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存的道

20200524主日信息 講題:長存的道 講員:李俊霆教師
經文:申21:15~22:22、28:58~67、5:33、32:46~50、18:15、太5:17、徒13:38-39、彼前1:13~19、約1:17、8:31-32、8:51、來十、民15:32-41
金句:約14:21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前言:總統就職演說提到啟動修憲、行政院新增數位發展部會(橫跨資訊、資安、電信、網路、傳播數位主管機關),因應數位轉型、監察院八月掛牌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這些改變對於國家的未來都將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神透過摩西頒布律法,不僅是當年以色列民進入迦南美地要謹守遵行,而能得福長居該地之道;更是表彰獨一真神統管全地的長存之道。以色列民在迦南美地的居住權是有條件的,正如亞摩利人罪惡滿盈而被趕逐,必須從該地上完全被除滅;以色列人若不遵行神的律法,也將被拋散在列國萬邦。當年該地在性關係混亂、社會的不公不義、宗教信仰崇拜偶像等方面罪孽深重,今日這些問題在世界各國依然是深深綑綁人心。年屆120歲的摩西,切切叮囑曠野飄流之後的下一代,如何才能得福,在承受為業之地日子長久。闡明了律法的目的就是要讓百姓把神的愛代代相傳、不可忘記。申命記中頻頻出現「聽」、「遵行」、「愛」等辭彙。並且律法條文關注到生活的每個領域,顯示人生無法切割,全部要為神而活!
從律法中,我們看見許多神的屬性及行事的法則。我們可以得知神所喜好與所憎惡的事。摩西的臨終之言給後代子孫諸多的善勸。反觀今世許多富有的人,並不遵行神的誡命律例,依照自己喜好預立遺囑,卻給後世子孫留下紛爭的禍患,徒然成為悲劇。昨日的活潑生命卻有一篇投稿令人感動:丈夫在癌症過世前寫下「晚安!我正準備搬家。晚安是對那些即將在神國度再次相遇之人的問候。說『再見』覺得很捨不得,所以我向大家道聲:『晚安』,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在神的國度再次與您相見。如果您要來見我,請按照以下指示:道路---約翰福音14: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方法---約翰福音3:16-17(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正如摩西在申18:15留下的伏筆,神會興起一位先知向摩西,人們要聽從他的話。指的就是耶穌基督。他來不是要廢掉律法,乃是要成全。(太5:17)保羅也分享:「所以,弟兄們,你們當曉得:赦罪的道是由這人傳給你們的。你們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信靠這人,就都得稱義了。」(徒13:38-39)指的就是從死裡復活的耶穌。那在耶穌面前曾宣告: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的彼得,也在離世之前告誡信徒要約束自己的心,專心盼望耶穌帶來的恩,作順命的兒女,不效法從前放縱私慾的樣子,在一切所行的事上聖潔,存敬畏的心度寄居的日子,並且知道我們得贖,脫去虛妄的行為,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彼前1:13~19)耶穌為我們帶來恩典和真理(約1:17),要使我們得著真正的自由(約8:31-32),他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遠不見死。」(約8:51)
耶穌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14:21)問題是:我們如何能愛耶穌呢?正如馬丁路德在苦修時,時常向神父告解自己的罪,當神父安慰他說:你只要愛耶穌就好,馬丁路德卻號哭說:我不知如何愛耶穌!原來是聖靈要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使我們能愛神愛人。聖靈親自見證,父神應許要與百姓另立新約,已經透過耶穌的寶血,和律法寫在心上而成就了。(來十15-17)然而,這樣就萬無一失了嗎?其實人心詭詐,無人識透。蒙恩得救之人,依然存在著踐踏神兒子、視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為平常、甚至褻慢施恩的聖靈這些墮落行為的可能性,豈不叫我們要更加儆醒。(來十28-29)第一個被全會眾用石頭打死的人,在我們看來不過就只是在安息日撿柴罷了。(民15:32-36)因此神吩咐以色列人世世代代在衣服邊上做繸子,又在底邊的繸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好讓他們看見就記念遵行神的一切命令,不隨從自己的心意。這提醒我們對於神長存的道該當何等地敬畏!
結語:今天你的生命、家庭、工作、人際關係,是否正面臨不同的風暴?例如:青少年叛逆期浪子風暴、更年期中年危機、金融風暴、外遇風暴、健康風暴…耶穌說:『到我這裡來』、『把孩子帶到我這裡』、『當將你的事交託我』…,我要指示你當走的路!
回應詩歌:耶穌在我裡面、榮耀的呼召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民數記 第14~18章

民數記 第14~18章


靈修教材: 2020 40天禁食禱告
關懷窮人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12/11/關懷窮人-2

【經文】申命記15章7-11節

艾維斯·桑墨斯(Elvis Summers)一打開門就看見莫婆婆。她是一個瘦弱的遊民,經常來索討空罐拿去變賣,這點微薄的現金是她主要的收入來源。當下,桑墨斯心中有一個主意,於是問她說:「妳可以告訴我妳睡在哪裡嗎?」莫婆婆帶他走到一幢房子旁邊不到一公尺寬的骯髒窄巷。桑墨斯出於憐憫為她打造一間「小屋」,讓她有個簡單的庇護所,能安全地睡覺休息。過後,桑墨斯還想幫助更多遊民,他建立了一個「請贊助我」(GoFundMe)的網頁,並與當地教會合作,提供土地為其他無家可歸的人建造更多庇護所。

整本聖經都提醒上帝的百姓要關懷窮人。當上帝藉由摩西對以色列人說話,預備進入應許之地時,也鼓勵他們「總要向[窮人]鬆開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給他」(申命記15章8節)。這段經文還指出「原來那地上的窮人永不斷絕」(11節),我們只需環顧四周,也能看出確實如此。正如上帝滿懷憐憫地呼籲以色列人,要「向你地上困苦窮乏的弟兄鬆開手」(11節),我們也可以想方設法幫助窮苦的人。

人人都需要水、食物和住處。即使我們所有的並不多,但仍願上帝引導我們能盡己所有去幫助他人。不論是分享三明治或溫暖的外套,再微小的舉動都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思想】
你認識或看到哪些人今天可能需要幫助?
你能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呢?

【回應】
親愛的耶穌!
求祢讓我找到方法,
可以幫助我周遭的人,
求祢賜給我一顆慷慨的心。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2022-01/20讀經:民數記 第十五章

✍️ 2022-01/20 讀經:民數記 第十五章

✟受感的話語:
15:1 耶和華對摩西說:
15:2「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到了我所賜給你們居住的地,
15:3 若願意從牛羣羊羣中取牛羊作火祭,獻給耶和華,無論是燔祭是平安祭,為要還特許的願,或是作甘心祭,或是逢你們節期獻的,都要奉給耶和華為馨香之祭。」
15:17 耶和華對摩西說:
15:18「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到了我所領你們進去的那地,
15:19 吃那地的糧食,就要把舉祭獻給耶和華。
15:20 你們要用初熟的麥子磨麵,做餅當舉祭奉獻;你們舉上,好像舉禾場的舉祭一樣。
15:21 你們世世代代要用初熟的麥子磨麵,當舉祭獻給耶和華。」
15:38 你吩咐以色列人,叫他們世世代代在衣服邊上做繸子,又在底邊的繸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
15:39 你們佩帶這繸子,好叫你們看見就記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不隨從自己的心意、眼目行邪淫,像你們素常一樣;
15:40 使你們記念遵行我一切的命令,成為聖潔,歸與你們的神。
15:41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曾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作你們的神。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受感的啟示:
以色列人即將得著神要賜予的產業,在他們進入應許之地以前,神在〔民數記 第15章〕特別吩咐幾項事情,總括來看,是要教導提醒以色列百姓,神的子民,進入豐盛美地流奶與蜜之地之後,仍舊要以神為主、尊神為大、分別為聖。

神連獻祭的各項說明的非常清楚,也強調祂悦納人所獻上的馨香之氣!
「馨香」的意思就是當人獻祭,神聞到祭牲的香氣,神的心就喜悅,神就因此特別地疼愛我們…其實這是討神喜悅的祭,神對人發出邀請,無論是甚麼人,祂都希望他們來與神建立關係。在前幾章,因爲以色列人犯罪,神要離開他們,摩西禱告求神赦免,神沒有因他們的過犯而與他們斷絕關係;神反而向他們說,凡他們願意都可以來獻祭,與神建立關係。

另外,當以色列人用當地初熟的麥子來做餅的時候,要將這餅當舉祭獻給神;另一方面,也表示我們要用感恩的心來與神建立關係,因為一切都是神賜的,他們在吃這些由初熟的麥子做成的餅之先,以色列人要把它當舉祭獻給神。

最後,我們需要在衣服(言行、心思)上釘一根藍細帶子(帶上聖靈的印記),提醒自己是屬神的,屬天的國民,不再隨從自己的心意、眼目行邪淫,像素常一樣;神不斷的重複強調說,祂是耶和華,是領大家出埃及的神,也是以色列人永遠的神!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提醒我們,當我們常常感恩,就是與你建立美好的關係;謝謝祢的話語教導我們,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要尊祢為大,與祢同行。

求祢成為我們的提醒與幫助,要遵行祢的命令,不隨從自己的心意;求聖靈來幫助我們常有一顆感恩的心,知道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出於神的恩典,而非我們自己的能力,以至於我們能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奉主耶穌得勝的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3/8讀經進度

1. 民數記 15-16章
2. 馬可福音 15:21-47
3. 詩篇 32:1-7
4. 箴言 10:31~32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06/19_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民數記 15:1-41】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當百姓背叛神,不信任神時,神卻仍然對他們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曾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作你們的神。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41節)神真是滿有恩典和憐憫的神啊!

第2節神也溫柔地對他們說:「你們到了我所賜給你們居住的地」,因此本章所載祭祀的條例,在此處出現的作用,乃為了鼓勵百姓,他們雖因不信神能領他們進入迦南,而受到老死曠野的刑罰,神卻仍重申祂給以色列人先祖的應許,會繼續帶領他們的子孫進入迦南。

獻祭之例中規定要用大量的細麵粉、油和酒,與祭牲同獻,這正是他們能到應許美地的保證,否則曠野哪有這些出產呢?感謝神!神的計畫不會因人的不信而放棄,人若能真心悔改,獻上贖罪祭,仍可以在神的救贖恩典中重獲祝福。

不管我們曾經多麼悖逆神,只要我們真心悔改,神仍會溫柔地對我們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曾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作你們的神,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既然神是我們的神,我們就應當和祂建立關係。這章聖經除了教導我們藉著獻祭與神建立關係之外,也教導我們藉著「遵行神的話語」與神建立關係。

第31節神定規把那些「藐視耶和華的言語,違背耶和華的命令」的人剪除。第32-36節記載摩西如何按照神的吩咐,把不守安息日的人剪除。

神既願作我們的神,我們就當順服祂,聽從祂的話語,如此我們必然蒙福。

第38-39節記載,神要色列人「世世代代在衣服邊上做繸子,又在底邊的繸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神要求以色列人在藍細帶子上面寫上神的命令和律例,「好叫你們看見就記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人需要常被提醒,神藉著讓祂的百姓「看見」來提醒他們遵行神的話語。

因此,我們也可以在我們的身邊、家中、書桌上、房間、門上、冰箱上,寫下一些神的話語,有些人則是在衣服上寫下一些話語,教會中也可以張貼一些神的話語來提醒弟兄姐妹,這對於提醒我們遵行神的話語都有幫助。

然而,這一切都不如讓人「看見」生命的榜樣來得重要。當人看見那真正愛主、敬畏神、活出神心意的生命榜樣時,他們就會因「看見就記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盼望我們都是神美好的見證人,能激勵別人活出神樣式的見證人。

◆回應:
主啊!謝謝祢常常藉著一些有美好見證的基督徒提醒我、激勵我,活出神的樣式。我也渴望成為别人的榜樣,讓人因著我而願意愛主、敬畏主、活出神的樣式。

◆背經: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曾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作你們的神。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民數記 15:41)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2023-07/01_再次數點百姓

【民數記 26:1-65】
|再次數點百姓|

民數記之所以稱為民數記,乃因書中兩次「數點百姓」。這章經文記載神吩咐他們再次數點百姓。「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在摩押平原與耶利哥相對的約旦河邊數點以色列人」(63節)。

這次數點百姓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即將進軍迦南地,必須重整軍旅。另一方面第52-56節記載,是為了將來進入迦南地之後,把產業按著宗族分給百姓。「照被數的人數,把產業分給各人」;「按著祖宗各支派的名字承受為業」;「看人數多,人數少,把產業分給他們」。

讓我們引以為戒的是,第64-65節說:「但被數的人中,沒有一個是摩西和祭司亞倫從前在西奈的曠野所數的以色列人,因為耶和華論到他們說:『他們必要死在曠野』,所以,除了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以外,連一個人也沒有存留。」何等可惜!出了埃及,卻進不了迦南。許多基督徒也是如此,雖然得救,卻沒有產業、沒有獎賞,只是僅僅得救而已。讓我們下定決心,我們要一生順服神,走在神的心意中,因為我們要得地為業,我們要成為有產業、有獎賞的基督徒。

另一方面,讓我們感到難過的是,第51節記載:「以色列人中被數的,共有六十萬零一千七百三十名。」經過了四十年,人數沒有任何的成長,四十年前是60萬人,四十年後仍然是60萬人。因為,雖然是第二代的以色列人,他們仍然有許多人因為屢次悖逆而仆倒在曠野,無法進入神的應許之地。有人因瘟疫而仆倒曠野(1節);可拉一黨因「向耶和華爭的時候,也向摩西、亞倫爭鬧;地便開口吞了他們,和可拉、可拉的黨類一同死亡。那時火燒滅了二百五十個人」(9-10節)。

若我們的教會四十年沒有任何的成長,把力量都耗盡在罪惡中、耗盡在抱怨中、在忌嫉紛爭中,這是何等可悲的事啊!一個蒙神喜悅的教會;四十年可以有極大的發展,結實累累,屬靈的子孫和教會充滿各地。但願我們都是同心合意、順服而且聖潔的子民,一起為神建造榮耀的教會。

◆回應:
主啊!讓我們繼續在建造合一、順服、聖潔而且不斷繁殖的教會上有份。

◆背經:
主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加增以色列家的人數,多如羊群。他們必為這事向我求問,我要給他們成就。」(以西結書 36:37)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聖潔歸主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10/17/num-day17

【經文】民數記15章1~41節

什麼是「任憑」?就是「擅敢行事」、「褻瀆耶和華」、「藐視耶和華的言語」、「違背耶和華的命令」(參30~31節)。根據這段經文的記載,這個人在安息日撿柴(參32節),按常理是小事一件,情有可原,背後卻是明知故犯,因此重點不在於安息日撿柴的行為,而是抵擋、藐視神的態度。而「任憑」就是累計惡行,直至神的忿怒臨到。

在衣服(言行、心思)上釘一根藍細帶子,是表示帶上聖靈的印記,提醒自己是屬神的;既是屬天的國民,就不再隨從自己的心意,讓眼目行邪淫,落在汙穢裡。「使你們記念遵行我一切的命令,成為聖潔,歸與你們的神。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曾把你們從埃及地(世界)領出來,要作你們的神。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參40~41節)

詩篇三十篇5節說:「因為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因此在第十五章,神藉摩西曉諭以色列人,到了神所賜給他們居住的地(參1、18節)就要通過五重獻祭―燔祭(生命祭)、素祭(生活祭)、平安祭(甘心祭、酬恩祭)、贖罪祭(罪性祭)、贖愆祭(罪行祭),預備酒作為奠祭(參5、7、10節),以那地初熟的糧為舉祭(參19~21節)。如同「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祂的身體(五重獻祭),就得以成聖。」「因為祂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參來十10、14)

感謝主!今天我們蒙恩得救成為神的兒女,也常有軟弱、失敗、小信,甚至不信的惡心,隨境遇忽喜忽憂,怨天尤人,如同以色列人在曠野中的遭遇一般。求主叫我明白主耶穌就是我的五重獻祭,為我如酒澆奠;生命如酒傾倒。祂為我們被舉起,在十字架上死了;又如同初熟的麥子,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回應】
主啊!求祢吸引我,直到我願意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祢所喜悅的。願我一生記念、遵行祢一切的命令,並且活出聖潔、屬祢的生命。阿們!

【禱讀】民數記15章40~41節
使你們記念遵行我一切的命令,成為聖潔,歸與你們的神。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曾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作你們的神。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民數記 15:37-41

敬拜詩歌:從這代到那代 (讚美之泉 (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D9Qz5W1qE

一、安靜:耶和華作王直到永永遠遠,萬膝要跪拜,萬口要頌揚。
二、讀經:民數記 15:37-41
1. 重點說明
刑罰之後,耶和華再次顯明祂的慈愛,重申相關獻祭禮儀,恢復神與人之間的關係,明確指出這是「到了我所賜給你們居住之地」的條例。原來神不會忘記祂的應許,不論是個人,還是以色列群體犯罪,都不能阻止應許成就。為避免百姓重蹈覆轍,神重申各種條例,要求他們謹守遵行並傳之後代;還給了一個明顯的記號:「衣邊的繸子」(v.37-41),用日常可行的方法,將自己的百姓分別出來,也提醒他們,世世代代都要紀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成為聖潔,歸與神。
2. 鑰節:你們佩帶這繸子,好叫你們看見就記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不隨從自己的心意、眼目行邪淫,像你們素常一樣。(民 15:39)
三、默想:
■耶和華讓以色列人如何做記號?(v.37)功能與目的是甚麼?(v.39-v.40) 
■為什麼以色列人要謹遵神的命令?這與神的救恩有何關連?(v.41)
■舊約以色列人有「衣邊的繸子」,作為神選民的標記;今天,我可以透過什麼方式來提醒自己,以避免因疏忽而誤犯神的律例?
四、禱告:謝謝聖靈常提醒我,幫助我更敏感聖靈在我生命中的工作,順從祢的帶領,讓世人也因此看出,我是屬於祢的孩子。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民數記 15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民數記15:39

你們佩帶這繸子,好叫你們看見就記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不隨從自己的心意、眼目行邪淫,像你們素常一樣。(民15:39)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面對懼怕

閱讀: 詩篇56篇3-1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民數記15-16章;馬可福音6章1-29節

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祢。—詩篇56篇3節
沃倫搬到一個小鎮牧養教會,他的事工有一些果效之後,有個本地人開始攻擊毀謗他。這人捏造一個故事指控沃倫做了可怕的事,並將此事告訴當地的報社,甚至把針對沃倫的控訴印成小冊子,準備郵寄給當地的居民。沃倫夫婦開始懇切禱告。若人們相信這個謊言,他們的生活將被徹底摧毀。

大衛王曾有相似的經歷,他也同樣面對敵人的攻擊誹謗。他說:「他們終日顛倒我的話,他們一切的心思都是要害我」(詩篇56篇5節)。敵人持續不斷的攻擊使他懼怕、流淚(8節)。但在爭戰中,他卻滿有信心地禱告說:「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祢。……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3-4節)

大衛的禱告可以成為我們今日學習的榜樣。我懼怕的時候:當面對恐懼或指責時,我們可以尋求上帝;要倚靠祢:把爭戰放在上帝大能的手中;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與上帝一同面對困境,我們會發現敵人的力量是多麼有限。

結果,當地的報社並沒有理會那人對沃倫所編造的故事。因著某些緣故,那些小冊子也沒有寄送出去。今日你害怕什麼樣的爭戰呢?向上帝傾訴吧,祂願意與你一同爭戰。

哪些事會讓你感到恐懼?
大衛的禱告如何幫助你去面對?
慈愛的上帝,我很害怕,因此今日我要倚靠祢。
當祢為我爭戰,人能把我怎麼樣呢?我為即將得勝而感謝祢。
想要以信心取代恐懼嗎?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盼望》。
作者: 霍薛頓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詩篇56篇3-11節所突顯的主題,乃是大衛在懼怕時對上帝的信靠。我們在聖經中看到,上帝反覆呼籲祂的百姓要信靠祂,不要懼怕,就如祂勸勉亞伯蘭、夏甲、以撒、雅各、摩西、約書亞、基甸、以賽亞和但以理,「不要害怕」(創世記15章1節,21章17節,26章24節,46章2-3節;民數記21章34節;約書亞記1章9節;士師記6章23節;以賽亞書43章5節;但以理書10章12、19節)。而且,上帝也要人去勸勉其他人不要恐慌,正如大衛王勉勵他兒子所羅門,「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歷代志上28章20節),希西家王也以類似的話語去鼓勵那些追隨他的人(歷代志下32章6-8節)。耶穌在這世上生活的時候,也常用同樣的話來消除門徒和跟隨者的恐懼(馬太福音10章28、31節,14章27節;馬可福音5章36節)。

柯愛莉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10/20/2022 民15:37-38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告訴以色列人……」(民15:37-38)

告訴——「說、告訴」是兩個不同的希伯來文動詞(英文都翻譯成「說」這一動詞)。神對摩西「說」('amar),而摩西要「告訴」(dibber)百姓。這兩個動詞有什麼分別?重要嗎?

‘amar(說)用途廣泛,可用在這些詞意上,如「宣布、宣告、承諾、拒絕、預告、重複、通知、提及、確定、回答、贊美、吩咐、思想、考慮、探討和解釋。」但‘amar很獨特,它也是個關係用詞,即便是被用在無生命的事物上,也表示說話的人與他說話的對象有着某些關係。

dibber(告訴)似乎是「形容重頭到尾複述整個對話內容」。最重要之處是,在古代近東文化中,「命名」(dibber的一個用法)的過程,是個創造、讓事情落實成真的舉動。這在聖經中,是千真萬確的事。因為神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神話語的能力,超過僅僅只是對某事物的描述。這樣,你可以感受到「告訴」(dibber)這兩個字的力度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语言是神的启示和启示方式,甚至神本身有时也被称为话语,当耶稣降世被称为道成肉身时,就表示神是关系的神,神的话语通过耶稣和跟随耶稣的人带来关系。

关系的改变带来生命的改变,这就是耶稣所告诉我们的真理,也就是通过恢复和神的关系我们重获新生,外在的表现就是确信人生终局被改变从而生命发生改变。

如果语言有如此的神圣性和神奇功效,我们就要留心我们所说的话,只有与神关系改变的人才能从重生的心灵中说出改变生命的话,只有这样说话才能重建关系。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10/21/2022 民15:37-38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告訴以色列人……」(民15:37-38)

說&告訴——現在,讓我們把前幾天學習到的,運用在民數記這節經文上。神向摩西說話,「說」這動詞馬上就告訴我們,神指示摩西時,他們之間在交往( 說話的人與他說話的對象有着某些關係)。這動詞還告訴我們,接下來的正是神所告訴摩西的話。dibber告訴我們,我們所讀的話,是當時必須要全部傳達給以色列子女的對話。而這些神的話帶有權能,不是隨便說的,因為神的話有明確的意圖,孕含着祂發命必定成就的旨意。 為何上面所提的經文那么重要呢? 因為民數記15:37-38是「施瑪篇」(SHEMA) 註的最後部分,以色列人每天都要重覆念三次。說('amar) 、告訴(dibber) 這兩個動詞,是神賜給祂百姓的最後訓誡的踏腳石,它們不但是神所說的,更是神的意思,也是在神與我們相交的關係中所啟示的。我想,我們最好還是聽從,對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圣经不断重复神是拥有无上的权柄的,就连祂的爱与饶恕也是祂权柄的一部分,而我们主动降服于他的权柄之下就是得救的过程和信仰的内容。

信仰的危机就是我们只要神的拯救,不要降服神的权柄,只要我们对神说话,不要听神对我们说话,但只有先降服神的权柄才能进入神的国度。

神是过去现在将来都不改变的神,所以神说的话就是可以改变过去,将来必将应验的话,我们需要的是现在就去相信、顺从并且立刻付诸行动。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