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提摩太後書 4 : 2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

使徒行傳 21 : 8

第二天,我們離開那裡,來到該撒利亞,就進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裡,和他同住。他是那七個執事裡的一個。

使徒行傳 6 : 1,3,5

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

使徒行傳 8 : 1,3-8,27-31,35

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

加拉太書 4 : 13-14

你們知道我頭一次傳福音給你們,是因為身體有疾病。

20211031主日信息 講題:腓利的故事與啟示 講員:于厚恩牧師

20211031主日信息 講題:腓利的故事與啟示 講員:于厚恩牧師
金句: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4:2)
聖經中只有1個人被稱為是傳福音的腓利(楷模)Philip the evangelist:
耶穌不是有12個使徒嗎?在使徒行傳有這麼多,在那個世代為主作見證,但只有一個人被稱為『傳福音的』『the evangelist』這是很棒的一個字。
徒21:8第二天,我們離開那裡,來到凱撒利亞,就進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裡,和他同住;他是那七個執事裡的一個。εἰς τὸν οἶκον Φιλίππου τοῦ εὐαγγελιστοῦ
路加不只是位神學家、歷史學家,他也是位很優秀的醫生,他寫了兩卷書,路加福音及使徒行傳,他也是位很好的文學家,他如何去選才一個人物。在使徒行傳我們會說上半部叫做以彼得為主的人物,之後是以保羅為主的人物,其實還有位叫腓利,是路加特別選才出來的。
腓利第1次是出現在一場抱怨場合中。
徒6:1《新譯本》門徒不斷增加的時候,講希臘話的猶太人,埋怨本地的希伯來人,因為在日常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
教會一直是看重弟兄姊妹的需要,當我拿到思恩堂的週報看到代禱的事項,我看見教會表面好像是個教堂,但裡面是對弟兄姊妹在各樣的難處,無論是工作的難處,包括出國的、適應的,很多病痛的,我們如何為他們禱告及守望?在第一世紀的教會非常關心寡婦,在那個時代不論男女或地位上的差異,如果是寡婦的話沒有兒子,那更是要如何活著?可是經文告訴我們有兩種寡婦,一個是講希臘話,另一個講希伯來話;一種是住在本地的,另一種可能是受到外面的回來的,因為在羅馬帝國時代的官方語言是拉丁語,因為他們基層是受到過去希臘文化的影響,他們都講希臘語,好像我們基層有的時候會講台語,甚至會講菜市場台語,這很不一致,受到了供給上不公平的對待。徒6:3《呂振中譯本》翻譯成「鑑擇」,於是教會特別評鑑、選擇,有一些標準,有好名譽的七個人,充滿著聖靈和智慧的,我們就委派他們來管理這事務。如何能鑑擇?這不是按照我們的常理,而是充滿聖靈及智慧的,把聖靈和智慧放在一起,在舊約時代,智慧和聖靈就很有關係。
列王紀上三章:上半求智慧,下半以智慧斷案。
所羅門原本就很聰明,但他仍跟神求智慧,在舊約時代稱聖靈也作智慧的靈,所羅門跟神求智慧,在王上3章告訴我們神非常高興,而我們都什麼時候求智慧?考試的時候?可是在聖經說這種不是智慧,所羅門本來就很聰明,當他求得智慧,將智慧給他,聖靈澆灌在他身上後的第一件事情就幫兩位母親排憂解難,看到一個智慧的展現是他可以以智慧斷案、被聖靈所引導,能夠幫別人排憂解難,而不是自己考試得第一。智慧從以前就有十字架的記號在上面,能夠幫別人排憂解難,所以當教會發生不公平的狀況時,當時教會的領袖說我們要選滿有聖靈和智慧的人出來幫忙解決,所謂的滿有聖靈和智慧是聖靈在他們裡面,他們的生命是受聖靈的引導有智慧作良好的判斷替他人排憂解難。生活中有沒有弟兄姊妹不是只有自己的難處而是看見別人的難處,不是在幫別人打結,而是幫對方解開。徒6:5《新譯本》這個意見全會眾都很滿意,於是選出司提反,他是一位滿有信心和聖靈的人,還有腓利、伯羅哥羅、尼加挪、提門、巴米拿,以及歸信猶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猶太人慣例在處理特殊事物時會組成7人委員會,這是耶路撒冷教會第一屆管理飯食委員會的7位委員,而且學者們告訴我們說,這7個名字都是希臘名字,他們可能是說希臘話猶太人的領袖,甚至很可能這7個人是從教會說希臘語會眾中選出來的,起初提出不滿的,就是他們!腓利也是其中一個,其實腓利有顆細膩的心,對信仰群體中有關、對弱勢照顧不周、資源分配不公等問題,有所關注,並願意發聲。腓利等7人有其優勢(希臘語群體的領袖)也樂於承擔解決,希臘語弱勢寡婦,被待不公與不周的問題。
第一點:不只是看到教會的突出,也要能看到教會的疏忽。
我們很容易看到有很好的表現,但還有哪些是缺失之處、疏忽的地方是我們可以改進的。當我們在做評估時會作SWOT,腓利也是一樣有看到教會的缺乏之處,但不要只看到教會有缺乏之處。
第二點:不但是能看到疏忽也要願意承擔與付出。
我們都會看到國家、疫苗、社會或教會的疏忽,可是你是否願意在那疏忽的點上承擔與付出?
腓利的、傳福音,不是只有口頭上的,而是在生活中呈現福音出來,耶穌基督也不是出一張嘴,而在行動上甘願犧牲為你我死在十字架上,這七位執事都很優秀,他們滿有聖靈和智慧,判斷都很精準,而且是為了別人的利益作出正確的抉擇,但並不代表這樣的人敬畏神,甚至人也很喜歡。徒8:1《新譯本》司提反被害,掃羅也欣然同意。從那天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受迫害;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局部,神看得是全部,因為神要使徒們把福音傳去,但他們局限在耶路撒冷,神也借力、使力,使萬事互相效力,除了使徒以外,所有的人都分散到猶太和撒瑪利亞各地。
徒8:3-5《新譯本》腓利算是一個人物,他也必須要趕快離開,他跑去撒瑪利亞城。前面說所有人都分散到猶太和撒瑪利亞各地,而腓力去撒瑪利亞。這些基督的跟隨者就分散在猶太和撒馬利亞各處,腓利遇到逼迫為何跑最遠?1.他善管理,知道要跑遠一點比較安全?2.最危險的地方(撒瑪利亞不接待猶太人)才是最安全的地方?3.他願意突破成見,因為福音不應有界線!
第三點無論順境或逆境都要讓福音的行動前進。當保羅第一次宣教旅行到加拉太一帶的地方宣教,保羅、巴拿巴、馬可他們到了塞浦路斯(巴拿巴的家鄉),離開這個島後旁非利亞的別加,馬可就因故脫隊,保羅就到了南加拉太一帶的高原去傳福音,遇到很多逼迫,有一種說法是保羅為什麼跑到南加拉太一帶的高地去,因為保羅在旁非利亞的別加得了瘧疾,而馬可也可能是因為這樣的狀況離開,瘧疾需要到高原的地方去養病。加4:13-14《新譯本》13你們知道,我第一次傳福音給你們,是因為身體有病。14雖然我的身體對你們是個試煉,你們卻沒有輕看,也沒有厭棄,反而接納我……。徒8:5-8《新譯本》5腓利下到撒瑪利亞城,宣講基督。6群眾聽了腓利所講的,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就同心聽從了他的話。……8在那城裡,就大有歡樂。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首先把福音傳給外邦人的不是彼得,而是說希臘話的基督徒(腓利)
徒8:26《新譯本》有主的一位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條路在曠野裡。『南』 μεσημβρίαμέσος(中間)+ἡμέρα(日子)=日正當中/午正。那是一個在曠野最不可能有人的時候,可是腓利非常的順服。徒8:27《和合本》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提阿伯〔即古實見以賽亞十八章一節〕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這個外邦人在女王底下做事都要變成太監,他非常值得女王的信任,負責財政,對猶太教非常敬虔的外邦人,從蘇丹到耶路撒冷去。徒8:28-30《新譯本》28他回去的時候,坐在車上讀以賽亞先知的書。29聖靈對腓利說:“你往前去,靠近那車子!”30腓利就跑過去,聽見他讀以賽亞先知的書,就問他:“你所讀的,你明白嗎?”
徒8:31《新譯本》他說:“沒有人指導(ὁδηγήσει:guides)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同他坐在一起。神透過人的指導讓人明白他的話。徒8:35《呂振中譯本》腓利就開口,從這一段經起,將耶穌這福音傳給他。
第四點熟悉聖經並成為他人的guide。
「順從神不順從人」該段經文彼得是在說:宗教領袖不許他傳福音。
徒8:40《新譯本》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各城,傳講福音,直到該(凱)撒利亞。
為何停在該(凱)撒利亞?家鄉?遇見愛情?他在該(凱)撒利亞遇見愛情。
徒21:8-9《新譯本》8第二天我們離開那裡,來到該撒利亞,到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裡,與他住在一起。他是那七位執事中的一位。9他有四個女兒,都是童女,是會說預言的。
1.傳福音成為腓利的綽號
2.腓利都生女兒而且生四個
3.腓利的女兒持守聖潔且這爸應沒有女大當嫁的觀念
4.腓利這位父親的四個女兒都成為了傳道人(A.D.33-56)
第五點你渴望這樣的稱號嗎?傳福音的XXX
使徒行傳除了上半部彼得下半部保羅之外,我們看到路加特別突顯腓利這個人,我相信他也期許、勉勵提阿非羅大人,一生中可以成為傳福音的,不只是口傳,而是生命及生活,滿有聖靈和智慧,跟神求、倚靠神、幫助他人排憂解難,無論順境或逆境都可以讓福音繼續前進。
一、不只是看到教會的突出,也要能看到教會的疏忽
二、不但是能看到疏忽,也要願意承擔與付出
三、無論順境或逆境都要讓福音的行動前進
四、熟悉聖經並成為他人的guide
五、你渴望這樣的稱號嗎?傳福音的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