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之歌

閱讀: 以賽亞書35章 | 全年讀經進度: 約書亞記22-24章;路加福音3章

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以賽亞書35章10節
南美洲巴拉圭的卡特烏拉是個小貧民窟,那裡的村民極度貧困,只能靠垃圾場內的回收物品維生。然而,在這沒有指望的環境裡,卻孕育出一支美妙的管弦樂團。

在卡特烏拉,一把小提琴比一間房子還要值錢,因此這支管弦樂團需發揮創意,利用各種廢棄物來製作樂器。小提琴是用油罐製成的,彎曲的叉子則成為繫弦板;薩克斯風是用水管製成,按鍵則由瓶蓋做成;大提琴是用錫鼓製成,調音弦軸則用擀麵棍製成。聆聽這些新奇的樂器合奏莫扎特的樂曲,是一件賞心樂事。這個管弦樂團還曾去過許多國家巡迴演奏,開闊了這群年輕團員的眼界。

源於垃圾掩埋場的小提琴和來自貧民窟的音樂,都象徵了上帝的作為。當先知以賽亞在異象中看見上帝新的創作時,也是看到類似化腐朽為神奇的景象:乾旱之地開花繁盛(以賽亞書35章1-2節);沙漠有江河湧流(6-7節);棄置的戰爭武器被製成耕種工具(2章4節);貧困的人在歡樂的歌聲中變得完全(35章5-6、10節)。

卡特烏拉管弦樂團的總監表示:「這個世界給我們垃圾,我們卻報以音樂。」而他們所做的能讓世人一窺未來,就是上帝會擦去每個人臉上的淚水,不再有貧窮。

上帝曾如何將你人生的「垃圾」變成美好的事物?
上帝如何讓你從痛苦中演奏出美妙的樂章?
聖靈啊,求祢將我生命中的貧乏變為美好。
作者: 霍薛頓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當我們想到歡喜、快樂和歌唱這類的詞彙時,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詩篇。但是,從以賽亞書35章乃至整卷書使我們看到,將以賽亞稱為「讚美的先知」並不為過。在第12章就包括兩首「讚美之歌」。先知以賽亞在帶領敬拜時,如此呼籲、勸勉眾人:「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歌,因祂所行的甚是美好」(5節);「錫安的居民哪,當揚聲歡呼,因為在你們中間的以色列聖者乃為至大」(6節)。

簡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