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三遍:列王紀下六8-23
8. 亞蘭王與以色列人爭戰,和他的臣僕商議說:我要在某處某處安營。
9. 神人打發人去見以色列王,說:你要謹慎,不要從某處經過,因為亞蘭人從那裡下來了。
10. 以色列王差人去窺探神人所告訴所警戒他去的地方,就防備未受其害,不止一兩次。
11. 亞蘭王因這事心裡驚疑,召了臣僕來,對他們說:我們這裡有誰幫助以色列王,你們不指給我嗎?
12. 有一個臣僕說:我主,我王!無人幫助他,只有以色列中的先知以利沙,將王在臥房所說的話告訴以色列王了。
13. 王說:你們去探他在哪裡,我好打發人去捉拿他。有人告訴王說:他在多坍。
14. 王就打發車馬和大軍往那裡去,夜間到了,圍困那城。
15. 神人的僕人清早起來出去,看見車馬軍兵圍困了城。僕人對神人說:哀哉!我主啊,我們怎樣行才好呢?
16. 神人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
17. 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
18. 敵人下到以利沙那裡,以利沙禱告耶和華說:求你使這些人的眼目昏迷。耶和華就照以利沙的話,使他們的眼目昏迷。
19. 以利沙對他們說:這不是那道,也不是那城;你們跟我去,我必領你們到所尋找的人那裡。於是領他們到了撒瑪利亞。
20. 他們進了撒瑪利亞,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些人的眼目,使他們能看見。耶和華開他們的眼目,他們就看見了,不料,是在撒瑪利亞的城中。
21. 以色列王見了他們,就問以利沙說:我父啊,我可以擊殺他們嗎?
22. 回答說:不可擊殺他們!就是你用刀用弓擄來的,豈可擊殺他們嗎【或作也不可擊殺,何況這些人呢】?當在他們面前設擺飲食,使他們吃喝回到他們的主人那裡。
23. 王就為他們預備了許多食物;他們吃喝完了,打發他們回到他們主人那裡。從此,亞蘭軍不再犯以色列境了。
聽主聲音:
1. 8節『亞蘭王與以色列人爭戰,和他的臣僕商議說:我要在某處某處安營。』此段經文只提以利沙的名字,不提二個王的名字。可見經文的重點在於敘述以利沙為了百姓的益處,盡力阻止不必要的戰爭發生。亞蘭王和臣僕隱密地商議,要在某處安置軍隊好捉拿以色列的王,如此就能達到犧牲最少的人,達成消滅對方政權的效果。
2. 9節『神人打發人去見以色列王,說:你要謹慎,不要從某處經過,因為亞蘭人從那裡下來了。』以利沙究竟為何能知道亞蘭王的決策,是以神所賜的智慧推算而知,或是直接從神得到神喻?無論如何,他得到特別的啟示,能得知亞蘭王的決策。當希律王準備殺彼得的前一天晚上,天使奉差去將彼得救出。為了祂百姓的益處,神有各種方法可以讓祂的百姓避開各式危險。
3. 10節『以色列王差人去窺探神人所告訴所警戒他去的地方,就防備未受其害,不止一兩次。』雖然約蘭王是後知後覺,然而他因著聽信先知的話,就得以避開被埋伏的危險。聖經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我們若天天讀神的話,神的話經常能救我們脫離這世界的陷阱和引誘。
4. 11節『亞蘭王因這事心裡驚疑,召了臣僕來,對他們說:我們這裡有誰幫助以色列王,你們不指給我嗎?』亞蘭王以為自己的陣營裡出了叛徒,所以一切的戰略機密都被竊取,並提供給了敵方陣營。
5. 12節『有一個臣僕說:我主,我王!無人幫助他,只有以色列中的先知以利沙,將王在臥房所說的話告訴以色列王了。』由於亞蘭國勢比以色列強大,亞蘭王的臣僕不可能有人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去幫助一個微小且即將毀滅的國家。再加上亞蘭王可能有安排細作在以色列人中間。因此,有位臣僕斷言,這必然是出於以利沙的作為。
6. 13節『王說:你們去探他在哪裡,我好打發人去捉拿他。有人告訴王說:他在多坍。』亞蘭王和之前以色列王亞哈謝一樣,以為只要以武力即可捉拿耶和華的先知。如果先知能知道他要捉拿以色列王的計畫,先知豈不知道他現在想要捉拿他呢?亞蘭王似乎也和以色列王一樣昏庸。
7. 14節『王就打發車馬和大軍往那裡去,夜間到了,圍困那城。』這一幕和亞哈謝派五十夫長率五十人去捉拿以利亞一樣。不過由於以利沙在多坍城內,因此,亞蘭王打發車馬和大軍去圍困多坍城。
8. 15節『神人的僕人清早起來出去,看見車馬軍兵圍困了城。僕人對神人說:哀哉!我主啊,我們怎樣行才好呢?』神人的僕人應該是基哈西。他早晨起來「看見」了亞蘭的車馬與軍兵在圍城。他所看到的景象告訴他,他們的性命即將不保。因此,他為此感到害怕。基哈西的看見和一般人的看見一樣,世人所看見的都是物質界的事物。他們的眼睛看不見靈界的事物。
9. 16節『神人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神人在這時候竟然以平安的口吻安慰基哈西,要他不要害怕。神人如此安慰的理由是「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神人似乎看到了基哈西沒有看到的另外一個現象界的事物。約翰寫信給初代教會,告訴他們不要因仇敵的強勢而害怕他們,他說「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約壹四4。
10. 17節『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基哈西並沒有看見以利沙所看見的。所以以利沙禱告耶和華,使他能看見。禱告後,基哈西就看見了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可見,禱告是使人有屬靈視力的關鍵。我們要常常禱告神讓我們看見神要我們看見的事物。
11. 18節『敵人下到以利沙那裡,以利沙禱告耶和華說:求你使這些人的眼目昏迷。耶和華就照以利沙的話,使他們的眼目昏迷。』奇妙的是以利沙的禱告能讓神開基哈西的眼睛看見靈界的事物。同樣,以利沙的禱告也讓亞蘭的軍隊眼目昏迷,竟然看不清物質世界的事物。
12. 19節『以利沙對他們說:這不是那道,也不是那城;你們跟我去,我必領你們到所尋找的人那裡。於是領他們到了撒瑪利亞。』以利沙的禱告讓亞蘭人認不出他來,也認不出他們所處的地理環境。於是亞蘭人被引到撒瑪利亞去。
13. 20節『他們進了撒瑪利亞,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些人的眼目,使他們能看見。耶和華開他們的眼目,他們就看見了,不料,是在撒瑪利亞的城中。』以利沙的禱告一直是故事轉捩的關鍵,神按照他的禱告來為神的百姓行事,可見禱告的重要性。以利沙禱告之後,這些亞蘭人才發現自己身陷險境,竟然成為敵人的俘虜。
14. 21『以色列王見了他們,就問以利沙說:我父啊,我可以擊殺他們嗎?』以色列王一直扮演著昏庸的角色。他看見這群敵人出現在自己的京城中,但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置這一群由以利沙所帶來的敵軍。一方面他害怕自己犯了自己父親因縱放敵人而遭以利亞審判的錯誤。另一方面,他也害怕兩方軍隊互相擊殺的結果恐怕會兩敗俱傷。即使此次以色列人得勝,恐怕會引來亞蘭人更大的報復。
15. 22節『回答說:不可擊殺他們!就是你用刀用弓擄來的,豈可擊殺他們嗎【或作也不可擊殺,何況這些人呢】?當在他們面前設擺飲食,使他們吃喝回到他們的主人那裡。』以利沙的回答是當然不可以擊殺,即使是約蘭王用武力來擄來的也不可擊殺,何況是他們是自己走進撒瑪利亞。以利沙要約蘭王照著箴言廿五21-22的教訓來對待他們的敵人亞蘭軍隊:「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耶和華也必賞賜你。」
16. 23節『王就為他們預備了許多食物;他們吃喝完了,打發他們回到他們主人那裡。從此,亞蘭軍不再犯以色列境了。』以色列王順服以利沙先知的話所帶來的結果是以色列人和亞蘭人之間有了一段長時間的和平。以利沙不按世俗的方式來解決二國之間的爭戰,反而以特殊的方式成就了和睦。羅馬書十二章2教導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背誦金句:列王紀下六17
「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
禱告文
親愛的天父:禱告能成就大事,今天的聖經讓我們看見以利沙藉著禱告來成就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求你賜給我們信心,凡事不靠自己的能力,而能在凡事上都藉著禱告來明白的你的旨意。主啊!求你教導我們禱告,讓我們能經歷你所應許的──祈求你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我們開門。求慈愛的天父讓我們在禱告更明白你的心意,在禱告中經歷你的大能大力。使我們能像以利沙一樣,藉著禱告來成大事。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讀經三遍:列王紀下六1-7
1. 先知門徒對以利沙說:看哪,我們同你所住的地方過於窄小,
2. 求你容我們往約但河去,各人從那裡取一根木料建造房屋居住。他說:你們去吧!
3. 有一人說:求你與僕人同去。回答說:我可以去。
4. 於是以利沙與他們同去。到了約但河,就砍伐樹木。
5. 有一人砍樹的時候,斧頭掉在水裡,他就呼叫說:哀哉!我主啊,這斧子是借的。
6. 神人問說:掉在哪裡了?他將那地方指給以利沙看。以利沙砍了一根木頭,拋在水裡,斧頭就漂上來了。
7. 以利沙說:拿起來吧!那人就伸手拿起來了。
聽主聲音:
1. 1節『先知門徒對以利沙說:看哪,我們同你所住的地方過於窄小, 』此處經文清楚地讓我們看見以利沙對於他與他所領導的這群先知門徒們的關係和他對他們的關懷。他們放心地將一切問題都帶到他面前詢求他的支持。這些服事耶和華的先知所過的生活極其簡樸,甚至非常地清苦,是未來修道式團體的前身。
2. 2節『求你容我們往約但河去,各人從那裡取一根木料建造房屋居住。他說:你們去吧! 』以利沙體貼他們生活起居上的不便,同意他們去改善居住空間狹窄的問題。
3. 3節『有一人說:求你與僕人同去。回答說:我可以去。』這些先知門徒歡喜以利沙與他們一起同去,可見以利沙是個很容易合群的神人。他們喜歡和他一起工作和生活。主耶穌在世上的時候,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老百姓都喜歡與他一起生活。作為跟隨耶穌的門徒,我們要藉著與人一同生活才能深度地造就門徒
4. 4節『於是以利沙與他們同去。到了約但河,就砍伐樹木。』以利沙樂意與先知門徒們一起從事某些工作,就有許多機會來訓練造就他們,並且可以親自示範什麼是信心的生活。主耶穌帶著門徒四處旅行佈道,一起工作,一起吃飯睡覺。讓祂的門徒有機會來觀察祂的生活與工作,當門徒看見祂的生活後,就願意撇下一切來跟隨主。我們若要真正造就門徒,就要讓門徒有機會參與我們的生活與工作。
5. 5節『有一人砍樹的時候,斧頭掉在水裡,他就呼叫說:哀哉!我主啊,這斧子是借的。』由於當時鐵仍然是罕見且特別有用處的金屬,必然十分昂貴,斧頭掉在混濁約但河裡,幾乎沒有指望能找回來。而這群先知門徒恐怕沒有財力去賠償這把斧頭,他們遇到如此棘手的問題,他們懂得將這難題告訴耶和華的神人(代理人)。耶穌恩友這首詩歌告訴我們凡事都能帶到主恩座前求,主必會幫助我們。
6. 6節『神人問說:掉在哪裡了?他將那地方指給以利沙看。以利沙砍了一根木頭,拋在水裡,斧頭就漂上來了。』即使是神人,以利沙仍然需要知道一些事情的真實光景,他才能祈求神的幫助。他需要知道斧頭落水之處,接著他砍下一根木頭,拋在斧頭落水之處。神蹟就發生了,那比水更重的斧頭竟然浮出水面,漂了起來。以利沙的行動不該被解讀為用某一種法術來使斧頭浮起來,而是他藉著一種象徵性的行動來表明他在這個困境中倚靠這位能使斧頭浮起來的耶和華。
7. 7節『以利沙說:拿起來吧!那人就伸手拿起來了。』即使是神行了一個奇妙的神蹟,也都有人要順服參與的部份。以利沙命令人拾起那把浮出水面的斧頭,是要表明人的順服在經歷神的大能上是何等的重要。基督徒只要凡事順服神,在生活上的小事上,我們都能經驗信的人必有神蹟奇事隨著我們。
背誦金句:列王紀下六5
『有一人砍樹的時候,斧頭掉在水裡,他就呼叫說:哀哉!我主啊,這斧子是借的。』
禱告文
親愛的天父:主耶穌應許我們,信的人必有神蹟奇事隨著我們。主又命令我們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求主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的事上都倚靠你。讓我們能明白,因著你愛我們,你願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彰顯你的大能大力。使我們能認識你是一位看顧人的神。謝謝上帝。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讀經三遍:列王紀下六24-33-七1-2
24. 此後,亞蘭王便哈達聚集他的全軍,上來圍困撒瑪利亞。
25. 於是撒瑪利亞被圍困,有饑荒,甚至一個驢頭值銀八十舍客勒,二升鴿子糞值銀五舍客勒。
26. 一日,以色列王在城上經過,有一個婦人向他呼叫說:我主,我王啊!求你幫助。
27. 王說:耶和華不幫助你,我從何處幫助你?是從禾場,是從酒醡呢?
28. 王問婦人說:你有什麼苦處?他回答說:這婦人對我說:將你的兒子取來,我們今日可以吃,明日可以吃我的兒子。
29. 我們就煮了我的兒子吃了。次日我對他說:要將你的兒子取來,我們可以吃。他卻將他的兒子藏起來了。
30. 王聽見婦人的話,就撕裂衣服;(王在城上經過)百姓看見王貼身穿著麻衣。
31. 王說:我今日若容沙法的兒子以利沙的頭仍在他項上,願神重重地降罰與我!
32. 那時,以利沙正坐在家中,長老也與他同坐。王打發一個伺候他的人去;他還沒有到,以利沙對長老說:你們看這兇手之子,打發人來斬我的頭;你們看著使者來到,就關上門,用門將他推出去。在他後頭不是有他主人腳步的響聲嗎?
33. 正說話的時候,使者來到,王也到了,說:這災禍是從耶和華那裡來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華呢?
列王紀下七1-2
1. 以利沙說:你們要聽耶和華的話,耶和華如此說:明日約到這時候,在撒瑪利亞城門口,一細亞細麵要賣銀一舍客勒,二細亞大麥也要賣銀一舍客勒。
2. 有一個攙扶王的軍長對神人說:即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事。以利沙說: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吃。
聽主聲音:
1. 24節『此後,亞蘭王便哈達聚集他的全軍,上來圍困撒瑪利亞。』此後,我們不知道是在上次事件之後多久。亞蘭王又開始聚集他軍隊要圍攻撒瑪利亞。這必然出於以色列的王在這段時間裡並沒有尋求神,也沒有帶領全國百姓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因此,神允許審判臨到以色列這個國家。
2. 25節『於是撒瑪利亞被圍困,有饑荒,甚至一個驢頭值銀八十舍客勒,二升鴿子糞值銀五舍客勒。』驢子是不潔淨的動物,本來是不可吃的。據史學家約瑟芬記載鴿子糞是用來取代鹽。當時一個工人一個月的工資約一舍客勒。因此,一個死驢的頭要值八十個月的工資,二升鴿子糞值五個月工資,城內饑荒的慘況可想而知。神的百姓若遵行神的誡命和律法斷不可能落在如此可憐的光景。
3. 26節『一日,以色列王在城上經過,有一個婦人向他呼叫說:我主,我王啊!求你幫助。』以色列王在城上經過必是視察防禦的工事,但他卻沒有關心百姓的疾苦。
4. 27節『王說:耶和華不幫助你,我從何處幫助你?是從禾場,是從酒醡呢?』王還未聽婦女的冤屈,就開始抱怨耶和華。可見,他對神極度地渺視。他的話其意思是「連耶和華都不幫助你,我更是愛莫能助。現在禾場和酒醡都是空的,我沒有任何東西能給你。」其實,他的話並不真實,遇到如此悲哀的事情,以色列的王應該披麻蒙灰,宣告禁食,求神赦免拯救,尋求耶和華的幫助。
5. 28-29節『王問婦人說:你有什麼苦處?他回答說:這婦人對我說:將你的兒子取來,我們今日可以吃,明日可以吃我的兒子。我們就煮了我的兒子吃了。次日我對他說:要將你的兒子取來,我們可以吃。他卻將他的兒子藏起來了。』原來這婦人被鄰舍欺騙了。鄰舍和他一起煮了他的兒子吃了維生。如今該吃鄰舍的兒子維生時,鄰舍卻反悔了。這二個女人來到王面前要求王給予公正審判,和另二個女人來到所羅門面前尋求公正審判成為一個對比,說明了約蘭王並沒有像所羅門王一樣負起一個國王應該負的責任。在約蘭治理之下,以色列百姓的遭遇和所羅門治理下的百姓是何等的不同。
6. 30節『王聽見婦人的話,就撕裂衣服;(王在城上經過)百姓看見王貼身穿著麻衣。』約蘭王穿著麻衣可能是為了表達他為了城被敵人圍困,而城內又有饑荒所表達的悲痛。但他並沒有去尋求耶和華的面,也沒有帶領百姓向神悔改的舉動。
7. 31節『王說:我今日若容沙法的兒子以利沙的頭仍在他項上,願神重重地降罰與我!』約蘭王聽了婦人的話之後,不但沒有自責,反而責怪神人以利沙。認為以利沙是個叛徒,因他本有能力阻止這樣的悲慘的事情發生,他卻不肯為他的緣故來向耶和華求情。約蘭王是個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他認為所有的人甚至是上帝都應該是來服事他益處的。他卻不明白王是神是僕人,應該要來事奉神。
8. 32節『那時,以利沙正坐在家中,長老也與他同坐。王打發一個伺候他的人去;他還沒有到,以利沙對長老說:你們看這兇手之子,打發人來斬我的頭;你們看著使者來到,就關上門,用門將他推出去。在他後頭不是有他主人腳步的響聲嗎?』約蘭王差人去殺以利沙洩忿,以利沙從神那裡已經得知約蘭王派人要來殺他,因此,他吩咐將那使者擋在門外,等待他的主人來到,他才要直接曉喻神的話。
9. 『以利沙對長老說:你們看這兇手之子,打發人來斬我的頭。』 以利沙稱約蘭王是兇手之子。這個稱呼透露了約蘭在治理以色列國的時候,他的治理和他的父親亞哈和母親耶洗別是沒有兩樣的。他像父親一樣靠著殺人侵佔別人的產業,他像他母親一樣,殺害耶和華的先知。
10. 33節『正說話的時候,使者來到,王也到了,說:這災禍是從耶和華那裡來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華呢?』雖然約蘭王差使者去殺以利沙,然而當使者離開後,他必然後悔了。因此,馬上親自前往見以利沙。他向以利沙抱怨,撒瑪利亞城被長久圍困,以致民不聊生,這災禍既然是神的所帶來的,他為何還要再仰望耶和華的拯救呢?約蘭王可能是要向以利沙表明,他準備向亞蘭人投降了。他已無法再等候上帝的拯救了。
列王紀下七1-2
11. 1節『以利沙說:你們要聽耶和華的話,耶和華如此說:明日約到這時候,在撒瑪利亞城門口,一細亞細麵要賣銀一舍客勒,二細亞大麥也要賣銀一舍客勒。』人的盡頭就是神的開頭,當約蘭王承認他已經無法再忍耐下去。神的話臨到以利沙,以利沙宣告以色列人所遇到的困境,明天將會完全的解除。這可以從原本天價的食物在明天這個時候,將會恢復到比較合理的價錢。一細亞約十二公升。
12. 2節『有一個攙扶王的軍長對神人說:即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事。』這位王的重要幕僚以他的經驗來判斷神人以利沙所宣告神的話,認為完全不可能。既使亞蘭人馬上撤軍,食物的供應也不可能馬上恢復正常。因此,他不相信耶和華的話會實現,所以他用誇大的話宣稱,即使耶和華開了天上的窗戶,也不能有這事。
13. 『以利沙說: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吃。』因著這位軍長的不信,以利沙宣告了神對他的審判:「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吃。」人非有信,不能得神的喜悅。信心就是信靠神和祂的話。我們必須相信神所說的每一句話,才能讓神喜悅。
背誦金句:列王紀下七2
「有一個攙扶王的軍長對神人說:即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事。以利沙說: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吃。」
禱告文
親愛的天父:你是管教人的神。人若不順服你的話,就會落在你的管教之中。求你賜我們敬畏你的心。使我們樂意遵行你的話語。主啊!你的話安定在天,你說有就有,命立就立。求你賜我們相信你話語的信心。讓我們堅心倚靠你的話語,不偏左右,完全順服,好讓我們一生蒙福。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閱讀: 列王紀下6章8-1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下21-22章;路加福音18章24-43節
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列王紀下6章17節
偉銘拼命地追趕幾個年輕人,因他們偷了他一個貧窮朋友的自行車。他一味拼命地追,只知道必須取回自行車。令他驚訝的是,這三個小偷轉頭朝他望了一下,竟然丟下自行車逃之夭夭了。偉銘鬆了一口氣,也很滿意自己的表現。等他扶起自行車轉過身來,才發現另一個身材壯碩的朋友也一直緊追在他身後。
以利沙的僕人看到他的城鎮被敵軍包圍時就驚慌失措,並跑去跟以利沙說﹕「哀哉!我主啊,我們怎樣行才好呢?」以利沙告訴他:「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然後上帝開了那僕人的眼睛,他便「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列王紀下6章15-17節)。
當你竭力跟隨耶穌時,可能會面對一些危險。比如當你決心要做正確的事,可能會聲譽受損,甚至可能生活失去保障。你也可能會徹夜難眠,因為擔心事情的發展會每況愈下。但別忘了,你並不孤單。在面對這些挑戰時,你無須靠自己的聰明或力量去勝過,因耶穌與你同在,祂的能力遠超過一切的權勢。你也可以用保羅的問題,問問自己﹕「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馬書8章31節)的確,誰能敵擋上帝呢?無人能敵!讓我們倚靠上帝的同在去迎接挑戰吧!
主耶穌,
幫助我看見祢遠大於我今天所遇到的任何困難,
感謝祢永遠與我同在!
什麼事會令你無法入眠?你如何把憂慮卸給上帝呢?
作者: 韋陌格
靈糧透視
今天閱讀的經文,描述了世界的一個奇妙真實景況。這世界不但有可見的現實世界,也有一個憑肉眼往往看不見的屬靈世界。以利沙的僕人之所以驚慌,因為他看不見護衛他們的軍隊,就是圍繞在他們四周的「火車火馬」(列王紀下6章17節)。以利沙的冷靜與僕人形成鮮明對比,他鎮靜地求上帝開僕人的眼目。聖經沒有記載僕人看到「火車火馬」之後的反應,但作者已間接向讀者表明(只是沒有明說),我們若只關注部分的真實世界,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當害怕恐懼臨到時,讓我們謹記,我們的肉眼往往看不到上帝如何幫助、保護我們。
韓傑盛
參考經文:《 列王紀下6章1~23節》
他禱告說:「上主啊,求祢開他的眼睛,使他看見。」上主聽了以利沙的祈求。以利沙的僕人往上一看,看見山邊布滿了火焰車和火馬,圍繞著以利沙。(列王紀下6章17節)
以利沙具有上主賞賜特別的能力,當敘利亞王幾次意圖攻打以色列,他都能預先知道敘利亞王和臣僕暗中的計謀,並提早告知以色列王防範。同樣的事發生幾次以後,敘利亞王得知自己失敗的原因,是先知以利沙有先見的緣故,就想殺害他。
敘利亞軍隊來圍攻以利沙所住的城時,以利沙的僕人很驚慌。以利沙向上主禱告,上主就讓僕人看見山邊布滿了火焰車和火馬,圍繞著他們。當敘利亞軍隊打過來時,以利沙再次禱告,上主使敵人的眼睛失明,以利沙趁機引敵人進入撒馬利亞城。當敘利亞軍隊恢復視覺,已經在撒馬利亞城裡成為以色列王的俘虜。這一切都是上主的神蹟。上主看顧屬祂的人,就如本章一開始,讓鐵斧頭浮出水面的大能神蹟,我們看見從日常生活的個人小事到國家大事,上主都回應我們的需要和禱告。
2009年莫拉克颱風侵襲,造成八八水災,屏東縣三地門鄉發生嚴重的土石流災情。當時,排灣族的達瓦達旺部落整個村莊有安全疑慮,縣府要求全村遷到山下。因教會建堂剛完成硬體建設,部落的弟兄姊妹不願就此搬離,就發起祈禱會,日夜尋求上主帶領,求天父守護部落,讓族人可以度過風災。由於八八水災很嚴重,小部落後來得到眾教會及公部門的關注,很快完成建堂。教會經歷信心仰望、得上主保守的見證,因此訂定「托住」為獻堂主題,再次見證上主是垂聽禱告的神。
很多時候,我們對敵人都想除之而後快。但聖經提醒我們,在困難中要向上主尋求,上主必然回應。當以利沙面對奉命來捉拿他的大隊人馬,仍對上主有信心。後來敵人自投羅網,以色列王問以利沙:「我該把他們殺掉嗎?」以利沙卻說,不可殺害他們,而且還要給他們食物和水,放他們回到他們的王那裡。
箴言25章21~22節:「你的仇敵餓了,就給他吃,渴了,就給他喝。你這樣做,會使他臉紅耳赤,羞慚交加,上主也要報答你。」以利沙善待仇敵以德報怨,結果不只是敘利亞軍不再侵犯,更再次證明上主是真神。先知以利沙是上主的忠僕,他認識上主,相信上主的權能,又全然遵守祂的誡命,使神蹟得以不斷發生。
默想:
我是否真實的認識上主的權能,相信上主會回應禱告?
祈禱:
滿有慈愛憐憫的上主,我相信祢是垂聽祈求的主,願我能像先知以利沙一樣與祢有親密合宜的關係,遵行祢的誡命,讓在人看來不可能的事,在祢的手中得以成就,成為美好見證。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閱讀: 列王紀下6章15-1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賽亞書20-22章;以弗所書6章
耶和華啊,求祢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列王紀下6章17節
麗莎罹患癌症又剛流產,她收到了一張慰問卡,上面的經文寫著:「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列王紀下6章17節)。這令她十分納悶,心想:這節關於火車火馬的經文並不適合我的現況啊!
接著「火車火馬」開始陸續出現:一些抗癌成功的人花時間陪伴她、傾聽她的心聲;麗莎的丈夫從海外的軍事任務中提早返回;朋友們陪著她一起祈禱。但最能讓麗莎感受到上帝的愛是朋友佩琳來探望的時刻,佩琳帶了兩盒紙巾來陪她一起哭泣。佩琳完全瞭解麗莎的心情,因為她也經歷過流產的傷痛。麗莎說:「這比什麼都重要。現在我看出這張卡片的意義了,我的『火車火馬』一直都在我身邊。」
當敵軍圍攻以色列時,許多天使保護著以利沙。但是以利沙的僕人看不到他們,便驚惶地對先知喊道:「我主啊,我們怎樣行才好呢?」(15節)以利沙就向上帝禱告說:「耶和華啊,求祢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17節)
當我們仰望上帝時,生活中的危機會讓我們看見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並讓我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我們也會明白上帝的安慰和祂的同在將永不離開,祂會用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彰顯祂的愛。
收到壞消息時,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呢?
過去你遇到的危機,曾讓你對上帝有什麼新的認識?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那全然可靠的同在。
求祢開啟我的雙眼,讓我今天就能重新認識祢。
作者: 葛庭墨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以利亞在旋風中被接走離開世界時(列王紀下2章9-12節),以利沙作以利亞的門徒和僕人已有七到十年之久。但以利沙開始承擔以色列先知的責任之後,他的事奉與他的導師有截然不同的性質和特徵。在以利亞的事工中,神蹟常常是負面的,且有破壞性(乾旱、饑荒、從天上降火以消滅前來捉拿他的人等),而以利沙事工的神蹟卻往往積極有益。以利沙所行的神蹟,恰恰是他的導師所行神蹟的兩倍。以利沙作為上帝使用的器皿,潔凈了污水、消除了毒物、找回丟失的斧子,並治好痲瘋病人等。儘管以利沙和以利亞都是同一個時代的先知,而且都是以色列上帝手中的器皿,但他們各自事工的整體風格和特質卻截然不同。
柯貝爾
20220626 講題:神同在 講員:李怡瑱牧師 金句:15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16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來13:15-16)
來13:15-16 15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16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我們為著過去幾個月,弟兄姊妹為我們今年第一次嘗試的難民服務隊的奉獻,獻上感恩,正如經文所說的,行善和捐輸的事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當我在預備信息時,我很深的感受到神喜悅思恩堂弟兄姊妹,你們是如此甘心樂意的奉獻,為神的國、神的義、神呼召所行的事,盡心竭力的擺上,神非常的喜悅,且神必然報答。難民服務隊奉獻總計:17萬+8萬+2400美金(台幣71,893元),共321,893元。我們要將榮耀歸給神,我們為著神要在弟兄姊妹心中放下的感動,我們相信神要繼續透過這次中東難民服務隊的行動,神要繼續帶出祂榮耀的計劃,我們也求神繼續把這個感動,為他們代禱、守望的負擔持續為著接下來的兩個多月迫切禱告,願我們這次的中東之行,在難民服務隊的事上能夠為神結出豐盛的果子。下週二我們地區的牧者就要出發了,下個主日是亞萍傳道、予安姊妹要出發。
今天是思恩堂52週年,1970年從康寧路一段62號開始成立,加入台灣信義會至今是滿52週年,新堂搬遷到這裡是滿18週年,我們為神的同在保守和看顧,賜下平安在我們中間讓我們同心獻上讚美祭,詩22:3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或作:居所)的。這幾天活潑生命開始進入詩篇,昨天、今天是詩篇22篇,這是大衛的詩,大衛說:「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或作:居所)的。」大衛深知道讚美可以帶下神的寶座,在和合本『寶座』有另外一個的解釋-『居所』,換句話說,讚美會帶下神的同住,神樂意與我們同在、同住,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大衛認識這位他所敬拜、讚美的神是聖潔。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帶下神榮耀同在的重要因素,不只是讚美,而且讚美是要清楚知道所讚美的對象,這位值得我們讚美、全心敬拜的這位神,祂是怎樣的神呢?大衛說:「你是聖潔的。」聖經翻譯說:「聖潔就是至聖的。」換句話說,在大衛的心目中,這位以色列的神,跟外邦的神是完全不同的,祂是至聖、獨一、偉大的,是外邦眾神明都無法可以相比的。所以大衛全心全意來敬拜、讚美、事奉這位聖潔、榮耀的神。他深深的經歷到,每當他如此全心的敬拜、讚美神時,神榮耀的寶座、同在,就讓他能夠親身感受、經歷。今天我們說全球的疫情已經延續兩年多了,今年2月又爆發了戰爭,所以我們看到全世界人的心,在許多的動盪、恐慌中,越來越深的體會末世臨近,我們所要關注的就是「神同在」。神同在成為我們的寶仗、平安的居所、可以經歷,且分享。就如莉楹姊妹所分享的,雖然他們全家這麼多人確診,一開始可能會驚慌,但感謝主!因為他們認識所信靠的這位神,媽媽願意帶著孩子禱告,我們就看見,因著有同心的禱告、敬拜,神的居所、同在就在其中,成為保護帶下醫治、恢復,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信息-神同在。我希望在我們跨入的53年要全心的關注、全心全意的追求神的同在,全心全意的愛慕榮耀的神,讓祂的同在在我們的生命、家庭、職場、社區、校園、所到之地,能夠帶下神的榮耀、保護、遮蓋。因為全地的人都在恐慌之中、都在尋找平安,誰可以帶給他們平安、盼望?這是神對教會的呼召,這是你我所要承擔末世的使命。
神在教會成立50週時(2020年)給了我們一個禮物就是信誠佈道所,讓我們成為他們的母會,我希望大家能夠時常把信誠佈道所也放在心中記念他們,也為他們禱告,他們所結的果子我們也一同有份。
這是他們目前開始成立的吉他班,請為信誠佈道所禱告,他們除了有男、女生宿舍住了將近50位孩子,要料理他們的生活外,還有一個育興學校是教華語,所以他們從幼稚園到中學,在這個年齡層中接觸將近500位的學生學華語,所以他們很忙碌,要教華語、要帶小朋友、料理住宿的學生的生活,光是每一天的膳食就相當辛苦。楊恩華、茶麗麗傳道夫婦結婚五年,目前還沒有自己的孩子,但在兩年前他們領養了一對姊弟,那對姊弟因為他們的媽媽去世了,爸爸沒有能力照養兩個孩子,所以有人就轉介給楊恩華、茶麗麗傳道夫婦領養,所以他們領養了這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現在都是在念小學的年紀。他們有家庭、宿舍的管理及華文學校每天要接觸的學生,他們現在很希望建一個合適的、合宜的敬拜禮拜堂,也需要添購樂器、設備以及較大且有牌照的車子,為他們所需要的裝備、門徒代禱。楊恩華傳道他本人對敬拜、音樂是很有負擔的,恩賜也在這裡,他告訴我們說:其實他幾年前,他已經有機會可以到新加坡去進修敬拜,後來有些因素沒有去,他跟師母兩人常常因為照顧這些孩子很忙碌,他很希望能夠恢復敬拜、起初神對他的呼召、感動,要敬拜、築祭壇,他也開始在訓練敬拜者,求神繼續使用他們。他們的地1200坪,這塊地在10年前,是嘉義幾位退休的老師去到那裏買下來,後來成立了亞波羅宣教使團,後來決定讓我們成為他們的母會之後,把這塊地交託給他們做管理。1200坪的地及孩子們、這些家庭,目前有8個穩定的家庭在那作禮拜,我們繼續求神把人數及可以訓練、栽培的同工加給他們。我們在背後的禱告及奉獻,這都是參與在神國的建造中,預計要購買的車子、樂器、設備及建造禮拜堂,經估算後約台幣60萬。請大家在禱告中記念,目前我們每個月是支付他們傳道人家庭的薪資跟捐助的需要寄宿的孩子們費用及佈道所的基本開銷,所以請大家繼續放在禱告中,按著感動回應神,願神親自記念。
神要我們不要忘記獻上讚美祭,這是神呼召神的百姓,作為得救的基督徒,基本要向神獻上的,就是不停止讚美。詩人大衛說:「我活著的時候,不斷、不停止讚美你。」今天的活潑生命也講:「得救的基督徒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要讚美神。」
一、兩種看見:如果我們太忙碌,可能光是眼前的事物就佔去我們很多的心思,相對的太忙碌我們停留在神面前的時間跟專注力都會受虧損,所以為什麼在線上時,恩華跟麗麗傳道夫婦也回應。確實,有時候太忙會讚美、敬拜,因為太忙於事務的關係會使我們的專注力停留太多在人事物上¬不是在神身上,但我們要獻上讚美祭、獻上吸引神同在的讚美祭、敬拜,來到神的面前要給神時間。另一個阻礙是什麼呢?今天要跟大家講的重點就是「看見」,很多時候因為我們沒有看見神的作為、榮耀,因為我們眼睛所看的這些都是日常生活困難、環境,因為我們屬靈的看見被蒙蔽,以至於我們常陷在眼前所看見的景況及困難中,所以我們就失去了讚美的動力,我們因著許多的擔心、害怕,甚至恐慌,我們失去讚美的動力。所以缺乏屬靈的看見或被蒙蔽也會使我們的讚美受到攔阻。剛才所說的一種是太忙碌會攔阻我們向神的獻祭、來到神面前的時間及心;另一個攔阻就是看見。
今天在分享這個信息,其實我心中有很深的負擔,在最近一、二週,有些時候是很密集,可能一天有二、三位心中恐慌的人要找我禱告或打電話進來請求禱告,甚至是半夜電話就進來,我感受到這是屬靈界的壓制,還有靈界的攪擾跟攻擊,這不是少數一、二個人,我認為是整個大環境之下,人心中的光景,甚至有些基督徒,如果我們沒有被開啟,不知不覺也會受到肉眼睛看不見的靈界攪擾影響,所以我覺得這個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王下6:14-17 14王就打發車馬和大軍往那裏去,夜間到了,圍困那城。15神人的僕人清早起來出去,看見車馬軍兵圍困了城。僕人對神人說:「哀哉!我主啊,我們怎樣行才好呢?」16神人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17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背景:V14前,所說的王是指亞蘭王,亞蘭王跟以色列王兩相交戰,亞蘭王就試圖要密謀殺害以色列王,好幾次他設計,結果都被破解,原來就是以色列當中有神人以利沙,他可以預先知道亞蘭王的計謀,然後就去通報以色列王,警告他說:「某某時候你不要從哪一條路經過,因為仇敵設了謀,要害你。」所以以色列王就派人去窺探,果真有幾次就避開了亞蘭王的計謀,因為亞蘭王的計謀被破解了,所以他心中產生疑問,是不是我們中間有間諜?有人去密告以色列王?亞蘭王就問他的手下:「你們當中有誰知道,是不是有間諜去密報以色列王?為什麼我們設計的都被破解?」其實不是間諜是神人以利沙,亞蘭王底下有個城僕,後來就來跟王說:「他查出來是以利沙密報以色列王。」原來以色列中有先知(神人),可以預先知道將要發生的事情,所以警告以色列王才躲避了這個亞蘭王所設計的密謀。所以王就指派 底下許多的部隊去圍繞神人以利沙所居住的城市,這些部隊就去圍攻以利沙的城市叫做多坍,他們預備要去抓先知以利沙。(V14)許多的兵丁夜間圍著以利沙居住的城市-多坍,(V15)在第二天一早以利沙身邊的一個僮僕看見有那麼多的士兵圍著他們所居住的城,他就向以利沙先知說:「怎麼辦?這麼多仇敵圍著我們,就很害怕。」(V16)以利沙就對這個僕人說:「不要懼怕,為什麼不要懼怕呢?因為與我們能在比與他們同在的還要多。」(V17)然後以利沙就做了一個禱告:「開這個少年僕人的眼睛,讓他能夠看得見。」知道有比這些看得見的部隊、軍兵,還有更多的天使天君、火車火馬圍繞著。我們剛才說,神是聖潔的,也有聖經說神是烈火,所以這裡講神同在祂的天使天兵、火車火馬也圍繞著祂的百姓。原來除了我們肉眼可見的,還有一個層面是超越我們肉眼所見的-屬靈的看見,這需要聖靈來開我們的眼睛,我們之所以要追求聖靈充滿,我們需要聖靈幫助我們揭去生命中蒙蔽的帕子,因為在我們未信主之前,聖經說:「我們是被蒙蔽的。」我們是有遮蔽的帕子是我們看不清真相,這是有聖經根據的。
林後4:3-4 3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4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着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在這裡面告訴我們不信的人,這些偶像會弄瞎人的心眼,所以是一種蒙蔽的光景,當保羅被神呼召時,徒26:18我差你到他們那裏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保羅剛信主時,在前往大馬色路上被大光照了之後,聖經說他眼睛三天看不見,後來亞拿尼亞為他禱告、施洗時,他眼睛的鱗片就掉下來,所以保羅深刻體會,過去在他不幸的光景是蒙蔽的,如今神將他帶進光中,從黑暗歸向光明,所以神差他去到外邦傳福音,叫這些人眼睛得開,所以為我們還為信主的家人們,特別還在拜偶像的人,包含我們的同事、朋友,我們可以為他們作一個禱告,就是求神的光光照他們,讓他們眼睛可以被打開可以明白真理,真理、真相可以叫人得自由,這是非常重要的。詩135:15-18 15外邦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16有口卻不能言,有眼卻不能看,17有耳卻不能聽,口中也沒有氣息。18造他的要和他一樣,凡靠他的也要如此。聖經講得很清楚,偶像雖然造的人模人樣,但很清楚的那是個木頭,雖然造了個眼睛,但那眼睛不能看、沒有作用;造了耳朵,但耳朵不能聽、沒有作用;有嘴吧也不能講話、沒有作用,V18造偶像的就跟偶像是一樣,而靠偶像、虛假的也是如此。有眼卻不能看;有耳卻不能聽、不能明白,所以我們要特別的為台灣、為國家拜偶像的這些事情,向神認罪悔改。要持續為在上位者、同胞、百姓及未信主的家人能夠得救,從撒旦的權下、黑暗中被釋放,進入光明,眼睛能夠被打開,我們要持續的禱告。
當我在預備信息時,我想到台灣現在的處境,台海的情勢,其實很多時候就好像仇敵四圍環繞,但神要我們全心的敬拜、讚美、高舉祂,其實台灣目前最大的保護不是飛彈、不是花再多的錢去增添配備、武器,真正的保障就是神的同在,我們需要神就像當日垂聽以利沙的禱告,因為神的同在帶下火車火馬的保護,神應許在敬畏祂的人四周,也會派天使天軍四圍安營保護。我們這次中東之行要去服事難民,在這個穆斯林的國家一天五次朝拜,從清晨天未亮就開始擴音念誦他們的經,你可想而知,在那些城市、地土、百姓是在何等的黑暗壟罩之中,我們要帶著何種權柄、能力能夠把這些黑暗中的百姓帶向光明,能夠用何種方法將祂們從撒旦的權下帶進神的國度?我們需要神強力的同在,祂的天使天兵成為我們團隊四圍的保護,也盼望因著我們在那帶下神的同在可以推開那地的黑暗,讓那地的百姓,可以得見光、聽聞福音,人心能夠脫離這些蒙蔽的帕子,心眼得開,能夠明白神的福音,這是需要聖靈的能力。我們的禱告非常重要,台灣現在的情勢是需要更多的起來禱告、讚美,但很重要的是我們的讚美、敬拜要如何達到神的面前、帶下神的寶座、同住?有一個前提,我們自己的眼睛要開,要認識我們所敬拜、事奉的神,是大神、活神、是超越一切的,超越環境的困難、看得見的仇敵,除非我們的信心、眼光被打開,否則我們在懼怕之中的敬拜、讚美的力道是弱的。如果心中有恐懼、疑惑,我們敬拜、讚美的煙,還沒有到天花板就煙消雲散了,所以我們要如何將敬拜、禱告達到神的寶座前,以至於神的榮耀、同在、寶座、同住可以在我們中間?需要支取信心,求神打開我們的眼睛,使我們真的能夠看見,我們所敬拜、事奉的這位神是真神、活神、大神,祂是昔在、今在、永在的權能神。這要成為我們信心的依據、確據,所以超越一切的環境、困難,讓我們停止抱怨、停止說消極、負面的話,當仇敵的箭射過來,許多的謊言、欺騙、控告,甚至造成恐慌,這些假訊息要如何起來抵擋?要奉主的名斥退,不要讓仇敵的箭,這些負面的思想停留在我們裡面,我們要轉眼仰望神、專注於神,如此我們的敬拜、讚美就能達到神的面前,帶下神的榮耀、同在、權能,能夠突破。
回應詩歌:我渴望看見。
✍ 2022-07/26 讀經:列王紀下 第六章
✟受感的經文:
6:24 此後,亞蘭王便哈達聚集他的全軍,上來圍困撒瑪利亞。
6:25 於是撒瑪利亞被圍困,有饑荒,甚至一個驢頭值銀八十舍客勒,二升鴿子糞值銀五舍客勒
6:26 一日,以色列王在城上經過,有一個婦人向他呼叫說:我主,我王啊!求你幫助。
6:27 王說:耶和華不幫助你,我從何處幫助你?是從禾場,是從酒醡呢?
6:28 王問婦人說:你有什麼苦處?他回答說:這婦人對我說:將你的兒子取來,我們今日可以吃,明日可以吃我的兒子。
6:29 我們就煮了我的兒子吃了。次日我對他說:要將你的兒子取來,我們可以吃。他卻將他的兒子藏起來了。
6:30 王聽見婦人的話,就撕裂衣服;(王在城上經過)百姓看見王貼身穿著麻衣。
6:31 王說:我今日若容沙法的兒子以利沙的頭仍在他項上,願神重重地降罰與我!
6:32 那時,以利沙正坐在家中,長老也與他同坐。王打發一個伺候他的人去;他還沒有到,以利沙對長老說:你們看這兇手之子,打發人來斬我的頭;你們看著使者來到,就關上門,用門將他推出去。在他後頭不是有他主人腳步的響聲嗎?
6:33 正說話的時候,使者來到,王也到了,說:這災禍是從耶和華那裡來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華呢?
✟受感的話語:
〔列王紀下 第6章〕記述一個很大的饑荒,是因亞蘭王圍困撒瑪利亞很久,到一個地步糧食短缺,在這麼嚴重的境況中,王卻首先遷怒於以利沙,決定要殺死他,也遷怒於神,決定要離棄神;若災禍真的是從神而來,其實只要向神認罪,再次仰望神,事情就得著解決,然而王的反應卻剛好相反…有時人犯罪到一個地步,至最後會倒過來埋怨權柄,此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已不在王身上,所以長老都聚集在別處。
長老聚集是為解決問題,然而這些長老王卻沒有跟他們在一起,只是一直埋怨和憤怒,這些長老反而去找以利沙,以利沙則與他們結合,建立團隊守望,使屬靈和政界結合,讓屬靈的領導和祝福降到整個政治群體中;這是屬靈權柄的不斷擴張,從一個人開始變成可帶領門徒、從祝福國家到對外來攻擊的守望、從屬靈的守望到與政界的結合…我均看見以利沙不斷把他的屬靈影響力提升。
當忠於位份,知道自己的身份,神也會把屬靈影響力不斷提升,然而整個關鍵不是為自己謀求益處,而是為了整個團隊、整個國家的祝福。
✟禱告和回應:
耶和華獨一真神,感謝祢!因祢揀選我們作聖潔的器皿,作這世代的先知;願主幫助我起來訓練門徒,作忠心的守望者,為這個的城市、國家代求,願神祢的啟示和榮耀臨在團隊中。
敬拜詩歌:我要順服 (讚美之泉)
https://youtu.be/gmqXgffoVrI
一、安靜:求祢開我的眼,使我看見祢的救恩奇妙!
二、讀經:列王紀下 6:8-23
1. 重點說明
多坍一役,看見神的保護,也看見先知以利沙的事奉。他的服事是大有能力:能洞悉亞蘭王的計謀,瓦解對方的攻擊;他的服事是大有信心:不看環境,遭遇攻擊,也沒有驚惶,反而安慰那懼怕的僕人,而他信心的禱告,讓僕人屬靈的眼睛被打開,也使亞蘭軍兵眼目昏迷。他的服事更是以善報惡:不僅保護那些來擊殺他的人,還設宴款待他們,化解兩國之間的衝突,帶來彼此的和平!
2. 鑰節: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王下 6:17)
三、默想:
■亞蘭王為何攻打多坍?(v.12-v.14)以利沙看見大軍壓境,他的反應為何?(v.16)
■以利沙如何為僕人禱告?(v.17)又如何對待亞蘭來軍?(v.18、v.22)最後,這些亞蘭軍隊最後的結局為何?(v.23)
■面對大軍壓境,何以先知能氣定神閒,絲毫不慌不亂?這給我什麼提醒?我可以如何學習?
四、禱告:親愛的主,懇求感動以利沙的靈,加倍感動我,讓我的服事,帶著信心,帶出能力,也帶來和平。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列王紀下 6-7 章
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王下6:17)
閱讀: 列王紀下6章15-1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賽亞書20-22章;以弗所書6章
耶和華啊,求祢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列王紀下6章17節
麗莎罹患癌症又剛流產,她收到了一張慰問卡,上面的經文寫著:「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列王紀下6章17節)。這令她十分納悶,心想:這節關於火車火馬的經文並不適合我的現況啊!
接著「火車火馬」開始陸續出現:一些抗癌成功的人花時間陪伴她、傾聽她的心聲;麗莎的丈夫從海外的軍事任務中提早返回;朋友們陪著她一起祈禱。但最能讓麗莎感受到上帝的愛是朋友佩琳來探望的時刻,佩琳帶了兩盒紙巾來陪她一起哭泣。佩琳完全瞭解麗莎的心情,因為她也經歷過流產的傷痛。麗莎說:「這比什麼都重要。現在我看出這張卡片的意義了,我的『火車火馬』一直都在我身邊。」
當敵軍圍攻以色列時,許多天使保護著以利沙。但是以利沙的僕人看不到他們,便驚惶地對先知喊道:「我主啊,我們怎樣行才好呢?」(15節)以利沙就向上帝禱告說:「耶和華啊,求祢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17節)
當我們仰望上帝時,生活中的危機會讓我們看見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並讓我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我們也會明白上帝的安慰和祂的同在將永不離開,祂會用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彰顯祂的愛。
收到壞消息時,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呢?
過去你遇到的危機,曾讓你對上帝有什麼新的認識?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那全然可靠的同在。
求祢開啟我的雙眼,讓我今天就能重新認識祢。
作者: 葛庭墨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以利亞在旋風中被接走離開世界時(列王紀下2章9-12節),以利沙作以利亞的門徒和僕人已有七到十年之久。但以利沙開始承擔以色列先知的責任之後,他的事奉與他的導師有截然不同的性質和特徵。在以利亞的事工中,神蹟常常是負面的,且有破壞性(乾旱、饑荒、從天上降火以消滅前來捉拿他的人等),而以利沙事工的神蹟卻往往積極有益。以利沙所行的神蹟,恰恰是他的導師所行神蹟的兩倍。以利沙作為上帝使用的器皿,潔凈了污水、消除了毒物、找回丟失的斧子,並治好痲瘋病人等。儘管以利沙和以利亞都是同一個時代的先知,而且都是以色列上帝手中的器皿,但他們各自事工的整體風格和特質卻截然不同。
柯貝爾
閱讀: 羅馬書8章1-2、10-1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列王紀下4-6章;路加福音24章36-53節
你們……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羅馬書8章15節
麗茲跟丈夫收到孩子的出生證明及護照時,不禁喜極而泣,因那表示他們的領養在法律上生效了。從現在起,蘭娜就是他們的女兒,也永遠是這家中的一分子。當麗茲回想這段法律程序時,她覺得人們成為耶穌家中的一分子,也是一種「身分的轉變」。她說:「當上帝接納我們成為祂的兒女,我們就不再被自己原生的罪及敗壞所轄制,能合法地進到上帝的國度,得享祂的豐富。」
在使徒保羅的年代,若是一個羅馬家庭收養一個兒子,這孩子的法律地位就被徹底改變。任何過往的債務都被一筆勾銷,而且還能享受這個新的家庭賦予他的身分和一切的權利。保羅要羅馬的信徒瞭解,這個新的身分地位也同樣適用在他們身上。他們不再被罪捆綁,也不再被定罪,如今他們是「隨從聖靈」而活(羅馬書8章4節)。因為凡被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上帝的兒女(14-15節),他們的身分改變,成為天國合法的子民。
若我們已接受救贖的恩典,我們就能成為上帝的兒女,承受祂的國度並與基督聯合。因耶穌為我們流血捨命,我們的罪債已被一筆勾銷,我們再也不必活在恐懼或定罪中。
有了上帝兒女的身分,你的生活有何改變?
你要用什麼態度來接受這身分?
天父上帝,當我還在母腹中祢就創造了我,而且祢認識我、深愛著我。求祢使我絕不懷疑祢對我的保守看顧。
作者: 潘艾梅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有一些學者認為,羅馬書第8章是聖經中有關聖靈的位格和工作最完備的教導。然而,我們往往只留意第1節,提醒我們不再被定罪;第28節,提醒我們上帝有美好的旨意;第31-39節,講到上帝對我們的愛與眷顧。但貫穿整章的乃是聖靈的工作(4-6、9-11、12-16、23、26-27節)。其實,正是倚靠並藉著聖靈的工作,第1、28和31-39節的祝福才能臨到我們。
柯貝爾
2021/6/15(二) 解決問題 列王紀下6:1-7
一根斧頭噗通一聲掉入河裡。
如果湖中女神不會出現,那誰能幫忙呢?
以利沙的門徒們沒辦法換一個更大的地方住,只好自己砍柴蓋房子;
但是鐵製工具在當時仍然有著一定的價格,他們只好跟別人借了一把。
沒想到更慘的還在後頭,斧頭竟然脫離木棍,沉進了湍急的河裡。
這些先知門徒資源不足、沒什麼計畫、能力也不足,不懂得風險管理,更沒有想到要為那把斧頭保險。
但他們做了他們唯一知道的事,他們請以利沙跟他們去。(6:3)
他們是跟隨以利沙的門徒,請以利沙同去,就是他們最大的保障。
果然,以利沙沒有讓他們失望。
湖中女神不需要出現,以利沙的神是他們的盾牌、是他們的戰車馬兵。
在上戰場前,在面對每一天的生活之前,我們是不是只記得要把斧磨利呢?
我們是否還記得,全能的神才是我們的盾牌、是我們的戰車馬兵呢?
神人說:「掉在哪裏了?」他把那地方指給以利沙看。以利沙砍了一塊木頭,拋在水裏,就使斧子的頭浮上來了。(列王紀下6:6,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0615
#丁牧的靈修隨筆
Photo by Hamza NOUASRIA on Unsplash
這章經文記載了三個神蹟,一個危機。三個神蹟是,丟木浮斧、傳機密保護了王、使亞蘭軍兵昏迷引入撒瑪利亞城;危機是多年後,亞蘭軍圍撒瑪利亞,造成嚴重的饑荒。當亞蘭王派車馬軍兵到多坍抓以利沙時,以利沙的僕人清早起來看見車馬軍兵圍困了城,很是害怕。以利沙卻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16節)
以利沙是有信心的領袖,信心就是「不憑眼見」,而是一種「屬靈的看見」。領袖與追隨者的區別,在於看見別人所沒看見的,而且看得比別人遠大!教會最需要的是有信心、有遠見的屬靈領袖!今天請為所屬教會中的小組長、區長、執事、長老、牧者禱告,使他們都成為有信心、有遠見的領袖。
神人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列王紀下6:16-17
禱告:親愛的天父上帝,感謝你,感謝你再次用經文來激勵了我們。當亞蘭王圍困以利沙和他僕人所在的那城時,在人看來以利沙和僕人就要被捉拿,毫無獲救的希望,但以利沙卻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主阿,我們也要有這樣的看見,當我們面對疫情、工作、學業、家庭、婚姻甚至是服事上的困難時,求你幫助我們也能有這樣的看見,並宣告說: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