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福音

20200726主日信息 講題:神的福音 講員:李俊霆教師
經文:羅1:1-7,14-15、3:22-25、6:3-4、7:4、8:11、9:4-5、11:12,15,25-26、13:1,8、14:6,8、15:23-26,28、16:1-4,13,22-23,25-27、徒2:9-11、11:24-30、12:25、18:1-3,11,18,21-23、19:1,9-10,21、20:1-3
金句:羅馬書 1:16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17 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羅馬書背景///徒二:從羅馬來的客旅中,或是猶太人,或是進猶太教的人,…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鄉談,講說神的大作為。五旬節聖靈降臨帶來的歸主浪潮,信主的猶太人回到羅馬,建立了羅馬教會。徒11-18巴拿巴找掃羅前往安提阿牧養教會,先知預言有大饑荒(革老丟年間果然有了),信徒捐錢託巴拿巴和掃羅送去耶路撒冷。他們辦完,帶著馬可回安提阿。保羅經過兩次旅行佈道。徒18-20第三次旅行佈道時,在以弗所停留三年,之後在希臘停留三個月過冬,預備帶著馬其頓、亞該亞信徒為耶路撒冷聖徒中窮人所捐的款項,前往耶路撒冷的過程,期間寫下羅馬書。當時他住在哥林多他所施洗的信徒該猶的家中,由德丟代筆。革老丟命令所有的猶太人離開羅馬,亞居拉帶著妻子百基拉前往哥林多,在那裡認識了保羅。保羅在第二次旅行佈道回程時,將這對夫婦帶去了以弗所,他們留在當地,後來也幫助了亞波羅。當保羅寫羅馬書時,這對夫妻已經重新回到羅馬,因此保羅也在信中問候他們。(尼祿皇帝接任,廣邀猶太人回羅馬經商)
保羅認定自己是耶穌基督的僕人,雖然僕人(奴隸)在當時並沒有什麼身份地位,但是耶穌是世界上最好的主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這是何等榮耀尊貴的身份和使命,我們如今也都是天國的大使,要向這黑暗的世界,傳揚神天國的福音!
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
保羅告訴羅馬的信徒,他們是蒙召屬於耶穌基督的、為神所愛的、奉召作聖徒的。
保羅深感欠所有的人福音的債,因此立志盡力傳揚福音到地極(士班雅/西班牙)。
當年的羅馬帝國若有羅馬日報的話,社會新聞應該是非常精彩的,比起今日毫不遜色。歷任前十五位皇帝,有十四位有過同性戀行為、反社會行為猖獗、子女忤逆父母、大眾目無法紀,暴力、犯罪無法遏止,兼差、逃漏稅造成帝國稅收問題。保羅擔心教會同流合污。
外邦人罪惡猖獗;猶太人同樣在罪惡之中,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
我們要相信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罪人,更要相信上帝要無條件把義加給我們。
衝突的根源~彼此的罪對彼此的傷害,我們要領受羔羊的能力~接受指正、選擇饒恕。
活在因信稱義的福音中,使我們脫離罪、在律法上死,領受聖靈復活的大能。
羅馬教會由五旬節被聖靈充滿的信徒回來建立,然而猶太人曾有幾年的時間被趕出羅馬城,教會由剩下的外邦人來治理,後來猶太人重新回到羅馬,教會中聖徒相通的氛圍歷經不同年代的改變。要活出合一的彼此相愛,需要神的恩典。教會要重新接上猶太的根源,不可忘記以色列是神的長子。他們是以色列人;那兒子的名分、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都是他們的。列祖就是他們的祖宗,按肉體說,基督也是從他們出來的,他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神。阿們!
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守日的人是為主守的;吃的人是為主吃的,因他感謝神;不吃的人是為主不吃的,也感謝神。
福音好消息是關乎相信耶穌基督而得著神永恆的救恩。從羅馬書中,保羅要我們以信心看神在基督裡已成就的事。懷著盼望瞻望未來神即將在猶太人和外邦人當中成就的事。並且保羅關注信徒如何在社會和教會中,因所信的活出彼此相愛的生命。不僅領受救恩時需要信心,也要堅定的持守信仰,直到生命盡頭。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義人必因信得生。』
回應詩歌:我已得自由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3月25日

心得:
保羅在離開特羅亞前的最後一晚,仍然把握機會向眾人講道,因他深知:唯有正確認識主的話語,才能幫助人們堅定信心、持守真道。而在這段記載中,我們也看到,保羅所傳的道不是只有形式上的空談;上帝更藉著保羅在信徒中間行了神蹟—使墜樓的少年猶推古從死裡復活,藉著這神蹟再次證明主恩惠的道。眾人因此得到很大的安慰。保羅在救活少年之後,仍然繼續聚會,舉行聖餐,又再講道直到天亮才離開。
我們一生中可能都經歷過、或者聽過許多神蹟;有許多不認識耶穌的人也有神蹟的經驗。但若這些神蹟不能指向神、不能讓人看見神蹟背後、那位行神蹟的主上帝,那麼再奇妙神蹟也不過是單一件奇事而已。那天,保羅徹夜講道,他說些什麼呢?

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看見保羅對傳揚主道的執著和熱心,這是我極為缺乏的。懇求主賜給我智慧,求主將當說的話放在我口中,好讓我也能向人宣揚主的道。最近有機會接觸到幾位慕道朋友,求主讓我在日常關懷與閒談之外,也能與他們建立以基督信仰為主軸的對話。願主使用我成為神話語的出口,使我能為福音發聲,使人透過我明白神的道。奉靠耶穌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3月26日

心得:
保羅在以弗所一直殷勤勉勵、教導眾人,他以謙卑的心,真誠地為對方的好處著想——不論是猶太人或是希臘人——因為所有的人都是神所造的,也都是耶穌基督救贖的對象。保羅熱切地向人傳福音,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不懈怠。雖然知道在耶路撒冷有捆鎖和患難等著他,他也毫不遲疑、沒有退縮,一心想要完成從主領受的職分,為神恩典的福音作見證。
保羅信服神對他的呼召,以及一生的計畫;再也沒有其他任何事物能夠取代神自己的重要地位,所以他能夠勇往向前。我和每一個跟隨耶穌的主門徒,也都從主耶穌領受了大使命:要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將主的吩咐教訓他們遵守。但在這件事上,我實在有許多虧欠,太多的事物分散了精神和力量,還有出於不信的遲疑和膽怯。求主給我剛強壯膽的心,幫助我能為主而活。

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聖靈賜我一顆體貼父神心意的心,因為祢愛世人,將獨生愛子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祢也賦予神的兒女傳福音的責任,叫我們要在各地、直到地極為耶穌作見證。保羅的話提醒了我,我要竭力使人明白他們需要耶穌的拯救,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人無法自救,除了耶穌、沒有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求主賜我傳福音所需的一切能力,使我成為善於傳福音的使者。奉靠主耶穌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3月27日

心得:
保羅在離開前,對以弗所的長老做最後勸勉。保羅以自己的行事為人,向眾人見證悔改後生命的改變,倚靠神凡事都能做的信心,以及做一位神無愧工人的榜樣。即使要離開這地,為了福音著急的保羅仍然在神面前為使眾人能夠按神旨意生活與傳揚福音而禱告祈求,使我們看見了一個牧者的心腸、一個真正認識神的基督徒、以及一個真正活出基督生命的使徒。
保羅在此處另外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提醒:不被美名所迷惑。保羅藉著分享告訴眾人,他的離開固然令人不捨,然而信仰最終是要將自己交託給神與祂恩惠的道。物質與虛名的誘惑往往近在咫尺,保羅知道他不能竊取與利用神的榮耀得到好處,於是他身體力行,即便不是富裕的生活,也能倚靠神,恩典夠用。願神幫助我,如保羅一樣有憐憫人的心腸:能常常為曾經傳福音的對象禱告;又能如保羅一樣有倚靠神供應充足的信心:因為祂是五餅二魚的神!

禱告:
親愛的神,謝謝祢為我的主,使我不僅得勝,且得勝有餘!謝謝祢讓我藉著禱告,將心裡所思念的人交託給祢,我知道祢必不輕看。謝謝祢豐富的供應,使我每一天都經歷祢的奇妙恩典。祢是偉大奇妙神!讚美、感謝、禱告,奉靠我主耶穌基督得勝的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3月24日

心得:
在以弗所的騷亂結束後,保羅勸勉當地門徒,隨即又往馬其頓去,又勸勉了當地的門徒後到希臘待了三個月,本來要往敘利亞卻因為猶太人的阻撓,而改回到特羅亞與其餘門徒相會,在我們看來不過短短幾節敘述,在當時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是要花上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月的,這還不包括氣候不定及路途凶險等因素,但保羅卻是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去堅固當地的信徒和教會,勸勉他們務要謹守正道,途中甚至遭到猶太人的迫害,保羅卻也沒有氣餒,而是換一個方向繼續他的事工,保羅把福音放在他的首要考慮,因此他所有的行動都是為了福音的好處,保羅對福音的態度也激動我們,願意積極的為主作工。

禱告:
天父,你的救恩是何等的奇妙又浩大,你自己付上極重的贖價,將我從死亡、絕望的泥沼中拉拔出來,並且賜給我成為你兒女的印記,使我有永生的確據,但你讓我看見有許多人仍然流離失所,他們未曾聽過福音,也不知道他們是有永生的,這是我們欠人的福音的債,天父,因著你對我的愛,使我也能去愛人,積極的向人傳福音,願我能學習耶穌的榜樣,凡事以父為念,讓我能燃起傳福音的火熱,歡喜的向人分享好消息,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活出愛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1/08/act-day32

【經文】使徒行傳20章1~16節

以弗所騷動平靜後,保羅按著他原先的計劃往耶路撒冷去(參徒十九21~22),目的是要把外邦信徒的捐項,帶給受逼迫的耶路撒冷教會和其中貧困的信徒(參羅十五25~26)。他回到馬其頓,再到希臘(哥林多)一帶堅固信徒。很可能正值冬季的關係,被迫在哥林多停留三個月。羅馬書就是在這三個月中寫成的。保羅原本想要搭船走水路回到耶路撒冷,但得知猶太人想要趁保羅走水路時對他不利,就改走陸路回去。接著,路加列出保羅宣教團隊的名單,前三位是來自馬其頓,後四位是來自小亞細亞;所有的同工都到小亞細亞的港口城市──特羅亞會合;為捐項送去耶路撒冷教會作見證。

保羅在特羅亞待了七天,當他即將前往耶路撒冷的前一晚,因為就要離開了,恨不得再多點餵養以堅固當地的信徒,於是傳講福音到半夜。有位少年人猶推古(參12節),因為聽道聽得太累了,不小心從三樓摔下來死了。保羅深信神必叫他從死裡復活,於是為他禱告後就繼續與眾信徒擘餅,交通。果真,神的大能使猶推古復活,眾信徒因神的大能得到極大的安慰。

接著,保羅安排路加和其他的同工先到亞朔去,稍後自己再去跟他們會合。經文並沒有告訴我們保羅為何作這樣的安排,或許跟第二十章22~24節有關。保羅因為想要在五旬節前到達耶路撒冷,所以刻意避開以弗所,怕進到以弗所又再引起騷動耽擱了行程,便作罷了。

保羅長期在外宣教,並且以安提阿教會為宣教基地,但他從來沒有忘記耶路撒冷教會的需要。在保羅的書信中可以看到他教導外邦信徒,用實際奉獻的行動回應教會,以顯明在基督裡的合一和彼此相愛。弟兄姊妹,我們也當打破教會有形的牆,透過實際的行動,來活出在基督裡無牆教會的合一,和彼此相愛的大誡命。

【回應】
主耶穌!
祢是教會的頭,我們都是連於元首基督,
叫我們基督徒可以互為肢體,彼此相愛。
主!願祢擴張我對祢國度的認識,
不被有形的教會侷限,
願付上實際的行動和禱告的代價,
來回應基督教會合一的呼召。

【禱讀】
哥林多前書12章12~13節
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
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
基督也是這樣。
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
是為奴的,是自主的,
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
飲於一位聖靈。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有定向的人生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1/09/act-day33

【經文】使徒行傳20章17~38節

保羅雖然沒有親自到以弗所去,但因為保羅在禱告中得知自己上耶路撒冷後會遇到患難,很可能沒有辦法回到以弗所,所以他把以弗所的長老找來,做最後的勸戒。我們可以從保羅的講述中看到:

1.保羅服事的態度

保羅在服事主的事上凡事謙卑。他為羊群流淚禱告,以真理餵養教會,不凸顯個人光彩。他凡事作羊群的榜樣,寧可勞碌靠製造帳棚為生,也不願成為教會的負擔。他心中常記念貧苦的弟兄姊妹,沒有因為事工擴大而忘記有需要的弟兄姊妹,甚至教導外邦信徒遵守耶穌的話:「施比受更為有福。」

2.保羅是竭力委身於異象的人

即便在禱告中得知前頭有極大的綑綁等著他,保羅仍然堅守神給他的異象,向著標竿直奔。在人來看,保羅的生活充滿苦難和逼迫,但他卻從中經歷神國的大能和喜樂。最重要的是他認識神的愛,所以,甘願為基督捨命。

3.保羅的牧者心

保羅知道在他離開之後,教會必會受到異端、異教的侵蝕;尤其在以弗所這個充斥著異教思想和崇拜的文化中,更要格外留意防備惡者及謬論來引誘羊群偏離。所以,他勸勉以弗所眾長老要小心留意照管神的教會,因為教會是基督用自己的寶血所救贖回來的。另外,保羅知道神才是教會真正的牧者。透過禱告保羅將教會交託神和祂恩惠的道,並且期待教會與眾聖徒同得天上的產業。

弟兄姊妹,在這後現代的世代中,人們都在尋找可委身的夢想、工作、感情、家庭、宗教…等,卻不斷地經歷失望。只有回到創造我們的神面前,委身祂所給我們的大使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呼召,我們便能嘗到因自己的命定所帶來的無比喜樂!

【回應】
主耶穌!
祢知道我的生命需要異象,
求祢開我的心,
叫我真實領受祢給我大使命的託付,
叫我嘗到竭力作祢門徒的喜樂,
也體會為祢福音勞苦所帶來的心靈滿足,
最重要的是使我能更認識祢。

【禱讀】
使徒行傳20章32節
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祂恩惠的道;
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堅持到底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5/13/堅持到底

【經文】使徒行傳20章17-24節

當40分鐘的健身課程即將進入尾聲時,我幾乎可以確定教練會大喊:「不要鬆懈,堅持到底!」我認識的每個私人教練或團體課程指導員,都會在課程結束前幾分鐘說這句話。他們知道結尾就像開頭一樣重要,也明白人們持續運動一段時間後,身體自然而然就會慢下來,或開始鬆懈。

我們的信仰旅程也是如此。保羅告訴以弗所教會的眾長老,雖然他確知自己身為基督的使徒,必將面對更多的逼迫,但他仍前往耶路撒冷,而且定然堅持到底(使徒行傳20章17-24節)。保羅沒有退縮!他承擔一個使命,就是走完當走的路程,做上帝呼召他去做的事。他從事一項工作,就是傳講「上帝恩惠的福音」(24節)。他想要堅持到底!即使前方有困難等著他(23節),但他仍繼續奔向終點──專注且堅定,在旅程中毫不動搖。

不論我們是鍛煉身體的肌肉,或以行動、言語和行為來操練上帝賜予我們的能力,都可以從「堅持到底」這樣的提醒得著激勵。不要「喪志」(加拉太書6章9節),不要放棄,上帝會供應你一切所需,幫助你堅持到底。

【思想】
當你疲憊、想放棄時,你會怎麼做呢?
堅持到底能帶來什麼益處?

【回應】
天父,請幫助我繼續行走這段旅程。我想要堅持到底,好讓我的生命和信仰旅程能使祢得榮耀。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7/1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上 23-24
2. 使徒行傳 20
3. 詩篇 75:1-3
4. 箴言 18:8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祂的聲音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3/24/祂的聲音

【經文】使徒行傳20章22-32節

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研究,發現每隻狼的聲音都是獨特的,可以幫助牠們互相溝通。藉著特定的聲音分析代碼,一位科學家意識到根據狼嚎中不同的音量和音高,她能準確無誤地識別這是哪一頭狼的聲音。

從聖經我們可以知道,上帝能認出祂所愛之人獨特的聲音。上帝也曾呼叫摩西並直接與他說話(出埃及記3章4-6節)。詩人大衛更曾宣告﹕「我用我的聲音求告耶和華,祂就從祂的聖山上應允我」(詩篇3篇4節)。在另一方面,使徒保羅也強調了上帝子民要能認出上帝的聲音,這一點至關重要!

保羅在與以弗所的長老們告別時,告訴他們聖靈催逼他前往耶路撒冷。雖然他不知道在那裡會遇見什麼事(使徒行傳20章22節),但他願意聽從上帝的聲音。保羅還提醒他們,「兇暴的豺狼」會潛入他們當中,甚至他們自己當中也會有人起來,講些歪曲悖謬的話(29-30節)。接著,他鼓勵長老們一定要警醒,識別上帝的真理(31節)。

所有的基督徒都知道,上帝會垂聽並回應我們的禱告。我們也有聖靈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認出上帝的聲音,而祂所說的話必然與聖經真理保持一致!

【思想】
上帝曾幫助你藉著研讀聖經,駁斥哪些錯誤的教導?
上帝曾如何藉著聖經的話語來鼓勵你?

【禱告】
上帝,當我受到周遭喧囂聲的影響而遠離祢時,求祢幫助我能認出並聽從祢的聲音。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使徒行傳 20:1-16

敬拜詩歌:我用信心抬起頭 (泥土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2Vdjepo3TU

一、安靜: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
二、讀經:使徒行傳 20:1-16
1. 重點說明:
保羅經歷在以弗所之亂後,去了馬其頓、希臘,然後從腓立比坐船來到特羅亞。之前保羅曾於此,在夜間領受了馬其頓異象(16:8-10);而這次也是在夜間講道時發生了意外,一位名叫猶推古少年人,從三樓墜下身亡,後來猶推古的確活了過來,神藉著保羅行了使人復活的神蹟。從這兩次在特羅亞發生的事件,可看出保羅的信心,也看見聖靈的大能,眾人也因此得了安慰。
2. 鑰節:保羅下去,伏在他身上,抱著他,說:「你們不要發慌,他的靈魂還在身上。」(徒 20:10)
三、默想:
■猶推古為何會發生跌落的意外?(v.9)保羅在面對猶推古墜樓後,做了什麼?(v.10-v.11)
■保羅的信心帶給眾人什麼反應?(v.12)
■面對臨時突發的困境,保羅的處理態度給我什麼榜樣,可以讓我學習或效法?
四、禱告:親愛的主!賜給我一顆敏銳的心,時時體察祢的心意和祢的奇妙作為,也求祢給我更大的信心,相信祢掌管萬有,必不誤事。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使徒行傳 20 章 1-16 節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使徒行傳、羅馬書)
使徒行傳 20:17-38

敬拜詩歌:「每一天的每一刻」+「所有美善的力量 (林南小詩班)
https://youtu.be/L0lJszLwznU

一、安靜: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當來向祂歌唱!
二、讀經:使徒行傳 20:17-38
1. 重點說明:
本段記錄保羅從特羅亞,經亞朔、米推利尼等地到達米利都,在這裡他邀請以弗所的長老相聚。這段訓勉也是他前往耶路撒冷之前,向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辭別的講章。在 18-27 節,保羅以自己過去的親身經歷,陳述了他事奉主的態度,提醒他們應當謙卑,不畏試煉(v.18-v.19);說所當說,沒有避諱(v.20-v.21);為主的福音,必要時能甘心捨命(v.22-v.24);並盡忠職守傳揚神國的道,無愧於人(v.25-v.27),儆醒領受主道,並扶助軟弱的人。(v.33-v.35)
2. 鑰節:所以你們應當警醒,記念我三年之久晝夜不住地流淚、勸戒你們各人。(徒 20:31)
三、默想:
■保羅在以弗所教會的眾長老面前,提到自己的為人是如何?(v.19)
■保羅提醒以弗所長老們在牧養教會時應當如何做?(v.28、v.31、v.35)
■讀完這篇保羅的辭別講道,我最感動的是什麼?他有哪些態度是我可以學習的?有哪些是我需要再加強的?
四、禱告:主啊!感謝祢樂意使用我,求祢也給我一顆謙卑受教的心,讓我發現自己在各方面的事奉有不足時,願意更多學習成為祢合用的器皿。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使徒行傳 20 章 17-38 節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使徒行傳、羅馬書)
凡事給你們作榜樣

使徒行傳20:35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

昨天下午同工們開會,針對到新教會必須調整的事項作討論,也做了些分工。其中有一項是大家覺得有一間廁所特別的臭,因此需要安排有人專責所廁所,後來迦勒老師就主動願意承接這項職分,令我相當的感動。當然,還有許多的職務分配同工們也樂於承擔,都是很好的榜樣。

「榜樣」原來的意思是「展現出實際的作為」。因此,有榜樣的人不僅是口說,也必須要有實際的行動。保羅的意思是他是用愛來服事以弗所教會弟兄姊妹,不只是口裡有愛,更是用實際的行動展現出對弟兄姊妹的愛,這就是保羅的榜樣。

為了教會有一群願意且有「榜樣」的同工感謝上帝,也期盼作為牧者的我,能夠成為弟兄姊妹的榜樣,有愛弟兄姊妹的心,忠心的完成上帝的託付。更是盼望明穗教會的弟兄姊妹,我們彼此也能成為他人的榜樣,讓這個教會充滿了愛。共勉之。


靈修教材: 復興每一天
10/10/2020 徒20:28

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上帝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徒20:28)

謹慎——prosecho含有「看管」的意思,是航海詞彙,表示「使船定航,使航向某地,或持守行至某地的道路」。保羅最後一次見以弗所長老時,勸勉他們要看管兩群人:自己和神賜給他們的羊群; 謹慎看守自己的生活, 也要像牧者看守自己的羊群。我們若管不好自己,又怎能管好一群人呢?

這並非只適用於教會長老。如果神指派你管理一群羊,你就有責任謹慎看管自己,並關心羊群的生命。

看管羊群的一大要點,就是要明白神的話!在20章以前,保羅就警告「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悖謬的英文distort有「扭曲」或「轉向」之意。撒但是曲解神話語的能手,在我們渾然不覺時微妙地扭曲神的話,等發現就為時已晚了。

保羅是最好的船長,就算自己即將下船與所愛的分離,也要提醒他們的船駛在正道上。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作耶和华全群的牧人或者成功的领袖,注定失去自由,失去挥霍个性的自由,失去表达观点的自由,失去抒发情绪的自由,因为你是替神看管群羊的人,好像施洗约翰所说:主必兴旺,我必衰微!

其实只要是服事人的人,都是牧者,都是灵魂的守望者,我们虽不能决定人最终的得救,但我们的言行和服事都在影响他人的决定,所以我们不是按照我们的需要来牧养,而是按照羊群的需要和领受的程度与方式来牧养,正如保罗所说:癫狂为神,谨守为人!

没有哪个基督徒不是服事他人的人,所以都必须是神话语的传递者,只不过传递的方式不同,所以我们都没有理由和借口拖延我们通晓和运用圣经的速度,生命不是用被虚度的,而是用来被扩张的。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安度人生風暴

閱讀: 詩篇43篇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16-17篇;使徒行傳20章1-16節

求祢發出祢的亮光和真實,好引導我。—詩篇43篇3節
在1999年7月16日,小約翰·甘迺迪駕駛的小飛機墜入大西洋。調查人員判定,事故起因是一種稱為「空間迷向」的常見失誤。當飛行員由於能見度低而迷失方向,忘記依靠儀器幫助他們成功到達目的地時,就會出現這種現象。

當我們航行在人生的旅程時,有時也會因各種翻天覆地的變故而迷失方向,像是罹患癌症、痛失至親、失去工作、被朋友背叛。當我們遭受意想不到的打擊時,往往會感到迷失和困惑。

當我們陷入在這樣的景況時,可以試著用詩篇43篇來禱告。在這首詩篇中,詩人承受了極大的壓力而感到無助和失落,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身邊充滿了罪惡和不公義。他在絕望中呼求上帝賜下明確的指引,幫助他安然度過困境,前往所渴望的目的地,就是上帝的居所(3-4節)。詩人知道,自己會在上帝面前重獲盼望與喜樂。

那詩人懇求上帝用什麼來指引他呢?詩人懇求上帝用真理的光引導,並以聖靈表明祂的同在。

當你感到迷惑和失落的時候,上帝那信實的引導會藉著聖靈和祂慈愛的同在,帶給你安慰,並照亮你前面的路程。

你正經歷何種使你迷失方向的景況?
今天你要求上帝如何引導你呢?
天父,感謝祢沒有讓我獨自面對充滿挑戰、使我迷失
的景況。今日求祢幫助我能全然讓祢指引我的腳步。
作者: 夏莉珊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詩篇43篇是歷經人生患難的詩人向上帝發出的深切祈求,因上帝能介入並施行拯救。我們也當留意詩人思緒的進展,以便更深地明白禱詞中的懇求。

在第1節中,詩人表明他需要幫助,並在遭受迫害時宣稱自己清白無辜:「辨屈」表明詩人無故受到攻擊。然後詩人表示,自己來到上帝面前,卻感到被祂丟棄。這意味著,「詭詐不義」之人的迫害(1節)、詩人懇求上帝拯救,以及詩人感到上帝無動於衷,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不斷。在第3節中,詩人再次求上帝介入干預,並表明當他的懇求蒙應允,他就能來到上帝面前獻上讚美(4節)。詩人在結束禱告時,提醒自己,仍要繼續仰望、信靠上帝(5節)。

韓傑盛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偏見與饒恕

閱讀: 使徒行傳10章23-2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18-19篇;使徒行傳20章17-38節

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使徒行傳10章34節
教會一名弟兄聽了一篇關於糾正不公義的信息後,即刻去找一位黑人牧師,流著淚請求他的原諒。這位弟兄承認自己因為出於偏見,沒有投票贊成這位黑人牧師成為他們教會的牧師。他對牧師說:「我真的需要你的饒恕,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們也持有這些偏見和種族歧視的錯誤觀念。當時我沒投票給你,是我錯了!」這位弟兄的眼淚和懺悔,使得這位黑人牧師也流著淚原諒了他。一週後,這位弟兄向眾人見證上帝如何在他心中動工,全教會都因此歡欣喜樂!

耶穌的門徒彼得,這位初代教會主要的領袖,也曾因為對非猶太人心存偏見而需要被糾正。在當時,猶太人與外邦人(被視為不潔淨)一起吃喝,就是違反了社會與宗教規條。正如彼得所說:「你們知道,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使徒行傳10章28節)。因此,上帝特別顯示一個異象(9-23節)來改變彼得原有的觀念,使他明白「無論什麼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潔淨的」(28節)。

上帝持續在我們心中動工,藉著聖經的教導、聖靈的感動,以及我們生命的經歷,糾正我們對別人的偏見,幫助我們體認到上帝是不偏待人的(34節)。

上帝藉由哪些事或哪些人使你瞭解祂不偏待人?
上帝已接納所有的人,是否有哪些事蒙蔽了你,
使你無法接受他們?
親愛的上帝,求祢鑒察我的心,
使我知道自己哪裡需要改變。
作者: 簡恩德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哥尼流是一位百夫長,麾下約有一百名士兵,駐紮在濱海之城凱撒利亞,該城也是總督彼拉多的駐地。儘管猶太人恨惡羅馬軍隊,但新約聖經對一些百夫長卻讚譽有加(參閱路加福音7章1-5節,23章47節;使徒行傳23章17-23節),而且兩次將哥尼流描述為「敬畏上帝」的人(使徒行傳10章2、22節)。「敬畏上帝的人」(13章26節,17章4節,見當代譯本修訂版)是猶太人用來描述敬拜以色列上帝的外邦人,他們遵守舊約律法的道德規範,但並沒有完全歸信猶太教,因為他們沒有受割禮,或沒有完全接受猶太教的禮儀和傳統。福音使者腓利先前已將福音傳到凱撒利亞(8章40節,21章8節),但現在,上帝要開始在外邦人中做更大的工作。哥尼流和聚集在他家的那些人,成為第一批領受聖靈恩賜的外邦信徒(10章24、44-46節)。學者們將這個事件稱為「外邦人的五旬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10/4/2021 徒20:28

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徒20:28)

謹慎——現代的飛機、車輛、輪船都有自動駕駛檔可用,但是當我們使用「自動駕駛」時,絕不能掉以輕心地走開去吃飯、睡覺,必須十分警醒。

希臘字prosecho(謹慎)包含把帆船小心駛入港灣的意思。保羅提醒大家要隨時小心前進的方向,及時調整舵盤,鬆開手任其自由前行是不行的。

我們與神的關係不能使用「自動駕駛」檔,不能放任不理,否則必然是偏離正路。事實上,放掉方向盤一段時間,就意味著要花費更多的努力回到正軌;只有隨時都關注著方向,才是最容易做到prosecho的。神的誡命就像我們的指示信號一樣,我們需要時刻留意。

基督徒生活常會陷入一種危險,就是以為神總有足夠恩典,所以我們可以喘息一下沒有問題。當我們處於忙碌、疲乏、失望的時候,就會想到要懶惰一下,而不是抓緊方向盤,結果,很快就栽進溝裡。我們必須時時小心留意聖靈的提醒。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人的责任决定了人的态度、气度和高度,不是你想得到什么,而是你被期望什么,让人可以突破自我、证明自我和克制自我,基督徒是自由的,但是为了他人却要学习谨慎。

圣灵并不需要我们替祂做什么,因为祂自己凡事都能,但是圣灵会感动我们成为仆人、管家和领袖,让我们去获得通过祝福他人来得到祝福的最佳途径,所以使命即是祝福。

很多人不明白,虽然神的恩典是白白的,但神的祝福是要人先通过考验才能得到,如果我们只是心里相信耶稣,却没有效仿他的样子为了人自我约束,我们的生命不会改变。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1月21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我卻不以……為念。」(聖經使徒行傳二十章 23、24 節)

  我們在撒母耳記裡面看見:當大衛在希伯崙受膏作王的時候,「非利士眾人就上來尋索大衛」(聖經撒母耳記下五章 17 節)。 照樣,我們在神前受寵蒙愛的時候,仇敵撒但頂不甘心,就上來尋索我們,前來攔阻我們,和我們搗亂。

  仇敵的攻擊、破壞和攔阻,我應當看為神施行拯救的記號。這時候,就是我們向神支取加倍的祝福、勝利能力的機會。 能力常是從攔阻中產生的。電力的產生,就是由於發電機的機輪互相磨擦(攔阻)。將來有一天我們會明白撒但也是被神利用的。 -- 譯自地上的屬天生活(Days of Heaven upon Earth)

  患難是勝利的捷徑。山路之後,就是大路。一切偉大的事業上面,都有患難的印跡的。發光的金鍊,必須經過爐火的燒、錘。 沒有一個人配算為得勝者,除非他歷盡苦楚。

  額上有刺痕的「憂患之子」,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 可是在這傷心的一句之後,就來了一句應許: 「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聖經約翰福音十六章 33 節)。

  先聖都曾經過許多患難 ── 保羅、馬丁路德、撒房那羅拉(Girolamo Savonarola)、諾克斯(John Knox)、衛斯理約翰(John Wesley)以及一切大能的先鋒。 他們都從患難進入掌權的地位。將來有一班環繞在寶座前唱讚美的人,他們都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聖經啟示錄七章 14 節)。

  主在世上留下的腳蹤,原是叫我們跟隨祂的。那帶血的腳步,是引領我們上寶座的。傷斑是鐵杖的代價,我們的冠冕必須花力爭奪的,這些都是公開的祕密。

  每一本偉大的著作都是作者血的結晶。誰是希臘的大詩人?荷馬(Homer),他是一個盲人;誰是寫那部不朽之作「天路歷程」的?是一個穿紫袍, 享受安樂的王子嗎?不是!乃是培德福(Bedford)牢獄中的一個囚犯本仁約翰(John Bunyan)。 ── 選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
1月29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聖經詩篇四十六篇 5 節)

  「必不動搖」 ── 這是何等的宣言!像我們這樣最容易給屬地的東西所動搖的人,竟可以到一個地步, 沒有一件東西能夠搖動或是顛覆我們嗎?

  是的,這是絕對可能的事;使徒保羅就懂得這一個祕訣。在他到耶路撒冷去的路上,他已經預見前面「有捆鎖與患難等待」 (聖經使徒行傳廿章 23 節),可是他能夠坦然說:「這些東西沒有一件可以搖動我。」(24 節,英文聖經直譯)。

  保羅一生中,凡是可以搖動的東西,都已經搖動掉了;他並不以性命為念,也不以他所有的為寶貴。 照樣,我們如果願意讓神按照祂的方法對付我們,如同對付保羅一般,我們也能夠達到同樣的地步:沒有一件瑣碎的事情, 也沒有一件重大的試煉,能夠搖動我們離開平安了。這樣的平安,只有完全安息在神裡面的人們纔有份的。

  「得勝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從那裡出去」(聖經啟示錄三章 12 節)。 在我神殿中作柱子是不能搖動的;這就是歡喜忍受一切環境的震動的結果。--司密斯(Hannah Whitall Smith)

  當神在一個城中,祂使那城像錫安山一般堅固,不能移動分毫。當祂在我們裡面,雖然四周有駭浪怒濤、狂風暴雨, 可是在我們裡面仍有恆久的平安;這種平安,是世界所不能給我們的,也是世界所不能奪去我們的。

  在我們裡面是神,在世人裡面是世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有平安,而他們當風浪來的時候,就會像葉子那樣飄搖不定。 ── 雷登(Archbishop Leighton)

  「倚靠耶和華的人,好像錫安山,永不動搖」(聖經詩篇一百廿五篇 1 節)。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
2月10日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聖經羅馬書十二章 19 節)

  許多時侯,靜比動更費力,靜是力的最高效能。

  對於那些毫無根據的最惡最毒的控告,主始終「甚麼都不回答……連一句話也不說」,以致審判官甚覺得希奇。 對於那些無理的侮辱、不堪的虐待和嘲笑,連旁人都會激起忿怒,可是主始終鎮靜。祂大有能力,才能不動。 凡曾受過冤枉、毀謗、虐待的,都知道維持鎮靜,需要何等大的力量。

  使徒保羅說:「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搖動我」。(聖經使徒行傳二十章 24 節直譯)

  他不是說:「沒有一件東西可以傷害我」。傷害是一件事,搖動又是一件事。使徒保羅的心頂仁慈。 我們沒有讀過有甚麼使徒曾像使徒保羅那樣痛哭過。一個男子痛哭是不容易的一件事。雖然保羅的心頂仁慈、頂溫柔, 但是卻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搖動他。他的看法和我們的看法不同,他不貪求安適,他不以性命為念。他所貪求的只有一件, 就是對主至死忠心,要得主的喜悅。--濮登(Margaret Bottome)

  悶 ── 含冤的結果 ── 果然是頂難受,但是我們能不能把它發洩出來呢?「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 因為宇宙中惟一的審判官是神。

  人批評你、毀謗你,主並沒有信以為真,所以算不得數。人攻擊你、傷害你,公義的主並沒有認為合法, 祂決不會讓你白白受苦,也不會漏過他們的惡行的。人雖然反對你,但是天地之主讚許你,這有何妨呢? 親愛的弟兄,如果你信神的公義,你的悶就會消去,你便會不思伸冤了。 ── 選


靈修教材: 荒漠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