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二四)那段關係不可能得醫治或修復

一、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不論我到哪裡,總有誤解和破裂的關係跟著我。
2.我必須力求完美,這段關係才可能修復。全在乎我,神什麼也沒做,也不會再做什麼。
3.神只關心我的事工要成功,不關心我的人際關係。
4.萬事都可能,唯有修復關係不可能。
5.必須對方願意改變,這段關係才可能修復。
6.因為我錯得離譜,而且我不配得,所以這段關係不可能被修復。

二、真理:任何關係都可能被修復
1.保羅殺害逼迫基督徒,以至於他跟基督徒極疏遠,但是後來仍能與基督徒修復關係。(徒9:26-28)
2.保羅認為馬可不適合與他同工,後來仍能彼此修復關係。(徒15:37-41,西4:10)
3.約瑟的哥哥們賣他為奴,但是約瑟仍能與哥哥們修復關係。(創45:4-16)
4.以掃追殺雅各,鄙視他20年,最後雅各與以掃心與心連結得到了醫治(創27:41,33:4)
5.彼得三次不認主,仍然與主修復關係(約21:15-17)

三、心意更新的宣告
1.對我所認識的每個人,我都行在饒恕中。
2.我宣告,平安掌權在我與_____的關係中。
3.我所有的關係都是健康的,充滿生命並有喜樂湧流。


靈修教材: 嘲笑謊言
活潑的生命2020/03/17

*靈修經文:
約翰福音21:1~14
21:1 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他怎樣顯現記在下面:
21:2 有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的多馬,並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業,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又有兩個門徒,都在一處。
21:3 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魚去。」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他們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
21:4 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
21:5 耶穌就對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
21:6 耶穌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
21:7 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那時西門•彼得赤著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裡。
21:8 其餘的門徒離岸不遠,約有二百肘(古時以肘為尺,一肘約有今時尺半),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
21:9 他們上了岸,就看見那裡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
21:10 耶穌對他們說:「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
21:11 西門•彼得就去(或譯:上船),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
21:12 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
21:13 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
21:14 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

*靈修默想:
(1)耶穌顯現之後,彼得去做什麼事?其他門徒如何?在信仰的道路上,我們是否有跟著別人做什麼?或者是影響別人跟著我們做什麼?

(2)門徒去打魚的結果如何?我們是否也有和門徒類似的經驗,努力了老半天卻沒有成果?

(3)耶穌如何幫助門徒?門徒如何認出耶穌?在我們的處境中,我們是否聽從耶穌,讓耶穌成為我們的幫助,或者我們拒絕聽耶穌,只要自己想辦法?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來2~6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WlEk2PkPKs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3/17?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20200317每日靈一點

光合家人平安,願你看見你的兒女便喜笑,願你也能成為你父老的喜笑!!

20200317每日靈一點
經文範圍:約翰福音二十一1∼14
主題經文:
「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約二十一12)

one light--
如果在「最後的晚餐」當中,門徒們的心被恐懼和猜疑所籠罩。那麼在這個「復活後的早餐」,便充滿安慰、慰勉和盼望。耶穌並不急著教訓、斥責、差遣或是其它任何一件事。就是安靜的和門徒吃個早餐,與他們同在在一處。

若是我們對於經文更是敏銳一點,在今天經文中,有好幾處都是讓我們可以回想到,耶穌過往所行過的神蹟。如果連我們都回想得起來,我想門徒們,他們也一定想得起來,那些和耶穌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耶穌何等溫柔,知道門徒的問題,滿足他們的需要, 與他們同在一處。祝福你也經歷耶穌的溫柔、安慰、同在!


靈修教材: one light
活潑的生命2020/03/18

*靈修經文:
約翰福音21:15~25
21:15 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在馬太十六章十七節稱約拿)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
21:16 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
21:17 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
21:18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
21:19 (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 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
21:20 彼得轉過來,看見耶穌所愛的那門徒跟著,(就是在晚飯的時候,靠著耶穌胸膛說:「主啊,賣你的是誰?」的那門徒。)
21:21 彼得看見他,就問耶穌說:「主啊,這人將來如何?」
21:22 耶穌對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
21:23 於是這話傳在弟兄中間,說那門徒不死。其實,耶穌不是說他不死,乃是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
21:24 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
21:25 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地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靈修默想:
(1)今天讓我們花一點時間,跟耶穌對話。耶穌呼喚我們的名字,問我們:你愛我嗎?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我們會如何回答?是否有什麼我們所愛的比愛主更多?

(2)當耶穌呼召我們跟從祂時,是否有什麼是原本我們有的自由,但我們卻願意為主讓自己受到束縛,甚至做我們所不願意的事?

(3)當我們跟從主的時候,我們是否常會注意別人如何?我們如何能專注於主,以及主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而非去在意別人?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來7~10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HMLadE3mOQ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3/18?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20200318每日靈一點

光合家人平安,20200315主日影音檔已更新上傳,有需要的家人可私訊哦!

20200318每日靈一點
經文範圍:約翰福音二十一15∼25
主題經文:
「 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約二十17)

one light--
對於曾經三次不認主的彼得,耶穌在這裡也三次詢問彼得--「 你愛我嗎?」。難道是耶穌需要再一次確認彼得的心,所以要詢問彼得是否愛自己?

其實上帝的兒子耶穌,又豈不知道彼得心中的真正想法?因此並非是耶穌需要確認,而是彼得需要確認!對於三次不認主的彼得,他需要改過自新的恩典。透過再三次的是否愛耶穌的問答,重新塑造一個愛主的彼得。

透過外在問答的儀式和內在耶穌的愛的更新,耶穌要塑造一個為耶穌愛人、幫助人認識耶穌的彼得。因為若非愛耶穌,這項工作將無法勝任。

親愛的家人朋友,祝福你被耶穌塑造,成為一個愛耶穌又愛人的人!!


靈修教材: one light
5月25日

心得:
在加利利海邊,耶穌呼召門徒要作「得人漁夫」,當時的他們,撇下所有,跟從耶穌(路5:4-11)。現在,雖然耶穌已復活了,他們卻對主的同在仍不是那麼把握,於是又回故鄉打漁去,他們整晚捕魚,並無所獲。這也讓我們思想,沒有一個人敢保證自己在跟從主的路上不會有失敗。耶穌的到來(第三次顯現),門徒並不覺興奮,因為他們不知道是耶穌。然而,耶穌並沒有責備他們,不但顧念他們整夜打漁的勞累,還親自為他們準備早飯。值得安慰的是,他們遵照了耶穌的話去行,就得了許多的漁,也認出了主耶穌,再次奔向主。「是主」再次堅定了門徒作「得人漁夫」的呼召;「是主」恢復彼得事奉主的信心。我們要得著更新與改變、得人的秘訣,在於聽從主的話。

禱告:
親愛的主,讚美祢是信實、慈愛的主。我們是何等的軟弱,若不是祢的話語堅固我們,我們早就喪膽了。若不是祢的愛與憐憫,我們的生命就無法被更新、改變。祢召我們原要作僕人,是祢恢復了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時刻靠主柔和謙卑、靠主甘心順服。禱告奉我主耶穌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5月26日

心得:
彼得曾經自以為是愛主的,甚至願意為主捨命,但當危難臨到時卻三次不認主,這對彼得而言是個打擊,想不到自己是如此的軟弱。當主耶穌再次問彼得:你愛我嗎?並向彼得託付餵養主的羊,這也再次建立彼得的信心,使他重新有力量來擔負與承接耶穌託付給他的使命。主耶穌體貼彼得的軟弱,醫治彼得受傷的心,也教導他怎樣去愛。主耶穌要我們學習的,不只是嘴巴上說愛主,而是願意真正用行動、用服事來展現我們對主的愛,因為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愛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禱告:
親愛的主,祢知道我的信心不足,我的軟弱,也常常因為沒有得到回饋就愛不下去,因為往往我們的愛是帶有條件的,主啊!幫助我明白,惟有當我願意無私的付出、奉獻才能真正享受愛所帶來的甘甜、滿足與喜樂,真正回應祢完全的愛。禱告奉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20211107主日信息 講題:超自然的翻轉 講員:李怡瑱牧師

20211107主日信息 講題:超自然的翻轉 講員:李怡瑱牧師
金句:17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可16:17a)
在11/01台灣為韓國先前去世的趙鏞基牧師舉辦追思會,雖然有很多弟兄姊妹無法參加這場追思會,但我們今天用幾分鐘的時間分享他的紀錄片,我們一樣獻上感恩,謝謝神透過祂的僕人,趙鏞基牧師不只祝福了韓國的教會,也祝福了全世界許多國家的教會,包含台灣在內。台灣過去多少年的訪韓聖會,祝福了台灣許多的教會,所以我們用幾分鐘的紀錄片來回顧並獻上感恩。
影片中有提到起初趙牧師牧會的見證,我今天在信息的前面與大家分享這奇妙的作為,就是他一開始是在貧民區,因為沒什麼錢是用一個很簡單的美軍帳篷搭的一個教會,外面下大雨裡面會下小雨的這種帳篷,開始他的牧會,當時他是與他神學院一起畢業的崔子實,崔子實後來成為他的岳母,在神學院中他們是同學,他們就一起來到貧民區在那開拓,起先就是用一個帳篷開始牧會,因為那個地區很貧困,崔子實在農田裡跟這些不識字的人邀請,有一天這些田裡的人就答應她的邀請說:「好!我會去。」她就很高興的打電話給趙會長(趙鏞基牧師)說:「今天晚上會有五位要來聚會。」所以當時趙會長就很興奮的,大老遠穿著襯衫跑來了,可是那晚一直到八點半都沒有半個人,因為原先邀請的人都沒有來,當時崔子實就把她三個孩子叫出來坐在第一排,所以趙會長就開始憑信心講道,面對三位崔子實的孩子,其中有位後來成為他的妻子,就開始了五個人的第一場服事,那天面對台下三個孩子加上崔子實,他在講完道之後做了一個禱告:「主耶穌,這村子有很多人,但今晚卻沒有一個人來敬拜祢。我相信有一天,信徒會增加到一百名、兩百名……因為聖經上,主曾說:『照著你的信成全你』,又說:『你要大大張口,我就要充滿你』,使我們懷抱偉大的夢想!『沒有異象,民就放肆』,從現在起,我要把佛光洞二十七戶人家全部交在主的手裡,相信神要拯救,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他就憑信心做了這個宣告的禱告,在台下的崔子實,因為她邀的人沒有半個人來,所以當時崔子實聽了他的禱告,她就阿們,可是她的聲音像蚊子一樣小聲,趙傳道接著說:「為什麼說『阿們』沒有力氣?『信的人必有神蹟奇事隨著他』,並要趕出消極的思想!」這是在崔子實的傳記裡寫下這段經歷,因為她邀了人已經很興奮,然後特地把趙傳道邀來講道,結果沒有半個人來,其實後來講完的時候就有一個田裡的老人家進來,可是後來來就坐在那打瞌睡。其實崔子實起先是非常沮喪的,雖然趙傳道前面作了宣告和禱告,可是她阿們的聲音像蚊子一樣,這是崔子實寫的見證,所以她當時內心很沉重,因為她邀的人都沒來,所以她就很沮喪。他因為親身的經歷病得醫治,趙鏞基牧師17歲時得了肺病幾乎要死,他遇見了主並醫治他,所以他後來信主之後非常認真,與聖靈有非常親密的關係,並且看重禱告和禁食,他經歷這些作為,他在這趕鬼的服事中滿有能力,所以他在這裡面清楚的講到要趕出消極的思想。
我們要從聖經裡的經文思想要如何經歷超自然的翻轉,有重要的二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在他生平的回顧影片裡有講,節錄了他信息的重點
一、 關於異象:沒有異象(或作: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箴29:18)
異象或作默示,就是跟神的話有關,我們要成為有異象的人,我們生命才會有所成就。
我在念大學的時候,帶我信主的楊寧亞牧師,帶領我們大學生時常提醒我們一定要有異象,鼓勵我們大學生要想人生的方向要有所成就,要知道神對我們生命的呼召命定,一定要成為有異象的人。如何成為有異象的人呢?這是跟神的話語有關。異象是從上帝啟示性的話語,上帝的律法而來。箴29:18是對應的句、平行的句,因為上面說到有異象,下面說到遵行律法,所以這是有相關的,我要成為有異象的人,就必須遵行神的律法,要得著神話語的啟示。一個渴望經歷超自然神蹟翻轉的人,一定要有異象,而且被異象所擁有。神的話語能夠深深的抓住我們的裡面。
這個影片(魚群)也帶出關於今年11、12月禁食禱告的豐收的異象。
周神助牧師領受了關於末日豐收的異象,於10/28寫下這篇他領受的分享,然後11/01-12/10推動了聖誕豐收的禱告禁食。
末日豐收的異象,水深處下網打魚(周神助牧師10/28):
路加福音第五章彼得在海邊所經歷超自然的翻轉,在加利利海邊,門徒整夜勞力打不到魚,在疲憊失望,遠眺海面,絲毫沒有魚的動靜。耶穌卻有屬天的雷達,看見深海裡,成千上萬魚群,吩咐勞而無功失望的門徒,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不但裝滿一條船,甚至雙船滿載!但願上面的影片讓我們看見魚群已經匯集,正如病中的蕭牧師看見全球十四億華人就在我們教會門口。蕭祥修牧師已經癌末,因為他腦瘤末期無法動手術,這些日子就是在信心裡面仰望神,即使在病中蕭牧師看見異象,就是許許多多的人要湧向神,就是豐收的異象。神怎麼樣應許彼得能夠得人如得魚,讓我們像彼得在耶路撒冷靠聖靈的大能,三千、五千的人悔改信主!我相信我們同心合意倚靠聖靈,運用新媒體可以做比耶穌、使徒更大的事,帶來末日天國福音的大豐收!讓我們同心合意在馬可樓RPG(復興禱告小組),使我們能夠在水深之處UPG(得到未得之民)。
我們今天要從路加福音第五章來思想關於超自然翻轉的經歷:路5:1-11 1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神的道。2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3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4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5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6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7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8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9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驚訝這一網所打的魚。10他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也是這樣。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11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這次的經歷彼得就決心跟隨耶穌撇下所有,因為他經歷了超自然,神的奇妙作為,如何經歷超自然翻轉有三個過程,我們從剛才讀的聖經裡看到,首先,原本因一無所獲而失望的彼得,他雖然整夜勞力沒有打著什麼,可是我們看到早上當耶穌來到湖邊時,彼得卻仍舊留在船上聽耶穌講道,其他人卻洗網去了。耶穌來到湖邊上了西門(彼得)的船,西門留在船上聽耶穌的話,他沒有因為勞力沮喪就離開了,將耶穌的話聽進心坎裡,那些話在彼得心中成為種子,開始生長,並產生偉大的神蹟。所以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同樣的,為了使我們從失敗轉為成功,我們必須先聆聽耶穌的話語,我們必須接受祂的話語,讓祂的話語成為我們的指引及心中的力量,因為祂是道路、真理,也是生命。所以我們在教會鼓勵弟兄姊妹訂閱活潑生命,每年鼓勵弟兄姊妹要靈修,把神的話語看成是我們生命中必須,而且是優先的,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是關乎我們人生能否活在異象,並且活在神的指引中,這是非常關鍵的第一個條件。彼得是一個捕魚專家,論經驗來說彼得絕對比耶穌更知道如何捕魚,耶穌本身是木匠的家庭出生的,所以耶穌的經驗是比不上彼得的,雖然彼得是捕魚專家,他沒有倚賴自己的經驗,而在耶穌吩咐他的時候,決定憑著信心聽從耶穌的話,當他選擇放下自己的想法與意念,因為他整夜勞力都沒有什麼結果、沒有打著什麼,他本來就可以放棄、不照耶穌的話去做,但他選擇放下,放下自己的想法與經驗、判斷,選擇遵照耶穌的話語而行,所以這是一個過程,讓他能在生命中經歷神的神蹟奇事,這是第二個步驟。第三個步驟就是必須要把神的話付諸實踐,就是要有行動。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當我們領受了神的話語,就必須勇敢實踐,期待會有超乎所求所想的神蹟發生。如此,我們必將經歷到滿溢的神蹟。不是停留於感動而已,當耶穌的話聽進去彼得的心裡給他力量,他選擇放下自己的經驗,選擇順服,並勇敢的踏出行動,我們就會看見神蹟就在前面,就如剛才唱的詩歌神蹟就在不遠的前方,雖然環境看起來好像毫無動靜、毫無進展,但我們憑信心讚美神,宣告放下沮喪、灰心、認為不可能的思想,選擇順服,就會經歷所求所想的神奇妙作為。
禱告的回應:親愛的天父上帝,在這聖靈強烈動工的季節也是祢呼召我們要禁食禱告、尋求祢的月份裡,求祢特別賜下啟示性的話語給我,讓我能得著並更新從上頭來的使命與異象,好叫我每一天的生活與工作,可以充滿從祢來的熱情與活力。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二、 關於爭戰:超自然神蹟的翻轉要突破,我們必須了解關於爭戰,因為異象實現的過程,往往會受到考驗和仇敵的攔阻,所以我們一定要認清爭戰。
馬可福音16:17a 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剛才我們提到了兩個例證:一、崔子實,如果她心裡想佛光洞的這些平民、這些邀請不來的人,如果她認為不會來或不會信,那就不會有後面的神蹟;二、彼得認為打不到魚,不照耶穌的話去做,也就不會有神蹟。
換句話說,什麼人無法經歷超自然的翻轉?「不信」剛才舉的例子很清楚看見。如果彼得心裡想,我捕魚的經驗比耶穌高明,因此不信耶穌的話,也不照他的話去作,就無法經歷神蹟。所以我們從這些過程看見爭戰是在心思意念裡。突破的關鍵就是我們要分辨爭戰,並且要把消極、負面的思想,從我們裡面趕出,所以我們面對想要經歷超自然的翻轉和突破,不要只是看著外面的環境,認為問題出在別人,其實很多時候爭戰關鍵是我們裡面的心思意念。
我們來思考下列問題:你渴望身體得醫治嗎?你渴望家庭關係恢復嗎?你渴望有美好的前途嗎?
是的,我們都渴望,主也是應許信祂的人,祂說我要叫你們得生命,而且是得的更豐盛,主應許給我們的生命是更豐盛的,這裡面包含了我們可以經歷到主的醫治,經歷到主在我們家庭、人際關係裡的恢復,我們經歷神前面的帶領,要賜福我們行在祂命定的道路中,我們相信這是主的應許。
你若渴望在生命中經歷超自然的翻轉,我們就必須照著屬靈的原則來回應神,除了趕出消極負面的思想,也就是我們必須在心思意念的爭戰中得勝,要能夠分辨出神的心意及非神的信念,我們該如何分辨什麼是屬神的心意及不是從神來的,是仇敵或是我們自己限制了神,我們就必須積極地支取神的話語。我相信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直在原地打轉、成天勞力,卻看不見績效,像彼得整夜勞力,卻沒有打著什麼,你想想看他的內心一定是沮喪、挫折的,到底什麼力量使他重新振作?照我們剛才所分享的過程就是留下來聽耶穌講道,神的話使彼得勝過內心的沮喪和挫折。
來4:12(新譯本)神的道是活的,是有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甚至可以刺入剖開靈與魂,關節與骨髓,並且能夠辨明心中的思想和意念。我用新譯本,因為他把神的道用很簡單的來描述,他說神的道是活的,也就是你可以經歷的,如果神說信的人會有神蹟隨著他,如果你信,支取了神的應許,神的道是活的,你就可以經歷神蹟。聖經裡提到信的人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主的名可以趕鬼,說新方言,甚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如果你相信就可以經歷,神的道是活的、有效的,甚至比吃藥更有效。箴4:22(新譯本)因為得著它們就是得著生命,整個人也得著醫治。「它們」上下文就是指神的話,我們若得著它們,把它吃進去成為我們的生命,它是活的,可以供應我們,甚至使我們得著醫治,這裡說的是整個人得著醫治,所以它是有效的,因為我們剛才讀到希伯來書提到甚至包含我們的靈魂,這裡提到身體、整個人可以得著醫治,所以我們要想靈、魂、體興盛健壯,我們要支取神活潑的道。詩119:105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所以在我們面對困境想要突破、經歷超自然的翻轉,我們需要神的話指引我們。我們來回顧彼得的經歷:路5:4-6 4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耶穌指示他把船往前面開道水深之處,下網打魚5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6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這是一次經歷。約21:3-6這是耶穌復活後的顯現,3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魚去。」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他們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並沒有打著什麼。跟之前的情況很類似4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5耶穌就對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6耶穌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遵照耶穌的指示把網撒在右邊,結果想不到的是魚很多,幾乎拉不上來,而且照聖經前後文看到,那個魚是大魚,總共153條。我們來思想這兩個經文,我們記得前面一開始讀路加福音五章時提到彼得在那次經歷到神蹟後,就撇下所有跟隨了耶穌,為什麼後來又去打魚呢?而且很奇妙的是,相同的經歷再次的重演,這當中有什麼神的啟示?首先,整夜辛苦打魚沒有收穫,我們來思想一個問題,到底在彼得和其他門徒的心中在想什麼?「出路」我們剛才有提到這次是耶穌復活之後向他們顯現,但在那之前,我們知道耶穌被抓、被釘十字架,所以他們原先跟隨耶穌的理想是耶穌要作王,可是本有的夢想破滅了,因為耶穌已經釘十字架,雖然祂死後有復活、幾次向門徒顯現,但這個情況跟先前撇下所有跟隨耶穌心裡想的已經是不同的,接下來是前面的路要怎麼走?面對未來,他們感到徬徨,不知前面的路怎麼走下去。自然的彼得就想那就再回去打魚吧!其他的門徒同伴們想說:好,我們也跟你一起去打魚。可是感謝神!因著耶穌奇妙的出現,並指示他們,讓他們再次經歷到超自然的翻轉的奇蹟,而且不僅是船載滿了153條大魚,影片中也提到魚大到可以上百斤,我們不知道這裡面的大魚是多少斤,這奇妙的超自然的經歷,主對彼得說:「你不要為明天憂慮,不要為你未來的路擔心。」這次的相遇,主耶穌不僅恢復了彼得的信心,並且重燃他起初的愛,從那之後當耶穌升天,五旬節聖靈澆灌時,彼得被聖靈大大的充滿,他就從那天開始了教會的歷史。我們剛才在周神助牧師的異象中也有分享彼得站起來開口講道三千、五千人信主,開啟了教會歷史,直到現在2000多年,神的國持續向前推進,沒有停止過。不論地上政權如何變動,神國的擴張不受阻礙,甚至在苦難逼迫中更多開花結果。福音、神的大能是不受阻礙的,超過了地上政權,前些日子有香港的弟兄姊妹請求代禱,禱告的其中一個項目就吸引了我的注意,香港的人說現在他們的移民潮非常嚴重,且預估到年底前會有更多的人移民,因為他們學校招生都普遍的減少很多班級,因為很多家庭都移民,到底該何去何從?我想可能有些香港人也在想是不是要移民到台灣,但問題是台灣安全嗎?我不知道你們如何看待兩岸的關係,這的確是新聞焦點。我們靠外交、靠盟友、靠武器、靠軍隊?哪一樣可靠?
我想就像彼得來到一個地步,他整夜勞力但沒有打著什麼,即便我們曾經有再多的經驗才幹、能力,有些時候真正到需要的時候也會有無計可施的光景,彼得想不到,他這麼有經驗也會來到一個地步-什麼都沒有。我們要求神讓我們看清楚真相,不是靠外交、靠盟友、靠武器、靠軍隊,我們需要神超自然的介入帶來逆勢突圍的翻轉。我們需要神超自然,因為論武器、人口,我們都心知肚明,是無法比較的,我們需要神超自然的能力,降臨於其中,仇敵魔鬼的計謀就是想製造對立、仇恨,甚至欲引發戰爭,但神的心意並非如此。所以我們一定要全心全力的禱告,呼求這位奇妙偉大的神,超自然的介入帶來逆勢突圍的翻轉,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這是我們全心要來投靠神的時候。讓我們放下自己的籌算,謙卑來到主的面前,把自己,把我們的未來,把一切擔心掛慮的都交託給主,並尋求祂的指示,順服祂的帶領,唯有耶穌基督是我們唯一的出路。我們的未來,這裡包含了家庭、孩子、職場上的發展、下一代的未來、前途、我們的國家、社會。最後要請大家一起回應就是我們的下一代,這是我心中很強烈的負擔,也希望大家在這40天的禱告中,也特別的為他們來代禱,為我們的下一代,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他們是最徬徨無助的一代,我們看到許多的媒體,包含網路,很多未來的發展,這種虛幻的世界,末世黑暗國度的強大勢力,無所不用其極的要吞噬他們。這是撒旦的詭計,但我們要藉著神與我們同在的能力來推開這些黑暗,把他們搶救回來,讓我們用禱告、用膝蓋、用眼淚,把他們從世界沉淪的網羅裡拯救出來,帶到神的國度裡,走生命的道路,服事主,成為榮耀貴重的器皿!我們今天看到的魚的異象影片,希望影片能放在你們的裡面,那些在世界仇敵網羅裡寶貴的靈魂,讓我們看見神所要我們去得著的,我們要成為得人如魚的器皿,把這些寶貴的孩子們、我們下一代從魔鬼的網羅裡帶進神國度中,走生命的道路,一生來服事主。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20211128主日信息 講題:超自然的翻轉(續) 講員:李怡瑱牧師

20211128主日信息 講題:超自然的翻轉(續) 講員:李怡瑱牧師
金句: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前4:7-8)
李莉楹姊妹分享她這半年來上啟示錄四個旋律的線上讀書會的收穫:
牧師、教師、各位弟兄姊妹早安,我要來分享參加啟示錄線上讀書會的一些心得,真的領受很多對於聖經從開始到結束後的永恆,有更多的了解,但同時也看見下一代即將面臨的難題,地上的災難會越來越烈、試探也越來越多,這樣的未來我們應該為著孩子做些什麼?如何帶領下一代呢?
【信仰並不會遺傳,只能傳承】如何像摩西一樣傳承約書亞,讓我們下一代進入流奶與蜜之地?真的是要有屬天的智慧。我有三個孩子,從這可以看出神現在要我在這位置上的任務,天父在我身上有所作為,聖經上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在這世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主希望我們『望子成聖』。如何成聖?當個好管家媽媽,五千兩賺五千兩、兩千兩賺兩千兩,但千萬別當愚昧的媽媽,將一千兩埋在土裡,不然孩子的未來也就被埋葬了。那該如何做呢?有句話說:「媽媽的口試孩子的路。」我們說出的話句句影響、造就孩子,所以我如何說出更有屬天智慧、造就人的話?就是多讀聖經、多說神的話,提升我的眼界,因為上帝的話,就是我的路。我在這並不是我比較厲害,也不是我的孩子比較乖,而是我還有很多的不足,陪小孩讀經、唱詩歌、禱告,也是跳來跳去、滾來滾去,但我願意順服、願意學習更多、裝備自己,讓自己更像耶穌,一遍又一遍的讀經,更懂天父的心,支取更多天父的愛,才能教導更多這群屬天的孩子,我相信神的話是帶有能力、果效,他們也的確有一點一點的成長,因為神已成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邀請你們,讓我們一起成為屬靈的父母,教養我們的孩子。
在這裡鼓勵弟兄姊妹報名明年1/8、15 幸福教養課程,鼓勵做父母的報名來受裝備,若沒有肉身的兒女,也可以報名,因為有很多屬靈的兒女需要我們去餵養,所以鼓勵大家把握住裝備的機會,另外,如果你錯過了,過去半年的啟示路的四個旋律的線上讀書會,我們仍提供大家有機會學習,因為我們把每堂課都錄影都放在我們群組的記事本裡,如果你想要來學習,你可以在招待桌買莊東傑牧師寫的書,在日後告訴我你想進讀書會的群組,我邀你進來之後你就可以看到記事本裡有這半年來每堂課的錄影,都講解得非常清晰及PPT,你可以按著你的時間來學習,也鼓勵你能找到學習的同伴是非常好的,不管是夫妻倆人或弟兄姊妹約好同個小組,也可以一起來學習,因為有的時候我們自己一個人學習會很容易就中斷、不明白,而放棄,但透過彼此的鼓勵、扶持,讓我們可以一起來成長。
感謝神,剛才跟大家說的啟示錄,我自己在過去的半年裡就很深的體會,不論是全球的疫情還有整個大環境,看起來真的非常接近末世了,所以我們一定要來讀啟示錄,聖經說不管是讀或聽,我們渴慕學習的都是有福的,在這課程因為也有視障的朋友,所以我們在這讀書會都非常仔細地將書的內容作成PPT,並且盡可能的把一些相關的經文都讀的清楚錄下,可以讓這些視障的朋友,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可以透過聽能夠清晰的知道啟示錄,神的心意,所以我自己有很深的體會要來讀、要來明白,過去我們不敢讀或沒有讀,因為我們覺得讀不懂有時候會害怕,但感謝神,莊東傑牧師寫這本書非常仔細,也提供了很多應用的做法,當我們從中去學習就會明白,預備好自己及下一代,如何迎接那將要的挑戰。
在月初的講道,有稍微提到趙鏞基牧師開始帳篷教會的見證,這是簡短的信息,但卻是他整個的精華,他前面講了一個比喻,講到有一個小孩跟他爸爸說他要養狗,爸爸說我們家不養狗,雖然爸爸說不養狗,但他主動拿了鐵鎚、工具在那敲敲打打,爸爸問他你要做什麼?他說我要幫夠做一個屋子,他說你沒有狗阿,但他已經在信心中相信他會有一隻狗,所以他已經在那位小狗做房子,他用這個來說明,信心,使無變有的信心,什麼是信呢?聖經說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11:1)雖然還未看見、事情未成就,但因著相信就如同已經看見、已經得著。如何經歷這使無變有的信心呢?他提到幾個重要的關鍵,也是回應我們上個主日的信息,「超自然的翻轉」有幾個重要的元素,我在這做些歸納及提示,其中講到幾方面:
一、 創造性的言語:透過神的話,我們的思想、意念改變,從消極變為肯定、積極的,剛才我們也聽到莉楹姊妹分享的見證,我們媽媽的口,如何成為我們孩子生命的祝福?但我們要說出積極、建造性的話語,來建造我們孩子生命的話,我們自己一定要先有積極性、創造性的神的話語,進入到我們裡面,改變我們的心思意念。
二、 從神領受具體異象:從神領受具體異象,我們不斷的向神禱告,直到異象成就,這就是我們的人生要成為有異象的人生,我們及孩子要成為有異象的孩子,能夠走進神創造、揀選我們命定,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上次也提到沒有異象,民就會放肆,因為沒有異象,我們人就任意而行,所以我們的生命就成為如此空虛,但神揀選我們做祂的兒女,神對我們每位神的兒女都有榮耀的記號,所以我們要藉著尋求神、讀神的話語,領受具體的異象,回應神,當我們藉著禱告並不斷的用話語宣告出來,我們就會看見時候來到,我們所宣告、所信、所持守的就要成功,這是使無變有的信心。
上次我們說到超自然的翻轉幾個重要的元素,我們接續上次彼得的經歷。
約翰福音21章:彼得的生命如何經歷超自然的翻轉,上次講的是他整夜勞力,後來因著順服神的話語,下網到深處打魚後,載來兩條船滿滿的魚,那次講到超自然的翻轉,講到如何從一無所有、一無所獲、徒勞無功到經歷兩船的魚貨,但今天的重點我們要來看彼得生命超自然的翻轉,約21:1~5 1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他怎樣顯現記在下面:2有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的多馬,並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業,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又有兩個門徒,都在一處。3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魚去。」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他們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並沒有打著什麼。4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5耶穌就對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
第一節所提到的「這些事以後」前面的20章提到耶穌復活有兩次向門徒顯現,在這些事以後,第三次顯現提比哩亞海邊,這天是彼得和其他門徒去打魚,第三節提到一整晚都打不到魚,這種情況就像第一次彼得整夜勞力都打不到魚是相同的經歷。第三到四節那一夜並沒有打著什麼。就好像過去的歷史,舊事又重演,4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很顯然他們距離不遠,因為耶穌對他們說話,他們聽得見,耶穌問他們有吃的沒有?他們說:「沒有。」整晚的打魚,照理說彼得是漁夫、雅各、約翰也是漁夫,整晚竟打不到魚,這真是很奇怪的事,在第四節提到,耶穌站在岸上,可是他們卻沒有認出耶穌,這是因為耶穌復活之後有新的形體,所以祂向門徒顯現的時候,起初門徒認不出是祂。為什麼彼得跟其他的門徒跑去打魚?上次有提到他們去打魚的主要動機、想法是什麼,因為彼得第一次經歷神蹟時就撇下所有,去跟隨耶穌了,可是現在為什麼又回來打魚呢?顯然有幾個因素,就是面對自己的未來的出路、前途他們感到徬徨,一方面也是現實生活的需要,到底未來的路該如何行?因為過去撇下所有去跟隨耶穌時,心中本來想說是耶穌可以行神蹟,這麼多的人跟隨祂,祂應該就是基督,基督未來就是要作王的,那我們撇下所有的跟隨,將來耶穌作王時,多少也有一官半職吧?所以門徒在耶穌最後要進入耶路撒冷時路上還在吵,誰比較大,也就是說,耶穌接下來作王,誰要坐祂左邊或右邊,那時門徒還為著這事爭吵,彼此不和諧,所以這是過去撇下所有跟隨耶穌心裡所想的,但現在情況不同,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雖然耶穌復活了也向他們顯現了兩次,但這個情況與過去的情況截然不同,過去道成肉身的耶穌跟他們生活在一起,耶穌走到哪就跟到哪,實際的生活需要耶穌都會想辦法供應他們,實在沒辦法,五餅二魚也餵飽五千多人都還有剩,過去不用為生活所擔憂,但現在不同。當我們思想門徒在這時候去打魚他們的情境、想法,其實回到今天的我們,這個問題也都是我們要去面對的,面對現實生活的需要坐為主的門徒,我們的未來、兒女、子孫的未來、出路,加上這一兩年全球的疫情,很多世界的情況都跟過去有所不同,所以接下來的路要如何行?我們在思想這些經文,同時這些信息也是對我們說,如果當日的彼得可以經歷超自然的翻轉,在這信息當中,神同樣也對我們說話,也帶給我們超自然的突破及翻轉,所以這個信息很重要,對你我而言都是很實際的。
剛才講過自從耶穌復活之後向門徒顯現過兩次,但耶穌復活之後,如何跟隨祂?和過去道成肉身生活在他們當中的耶穌是不同的,究竟該如何作,才能完成主的使命?對當時的門徒是種考驗,對我們而言也是考驗,你相信耶穌是活著神嗎?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曾都確實的經歷這位復活的主,向我們顯現,但這復活的主,當時可以向門徒顯現,同樣這位復活的主今日也可以向我們顯現,因為祂是過去、今日到永遠都是一樣的神,究竟該如何作,才能完成主的使命?
彼得第一次經歷雙船滿載的神蹟三步驟(路加福音5章)
一、 聆聽耶穌的話:彼得雖然整夜勞力打不到魚,但到天亮時,當耶穌來到海岸邊,祂並沒有離開,留在船上聽耶穌講道,然後耶穌吩咐他,把船開到深處下網。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鼓勵大家我們預訂在新年的活潑生命,還有推出一年再讀經一遍,這都是神給我們的機會,我們要看重神的話語,祂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二、 放下自己的想法和意念:雖然彼得他們是漁夫,論捕魚來說,他們經驗的經驗絕對高於耶穌,可是他放下自己的想法、意念,即便整夜都打不到魚,但我現在仍願意照耶穌的吩咐去做,神蹟就發生了。
三、 照耶穌的指示去作
顯然現在這群門徒去打魚,整晚打不到魚,是不是上次的經歷與提醒又忘了?舊事重演,耶穌再給他們複習功課,複習他們忘記、失敗的、沒有學好的功課,所以現在舊事重演,整晚打魚的事沒有功效,一點魚都沒有,耶穌問說,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說沒有,連一個吃的都沒有,可見真的是一無所獲。
 複習功課一、照耶穌的指示去作(約21:6~8) 6耶穌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7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那時西門彼得赤著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裡。8其餘的門徒離岸不遠,約有二百肘(古代以肘為尺,一肘約有今時尺半),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
第6-7節,就像上次耶穌吩咐彼得去到深處下網打魚,這次耶穌也清楚的告訴他,往船的右邊下網,當他如此照做,果然得著了魚,如聖經裡說的,這網魚重到拉不上來,因為魚很多,剛才我們讀到後面已經告訴我們,甚至魚有153條也記錄下來了,且註記了是大魚,有個奇妙的神蹟是,雖然魚這麼多網卻沒有破,就在當下,本來門徒沒有認出的耶穌,這時耶穌所愛的門徒-約翰突然對彼得說是主,約翰剛開始寫約翰福音時常常用這個字來形容自己,就是「耶穌所愛的那門徒」,他不說「我」、不說「約翰」,他就用「耶穌所愛的那門徒」來形容自己。他首先認出是耶穌,我不曉得你們有沒有實際的經歷,當你遇到些事情你知道那是主,那是主來造訪你,那是主向你顯現。
我在前二日,就是鼎亷弟兄的媽媽的追思禮拜,那天有機會與鼎亷的兄弟、弟妹們有較多的分享、交通,那天我就聽了他大哥的見證,那天他在車上說的時候,鼎亷在旁邊說:做弟弟的他都從來不知道,哥哥曾經發生過這樣的經歷見證,後來我就請他大哥在飯桌上又跟其他的弟妹們分享,他開了20年的飛機,那次他出任務的時候,飛機失控,所以他接到指令必須要跳,他從沒有跳傘過,照理說這些裝備當然是每次出任務都要穿戴在身上,這個傘是會在彈跳出去時會有鋼繩跟座椅分開,可是那天卻發生一個意外,當他彈跳出去的時候,當時只覺得外面的空氣涼涼的,因為他往下墜,所以他的血液往下衝,因為他上面缺血所以他完全看不到外面任何情況,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也沒有意識到他的降落傘沒有打開,因為這是他第一次跳傘,過去也沒有這種經歷,當時就在那剎那聽見一個聲音跟他說你的傘沒有打開,他心想怎麼可能,但他往後面一看,的確包包還在,他就抓那鋼繩抓了三次,第三次傘才打開,打開時候他整個人血液回流,他就開始可以看見,那時他已距離地面大概500公尺,所以是一個相當危險的情況,事後他們去檢查,他的確有跟上面的單位講說,那個意外就是他降落傘的鋼繩沒有綁在椅子上,這是一個失誤、意外,但不知道是誰做了這樣的事或是動作的時候就鬆脫了,反正就是發生這樣的意外,沒有綁住,所以他的傘沒有自動打開,在那次的經歷中,他親身的體會到是神救了他,所以那天在分享見證時他一再的說其實不是我們揀選神,是神揀選我們,那時他不認識神,他小時候因為在眷村曾去過教會,那時候因為窮,去教會一般都是領獎品、禮物,但沒有真正的明白神的救恩,加上張媽媽是傳統的客家人、傳統的信仰,所以可能也沒想過要去信耶穌,可是在他分享的時候很清楚的講到那次的經歷是神救了他,他清楚的聽見有聲音告訴他,他的傘沒有開,所以他很堅持跟弟妹們分享其實不是我們揀選神,而是神揀選我們,甚至在我們不認識神的時候,神來救我們,所以我們感謝主。
雖然我們很多時候肉眼認不出、看不見,也不知道是復活的耶穌,但當我們經歷一些事後,我們就會像使徒約翰當下(約21:7),當神蹟再次發生時他想起來、他認出岸上的那位就是耶穌、是主。
感謝主,在複習第一個功課「照耶穌的指示去做」,他們通過了,再次的神蹟發生在他們眼前,因此他們認出是主。
------------------------------------------------------------------------------------
 複習功課二、信靠主的預備(約21:9~11) 9他們上了岸,就看見那裡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10耶穌對他們說:「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11西門彼得就去(或作:上船),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
我們仔細看這經文,短短的幾節我們可以歸納出幾個神蹟,第九節,第一個神蹟是,耶穌沒有去打魚,但祂能夠預備餅和魚在炭火上,為門徒們預備早餐,這是神蹟,耶穌為他們預備,有魚又有餅,然後耶穌才對他們說把剛才打的幾條魚拿過來一起烤,另外就是我們剛才讀的,這網子裡滿滿的大魚,且特別紀錄了數字,有153條雖甚多,網卻沒有破,這也是神蹟,所以神蹟再次在他們眼前發生,在他們身上、生命中教導他們第二個功課,就是要全心的信靠主的預備。
第一個功課是,照耶穌的話去做、第二個功課就是全心的信靠主的預備,要相信神真的知道我們一切的需要,甚至於我們開口去求,也看到神親自為門徒來預備,所以聖經裡一再的說,先求神的國、神的意,我們所需的神會交給我們,神說不要為明天憂慮,我們要選擇全心的信靠這位愛我們天父,這位天父看顧飛鳥、看顧野地的百合,他們不重也不收,但神讓他們沒有缺乏,所以神說更何況我們是祂的兒女。
12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13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14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約21:12-14)耶穌門徒的軟弱,我們剛才說為什麼去重操舊業去打魚呢?因為他們信心軟弱,因為他們為未來的出路在擔心、徬徨,不知所措,耶穌知道他們的軟弱,也知道他們信心的光景,所以我們知道他們整晚勞力,一條魚都沒有打到,這件事情看出來他們的光景,雖然這樣,但耶穌沒有對他們有任何的責難,你們為什麼信心軟弱?為什麼又回去打魚?為什麼不能信靠?耶穌沒有責備他們,耶穌知道他們的景況,耶穌親自為這群軟弱的門徒預備早餐,你們來吃早飯,耶穌親自拿餅和魚給他們吃,你們相信耶穌知道你的需要嗎?真的很多事情,甚至我們自己都沒想到,主都替我們想到了。
這件事情應該是發生在10年前,那次我接受一個邀請去正道神學院做分享,當時正道神學院在中壢,我那天一大早出門坐火車要去中壢,但那天後來社會局關於長者的社會據點的專員,他們那天中午要來我們較會開會,有專員特地要來跟我們牧長同工開會,所以我那天一早坐火車中壢,我必須同時中午要趕回來開會,後來安排的整個行程就湊在一起,那天碰巧天氣很冷,剛好寒流,我那天一個人坐在火車上很冷,我當時心中就很疑惑,我心想我是不是瘋了,還這樣大老遠跑到中壢講道,還要匆忙的趕回去,我就在心中滴咕,我那天一到中壢火車站我就算準了時間買了回程票,他們崇拜的窗口講完信息之後就立刻派人開車把我送回火車站,當我進火車車廂時,我的爸爸居然坐在車廂裡,在我眼前,那剎那我就好像親自遇見這復活的主向我顯現,連我都忘記我爸爸要北上,我也沒有事先問他買的車票時間是什麼時候,但我走進車廂的剎那,我看見我爸爸就在我眼前,我當下原來那些滴咕的感受、疑惑都一掃而空,因為就在那剎那,復活的主親自向我顯現,祂讓我知道我一切的需要,甚至是我沒有想到、沒有說的,祂都知道,那天也剛好是寒流,感謝神我可以陪我爸爸一起坐火車到北部,也可以一起去領他寄上來北部所存放在火車站的物件,所以這次的經歷對我非常的深刻。耶穌是復活的主,一切祂都知道,想像不到的很多事情,神都知道,神說不要憂慮,要把一切都交託給祂,祂是真的、是復活的主。我還記得在2006年我去美國參加姊姊的婚禮,婚禮之後剛好有一個使徒先知的大會就在佛羅里達,亞特蘭大就在佛羅里達的附近,所以我就同時去亞特蘭大參加我姊姊的婚禮及安排行程在婚禮結束後幾天就一個人搭飛機去到佛羅里達去參加當時的使徒先知的大會,那次是我第一次遇到空中的亂流,佛羅里達那天上空的亂流非常多、很嚴重,我第一次見識到,飛機因為亂流盤旋在上空好幾次下不來,一直到晚上,本來要接我的人都已經走了,想說都晚了飛機不可能降落,最後在亂流當中我還記得我跟我旁邊的美國老媽媽,我們就手牽手一起禱告,感謝神還是平安降落,但接我的人已經走了,到了佛羅里達我也不認識半個人,然後又天黑了,我要去哪裡,誰要來接我?我怎麼聯絡他?但感謝主那時候同班機的人我聽到有人講中文,我心想大概他們也要去同個地方參加聚會,我就跟他們說,那我跟你們一起坐車,後來我跟我媽媽講這個經歷,他們說你好危險,還好沒有被載去賣,結果很奇妙的神蹟是,我那天做了他們的車,因為已經晚了,在海邊,怎麼去找門牌號碼?根本不可能,因為什麼都看不到,可是車停留的位置,我在下車時,我看到我的朋友就在這車的前面,也就是我們要住的地方,也就是說車子直接把我們載到要住的地方,我事後想想,我不知道是遇到了天使還是復活的主耶穌,他親自安排了一切,這是神蹟,我們是可以經歷的這又真又活的主,所以這是一條信心的道路,當我們選擇跟隨祂的時候,神說不要怕,要全心的交託、全心的信靠。
回顧彼得起初的蒙召和信心的回應:(路5:10b~11)那次的神蹟之後,西門彼得深覺得自己不配,他說我是罪人, 10b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11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那是彼得第一次的蒙召,他並做了信心的回應,撇下所有來隨耶穌,但接下來我們曉得在這信仰的道路上後來彼得失敗了,他考試不及格。
他在考驗中失敗、軟弱,這件事就是發生在耶穌被出賣之後彼得三次不認耶穌,而這件事耶穌預先知道,也預告彼得。
考試不及格,但沒有死當:(路22:31-34)31主又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32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33彼得說:「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34耶穌說:「彼得,我告訴你,今日雞還沒有叫,你要三次說不認得我。」彼得雖然考試不及格但沒有死當,因為主再給他回頭的機會,因為耶穌為彼得預先了祈禱,叫他不至失了信心,主說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
彼得失敗、跌倒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沒有認清屬靈的爭戰,在這四節經文歸納出有三方面屬靈的爭戰是神要彼得學習的:
一、 魔鬼、撒旦:認清有撒旦、魔鬼,這是我們的仇敵,千方百計想要使耶穌的門徒跌倒、失敗,這是仇敵魔鬼的計謀。
二、 屬肉體的老我、屬血氣的自己:其實彼得更可以說他跌倒的主因是不認清自己生命的真實光景,他滿有自信的說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他信心滿滿的,但他沒有認清他是如此軟弱,他對自己很有自信,他以為靠自己可以通過考試,但靠自己很難,必須經歷破碎。要破碎自己的老我,降服、謙卑在神的面前。
三、 世界的壓力:今日雞還沒有叫,你要三次說不認得我。我可以歸納這個試探,這個仇敵就是來自於世界的壓力。
撒旦、世界及我們人的肉體(老我、私慾),這是三個仇敵,在世界的背後有黑暗的權勢,不論是威脅或利誘,就是想辦法把人帶離開神的旨意,而陷落在世界的網羅中,在這很明顯的彼得因為懼怕人、世界的壓力、權勢而屈服,三次不認耶穌,但感謝神,因為耶穌預先知道彼得的軟弱,也知道他要面對及失敗,因著愛,耶穌為他禱告並給他第二次的機會。
第二次的機會:(約21:15-18) 15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在馬太十六章十七節稱約拿)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16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17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18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19(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感謝神,後來彼得為主殉道,他通過了這次的考試,過去彼得失敗,因為他三次不認耶穌,這次神給他第二次機會,也是出了三次的考題,耶穌問他三次「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三次問他,聖經上告訴我們他是想起他曾三次不認耶穌的過往,內心感到愧疚,但我在這要跟大家分享,其實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並不是故意要讓他想起他失敗,耶穌在這裡是要鼓勵他,雖然表面上看這三個問題「你愛我嗎?」看似是一樣的,但回去看希臘文這三次是有差別的,第一次(15節)耶穌對彼得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耶穌問的你愛我嗎?這個愛是天父的愛。
金句~彼前4:7-8 7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8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溫暖的早晨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12/05/jhn-day47

【經文】約翰福音21章1~14節

這段經文記載著,耶穌再一次向門徒顯現。七個門徒聚在一處,這七個人顯然忘記耶穌基督的交代—去傳揚福音。為首的西門彼得決定恢復他原來漁夫的身分,其他幾位聽到西門的決定,就附和他,但出師不利,一整夜捕魚卻一無所獲。天亮了,只見一人站在沙灘上,這人問這些門徒說,你們打到魚了嗎?門徒回答說,沒有!這人提議,把網撒到船的右邊,就一定可以捕到魚!他們照著去做,撒網捕魚,沒想到出乎意料的,魚竟然多得拉不上來。

這時,約翰驚呼:是主!彼得一聽見是主,立刻披上外衣,也不顧打到的魚,就跳進海裡,衝向耶穌,其他門徒則留在船上,把那一網的魚拉到岸邊。到了岸邊,耶穌早已貼心地為他們準備早飯,這一頓飯不只是填飽了門徒的肚子,也溫暖了門徒的心,因為他們都知道,是主回來了。

這段經文給我們一些提醒,神給予門徒不同的恩賜和特質,同心合意就能得著加乘的果效。西門彼得有領導能力,當門徒無所適從時,彼得就能發揮影響力。之後又有行動力,不顧一切泅泳上岸找耶穌。而門徒打魚時,最先發現耶穌的,是細心謹慎的約翰。其餘門徒則忙著將那滿網的魚,拖上岸。當門徒願意發揮自己的恩賜和特質,同心合意、團隊合作時,就能夠尋見耶穌。最後,門徒來到耶穌身邊,吃了祂所預備的溫暖豐盛早餐。

這段經文提醒我們,一個領導者對我們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如果我們的領袖是一個跟隨耶穌的人,他會帶著全教會一起跟隨耶穌,但如果一個領袖是一個貪愛世界的人,慢慢地世界也會被帶到教會裡面來。

當大家專注在那一網豐盛的魚時,西門彼得卻被耶穌所吸引。打魚原是彼得的提議,但當他遇見了耶穌,便沒有任何比耶穌更重要的事情能夠吸引他。多麼期待我們也有彼得的生命,雖然有時會迷失,會軟弱,但一旦發現了耶穌,就不要錯過祂,緊緊抓住祂不放手。

【回應】
主啊!
感謝祢不斷地把我找回來,
不斷地給我機會,
求祢也給我彼得的生命,
讓我的眼目永遠專注在祢的身上,
永遠不離開祢。

【禱讀】
希伯來書12章28節
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
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耶穌的要求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12/06/jhn-day48

【經文】約翰福音21章15~19節

在這段經文中,耶穌連續問西門彼得三個同樣的問題,西門彼得,你愛我嗎?西門彼得並不是簡單地回答說,主啊,是的,我愛祢。而是回答說,主啊,是的「祢知道」我愛祢。

彼得心裏一定很納悶為什麼耶穌會問這個問題,因為彼得認為,若從他平常的表現來看,耶穌應該可以看出來自己對祂的愛,即便他平常表現不佳,使耶穌看不出來自己對祂的愛,但從神的能力來看,神是鑒察人的心的主,應該看得出自己內心對祂的愛,所以當耶穌問彼得第三次的時候,彼得就難過起來。

從耶穌的角度來看,其實耶穌並不是不知道彼得對祂的愛,而是耶穌期待彼得了解什麼樣的表現才是愛祂。因為對彼得而言,愛耶穌的表現,就是奮不顧身的往耶穌衝過去,或者是站出來保護耶穌,或者是一直和耶穌在一起,還是每天都想著耶穌。這些都是我們愛一個人所會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是彼得所表現出來的,但這卻不是耶穌所要的,因此,耶穌再一次向彼得表明牧養祂的羊才是愛祂的表現。

經文的最後,耶穌預告了彼得將來的改變。耶穌告訴彼得,說:「你年輕的時候,你想要怎麼做就怎麼做,好像沒有人可以阻擋你想要做的事情,但你年老的時候,你會伸出雙手,被別人帶到你不想要去的地方。」耶穌說這段話的意思是指彼得將來會怎麼死,來榮耀上帝。

大部份的基督徒都想要成為一個愛耶穌的人,但我們常常用自己的方式來愛祂,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其實我們應該學習用耶穌所要的方式來愛祂。跟隨耶穌的彼得,最終學會了這個最重要的功課,他不再照著自己所要的方式來愛耶穌,而是開始照著耶穌的期待來回應祂。

【回應】
主啊!祢知道我愛祢,
但求祢教我用祢要的方式來愛祢,
而不是用我自己的方式來愛祢,
為的是要討祢的喜悅。

【禱讀】
約翰福音21章18節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
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
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
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專心跟隨基督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12/07/jhn-day49

【經文】約翰福音21章20~25節

這段經文已經是約翰福音的尾聲,當彼得領受了耶穌對他未來的預言之後,他轉過身看著耶穌所愛的約翰說,如果我的未來是要為祢而死,來榮耀上帝,那麼他的未來會是怎麼樣呢?耶穌並沒有正面回答他這個問題,只是簡單的說,就算我讓他活到我再來的時候,那跟你有什麼關係呢?你只管跟從我。

其實我們可以了解,主對於每一個人的呼召都不一樣,神給每一個人的恩賜也都不一樣,這些不同不是要我們拿來比較,而是主要用每個不同的呼召,每個不同的恩賜,來完成教會在世界上的使命。龐大的使命無法由少數人完成,因神發出許多不同的呼召,又給予每個領受呼召的人特別的恩賜。但如果我們只是把焦點放在彼此比較,就攔阻了上帝的工作。「比較」是完成上帝託付的最大阻力,不但無法專注在自己所蒙受的呼召上,反而使我們專注在自己的缺乏上而產生負面想法。

「比較」會帶出兩樣東西,一是嫉妒,一是自卑感。嫉妒讓我們覺得別人比較好,卻又不服氣為何自己比較差,於是起了競爭的心,沒有辦法祝福別人。自卑感卻使我們消極,甚至會放棄,不再積極進取。嫉妒和自卑感都不討神喜悅。我們要小心,即便心思意念上只有些微的偏差,但一開始的一點點偏差,最後卻可能積重難返。所以耶穌才對彼得說,你專心跟從我吧!願我們也不要活在比較之中,單單把心放在耶穌身上,跟從服事主。

經文最後寫到說,耶穌所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如果全部都記錄下來,恐怕這個世界都容不下去。我們的主所到之處充滿神蹟,我們的主,是又真又活的神,如果神做了無限多的神蹟在這世界上,卻只在聖經裡記載這一部分的神蹟讓我們知道,那聖經所留下的這部份記載該有多麼的重要,因為這些神蹟都是耶穌事工中之精華中的精華。

【回應】
主啊!
求祢讓我更多地定睛在祢身上,而不是定睛在人的身上;
也求祢光照我裡面的驕傲和忌妒,
讓我做一個感恩的人,而不是比較的人。

【禱讀】
約翰福音21章21~22節
彼得看見他,
就問耶穌說:「主啊,這人將來如何?」
耶穌對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愛值得冒險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4/20/愛值得冒險

【經文】約翰福音21章15-19節

有位十幾年的朋友不加解釋就和我斷絕來往,自此之後,我又開始像以前那樣與人保持距離。在療傷期間,我抽出書架上一本破舊不堪的書,魯益師所寫的《四種愛》。魯益師提出了一個強有力的觀點:愛就是要預備受傷害。他認為,愛的付出是需要冒風險的,絕不是穩賺不賠的投資;當你選擇去愛,就可能會內心煩惱糾結,甚至還會帶來悲傷心碎。讀著魯益師的這些話,讓我對耶穌復活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的這段描述(約翰福音21章1-14節),有了新的體認。這時的彼得不只一次背叛耶穌,而是三次(18章15-27節)。

耶穌問道:「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21章15節)在經歷遭人背叛與拒絕的傷痛之後,耶穌對彼得說話時,卻帶著勇氣而非恐懼,充滿能力而非軟弱,無私而非失望。祂表明自己仍然愛彼得,從而展現憐憫而非怒氣。

17節說:「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其實當耶穌要彼得藉著愛人並跟從祂(15-17、19節),來證明對祂的愛時,耶穌是邀請所有的門徒冒風險無條件地愛人。當耶穌問:「你愛我嗎?」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回答,而我們的答案將影響我們如何去愛他人。

【思想】
為何慈愛的上帝要祂所愛的兒女冒著受傷的危險,像耶穌那樣去愛人呢?
你與上帝之間親密的關係,如何讓你有充分的安全感能冒險去愛人?

【回應】
慈愛的上帝,求祢打破我那自我保護的高牆,讓我能以聖靈所賜的勇氣和憐憫,持續不斷地愛祢、愛人。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禱讀聖經2022年4月9日(週六)約21:1-14

頌讀(大聲讀聖經):約21:1-14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主要述說主耶穌復活後第三次向幾位門徒顯現的經過,這些過程帶給我的一些思考,將它歸納如下:
(一)門徒再次回到職場工作的心態:主耶穌離世回到天上寶座後,這些跟隨耶穌的人頓時失去方向;耶穌在時,他們跟著他到處去傳揚天國福音。如今,夫子「耶穌」已不在了,真不知如是好;西門彼得、多馬拿但業、約翰及其他的門徒,彼此商議不如回去打魚算了,還可以養家餬口。此時的這些門徒因失去目標,僅能選擇回到原來職場去工作,養家活口。他們這樣的迷失,主要是對主耶穌交付的使命,不清楚所致。
(二)打魚卻打不到魚:當這些門徒回到職場雖很賣命的工作,但卻一無所獲;這幾位專業的漁夫,打了一整夜的魚竟沒有打到半條魚。(約21:3)在我日常的生活裡,不也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嗎?我很努力去工作,但所得卻不如自己的預期,常使自己陷入困惑中,為什麼我做起事來總是不是那麼輕省,所得總是不如預期,原因何在?歸其原因,原來所做的事,並非是出於主耶穌的安排,如此才會落得事倍功半。
(三)魚多網卻沒破:當這些門徒生命中的目標不見時,就會帶著喪志心面對前方的路,不知道接下來該要怎麼辦才好。主耶穌知道這些門徒的情況,但這些門徒卻不知道主在等他們。主耶穌用很風趣的口吻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回答:「沒有。」。接著,主耶穌便對他們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會得到。(約21:6)」。這些門徒也很聽話毫不猶豫,把網撒在主耶穌所說的位置;當他們這樣做時,所打的魚卻是滿滿的,甚至拉不上來。照著主耶穌的話去做,總是會有滿滿的收穫。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我們看到這些門徒當失去祢時,他們頓時失去依靠,接下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然祢愛這些門徒,知道他們的軟弱與需要,所以總在他們最軟弱及最需要時,祢就會出現在他們的面前,即時伸出援手助他們度過難關,這就他們所稱的主。祈求主幫助我,當我軟弱及無助時,也請祢助我一臂之力度過難關。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約21:4「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門徒對主耶穌站在對岸上看著他們,但他們竟認不出來是主耶穌。這件事給我們一個很重的提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否也常看不見主就在我們身旁呢?我們需要留意這件事。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禱讀聖經
禱讀聖經2022年4月10日(週日)約21:15-25

頌讀(大聲讀聖經):約21:15-25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是復活的主耶穌與二位門徒的對話,從他們的對話中,可歸納三點作為自我的警惕,將它分述如下:
(一)耶穌三次問彼得:耶穌連三問彼得,耶穌問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祢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回答主耶穌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為何連三問彼得呢?就是希望彼得能放下世俗的工作(打魚為業),可以專心來牧養主的羊,及成為其他門徒的領袖,這是耶穌在彼得身上的旨意。(約21:15-17)
(二)彼得想知道約翰最後結局是如何:彼得在年少時,確實是比較自由和順暢;尤其是在宣道及教牧等方面工作,都還算是可以「隨意往來」;但彼得在年老時,遇到羅馬皇帝尼祿迫害基督徒,彼得在那時被抓,且在羅馬城為主殉道。當彼得聽到耶穌對他所說預言(會遇到苦難)時(約21:18),他很想知道約翰未來的路會走的怎樣,是不是與他一樣會遇到苦難呢?彼得很想知道這事,所以他問耶穌這事。(約21:20-21)耶穌對彼得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罷。」(約21:22)。顯然耶穌要彼得專心來跟隨祂,不要去管約翰的事,約翰有他自己要走的路。
(三)使徒約翰為主作見證:約21:24「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約翰算是耶穌最愛的門徒,許多的事約翰都參與在其中,包括耶穌離世前將母親馬利亞交給約翰來照顧,耶穌復活的第一天早晨也讓約翰親眼看到耶穌不在墳墓裡,祂已復活等事。約翰為耶穌所作的見證,可以說比任何門徒都還來的真實與準確。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今天所讀的經文又再度勾起我往事的記憶,祢對彼得所說「餵養我的小羊」這句話,也曾經在二十年前出現在我的心裡,是祢在呼召我放下世俗的事來跟從祢,餵養主的小羊;但當時我太貪愛世界沒有聽進主的呼召,繼續工作賺錢,放縱肉體的軟弱;還好主祢沒有放棄我,讓我有機會回過頭來走蒙召的路,成為傳道人。祈求主幫助我們這些屬神的兒女,能及時抓住主給我們的呼召,即刻去做免得遺憾終身。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約21:22「耶穌對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罷。』」信徒需清楚明白主耶穌在你身上的旨意為何?而不太需要去關心主耶穌在某人身上的旨意為何;這是主耶穌告訴彼得的話,信徒需記住這樣的話,信徒自己要專心跟隨主,按著主在我身上的旨意去行,這就對了。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禱讀聖經
5/30讀經進度

1. 列王記上 7-8
2. 約翰福音 21:1-14
3. 詩篇 65:9-13
4. 箴言 16:10-11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5/31讀經進度

1. 列王記上 9-10
2. 約翰福音 21:15-25
3. 詩篇 66:1-4
4. 箴言 16:12-13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勇敢作門徒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6/04/勇敢作門徒

【經文】約翰福音13章36-38節,21章18-19節

公元155年,初期教會的主教坡旅甲(Polycarp)因相信基督而面臨被燒死的威脅。但他如此回答:「86年來,我一直是主基督的僕人,祂從來沒有虧負我。這位君王拯救了我,現在我怎麼可以褻瀆祂呢?」在我們為相信耶穌而面對極端的試煉時,坡旅甲的反應對我們可說是一大激勵。

在耶穌基督受難的幾個小時前,彼得勇敢地向基督宣示效忠,說:「我願意為祢捨命」(約翰福音13章37節)。彼得顯然還不夠認識自己,但耶穌卻很瞭解他,便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38節)。但耶穌復活後,曾經否認耶穌的彼得卻開始勇敢地服事耶穌,並最終透過他自己的死來榮耀耶穌(參閱21章16-19節)。

你是坡旅甲還是彼得呢?坦白說,我們大多數的人會像喪失勇氣的彼得,不敢在言語和行為上表明自己是耶穌的門徒。這些情況會發生在教室、會議室、休息室或在任何地方,但一次的懦弱膽怯,並不表示我們是永遠的失敗者。若我們失敗了,就必須藉著禱告認真悔改,轉向那位為我們受難、復活的耶穌。祂會幫助我們忠實地信靠祂,即使在困難的處境中,仍每天勇敢地為祂而活。

【思想】
你何時需要額外的勇氣,承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
有什麼能幫助你為祂做見證?

【禱告】
天父,原諒我因害怕而退縮,在言語行為上背叛了祢。我需要祢賜下力量,使我勇敢作耶穌的門徒。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約翰福音 21:1-14

敬拜詩歌:祢信實廣大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讚美 0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KIqmdfHSk

一、安靜:求主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祢話語的奇妙。
二、讀經:約翰福音 21:1-14
1. 重點說明:
廿一章 1-14 節記載了耶穌復活的第三幕,即在加利利海向祂的門徒彼得、多馬、拿但業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顯現。主復活了,然後呢?門徒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或失去方向,或回去重操舊業,總之,是完全放棄了福音工作。但主沒有放棄他們,主動尋找他們;沒有責備他們,還幫助他們的漁獲大豐收,並且還預備了豐盛的早餐,只是門徒內在的羞愧讓他們不敢認主,更不用說更深的對話了!
2. 鑰節:耶穌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約 21:6)
三、默想:
■為什麼門徒明明知道眼前的就是復活後的主耶穌,卻不敢開口呢?(v.12)
■主復活後第三次顯現,見到門徒時的第一句話是什麼?(v.5)
■面對這群信心潰散的門徒,主沒有責罵,而是降紆尊貴,以同理心的方式,先問他們吃飽了沒有?顯示耶穌和世界的領袖有何不同?
四、禱告:親愛的主,求聖靈充滿我,用愛和同理心面對別人的不足和殘缺,並能幫助人重新堅立並跟隨主的腳踪行。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約翰福音 21 章 1-14 節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21:15-25

敬拜詩歌:我們愛因神先愛我們 (讚美之泉 (1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ijjKO3lYU

一、安靜:我要作安靜人,坐在祢腳前聆聽祢話語。
二、讀經:約翰福音 21:15-25
1. 重點說明:
廿一章 15-25 節記載了主與門徒共進早餐後,一連三次詢問彼得是否愛祂,向他發出邀請:牧養主的小羊。可以看見愛主的羊是愛主的延伸,這份愛大到甘願為主殉道。最後,當彼得意圖打探約翰的結局時,主當頭棒喝地提醒他,「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v.22-v.23)要他一生都專心傳道,不論他人如何,就堅定走在耶穌給他的聖召中,到死也不偏離。
2. 鑰節: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啊,祢是無所不知的;祢知道我愛祢。」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約 21:17)
三、默想:
■耶穌與彼得對話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呢?(v.15)主又賦予彼得那些託付?(v.15,v.16,v.17)
■主耶穌要託付祂的羊群前,為何三次詢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而今神也透過這句話問我:是否能真正放下屬世所珍愛的一切,跟隨祂?我的回應會是如何?
■為什麼主耶穌要預言彼得的殉道呢?還記得彼得曾向主說「我願意為祢捨命」(13:37b)?過去彼得靠自己的血氣做不到,但如今主耶穌說彼得要這樣榮耀神!這給我們什麼提醒呢?
四、禱告:親愛的主,若我能愛祢,是因祢先愛我,求聖靈充滿我,終身致力傳主福音,不因屬世的紛擾而隨流失去。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約翰福音 21 章 15-25 節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
聽見是主

約翰福音21:7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那時西門•彼得赤著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裡。

過去我的爸爸主要的工作是捕魚,每一天晚上出海,隔天早上回來。如果有好的收穫,就皆大歡喜。若是沒有所獲,就讓人感到失望。因為有魚,就有收穫,就能維持家計,就讓人感到有盼望。

彼得和其他的門徒一起去捕魚,當耶穌問他們「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可見當天他們沒有捕到魚。但是,他們遵從耶穌的吩咐把網撒在右邊,竟然有一網拉不上來的魚。

這時彼得認出是主,於是顧不得網子裡的那一網魚。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裡。然後游上岸去見耶穌。因為對彼得而言,不論那網魚有多少,價值還是有限。他的盼望不在那網魚,而是於耶穌基督。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追求捕到一網撈不上來的魚,但是屬基督的人永遠看重的是─耶穌。盼望你、我每日渴望追求耶穌,因為耶穌才是永恆無價的至寶。願你、我每日得著耶穌基督。共勉之。


靈修教材: 復興每一天
你愛我嗎?

約翰福音21:15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在戀愛中的戀人,常會問對方:「你愛我嗎?」會如此問許多時候是出於不確定及不安全感,也有可能是要對方表明「愛」的決心。但耶穌既是全能者,當然明白彼得是否愛祂。既然如此,為何耶穌要問彼得「你愛我嗎?」

而且耶穌一連問了三次,三次是中東地區的習慣,連續三次重申某件事,就是表明慎重及莊嚴。因此,耶穌三次問了彼得「你愛我嗎?」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彼得堅定愛主的心志。

然而,聖經提到彼得因為耶穌問他三次「你愛我嗎?」就感到憂愁。很可能彼得想到自己曾經三次不認主,也可能彼得知道自己的軟弱實在是無法堅定的愛主更深,又或者他已經在內心深處立定要愛主更深。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主的愛是不變的,我們都領受了。然而,主問彼得的話,同樣的也每天在問我們:「你愛我嗎?」盼望我們能夠時刻的愛主更深,縱然我們的愛有限,但求主幫助。共勉之。


靈修教材: 復興每一天
世界也容不下了

約翰福音21:25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地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耶穌來到世上,三十歲開始出來傳道,三年半的時間行了許許多多的神蹟,醫治病人、趕鬼,且教導人天國的真理。很多人因為耶穌生命改變了,使徒約翰形容這些是若要一一寫下來,恐怕連世界也容不下。

因此,使徒約翰選擇性的記載耶穌所行的事,記些事的目的是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 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透過約翰的記載,讓我們認識並且信靠耶穌基督。

其實,如今我們繼續在寫這卷書。因為約翰所寫的目的是見證耶穌。如今你、我也都是耶穌基督的見證人,我們的生命因著耶穌得著改變,雖然我們並非用筆墨寫下,但我們的生命就是在見證我們所信靠的耶穌。

盼望你、我生命的見證,能夠影響身旁的人,帶領人認識並且信靠耶穌。


靈修教材: 復興每一天
上帝的國

閱讀: 馬可福音10章13-1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斯拉記6-8章;約翰福音21章

在上帝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可福音10章14節
我母親一生為許多事投注心力,但其中最為堅持的一件事,就是要讓孩童們認識耶穌。母親不常公開表示不同的意見,但我看過的少數幾次都是因為有人試圖削減兒童事工的預算,去支付他們認為更「重要」的項目。她告訴我:「我只有在懷你弟弟的那年暑假,沒有參與主日學的服事。」我算了一下,發現母親在教會的兒童事工服事了長達55年之久。

馬可福音10章記載了一個在福音書中受人喜愛的故事,人們常把這件事標題為「耶穌愛小孩」。人們把孩童帶到耶穌那裡,讓耶穌觸摸並且祝福他們,但門徒卻試圖阻止孩童親近耶穌。馬可描述耶穌就「惱怒」地責備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上帝國的,正是這樣的人。」(14節)

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寫道:「我愛這些小孩子,而且當這些孩童,就是這些從上帝而來的鮮活生命愛我們時,絕不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同樣地,我們這些比孩子們年長的人,盡所能確保孩子不會被阻絕於耶穌恆久鮮活的愛之外,也絕不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若你在幼年時就已認識耶穌,
你還記得是誰帶領你的嗎?
這段聖經提到耶穌惱怒,對此你有何看法?
耶穌,求祢幫助我將祢的愛與同在,傳達給所有人,
包括孩童。讓我能運用各種方式,
確保孩童隨時都能來到祢跟前。
作者: 博約翰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我們在馬可福音10章16節讀到,耶穌「抱著小孩子,……為他們祝福」。在這裡,用來表示祝福的希臘字是kateulogeo。在新約中,這個字僅出現在這段經文中,意思是「堅定有力地祝福;使得益處」。耶穌的祝福真誠熱切。祂要賜給這些孩子的福分,乃是最好的。

聖經有多處記載耶穌稱人為「有福」的(makarios)。這個詞的意思是「宣告有福;得到上帝的恩惠」。彼得宣稱耶穌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之後,耶穌說彼得是「有福的」(馬太福音16章16-17節)。多馬認出復活的耶穌是他的「主」和「上帝」時,耶穌也使用了這個詞。耶穌對多馬說,那些沒有看見卻相信的人有福了(約翰福音20章28-29節)。在這些經文中,「有福」的意思就是我們相信耶穌,從而領受上帝的恩惠。

韓傑盛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言行举止彰显主的荣美

言行举止彰显主的荣美
为这些事作见证,并且记载这些事的就是这门徒;我们也知道他的见证是真的。 (约翰福音 21:24 )

朋友,愿我们用自己的生命见证所信靠的主和道是真实的。这周,愿我们的言行举止更能彰显主的荣美,并见证主的复活!


靈修教材: 心的对话 20211025
2021/10/25(一) 真的假不了

2021/10/25(一) 真的假不了 約翰福音21:20-25

彼得和約翰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彼得是領袖,遇見耶穌之後,他仍然是領袖,
只是他學會了謙卑,而且得到了真正的勇氣。
他如同教會的支柱,面對外在的攻擊,他頑強地不願倒下。
遇見耶穌是彼得生命的洗禮,使他成為嶄新的精神領袖。

約翰曾經也是領袖班的成員。
他嫉惡如仇、勇於發言、願意替天行道。
遇見耶穌之後,他發現了公義和慈愛原來是一體兩面。
人生的後半段,他投身慈愛,宣揚上帝的恩典與憐憫,
甚至不願意提起自己的名字,只願自稱是「耶穌所愛的那門徒」(21:20)。
遇見耶穌讓約翰的生命昇華,讓他心中的公義有慈愛作為動力,講說慈愛的時候有公義作為準則。

耶穌說祂就是真理。
不像謊言會被拆穿;
真理能讓人不斷挖掘,愈挖掘愈深、愈挖掘愈有收獲、愈有經歷。
同一本聖經,在不同的生命階段都能得到不同的收獲。
2000多年來更是不斷激勵人們思考、激勵人們成長,
鼓勵人們回應神的呼召,一同前往神為人預備的應許之地。

這門徒就是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我們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約翰福音21:24,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1025
#丁牧的靈修隨筆
#約翰福音
Photo by Timothy Eberly on Unsplash


靈修教材: 丁牧的靈修隨筆
約翰福音21章1-25節

約翰福音21章1-25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預查9/28/2020

一. 人自己的努力或屬靈的大能(21:1-14)

1. 人的軟弱與失敗 (21:1-5) 21:1 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他怎樣顯現記在下面。 21:2 有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的多馬、並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業、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又有兩個門徒、都在一處。 21:3 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漁去.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他們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 21:4 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 21:5 耶穌就對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喫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
1) 【這些事以後】是指發生在第20章所記載的事情之後又過了一段時間。正如耶穌所吩咐他們的,門徒們離開了耶路撒冷,向北往加利利去了(太28:10, 16; 可14:28; 16:7)。顯然他們十一個人不是走在一起的,因為以下將發生的事情只關乎他們之間的七位。耶穌【又向門徒顯現】這句話強調了一個真理,就是耶穌在祂復活後,除非祂主動顯現自己,門徒都認不出祂來(參約20:14)。在實體上認出耶穌是如此,在屬靈上也是如此。若沒有聖靈的引導(感動),“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林前12:3)。因為“屬血氣的人不領會 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纔能看透”(林前2:14)。既然“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 神的”(羅3:11),“人子(有必要)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若非如此,福音仍然是被人以為是愚拙的(林前1:18, 30-31)。
2) 通常【提比哩亞海】被人稱為加利利海。聖經也曾稱之為“基尼烈湖(海)”(民34:11; 書12:3; 13:27),或“革尼撒勒湖”(路5:1)。當約翰寫這福音書時,它通常被稱為【提比哩亞海】。這名稱來自提比哩亞城,位於該湖的西岸。該城市為希律安提帕斯所建,為的是紀念該撒提比哩亞(參路3:1)。
3) 當時在場的七個人中有【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的多馬、並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業、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又有兩個門徒(可能是安得烈和腓力,參約1:40, 44)】。
4) 當時的地點好像不是耶穌吩咐他們去等候祂的那山上(太28:16),而是在湖邊。顯然【西門彼得】等候主的顯現有點不耐煩了,就對其他門徒說,【我打漁去】。彼得是一個很衝動的人,無法長久站在那裡沒事幹。他不是建議他們找一點樂趣打打漁,免得太無聊了。而是宣告他要重新回歸打漁的生涯。有三處經文可以支持這個結論。首先,在約16:32,耶穌預言門徒們將離棄祂:“看哪、時候將到、且是已經到了、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去”。“自己的地方”意思就是自己的家,也可廣義地包括自己的財產,事業,所有其它一切。因此,耶穌的預言所指的不止是回自己老家,也指重操舊業。第二,第3節說他們【上了船】。英文譯本在【船】前面加了一個定冠詞(“the” boat)。表示這不是任何一隻船(“a” boat),暗示這船是屬於其中一個門徒,甚至可能是彼得自己的。第三,主耶穌在第15節對彼得的挑戰,“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 。可以更恰當的將 “這些” 翻成船,魚網,或其它與打漁生涯有關的裝備。耶穌是在呼召彼得放下他的舊業,全時間來事奉祂。
約翰福音 21:1-25 Page 2
5) 其他門徒習慣跟從彼得的帶領,【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他們肯定認為無法繼續再為神國作任何屬靈的事工,就覺得打漁是他們目前可以完全勝任的工作。他們七人【就出去、上了船】,開始去打漁了。他們是老練的漁夫,知道在加利利海夜間是最好的打漁時間(參路5:5)。然而,【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門徒在他們平時能做得很好的事上失敗是主給他們的一個功課,讓他們知道他們再也無法回到以前的生活了。打漁這件事本身並沒有錯;事實上那是一個值得尊重的行業。但這並不是主呼召他們出來的目的。他們被揀選來是要“得人如得魚”(太4:19),並且他們一開始已經 “捨了網,跟從了主”(太4:20; 參路9:23),就不能再回頭了。
6) 經過一個白費力氣之夜後,【天將亮的時候】,門徒往岸上去,【耶穌站在岸上】等候他們。前面已經提過,除非主自己向他們顯現,沒有人能認出復活後的主。因此,【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
7) 【耶穌就對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喫的沒有】。認識到他們試圖靠自己努力,回到過去供應自己所需要的日子已經失敗了,【他們回答說、沒有】。他們未能充分認識到耶穌對他們一生的計劃,並以祂超然的能力阻礙了他們的努力。
8) 門徒經歷這長夜的失敗,使他們認識到除非他們事奉主,其它一切所作的都將失敗。他們不但面對他們的無能與神的主權,接著也看到一個神蹟,表明耶穌將繼續供應他們所需要的。
2. 神的大能與成就(21:6-14) 21:6 耶穌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 21:7 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那時西門彼得赤著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裡。 21:8 其餘的門徒、(離岸不遠、約有二百肘〔古時以肘為尺一肘約有今時尺半〕)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 21:9 他們上了岸、就看見那裡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 21:10 耶穌對他們說、把剛纔打的魚拿幾條來。 21:11 西門彼得就去、〔或作上船〕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 21:12 耶穌說、你們來喫早飯.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 21:13 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 21:14 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
1) 耶穌開始給他們上第二課,就對他們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門徒在打漁失敗後,肯定已經精疲力盡和飽受挫折感,一時不知道誰對他們說話。他們肯定想要告訴這大膽的陌生人不要多管閒事。畢竟他們是老練的漁夫;誰竟然敢對他們說三道四?而且,難道祂以為魚分得清楚船的左右邊?
2) 但這陌生人的語氣帶有權威,令人不敢爭論或猶豫。因此,他們聽從祂的吩咐去行。【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他們大大驚訝。好像耶穌整個晚上驅使所有的魚遠離這船,現在又使它們到船的右邊集合。結果,魚太多了,七個門徒【竟拉不上來了】。
3) 【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就是約翰,馬上認出陌生人是誰,就【對彼得說、是主】。只有祂才有如此超自然的知識和大能。彼得向來是衝動的。【那時西門彼得赤著身子、
約翰福音 21:1-25 Page 3
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裡】。彼得如此渴望與主同在,等不及船到達岸邊,就要到主身旁去。按照兩個人的性格,約翰比較快認出主來,而彼得在行動上比較快。
4) 當時,他們【離岸不遠、約有二百肘】,約三百英尺。【其餘的門徒】沒有像彼得那麼衝動,【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他們上了岸、就看見那裡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這顯示出耶穌熱切關懷這些疲倦,飢餓的門徒,就為他們預備了早餐,可能是用神蹟創造了魚,如同祂曾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時所行的(約6:11-13)。之前,祂曾對他們說過,“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麼.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22:27)。祂也替他們洗了腳(約13:1-15),作為一個謙卑事奉的榜樣。如今,復活的主顯示出當對祂忠心的門徒因不順服而無法滿足他們自己的需求時,祂仍然服事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此處的記載正好解釋了耶穌在馬可樓所說的話,“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你們若奉我的名求甚麼、我必成就”(約14:13-14);“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裡。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15:7-11);“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他就賜給你們。”(約15:16; 參腓4:19)。
5) 當所有門徒都上了岸,耶穌就對他們說,【把剛纔打的魚拿幾條來】。耶穌已經預備的魚和餅只不過是前菜。祂接著要烤門徒網裡的魚。【西門彼得就去、把網拉到岸上】。彼得可以獨自將【滿了大魚】的【網】【拉到岸上】,可見他力氣很大。對於網裡魚的數目的隱意有許多富有想像力的猜測、【共一百五十三條】。然而,最簡單,最明顯的解釋就是這是門徒打到的魚的一個確實數目,不必去猜測這數目有何含義。這只不過是表明約翰所記載的就是他所看見的,所聽見的(約壹1:1-3)。竟然有人數了魚的數目。其實這並不稀奇,可能是為了方便計算每一個漁夫可以分得多少。
6) 令人驚奇的是【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再次,這是一個目擊者會注意到的細節,特別是像約翰這樣的漁夫。主所提供的魚是如此多,以致一餐吃不完,證明神對他們豐富的供應。門徒可以將剩下的魚保存起來分幾天吃,或賣給別人。
7) 耶穌對他們發出邀請,【你們來喫早飯】,是呼召他們來與祂完全的相交。然而,他們對自己不順服主去重操舊業感到慚愧,也對主超自然的顯現生出敬畏,感到不安,猶豫,不確定。【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他、你是誰】。他們壓制想問的問題,【因為知道是主】。他們心裡有數,除了主,還能有誰?
8) 顯然門徒感到不知所措,以致沒有馬上接受耶穌的主動邀請,開始吃早餐。作為一個仁慈的主人,【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開始了早餐。約翰沒有提供任何吃早餐時的細節;就直接跳到第15節耶穌重新恢復彼得的敘述。約翰以【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來結束本段的敘述。這就是在約翰福音中對耶穌第三次顯現的記載。
9) 正如門徒的不順服帶來失敗,門徒的順服帶來巨大的成功。他們神奇地打到這麼多魚,並吃了耶穌供應的早餐。耶穌藉此向門徒展示祂可以,也仍然會滿足他們的需要。這個故事同時也提醒所有信徒,順服永遠帶來祝福(參創22:18; 出19:5; 利
約翰福音 21:1-25 Page 4
26:3-12; 申28:1-14; 詩19:11, 119:1-2; 賽1:19; 耶7:23; 約13:17; 雅1:25; 啟22:7)。這件事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要門徒不因失敗和軟弱而懼怕灰心,以至於退回他們以前的生活方式。主在這裡所作的是要永遠安定門徒的心,使他們餘生忠心事奉主耶穌基督。
10) 主如同以往一樣,使用軟弱和罪惡的人來推展祂的國度,因為世上沒有別類的人(參賽6:5-8; 林前1:26-31; 林後12:7-10; 提前1:12-15)。
二. 如何成為一個忠心的基督徒(21:15-25)
1. 忠心的基督徒愛基督勝過一切(21:15-17) 21:15 他們喫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約翰馬太十六章十七節稱約拿〕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 21:16 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 21:17 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麼、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
1. 蒙救贖者的主要記號是愛神。在舊約時代,猶太教中最重要的信心宣告禱告詞(Shema)的第一句話就是申6:5,“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後來在申命記中,摩西勸勉以色列人以聽從神的誡命來彰顯這種愛(申10:12-13; 11:1)。當但以理盡心為他的人民禱告時,他稱神為“大而可畏的 神、向愛主守主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但9:4)。尼希米在被擄之後,響應但以理的禱告,“耶和華天上的 神、大而可畏的 神阿、你向愛你、守你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尼1:5)。這愛神的主題也在大衛的心裡。他寫,“耶和華我的力量阿、我愛你”(詩18:1)。
2. 新約也教導“愛”是一個真正信徒的記號。當耶穌被問到哪一條誡命是最大的,祂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 神”(太22:37)。保羅在林前8:3也寫,“若有人愛 神、這人乃是 神所知道的”。反過來,保羅警戒說,“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詛可咒。主必要來”(林前16:22)。只有愛神的人才有永生(雅1:12),可承受王國(雅2:5)。彼得在他的前書寫,“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彼前1:8)。愛也是激勵基督徒事奉的驅動和激發人心的力量(林後5:14)。
3. 彼得經過痛苦才學習到愛耶穌基督是什麼意思。他曾多次大聲宣告他堅定不移,忠心愛主。最後的晚餐時,“西門彼得問耶穌說、主往那裡去。耶穌回答說、我所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後來卻要跟我去.彼得說、主阿、我為甚麼現在不能跟你去.我願意為你捨命。”(約13:36-37)。不久,他大膽宣告,“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太26:33)。然而,當耶穌被捉拿後,彼得公然宣稱的愛不見了。他三次不認主。他所吹噓的勇氣完全消失了。當面對危險的情形時,他只是空口說白話。
4. 彼得的失敗顯明了一個聖經真理:順服是真愛的重要證據。在約14:15中,耶穌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在21節中,祂補充,“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參約15:10)。在約壹5:3中,約翰響應了主的教導,“我們遵守 神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並且他的誡命不是難守的”。在約貳中,他補充,“我們若照他的命令行、這就是愛。你們從起初所聽見當行的、就是這命令”(約貳6)。
約翰福音 21:1-25 Page 5
5. 耶穌知道,若彼得要在初期教會扮演一個祂揀選的重要角色,他必須先被恢復。彼得必須了解雖然他三次不認基督,但基督並沒有棄絕他(參羅8:31-39)。顯然主已經私下向他顯現過(路24:34; 參林前15:5),即使聖經沒有記載這次會面的任何細節。不論當彼得私下與復活的主見面時發生了什麼事,既然他的不認主是眾所皆知的,他的恢復也必須當著眾人面前。其他門徒需要聽彼得重申對基督的愛,與基督再次差遣了他,這樣他們才會忠實支持他的領袖地位。
6. 【他們喫完了早飯】(參約21:12-13)、耶穌開始了恢復彼得的工作。耶穌稱呼彼得為【約翰的兒子西門】,表示祂下面所說的話是一個指責。耶穌給西門一個名字“彼得”(約1:42),但有時當彼得做錯事該受責備時,就稱他為西門(譬如太17:25; 可14:37; 路22:31)。這好像當彼得行事如同以前的他時,耶穌就用他以前的名字稱呼他。主問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這些】可能包括船,網,和其它打漁的器具。這問題正擊中彼得的要害。之前,彼得因主耽延了與他和其他門徒見面感到不耐煩,並為自己的失敗感到困擾,就衝動地決定重新以打漁為業(約21:3)。他以為在這方面祂可以做得很好。但耶穌面對彼得,並呼喚他來跟隨祂,正如當初他被呼召來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祂曾經告訴他們,“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 神、又事奉瑪門”(路16:13)。耶穌挑戰彼得永遠放棄他過去的生活,以他的愛,忠心跟隨主。
7. 【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按照希臘文,這是一句有趣的文字遊戲。耶穌所用的【愛】字是“agapao”,就是最高意志的愛,意思是完全投入的愛(參林前13:4-8)。彼得痛苦知道他的不順服和失敗,和深深的罪惡感令他感到不配接受這種愛。自以為是的宣稱已成為過去式。心碎,卑微,和清楚知道他所做過的事,彼得認為他不應該得到最崇高的愛。因此,他回答中用了另一個【愛】字“phileo”,是一種比較低層次的愛慕。他提醒耶穌祂是全知的,就說,【你知道我愛(phileo)你】。
8. 耶穌接受彼得謙卑承認他的【愛】比他曾經宣稱的小,仍然差遣他,就仁慈地對他說,【你餵養(tend)我的小羊(lamb)】。約翰使用了餵養的現在式表示這是一個繼續不斷的動作。與祂在約10:7-16中的比喻一致(參詩95:7; 100:3; 結34:31),耶穌將信徒當作祂的小羊,強調他們不但不成熟,脆弱,和有需要,而且他們是屬於祂的(參太18:5-10)。這責任就是給予所有牧者的同樣責任,如同保羅在徒20:28和彼得在彼前5:2所指出的。保羅指導年輕牧者提摩太,餵養的方法是“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4:2)。
9. 耶穌繼續加強“【愛】的至上是忠心的動機”的觀點,就第二次對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agapao)我麼】?祂再次用了“agapao”這個字,而彼得再次拒絕使用這個字。在他的回答中,【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phileo)你】。主就託付祂,【你牧養(shepherd)我的羊(sheep)】。這一次,耶穌選擇使用另一個字【牧養】(第15節所使用的是餵養tend)。這兩個字是同義詞,非常相似,都是表達牧者監督必須承當的全面責任(參徒20:28; 彼前5:2)。
10. 但耶穌還沒有對付完彼得,祂就【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麼、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彼得憂愁的原因是因為這一次主使用的【愛】字是phileo,不是前兩次的agapao 。這一次,主在祂的問題裡使用了一個較低層次的【愛】字。彼得以為自己愛主的程度勉強達到phileo的層次,已經夠低了。但主竟然連他具有phileo的愛也要質
約翰福音 21:1-25 Page 6
疑。意思就是他的所作所為不能達到他自以為是的愛的層次;這使彼得非常傷心。因此,他以耶穌的全知為理由,向耶穌申辯,【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參約2:24-25; 16:30)、你知道我愛你】。耶穌第三次接受彼得所承認的失敗與不完全(參賽6:1-8),並慈愛地差遣他去餵養祂的羊,【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彼得的恢復就此得以完成。
11. 彼得終於發現他不能靠自己的力量來跟隨耶穌,他也發現他自己的忠心可以說是靠他自己的意志力過於靠耶穌所賜的能力。同樣的,今天我們應當知道自己的忠心誓言是靠不住的。我們不要依靠自己,反而要謙卑知道即使靠一個人自己最佳的意圖還是有限的。
12. 因此,彼得終生順服主的大使命。從那時起,他的事工不單是傳福音(徒2:14-40; 3:12-26),並且也餵養主所託付他的羊(參徒2:42)。許多年後,在他的事工結束前不久,彼得寫道,“ 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 神的群羊、按著 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彼前5:1-3)。
2. 忠心的基督徒願意為基督犧牲一切(21:18-19a) 21:18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 21:19 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 神。…
1. 耶穌預言彼得的殉道強調了一個真理,就是對主忠心可能要付上一個重大的代價。耶穌曾在差遣祂的門徒時告訴他們,“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然後警告他們,“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太10:38-39; 參太16:24-26; 羅14:8; 腓1:21)。
2. 【實實在在】這個詞穿插在整本約翰福音書中。它引進一個重要的真理(1:51; 3:3, 5, 11; 5:19, 24, 25; 6:26, 32, 47, 53, 53; 8:34, 51, 58; 10:1, 7; 12:24; 13:16, 20, 21, 38; 14:12; 16:20, 23)。當彼得【年少的時候】,他【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意思就是他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行動。但耶穌接著告訴他,他【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耶穌警告他說,到將來某一時間點,別人將捉拿他,將他捆綁起來,帶去處死。【伸出手來】暗喻他將來要被釘十字架。約翰的註解,【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 神】,讓我們更加明白。
3. 彼得生前最後三十年左右事奉主,預期有一天他要殉道。但他以信心對待他的命運,知道自己再也不會賣主,反而會在他的死上榮耀祂,而得安慰(參彼前4:14-16)。根據傳說,彼得被釘十字架前,要求被倒釘,因為他感到不配與耶穌有相同的遭遇。
3. 忠心的基督徒定意跟隨基督的帶領(21:19b-25) 21:19 …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罷。 21:20 彼得轉過來、看見耶穌所愛的那門徒跟著、就是在晚飯的時候、靠著耶穌胸膛、說、主阿、賣你的是誰的那門徒。 21:21 彼得看見他、就問耶穌說、主阿、這人將來如何。
約翰福音 21:1-25 Page 7
21:22 耶穌對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罷。 21:23 於是這話傳在弟兄中間、說那門徒不死.其實耶穌不是說他不死.乃是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 21:24 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 21:25 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1) 跟從耶穌基督是基督徒生活的重中之重。在約12:26中,耶穌簡單地說,“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這是跟隨祂的羊的標誌(約10:27; 參約8:12),無論要付出任何的代價(太16:24; 19:27; 路5:11, 27-28; 9:23-25; 18:28)。跟隨主耶穌的意思不只是願意放棄一切來順服祂的旨意,並且遵守祂的命令(太7:21; 路6:46),並且要效法祂(帖上1:6; 約壹2:6; 參林前11:1)。 2) 耶穌在預言彼得的死之後,【就對他說、你跟從我罷】。明顯的,當時他們是站立的,並在行走(可能沿著湖邊),【彼得轉過來、看見耶穌所愛的那門徒跟著、就是在晚飯的時候、靠著耶穌胸膛、說、主阿、賣你的是誰的那門徒】。在整本約翰福音書中,約翰從未提到自己的名字,都是以別的方式來指自己。毫無疑問,他在描述中用【在晚飯的時候、靠著耶穌胸膛、說、主阿、賣你的是誰的那門徒】來指自己(參閱13:23)。因此,他是最靠近耶穌的門徒之一。 3) 耶穌預言彼得的殉道顯然引起了彼得對他的朋友約翰將來會怎麼樣的關懷。因此,他就問耶穌,【主阿、這人將來如何】?耶穌即刻,並帶著責備的回答,【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這不是一個回答,而是一個指責,清楚告訴彼得將來約翰如何不關他的事。若約翰要活到主再來,與彼得毫無相干。重申祂在19節的命令,耶穌鄭重地說,【你跟從我罷】。彼得需要注意的不是在任何其他人身上,而是他自己對耶穌基督的忠心和責任。每一個基督徒都有一個獨特的計劃在他身上,必須吸取這個教訓。 4) 約翰最後回答了幾個問題,完成了他的敘述,也完成了這一本神所默示的福音書。主耶穌對彼得的假設性的回答,【傳在弟兄中間、說那門徒不死】。約翰很快澄清這謠言,免得他的死令人以為主說了一個錯誤的預言。【其實耶穌不是說他不死.乃是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 5) 約翰提醒他的讀者【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約翰是記載在本福音書中這些事情的一個目擊證人,而與這些事有關的【他的見證是真的】。他所寫的是真的,但也絕對不是詳盡無遺的。約翰提醒,【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在聖靈的默示之下,約翰選擇性地揀選了他的材料與他所說的呈現耶穌基督為彌賽亞與神的兒子的目的一致(約20:30-31)。他說耶穌所行的事就是世界所有的書都容不下,證明四福音書所記載的只是有限被揀選的事情。 6) 耶穌挑戰彼得來愛祂勝過一切。面對為基督犧牲一切,從此以後,彼得再也不退縮。他學習到這個功課,就是跟隨耶穌將是他愛的唯一至高目標。彼得與其他使徒,藉著聖靈的大能,藉著他們無懼的見證耶穌基督,將這個世界翻轉過來(參徒17:6)。他們每一個人幾乎都是為了愛基督和福音的真理而殉道。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每日研經釋義》約翰福音 21:1-14

這次主向門徒顯現是第三次(14節)。復活的主不再像以前天天在一起,十多天只顯現三次!他們照耶穌的吩咐,回到了加利利(太28:10),但生活遇到了困難(5節),怎麼辦?!彼得提議「我打魚去」,其他六位也同去(3節)。那夜卻沒打到什麼。復活後的耶穌在哪裏?!信心的道路不好走!就在他們失望疲累時,不料,耶穌出現了,指示他們如何撒網,竟打到153條大魚!還為他們預備早餐,有魚、有餅!哪裏來的魚和餅?

不知道!但復活的主總有辦法!信心的路不好走,卻可以走!全職事奉者需有這種信心,其他帶職事奉的基督徒在職場上工作,也需要有復活的耶穌「在旁邊」!有祂在,就有供應!明天是主日,讓我們放下工作,先到祂的面前敬拜祂,追求祂的同在,經歷祂的供應(太6:33)。


靈修教材: 『單獨會主』每日讀經進度
2022.04.09

「耶穌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着。」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 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那時西門‧彼得赤着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裏。」
‭‭約翰福音‬ ‭21:6-7‬ ‭

禱告:親愛的主耶穌,我們感謝你,你是復活的主!懇求上帝改變我們的眼光,看見在我們經歷的黑夜;在我們汲汲營營地追求中;在失望懼怕時你都與我們同在,並且幫助我們;叫我們經歷從不安到平安,從缺乏到豐盛,從絕望到有盼望。為著戰爭、疫情肆虐的世界禱告,我們相信復活主與我們同在,與受苦的人同在,必要引領我們再次經歷他的大能。禱告祈求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午禱時光
5/25/2022 約21:25

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地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約21:25)

容不下了——若你停下腳步看看四周,會發現這世界有多匆忙。手機上的訊息不時跳出通知;路上的各色行人腳步匆匆,來去如風……

然而,世界越快,你越需要刻意地停下腳步去體驗和享受與神之間的關係,這是要花一輩子去經營的事。

「容不下」,希臘原文為choreo,意思是「騰出地方來」。當它與否定詞oude一起使用時,則是在表達:全世界都不夠地方。換句話說,作者約翰礙於篇幅有限,無法將耶穌所做的事、所說的話全部都紀錄下來。

今天,我們的世界已慢慢剝奪語氣、表情、情緒和非語言溝通的機會,只剩下毫無溫度和色彩,力求簡短快速的網路文字訊息。

如果神也把祂對我們所說的話縮減成短短的文字訊息,會怎麼樣呢?

感謝神,祂總是那麼有耐心、溫柔、包容和愛,不計任何代價,花時間牽着我們的手,在耳邊反覆提醒。在神的世界,溝通的聲音、樣子、感覺都非常不同。也許,我們應該調整與神相處的方式了。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人生苦短,绝大多数生活内容都会往事如烟,随风而去,等有一天死亡靠近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手中依旧空空,所以不要追逐时间,而要活在此时此刻,我们才算是活着。

肉体的时间是快的,总要争分夺秒才有安全感,因为肉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一转眼时间就没了,但是灵魂完全相反,灵魂的生命是永恒的,只有让灵魂慢下来我们才有时间。

耶稣做的事当然可以记录下来,只不过人心没有腾出地方让耶稣停留,人心没有安静下来寻找他,没有耶稣,一切成就都会让我们失望,有了耶稣一切不如意也会带来希望。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