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我的身份由我的過去來決定,而不是由神的話來定義。
2.因為我重複失敗,我不是神所說的我。
3.我所經歷的一切,撤銷了神對我的應許。
4.身為基督徒,我的天性就是犯罪。
5.神高估我了。
6.我憑眼見而活,不是憑信心。
7.神對我生命所發的預言,一定弄錯了。
二、真理:神說我是誰我就是誰,不是由我過去的經驗來決定的
1.在亞伯拉罕有任何孩子之前,神已經稱他為「多國之父」了。(創17章)
2.當基甸說他家是至貧窮的,他是至微小的。神已經稱基甸為「大能的勇士」(士6:11-16)
3.摩西還在口吃不信時,神卻告訴他,「你是以色列的拯救者」。(出3~4章)
4.約瑟還在獄中時,神已經視他為偉大的領袖了(創39-40章)
5.耶穌知道彼得將要否認祂,卻仍然稱彼得為磐石,要透過彼得建造教會(太16:18)
6.大衛只是個牧羊人,卻被恩膏為王(撒上16:13)
三、心意更新的宣告
1.神說我是誰我就是誰,不是由我過去的經驗來決定。
2.基督的工作已經「成了」,為我的公義立下了印記。
3.我相信真理告訴我「我是誰」,真理必要轉化成我的經驗。
參考經文:《 士師記6章1~40節》
基甸回答:如果我得祢的歡心,請給我證據,證明上主祢親自對我說了話。(士師記6章17節)
基甸與上主的使者相遇,正是以色列人被米甸人欺壓的時候。由於以色列人民又得罪上主,因此上主讓他們落在米甸人手下7年。以色列人無法抵抗,就求告上主幫助。於是,上主差祂的使者到基甸那裡,呼召他出來解救以色列脫離米甸人。使者來到基甸那裡時,他正躲在醡酒池打麥子。接著,我們看到基甸和上主的使者對話。使者對基甸說:「上主與你同在。」基甸卻不以為然的回答:「如果上主與我們同在,我們怎麼會遭遇這些不幸的事呢?」基甸的第一個反應是不相信上主使者的話,同時還向使者抱怨一番。他認為,上主把以色列人丟在米甸人手裡不管了。「我親自差派你去」,這是上主對基甸的呼召,要使用他去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米甸人的手。然而,基甸還是不太相信,也不情願接受。
基甸心中仍有許多掙扎,於是要求一個確據,想證明使者的話。基甸回家準備肉和無酵餅,放在磐石上,並把湯倒在上面。上主的使者伸出手中的杖,杖端碰到肉和無酵餅,就有火從石頭中出來,燒盡所有東西。接著,上主的使者就不見了。基甸終於知道和他說話的確實是上主的使者,驚恐地說:「至高的上主啊,我竟面對面看見了祢的天使。」上主出聲對他說:「平安!不要怕。你不會死。」於是基甸在那裡為上主築一座祭壇,命名為「耶和華沙龍」,意思是「上主賜平安」。因為上主賜平安,沒有奪去基甸的生命。
假如我們像基甸一樣,有機會與上主的使者說話,我們會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呢?當上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呼召我們去做某件事,我們是否會像基甸一樣,出口埋怨,或不願相信?我們是否會等到有確據之後,才知道上主原來就在我們身邊,確實保守我們?或者,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就相信、願意接受使命呢?或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但基甸的經驗告訴我們,不論我們有什麼藉口或推託之詞,上主若要使用我們,祂必然會賜給我們力量與平安。
「耶和華沙龍」是基甸與上主的使者互動後的體驗,也是我們生命的經驗。它不單是一句祝福的話,也是在我們生命中確實可經驗的平安,更是我們回應呼召後所得到的祝福。
默想:
我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上主對我的呼召?想一想,我從過去至今蒙上主賜平安的經驗,為此獻上感恩。
祈禱:
主上帝,許多時候我就如基甸一樣,在祢呼召我的第一時間,是抱持否定不相信的態度,但求祢在我心中存疑時給我確據,使我有堅定的心,能夠勇敢走在祢所預備的道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求,阿們。
閱讀: 士師記6章7-1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37-39篇;使徒行傳26章
「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士師記6章14節
上帝喜歡使用那些不被看重的人。18世紀末著名的宣教士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在一個小村莊長大,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他在所從事的行業中沒有出色的表現,而且生活十分貧困,但上帝卻賜給他傳福音的熱忱,並呼召他成為宣教士。克里靠著自習而學會希臘文、希伯來文和拉丁文,並且出版了第一本孟加拉語的新約聖經。現今,他被視為「近代宣教之父」。但在他寫給侄兒的一封信中,他對自己的能力作了這樣謙卑的評價﹕「我只能竭盡全力、堅持不懈。」
不管我們自身情況如何,當上帝呼召我們去做一件事,祂也同時會賜給我們能力去完成這項任務。在士師記6章12節,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然後,天使就吩咐他去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米甸人的欺壓。那時,米甸人襲擊他們的城鎮、掠奪他們的莊稼。但基甸從未聽過有人稱他為「大能的勇士」,所以他謙卑地回答說﹕「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15節)。儘管如此,上帝還是使用基甸拯救祂的子民。
基甸成功的關鍵語是「耶和華與你同在」(12節)。當我們謙卑地與這位救主同行,並倚靠祂的大能時,祂會讓我們有能力去完成只有靠著祂才能做成的一切事。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成為我的救主,並加給我力量!
求祢幫助我,讓我可以緊緊跟隨祢。
上帝呼召你去做哪些你憑己力無法完成的事?
今天你要如何倚靠祂的大能呢?
作者: 龐雅各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士師秉政的時間約有330年,從約書亞離世(士師記2章8節)開始,直到掃羅登基作王(撒母耳記上13章1節)為止。這是一個混亂的時期,因為新一代的以色列人不認識上帝,他們離棄上帝,轉而敬拜偶像(士師記2章10-14節)。由於「各人任意而行」(17章6節, 21章25節),上帝就興起不同的鄰國來管教他們。然而,當他們悔改的時候,上帝就興起士師來領導他們,成為他們的政治和軍事領袖。士師記共記載十三位士師(俄陀聶、以笏、珊迦、底波拉、基甸、亞比米勒、陀拉、睚珥、耶弗他、以比讚、以倫、押頓和參孫),基甸是第五位。
沈啓智
回應:以色列百姓過了四十年太平的日子後,又開始做一些「神」極為厭惡的事,什麼事讓「神」這麼動怒呢?就是去敬拜迦南人的神明。(士6:10)為這事,神又將這些敗壞的百姓交給米甸人去管教,這時間有七年之久(士6:1)。以色列百姓再次重複「墮落->懲罰->救贖」的惡性循環,雖然只有7年時間,但這管教卻使這些百姓痛苦萬分。米甸人如何管教悖逆的以色列民呢?米甸人「三不五時」騷擾、攻擊以色列民,將他們趕到山裡挖洞穴住,不讓他們住在平地。(士6:2)每當以色列百姓撒種後,米甸人及周邊敵人就來搞破壞,不讓這些農作物長成;不僅如此,還來掠奪以色列的農產品,百姓所飼養的牛、羊、驢全部擄走,任何一樣可吃的東西都不留下,全帶走,導致以色列人難以維持生計。(士6:4)周邊的敵人之多猶如蝗蟲之多一樣,蝗蟲一過境遍地不留下任何食物給以民,這樣情況連續七年,以色列百姓終於受不了,無法忍受,他們又開始向神呼求拯救他們。(士6:6)此時,神差派先知來告誡他們,要認罪悔改歸向神,困難才能解決。(士6:7-10)
親愛的弟兄姊妹,以色列百姓的生活模式給我們一個提醒,神不是沒有教導這些百姓,神透過摩西頒佈十誡的誡命及律例、典章,十分詳細告訴祂的百姓要如何遵守,才不會得罪神。然當百姓處在逆境時,他們都會很虛心、謙卑順服神的教導;但當環境變好時處在順境下,他們卻又忘記神的告誡,再度去做一些神不喜悅的事,事後又再來祈求神拯救他們脫離苦難。的確人常會忘記神的教導,去犯一些不必要的錯,這是人一生中最大的難處;但假若我們能記取聖經的教導,時時自我警醒不要去犯這些錯,相信我們這個人的每一天生活,一定可以過的很平安喜樂。(王牧師)
第一部:詩歌敬拜
https://youtu.be/CigLPfxQ7Sc
第二部:讀聖經與《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6章1-10 節
1.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耶和華就把他們交在米甸人手裡七年。
2.米甸人壓制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因為米甸人,就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營寨。
3.以色列人每逢撒種之後,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上來攻打他們,
4.對著他們安營,毀壞土產,直到迦薩,沒有給以色列人留下食物,牛、羊、驢也沒有留下;
5.因為那些人帶著牲畜帳棚來,像蝗蟲那樣多,人和駱駝無數,都進入國內,毀壞全地。
6.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極其窮乏,就呼求耶和華。
7.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呼求耶和華,
8.耶和華就差遣先知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曾領你們從埃及上來,出了為奴之家,
9.救你們脫離埃及人的手,並脫離一切欺壓你們之人的手,把他們從你們面前趕出,將他們的地賜給你們;
10.又對你們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你們住在亞摩利人的地,不可敬畏他們的神。你們竟不聽從我的話。
金句: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極其窮乏,就呼求耶 和華。(士師記6章6節)
本段是基甸循環的開始,讓我們看見以色列人因為錯誤的選擇,以致走 入一條無法解開的死胡同。
一、以色列人的窘境(1-6節)
本章開頭又出現慣有的公式: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正如 2:11-13 所示,意味著他們「事奉諸巴力,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那不只是宗教信仰的轉變,而是一連串不可收拾的後果一當耶和華被迫從他們的生活中離席,他們就遭致米甸人與亞瑪力人的聯手壓制。這些住帳棚的遊牧民族不僅使以色列人有家歸不得,還讓他們只得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營寨;米甸聯軍還在以色列人撒種之後,帶著大批牲畜過來,像蝗蟲過境般席捲了一切青翠的農作物,讓他們極其窮乏,不只生活窮困,還受盡羞辱。人經常必須走到窮途末路才想到上帝,他們就在此時「呼求耶和華」。
二、耶和華先知的責備(7-10 節)
對於如此的求救信號,上帝又如何回應?他沒有如同之前,立刻為百姓預備一位領兵作戰的士師,反而差遣了一位先知到他們那裏。先知提到從出埃及到進迦南,耶和華如何一路帶領拯救他們,並將原來 迦南人住的地方賞賜給他們。這裡一前一後提耶和華是「以色列的上帝」、「你們的上帝」,反映出上帝始終以信實的態度、堅持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沒想到,他們竟不聽從上帝的話,卻堂而皇之的拜起迦南人的神明,藉由行動糟蹋了上帝的恩典。以色列人可說是罪有應得、咎由自取,耶和華還應該為他們做甚麼嗎?若上帝果真為他們再做甚麼,那是他們不配得的,但上帝的確常常願意給人恩典!
默想/應用 : 我是否經常將上帝的恩典視為理所當然,卻又忘記緊緊跟隨這位施恩的主?
祈禱/行動 :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能做一個知恩、感恩,而不忘恩的 人。讓我能珍惜,並與人分享神的恩典。奉主耶穌的聖名, 阿們。
第三部: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Td-wIOilM_s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0/11/22 (主日)
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 6:1-10 >
一一這一章開始進入我們熟知的基甸的故事。第1節就講到:「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耶和華就把他們交在米甸人手裡七年。」是什麼「惡」?起先沒明說,接著敘述以色列人的苦況:「以色列人每逢撒種之後,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上來攻打他們,對著他們安營,毀壞土產,直到迦薩,沒有給以色列人留下食物,牛、羊、驢也沒有留下;因為那些人帶著牲畜帳棚來,像蝗蟲那樣多,人和駱駝無數,都進入國內,毀壞全地。」(6:3-5)「像蝗蟲那樣多」形容為害之大。於是,經文講到兩次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6:6-7),上帝就差先知責備他們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你們住在亞摩利人的地,不可敬畏他們的 神。你們竟不聽從我的話。」(6:10)原來第1節的「惡」是指「不聽從上帝而拜偶像」!
一一這次,上帝沒有馬上就興起一位士師解救他們,而是派先知告知百姓受苦的原因,希望他們悔改。今天不少基督徒遇到困難而受苦時,很希望上帝垂聽禱告,立即解決困難,卻不求問神造成困難的原因。有一句話說得好:「有悔改就有恩典」!願我們遇到困難時,能心存謙卑求問神,若知有罪應真誠悔改。
第一部:詩歌敬拜
https://youtu.be/fsUVkm142O4
第二部:讀聖經與《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6章11-24 節
11.耶和華的使者到了俄弗拉,坐在亞比以謝族人約阿施的橡樹下。約阿施的兒子基甸正在酒醡那裡打麥子,為要防備米甸人。
12.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
13.基甸說:主啊,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現在他卻丟棄我們,將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裡。
14.耶和華觀看基甸,說: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
15.基甸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
16.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
17.基甸說: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給我一個證據,使我知道與我說話的就是主。
18.求你不要離開這裡,等我歸回將禮物帶來供在你面前。主說:我必等你回來。
19.基甸去預備了一隻山羊羔,用一伊法細麵做了無酵餅,將肉放在筐內,把湯盛在壺中,帶到橡樹下,獻在使者面前。
20.神的使者吩咐基甸說:將肉和無酵餅放在這磐石上,把湯倒出來。他就這樣行了。
21.耶和華的使者伸出手內的杖,杖頭挨了肉和無酵餅,就有火從磐石中出來,燒盡了肉和無酵餅。耶和華的使者也就不見了。
22.基甸見他是耶和華的使者,就說:哀哉!主耶和華啊,我不好了,因為我覿面看見耶和華的使者。
23.耶和華對他說:你放心,不要懼怕,你必不致死。
24.於是基甸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就是耶和華賜平安的意思)。(這壇在亞比以謝族的俄弗拉直到如今。)
金句: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 如擊打一人一樣。」(士師記6章16節)
本段落記載上帝如何選召基甸來承擔拯救的使命,以及在此過程中上帝所給予的記號。
一、對基甸的呼召(11-16 節)
在以色列人毫無希望之際,耶和華主動伸出援手,差派使者前去瑪拿西支派的俄弗拉,找亞比以謝族人約阿施的兒子基甸。但基甸果真是個屬靈「將才」嗎?在一連串的對話中,我們看見他不僅對於「耶和華與你同在」的應許心生懷疑,還對上帝不若之前那樣大施神蹟而充滿怨言;對於自己是否能承擔使命,也感到力不能勝。基甸到底是推諉卸責,或是低調謙卑?不論如何,上帝提醒他:「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原來承接上帝的使命最重要的資源,不在於這個人的才幹,而在於上帝的同在。
二、給基甸的記號(17-24 節)
基甸此時提出要求:「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給我一個證據,使我知道與我說話的就是主。」基甸很快地預備了一隻山羊羔,用一伊法(約22公升)細麵做了無酵餅。在糧食極度缺乏的當時,這些食物是極不容易的,也顯示出基甸確實不敢輕忽這位不速之客。沒想到上帝的使者藉手中的权將這些食物全燒掉了,這也證明他是上帝所差派的。如此獨特的經歷,也讓基甸稱那地方為「耶和華沙龍」。信仰不只是對這位上帝客觀而理性的認識,也包括接受祂的赦罪、經歷祂的大能、體會他的安慰。因為我們不僅是蒙恩的罪人,也是非常脆弱、有限,需要上帝恩典保守的平凡人。在我們這些平凡人的生命中,上帝也經常做出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大事。
默想/應用 : 基甸面對上帝呼召的第一反應是怨言與推護。我是否也常以如此的態度來面對聖靈的感動?
祈禱/行動 :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在面對的感動與呼召時,不再推拒絕,而是願意謙卑順從,經歷祢的同在與能力。 奉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第三部: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pCRUy6PIcBw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0/11/23 (一)
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 6:11-24 >
一一這一段是上帝呼召基甸的經文。基甸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6:15)為什麼上帝會揀選他,而不是揀選其他人?!他有什麼特別的條件?我們若細思,會發現他有與眾不同的地方。第11節說:「耶和華的使者到了俄弗拉,坐在亞比以謝族人約阿施的橡樹下。約阿施的兒子基甸正在酒醡那裡打麥子,為要防備米甸人。」
一一從這裏讓我們認識到,基甸是能審度時事的人,機敏地做一些防備米甸人的工作;另方面,當「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6:12)時,他回答說:「主啊,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致遭遇這一切事呢?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現在他卻丟棄我們,將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裡。」(6:13)神的使者對基甸說:耶和華與「你」同在,基甸卻回答說: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這就是他與眾不同的地方,他的內心有一個「大我」觀,他不是只關心自己「小我」的安危,他也在乎他民族「大我」的前途。當一個人有這種「大我」觀時,才容易聽見上帝的呼召。願您我對神的國、對基督的教會都能有這種「大我」觀,而聽見神的聲音,清楚上帝託付給我們的使命。
回應:從上一章經文知道以色列民受不了米甸人的攻擊,不得不向神祈求幫助,神最終還是垂聽了他們苦苦的呼求,興起「基甸」士師來幫助以民。從基甸與耶和華神對話中,帶給我們什麼樣啟示呢?當神找到了基甸,且告訴基甸說:「耶和華與你同在!(士6:12)」,基甸反而向神提出二個問題,請神回答,第一個問題:基甸說:「神啊!若祢與我們同在,我們怎麼會受到米甸人的攻擊呢?」(士6:13);是不是祢要丟棄我們,不保護我們,所以我們才受到米甸人的攻擊呢?然神卻回答他說:「士6:14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基於這問題,基甸再次向神的使者提出第二個問題:基甸認為他們的支派是十二支派中最貧窮的,最微小的支派,有什麼憑據可以帶領「以民」出去與米甸人爭戰呢?基甸希望神能給他一個證據。接著基甸便去預備獻祭的供物,來到橡樹下獻祭求個兆頭,就在這當下神的使者伸出杖碰觸獻祭的供物,這供物就被火給燒掉,基甸這時突然醒過來,知道是神在對他說話,於是趕緊在那地築壇獻祭,將那地方取名叫「耶和華沙龍(耶和華賜平安)」。
親愛的弟兄姊妹,基甸有二次對神的指示存著懷疑,然神並沒有因此而生氣,反而親自教導他,與他對話,讓基甸親眼看見神行的奇事,令基甸不得不對神肅然起敬。在我們生命中不也常發生這樣的事嗎?神透過人事物常提醒我們要警醒禱告,但我們就是疏忽,覺得神很囉唆,很煩;明明不可能做成,但神就是要我們去做,殊不知神早已為我們預備,但我們卻非常擔心無法做成,而不去做,失去神所要賜下的恩典。祈求主幫助我們對神的話不要視而不顧,神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那是我們保命的引導,我們需要牢記神的話在心裡。(王牧師)
回應:當基甸知道神的心意後,他是不是就剛強壯膽了呢?(士6:22)看起來似乎不是,反而顯現出非常膽小,沒有自信,怎麼說呢?可從二方面來看:(一)神指示基甸要拆毀父親所建立的巴力祭壇,砍下壇旁的亞舍拉(假神像),基甸他不敢再白天作這樣的事,害怕父親責備及鄰居反彈,只敢在晚上偷偷的做。(士6: 25-27)(二)當神的靈降臨在基甸身上,要他帶領眾支派出去與米甸人爭戰,眾支派也都願意出兵與基甸會合出去迎戰敵軍;此時,基甸又對神說了一番令人傻眼的話,什麼話?神啊!祢若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我想要做個實驗:「把一團羊毛放在禾場上,第二天起來若只有羊毛上有露水,別的地方都是乾的,我就知道是祢要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士6:36-37)」;基甸第二天起來一看果真是如此,一般人看到這樣的情形應該要相信神的話了吧!但基甸這位仁兄,仍存疑告訴神說:「我想要再試一次,若隔天羊毛是幹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那我就沒話說了!(士6:39-40)」。
親愛的弟兄姊妹,從基甸與神的對話給我們什麼提醒呢?牧師在教會裡會看到一些會友,心裡是極其軟弱、擔心、害怕,希望自己能得到神的幫助,但又不知到如何請神來幫助,就在此時牧師通常都會主動詢問對方需要幫助嗎?大部分有狀況的弟兄姊妹的回答,是說:「牧師,我沒事,我很好。」,但事實上他們是有狀況,是需要幫助的,因為「聖靈」感動牧師,牧師才會做這樣的事,但很可惜的是,這些有狀況會友沒有感受到聖靈的感召,失去神即時的幫助。建議弟兄姊妹,當你有需要幫助時,儘管開口向教會牧師發出請求(請合理),不要覺得牧師很忙,沒有時間幫我這忙,千萬不要這樣想,儘管告訴牧師,神會透過牧師來幫助大家解決困難。(王牧師)
第一部:詩歌敬拜
https://youtu.be/7hRF-6dwUzA
第二部:讀聖經與《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6章 25-40 節
25.當那夜,耶和華吩咐基甸說:你取你父親的牛來,就是(或譯:和)那七歲的第二隻牛,並拆毀你父親為巴力所築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
26.在這磐石(原文是保障)上整整齊齊地為耶和華─你的神築一座壇,將第二隻牛獻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木偶作柴。
27.基甸就從他僕人中挑了十個人,照著耶和華吩咐他的行了。他因怕父家和本城的人,不敢在白晝行這事,就在夜間行了。
28.城裡的人清早起來,見巴力的壇拆毀,壇旁的木偶砍下,第二隻牛獻在新築的壇上,
29.就彼此說:這事是誰做的呢﹖他們訪查之後,就說:這是約阿施的兒子基甸做的。
30.城裡的人對約阿施說:將你兒子交出來,好治死他;因為他拆毀了巴力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
31.約阿施回答站著攻擊他的眾人說:你們是為巴力爭論嗎﹖你們要救他嗎﹖誰為他爭論,趁早將誰治死!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毀他的壇,讓他為自己爭論吧!
32.所以當日人稱基甸為耶路巴力,意思說:他拆毀巴力的壇,讓巴力與他爭論。
33.那時,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聚集過河,在耶斯列平原安營。
34.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亞比以謝族都聚集跟隨他。
35.他打發人走遍瑪拿西地,瑪拿西人也聚集跟隨他;又打發人去見亞設人、西布倫人、拿弗他利人,他們也都出來與他們會合。
36.基甸對神說:你若果照著所說的話,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
37.我就把一團羊毛放在禾場上:若單是羊毛上有露水,別的地方都是乾的,我就知道你必照著所說的話,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
38.次日早晨基甸起來,見果然是這樣;將羊毛擠一擠,從羊毛中擰出滿盆的露水來。
39.基甸又對神說:求你不要向我發怒,我再說這一次:讓我將羊毛再試一次。但願羊毛是乾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
40.這夜神也如此行:獨羊毛上是乾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
金句:倚靠雕刻的偶像,對鑄造的偶像說:你是我們 的神;這等人要退後,全然蒙羞。(以賽亞書 42 章17節)
接續昨天的內容,今天的經文告訴我們當耶和華呼召基甸之後,要他採 取的行動。
一、拆毀與興建(25-32 節)
耶和華在呼召基甸之後,沒有立刻要他整裝軍備,而是叫他做兩件看似與當時危機不相干的事:上帝首先要基甸拆毀巴力偶像與祭壇,那是他父親約阿施所築的,很可能也是屬於他父親的。當時全城的人都拜巴力,他如此做,不單會挑起家庭革命,還會引起公憤。此外,上帝還要基甸在高處磐石上,整整齊齊為耶和華築一座壇,向上帝獻上燔祭。這種除掉偶像、恢復敬拜的行動,讓我們看見上帝更看重的,是我們與神的關係;阻礙上帝出手拯救的,其實不是強大的敵人,而是上帝子民自己的罪。基甸這種革命的行動,果然引起軒然大波,城裏的人前來他家興師問罪,護子心切的約阿施此時脫口而出:「你們是為巴力爭論嗎?你們要救他嗎?誰為他爭論,趁早將誰治死!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毀他的壇,讓他為自己爭論吧!」(31節)這位「巴力廟公」的一番話也提醒他們:他們過去七年所事奉、所倚靠的是真的上帝嗎?
二、羊毛的印證(33-40 節)
當上帝的靈降臨基甸身上,他到各處吹角號召眾人。原本懼怕躲避的以色列人願意響應號召,出來加入反抗的行列,就已經是聖靈工作的記號;但基甸此時卻又兩次藉著羊毛的乾濕與否,想知道「你若果照著所說的話,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他心中仍然害怕,對上帝的信心不足。滿有憐憫的上帝知道基甸的軟弱,願意按著他所求的提供印證。這經文顯然不是鼓勵我們要如法炮製、尋求印證,而是要對上帝的話語有信心。
默想/應用 : 上帝在乎基甸與神的關係, 過於以色列人當下所面臨的困境。我是否看重上帝過於一切?
祈禱/行動 : 親愛的天父,我願意尊榮、 高舉祢,看重你的話語;求祢引導我、與我同在,讓我能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奉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第三部: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61Y5Y6YKx84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0/11/24 (二)
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 6:25-40 >
一一基甸蒙上帝呼召後,第一件事是拆毀拜巴力的祭壇,並重建敬拜上帝的祭壇(6:25-32),這件事回應了1-10節以色列人的問題,他們既因拜亞摩利人偶像的罪而受苦,就應先除掉這罪。因此,「當那夜,耶和華吩咐基甸說:『你取你父親的牛來,就是那七歲的第二隻牛,並拆毀你父親為巴力所築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在這磐石上整整齊齊地為耶和華─你的 神築一座壇,將第二隻牛獻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木偶作柴。』基甸就從他僕人中挑了十個人,照著耶和華吩咐他的行了…。」(6:25-27a)據《信望愛》網站的說明:「在米吉多發現的祭壇之壇闊有7.8公尺,高 1.3公尺,這壇用許多石頭建造並用泥使石頭牢牢結合,所以基甸和十個助手要破壞和清理這壇並不容易,而是一項極大的工作…。」接著,我們應問:之前,基甸已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取名為耶和華沙龍(6:24),為何拆毀巴力的壇後,又要為耶和華再築一壇?主因應是,前者是基甸為「個人」得平安獻上感恩,後者是為族人「全體」宣告以耶和華為神,如此才能在屬靈上堵住破口,為之後的戰爭奠基。由此看來,我們要在生活中靠主得勝,必須先潔淨我們的生命,在屬靈上堵住破口。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1-08-17-6-33-40-9d15d9a1b78c4b4195404355e00d933e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FnWtTHbeBw
二、閱讀經文
士師記6:33~40
6:33 那時,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聚集過河,在耶斯列平原安營。
6:34 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亞比以謝族都聚集跟隨他。
6:35 他打發人走遍瑪拿西地,瑪拿西人也聚集跟隨他;又打發人去見亞設人、西布倫人、拿弗他利人,他們也都出來與他們會合。
6:36 基甸對上帝說:「你若果照著所說的話,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
6:37 我就把一團羊毛放在禾場上:若單是羊毛上有露水,別的地方都是乾的,我就知道你必照著所說的話,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
6:38 次日早晨基甸起來,見果然是這樣;將羊毛擠一擠,從羊毛中擰出滿盆的露水來。
6:39 基甸又對上帝說:「求你不要向我發怒,我再說這一次:讓我將羊毛再試一次。但願羊毛是乾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
6:40 這夜上帝也如此行:獨羊毛上是乾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士6:34 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亞比以謝族都聚集跟隨他。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ARgA-ZXFSQ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歷代志下5~7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17-5-7-205ed20f89a54284b477ebceafc31789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methodist.org.tw/2021-08-17/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1-08-16-6-25-32-2d3f9cde98834a4ca89a02dd6dd06811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hzPQdCvtfE
二、閱讀經文
士師記6:25~32
6:25 當那夜,耶和華吩咐基甸說:「你取你父親的牛來,就是(或譯:和)那七歲的第二隻牛,並拆毀你父親為巴力所築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
6:26 在這磐石(原文是保障)上整整齊齊地為耶和華─你的上帝築一座壇,將第二隻牛獻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木偶作柴。」
6:27 基甸就從他僕人中挑了十個人,照著耶和華吩咐他的行了。他因怕父家和本城的人,不敢在白晝行這事,就在夜間行了。
6:28 城裡的人清早起來,見巴力的壇拆毀,壇旁的木偶砍下,第二隻牛獻在新築的壇上,
6:29 就彼此說:「這事是誰做的呢?」他們訪查之後,就說:「這是約阿施的兒子基甸做的。」
6:30 城裡的人對約阿施說:「將你兒子交出來,好治死他;因為他拆毀了巴力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
6:31 約阿施回答站著攻擊他的眾人說:「你們是為巴力爭論嗎?你們要救他嗎?誰為他爭論,趁早將誰治死!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毀他的壇,讓他為自己爭論吧!」
6:32 所以當日人稱基甸為耶路‧巴力,意思說:「他拆毀巴力的壇,讓巴力與他爭論。」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士6:26 在這磐石上整整齊齊地為耶和華─你的上帝築一座壇,將第二隻牛獻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木偶作柴。」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0-jO-8JOc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歷代志上27~29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15-27-29-ebd2ffa368a944229fe191c36f6fbd85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methodist.org.tw/2021-08-16/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1-08-15-6-11-24-2741b610285d4e6a9c1c8d4e4eba9ce7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a0aGWW7kTU
二、閱讀經文
士師記6:11~24
6:11 耶和華的使者到了俄弗拉,坐在亞比以謝族人約阿施的橡樹下。約阿施的兒子基甸正在酒醡那裡打麥子,為要防備米甸人。
6:12 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
6:13 基甸說:「主啊,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致遭遇這一切事呢?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現在他卻丟棄我們,將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裡。」
6:14 耶和華觀看基甸,說:「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
6:15 基甸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
6:16 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
6:17 基甸說:「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給我一個證據,使我知道與我說話的就是主。
6:18 求你不要離開這裡,等我歸回將禮物帶來供在你面前。」主說:「我必等你回來。」
6:19 基甸去預備了一隻山羊羔,用一伊法細麵做了無酵餅,將肉放在筐內,把湯盛在壺中,帶到橡樹下,獻在使者面前。
6:20 上帝的使者吩咐基甸說:「將肉和無酵餅放在這磐石上,把湯倒出來。」他就這樣行了。
6:21 耶和華的使者伸出手內的杖,杖頭挨了肉和無酵餅,就有火從磐石中出來,燒盡了肉和無酵餅。耶和華的使者也就不見了。
6:22 基甸見他是耶和華的使者,就說:「哀哉!主耶和華啊,我不好了,因為我覿面看見耶和華的使者。」
6:23 耶和華對他說:「你放心,不要懼怕,你必不致死。」
6:24 於是基甸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就是耶和華賜平安的意思)。(這壇在亞比以謝族的俄弗拉直到如今。)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士6:12 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cH7UVZGnxE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歷代志上27~29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15-27-29-ebd2ffa368a944229fe191c36f6fbd85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methodist.org.tw/2021-08-15/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1-08-14-6-1-10-88e97dbafdd549c7a9341329521a0469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wc9xUOO0HU
二、閱讀經文
士師記6:1~10
6:1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耶和華就把他們交在米甸人手裡七年。
6:2 米甸人壓制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因為米甸人,就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營寨。
6:3 以色列人每逢撒種之後,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上來攻打他們,
6:4 對著他們安營,毀壞土產,直到迦薩,沒有給以色列人留下食物,牛、羊、驢也沒有留下;
6:5 因為那些人帶著牲畜帳棚來,像蝗蟲那樣多,人和駱駝無數,都進入國內,毀壞全地。
6:6 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極其窮乏,就呼求耶和華。
6:7 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呼求耶和華,
6:8 耶和華就差遣先知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我曾領你們從埃及上來,出了為奴之家,
6:9 救你們脫離埃及人的手,並脫離一切欺壓你們之人的手,把他們從你們面前趕出,將他們的地賜給你們』;
6:10 又對你們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你們住在亞摩利人的地,不可敬畏他們的上帝。你們竟不聽從我的話。』」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士6:6 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極其窮乏,就呼求耶和華。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DgaAWFF1c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歷代志上24~26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14-24-26-806526cc20a641eb9f6b80072597bf70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methodist.org.tw/2021-08-14/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11/26/大能的勇士
【經文】士師記6章11-16節
狄恩·伊曼(Diet Eman)是一位平凡而害羞的年輕女士。當德軍在1940年入侵荷蘭時,她正在談戀愛,有一份工作,享受與親友相處的快樂時光。後來,她寫道:「當大難臨頭時,你會想要像駝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土裡。」然而,狄恩卻感到上帝的心意是要她抵抗德國人的暴虐統治,甚至冒著生命危險為猶太人及其他被追捕的人尋覓藏身之處。這位原本不起眼的年輕女士成了上帝的勇士。
聖經也記載上帝使用一些不起眼的人來事奉祂。就如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並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士師記6章12節)可是當時的基甸看來卻絕不像大能的勇士。在以色列人遭米甸人欺壓時期,他為了不讓米甸人發現,便偷偷在醡酒池打麥子(1-6、11節)。他來自最弱小的瑪拿西支派,而他也是家裡最微小的(15節)。面對上帝的呼召,他深感力有不逮,甚至多次求上帝的印證。但最後,上帝卻使用他擊敗殘暴的米甸人(參閱第7章)。
上帝將基甸視為「大能的勇士」。正如上帝與基甸同在並裝備他,同樣地,上帝也與我們這些「蒙慈愛的兒女」(以弗所書5章1節)同在,並供應我們所需的一切,使我們能為祂而活,並在各樣大小事上服事祂。
【思想】
上帝還使用哪些看似軟弱的聖經人物為祂成就大事?
上帝如何讓你離開舒適區來事奉祂?
【回應】
上帝啊!
感謝祢看我不像我看自己。
幫助我看自己如同祢親愛的兒女,
有能力在各樣大小事上服事祢。
✍ 2022-04/15 讀經:士師記 第六章
✟受感的經文:
6:1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耶和華就把他們交在米甸人手裡七年。
6:2 米甸人壓制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因為米甸人,就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營寨。
6:3 以色列人每逢撒種之後,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上來攻打他們,
6:4 對著他們安營,毀壞土產,直到迦薩,沒有給以色列人留下食物,牛、羊、驢也沒有留下;
6:5 因為那些人帶著牲畜帳棚來,像蝗蟲那樣多,人和駱駝無數,都進入國內,毀壞全地。
6:6 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極其窮乏,就呼求耶和華。
6:27 基甸就從他僕人中挑了十個人,照著耶和華吩咐他的行了。他因怕父家和本城的人,不敢在白晝行這事,就在夜間行了。
6:28 城裡的人清早起來,見巴力的壇拆毀,壇旁的木偶砍下,第二隻牛獻在新築的壇上,
6:29 就彼此說:「這事是誰做的呢?」他們訪查之後,就說:「這是約阿施的兒子基甸做的。」
6:30 城裡的人對約阿施說:「將你兒子交出來,好治死他;因為他拆毀了巴力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
6:31 約阿施回答站著攻擊他的眾人說:「你們是為巴力爭論嗎?你們要救他嗎?誰為他爭論,趁早將誰治死!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毀他的壇,讓他為自己爭論吧!」
6:32 所以當日人稱基甸為耶路‧巴力,意思說:「他拆毀巴力的壇,讓巴力與他爭論。」
6:33 那時,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聚集過河,在耶斯列平原安營。
6:34 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亞比以謝族都聚集跟隨他。
6:36 基甸對神說:「你若果照著所說的話,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
6:37 我就把一團羊毛放在禾場上:若單是羊毛上有露水,別的地方都是乾的,我就知道你必照著所說的話,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
6:38 次日早晨基甸起來,見果然是這樣;將羊毛擠一擠,從羊毛中擰出滿盆的露水來。
6:39 基甸又對神說:「求你不要向我發怒,我再說這一次:讓我將羊毛再試一次。但願羊毛是乾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
6:40 這夜神也如此行:獨羊毛上是乾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
✟受感的話語:
在〔士師記 第5章〕因為以色列中有軍長率領,百姓也甘心犧牲自己,底波拉和亞比挪菴的兒子作歌頌讚耶和華!這樣,國中太平四十年;然而…過了四十年,〔士師記 第6章〕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本章分為三部分:〔士師記 6:1-10〕記錄以色列民的墮落和 神管教的方法;〔士師記 6:11-32〕敘述基甸蒙召,以及基甸對 神的小信又相信的經歷;〔士師記 6:36-40〕描述基甸向神求羊毛能乾能濕的憑證。
一、又行惡事交給米甸(士師記 6:1-10)
在〔士師記 6:1-10〕可以看到以色列人又開始了一個新的惡性循環,因著他們行神眼中看為惡的,神將他們交在米甸人的手中,因此米甸人壓制以色列人7年,以色列百姓也因著米甸人,開始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營寨,導致以色列人極其的窮乏,於是他們呼求神!
神對祂選民的心意一直是救贖,但百姓所回應給神的卻是對神的悖逆,當以色列百姓陷入悲慘的困境當中,才意識到自己錯了,之所以悔改重新信靠神“呼求耶和華”!反觀我們何嘗不是呢?當我們失去了對神的信靠,也就失去了神原本要賜給我們的尊貴;若要恢復尊貴,我們就當決心悔改恢復起初對神的信靠!
二、拆毀巴力靈降基甸(士師記 6:11-35)
基甸為了要確認神是否使用他來做以色列民的士師,於是他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的求證:預備了一隻山羊羔、無酵餅和一壺湯獻在耶和華使者面前,使者用火燒盡了肉和無酵餅,然後就不見了;基甸意識到這位耶和華使者就是神,基甸就為神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
與此同時,他夥同十個僕人在夜間拆毀了巴力的壇,拆毀巴力如同拆毀偶像是神頒布給祂選民的誡命,神在十誡的第一條也清楚寫到“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 神”!當基甸帶領人拆毀了巴力,〔士師記 6:34〕提到“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在希伯來文「靈」的解釋是「風、心、靈、氣息」,其中也就是雅威的「心」穿在基甸的身上,這是何等的尊貴!
三、羊毛求憑露乾或濕(士師記 6:36-40)
我們對基甸的認識是,他是有神同在的士師,但從〔士師記 第6章〕看到的是基甸起初被神呼召的時候,他對神有許多的懷疑,他的信心極其軟弱,但神沒責備他,反而在基甸的軟弱上顯出了神莫大的能力。
基甸用兩團乾羊毛二次向神求憑證…第一次讓羊毛濕,周圍草乾;第二次反之,讓羊毛乾,周圍草濕!在神呼召基甸的事上,我們看見神的恩典更多,也許我們的現在就如同基甸的當初,一而再再而三的懷疑神,但因著神的憐憫,祂終究堅固了我們的信心,如同基甸。
✟禱告和回應:
憐憫我們的父神,我們要向祢獻上無盡的感恩,在基甸的身上,我看見了自己,我並沒有比他好,我們的信心也是如此的軟弱,甚至軟弱到想逃的地步,但是耶穌基督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
在二千年以前的今天是受難日,雖然祢知道二千年後的我們會如何的背逆、小信,但祢當時正經歷著全部門徒不告而別的悲痛,但祢仍在客西馬尼園淚如血水的順服了天父的旨意,背負著全人類的罪,求祢赦免我們的曾經,給我們一顆從祢而來強大的信心,能跟隨祢到底,終其一生,奉耶穌寶貴的聖名求,阿們!
2022/09/24
今日主題:享受耶和華沙龍的恩典
決心與應用:你何時曾因為心中的憂慮,而無法期待神的作為?為了全然相信並順服神的話,你決定要怎麼做?
士師記6:19-24
基甸回去預備了山羊羔、無酵餅和一壺湯,恭敬的放在橡樹下,並順從使者的吩咐將肉和餅放於磐石上,倒出湯來,當他看到神使者手中的杖頭使火從磐石出來把肉及無酵餅都燒盡時,明白如此的異象是神顯現的證據,但同時基甸也感到惶恐,擔心自己冒犯神而有不測,但神安慰基甸說:「你放心,不要懼怕,你必不至於死」(v.23)。神是如此顧念體貼基甸的心意,而且是即刻給予平安的確據,讓基甸生出莫大的信念及行動力,為神築了一座壇,這代表著耶和華是賜平安的神。
以色列人在被米甸人壓制的日子並不好過,但基甸仍竭盡所能準備豐富的食物來向神求證,而且順服神的指引,有時候我們也會被經工作,學業,人際的紛爭與病痛等陷入困境,如同頂著漫天風雪步步渡日,耗盡己力,時時為明天憂煩,但只要我們像基甸一樣,回轉求告神,願意相信神的同在,憑著信心,剛強壯膽,神會讓毎一個關卡成為祝福,因為神的恩典夠我們用。
>>>>>貼近神的心意,常常與神親近,得享平安的恩典。
2022/09/23
今日主題:以順從回應神的呼召
決心與應用:你何曾真實經歷到神與你同在?為了成為即刻順從主吩咐的信心兒女,你決定要怎麼做?
士師記6:11-18
「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v.12) 耶和華的使者坐在約阿施的橡樹下看著基甸,向他顯現。雖然基甸的自我形象卑微,神卻稱他為「大能的勇士」,這也同時說明了神的揀選並給他拯救以色列百姓的使命。然而,「基甸說:主啊,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現在他卻丟棄我們,將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裡。」(v.13) 基甸有著許大的孤獨被棄絕感,控告著神若與我們同在,我們怎會被壓制成這樣?神拋棄他們,並沒有與他們的同在,對神有許大的苦毒。但在這苦毒埋怨中,神看見了他是期待神蹟的人,所以揀選他成為士師來擊敗米甸人。然而,基甸卻回應:「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v.15) 他覺得自己無用,他家是貧窮又微小的,怎能擔負重任,施行拯救呢?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v.16)這場戰役是耶和華的爭戰而不是基甸單一的爭戰,神的同在必定幫助基甸爭戰得勝。
基甸期待神蹟,因此神使用他;當人期待神的作為時,就會有神蹟發生,當人尋求神,神就會動工,神挑選神蹟的器皿,並期待神蹟,神也會這樣使用我們,回應我們。
>>>>>堅信神同在,倚靠神大能,立刻順從回應神的呼召。
2022/9/22
今日主題:聽從神的話
決心與應用:你何時曾掩不聽神的話?為了謙卑聽從主的話,得享真正的平安,你決定要實踐什麼事?
士師記6:1-10
以色列人一直以來是被神所祝福的族群,從摩西開始至約書亞,帶領他們出埃及脫離奴役的身分,進入迦南美地。但他們卻不斷的悖逆神,不僅不聽從神的話語,又做了神看為惡的事,因此神以米甸人作為懲罰以色列人的工具,讓以色列人被米甸人欺壓了七年,導致生活非常艱苦,被迫要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營寨來居住,在夾縫中求生存。米甸人甚至聯合亞瑪力人及東方人,掠奪以色列人剛收成的耕作及牲畜,如同蝗蟲過境毀壞全地。而以色列人因為米甸人的掠奪與欺壓極其窮乏,才又想到要向神呼求,神便差派士師拯救、脫離一切欺壓他們之人的手(參v.8-9)。
人在順境時容易以己為大,不僅聽不見神的聲音,忘記神的祝福,甚至漸漸遠離神,往往在經歷低谷及身處逆境時,才又想到需要神的幫助,如同以色列人一樣向神呼求。神藉此提醒我們,不論身處順境或逆境,都必須要謙卑在神的面前,以神為首,聽從神的話語,得以享有真正的平安。正如耶利米的勉勵在《耶利米書》四十二章6節說:「我們現在請你到耶和華─我們的神面前,他說的無論是好是歹,我們都必聽從;我們聽從耶和華─我們神的話,就可以得福。」
>>>>>尊主為大,以神為首,聽從神的話語,必有祝福與平安臨到。
2022/09/26
今日主題:分別為聖,單單事奉神
決心與應用:什麼樣的狀況和環境使你有所顧慮,以致無法單單事奉神?為了無懼世人的眼光,勇敢地成就主的旨意,你決定要怎麼做?
士師記6:25-32
耶和華神在夜裡對基甸說:要拆毀百姓為巴力築的壇,砍下壇旁人手所造的偶像亞舌拉,同時也要為耶和華築一座適合祂所要的壇,把公牛獻上作為燔祭,基甸就找了十個人,選擇在夜間做這事(參v.25-27)。除了懼怕以外,怕白天有人會阻攔,無法做成神交辦的事,夜間沒有行人,就不會有阻攔,方便行事。
天亮之後,當百姓發現巴力的壇被拆毀,亞舌拉的像也被砍下時,百姓四處查探後,知道是基甸做的,於是要求他的父親約阿施把基甸交出來處死,約阿施卻說:如果巴力是神 ,巴力自己會追究基甸破壞祭壇及亞舌拉像的責任(參v.28-31),況且巴力並不是真神,只是人手所造的偶像罷了。
我們的神是掌管天地的主宰,倚靠祂的人無需懼怕這世界,應當按照主的吩咐,活出與世人分別為聖的生活,不畏世人的眼光,無懼世界的挑戰,活出單單事奉神的人生。
>>>>>順服神的旨意,單單事奉神。
2022/9/27
今日主題:懼怕時當求信心,而非神蹟
決心與應用:你在哪些事上因倚靠自己的經驗和判斷,而沒能順從神的旨意?為了除掉恐懼和懷疑,全然信靠神、順從神,你決定如何去行?
經文:士師記6:33-40
在米甸、亞瑪力及其他外族的聯合大軍來襲之時,神呼召了瑪拿西支派-亞比以謝族-約阿施的兒子基甸成為以色列人的士師。
神的靈降臨在基甸身上,基甸吹響了號角,帶領亞比以謝族及瑪拿西、亞設、西布倫、拿弗他利支派起來爭戰。雖然基甸有神明確的呼召與同在的承諾,兵力也眾多,但他過於憑藉自己的經驗與判斷,以致仍然沒有必勝的信心。為了得著勝利的保證,基甸以一團羊毛向神求神蹟作為應證,儘管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求應證了(參士6:17),神仍然耐心地回應了基甸的要求,堅定了基甸的信心。
當我們面對呼召或是挑戰時,透過禱告、讀經,有時神已賜給我們平安,甚至有明確的應許,但我們仍可能因著外在環境、他人說法、自身經驗而感到膽怯,就如基甸一般。此時,我們要把眼目轉向神,並思想過往生命中,祂的信實與帶領,若能持守著對神的信心,勇敢的走下去,必能經歷神的同在與供應。然而,若真的信心不足,我們仍可以向神呼求,因為神能體恤我們的軟弱,必會再次堅定我們的信心。
>>>>>單單仰望神,不膽怯,勇敢順從主的旨意。
心得:
「於是基甸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從英文聖經來看,耶和華沙龍的意思是「神是平安」(GOD’s Peace),神是賜平安的神。神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呼召他出來拯救以色列脫離米甸人的手掌,但是出身微寒的基甸沒有信心能夠成功,於是向神求證據,而神也應允了他的請求。面對敵人的搶奪與壓榨,基甸雖然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但仍然在向神求印證時預備了大量的祭物,這裡讓我們看到了他對神是存有敬畏的心。我想,神肯定知道基甸是這樣看重神的人,因此也才會揀選他成為重要的器皿。「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我們都是不完全的人,但神總能用出乎我們意料的方式成全祂的旨意;願我們都能緊抓住神的應許,如保羅所說,我們不害怕誇耀自己的軟弱,因為靠著神,我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
禱告:
親愛的神,謝謝祢不看我們的軟弱,且使我們在祢的能力裡顯得完全。求祢按著你的心意、按著祢對我的認識,加添給我恩典與力量,好使我能有討祢喜悅的行為,成為祢的器皿;讓我有謙卑的心,使我的軟弱化為祝福,被神使用,靠主得剛強。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士師記 6:1-40】
|大能的勇士|
這章聖經記載,「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耶和華就把他們交在米甸人手裡七年」,「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極其窮乏,就呼求耶和華」。第11-40節記載,神興起了基甸,藉著他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米甸人的手。
我們從這章聖經看見,基甸是一個自卑又膽小的人,當神呼召他時,他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15節)。第36-40節也記載基甸一再地求神給他印證,我們看見他膽怯的性格。然而,第12節記載,當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時,卻稱他為「大能的勇士」,可見,基甸有某些使他成為「大能勇士」的生命特質:
一、渴望神榮耀的人
第13節基甸說:「主啊!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祂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現在祂卻丢棄我們,將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裡」。基甸渴望看見神奇妙的作為彰顯出來,他渴望百姓得著拯救。因此,他能突破性格的缺陷,被神使用,若我們也渴望靈魂得救,我們也能突破自己的缺陷被神使用!
二、看見神同在的人
第12節記載,神的使者對基甸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因著「神的同在」,基甸才能成為「大能的勇士」。若我們不看自己的軟弱,只看神大能的同在,我們就能克服自卑感,被上帝使用!
三、找到神祭壇的人
第17-18節基甸對使者說:「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這裡,等我歸回將禮物帶來供在祢面前」。主說:「我必等你回來」。基甸是一個「尋找祭壇」的人,他是一個預備委身的人,是一個找到祭壇的人!當我們找到了祭壇,就找到了熱情,也找到了生命可以發揮之處!
你預備好委身給神嗎?你找到你的祭壇了嗎?你找到你熱情的所在嗎?
四、順服神吩咐的人
第25-27節記載,耶和華吩咐基甸拆毀父親為巴力所築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為耶和華築一座壇獻祭。基甸就照著耶和華吩咐他的行了。神先從小事上操練基甸順服。若我們願意從小事上開始忠心、順服,我們就能被神使用。
◆回應
主啊!願我成為渴慕看見祢榮耀,仰望祢同在,願意委身給祢,並且願意順服祢吩咐的大能勇士!
◆背經
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士師記 6:12)
敬拜詩歌:主祢永遠與我同在(約書亞)
https://youtu.be/VOQe_vx2AZE
一、安靜:耶和華啊,求祢記念祢的憐憫和慈愛,因為這是亙古以來所常有的。
二、讀經:士師記 6:1-40
1. 重點說明
士師記第六到八章是介紹一位重要士師基甸,其中記錄了他與神、與人交往的過程。本章一開始看見以色列人因極其窮乏,就呼求耶和華,神便展開拯救行動,殷勤尋找同工。長期在苦難中掙扎的基甸,對神充滿懷疑,對呼召充滿恐懼,但他勇於嘗試,一次又一次透過耶和華沙龍、耶路巴力及羊毛與露水等事件,基甸得以轉化,從軟弱變剛強。這些親身經歷大大提昇他對「主耶和華」的認識,也看見神耐心寬容人的軟弱。使基甸與神同心同工,成為神未來手中的貴重器皿─偉大士師。
2. 鑰節:於是基甸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就是耶和華賜平安的意思)。(這壇在亞比以謝族的俄弗拉直到如今。)(士 6:24)
三、默想:
■請檢視以色列人再次敗落的主因為何?(v.1、v.10 下)這次呼求神的原因是什麼?(v.2-v.7)是否似曾相識?(參:3:7、3:13)
■從經文中探索基甸過去對「主耶和華」的認知是如何?(v.13、v.17)現在耶和華如何幫助他更新對「主耶和華」的認識?(v.19-v.24、v.25-v.32、v.36-v.40)
■有哪些因素造成我過去對神的認知有誤解與扭曲?從基甸的經歷,有哪些地方可以幫助我提昇對神的認識與經歷?
四、禱告:神哪!謝謝祢耐心地寬容我過去的無知、搖擺與懷疑,但我深信,祢愛我,求神幫助我多靈修,親近主,提昇現在與未來對主的認識,讓我成為主手中貴重的器皿!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士師記 6 章
於是基甸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就是耶和華賜平安的意思)。(這壇在亞比以謝族的俄弗拉直到如今。)(士6:24)
閱讀: 士師記6章7-1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37-39篇;使徒行傳26章
「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士師記6章14節
上帝喜歡使用那些不被看重的人。18世紀末著名的宣教士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在一個小村莊長大,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他在所從事的行業中沒有出色的表現,而且生活十分貧困,但上帝卻賜給他傳福音的熱忱,並呼召他成為宣教士。克里靠著自習而學會希臘文、希伯來文和拉丁文,並且出版了第一本孟加拉語的新約聖經。現今,他被視為「近代宣教之父」。但在他寫給侄兒的一封信中,他對自己的能力作了這樣謙卑的評價﹕「我只能竭盡全力、堅持不懈。」
不管我們自身情況如何,當上帝呼召我們去做一件事,祂也同時會賜給我們能力去完成這項任務。在士師記6章12節,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然後,天使就吩咐他去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米甸人的欺壓。那時,米甸人襲擊他們的城鎮、掠奪他們的莊稼。但基甸從未聽過有人稱他為「大能的勇士」,所以他謙卑地回答說﹕「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15節)。儘管如此,上帝還是使用基甸拯救祂的子民。
基甸成功的關鍵語是「耶和華與你同在」(12節)。當我們謙卑地與這位救主同行,並倚靠祂的大能時,祂會讓我們有能力去完成只有靠著祂才能做成的一切事。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成為我的救主,並加給我力量!
求祢幫助我,讓我可以緊緊跟隨祢。
上帝呼召你去做哪些你憑己力無法完成的事?
今天你要如何倚靠祂的大能呢?
作者: 龐雅各 |
閱讀: 馬太福音21章12-1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士師記4-6章;路加福音4章31-44節
祢從小孩和嬰兒的口中,得著了讚美。—馬太福音21章16節,新譯本
我三歲的孫女在屋外的空地跑來跑去,興高采烈地喊著:「奶奶,你看我跳仙女舞!」孫女的「舞姿」帶來了歡笑,而她的哥哥卻鬱悶地說:「她只是在亂跑,哪裡是在跳舞!」但這一點也沒有破壞孫女與家人度假的喜悅。
第一個棕枝主日是個充滿矛盾情緒的一天。當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時,群眾熱烈歡迎祂,並高喊著:「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馬太福音21章9節)然而,在群眾當中,很多人期待的是能拯救百姓脫離羅馬統治的彌賽亞,而不是在同一星期內即將為他們的罪而死的救主。
當天稍晚,當耶穌走進聖殿時,儘管氣憤的祭司長對耶穌的權柄發出質疑,但聖殿裡的孩子們卻興高采烈地大聲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15節)也許,他們那時就是在院子裡跑來跑去,手舞足蹈地揮動著棕樹枝。他們禁不住地稱頌耶穌,因救主正與他們同在!耶穌便用經上的話回應那些惱怒的領袖說:「[上帝]從小孩和嬰兒的口中,得著了讚美。」(16節,新譯本)
耶穌也邀請我們來認識祂是誰。當我們認識祂,就會像充滿喜樂的孩子,禁不住發出讚美並享受祂的同在。
日常事物及對他人的不滿,如何妨礙你專心仰望主?
有什麼能幫助你定睛注目耶穌呢?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為我所做的一切!祢捨棄愛子,
使我能在祢懷中得著喜樂,這令我驚嘆不已!
幫助我繼續專一仰望祢。
作者: 柯愛莉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馬太福音一開始就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1章1節,「基督」是希臘文「受膏者」的意思,等同於希伯來文的「彌賽亞」)。這是眾人的盼望,所以當基督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不久之後,人們熱烈地歡迎祂進入耶路撒冷(參閱約翰福音12章9-15節)。但是,馬太的記述很快就轉入一個不愉快的場景,他描述了耶穌如何進入聖殿顯明祂的心意,並趕出兌換銀錢的人(馬太福音21章12-13節),這也呼應了先知從前所說,以色列民將禱告的殿變成了賊窩(以賽亞書56章7節;耶利米書7章11節)。
耶穌進入聖殿的院子,醫治了那些瞎眼和瘸腿的人,那時的氛圍一定很緊張。群眾中的成年人畏懼那些宗教領袖,可能意識到此時此地並不適合宣告耶穌為王,便讓孩子們宣告耶穌是大衛的子孫。小孩單純天真,明白耶穌所行神蹟的意義(馬太福音21章15節),相反的是,那些律法師卻暗中密謀要殺害那位「大衛的子孫」。
狄馬汀
我豈不是已經差遣了你嗎?(士6:14)
差遣——這是耶和華對基甸說的話。當我們有某個目標,預備要去做大事,也應該問問自己:誰差遣了我?誰蓋章批准?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最好先搞清楚才邁開步伐。
基甸知道以色列的歷史, 所以他向耶和華的使者抱怨說:「耶和華所應許的拯救在哪裡呢?救我們出埃及的那位神呢?」
神以一個簡單的問句來反問基甸:「我豈不是已經差遣了你?」
如果是神差遣你,還有什麼計畫不能完成?相反的,如果神沒有差遣你,你的計畫能有什麼結果?
希伯來字shalah包含了「委託、打發、派出去,執行任務」的意思,用來描述神託付給人的使命,是有意安排、 有目的性的。你所執行的任務,是如此安排的嗎?
「誰差遣了你?」這是一 個不能忽略和避開的問題,如果你還沒有聽見基甸的回答,最好現在先停下來!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如果你明白神的心意,如果你看到人群或世界中不符合神心意的地方,那就不要抱怨,而是亲自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和文化,好成为神的见证,因为神就是为此拣选了你。
若神没有差遣你,你就不会做成什么,即便做了什么,也不会有生命的果效或永恒的意义,不过捕风捉影,但若神差遣了你,你也要持续的明白神的心意和使用神的方法,否则也做成不了什么。
明白神的心意不等于神差遣了你,神差遣了你不等于神会持续差遣你,蒙召之人关键在于与神持续地连结,持续询问神的心意,持续持守起初的感动,持续坚守圣洁的生活,持续立志跟随主。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信心是活在神的应许中耶和华与你同在
耶和华对他说:「我与你同在,你就必击打米甸人,如击打一人一样。」(士师记 6:16 )
朋友,基甸看自己是至贫穷、至微小的。但神的使者称他为大能的勇士。喔!信心不是自我的催眠,而是活在神的应许中,是耶和华与你同在!
2021/11/24(三) 神的安排 士師記6:11-16
以色列人得罪了上帝,失去了保護,導致外敵入侵。
當時,基甸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
為了躲避敵人,只能放棄空曠的地方,躲在酒醡裡打麥子(6:11)。
對於大局,他了解得不多。
只能無語問蒼天:
「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怎麼會遭遇這一切事呢?
我們的列祖告訴我們:『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他那奇妙的作為在哪裏呢?」(6:13)
對於無能為力的百姓,神的回應是:
「靠著你這能力拯救以色列脫離米甸人的手掌。我豈不是已經差遣了你嗎?」(6:14)
「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敗米甸,如擊打一個人。」(6:16)
當一切敗壞的時候,光明在哪裡呢?
當一切黑暗墮落的時候,希望在哪裡呢?
在每一個願意順服上帝的人身上。
在每一個願意回應上帝呼召的人身上。
即使只有一個人,也能為世界升起希望。
耶和華轉向基甸,說:「去,靠著你這能力拯救以色列脫離米甸人的手掌。我豈不是已經差遣了你嗎?」(士師記6:14,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1124
#丁牧的靈修隨筆
#士師記
Photo by D A V I D S O N L U N A on Unsplash
分享者:黄惠光牧师
日期:23.09.2022 (星期五)
经文:士师记 6:11 - 18
链接:https://youtu.be/LAtGzGg-A-g
分享者:黄惠光牧师
日期:26.09.2022 (星期一)
经文:士师记 6:25 - 32
链接:https://youtu.be/D7IksheOCCc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讓我將羊毛再試一次;但願羊毛是乾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聖經士師記六章 39 節)
基督徒的信心有三個時期。在第一個時期裡,我們對於一件事,如果沒有看見兆頭或者顯著的感覺,就不容易相信。像基甸一樣, 一定要先去摸摸羊毛,如果羊毛是乾的,才願意相信。這一種信心,也許是真實的信心,不過這種信心不完全。這種信心常常要在神的話語以外, 另外找些感覺和證據。
在第二個時期裡,我們對於一件事,如果沒有感覺,也能夠相信。這就是告訴我們說,我們的信心有了顯著的進步了。
在第三個時期裡的信心和基甸摸羊毛的信心適正相反。第一期的信心,是憑依順利的感覺來相信的;第二期的信心,沒有感覺,也能相信了; 第三期的信心,在環境、感覺、外表、世人、理智,都催促你向反面作去的時候,你依舊持守神的話語。保羅在聖經使徒行傳二十七章二十、二十五節所運用的, 就是這樣的信心 ── 「太陽和星辰多日不顯露,又有狂風大浪催逼,我們得救的指望就都絕了。」雖然這樣,保羅卻說:「所以眾位可以放心, 我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
願神賜我們這樣的信心,叫我們不看環境,完全信賴神的話語。--C.H.P.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聖經士師記六章 13 節)
有時,過度的悲哀壓傷我們,奪去我們一切的平安,把我們投入毫無盼望的深海裡;「殘忍」一直嘲笑那一顆信靠的心,直到它漸漸的疑惑說: 「到底天上有沒有一位看見這一切的神呢?這一切是不是祂所許可的呢?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
親愛的啊,你何必這樣發急呢?你當信靠那絕無錯誤的、智慧的、公義的神;那經歷髑髏地的,「大聲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馬太福音二十七章46節)的,將陪伴你行過死蔭的幽谷。 ── 選
我們常以為臨到我們的患難是主忘記我們、不關心我們的憑據。哦,親愛的朋友啊,這是魔鬼的詭計。當我們不信的惡心和基甸一樣說: 「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那時,魔鬼就乘機前來欺騙我們說:「神已經忘記你了;神已經棄絕你了。」其實, 你遭遇的患難,只能叫主更親近你。患難並不是來隔離你和主的,乃是來使你更靠近主。 ── 選
什麼時候,才是我們放棄自己,完全交託神的時候呢?乃是親友都棄絕你,似乎神也棄絕你了的時候。
朋友阿,讓我們來享受神樂意賜給我們的亮光和安慰,讓我們所尋的,不是祂的恩賜,乃是祂自己;雖然祂有時把我們投入信心之夜, 我們仍願在苦悶的黑暗中努力前進。 ── 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