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員 : 蔡以勤

蔡以勤牧師

2022/03/27

路加福音主日講道-第十一至十二章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 你可曾大膽的、不怕難為情地向神祈求嗎? 神渴望見到大膽的禱告。在禱告生命中,我們要更多進入到神的同在裡,能夠經驗神的國大有能力降臨的人,是真正認識神、信靠神的人;我們信靠主、認識主有多少,我們的禱告就會有多少。 我們裏面的靈若剛強,外在的身體也會跟著強壯,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這盞燈若明亮,我們的身體也會健康。 神或許會藉著一些艱難餵養我們!當我們碰到意外的時候,就是我們聽主話語最好的時候。我們要相信神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即使我們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即使我們情緒很差,我們仍然可以信靠神,相信困難的發生對我們有生命的益處,我們對主耶穌要有這種信心。

2022/03/13

路加福音主日講道-第七至八章

經文:路加福音七章1節- 八章3節 憐憫、動了慈心是神的本性,神就是愛!祂是無條件、捨己、道成肉身來觸摸我們的神。 神能,神也肯,而且祂會採取行動,使我們得醫治,問題是人不肯,因為我們的心被罪弄硬了,沒有迫切想尋求醫治釋放的心。 耶穌在馬可福音9:14-29,指出醫治釋放的關鍵是信心,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得到信心呢? 1.「無助」促使我們向神要信心 :因為無助感會促使一個人來求告神,人要走到盡頭,才會來倚靠神。 2. 信心與真實分不開,我們要誠實,走出虛假:耶穌不怕我們講自己的軟弱,反倒怕我們把軟弱隱藏起來。當我們真正面對自己的軟弱,就是脫離軟弱的開始。

2022/02/27

kick off主日講道-誰是戰車馬兵

如何成為台灣教會戰車馬兵? 一、渴慕神 二、委身 三、堅持到底 四、聆聽弟兄姊妹口中的基督 五、真信心必然帶出傳承

2022/02/06

路加福音系列講道-第一至二章

經文:路加福音二章22-40節 服事的人要有異象,才能服事的長久,可能我們對服事已經感到疲倦,我們要邀請聖靈來更新我們,因為聖靈讓我們看到需要,看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擁有多少才幹和恩賜。 如果沒有,就向神求,這一切都是聖靈的工作。 讓我們邀請聖靈把耶穌放在我們心中,讓我們的服事充滿愛,充滿能力!最後,千萬記得:我們要「先禱告,再事奉。」請求聖靈的引導,再出發。

2020/02/23

造就-成為主合用的器皿

聖經,失敗者紀錄大全 <希11:32> 我又何必再說呢?若要一一細說,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先知的事,時候就不夠了。 基甸、參孫、耶弗他、大衛,他們都是怎麼失敗的? • 到底神怎麼看我們? • 又怎麼在我們的生命做成他的工作? <希11:13>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希11:16)那位在天上的神,也是用永恆的眼光來看著我們。 聖徒相通 弗2:14-15 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 「聖徒相通」希臘文(Koinonia)原意是團契,是指生命或靈命的交通或交流,用信仰的眼光看,就會是屬靈的團契。 若以「聖徒相通」來看失敗者,或有罪的人,你願意參孫坐你右邊,撒該或約拿坐你左邊嗎?還是我們只接受摩西、以利亞坐我旁邊? 失敗的聖經人物:關注失敗者的罪行與結果 失敗的聖經角度:關注失敗者的罪性與神對罪人的應許 到底失敗的是這些人物,還是他們的角度? 神更關心的是人把自己與神的關係割斷到甚麼地步? 神在意的是那個「曾經」以及「即將往前發展」的應許? <希11:38-40> 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 38節說「本是世界不配自己有的人」 39節又說「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 – 希伯來書邀請我們從一場接力賽的角度來理解信仰 這是一個「我們」一起完成大使命的過程,而不是再用「我」來理解信仰。 我們重新來認識什麼是福音?有溫度的福音? 福音的位格性:耶穌道成肉身,住在我們當中33年 福音的敘事性:耶穌與特別被我們污名化的人對話互動 e.g.妓女、大麻瘋病人等… 福音的脆弱性:直視軟弱,使我們在基督裡明白自己是罪人 福音的過程性:聖徒相通指向永恆,一直把故事往下寫 e.g.耶穌家譜罪與救恩的同義詞 保羅曾經因馬可的失敗而拒絕他卻在<提後4:11>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或作:服事我)的事上於我有益處。 保羅為何有這樣的改變?感謝神,因為當馬可跌倒時,他的生命有巴拿巴的陪伴。 面對罪人,我們不是那位審判的神,而審判的神同時是守約施慈愛的神! 我們要如何才能不陷入自我論斷的失敗者的感受呢? 1.以脆弱見證福音的必須性「福音,是活出與罪人同行的過程」 2.「屢敗屢戰」-重新站起來 <林後12:9>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這段經文帶出一種「指同基督得勝的失敗」 把我的失敗和軟弱指向基督的得勝,榮耀歸給祂! 反思 1.我們是否常覺得我們的生命有許多限制與失敗?我們在這時候,如何思考福音可以對自己產生如何幫助? 2. 你有沒有過「屢敗屢戰」-重新站起來時,那種倚靠主的經歷,讓我們彼此分享,將榮耀歸與主! 3. 你的生命中,有沒有巴拿巴一樣的角色陪伴你度過屬靈低潮的時間呢?

2020/02/16

大安區福音中心kick off講道主題-造就

『典範轉移』理論:一種是基本理論上從根本假設的改變。理論提到是一個大改變,是一個從基本的層面來改變。 不管什麼產品,賣到一個程度時,一定會來到一個交叉點,這個交叉點叫做『典範麻痺』 典範拓荒 v.s 典範改變 提摩太後書2:20-21 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在前面2:14-19講的是處理那帶來敗壞的教訓而得出的結論是必須離開不義。 『潔淨自己脫離這些事』(NASB)可以從兩種角度解釋: 1. 一個角度為,保羅在此或許是惡人與義人區分出來 2.另一個角度為,一般人常會清洗重要的器皿,不讓它堆積塵埃,就宗教而言,則是不讓它受玷汙。 以及這節經文對人要『自潔』的要求,以及脫離卑賤的器具。 這就達到從用具的比喻轉移到提摩太個人世界的目的,他是一個『貴重的器皿』,他聖潔合乎主用。 今年主題:造就-成為主合用的器皿 重點: 神地上的家有各種器皿 有貴重的、有卑賤的 器皿需要潔淨才能合用 教會內夾雜著不同的人 留意怎樣才能成為貴重的器皿: 需要潔淨洗滌 脫離可恥和不義的行為、敗壞和污穢的言語、不潔和有害的對話、虛假和有毒的教訓 人若自潔,脫離上述的行為就成為貴重的器皿。 成為聖潔為主和祂的事工分別出來 合乎主用,能夠被主所用 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主可以使用他做任何的工作 我們需要造就: 1.彼此造就的關係-提摩太、西拉的關係(帖前1:1、使18:5) 2.神學課程及各事工信念的預備 3.彼此造就的各式各樣的團隊 反思: 你的生命有沒有立定志向在今年能脫離不潔,成為神合用的器皿?你有一些可以彼此造就的關係嗎?在今年你有沒有一些想法去建立新關係的名單? 你的屬靈生命有沒有新的看見和投入?你想不想在今年投入不同的屬靈事工去服事?若沒有感動,那就求主在禱告中為你加添感動。

2019/12/08

等一個人的聖誕 - 與麻木不仁拔河

【主日講道-等一個人聖誕】 與麻木不仁拔河?️‍♀️ 科技的興起可能直接造成同理心衰減。為什麼人越來越減少同理心,反而變得自戀、虛榮、只顧自己呢? 現況是:社群網站讓人沉迷,自拍讓人專顧自己;過多的資訊量分散焦點、淡忘某議題;扁平化的訊息讓人分不出事件重要序;最後,通訊軟體讓人直接互動頻次下降。你如何表達關心給身邊的人呢? 今天談的是「憐憫」? ?讀經: 可1:40-42 太9:36, 20:29-30,34 路10:33, 15:20 憐憫的希臘原文,有「腸子、內臟」的意思。主耶穌的憐憫不是遠遠望著,不是稍等一會兒,而是「動了慈心」,立刻行動。 憐憫不是同情。因為同情帶有優越感、距離感。 憐憫不是感傷。不是多愁善感、自怨自艾。 憐憫是接觸、感動、修補。? 問問自己:你上次花一個小時來服事別人是什麼時候?你曾經花上一整天來服事別人是什麼時候? 你上次特地奉獻一筆錢是什麼時候?你曾經奉獻一筆可觀的錢(不容易做到的數目),對別人生命帶來真正的影響嗎? 你上次因為付出時間在別人身上,而錯過你真的很想去做的事,是什麼時候? 當一個人和耶穌的生命真正有關係,他就不再和自己的生命有關係,而是去榮耀耶穌、捨己服事,在世上作光和鹽的生命。☀️

2019/11/24

獅子坑中的盼望 - 以勤牧師

【主日講道-獅子坑中的盼望】 ?但以理書第9章 脈絡:但以理向神祈禱和神應允他所求 藉由學者麥兆輝透過”ABA”文學寫作特色(就像三明治?,最中間的東西是核心),讓我們看聖經有個縱覽的方向 ➡️從耶利米的預言到天使的解釋,都是在講同一個預言以及是否有延續,而核心則是但以理的禱告<v.4-19> 1、歷史背景<但9:1-2> ▪️耶利米書29:10,25:11-12 ❓七十年的解釋 對於耶利米所提到的70年各方學者們有著不同的見解,但我們了解到 ?耶利米用70是一個約數 <詩篇90:10>說的70年是”一個人想要活到的完美歲數”,所以耶利米如此對被擄的同胞說的重點在於:「你們會一去不返,所以在巴比倫好好生活吧!」 ➡️結論:「七」只是個約數,象徵完全,不需按字面解釋 ?神是有能力權柄在帶領我們的生命,當我們真的謙卑自己破碎在神的面前時,神是派天使在我們的身邊的 2、但以理祈禱的內容<9:3-19> ?祈禱的態度<9:3-4a> :將自己準備好,專心一致地在神面前謙卑痛心,全人投入 ?祈禱與敬拜<9:4b> :表示對神的景仰&提醒他自己,神是守約施慈愛大有可畏的神 ?禱告的基礎<9:5-14> :但以理始終相信神必會垂聽他的禱告,因為 -①承認自己的同胞無論在何處何階級都得罪了神,向神認罪 -②熟悉神的屬性,並懇求神按他的屬性應允祈禱 -③不只為同胞的好處禱告,也為神的榮耀祈禱 ?禱告的內容<9:17-19> :求神垂聽他的禱告,息怒帶他們回故土 ?禱告文的重點 1、神的同在,聖經與禱告 (聖經=神的同在) 在但以理的禱告中,認罪成了極重要的內容<9:5、6:11.14.15>;但以理從耶利米身上看見神的同在,是極其聖潔的,令人立刻覺得有罪 2、同胞之情 -在但以理的禱告當中都是用「我們」,而不是「我」 3、聖經中的祈禱文 -但以理都是用聖經的話在禱告 ?關於禱告的省思 [禱告有時] Gorden Smith:最理想的原則不一定是早上第一件事要禱告,而要把第一天中最好的時間奉獻給神」 ➡️”最好”就是我們最清醒,最能夠來到神面前的時間 ?危害禱告的要素 1.富蘭克林式的誘惑 -很容易陷入自我為中心,凡事自己來的自負心態,覺得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得著神的救恩,而會少了很多對神的感恩 2.假裝主義 -有時候祈禱時會戴上善良面具的衝動,那是一種想變成另一個人的渴望,變成假裝比原本的自己好的樣子 -主要因素:壓抑感受的禱告 ➡️神不是要我們很好而是要我們真實來到祂面前?? ?關於重松謙牧師省察禱告 -1.按下當天的播放鍵重播一天的畫面 -2.回想一天的思想與感受,即使自己當時無法明白箇中意思 ➡️問自己:「今天最值得感恩的是什麼?在那裡覺得自己最有朝氣、最有成就感、或是與神步伐一致?」 ➡️再問自己:「今天最不想感恩的是什麼?我在哪裡覺得最有壓力、焦慮、挫折、或是覺得最後悔?我在這裡將一切在禱告奉獻給神,也求赦免我的罪。」 ?回應神 1.你最近的禱告生命如何?但以理的禱告帶給你什麼省思? 2.在你的禱告生命中,有什麼因素會對你有所危害?你如何去面對這樣的挑戰呢?

2019/11/03

獅子坑中的盼望

【獅子坑中的盼望】 ?讀經:但以理書第3-4章 故事:第二章中,尼布甲尼撒王從但以理的解夢中得知有一位更全能的掌權者在天上。為了建立自己的安全感,他只能用人的方式來滿足自己膨脹的虛榮心:設立金像讓萬族人來崇拜(3:1-12)。 王設立一座九層樓高的金像。這可能是巴比倫時代的神明。當時官員全部到齊、樂器磅礡浩大,展現尼布甲尼撒的威武、榮耀。然而,有三個人在萬眾朝拜的同時獨獨拒拜,這是什麼情況呢? 1、即或不然的信心 (3:17-18) v8 「控告」的直譯是「撕開逐一吞吃」。控告者不滿來自已亡的猶大國的年輕人得到官位,藉機除掉眼中釘。於是,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三人被帶到王前質問。王可能也格外憤怒,因為他施恩給這些青年人,他們卻不懂得感恩順服。 v16 「這件事我們無須回答你」,他們的回答展現坦然與信心。 v17-18 他們宣告:我們的神必定會施行拯救,即使沒有,我們依舊獨獨敬拜祂。 這是激勵初代教會的重大經文。當時很多信徒被逼迫,卻沒有像這三個人一樣被拯救。事實上,遇到這種被逼迫的情況,信徒可以有藉口:就做做樣子卻心想神呀,看在王的恩待上服從他一下呀、明哲保身識時務者為俊傑呀……。 然而,他們下定決心:決不向惡勢力下拜。 翻閱他們祖先的歷史,我們看到摩西五經強調的重點:如何遵守神的話。當初拜金牛犢的人都死了,被滅絕的原因是:他們拜一個他們稱作「耶和華」的神像。他們的問題在於:沒遵守神的話。 遵守神的話是一件困難的事,因我們常有不正確的心態:為了得到神的獎賞而遵守真理,當不見獎賞時,就會埋怨、信心動搖。然而,神不曾告訴過我們會給予財富、地位、家庭等;因祂是永遠真實可靠的上帝,祂值得我們盡己所能一生追求。 2、誰是你的神子?天使?(3:24-27) 這段經文奇怪的點:這三個人居然能在火窯裡自由走動,走出火窯時,毫髮無傷、連一點燒焦味也沒有(賽43:1-2),反倒是一旁的行刑者被火吞噬了;最奇怪的是,王在火中看到了第四個人,且他外貌,「好像神子」(v25)。 何謂「神子」?原文為亞蘭文,乃是普通的閃族用語,用來指天上的活物 (創6:2, 詩29:1, 詩82:1,2)。有解經學家指出,這第四個人就是基督;或有人說,他是天使。 不管第四個人是誰,都是「以馬内利」的展現:神與人同在,保護他們不受傷害;另一個重點是:這三個朋友都是彼此的天使!若沒有夥伴一起堅持,人很容易在挑戰中跌倒、迷失。 環顧四周,神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預備許多人。在這些人當中,你是否有信仰上的好朋友?可能是新關係、可能是舊關係,不管如何,你要主動伸出友誼的手,才能看見當中的祝福。這些人會帶給你什麼影響呢? 讓我們試著和還不熟悉的肢體建立關係,一同建造以基督為中心的生命吧。 ?回應神 1. 這個世界上的偶像很多,你是否常面對「拜偶像的壓力」? 無數的人或物爭奪著神在我們心中應佔的至高地位,你在職場或生活上要如何因應呢? 2. 在你現在的屬靈階段中,你有一些神所預備的天使在你身旁陪伴你或給你很好的意見、彼此激勵嗎? 你有去找到「以馬內利」的記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