的職分和恩賜為何,我以什麼樣的態度服事上帝呢?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林前12:27 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l81E5zBaQw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申命記5~6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5-29-5-6-8e90dfa6c2154d9183d8b41cd3d65d90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20220605講題:愛是永不止息 講員:李怡瑱牧師 金句: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13...

20220605講題:愛是永不止息 講員:李怡瑱牧師 金句: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13:13)
上個月和這個月都在讀哥林多前書,我們知道哥林多前書花了很多篇幅,特別是在講屬靈的恩賜,因為哥林多教會在恩賜上是彼此跟進、比較、分門別類,所以保羅花了很多的時間來教導哥林多的教會,在這一切恩賜的教導中,保羅也特別分別出一章的篇幅-哥林多前書13章「愛的真諦」,他特別分享在講論、追求這一切恩賜當中,不要忘記最大的是「愛」。
Ⅰ.最大的是愛:神、聖靈奇妙的作為-中國貴州省,看見最大的是愛。在宣教雜誌中提到,貴州這地的人很多都是沒有讀過書的(文盲),他們在山區很貧瘠的地方,所以也是很貧困的,在如此之中,有很多好像被忽略的少數民族,在這些人之中未有福音傳入,也沒有母語聖經,許多地區尚未開發,被稱為中國的「西大荒」。在沒人開墾的福音荒地,我們卻看見神、聖靈的奇妙造訪,小霞(化名)是貴州布依族,家境十分貧寒,父母靠撿垃圾為生。她的父母後來信主了,成為該族第一個跟隨基督的家庭。没想到之後,先是奶奶去世,他們為葬禮欠下一筆債務;父親又因撞傷人再次借貸賠償;接著,哥哥好心勸架竟無辜被砍斷手。接二連三的不幸遭遇,對小霞一家無疑是雪上加霜。然而,神使用教會的陪伴,幫助他們走過這段艱辛的日子,更加確信神的豐盛和真實。父母雖然才信主不久,生活缺乏,卻依舊樂此不疲地幫助撿拉圾的布依族小孩讀書和認識神。起初,小霞很不明白父母為何要信耶穌?為何要不自量力去幫助人?直到有一天,她在無聊之下決定走進教會一探究竟,這一進去便不走了。她發現,原來教會的人真的充滿了愛,願意無條件地捨己付出,她深受吸引,因而也接受了主。
福音,從一個家庭到整個村落:有一年冬天,小霞特地回深山的老家,想傳福音給當巫師的爺爺。剛開始,爺爺很是抗拒。直到某天,他連續三個晚上在夢中聽見有人說他很髒,讓向來愛乾淨的爺爺感到害怕不已。小霞告訴他:「耶穌可以徹底把你洗乾淨。」爺爺才終於接受主。重生得救的爺爺熱切地想讀神的話語,但他的眼睛視力有問題。於是,小霞搬回老家,每天讀聖經給爺爺聽。半年後,爺爺便回天家了。這件事讓小霞意識到,要趕快傳福音給村裡的長輩,否則會來不及。她把《耶穌傳》影片和路加福音翻譯成母語,並到處向人傳福音,為病人禱告、趕鬼。神大大使用小霞,我見到她的那一年,她才剛為400人施洗。儘管走上跟隨耶穌基督的道路必定會遭受逼迫,除了失去土地之外,還經常被恐嚇,但村裡的基督徒仍然以單純的信心堅持自己的信仰。曾經沒有任何一個基督徒的村落,就這樣從一個家庭開始信主,慢慢地將祝福帶給了全村人!這是經過採訪記錄到的真實故事,如果有對於這樣的故事很感興趣可以掃描QR Code或進入網頁免費下載,最新出版的見證集《貴州:寶貴之省》,裡面有很多見證可以提供大家去了解,相信會得到相當大的激勵。
Ⅱ.屬靈的恩賜:Melody和烏克蘭的家人的代禱信-當我在思想這些見證時,我很深的體會到當中所彰顯出來的,就是神給教會諸般的恩賜,在特別的需要、戰亂、接待難民、疫情中,我相信這也就是神特別的激動教會,發揮神已經給教會諸般豐富的恩賜來效力,使真正需要的人能夠得到幫助,並且能夠見證、榮耀神的名,所以我就很深的體會,我們需要認識屬靈恩賜,因為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深深的體會,正是神要藉基督的身體諸般豐滿的恩賜,來彰顯神的榮耀跟見證神的國度的時刻。上次我有跟大家講他們在烏克蘭的家接待了很多的難民,如何幫助這些難民在那可以安定的生活?他們接待難民不只是隨意、短暫的,而是經歷一些時日,甚至是為這些人親手作床,在投影片中可以看見宣教士的先生和兒子一同協力搬運木材、鋸木材、磨平、上漆、打光,完成後再去現場組裝,好不容易19組床組合完工,是這些難民可以睡臥安穩,讓自己家和其他接待處的難民,他們的生活機能,能更有家的舒適和溫馨!父子三人又從外面拿了好多棄置的傢俱回來拆解,打算重新改製成適用的傢俱。菜園也種了有機的蔬菜是引用魚池的水澆灌的,我也想到我們頂樓,火塗弟兄也很殷勤地種了很多的菜。後院有四顆櫻桃樹,陸陸續續結果子了,她很渴望回去,但她回不了家,因為全球烏克蘭的大使館都不受理簽證的申請,所以還不知道何時才能踏上歸鄉之路,求神開路、開門,讓這場戰爭在神命定的時間結束,並且成就神最美的計畫和旨意。他們的家仍有空襲警報,市面上的物價至少都漲了三成,汽油幾乎是翻倍了。烏東、烏南戰事吃緊,目前只有我們住的這城市沒有受到戰火的波及,真的是名符其實的逃城。求神繼續賜下平安在這城市,讓顛沛流離的人能有安身棲息之地不再逃亡。從超市物品明顯減少,知道又有很多難民湧向這城市。求神賜下夠用的恩典和能力在每個接待的家庭,畢竟超過三個月的接待,也看不見終止的日期,但是過去會偷竊的人,如今成為難民也難改偷竊的習性,小孩子也不會因為是難民就改變孩子的天性,她們一樣會打架、哭鬧、互相告狀,也一樣會破壞家具、用品、設備,這都會造成接待家庭在擁擠的環境和原本就匱乏的用品、設備、工具的資源中,更產生困擾和不易,我們家也不例外。求神賜下從天來的包容、忍耐、體力、心力,賜給家人們不丟棄起初的愛心和熱誠,能在人性的軟弱中經歷神出人意外的平安和喜樂,能游刃有餘的繼續成為急難中的人的遮蓋。-感謝您們的關心和代禱!
屬靈的恩賜在哥林多前書還有提到很多,包含治理事的、幫助人的…等,這都是包含在恩賜中,但今天我們集中在林前12:4-11(環球聖經譯本)4恩賜有許多種,聖靈卻是同一位;5事奉有許多種,主卻是同一位;6功用有許多種, 神卻是同一位,他在所有人當中使一切發揮功用。7每一個人都蒙賜予,得到聖靈的彰顯,為要使全體得益。神賜下聖靈給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恩賜,但我們看到在這些恩賜的彰顯、運用中,就使基督的身體得到益處。8有人藉著聖靈得到智慧的言語,也有人靠著同一位聖靈得到知識的言語,9另有人靠著同一位聖靈得到信心,又有人靠著這唯一的聖靈得到醫病的恩賜,10又有人得到行異能的力量,又有人得到先知信息,又有人得到辨別諸靈的恩賜,另有人得到各種的方言,又有人得到翻譯方言的恩賜。11這唯一及同一位聖靈,使這一切發揮功用,他按照自己的意思個別地分給每一個人。在第8-11節提到9種屬靈的恩賜:1.知識的言語:不是靠悟性、學習而得到的知識,乃是藉聖靈啟示,直覺知道而說出的知識性言語。例子:撒瑪利亞婦人。約4:18a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當時耶穌講出這個徵象就是個知識性的言語,並非靠著悟性、學習而明白知道的知識,而是直覺、聖靈啟示的,祂能夠說出她有五個丈夫,且現在有的不是她的丈夫,這是聖靈的啟示。2.智慧的言語:為了某一特殊情況或需要,神超自然賜予人智慧,藉此應對他當下的處境。在耶穌身上我們也常看見,很多人要找耶穌的把柄要質問祂,包含我們很熟悉的「行淫被抓的婦人」被帶到耶穌面前,人就想試探耶穌,要如何處置這婦人,當下我們記得耶穌在地上畫字,抬頭就回答一句話:「你們當中誰沒有罪,誰就先用石頭打她。」類似這種情形,這種智慧的言語。例子:路20:22-26 有的人就想試探耶穌,就派了奸細去找耶穌話語的把柄,就試探耶穌說22我們納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23耶穌看出他們的詭詐,就對他們說:24「拿一個銀錢來給我看。這像和這號是誰的?」他們說:「是凱撒的。」25耶穌說:「這樣,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歸給神。」26他們當着百姓,在這話上得不著把柄,又希奇他的應對,就閉口無言了。這是屬於智慧性的言語,就應對了當時的處境,當耶穌講完這句話,本來想要抓這些把柄的奸細就閉口無言,希奇他的應對。所以耶穌曾對跟隨祂的門徒說:當他們被抓去官府的時,不要太擔心要說什麼話,聖靈自然會把當說的話語給他們,是屬於智慧性的言語,來應對不同的處境。3.辨別諸靈:藉著超自然的啟示,使人辨別一些行為表現、教訓、環境,是出於神的靈、人的靈或是撒旦的靈。所以神透過祂的啟示,讓人看出一些行為、動作或是異端等教訓、當時的屬靈環境,是被何種影響力所影響,是出於神的靈、同在還是出邪靈、人的靈的反應呢?(路13:16)我們記得耶穌曾有次在安息日去到會堂,祂就看出一個駝背的婦人,當時祂的手就按住她的背,這婦人的腰就直起來了,後來有人就質問祂,因為祂在安息日治病,耶穌講出這婦人:被撒旦捆綁了18年。我想耶穌講出這個人背直不起來的問題,原來是被撒但捆綁了18年,可是想想看,她已經來到會堂敬拜上帝,屬於神的子民,可是她居然被撒但捆綁了這麼多年,卻沒人知道、沒人釋放她。所以特別是趕鬼的事奉中,需要有這種辨別諸靈的恩賜,但是只有辨別諸靈的恩賜,有時還不見得能夠趕鬼,需要加上信心的恩賜。4.信心的恩賜:這種信心與一般信徒得救的信心是有區別,這種信心往往是一次性的,藉著聖靈超然賜下的信心,得以完成一個特別的任務。舊約裡我們看到的,比如:以利亞,在迦密山上鬥法時他要求神降下火來燒盡,我們看到那次神就在諸巴力(假先知)的面前,行了一個神奇、超自然的神蹟,就從天降下火來把燔祭全都燒盡,這種一次性的、處境特殊的任務,我們看見這種信心是跟我們一般所謂得救的信心、慢慢長大的信心是不一樣的。太17:19-20 耶穌曾為一個癲癇的孩子趕出身上的鬼,那趕鬼後19門徒暗暗地到耶穌跟前,說:「我們為甚麼不能趕出那鬼呢?」20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這信心的恩賜帶下的權能相當大,就像今天我們在讀經的進度裡讀到使徒行傳3章,在美門口那生來瘸腿的,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3:6)所以後來彼得向那些圍觀的人做見證,他說:「因為神所賜的信心,叫這生來瘸腿的全然好了。」5.醫病的恩賜:原文是複數的,所以相對應有醫治不同疾病的,有不同醫治恩賜。這是一種超自然(不用平常的方法)醫治疾病的恩賜。即使有醫治恩賜的人,也不表示他任何時間都可以醫治任何疾病,他只能醫治神要他醫治的人。我曾目睹過有人醫治長短腳,在那當下就看到腳長齊了,這是不同的恩賜,這裡面提到這是一種超自然的醫治的恩賜,有的人針對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恩賜,但是並不表示,過去曾醫治過,每次都一定會醫治,因為醫治的主權在於神,連耶穌祂自己也是一樣。約5:5-6在那時畢士大池邊躺滿了很多的人,包含中風的、癱子,有很多其他的疾病的人都在等著奇跡發生。5在那裏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6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其實那人也講不出他要不要,已經等了38年覺得好像不太可能,而是神那天耶穌造訪他,他得了醫治,所以我們知道治中醫治的主權是在於神。6.行異能的恩賜:往往在一個特定的時候,為了一個特定的目的,聖靈賜下特別的能力,行出人所不能行的,見證神大能的作為。「異能」就是「異能」,甚至有些地方就叫奇蹟、神蹟,所以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做的,那耶穌在事奉中,我們看到很多的神蹟、異能,也就是這跟平常的能力是不同的,那是神特別的能力彰顯。耶穌事奉中的神蹟異能:水變酒、行在水面上、五餅二魚、平靜風浪、死人復活、生來瞎眼看見。從人的能力是做不到的,但是神的大能彰顯,要見證神的榮耀。以前曾來過我們當中的江牧師,他去非洲宣教時,人說已經死去了,但是他禱告後,死人又活過來,有時神就是藉著這種異能的彰顯,來見證祂的榮耀,吸引人來歸向主。我聽過不少的宣教士在宣教地,特別是在這些很迷信的地方,神就是透過很多那種異能的彰顯,就讓這些原本不幸的或很迷信的人,又來歸向耶穌,就打開福音的門,這在傳福音的事上也蠻有果效。雖然耶穌行了許多的異能、神蹟,甚至於最後叫拉撒路死裡復活,雖然有人看見了、有人信了,但是也有人還是不信,法利賽人甚至因著拉撒路復活,還選擇要治死、害死耶穌,且要連拉撒路也一起把祂殺了,所以一方面異能、神蹟,見證神的榮耀,吸引人歸向主,但是仍有人硬著心抵擋神。6.說方言的恩賜:恩賜性的方言是神有話要對人說,所以必須和翻方言的恩賜配搭運作,這種恩賜的運作通常是在聚會時,由聖靈帶領,而非憑己意。恩賜性的發言跟我們一般方言禱告是不一樣的,一般我們方言禱告是我們在對神說,是可以主動,但是這種神特別賜下的特殊性的、恩賜性的方言是,為著神有話要對會眾說,所以需要與翻方言恩賜配搭,把神的意思啟示出來。7.翻方言的恩賜:是伴隨著說方言的恩賜,且要與它一起運用。是一種從聖靈而來超自然的能力,將方言翻成會眾明白的語言,使人知道神的心意。這並非翻譯的能力,是當下領受聖靈而來的啟示。要容許人做察驗。比如說:突然在聚會當中有人有感動,站起來說了一段方言,這恩賜性的方言說完後坐下來,那其他人有感動他講這方言是什麼意思,他起來把這個方言的意思,用大家明白的語言解釋出來。但是,這種需要查驗,也許在場有其他的人也有可能相同的應證,也許有些人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基本上在這個恩賜的運作上,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4章講的非常清楚,就要「查驗」。比如說:我們這個有人用英文講道,我們就需要有人翻成中文這種翻譯能力是不一樣,所以這種翻譯的能力,跟所謂翻方言恩賜是不一樣的。基本上這都是需要有聖靈的啟示、感動,那說預言的恩賜也是一樣,8.說預言的恩賜:就是被神的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可以包括但不全是預言將來會發生的事,也可以只是把從神來的話說出來。不一定是所謂的預言將來,而只是把神感動的話語說出來,關於這方面所預言的恩賜運作,保羅也花了很多篇幅解釋,恩賜運用的原則:1.按著信心的程度說: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羅12:6) 2.凡事規規矩矩按著次序行: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林前14:40 ) 3.需要容許被察驗:20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21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帖前5:20-21 ) 神告訴我們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有些特別的處境、時候,派遣祂的使者作為祂話語的出口,我們要查驗、需要留意。
Ⅲ.榮神且益人:《伊朗大復興》的見證-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作者:沙里亞特博士(Dr. Hormoz Shariat)-美國南加州大學電腦工程博士、美國杰瑟普大學聖經神學學士、《今日基督教》、《靈恩雜誌》及許多基督教刊物都曾報導過「伊朗生命事工」及沙里亞特博士的事蹟。他曾擔任許多全國和國際廣播電台及電視節目的來賓,包括 700 俱樂部。他在看似成功的道路上,卻遇到一些困難,其中就是他家庭婚姻的問題,後來很奇妙的在這過程他認識了耶穌,夫妻倆後來認識主後,他被神的話語深深吸引,在整本書中充滿了神對他說的話,那聖經的經節他非常的渴慕神的話,而後他去讀了神學院,之後蒙召做了牧師,按照在美國矽谷的電腦工程博士是可以有很高收入、很好的成就,但是他蒙召、回應神,做了牧師。感謝主,是神一直感動他對伊朗得救有很深的負擔,後來神興起了這個福音媒體的工作,除了牧會外,他有做廣播-伊朗生命事工。在書中講了最近發生的事情,因為這本書是今年出版的,這是去年發生的事情,在他對伊朗直播的這個過程是很感動的,神給他的一段啟示性的話語,我覺得這個話語就有點像是知識性的言語:去年我在一個電視直播節目中,曾經談到成為商人的呼召。我說,「你們當中有些人有賺錢的恩賜,凡你所接觸的都繁榮昌盛,但是你應該要為上帝做一件更美好的事。你雖然成功卻不快樂,總好像缺少了什麼,錢財不能帶給你更大的意義,我想要告訴你,你所缺少的正是回應上帝的呼召去服事眾人,上帝給你恩賜,呼召你為祂賺錢,然後透過你在職場的見證和這些金錢去建立上帝的國度。」當他在直播裡面按著聖靈的感動說出這個呼召後,節目結束幾分鐘之後,一位商人從伊朗打電話進來,他說,「你說的就是我,上帝給了我賺錢的恩賜,人們很容易信任我並投資我。今晚,我感到聖靈在對我說話。」「我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賺到足夠的錢,其中 10% 支應我的生活,剩餘的 90% 奉獻出去;我希望每年可以捐出一百萬美元,用於上帝的事工。」我們一直在指導和門訓這名商人,幫助他完成他的呼召。感謝神!我們相信在這個末世,神正在全地運行聖靈的恩賜,為要使萬事萬物、為祂的國度來效力;為耶穌基督的再來做預備,我相信也是神要震動世上的財物,為神的國、福音來效力的時刻。屬靈恩賜的美好果效:1.帶來悔改、醫治、釋放,而不是定罪。
2.證明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3.彰顯神的榮耀。4.吸引人來聽福音。5.證實所傳的福音。6.讓人真實的體驗到神的憐憫和愛。可16:15-20耶穌升天之前對門徒的吩咐,我相信也就是在這個時刻,特別在預備進入五旬節期等候、渴望聖靈澆灌的時候,我們不要忘記的主吩咐給我們的大使命。15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16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17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18手能拿蛇;若喝了甚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這是給神應許給我們所有信的人,都可以都可以領受的恩賜權柄和能力。19主耶穌和他們說完了話,後來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邊。20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阿們!我們渴望經歷這一切神所賜屬靈的恩賜、豐盛美好,那我們一定要去傳福音,我們更多地走出去、去回應神的呼召和感動,我們就更多經歷神,真的是那位又真又活的神,祂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配得一切的榮耀。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難以言喻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10/18/難以言喻-2

【經文】哥林多後書12章1-10節

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年)是教會一位著名的神學家。然而,他在離世前三個月經歷了一件事,導致他未能完成畢生的巨著《神學大全》。當阿奎那在思想救主破碎的身體和流出的寶血時,他宣稱自己看到一個難以言喻的異象。他說:「我再也寫不下去了!我所看見的景象,使我覺得所寫的猶如枯竹空言。」

在阿奎那之前,使徒保羅也見過一個異象。他在哥林多後書描述了自身的經歷:「這人(指保羅自己),或在身內,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他被提到樂園裡,聽見隱秘的言語。」(12章3-4節)

保羅及阿奎那都引發我們去細想,那無法用言語或理性來形容的無盡美善。阿奎那見了異象的結果,使他放棄完成自己的著作,因他覺得無法充分地闡述這位差祂兒子替我們受死的上帝。相反地,保羅看見異象之後卻仍繼續書寫,但同時他也知道,有些奧秘是他無法靠自己的力量來表達或完全闡述的。

保羅回顧了在服事基督時所面對的一切困難(哥林多後書11章16-33節,12章8-9節),看到在他的軟弱中,有著上帝那超乎想像且難以言喻的美善和恩典。

【思想】
你曾遇到哪些擺脫不了的困難?
你如何看見上帝用難以言喻的方式恩待你?

【回應】
天父上帝,求祢今天賜我勇氣,讓我在軟弱時,仍然看到祢那無法言喻的同在和力量。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6/25-7/1(第905週)

大直內湖教會24小時守望禱告網(第905週)
整體目標:全區歸主,普世宣教,神的國在台灣復興,為以色列求平安
二、神不可分離的愛
節錄自珊朵拉·泰普林斯奇牧師«為何還要關心以色列(更新版)»
保羅向神祈求的心,和摩西向神祈求的心相互呼應,摩西曾代表以色列人向神呼求:「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祢從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出埃及記32:32)保羅和摩西一樣,懷抱著神心中從不改變的呼求。你是否想了解神為了今日—為了神國度的旨意—所背負的負擔?那麼就想想以色列。這是否意味著,在父神心中某一個特殊的位置裡,其他人都被排除在外?正好相反,神對以色列的負擔,正是祂救贖全人類計畫的核心。這不是為了以色列的緣故,而是為了神的緣故,祂為以色列籌畫的命定與未來將會成就。
可以確定的是,某些不甚了解神對以色列心意的信徒深愛著神,這是無法否認的。兩千多年以來,這類聖徒有許多人甚至為耶穌捨命,我絕不會質疑他們的正直和靈性。但是在這末後的日子,世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以色列在這個末後日子的世界中,在全球的觀眾面前已經成為世界舞台的中心。當列國將自己鎖定在這個小小的猶太國面前,神愛的故事就開始上演,而神也正在看我們的反應。這會不會是一種愛的形式,是「最妙的道」(哥林多前書12:31)?
根據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若離了愛,我們就什麼都不是。若沒有愛,就連聖靈無價的恩賜和祂為事工提供的遮蓋,對我們而言都毫無價值;如果我們能說方言,能發預言,但是沒有愛,我們不過是在製造噪音;沒有愛,我們的信心或許能移開大山,卻無法祝福;若我們將自己的一切送給窮苦人,為彌賽亞殉道,卻沒有愛,我們也無法獲得什麼。愛是最偉大的禮物、最卓越的道。愛永不止息;愛能持續到永遠。愛是全宇宙中最有價值的事。
耶穌告誡我們,在末後的日子,神國度在善惡之間的衝突將會變得更加劇烈。人類天生的情感意志會被許多不公不義的事情冒犯,因此受苦、變得剛硬,結果許多人的愛心就漸漸冷淡。然而,真正跟隨彌賽亞的人將會堅定站立到最後。他們不僅能忍受這個時期,還能從與神親密連合的愛(Ahav)中,獲得像神一樣能犧牲奉獻的能力。
煉淨的愛
純潔、像彌賽亞一樣的愛,在給予的時候是不帶任何條件的,只單單為了要祝福神所愛的。這種愛沒有任何隱晦不明的動機,是最終極、純粹的物質,也能試驗出我們的信心;這也是耶和華始終激進地要求勇於全心跟隨祂的人所要展現的愛。今日,神正在使用以色列來幫助我們達到這種愛的境界。
代禱事項6/25 ~ 7/01
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他捨自己作萬人的贖價,到了時候,這事必證明出來。 (提摩太前書2:5-6)
► 以色列:
 以色列正統猶太教拉比委員會長久以來享有政治權力,限制其他宗派猶太教徒回歸,海外的彌賽亞信徒也難以回歸。求神挪去拉比委員會的權勢,讓海外的彌賽亞信徒得以回歸,猶太人大批得救歸主。
 以色列正積極尋求與沙烏地建交,以合力對抗伊朗,但沙烏地希望發展核武,又堅持巴勒斯坦建國。求神讓沙烏地調整立場,放下堅持,改善與以色列的關係,也讓以色列人首先倚靠神,而非倚靠與他國的結盟。
► 國際:
 接近末世,各地教會遭到的攻擊和逼迫也逐漸增加。印度東北部5月至今已有超過377間教會受到破壞,全球至少有 3.12 億基督徒面臨甚高或極度的逼迫水平。求神使教會興起,與遭逼迫的教會一同爭戰。
 普丁承認俄國已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俄烏已經進入反攻戰大對決,雙方傷亡慘重。求神在俄烏局勢中掌權,讓俄羅斯不動用核武。求神興起兩國的教會,拿起權柄為國家守望祝福。
 布林肯訪中之後,媒體對美中關係不表樂觀,雙方關係持續緊張。求神讓兩國認識並尊榮神的主權,不倚靠軍事或經濟勢力欺壓他國。求神保守台灣,不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
 法國巴黎發生爆炸案,30多人受傷;中國寧夏省銀川市發生瓦斯氣爆,30餘人死亡。求神保守救災過程,醫治傷者,安慰死難者家屬。
► 國家及城市:
 日本戰略研究論壇(JFSS)預告7月將在日本東京舉辦台海危機兵推,邀請台灣參加,為首次美日台兵推,將模擬必要時的協同作戰。求神讓我國軍方在神的心意中建立與美日的軍事關係。
 新北市幼兒園餵藥案引發軒然大波,請為受影響的幼兒都能獲得檢驗及合宜的處置代禱,求神使真相大白,嚴懲不良的幼教從業人員,防堵破口。求神興起負責任的政府官員,改進對民眾報案的回應效率。
 性騷擾案連環爆,令政界、體壇、演藝圈多人遭到指控,黃子佼更在情緒壓力下爆料他人吸毒、嗑藥、婚外情等行為。求神使罪行被揭露,也保守基督徒有好見證,並能協助身邊的人面對軟弱,向神求助。
 基隆電廠更新改建(四接)案因版本不同,引發基隆市政府與台電之間的爭議。請為政府的能源政策代禱,求神引導基隆四接案的後續發展。
► 地區:
 大直內湖區牧者聯禱會將於28日上午在別是巴聖教會舉行,求神使地區牧者願意踴躍出席,同心禱告。
「社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訊息:
1. 協會新舊任總幹事即將交接,求神供應人力,引導協會未來的發展和財務需求。
2. 請為兒少據點和補習班的暑期活動規劃與招生代禱。


靈修教材: 禱告卡
8/15 讀經進度

1. 約伯記 13-14
2. 哥林多前書 12
3. 詩篇 89:30-37
4. 箴言 21:13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甲板底下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7/30/甲板底下

【經文】哥林多前書12章12-14、21-27節

我朋友米克在一艘醫療船(Africa Mercy)上工作,這艘船主要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免費醫療服務。每天都有數百名病患登船就醫,否則他們的疾病將無法獲得治療。

電視台的工作人員會定期登船,拍攝醫護人員如何為腭裂和畸型足患者進行治療矯正。偶爾他們也會到甲板底下採訪其他船務人員,但很少人會注意到米克負責的工作。

米克是一名工程師,對於自己被分配的工作是處理船上的污水,他承認有點驚訝。醫療船每天都會產生多達四萬公升的廢水,因此處理有毒物質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如果米克沒管理好船上的水管和水泵,船上的生命救援行動將無法進行。

人們很容易為那些在福音事工中「甲板上」的人鼓掌,卻忽略了在甲板底下辛勤工作的人。當哥林多教會的信徒高舉那些擁有特殊恩賜的人時,保羅提醒他們,在福音事工裡,每個信徒都有各自的角色(哥林多前書12章7-20節),而且無論是醫治人或幫助人,每個恩賜都舉足輕重(27-31節)。其實,越不起眼的角色,就越應當得到尊榮(22-24節)。

你是處於「甲板底下」的人嗎?你不必覺得自己無足輕重,因為你的工作不僅受上帝的認可,對所有人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

【思想】
你若將自己的恩賜與他人比較會如何?
今天,你能肯定哪個「甲板底下」的信徒所付出的努力?

【禱告】
上帝,謝謝祢看重我。無論別人是否注意到我,謝謝祢總是看見我。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哥林多前書12:25-26

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
哥林多前書 12:1-31

敬拜詩歌:獻上感恩 (天韻詩歌)
https://youtu.be/5yPwi-jC9lI

一、安靜:願榮光歸於父、子及聖靈,起初如何,今日亦然。
二、讀經:哥林多前書 12:1-31
1. 重點說明:
哥林多信徒對於聖靈的恩賜,因受過去異教信仰的影響,在認知及運用上有些偏差,保羅強調恩賜可以豐富、多元,但來源卻只有一位,就是聖靈。恩賜是聖靈憑己意賜給個人的禮物(v.4-v.11),並且聯合在基督之內,正如肢體和身體的關係,彼此相屬,不能拆離(v.12-v.21),且要互相幫助、彼此相顧(v.24-.26),不是突顯某個肢體,乃是在聖靈的引導下一起成長,進而整個身體都得榮耀。
2. 鑰節: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 12:25-26)
三、默想:
■哪三處經文強調恩賜可以多元,但來源只能一個?(v.12、v.13、v.20)
■在身上肢體的搭配,如何讓身子越發體面?(v.23-v.24)
■當不同恩賜相互配搭,會產生怎樣的結果?我可以如何鼓勵別人更願意使用他的恩賜來服事?
四、禱告:謝謝聖靈隨己意賜我恩賜,幫助我發揮恩賜,也幫助我學習和別人相互配搭,讓祢的名得榮耀。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哥林多前書 12 章 1-31 節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
一同受苦

閱讀: 哥林多前書12章14-2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135-136篇;哥林多前書12章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哥林多前書12章26節
在2013年,七十歲的英國皇家海軍老兵詹姆斯·麥康奈爾過世了。他沒有家人,長久住在護理之家。工作人員擔心無人會參加他的葬禮,負責人就透過社群媒體發布麥康奈爾告別禮拜的訊息:「在現今的時代,若有人離世卻沒有親人哀悼,實在是很悲哀的事,而這個人其實是我們的家人⋯⋯。如果你可以到墓地⋯⋯向這位前戰友致敬,請儘量到場參與。」結果,當天有兩百位皇家海軍的同袍坐滿了所預備的長凳!

這些英國皇家海軍展現了一個聖經真理:我們都是彼此相連。正如保羅說:「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哥林多前書12章14節)。我們不是孤立的,相反地,我們都緊連於耶穌。聖經讓我們明白,信徒之間的關係就像身上的各個肢體:「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26節)。身為基督徒,我們都是天父大家庭的成員,可以相互陪伴,一同走過疼痛、哀傷,以及不敢獨自前往的幽暗之處。感恩的是,我們不是單獨前行。

或許遭受苦難的時候,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覺得自己孤伶伶地陷於黑暗之處。然而,我們的上帝創造了一個可以一起受苦的新群體,在這個新的群體裡,無人會被獨自留在黑暗當中。

你何時覺得最為孤單?
上帝的恩惠、仁慈和同在如何幫助你面對孤寂?
上帝,感謝祢愛我,把我放在愛我的新群體中。求祢幫助我相信我們能彼此相伴,彼此擔當,一同經歷痛苦與悲傷。
作者: 郭惟恩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哥林多前書12章14-26節,保羅用人的身體為比喻,來形容信徒大家庭,即教會。在以弗所書1章22-23節中,使徒保羅再次用身體來比喻教會,但這次有一點重要的補充。耶穌自己是這個身體的頭。這樣的比方在哥林多前書12章非常恰當,在以弗所書這裡更加清晰,因它提醒我們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這身體的運作、行動和功能都是在基督的領導和指引之下。

柯貝爾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NLCC_10_04_20

新生命靈糧堂 小組分享材料(1004)
[話語分享]:什麼是受洗?
<生命的分享>:你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信主受洗的?為什麼有些人信耶穌但是
沒有受洗?受洗一定要上很多的課嗎?
許多人都會問這樣的問題,信耶穌一定要受洗嗎?沒有受洗就沒有得救嗎?受
洗一定要在水裡嗎?
1.受洗是遵守耶穌基督的吩咐
太 28:19「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
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
末了。」
受洗不僅是一個儀式或是象徵,它是大使命的一部分,它是耶穌基督的命令。
受洗不是可有可無的,若是你真相信了耶穌,受洗一定是必須的。受洗是信主
的人第一個學習遵守耶穌基督教訓的開始。受洗是象徵著對耶穌的順服。
路 6:46「「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
事實上,受洗不在於你的了解程度或是經歷,受洗與你的順服有關。聖經從來
沒有告訴我們,你要完全了解才能受洗,而是你受洗歸入耶穌的死與復活,聖
靈就在你的生命中工作,聖靈就會帶你進入一切的真理。
彼得講道人覺得扎心,悔改信主,那天就有三千人受了洗。(徒 2:41)
腓利傳福音給埃提阿伯的太監,信主了,看到有水就受洗了。(徒 8:26-36)
彼得在哥尼流的家中帶領了他們就受洗了(徒 10:44-48)
保羅在呂底亞的家帶領一家的人信主,一家就都領了洗。(徒 16:15)
保羅帶領獄卒一家信主,立時都受了洗。(徒 16:33)
受洗和領受耶穌基督的救恩有關,但是不是因為受洗而得到救恩。不是受洗使
你得救,受洗是證明你已經得救。正如不是婚禮使你結婚,而是婚禮證明你已
經結婚。
弗 2:8-9「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
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生命的分享>:受洗是不是有什麼能力,可以使人脫胎換骨嗎?
2.受洗是跟隨耶穌的榜樣:
太 3:13-15「當下,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旦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約翰
想要攔住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裏來嗎?」耶穌回答說:「你
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於是約翰許了他。」
太 3:11「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
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
猶太人過去藉著律法上的要求,透過獻祭,施洗來表明悔改。但是現在神的羔
羊親自道成身來到這個世上,成為人類的替罪羔羊,藉著祂在十字架上的死,
使信祂的人罪得以赦免。耶穌的死滿足了神公義的要求。
因此,受洗基本上是在人的面前公開我們的信仰,表明我承認耶穌基督是我生
命救主,耶穌基督的寶血已經潔淨我的罪,現在因著耶穌我有了新的生命。洗
禮是信徒生命中內在變化的外在見證。
3.受洗是歸入耶穌基督:
受洗的意義是歸入耶穌基督的死,埋葬,復活。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遵行耶穌所
吩咐我們的水洗(immersion),因為洗禮是歸入耶穌的死,埋葬與復活。
羅 6:3-4「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所以,
我們藉着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
基督藉着父的榮耀從死裏復活一樣。」
什麼是歸入耶穌的死?
羅 6:5-6「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
合;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
僕。」
受洗是表明我的老我,與耶穌基督一同釘在十字架上,現在活著的不在是我活
著,乃是耶穌基督活在你我的裡面。我們過去的舊有的生活方式在耶穌裡有了
新的改變,我們就有的價值觀,想法,做法都會因著耶穌而有改變。
羅 6:7-8 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他同活。
罪在我們的身上沒有能力,罪再也不能控告我們,因為有耶穌稱我們為義,所
以上帝看你我的時候,祂看的不是你,祂看的是耶穌,這位神的羔羊,如果我
們的焦點一直在我們自己,那肯定你我一天到晚都在上上下下,起起伏伏。
<生命的分享>:基督徒受洗了,為什麼信仰還會經常上上下下,忽冷忽熱的?
你絕對不會知道神有多愛你,除非你先知道神有多麼愛耶穌;因為祂為了你的
緣故,捨下了耶穌。
4.受洗是加入教會成為一個身體
林前 12:13-14「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
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
肢體。」


靈修教材: NLCC小組教材
2021.1.17

「... ...儘管我們在世上總會身陷困境,但上帝絕非無計可施或束手無策。相反地,祂正積極動工好讓我們得著益處,使我們可以經歷祂賜下的平安。」

回應:

當你面對巨大的問題和力不能勝的挑戰時,不要讓恐懼和憂慮淹沒了你。請不要緊張,因為當你放棄依靠自己的力量時,全能上帝的恩寵才剛要開始臨到你...只有當我們謙卑的承認我們不能,神才有機會工作!

上帝從來沒有要你扮演強者的角色,反倒祂期待你我更多的依靠祂,這就是為什麼偉大的使徒保羅如此說:

林前12:9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一個不斷扮演強者的人,他不需要依靠任何人的幫助,這樣的人很難體會什麼是恩典!唯有真實敞開承認自己的軟弱與不足,才是真正的強者!

承認我們自己的軟弱,給我們一個機會經歷上帝的能力!祝福您有一個美好的主日敬拜!
-Coach Chen-


靈修教材: 安德魯靈糧烘培坊
4/27/2021 林前12:26

假如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假如一個肢體得光榮,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12:26)

受苦——人生常會遇到不如意、不 公平、不愉快的事,甚至面臨苦難。耶穌受苦,我們也會受苦,人生充滿 pascho,這是在預料之中的事。我們該如何應付不可避免的苦難呢?經文告訴我們:如果一個跟隨主的人受苦,其他跟隨主的人都要牽涉在內。 pascho有兩個重要細節:一、這字表示苦難是從外部加給我們的,一 般指無法預測的災禍。苦難發生在我們身上,未必是人做錯了什麼,或錯過了什麼機會,好人也會遇到壞事。 我們要效法耶穌,不去指責原因,而是在苦難中尋找神的目的。

二、保羅稍微修改了pascho這動 詞,加上前綴sun來表示「一同」,表達所有肢體要一同受苦。

基督徒從來不是孤獨一人。或許你感到沒人理解你的痛苦;你覺得應該要處理好自己的事。但這不是神的心意,神設計的家是要我們共同承擔。

今天你是否獨自面對困難?不要上當。你的弟兄姊妹在那裡,等候要幫助你。如果你不肯求助於人是出於驕傲的心,不想被人同情,那就克服你的驕傲吧!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只要这个世界存在,苦难就不会消失,生老病死总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信仰并不是阻止和消灭苦难,更不是为了寻找苦难的原因,而是通过让个体苦难被群体分担来翻转苦难。

他人的苦难也是我的苦难,当我分担他人的苦难时,不但让对方感到幸福,也让自己得到治愈,同样我的苦难也是他人的苦难,允许他人分担我自己的苦难也是信仰对我的要求。

耶稣不光施恩,他也暴露自己需要爱和帮助的一面,当他不能独自背负十架时,他也渴望有人能够分担,我们不光要让自己刚强,也有责任通过领受他人的恩典使群体变得刚强。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4/28/2021 林前12:26

假如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假如一個肢體得光榮,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12:26)

快樂——神喜歡慶賀,每當家中成員有喜事時,祂會召集所有人一同來慶賀。神喜悅我們分享別人的光榮。

當一個基督肢體得到光榮時,意味著整個群體都有份付出過努力,無論是透過關心、禱告或參與在其中,因此會一起為這份成果感到歡喜快樂。保羅清楚 在「快樂」前面加上了sun,表示 我們要「一同快樂」。

基督群體要彼此分擔痛苦和重擔;也要彼此分享勝利和快樂。神的心意是要我們在群體中和睦同居,所以在祂的設計中, 人無法自力更生、自給自足,必須依賴別人。我們跟隨主的人,彼此的生命是交織一起,無法分開的。

當基督身體中的某人得到光榮時,你會為他的高興嗎?還是你會酸溜溜地說:「為什麼是他成功,不是我?」

當我們得到光榮時要謙卑;當別人得的光榮時要歡喜,這是屬天的和諧關係,神喜悅我們如此融合在一起。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神设计的人是需要群体的,人的幸福是在群体中实现的,他人的苦难是群体的苦难,他人的荣耀也是群体的荣耀,人在群体中获得幸福和价值,人离开了群体就是痛苦和孤独。

但是今天的社会将人封闭在个体主义的价值观中,连婚姻和家庭都成为了违背人性的逆流,同辈之间的竞争和嫉妒不光让真正的社群消失,也夺走了个人的快乐和平安。

神要的拯救就是和好,将关系从支离破碎恢复到彼此和好,所以基督徒领受的不是单打独斗的个人使命,而是自我设限融入集体的群体使命:不是为了我,也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们。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2021/5/25(二) 一同

2021/5/25(二) 一同 哥林多前書12:21-27

保羅說,我們就像一個身體上的不同肢體,要彼此顧惜、同擔苦難。
只是,保羅說的肢體是誰呢?

循著經文往上看,12:3說,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人能說「耶穌是主」。
可見,那些用生命和決心展現耶穌是他們的主的人,都是我們的肢體。
包括大教會、包括小教會、包括國內的教會、國外的教會 、包括機構、神學院…,都是肢體。

從去年開始,疫情造成許多的機構奉獻下降;
第三級防疫開始之後,教會也會開始受到影響,如果防疫的時間拉長,勢必較小型的教會一定也會受到衝擊。
他們的需要,也在我們的心裡嗎?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哥林多前書12:26,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05025
#丁牧的靈修隨筆
Photo by Gabriella Clare Marino on Unsplash


靈修教材: 丁牧的靈修隨筆
最偉大的交響曲

閱讀: 哥林多前書12章12-2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33-34篇;使徒行傳24章

我們⋯⋯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哥林多前書12章13節
英國廣播公司音樂雜誌曾邀請151位世界著名的指揮家,列出20首他們認為史上最偉大的交響曲,當中貝多芬的《第三號交響曲》(Eroica)名列榜首。這首標題為「英雄」的交響曲,是貝多芬在法國大革命動盪期間寫的,那時他本身也深陷困境,因當時他正逐漸失去寶貴的聽力。音樂喚起他強烈的情感,表達人們在生活中面對挑戰時的情緒變化。透過快樂、悲傷和獲得最終勝利的跌宕起伏,貝多芬的《第三號交響曲》被視為歌頌人類精神的不朽之作。

保羅寫給哥林多信徒的第一封書信,也有類似的轉折值得我們關注。保羅用的不是樂譜,而是上帝所默示的話語。他一開始就為信徒而滿心喜樂地頌讚上帝(1章4-9節),隨後因教會出現紛爭而憂傷(11章17-22節),接著又喜樂地鼓勵有恩賜的人,能為了榮神益人而同心服事(12章6-7節)。

貝多芬的樂曲讚揚人類的精神,但這裡我們看到保羅將人們能高奏凱歌的原因都歸功於聖靈。保羅敦促我們一同經歷基督那無法言喻的慈愛時,也幫助我們看見自己與眾人同蒙天父呼召,由聖子帶領並受聖靈感動,這並不是要我們突顯自己,而是為了讓我們都有份於祂所譜寫的這首最偉大的交響曲!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出現不和諧的聲音、紛爭或衝突?
在哪裡能看到和諧的樂章,充滿愛與接納?
天父,幫助我看到與別人相處時該怎樣做,讓我仰望聖子、倚靠聖靈,並越發明白祢要如何使用像我這樣的人。
作者: 狄馬汀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譯為「教會」的希臘字ekklēsia意思是「集會」,即聚集在一起的「蒙召之人」,被用來描述「上帝的子民」(彼得前書2章9-10節)。保羅用許多不同的比喻來描繪教會,例如:上帝的家(以弗所書2章19節,3章15節;提摩太前3章15節);上帝的群羊(使徒行傳20章28節;彼得前書5章2節);基督的新婦(以弗所書5章22-32節)。不過,保羅最喜歡的比喻是「基督的身體」(羅馬書12章4-5節;哥林多前書6章15節,10章17節;以弗所書1章22-23節,4章4、12節,5章23、30節;歌羅西書1章18、24節)。

哥林多教會的眾信徒是分裂的。有些信徒特別看重某些恩賜(例如講方言),過於其他的恩賜。他們認為,不具備這些恩賜,就不是教會的一分子。在哥林多前書12-14章,保羅駁斥了這種謬論。他以身體作比喻,勸勉信徒要和諧與合一。教會就像人的身體一樣,具有各種肢體,但所有肢體都必須在同一個身體運作。

沈啟智(特約作者)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7/1/2022 林前12:26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12:26)

一個……所有的——這裡出現一個希臘文法:「一」(heis)對比「所有的」(pant a)。

一個人的不幸遭遇,其實反映出背後一連串的社會問題,但這些問題未必貼近你我的生活圈,我們未必能想像得到身在這些處境中的辛苦。當你我坐在長椅上舒服地享受主日敬拜時,其他肢體正在受苦,我們會為此而掉眼淚嗎?

我們通常會回答:「問題這麼大,我能做什麼呢?那些人離我太遙遠,我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了,如何擔當別人的重擔?」

但保羅說:「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我們該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呢?

我沒有正確答案。我只知道必須盡力去做能夠做的事,例如奉獻金錢協助災後重建、為需要的人禱告、關顧述職的宣教士……因為他們都是你我的家人,家人遇到麻煩,每個人都該獻上一份微薄的力量。

西門在主耶穌步履蹣跚的時候,為耶穌背了一段十字架的路。我們如何在弟兄姊妹的艱難路程上,支持、參與他們,學習成為一個真正與所有肢體連結的人?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基督徒是肢体关系,因为我们都是神用祂独生子的生命所拯救的,基督是一个,所以我们都成为这一个身体上的不同肢体,基督是神的儿子,我们就因此互为兄弟姐妹。

这是这个世界无论如何无法创造的人际关系和组织原则,不但不会和所有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冲突,反而当人与人真正如肢体彼此相待时,各种阶级关系反而被解构。

不是个人的道德水平,而是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决定了我们永恒的命运,不必先天下之忧而忧,只需要基督徒都关注关怀身边有需要的人,我们的社会就可以被改变。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