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

對應經文:徒二25-42 大綱:一、前言 二、本論 (一)耶穌是大衛的後裔 1、從聖靈懷孕 2、道成肉身 3、成為血肉之體 4、為人人嚐了死味 (二)耶穌是神子 1、神的見證 2、耶穌從死裡復活 (三)耶穌得榮耀 1、升入高天 2、祂必拯救到底 3、基督是初熟的果子 三、結論

2019.08.13

主日

一、聖經中上帝的公義 上帝的公義是充滿___,也就是說都跟救恩有關。(但4:27、詩33:5 ) 二、福音顯明上帝的公義(羅1:17) 三、惟有上帝的___能使人成為公義(林後5:21) 四、若不解決__的問題,人不能稱義(弗2:8-10 ) 義的三個層次:1. 倫理___層次 2. 救恩的層次 3. ______的層次 五、公義來自上帝,人無法憑自己產生(箴8:6-8、約1:12) 面對自己和別人的問題: 1. 奉耶穌的名得到義,自己成為義,進而行出義。 2. 以_____的方式面對別人的不義。 六、在上帝的心意裡_____的名行事就是在行義(箴8:15-16、西1:24) 我們要接納甚至___別人的過錯。 結論: 1. 福音就是神的公義,上帝無條件的愛。 2. 不只領受福音,還要用福音來面對生活中不公義的事情。 3. 人無法饒恕別人的原因:饒恕這件事違反公義的原則。 4. 饒恕的意義不是「否認別人有錯」,饒恕的前提是「別人有錯」。 5. 別人有錯,我們不定罪,不控告,反而饒恕,這是「上帝公義慈愛」的彰顯 6. 福音的大能:饒恕別人,讓他們經歷到恩典,生命因此而改變。 7. 面對罪,只能倚靠耶穌,奉耶穌的名禱告,也就是支取上帝的義。 8. 人遇到上帝的義、上帝的愛,生命就會改變漸漸成為良善耶穌的樣式。

2019.11.15

主日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2020.07.21

2020.07.21

主日

主題經文(羅馬書一7) 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為神所愛、奉召作聖徒的眾人。願恩惠、平安從我們 的父神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經文鑰意: (1)使徒保羅計劃拜訪羅馬教會,因有阻隔未能成行,促使保羅藉由「書信」傳達重要的信息。 (2)羅馬書的內容,闡述耶穌恩惠的福音,堅定羅馬聖徒的信仰,並傳達保羅對羅馬教會的關懷和連結的心意,期待促成宣教事工的合作,同心為福音大使命來效力。 小組分享: (1)使徒保羅計劃拜訪羅馬,計劃改不上變化。雖然無法成行,保羅做了什麼?有什麼影響?這對你個人有何提醒? (2)什麼是「化妝的祝福」?你如何看待「危機」?分享對「化妝的祝福」個人的經歷和體會。 (3)如果有人因為遭遇苦難而質疑上帝是否愛他的時候,你會如何回答他?你如何看待(羅八36-37)?代宰的羔羊如何得勝?什麼是真正的生命? (4)分享個人經歷神恩惠的見證,包括:領受神話與的恩惠,生活當中經歷神蹟的恩惠等。並彼此提出代禱需要,同心禱告。

2020.07.26

主日

羅馬書的寫作背景。 羅馬教會的建立與變革。 保羅的身份認同與使命。 因信稱義福音的大能! 教會與猶太根源的連結。

2020.07.30

主日

◆講員 - 朱理華 牧師 ◆主題 - 愛救了我 ◆主題經文 -羅馬書 1:13-17 一、福音解決人類靈魂的問題 二、福音拯救每一個人的靈魂 三、傳福音大有能力 四、人類只分兩種 1. 有耶穌!! 2. 沒有耶穌! ✜✜✜✜✜✜✜ ✟看見神同在基督教會✟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odWithUsTW/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godwithustw ↬Telegram:https://t.me/godwithustw

2020.09.27

主日

◆講員–朱理華 牧師 ◆主題–欠債的人 ◆主題經文–羅馬書 1:14-16、歌林多前書 9:16-23 一、欠了福音的債 1. 欠了耶穌基督的債 2. 欠了聖父、聖子、聖靈的債 二、我們欠了眾人福音的債 三、我們情願盡力去還福音的債 ✜✜✜✜✜✜✜ ✟看見神同在基督教會✟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odWithUsTW/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godwithustw ↬Telegram:https://t.me/godwithustw

2020.10.04

主日

謙卑是很重要的一個學習, 也是我們得勝的關鍵 罪是驕傲的結果

2020.10.05

主日

選民事工差會的建立 上帝救恩計畫的順序 認識贖罪日 贖罪日的預表 贖罪日的呼籲

2020.10.17

主日

享受生命的條件 先知道活命 擁抱生命的要件 先得到生命 活出生命的關鍵 先啟動命定

2020.11.09

主日

這周讀經我們進入到新約聖經的書信,新約總共有27卷書,其中4本福音書、1卷使徒行傳、1卷啟示錄。剩下的21卷書,都是用書信的格式留下來的。 這21卷書裡保羅寫的書信就有13卷,幾乎佔了新約的一半,所以有人認為在整個歷史裡,帶給世人影響最大的人是使徒保羅,因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基督徒(含天主教),而基督教的經文,有一半是保羅所寫的。 保羅的書信有分寫給教會的有9卷(羅馬、哥林多、加拉太、以弗所、腓立比、歌羅西、帖撒羅尼迦),4卷是寫給個人的(提摩太、提多、腓立門)。 保羅喜歡自稱是耶穌基督的「僕人」,且是「使徒」,他寫書信的開場白,幾乎都用這種方式自我介紹,但因為他的條件並不符合初代教會選「使徒」的要件,所以他說他是「使徒」,「不是由於人的選召,也不是受人的委派,而是耶穌基督和那使他從死裡復活的父上帝指派的。」(加拉太書一:1) 今天我們看的是羅馬書,有人稱之為「福音書中的福音書」。是使徒保羅所寫的一本最為重要的書信,因為保羅所寫的其他書信都是為了處理某些教會所發生的問題而寫,但是羅馬書的寫作方式、風格都與使徒保羅所寫的其他書信不同,因為羅馬是當時最強盛的羅馬帝國的首都,所以保羅一直想去那裏,因為那裏人口最多、訊息最發達,知識分子最多,交通最便利,若是將福音傳到那裏,對使徒的任務【將福音傳到地極】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寫羅馬書的時候保羅正在作第三次傳道旅行,當時他在哥林多城,他還沒在羅馬城傳過福音。對於這樣重要地位的地方,他寫下了他領受從上帝的啟示,有各樣的神學和教義論述。其中羅馬書是保羅書信中最具系統性及邏輯性的一卷。 也引證最多舊約經文,引自14卷舊約經文、共有61次。是保羅在表達他信仰思想的著作。許多研究基督教神學和教義的學者,都是從羅馬書裡來研究。 今天我們看的這兩節可說是羅馬書最中心的經文。17節的甚至這經文引發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馬丁·路德看到「義人必因信得生」時,突然覺醒到原來人的得救只是因為他對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恩賜,其他一切的律法都不能保證使人得以「稱義」,基督徒信心與行為的標準是聖經,而非教宗或會議的議決。」 我們剛提過羅馬充滿了知識分子,所以當這些知識分子在談論某個知識的時候,一定會有很多的辯論,甚至你若辯不過別人,就一定被人恥笑。所以保羅提出耶穌的福音時,他假設一定也有很多人說【耶穌是誰?不過是拿撒勒人,一個木匠的兒子,一個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罪犯】,你提這個人,還到處宣揚他講的道理,一定會被眾人恥笑。但是保羅是個受過高深教育的人,從使徒行傳裡我們可以知道,保羅是猶太人、屬於便雅敏支派,但一生下來就擁有「羅馬公民」的身分,接受過祖先一切法律的嚴格訓練,熱心事奉上帝。屬於宗教中最嚴格的法利賽派。 因此,對使徒保羅來說,當他在說那些讀過書,受過希臘教育的人,如果沒有認識被釘十字架的耶穌,就不能算是真正認識生命的人。保羅一定會承受很大的嘲笑,但他卻說「我不以福音為恥」,當那些受過希臘教育的人在嗤笑被釘十字架的耶穌時,他卻以被釘十字架的耶穌為榮耀。當這些所謂「開化的」、「聰明的」人在看被釘十字架的耶穌為「愚拙」時,使徒保羅還是堅持認為耶穌基督的福音乃是生命的主軸。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句話就是使徒保羅的信仰告白! 所以保羅所傳的福音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們要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形容「福音」是甚麼?就是16節所說的這句話:「這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拯救一切信的人。」保羅接著解釋福音的功用就是在使我們與上帝之間有「合宜」的關係。我們可以知道整本聖經的作者就是在告訴我們,人的苦難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因為人和上帝之間的關係破壞了,關係不再「合宜」了。創世記的作者用伊甸園的故事來形容人跟上帝之間關係破壞的情形;也用洪水的故事說到人和上帝之間關係扭曲後的世界景象;巴別塔的故事也是這樣。 因信而得以跟上帝有合宜關係的人將得生命,這句「因信得生」的句子乃是取自先知哈巴谷二:4的話:「邪惡的人不得存活,但義人將因忠信而得生命。」 先知哈巴谷看見猶大國有許多罪惡,他問上帝為何不處理這些犯罪的百姓,上帝回答他,將要做一件叫人想不透的事,就是要興起比當時猶太人還要壞的迦勒底人,叫他們攻擊猶大國,作為對猶大的懲罰。哈巴谷知道這信息後非常害怕,他想不通上帝為什麼要這樣做。 上帝沒有直接回答哈巴谷的疑問,但把祂審判的最高原則告訴他,『邪惡的人不得存活,但義人將因忠信而得生命』。這個意思就是,不管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壞人,我們都應該持守神的義,雖然有許多不公義的事發生,但神仍然掌權,義人終會得生命。哈巴谷後來想通了這個道理,他後來開始讚美上帝,在他的讚美詩中說:『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保羅認為整個基督教的信仰中心,就是在「信」這個字上,失去了「信」,就是失去了一切信仰的基礎。所以當使徒保羅說到人跟上帝的關係是建立在「起於信,止於信」時,是很難令當時的希臘思想世界所接受的。但保羅經歷過這大能,因他從前敵擋基督,但他接受福音之後便得到改變。福音可以改變性情和品格,具拯救的能力。福音既然如此寶貝,保羅當然不覺羞恥。 傳福音的先後次序。由於救恩出自猶太人,猶太人理應先聽到福音,所以保羅每到一處地方傳福音,他首先去會堂,先向猶太人傳,然後再向外邦人傳。當我們與神有合宜的關係,是要由信心開始,也靠信心持續下去。所以信耶穌不是一時的信心,乃是持續的信心,一直信下去,不可中途而廢。 所以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要提醒自己。 第一是不以福音為恥,我們呢?有沒有勇氣分享福音嗎? 第二是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你被福音大能改變生命的見證是甚麼? 第三是我們傳福音是否只限於我們自己的族群?若是傳給平地人?我們有沒有意願?有沒有能力? 第四是要與神有合宜的關係:是起於信,止於信。我們如何憑信心而不憑眼見的活出信仰的見證?

2020.11.14

主日

講題:長闊高深的感恩(詩篇一一六:12~13、17~19,羅馬書一:21~23) 長闊高深 今天是感恩節主日,我將以「長闊高深的感恩」與弟兄姐妹分享一個該有的感恩生活態度。 提到「長闊高深」的量化名詞,我們立刻聯想聖經新約以弗所書,對基督的愛之描述:「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上帝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弗三:18~19)。雖然有許多珍貴的事物,但我們無法以熟知的「度量衡」去換算價值,因那是無價的,但當我們使用「長闊高深」的描述愛和感恩時,那是指我們所感受與空間中最大的量化,基督的愛確實是無法完全測量量化,也就是我們領受的是,基督耶穌讓我們被不能測度的愛所充滿;問題是我們對祂的愛是如何回應? 超高齡化的台灣社會,最近流傳出門帶「三隻獅」的俗語:「看東看西、食東食西、買東買西!」,有人出門同樣帶有三隻獅:「嫌東嫌西、怨東怨西、罵東罵西。」,在感恩節主日的時,一起思想基督給予我們「長闊高深」無條件的愛與恩典,我們是不是應該:「住東住西、感東感西、獻東獻西。」,我們一起努力建立:「長闊高深」的感恩生活。 拿什麼報主恩? 小時候,我成長於農村,每年的感恩節,我會幫祖父母,把當年收成中最好的農產品,帶到教會,聚齊在台前桌上,獻為感恩之祭;我曾搬過很大的白葡萄,或是大地瓜,雖是很粗俗普通的奉獻,至今長輩們一份感恩的心,影響了我一生;我喜歡過感恩節,因為這日子,又提醒我,上帝給予我好多好多的恩典,就如聖經所說:「祂的恩典夠我用!」(林後十二:9)。 但我拿什麼報恩呢﹖我們一直支取上帝的恩典,卻如同耶穌醫治十個痲瘋病患中的那九位,卻忘了回到耶穌面前感恩?其中所剩的一位,回到耶穌前感恩時,又再一次蒙受恩典,耶穌說:「你的信救了你了。」(路十七:19b),感恩的人,他將更加的蒙恩。如同這位沒遺忘感恩,回來的唯一一個人。 詩人說:「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詩一一六:13),這篇詩篇是出自猶大王西希家感恩的詩,詩中描述他記念上帝的慈愛,但也回想起他生命經歷的痛與苦,期間卻蒙上帝的拯救,過程中他並未因而灰心,仍保持依靠上帝的信心,雖然在人際中,對人的信心已受傷,但他記起上帝將他從死亡邊緣拯救回來,因此他更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詩一一六:13),即是以行動獻為感恩的祭,在上帝的聖殿中,奉獻感恩之祭,是非常積極而且不受自我的影響;我們有時連奉獻都會跟上帝計較且精打細算,卻忘記祂如何恩待我們,而且是無條件愛我們,有時我們對上帝的態度仍「算斤秤量」,但西希家王的感謝裡,在上帝的殿中時,知道祂的救恩還未真正的成就時,就完成他獻感恩之祭。「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這正是一個蒙恩之人的感恩行動。 另外使徒保羅的方式,以「榮耀上帝」來獻上感恩祭。無論西希家王的稱頌耶和華,或使徒保羅要我們榮耀祂、感謝祂,都如他的提醒:「因為他們雖然知道上帝,卻不當作上帝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一:21)。 從二處聖經中,提醒我們感恩的行動,應建立在:「長闊高深的感恩信仰生活」裡。 更長的感恩 「常常感恩」是保羅給教會、給基督門徒一而再的提醒與祝福:「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上帝。」(弗五:20),他「常常提醒你們」(彼後一:12b),為什麼?因為我們最常顯現的信仰生活,就是只有一時的感恩、一時的感謝,甚至連一時的感恩都很難落實,10個痲瘋病人得醫治的故事,是一個很典型的提醒;或是只在我們每年一個主日的感恩節,獻上感恩祭,甚至有人還分別,舊曆年的春節過年就有感恩奉獻了,不必再感恩節奉獻等等;「更長的感恩」,應該是指感恩是要常常,整個年度,整個生活中的應有態度,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不是民間宗教的初一、十五,或是一剎那的感動而已,如果不是長久的感恩態度,我們很可能如同以色列人在曠野中,經歷沒食物時,上帝給予嗎哪;沒飲水時,上帝藉由摩西的杖從岩石中出水;炎熱的白天沙漠曠野有雲柱;冰冷的沙漠夜晚有火柱;但以色列人民的感恩卻是很短暫,我們還看到他們成群結隊的埋怨上帝,埋怨他們的領袖;我們不知可否努力?在每一天睡前數算上帝恩典,並常常感謝祂,且獻上感恩之祭,我們感恩的信仰生活是需要常常且更長久的。 更闊的感恩 有一年我參加一個牧者研習會,主辦單位分給每一個人一大堆資料、書本,也同時分給每一位人一個手提包;10天後結訓那一天,有一位牧者起來分享見證,一開始他先認錯悔改,他說第一天收到一大堆書籍資料與手提包時,他就一直埋怨,資料那麼多,為何提供的手提包那麼小,資料書本都裝不下,也因此埋怨的心志,隨著影響他學習領受的心情,一直到最後一天的清晨,再次整理裝資料書本到手提包時,他忽然發現手提包有一個可撐開撐大的功能,所有的資料都裝的進去,10天來他埋怨不滿的心,不但影響自己的學習,也喪失感恩的心,也發現問題不在主辦單位,問題是在他自己。 有時我們無法感恩,是我們感受蒙恩,得到上帝的祝福的眼光太窄了,我們視恩典而不見,我們狹窄的眼光,導致我們無法以開闊的眼睛看清我們是處在恩典之中,甚至成為俗語所言「人在福中不知福」,不要以為只有突發的神蹟是恩典,當我們處在「平常」時,那也是恩典;如果你的眼光有更開闊的角度,你將會感受處處都是恩典的,甚至存在著我們沒發現的神蹟。 更高的感恩 「正常那時,耶穌被聖靈感動就歡樂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祢,因為祢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啊!是的,因為祢的美意本是如此。」(路十:21)。 新約常將我們的上帝用「天上」用詞來描述,當我們指更高的感恩時,應是指:「從天上來的是在萬有之上;從地上來的是屬乎地,他所說的也是屬乎地。從天上來的是在萬有之上。」(約三:31),更高的感恩是一個仰望基督耶穌門徒的生命的現象,亦即屬天的,當然看見屬上帝的恩典;而屬肉體的,當然看不到屬靈得救的價值;特別當我看見一個靈魂又一個靈魂得救時,我們需要獻上的感恩,是否會更多更大?如果我們要有更高的感恩,我們需要與聖父、聖子、聖靈的關係更加密切?我們才能明白,人人得救,不要人們陷於罪中沉淪,是他急迫的心意,因此當一個人得救時,除了是祂藉由聖靈的工作,也藉由我們傳福音而達成的救恩,我們豈不雀躍感謝不斷?也見證我們不但因上帝有密切的關係,同時也建立屬靈的眼光,看見上帝的作為,也經歷上帝更多救恩的神蹟,我們的感恩將更多,也會回應更積極參與搶救靈魂的服事。 更深的感恩 聖經中,耶穌使拉撒路復活故事,可以讓我們明白什麼是更深的感恩。當耶穌把石頭挪開,舉目望天說:「父啊!我感謝祢,因為祢已經聽我。」(約十一:41),當耶穌感謝時,事實上,人們及耶穌都還沒看見已死的拉撒路復活,但耶穌就帶領眾人獻上感恩的禱告,這正是「更深的感恩」;這種感恩不是在看見時,經歷過時,甚至不是擺在面前的恩典時才感恩,那是藉著「信心」的感恩。 每一回。用餐時我們為面前還未打開的便當禱告,你的禱告是如何感謝?你一定會滿滿的感謝,但我們看見許多人,感謝禱告後用餐的人,如何嫌棄今天的飯太硬、太爛?今天的那道菜不好吃,太淡、太鹹?剛剛之前還滿滿的感謝禱告,上帝賞賜豐富的好料理、美食,吃的時候卻開始嫌棄、開始碎唸、開始埋怨,不是嗎? 如果不是有「更深的感恩」,那將是一個悲哀的場景,但藉由信心的感恩謝飯,一切都將更美好,因著信,因著感恩,一切就是不一樣。 每一次旅遊團體,特別帶著基督信仰組成的團隊,才能真正體會,就是有不完美之處,也會聽不到埋怨的聲音,只有「更深的感恩」,才會發現就是不完美的行程,仍有完美的事物與神蹟,而「更深的感恩」,最大的要素,是以「信心」去面對,如同我們盡心了,如果還有不足之處,也會有神蹟恩典在我們當中發生,「更深的感恩」,看見更多上帝的恩典與賜福。 結語: 今年的感恩節,我們用「長闊高深」的有限量化描述,來反省提醒我們感恩的態度,我們只能祈求聖靈的工作,在你我的生命中動工,充滿、恩膏我們,不但讓我們有感恩的信仰生活,而且是一個「長闊高深的感恩」生活,同時也回應上帝對我們「長闊高深之愛」的感恩之祭,2020年是非常受挑戰的一年,但上帝的恩典並未減少,得救的人仍在我們教會增加,相信今年你所得的恩典仍然一樣多,但我們需要有「長闊高深的感恩」態度來回應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上帝。

2020.11.21

主日

講題:與地球和好(創世記一:26~31,羅馬書一:18~23) 疫情過後 從今年的年初至今,因武漢肺炎病毒疫情,台灣社會的生活文化,加強了個人衛生保健的部份,雖然至今仍有許多台灣人民,仍嫌棄防疫中要戴口罩、噴酒精、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這些都是很麻煩的事情,但確實有益;全球疫情第二名嚴重的南美巴西,其總統還帶領百姓,視病毒疫情為小事,也主張不戴口罩(他自己也確診);看來全球的疫情仍然沒讓某些國家、某些人類覺悟或警醒。但台灣整體防疫的努力下,上半年流行性的感冒減少很多,這也是因防疫,促使個人衛生落實於生活,而帶來的另外一個收獲。 在土耳其東北邊爾薩省伊茲尼克市的伊茲尼克湖,因疫情鎖國、工廠停工、減班、減少排放廢水,卻讓自然環境變好了,清澈的湖底,卻清晰的看得見一座主後500年左右建造的禮拜堂,也就是發現一座在湖底將近1600年的禮拜堂遺跡,當地人說住了一輩子,從來也沒機會看過這個景象。也如同北歐地區,內陸的運河,疫情後, 看見許多的海豚游走在內陸的運河中,原因之一,就是疫情後,人類減少污染,運河更清澈、更乾淨了。 疫情發生後,証實不單單只有負面影響,也確實讓過去許多人類辜負地球生態的行為減少了,讓地球更清新乾淨。全球各方專家人士,在疫情過後,大力呼籲,疫情過後,最該做的一件事就是「與地球和好」。 宇宙運行的中心 人類在許多方面的有限,無法對整體宇宙銀河體系瞭解的透徹,但有時人類或許不知也可能是無知下,去定義宇宙的現象事實是如何如何!事實上卻是錯誤的認知;例如16世紀中,人類仍定意行星包含太陽是以地球為中心,對這些地球外的行星,甚至視為雲彩,定義它們是以地球為中心環繞,當代科學家伽利略•伽利萊(Galileo Galilei),圓形的地球是自轉,是環繞著太陽,其它行星也是如此,這位科學家當時的發現(運用發明的望遠鏡觀察所得)與著作,還被當時的羅馬天主教教庭禁聲與禁書,一直到十七世紀才解禁。 從科學家伽利略的歷史足跡,確定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非常有限。然而基於基督的信仰,我們對宇宙萬物的認知我們清楚人類絕對是有限的,就是到今天,我們也只能証實,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才有人類或生物,但這也絕不是正確的,我們仍不知在這宇宙眾銀河系中,還有多少個像我們所知包含有太陽、地球等九大行星(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重新定義為八大行星,冥王星被排除)的銀河系﹖ 人類就像一位一生只生活在某一個離島,且從未離開那島嶼的人,但他卻如此過了一生,這島嶼只不過是地球上的一個小小地方,如同我們的地球只不過是宇宙眾銀河系中的一小點,我在這過一生。 無論如何,宇宙萬物皆是上帝所造的,聖經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一:1),天地宇宙多大,無人知,無法知,只有創造它的上主知道,讓我們更明白,我們是宇宙萬物中多麼渺小的一部份。 雖然渺小,但上帝卻賦予我們重大責任、使命:「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創一:26),上帝要人類管理地上海裡的一切,「管理」並不是指可以無限的消費支取,因我們不是主人,只是我們必須和平共存。這不但是聖經上的真理,也是上帝賦予人類的使命,提醒人類並不是地球的主人,而是依賴地球生存的某一部份的質而已,而且人類對所依賴的地球,有責任維持永續發展。 地球之殤 50年前(1970)的4月,由美國校園開始推動「地球日」的運動開始,50年前,台灣的生態學教授,就對正尋求經濟發展的台灣社會拋出生態保護的呼籲;23年前(1997)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立每年6月第一主日為「環境主日」,這都是地球上有心人士與信仰良心所採取的關懷與愛地球的運動。一開始我們在教會內,以講題:「主能使傷心地變成希望地」「土地管家之責」……等,來呼籲基督信徒,提醒人人將生態環境保護實踐於生活中,如走一趟菜市場回來,我們需丟掉多少塑膠袋……等生活上的壞習慣,不好的買菜文化修正?但50年後今天的台灣或地球,仍不斷在人類的消費取用下受傷,如聖詩(514首)所說:「霸佔、污染閣破壞」;為了經濟收益「工業喝好水,人民喝廢水」;去年台灣已沒冬天,極端氣候,不只台灣更熱、更缺水,也讓瘟疫(傳染病、熱傷害)相關疾病更加嚴重,全球暖化的災難(缺水、爆熱、多病),肺炎病毒疫情至今仍在全球延續,其中日本東京疫情、美國疫情、南美巴西疫情仍持續在升高,人類是否有覺醒?只會怪身帶兩百多種病毒的蝙蝠,卻不知都是人為的因素,特別中國的野味料理飲食習慣,更恐怖;其中有一項研究,人類改變土地樣貌,是最容易引爆新興傳染病的第一主因,也就是一切都是由人類開始,人類的行為是最大的禍首! 最近有人詢問,為何中國的水災如此嚴重,同時間其實日本九州的水災、土石流也很嚴重,但兩國兩地的水災,中國的水患中夾雜許多垃圾,日本的水患許多仍是乾淨清澈,甚至地下道的水患還可望見地板,這些都是今日地球呈現的一些警訊;農產減收時,大多是氣候因素,今年獅仔頭兄姐告訴我:今年豐水梨少到沒得賣!我們是否有真正去面對大地受害於生活影響,這也是人類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地球傷害,相對的,人類與萬物的生存也隨著受到威脅;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說:「我們是感受氣候變遷的第一代,也是能夠採取行動補救的最後一代。」 日本和美國兩國都是先進與繁榮的國家,但遇上肺炎病毒疫情,仍然束手無策;美國川普政府總是以視而不見在面對,但全球疫情實況,除不願坦白告知世界的中國這國家以外,美國是世界第一慘重,而屬亞洲地區的先進國家,凡事領頭羊的日本國,至今東京都的疫情,確診數仍天天增加,加上天災,即九州洪水災情慘重,感受無奈與艱苦。但這都是地球因氣候變遷、受傷污染、破壞而形成的現象。 台灣疫情守住了,但全球疫情仍存在,依歷史經驗一、二年間病毒存在可能性很高,再說現今災難不斷,災害更多時,在在証明唯有地球健康時,人類生存才有機會尋得平安,過去人類過度消費支取慣了,但未來仍有改變的可能,就如同疫情中,地球更乾淨清新。 過往人類有許多以經濟發展的習慣,卻都是對地球予取予求;26年前(1994年)才宣告的聯合國地球憲章:四大原則:尊重生命看顧大地;維護生態完整性;社會正義經濟公平;民主、非暴力、和平。由此可見地球以往真正被消費支取的遍體鱗傷;同樣,台灣地球憲章聯盟,於11年前(2009年)才成立,但我們確定有部份的人用心在努力,卻還無法成為台灣的文化,如購物時如少拿一個塑膠袋,或者用自己的器具購買盛裝食物,至今仍是週邊人們的少數或異類。 全球在意地球的腳步,過去如大型的京都議定書、巴黎氣候協定、瑞典少女罷課等等,仍無法改變人類的消費習慣,更別說可以改善地球暖化的現象;今年上半年因疫情的鎖國,人們被限制出國、在家、工廠停工、消極的被迫停下腳步,反而看見人們一直努力的空污改善了、河溪水更清了,地球更寧靜了,原來人類只是被動而很難主動。 這也讓我想起,台灣還沒有基督福音的救恩時,人類的靈魂是必須面對沉淪、滅亡的,聖經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罪人如不能得救,是無法讓靈魂存活的。聖經說:「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上帝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羅六:23)。當氣象專家告訴我們未來的10年20年,每年夏天的體感溫度都會超過攝氏40度,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特別是台北、台中、高雄三個大城市。 人類總要在生一場大病後,才會醒悟健康的重要,但我們生存中,一個健康的地球,一個健康的台灣,你說它重不重要? 上帝作為顯明在祂所造之物 今天的聖經羅馬書中,是保羅闡述基督信仰的思想表達,卻要我們從生存的大地萬物中,去明白祂的存在、權能與神性,除了人類自己的疏忽或無知,不然我們一定也可以如同詩人所言:從「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中(詩十九:1~2),就是穹蒼萬物的生生不息的真理中,提醒我們是守護地球未來的守護者。 與地球和好─相互共存 許多人總會憶兒時(特別四、五、六年級生,1950、1960、1970出生者),生態環境很乾淨單純,至今卻是「都市更繁榮、科技更進步先進,居住環境卻愈來愈差。」「人類愈來愈被証實是地球的威脅,而非共存的伙伴,且漸行漸遠。」「有人說:地球派出病毒,是要保護自己。」「人類以為地球是其所掌控,結果卻逼人類走向滅絕之路」「眼神只看重經濟成長,發大財,執迷於無止盡的追求」,之前還有人大喊:「貨出去、錢進來、發大財」,而當選市長,最後也因此下台。如果有一種動物要對此次武漢肺炎病毒疫情負責,就是─人類」。 上帝創造天地萬物,要人類與萬物和平共存,且負責管理,因此要尊重、珍惜地球,不能如同信口開河的政治人物,幾年前曾說:「不要擔心彰化沿海石化廠的開發案,如果海岸線有變化(其實是嚴重的污染源),海豚會自己轉彎。」。 從聖經真理的教導,人們應回到與自然共生共存,人們要「覺醒」─經濟發展不是地球成長、永續的主要條件。 從這也告訴我們,今日能為傳福音事工付代價,是基於看見永恆的價值,而不是建立於看得見的有形教會,不要強調這是先人努力的產業,不要強調這是上一代努力累積的資產,聖經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是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二:8~9);唯有人人覺醒,人人參與時(或是維護地球永續,或是傳搶救靈魂得救的基督福音),才是今日我們的首要使命,目前我們的目標是人人參與,從生活做起,與宇宙萬物共生共存,不只是消費取用者。唯有如此地球才會健康,人們的靈魂才不致沉淪滅亡。 結語: 地球先有健康,人類才有真正健康的機會,如果我們沒有下一代的生存、永續,發更多更大的財也枉然;企業不走短線,應用環保來創造價值;同時我們不是只顧教會眼前的產業,而是努力讓靈魂得救的人增加;我們不是只有消費地球,而是擔起地球永續存在的責任分擔;我們不只是消費取用於教會,而是共同承擔搶救靈魂,參與傳福音搶救罪人的行動。

2020.07.11

主日

题目:因信稱義 經文:羅馬書一章17節 17 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 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大綱: 一、前言 二、本論 (一)上帝的義 (二)路德的突破 (三)因信稱義 (四)天主教的成義 三、結論

2021.01.17

主日

日期:2021年2月7日 講題:上帝在那裡? 講員:李錦棠校長 經文:羅1:20,約3:16

2021.02.07

主日

講道: 廖瑞祥弟兄 主題: 期待與確信 經文: 羅 1 16

2021.03.15

主日

詳見「主日簡報」內的主日筆記紀錄。 《在我心深處》https://blog.xuite.net/jjly.tw/twblog/136964388 《原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M_V-K91qdk

2021.03.27

主日

基督徒是不是 有盡到責任! 心即是戰場!

2021.04.10

主日

一、異象是興旺的動力 二、離開是興旺的開始 三、你就是興旺的火種

2021.06.05

主日

一、福音小棧相見歡 A.主僕關係 B.小棧故事 C.小棧之鑰 二,福音小棧的使命 A.使命必達 B.誰是靠山 C.成熟果子 三、福音小棧的應許 A.承受產業 B.信得永生 感動與行動

2021.07.11

主日

巴色会亚庇中文堂线上主日崇拜(直播) 日期:01.08.2021 主题:福音的精髓 经文:罗马书1:8-17 讲员:张俊贤教师 影片中采用的诗歌源自以下出处。 敬拜赞美诗歌: 《圣哉 圣哉 圣哉 Holy Holy Holy》 詞:Reignald Heber 1783-1826 曲:John B. Dykes 1823-1876 赞美诗 Hymns of Praise 福音自传会 Christian National's Evangelism Commission 《弹琴歌唱赞美祢 Praise Him》 词:谢鸿文 Steven Hsieh 曲:张皓晶 Crystal Chang © 2002 Stream of Praise Music/BMI. CCLI: 3519260 赞美之泉版权所有 《祢的恩典够我用 Your Grace Is Enough》 词、曲:曾祥怡 Grace Tseng © 2019 Stream of Praise Music / BMI. CCLI: 7129377 赞美之泉版权所有 四人小组合唱 《必有恩惠与慈爱 Surely Goodness and Mercy》 词、曲:John W. Peterson 1921、Alfred B. Smith 1916 赞美诗 Hymns of Praise 福音自传会 Christian National's Evangelism Commission 荣颂: 《赞美真神为万福本》 词:Thomas Ken, 1637-1711 曲:Jimmy Owen, 1930 赞美诗 Hymns of Praise 回应诗: 《勇敢走出去 Stepping Out》 词/曲:郑耀华 Frank Cheng © 2007 Stream of Praise Music/BMI. CCLI: 4925138 赞美之泉版权所有 散会诗: 《恩惠主宰 God of Grace and God of Glory》 词:Harry E. Fosdick 1932 曲:John Hughes 1907 世纪颂赞 Century Praise

2021.07.31

主日

羅馬書5:2 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

2021.08.30

主日

【講道】上帝的忿怒 【經文】羅馬書1章18節;出埃及記32章1-14節, 25-35節 【金句】原來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羅馬書1章18節)

2021.09.12

主日

【講題】上帝大能的救贖 【經文】羅馬書1章17-19節;詩篇62篇5-8節 【金句】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羅馬書1章16節)

2021.09.12

主日

以賽亞書43:19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 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 我必在曠野開道路, 在沙漠開江河。

2021.09.23

主日

日期:2021年10月17日 講題:同你同理 講員:曾國華牧師 講道大綱: (一) 鐵證已判 (參創18:20-19:29)(猶7)(利20:13)(羅1:26-28) (二) 不是「你錯我對」的救贖計劃 (羅3:9-12)(林前6:9-11) (三) 愛的鑰匙 - 接納不完全的肢體 (加6:1)(彼前4:8) - 立志過神喜悅的生活 (林前9:27) - 追求聖潔的生活 (提後2:22)

2021.10.17

主日

【講道】創造主—上帝 【經文】羅馬書1章18-20節;約伯記12章7-10節 【金句】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章20節)

2021.10.25

主日

往你那裏去

2021.11.23

主日

【講題】認識尊榮造物主 【經文】羅馬書1章19-21節;以賽亞書1章1-3節 【金句】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章20節)

2021.12.16

主日

羅馬書1:14-16, 馬太福音28:18-20

2022.02.26

主日

講題:榮耀歸誰? 經文:羅馬書1章19-23節;詩篇89篇5-16節 金句:要向耶和華歌唱,稱頌他的名!天天傳揚他的救恩!在列邦中述說他的榮耀!在萬民中述說他的奇事!(詩篇96篇2-3節)

2022.03.02

主日

講題:除去心中的「巴別塔」 講員:黃啟鴻長老 講道大綱: (一)不會「下沉」的鐵達尼號 (二)與神相遇 ─ 巴別塔的影響 - 人要作上帝,極其管控 (創11:3-4)(羅1:21-23) - 神看透人的心,巴別塔只是開始 (創11:6-8)(羅1:32) (三)與神相遇 ─ 除去「巴別塔」 - 克服心中的「驕傲」承認神的主權 (羅10:9) - 讓基督在我裡面活著 (加2:19-20)

2022.05.01

主日

羅1:16,徒16:31,太6:14-15,約壹4:7,弗6:18

2022.06.12

主日

主日證道:王振亞牧師 主題:從懷疑到相信 經文:羅1:19-25

2022.11.14

主日

使13:1-3 1在安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和教師,就是巴拿巴和稱呼尼結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與分封之王希律同養的馬念,並掃羅。 2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我召他們所做的工。 3於是禁食禱告,按手在他們頭上,就打發他們去了。 羅馬書1:14-16 14無論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 15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 16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2022.11.15

主日

前言 一、蒙召做僕人 二、屬於基督 三、信服真道 結論

2022.12.16

主日

金句~哥林多後書5:14-15 14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15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

2023.02.12

主日

講題:誰謀殺了上帝? 經文:羅馬書1:18-21 金句: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

2023.03.12

主日

講題:將真理變成謊言 經文:羅馬書一章18~32 節 1:18原來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 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 1:19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 1:20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1:21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 1:22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 1:23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 1:24所以神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 1:25 他們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 1:26因此神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他們的女人,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 1:27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慾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 1:28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 1:29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 1:30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 、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 1:31無知的、背約的、無親情的、不憐憫人的; 1:32他們雖知道神判定,行這樣事的人是當死的,然而他們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人去行。 大綱: 1.不虔與不義有甚麼分別? 2.19至 20 節中保羅怎麼證明那些否認神的人的罪,無可推諉? 3.拜偶像的罪的主要錯誤是甚麼?為甚麼說拜偶像的人「思念變為虛妄」? 4.24至 28 節之間有幾次提及「任憑」?神為甚麼「任憑」人犯罪?這樣,人 是否無須為罪負責? 5.保羅寫羅馬書強調「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 於信。」是整卷羅馬書簡要的精粹且給我們看見神的救恩是如何通過信心臨 到我們,因而使我們先『因信稱義』(羅 3:21 5:11) 11),再『因信成聖』 羅 5:12 8:3) 3),最後並『因信得榮』(羅 8:14 30 )。

2023.05.13

主日

講題:神人二性的基督 經文:羅馬書一章1-7 節 1:1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 神的福音。 1:2 這福音是 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 1:3 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 1:4 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 神的兒子。 1:5 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 1:6 其中也有你們這蒙召屬耶穌基督的人。 1:7 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為 神所愛、奉召作聖徒的眾人。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神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大綱 一、前言 二、本論 (一)位格與本質 1、甚麼是位格 2、甚麼是本質 3、位格與本質之間的關係 (二)聖經如何描述三位格之間的對話 1、詩篇第89 篇 2、約17:9-12 (三)一位基督、神人二性 1、迦克墩信經的原則 2、四面圍牆 A 不可分離的聯合 (1)不可割離 (2)不可切分 B 不可磨滅的區別 (3)不可相混 (4)不可改變 三、結論

2023.06.30

主日

一、所欠之債 二、所盡之力 三、所信的道 ============== 個人思想及小組討論題綱 1. 在今天的信息中,我們特別注意到了羅馬書第一章 14-17 節中的三個“我”字。還記得這三個“我”後面的要點嗎?請從保羅的這三個“我”中,分享個人的感想與領受? 2. 若要將這三個“我”也化為我們個人與教會的新指標,我又會如何落實呢?(越具體越好) 3. 保羅從一位逼迫者(persecutor)改變為一位宣揚者(proclaimer)全是上帝福音大能帶來的改變。今天在你我的生命中,是否也有需要同樣經歷到 神改變大能的部分?

2023.07.15

2023.09.22

主日

講題:再思因信稱義的教義 經文:羅馬書一章16-17節 一、前言 二、本論 (一)什麼是因信稱義? 1、義 2、信 3、因信 4、稱義 5、因信稱義 (二)因信稱義不受歡迎的原因 1、罪人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2、由律法取向轉向神的應許 3、使徒保羅的改變 (三)從因信稱義的根基省思靈命的成長 1、與基督生命的聯結 2、歸人基督的洗 3、使罪身滅絕 4、聖靈的工作 5、同時是義人也是罪人 6、活出與悔改相稱的生活 三、結論

2023.09.29

主日

羅馬書1:18-20 詩篇 19:1-6

2024.06.28

2024.07.10

主日

題目:神的福音 經文:羅馬書1章1-4節 講員 : 黃慕仁牧師 前言、上帝創造的計畫: 一、什麼是傳福音? 二、傳福音的態度: 三、傳福音的果效: 四、可以不傳福音嗎? 結語、基督徒的終極任務:

2024.09.22

主日

一、我們傳的是 _____的福音 二、我們傳的是 _____的福音 三、我們傳的是 _____的福音 個人思想及小組討論題綱 1. 今天的信息,讓我對福音的內容,有什麼更深的認識? 2. 福音帶給我怎樣的改變?今天的信息給我什麼提醒或幫助? 3. 我們傳揚福音的動力是什麼?我可以為別人得著福音採取什麼行動?

2024.10.25

主日

講題: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 經文:使徒行傳17:22-25 22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23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著『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24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25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甚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 1.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正面解釋為敬虔,負面解釋為迷信 2.遇見一座壇,上面寫著『未識之神』,敬虔的心態,謹慎的對待,或是迷信,輕易相信 3.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傳福音的真道,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 4.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5.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甚麼, 6.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

2024.12.07

主日

題目:神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 經文:使徒行傳17章26-29節 26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本有古卷作血脈》,住在全地上,並且豫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27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28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29我們既是神所生的,就不當以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 大綱: 1. 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1:18) 2. 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創1:11 3. 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例如,唐,宋,元,明,清,的中國,和歐洲大陸希臘,羅馬 4. 他到底怎麼說呢?他說: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裏,在你心裏-(就是我們所傳信主的道。) 5.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6. 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神)。 7. 我們既是神所生的,就可以因揣摩,而得以認識神的永能和神性

2025.01.04

主日

講題: 耶穌的環保學 經文: 羅馬書1章20節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大風吹 小風吹 分組 按摩 分享聖經中的環保 1.五餅二魚 2.休耕(地的安息年) 3山水大地的聖經節 申命記28:12耶和華必為你開天上的府庫,按時降雨在你的地上。 牛頓室友的故事 加州大火/土石流 代下7:14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 東非 坦尚尼亞 愛護動物 大使命 太28:19-20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每件事都要遵守,愛地球,管理好。人就認出你是小基督。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2025.02.23

主日

講題:福音的真理 經文:加拉太書2章1-5節 1過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並帶著提多同去。2我是奉啟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傳的福音對弟兄們陳說;卻是背地裏對那有名望之人說的,惟恐我現在,或是從前,徒然奔跑。3但與我同去的提多,雖是希臘人,也沒有勉強他受割禮;4因為有偷著引進來的假弟兄,私下窺探我們在基督耶穌裏的自由,要叫我們作奴僕。5我們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沒有容讓順服他們,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們中間。 大綱: 1.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罗马1:1) 2. (神)既然樂意將他兒子啟示在我心裏,叫我把他傳在外邦人中 (加1:16) 3. (福音是)基督照我們父神的旨意,為我們的罪捨己,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加1:4) 4.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基督说的话,圣经里所有有关弥赛亚的话)來的。(罗马10:17) 5. 信耶稣,得永生(福音),惟独因信称义(福音的真理),五个惟独,耶稣是真人也是真神 6.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12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1) 7. 保罗没有片刻容让顺服假弟兄,假使徒,假教师,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们中间。

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