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20年1月1日 讀經:詩1:1-6

回應:詩1:1-2「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這二節經文告訴我們四件很重要的事,哪四件事呢?(一)不從惡人的計謀:這裡的「惡人」指作惡多端的人,專門與神為敵的人;這樣人的「籌算、策劃」等計謀絕不可參與,與這樣人相處時絕不妥協,也不採納他們的作法,否則會惹火上身。(二)不站罪人的道路:這裡的「罪人」指常偏離正道,習以為常的人;像這樣罪人的生活模式,屬神的兒女絕不要去學習,否則你最終也會跟他一樣偏離正道。(三)不坐褻慢人的座位:這裡的「褻慢人」指他們心高氣傲,自以為是,既不遵循神的教訓,也不聽人的勸誡,對走正途行義路的人常一味冷嘲熱諷;屬神的兒女與像這樣的人在一起,久了之後,你也會跟他們一樣會離棄神,最終淪為撒但的獵物。(四)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屬神的兒女有一件事一定要確實遵守,就是單單愛慕神的話,喜歡領受神話語中的教導,且浸泡在神話語中,隨時隨地不分日夜都要來思想神的話。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是2020年第一天,我們可以一起來恭讀詩篇第一篇,這是何等美好及蒙福的事,神要透過這篇詩內容提醒及祝福我們,有三種人(惡人、罪人、褻慢人)千萬不要學習他們的思想及作為;此外,有一種人「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是我們要積極去學習的功課。在新年第一天盼望給自己一個機會,向神立約「我要每天讀經、禱告、親近神」作個天父的好兒女。(王牧師)


靈修教材: 詩篇 靈修心得筆記
兩種人生

詩篇一
第一篇描述兩種人生:
一為有福的人生(v.1-3)以樹為喻。
二為有禍的人生(v.4-6)以糠粃為喻。
怎樣才可以得到有「福」的生命呢?
必須有以下五個條件:
1. 不從惡人的計謀
(不從原文作不行)
2. 不站罪人的道路
3. 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4. 喜愛耶和華的律法
5. 晝夜思想耶和華的律法
怎樣才有「樹」一般的人生:
*有生命---能在各方面長進,不像死的糠粃。
*有葉子---「葉子也不枯乾」,葉子是人最先看到的部份。這是指有美好的見證和行為。
*有果子---「按時候結果子」,樹的功用就有結果子,所以信徒也必像樹結出屬靈的果子來。
*是有用的---樹的果子可作食物,木材也可作各種家具和器皿,信徒也是如此,可使人得飽足。
*是成功的---「盡都順利」原文譯作成功,所以信徒無論作甚麼,只要合乎神旨意,都必成功。
>「糠粃」人生的結局:
①沒有生命---是皮毛、非實質。惡人的人生是沒有屬靈生命的。
②沒有重量---被風吹散,人生無實質和沒有意義。
③沒有用處---惡人像糠粃白佔地土、枉渡一生。
④沒有好結局---惡人的終結是永遠被焚燒,卻必滅亡。

祈禱:求主給我有樹的人生,結滿屬靈的果子,去榮耀父神。惟喜愛晝夜思想神的律法,又比較善惡的人不同的結局。


靈修教材: 詩篇
抉擇與結果

閱讀: 詩篇1篇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7-9章;約翰福音6章22-44節

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詩篇1篇6節

有一次,我們在行走山路時,沒有電話網路服務,也沒有山路地圖,只能憑著記憶,按照貼在山徑起點的地圖上所標示的路徑行走。一個多小時後,我們終於從森林走到停車場。然而因選錯了一條岔路,我們多繞了將近一公里的遠路。

人生有時也是如此,我們不但要知道一件事是對或錯,更要知道它會帶來怎樣的結果。詩篇1篇比較義人與惡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義人是指愛上帝的人;凡與愛上帝的人作對的,便是惡人。義人像一棵大樹昌盛繁茂,但惡人卻像糠秕被風吹散(3-4節)。這首詩篇反映茂盛的真正面貌,若要活出豐盛人生,就要倚靠上帝得著更新與生命。

我們如何成為義人呢?詩篇1篇提醒我們,其中一件事是脫離具有破壞力的關係和不良的習慣,並且喜愛上帝的教導(2節)。最終,我們的豐盛乃源自於上帝的看顧:「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6節)

期盼你能將自己生命的道路全然交給上帝,由祂引領你離開舊的、沒有益處的生活,讓聖經成為一道河流滋養你的心靈深處吧!

親愛的耶穌,求祢賜給我恩典,
使我能脫離一切引我走入歧途的事。
領我到有祢同在的河流,讓祢的道滋潤我心田,
讓我忠心地結出生命的果子,以一生來榮耀祢。
你要改掉哪些惡習,遠離哪些損友呢?
你如何在日程表中預留更多讀聖經的時間呢?
作者: 裴格倫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詩篇第1篇為整卷詩篇其餘的內容確定了一個主題,即常與上帝同行的人會得到好處和福分,就是他們將繁榮昌盛(3節)。不過,這種昌盛未必是表現在物質財富或生活環境中,而是表現在他們與上帝的關係中。

詩篇第1篇告訴我們要「喜愛耶和華的律法」,並要「晝夜」思想(2節)。用來表示思想的希伯來文,意思是「喃喃低語」,也可以將其含義擴大為「一個人對自己說話」。這種思想是一種深思熟慮的思考,可說是一種研讀的行為。專心研究上帝的話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讀者能藉此學習如何將聖經應用於他們的日常生活中。

施竹俐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樹語者

閱讀: 詩篇1篇 | 全年讀經進度: 耶利米書30-31章﹔腓利門書1章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詩篇1篇3節
有人將托尼·里努多(Tony Rinaudo)稱為「樹語者」,其實他是澳洲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的植樹者。身為一位宣教士兼農學家,他投入三十年的努力,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薩赫勒區域,防止森林濫伐,藉此傳揚耶穌的福音。

里努多知道生長不良的灌木實際上是進入睡眠狀態,因此他開始修剪、照料和澆灌這些樹。他的工作啟發了成千上萬的農民,藉著重新修復他們附近的森林,改善土壤侵蝕的情況,拯救了他們日益枯竭的農田。例如尼日的農民們就因此受益,農作物和收入翻了一倍,現在每年能供應食物給額外的250萬人。

在約翰福音15章,那位農業的創造者耶穌也指出一個類似的農業策略,祂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祂就剪去;凡結果子的,祂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1-2節)

若缺乏上帝每日的照料,我們的心靈將會枯乾貧瘠。相反地,我們若喜愛祂的律法且日夜思想,就會「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葉子也不枯乾」,凡我們所做的盡都順利(詩篇1篇3節)。在上帝裡面扎根,蒙祂的修剪,我們就能復甦和茂盛,常保青綠!

你在哪方面正受到上帝的修剪和澆灌?你怎麼知道呢?
你要怎麼做才會喜愛上帝的話語呢?
上帝啊,祢是栽種的園丁,我將自己枯竭的枝葉交由祢
修剪灌溉,求祢使我乾枯的枝子能在祢裡面變得青翠繁茂。
作者: 雷翠霞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詩篇1篇1節使用了兩種文學手法:綜合平行句和三行句。在綜合平行句中,第二句重申或加強第一句的重點。三行句則是連續使用三個平行的短語或詞句。

詩篇一開始,就使用三個句子(三行句)以重申強調的手法(綜合平行句),描述有福的人不會做的事:他「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也「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此處的「從」表示與他們有關聯,但沒有像「站」或「坐」那麽親密。「褻慢人」列在最後,因為這種人不僅自己行惡,而且嘲笑那些追求公義的人。

相比之下,第2節描述的是有福的人會做些什麽:他們喜愛上帝的律法,並且晝夜思想。「晝夜」一詞描述的是全部的時間,除了上帝的教導之外,有福的人不會被其他的事佔據思緒。

韓傑盛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樹語者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詩篇1篇3節

有人將托尼·里努多(Tony Rinaudo)稱為「樹語者」,其實他是澳洲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的植樹者。身為一位宣教士兼農學家,他投入三十年的努力,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薩赫勒區域,防止森林濫伐,藉此傳揚耶穌的福音。

里努多知道生長不良的灌木實際上是進入睡眠狀態,因此他開始修剪、照料和澆灌這些樹。他的工作啟發了成千上萬的農民,藉著重新修復他們附近的森林,改善土壤侵蝕的情況,拯救了他們日益枯竭的農田。例如尼日的農民們就因此受益,農作物和收入翻了一倍,現在每年能供應食物給額外的250萬人。

在約翰福音15章,那位農業的創造者耶穌也指出一個類似的農業策略,祂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祂就剪去;凡結果子的,祂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1-2節)

若缺乏上帝每日的照料,我們的心靈將會枯乾貧瘠。相反地,我們若喜愛祂的律法且日夜思想,就會「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葉子也不枯乾」,凡我們所做的盡都順利(詩篇1篇3節)。在上帝裡面扎根,蒙祂的修剪,我們就能復甦和茂盛,常保青綠!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上帝的指引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篇1-2節
因為銀行的疏失,美國一對夫妻發現帳戶裡多了12萬美元,於是便瘋狂購物。除了繳清所有帳單外,他們還買了休旅車、露營車和兩部越野沙灘車。當銀行發現了存款錯誤,便通知他們要歸還這筆錢。但很不幸地,這對夫妻早已花光這筆意外之財,銀行因此控告他們犯下嚴重的盜竊罪行。在出庭的時候,這名作丈夫的告訴記者:「我們聽從了錯誤的法律意見。」他們已學到一個教訓:聽從錯誤的建議(還花光不屬於自己的錢),會把人生搞得一塌糊塗。

相比之下,詩人提供的智慧建言卻能幫助我們避免搞砸自己的人生。詩人指出:那些找到真正滿足的有福之人會拒絕不遵從上帝之人的建議,不受他們的影響(詩篇1篇1節)。這些有福的人明白愚昧、不符合聖經真理的建議,會引人走向隱藏的危險,且付出極大的代價。他們「喜愛」聖經永恆不變的真理,從而受到激勵,並且全心全意地「思想」(2節)。他們明白順服上帝的指引,將帶來穩定和豐盛(3節)。

當我們做任何決定,無論是職業、金錢或關係等等,都應藉由聖經、屬靈的建議和聖靈的帶領,尋求上帝的智慧。上帝的引導是避免把人生搞砸,過滿足生活的重要關鍵!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上帝的指引

閱讀: 詩篇1篇1-3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但以理書11-12章;猶大書1章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篇1-2節
因為銀行的疏失,美國一對夫妻發現帳戶裡多了12萬美元,於是便瘋狂購物。除了繳清所有帳單外,他們還買了休旅車、露營車和兩部越野沙灘車。當銀行發現了存款錯誤,便通知他們要歸還這筆錢。但很不幸地,這對夫妻早已花光這筆意外之財,銀行因此控告他們犯下嚴重的盜竊罪行。在出庭的時候,這名作丈夫的告訴記者:「我們聽從了錯誤的法律意見。」他們已學到一個教訓:聽從錯誤的建議(還花光不屬於自己的錢),會把人生搞得一塌糊塗。

相比之下,詩人提供的智慧建言卻能幫助我們避免搞砸自己的人生。詩人指出:那些找到真正滿足的有福之人會拒絕不遵從上帝之人的建議,不受他們的影響(詩篇1篇1節)。這些有福的人明白愚昧、不符合聖經真理的建議,會引人走向隱藏的危險,且付出極大的代價。他們「喜愛」聖經永恆不變的真理,從而受到激勵,並且全心全意地「思想」(2節)。他們明白順服上帝的指引,將帶來穩定和豐盛(3節)。

當我們做任何決定,無論是職業、金錢或關係等等,都應藉由聖經、屬靈的建議和聖靈的帶領,尋求上帝的智慧。上帝的引導是避免把人生搞砸,過滿足生活的重要關鍵!

要做合上帝心意的決定,為什麼遵從聖經至關重要?
誰能給你智慧的建言?為什麼他們值得信賴?
慈愛的上帝,我為著未知的事尋求祢的指引,如住哪裡、
結婚對象、未來的工作等等,但求祢先幫助我,
讓我能在已知的事上學習順服,包括愛祢和愛人。
作者: 魏馬文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學者們通常把詩篇第1篇歸類為「智慧文學」,因為這篇詩描繪了一個理想化的人,即一個無人可以完全做得到的正直人。其目的是激發讀者,要渴望追求這種智慧的生活。與智慧的生活方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篇詩描繪的另一種景況,即「褻慢人」的生活方式(1章1節)。

在1篇2節中翻譯為「有福」的希伯來文「ashre」,其真正的含義並不容易準確體現。儘管這個字經常被譯為「有福」,但並不具有現今「祝福」的觀念。相反地,這個字表達的是一種根植於上帝的生命所帶來的豐富和喜樂,活出上帝為人類預備的那種平安。

白茉妮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活潑的真理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09/13/活潑的真理/

彼得.克羅夫特(Peter Croft)在紀念他祖父所做的事工時,寫道:「我極其希望拿起聖經的人,無論閱讀哪個版本,不但能明白這些經文,且能親身經歷聖經的真理乃是又真又活的。就像數千年前一樣,這些真理仍適用於現代、具挑戰性,又令人興奮。」彼得的祖父菲利普斯(J. B. Phillips)曾是一位負責青年事工的牧師,並在二次大戰期間將英文聖經(英王欽定本)重新釋義,好讓他教會裡的學生明白聖經活潑的真理。

正如菲利普斯的學生一樣,我們在閱讀及體會聖經真理時都會遇到困難,但未必是聖經翻譯的問題,或許是由於我們未能固定花時間研讀聖經,或缺乏適當的工具書所致。但詩篇第1篇告訴我們:「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這人便為有福!」(2節)無論我們正面對何種困境,每日默想經文能讓我們所做的「盡都順利」(3節)。

你如何看待聖經?聖經真理對於今日的生活仍然適用;對於信靠並跟隨耶穌的呼召,仍具有挑戰性;對於深入認識上帝及人的景況,仍然令人興奮。聖經像溪水一樣(3節),供應我們每日所需的養分。今日就採取行動吧!騰出時間,使用正確的工具書,並懇求上帝幫助我們能親身經歷聖經真理是又真又活的!

【思想】
你在讀經時遇到什麼困難?
你如何靜下心聆聽上帝的聲音?

【回應】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經歷祢的話語是又真又活的。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活潑的生命2021/06/01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www.notion.so/2021-06-01-1-1-6-5024146171f04595aaa384477ef1f495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EgbFTw-wmQ

二、閱讀經文
詩篇1:1~6
1:1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1:2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1:3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1:4 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
1:5 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
1:6 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申命記13~15
https://www.notion.so/06-01-13-15-6ca56552ce9849a3940c8aa795db1564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n2YSzyze4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methodist.org.tw/2021-06-01/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1/24-1/30

1/24-1/30

【守望24/7禱告城牆】
我們繼續為台灣西海岸禱告城牆的建立禱告。求主激動台中、彰化、雲林和嘉義的教會牧者們,領受異象,帶領弟兄姐妹加入守望的行列。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 台灣進入命定:突破西海岸
外邦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有口卻不能言,有眼卻不能看,有耳卻不能聽,口中也沒有氣息。造他的要和他一樣,凡靠他的也要如此。(詩135:15-18)
在台灣西海岸,廟宇林立,偶像祭壇四處可見,拜偶像深入人民生活各個層面,帶來極大的黑暗轄制,使人無法得著真正的生命。我們為此悔改,求神赦免我們製造偶像、拜偶像、倚靠偶像的罪。我們信靠虛神,自己也成了虛無,求主憐憫我們,潔淨我們,幫助我們將偶像假神從我們的心中、生活中及文化中除掉,帶領我們認識並敬拜獨一真神、賜生命的主。

2.為萬民:親友鄰舍歸主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1:2-3)
神的話能夠快活人的心,甦醒人的靈,未信主的親友鄰舍若能經常聽見神的話,終究會明白耶穌是唯一的救主,快快歸向主。一一提名,為我們的親友鄰舍來到主前,承認我們所聽所聞都是人的言語、仇敵的謊言,以致我們心地昏昧,我們神的話語來使我們甦醒過來。求主差遣基督徒來帶領我們的親友鄰舍,向他們講解聖經,更求主聖靈幫助他們敞開心來閱讀聖經,默想神的話,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多結美好的果子。

3.為政府和首長
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行仁義公平比獻祭更蒙耶和華悅納。(箴21:2-3)
a)求主救蔡英文總統及執政團隊脫離以為自己做得都對的自義,求衡量人心的主光照引導,帶領執政團隊能夠從錯誤的施政方向及政策中轉回,真正地行神所悅納的仁義公平。
b)繼續為11月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禱告,求主揀選能夠行仁義公平的人來治理各城市。

4.為疫情
群聚感染仍繼續向外擴散,商店實名制未徹底執行是原因之一。我們求主幫助台灣百姓能持續在防疫上警醒,切實遵行政府相關規定,以期達到防疫的果效。我們求主大能介入,在過年前返鄉潮之前,讓所有感染源都能及時被清理,疫情不再擴散蔓延。求主嚴密地護衛台灣的海陸空,阻斷一切病毒入境後傳染的可能路徑,救台灣居民脫離新冠病毒的攻擊。

5.為農曆過年預備禱告
以弗所書六12~13節:「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所以,要拿起 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神透過這段經文提醒屬神的兒女,於農曆春節假期前的這個時刻,我們必須向主禱告,求主讓我們可以分辨我們爭戰的對象不是我們未信主的家人,而是仇敵魔鬼,並求耶穌基督賜給我們全副軍裝,使我們在春節期間偶像祭壇林立之前,能作好整全的準備,我們的心思意念、情感意志、屬靈生命都與主有緊密的連結,就得以在春節的屬靈爭戰中站立得住,靠主得勝,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台北的今世風俗
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9-10)
貪財反映在台北城市生活的許多層面,也帶出許多罪惡來,包括拜偶像、爭鬥凶殺、淫亂、欺詐、不義、偷竊強奪……等等。求主赦免我們放不下對財利的追求和事奉,因此跟隨著今世風俗,陷入各種罪惡中。求主赦免我們沒有敬虔知足的心,常隨從心裡面不能厭足的欲求,以致輕慢神,輕看神,常常憂慮、愁苦。我們求主斷開城市中貪婪的重軛,鬆開一切金錢和物慾、情慾對人心的捆綁,求聖靈引導台北的居民能夠自由地按著神的法則賺錢和用錢,持定永生真道。

2.為台北重要產業: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簡稱政大,位於文山區,有15477位學生(2020)。政大的創校任務原為培養國家政治、管理及法學人才,其後發展為以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的國立大學,也成為亞洲及太平洋重要的智庫之一。現階段致力於推動海峽兩岸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與大陸多所大學及學術機構有合作交流協議。政大畢業校友多活躍於政商領域,特別是在政府部門中,與台大可以並駕齊驅,有「政大幫」與「台大幫」之稱。我們為政大呼求主聖靈運行,除去人文主義與黨國思維對政大師生的轄制,開啟人心明白神國的美好及治理法則。求主祝福教會在政大所建立的團契、小組、禱告祭壇及各種事工,能夠帶著突破的恩膏,得著政大的學生及教職員,讓神國的治理臨到政大,改變政大的氛圍。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菲律賓
菲律賓共和國,簡稱菲律賓,位於東南亞,是一個由7641個島嶼組成的島國國家,主要以講南島語系語言的民族所構成,總人口約1億651萬人。菲律賓因長久受西班牙統治,成為一個天主教的國家,天主教徒佔總人口的八成以上。基督徒占9%,是成長最高的宗教。求主真理的靈大大造訪菲律賓,興起基督教會來傳恩惠的福音,使神的百姓脫離偶像崇拜,歸回真道。

2.守望國際局勢
俄羅斯在烏克蘭境內和週邊地區的軍事壓力增加,歐洲和美國擔心莫斯科準備入侵烏克蘭,而美國前白宮國安顧問表示,俄國與烏克蘭的緊張局勢可能成為中國侵台的指標。求主引導俄羅斯及中國兩大強權國家領導人,棄掉任何想要發動戰爭來解決問題的打算,願意竭力追求和睦,以保區域內各國人民都能安居樂業。


靈修教材: 24/7禱告城牆烽火台
詩篇 1:1-6

敬拜詩歌:耶穌恩友(讚美 28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8y5cVG-CCo&index=3&list=RDB9u38XpHI7Q

一、安靜:神啊!是的,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二、讀經:詩篇 1:1-6
1. 重點說明
詩篇第一篇就好像整卷詩的序,呈現出其他詩的內涵。本篇開宗明義就指出一條蒙福道路的秘訣:與惡人保持距離,並且喜愛神的話語,並且晝夜思想,讓神的話充滿在他裡面,不斷被神形塑,潛移默化,進而有力量將神的道活出來。這樣的人必定有福,因為有神源源不絕的供應,與惡人的結局截然不同。
2. 鑰節: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1:2)
三、默想: 
■從第一節和第二節來看,怎樣的人是有福的人?
■義人和惡人的結果有何不同?(v.3-v.5)其原因為何?(v.6)
■栽在溪水旁的樹有何美好之處?這和「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有何關係?我把自己栽在哪裡?該如何移往溪水旁?
四、禱告:親愛的主,祢的話是我所愛慕的,幫助我常常思想祢的話,一生有祢話語的引導,行在祢的旨意中!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詩篇 1-2 篇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約伯記、詩篇)
綠洲清泉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3/02/綠洲清泉

【經文】詩篇1篇

安德與他的家人到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區遊覽,他們有幸看到種類繁多的動物,又看到牠們經常出現在周圍野草叢生的一個小水潭。長頸鹿、牛羚、河馬與水禽,都會在這個提供生命泉源的水域駐足停留。安德觀察牠們來來去去,不禁聯想到「上帝的話語就像是一個神聖的水潭」──不僅是提供引導與智慧的泉源,更是讓不同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止渴的綠洲清泉。

安德的領悟呼應了一位詩人所做的描述。這位詩人將那些喜愛上帝的律法且晝夜思想的人稱為「有福」。在舊約中,上帝的律法意指上帝的教導與命令。凡仔細思想上帝話語的人,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詩篇1篇3節)。正如一棵樹的根會深深扎入土裡,尋找能使樹木生長的清泉,真正相信與愛上帝的人也會深深植根於上帝的話,並找到他們所需的力量。

喜愛並思想上帝的智慧能使我們的根基深扎在祂裡面,而不致於「像糠秕被風吹散」(4節)。我們默想細思聖經的經文,明白上帝賜給我們的一切,便能得到養分並結出永遠長存的果子。

【思想】
聖經如何成為你行事為人的準則?
有什麼能幫助你一整天都默想上帝的話?

【禱告】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賜給我聖經裡的話語,求祢幫助我看重祢的話,並以感恩的心仔細思想。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1/1讀經進度

1. 創世紀: 第1~2章
2. 馬太福音: 第1章
3. 詩篇: 第1篇
4. 箴言: 1:1~1:6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彌賽亞詩篇」默想 - 完結篇

靈修樂 十月11日(週日)
「彌賽亞詩篇」默想 (56)
詩篇第一百三十二篇 – 受膏者 (2)
詩篇132 篇的第一段( 1-10 節)是詩人為大衛家向上帝禱告。 第二段(11-18 節)是上帝的回應。
132:11 耶和華向大衛憑誠實起了誓、必不反覆、說、我要使你所生的坐在你的寶座上。132:12 你的眾子若守我的約、和我所教訓他們的法度、他們的子孫、必永遠坐在你的寶座上。132:13 因為耶和華揀選了錫安、願意當作自己的居所、132:14 說、這是我永遠安息之所.我要住在這裡.因為是我所願意的。132:15 我要使其中的糧食豐滿、使其中的窮人飽足。132:16 我要使祭司披上救恩、聖民大聲歡呼。132:17 我要叫大衛的角、在那裡發生.我為我的受膏者、預備明燈。132:18 我要使他的仇敵、披上羞恥.但他的冠冕、要在頭上發光。
首先詩人重述大衛之約,並肯定上帝不會反覆。 可是, 上帝的應許有要求, 要求以色列人遵守上帝的法度。當大衛的子孫遵守上帝的約, 他們就永遠坐在寶座上。 換言之, 若不遵守, 他們就從寶座上下來。
我們看到13-14 節強調上帝的「願意」。上帝與大衛和大衛家立約是出於祂自己的主權和意願。 不是因為大衛和大衛家有甚麼好, 值得上帝寵愛他們。是上帝的揀選, 是上帝的意願。約櫃到處流徙, 最後進入錫安。 這也是上帝的揀選。上帝住在那裡, 那裡就蒙上帝賜福。因此, 那裡「糧食豐滿、窮人飽足」。讓我們反省自己是否真正的有主耶穌住在我們心裡。我們有否讓主耶穌在我心中掌權。 主的意願是否成為我的意願。我們的生活與生命, 在物質和屬靈的層面是否「 糧食豐滿、窮人飽足」。主耶穌說:「 心靈貧乏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3 新譯本)。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5:6 和合本)」
「祭司披上救恩、聖民大聲歡呼」是形容上帝的救恩臨到祂的百姓。大祭司帶著眾百姓的罪進入至聖所,獻祭求贖罪。當他平安的從至聖所出來就表示上帝接納他的祭,赦免了他和眾百姓的罪,聖民就大聲歡呼。今天我們可以肯定我們的罪得到赦免, 因為主耶穌基督已經一次過代替我們獻上贖罪祭, 上帝接納了祂, 使祂從死裡復活。主耶穌披上救恩、我們可以大聲歡呼讚美上帝。
「角」代表能力。 「發生」的原文是「發芽生長」。以賽亞書十一章一節說:「從耶西的本必發一條」。「本」的原意是樹幹。和合本修訂版翻譯為「殘幹」。大衛的角是上帝的大能使他從被砍斷的樹幹發芽生長的。從以色列人的歷史我們看到大衛王朝被砍斷了, 他的子孫沒有永遠坐在寶座上。 然而, 上帝的大能在主耶穌基督這位受膏者身上彰顯。 主耶穌也好像被砍斷的樹一樣, 祂在十字架上被釘死, 上帝的大能卻使祂從死裡復活。主耶穌復活的大能就發芽生長, 生長在所有信靠祂的人的生命裡。

燈在聖殿是永遠不息滅的。受膏者的明燈更是照耀輝煌。上帝賜受膏者冠冕, 使祂打勝仇敵, 永遠作王。祂要永遠發光。主耶穌的光也要照耀每一位信徒的生命, 祂要帥領我們在人生的路上打勝仗。

新約引用這篇詩只簡短的出現在使徒彼得和司提反的講道中(徒2:30 ,徒7:46),然而這首詩的彌賽亞意義是明顯的。大衛的後裔不再坐在世上的寶座上。猶太人在亡國期間對受膏者 (希伯來文是彌賽亞)的概念越來越清晰, 並殷切地期待。在這背景下,猶太人對耶穌的降生和後來的傳道都有反應。 希律王的反應是要殺死這位新生王。百姓的反應是要逼耶穌為王。 當耶穌沒有照他們的方式做彌賽亞, 他們就高喊釘他十字架。猶太宗教領袖看耶穌為他們的威脅, 非除掉他不可,不惜違背良心和羅馬法律,威逼彼拉多判耶穌被釘十字架。有少數人跟隨了主耶穌, 進了窄門。他們有福了。

感謝主, 聖靈光照新約聖經的作者,使他們清楚的看到詩篇中的彌賽亞就是耶穌。 上帝的大能使耶穌從死裡復活是明證。
感謝主, 我們已經認識耶穌是彌賽亞,又接受祂為我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讓我們一生被彌賽亞的光帶領, 一生因祂蒙福, 得豐盛的生命, 又渴望能活出榮耀祂的生活, 是主耶穌基督的見證,並為祂作見證。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你是啟示的上帝。 你在古時藉舊約作者啟示彌賽亞的信息,聖靈感動新約作者清楚的看到耶穌就是彌賽亞。今天, 當我們閱讀舊約和新約聖經, 求主不但讓我們的理性認識耶穌是彌賽亞,心靈接受耶穌為救主和生命之主,更是有屬靈的火在我們心中燃燒,燒盡我們內在的污穢,練淨我們如精金,燃起我們愛主的熱忱,發動我們為主而活的動力。 求你光照我們的道路,帶領我們的腳步,你的同在與能力陪伴我們走天路, 直到見你面。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 主僕 家鋭


靈修教材: 「彌賽亞詩篇」默想
樹語者

閱讀: 詩篇1篇 | 全年讀經進度: 耶利米書30-31章﹔腓利門書1章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詩篇1篇3節
有人將托尼·里努多(Tony Rinaudo)稱為「樹語者」,其實他是澳洲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的植樹者。身為一位宣教士兼農學家,他投入三十年的努力,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薩赫勒區域,防止森林濫伐,藉此傳揚耶穌的福音。

里努多知道生長不良的灌木實際上是進入睡眠狀態,因此他開始修剪、照料和澆灌這些樹。他的工作啟發了成千上萬的農民,藉著重新修復他們附近的森林,改善土壤侵蝕的情況,拯救了他們日益枯竭的農田。例如尼日的農民們就因此受益,農作物和收入翻了一倍,現在每年能供應食物給額外的250萬人。

在約翰福音15章,那位農業的創造者耶穌也指出一個類似的農業策略,祂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祂就剪去;凡結果子的,祂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1-2節)

若缺乏上帝每日的照料,我們的心靈將會枯乾貧瘠。相反地,我們若喜愛祂的律法且日夜思想,就會「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葉子也不枯乾」,凡我們所做的盡都順利(詩篇1篇3節)。在上帝裡面扎根,蒙祂的修剪,我們就能復甦和茂盛,常保青綠!

你在哪方面正受到上帝的修剪和澆灌?你怎麼知道呢?
你要怎麼做才會喜愛上帝的話語呢?
上帝啊,祢是栽種的園丁,我將自己枯竭的枝葉交由祢
修剪灌溉,求祢使我乾枯的枝子能在祢裡面變得青翠繁茂。
作者: 雷翠霞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詩篇1篇1節使用了兩種文學手法:綜合平行句和三行句。在綜合平行句中,第二句重申或加強第一句的重點。三行句則是連續使用三個平行的短語或詞句。

詩篇一開始,就使用三個句子(三行句)以重申強調的手法(綜合平行句),描述有福的人不會做的事:他「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也「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此處的「從」表示與他們有關聯,但沒有像「站」或「坐」那麽親密。「褻慢人」列在最後,因為這種人不僅自己行惡,而且嘲笑那些追求公義的人。

相比之下,第2節描述的是有福的人會做些什麽:他們喜愛上帝的律法,並且晝夜思想。「晝夜」一詞描述的是全部的時間,除了上帝的教導之外,有福的人不會被其他的事佔據思緒。

韓傑盛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上帝的指引

閱讀: 詩篇1篇1-3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但以理書11-12章;猶大書1章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篇1-2節
因為銀行的疏失,美國一對夫妻發現帳戶裡多了12萬美元,於是便瘋狂購物。除了繳清所有帳單外,他們還買了休旅車、露營車和兩部越野沙灘車。當銀行發現了存款錯誤,便通知他們要歸還這筆錢。但很不幸地,這對夫妻早已花光這筆意外之財,銀行因此控告他們犯下嚴重的盜竊罪行。在出庭的時候,這名作丈夫的告訴記者:「我們聽從了錯誤的法律意見。」他們已學到一個教訓:聽從錯誤的建議(還花光不屬於自己的錢),會把人生搞得一塌糊塗。

相比之下,詩人提供的智慧建言卻能幫助我們避免搞砸自己的人生。詩人指出:那些找到真正滿足的有福之人會拒絕不遵從上帝之人的建議,不受他們的影響(詩篇1篇1節)。這些有福的人明白愚昧、不符合聖經真理的建議,會引人走向隱藏的危險,且付出極大的代價。他們「喜愛」聖經永恆不變的真理,從而受到激勵,並且全心全意地「思想」(2節)。他們明白順服上帝的指引,將帶來穩定和豐盛(3節)。

當我們做任何決定,無論是職業、金錢或關係等等,都應藉由聖經、屬靈的建議和聖靈的帶領,尋求上帝的智慧。上帝的引導是避免把人生搞砸,過滿足生活的重要關鍵!

要做合上帝心意的決定,為什麼遵從聖經至關重要?
誰能給你智慧的建言?為什麼他們值得信賴?
慈愛的上帝,我為著未知的事尋求祢的指引,如住哪裡、
結婚對象、未來的工作等等,但求祢先幫助我,
讓我能在已知的事上學習順服,包括愛祢和愛人。
作者: 魏馬文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學者們通常把詩篇第1篇歸類為「智慧文學」,因為這篇詩描繪了一個理想化的人,即一個無人可以完全做得到的正直人。其目的是激發讀者,要渴望追求這種智慧的生活。與智慧的生活方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篇詩描繪的另一種景況,即「褻慢人」的生活方式(1章1節)。

在1篇2節中翻譯為「有福」的希伯來文「ashre」,其真正的含義並不容易準確體現。儘管這個字經常被譯為「有福」,但並不具有現今「祝福」的觀念。相反地,這個字表達的是一種根植於上帝的生命所帶來的豐富和喜樂,活出上帝為人類預備的那種平安。

白茉妮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憂傷卻有盼望

閱讀: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1-3篇;使徒行傳17章1-15節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
計程車司機載我們前往倫敦希思羅機場的途中,跟我們分享了他的故事。他15歲時,為逃離戰爭與壓迫獨自來到英國。如今,11年過去了,他成家立業、養活妻小,若是在他的家鄉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雖然如此,他還是為了必須與雙親及手足分離而感到悲痛。他說,這段艱辛旅程,若是無法與親人重聚,就不算圓滿。

此生與至親分隔兩地,固然讓人心酸,但喪親之痛更令人難以承受,心中的那股失落感,一直要等到與親人重聚才能釋懷。當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初信者不知如何面對這種失落時,保羅在信中告訴他們:「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他解釋說,我們這些基督徒可以期盼將來有美好的重聚,並與主永遠同在(17節)。

很少經歷會像喪失親人那樣,在我們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痛,但我們在耶穌裡有盼望,可以期待將來的重聚。在哀傷與失落之際,我們能從那永遠不變的應許,得著我們所需的安慰(18節)。

痛失所愛,如何在你的生命中留下傷痕?
耶穌如何提供你所需的幫助與盼望?
天父,世上沒有任何事物,能填滿我心裡因痛失所愛而造成的空缺。求祢使我靠近祢,並用祢的慈愛與恩惠安慰我。
作者: 柯貝爾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據學者們估計,帖撒羅尼迦在第一世紀的人口約為二十萬,這在當時是一個大城市。作為愛琴海的港口城市,它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商業活動和羅馬軍事活動的交匯點。帖撒羅尼迦教會之所以會面對具有挑戰性的環境,是因為希臘異教在城中占有主導地位,且有不少口出狂言的猶太人。這些挑戰導致激烈的迫害——特別是來自猶太會堂領袖的逼迫。保羅一連三個安息日在帖撒羅尼迦的猶太會堂講道(參閱使徒行傳17章1-4節)之後,猶太領袖就以暴力來回應,指控保羅背叛凱撒(5-8節)。然而,從這個動盪開始,使得帖撒羅尼迦教會發展成新約時代非常重要的教會之一。有些學者認為,該教會是基督徒群體的理想典範(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7節)。

柯貝爾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