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以斯帖記 1 : 1-22

亞哈隨魯作王,從印度直到古實,統管一百二十七省。

2023-02/23_瓦實提被廢

【以斯帖記 第1章】
|瓦實提被廢|

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記載的是從被擄之地歸回的事蹟,而以斯帖記記載的卻是沒有歸回的一個女子的故事。所以,整卷書所記載的都是發生在外邦的故事。以斯帖記的故事發生在西元前483年。雖然當時的王准許被擄的猶大人返回耶路撒冷,但是在波斯境内的猶大人享有很大的自由。不少人或因為自己在那裡建立事業,生活安逸,或擔心回國的旅程艱辛,而選擇仍住在外邦。主角以斯帖的父母應該沒有選擇返回耶路撒冷的一群人。所以,以斯帖記的故事就是發生在外邦,第一章講到王后瓦實提被廢。

一、被廢之前
在一開頭就提到亞哈隨魯作王,是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的王。他大擺筵席,想藉此讓所有人都更加敬畏王和順服王(1-3節)。第4-5節記載,他把他榮耀之國的豐富和他美好威嚴的尊貴給他們看了許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筵席持續半年之久。之後,又為人民設擺筵席七日,甚至用金器皿賜酒,喝酒有例,不准勉強人,讓人各隨己意(5-8節)。弟兄姐妹!我們需要常常反思:我有沒有像亞哈隨魯作王那樣喜歡炫耀?

二、被廢之時
也許因為王太過高興,又在宮內再設擺筵席七日。在暢飲七日之後,王下令請王后瓦實提頭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為她容貌甚美(11節)。豈知王后瓦實提不甘被當作大王展現權柄和榮耀之工具。王鄭重其事地差派七個太監去迎接,然而王后公然抗命。所以王甚發怒,心如火燒(12節)。

三、被廢之後
雖然王甚發怒,心如火燒。但是他還知道要問一問他的大臣,就是他的謀士們。他說:「王后瓦實提不遵太監所傳的王命,照例應當怎樣辦理呢?」(15節)。當時眾大臣中有一位米母幹出來說話。從米母幹所回答王的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瓦實提有三種罪過:一是不遵王法,得罪君王;二是不服命令,藐視丈夫;三是上行下效,害國害民。米母幹隨後又提出處理的辦法,就是「不准瓦實提再到王面前」。

王被酒沖昏了頭腦,失去理智,一時衝動作出荒謬的決定。弟兄姐妹,我們切記,在頭腦不清時所作的決定是不明智的,因此,不要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乃要三思而後行。

◆回應:
主啊!我從這個歷史事件中學到了,地上的人都應該順服地上的王。我們是天國的子民,更要順服祢。因為祢是萬王之王。求祢讓我真知道,不聽從祢,不榮耀祢的結果是多麼的可怕。

◆金句:
所降的旨意傳遍通國(國度本來廣大),所有的婦人,無論丈夫貴賤都必尊敬他。(以斯帖記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