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詔新王后 (神的手正在佈局)
尋找新后,代替瓦實提(二1~4)
「這事之後(二1),根據以斯帖入宮見王的時間(二16), 應該是在亞哈隨魯遠征希臘之役後,由於戰事失利,亞哈隨魯從此不再進軍小亞細亞,並且王可能因此抑鬱寡歡,寄情後宮, 擱置四年的册立新后之事乃被重新提出。
以斯帖被選入宮(二5~15)
5節的意思是說,當年被尼布甲尼撒擄到巴比倫時,末底改的先祖也在其內。
8節很難理解,為何末底改會讓他的姪女嫁給外邦人,這是摩西律法禁止的行為(出廿四 16 ;申七3)尤其是像他這般個性強硬的猶太人(見四 13~14),為何不見其捍衛傳統?而且這與稍晚的猶太人領袖以斯拉、尼希米極力反對與異族通婚的態度迥異(見拉九章;启十三章)。有人認為以斯帖被「送入宮內有「強制」(by force)之意,我們對當時歷史處境不詳, 可能以斯帖被「送入宮內」是在無法抗拒的情況之下發生的事件。
以斯帖入宮乃至被選為王后,一直遵照末底改的囑咐,並未透露她是猶太人的身份(二10,20),可能是立處於不友善的波斯朝廷中的生存之道。
以斯帖被選爲后(二6~18)
神的揀選計劃已經展開序幕,此刻女主角粉墨登場。以斯帖在本書中,特別蒙神的恩佑,好運接一連三地臨到她的身上。 先是在眾美女中脫穎而出,不但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喜悅她、 恩待她(二9),凡是在後宮女院接觸到她的人,也都喜悅她(二 15),更在王眼前蒙寵愛(二17),成為一國之后;而且當她日後冒險主動進入內院見王,蒙主恩准,甚至欣然接受她的邀約,兩次帶著哈曼前赴她所預備的筵席,使得末底改的厄運得以扭轉(五至七章),更使猶太人脫離仇敵的陷害,終於揚眉吐氣(八至九章)。神在異邦朝廷中抬舉以斯帖,使以色列人的餘種命脈得以延續下去。不能否認地,神的救恩計劃不致中斷,以斯帖的確扮演關鍵的角色。
瓦實提被廢四年之後,以斯帖接替后位,當年那頂王后冠冕現今移置以斯帖頭上(二 17)。以斯帖被高抬、得尊榮,預埋將來猶太人被高抬、得尊榮(15~17)之伏筆。
末底改巧救王命(二19~23)
本書的故事情節有一連串的巧合,如瓦實提的貶黜,以斯帖的榮升;末底改偶然聽見守門的陰謀,無意間救了皇帝一命; 而皇帝睡不著那夜,正好是以斯帖求助的前夕;哈曼企圖剷除末底改時,正是皇帝御賜末底改尊榮之時。凡此種種巧合,說明了歷史的發展都是神在推動。
在舊約正典的確定過程中,以斯帖記數次被排除在外,主後 90 年猶太拉比所召開的雅麥尼亞會議(Council of Jamnia)並未將本書列入正典;死海古卷唯一缺少的舊約書卷即以斯帖記; 遲至宗教改革時期,本書的價值仍備受質疑。本書的爭議性主要是因為未提及神的名字。雖然神的名字不見於本書卷,但是神的作為並未缺席,反而是處處顯出祂的計劃、安排與作為。 難怪舊約學者 David Cline 說:「神在這個故事中雖然沒有出場,但卻令他的角色更顯而易見。」
默想:
以斯帖好運連連,令人羨慕。她雖然是個柔弱的女子,神卻赐厚恩給她,使她能在眾美女中脫穎而出, 並且在被敵視、排擠的惡劣環境下,為猶太人謀得生存空間。故事發展的一連串巧合,顯示神是歷史背後的推動者,在失意、逆境、黑暗、危難中,神的手依舊運籌帷幄,調兵遣將。
回應:
對神的兒女而言,人生沒有偶然與巧合,都是神的計劃與安排,是人類歷史的策劃者、推動者(見賽四十一4,四十六 10~11)。祂為神的兒女預備救恩。
「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
他的判斷何其難測! 他的蹤跡何其難尋!
誰知道主的心?
誰作過他的謀士呢?
誰是先給了他,使他後來償還呢?
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
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
(羅十一 33~36)
選詔新王后 (神的手正在佈局)
尋找新后,代替瓦實提(二1~4)
「這事之後(二1),根據以斯帖入宮見王的時間(二16), 應該是在亞哈隨魯遠征希臘之役後,由於戰事失利,亞哈隨魯從此不再進軍小亞細亞,並且王可能因此抑鬱寡歡,寄情後宮, 擱置四年的册立新后之事乃被重新提出。
以斯帖被選入宮(二5~15)
5節的意思是說,當年被尼布甲尼撒擄到巴比倫時,末底改的先祖也在其內。
8節很難理解,為何末底改會讓他的姪女嫁給外邦人,這是摩西律法禁止的行為(出廿四 16 ;申七3)尤其是像他這般個性強硬的猶太人(見四 13~14),為何不見其捍衛傳統?而且這與稍晚的猶太人領袖以斯拉、尼希米極力反對與異族通婚的態度迥異(見拉九章;启十三章)。有人認為以斯帖被「送入宮內有「強制」(by force)之意,我們對當時歷史處境不詳, 可能以斯帖被「送入宮內」是在無法抗拒的情況之下發生的事件。
以斯帖入宮乃至被選為王后,一直遵照末底改的囑咐,並未透露她是猶太人的身份(二10,20),可能是立處於不友善的波斯朝廷中的生存之道。
以斯帖被選爲后(二6~18)
神的揀選計劃已經展開序幕,此刻女主角粉墨登場。以斯帖在本書中,特別蒙神的恩佑,好運接一連三地臨到她的身上。 先是在眾美女中脫穎而出,不但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喜悅她、 恩待她(二9),凡是在後宮女院接觸到她的人,也都喜悅她(二 15),更在王眼前蒙寵愛(二17),成為一國之后;而且當她日後冒險主動進入內院見王,蒙主恩准,甚至欣然接受她的邀約,兩次帶著哈曼前赴她所預備的筵席,使得末底改的厄運得以扭轉(五至七章),更使猶太人脫離仇敵的陷害,終於揚眉吐氣(八至九章)。神在異邦朝廷中抬舉以斯帖,使以色列人的餘種命脈得以延續下去。不能否認地,神的救恩計劃不致中斷,以斯帖的確扮演關鍵的角色。
瓦實提被廢四年之後,以斯帖接替后位,當年那頂王后冠冕現今移置以斯帖頭上(二 17)。以斯帖被高抬、得尊榮,預埋將來猶太人被高抬、得尊榮(15~17)之伏筆。
末底改巧救王命(二19~23)
本書的故事情節有一連串的巧合,如瓦實提的貶黜,以斯帖的榮升;末底改偶然聽見守門的陰謀,無意間救了皇帝一命; 而皇帝睡不著那夜,正好是以斯帖求助的前夕;哈曼企圖剷除末底改時,正是皇帝御賜末底改尊榮之時。凡此種種巧合,說明了歷史的發展都是神在推動。
在舊約正典的確定過程中,以斯帖記數次被排除在外,主後 90 年猶太拉比所召開的雅麥尼亞會議(Council of Jamnia)並未將本書列入正典;死海古卷唯一缺少的舊約書卷即以斯帖記; 遲至宗教改革時期,本書的價值仍備受質疑。本書的爭議性主要是因為未提及神的名字。雖然神的名字不見於本書卷,但是神的作為並未缺席,反而是處處顯出祂的計劃、安排與作為。 難怪舊約學者 David Cline 說:「神在這個故事中雖然沒有出場,但卻令他的角色更顯而易見。」
默想:
以斯帖好運連連,令人羨慕。她雖然是個柔弱的女子,神卻赐厚恩給她,使她能在眾美女中脫穎而出, 並且在被敵視、排擠的惡劣環境下,為猶太人謀得生存空間。故事發展的一連串巧合,顯示神是歷史背後的推動者,在失意、逆境、黑暗、危難中,神的手依舊運籌帷幄,調兵遣將。
回應:
對神的兒女而言,人生沒有偶然與巧合,都是神的計劃與安排,是人類歷史的策劃者、推動者(見賽四十一4,四十六 10~11)。祂為神的兒女預備救恩。
「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
他的判斷何其難測! 他的蹤跡何其難尋!
誰知道主的心?
誰作過他的謀士呢?
誰是先給了他,使他後來償還呢?
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
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
(羅十一 33~36)
參考經文:《 以斯帖記2章1~18節》
「以後,陛下可以選最喜愛的少女,立作王后,來替代華實蒂。」王喜歡這個建議,就照著做了。(以斯帖記2章4節)
現代婦女基金會為了解20歲以上民眾對性別平等議題之看法,做了「台灣性別平等調查」,結果發現看似性別平等的社會,實際生活中無論在工作待遇與家務分擔方面,還是有相當大的落差。我們的生活,常有許多思維或既定的價值把我們框住,有些可能無傷大雅,有些卻是帶著歧視或壓迫他人的基本人權或權益。例如「男尊女卑」的思維,這種以男性為中心的沙文主義,成了許多女性的夢魘。重男輕女的想法,特別在生小孩的這件事情上反映出來。過去,一個婦女若生了兒子,滿月會請吃油飯和紅蛋,若生女兒,可能連雞蛋都沒有。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父權思維中,女性彷彿花瓶,隨時可以替代;或如商品一樣,只要不喜歡,隨時可以下架。在兩性失衡的結構中,女性往往被物化,成為附屬品,生命被宰制。
王后華實蒂因為拒絕亞哈隨魯王的命令,而被廢皇后。但過不久,王的心陷入矛盾,因為他怒氣消了,就開始想念華實蒂。然而王又想起她違抗命令被廢掉,而不知如何是好。這時,王的親信再提建議:「為什麼不找些年輕貌美的處女來呢?請陛下在王國各省指派官員,叫他們把所有漂亮的少女帶到首都書珊的後宮來,交給總管宮女的太監希該,供給她們化粧品。以後,陛下可以選最喜愛的少女,立作王后,來替代華實蒂。」王喜歡這個建議,就照做了。
我們看到環繞在王周圍的核心幕僚,他們的思維是非常典型的「外貌協會」──既然已經將王后華實蒂廢除了,再找更多年輕美貌的少女,不就好了?他們認為,王可以用權柄指派官員做這事,隨己意挑選王最喜愛的少女,來替代華實蒂。在這樣的思維底下,看不到真實的親密關係,而是單單以男性為中心,「不合我意再換一個」,女性的角色只是淪為「替代品」。
在創世記1章的創造故事中,上帝看男人單獨生活不好,於是造一個合適的伴侶來幫助他。當上帝造了女人,把女人帶到男人面前時,那人說:「這終於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骨中骨、肉中肉,是表達一種生命的親密關連,是彼此歸屬深度連結的關係,這樣的關係所表達出的是接納和尊重,甘心為對方捨棄生命與付上代價的愛。在上帝眼中,每一個生命的個體都是獨特且無可替代的。
默想:
在現實生活中,我是否尊重不同的性別?看重每一個生命個體,彼此尊榮呢?
祈禱:
天父上帝,祢是鑑察人心的上帝,祢不看人的外貌,而是看內心,祢看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無可取代的,求祢幫助我擁有欣賞的眼光,來接納所有人的差異之美。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參考經文:《 以斯帖記2章19~23節》
以斯帖聽從末底改的囑咐,始終沒有把自己的種族和親屬關係告訴人。以斯帖聽從末底改,正像小時候由他撫養時聽從他一樣。(以斯帖記2章20節)
整個猶太民族的命運維繫在一個弱小女子的身上,因著以斯帖所展現的順服,扭轉了被滅族的危機。從以斯帖被徵召入宮的故事裡,我們得知她從小就失去了雙親,成為孤兒,在堂哥末底改的照顧下成長。照理說,一個失去雙親的孩子,可能有很多抱怨、自我放棄、對上帝大喊不公平、對生命充滿叛逆的空間,然而,透過經文的故事敘述,我們看見以斯帖有一個特質──順服。
以斯帖被亞哈隨魯王的御令徵召,被強迫帶入宮內,成為宮廷少女,專門取悅王。當下她根本沒有抗拒的本錢,因此乖乖地聽從堂哥末底改的忠告,沒有把自己的種族和親屬關係告訴人。以斯帖擁有人人稱羨的美貌與姣好身材,她卻從不刻意展現自己的外表,甚至晉見國王的時候,除了照太監希該所建議的穿戴以外,並沒有特意打扮來爭取王的注目,反倒低調以素顏去朝見王。
在宮中生活期間,以斯帖和所有人都維持了很好的關係。她不僅獲得掌管宮院的太監希該的喜愛(希該待她特別好,給她化妝用品、特殊的食物、選了7個宮女伺候、給她宮裡最好的房間),也獲得眾人的喜愛。要讓每個人都喜愛她,絕對不只是因為美貌出色,因為只有外貌出眾,反而很容易招引嫉妒。以斯帖不但沒有遭致嫉妒攻擊,甚至每一個見過她的人都喜愛她,顯示以斯帖的生命裡有種特別吸引人的特質──兼具美貌與智慧溫柔,使她在一片美麗的花海中特別醒目突出。因為擁有令人一眼瞧見就會愛上的氣質,即便只是素顏,依然擄獲王的目光,得到恩寵,為她戴上后冠。
以斯帖對於被揀選為王后這件事,好像也沒有顯出特別喜悅之情,她只是接受了,經文僅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甚至當她貴為王后,仍然沒有展現氣勢凌人、對人頤指氣使的氣焰,反倒讓人看見她清流般的高雅氣質。經文描述:「以斯帖聽從末底改的囑咐,始終沒有把自己的種族和親屬關係告訴人。以斯帖聽從末底改,正像小時候由他撫養時聽從他一樣。」
這樣的「聽從」,很簡單嗎?以斯帖身為猶太的單親女子,她要面對身為猶太女子與成為波斯王后的身分認同與角色掙扎的困境。以斯帖的順服,超越現實環境及宗教的框架,她絕非不懂得堅持以致妥協,乃是展現更高的意志──為愛而順服。
默想:
面對無法順著己意去做想做的事時,我會用怎樣的態度回應?
祈禱:
揀選我的父上帝,求祢幫助我時刻聆聽祢的心意,使我擁有順服的生命態度,有勇氣去面對該擔當的責任,有智慧去分辨並做正確的決定。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頌讀(大聲讀聖經):斯1:13-22, 2:1-4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按照王常規,遇到重大的事件王都會徵詢「知例明法」的人,看看他們的意見如何?提供王參考。在亞哈隨魯王身旁,這樣資政大臣共有七位。王詢問這七位大臣說:「王后瓦實提不遵太監所傳的王命,照例應當怎樣辦理呢?」,其中有一個大臣名叫「米母干」回答王:「斯1:16-18因為王后這事必傳到眾婦人的耳中,說亞哈隨魯王吩咐王后瓦實提到王面前,她卻不來。她們就藐視自己的丈夫。…不准瓦實提再到王面前,將她王后的位分賜給比她還好的人。」。王一聽有道理,便下旨要求全國「所有的婦人,無論丈夫貴賤都必尊敬他。」。這事件經過一段時間後,亞哈隨魯王忿怒慢慢止息,此時王又開始想念瓦實提和她所行的事,並想可以怎樣讓她恢復王后位分;然身旁的侍臣知道王的心意後,趕緊轉移王這樣念頭,幫王另找美貌女子代替瓦實提的位置。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我們看到王與侍臣的心是敗壞的,亞哈隨魯王罷黜瓦實提的位份後,亞哈隨魯王隨即遠征希臘,但成果不佳大敗而歸,鬱鬱寡歡,寄情於後宮;此時王又想再去找瓦實提重溫舊好,恢復其王后身份;但王身旁的大臣看到這事,這還了得,若瓦實提重回王后的身份,那將她一軍的這票人就沒戲唱了,非得下台一鞠躬;基於此,這些大臣趕緊幫王出點子找新王后,免得自己丟官。從這裡看到人心的險惡。祈求主幫助我們做人處事,不要太有心機,因人算不如神算。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人若太有心機,以為做壞事沒人知道,這樣的念頭必須要從我們生命中求主拿走,否則主耶穌不可能幫助我們。
頌讀(大聲讀聖經):斯2:5-20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有二個人物,他們所做的事值得留意,第一個人物是末底改,第二個人物是以斯帖。(一)末底改:便雅憫支派人。他是以斯帖的養父,非常關心以斯帖生活起居。他告訴以斯帖不要將自己的籍貫宗族告訴其他人;末底改之所以對以斯帖有這樣的提醒,想必他有些考量,將它歸納如下:(1)猶太人正受到異族的歧視(斯3:6, 8)。(2)在宮內可能受到太監、宮女和候選佳麗的排斥;(3)王可能排拒選猶太女子為后。(二)以斯帖:(1)從小父母雙亡,由末底改撫養長大,非常孝順末底改。(2)被招入王宮,神使管理候選佳麗的太監希該喜悅以斯帖。(3)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所派定給她的,她別無所求。(4)凡看見以斯帖的都喜悅她。(5)王愛以斯帖過於愛眾女,她在王眼前蒙寵愛比眾處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頭上,立她為王后,代替瓦實提。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從末底改及以斯帖二人身上,我們看到神在暗中引導他們父女倆,為猶太人的生存權埋下暗樁。末底改雖一再耳提面命告訴以斯帖,不可將自己的身份告訴其他人,這是有其時代背景所致。雖如此,以斯帖並沒有否認自己是猶太人,只是對她自己的身分保持沉默;以斯帖承認自己具猶太人血統,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祈求主幫助我們在信仰上,一定要堅持到底,不管環境多麼的惡劣,就是不能否認自己是屬主耶穌的人。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以斯帖對外雖沒有特別去述說自己的身份,但她堅定自己的信仰,這樣行為不代表她說謊。我們處在一些惡劣的環境下,沒有必要說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及所站的立場,以免招來不必要的反對或攻擊,但我們需堅持自己信仰立場,不可違背主的教導。
頌讀(大聲讀聖經):斯2:21-23, 3:1-6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因以斯帖成為新任王后後,其養父末底改被拔擢擔任某種位階的官員,所以末底改才坐在朝門處(朝門在當時是審判案件和處理重大買賣的場所)。有一天末底改聽到二個守門的太監,想要殺害亞哈隨魯王,這事被末底改聽到,告知以斯帖,請她向王報告此事;經查證這二位太監正有此意,於是這二人就被王掛在木頭上,而這事也記錄在王的年代記事冊上,可供王隨時翻開閱讀,但王沒有獎勵末底改。這件事後,約四~五年時間,有一天亞哈隨魯王抬舉哈曼,可能哈曼有功於王;王吩咐所有官員進出朝門時,凡與哈曼相遇都要向哈曼跪拜,此時惟獨末底改不跪不拜,這事令哈曼非常不爽;更糟糕的事,哈曼知道末底改是猶太人,哈曼抓到機會就圖謀要滅絕國內的所有猶太人。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我們看到哈曼此人嫉惡如仇,末底改對他不跪不拜,他就懷恨在心;又聽說他是猶太人,而哈曼本身是亞甲族人,這族人是屬亞瑪力人的顯貴家族;亞瑪力人與猶太人是世仇,不共戴天,當哈曼知道末底改的身份背景後,哈曼卯足勁藉機想要一次除滅國內所有的猶太人,以徹底解決心腹之患。當我們與惡人相處時,除了自己需特別小心謹慎外,仍須祈求主幫助我們能避開與惡人相處不必要的麻煩。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從這事件看到末底改似乎處在危機中,而哈曼正準備執行他對猶太種族大屠殺的計畫;看起來,這一切似乎都已成定局,然全知全能的神,祂卻用一種人所料想不到方式,保護了祂的子民,免於受到任何傷害,反而使仇敵作繭自縛,陷入敗亡危機。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6-13-2-1-11-01f51e69cba641cd8cf52b6a7c4bc4aa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Y6e0xJlROI
二、閱讀經文
以斯帖記2:1~11
2:1 這事以後,亞哈隨魯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實提和她所行的,並怎樣降旨辦她。
2:2 於是王的侍臣對王說:「不如為王尋找美貌的處女。
2:3 王可以派官在國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處女到書珊城(或譯:宮)的女院,交給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給她們當用的香品。
2:4 王所喜愛的女子可以立為王后,代替瓦實提。」王以這事為美,就如此行。
2:5 書珊城有一個猶大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憫人基士的曾孫,示每的孫子,睚珥的兒子。
2:6 從前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猶大王耶哥尼雅(又名約雅斤)和百姓從耶路撒冷擄去,末底改也在其內。
2:7 末底改撫養他叔叔的女兒哈大沙(後名以斯帖),因為她沒有父母。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為自己的女兒。
2:8 王的諭旨傳出,就招聚許多女子到書珊城,交給掌管女子的希該;以斯帖也送入王宮,交付希該。
2:9 希該喜悅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給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當得的分,又派所當得的七個宮女服事她,使她和她的宮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
2:10 以斯帖未曾將籍貫宗族告訴人,因為末底改囑咐她不可叫人知道。
2:11 末底改天天在女院前邊行走,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並後事如何。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王似乎後悔廢瓦實提的后位,此時大臣提出什麼建議?我相信上帝的旨意也在世上最亂的地方成就嗎?
2. 上帝如何按祂旨意在外邦之地預備以斯帖和末底改?在我人生背後動工的上帝,是什麼樣的一位上帝?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帖2:11 末底改天天在女院前邊行走,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並後事如何。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BPLz2VKTs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約書亞記14~16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6-13-14-16-a0847833d0904268ad19c751bacbbc86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6-14-2-12-23-a01ab7cbec024fd6a8381f4a75e7fbd4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o64Ptu4Gs
二、閱讀經文
以斯帖記2:12~23
2:12 眾女子照例先潔淨身體十二個月:六個月用沒藥油,六個月用香料和潔身之物。滿了日期,然後挨次進去見亞哈隨魯王。
2:13 女子進去見王是這樣:從女院到王宮的時候,凡她所要的都必給她。
2:14 晚上進去,次日回到女子第二院,交給掌管妃嬪的太監沙甲;除非王喜愛她,再提名召她,就不再進去見王。
2:15 末底改叔叔亞比孩的女兒,就是末底改收為自己女兒的以斯帖,按次序當進去見王的時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所派定給她的,她別無所求。凡看見以斯帖的都喜悅她。
2:16 亞哈隨魯王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別月,以斯帖被引入宮見王。
2:17 王愛以斯帖過於愛眾女,她在王眼前蒙寵愛比眾處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頭上,立她為王后,代替瓦實提。
2:18 王因以斯帖的緣故給眾首領和臣僕設擺大筵席,又豁免各省的租稅,並照王的厚意大頒賞賜。
2:19 第二次招聚處女的時候,末底改坐在朝門。
2:20 以斯帖照著末底改所囑咐的,還沒有將籍貫宗族告訴人;因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撫養她的時候一樣。
2:21 當那時候,末底改坐在朝門,王的太監中有兩個守門的,辟探和提列,惱恨亞哈隨魯王,想要下手害他。
2:22 末底改知道了,就告訴王后以斯帖。以斯帖奉末底改的名,報告於王;
2:23 究察這事,果然是實,就把二人掛在木頭上,將這事在王面前寫於歷史上。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以斯帖在宮裡受到眾人愛戴的原因是什麼?我重視的是人的外貌還是內心?
2. 末底改立下什麼功勞?當我的功勞被埋沒或得不到獎賞時,我會如何做?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帖2:20 以斯帖照著末底改所囑咐的,還沒有將籍貫宗族告訴人;因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撫養她的時候一樣。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nGiKxs_G8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約書亞記17~19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6-14-17-19-93dd56673b5e4a3186015e314c22bece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以斯帖記 第2章】
|以斯帖被立|
以斯帖記有個特點,就是全書無「愛」字,卻充滿了愛,無「神」字,卻隱藏神的作為。雖然沒有一次提到神的名字,但没有一卷書比本書更充滿神的奇妙大能,更顯出神怎樣運用、掌管一切的事。亞哈隨魯王若不因瓦實提不出來給人看,以致被廢棄后位,以斯帖哪有被立為王后的機會呢?
一、被立之前
「這事以後,亞哈隨魯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實提和她所行的」(1節)。事過境遷之後,王舊情復燃,想念瓦實提的種種好處。但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此時後悔為時已晚。
「於是王的侍臣對王說:不如為王尋找美貌的處女(2節)。自古以來,為王選美是常有的事。王以這事為美,就如此行。於是以斯帖也因此被送入王宮,交付希該。希該喜悅以斯帖,就恩待她。
二、被立之時
以斯帖得掌管女院的太監希該所喜悅。第14節記載的是當時普通女子的情形,凡不能得主喜愛的,都不准住第一院,只准住第二院。當她能夠得王的喜愛,王再恩召她時,她才能再進去見王。在希該的大力幫助下,以斯帖得王召見,這固然是因為她生來美麗,人見人愛,但也全是神在暗中開路,才能得如此順利。但以斯帖並沒有在此時公開她的猶太人身份。
三、被立之後
第17節記載,王愛以斯帖過於愛眾女,她在王眼前蒙寵愛比眾處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頭上,立她為王后,代替瓦實提。我們留意到,第10節和第20節兩次提到,以斯帖未曾將籍貫宗族告訴人。這是為什麼呢?她現在對自己的身份保密,等到適當的時候才表明出來。有時候我們需要隱藏自己,有時候我們需要勇敢地表明身份,一切都是為了讓人從我們身上看見神的作為。
早在猶太人面臨滅族的威脅之前,神就把以斯帖放在蒙恩寵的位置上,到困難出現時,便有合適的人選提供幫助。所以,今天神把你放在某一位置或許是為了將來有需要時,可以透過你而有所作為。末了三節也是為以後埋下伏筆。
◆回應:
主啊!祢的旨意雖然有時候奇妙難測,但卻無不盡善盡美。我相信無論何時祢給我安排任何的環境,即使我一時看不透祢的心意,我仍然隨時準備好討祢的喜悅,相信祢會使用我。
◆金句: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 8:28)
2023/06/05
今日主題:雖是眼不能見,神仍統管一切
決心應用:我何時曾感受到神已為我預備好一切,為了活出蒙神使用又受人愛的人生,我決定怎做?
以斯帖記2:8-18
當亞哈隨魯王廢了瓦實提之後,經王的侍臣提議;從國中各省招聚美貌少女至書珊城的女院(後宮),交給太監希該管理 (參v.3) 來預備選新后一事。當王的諭旨傳出,以斯帖也送入宮(參v.8)。凡被招聚的少女須經過長達一年的準備:塗抹沒藥、香料各香膏,滿了日期才得見王的面,之後王若不再提召見、就終身在宮中渡餘生(參v.12-14)。 而希該眼中寵愛並恩待以斯帖又給她7個宮女及上好房屋。當她被引入宮中朝見王時、王愛以斯帖過於眾女子、並將王后冠冕戴在她頭上立為王后(參v.15-17)。王為以斯帖大擺宴席、歡慶並豁免租稅、大頒賞賜!
為了猶太民族可能在波斯族中受到歧視,以斯帖聽從叔叔末底改的交代,未將自己的籍貫宗族身份告訴任何人(參v.10) 而選擇隱瞞起來。
以斯帖準備一年多的各教育淨身禮儀後,在眾女子中被選召,也在無理由拒絕下做了波斯王國的王后。為何太監希該偏愛以斯帖?給予她特殊待遇?(參v.9)。又為何亞哈隨魯王寵愛她勝過其他女子? (參v.17-18) 這一切皆可看見神介入其中的帶領。以斯帖是神為拯救猶太人而預定的人選。神透過她機智過人,得以入宮拯救自己族人同胞。每事件都是神的掌權與安排,當神的手介入,所有危機會變轉機! 或許不明白事情其中過程的奧妙,但神的智慧超越我們所想。神如何在外邦國中帶領祂的百姓,如今也能與我們同在引領前路,那看不見的手仍統管一切。以斯帖為后一事,全是出於神的計畫,且在看不見的地方做工,才有此歷史性發展。
我要銘記::要常在神裡面,靠著信心和順服的態度更多敬畏這掌管萬有的神、相信神總在暗中保護引領我,太多次的經歷回顧使我知道,所有的一切全是神為我預備的,對我有益;因此,要確信神會在背後眷顧不離開我,因他是摩西所說的那位顯其威榮、滿有慈愛的真神、當讓祂來引導我的人生。
>>>>>萬事神掌權,祂看顧引領。
2023/06/03
今日主題:不義的世界中,神仍掌權
決心應用:最近有哪些事情讓我的內心感到不安?即使是在不義的世界中,神仍掌權,為了信靠神勝過所面臨的困難,我決定要怎麼做?
以斯帖記2:1-7
今天這段經文提到亞哈隨魯王的忿怒止息,這與前前一章中瓦實提王后不服從王的命令,也在米母干的提議降旨廢除瓦實提王后的位份,然而當情緒的風暴過後,留給亞哈隨魯王的卻是後悔。然而王的侍臣對王建議在國中各省招聚所有美貌的少女到書珊城的女院,並在其中選拔新王后已代替代替瓦實提王后。
可以想像招聚來的少女都不是自願的,若是沒有選拔上皇后,終生都只能留上宮中,面對這樣一個不義的事情,一切似乎沒有盼望的時候。聖經描述轉向了一個住在書珊城的猶太人,他是便雅憫支派的後裔,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擄來,名叫末底改。末底改撫養他叔叔的女兒以斯帖,以斯帖的出現讓我們看到在這不義的世界中,仍然有一絲的希望,世上權力支配著一切,但是不要忘記,神仍然是掌權的,因此我們要等候神的時間,憑信心生活相信神已掌權。
>>>>>專心等候神,憑著信心生活並且相信在不義的世界中,神永遠掌權。
2023/6/6
今日主題:神記念並報答我們的勞苦
決心應用:我何時曾因神沒有即刻補償我的勞苦而感到委屈?為了等候神的時間,並造就他人,我決定要怎麼做?
以斯帖記2:19-23
此段經文描述以斯帖封為王后之後,王卻第二次招聚處女選妃,末底改沒有因此對王有微言,也沒有擔心自己養女以斯帖的王后地位會被受到威脅,反而是阻止了一場暗殺王的陰謀,從此看出末底改有著寬廣的心胸,值得我們學習。
從經文記載看出末底改和以斯帖能順服神的安排,以斯帖在關鍵時刻,能夠付出自己的生命,讓神能夠使用她。神不在乎我們的能力如何,只要我們願意擺上,神就能夠大大的使用我們,成為祂合用的器皿。
當初,末底改為要隱藏自己的身份,他也吩咐以斯帖不要告訴任何人她的出身,以斯帖也就聽從了,因此,以斯帖被選上王后並且得著多人的喜愛,其實,若是瓦實提沒有被廢后,以斯帖就不會成為王后,因此,從此看見神的手在一切事的背後掌權著。
想想我們在求學或職場中,是否曾因要迎合同儕,而選擇不承認自己是基督徒的身分,求神賜給我們有顆勇敢敬畏神的心,在朋友間、職場間或家族間,都能與他人分享並承認自己是神的兒女,使我們成為神計畫裡的一部分,與神同工,成就奇妙的事。
>>>>>從隱藏到興起,參與神奇妙的計畫。
敬拜詩歌:我的救贖者活著 (讚美之泉 (0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K2-oxVq5o
一、安靜: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祂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
二、讀經:以斯帖記 1:1-2:23
1. 重點說明:
以斯帖記屬被擄時期之作,發生在猶太人第一次歸回之後,波斯亞哈隨魯王統治期間。亞哈隨魯王炫耀國威,除了讓人見識他珍貴的陳飾和收藏外,還大擺筵席宴請眾人。這場筵席看見神恩典的預備,因為王后瓦實提違背命令遭到罷黜。讓以斯帖有機會被召入宮,神也一步步帶領,讓以斯帖特別得到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的恩待,後宮女院接觸到她的人都喜悅,最後得到國王寵愛,並冊封為后。
2. 鑰節:末底改叔叔亞比孩的女兒,就是末底改收為自己女兒的以斯帖,按次序當進去見王的時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所派定給他的,他別無所求。凡看見以斯帖的都喜悅他。(斯2:15)
三、默想:
■以斯帖有哪些美好的德性?瓦實提王后和以斯帖在處理事情上有什麼不同?(1:15、2:10、2:20)
■以斯帖入宮後得到哪些人的喜悅?(2:15、2:17)
■ 以 斯 帖 美 好 的 德 性, 為 她 的 人 生 開 展 了 什 麼 樣 的 結 果?(2:17b、2:18)我有什麼可以學習的地方?
四、禱告:親愛的主,感謝祢在我生命中的引領,也求主幫助我像以斯帖一樣,心存謙卑,信靠順服祢的帶領。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以斯帖記 1-2 章
閱讀: 路加福音5章12-1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斯帖記1-2章;使徒行傳5章1-21節
耶穌卻常常退到曠野去禱告。—路加福音5章16節,新普及譯本
在諾曼·麥克林(Norman Maclean)的經典小說《大河戀》中,描述了生長在蒙大拿州西部的一對兄弟和父親之間的溫馨故事。諾曼的父親是長老教會的牧師,諾曼和弟弟保羅每個星期日上午都會去教會聽父親講道,而他們的父親在晚上還有證道服事。在兩堂聚會的空檔,兄弟倆會和父親到小溪山林間散步,父親也能藉此暫離工作並放鬆心情。父親這樣的特意安排是要退到大自然當中,恢復精神和體力,為晚上的服事作充分的準備。
福音書有多處記載耶穌在城鎮、在山上教導眾人,並使那些被帶到祂面前的病人得到醫治。耶穌與眾人的互動都是忠於人子的使命「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章10節)。然而,路加福音也提到耶穌「常常退到曠野」(5章16節,新普及譯本),祂在那裡花時間與天父交流,在禱告中重新得力,好再次回到崗位執行祂的使命。
當我們竭盡心力為主作工,應當謹記耶穌常常退到安靜之處。如果對耶穌而言,與上帝獨處至關重要,對我們來說豈不更加重要?願我們每天都能規律地花時間親近天父,從祂那裡得著充沛的力量,繼續服事主。
「曠野」令你聯想到什麼樣的地方?
你會在什麼時間和地點單單來親近天父?
天父,感謝祢提醒我需要花時間與祢獨處,
我需要祢的恩典和力量,
使我那常感疲憊的心靈得著更新。
作者: 博約翰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由於耶穌深孚眾望,所以祂常常特意退到「曠野」去禱告(路加福音5章16節)。也許正因如此,耶穌不希望這個得醫治的痲瘋病人把這事告訴任何人(14節),「但耶穌的名聲越發傳揚出去,有極多的人聚集來聽道,也指望醫治他們的病」(15節)。
我們在路加福音中清楚看到,耶穌看重親近天父的時間。祂在重大事件發生之前總是先禱告,包括揀選12使徒時(6章12-16節);預言自己的死之前(9章18節);在山上變像時摩西和以利亞顯現並談論祂的離世(28-31節);在祂教導門徒如何禱告之前(11章1節);在祂被捕之前(22章41節);被釘十字架時(23章34節);在祂斷氣之前(46節)。
施竹俐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5QmE9psO71g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HyZKJlW1ICA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日研經釋義 <以斯帖記1:13-22;2:1-4>
筵席結束後,「王就諮詢通達時務的哲士;因為當時按照王的常規,王要處理一事,必先問問面前所有精通法令和審斷的朝臣。那時在王身邊的有甲示拿、示達、押瑪他、他施斯、米力、瑪西拿、米母干等七位波斯、瑪代的大臣;他們都是常見王面,在國中居首位的。」(1:13-14,新譯本)最後,米母干的意見被採納,廢了瓦實提王后的位分,不准她再到王面前,把這位分賜給比她還好的人。
這裏讓我們看到任何一個領導者,都不能「一言堂」地獨斷獨行,他身邊必須有「智囊團」,就如箴言所說的:「無智謀,民就敗落;謀士多,人便安居。」(箴11:14)、「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箴15:22)我多年在客神的服事,也在學習避免「一言堂」的領導模式。遷校龍潭後,同工增多,除了每月一次的院務會議,討論執行面的問題外,也在主任級以上的同工中定期舉行「決策會議」,希望「謀士眾多,所謀乃成」!
今天請為所屬教會和機構代禱,求主興起滿有屬天智慧又通達時務的人。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mICtENJfB0Y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vHSu-CTGIMY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日研經釋義 <以斯帖記2:5-20>
亞哈隨魯王從希臘戰敗回朝,可能心情不好,想念起過去與瓦實提種種美好的回憶。但廢后的詔書不能更改,後宮的嬪妃中又沒有比瓦實提更好的人(1:19),於是採納侍臣的建議,招聚國中美女入宮選后(2:2-4)。有多少美女被選入宮呢?據《信望愛》網站說:「有學者認為大約有四百人,而且推斷是強迫性的。」被強迫入宮的可能性是大的,因「就猶太女子來說(包含以斯帖),恐怕並沒有這種期待,因為猶太人不應與外邦人結婚(拉9-10)。」最後,在眾多美女中,以斯帖能脫穎而出,不只是她有「外在美」,更有難得的「內在美」。
這可從兩節經文看出:「希該喜悅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給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當得的分,又派所當得的七個宮女服事她,使她和她的宮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2:9)和「末底改叔叔亞比孩的女兒…以斯帖,按次序當進去見王的時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所派定給她的,她別無所求。凡看見以斯帖的都喜悅她。」從這裏看出她的「內在美」,即美好的「品格」~謙遜、順服、節制與不貪。內在的「品格」表現在外的就是「個性」,這美好的個性使她的人際關係與眾不同,與她接觸的人都會喜愛她。有句話說得好:「美貌吸引男人一時,美德吸引男人一生!」今天請為自己能培養出好的品格與個性禱告。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L1Qu1uAVTS0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IiSndz-xogo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日研經釋義 <以斯帖記2:21-23;3:1-6>
這段經文可分為兩段,2:21-23講到末底改立功未賞;3:1-6記載哈曼高升,因末底改不向他下跪,怒氣填胸,準備計殺全國猶太人。為何末底改向哈曼不下跪呢?甚至朝門的臣僕們,「他們天天勸他,他還是不聽,他們就告訴哈曼,要看末底改的事站得住站不住,因他已經告訴他們自己是猶大人。」(3:4)末底改應該不是為了信仰的緣故不跪拜哈曼,因為猶太人會向君王和人下拜(創 23:7,33:3;撒上24:8;撒下14:4),很有可能跟猶太人的身分有關,這可從臣僕來勸末底改時,他告訴他們「他是猶太人」看出。原來哈曼是亞甲族,亞甲族是亞瑪力人的後代(撒上15:7-9),而亞瑪力人與以色列人是世仇,出埃及時來攻打以色列人(出17:8、16),因此,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將亞瑪力人的名號從天下塗抹(申25:17-19)。
由此看來,末底改不向哈曼下跪,不是為他個人,而是為了整個民族。但,哈曼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得罪他必有殺身之禍!他被勸時仍堅持,這種膽識非常人所有。今天是主日,我們到主前敬拜時,也求主賜我們信心與膽識,能在社會上堅持信仰不妥協。
分享者:张俊贤教师
日期:05.06.2023 (星期一)
经文:以斯帖记 2 :8 - 18
链接:https://youtu.be/Gj2obnSko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