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III我與耶穌
4/10(五)我願把我的軟弱與耶穌同埋葬
播放音檔:https://youtu.be/m3ZxUVY36qA
默想經文:
• 這些事以後,有亞利馬太人約瑟,是耶穌的門徒,只因怕猶太人,就暗暗地作門徒。他來求彼拉多,要把耶穌的身體領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穌的身體領去了。 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裡去見耶穌的,帶著沒藥和沉香約有一百斤前來。他們就照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把耶穌的身體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 在耶穌釘十字架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園子裡有一座新墳墓,是從來沒有葬過人的。只因是猶太人的預備日,又因那墳墓近,他們就把耶穌安放在那裡。(約翰福音19:38-42)
今日靈修活動:
約瑟和尼哥底母克服恐懼,勇敢承認自己的信仰。今天,把一件自己害怕面對的事帶到主面前,和主談一談這件事,討論一個具體可行的行動,並且求主賜下力量往前跨出一步。
*靈修經文:
約翰福音19:1~16
19:1 當下彼拉多將耶穌鞭打了。
19:2 兵丁用荊棘編做冠冕戴在他頭上,給他穿上紫袍,
19:3 又挨近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他們就用手掌打他。
19:4 彼拉多又出來對眾人說:「我帶他出來見你們,叫你們知道我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來。」
19:5 耶穌出來,戴著荊棘冠冕,穿著紫袍。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看這個人!」
19:6 祭司長和差役看見他,就喊著說:「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彼拉多說:「你們自己把他釘十字架吧!我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來。」
19:7 猶太人回答說:「我們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該死的,因他以自己為 神的兒子。」
19:8 彼拉多聽見這話,越發害怕,
19:9 又進衙門,對耶穌說:「你是哪裡來的?」耶穌卻不回答。
19:10 彼拉多說:「你不對我說話嗎?你豈不知我有權柄釋放你,也有權柄把你釘十字架嗎?」
19:11 耶穌回答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
19:12 從此,彼拉多想要釋放耶穌,無奈猶太人喊著說:「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凱撒的忠臣(原文是朋友)。凡以自己為王的,就是背叛凱撒了。」
19:13 彼拉多聽見這話,就帶耶穌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鋪華石處」,希伯來話叫厄巴大,就在那裡坐堂。
19:14 那日是預備逾越節的日子,約有午正。彼拉多對猶太人說:「看哪,這是你們的王!」
19:15 他們喊著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說:「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十字架嗎?」祭司長回答說:「除了凱撒,我們沒有王。」
19:16 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
*靈修默想:
(1)這段經文中耶穌遭受怎樣的對待和刑罰?耶穌受這些刑罰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
(2)彼拉多為何想釋放耶穌?為何最後還是把耶穌交給猶太人?我們是否也像彼拉多一樣,因著來自人的壓力而妥協一些事?
(3)祭司長和猶太人對於要除掉耶穌,反映出了怎樣的態度?我們是否有時候也會硬著心,想照著自己的意思行事,寧可讓世界成為我們的王、我們的主,而不願意讓耶穌成為我們的王、我們的主?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腓1~4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IUM8gxyMw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3/10?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光合家人平安,03/09主日影音檔已完成,有需要的家人可直接點選「主日講台」即可。
20200310每日靈一點
經文範圍:約翰福音十九1∼16
主題經文:
「彼拉多說:「你不對我說話嗎?你豈不知我有權柄釋放你,也有權柄把你釘十字架嗎?」耶穌回答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
one light--
此時在耶路撒冷的羅馬巡撫彼拉多,在審判著被猶太人交上來的耶穌。以世上的政權來說,彼拉多的確有權柄來查明耶穌是否真有犯罪的事實。但耶穌挑明了事實,彼拉多的權柄乃是從神而來的,若不是神給他的,他就沒有權柄來辦理耶穌。
在這世上的官長、領袖的權柄都由神所賜下,或許我們不明白神為何會把權柄給這些人,質疑神把權柄給這些品德、生命皆不及格的人的手中。但就像彼拉多能夠審判耶穌一樣,神所要成就的,很多時候並非我們能夠明白的。但擁有權柄者,他仍然必須要面對那賜他權柄的神,千萬不要像彼拉多一樣認為,自己是有權柄的。
錯誤對權柄的認知,會帶來錯誤的行為。求主幫助我們,如何使用權柄,也知權柄從何而來!
*靈修經文:
約翰福音19:17~27
19:17 他們就把耶穌帶了去。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希伯來話叫各各他。
19:18 他們就在那裡釘他在十字架上,還有兩個人和他一同釘著,一邊一個,耶穌在中間。
19:19 彼拉多又用牌子寫了一個名號,安在十字架上,寫的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
19:20 有許多猶太人念這名號;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與城相近,並且是用希伯來、羅馬、希臘三樣文字寫的。
19:21 猶太人的祭司長就對彼拉多說:「不要寫『猶太人的王』,要寫『他自己說:我是猶太人的王』。」
19:22 彼拉多說:「我所寫的,我已經寫上了。」
19:23 兵丁既然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就拿他的衣服分為四分,每兵一分;又拿他的裡衣,這件裡衣原來沒有縫兒,是上下一片織成的。
19:24 他們就彼此說:「我們不要撕開,只要拈鬮,看誰得著。」這要應驗經上的話說:他們分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兵丁果然做了這事。
19:25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
19:26 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原文是婦人),看,你的兒子!」
19:27 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
*靈修默想:
(1)當耶穌被交給猶太人之後,祂是如何去到各各他?什麼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我們要如何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主?
(2)彼拉多在耶穌的牌子上如何寫?為什麼他不照祭司長的要求寫,而要這樣寫?我們是否願意承認和降服於君王耶穌?
(3)有哪些人來到耶穌的十字架前?若是我,我當時是否會來到耶穌的十架前?在十架前耶穌可能會吩咐我什麼事情?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西1~4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W-eUII22c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3/11?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光合家人平安,耶穌已證明我在神眼中的價值,我服事是因為神對我也是有價值的。
20200311每日靈一點
經文範圍:約翰福音十九17∼27
主題經文:
「他們就彼此說:「我們不要撕開,只要拈鬮,看誰得著。」這要應驗經上的話說:他們分了我的外衣,為我的裏衣拈鬮。兵丁果然做了這事。」(約十九24)
one light--
耶穌已然被釘上十架,而被判十架刑罰的人,是不能穿衣服,是被赤裸的,所以犯人的衣服是要被脫下來的。也因此執行死刑的兵丁,也都擁有拿取死刑犯衣服的不成文規距。
即便連這種羞辱人也不成文的規距,也成為應驗經上所記的話。這是幾百年前,先知預言彌賽亞的話。因著上帝的引導,準確的被應驗,成就了上帝的心意。
親愛的家人朋友,在遇見壞事之時,請先慢著抱怨,學習依靠上帝,被上帝引導,來成就上帝的心意!
光合家人平安,你的身份決定了你的功能性,身為祭司,你有義務和特權來執行祭司的職分:敬拜神和幫助人們來敬拜神。
20200312每日靈一點
經文範圍:約翰福音十九28∼37
主題經文:
「 這些事成了,為要應驗經上的話說:「他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經上又有一句說:「他們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約十九36~37)
one light--
在耶穌死亡的當天,是逾越節之前的預備日,隔天就要過逾越節,也不能觸碰死屍,所以相關人等就想加速處理在十架上的犯人的性命。在十架刑罰,主要死因大多是窒息而死,而打斷腿骨是短速死刑犯的死亡。因此他們會想要打斷犯人腿骨,但耶穌早已死亡,所以不至於打斷腿骨。
剌入耶穌的肋旁,是執行死刑的兵丁在確認耶穌是否真正死亡,他看出耶穌的血水分離,就知道了耶穌的確已死。
這些的細節,卻都是經上早已預言,而在當時卻準確的被實現。我們就知道,每一個細節,上帝早已掌權,時間、空間,都在上帝手中!因此在我們的心中,有一個極深的平安,因為知道上帝掌權。即便我們目前身為疫情越來越擴大的時刻,我們仍然有盼望和平安!
*靈修經文:
約翰福音19:28~37
19:28 這事以後,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就說:「我渴了。」
19:29 有一個器皿盛滿了醋,放在那裡;他們就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
19:30 耶穌嘗(原文是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 神了。
19:31 猶太人因這日是預備日,又因那安息日是個大日,就求彼拉多叫人打斷他們的腿,把他們拿去,免得屍首當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
19:32 於是兵丁來,把頭一個人的腿,並與耶穌同釘第二個人的腿,都打斷了。
19:33 只是來到耶穌那裡,見他已經死了,就不打斷他的腿。
19:34 惟有一個兵拿槍扎他的肋旁,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
19:35 看見這事的那人就作見證─他的見證也是真的,並且他知道自己所說的是真的─叫你們也可以信。
19:36 這些事成了,為要應驗經上的話說:「他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
19:37 經上又有一句說:「他們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
*靈修默想:
(1)這段經文中耶穌說了哪些話?這些話分別有什麼含意?對我們又有什麼意義?
(2)耶穌的腿為什麼沒有被打斷?這和逾越節的羔羊有什麼關係?從這兩方面來看,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3)耶穌雖然沒有被打斷腿,但遭受了什麼、產生了什麼結果?這有什麼象徵的意義,和我們的信仰有什麼關係?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帖前1~5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3fyxaxO_vc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3/12?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經文:
約翰福音19:38~42
19:38 這些事以後,有亞利馬太人約瑟,是耶穌的門徒,只因怕猶太人,就暗暗地作門徒。他來求彼拉多,要把耶穌的身體領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穌的身體領去了。
19:39 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裡去見耶穌的,帶著沒藥和沉香約有一百斤前來。
19:40 他們就照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把耶穌的身體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
19:41 在耶穌釘十字架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園子裡有一座新墳墓,是從來沒有葬過人的。
19:42 只因是猶太人的預備日,又因那墳墓近,他們就把耶穌安放在那裡。
*靈修默想:
(1)這段經文提到了哪兩個人?他們如何作主門徒?為什麼他們會如此?我們是否有時也像他們一樣?
(2)在耶穌死後,這兩個人做了什麼?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和第12章的馬利亞相比,他們所做的有什麼不同,聖經給予的評價又有什麼不同?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帖後1~3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LdJ-oiS1s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3/13?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光合家人平安,你就是耶穌的靈宮,一個行動且活著的帳幕,無論你去到哪裡,人們都能透過你與神相遇!
20200313每日靈一點
經文範圍:約翰福音十九38∼42
主題經文:
「這些事以後,有亞利馬太人約瑟,是耶穌的門徒,只因怕猶太人,就暗暗地作門徒。他來求彼拉多,要把耶穌的身體領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穌的身體領去了。」(約十九38)
one light--
這段經文出現了兩個暗暗作耶穌門徒的人,一個是財主亞利馬太的約瑟,另一個是法利賽人尼哥德慕。他們都有難言之隱並沒有公開跟隨。他們並沒有在耶穌的審判上,出了什麼力,但卻在安葬的事上,有了許多預備。是什麼事,讓他們在那個緊張的時刻,仍然選擇挺身而出,而不是像之前暗暗的作耶穌門徒呢?
我想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捨命的經歷,他們親眼看著耶穌的犧牲,是耶穌的愛讓這兩位權貴,願意委身、無視潛在的危險,願意在安葬的事上,盡上自己所能作的。
親愛的家人朋友,你是否也經歷過耶穌在十架上,為你犧牲的愛呢?求主的愛充滿你,也激起你生命回應祂的呼召!
心得:彼拉多身為當時的羅馬總督,他有權決定耶穌是否被處刑,但他卻在猶太人的壓力下,為著自己的政治利益著想,讓耶穌釘十字架,彼拉多說了三次:「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狀。」,甚至對猶太人提議依照逾越節的規矩釋放耶穌,表示彼拉多知道耶穌是無罪的,他也知道該怎麼做才對,但他卻屈枉正直,彼拉多的判決讓我思想,自己是否會因為來自世界的壓力與逼迫,違背了上帝的教訓?
這段經文也讓我想到近期的社會新聞,在一些重大案件發生的時候,人人心中都有“自己認為是正義”的判斷,大家都會覺得應該要如何才是對的,但唯獨上帝才是公義的,當遇到或看到不公不義的事時,我會問上帝:你的心意是什麼?你怎麼看這件事呢?願上帝使我能尋求祂的公義,而非被世界的輿論或價值觀左右。
禱告:天父,你是公義的主,你要我學習正直公義,不因為世上的壓力、流言而退縮妥協,也不因為人的情面或對自己的影響就扭曲真理,因為這是你所不喜悅的,你要我學習行公義、好憐憫,並且要時刻用你同行,讓我能不看世上的利益、人情,因為那些都是短暫的,但你的話語、教導卻是永遠不變的,禱告是奉耶穌的名,阿們。
心得:
當彼拉多問是否要將耶穌釘十字架時,大祭司長回答說:「除了凱撒,我們沒有王。」這句話顯然是為了陷害耶穌才說的,是違背良心、也悖逆神的話。但諷刺的是,彼拉多在耶穌被釘的十字架牌子上,寫上了:「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彼拉多甚至用了當時巴勒斯坦、羅馬帝國,以及地中海區域的三種通用語言來書寫,間接向眾人宣示了「耶穌是全世界的王」!其實彼拉多說這話也不是真心的,他是故意要為難猶太人,給他們難堪才這麼做。
說起來,人心是詭詐的。耶利米先知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我-耶和華是鑒察人心,考驗人肺腑的,要按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結果報應他。(耶十七9-10)」人往往是自私的,直覺反應是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所以我們需要把每一個意念帶到神的面前,求神光照;讓神作判斷,免得我常常得罪祂。
禱告:
親愛的天父,祢是鑒察人心,考驗人肺腑的,祢也要按著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結果報應他。因此,我要在祢面前學習謹言慎行。求神的靈幫助我作正確判斷和選擇,因為這是智慧與聰明的開端。我要屈膝敬拜,開口承認祢是萬王之王、是我的主。願祢按著祢所喜悅的來引導我,幫助我做順服的兒女,榮耀祢。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心得:
在耶穌的十字架下有兩群人,一群是羅馬士兵,他們專注在獲得財物(要怎麼分配耶穌的衣服);另一群則是愛耶穌的婦女和門徒,他們為耶穌的受苦傷痛,因為祂即將死去(按聖經的記載,他們還不明白耶穌將會復活的事),耶穌也掛記他們。耶穌帶著使命來到這世上,祂的使命就是要藉著在十字架上受死使人得拯救。每一個人都是耶穌要拯救的對象——沒有人好到不需要耶穌的救恩,也沒有人好到配得耶穌的救恩。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需要救恩,人們通常只顧眼前的事物-健康、財富。我覺得這就是人很可悲的地方——為今生忙碌,卻不知道有永生,也不為永恆作預備。耶穌先前說過: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須照樣被舉起來(三14)。在曠野被火蛇咬的人只要一望摩西的銅蛇就必存活,我也要常常仰望耶穌,看祂、記念祂在十架上為我捨命,使我能活。
禱告:
親愛的主,謝謝祢愛我。祢深知道我的一切需要,關於靈性的、永恆的,今世的、物質的,祢都已經預備妥當。請原諒我的小信,我總是為明天憂慮,缺乏喜樂的滿足。求主幫助我定睛在耶穌自己——聖潔、慈愛、公義的主的身上,讓我活出基督生命的寬廣。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心得:
1、耶穌為了我們,承受了十字架的羞辱與痛苦,卻也因為祂的順服與勝過死亡的復活大能,讓原本在以前是刑具的十字架,變成今日身為基督門徒的我們,視為榮耀與恩典的記號。現在的人看見十字架,很容易就會聯想到基督宗教,然而,卻他們對於耶穌的救恩仍然不明白。求神幫助我們,藉著有機會與人分享十字架的意義時,也能向人介紹耶穌,與耶穌犧牲的大愛。
2、耶穌在當時的言行明明顯示了祂是那位聖經所指的彌賽亞,但是仍然有人看了、聽了,卻依然硬著頸項不相信祂。當我們從聖經裡看了那麼多猶太人所發生的歷史事件,願神幫助我們從中獲得教訓,使我們能做一個真心相信神的愛、遵守神話語的門徒,用我們的心志與行動回應耶穌無比的愛。
禱告:
親愛的耶穌,謝謝祢,當世人還不願意相信祢的時候,祢就已經決意愛世人、並且愛到底,甚至承受那不是屬於祢的羞辱。謝謝祢用祢在世上的年日顯明了祢的愛,祢也用行動為我們做了最完美的模範,求祢幫助我們,常常思想祢的恩典,讓我們在低谷時,能靠祢得勝,讓我們也能學習用我們自己,見證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奇妙大作為。謝謝耶穌。禱告是奉靠我主耶穌寶貴得勝的名,阿們!
心得:
一個因怕猶太人,就暗暗作門徒的有錢人;和一個因著某些原因,選擇在夜裡見耶穌的猶太人的官。在耶穌死後,主動的要為耶穌安葬。一個去向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一個帶沒藥和沉香。他們領了耶穌的身體,就用細麻布加上香料綁好,照猶太人豫備安葬的規矩辦理。他們對耶穌的愛,不再隱藏,相信是耶穌為救贖我們,勇敢面對死亡;順服天父旨意,死在十字架上的愛,激勵了他們。約翰一書四章18節:「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
禱告:
親愛的主,謝謝祢犧牲的愛,使我們明白我們是何等的蒙神恩典,因為我們無法靠著自己的努力行善得救。謝謝祢,加給我們力量,使我們能勇敢面對我們的軟弱,為我們能夠一天天,一點點改變,向祢獻上感恩。禱告奉我主耶穌聖名,阿們!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12/01/jhn-day43
【經文】約翰福音19章1~27節
在這段經文的一開始看見,耶穌不斷地被嘲諷鞭打,士兵們不只是讓祂身體上受痛苦,還施加很多心靈上的羞辱和傷害,就在此時總督彼拉多再一次強調,我查不出耶穌到底有什麼罪,但當耶穌被帶到群眾面前時,群眾吶喊著釘祂十字架。
有一個人說,祂自稱是上帝的兒子,這句話把彼拉多心裡的害怕引了出來,因為彼拉多心裡知道祂沒有犯任何罪。他就再一次追問耶穌說,祢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難道祢不知道我有處死祢的權柄嗎?為何祢不懼怕?耶穌直接指出,權柄的源頭是上帝,若不是祂給你權柄,你根本無從辦我。
彼拉多這時才打從心裡深處發現耶穌口中所說的話,句句帶著堅定的力量,所以他設法要釋放耶穌,但這時群眾的力量又出現了,在兩個力量的拉扯之中,這些官長用凱撒的力量威脅彼拉多,彼拉多屈服了,耶穌最終被釘上了十字架。在最後的時刻 耶穌不忘把祂的母親交給一個可信託的門徒,完成了祂在地上的使命。
從這些經文中可以看見許多的拉扯,彼拉多一直在群眾的力量和他的良心之間拉扯,其實他心裡深處一直想要釋放耶穌。在他每一次和耶穌的談話之中,都看見他想要順從他心裡聲音的渴望,但世界的力量是這麼大,群眾的力量是這麼大,以至於他最後還是屈服於這些群眾、屈服於這個世界。對耶穌而言,身為神兒子這個尊貴的身分,要當眾接受這些羞辱是多麼的不容易,但耶穌終究還是順服了上帝,而且直到最後祂都沒有忘記祂的母親,把祂的母親交給別人來照顧。
我們活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拉扯,世界裡群眾的力量是這麼的強大,往往我們想要順從主的話,做主要我們做的事,可是世界的聲音一出現,我們就猶豫了。我們很害怕不能被這個世界接納,因為畢竟生存在世上,就必須與世界和平共處。對我們而言,世上的事物,會比天上的事物更為真實;但對耶穌而言,祂知道世上的一切都會過去,所以祂要求那天上更大的事。因此,只有更多的思想天上的事,我們才能夠像耶穌一樣,得著從神而來與世界抗衡的力量,最終能夠改變這個世界。
【回應】
主啊!
求祢今天給我力量,
讓我勝過這個世界的拉扯,
定睛在祢的身上,
活出一個得勝的生命。
【禱讀】
約翰福音3章14~15節
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
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
叫一切信祂的都得永生。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12/02/jhn-day44
【經文】約翰福音19章28~42節
這段經文的背景在安息日之前,耶穌已經完成了祂的使命,當祂嚐了兵丁所給的酸酒之後便說:「成了!」垂下頭,交出了祂的靈魂。但由於安息日即將來到,猶太領袖不希望讓屍體掛到第二天,便要求執刑者打斷受刑者的腿,讓他們快點死去。
被釘十字架的總共有三個人,兵丁打斷了另外兩個人的腿,但到耶穌面前的時候,見到耶穌已經死了,便沒有打斷祂的腿,而是用長矛刺入祂的肋旁,然後立刻有血和水流出來。這一切看起來好像是巧合,但實際上是應驗了舊約上的預言。聖經裡多次提到,祂的骨頭一根也不折斷,這些人要仰望他們所刺的人。事後,約瑟去取了耶穌的遺體,這個約瑟因為懼怕猶太人的領袖,一直暗地裡作基督徒。曾經夜訪耶穌的尼哥底母也出現了,他帶著沒藥和調配好的香膏,按照猶太人的習俗為耶穌的遺體敷上香料,將耶穌安放在墳墓裡。
耶穌死後,許多人都覺得是猶太人的領袖獲勝了,但其實耶穌的死,只不過是實現了聖經的預言;看似猶太人靠著勢力得勝,其實神的話從創世之前就掌權於天地之間,因此,聖經預言一個一個的應驗。耶穌死後出現的這兩個人,證明他們曾親手埋葬了耶穌,不但在耶穌的死上尊榮了耶穌,也在耶穌的活上為主做了榮耀見證。
活在世上會看見,不公義的事情不斷地發生,世界的光景越來越糟糕,神的話好像沒有什麼作用。但事實上,神的話安定在天,一點也不受這個世界所影響,反而不斷地在影響這個世界。
不要懼怕環境!約瑟暗地裡作基督徒,在最後一刻終於出現,帶走了耶穌的遺體,但在這之前,不知道錯過了多少和耶穌說話的機會、聽從耶穌教導的機會,以及為耶穌作見證的機會。
要為真理勇敢!即便看起來好像是世界勝了,但事實上神的話仍然掌權,世界仍然在神的掌控之中,耶穌完成了救贖工作,已經全然得勝!
【回應】
主啊!
祢的話安定在天,
雖然這個世界不公義的事情一直在發生,
但我更相信祢的話語,
讓祢的話成為我唯一的力量。
【禱讀】
約翰福音19章28、30節
這事以後,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
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就說:「我渴了。」
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
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神了。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4-13-19-1-13-89e9d9e02d5a494abad8726491bc3d29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hzCEmZMXDc
二、閱讀經文
約翰福音19:1~13
19:1 當下彼拉多將耶穌鞭打了。
19:2 兵丁用荊棘編做冠冕戴在他頭上,給他穿上紫袍,
19:3 又挨近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他們就用手掌打他。
19:4 彼拉多又出來對眾人說:「我帶他出來見你們,叫你們知道我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來。」
19:5 耶穌出來,戴著荊棘冠冕,穿著紫袍。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看這個人!」
19:6 祭司長和差役看見他,就喊著說:「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彼拉多說:「你們自己把他釘十字架吧!我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來。」
19:7 猶太人回答說:「我們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該死的,因他以自己為上帝的兒子。」
19:8 彼拉多聽見這話,越發害怕,
19:9 又進衙門,對耶穌說:「你是哪裡來的?」耶穌卻不回答。
19:10 彼拉多說:「你不對我說話嗎?你豈不知我有權柄釋放你,也有權柄把你釘十字架嗎?」
19:11 耶穌回答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
19:12 從此,彼拉多想要釋放耶穌,無奈猶太人喊著說:「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凱撒的忠臣(原文是朋友)。凡以自己為王的,就是背叛凱撒了。」
19:13 彼拉多聽見這話,就帶耶穌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鋪華石處」,希伯來話叫厄巴大,就在那裡坐堂。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宗教領袖為什麼要除掉耶穌?「耶穌是從哪裡來的?」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為何?
2. 猶太人如何抓住彼拉多的把柄並逼迫他?當有人抓住我的把柄攻擊我時,在何事上絕對不可與對方妥協?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約19:11 耶穌回答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vkYY5hWqo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創世記37~38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4-13-37-38-84b22fcfda0746098727dbe2ed4a416d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6. 30天為穆斯林世界禱告第12天:
https://filev2.frontiers.org.tw/web_ad/800x600/01/28/01283ab2ce5e61cdb45842356a6d7ed1.jpg
七、大齋期第37天的問題思想(受難週星期三):
今天是受難週星期三,在今天的靈修經文中,彼拉多與耶穌有了面對面談話的機會,耶穌順服父神的旨意,如同被宰的羊羔,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然而彼拉多從猶太人的口中知道耶穌應該就是上帝的兒子,耶穌並沒有罪,但彼拉多面對猶太人的強力催逼,最後選擇了妥協,把耶穌交給猶太人去釘十字架,即使他洗手表明他不承擔釘耶穌十字架的罪責,但耶穌說他還是有罪,只是猶太人的罪更重,我們是否也像彼拉多一樣,在面對壓力時選擇拖協,先把主耶穌犧牲了?耶穌要來拯救幫助我們,當我們面對為我們受難的耶穌,我們是否願意好好地跟耶穌說話,即使外面有很多其他的聲音,但我們是否有聆聽到耶穌要對我們個人說的話?也許我們覺得自己可以決定要把耶穌放在心中哪個位置,但當我們沒有讓耶穌成為我們生命的王,我們就會讓世界其他的事物成為我們生命的王,使我們的生命受到轄制,無法做出對的、合神心意的決定。面對耶穌和來自世界的聲音,以及面對生命中的王位,我們要如何選擇呢?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4-14-19-14-22-14abd0721af6407ba675f41e57a290f8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ND3uisjho
二、閱讀經文
約翰福音19:14~22
19:14 那日是預備逾越節的日子,約有午正。彼拉多對猶太人說:「看哪,這是你們的王!」
19:15 他們喊著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說:「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十字架嗎?」祭司長回答說:「除了凱撒,我們沒有王。」
19:16 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
19:17 他們就把耶穌帶了去。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希伯來話叫各各他。
19:18 他們就在那裡釘他在十字架上,還有兩個人和他一同釘著,一邊一個,耶穌在中間。
19:19 彼拉多又用牌子寫了一個名號,安在十字架上,寫的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
19:20 有許多猶太人念這名號;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與城相近,並且是用希伯來、羅馬、希臘三樣文字寫的。
19:21 猶太人的祭司長就對彼拉多說:「不要寫『猶太人的王』,要寫『他自己說:我是猶太人的王』。」
19:22 彼拉多說:「我所寫的,我已經寫上了。」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耶穌在逾越節預備日被釘死的原因為何?惟靠羔羊的血,才能免受上帝的審判而得救,我要向誰傳這消息?
2. 耶穌在被釘十字架的刑場上被宣告為「王」,具有什麼意義?我要在哪裡宣告耶穌是王?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約19:19 彼拉多又用牌子寫了一個名號,安在十字架上,寫的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5ziL5fp5A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創世記39~41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4-14-39-41-2054c31f379c46f8a60decdce035609d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6. 30天為穆斯林世界禱告第12天:
https://filev2.frontiers.org.tw/web_ad/800x600/9b/fe/9bfe568f6499b65895e0467f6385698f.jpg
七、大齋期第38天的問題思想(受難週星期四):
今天是受難週星期四,明天就是受難日,求主預備我們的心來面對耶穌和祂的受難。在今天的靈修經文中,猶太人是真的希望凱撒作他們的王嗎,或者他們只是不願意讓耶穌來作他們的王?我們是否也像猶太人一樣,不想讓耶穌成為我們的王、我們的主,我們是否寧可讓自己被世界的王透過各種人事物來轄制我們、使我們的生命失去自由釋放?此外,我們是像彼拉多一樣,妥協於罪惡的權勢,把耶穌給釘上十字架,或者我們願意讓生命中的罪惡和老我,與主一起同釘十字架?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4-15-19-23-30-02025f5c7eef48e4a9af9281c6f187fc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BX0CVq_IA
二、閱讀經文
約翰福音19:23~30
19:23 兵丁既然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就拿他的衣服分為四分,每兵一分;又拿他的裡衣,這件裡衣原來沒有縫兒,是上下一片織成的。
19:24 他們就彼此說:「我們不要撕開,只要拈鬮,看誰得著。」這要應驗經上的話說:他們分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兵丁果然做了這事。
19:25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
19:26 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原文是婦人),看,你的兒子!」
19:27 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
19:28 這事以後,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就說:「我渴了。」
19:29 有一個器皿盛滿了醋,放在那裡;他們就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
19:30 耶穌嘗(原文是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上帝了。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看到耶穌將母親託付給門徒奉養,我們能瞭解耶穌的哪一方面呢?我要如何奉養父母或長輩?
2. 耶穌知道一切都成就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我要效法耶穌盡全力成就什麼事工?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約19:30 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上帝了。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JJVfsMCzA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創世記42~43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4-15-42-43-e8eb21e84da6403f949ff1b5743f3876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6. 30天為穆斯林世界禱告第14天:
https://filev2.frontiers.org.tw/web_ad/800x600/bc/06/bc063e9f3571bd4021e63faa2aa70d9b.jpg
七、大齋期第39天的問題思想(受難日):
今天是受難日,讓我們在這一天好好地思想和紀念耶穌的受難,面對耶穌的受難,我們會像在場的哪個人?像是分耶穌衣服的兵丁,只想從耶穌得到利益?像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需要犧牲所愛在十字架上?像是其他的婦女,因著愛耶穌,而就近十字架陪在耶穌身旁?像是約翰,不僅是耶穌所愛的門徒,也順服領受耶穌的託付?像是其他的門徒,在受難的時刻因著個人的因素遠離耶穌和十字架?像是同釘的強盜,與耶穌同釘十字架?求聖靈帶領我們在這一天更深刻地與十字架上的耶穌相遇,體會祂對我們的愛和救贖。
頌讀(大聲讀聖經):約19:1-16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經文給我自己三點提醒,不要犯這樣的錯,將它歸納如下:
(一)有罪的人竟審判無罪的耶穌:彼拉多命令士兵極盡所能鞭打耶穌,侮辱耶穌,打祂耳光等惡行;羞辱完後,接著再把耶穌帶到宗教領袖面前,告訴他們說:「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狀。」。這些宗教領袖見到耶穌被打的慘狀,竟毫無憐憫之心,還回應彼拉多說:「釘十字架」。彼拉多及這些宗教領袖等一行人,都犯了罪,自我不檢討外,還要來當耶穌的審判官。殊不知這些人最後仍須面對耶穌,死後需接受耶穌的審判。
(二)若不是天父同意,無人可殺耶穌:彼拉多仗著自己有羅馬皇帝給他的權柄,對耶穌說:「難道你不知道我有權柄釋放你,也有權柄把你釘上十字架嗎?(約19:10)」,耶穌回答彼拉多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約19:11)」。彼拉多自以為自己有這樣的權柄,殊不知這權柄是來自天父,而不是來自羅馬皇帝;若不是天父同意,無人可以把耶穌釘上十字架。那些執意把耶穌釘上十字架宗教領袖及百姓,他們所犯下這樣的罪,將永遠無法得到赦免。
(三)認賊作王:猶太人素來與羅馬政府不對盤,但這些宗教領袖為了要達成自己的惡念「殺死耶穌」,竟對彼拉多說:「你若釋放這個人,你就不是該撒的忠臣,凡自立為王的就是背叛該撒。(約19:12)」。這些邪惡的宗教領袖不僅這樣說,甚至為了殺死耶穌不惜認賊作王,祭司長回答彼拉多:「除了該撒,我們沒有王。(約19:15)」,真是得罪了神。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祢是造天地萬物宇宙的主宰者,統管萬有,但最後竟被這世上的人給殺了;絕不是因祢無能力被殺,而是因祢愛這世上的罪人,給世人機會,希望他們都能認罪悔改,來信靠祢。但事與願違,因人心實在悖逆、邪惡,寧可相信自己及假神,也不願易相信真神「耶穌」,以致使這地球至今仍陷在危難中。祈求主赦免世人無知的罪,請再給世人一次機會,認罪悔改來歸向祢,這是孩子的呼求。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彼後3:9「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是躭延,其實不是躭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神不但寬容罪人,讓他們仍有機會悔改;其實這句話更是在告誡基督徒,我們要趕緊預備好自己,到生命結束時才能安然見主。信徒如何才能安然見主面呢?需思考我活著時,是否有帶領沉淪在罪中的人,幫助他們認識信靠耶穌呢?這是信徒該去思考的事。
頌讀(大聲讀聖經):約19:17-30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可從三方面來默想耶穌所說的話,對我有何提醒,將它分述如下:
(一)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彼拉多寫了一個牌子,釘在耶穌的十字架上,上面寫著「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此時,猶太人祭司長看到便不爽,對彼拉多說:「不要寫『猶太人的王』,要寫『那人說:我是猶太人的王』。」,彼拉多回答說:「我寫了就寫了。」(約19:22)。我們從這段對話裡,可以體會到彼拉多此時不再順從這些宗教領袖的話,反倒是尊崇耶穌,把祂的身份給抬高。耶穌不但是猶太人的王,也是全人類的王,更是全人類唯一敬拜的真神。
(二)看,你的兒子;看,你的母親: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上,從上往下看見母親,和祂所愛的那門徒站在下邊,就對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那刻起,那門徒就接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回到自己家裡去住,視她如自己的母親相待。從這裡可以看到主耶穌的兒女,真的是一家人;這樣的關係,甚至比有血緣關係的家人還要更親。
(三)渴了,成了:耶穌在臨終前顯露出人的需要,說:「祂渴了」,同時也展現出神的旨意,神的兒子「耶穌」在世上任務已告一段落,祂已完成這階段的任務,祂將要回到天上自己的寶座上,為此祂對世人說:「成了!」,便低下頭斷了氣。耶穌對世人所說的「渴了」及「成了」,是代表耶穌在世上同時扮演「人」與「神」的不同角色。世人都會「渴(需求)」,這是人身體上的需要反應,但這「需要」若不藉著耶穌所賜下的能力,那就不能完成「天父」在信徒身上的旨意。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當祢被上十字架,知道自己要回天上的寶座時間到了,無法再親自盡人的孝道,照顧肉生的母親馬利亞時,祢特別請所愛的「約翰」來代為照顧母親;而祢所託付的約翰他也照著祢的指示去做,負責任的照顧祢的母親馬利亞。這樣的教導對於信靠祢的信徒來說,將會是一件很重要的教導。祈求主幫助我們能實踐主給我們的教導,若教會的弟兄姊妹軟弱有需要,我們需全力協助,幫助他們能平安度日,不因生活所需,而無法來教會敬拜主。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約15:12「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愛神的心,必須要在愛人上顯明,否則是虛假的愛。人若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那怎能愛看不見的神呢?這是主給我們的教導。信徒需學習在主同一「生命裏」相愛,在主同一「愛裏」相愛,在主同一「使命裏」相愛,這才是真正的彼此相愛。
頌讀(大聲讀聖經):約19:31-42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讓我重新默想耶穌為世人釘上十字架後,世人對這件事的反應是如何?將它歸納如下:
(一)猶太的宗教領袖:耶穌離世的時間,約在週五下午三時;而猶太人守安息日的時間是在每週五晚上六點開始;這些宗教領袖為不想讓耶穌掛在十字架上影響他們守安息日的心情,便要求彼拉多盡快打斷耶穌的腿,好讓祂早點死,盡快處理耶穌屍體,不要影響他們守安息日。(約19:31)如今來看這些宗教領袖,真是可惡至極,完全不懂安息日的意義。他們處心機率想要殺死的耶穌,竟是安息日的主。(可2:28)
(二)亞利馬太人約瑟:亞利馬太人約瑟並非是普通的百姓,他應該是猶太人最高的宗教和民事組織「公會」成員之一;在當時公會有明文規定不可信耶穌,所以他只能暗暗作主的門徒。他在公會既有這樣的身份,還敢在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當晚「來求彼拉多,把耶穌的身體領去。(約19:38)」。從這裡我們可知道,亞利馬太人約瑟在此時,已願意公開承認他就是耶穌的門徒;他已不在乎公會的官位,因耶穌使他得到完全的自由,他願意為耶穌付上任何的代價。
(三)尼哥底母:約19:39「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裏去見耶穌的,帶著沒藥和沉香,約有一百斤前來。」尼哥底母是何許人也,在約3:1是這樣描述,他是一個法利賽人,是猶太人的官。此人曾在某一天的夜晚來見耶穌,請教有關人「重生」的事。與耶穌對談當晚,尼哥底母或許對耶穌所說的「重生」一事,並沒有完全體悟耶穌所講的;然當耶穌身體被送到墓穴時,他卻帶了一百斤沒藥和沉香來處理耶穌的身體,這樣的舉動已說明他不再害怕得罪「公會」的人,他要公開的站出來為耶穌講話。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從宗教領袖及亞利馬太人約瑟、尼哥底母等人,對耶穌死後的態度真是大不相同。這些宗教領袖認為他們已除掉心中大患,可以高枕無憂過日子,殊不知他們犯了大罪,沒有警覺到他們竟殺死了彌賽亞。反觀,亞利馬太人約瑟及尼哥底母,本來不敢公開承認耶穌是他們的救主,如今終於敢在眾人面前承認耶穌是主,這是何等寶貴的事。祈求主幫助我們當中,若有暗暗信主的人,因某種因素此時不敢在眾人面前公開承認耶穌是主的人,能有勇氣效法亞利馬太人約瑟及尼哥底母榜樣,勇敢的站出來承認耶穌是主。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在末後的世代,對耶穌不排斥的人,仍存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明知信耶穌是真神,可以幫助自己度過難關,但在親朋好友或同事面前,總是不敢或不願意跨出那步來承認耶穌,只想做一個暗暗基督徒就好;有這樣觀念的人,需學習亞利馬太人約瑟、尼哥底母的好榜樣,勇敢公開站出來對周遭的人說:「我是信耶穌的!」。
敬拜詩歌:古舊十架 (讚美 067)
https://youtu.be/clXLW2fFppg
一、安靜:我靈鎮定,我願專心仰望祢,靜觀祢的作為。
二、讀經:約翰福音 19:1-24
1. 重點說明:
十九章 1-24 節詳細記載耶穌被審判,到釘十字架受死的過程。由於查不出耶穌違犯羅馬律法的事證,彼拉多遂下令重重鞭打了耶穌,並給祂穿戴象徵罪犯的荊冠和紫袍,希望藉此安撫猶太人的情緒,平息眾怒。但猶太人並不善罷干休。彼拉多遂判定耶穌釘十字架。從主背著十字架上山,到彼拉多在十字架上寫著「猶太人的王」幾個大字,再到兵丁撕裂主的衣裳,一次又一次應驗了舊約的預言:耶穌是彌賽亞。
2. 鑰節:耶穌回答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約 19:11)
三、默想:
■猶太人是如何在彼拉多前控告耶穌?(v.7,v.12,v.15,v.21)
■主又是如何面對這一切指控和肉體的痛苦呢?(v.9,v.11,v.17)主耶穌為何要忍受這一切的羞辱、抹黑和迫害?
■我是否曾因信仰的緣故,遭受外邦人和世界的嘲笑、諷刺、扭曲和攻訐呢?當時的感受如何?耶穌的經歷給我什麼幫助?
四、禱告:親愛的主,感謝祢為了救贖我們,忍受世人的譏諷、寃枉和鞭笞,甚至被釘十字架受死。請叫我們永遠記得這份愛和恩典,效法祢的樣式,一生不渝。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約翰福音 19 章 1-24 節
敬拜詩歌:我心靈得安寧 It is well with my soul (讚美 29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geyYqaDroo
一、安靜:願我的心安靜,願我的靈因親近祢而喜樂。
二、讀經:約翰福音 19:25-42
1. 重點說明:
十九章 25-42 節描述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死去並入殮埋葬的過程,處處流露出神救贖之愛的光輝。耶穌死後,羅馬兵丁沒有打斷祂的腿,卻拿槍刺向祂的肋旁,流出血和水,這應驗舊約(參撒迦利亞書 12:10)。在這個時刻,留下來陪伴祂的,是祂的母親瑪利亞和三位婦人、暗暗地作門徒的約瑟,以及之前求見祂的尼哥底母(參約三)。至於祂的門徒多已四散逃逸,完全失去了盼望。但是,耶穌的事蹟並未停留在此,因為惟有復活才能重建人對神和救恩的盼望。
2. 鑰節:耶穌見母親和祂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祂母親說:「母親,看,妳的兒子!」(約 19:26)
三、默想:
■尼哥底母是誰?(v.39)他和耶穌又有怎樣的淵源?(參約3:1-15)
■替耶穌收屍的約瑟是怎樣的人?(v.38)尼哥底母先前也只願在夜裏前來拜見耶穌。但是,耶穌被釘十字架後,這兩個人卻公開做了哪些事?(v.38-v.40)
■圍繞在十字架四周,仰望著肉體漸漸死去的救主,我的感受會是如何?我如何還能相信主的救恩呢?
四、禱告:親愛的主,求祢堅定我的信心,無論在任何的景況中,仍然愛祢、仰望祢。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約翰福音 19 章 25-42 節
閱讀: 約翰福音19章25-3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士師記16-18章;路加福音7章1-30節
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上帝了。—約翰福音19章30節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呈現了耶穌生平的許多層面,但其中最觸動人心的作品,卻是一幅最樸實簡單的畫作。在1540年代,米開朗基羅為朋友畫了一幅聖殤素描,描繪耶穌的母親抱著死去的基督。素描勾勒了馬利亞輕托著耶穌毫無生氣的軀體,向天仰望。在她身後豎立的十架上,引用出自但丁在《天堂》一書中的話說:「他們沒想到這需要付上多少血的代價。」米開朗基羅表達出深刻的觀點:當我們紀念耶穌的受死,也需要想到耶穌付上的代價。
基督所付上的代價體現在祂斷氣前的宣告:「成了!」(約翰福音19章30節)「成了」一詞(希臘文tetelestai)可用在不同的語境,表示支付了賬單、完成了任務、做出了犧牲,或完成了傑作。這些用法和意義都適用於耶穌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也許正因如此,使徒保羅寫道:「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拉太書6章14節)
耶穌甘願替我們受死,是上帝深愛我們的永恆明證!當我們思想祂為我們付的代價時,願我們也稱頌祂的愛,並為祂在十字架上所做的犧牲獻上感恩。
希臘文「成了」的含義可如何應用在耶穌被釘十架
及祂所成就的事上?為何每種含義都對你深具意義?
天父,當我思想耶穌為我做的犧牲,我滿心感恩,
也深感不配。謝謝祢賜下耶穌,謝謝祢十架的救恩。
作者: 柯貝爾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與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相比,約翰福音為什麼會大不相同呢?答案可能是,約翰福音寫於公元第一世紀晚期,當時約翰面對不同的處境。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的作者所面臨最大的挑戰,是證實耶穌是所應許來開啟上帝國度的彌賽亞;但對約翰來說,最緊迫的問題是證實耶穌既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那時,有一些假教師開始宣稱,耶穌只是人,而不是真正的神。有些人則說,耶穌也許是神,但祂只是表現得像個人。約翰寫這卷福音書,旨在反擊這兩種錯誤的教導,並且表明只有耶穌既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也唯有祂才能為世人的罪提供救贖。貫穿整本約翰福音的主題,即耶穌是上帝的自我啟示,要把永生賜給所有相信的人(參閱3章16節)。
摘錄自探索叢書《認識聖經:福音書》,點擊此處閱讀。
2021/4/2(五) 紫袍荊冠 約翰福音19:1-7
有時候,我們比較常提到禱告蒙應允,比較少提苦難的道路;
往往我們更願意定睛在復活的喜樂,卻不願在十字架下面駐足。
不過,四卷福音書卻一致用極大的篇幅描寫耶穌的受難和受死。
今天是受難日,耶穌被掛在木頭上。
從早上9點到下午3點,頭上的荊棘和身上的紫袍是世人的嘲笑,身上的傷口和下滴的血是罪的代價。
上帝的咒詛、世人的污穢,由祂承擔、由祂潔淨。
最不公平的待遇、最邪惡的計謀,都在祂的身上發生。
祂卻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
從此公平正義從祂而來、慈愛憐憫從此刻開始。
再看看十架上的耶穌。
看看上帝的憤怒、看看上帝的慈愛。
耶穌出來,戴着荊棘冠冕,穿着紫袍。(約翰福音19:7)
#豐盛人生 20210402
#丁牧的靈修隨筆
Photo by Ismael Paramo on Unsplash
閱讀: 以西結書32章2-1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34-36章;約翰福音19章1-22節
你在列國中如同少壯獅子,現在你卻像海中的大魚。—以西結書32章2節
視訊會議的主持人說:「早安!」我回答他:「你好!」但我的眼睛卻沒有看著他,因為我正盯著自己在螢幕上的模樣。我看起來是這個樣子嗎?我望著螢幕中其他人的笑臉,看起來像是他們。所以,沒錯,這個的確是我。看來我該減肥,也該去理頭髮了。
在法老的心目中,他認為自己很偉大,「在列國中如同少壯獅子」(以西結書32章2節)。但隨後他知道自己在上帝眼中的模樣。上帝說他有禍了,並要將他的屍首丟給野獸吃,使「國民就必因你驚奇,君王也必因你極其恐慌」(10節)。法老比他自己想像的渺小多了。
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有「美好的屬靈生命」,直到我們看見自己的罪,就像上帝看見的一樣。和上帝聖潔的標準相比,我們「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以賽亞書64章6節)。但上帝看到的不只這些,祂還看見了一個無庸置疑的事實:祂看見耶穌,也看見我們在耶穌裡面。
你因為自己的表現或行為而感到灰心嗎?別忘了,這些並不能評定你的身分或價值。如果你相信了耶穌,那麼你就在耶穌裡面,祂的聖潔會覆蓋遮蔽你。使你比你自己所想像的更加美好。
你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與上帝賦予的形象相比會有什麼結果呢?
耶穌啊,我緊緊倚靠祢。祢的愛與良善,使我美麗。
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上帝的饒恕》
作者: 韋陌格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以西結書32章記載了針對埃及的預言,其內容詳細而生動,讓我們看出上帝的主權,祂掌管這個世界及世上的萬國萬王。對於造成混亂的埃及王(「使江河渾濁」,2節),先知的信息是他的毀滅即將來臨。在第3-10節中,上帝6次宣告說:「我必……。」儘管上帝使用人來完成祂的旨意(3節),但只有上帝本身才能成就這一切。
韓傑盛
閱讀: 彼得前書1章3-9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斯拉記1-2章;約翰福音19章23-42節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愛祂;現在雖然不能看見祂,卻信祂。—彼得前書1章8節,新譯本
古太太在晚年的時候,慢慢記不清過往充滿挑戰和恩典的年日,思路也時好時壞。她坐在窗邊,俯視密西根州的海灣,伸手拿起了她的記事本。雖然她待會兒就不記得那是自己寫的,但她仍寫下:「我坐在最喜愛的椅子上,雙腳靠著窗台,我的心緒漂浮,喜樂滿滿。陽光灑落層層波浪,海水閃爍流淌,不知流向何方。親愛的天父,感謝祢的恩典無盡、愛不止息!這總是令我讚嘆驚奇,怎麼可能?我竟如此愛那我無法看見的上帝。」
使徒彼得也認同這樣的奇蹟。他曾親眼見過耶穌,但那些讀他的信的人卻不曾見過,因此他說:「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祂,……卻因信祂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得前書1章8節)。我們愛耶穌並非因為有人命令我們這麼做,而是因為有聖靈的幫助(11節),我們才能看見祂有多愛我們。
我們不只要知道祂在乎像我們這樣的人,更是自己親身經歷基督的應許,就是要使那眼不能見的奇蹟,即祂的同在與聖靈,在我們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成為真實。
彼得前書1章3-9節如何讓你明白,
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創造了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奇蹟?
你如何意識到住在你裡面的聖靈給你的啟發?
我們在天上的父,求祢幫助我看見祢奇妙的愛,
看見祢藉著耶穌與我同在,也幫助我能信靠祢的聖靈。
作者: 狄馬汀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新約中用來表示「盼望」的希臘字(elpis),與舊約表示「希望」的字詞,用的方式幾乎相同,即強調在盼望中等待上帝所應許的未來(參閱詩篇39篇7節)。但新約所強調的是,耶穌是盼望的終極源頭,也是彰顯上帝美善和信實的極致。在彼得前書第1章,彼得說信徒「活潑的盼望」牢固地根植於基督的死和復活所成就的未來(3節)。正是這種盼望幫助信徒度過艱難時期,並期待「末世要顯現的救恩」(5節)。在這裡,「救恩」是指耶穌再來時要成就的最終拯救,讓信徒完全脫離罪惡和死亡。
白茉妮
約翰福音18章1節-19章3節: 講義(朱國鈞長老)
主耶稣被捕受审及彼得三次不认主 (约18:1-19:3)
經文﹕
吕振中译本
ESV
MSG
18:1耶稣说了这些话,就同门徒出去,到汲沦溪谷那边。在那里有个园子,他和门徒就进去。2把耶稣送官的犹大也知道那地方,因为耶稣同门徒屡次聚集在那里。3于是犹大领了兵队、和祭司长跟法利赛人的差役,拿着灯笼火把和武器来到那里。4耶稣知道所要临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来,问他们说∶「你们找谁?」5他们回答他说∶「拿撒勒人耶稣。」耶稣对他们说∶「我就是。」把耶稣送官的犹大也同他们站着。6耶稣一对他们说∶「我就是」,他们就往后退,仆倒在地上。7于是耶稣又诘问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说∶「拿撒勒人耶稣。」8耶稣回答说∶「我已经告诉你们『我就是』;你们既是找我,就放这些人走吧」。9这是要应验他所说过的话说∶「你所给了我的人,连一个我也没有失掉。」10西门彼得有一把刀,就抽出来,击了大祭司的仆人,砍掉他右边的耳朵;那仆人名叫马勒古。11于是耶稣对彼得说∶「收刀入鞘!父给了我的杯、难道我不喝么?」12兵队和千夫长跟犹太人的差役就捉拿耶稣,把他捆住,13先带到亚那面前;因为亚那是那年做大祭司的该亚法的岳父,14该亚法是那位给犹太人出过主意说∶「一个人替人民死、是对人民有益的。」15西门彼得跟着耶稣,另一个门徒也跟着。那门徒是跟大祭司认识的;他同耶稣进了大祭司的院子∶16彼得却在门外站着。当下跟大祭司认识的那另一个门徒出来,向看门的女人说一声,就带彼得进去。17那看门的使女就对彼得说∶「你不也是这人的一个门徒么?」彼得说∶「我不是。」18那些仆人和差役因为寒冷生了炭火,站着烤火;彼得也同他们在一起、站着烤火。19当下大祭司将耶稣的门徒和他的教训的事诘问耶稣。20耶稣回答他说∶「我从来是坦然公开地向世人讲话;我常常在会堂在殿里、众犹太聚集的地方、教训人,并没有在隐密中讲什么呀。21你为什么问我呢?可以问Betrayal and arrest of Jesus 18:1When Jesus had spoken these words, he went out with his disciples across the brook Kidron, where there was a garden, which he and his disciples entered. 2Now Judas, who betrayed him, also knew the place, for Jesus often met there with his disciples. 3So Judas, having procured a band of soldiers and some officers from the chief priests and the Pharisees, went there with lanterns and torches and weapons. 4Then Jesus, knowing all that would happen to him, came forward and said to them, “Whom do you seek?” 5They answered him, “Jesus of Nazareth.” Jesus said to them, “I am he.”1 Judas, who betrayed him, was standing with them. 6When Jesus said to them, “I am he,” they drew back and fell to the ground. 7So he asked them again, “Whom do you seek?” And they said, “Jesus of Nazareth.” 8Jesus answered, “I told you that I am he. So, if you seek me, let these men go.” 9This was to fulfill the word that he had spoken: “Of those whom you gave me I have lost not one.” 10Then Simon Peter, having a sword, drew it and struck the high priest’s servant and cut off his right ear. (The servant’s name was Malchus.) 11So Jesus said to Peter, “Put your sword into its sheath; shall I not drink the cup that the Father has given me?” Jesus Faces Annas and Caiaphas 12So the band of soldiers and their captain and the officers of the Jews arrested Jesus and bound him. 13First they led him to Annas, for he was the father-in-law of Caiaphas, who was high priest that year. 14It was Caiaphas who had advised the Jews that it would be expedient that one man should die for the people. Peter Denies Jesus 15Simon Peter followed Jesus, and so did another disciple. Since that disciple was known to the high priest, he entered with Jesus into the courtyard of the high priest, 16but Peter stood outside at the door. So the other disciple, who was known to the high priest, went out and spoke to the servant girl who kept watch at the door, and brought Peter in. 17The servant girl at the door said to Peter, “You also are not one of this man’s disciples, are you?” He said, “I am not.” 18Now the servants and officers had made a charcoal fire, because it was cold, and they were standing and warming themselves. Peter also was with them, standing and warming himself. The High Priest Questions Jesus 19The high priest then questioned Jesus about his disciples and his teaching. 20Jesus answered him, “I have spoken openly to the world. I have always taught in
18:1Jesus, having prayed this prayer, left with his disciples and crossed over the brook Kidron at a place where there was a garden. He and his disciples entered it. 2Judas, his betrayer, knew the place because Jesus and his disciples went there often. 3So Judas led the way to the garden, and the Roman soldiers and police sent by the high priests and Pharisees followed. They arrived there with lanterns and torches and swords. 4Jesus, knowing by now everything that was coming down on him, went out and met them. He said, "Who are you after?" They answered, "Jesus the Nazarene." 5He said, "That's me." The soldiers recoiled, totally taken aback. Judas, his betrayer, stood out like a sore thumb. 6 7Jesus asked again, "Who are you after?" They answered, "Jesus the Nazarene." 8"I told you," said Jesus, "that's me. I'm the one. So if it's me you're after, let these others go." 9(This validated the words in his prayer, "I didn't lose one of those you gave.") 10Just then Simon Peter, who was carrying a sword, pulled it from its sheath and struck the Chief Priest's servant, cutting off his right ear. Malchus was the servant's name. 11Jesus ordered Peter, "Put back your sword. Do you think for a minute I'm not going to drink this cup the Father gave me?" 12Then the Roman soldiers under their commander, joined by the Jewish police, seized Jesus and tied him up. 13They took him first to Annas, father-in-law of Caiaphas. Caiaphas was the Chief Priest that year. 14It was Caiaphas who had advised the Jews that it was to their advantage that one man die for the people. 15Simon Peter and another disciple followed Jesus. That other disciple was known to the Chief Priest, and so he went in with Jesus to the Chief Priest's courtyard. 16Peter had to stay outside. Then the other disciple went out, spoke to the doorkeeper, and got Peter in. 17The young woman who was the doorkeeper said to Peter, "Aren't you one of this man's disciples?" He said, "No, I'm not." 18The servants and police had made a fire because of the cold and were huddled there warming themselves. Peter stood with them, trying to get warm. 19Annas interrogated Jesus regarding his disciples and his teaching. 20Jesus answered, "I've spoken openly in public. I've taught regularly in meeting places and the
2
问听见的人、我对他们讲过什么话;你看,我所说的、这些人都知道呀。」22耶稣说了这些话,旁边站着的差役有一个给他一个耳刮子,说∶「你这样回答大祭司么?」23耶稣回答他说∶「我若讲得不对,你可以指证那不对之处;若是对呢、你为什么打我?」24于是亚那把耶稣[仍是捆着]送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25西门彼得正站着烤火。有人就对他说∶「你、不也是他的一个门徒么?」彼得否认说∶「我不是」。26大祭司有一个仆人、是彼得砍掉他耳朵的那个人的亲戚、就说∶「我不是看见你同他在园子里么?」27彼得又否认;立时地鸡就叫了。28当下他们将耶稣、从该亚法那里带到皇省长府内。那时候是清早;他们自己却没有进府内,免得染了俗污,好吃逾越节的筵席。29于是彼拉多出来到外边向着他们说∶「你们拿什么控告这个人呢?」30他们回答他说∶「这个人若不是作恶的,我们就不把他送交给你。」31彼拉多就对他们说∶「你们自己把他带去,按你们的律法审判他。」犹太人对他说∶「我们杀人、是可以的」。32这是要应验耶稣的话,就是他所指明、他将要由什么样的死而死来说的。33于是彼拉多又进了皇省长府内,叫耶稣来,对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34耶稣回答说∶「这说这话,是你自己说的呢?还是别人论到我对你说的?」35彼拉多回答说∶「难道我是犹太人么?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们把你送交给我;你作了什么事阿?」36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我的国若属于这世界,给我当差事的就要战斗、使我不至于被送交给犹太人了。其实我的国不是出于这里的。」37彼拉多就对耶稣说∶「那么你是王了!」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你说的是。我为这事而出生,为这事来到世界,好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就听我的声音。」38彼拉多对耶稣说∶「真理是什么?」说了这话,就再出来向着犹太人、对他们说∶「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状。39但你们有个常例、要我在逾越节释放一个人给你们。那么你们是不是有意思要我释放那『犹太人的王』synagogues and in the temple, where all Jews come together. I have said nothing in secret. 21Why do you ask me? Ask those who have heard me what I said to them; they know what I said.” 22When he had said these things, one of the officers standing by struck Jesus with his hand, saying, “Is that how you answer the high priest?” 23 Jesus answered him, “If what I said is wrong, bear witness about the wrong; but if what I said is right, why do you strike me?” 24Annas then sent him bound to Caiaphas the high priest. Peter Denies Jesus Again 25Now Simon Peter was standing and warming himself. So they said to him, “You also are not one of his disciples, are you?” He denied it and said, “I am not.” 26One of the servants of the high priest, a relative of the man whose ear Peter had cut off, asked, “Did I not see you in the garden with him?” 27Peter again denied it, and at once a rooster crowed. Jesus Before Pilate 28Then they led Jesus from the house of Caiaphas to the governor’s headquarters. It was early morning. They themselves did not enter the governor’s headquarters, so that they would not be defiled, but could eat the Passover. 29So Pilate went outside to them and said, “What accusation do you bring against this man?” 30They answered him, “If this man were not doing evil, we would not have delivered him over to you.” 31Pilate said to them, “Take him yourselves and judge him by your own law.” The Jews said to him, “It is not lawful for us to put anyone to death.” 32This was to fulfill the word that Jesus had spoken to show by what kind of death he was going to die. My Kingdom Is Not of This World 33So Pilate entered his headquarters again and called Jesus and said to him, “Are you the King of the Jews?” 34Jesus answered, “Do you say this of your own accord, or did others say it to you about me?” 35Pilate answered, “Am I a Jew? Your own nation and the chief priests have delivered you over to me. What have you done?” 36Jesus answered, “My kingdom cis not of this world. If my kingdom were of this world, my servants would have been fighting, that I might not be delivered over to the Jews. But my kingdom is not from the world.” 37Then Pilate said to him, “So you are a king?” Jesus answered, “You say that I am a king. For this purpose I was born and for this purpose I have come into the world—to bear witness to the truth. Everyone who is of the truth listens to my voice.” 38Pilate said to him, “What is truth?” After he had said this, he went back outside to the Jews and told them, “I find no guilt in him. 39But you have a custom that I should release one man for you at the Passover. So do you want me to release to you the King of the Jews?” 40They cried
Temple, where the Jews all come together. Everything has been out in the open. I've said nothing in secret. 21So why are you treating me like a conspirator? Question those who have been listening to me. They know well what I have said. My teachings have all been aboveboard." 22When he said this, one of the policemen standing there slapped Jesus across the face, saying, "How dare you speak to the Chief Priest like that!" 23Jesus replied, "If I've said something wrong, prove it. But if I've spoken the plain truth, why this slapping around?" 24Then Annas sent him, still tied up, to the Chief Priest Caiaphas. 25Meanwhile, Simon Peter was back at the fire, still trying to get warm. The others there said to him, "Aren't you one of his disciples?" He denied it, "Not me." 26One of the Chief Priest's servants, a relative of the man whose ear Peter had cut off, said, "Didn't I see you in the garden with him?" 27Again, Peter denied it. Just then a rooster crowed. 28They led Jesus then from Caiaphas to the Roman governor's palace. It was early morning. They themselves didn't enter the palace because they didn't want to be disqualified from eating the Passover. 29So Pilate came out to them and spoke. "What charge do you bring against this man?" 30They said, "If he hadn't been doing something evil, do you think we'd be here bothering you?" 31Pilate said, "You take him. Judge him by your law." 32(This would confirm Jesus' word indicating the way he would die.) 33Pilate went back into the palace and called for Jesus. He said, "Are you the 'King of the Jews'?" 34Jesus answered, "Are you saying this on your own, or did others tell you this about me?" 35Pilate said, "Do I look like a Jew? Your people and your high priests turned you over to me. What did you do?" 36"My kingdom," said Jesus, "doesn't consist of what you see around you. If it did, my followers would fight so that I wouldn't be handed over to the Jews. But I'm not that kind of king, not the world's kind of king." 37Then Pilate said, "So, are you a king or not?" Jesus answered, "You tell me. Because I am King, I was born and entered the world so that I could witness to the truth. Everyone who cares for truth, who has any feeling for the truth, recognizes my voice." 38Pilate said, "What is truth?" Then he went back out to the Jews and told them, "I find nothing wrong in this man." 39It's your custom that I pardon one prisoner at Passover. Do you want me to pardon the 'King of the Jews'?" 40They shouted back, "Not this one,
3
给你们呢?」40于是他们又嚷着说∶「不要这个人!要巴拉巴!」这巴拉巴是个强盗。19:1那时彼拉多就拿耶稣,鞭打了。2士兵用荆棘编作华冠,给戴在他头上,又给他披上紫色的衣裳。3接续地来到他面前说∶「犹太人的王,万岁!」直给他耳刮子。 out again, “Not this man, but Barabbas!” Now Barabbas was a robber. Jesus Delivered to Be Crucified 19:1Then Pilate took Jesus and flogged him. 2And the soldiers twisted together a crown of thorns and put it on his head and arrayed him in a purple robe. 3They came up to him, saying, “Hail, King of the Jews!” and struck him with their hands.
but Barabbas!" Barabbas was a Jewish freedom fighter.
19:1So Pilate took Jesus and had him whipped. 2The soldiers, having braided a crown from thorns, set it on his head, threw a purple robe over him, 3and approached him with, "Hail, King of the Jews!" Then they greeted him with slaps in the face.
破冰 ﹕
• 你有没有惧怕的经验?如果有,请分享你的经历。
• 你有没有上过法院?是为了什么原因?有没有超速吃罚单的痛苦经验?
• 你有没有背叛别人过?如果有,是在什么情况下?
• 你认为什么样的侮辱最吃不消?自己有过被别人误会、屈辱过吗?
分段 ﹕
• 耶稣被捕 (约18:1-14)
• 耶稣受审及彼得三次不认主 (约18:15-27)
• 耶稣被判死刑 (约18:28-19:3)
观察、解释、应用 ﹕
耶稣被捕 (约18:1-14; 太26:47-56; 可14:43-52; 路22:47-53)
1耶稣说了这些话,就同门徒出去,过了汲沦溪。在那里有一个园子,他和门徒进去了。2出卖耶稣的犹大也知道那地方,因为耶稣和门徒屡次在那里聚集。3犹大领了一队兵,以及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圣殿警卫,拿着灯笼、火把和兵器来到园里。4耶稣知道将要临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来对他们说:“你们找谁?”5他们回答他:“拿撒勒人耶稣。”耶稣对他们说:“我就是。”出卖他的犹大也同他们站在一起。6耶稣一对他们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7他又问他们:“你们找谁?”他们说:“拿撒勒人耶稣。”8耶稣回答:“我已经告诉你们,我就是。你们若找的是我,就让这些人走吧。”9这要应验耶稣说过的话:“你所赐给我的人,我一个也不失落。”10西门.彼得带着一把刀,就拔出来,把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的右耳,那仆人名叫马勒古。11于是耶稣对彼得说:“收刀入鞘吧!我父给我的杯,我岂可不喝呢?”12那队兵、千夫长和犹太人的警卫拿住耶稣,把他捆绑了,13先带到亚那面前,因为他是那年的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14这该亚法就是从前向犹太人忠告说“一个人替百姓死是有利的”那个人。
“耶稣说了这些话” 是指前面第14-17章所讲的那么多的话。“有一个园子”是指在橄榄山上靠近耶路撒冷的客西马尼园。这个地方是主耶稣带领门徒经常去的地方,所以卖主的犹大对这个地方也十分熟悉。 “犹大领了一队兵” 人数应当至少好几百人,因为后面12节说到千夫长,如果才一百人左右那么百夫长就够了。时间上是相当晚了,来的人是拿着灯笼火把而来的,不然他们不需要拿灯笼火把。可见来捉拿耶稣是件相当重大的事,所以才那么谨慎的处理。
“耶稣知道将要临到自己的一切事”包括就要承受的极大苦难,祂却没有退缩而勇往直前。“我就是”在希腊原文就是主耶稣在约翰福音中经常用到的专有名词“我是”,也就是独一真神的专有名词,就是在快要上十字架前还是表示祂就是那位从天上而来独一的真神!在威严的真神面前没有任何人是站立得住的,所以耶稣一说我就是时,他们就全都退后倒在地上了。主耶稣在受难前所想到的是保护祂的门徒
4
们,但彼得却只有血气之勇,拿刀削掉了大祭司仆人马勒古的右耳,而没有先冷静的思考主耶稣会怎么办。
第14节‘这该亚法就是从前向犹太人忠告说“一个人替百姓死是有利的”那个人’可以参考 (约11:49-52)中该亚法曾说过:“你们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想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整个民族灭亡,这对你们是有利的。”这个预言马上就要实现了。 思考:你对处理一件重大事情的态度如何?你遇到困难的挑战时态度又会如何?会害怕吗?如果害怕,你会怎么处理?你对约翰福音中的“我是”感受深不深切?你对主耶稣有没有深切敬畏的心?还是随随便便没有特别把主放在首位?当先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前因后果后才采取行动时,你会不会保持你的冷静? 应用:请重新思想你参加主日崇拜的心态,如果太随便今后要如何改善?会不会为讲员、事奉同工们代祷让参与的弟兄姊妹们都有很好的领受?今后如果遇到紧急事件,请先好好祷告思考神会要你怎么进行,然后才采取行动。 耶稣受审及彼得三次不认主 (约18:15-27; 太26:57-75; 可14:54-68; 路22:54-71)
15西门.彼得跟着耶稣,另一个门徒也跟着;那门徒是大祭司所认识的,他就同耶稣进了大祭司的院子。16彼得却站在门外。大祭司所认识的那个门徒出来,对看门的使女说了一声,就领彼得进去。17那看门的使女对彼得说:“你不也是这人的门徒吗?”他说:“我不是。”18仆人和警卫因为天冷生了炭火,站在那里取暖;彼得也同他们站着取暖。
另一个门徒应该是指写约翰福音书的约翰。不然不会只有约翰福音记载另外那个门徒。主耶稣已经预先警告过彼得他会不认主 (参约13:36-38),彼得还说过愿意为主舍命的呢。但是现在被那看门的使女问:“你不也是这人的门徒吗?”彼得却回答说:“我不是。”
思考:自己属灵的敏锐性有多高?会不会像彼得一样不知道自己灵里面的软弱麻木?彼得跟随主作门徒已经超过三年之久,自己的本性却还是经常带着他走世上的道路。你信主有多久?你觉得你现在的灵命如何?会不会说话不经过大脑?当你知道自己又没有遵行主的教导后你会怎么检讨?怎么防范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觉得你是否真正愿意学习作主的门徒?
应用:请无时无刻祷告主,求主加添自己属灵的敏锐力能有迅速分辨的智慧。当自己发现又没有听从主的话语时,要马上彻底认罪悔改、保守自己愿意好好走在神的正路当中。如果你愿意委身作主的门徒,请开始参与成人主日学的学习及应用。
19于是,大祭司盘问耶稣有关他的门徒和他教导的事。20耶稣回答他:“我一向都是公开地对世人讲话,我常在会堂和圣殿里,就是犹太人聚集的地方教导人,我私下并没有讲什么。21你为什么问我呢?去问那些听过我讲话的人,我所说的,他们都知道。”22耶稣说了这些话,旁边站着的一个警卫打了他一耳光,说:“你这样回答大祭司吗?”23耶稣回答他:“假如我说的不对,你指证不对的地方;假如我说的对,你为什么打我呢?”24于是亚那把耶稣绑着押解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
主耶稣在世上生活的这一段时期一直是走在绝对真理的道路上,不偏左也不偏右。所以祂的行事为人是坦荡荡的,不必隐藏的。就是任何人公正的问话,祂的回答都是真理!无话能够反驳!这是我们该效法的好榜样,经常走在真理的正路当中。
25西门.彼得正站着取暖,有人对他说:“你不也是他的门徒吗?”彼得不承认,说:“我不是。”26大祭司的一个仆人,是被彼得削掉耳朵那人的亲属,说:“我不是看见你同他在园子里吗?”27彼得又不承认,立刻鸡就叫了。
5
彼得在自己不知不觉惧怕当中竟然真的三次不认耶稣!第一次是被看门的使女问,第二次是他正站着取暖时有人问他,第三次是被彼得削掉耳朵那人的亲属问。从另一个角度看,彼得对耶稣事先警告他会在鸡叫之前三次不认主并不是那么放在心上。所以才一点戒备的警觉心都没有。
思考:自己有没有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违背良心?能够在真道上站立得非常平稳吗?你会不会在某种场合不认主?怎么知道?如果有人提醒你要小心某件事情时,你会不会真正提高你的警觉性而避免犯错?
耶稣被判死刑 (约18:28-19:3; 太27:1-2, 11-31; 可15:1-20; 路23:1-5, 13-25)
28他们把耶稣从该亚法那里押解到总督府。那时是清早。他们自己却不进总督府,恐怕染了污秽,不能吃逾越节的宴席。29于是彼拉多出来,到他们那里,说:“你们告这人是为什么事呢?”30他们回答他说:“这人若不作恶,我们就不会把他交给你了。”31彼拉多对他们说:“你们自己带他去,按着你们的律法问他吧!”犹太人说:“我们没有杀人的权柄。”32这是要应验耶稣所说,指自己将要怎样死的话。
33于是彼拉多又进了总督府,叫耶稣来,对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34耶稣回答:“这话是你说的,还是别人论到我时对你说的呢?”35彼拉多回答:“难道我是犹太人吗?你的同胞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做了什么事呢?”36耶稣回答:“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我的国若属于这世界,我的部下就会为我战斗,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37于是彼拉多对他说:“那么,你是王了?”耶稣回答:“是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界,为了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都听我的话。”38彼拉多对他说:“真理是什么呢?” 说了这话,彼拉多又出来到犹太人那里,对他们说:“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状。 39但你们有个规矩,在逾越节要我给你们释放一个人,你们要我给你们释放这犹太人的王吗?”40他们又再喊着说:“不要这人!要巴拉巴!”这巴拉巴是个强盗。
19:1于是,彼拉多命令把耶稣带去鞭打了。2士兵用荆棘编了冠冕,戴在他头上,给他穿上紫袍,3又走到他面前,说:“万岁,犹太人的王!”他们就打他耳光。
彼拉多是罗马帝国驻派犹太地的巡抚。这时候正好在耶路撒冷而参与了主耶稣的审判工作。主耶稣回答巡抚彼拉多时仍旧完全站在真理权柄的立场没有作任何的妥协!祂是天国君王而不是来作世界的王,乃是为真理作见证。
彼拉多说查不出主耶稣有什么罪状,按照罗马帝国的法律本应该无罪释放的。但他并没有这样作,而去讨犹太人的喜欢。
思考:你在那些事情方面有权作决定?你作决定时根据什么?有权作决定时也是彰显神的荣耀的时候,你会不会把握这种机会?你是不是真正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有没有把主耶稣看作天国君王?听从主的话,为真理作见证?你怎么为真理作见证?
应用:如果有时你会对真理妥协,请回想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妥协。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会怎么处理而不会违背圣经的教导?如果你还没有向慕道友作过福音见证,请把自己怎么得救的见证写下来。等下一次有机会时,把写下的见证述说一遍。
約翰福音19章4-42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預查8/31/2020
一. 耶穌在彼拉多面前受審(19:4-16)
1. 彼拉多查不出耶穌有什麼罪 (19:4-7)
19:4 彼拉多又出來對眾人說、我帶他出來見你們、叫你們知道我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來。 19:5 耶穌出來、戴著荊棘冠冕、穿著紫袍。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看這個人。 19:6 祭司長和差役看見他、就喊著說、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彼拉多說、你們自己把他釘十字架罷.我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來。 19:7 猶太人回答說、我們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該死的、因他以自己為 神的兒子。
1. 當時,彼拉多【又】從衙門【出來】表示他放任兵丁對耶穌施暴,就【對眾人說,我帶他出來見你們、叫你們知道我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來】。彼拉多再次確認了耶穌的無辜(參約18:38),這聲明更顯出他容許加之於主耶穌身上的刑罰的不公平性。在此時刻,【耶穌出來】,仍然【戴著荊棘冠冕,穿著】兵丁替他穿上的【紫袍】。
2. 滿有戲劇性和諷刺性的,【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看這個人】。耶穌因所受的鞭打和頭上的荊棘冠冕流著血,祂的臉和身體佈滿兵丁擊打的傷痕和紅腫,看來根本不像一個王。彼拉多希望這個被鞭打的可憐人可以滿足眾人的要求,或許可以引起他們的同情。他稱呼耶穌為【這個人】,而不是14, 15節的“你們的王”(約18:39),為要向猶太人強調他認為耶穌對他們或羅馬沒有任何危險性。
3. 再次,彼拉多沒有想到猶太人領袖對耶穌的仇恨竟然是如此深。主受傷流血的身體只是刺激了眾人的胃口。就如鯊魚發覺水中的血,【祭司長和差役看見他、就喊著說、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
4. 彼拉多受夠了。祂對猶太人的無情感到十分反感,只想盡快處理掉耶穌的案件。【彼拉多說、你們自己把他釘十字架罷.我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來】。約翰強調【祂(Him)】和【你們自己】這兩個代名詞,目的是要描述彼拉多的惱怒。他的話的意思是“你們帶祂(Him)走,釘祂(Him)十字架,我不想再管祂的事了”。彼拉多是否正式賦予猶太人處死耶穌的特權,或只是再次嘲諷他們,我們不得而知。彼拉多可能知道猶太人從來沒有將人釘十字架。然而,他竟然提出賦予他們行死刑的特權(這是違反羅馬法律的)。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件事,彼拉多顯然失控了。
5. 彼拉多可能不想與猶太人進一步協商,但猶太人可沒有打算放過他。猶太人知道他們佔了上風,就回答說,【我們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該死的】。他們知道彼拉多仍然想要逃避這問題,將責任推還給他們。他們拒絕接受。他們提醒彼拉多他們是根據猶太人律法來定耶穌的罪。結論是祂有罪,該被處死。羅馬法律中有一條開明的對待被佔領國的條例,就是將民事的自主權交還給被征服國。只要不與羅馬優先的原則有所衝突,在羅馬各省巡撫的控制之下,盡量支持當地的法律。猶太人再次要求彼拉多承認他們的法律權利,要求他下令將耶穌處死。
6. 猶太人特別控訴耶穌的是【因他以自己為 神的兒子】,終於顯露了他們真正的動機。在控訴耶穌犯了造反的政治罪不成功後,他們要求彼拉多判決耶穌犯了宗教(猶太教的律法)的罪。很明顯的,他們心裡所想到的是利未記24:16,“那褻瀆耶
約翰福音 19:4-42 Page 2
和華名的、必被治死、全會眾總要用石頭打死他.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他褻瀆耶和華名的時候、必被治死”。因為他們不承認耶穌宣告祂是道成肉身的神,祭司長控訴祂犯了褻瀆神的罪(參太26:63-65)。對彼拉多而言,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若刺激了猶太人可能會引起暴動,或導致他們向他的頂頭上司告狀。無論如何,這可能大大影響他巡撫的前途。
2. 彼拉多怕猶太人 (19:8-12) 19:8 彼拉多聽見這話、越發害怕。 19:9 又進衙門、對耶穌說、你是那裡來的.耶穌卻不回答。 19:10 彼拉多說、你不對我說話麼.你豈不知我有權柄釋放你、也有權柄把你釘十字架麼。 19:11 耶穌回答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 19:12 從此彼拉多想要釋放耶穌.無奈猶太人喊著說、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該撒的忠臣.〔原文作朋友〕凡以自己為王的、就是背叛該撒了。 1. 看到形勢不利,彼拉多就更加害怕了。當他【聽見這話】,就是猶太人領袖說耶穌宣稱祂是神的兒子、就【越發害怕】。可能彼拉多不但是一個悲觀的人(參約18:38),他也像許多羅馬人一樣是迷信的。他一想到耶穌可能是一個有從神來的能力的人,或是一位有人形象的神,或是某一位神的兒子(參徒14:11),就心裡滿懷恐懼。如果真的是這樣,祂卻已經鞭打了這樣一個人(或神),說不定那人會來向他復仇。此外,他妻子作了一個有關耶穌並警告他的夢(太27:19),更加增他因迷信的害怕,恐怕已經得罪了諸神。
2. 彼拉多帶著耶穌,【又進衙門、對耶穌說、你是那裡來的】?他不是問耶穌在地上的家鄉在哪裡,因為他已經知道耶穌是一個加利利人(路23:6-7)。他想知道的是有關耶穌的本質:到底祂是地上的人,還是諸神中的某一位。但【耶穌卻不回答】。耶穌不回答可能有幾個原因。首先,耶穌正應驗了以賽亞有關彌賽亞的預言,“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賽53:7)。還有,耶穌已經告訴彼拉多祂是從另一國來的王(約18:36-37)。祂不開口帶有一點批評的態度,意思就是彼拉多曾聽過真理,卻拒絕了。既然如此,耶穌不會進一步回答他的問題。根據聖經的教導,當人持續拒絕神,神就拒絕他們(參士10:13; 代下15:2; 24:20; 詩81:11-12; 何4:17; 太15:14)。
3. 對耶穌的沉默感到惱怒,【彼拉多說,你不對我說話麼】?耶穌顯然不尊重他的尊嚴和權力,羞辱了他。他就自誇,【你豈不知我有權柄釋放你、也有權柄把你釘十字架麼】?可以說,他在這兩件事確實是有權力的,但他卻沒有勇氣去作其中任何一件。
4. 但耶穌卻不認同彼拉多傲慢的自誇。祂打破了祂的沉默,就說,【若不是從上頭(神)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雖然彼拉多是一個對道德負責的人,並必須對他所作的負責任,他卻在與神的兒子有關的事上嚴重失控。所有發生的事,包括耶穌基督的死,沒有一件是在神的主權之外。面對敵對和邪惡,耶穌樂意順服在父主權下所控制的所有事件(參約6:43-44, 65)。
5. 雖然彼拉多該為他的行為受責備,但還有一個人犯了比他更嚴重的罪,耶穌就說,【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耶穌不是指猶大,因為他沒有將耶穌交給彼拉多,只將祂交給猶太人。是猶太人將耶穌交給彼拉多。耶穌特別指該亞法。他
約翰福音 19:4-42 Page 3
比任何人都更應該為將耶穌交給羅馬巡撫的事負責。至少有兩個原因證明他比彼拉多更有罪。首先,祂已經看過排山倒海的證據,證明耶穌是彌賽亞,是神的兒子;彼拉多卻沒有同等的機會。第二,從人的觀點來看,是該亞法將彼拉多置於現今這個處境之中。當然,彼拉多也有他該負的許多責任。
6. 即使加上了褻瀆神的控告,彼拉多仍然不相信耶穌犯了任何該死的罪。因此,【彼拉多想要釋放耶穌】,想嘗試進一步與猶太人講道理,或預備好宣告耶穌無罪。但他突然終止他的的嘗試。眾人發覺他們無法說服彼拉多承認耶穌是有罪的,並恐怕他會釋放耶穌,【猶太人喊著說、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該撒的忠臣.〔原文作朋友〕凡以自己為王的、就是背叛該撒了】。
7. 這是壓倒彼拉多的最後一根稻草;猶太人的恐嚇終於勝過了他。他不能冒著猶太人向該撒打小報告的危險,說他釋放了一個革命分子,特別是一個想【自己為王】、【背叛該撒】的人。彼拉多已經多次惹怒了猶太人。羅馬正在觀察他。他不敢再冒一次險。當時的該撒提庇留(Tiberius; 路3:1)是一個多疑,毫不猶豫用殘忍的手段來責罰他手下的人。彼拉多擔心失去他的職位,他的財產,甚至他的性命。他覺得現今沒有別的選擇,只有對猶太人的要求讓步,宣告他們所要的判決,就是判耶穌釘十字架。
3. 彼拉多的最後公告(19:13-16) 19:13 彼拉多聽見這話、就帶耶穌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鋪華石處、希伯來話叫厄巴大、就在那裡坐堂。 19:14 那日是預備逾越節的日子、約有午正。彼拉多對猶太人說、看哪、這是你們的王。 19:15 他們喊著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說、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十字架麼。祭司長回答說、除了該撒、我們沒有王。 19:16 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 1. 【彼拉多聽見】猶太人的喊話,就從衙門裡【帶耶穌出來】。預備正式宣讀對耶穌的判決。他們【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鋪華石處、希伯來話叫厄巴大、就在那裡坐堂】。很諷刺地,彼拉多對那位“父將審判的事全交給子”的子宣告判決(約5:22),而有一天那位子將對他提出永遠的判決。 2. 【那日是預備逾越節的日子(星期五)、約有午正(sixth hour)】,接近中午。根據可15:25的記載,那時是“已初的時候”,即早上九時(ninth hour)。有的解經家解釋,那時的人以每三小時為一單位。凡發生在早上九時與中午(十二小時)之間的事,可以大概說發生在上午九時或中午。兩者皆可被接受。 3. 彼拉多趁最後一次機會奚落猶太人,就【對猶太人說、看哪、這是你們的王】。他的意思是他們所配得的王就是像這個被毆打,滿身流血,無助的人。群眾很氣憤,就【喊著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十字架上】。可能他想繼續嘲弄他們,或者是最後一次嘗試逃脫他的困境,【彼拉多說、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十字架麼】?祭司的回應是如此假冒為善,使人心寒。他們說,【除了該撒、我們沒有王】。顯然這個回答是公然的口是心非。諷刺的是,在棄絕了祂們的彌賽亞王之後,他們只剩下一個選擇,就是該撒為他們的王。更諷刺的是,那些錯誤地控告耶穌褻瀆神的人,自己正在褻瀆神,因為只有神才是以色列真正的王(參士8:23; 撒上8:7; 詩149:2; 賽33:22)。
約翰福音 19:4-42 Page 4
4. 耗盡所有的選項,彼拉多承認失敗,【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約翰並不是說耶穌被交在猶太人的手中,讓他們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實際上,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是羅馬兵丁。彼拉多命令兵丁如此行是為了順從猶太人的意願。 5. 彼拉多在他的困境中問了一個問題,“這樣、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他呢”(太27:22)?這也是一個針對每一個人的問題。人只有兩個選擇:站在棄絕祂的人一邊,釘祂十字架,並面對永遠的刑罰(來6:6);或承認祂是主與救主(羅10:9),並因此得救。彼拉多想要逃避這困境是不可能的。這件事只不過清楚地顯明沒有中間路線,就如耶穌所宣告的,“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太12:30)。最後,驕傲與懼怕導致彼拉多的墮落。而且,他站在釘基督十字架的那邊也導致他靈魂的受咒詛。在歷史上,他被定位為一個悲慘的人物。他有私下與救主交談的特權,但他不看重這機遇。這可能是他一生最糟糕的經歷。他屬於賣主的猶大那類人。
二. 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19:17-30)
1. 特別的應驗(19:17-18; 23-24) 19:17 他們就把耶穌帶了去.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希伯來話叫各各他。 19:18 他們就在那裡釘他在十字架上、還有兩個人和他一同釘著、一邊一個、耶穌在中間。 …… 19:23 兵丁既然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就拿他的衣服分為四分、每兵一分.又拿他的裡衣.這件裡衣、原來沒有縫兒、是上下一片織成的。 19:24 他們就彼此說、我們不要撕開、只要拈鬮、看誰得著.這要應驗經上的話說、『他們分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兵丁果然作了這事。 1) 這些經文,初看之下,似乎只不過是歷史的敘述,描述了基督被釘十字架的事件。但所描述的事實細節簡直就是舊約預言的應驗。耶穌基督應驗了所有在舊約中救贖的應許。“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林後1:20)。其中一些應許是令人驚訝的,並特別在這些敘述中得以應驗了。這證明了神是舊約聖經和新約中對基督的宣告的著者。 2) 在彼拉多宣告了對耶穌的判決之後(約19:16; 參路23:24),他的兵丁【就把耶穌帶了去】。對觀福音書都記載耶穌被兵丁帶走(led Him away; 太27:31; 可15:20; 路23:26),意思就是主心甘情願,毫不抵抗地被帶走。這樣就應驗了以賽亞的預言,描述彌賽亞走向祂的死亡,“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賽53:7),而不是像一般囚犯一樣被強硬拖走的。因此耶穌不是一個無助的受害者,而是一個像牧羊人一般的王,願意為祂的羊捨命(約10:11, 15, 17; 15:13)。當兵丁帶祂走時,【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這是標準的羅馬程序(SOP)。當一個被定罪的罪犯被帶著走上街頭,直到受刑之地,他被強迫在他的肩膀上背著十字架。看到一個被擊打,流血,恐懼的囚犯,帶著他即將被釘的十字架,表明了犯罪的下場就是這樣。自從教會初期,解經家以耶穌背起祂的十字架這件事上,暗喻以撒預表耶穌,背起用來將他獻在祭壇上為祭物的木柴(創22:6)。 3) 按照舊約的律法(民15:36)和羅馬的慣例,死刑是在城外執行的。因此,耶穌被帶到耶路撒冷城外,【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希伯來話叫各各他】,或拉丁文叫Calvary。
約翰福音 19:4-42 Page 5
4) 釘十字架被認為是最可怕,最可恥的刑罰,專門為奴隸,土匪,戰俘,和逆賊所預備的。由於它的可怕,這刑罰不可施之於羅馬公民身上,除非得到羅馬皇帝的准許。它始於波斯,羅馬將之發揚光大,延長受害者的痛苦。受害者被釘在十字架上好幾天,一直到沒有氣力,脫水,震驚,不能呼吸,最後沒有力氣保持一個可以呼吸的姿勢就死了。即便如此,約翰,如同對觀福音的著者一樣(太27:35; 可15:24; 路23:33),並沒有著墨在主身體的受苦,或詳細描述主釘十字架的可怕過程。反而,他只簡單地寫,【他們就在那裡釘他在十字架上】。對耶穌而言,與肉體受苦相比,更無限大的痛苦來自於祂承擔了歷史以來所有罪人的罪,並因此與父分離(太27:46)。 5) 耶穌的被釘十字架應驗了幾個舊約的預言。首先,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在曠野對摩西埋怨,“於是耶和華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蛇就咬他們、以色列人中死了許多”(民21:6)。以色列人認了罪,“百姓到摩西那裡說、我們怨讟耶和華和你、有罪了、求你禱告耶和華、叫這些蛇離開我們.於是摩西為百姓禱告”(民21:7)。對摩西的代求,“耶和華說、你製造一條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這蛇、就必得活。摩西便製造一條銅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這銅蛇、就活了”(民21:8-9)。 6) 在約3:14中,耶穌用這事件來預告祂的死:“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在約8:28中,耶穌再次提到祂被舉起來的死,“所以耶穌說、你們舉起人子以後、必知道我是基督、並且知道我沒有一件事、是憑著自己作的.我說這些話、乃是照著父所教訓我的”。耶穌第三次預告祂死的方式,乃是宣告“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約12:32)。約翰解釋說,“耶穌這話原是指著自己將要怎樣死說的”(約12:33; 參約18:31-32)。非常清楚的,主耶穌不能死在猶太人手中。猶太人死刑的形式(只有當羅馬人允許他們)是用石頭打死,是人落在地上,而不是被舉起來。耶穌基督被羅馬人釘十字架特別應驗了民21章的那幅圖畫和主耶穌自己的預言。 7) 一幅更生動的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圖畫來自於詩22篇。令人驚訝的是,大衛在很多世紀之前,完全不知道釘十字架這回事,卻寫下了對基督釘十字架的生動描述。主在被棄和絕望中的呼喊,“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 神、我的 神、為甚麼離棄我”(太27:46)就是直接引用了詩22篇的開頭語。特別是詩22:6-8反映出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時所受的嘲笑,“但我是蟲不是人.被眾人羞辱、被百姓藐視。凡看見我的都嗤笑我.他們撇嘴搖頭、說、他把自己交託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救他罷.耶和華既喜悅他、可以搭救他罷”。這幾節經文與太27:39-43的相似是值得注意的,“從那裡經過的人、譏誚他、搖著頭說、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又建造起來的、可以救自己罷.你如果是 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罷。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也是這樣戲弄他、說、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我們就信他。他倚靠 神、 神若喜悅他、現在可以救他.因為他曾說、我是 神的兒子”。 8) 【兵丁】【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之後的行動也應驗了詩22篇的話語。行刑隊通常是由一個百夫長帶領四個兵丁組成(太27:54)。按慣例,罪犯的衣服被四個士兵分。因此,這一組士兵【就拿他的衣服分為四分、每兵一分】。但耶穌的【裡衣、原來沒有縫】,【是上下一片織成的】。他們不願意毀了這裡衣,【就彼此說、我們不要撕開、只要拈鬮、看誰得著】。
約翰福音 19:4-42 Page 6
9) 雖然士兵的作為純碎是出於自私貪婪,但他們的行動卻成全了神的計劃,並應驗了舊約的預言,更加證明了聖經的準確性。正如約翰所寫,【這要應驗經上的話(詩22:18)說、『他們分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兵丁果然作了這事】。再次,我們看到約翰的鋪陳,顯出神掌握每一件事,以至於祂的旨意得以成全;而不是弱小的人的旨意。因此,兵丁的行為才會是如此。 10) 耶穌不是單獨被釘十字架,【還有兩個人和他一同釘著、一邊一個、耶穌在中間】。那兩個人是強盜(太27:38),可能是巴拉巴的共犯。約翰不僅記載了他自己是耶穌釘十字架的目擊人,也記載了預言的應驗。其中一個強盜當時也接受了耶穌(路23:39-43)。
2. 一塊告示牌(19:19-22) 19:19 彼拉多又用牌子寫了一個名號、安在十字架上.寫的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 19:20 有許多猶太人念這名號.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與城相近、並且是用希伯來、羅馬、希利尼、三樣文字寫的。 19:21 猶太人的祭司長、就對彼拉多說、不要寫猶太人的王.要寫他自己說我是猶太人的王。 19:22 彼拉多說、我所寫的、我已經寫上了。 1) 當時有一個慣例,就是有一個人走在罪犯前面,舉著一塊告示牌。在告示牌上寫著該罪犯犯了什麼該死的罪。通常,他們將告示牌釘在十字架上。由於耶穌沒有犯了什麼罪,告示牌上沒有可寫的罪名。因此,彼拉多決定藉此報復猶太人威脅他下令釘死耶穌的事。【彼拉多又用牌子寫了一個名號、安在十字架上】(參太27:37; 路23:38)。牌子上面【寫的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一般而言,羅馬人通常在公共場地將罪犯釘十字架(譬如大道的路邊),讓群眾知道抗拒或挑戰羅馬當局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因此,【有許多猶太人念這名號.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與城相近】。為了確定每個看到這牌子的人都知道所寫的意思,彼拉多命令牌子上面的字【是用希伯來、羅馬、希利尼、三樣文字寫的】。這三種語言都是第一世紀在巴勒斯坦人中間最流行的語言。 2) 正如彼拉多所預料的,【猶太人的祭司長、就對彼拉多說、不要寫猶太人的王.要寫他自己說我是猶太人的王】。祭司長強烈拒絕承認耶穌是他們的王。告示牌上寫著【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更加增對他們的侮辱。因為【拿撒勒】是在窮鄉僻壤的加利利的一個村莊。高貴的猶太人瞧不起當地的鄉下佬。當腓力興奮地告訴拿但業,“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約1:45)。拿但業表示懷疑,就說,“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麼。腓力說、你來看”(約1:46)。一個將被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將成為他們的王是荒謬可笑的。更糟糕的,這是直接對猶太人領袖和民族的公然侮辱。彼拉多是在表達他對猶太人的藐視,言下之意就是猶太人只配有這種人來做他們的王。 3) 祭司長就要求彼拉多改變告示牌上的字句。【不要寫猶太人的王.要寫他自己說我是猶太人的王】。他們的要求就是要表示耶穌是一個冒牌騙子。但彼拉多看到他們的不安就心裡痛快,率直地拒絕了。祂以簡短的回答來打發他們,【我所寫的、我已經寫上了】。 4) 此處,我們再次看到神用一個罪人來成就祂的主權的目的。彼拉多與猶太人領袖都不相信耶穌是以色列的王。然而,他們之間的仇恨促使彼拉多寫了一塊宣告耶穌是
約翰福音 19:4-42 Page 7
以色列的王的告示牌;其實耶穌就是以色列王。祂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啟19:16),並且“ 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 神”(腓2:10-11).
3. 無私之愛的彰顯 (19:25-27) 19:25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 19:26 耶穌見母親和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原文作婦人〕看你的兒子。 19:27 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他到自己家裡去了。 1)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是一小群愛主耶穌的忠心跟隨者。她們靠近十字架,可以聽到耶穌對她們說話。後來,她們或被兵丁趕走,也可能不忍心繼續近距離看著耶穌受苦的樣子,她們就退後一點,與其他的耶穌跟隨者站在一起(路23:49)。她們因對耶穌的愛克服了心裡的恐懼(參約壹4:18)。 2) 對於這群婦女的人數有些爭議,但很有可能是四個人。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在那裡。這就是西門曾警告她的時刻,她將看著兒子受苦,她的心將要被刀刺透(路2:34)。在福音書中的三個名單中(太27:55-56; 可15:40-41),只有約翰記載了耶穌的母親也在現場。她不被列在其它兩個名單中顯出她在新約中常保持一個低姿態,與羅馬天主教對她的高舉是截然不同的。 3) 比較太27:56和可15:40,可看出耶穌【母親的姊妹】叫撒羅米(可16:1),買了香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她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與約翰)的母親。她在新約中別處經文只以名字出現,沒有提到她與耶穌的關係。她也出現在太20:20-21中,請求耶穌在天國裡給她的兩個兒子特別的地位。 4) 我們對【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不是很熟悉。她被稱為“那個馬利亞”,與【抹大拉的馬利亞】在耶穌墳墓前守夜(太27:61)。而且她也是在復活日早晨到耶穌墳墓去的婦女中的一位(太28:1)。 5) 【抹大拉的馬利亞】在基督復活的敘述中是一個主要的角色(約20:1-18; 太27:61; 28:1; 路24:10)。她的名字暗示祂來自抹大拉,位於加利利海的西岸一個鄉村,在迦百農和提比哩亞之間。路8:2形容她是在耶穌傳福音期間的那個”曾有七個鬼從他身上趕出來”的人。 6) 在這一小群站在十字架下的人中,只有一個男人,就是約翰自己。他自稱為【他(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參約13:23; 20:2; 21:7, 20)。他在那裡使耶穌可以建立了一個重要的關係。【耶穌見母親和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即使面臨死亡,擔當世人的罪與神的烈怒,耶穌無私地關心祂所愛的人(參閱13:1, 34; 15:9, 13)。顯然祂地上的父親約瑟已經死了。主不能將母親託付給祂的弟弟,就是約瑟與馬利亞的兒子,因為他們那時還沒有信祂(約7:5)。他們一直到耶穌復活後才成為信徒(徒1:14; 參林前15:7)。因此,祂就將母親託付約翰。約翰代替耶穌成為她的【兒子】,而【從此】約翰【就接他到自己家裡去了】。在耶穌偉大捨己的時刻,這件事似乎是無關緊要的,但主愛的美麗和對祂守寡的母親的憐憫,在祂自己極度痛苦之中,反映出祂對屬自己的人的愛(參約13:1)。
4. 超自然的全預知和管控(19:28-30) 19:28 這事以後、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就說、我渴了。 19:29 有一個器皿盛滿了醋、放在那裡.他們就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
約翰福音 19:4-42 Page 8
口。 19:30 耶穌嘗〔原文作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 神了。 1) 在安排人照顧祂母親之後,【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就說、我渴了】。藉著祂的全知,耶穌知道只剩下一個預言還沒有應驗。在詩69:21,大衛寫道,“他們拿苦膽給我當食物.我渴了、他們拿醋給我喝”。耶穌知道若祂說【我渴了】,兵丁就會拿飲料給祂喝。當然,兵丁是不知不覺地應驗了預言,並不是出於對祂的憐憫。他們的目的是要延長祂的生命,讓祂受更多的苦。 2) 【有一個器皿盛滿了醋、放在那裡】,有一個兵【就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牛膝草上(參出12:22)、送到他口】。這是一種兵丁常用的廉價酸【醋】,不同於之前耶穌拒絕的苦膽調和的酒(太27:34)。那種含有苦膽的飲料是用來止痛的,這樣主就不會在被釘時太掙扎。耶穌拒絕了,因為祂要以祂最清醒的感覺來經歷父對罪發烈怒的杯。 3) 【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其實,主是大聲喊叫【成了】(太27:50; 可15:37)。這是一個得勝的呼聲,一個得勝者的宣告。父所交付祂的救贖之工已經完成了,罪已經得贖了(來9:12; 10:12),撒但已經被擊敗了,變得無能(來2:14; 參彼前1:18-20; 約壹3:8)。神對義的律法的每一個要求都得以滿足;神對罪的義怒得以平息(羅3:25; 來2:17; 約壹2:2; 4:10),每一個預言得以應驗。基督完成救贖之大工,意思就是再沒有什麼必須加添的或可以被加添的。拯救不是神與人合作的努力,而完全是神恩典的工作,只有靠信心才能得到(弗2:8-9)。 4) 祂的使命完成了,如今是基督捨命的時候。因此,在大聲喊叫,“父阿、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路23:46),耶穌【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 神了】。耶穌以祂的主權意志,選擇捨去自己的命。祂宣告,“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約10:18)。那時,祂仍然有力氣大聲喊叫,表示祂並沒有在生理上死亡。然後,在同時被釘十字架的人中,祂比其他人死得快(可15:45-45),也表示祂按祂自己的意志捨去祂的生命。
三. 勝過死亡的救主(19:31-42)
1. 基督勝過死亡的大能彰顯在祂的死(19:31-37) 19:31 猶太人因這日是預備日、又因那安息日是個大日、就求彼拉多叫人打斷他們的腿、把他們拿去、免得屍首當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 19:32 於是兵丁來、把頭一個人的腿、並與耶穌同釘第二個人的腿、都打斷了。 19:33 只是來到耶穌那裡、見他已經死了、就不打斷他的腿。 19:34 惟有一個兵拿槍扎他的肋旁、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 19:35 看見這事的那人就作見證、他的見證也是真的、並且他知道自己所說的是真的、叫你們也可以信。 19:36 這些事成了、為要應驗經上的話說、『他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 19:37 經上又有一句說、『他們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 1) 猶太人公然作出一個使人噁心,假冒為善的動作。【猶太人因這日是預備日、又因那安息日是個大日、就求彼拉多叫人打斷他們的腿、把他們拿去、免得屍首當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那日是【預備日】(為安息日預備,就是星期五),當時已經接近傍晚。他們擔心耶穌與兩個強盜的【屍首當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安息日在星期五日落時就開始了。羅馬人通常將屍體留在十字架上,讓它們腐爛,或被鷹或
約翰福音 19:4-42 Page 9
野獸吃了。【因那安息日是個大日(逾越節的安息日)】,讓猶太人領袖更加擔心違背了申21:22-23的律法條例。他們認為,讓屍體留在十字架上過夜將會玷污了這土地。可見他們極其有害的律法主義導致他們極端的假冒為善。他們熱心遵守律法中微小的細節,卻殺死那位創始並滿足律法的人。他們小心避免土地被玷污,卻不在乎自己謀殺了神的兒子而玷污了自己。 2) 【打斷】被釘者【的腿】是為了加速被釘者的死亡。最主要的是使被釘者失去支撐力而窒息。 3) 在彼拉多准許猶太人的請求之後,【於是兵丁來、把頭一個人的腿、並與耶穌同釘第二個人的腿、都打斷了。只是來到耶穌那裡、見他已經死了、就不打斷他的腿】。但為了求證被釘者確實死了,【一個兵拿槍扎他(耶穌)的肋旁、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兵丁是判斷生死的專家,這是他們的專業。他們在耶穌的死亡上欺騙人並不給他們帶來任何好處。他們及他們長官的見證(可15:44-45)是無可辯駁的證明耶穌確實死了。耶穌不是像某些不相信復活的人所堅持的,昏迷過去,然後在陰涼的墳墓裡醒過來。 4) 耶穌在捨命這過程中,祂確保兵丁應驗了預言。根據出12:46與民9:12,逾越節的羔羊身上不能有任何一根折斷的骨頭。耶穌就是逾越節羔羊的最完美應驗,當然不能容許祂身上任何一根骨頭被折斷。何況,詩34:20明確地預言,“又保全他一身的骨頭、連一根也不折斷”。約翰也引用了這經文,就寫道【這些事成了、為要應驗經上的話說、『他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 5) 耶穌死得比較早,以至於祂的肋旁被扎來確定祂的死亡。這不尋常的扎肋旁的動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也應驗了另一個預言,【經上又有一句說、『他們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約翰在此引用了亞12:10,“我必將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扎的.必為我悲哀、如喪獨生子、又為我愁苦、如喪長子”。 6) 神說“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扎的”證實了耶穌是道成肉身。至終應驗這預言的時候是在基督的第二次降臨。那時,悔改的以色列餘數將為他們棄絕並殺害他們的王而悲哀(參啟1:7)。 7) 有許多討論對於【血和水】的生理解釋。耶穌可能因為背負所有的罪並父離棄了祂的巨大心理的痛苦和憂慮而心臟爆破。無論如何,約翰描述了他所目擊的,【看見這事的那人就作見證、他的見證也是真的、並且他知道自己所說的是真的、叫你們也可以信】,強調耶穌毫無疑問死了。約翰的描述不是傳聞,寓言,傳說,而是一個清醒的,對真實事件的歷史記載。他敘述耶穌確實應驗了祂的死的預言,目的是【叫】他的讀者【可以信】“耶穌是基督、是 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20:31)。很清楚的,基督掌控了祂自己的死來應驗聖經的記載。
2. 基督勝過死亡的大能彰顯在祂的埋葬(19:38-42) 19:38 這些事以後、有亞利馬太人約瑟、是耶穌的門徒、只因怕猶太人、就暗暗的作門徒、他來求彼拉多,要把耶穌的身體領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穌的身體領去了。 19:39 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裡去見耶穌的、帶著沒藥、和沉香、約有一百斤前來。 19:40 他們就照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把耶穌的身體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 19:41 在耶穌釘十字架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園子裡有一座新墳墓、是從來沒有葬過人的。 19:42 只因是猶太人的預備日、又因那墳墓近、他們就把耶穌安放在那裡。
約翰福音 19:4-42 Page 10
1) 耶穌控制了祂自己死的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祂不但彰顯出祂勝過死亡的神的大能,更不尋常的是祂控制了祂死後埋葬的情況。如同祂的死,祂彰顯了祂的神性,並完全應驗了聖經的預言。在賽53:9中,以賽亞寫道,彌賽亞“雖然未行強暴、口中也沒有詭詐、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羅馬人通常不許死後埋葬那些犯煽動叛逆言行的人,只是將他們的屍體作為禿鷹和野獸的食物。這是極端的侮辱。猶太人不拒絕埋葬任何人,只是罪犯必須被埋在耶路撒冷城外的另一處墳地。 2) 即使耶穌避免了與一般罪犯葬在一起,但祂怎麼能與財主同葬?祂不是出身於一個富有的家庭,祂的門徒中也沒有財主。因為耶穌“按著肉體說他被治死.按著靈性說他復活了”(彼前3:18)。這件事感動了一個財主(亞利馬太人約瑟)的心。約瑟出現在所有四本福音書中,但都是與耶穌埋葬的事有關。他是富有的(太27:57),也是公會中一個主要的成員(可15:43)。祂並不同意定耶穌的罪(路23:51)。約瑟是一個善良公義的人(路23:50),等候神國降臨(可15:43)。他是耶穌的門徒之一(太27:57),即使【只因怕猶太人、就暗暗的作門徒】。通常,約翰只隱約提到隱秘的門徒(約12:42-43)。然而在此處,他公開說明約瑟【求彼拉多、要把耶穌的身體領去】的勇敢行動,。約瑟在耶穌生前,因害怕影響他的地位,權力,和名聲而膽祛。但現在,他將自己置於他一向想避免的更大危險中,來求彼拉多,要把耶穌的身體領去。當時,彼拉多對猶太人領袖非常惱怒。在確定耶穌真的死了之後(可15:44-45),【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穌的身體領去了】。 3) 在得到彼拉多的准許後,約瑟【就把耶穌的身體領去了】,並趕緊在埋葬前預備祂的身體。在這件事上,約瑟得到另一位公會的成員【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裡去見耶穌的】的幫助(約3:1-21)。雖然約瑟與尼哥底母在耶穌生前暗地裡對耶穌忠心,但現在他們勇敢冒著惹怒其他公會成員的可能,埋葬了耶穌的身體。尼哥底母【帶著沒藥、和沉香、約有一百斤(約65 英磅)前來】。這些香料可以用來膏一個王,財主,或重要人物。【沒藥】(myrrh)是一種香料,與【沉香】(aloes)混合。約瑟和尼哥底母【就照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把耶穌的身體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 4) 四位福音書著者中,只有約翰這樣敘述【在耶穌釘十字架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園子裡有一座新墳墓、是從來沒有葬過人的】。馬太記載這墳墓是約瑟自己的墳墓(太27:60)。安息日接近,所有的工都必須停止,【只因那墳墓近】實在是神的安排。【只因】當天(【是猶太人的預備日(星期五)】)幾乎過去了、【又因那墳墓近、他們就把耶穌安放在那裡】。如同當時以色列人的墳墓,約瑟的墳墓是在山邊石頭中挖了一個大洞,並用一塊大石頭擋在進口的地方(太27:60). 5) 約瑟和尼哥底母急著在安息日開始前完成他們的工作。但主必須在太陽下山前被埋葬,是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在太12:40中,耶穌預言,“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猶太人數算日子是將不到一天算作一天(參王上12:5,12; 帖4:16, 5:1)。耶穌必須在星期五未結束前被埋葬才可以說祂在墳墓裡三天(星期五下午六點前,星期六整天,星期天早上)。耶穌在祂的死與埋葬中主導了所有的細節,來成就神已經啟示的目的。
耶穌被釘十字架時,為何比旁邊的兩個犯人早斷氣?理由不外是,耶穌被徹夜審問,清早又被嚴刑鞭打,走苦路時,祂連揹十架都揹不動,可見已疲弱不堪!因此,32-34節記載:「於是兵丁來,把頭一個人的腿,並與耶穌同釘第二個人的腿,都打斷了。只是來到耶穌那裡,見他已經死了,就不打斷他的腿。惟有一個兵拿槍扎他的肋旁,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證實祂已死,並應驗了舊約的預言(詩34:20;亞12:10)。
從這裏讓我們看到舊約預言彌賽亞的降臨,及祂所要成就的事都應驗了!聖經是神所默示的(提後3:16),內容是真實可靠的。我們應堅信聖經有從神來的權威,是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準繩。願我們對神的話更有渴慕的心,並能有系統地來研讀,這可借助於教會或神學院所開的聖經課程,讓我們因明白真理,領受神的話語,而得著生命的成長與更新。
「看見這事的人作了見證—他的見證是真的,他知道自己所說的是真的—好讓你們也信。」
約翰福音 19:35
禱告:親愛的主耶穌,我們感謝你,你道成肉身為我們死,完成救贖的工作,使世人明白這一切完全無法倚靠自己。約翰成了見證這一切,紀錄這一切的人;他的見證叫世界明白、認識你是那位從死裡復活的主。懇求主賜我們信心,無論怎樣的環境都能勇敢地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人。雖然現今的世界因著疫情或戰爭動盪不安,懇求聖靈幫助,使我們不喪膽、不氣餒,繼續用敬拜與行動見證耶穌是基督。禱告奉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聖經約翰福音十九章 11 節)
凡是臨到一個信靠順服神的人身上的事情,沒有一件不是神的旨意。這就足夠叫我們不止息地感謝讚美了。 因為神的旨意是世上最有希望的、最快活的、最榮耀的東西;祂也是全能的;只要我們肯順服信靠,沒有東西能阻止祂。
一個深受痛苦的人寫信給他的朋友說:「不管這件事情多麼不公正,多麼像出乎撒旦,但我一想到這事臨到我,是神的旨意,並且是叫我得益處的, 我就立刻覺得榮耀了。」感謝神,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被賣這一件事,基督尚且說:「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 (聖經約翰福音十八章 11 節)。
如果我們生活在神的旨意中,我們的生活是何等佳美!撒旦給我們的一切襲擊,不但無力傷害我們,並且在半路上都已經變成祝福了!──(H.W.S.)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聖經約翰福音十九章 17 節)
有一首詩,名叫「換來的十字架」。裡面講到一個疲乏的姊妹,以為她的十字架,一定比別人的更重,所以渴望和別人換一個背背。
一天,她做了一個夢,夢中她到了一個地方,在那裡橫著許多十字架 ── 各種形狀不同、大小不同的十字架。有一個小十字架形狀最美麗, 上面鑲嵌著寶石和黃金。這個姊妹一看見就說:「啊!這一個背著一定舒適!」。所以,她就把它拿起來,不料她虛弱的身體,竟在這個十字架下面震顫了。 寶石黃金固然美麗,可是它們太重了,她背不動。
後來,她又看見一個可愛的十字架,雕刻的木架上,盤著美麗的鮮花。她想,這一定容易背了。她就將它舉起來,不料鮮花下面,有許多尖銳的刺, 刺痛了她的皮肉。
她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一個一個試著,發現每一個十字架,都不容易背。最後,她看見一個樸素的十字架,上面沒有寶石、也沒有雕刻,只有幾句親愛的話。 她拿起它來,覺得這是許多十字架中最容易背的一個。她仔細一看,在陽光下,她認得這原來是她自己的舊十字架。啊!這個舊十字架, 竟是所有十字架中間,最好最輕的一個!
親愛的讀者,神知道我們需要背的是那一個十字架。我們不知道別人的十字架多麼重,我們常常艷羨有錢的人── 他們的十字架是黃金做的,上面鑲嵌著寶石 ── 我們卻不知道這十字架是多麼重。還有一些人,她們的生活似乎是很可愛,她們背著盤有鮮花的十字架──我們卻不知道鮮花下有許多尖銳的刺。
如果我們能去試試別人的 ── 我們以為比我們自己的更輕的──十字架看 , 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十字架中間,沒有一個像我們自己這個那樣叫我們滿意。 ── 譯自信徒生活一瞥 (Glimpses through Life's 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