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記 第16~20章

利未記 第16~20章


靈修教材: 2020 40天禁食禱告
靈修筆記2020年10月25日(週日) 讀經:利16:1-22

回應:今天所讀的經文主要在談「贖罪日」。什麼是「贖罪日」?大祭司及百姓要做什麼事?在經文裡都有詳細記載,讓世人知道他們當時做了什麼事。(1)什麼是「贖罪日」?「贖罪日」是以色列百姓宗教禮儀中最重要的節日,因為在這一天,大祭司要為他自己、眾祭司、全會眾、聖所、會幕及壇獻上贖罪祭。贖罪日在每年七月初十舉行,是一年中唯一必須「禁食」的一天,也是大祭司一年一度進入「至聖所」的日子。(利16:2)(2)大祭司及百姓要做什麼事?①大祭司為自己及家人贖罪,要帶一隻公牛犢為贖罪祭,一隻公綿羊為燔祭;獻祭前全身要清洗,穿戴好聖服準備獻祭。②會眾為要贖罪,需獻上兩隻公山羊為「贖罪祭」,一隻公綿羊為「燔祭」。③大祭司要從二隻獻祭的山羊中抽籤,用烏陵與土明來決定哪一隻要獻祭給神,另一隻則歸與阿撒瀉勒(替罪的公山羊)。歸給神的,要把這隻山羊的血灑在「至聖所」,供物在營外用火焚燒;歸與阿撒瀉勒的,要讓牠擔當一切的罪孽,送到曠野放生。④大祭司要取公牛的血,用手在施恩座的東面彈血一次,前面彈血七次;取公山羊的血,彈在施恩座的上面和前面,像彈公牛的血方式一樣。⑤大祭司進到聖所贖罪時,任何人都不可跟進去。
親愛的弟兄姊妹,贖罪日的儀式帶給我們一些提醒:(1)人與神分隔的根本原因是「罪」,人與神的隔離後因犯罪遭受神的審判。(2)人與神分隔帶給人死亡,這死亡包含人與神相交的關係斷絕,使人處在不潔及不能來到神的面前。(3)大祭司代替人到神面前贖罪,使人與神之間恢復和睦關係。以色列人當年所犯的罪透過「贖罪日」來贖罪,如今假如我們犯罪了,要如何替自己贖罪呢?聖經告訴我們只要相信耶穌,承認祂是救主,我們身上的原罪及罪性就可以脫落,不必再透過大祭司來贖罪,再那麼辛苦的獻祭贖罪;這是何等大的恩典,我們要感謝耶穌用祂的寶血洗淨我們身上的罪。今天是守主日的時間,邀請您到教會去參加主日崇拜。(王牧師)


靈修教材: 利未記靈修心得筆記
靈修筆記2020年10月26日(週一) 讀經:利16:23-34

回應:今天所讀的經文,讓我們實際體會到當一個大祭司還真不容易,規矩還挺多的,且每道流程都不能省略。亞倫(大祭司)在「至聖所」完成當盡的責任後,便把細麻布衣服脫下,用水洗身,換上大祭司平日所穿的禮服, 從聖所出來,在外院完成全部的禮儀,為自己及百姓獻上燔祭(利16:23-24),同時焚燒贖罪祭牲的脂油(利16:25)。任何人進營區時都不可再污穢營地,包括放山羊歸給阿撒瀉勒的人及在營外焚燒供物的人,他們回到營內都要遵守,必須洗身,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例外(利16:26, 28)。神知道以色列百姓的軟弱,所以就定了「贖罪日」要百姓每年在這時候要到會幕前贖罪。(利 16:29每逢七月初十日,你們要刻苦己心,無論是本地人,是寄居在你們中間的外人,甚麼工都不可做;這要作你們永遠的定例。)這裡有提到「刻苦己心」這個名詞,有什麼特別含意嗎?神要求以色列人在這個日子,真實悔改、禁食、禱告,因這日神要透過大祭司為百姓贖罪、潔淨身體,使百姓可以脫離一切的罪,使百姓在神面前得以潔淨。
親愛的弟兄姊妹,神給祂的百姓定了「贖罪日」,透過大祭司代為獻祭,開了救贖及赦罪門,其目的就是希望百姓都能歸向神;然百姓個人若不願透過贖罪日悔改認罪,那這一天的設立就對這些百姓無益;基於此,神希望屬祂的百姓能常常「刻苦己心」,來到祂面前認罪悔改。當我們瞭解神的用心後,現今我們這些屬神的兒女可以怎麼做呢?王牧師提供自己的作法供大家參考,我每天晚上睡覺前,會先來到「主」的面前認罪禱告,將一整天所做的事作個檢討,是否有得罪神的事;若有,就要向天父認罪禱告,請求祂赦免我所犯的過錯(罪),讓我明天醒來不要再犯同樣的過錯(罪),當我作完這樣的禱告後,就可以一覺睡到天亮,感謝讚美主。(王牧師)


靈修教材: 利未記靈修心得筆記
我們是君尊的祭司要如何看重自己的身份?

2021/01/26晨禱

今日的敬拜讚美:
「開我的雙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a22olAhrO8&list=RDARHxIJVjmGI&index=3

今日經文:「那受膏、接續他父親承接聖職的祭司要穿上細麻布的聖衣,行贖罪之禮。 他要在至聖所和會幕與壇行贖罪之禮,並要為眾祭司和會眾的百姓贖罪。」(利未記‬ ‭16:32-33)‬

默想題目:

默想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Ls5xTrneQ

・經文的理解

・神是怎樣的神

・神給我的教導與感恩

・應用和實踐
祭司要為眾百姓在上帝面前贖罪,我們是君尊的祭司要如何看重自己的身份?

・今日禱告


靈修教材: 一月份每日晨耕
2021-12/25讀經:利未記 第十六章

✍️ 2021-12/25 讀經:利未記 第十六章

✟受感的話語:
16:2 要告訴你哥哥亞倫,不可隨時進聖所的幔子內、到櫃上的施恩座前,免得他死亡,因為我要從雲中顯現在施恩座上。
16:6 亞倫要把贖罪祭的公牛奉上,為自己和本家贖罪;
16:8 為那兩隻羊拈鬮,一鬮歸與耶和華,一鬮歸與阿撒瀉勒。
16:9 亞倫要把那拈鬮歸與耶和華的羊獻為贖罪祭,
16:10 但那拈鬮歸與阿撒瀉勒的羊要活著安置在耶和華面前,用以贖罪,打發人送到曠野去,歸與阿撒瀉勒。
16:11 亞倫要把贖罪祭的公牛牽來宰了,為自己和本家贖罪;
16:15 隨後他要宰那為百姓作贖罪祭的公山羊,把羊的血帶入幔子內,彈在施恩座的上面和前面,好像彈公牛的血一樣。
16:16 他因以色列人諸般的污穢、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當這樣在聖所行贖罪之禮,並因會幕在他們污穢之中,也要照樣而行。
16:20 亞倫為聖所和會幕並壇獻完了贖罪祭,就要把那隻活著的公山羊奉上。
16:21 兩手按在羊頭上,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把這罪都歸在羊的頭上,藉著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曠野去。
16:22 要把這羊放在曠野,這羊要擔當他們一切的罪孽,帶到無人之地。
16:29 每逢七月初十日,你們要刻苦己心,無論是本地人,是寄居在你們中間的外人,什麼工都不可做;這要作你們永遠的定例。
16:31 這日你們要守為聖安息日,要刻苦己心;這為永遠的定例。
16:34 這要作你們永遠的定例─就是因以色列人一切的罪,要一年一次為他們贖罪。於是,亞倫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行了。

✟受感的啟示:
神提醒亞倫,不可以隨便進至聖所,免得死亡(利未記 16:2),因神是聖潔的。
在神的同在中事奉神,我們不可輕忽神的法則,免得招罪致死;大祭司必須要預備好祭牲的血、洗身和穿聖服,做好身心靈的預備才能進去,要進至聖所的大祭司亞倫,必須先為自己和本家贖罪(利未記 16:6、11),才能來到神的面前…我們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即便是身為大祭司也會有罪惡和軟弱,所以也需要贖罪;人非聖潔不能得見神的面,感謝無罪的耶穌,為我們死在十架上,藉著祂的身體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使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的來到神的施恩寶座前。

贖罪之禮中,最主要的是兩隻羊,一隻為贖罪祭,獻在神前;一隻歸阿撒瀉勒,作為放逐曠野之用。贖罪的羊是歸給神的(利未記 16:8),牠要擔當以色列百姓一切的罪過(利未記 16:15-16),在神面前為以色列百姓贖罪…亞倫獻完了贖罪祭的羊之後,還要按手在這隻「阿撒瀉勒」的羊頭上,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然後羊被「帶到無人之地」(利未記 16:22)。

感謝神!祂是信實、公義的,我們若認罪悔改時,祂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神已不再紀念我們的過犯罪孽,我們也要從一切的「罪咎感」當中得著自由釋放,並且聖潔自守。

✟禱告和回應:
感謝主耶穌,祢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赦免我們一切的罪;感謝主耶穌祢是我們的大祭司,無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使我們能坦然無懼的來到祢的施恩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做隨時的幫助。

願我們時時倚靠聖靈,以聖潔為裝飾敬拜祢,存感恩、敬畏的心事奉祢,將祢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祢。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與上帝親近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1/08/與上帝親近

【經文】利未記16章1-5節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我要取出銀行保險箱的物品,就得經過比以前更繁複的手續。首先我得預約,抵達時要電話聯絡才能進入銀行,接著交出身分證明並簽名,然後等候一位指定的銀行人員陪我進入保險庫。在進去之後,厚重的門會再度上鎖,直等到我從金屬箱中找出所需要的物品。若不遵循這些嚴格的規定,我是無法進入保險庫的。

在舊約時代,上帝設立了特別的規條,對進入會幕中的至聖所有所限制(出埃及記26章33節)。會幕中有一塊特別的幔子,分隔了聖所和至聖所,而幔子後方的至聖所,只有大祭司才能一年進去一次(希伯來書9章7節)。亞倫和所有繼任的大祭司,在進入至聖所時要帶著祭物,並要先行沐浴和穿戴聖服(利未記16章3-4節)。上帝設立這諸多的規定,並不是基於健康或安全的考量,而是要讓以色列人認識祂的聖潔,並讓我們明白自己需要罪得赦免。

當耶穌斷氣的那一刻,聖所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成了兩半(馬太福音27章51節),這象徵了凡相信耶穌的死能使他們罪得赦免的人,都可以來到上帝的面前。聖所裡裂開的幔子,就是我們無窮喜樂的緣由──因耶穌使我們能隨時與上帝親近了!

【思想】
你如何感受到自己與上帝親近?
這真理如何帶給你喜樂?

【回應】
耶穌!
感謝祢所成就的救恩,
讓我能隨時與上帝親近。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2/22讀經進度

1. 利未記 15-16章
2. 馬可福音 8:1-21
3. 詩篇 25:16-22
4. 箴言 10:10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不可隨便進入至聖所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9/05/lev-day31

【經文】利未記16章1~14節

神選召以色列的心意就是要他們進入至聖所,與祂有更親密的相交,因為在那裡有神施恩的寶座,這也是今天神藉著耶穌基督救贖我們的目的。本章在利未記中扮演了承先啟後的功能,解釋了獻祭的意義和目的,也啟發了聖潔生活的依憑,就是聖所的生活。所以有人把第十六章當作整卷利未記的鑰章,也有人把這一章作為利未記兩大段的分割點(前十六章為第一大段)。神透過贖罪日所獻的祭物,讓我們認識救恩的重要層面。

首先,神提醒亞倫,不可以隨便進至聖所,免得死亡(參2節),這顯明了祂的聖潔和事奉的嚴肅性。神的聖潔是絕對的,是完全不可以侵犯的。亞倫的兩個兒子就是一個鑑戒,由於他們的輕忽,遭到殺身之禍。為了避免憾事再次發生,神慎重提醒亞倫,不可以隨便進入至聖所。

當時即便神已經揀選以色列為神的選民,也有了會幕和其中的施恩寶座,但是百姓和神之間那條路仍未暢通,有幔子間隔,大祭司必須遵循神所定的時候和法則才能進去。而這法則中最主要的就是祭牲的血、洗身和穿聖服。這三件事的基本意義是相同的,就是人非聖潔,不能事奉神。贖罪祭是為罪得潔淨;洗身是身體的潔淨;穿聖服則是職分的認定和聖潔。摩西曾經用祭壇的血和膏油彈在這衣服上,使他們和衣服一同成聖(參利八30)。

要進至聖所的大祭司亞倫,必須先為自己和本家贖罪(參6、11節),這表明人間挑選的大祭司是有限的,都是罪人、軟弱的人,和我們一樣,他也被軟弱所困(參來五2),無法完成救贖的工作,也不能把我們帶進至聖所,不能隨時來到神的面前;他必須先為自己贖罪,才能到神的面前,所以他在事奉的時候也是恐懼戰兢。

主耶穌道成肉身,也經歷人的軟弱,只是祂沒有犯罪,所以祂能體恤人的軟弱,也是救贖我們的大祭司(參來二17~18,五7~9)。如今祂已經進入至聖所,而且坐在父寶座的右邊,為我們代求(參來七25)。

【回應】
親愛的天父,讓我成為一位手潔心清的事奉者,因自潔而成為祢手中貴重的器皿,為祢所用。奉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禱讀】提摩太後書2章21節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兩隻贖罪的羊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9/06/lev-day32

【經文】利未記16章15~28節

在這贖罪之禮中,最主要的是兩隻羊,一隻為贖罪祭,獻在神前;一隻歸阿撒瀉勒,作為放逐曠野之用(參8~10節)。贖罪的羊是歸給神的(參8節),牠要擔當以色列百姓一切的罪過(參15~16節),牠的血被帶進幔子內的至聖所,在神面前為以色列百姓贖罪。所以這隻羊滿足了律法的要求和神的公義,為以色列全會眾開了一條路,可以來到神的施恩座前。

必須再次強調的是,這隻滿足了律法和神公義的羊,預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如同彼得所說:「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參彼前一18~19)

亞倫獻完了贖罪祭的羊之後,還要按手在這隻「阿撒瀉勒」的羊頭上,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也就是說,這個認罪是認真的、仔細的,不是三言兩語、隨便的一語帶過,乃是清清楚楚的說出來。亞倫如此認罪之後,再把羊放到曠野無人之地(參21~22節)。

「阿撒瀉勒」是譯音,這個詞僅僅在利未記十六章有出現,由中文聖經的翻譯「一鬮歸與阿撒瀉勒」讀起來,它似乎在指一個神明或是某個對象,其實不是。阿撒瀉勒的意思就是「離去」,也就是放逐之意;歸與阿撒瀉勒應是指這隻「被放逐的羊」(所以英文聖經的版本多翻成scapegoat)。聖經說,這隻羊「擔當了他們一切的罪孽」,然後被「帶到無人之地」(參22節),正是歸與阿撒瀉勒的註解。而這隻羊既是承載了以色列人的罪到無人之地,以色列人的罪就不再被看見,也不再被記念。這是一個何等寶貴的啟示,神的赦罪是完全的,被赦免的罪就不再被看見,不再被記念,不再拿出來責備、提醒。祂不再記念,也不要我們再記念,這就是神在基督裡赦罪的心意。

有些不明白赦罪恩典的基督徒,常常活在已經認過罪的「罪疚感」裡,好像耶穌基督的寶血不能洗淨他們的罪一樣,這讓神何等傷心!我們並不是把罪認得徹底(指沒有一項遺漏),才算是無罪。事實上,第一隻羊才是在神面前的贖罪之羊,那隻羊已經把選民的罪贖了,我們在神面前便不再是罪人。第二隻羊的功能是為了人的良心,讓我們清楚知道自己的罪已經得著完全的赦免,神不再記念。

【回應】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不僅赦免我們的罪,也不再記念我們的罪。奉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禱讀】彌迦書7章18節
神啊,有何神像祢,赦免罪孽,饒恕祢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贖罪日的規定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9/07/lev-day33

【經文】利未記16章29~34節

贖罪日對古時的以色列人和今天的猶太人來說,都是一個大日;神所定的禧年就是以第五十年的贖罪日為開始。「當年七月初十日,你要大發角聲,這日就是贖罪日,要在遍地發出角聲。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參利二十五9~10)從「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和「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這兩件事來看,禧年顯然有救恩意義。只要把贖罪日和禧年連起來看,其救恩意義就會更清楚,也更完整。

在贖罪日,祭司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行贖罪之禮(參利十六1~28)。希伯來書則透過贖罪日所獻的羊羔和那位真正永遠的大祭司—我們的主耶穌,來詮釋救恩;祂一次獻祭,完成了永遠的救贖(參來九7~14),並裂開了聖所的幔子,使我們能夠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參來十19~22)。當我們把這幾件事(兩隻羊和禧年)連起來看,不僅認識了基督寶血救贖的有效性,也看見了在基督的贖罪中所帶來的釋放和自由,如同進入禧年的恩典中一樣。

以色列人過贖罪日的首要態度就是刻苦己心,短短的幾節經文提到了兩次這件事(參29、31節)。它除了有為罪痛悔(願意與罪斷絕)的意思,在行動上也可能伴隨著「禁食」的要求。現代中文譯本聖經就把刻苦己心譯作「他們必須禁食」。想想看,神的兒子為我們付出這樣的代價,被人釘死在十字架上,我們焉能不刻苦己心呢?進一步來說,基督的恩典固然寬廣,但是就領受的人來說,卻必須認真以對。所以希伯來書特別提醒我們,在經歷了這麼大的救恩之後,若是任意犯罪,就是輕看主的寶血,把主重釘十字架了(參來六5~6)。

其次,以色列人在這日不可以作工,乃是要在神的面前守安息日(這不是一般的安息日)。這一方面說明了贖罪日在百姓生活中的優先性;另一方面也是要他們專心在神面前認罪,配合祭司行贖罪之禮。到了今天,許多人習慣把關乎得救或是處理與神關係的事,放在最不重要的地位,這是何等的錯誤,實際上它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回應】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賜給全人類有效的救恩,讓我們不僅心存感恩,而且願意與罪斷絕,好叫祢的心得著滿足。奉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禱讀】希伯來書4章16節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10/22 ~ 10/28(第922週)

大直內湖教會24小時守望禱告網(第922週)
整體目標:全區歸主,普世宣教,神的國在台灣復興,為以色列求平安
四、以色列的先知性命定
節錄自珊朵拉·泰普林斯奇牧師«為何還要關心以色列(更新版)»
以色列,神的僕人
耶書亞身為聖經中「受苦的僕人」,獨樹一格地成為那完美的典型:祂是耶和華的僕人,是全人類的大祭司。但是,先知性的經文把「耶和華的僕人」這個詞在另一個層面中套用在猶太人身上。德國修女施寧在她的著作《以色列,我的選民》中,寫到以色列有如彌賽亞般的犧牲事奉:
以色列,非出於自己的本意,成為天堂和全人類面前的奇觀,因為她具有神僕人的特質。她的景況理應持續地讓基督徒想起耶穌,想起祂被鄙視、被捨棄、傷痕累累、受盡折磨、被仇視、被追殺至死... 我們身為基督徒,要珍惜這群和耶穌高度相似的人。
以色列身為祭司的國度,可能在某個程度上吸收了世界的邪惡--以致她就像耶書亞一樣,因此招致責難?若是如此,選派、膏抹以色列如此服事自己的那一位,就會仔細觀察、評估我們的反應。祂在尋找能在愛中尊榮這個「作為贖價的國家」的人。
代罪羔羊
猶太民族在過去四千年所忍受的痛苦顯然是個奧祕。許多年前,我在莫斯科的一場佈道會中被許多來教會的人憤怒斥責,因為我和俄羅斯的猶太人分享福音。斥責我的人說:「你們猶太人就是我們惹上一切麻煩的原因!」有人因為太多猶太人離開俄羅斯,帶著他們的「技術和賺錢的能力」移民到國外而責罵我;另一個理由,卻是猶太人待在俄羅斯,用他們的「技術和賺錢的能力」製造問題。我們猶太人又再一次成為代罪羔羊。
代罪羔羊(scapegoat)這個詞所指的是,因為他人所犯的錯,承受毫無理性的敵意。這個概念源自聖經贖罪日(參利未記16章)。以色列大祭司在這個祭典上,為全國人民贖罪。他要認罪,用兩隻山羊來代替人民承擔他們的罪:一隻山羊要宰殺、替以色列人承擔罪孽;另一隻稱為代罪羔羊--則被放走。代罪羔羊成了神饒恕的記號,也提醒人要順服神。
據說,猶太人的國家就像古時候的代罪羔羊一樣,提醒這個世界有神的存在,以及神要求聖潔。但是世人執迷不悟地憎恨這樣的信息。古老的諺語說得對,世人多半想殺了報信的使者。
奉獻資訊
代禱事項10/22 ~ 10/28
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
是永生神的兒子。」 (馬太福音16:15-16)
► 以色列:
 伊朗宣稱若以色列持續進攻加薩,南方的葉門什葉派叛軍、東方的敘利亞和伊拉克民兵,以及北方的黎巴嫩真主黨將合作,從四面八方圍困攻擊以色列。呼求神憐憫傷亡的平民,求神四圍環繞保護以色列,抵擋仇敵的攻擊,成就對以色列、中東地區的命定。
► 國際:
 歐洲有烏俄戰爭及多地衝突爆發,以巴戰爭也擴及國際,各國皆表明立場與結盟,美國首次須同時面對中、俄兩個核武對手,以及發展中的伊朗。求神呼召基督徒醒起為自己的國家禱告,在各國中看見神掌權。
 日本政府以統一教向信徒斂財之行為,控其違反宗教法,向地方法院提出解散此教之請求。求神持續敗壞各樣異端,使人心回轉歸向真神。
 中國青年失業率高達21%。許多青年試圖逃離過度競爭的社會或選擇躺平。為中國信主青年禱告,堅定倚靠神,也讓人看見基督復活的生命。
 中國遣返逾千名脫北者,被遣返者可能遭受酷刑或送往勞改營。南韓與中國協商中。為被遣返者與受逼迫信徒禱告,求神軟化北韓政權的心。
► 國家及城市:
 國家祭壇10/28(六)10:00-15:30在中原大學舉行。
線上直播申請:https://reurl.cc/z6ZAY6。
全國禱告網絡10/15-11/4每晚9-10持續為以巴守望。
邀請您加入清晨67-大內群組https://line.me/ti/g/2LkyVsgxq3
 美國在台協會與國務院亞太局顧問,將與我國政府就台美關係、區域安全、經貿投資等議題交換意見。中華民國台灣總統候選人名單尚未完全確定。為中華民國台灣政經發展以及明年二合一大選禱告,求主掌權。
 10月下旬有多個萬聖節與同志大遊行活動,於北中南地區盛大舉行。求神親自攔阻這些活動,呼召基督徒起來分享福音,恢復人與神的關係。
 北台灣媽祖文化節聚集全台近60尊媽祖, 10月底將於板橋舉行各樣儀式。求神赦免我們的悖逆並賜人悔改的心,宣告台灣屬於耶穌基督。
► 地區:
 【法律議題講座】10/24 10:30-12:00 於內湖別是巴聖教會舉行,
由高逸文律師分享”你不可不知的法律問題”,歡迎前往參與。
 【2023台北基督徒聯合書展】10/26-31 於信基大樓舉辦,
歡迎掃QR Code了解詳細資訊
 【寶血歡慶與立約】11/10-12在內湖思恩堂舉行,
歡迎掃QR code了解詳情及報名。
◎「社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訊息:
1. 10/25牧者聯禱在大湖主恩堂,求聖靈感動召聚更多牧者。
2. 協會司琴班初級、中級班陸續開課,詳細資訊請上協會官網。
3. TI樓層有新的規劃安排,持續禱告求神興起預備執行團隊。
4. TI將與讚美之家簽約,請為協調過程順利代禱。


靈修教材: 禱告卡
利未記 16:1-34

敬拜詩歌:奇異恩典 amazing grace (Il Divo)
https://youtu.be/GYMLMj-SibU

一、安靜:主啊,早晨我要更親近祢,更認識祢。   
二、讀經:利未記 16:1-34
1. 重點說明
每年七月初十贖罪日(v.29),他們要刻苦己心(v.29),在神面前求潔淨,只有這一天大祭司可以進到至聖所。祭司先為自己贖罪(v.6), 然後為百姓贖罪(v.15)。兩隻公山羊,一隻是獻給耶和華的贖罪祭,代表耶和華的赦罪。另一隻歸給阿撒瀉勒的羊將被帶到無人之地(v.21-v.22),象徵罪的遠離。本章多次強調一切的罪孽都得赦免,將贖罪日的重要彰顯出來。
2. 鑰節:這要作你們永遠的定例─就是因以色列人一切的罪,要一年一次為他們贖罪。於是,亞倫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行了。(利 16:34)
三、默想:
■贖罪日的祭禮,血要帶到哪裡?彈到何處?
■兩隻公山羊分別有何功用?(v.9-v.10)
■為什麼神要每一年一次有集體認罪的贖罪日?百姓應該用什麼態度來過節?如今我可以天天經歷基督赦罪之恩,我又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在面對?
四、禱告:主啊!謝謝祢承擔我和我家一切的罪孽和過犯,用祢的寶血洗淨我,使我可以因著祢的救贖,坦然無懼到神施恩座前敬拜祢。幫助我,今日再次體會祢的赦罪之恩,記念主所擺上的,默想主的愛和恩典。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利未記 16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利未記16:34

這要作你們永遠的定例─就是因以色列人一切的罪,要一年一次為他們贖罪。於是,亞倫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行了。(利16:34)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發求救訊號

閱讀: 詩篇34篇1-1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利未記15-16章;馬太福音27章1-26節
我曾尋求耶和華,祂就應允我。—詩篇34篇4節
在阿拉斯加渺無人煙的山區,有位居民的小屋慘遭祝融。那是美國最冷的一州,那時又正值嚴冬,這場火災使他失去足以禦寒的庇護所,就連糧食也所剩無幾。於是他在雪地上踩踏出求救訊號(SOS),並用煤灰加以染黑。三週之後,有一架飛機飛過這間小屋的上空,才有人看到他的求救訊號,使他終於獲救。

詩人大衛確實也曾身處危難之中。那時他被妒火中燒的掃羅王追殺而逃到迦特城,甚至為了保命而裝瘋(參見撒母耳記上21章)。因著這些困境,才有了詩篇34篇,記述了大衛在禱告中向上帝呼求,並且獲得了平安(4、6節)。上帝聽見他的懇求,救他脫離患難。

你是否正在絕望的景況中呼求救援?可以確定的是,上帝如今仍垂聽和回應我們急難中的呼求。就像上帝回應大衛一樣,祂也會留意我們的求救訊號,挪去我們的恐懼(4節),有時還會救我們「脫離一切患難」(6節)。

聖經向你我發出邀請:「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祂必扶持你」(詩篇55篇22節,新譯本)。當我們將困境交給上帝,我們可以信靠祂,相信祂會提供我們所需的幫助。我們在祂大能的手中,安穩無慮。

你何時曾向上帝呼求之後,而感到平靜安穩?
祂何時曾救你脫離絕望的景況?
慈愛的天父,謝謝祢垂聽我的禱告,使我得到我最需要的
安慰與平安。尤其謝謝祢救我脫離我的罪。
作者: 柯愛莉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詩篇34、37和73篇,論述了舊約時代所謂的報應法則或報復原則。那時,聖經還不完整,上帝的百姓對來世的理解非常有限,因此他們也不瞭解公義和公正最終將會如何實現。他們因不明白死後的生命,就只能以報應法則來調解世上種種看似不公平的現象。這種報應法則主張,義人今生會因其義行而蒙福,惡人則因其惡行而受詛咒,但詩篇73篇卻清楚指出,亞薩認為這個原則並沒有實現,因為義人受苦的時候,惡人似乎興旺發達。只有在耶穌裡,這個難題才能最終得到解決。耶穌親自擔負世人的罪孽,使人可以進入真正公義和公平的永恆居所。

柯貝爾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