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亂命與王后的違命

王的亂命與王后的違命
歷史背景
本書和但以理書同屬於被據時期的書卷,以斯帖記所記載的事件發生於波斯王亞哈隨魯年間〈主前 486~465〉,是在猶太人第一次歸回(即隨著所羅巴伯回來的那次)之後。故事地點是在外邦人之地——波斯王的冬宮書珊城。
根據希臘史家希羅多德(Herodotus,與亞哈隨魯同時代)的記載,亞哈隨魯是一位頗具野心、性情殘忍、器量狹小、忌妒心強的勇士與統治者,主前 465年在寝宫被刺身亡。
王后瓦實提因為抗命被貶,她的兒子即亞達薛西王一世(主 前 464~425),就是以斯拉、尼希米時代的波斯王,他既會下令禁止猶太人重建耶路撒冷城(拉四 23),又曾允許他的酒政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城(尼二6)。
從但以理時的古列、以斯帖時的亞哈隨魯,到尼希米時的亞達薛西,這些波斯王都與猶太人的命運息息相關,神使以色列人流落異地,投靠在異邦的君主體制之蔭蔽下,彼此共存、互助互惠。

本書主題
但以理書、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都是被擒與歸回時代的歷史,以色列人雖然已經國破家亡,神的子民雖然失敗、 傾覆,但是神並未失敗,反而透過以色列人輾轉被列強統治的局面,繼續伸展的普世救恩計劃,甚至抬舉某些器皿,在異邦的宮廷中擔任要職,藉以保障神的子民之權益,彰顯祂在國際政治舞台背後的主導權。

全書大綱
1.瓦實提被廢(一章)
2. 以斯帖榮升(二章)
3. 末底改與哈曼的鬥爭(三至八章)
4.制定普珥節(九至十章)

亞哈隨魯的大筵席(—1~9)
第一章是全書故事的背景或伏筆,由開場白的筵席,引發出一連串的續曲。在以斯帖記中,『筵席」的場合貫穿全書(一、 五、七、九章),微妙地更迭上演著猶太人的命運。
亞哈隨魯即位第三年,為一切臣屬舉辦大筵席(一3)。筵席的規模相當盛大,時間長達半年之久(一4),很可能是為著稍後即將展開遠征希臘的行動而聚集,以便商討戰略。波斯帝國曾向希臘進攻三次,分別由古列、大流士、亞哈隨魯領軍,尤其以亞哈隨魯這次的爭戰規模最大,然而三次遠征都告失敗, 從此波斯帝國一蹶不振,終於在主前 330 年,被希臘的亞歷山大殲滅。
大筵席的進行中,發生了不愉快的插曲,不但改變了皇宮生態,強化了男尊女卑的社會體制,同時也影響了猶太人的歷史。

瓦實提抗命被貶(一10~22)
第10~11 節宴會的第七日,皇帝興致高昂,吩咐他的七個太監請皇后到王的面前,向所有臣民展示她的美貌。瓦實提拒絕的原因不詳,直接的推敲是:她不想被當做物品炫耀;或她不想淪為政治工具,在一群醉漢之前委屈、降卑自己;或許她經過數日的宴客,身體疲倦,面容憔悴,甚至身體不適等等。 瓦實提以「第一夫人」之尊,比其他女人擁有更多的權力和尊嚴,她的驕傲與抗命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她的配偶比她更驕傲, 更有權力,更丢不起臉。
皇帝為了處置王后的抗命,接受七位大臣的意見(一13~20) 其中米母干是首席發言人,他認為王后乃母儀天下,當為眾婦女的表率,此次王后抗命,不僅是挑釁皇帝權柄,而且給全國的女性不良的示範,會威脅到帝國中的男性權威,不如殺一儆百,藉此事件不單可以加強朝廷的男尊女卑體制,並規範家庭中的夫妻關係。
亞哈隨魯歡喜地採納了米母干的諫言,於是透過波斯著名、效率高的郵遞系統,迅速地將王的旨意通告全國,主要是以當時通用的亞蘭語昭告天下。第 22 節末句「各說本地的方言」, 有兩種解釋:其一是在家中要說丈夫的母語,表明丈夫是一家之主,特別是如果他娶了外籍老婆(見尼十三 23~24);其一是指詔書要用各國百姓聽得懂的方言通告,讓皇帝的命令能夠貫徹到各地。從此,王后和全國的婦女同胞都被限定扮演著順命、聽話的角色。
亞哈隨魯與瓦實提的夫妻勃谿,演變成朝廷尊卑體制的強化, 也反映出墮落的婚姻制度中,夫妻惡性的拉扯關係。他們雖然貴為天子王后,卻仍在普世受咒詛的男女關係下互動(創三 16),不但男人一心想管轄女人,女人也處心積慮地想奪回掌控權。這個死結,只有天上的君王才能解套。

默想:
亞哈隨魯對實提的要求是否強人所難?瓦實提的反應是否為人之常情?什麼是正確、合宜的性別互動、夫妻關係?

回應:
「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弗五21)。


靈修教材: 雅歌以斯帖記
拒絕的勇氣

參考經文:《 以斯帖記1章1~22節》

可是,當太監向王后華實蒂傳達王的命令時,她拒絕了。這事使王非常氣憤,怒火中燒。(以斯帖記1章12節)

你可以想像,斷然拒絕擁有生殺大權、呼風喚雨、坐擁帝國大位的一國之尊的命令,會是怎樣的情況嗎?以斯帖記一開場,就敘述了關於波斯王后華實蒂勇敢拒絕王的命令的故事。根據經文的敘述可以得知,當時亞哈隨魯王正是意氣風發、銳不可擋、氣焰高張的時刻。亞哈隨魯王為了向世人炫耀展示他的豐功偉業、波斯王國的富有與昌隆,特別舉辦為期6個月的盛宴,邀請了所有貴族與官員一起參加。不僅如此,他又在首都書珊城擴大舉辦宴會,邀請城中所有的男人,無論貧賤富貴,通通可以參加,為期一個星期。

王宮花園布置的華麗排場,炫麗奪目,金碧輝煌,讓人看了目不暇給,嘖嘖稱羨。服務的僕役一聲聲呼喊:「國王吩咐,盡量暢飲!隨意喝吧!」整個宴客會場充滿歡樂、讚聲不絕於口,賓客彼此間互相敬酒:「乾杯!」國王看到此景心中無比暢快,加上喝酒助興,一時興起,吩咐人請王后華實蒂,戴上后冠進來宴客會場走秀一番,因為王想要向他的臣民炫耀王后的美貌。結果,王后華實蒂不吃這一套。當太監向她傳達王的命令時,她一口就拒絕,當場洗臉國王。此舉引來國王極度的憤怒,為了維護國王的尊嚴,在幕僚的建言下,華實蒂的王后身分被褫奪了。王下了御旨,用不同語言通告各省:「每個丈夫在家應該作主;他的話有絕對權威。」

經文中,我們看到一個國王「見笑轉生氣」的故事,然而在經文背後,更看到女性在父權底下的悲情,在男尊女卑框架下的無奈。華實蒂展現了勇氣,敢於向這炫耀文化的父權說「不」,雖然她的后冠被摘除,卻如當頭棒喝打在不同世代的男性頭上,也讓我們多想想:上帝創造不同性別,我們是否應當更多地給予尊重?

近年,伊朗引發許多女性拒戴頭巾或反對強制頭巾法運動。根據該國的強制頭巾法律,女性(7歲以上女孩)須使用頭巾遮蓋頭髮,沒照做的女性會被國家視為罪犯,予以逮捕。2017年1月,19歲的伊朗西洋棋選手朵莎(Dorsa Derakhshani),因拒絕官方要求戴頭巾出賽而遭禁賽,突顯社會對女性壓迫的謬誤。後來,朵莎在美國西洋棋聯盟的協助下移居美國,未來她將代表美國,而不再代表伊朗出賽。拒絕,是需要勇氣與代價的!

默想:

面對性別歧視或被壓迫的處境,我是否會勇敢出聲?

祈禱:

賦予生命尊貴、意義與無比價值的創造主上帝,祈求祢轉化我被世界眼光所定義的價值,不輕看、不踐踏、不扭曲按著祢形像所造的所有生命個體,幫助我勇敢面對被刻意矮化與扭曲的形象,恢復原有的榮美與尊嚴。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禱讀聖經2021年7月1日(週四)斯1:1-12

頌讀(大聲讀聖經):斯1:1-12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知道,在亞哈隨魯王的時代發生一件怪事,什麼怪事呢?就是國王的妻子皇后「瓦實提」被罷黜。皇后被罷黜的原因,是因為皇后不聽王的指令「頭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民族和官員看她的美貌。王后瓦實提卻不肯遵太監所傳的王命而來,所以王非常憤怒,心如火燒。(斯1:11-12)」。亞哈隨魯王為何與瓦實提王后有這麼大的衝突呢?一般國王都是很尊重王后,王后也非常順從國王的意見;然他們之間發生這樣大的衝突,顯然有一些不尋常的事,在其中攪動所造成;沒錯;這事件對亞哈隨魯王而言,他希望在眾首領前展示王后的美麗,炫耀自己這麼幸運娶到這麼漂亮的王后。而這事件對瓦實提王后而言,她認為王不尊重當時宮廷中的傳統文化,當時法律是禁止外人直視王室女子的臉面,尤其是一國的王后更要嚴謹;但王此時為了要炫耀自己的本事,請王后在這些軍事將領前展示她美麗的臉蛋及身材,確實有失王后的身分,及侮辱她在王室裡的尊嚴。國王與王后二人因各自不同觀點,彼此就僵在那裡,讓軍事將領看笑話。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我們看到亞哈隨魯王與瓦實提王后二人的衝突導火線,就是因各持己見,誰也不讓誰;或許表面上看起來亞哈隨魯王略勝一籌,王后當時敵不過王的權勢,被罷黜了,但事後證明這場戲碼,其實是有另一個原因要發生,原來神在背後導演這齣戲。祈求主幫助我們信主的兒女,不能看眼前所發生的事,就斷定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不明主的心意為何?所以我們要學習耐心等主顯明其旨意。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亞哈隨魯王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隨著自己的性情善變做事,這樣人的行為往往會亂子;我們這些屬神的兒女作主工,千萬不能按著自己喜好或炫耀做事,而需按著聖經教導去做事,才會保平安。


靈修教材: 以斯帖記-禱讀聖經
禱讀聖經2021年7月2日(週五)斯1:13-22, 2:1-4

頌讀(大聲讀聖經):斯1:13-22, 2:1-4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按照王常規,遇到重大的事件王都會徵詢「知例明法」的人,看看他們的意見如何?提供王參考。在亞哈隨魯王身旁,這樣資政大臣共有七位。王詢問這七位大臣說:「王后瓦實提不遵太監所傳的王命,照例應當怎樣辦理呢?」,其中有一個大臣名叫「米母干」回答王:「斯1:16-18因為王后這事必傳到眾婦人的耳中,說亞哈隨魯王吩咐王后瓦實提到王面前,她卻不來。她們就藐視自己的丈夫。…不准瓦實提再到王面前,將她王后的位分賜給比她還好的人。」。王一聽有道理,便下旨要求全國「所有的婦人,無論丈夫貴賤都必尊敬他。」。這事件經過一段時間後,亞哈隨魯王忿怒慢慢止息,此時王又開始想念瓦實提和她所行的事,並想可以怎樣讓她恢復王后位分;然身旁的侍臣知道王的心意後,趕緊轉移王這樣念頭,幫王另找美貌女子代替瓦實提的位置。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我們看到王與侍臣的心是敗壞的,亞哈隨魯王罷黜瓦實提的位份後,亞哈隨魯王隨即遠征希臘,但成果不佳大敗而歸,鬱鬱寡歡,寄情於後宮;此時王又想再去找瓦實提重溫舊好,恢復其王后身份;但王身旁的大臣看到這事,這還了得,若瓦實提重回王后的身份,那將她一軍的這票人就沒戲唱了,非得下台一鞠躬;基於此,這些大臣趕緊幫王出點子找新王后,免得自己丟官。從這裡看到人心的險惡。祈求主幫助我們做人處事,不要太有心機,因人算不如神算。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人若太有心機,以為做壞事沒人知道,這樣的念頭必須要從我們生命中求主拿走,否則主耶穌不可能幫助我們。


靈修教材: 以斯帖記-禱讀聖經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6/11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6-11-1-1-12-1bcf3f7199534928b9b65e10c86f5a34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VChPb5J7Q

二、閱讀經文
以斯帖記1:1~12
1:1 亞哈隨魯作王,從印度直到古實,統管一百二十七省。
1:2 亞哈隨魯王在書珊城的宮登基;
1:3 在位第三年,為他一切首領臣僕設擺筵席,有波斯和米底亞的權貴,就是各省的貴冑與首領,在他面前。
1:4 他把他榮耀之國的豐富和他美好威嚴的尊貴給他們看了許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
1:5 這日子滿了,又為所有住書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園的院子裡設擺筵席七日。
1:6 有白色、綠色、藍色的帳子,用細麻繩、紫色繩從銀環內繫在白玉石柱上;有金銀的床榻擺在紅、白、黃、黑玉石的鋪石地上。
1:7 用金器皿賜酒,器皿各有不同。御酒甚多,足顯王的厚意。
1:8 喝酒有例,不准勉強人,因王吩咐宮裡的一切臣宰,讓人各隨己意。
1:9 王后瓦實提在亞哈隨魯王的宮內也為婦女設擺筵席。
1:10 第七日,亞哈隨魯王飲酒,心中快樂,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個太監米戶幔、比斯他、哈波拿、比革他、亞拔他、西達、甲迦,
1:11 請王后瓦實提頭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為她容貌甚美。
1:12 王后瓦實提卻不肯遵太監所傳的王命而來,所以王甚發怒,心如火燒。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聖經中如何描述波斯王宮的華麗和宴會的豪華程度?(6~7節)信主的人應該如何看待世上的榮華和權力?
2. 王因飲酒而心中快樂時,吩咐侍立他的太監去做什麼事?當別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我應如何應對?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帖1:1 亞哈隨魯作王,從印度直到古實,統管一百二十七省。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cjjHYZ9KGQ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約書亞記9~10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6-11-9-10-8a3bb238087546c1a02efdc033646927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6/12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6-11-1-1-12-1bcf3f7199534928b9b65e10c86f5a34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32XOGh27g

二、閱讀經文
以斯帖記1:13~22
1:13 那時,在王左右常見王面、國中坐高位的,有波斯和米底亞的七個大臣,就是甲示拿、示達、押瑪他、他施斯、米力、瑪西拿、米母干,都是達時務的明哲人。按王的常規,辦事必先詢問知例明法的人。王問他們說:
1:14 【併於上節】
1:15 「王后瓦實提不遵太監所傳的王命,照例應當怎樣辦理呢?」
1:16 米母干在王和眾首領面前回答說:「王后瓦實提這事,不但得罪王,並且有害於王各省的臣民;
1:17 因為王后這事必傳到眾婦人的耳中,說:『亞哈隨魯王吩咐王后瓦實提到王面前,她卻不來』,她們就藐視自己的丈夫。
1:18 今日波斯和米底亞的眾夫人聽見王后這事,必向王的大臣照樣行;從此必大開藐視和忿怒之端。
1:19 王若以為美,就降旨寫在波斯和米底亞人的例中,永不更改,不准瓦實提再到王面前,將她王后的位分賜給比她還好的人。
1:20 所降的旨意傳遍通國(國度本來廣大),所有的婦人,無論丈夫貴賤都必尊敬他。」
1:21 王和眾首領都以米母干的話為美,王就照這話去行,
1:22 發詔書,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通知各省,使為丈夫的在家中作主,各說本地的方言。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對於王后瓦實提的行為,米母干提出了什麼建議?過度放大對某種情況或事情的評論時,會造成什麼後果?
2. 瓦實提被廢的事件透露出波斯王宮什麼樣的真實景況?我從亞哈隨魯王的言行中吸取了什麼教訓?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帖1:19 王若以為美,就降旨寫在波斯和米底亞人的例中,永不更改,不准瓦實提再到王面前,將她王后的位分賜給比她還好的人。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roVwh9Yb0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約書亞記11~13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6-12-11-13-2006ba92d2f54080a7aa175c5fce2864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2023-02/23_瓦實提被廢

【以斯帖記 第1章】
|瓦實提被廢|

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記載的是從被擄之地歸回的事蹟,而以斯帖記記載的卻是沒有歸回的一個女子的故事。所以,整卷書所記載的都是發生在外邦的故事。以斯帖記的故事發生在西元前483年。雖然當時的王准許被擄的猶大人返回耶路撒冷,但是在波斯境内的猶大人享有很大的自由。不少人或因為自己在那裡建立事業,生活安逸,或擔心回國的旅程艱辛,而選擇仍住在外邦。主角以斯帖的父母應該沒有選擇返回耶路撒冷的一群人。所以,以斯帖記的故事就是發生在外邦,第一章講到王后瓦實提被廢。

一、被廢之前
在一開頭就提到亞哈隨魯作王,是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的王。他大擺筵席,想藉此讓所有人都更加敬畏王和順服王(1-3節)。第4-5節記載,他把他榮耀之國的豐富和他美好威嚴的尊貴給他們看了許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筵席持續半年之久。之後,又為人民設擺筵席七日,甚至用金器皿賜酒,喝酒有例,不准勉強人,讓人各隨己意(5-8節)。弟兄姐妹!我們需要常常反思:我有沒有像亞哈隨魯作王那樣喜歡炫耀?

二、被廢之時
也許因為王太過高興,又在宮內再設擺筵席七日。在暢飲七日之後,王下令請王后瓦實提頭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為她容貌甚美(11節)。豈知王后瓦實提不甘被當作大王展現權柄和榮耀之工具。王鄭重其事地差派七個太監去迎接,然而王后公然抗命。所以王甚發怒,心如火燒(12節)。

三、被廢之後
雖然王甚發怒,心如火燒。但是他還知道要問一問他的大臣,就是他的謀士們。他說:「王后瓦實提不遵太監所傳的王命,照例應當怎樣辦理呢?」(15節)。當時眾大臣中有一位米母幹出來說話。從米母幹所回答王的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瓦實提有三種罪過:一是不遵王法,得罪君王;二是不服命令,藐視丈夫;三是上行下效,害國害民。米母幹隨後又提出處理的辦法,就是「不准瓦實提再到王面前」。

王被酒沖昏了頭腦,失去理智,一時衝動作出荒謬的決定。弟兄姐妹,我們切記,在頭腦不清時所作的決定是不明智的,因此,不要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乃要三思而後行。

◆回應:
主啊!我從這個歷史事件中學到了,地上的人都應該順服地上的王。我們是天國的子民,更要順服祢。因為祢是萬王之王。求祢讓我真知道,不聽從祢,不榮耀祢的結果是多麼的可怕。

◆金句:
所降的旨意傳遍通國(國度本來廣大),所有的婦人,無論丈夫貴賤都必尊敬他。(以斯帖記 1:20)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控制情緒,慢慢動怒

2023/06/02

今日主題:控制情緒,慢慢動怒
決心應用:我何時曾因為情緒激動而犯下錯誤?為了在情緒波動時,能夠控制自己的心,不致陷入罪中,我決定要怎麼做?

以斯帖記1:9-22

亞哈隨魯王就在第七日的宴會中,飲酒、心中快樂,就派人「請王后瓦實提頭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為她容貌甚美。」(v.11) 無奈瓦實提不聽從王命,使得亞哈隨魯王「…甚發怒,心如火燒。」(v.12) 王后不遵命和王發烈怒,兩者都因自尊心受傷害;世上許多衝突爭端都因自尊心而起,人們只記得對方傷害了自己,卻不曾想到自己傷害了別人。

「…按王的常規,辦事必先詢問知例明法的人」(v.14) 意指王在決斷之前,必先向左右認識法律、能作分析判斷的人,詢問他們的看法。米母干為了討王的歡心,向王提議降旨廢除瓦實提王后的位份。王早就有命「喝酒有例,不准勉強人…」(v.8),而自己有錯在先,為了使自己的行為合理化,竟然接受米母干的建議去做。自己有錯,卻要歸罪給別人,這是天然的人常見的毛病。

看到亞哈隨魯王同意米母干的話,不假思索地照做,讓我想到,一個人做事應考慮到個人場合或公眾場合;影響個人事小,影響眾人事大。 一件事情,可能會被有心人無限誇大,結局大不相同。亞哈隨魯王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又聽信讒言、意氣用事,也會造成全國上下有樣學樣,把錯的當成是對的。值得你我深思!

>>>>>控制自己容易波動的情緒,持守基督徒的聖潔品格。


靈修教材: 2023年每日活水(6月份)
不戀慕轉瞬即逝的事物

2023/06/01

今日主題:不戀慕轉瞬即逝的事物
決心應用:我物質方面正經受怎樣的誘惑?為了不被轉瞬即逝的事物奪走我的心,我決定要怎麼做?

以斯帖記1:1-8

聖經有兩卷書是以女人的名字命名的,一是路得記,一是以斯帖記。其中,以斯帖記並沒有提到耶和華或神的字眼,因此,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以斯帖記會出現在聖經中。從此書中,我們可以清楚明白神的工作及祂的介入卻是顯而易見的。

以斯帖記發生在波斯帝國的亞哈隨魯王時期,他統治的範圍乃是從印度到古實統治一百二十七省,即現今的巴基斯坦到衣索匹亞。就在他「在位第三年,為他一切藐領臣僕設擺筵席…」(v.3)。對象包含了各地各族的權貴、領首、猶長、官員,為了展現自己的權勢,在富麗堂皇的宴會場所,開懷暢飲。他把他榮耀之國的豐富和他美好威嚴的尊貴給他們看了許多日,高達180天之後。「這日子滿了,又為所有住書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園的院子裡設擺筵席七日。」(v.5)

當人對這些事物迷戀時,就會放縱私慾,不受任何的約束,就會我行我素,對權力的濫用。然而,神的百姓不可如此,眼目必須專注在永恆的事物上,而非轉瞬即逝的事物上。

>>>>>仰望那存到永恆的事物,不戀慕轉瞬即逝的事物。


靈修教材: 2023年每日活水(6月份)
8/4 讀經進度

1. 以斯帖記 1-2
2. 哥林多前書 4
3. 詩篇 86:8-13
4. 箴言 20:20-21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以斯帖記 1:1-2:23

敬拜詩歌:我的救贖者活著 (讚美之泉 (0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K2-oxVq5o

一、安靜: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祂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
二、讀經:以斯帖記 1:1-2:23
1. 重點說明:
以斯帖記屬被擄時期之作,發生在猶太人第一次歸回之後,波斯亞哈隨魯王統治期間。亞哈隨魯王炫耀國威,除了讓人見識他珍貴的陳飾和收藏外,還大擺筵席宴請眾人。這場筵席看見神恩典的預備,因為王后瓦實提違背命令遭到罷黜。讓以斯帖有機會被召入宮,神也一步步帶領,讓以斯帖特別得到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的恩待,後宮女院接觸到她的人都喜悅,最後得到國王寵愛,並冊封為后。
2. 鑰節:末底改叔叔亞比孩的女兒,就是末底改收為自己女兒的以斯帖,按次序當進去見王的時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所派定給他的,他別無所求。凡看見以斯帖的都喜悅他。(斯2:15)
三、默想:
■以斯帖有哪些美好的德性?瓦實提王后和以斯帖在處理事情上有什麼不同?(1:15、2:10、2:20)
■以斯帖入宮後得到哪些人的喜悅?(2:15、2:17)
■ 以 斯 帖 美 好 的 德 性, 為 她 的 人 生 開 展 了 什 麼 樣 的 結 果?(2:17b、2:18)我有什麼可以學習的地方?
四、禱告:親愛的主,感謝祢在我生命中的引領,也求主幫助我像以斯帖一樣,心存謙卑,信靠順服祢的帶領。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以斯帖記 1-2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花時間親近上帝

閱讀: 路加福音5章12-1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斯帖記1-2章;使徒行傳5章1-21節

耶穌卻常常退到曠野去禱告。—路加福音5章16節,新普及譯本
在諾曼·麥克林(Norman Maclean)的經典小說《大河戀》中,描述了生長在蒙大拿州西部的一對兄弟和父親之間的溫馨故事。諾曼的父親是長老教會的牧師,諾曼和弟弟保羅每個星期日上午都會去教會聽父親講道,而他們的父親在晚上還有證道服事。在兩堂聚會的空檔,兄弟倆會和父親到小溪山林間散步,父親也能藉此暫離工作並放鬆心情。父親這樣的特意安排是要退到大自然當中,恢復精神和體力,為晚上的服事作充分的準備。

福音書有多處記載耶穌在城鎮、在山上教導眾人,並使那些被帶到祂面前的病人得到醫治。耶穌與眾人的互動都是忠於人子的使命「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章10節)。然而,路加福音也提到耶穌「常常退到曠野」(5章16節,新普及譯本),祂在那裡花時間與天父交流,在禱告中重新得力,好再次回到崗位執行祂的使命。

當我們竭盡心力為主作工,應當謹記耶穌常常退到安靜之處。如果對耶穌而言,與上帝獨處至關重要,對我們來說豈不更加重要?願我們每天都能規律地花時間親近天父,從祂那裡得著充沛的力量,繼續服事主。

「曠野」令你聯想到什麼樣的地方?
你會在什麼時間和地點單單來親近天父?
天父,感謝祢提醒我需要花時間與祢獨處,
我需要祢的恩典和力量,
使我那常感疲憊的心靈得著更新。
作者: 博約翰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由於耶穌深孚眾望,所以祂常常特意退到「曠野」去禱告(路加福音5章16節)。也許正因如此,耶穌不希望這個得醫治的痲瘋病人把這事告訴任何人(14節),「但耶穌的名聲越發傳揚出去,有極多的人聚集來聽道,也指望醫治他們的病」(15節)。

我們在路加福音中清楚看到,耶穌看重親近天父的時間。祂在重大事件發生之前總是先禱告,包括揀選12使徒時(6章12-16節);預言自己的死之前(9章18節);在山上變像時摩西和以利亞顯現並談論祂的離世(28-31節);在祂教導門徒如何禱告之前(11章1節);在祂被捕之前(22章41節);被釘十字架時(23章34節);在祂斷氣之前(46節)。

施竹俐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2021年7月1日(週四) 以斯帖記1章1-12節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yk1xBkP3lAc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nn-tNgJ8jyk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日研經釋義 <以斯帖記1:1-12>
以斯帖記的開頭,就描述亞哈隨魯王的登基及國勢的強大,「亞哈隨魯作王,從印度直到古實,統管一百二十七省。」(1:1)國位穩固後,「在位第三年,為他一切首領臣僕設擺筵席,有波斯和米底亞的權貴,就是各省的貴冑與首領,在他面前。他把他榮耀之國的豐富和他美好威嚴的尊貴給他們看了許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1:3-4)「米底亞」就是 「瑪代」。之後,還為書珊城的人民設擺筵席七日(1:5)到了「第七日,亞哈隨魯王飲酒,心中快樂,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個太監…請王后瓦實提…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1:10-11)不料,王后竟違命不從,使「王甚發怒,心如火燒」!(1:12)最後,廢了她王后的位分。
她為何拒絕?是因她忙於她辦的筵席(1:9)?她又為何敢抗命呢?據《信望愛》網站提供的資料:「她是奧塔尼斯(Otanes)的女兒。奧塔尼斯曾經是幫助大利烏王(即亞哈隨魯的父王)取得王位的功臣。這個王后是個很強勢的王后,曾經跟隨國王四處去打仗。」她是否過度膨脹自己?以為她父親和自己有功於亞哈隨魯穩固國位,諒他不敢怎樣?!就忘了男人看重的面子與尊嚴?若是,這帶給我們婚姻關係和團隊事奉哪些警惕呢?今天請為自己學習順服代禱。


靈修教材: 每日研經釋義
2021年7月2日(週五) 以斯帖記1章13-22節;2章1-4節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5QmE9psO71g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HyZKJlW1ICA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日研經釋義 <以斯帖記1:13-22;2:1-4>
筵席結束後,「王就諮詢通達時務的哲士;因為當時按照王的常規,王要處理一事,必先問問面前所有精通法令和審斷的朝臣。那時在王身邊的有甲示拿、示達、押瑪他、他施斯、米力、瑪西拿、米母干等七位波斯、瑪代的大臣;他們都是常見王面,在國中居首位的。」(1:13-14,新譯本)最後,米母干的意見被採納,廢了瓦實提王后的位分,不准她再到王面前,把這位分賜給比她還好的人。
這裏讓我們看到任何一個領導者,都不能「一言堂」地獨斷獨行,他身邊必須有「智囊團」,就如箴言所說的:「無智謀,民就敗落;謀士多,人便安居。」(箴11:14)、「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箴15:22)我多年在客神的服事,也在學習避免「一言堂」的領導模式。遷校龍潭後,同工增多,除了每月一次的院務會議,討論執行面的問題外,也在主任級以上的同工中定期舉行「決策會議」,希望「謀士眾多,所謀乃成」!
今天請為所屬教會和機構代禱,求主興起滿有屬天智慧又通達時務的人。


靈修教材: 每日研經釋義
20230602 活水时光

分享者:张俊贤教师
日期:02.06.2023 (星期五)
经文:以斯帖记 1 :9 - 22
链接:https://youtu.be/gDEC4z4Bd2s


靈修教材: 活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