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兩岸

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22章1~9節》

現在,上主──你們的上帝已經照祂的應許,使你們以色列同胞得以安居。所以,你們應該回家,回到你們所擁有的土地,就是上主的僕人摩西給了你們那塊在約旦河東岸的土地。(約書亞記22章4節)

以色列人在約書亞的帶領下,渡過約旦河之後就展開迦南地的征戰,經過7年總算大底平定,同時也有了厭戰心態。等約書亞為9個半支派分完產業之後,就差派呂便、迦得,和東瑪拿西支族的人來,嘉勉他們的忠心,並祝福他們可以平安回到約旦河東之地了:「現在,上主──你們的上帝已經照祂的應許,使你們以色列同胞得以安居。所以,你們應該回家,回到你們所擁有的土地,就是上主的僕人摩西給了你們那塊在約旦河東岸的土地。你們要切實遵守摩西頒給你們的法律:要愛上主──你們的上帝,遵行祂的旨意,服從祂的誡命,忠於祂,全心全意事奉祂。」(約書亞記22章4~5節)於是這兩個半支派的戰士就從迦南地的示羅起行,離開以色列人,往他們的土地基列回去。

這兩個半支派的戰士,為了征戰迦南地而離鄉,一晃眼就經過了7年,雖然並沒有完全征服迦南全地,但他們的使命終於告一段落,得以回去摩西時代就已經應許他們所擁有的土地。然而,這片產業卻是在約旦河東岸,所以他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再次渡過約旦河,回到對岸的土地居住。不同於7年前要渡過約旦河時的徬徨,這次他們帶著滿滿的戰利品,包含了牛群、金、銀、銅、鐵等物品,並且得到祝福而踏上回程。我們不知道他們如何渡過約旦河,但我們知道他們平安的回到家,並且與家人族人一同分享。我們可以想像這分離7年之後的相聚情形,應該是悲喜交加的場景。此時他們必然驕傲地分享自己所參與的征戰,聽眾應該也有身歷其境的感受,雖然分隔兩岸多時,在重逢時依然有親密之感。

原本以色列人在一個大群體下,有共同的領導者,聽從上主的命令,但兩個半支族在回到屬於自己的土地後,卻開始產生不確定性。一方面為擁有自己的土地而歡欣,另一方面卻又害怕從此與以色列這個大群體失去關係。

從接下來22章10~34節的描述可知,兩個半支派在約旦河東岸也興建了一座祭壇,為要證明他們依然同屬一個族群,敬拜同一位上主,期盼上主同樣眷顧他們。約旦河兩岸不同的兩個群體,很快的就有了各自不同的想法,還差一點兵戎相見。

默想:
在群體中,我是否也曾覺得自己是被分隔開的小群呢?我如何面對這樣的景況?

祈禱:
慈愛的上主,祢是眷顧所有人的主,當我在群體中感到孤獨徬徨、充滿不確定性時,求祢使我明白,無論是大的群體或小的群體,都是蒙祢所眷顧的。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作為證據的祭壇

參考經文:《 約書亞記22章10~34節》

所以我們造了一座祭壇,不是要獻燒化祭或祭物,而是要在你我之間,以及世世代代,作為證據……我們敬拜祂,免得將來你們的子孫說,我們的子孫跟上主無關。(約書亞記22章26~27節)

當呂便、迦得及東瑪拿西支族的人和其他支族分開,回到約旦河東岸後,就築了一座祭壇。當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人發現,第一時間的反應是要去攻打對岸的族人。因為當時以色列的敬拜中心在示羅,他們以為這兩個半支族的人背叛、離棄了上主。於是他們派祭司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及10個宗族的首領,一起過約旦河對岸了解情況。從這兩個半支族的解釋,可知他們築壇的原因,是唯恐其他支族將來不認同他們。然而他們在建祭壇以前,並未事先溝通,以致其他支族認為這是褻瀆上主的行為,要興兵攻打他們。

根據申命記12章,摩西曾提醒以色列人不可模仿迦南住民的崇拜方式來敬拜上主。上主要選一個特定場所,讓人在那裡敬拜祂。他們要把祭物帶到上主選定那敬拜的場所,不可隨便選擇獻祭的地方,也不可模仿當地人的宗教習俗。其實,當時以色列人還不確定上主選定的敬拜之地在哪裡,就暫時以示羅為宗教中心,並將上主的會幕安放在此。也因此,當他們看見對岸興建了一座高大的祭壇時,便以為他們有互相較量的意味。

即使是同一個民族,在分隔兩地之後,仍然會有許多的差異,甚至對敬拜的中心也會有不同的想法。對以色列族群而言,唯一的敬拜中心,是上主所選定之處。因此,當他們看見有人建造其他祭壇,甚至大過原有的祭壇時,爭論與猜忌就此產生。幸好後來經過解釋,10個支族明白,在約旦河另一岸建祭壇的兩個半支族,是希望為他們以後的世代留下證據,證明他們確實是在上主的聖幕中獻祭,敬拜祂,讓他們後代子孫能夠說:「看哪,我們的祖先造了一座祭壇,跟上主的祭壇一樣,不是要獻燒化祭或其他的祭物,而是要在你我之間作為證據的。」在誤會澄清之後,這座祭壇就被稱為「證壇」。

這個作為證據的祭壇,成了以色列族群分開之後的合一象徵,使約旦河對岸支族不被遺忘與遺棄,即使相隔兩岸,仍敬拜同一位上主。在基督信仰中的我們,對祭壇的想法或許不甚了解,但我們知道,現今的基督宗教雖然有許多不同的教派,但我們仍為著普世教會的合一而努力。因我們知道,我們都是敬拜同一位上主,我們的教會也成了見證上主的記號。

默想:
我如何看待基督信仰中的不同教派?我有嘗試與他們合一嗎?

祈禱:
主啊,願我能以更寬闊的心胸來看待普世教會中的差異,不因這些差異彼此對立,而是彼此在主裡能有合一的心。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求,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禱讀聖經2021年6月26日(週六)書22:1-20

頌讀(大聲讀聖經):書22:1-20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提醒我們二件事:(一)人要信守諾言:流便、迦得及瑪拿西半支派的人,承諾約書亞與九個半支派的軍隊一起過約旦河攻打迦南人,他們派出四萬勇士隨其他支派渡河,在迦南地征戰許多年。(書22:3你們這許多日子,總沒有撇離你們的弟兄,直到今日,並守了耶和華你們神所吩咐你們當守的。)現已任務完成,約書亞差遣他們回去。這二各半支派的百姓在摩西面前向神作的承諾,都實現了,成為其他支派的好榜樣。(二)事先要溝通免得被人誤解:這二半支派軍隊在過約旦河前,築了一座「壇」,作為河東與河西兩地以色列人中間的證據,要他們的後代子孫紀念這事,這本是見好事;但這事沒有事先溝通好,造成河西的九個半支派誤解,以為這河東二各半支派要另築壇拜其他假神,還好祭司及領袖出面去瞭解這事的始末,化解一場誤會。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我們看到這二各半支派的百姓「信守諾言」,幫助另外九個半支派攻進約旦河西的迦南地,擊退迦南人,打勝仗後才返回自己原先分配的地,這樣的行為值得讚許與學習;另對於有爭議的事,需要事先溝通,免得造成他人的誤解,反而得不償失。祈求主幫助我們能從今天所讀的經文,得到一些學習及警惕,成為我們與人相處的幫助。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信守承諾」是做人處事的基本原則,沒有信用的人,很能找到幫助你的好朋友。另,與人相處對於有爭議的事,寧可慢一點,也不要急忙去做;事先多溝通,免得事後自我懊悔,於事無補。


靈修教材: 約書亞記-禱讀聖經
禱讀聖經2021年6月27日(週日)書22:21-34

頌讀(大聲讀聖經):書22:21-34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河東的兩個半支派的代表,他們並沒有因自己受到誤會和責備,憤而向「河西」來的非尼哈祭司等一行人抱怨,反而以柔和謙卑的話來回答他們,使對方怒氣消退(書22:30)。河東的代表鄭重地說明「築壇」的意義,河東的人築這壇不代表要離棄耶和華,不跟從耶和華,不是這意思;而是害怕河東的百姓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自己這一代或下一代子孫,會逐漸淡忘與河西人的關係,及對神敬畏的信仰。這是河東百姓不願意看到的事。(書22:26-27不如為自己築一座壇,不是為獻燔祭,也不是為獻別的祭;乃是為你我中間和你我後人中間作證據…。)河東百姓築這座壇的目的,就是為了要作河東及河西二方中間的證據,要後代子孫永遠紀念這事。真是難為河東的百姓,這麼有手足之情。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當非尼哈一行人聽到河東兩個半支派代表的解釋,深深感到自己誤會河東兄弟的本意,為此深感抱歉。若當時雙方的代表沒有靜下心來,敞開心說明及聆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為神大發熱心,忽視用「愛」與「智慧」彼此相處,必會引起一場觸目驚心同族相殘之悲劇。還好「主」在他們之間當中保,化解這場災難。祈求主幫助我們與人相處,要以謙卑柔和的心與人相處,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待問題。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有神智慧的人,當遇到與人衝突時,他可以安靜下來,不堅持己見,而是願意聽聽別人的想法,最後自己向主禱告,尋求對這衝突的最佳解決方案,再去行,如此便可化解許多不必要的誤會。


靈修教材: 約書亞記-禱讀聖經
盡心盡性事奉神

今日主題:盡心盡性事奉神
決心應用:你何時曾在完成一件任務之後,經歷到屬靈的懈怠?為了隨時保持與神的親密關係,你決心要怎麼做?
經文:約書亞記22:1-9
人一生中最大的誡命是甚麼?我相信信耶穌的人都會知道,就是耶穌對法利賽人所說的這段話:「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 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參考太22:34-40)愛神愛人,就是人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事,整本聖經都以此貫串。
約書亞的一生可以說就是竭盡所能活出愛神愛人的榜樣,他個人不僅如此行,他也再三提醒以色列百姓要如此行。
從今天的經文可以看出約書亞的心!當以色列人結束迦南征服戰爭後,呂便支派、迦得支派和瑪拿西半支派要返回他們所得的地業時,約書亞特別對他們說:「…只是務要謹守遵行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所吩咐你們的誡命和律法,愛耶和華—你們的神,行祂一切的道,守祂的誡命,緊緊跟隨祂,盡心盡性事奉祂。」
約書亞又對瑪拿西另外半支派說:「你們要把許多財物,許多牲畜,和金、銀、銅、鐵,以及許多衣服,帶回你們的帳棚去,要把你們從仇敵奪來的東西分給你們的眾弟兄。」
約書亞心心念念的就是百姓要愛神,遵守神的誡命和律法,不僅如此,也要百姓愛弟兄,懂得分享!綜觀約書亞的一生:他相信神、順服領袖、忠於呼召,帶領百姓得地為業,並且愛百姓,一生活出愛神愛人的榜樣,令人敬佩!

>>>>>要跟隨愛神愛人的好榜樣,也要成為愛神愛人的好榜樣!


靈修教材: 2022每日活水(3月份)
不要草率論斷人

今日主題:不要草率論斷人
決心應用:你何時曾憑自己的經驗做租草率評斷,結果造成衝突?為了愛鄰舍,並避免過快論斷他人,你具體咬怎麼做?
約書亞記 22:10-20
在情勢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各族分地安息之後,看到在約旦河東的以色列人卻自行築了一座壇(v.10),這下讓河西的以色列百姓神經緊張,以為以前那悖逆神、觸犯神誡命,即將遭報的歷史又要重演了,擔心因少數人的犯罪而遭到神的審判,於是不問緣由隨即認定他們要離棄神了,選擇拜別的偶像取代耶和華,接著到他們那指責他們,計劃要與他們爭戰。
在此先不討論他們築壇動機為何?有一件事是河西的以色列人可以思考先做到的,就是去弄清楚他們築壇的緣由?是否就如以前一樣,但是他們卻憑藉過去那不好的經驗來認定,而且還直接想發動戰爭來解決問題。
這裡讓我們省思,我們是否也常會有妄下結論、先入為主,甚至因此不給人機會,導致雙輸的局面呢?如果能先冷靜觀察、多方詢問或者情勢沒那麼悲觀、沒那麼棘手。
這也讓我學習到,雖然我在工作上或服事上要認真,不可輕忽任何環節,但也不要人云亦云,把自己陷入愁苦的網羅中,還是要多觀察、多求證,願神賜予智慧的心。

>>>>> 凡事以愛和關心為出發點取代批評論斷。


靈修教材: 2022每日活水(3月份)
3月5日

心得:
神對於我們的要求,說難不難,說簡單卻也不簡單。神是聖潔的、全能全知的神,我們所要做的,即是完全倚靠祂,便有神的同在與賜福。然而人是何等的小信與有罪,甚至以為自己比神還要能夠掌控一切,不須透過神,我們就可以有智慧能分辨善惡與選擇對錯。「完全」的意思,乃在於每一件事、每一個決定,不分大或小,都應該交託在神的面前。在今天經文中的呂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沒有將他們的顧忌交託給神,反而是想用自己的方法來面對,未遵守神的吩咐,在上帝的壇以外為自己築壇,這不僅對事情沒有幫助,反而是悖逆了神的命令!以色列人知道了這樣的情形,回想起從前亞干犯罪對於全民族的影響,原本衝動想要直接擊打這錯誤的事,但終究還是先冷靜下來,派了各支派的領袖上前勸說。當我們面對錯誤時,若能用愛心彼此勸戒,相信神必憐憫與紀念,使我們能像浪子回頭一樣,向神認罪悔改,重新回到祂的懷抱中。

禱告:
親愛的神,謝謝祢在我的生活中預備了屬靈的家人,使我在需要的時候有人可以為我禱告,在犯錯時有人可以提醒,使我不致跌倒不起,成為我奔跑天路的夥伴。求祢也使我有屬靈的眼光與愛心,常與弟兄姊妹彼此交通,關懷和勸勉,生命更加成熟與進深。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3月4日

心得:
當以色列人還在約旦河東,尚未進入迦南的時候,呂便和迦得支派看見基列地和適合放牧,就願意留在那裡。摩西勉強答應了,條件是他們的勇士必須過河爭戰,直到以色列征服全迦南地之後,他們才能回到河東自己的家。他們信守承諾,幫助其他支派在迦南得地為業。約書亞稱許他們遵守了神的吩咐,而在他們預備返回河東之際,約書亞提醒他們不要忘記現在得福的秘訣,將來也要繼續這麼做,就是:要謹守遵行神的誡命和律法,要愛上帝,要行神的道,要親近神,要盡心盡性事奉祂。
人在順利、滿足的時候特別容易忘記上帝。若遠離神,便意味著也遠離了神所賜的各樣福氣。約書亞的叮嚀是給我們每一個人的。要愛上帝、聽從祂的話、全心事奉祂,如此,我們不但會經歷凡事順利,還能有滿溢的福份,多到足夠與身邊的人分享。

禱告:
親愛的天父,祢是這世界的創造者、掌管者;祢是我生命的供應者、賜福者。從古至今,祢給我們的誡命清晰且一致,就是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祢,並且也要愛人如己。求主幫助我能如此行,用祢的愛吸引我,使我能快跑跟隨祢。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維繫信仰群體的聯合

今日主題:維繫信仰群體的聯合
決心應用:在疫情開始之後,你有為了維繫信仰群體做出什麼努力?為了使信仰群體不會因為外在環境的改變而失去信仰,你決心要怎麼做?
書22:21-27
約旦河東岸的三個支派清楚地表明,築壇是為了做為證據來提醒後代子孫身為以色列人的身分,擔心他們會因時間和外在環境改變而逐漸模糊。另外也是希望後代子孫能傳承信仰,並維繫信仰群體的聯合,即使有約旦河相隔,信仰卻不致分離(離開神)。(v.21-25)
這次因為約旦河東岸支派築壇造成約旦河西岸族系領袖誤會的風波,也在冰釋後化解、落幕,其中凸顯了以色列人在約書亞的帶領與教導之下,非常注重信仰的堅定及忠貞,絕不馬虎與妥協。他們更是從過去的失敗裡面,學到了屬靈的功課。至此,約旦河東岸支派之所以築壇係為了後代的靈性需要著想,在在證明當時全國人民上下同心地敬畏神! (v.26-27)
在目前教會內所謂的後代子孫就是指著年輕人,如同當年約但河東岸支派所為,我們要在教會築獻祭的壇。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做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侍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除了個人要忠心發揮恩賜、盡心盡力盡意盡性愛主並投入服事以外;也要極力培訓及教導年輕人成為主兒女的事奉態度與作為。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做信徒的榜樣(提前4:12),並全教會合而為一地共同參與各項事工,完成主所交託給我們的大使命。

>>>>>竭力謹守誡命、追求與眾人和睦,建造同心合一的服事團隊。


靈修教材: 2022每日活水(3月份)
真誠的溝通帶來合一

今日主題:真誠的溝通帶來合一
決心應用:當你在群體中有關係性的衝突時,都是如何應對的?你所屬的群體有什麼需要真誠溝通的事情,為此你具體決定怎麼做?
約書亞記22:28-34

河東兩個半支派築壇之舉雖是為了後代子孫能證明自己與耶和華的產業有分。但此舉是不智的,在出 23:17 有規定所有支派的人每年要三次前往會幕所在地:示羅,也就是敬拜中心敬拜,人只能在耶和華指定的地方獻祭( 利 17:8~9 ; 申 12:4~5 ),因此,河東築壇的消息很傳到了河西,約書亞他們會以為他們另行築壇要拜假神。河東支派的動機雖是好的,但作法仍欠考慮並且是違背神的旨意。我們的行動是否也是出於人的熱心¬,而未按照聖靈的管制下行動呢? 願我們學習等候神並明白神的旨意後再行動,不要一股腦兒按著血氣而行。

v.30、33「看為美」,非尼哈及西岸各支派在聽完河東支派的解釋後,不以自己的想法觀念來評斷是非,而能以真誠的溝通了解對方想法,並接納他們的作法,因此才能造就群體合一。有時,我們在教會行事,會抓住自己有理而責備人,甚至爭吵造而成教會分裂。是否我們願意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並謙卑和氣地與人溝通,不是咄咄逼人要對方趕緊認錯,乃是說明自己的感受與想法,也給予對方時間與寬容,仔細聆聽他的想法。聖經說: 我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就因此認出我們是耶穌的門徒了。如此,我們就是用「行」來傳福音了。

在v.31非尼哈說「現在你們把以色列人從耶和華的手中救出來」,可知河西支派的以色列人看重神的教訓,並從過往的失敗中學習遵循神話語的重要,更難能可貴的是,約書亞他們有群體為一的想法,只要一個支派得罪神,群體皆會受虧損。這讓我們學習要看重自己對群體的重要,也要關心其他肢體,因為我們都連於元首基督耶穌,彼此牽動,一人受虧損就是全體受虧損,也難怪神教導我們不要單顧自己也要顧別人的事。

在今天的經文中,願我們學習看重每一個人,也包括看重自己對群體的重要;並有智慧的處理群體關係中的衝突。在衝突中,我們要坦誠溝通,而非私下議論;在解決問題中,雖要看重事情的是非對錯,但也要顧念體諒人的軟弱以避免造成弟兄姊妹的跌倒。

>>>>>真誠的溝通,竭力保守合一的心。


靈修教材: 2022每日活水(3月份)
3月7日

心得:

住在河東的呂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因為與其他以色列人中間有約旦河相隔,他們擔心將來可能被排擠在整個以色列群體之外,於是想用築壇的方式作記念(或說是證據)證明大家敬拜的是同一位上帝,彼此是一家人。
現代的基督徒也頗受個人主義的影響,我們很注重救恩是個人性的。但其實我們應當知道,我們與世界各地、甚至歷世歷代信上帝的人,因著同有一位主的緣故,我們都是一家人。是上帝自己將我們連接在一起。即便相隔遙遠、即便彼此不認識,我們仍然是一個身體的肢體。使徒信經的「我信聖徒相通」也是這個意思吧!
既然同是上帝的子民,我們對身邊的肢體可有更多關懷;對和我們不同的肢體該予以更多尊重和包容。因為尊重我們的上帝,也學習接納形形色色的人們。

禱告:
親愛的主,在這地上祢有許多羊,都是耶穌用血買贖回來的子民。人們很容易自我中心、容易劃分小群體,容易排外,但祢其實喜悅我們在基督裡合一。彼此相愛真的不簡單,但我可以從尊重、包容和接納開始,也用互相代求成為連結的網絡。願主保守祢的子民們可以相愛合一,而不是自我分化、分裂。求神幫助。禱告奉靠耶穌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3月8日

心得:

非尼哈祭司與會眾中的領袖,聽見呂便人、迦得人、瑪拿西人所說的話,就都看為美。然後他們將此回報給河西的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也看這事為美,他們就稱頌神,不再說要上去攻打呂便人和迦得人,毀壞他們所住的地了。我們不能只看事情的表象,單憑自己的想法去解讀,因為錯誤的解讀往往會帶來傷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常有誤會,因為我們不是神,我們不可能真正明白別人的動機(唯有神是鑒察人心的)。用開放的心、開誠佈公的溝通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對方的想法,也減少因為誤解造成的隔閡與傷害。
先前以色列人誤解了呂便人等的想法,所以想要去攻打他們,但在行動前仍然保留了對話的空間,聽對方的解釋,而且用開放的心接納。呂便人等在被誤解時,也沒有心生仇恨,讓對立的情緒擴大,而是真誠地說明,讓對方能夠明白。他們很有智慧地避免了衝突和分裂,並且最終是以讚美上帝結束。能化解危機,又維繫合一關係,很值得我們學習。


禱告:
親愛的主,求祢賜給我們柔軟開放的心,不要自以為是的揣測別人的想法,結果卻是誤解與傷害。求主幫助我們在被誤解時,仍然有好好表達的能力,不讓誤解擴大,也不產生仇恨。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求主的愛充滿我,好使我可以尊重、包容和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禱告奉靠耶穌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2022-04/07讀經:約書亞記 第二十二章

✍ 2022-04/07 讀經:約書亞記 第二十二章

✟受感的經文:
22:5 只要切切的謹慎遵行耶和華僕人摩西所吩咐你們的誡命律法,愛耶和華你們的神,行他一切的道,守他的誡命,專靠他,盡心盡性事奉他。
22:21 於是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回答以色列軍中的統領說:
22:22「大能者神耶和華!大能者神耶和華!他是知道的!以色列人也必知道!我們若有悖逆的意思,或是干犯耶和華(願你今日不保佑我們),
22:23 為自己築壇,要轉去不跟從耶和華,或是要將燔祭、素祭、平安祭獻在壇上,願耶和華親自討我們的罪。
22:24 我們行這事並非無故,是特意做的,說:恐怕日後你們的子孫對我們的子孫說:『你們與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有何關涉呢?
22:25 因為耶和華把約旦河定為我們和你們這流便人、迦得人的交界,你們與耶和華無分了。』這樣,你們的子孫就使我們的子孫不再敬畏耶和華了。
22:26 因此我們說:『不如為自己築一座壇,不是為獻燔祭,也不是為獻別的祭,
22:27 乃是為你我中間和你我後人中間作證據,好叫我們也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平安祭,和別的祭事奉他,免得你們的子孫日後對我們的子孫說,你們與耶和華無分了。』
22:30 祭司非尼哈與會中的首領,就是與他同來以色列軍中的統領,聽見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人所說的話,就都以為美。
22:31 祭司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對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人說:「今日我們知道耶和華在我們中間,因為你們沒有向他犯了這罪。現在你們救以色列人脫離耶和華的手了。」

✟受感的話語:
一、只要遵行一切的道(約書亞記 22:5)
在〔約書亞記 22:5〕是約書亞最後囑咐給住在約旦河東的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總共二個半支派的百姓,囑咐內容:
1. 謹守耶和華的誡命
2. 愛耶和華
3. 專心倚靠耶和華
4. 盡心盡性的事奉耶和華。
這四個要素其實也適用活在當下的我們很明確的鏡子,尤其在缺少靈性指導的狀態中,我們特別也需要神透過約書亞如此的訓勉。

二、特意築壇中間作證(約書亞記 22:24、27)
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以色列民在還沒過約旦河之前,他們已經選擇的地業是在約旦河東,但為了不使自己的支派與在約旦河西的九個半支派的以色列百姓失去與神的關係,就為自己在神面前築了一座壇,乃是為了住在河東與河西中間,以及子孫中間作證據,能繼續在耶和華面前獻祭事奉祂,免得子孫說你們與耶和華無分了;然而,如此一舉,都蒙了神的喜悅和河西的九個半支派的贊同!

三、都以為美沒犯這罪(約書亞記 22:30、31)
〔約書亞記 第22章〕記錄了二件事…一件事是約書亞在兩個半支派的人回約旦河東之前,讚許他們沒有撤離他們的兄弟,並守神的吩咐,這兩個半支派的人帶著約書亞的祝福回到了河東,也就是神賜給他們的應許之地;另一件事是約旦河東西兩邊支派與支派彼此間的誤會,原來他們的立場都是為了敬畏神!

回想剛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在行走曠野的過程中,他們屢屢發怨言、拜偶像、違背神,然而神卻用祂巧妙的雙手讓以色列民經歷多重試煉、破碎,如今他們的生命得到了極大的改變;雖然自己的骨肉兄弟有二個半支派住在河東,但河東的骨肉兄弟並沒有忘記曾與兄弟聯合共同的爭戰,完成神曾託付的使命,因此主動的築壇,得到了在河西九個半支派的認同,懂得運用獻祭,引導以色列人紀念、敬畏神!到如今對神的敬畏一直是以色列人生命的核心,感謝神對以色列民生命的翻轉與帶領,所以我們也要!

✟禱告和回應:
憐憫我們的神啊!謝謝祢讓我們知道祢對築壇獻祭的重量,祢恩待了祢自己所揀選的子民,看到了神是翻轉以色列民生命的神;祢也曾藉著使徒保羅吩咐說:「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求祢赦免我們常虛度光陰的罪,活在虛擬的網路中,或者是自以為義的裡面,求祢使我能夠建立祢所喜悅規律的生活方式,求祢使我能夠學會尊重祢所設立的權柄,使我們能常存敬畏祢的心,奉耶穌寶貴的聖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上帝知道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7/24/上帝知道-3

【經文】約書亞記22章21-27節

在參觀畫廊時,一對夫婦停下腳步欣賞一幅大型抽象畫,他們注意到畫作下方有打開的顏料罐和畫筆。他們以為這是一幅正在進行的畫作,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添加幾筆,於是他們塗上一些顏色之後就離開了。但其實畫家是故意將這些用品擺在那裡,與他的畫作一起作為展示。在查看了監視器的錄像後,畫廊知道這是一場誤會,沒有對該夫婦提出控訴。

當住在約旦河東的以色列人在河邊建造巨大的祭壇時,也造成了誤會。其他的支派認為這是背叛上帝,因每個人都知道會幕是上帝唯一認可的敬拜場所(約書亞記22章16節)。

緊張局勢持續加劇,直到約旦河東的支派表明,他們只是想建造一個上帝祭壇的複製品,要後代子孫看到這座壇就知道他們與其他的支派有共同的信仰(28-29節)。他們大聲說﹕「大能者上帝耶和華!祂是知道的」(22節)。幸好其他支派願意聆聽解釋,最後他們認為這是美事,並因此讚美上帝。

因為上帝「鑒察眾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歷代志上28章9節),所以祂很清楚每個人的動機。當我們祈求祂幫助我們澄清別人的誤解時,祂會給我們機會解釋或賜給我們恩典能寬恕別人的冒犯。在我們追求與眾人合一時,可以向上帝求助。

【思想】
怎樣才算是追求合一呢?信徒的合一有多重要呢?
為何有時我們需要憑愛心提出與其他信徒不同的意見?

【回應】
上帝,求祢讓我能時時尊榮祢。當分歧出現時,求祢幫助我能專注地聆聽,也能謙卑地發言。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4/15 讀經進度

1. 約書亞記 21-22
2. 路加福音 20:19-47
3. 詩篇 45:6-12
4. 箴言 13:5~6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4-05/19_證壇事件

【約書亞書 22:1-34】
|證壇事件|

這章聖經記載,迦南地已大致征服了,因此,約書亞為約但河東的兩個半支派祝福,並且吩咐他們「要切切的謹慎,遵行耶和華僕人摩西所吩咐你們的誡命律法,愛耶和華-你們的神,盡心盡性事奉祂」,之後,就打發他們回往他們得為業的基列地(1-10節)。

第10-34節記載,他們發生了「證壇事件」。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到了靠近約旦河的一帶迦南地,就在約旦河那裡築了一座壇;那壇看著高大。以色列人一聽見這事就「聚集在示羅,要上去攻打他們」。因他們以為河東的百姓已「轉去不跟從耶和華,干犯以色列的神,為自己築一座壇,悖逆了耶和華」(16節)。

以色列人聽見河東的兄弟們立壇的消息,立刻就來找他們,他們如此怕得罪神是好的,但是他們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沒有「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他們直接就「定罪」,「審判」、甚至還「引經據典」。事實上是一場「誤會」,河東支派的人解釋,他們並非「為自己築壇,要轉去不跟從耶和華」,他們對河西的兄弟們說:「恐怕日後你們的子孫對我們的子孫說:你們與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有何關涉呢?因為耶和華把約但河定為我們和你們這流便人,迦得人的交界,你們與耶和華無分了,這樣,你們的子孫,就使我們的子孫,不再敬畏耶和華了。因此我們說:不如為自己築一座壇,不是為獻燔祭,也不是為獻別的祭,乃是為你我中間,和你我後人中間作證據」。第34節記載:「流便人,迦得人,給壇起名叫證壇,意思說:這壇在我們中間證明耶和華是神」。河西的弟兄們聽完河東支派的解釋後,就都以為美,一場一觸即發的內戰,終於平息。

但可想而知,河西弟兄們的作法,一定讓河東的弟兄很不舒服!許多時候,我們不要聽見什麼、看見什麼就妄加判斷,以致做了讓人受傷的事。我們要常常告訴自己:「不要妄自判斷別人的話語和行為,一定要先了解清楚」,特別是當我們對那個人有成見,不夠接納時,這樣的事就很容易發生,河西支派的人對河東支派的人就是如此,求主保守我們!

◆回應
主啊!讓我更謹慎小心「不把人往壞的方面想」,特别是我對他們有意見的人,我更要留意魔鬼會利用這個破口來破壞我們的關係,求主常常提醒我!

◆背經
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各書 1:19-20)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約書亞記22:26-27

因此我們說:不如為自己築一座壇,不是為獻燔祭,也不是為獻別的祭,乃是為你我中間和你我後人中間作證據,好叫我們也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平安祭,和別的祭事奉他,免得你們的子孫,日後對我們的子孫說:你們與耶和華無分了。(書22:26-27)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
約書亞記 22:10-30

敬拜詩歌:除祢以外(讚美之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tBVnhqJCgI

一、安靜:願祢的靈來充滿我,我渴望祢的同在。
二、讀經:約書亞記 22:10-30
1. 重點說明
多年的戰事結束了,流便、迦得、瑪拿西半支派終於可以帶著戰利品衣錦還鄉,這原本是快樂的時刻;可是一座祭壇卻帶來兩造之間的誤會,險些釀成戰爭。所幸彼此間及時的溝通,終於化解了猜疑,止息干戈,也保存合一,而這一座「證壇」(意思是「這壇在我們中間證明耶和華是神」),成為河西與河東兩邊支派,要一起信靠耶和華的美好見證。
2. 鑰節:因此我們說:不如為自己築一座壇,不是為獻燔祭,也不是為獻別的祭,乃是為你我中間和你我後人中間作證據,好叫我們也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平安祭,和別的祭事奉他,免得你們的子孫,日後對我們的子孫說:你們與耶和華無分了。(書 22:26-27)
三、默想:
■以色列會眾為什麼會對二個半支派築壇的舉動產生疑惑(v.16-v.20)?(參考申命記 12:13-14)
■二個半支派築壇的目的為何?(v.24-v.26)對於二個半支派的解釋,其他支派如何回應?(v.30)
■我對別人的行為有疑問時,應當怎麼做較為適當呢?
四、禱告:親愛的主,感謝祢提醒我常常親近祢,且要常與人溝通,瞭解他人的角度與想法,在不違背神規範的原則下,接納彼此的不同,願聖靈連結我們,竭力保守合一的心。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約書亞記 22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上:書、士、得、撒、撒)
貧民窟之歌

閱讀: 以賽亞書35章 | 全年讀經進度: 約書亞記22-24章;路加福音3章

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以賽亞書35章10節
南美洲巴拉圭的卡特烏拉是個小貧民窟,那裡的村民極度貧困,只能靠垃圾場內的回收物品維生。然而,在這沒有指望的環境裡,卻孕育出一支美妙的管弦樂團。

在卡特烏拉,一把小提琴比一間房子還要值錢,因此這支管弦樂團需發揮創意,利用各種廢棄物來製作樂器。小提琴是用油罐製成的,彎曲的叉子則成為繫弦板;薩克斯風是用水管製成,按鍵則由瓶蓋做成;大提琴是用錫鼓製成,調音弦軸則用擀麵棍製成。聆聽這些新奇的樂器合奏莫扎特的樂曲,是一件賞心樂事。這個管弦樂團還曾去過許多國家巡迴演奏,開闊了這群年輕團員的眼界。

源於垃圾掩埋場的小提琴和來自貧民窟的音樂,都象徵了上帝的作為。當先知以賽亞在異象中看見上帝新的創作時,也是看到類似化腐朽為神奇的景象:乾旱之地開花繁盛(以賽亞書35章1-2節);沙漠有江河湧流(6-7節);棄置的戰爭武器被製成耕種工具(2章4節);貧困的人在歡樂的歌聲中變得完全(35章5-6、10節)。

卡特烏拉管弦樂團的總監表示:「這個世界給我們垃圾,我們卻報以音樂。」而他們所做的能讓世人一窺未來,就是上帝會擦去每個人臉上的淚水,不再有貧窮。

上帝曾如何將你人生的「垃圾」變成美好的事物?
上帝如何讓你從痛苦中演奏出美妙的樂章?
聖靈啊,求祢將我生命中的貧乏變為美好。
作者: 霍薛頓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當我們想到歡喜、快樂和歌唱這類的詞彙時,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詩篇。但是,從以賽亞書35章乃至整卷書使我們看到,將以賽亞稱為「讚美的先知」並不為過。在第12章就包括兩首「讚美之歌」。先知以賽亞在帶領敬拜時,如此呼籲、勸勉眾人:「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歌,因祂所行的甚是美好」(5節);「錫安的居民哪,當揚聲歡呼,因為在你們中間的以色列聖者乃為至大」(6節)。

簡恩德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2021年6月26日(週六) 約書亞記22章1-20節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6fARu5K1SSY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Qak6oua-hY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1/6/26 (六)
每日研經釋義 <約書亞記22:1-20>

一一這段經文可略分為兩段,第一段1-9節,講到南征北討勝利後,兩個半支派的軍兵任務完成,約書亞就在示羅招聚他們來,肯定他們過去所做的,並提醒他們:「只要切切地謹慎遵行耶和華僕人摩西所吩咐你們的誡命律法,愛耶和華─你們的 神,行他一切的道,守他的誡命,專靠他,盡心盡性事奉他。」(22:5)就打發他們回河東。回去的時候,也給他們戰利品帶回去分享給族人(22:8)。第二段10-20節,記載誤會的產生與應對。兩個半支派的軍兵要過約旦河前,築了一座壇,十分高大,其他十個支派的人誤以為他們另立祭壇拜偶像,將陷全以色列於罪中,於是聚集在示羅,準備去攻打他們。
一一幸好,在攻打之前,他們做對一件事,就是先派人去溝通,「以色列人打發祭司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往基列地去見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22:13),各支派也派一個首領與非尼哈同去。經過這溝通,化解了誤會,避免了兄弟相殘。由此看來,溝通很重要,要勇於溝通,也要有溝有通。明天是主日,請為所屬教會禱告,同工間能有充分與通暢的溝通,而能建立合一事奉的團隊。


靈修教材: 每日研經釋義
2021年6月27日(週日) 約書亞記22章21-34節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MMT4vusThAk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wOSSf1wrM5c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1/6/27 (主日)
每日研經釋義 <約書亞記22:21-34>

一一本段經文中,21-29節記載了兩個半支派的說明,30-33節是十個支派的回應,34節是總結。在這過程中,有兩個重點值得我們思想。第一是,22節:「大能者 神耶和華!大能者 神耶和華!他是知道的!以色列人也必知道!我們若有悖逆的意思,或是干犯耶和華(願你今日不保佑我們)。」「他是知道的!以色列人也必知道!」新譯本譯為「他是知道的,願以色列也知道」,的確,我們做的事,上帝一定知道,但別人不一定知道,因此,有些事需要藉「溝通」讓別人「知道」,也避免別人「誤解」,這是溝通的「目標」之一。
一一第二是,兩個半支派申訴說,築壇的目的,不是為獻燔祭,或別的祭,而是為了在你我之間和你我子孫之間作「證據」,還說了兩次(22:26-28)!十支派的領袖聽了以後,就以為美(22:30),他們回去報告後,以色列人也以為美(22:33),化解了相殘的危機。最後的總結是:「流便人、迦得人給壇起名叫證壇,意思說:這壇在我們中間證明耶和華是 神。」其實,兩個半支派築的若是祭壇,應會築在河東;既築在河西,應該就不是為了獻祭。但事前沒溝通,就造成的誤解與緊張。可見,溝通的「時機」也很重要,事前溝通好,會比事後溝通「省很多」!今天是主日,請為自己禱告,能與上帝、與人都有好的溝通。


靈修教材: 每日研經釋義
2021/9/13(一) 咎由自取

2021/9/13(一) 咎由自取 約書亞記22:13-20

迦南地的戰事平定,兩個半支派實踐了他們的承諾,就回到屬於他們的約旦河東之地。
沒想到,這些忠於上帝的士兵,信守承諾的勇士,
一回到家,就蓋起象徵祭拜偶像的壇,甚至高到連河岸對面都看得到。(22:10)

約書亞非常慎重,很擔心這個舉動造成分裂,甚至內戰,遭到上帝的懲罰。(22:12)
他立刻派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做為祭司代表,
同行的還有十個支派的首領,試圖避免悲劇發生。

還好,後來證實他們沒有背判的意思。
反而是期待約旦河兩岸可以繼續合一,才立了壇。

不論是公司、政府,或是教育界,懲戒都是常見,而且有標準可以依循的。
只是在教會中似乎談愛、談包容,總是多過譴責。

教會可以有底限嗎?
如果有的話,那條底限是設在哪裡呢?
在對神的解釋上嗎?在道德上嗎?
還是應該參考法律或機構,在行為上設立鼓勵或禁止的條款呢?

在懲戒上,教會曾經犯過許多錯。
但是,無止盡的包容和退讓並不是耶穌的榜樣。

你們今日竟然離棄耶和華不跟從他!你們今日既然悖逆耶和華,明日他必向以色列全會眾發怒。(約書亞記22:18,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0913
#丁牧的靈修隨筆
#約書亞記
Photo by Andrew "Donovan" Valdivia on Unsplash


靈修教材: 丁牧的靈修隨筆
历史中学教训

心的对话 20210913
历史中学教训
你们今日竟转去不跟从耶和华吗?你们今日既悖逆耶和华,明日他必向以色列全会众发怒。 (约书亚记 22:18 )

朋友,人需要从历史学习教训,而救恩的历史,则指向人需要悔改接受上帝的恩典。当转向神,因祂是信实的,悖逆祂的,祂必管教与审判,然而,祂更是有怜悯、有恩慈,为悔改的人施慈爱。


靈修教材: 心的对话 20210913
20220304 活水时光

分享者:黄惠光牧师
日期:04.03.2022(星期五)
经文:约书亚记 22:1-9
链接:https://youtu.be/UbZvSA-v3Co


靈修教材: 活水时光
20220307 活水时光

分享者:黄惠光牧师
日期:07.03.2022(星期一)
经文:约书亚记 22:22-27
链接:https://youtu.be/66cKPJmFkPA


靈修教材: 活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