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以斯帖記 1 : 13-22

那時,在王左右常見王面、國中坐高位的,有波斯和瑪代的七個大臣,就是甲示拿、示達、押瑪他、他施斯、米力、瑪西拿、米母干,都是達時務的明哲人。按王的常規,辦事必先詢問知例明法的人。王問他們說:

以斯帖記 2 : 1-4

這事以後,亞哈隨魯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實提和他所行的,並怎樣降旨辦他。

2021年7月2日(週五) 以斯帖記1章13-22節;2章1-4節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5QmE9psO71g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HyZKJlW1ICA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日研經釋義 <以斯帖記1:13-22;2:1-4>
筵席結束後,「王就諮詢通達時務的哲士;因為當時按照王的常規,王要處理一事,必先問問面前所有精通法令和審斷的朝臣。那時在王身邊的有甲示拿、示達、押瑪他、他施斯、米力、瑪西拿、米母干等七位波斯、瑪代的大臣;他們都是常見王面,在國中居首位的。」(1:13-14,新譯本)最後,米母干的意見被採納,廢了瓦實提王后的位分,不准她再到王面前,把這位分賜給比她還好的人。
這裏讓我們看到任何一個領導者,都不能「一言堂」地獨斷獨行,他身邊必須有「智囊團」,就如箴言所說的:「無智謀,民就敗落;謀士多,人便安居。」(箴11:14)、「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箴15:22)我多年在客神的服事,也在學習避免「一言堂」的領導模式。遷校龍潭後,同工增多,除了每月一次的院務會議,討論執行面的問題外,也在主任級以上的同工中定期舉行「決策會議」,希望「謀士眾多,所謀乃成」!
今天請為所屬教會和機構代禱,求主興起滿有屬天智慧又通達時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