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

馬可福音10:46-52 46.到了耶利哥;耶穌同門徒並許多人出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瞎子,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 47.他聽見是拿撒勒的耶穌,就喊著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 48.有許多人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大聲喊著說:大衛的子孫哪,可憐我吧! 49.耶穌就站住,說:叫過他來。他們就叫那瞎子,對他說:放心,起來!他叫你啦。 50.瞎子就丟下衣服,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裡。 51.耶穌說:要我為你做什麼﹖瞎子說:拉波尼(就是夫子),我要能看見。 52.耶穌說: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

2019.10.03

主日

耶穌所面對的 一.必死的任務 二.耶穌被綑綁 三.耶穌被辱打

2019.12.01

主日

前言: Q.你是為什麼而活? 偏差的認知: 1. 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少年官的信仰模式(馬可福音10:17-30) 1.願為主付代價 2.心中_________ 3.自我感覺_______ 二、主耶穌提出的挑戰 「___________」-耶穌在幫少年人的信仰定位 我們想要「______」,耶穌卻說:「__________________」 Q.耶穌挑戰什麼?(亞伯拉罕、約書亞、猶大…) =>__________________ 三、主耶穌要告訴我們什麼?(V.29-30) 基督信仰對付的是上帝跟我們______的爭奪戰 而耶穌才是我們人生的唯一_______ 1. _____________不是耶穌的愛 2.屬世的財寶可以_______爲天上的財寶 3.「______」我就做我最喜歡的事 4.在今世得百倍,____________,決定了你的報答 四、少年官為何會失敗? 問永生:知道叫做________,擁有卻要透過__________ 付代價卻是_________________,能力來自________ 耶穌挑戰我們________,不是挑戰我們__________ (彼得) 五、門徒訓練的內涵:來跟從我! 門徒訓練:就是訓練________的能力 門徒訓練:就是______________烙印,是______________的結果。(徒5:41-42) 結論 加拉太書2:20 腓立比書3:12-14

2020.03.13

主日

前言-所有基督徒都應該問:上帝啊!我應該如何為你而活? 偏差的認知: 1. 門都沒有、2. 安啦!3.無關 一、一個尋求幸福的少年官(可10:17-22) Q.我當作什麼事�,才能承受永生? 我已經擁有了...我已經守了...我已經做了...我已經很努力了... 你缺的�不是這個世界能給你的! 我們的心不得安寧, 直到我們安息在祢裡面。 二、人人都在極力追求幸福 。�(可10:18b-20、傳20-11) 三、能存到永恆的才是真幸福。�(可10:17-18a、傳3:10-12 四、 耶穌 是通往永恆幸福的唯一道路(可10:21-22) 放下你的努力,放下你以為自己可以幫助自己的,來,跟從我! 不是他擁有財富,是財富擁有了他。 結論:對耶穌宣告說:你擁有我所有的一切!(可8:34-37) 惟有耶穌

2020.05.26

主日

前言-所有基督徒都應該問: 上帝啊!我應該如何為你而活? 偏差的認知: 1. 門都沒有、2. 安啦!3.無關 一、一個尋求幸福的少年官(可10:17-22) Q.我當作什麼事�,才能承受永生? 我已經擁有了...我已經守了...我已經做了...我已經很努力了... 你缺的�不是這個世界能給你的! 我們的心不得安寧, 直到我們安息在祢裡面。 二、人人都在極力追求幸福 。�(可10:18b-20、傳20-11) 三、能存到永恆的才是真幸福。�(可10:17-18a、傳3:10-12 四、 耶穌 是通往永恆幸福的唯一道路(可10:21-22) 放下你的努力,放下你以為自己可以幫助自己的,來,跟從我! 不是他擁有財富,是財富擁有了他。 結論:對耶穌宣告說:你擁有我所有的一切!(可8:34-37) 惟有耶穌

2020.05.26

主日

【彼得前書 2:9】 唯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因為是天父的安排所以我們服侍 因為是操練同坐王所以我們服侍 因為是有效的投資所以我們服侍

2020.11.23

主日

山是什麼? 大山與使命有何關係? 兩大關鍵: 在神裡面的信心-以”神是誰”為基礎 信心的宣告-以”神要做什麼”為依歸

2020.12.06

主日

2021信仰中心 群起挺進 作主門徒 你在何處造成了影響? 你影響的範圍有多大? 你覺得自群起挺進 作主門徒己是影響嗎?

2021.01.11

主日

講題:三代門徒(馬可福音十:13~16,以弗所書四:11~13) 兒童主日學 本主日是主日學事工紀念奉獻主日;主日學事工對台灣教會來說,是指禮拜天在教會裡的兒童宗教教育事工,對象也是兒童、孩子們;主日學事工的起源,一開始是從英國一位牧師,禮拜天在社區裡望見一群,父母還得外出工作,流連在外遊蕩的孩子們,他就聚集他們一起唱詩歌又聽聖經故事,也就是主日學事工開始時,室外就是教室,也就是野外主日學;慢慢的,也形成教會成員下一代宗教信仰培育的主日學事工,隨著時代轉變,家庭孩子多的時候,每個家庭都有10個上下的小孩,當時我還是神學院就讀的神學生時,台南市的教會,主日學合班時竟然有將近200個兒童,光是唱詩歌時的歌聲,都快把禮拜堂的屋頂掀開,孩子真的很多,青年團契的TKC的人數自然很多;但台灣或世界許多文明國家少子化政策實施後,人們生活型態改變許多,比起早期農業社會經濟貧困,到改變為雙薪家庭與生活費所需增多,加上國家實施少子化政策與教會內聚的文化種種因素,至今的教會普遍兒童主日學平均有100人聚會,小孩8個,300人聚會的教會,兒童小孩也不超過30~40人之間,大部份的教會兒童主日學的人是個位數,周六各種兒童事工,是進不了禮拜日的聚會,主日的主日學一般就只設定會友的小孩,因此大部份的教會,當然無法延伸宣教的範圍在教會以外,因此兒童主日學的事工,確實一代不如一代,這是我們深感必須深思且盡快起步,積極開拓宣教的策略,擴展我們傳福音撒種也收成的期待;聖靈的工作,卻讓我們教會,這四年多來可以迎接許多的兒童、青少年,為他們提供生命可以改變,且能更豐盛的機會,而且我們也希望這恩典不是一代,而是世世代代到千代。 一代?三代?世世代代或是千代? 台灣俗語說:「好額(富有)不過三代」,信仰呢?我們卻看見歐美的教會沒落,我們當中許多人的家庭,只有一個人,或是夫婦倆,有些外出,有些已是不同信仰;台灣教會的兒童、青少年、大專事工,愈來愈沒落人數稀少,但整體教會是否有意識到?如果內聚型的教會文化持續,早晚歐美,特別是歐洲英國的教會沒落沒人現象,會在台灣出現,目前許多原住民的教會已是如此,這不是值得我們要更加警惕與被提醒。 事實上帝的祝福,本到是千代的啊!我們看亞伯拉罕被呼召時,上帝應許他:「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創十二:1~2),亞伯拉罕的祝福也隨著以撒、雅各一直到代代;特別上帝不斷的告知祂的子民,應許祂的賜福,那是到「千代」,如聖經說:「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申五:10),「所以,你要知道耶和華─你的上帝,祂是上帝,是信實的上帝;向愛祂、守祂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申七:9)。「千代」是上帝的應許也是上帝允許的賜福,問題是為何我們在世上,總看見人們就如台灣俗語說:「好額(富有)不過三代」?基督信仰更是,一代延續一代中,大部份總是遺失或消失呢?另外聖經也提到上主的恩典及延續,是世世代代的,祂不斷的提醒不斷的提起,因為人很容易就不過三代,甚至不過一代,就斷絕了與上帝的約,上帝曾應許:「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上帝。」(創十七:7),「祂憐憫敬畏祂的人,直到世世代代。」(路一: 50)。這也是當我再次思考兒童、青少年事工時,擁有更大盼望的地方,因上帝的應許是世世代代到千代,永遠不變真理的應許。從這也提醒今日的教會,應重新整理我們宣教的方向與腳步。聖經說:「但願祂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弗三:21)。 專以地上的事為念? 基督教會在普世地區,已有二千多年,在台灣也有一五六年,但福音依然未能完全傳遍,我們很清楚,仍有許許多多的人仍舊在等待得救,但多數教會內聚化後,已「專以地上的事為念」;以這方向來看,今日主日學宗教教育,主要是引導我們下一代,或我們的兒童時期開始,一開始就讓他們能聽到靈魂得救的福音。這讓我們想起耶穌曾在馬大、馬利亞兩姐妹家被接待的一段故事(路十:38~42):故事指出人在世上忙忙碌碌時,就如同馬大一般,是要認真且好好的活著並沒有錯,但忙到忽略自己靈魂的得救,不能以天上的事為念,即那不能被奪去「上好的福份」時,那就是大錯特錯,就是白走一趟人生之路,而且人生是無法回頭,過去的將不再有機會。如同如此,你身為父母身為聽過福音的人,或你是基督徒的後代,你會為任何可能的因素,自身或下一代拋棄這「上好的福份」嗎? 三代門徒觀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可十:15),論到這段聖經,也是傳統與改變的對立,耶穌的時代成為上帝國的人,必須經由宗教律法,必須是有作為的人,但耶穌卻說:「進天國若不像小孩,斷不能進去。」,小孩一般看起來像不懂信仰,看起來像不成熟,但他們如果沒受成人社會的影響,他們的性情是可以全然的依靠,小孩也代表是「最小也是末後的」角色,如果連小孩都有資格,我們不阻礙小孩,他們好像似懂非懂,卻能全然接受;同樣我們也不會阻礙任何依靠上帝信耶穌的人;近來本宗教會的福音事工更加積極時,難免讓我們會積極思考信主的門檻標準,教會是否訂定的比耶穌自己的門檻更高呢﹖我們最常說的就是:「小孩子不懂或還不夠成熟、他們還會變化!」,卻也因此錯過他們最能謙卑、全然依靠的時機,因此耶穌特別交待,不要禁止他們,已經有本宗的教會,小會議決將陪餐會員的洗禮年齡訂定在12歲。要承受上帝的國,這人所需要的是,當自己一無所有時能重生開始新生:「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約三:3),「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彼前二:2)。 今天我們看見這麼多的兒童、青少年在教會裡,這是上帝所行的神蹟,聖靈自己帶領這些小孩到主的面前,他們可能不是出自你現在的家的一位成員;他們可能不是我們所謂基督家庭的第一代、第二代;但他們是主的小孩,不要禁止他們,不要輕看他們,不要排斥他們,不要認為他們會打擾到我們;當他們聽到福音時,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時,他們也會承受上帝的國。 如果我們有許多機會傳福音、生門徒(搶救靈魂受洗重生),養門徒(成為會生門徒的門徒)的榜樣或這種三代門徒的文化,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看見三代門徒在我們的肢體之中產生。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上帝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可十:14b),如果由重生後的門徒,再進入一個會生門徒養門徒的三代門徒教會文化,我們就不擔心,有一天台灣的教會成為如同英國教會,不會雖然有很壯觀、美侖美奐、可做許多人的禮拜堂,卻成為沒人作禮拜,或者是必須賣掉禮拜堂成為商店或夜間俱樂部慘況﹖還是每遇像教會沒兒童主日學的人數時,都推給是因為現在少子化的不該理由;但今日在我們外頭,仍然可以看見許多兒童、青少年,今天你眼前看見的這些孩子們,都那麼可愛單純又充滿未來的希望不是嗎﹖我們迫切祈求上帝,讓他們每一個人的生命,因聽見基督福音、遇見上帝,而接受耶穌為救主,讓生命因而重生且有重大改變的機會,更期待他們也可成為一個「三代門徒」。 傳承信仰的內涵 今天第二處聖經說:「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1~12),教會是信耶穌得救的人所組成的團契,也是基督的身體,而身體的各肢體就是基督的門徒,而這門徒的內涵只有一項使命,就是執行耶穌基督的大使命─傳福音。雖然隨著教會的成立,門徒有如同保羅所說,各種不同的角色、宗派教職,但統稱都是「基督的門徒」。因此第一代的門徒就是要成為未來門徒的榜樣,會生門徒會養門徒的三代門徒,就成為門徒學習、領受、聽見、看見的對象。也要成為門徒的師傅:「你看我做、我帶你做、你做我看。」但第一代門徒也要認識自己的有限與軟弱,需要藉聖靈超越有限的性格,如果門徒有能力,也是靠著聖靈領受來的能力。 第二代的門徒,一定是參與傳福音的成員,在我們教會就是幸福小組的福長同工;初代教會的門徒,曾因信仰被逼迫,也曾因此被公審,甚至生命遭受威脅,但聖經說:「他們離開公會,心裡歡喜,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他們就每日在殿裡,在家裡,不住的教訓人,傳耶穌是基督。」(徒五:41~42),初代教會的門徒成為傳福音的榜樣,雖受逼迫分散,聖經說:「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徒八:4),他們都是處在因信耶穌而被逼迫且分散的人,他們不但沒放棄或隱藏起來,反而成為傳福音、生門徒,養門徒的三代門徒,就是門徒的榜樣;如果今日的教會,不再建立如此的傳福音文化,如何讓初信的第一代的門徒,有學習的榜樣?或是能實踐信仰的平台﹖ 從無到有的實踐傳福音平台確實不容易,五年前,開始有第一代門徒要產生前,聽見有些人說:「看以後就知道」,意思是這些人是否會落戶,但感謝上帝,除了只要受洗重生,門徒就百分百落在上帝的生命冊裡,從沒有傳福音文化的現況下,五年來,我們已建立傳福音的實踐平台,也有第二代的門徒產生,而且我們正努力,在基督肢體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同樣都在建立基督的身體。 擁有生命且活著的門徒 先知以西結,曾經歷上帝的靈在他身上後,他看見的異象,即枯骨、沒生命的骸骨,因得到上帝的氣息後,他們活了。(結卅七:1~10),本中會轄內的水林教會,將近有50年一直無法成長,它正位於鄉的行政中心,前面是國小與國中及鄉公所、市場。15年前8個會友,今日近100人聚會,如同從沒生命的枯骨,如今卻成為有生命的門徒。如果一個第一代會生門徒的門徒,同時也會養門徒的門徒,建立三代門徒文化的教會,一定看得見它的復興、增長與榮耀上帝的神蹟奇事。 結語: 主日學事工奉獻主日,又再次面對眾教會兒童稀少、青少年稀少、青年稀少的事實,擔心未來眾教會,可能會陷於如歐美教會的沒落,但如果從兒童事工開始,眾教會仍必須走向外面去找尋兒童、青少年,讓他們因福音成為基督門徒,除了讓他們靈魂得救,讓他們生命建立核心價值,可以一生擁有豐盛的生命,生活在教會藉由聖靈帶領的方向中,也必須把握給予他們更多門徒學習的機會,他們需要更多會生門徒、養門徒的對象為榜樣,他們需要有實踐傳福音的平台(幸福小組),他們能有因傳福音而經歷神蹟奇事的恩典經歷,未來可以成為一個「三代門徒」。

2020.10.17

主日

◆講員–朱理華 牧師 ◆主題–從看不見到看見 ◆主題經文–馬可福音 10:46-52 一、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 1. 不顧一切呼喊耶穌 2. 眼睛雖瞎心卻明亮 二、拉波尼,我要能看見! 1. 信心的呼喊 2. 巴底買的選擇 三、就在路上跟隨耶穌! 1. 因著信心瞎眼得開 2. 義無反顧跟隨耶穌 四、學習巴底買的信心! 1. 巴底買心眼明亮 2. 巴底買信心堅定 ✜✜✜✜✜✜✜ ✟看見神同在基督教會✟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odWithUsTW/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godwithustw ↬Telegram:https://t.me/godwithustw

2021.02.21

主日

奉主的聖名 2021年的宣告 2021是醫治修復重建的榮耀年 陳芳枝阿姨的見證 婚筵(約翰福音第2章1-11節) 精彩的人生從「遇見耶穌」開始!

2021.02.19

主日

教會的事奉,只有一個目的 就是使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生命對了~服事的路才會寬廣 生命對了~服事才會甘心樂意 生命對了~服事才不會比較 生命對了~服事才不會容易受傷

2021.09.07

主日

【講道】耶穌為小孩禱告 【經文】馬可福音10章13-16節 【金句】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馬可福音10章15節)

2021.09.26

主日

前言 一、離婚可不可以 二、阻擋孩子來到耶穌面前 三、耶穌惱怒的原因 結論

2021.10.01

主日

日期:2021年10月3日 講題:一生一世之約 講員:何宗信長老 講道大綱: (一) 今天面對家庭的挑戰,更多夫婦選擇離婚來處理問題。 (二) 聖經對婚姻的教導 - 耶穌的指示 (太19:4-6)(可10:11-12) - 保羅的詮釋 (林前7:39)(林前7:10-11) - 摩西其他准許離婚的理由 (出21:10-11)(申21:11-14) (三) 如何維持美好婚姻關係? - 基督徒的另一個「一生一世之約」 (弗5:31-32) - 信徒如何守護這約? ‧立約前之預備 ‧立約後之生活(存感恩謙卑的心,每天的溝通、定期的紀念及慶祝) - 對維持美好婚姻關係的啟示

2021.10.03

主日

前 言 一、與人親近的福音 二、無力之人的福音 三、為人祝福的福音 結 語

2021.10.04

主日

大綱: 一、你是誰,比你做什麼還重要。 二、買錯最貴! 三、因為祂值得。

2021.10.17

主日

一、把握住機會 心眼被打開 二、不受別人影響的信心 三、丟掉外衣的信心 結論

2021.10.24

主日

壹、引 言〜 貳、背 景〜 參、本文:『抓住機會』 一、最後的機會 二、恩典的機會 三、侍奉的機會 肆、結 論〜

2021.11.06

主日

馬可福音是四福音書中篇幅最短的福音,照理來說裡面的記載是要重點式,不重複,多樣性地的記載耶穌的事蹟,可是在馬可福音書裡,卻記載了2個盲人得醫治,第一次是在馬可福音第八章,耶穌在伯賽大醫治了一個盲人,然後到今天看的第10章經文,耶穌醫治另一個盲人。 一、 求偉大的門徒與求看見的瞎子 因為我們看聖經常常是一段一段的讀,甚至是一星期只聽牧師分享經文的那一段,所以有時候我們會忽略一些細節,像是這兩段醫治盲人的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其實當醫治伯賽大的盲人後,彼得就宣認耶穌是基督,然後耶穌繼續行醫治、三次預言自己的受難,繼續教導門徒。可是門徒在做什麼? 其實他們一直在爭權,從討論誰最偉大,到誰要坐在耶穌的右邊,可是耶穌在這段期間裡面三次提醒,耶穌來是要受難的,不是要當君王的,還提醒門徒,要回轉向孩子一樣單純,若是肢體犯罪了是要砍掉,若是錢財阻擋你跟隨主,也要捨棄,最後耶穌在要進入耶路撒冷城完成他的任務前,明白的告訴門徒,誰要居首,誰就得做大眾的奴僕。 耶穌對門徒和巴底買都提出了相同問題:「你要我為你做甚麼?」,但是耶穌給他們不同的回應;雅各與約翰渴望在即將來臨的天國中獲得高位,但耶穌不應允他們,反而說他們要服事眾人,可是耶穌的恩典在巴底買說出要看見後,卻馬上醫治了他。在這兩個盲人的故事之間,在門徒爭權的過程中,馬可其實是要帶出一個強烈的對比,告訴讀者們,有時候明眼人是瞎的,看不清神真正的用意,反而是眼瞎的人,可以看出神的大能。門徒自認為眼目明亮,可是卻眼瞎看不清耶穌真正的用意,而瞎子巴底買反倒看見了真光,得了醫治的應允。 二、 瞎子巴底買的信心行為 1.呼喊大衛的子孫 我們看描寫巴底買得醫治重見光明的過程。巴底買聽見耶穌來到,他應該聽過耶穌的事蹟,曾經治好其他的瞎子。就大聲叫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大衛的子孫,以色列人相信這是彌賽亞的名號,代表巴底買相信,耶穌是要來拯救以色列的彌賽亞。正如聖經上所說的「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羅 10:13),他就呼求主的名字,且在別人攔阻他的時候,越大聲呼求主。 2.拋去攔阻(扔掉外衣、跳起來、走到耶穌面前) 猶太人是特別重視外衣的,外衣是身分地位與尊嚴的代表,所以路加福音裡的浪子回頭時,他的父親給他披上外衣,就是要告訴別人,這個孩子也是主人的身分了。而像巴底買這樣的乞丐,外衣可能是他所擁有的一切,是最寶貴的。當他遇見主,本來最重要的東西卻已經變得不重要了,反而變成攔阻。我們跟隨主、順服主,會有許多的攔阻,許多的人事物,許多的錢財與世上的憂慮,成了信主道路上的荊棘,使我們不敢跟隨主、順服主。我們抓著自己的安全感,卻失去了耶穌成為我們的至寶,我們不懂得放棄次好的,為要得到最好的。 另外他跳起來的動作,走的耶穌面前的描述,其實對盲人是很大的挑戰,因為他們看不見周圍的環境,所以除非他們在一個非常熟悉的環境中,他們才能行動自如,但巴底買在眾人之中,他甚至不知道耶穌確切的地點,但他卻用跳的起來,走向耶穌,代表他不顧危險,全然的信任耶穌。 希伯來書說12:1:「既然我們有這麼多見證人,像雲彩一樣圍繞著我們,就應該排除一切的障礙和跟我們糾纏不休的罪,堅忍地奔跑我們前面的路程。」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一些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和重擔,若不放下,很難往前奔跑。就像是落在荊棘裡的種子,因有思慮、錢財、宴樂,纏累著而結不出成熟的子粒。 3.最根本的需求 巴底買提出的需求,不是要錢、不是要食物,而是要能看見,他不是好高騖遠,不是要權利、地位,而是要成為神的百姓,一個身為人的基本需求,因為當時殘疾人根本不能接近聖殿敬拜神。 其實我們人生中會碰到很多問題、困難,而生命中最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就會衍生出其他的問題、困難,但人們往往只看見衍生出的問題。所以如果他向耶穌討錢或食物,那滿足了這一頓,那麼下一餐在哪?因為眼不能看見,這些是他落入困境的根本問題。也因為巴底買相信耶穌是拯救以色列的救主,所以他大膽地提出要看見,這個超乎常人所能做的回應,因此他得了醫治。 三、 能做什麼? 最後回到耶穌的身上,耶穌聽見巴底買的呼求,就站住,叫他過來,還進一步問:「你要我為你做什麼?」。在馬太福音的經文中,還加了一句耶穌動了惻隱之心,耶穌不會輕看我們,祂若接納一個瞎眼的乞丐,也會接納我們。 耶穌要確認這位盲人對他的信心到什麼程度,想從他那裡得到的是什麼?是食物、金錢還是醫治?因為後者是除了上帝之外,無人能做到的。耶穌這樣問他,是要他自己親口講出自己的需要。有些人會覺得明明上帝都知道我心裏想的,我為什麼還要禱告再說一遍?如果這樣,那所有的禱告全都不用,反正神都清楚我們心裏在想什麼。因為禱告的重點,不是滿足我們的需要,而是培養我們謙卑求告神,緊緊抓住神,捨己順服神的態度。 因此盲人說:「我要能看見。」看見與沒有看見,有時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譬如你的鑰匙一進門後就隨手放在桌上,可是要出門時,卻怎麼樣也找不到,即使眼睛掃視過桌子好幾次,卻「看不見」鑰匙,因為你的「心裡」沒有看見、沒有相信鑰匙是會被放在桌上,就「視而不見」。 所以最後 耶穌說:「你的信心治好了你。」這個信心是因為巴底買雖看不見,只因聽到人家說這是「拿撒勒人耶穌」,他就相信耶穌是大衛的子孫,這是何等寶貴的信心;耶穌復活後,門徒多馬說:「如果我沒有摸到、沒有親眼看到,我就不相信。」耶穌對多馬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這個盲人正是沒有看見就信的。其實今天每一個基督徒都是沒有看見就信的了,因耶穌不在我們身邊,我們看不到祂。所以耶穌在今天給我們的教導是,祂能為我們做的,就是給我們這樣的信心,是能超越眼見,敢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來到耶穌面前相信祂,成為祂的百姓。不要像當時的門徒只是跟隨耶穌,只求權力、身分,卻看不清耶穌的救恩,而當門徒真正看見耶穌從死裡復活後,才真正張開了屬靈的眼睛。所以透過兩個盲人得救的記載,告訴我們要憑著信心,我們要向巴比買一樣看見耶穌的大能,就成為真正跟隨主的門徒。

2021.12.18

主日

創1:27-28、啟5:10、可10:44

2021.12.20

主日

講題:有捨才有得 講員:李錦棠校長 經文:可10:17-31

2022.03.06

主日

講題:《當盡心、盡性、盡力愛主你的神》 經文:申 6:5、路 10:25-28、可 10:17-22

2021.07.25

主日

講題:真材實料的祝福 講員:鍾靄聆傳道 經文:可10:13-16 講道大綱: (一) 將「真材實材的祝福」帶進家庭 (神願意祝福我們的下一代) (v13,16) (二) 將「真材實料的祝福」帶進生命 (神願意我們得著神國的祝福) (v13-15)

2022.05.08

主日

***耶穌說:要我為你做什麼?*** 一、思想 箴言二十三7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 二、夢想 使徒行傳二17神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做異夢。 三、相信 馬可福音九23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四、宣告 羅馬書十8他說: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裡,在你心裡。(就是我們所傳信主的道。)10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

2022.05.28

主日

主日證道:晏子年牧師 主題:祝福的禱告 經文:可10:13-16

2022.10.30

主日

妻子若離棄丈夫另嫁,也是犯姦淫了。

2023.02.28

主日

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

2023.03.01

主日

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

2023.03.02

主日

耶穌說: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

2023.03.02

主日

證道題目:經歷神蹟四部曲 經 文:馬可福音10:46-52.

2023.04.26

主日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這就夠了!」 尋求長宣過程中,我的撇下是什麼? 物質的撇棄 情感的撇下

2023.05.21

主日

約翰福音3:16-17;馬可福音10:45

2023.06.18

2023.08.18

主日

一、一個特別的年輕人 二、人生大哉問 1.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2. 哪一種人生值得我投入? 三、生命中還少一件事(one thing you still lack ) 四、結論 個人思想及小組討論題綱: 1. 我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哪一種人生真正值得我投入? 2. 我的生命中還少一件事是什麼? 3. 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歡歡喜喜地跟隨主?還是憂憂愁愁地走了?

2023.09.16

主日

馬可福音10:17-27

2023.11.11

主日

耶穌預告將受難 門徒為何不明白 關鍵解答在於心

2024.02.12

主日

馬可福音 10:35-45

2024.06.29

2025.01.03

主日

馬可福音10:17-22, 腓立比書 2:4-11

2025.01.11

主日

講題:夢幻小組 講員:何宗信長老 日期:2025年2月16日 講道大綱: (一) 聖經中的夢幻小組 (徒9:36-42) - 多加與眾寡婦之小組 (可10:45) - 小組邀請彼得行神蹟的結果 (二) 教會的夢幻小組 - 組員的不同角色 - 用愛心彼此服侍,使組員被建立 (加5:13) - 實踐夢幻小組之挑戰 (弗4:1-3)

2025.02.17

主日

巴色会亚庇中文堂线上主日崇拜(直播) 日期:23.03.2025 主题:我要看见 经文:马可福音 10:46-52 讲员:何国姬牧师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