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7
【24/7禱告城牆烽火台】
【國家共同代禱事項】
1.為教會:復興禱告的火
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6:3-4)
初代教會懂得分工,有批人被選出來管理飯食,好讓使徒們可以專心祈禱、傳道。然而這批執事不單會做事,更是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滿、勇於在逼迫中為主作見證的人。我們為台灣教會禱告,求更新的靈進入各堂會的長執團隊,汰舊換新,去蕪存菁,建立合用的器皿,好讓復興禱告的火能持續燃燒。
2.為萬民:縣市歸主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台東縣為台灣面積第三大縣,僅次於花蓮縣、南投縣。總人口約22萬人,是臺灣本島人口唯一不到25萬人的縣份,但基督徒多,是基督徒比例最高的縣份。求主聖靈降臨在台東的基督徒身上,以至於每位基督徒都得著為主作見證的能力,不斷地在家庭、社區、職場、城市各地作美好的見證,帶領大批人歸向基督。
3.為政府和首長
內政部為全國內政和民政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業務範圍廣及人口、戶政、地政、地制、役政、警政、移民、宗教、殯葬、禮俗祭儀、人民團體、災害防救、國家公園、國土規劃等,員額超過兩萬人,有「天下第一部」之稱。我們祝福現任部長徐國勇及次長花敬群、陳宗彥、邱昌嶽,懂得知人善任,領導有方,能夠擬訂正確的政策,使人民安居樂業。求主特別保守全國警力充沛,能有效打擊犯罪,圍護社會安寧。
4.為兩岸四地
願神興起,使他的仇敵四散,叫那恨他的人從他面前逃跑。他們被驅逐,如煙被風吹散;惡人見神之面而消滅,如蠟被火鎔化。惟有義人必然歡喜,在神面前高興快樂。(詩68:1-3)
我們繼續用經文為兩岸四地禱告,願神在台灣、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興起,使想要發動戰爭、毀壞和平、殺害生命的仇敵四散。我們奉主名宣告,神的榮耀彰顯在兩岸四地,一切仇敵都要被驅逐、如煙被風吹散,邪惡勢力都要消滅,如蠟被火鎔化。但因信稱義的人必然歡喜,高興快樂!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城市進入命定:城市24/7禱告城牆
在書珊城皇宮中的尼希米因得知耶路撒冷城牆被仇敵拆毀,猶太人蒙受凌辱,就放下皇宮酒政的安舒生活回到耶路撒冷,呼召猶太人起來建造城牆。求主聖靈在台灣全地的教會中除去蒙蔽,使教會牧者及弟兄姐妹看見我們的真實光景—因為沒有禱告城牆的保護,所以仇敵肆虐,個人、家庭、教會、城市、國家陷在艱難的處境裡;也看見神要建造禱告城牆的永恆心意和作為。求主激動我們的心,台灣各城市都起來建造24/7禱告城牆!
2.為台北的重大建設:東區門戶計畫區
東區門戶計畫區是位於台北市南港區的大規模都市更新區域,總面積440公頃,從2015年開始進行開發。以八大構想為主軸,改善地區整體生活環境,吸引青年定居,以大眾運輸導向的都市發展模式,要建立2050年台北市新東區願景藍圖。我們特別為東區門戶計畫中的重大產業禱告,如潤泰南港車站大樓、南港軟體園區、南港轉運站西站、南港轉運站、南港瓶蓋工廠、北部音樂流行中心(已啟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等,求主斷開這些建設跟黑暗權勢的連結,引導並保護這些重大產業都能被神國使用。
3.為12行政區的突破:中正區
中正區是中華民國的政權中心,因此黑暗祭壇在這裡也特別活躍,為要左右政權的走向,特別是同性戀的組織和活動,包括每年同性戀大遊行、亞洲最大的同性戀酒吧、同性戀者群聚的發源地、同性戀商圈等等。我們為此向神悔改,求主寶血潔淨,斷開中正區跟同性戀之靈的連結。也求主在中正區教會興起強而有力的聖潔祭壇,藉持續不間斷的禱告突破黑暗壓制,帶下新的屬靈氛圍。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 為列國進入命定:巴哈馬
巴哈馬位於大西洋西側廬卡雅群島,是由700座島嶼和珊瑚礁組成的島國,1937年自英國獨立,總人口約38萬人(2018年),多為歐洲人與非洲人的混血後裔,主要宗教為基督教。巴哈馬是加勒比地區最富裕的國家,旅遊業和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我們求主聖靈大大澆灌,甦醒人心,引導在巴哈馬中的基督徒悔改,轉離今世風俗,活出聖潔的新生命,進而轉化巴哈馬成為富而有義的國家。
2.守望國際局勢
美國已經出現新冠病毒的本土變種病毒,讓秋冬擴散速度高達春夏的兩倍,美國的疫情已失控,不僅超過兩千萬人確診,四十萬人死亡,每日新增病例甚至高達30萬人。我們求主憐憫,伸手醫治病人,止息瘟疫。也求主在震動引導普世教會甦醒,轉離惡行,活出分別為聖的生命,抓緊機會傳揚福音。
心得:
一、「那些日子,門徒增多,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日常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
這裡讓我們看見了二個狀況:教會成員來自於不同背景,以及我們是否有看顧不同人的需要。
使徒行傳剛開始成立教會的時候,相比於現在的環境單純許多,大家凡物公用,有多的拿出來幫助缺乏的。但是隨著時間一久,環境與成員相對複雜了之後,大家就漸漸開始區分你我,甚至可能演變成分門結黨。我們現在的環境不正也是如此嗎?大家越來越以自己為中心,喜惡與好惡佔據了我們的思緒,使我們忘記了彼此相愛與包容。求神幫助我們,以基督的心為心,讓我們能學習接納彼此的差異,並且有靈敏的心思及憐憫的心腸覺察他人的需要,樂於付出關懷,在主裡真正成為一家人。
二、「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增加得很多。」乃因全會眾互為肢體,一同在教會的各樣事工上分門別類的各司其職。教會的事工無論大小、無論人前或人後,就如耶穌所說:這些事做在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祂身上。雖然我們教會現在的人手有限,但我相信,當我們願意為神擺上的時候,祂將使我們經歷五餅二魚的神蹟,我們也將像那位拿出自己僅有的那個孩子一樣,被神使用、被神記念。
禱告: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藉著初代教會的情況,提醒我們莫忘起初的愛心。求祢煉淨我們的心,使我們放下那軟弱卻又時常自高的自己,讓我們不忘記一切的恩典是從祢而來,使我們願意給予,讓我們享受在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喜樂中,活出基督的愛。禱告奉靠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心得:
在這一段經文中,我看到兩造極為不同的人,一邊是滿有智慧和能力、在民間行神蹟和大奇事、以智慧和聖靈說話、面貌如同天使的司提反。另一邊則是因無法辯倒司提反,就收買人作假見證,又煽動百姓及宗教領袖陷害他的一群惡人。司提反形單影隻,惡人卻成群結黨來勢洶洶。這個畫面令我想起主耶穌,祂也是在一群作惡的人手下無辜受苦。耶穌曾教導門徒說:學生不能高過老師,學生所遭遇的與老師一樣,也就夠了。耶穌也說:人若因我辱罵你們,迫害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 ,你們就有福了!如今,司提反的遭遇正應驗了耶穌的預言。雖然眾人設計迫害他,他卻是站在主耶穌的那一邊,是神喜悅、祝福的。同時,我也留意到,與神同行的人,不一定能免除從人來的災禍。但若有從神來的聖靈、智慧,和能力,我們就能夠從容面對,並且得以完成神所賦予的使命。
禱告:
主啊,祢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但祢卻保證我們有聖靈的同在。司提反的能力和恩賜是我所羨慕的;但祢也要我們明白,事奉神的人必定會遭遇惡人苦待。雖然如此,我仍然要認定祢、走跟隨主的道路。求主的聖靈常常充滿我,使我也能夠反映出屬神的馨香榮美,為主勇敢,直到我得著從主來的獎賞。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20211031主日信息 講題:腓利的故事與啟示 講員:于厚恩牧師
金句: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4:2)
聖經中只有1個人被稱為是傳福音的腓利(楷模)Philip the evangelist:
耶穌不是有12個使徒嗎?在使徒行傳有這麼多,在那個世代為主作見證,但只有一個人被稱為『傳福音的』『the evangelist』這是很棒的一個字。
徒21:8第二天,我們離開那裡,來到凱撒利亞,就進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裡,和他同住;他是那七個執事裡的一個。εἰς τὸν οἶκον Φιλίππου τοῦ εὐαγγελιστοῦ
路加不只是位神學家、歷史學家,他也是位很優秀的醫生,他寫了兩卷書,路加福音及使徒行傳,他也是位很好的文學家,他如何去選才一個人物。在使徒行傳我們會說上半部叫做以彼得為主的人物,之後是以保羅為主的人物,其實還有位叫腓利,是路加特別選才出來的。
腓利第1次是出現在一場抱怨場合中。
徒6:1《新譯本》門徒不斷增加的時候,講希臘話的猶太人,埋怨本地的希伯來人,因為在日常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
教會一直是看重弟兄姊妹的需要,當我拿到思恩堂的週報看到代禱的事項,我看見教會表面好像是個教堂,但裡面是對弟兄姊妹在各樣的難處,無論是工作的難處,包括出國的、適應的,很多病痛的,我們如何為他們禱告及守望?在第一世紀的教會非常關心寡婦,在那個時代不論男女或地位上的差異,如果是寡婦的話沒有兒子,那更是要如何活著?可是經文告訴我們有兩種寡婦,一個是講希臘話,另一個講希伯來話;一種是住在本地的,另一種可能是受到外面的回來的,因為在羅馬帝國時代的官方語言是拉丁語,因為他們基層是受到過去希臘文化的影響,他們都講希臘語,好像我們基層有的時候會講台語,甚至會講菜市場台語,這很不一致,受到了供給上不公平的對待。徒6:3《呂振中譯本》翻譯成「鑑擇」,於是教會特別評鑑、選擇,有一些標準,有好名譽的七個人,充滿著聖靈和智慧的,我們就委派他們來管理這事務。如何能鑑擇?這不是按照我們的常理,而是充滿聖靈及智慧的,把聖靈和智慧放在一起,在舊約時代,智慧和聖靈就很有關係。
列王紀上三章:上半求智慧,下半以智慧斷案。
所羅門原本就很聰明,但他仍跟神求智慧,在舊約時代稱聖靈也作智慧的靈,所羅門跟神求智慧,在王上3章告訴我們神非常高興,而我們都什麼時候求智慧?考試的時候?可是在聖經說這種不是智慧,所羅門本來就很聰明,當他求得智慧,將智慧給他,聖靈澆灌在他身上後的第一件事情就幫兩位母親排憂解難,看到一個智慧的展現是他可以以智慧斷案、被聖靈所引導,能夠幫別人排憂解難,而不是自己考試得第一。智慧從以前就有十字架的記號在上面,能夠幫別人排憂解難,所以當教會發生不公平的狀況時,當時教會的領袖說我們要選滿有聖靈和智慧的人出來幫忙解決,所謂的滿有聖靈和智慧是聖靈在他們裡面,他們的生命是受聖靈的引導有智慧作良好的判斷替他人排憂解難。生活中有沒有弟兄姊妹不是只有自己的難處而是看見別人的難處,不是在幫別人打結,而是幫對方解開。徒6:5《新譯本》這個意見全會眾都很滿意,於是選出司提反,他是一位滿有信心和聖靈的人,還有腓利、伯羅哥羅、尼加挪、提門、巴米拿,以及歸信猶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猶太人慣例在處理特殊事物時會組成7人委員會,這是耶路撒冷教會第一屆管理飯食委員會的7位委員,而且學者們告訴我們說,這7個名字都是希臘名字,他們可能是說希臘話猶太人的領袖,甚至很可能這7個人是從教會說希臘語會眾中選出來的,起初提出不滿的,就是他們!腓利也是其中一個,其實腓利有顆細膩的心,對信仰群體中有關、對弱勢照顧不周、資源分配不公等問題,有所關注,並願意發聲。腓利等7人有其優勢(希臘語群體的領袖)也樂於承擔解決,希臘語弱勢寡婦,被待不公與不周的問題。
第一點:不只是看到教會的突出,也要能看到教會的疏忽。
我們很容易看到有很好的表現,但還有哪些是缺失之處、疏忽的地方是我們可以改進的。當我們在做評估時會作SWOT,腓利也是一樣有看到教會的缺乏之處,但不要只看到教會有缺乏之處。
第二點:不但是能看到疏忽也要願意承擔與付出。
我們都會看到國家、疫苗、社會或教會的疏忽,可是你是否願意在那疏忽的點上承擔與付出?
腓利的、傳福音,不是只有口頭上的,而是在生活中呈現福音出來,耶穌基督也不是出一張嘴,而在行動上甘願犧牲為你我死在十字架上,這七位執事都很優秀,他們滿有聖靈和智慧,判斷都很精準,而且是為了別人的利益作出正確的抉擇,但並不代表這樣的人敬畏神,甚至人也很喜歡。徒8:1《新譯本》司提反被害,掃羅也欣然同意。從那天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受迫害;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局部,神看得是全部,因為神要使徒們把福音傳去,但他們局限在耶路撒冷,神也借力、使力,使萬事互相效力,除了使徒以外,所有的人都分散到猶太和撒瑪利亞各地。
徒8:3-5《新譯本》腓利算是一個人物,他也必須要趕快離開,他跑去撒瑪利亞城。前面說所有人都分散到猶太和撒瑪利亞各地,而腓力去撒瑪利亞。這些基督的跟隨者就分散在猶太和撒馬利亞各處,腓利遇到逼迫為何跑最遠?1.他善管理,知道要跑遠一點比較安全?2.最危險的地方(撒瑪利亞不接待猶太人)才是最安全的地方?3.他願意突破成見,因為福音不應有界線!
第三點無論順境或逆境都要讓福音的行動前進。當保羅第一次宣教旅行到加拉太一帶的地方宣教,保羅、巴拿巴、馬可他們到了塞浦路斯(巴拿巴的家鄉),離開這個島後旁非利亞的別加,馬可就因故脫隊,保羅就到了南加拉太一帶的高原去傳福音,遇到很多逼迫,有一種說法是保羅為什麼跑到南加拉太一帶的高地去,因為保羅在旁非利亞的別加得了瘧疾,而馬可也可能是因為這樣的狀況離開,瘧疾需要到高原的地方去養病。加4:13-14《新譯本》13你們知道,我第一次傳福音給你們,是因為身體有病。14雖然我的身體對你們是個試煉,你們卻沒有輕看,也沒有厭棄,反而接納我……。徒8:5-8《新譯本》5腓利下到撒瑪利亞城,宣講基督。6群眾聽了腓利所講的,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就同心聽從了他的話。……8在那城裡,就大有歡樂。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首先把福音傳給外邦人的不是彼得,而是說希臘話的基督徒(腓利)
徒8:26《新譯本》有主的一位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條路在曠野裡。『南』 μεσημβρίαμέσος(中間)+ἡμέρα(日子)=日正當中/午正。那是一個在曠野最不可能有人的時候,可是腓利非常的順服。徒8:27《和合本》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提阿伯〔即古實見以賽亞十八章一節〕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這個外邦人在女王底下做事都要變成太監,他非常值得女王的信任,負責財政,對猶太教非常敬虔的外邦人,從蘇丹到耶路撒冷去。徒8:28-30《新譯本》28他回去的時候,坐在車上讀以賽亞先知的書。29聖靈對腓利說:“你往前去,靠近那車子!”30腓利就跑過去,聽見他讀以賽亞先知的書,就問他:“你所讀的,你明白嗎?”
徒8:31《新譯本》他說:“沒有人指導(ὁδηγήσει:guides)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同他坐在一起。神透過人的指導讓人明白他的話。徒8:35《呂振中譯本》腓利就開口,從這一段經起,將耶穌這福音傳給他。
第四點熟悉聖經並成為他人的guide。
「順從神不順從人」該段經文彼得是在說:宗教領袖不許他傳福音。
徒8:40《新譯本》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各城,傳講福音,直到該(凱)撒利亞。
為何停在該(凱)撒利亞?家鄉?遇見愛情?他在該(凱)撒利亞遇見愛情。
徒21:8-9《新譯本》8第二天我們離開那裡,來到該撒利亞,到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裡,與他住在一起。他是那七位執事中的一位。9他有四個女兒,都是童女,是會說預言的。
1.傳福音成為腓利的綽號
2.腓利都生女兒而且生四個
3.腓利的女兒持守聖潔且這爸應沒有女大當嫁的觀念
4.腓利這位父親的四個女兒都成為了傳道人(A.D.33-56)
第五點你渴望這樣的稱號嗎?傳福音的XXX
使徒行傳除了上半部彼得下半部保羅之外,我們看到路加特別突顯腓利這個人,我相信他也期許、勉勵提阿非羅大人,一生中可以成為傳福音的,不只是口傳,而是生命及生活,滿有聖靈和智慧,跟神求、倚靠神、幫助他人排憂解難,無論順境或逆境都可以讓福音繼續前進。
一、不只是看到教會的突出,也要能看到教會的疏忽
二、不但是能看到疏忽,也要願意承擔與付出
三、無論順境或逆境都要讓福音的行動前進
四、熟悉聖經並成為他人的guide
五、你渴望這樣的稱號嗎?傳福音的XXX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12/19/act-day12
【經文】使徒行傳6章1~15節
我們可以從使徒行傳的一至五章知道耶路撒冷教會的建立。從第六章開始,路加帶我們進一步了解初代教會內部的生活和宣教事工的發展。第二、四章都有提到初代教會的信徒,是天天在一起聚會、凡物公用。而六章1~7節的描述,更讓我們清楚教會不單只是聚集敬拜神的地方,也是一個切實關注弟兄姐妹生活上需要的地方。另外,也讓我們看見教會管理的重要。
當使徒們需要有人起來分擔教會的管理事務,好讓他們專心祈禱傳道時,便開始在教會中尋找可被興起的同工。這些同工需具備的條件是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和有智慧。這些條件與才幹無關,而是關乎生命的品格。初代教會的治理牽涉相當多錢財,許多信徒賣掉自己的家產供給教會使用,在處理龐大的奉獻資金時,需要有誠信可靠的人來管理;除此之外,管理飯食是極為吃力不討好的事,若沒有聖靈充滿的生命和做事的智慧,很容易出現疏漏,或有偏心的問題產生,甚至在與弟兄姊妹的互動上還可能產生誤會和不滿。但,這些品格都是一個人願意順服神時,才開始被建造的。換句話說,司提反是立定心志作主門徒,在這作門徒的過程中,生命被神拆毀、更新,以致成熟長大可以起來擔負治理教會的責任。
然而,一位成熟的門徒,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篇活潑的信息。他的生活也必定能隨時帶下神的大能和同在。就像那些反對司提反的人,雖用盡辦法仍然找不著他的把柄,最後只好收買惡人用假見證陷害他,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逮捕,卻還是無法掩蓋由他內裡生命所散發出來的榮美。
弟兄姊妹,今天我們也選擇作耶穌的門徒。我們的生命是否散發出基督的香氣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們願意像司提反一樣,在日常生活的大大小小事上忠於作主門徒的呼召,神會帶領我們成長並且使我們在祂的國度計劃中有分。
【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
我立定心志作祢的門徒。
求祢的聖靈每時刻幫助我順服祢的指教和模塑。
讓我的生命愈來愈少有自己的想要,
卻愈多有祢的樣式;
使我的生命帶著基督的香氣,
所到之處都是祢榮美的見證。
【禱讀】
使徒行傳6章2~3節
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
「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
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
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
敬拜詩歌:我的一生在祢手中 (生命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9bhn7NrXdQ
一、安靜: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二、讀經:使徒行傳 6:1-15
1. 重點說明:
教會再一次面臨重大的危機。這危機的嚴重性,不僅在於對寡婦的照顧上有忽略的埋怨,更在於它會分散使徒們的注意力,而漸漸模糊他們主要的使命。感謝主,使徒們意識到問題的癥結。於是,有了智慧的處置,建議由眾人中,選出一批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來管理這些行政方面的服事,而使徒們仍以「祈禱傳道為事」(v.4)。於是,在眾人都看為美的情況下,就一起選出教會歷史上第一批「執事」。教會也因著這合神心意的危機處理,更加興旺起來。
2. 鑰節: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 6:3-4)
三、默想:
■教會當時表面所產生的問題是什麼?(v.1)而真正的危機又是什麼?(v.2、v.4)
■使徒們如何處理這次的危機?(v.2-v.4)會眾又是如何主動積極地參與和回應?(v.5)結果對教會產生何種影響?(v.7)
■我是否能明白神給我的主要使命(呼召)是什麼?我是否能單純且專一地在我主要的使命上服事神?通常哪些事務會讓我分心,以致無法專心投入在神給我的使命上?
四、禱告:求主幫助我,專心跟從祢,並使我的眼目,能定睛在祢所指示的道路上,向著標竿前行。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使徒行傳 6 章
使徒行傳6:3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
昨天新禮拜堂建築師的會勘通過,我們即將於本月份搬遷到新堂聚會。搬遷對我們而言是一項挑戰,面對更大的空間,我們如何運用現有的人力最好管理?行政工作如何儘速上手?弟兄姊妹如何被照顧周全?期盼我們能夠儘早適應。
初代教會被建立起來,人數可說是爆炸性的成長,彼得兩次講道信徒就分別增加了三千、五千人,這些人聚在一處、凡物公用,享受美好的敬拜團契生活。然而,還是有人的需要被忽略了,因此有人就發出怨言,還好使徒們處理得當,選出七位執事負責管理行政工作。
搬到新堂之後,也到了我們改選聖工委員的時候,期盼我們選出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讓我們能夠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耶穌基督的身體。也願我們教會的行政工作能夠周詳,每個人都得到美好的牧養。求主幫助。
閱讀: 創世記28章10-15、20-2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斯帖記6-8章;使徒行傳6章
上帝若與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我就必以耶和華為我的上帝。—創世記28章20-21節
恩芮買了一件羊毛襯裡的外套要送給年邁的父親,但父親還來不及穿上就離世了。於是恩芮在一張字條上寫了幾句鼓勵的話,連同20塊美金塞進外套的口袋裡,再將這件外套捐贈給慈善機構。
遠在144公里之外,19歲的凱力再也無法忍受家庭的紛爭,連外套都沒拿就離家出走。凱力知道他只有一個人可投靠,就是一直都為他禱告的外婆。他搭了幾個小時的公車,總算到了外婆家,投入她溫暖的懷抱。外婆一邊幫他遮擋寒風,一邊說著:「我們去找件外套給你穿!」他們前往慈善中心,凱力試穿了一件他喜歡的外套,當他把手伸進口袋時,發現了一個信封,裡頭裝著20塊美金和恩芮所留的字條。
雅各因擔心會遭哥哥殺害而逃離充滿紛爭的家(創世記27章41-45節)。途中,雅各在夜間歇息時,上帝在夢中向他顯現,說:「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必保佑你」(28章15節)。雅各許願:「上帝若……給我食物吃、衣服穿,……我就必以耶和華為我的上帝。」(20-21節)
雅各立下石柱並將那地起名為「上帝的殿」(22節),凱力則隨身攜帶恩芮所寫的字條和那20塊美金。無論是石柱或字條都提醒我們,不管往何處去,上帝必與我們同在!
當你想逃避時,你會去何處?你會尋求誰的幫助?
你如何提醒自己上帝時刻與你同在?
天父,我隨時都能向祢求助,幫助我凡事先尋求祢。
全世界都按著上帝偉大難測的旨意來運行,祂的愛彰顯在各個方面,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阻絕祂對我們的愛:
作者: 葛庭墨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雅各的夢中,上帝對雅各說了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創世記28章14節)。但上帝所說有關後裔未來將會如何的應許,並不是最先對雅各說的。上帝也曾對雅各的祖父亞伯拉罕(創世記12章3節;另參閱22章16-18節),以及他父親以撒說過類似的話(26章3-4節)。在新約中,彼得對百姓說話時也提及這一應許(使徒行傳3章25-26節;參閱創世記22章18節,26章4節)。保羅的書信同樣表明,這些應許指的就是耶穌(加拉太書3章16節)。
簡恩德
合一
神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 (使徒行传 6:7 )
朋友,上帝看重事奉者的生命。生命决定生活,合一关系着事奉的果效。当教会领袖被圣灵掌管,圣徒各尽其职,神的道兴旺起来,就带出福音的影响力。
2021/8/16(一) 讓專業的來 使徒行傳6:1-7
參與服事、奉獻,是承襲自猶太教的教會參與方式,
傳福音是根據耶穌的教導,彌補了猶太教失落的教導。
只是沒想到,上帝把管理的任務也交託給非神職人員。
回頭看摩西領受的教導中關於聖職的教導,
也許這不只是現實的需要,更是合乎上帝的教導。
如同當初上帝設立亞倫一脈承接祭司一職、
設立一整個利未支派承接會幕與聖殿的各種事奉。
祭司和利未人各自有自己的組織與管理方式。
如今,上帝為世人設立教會作為聖殿、作為燈臺。
彼得說,我們「是被揀選的一族,是君尊的祭司,是神聖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彼前2:9)
只是,教會還在學習當中,教會的組織和管理也還在成長當中。
我們雖然不足,但我相信,只要我們開始學習,就離成功不遠了。
因為在上帝的旨意中,我們必定能得著足夠的能力和恩賜,看到祂的旨意成就的日子。
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滿有聖靈和智慧,我們派他們管理這事。(使徒行傳6:3,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0816
#丁牧的靈修隨筆
#使徒行傳
Photo by Biel Morro on Unsplash
於是他們唆使眾人,說:「我們聽過他說謗瀆摩西和神的話。」(徒6:11)
謗瀆——使徒行傳有件有趣的事,就是使徒們會不停宣稱已遵守了摩西的教導。可見他們沒有脫離猶太人的傳統,他們是摩西五經的虔誠跟隨者。實際上,他們嚴謹地持守經文的訓誡,使那些邪惡之輩只能勸誘他人以謊言來壓制他們,不讓他們發出宣告。
司提反就是一個例子。他強而有力地以舊約經文教導耶穌是彌賽亞的訊息,使對抗者無法爭辯得逞,只好撒謊汙衊司提反謗瀆摩西。為何呢?因為司提反遵守了摩西五經,人找不著錯處。
第一位為主殉道的司提反,遵守律法的教導。但今天許多人卻藉口現在是恩典時代,所以將律法擱置一邊,或選擇性的遵守,失去了警醒的心,造成了從恩典中墮落。我們看看保羅、約翰、雅各、彼得,沒有一位使徒說過對抗(褻瀆)摩西的話。
恩典不是我們放縱自己、容許一再犯罪的理由。律法的存在使我們知罪,導引我們規範外在行為;恩典則引導我們進入心靈領域上,使我們轉向神,明白神赦罪的寶貴救恩,有神的靈住在內裡,不願跟從罪惡的本性去得罪神。
你絕對需要神的恩典,才能滿足律法的需要,但這與否認律法的意義,絕對是兩件不同的事。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救恩不是废掉了律法,而是成全了律法,救恩不是让我们不必遵守律法,而是帮助我们成全凭自己无力遵守的律法,除了为自己的好处,更为他人的缘故遵行律法。
遵行律法当然不能替代恩典,也不能让我们获得恩典,但如果明知律法却不遵行律法却会导致我们失去恩典,因为恩典虽然是白白给的,但得到却需要我们的信心。
所以恩典不是为了让我们获得不守律法的自由,而是为了让我们获得不再犯罪的自由,恩典让我们不再靠自己也不再为自己去守法,律法做不到的现在恩典能做到。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