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經文:《 列王紀上12章1~24節》
如果你想好好為人民服務,答覆他們時說些好話,他們就會永遠服事你。(列王紀上12章7節)
19世紀德國史學家朵伊森(J. G. Droysen)認為:「已經發生的事並不自動成為『歷史』,除非它跟我們的『此時此刻』有了某種牽連,生出了某種意義,被我們重新記憶、組織,並認真的理解。」這也是台灣基督徒讀舊約歷史的主觀與客觀。在一個被我們重新記憶、組織,並認真的理解中,我們將上主對以色列旨意如何實現的客觀,重疊入今日台灣的歷史情境的主觀中閱讀。如此,我們可從中讀到,即使迦南地之於以色列民是多麼神聖,也不會神聖到不可切割。唯有王願作僕人來服事人民,才會有神聖不可切割的連結。
羅波安繼任王位後,前往示劍布達,北以色列支派的領袖與他協商維持聯合王國的條件。他們期待,新政府不會重現所羅門王朝的重負──為他的建設納重稅、服勞役,「如果你願意減輕我們的擔子,使我們的生活過得去,我們就接受你的統治。」
面對統治威望的挑戰,幕僚中行事穩健的元老建議:「政權尚未穩定之前,應該好好體恤民意,來服務他們。總之,在答覆他們時多說些好話,尊重、體貼他們,他們就會永遠服事你。」不過,羅波安卻採取同是年輕人的觀點,恐嚇說:「你們這些人造反了,難道不知我的小指頭比我父親的腰還粗嗎?免談!我父親只給你們重擔,你們若不順服,我要使用加上勾子的蠍子鞭來抽打你們!」
台灣人民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笑話!如果連上主所賜的迦南地都不至於神聖到不可分裂,台灣何來屬於中國?中國共產黨霸權還沒統治台灣,就以飛彈和武力威嚇、以假消息進行滲透分裂、以經濟誘惑作為欺騙手段,台灣當然只能選擇拒絕,對抗說:「中華民族的血脈,與我們有何關係?我們是被中國迫害,追求生存、追求自由者的後代,我們身上流著平埔族的血液,我們是屬於大海的民族……」北以色列從猶大國獨立出去,是上主的旨意,因為南猶大政府並沒有作僕人來服事人民。如此,追求新而獨立的國家,豈不也是上主賜予台灣人民藉著民主獲得自由的前路?
列王紀是猶太人的歷史著作嗎?即使是猶太人,也不將它單純當歷史閱讀。聖經的話是信仰、是生命,是我們在變動的歷史中尋找安身立命、從信仰而來的態度與準則;是我們在今日的世界中可以依循、見證上帝同在的判斷原則。
默想:
我是以什麼態度閱讀舊約的以色列歷史?
祈禱:
主啊,請賜福台灣人民帶著新而獨立的共識,藉著民主的程序,選出願作僕人服事人民的領袖,並藉著他們,使台灣人民享受自己作主人的光榮感。奉基督榮耀之名祈禱,阿們。
參考經文:《 列王紀上12章25~33節》
耶羅波安把一頭金牛立在伯特利,另一頭立在但。這就成為人民犯罪的起因,因為他們到伯特利和但去祭拜。(列王紀上12章29~30節)
統一的以色列王國一夕間分裂成兩個國家,肇因於新王羅波安想延續父親所羅門王的高壓統治。北方10支族的領袖陳情,期盼減輕繁重的稅負和徭役,得到的回答竟是將實施更苛刻的暴政。於是北方10支族另籌組新的政權,立耶羅波安為王,史稱北以色列國。
耶羅波安王將國都設於示劍,在比努伊勒建築防禦工事。然而,他更看見信仰上的認同,有助於他的政權鞏固。畢竟,他擁有的北國新政權,人民與南猶大國系出同源,也有共同的上主信仰。若是北國人民持續南下到猶大的首都耶路撒冷的聖殿向上主獻祭,難保他們不會變心去效忠猶大王羅波安,屆時,恐怕他的政權和身家性命就不保。
為了鞏固政權,在一番深思熟慮下,耶羅波安鑄造兩頭金牛,分別安置在國家北境的但和南境邊界的伯特利,縮短人民朝聖的距離,藉以阻絕人民南下敬拜,以達成其轉移信仰中心之目的。他也在一些山頭建造祭拜的神殿,讓人民就近敬拜,意圖取代耶路撒冷的聖殿;並從利未支族以外的家族選立祭司。重新訂定宗教節期為8月15日,搶在住棚節前一個月舉行。這樣的改革,當然都是為了與猶大國隔離,切斷過往的信仰模式,使人民在信仰上專心歸向他。
當年,亞希雅先知將自己身上穿的新衣服,撕成12片,拿10片給耶羅波安,意謂上主將給他10個支族,立他作以色列的王。上主更應許,「如果你完全聽從我,做我所喜悅的事,遵守我的法律,實行我的命令,像我的僕人大衛一樣,我就永遠與你同在。我會使你作以色列的王,並且使你的後代繼續統治,正如我向大衛所做的一樣。」(列王紀上11章38節)如今,他一得著政權,卻為了鞏固政權,忘記政權是上主所賜予,也忘記上主的應許,使自己和人民陷在罪中。耶羅波安刻意製造金牛,誆稱為帶領人民出埃及的神明,辱沒上主之名,移花接木地竄改史實。
每逢選舉,我們可以從媒體中看到,各候選人頻繁前往各地的廟宇參拜。對於政治人物來說,這些動作最重要的只是選票考量,期盼透過走訪信仰中心的手段,獲取信眾的支持、獲得勝選,鞏固其政治勢力。
默想:
政治人物走訪宗教殿宇,只是為達其政治目的,不是真正信仰表現。
祈禱:
歷史的主宰,我相信祢掌管國家興亡、政權更迭。求祢幫助我基於對祢的信仰,在民主制度下,勇於參與各項公共事務,盡國民應盡的責任。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20211114主日信息 講題:有福的百姓? 講員:康來昌牧師 金句:29願你晝夜看顧這殿,就是你應許立為你名的居所;求你垂聽僕人向此處禱告的話。30你僕人和你民以色列向此處祈禱的時候,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垂聽而赦免。(王上8:29-30)
王上4:25所羅門在世的日子,從但到別是巴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
題目是有福的百姓?,但有一個問號,是不是有福的百姓,以色列人在所羅門的治理下是否為有福的一群?我們從一些經文來看包括王上4:25這段經文,他們是有福的百姓,他們是幸福的,他們是在太平盛世中間作神的子民,被一個有智慧的人統治,有福。
各位不要看經文上他們都有錢、國民所得多高、住的房子多好,他們在自己的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安然』是很重要的字眼,就是有安全感、平安,沒有害怕。以色列人和我們一樣活在罪惡的世界,我們都有很多的害怕、恐懼、驚慌,包括怕疾病、老、家庭有變故、老公有外遇、兒女不成器、國家動亂,有很多的懼怕,這是因為亞當、夏娃犯罪後我們就在神的震怒之下,所以人一定會懼怕的,直到你在基督耶穌裡得到與神和好的平安,才能不懼怕,即使我們從身得救,在新天新地沒有降臨之前,這世界的禍害還是很多,所以我們仍懼怕,有時候我們蒙神的恩典、所羅門帶來的平安,使以色列人安然居住、不懼怕。我曾在美國的小鎮周末去那裏牧養一個小組團契,我與康師母住在一個美國的教授家裡,我們第一次去的時候,中午不到他們把鑰匙給我們就說,我們可能不在,你們什麼時候要進出都可以,然後我們下午就去探訪,探訪出來後看見他們家裡沒有人,我們就把門鎖了,等我們探訪回來後發現這對教授夫妻在門外進不去,我說:「你們怎麼會進不去?」他說:「我們沒有帶鑰匙。」「你們怎麼不帶鑰匙呢?」他說:「我們很多年了,都沒有鎖過門。」你們知道這是如此幸福快樂的事?你知道我們的鑰匙有這麼多把、密碼有這麼多組,這都是在一種高度的緊張,更可怕的是這種緊張我們已經習慣了,反而沒有鑰匙我們還不習慣。「鑰匙」防人家進來,有人家裡的鎖一道道的加,通通被小偷解破,後來他把那七道鎖,三道打開,四道鎖起來防小偷,這是笑話,我們人與人之間不信任、害怕,所以有牆、有鎖,我們也有圖章,我記得在我小時候去區公所,每次去都很害怕,每次都有東西忘了帶或不知道要帶,來來回回的,那都是種不信任。當以色列的百姓可以無憂無慮的時候,真是幸福,這是平安,從但到別是巴,從南到北,所有的以色列人都非常平安,這種平安,甚至神用來預言將來新天新地裡的平安。彌4:4人人都要坐自己的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無人使他們驚嚇;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親口說的。將來我們會有這樣的平安,但有時候因著神的憐憫,在現實世界中我們也能夠享受到這個平安就不只是物質上的豐富,心靈也是平安的。我們今天物質愈來愈豐富,但並沒有平安,因為我們怕疾病、政局的改變,我們有很多擔心的事,我們的保險要越保越多,而且不保險才要保險,我沒有反對保保險,但是鑰匙、鎖、密碼、牆、保險,這些都是我們在罪惡的世界所擔心很多事都會有的。以色列人在所羅門的統治下曾享受過平安,因為以色列的統治者-所羅門是被上帝所愛的,在聖經中兩次提到「耶和華愛所羅門」,所以所羅門另一個名字叫耶底底亞,撒下12:24-25 24大衛安慰他的妻子拔示巴,與她同房,她就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所羅門。耶和華喜愛他,25就藉拿單先知賜他一個名字,叫耶底底亞「耶底底亞」意思是「耶和華所愛的」。;這是為了耶和華的緣故。王上3:3 所羅門愛耶和華,遵行他父親大衛的律例,只是還在丘壇獻祭燒香。耶和華愛所羅門;所羅門愛耶和華,在神和人之間有這樣關係的形容詞,在聖經中沒有第二個,神愛世人我們知道,但愛一個個人,神也一定愛摩西、大衛、我們,但專門形容耶和華愛他,這沒有第二個,所以以色列有富裕和平安,這個王如此被神喜悅,他們就強大、蒙福,所以他們是『有福的百姓』。不僅是富裕,國家能夠富裕,人有錢,但患不均,如果我們社會上沒有公平、正義,那也不是平安的社會,所羅門有智慧能夠行公義,知道該處罰或賞賜誰,他有智慧能夠斷案。記得所羅門向神求智慧能夠治理神的百姓,神為這樣的祈求非常高興,能夠斷案,把壞人抓出來逞罰他,能讓受委屈的人得到適當的賠償,這非常好的事,可是有這種分辨斷案的能力不多,君王常常很糊塗,被欺騙、被蒙蔽,我們都知道所羅門斷案那件有名的事,王上3:16-17a 16一日,有兩個妓女來,站在王面前。17a一個說:「我主啊,我和這婦人同住一房;妓女的生涯,我們中國人很喜歡描述,很多哀怨的故事,這位妓女是不幸的人亦是罪人,是社會上很難沒有的,但又是社會上又叫很多人很討厭,又叫很多人不可缺少,又關心他們又討厭他們,總之妓女是一個悲慘、不幸的一個身份,兩個妓女同住一房,她們應該是貧窮的,顯然她們是好朋友,但恐怕也是窮朋友,有一個妓女後來在睡覺時把自己的小孩壓死了,因為床很小,所以兩個妓女在兩張小床上,恐怕是兩個小房間。17b他在房中的時候,我生了一個男孩。妓女不應該生孩子,妓女懷孕了就沒有生意了,妓女不應該懷孕、生孩子的,這個妓女居然懷孕了,而且孩子生下來了,這後面是不是有一個哀戚的故事呢?是不是又有一個公子讓這個妓女動情了,懷了他的孩子,但生下來的時候公子又把他拋棄了呢?是什麼原因使這個妓女決定要生下個孩子?我們不曉得,但這孩子是不幸的,他生在妓女之家。她生了一個男孩,我們不知道她怎麼懷孕的、不知道他父親是誰,但她得了一個男孩。18我生孩子後第三日,這婦人也生了孩子。同樣的,為什麼這妓女也懷孕了?起碼有段時間不能做生意了,不應該有孩子,因為這孩子沒有父親,也是很艱難的,但無論如何這兩位妓女都希望像所有一樣有子孫,所以也懷孕生子了。18b我們是同住的,除了我們二人之外,房中再沒有別人。19夜間,這婦人睡著的時候,壓死了他的孩子。來告先訴說的人她也睡著了,這是後面推敲出來了,就是我們有天晚上,都睡著時,她把她孩子壓死了,母親把孩子壓死了,這是會發生的,我們聽過這樣的悲劇,嬰兒因為媽媽不小心悶死了,不僅是愛孩子的母親會無意中不小心把自己的孩子壓死了,在上帝的帶領下也有孩子出生時臍帶繞頸、被悶死或是腦麻麻痹了,這種事情並不是太少。人會犯錯、母親會犯錯、生理會犯錯,可是保護以色列的不打盹、不睡覺嗎?媽媽糊塗了,上帝也糊塗了嗎?媽媽會不小心,上帝也會不小心嗎?這是不幸的世界,這是怎麼回事?我自己還覺得有問題或者不懂,各位姊妹,如果半夜發現你把孩子壓死了,是我的話應該會嚎啕大哭、尖叫,應該會驚慌,不會一聲不響,這個媽媽居然一聲不響,20他半夜起來,趁我睡著,從我旁邊把我的孩子抱去,放在他懷裡,將他的死孩子放在我懷裡。各位女士、媽媽你們會做此事嗎?你會把你壓死的孩子放在別人那嗎?這個案子很複雜、奇怪,背後也有很多可以去思想的, 21天要亮的時候,我起來要給我的孩子吃奶,不料,孩子死了;同樣的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死了,怎麼不叫、不慌、不哭呢?居然能安安靜靜的繼續睡覺,這太不可思議了,難道妓女的思維跟我們不同嗎?及至天亮,我細細地察看,不是我所生的孩子。」下面作者就沒有講了,我們就自己推想,這兩個女人一定吵起來了就吵到王國那邊,22那婦人說:「不然,活孩子是我的,死孩子是你的。」這婦人說:「不然,死孩子是你的,活孩子是我的。」他們在王面前如此爭論。兩個女人爭一個孩子,我已經說了很多奇怪的地方不知道怎麼解決,包括我為什麼要一個不屬我的活孩子呢?也許這女性希望有個活的孩子,不管是不是她生的。23王說:「這婦人說『活孩子是我的,死孩子是你的』,那婦人說『不然,死孩子是你的,活孩子是我的』」,24就吩咐說:「拿刀來!」人就拿刀來。25王說:「將活孩子劈成兩半,一半給那婦人,一半給這婦人。」26活孩子的母親為自己的孩子心裡急痛,就說:「求我主將活孩子給那婦人吧,萬不可殺他!」那婦人說:「這孩子也不歸我,也不歸你,把他劈了吧!」真的媽媽會說給她,不要劈了;假的媽媽會說把他劈了,我們分吧!我覺得假媽媽也不會這樣說吧?假媽媽會想要拿到半個死去的嬰孩嗎?不過顯然是如此笨就這樣說出來了,27王說:「將活孩子給這婦人,萬不可殺他;這婦人實在是他的母親。」28以色列眾人聽見王這樣判斷,就都敬畏他;因為見他心裡有神的智慧,能以斷案。所羅門判得很對,以很智慧的方式解決一樁難以解決的問題。
即使在所羅門的時代及智慧判斷、統治之下,你看見幾個遺憾?
第一個、在所羅門的時代有妓女:這麼好的一個王,把國家治理的這麼富裕,他不能除掉妓女,也就是他不能除掉男人的下流和女人的墮落,也就是所羅門的聰明智慧,並不能徹底除掉民間的悲劇和罪惡,我們也很遺憾所羅門的時代有沒有父親的兒子、有沒有丈夫的女人,很多地方都有沒丈夫的女人,沒父親的男生也很多,也是個不幸,所羅門時代的人有這樣的悲劇。所羅門治理時候也會有母親把自己的嬰孩壓死,沒有辦法解決,也會有死去的孩子不能復活的遺憾。
第五個、所羅門的時代,包括這個案子,犯罪的人不能夠處罰,起碼聖經沒有說怎麼處罰這個偷了別人孩子的媽媽,聖經裡沒有講所羅門怎麼判,我們也沒有看見真的媽媽是否告假媽媽,要如何處罰?你偷了別人的孩子要處罰嗎?這是個智慧的斷案可是留下了遺憾。一般來說所羅門的時代大家富裕而有平安,這個難得。所羅門的時代有智慧的判斷,顯然這智慧的判斷也顯出社會上的遺憾,所羅門的時代的百姓是幸福的,所羅門的統治充滿了智慧,一、是有平安;二、是能判斷;三、整個的統治是有智慧的。
王上10:1、4-5 1示巴女王聽見所羅門因耶和華之名所得的名聲,就來要用難解的話試問所羅門。4示巴女王見所羅門大有智慧,和他所建造的宮室,5……就詫異得神不守舍;示巴女王來所羅門這,一方面要把他問倒,另一方面是要炫富,她帶了一堆金銀珠寶,炫我們比你還有錢、我們國家比你還有財富,結果看見所羅門的富就嚇到,她詫異的魂不守舍,她對所羅門說:「我以前聽見你的富裕我不相信,我現在來看我發現我所聽到的還不及事實的一半。」示巴女王看見所羅門的一切豐富的金銀珠寶,她太稀奇了,可是示巴女王了不起,她在稱讚所羅門的時候說:「8你的臣子、你的僕人常侍立在你面前聽你智慧的話是有福的!」你的臣子最有福的不是活在豪華的宮殿中,吃美餐、看金銀珠寶,而是聽你智慧的話,所以在審判的時候,示巴女王要為耶和華作見證,她以地極步及千里為遠,要聽所羅門的話,她到所羅門這裡她覺得所羅門最優秀的地方是他有智慧的話,並非其他的東西。今天有一個人比所羅門更有智慧,你不必走到地極去聽他,他走到你當中,你卻不聽,這世代的人要被示巴女王定罪的,在審判時,被告者就是不來教會、不聽道的人。所羅門能夠統治及斷案,在他之下的百姓,應當很幸福,但在這同時不知道這時間差多少。王上11:4 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不效法他父親大衛誠誠實實地順服耶和華他的神。當所羅門開始去拜其他偶像的時候,他的心也一定越來越殘酷,我們個人也好、團體也好、教會、國家、社會,你離上帝進一步,你的個性、生命會好一點,越親近神就越與你有益、越親近神就越像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遠離神,神的美善就離你遠,遠離神去親近魔鬼,為什麼這麼多鬼樣?因為太多人親近鬼,遠離上帝。當這位被神所愛的-所羅門遠離上帝之後,他一定是越來越自私,他隨從別神,不隨從耶和華,不誠誠實實順服,就會越來越自私、殘酷、獨裁、霸道、愚蠢,王上11:4 所羅門年老的時候,老人家彼此勉勵,但晚潔要能保,不要越老越糊塗,老朽、昏庸、頑固、剛愎自用、不進步則退步,很多人都如此,不知道何時開始,但所羅門都跟我們一樣,聖人和魔鬼在我們心裡都是同時有的,只是有時候我們的邪惡更多,我們希望我們的善良能越來越多;邪惡越來越少。所羅門的時後,百姓幸福嗎?一定有幸福的部分,但不知道何時開始,可能是逐漸的,所羅門在他遠離神時,他的百姓很痛苦,同樣聖經中沒有一個王,包括最壞的亞哈,在統治結束後,他的百姓覺得他的統治非常痛苦,所羅門死後,他的兒子耶羅波安作王,百姓集體請願,王上12:4 「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做苦工,現在求你使我們做的苦工、負的重軛輕鬆些,我們就事奉你。」除了所羅門外沒有一個王死後,百姓集體向下個王請願,讓我們的工作輕鬆些吧!你父親叫我們好辛苦,同樣一個忘叫他們幸福也要叫他們痛苦。我們真是要求主憐憫,我們是不是幸福的?我們是不是在好的政府統治下、好的父母的管理下?我想這見仁見智,而且也是混合的,也許我們在某些人的治理下比較幸福或不幸福,我們求主幫助我們能夠在一個公平、正義、合情合理合法,且能在社會發展之中生活,我們希望是如此,我們也盡我們基督徒的努力,但執政掌權的,或其他的人,包刮我們父母、牧者,對我們如何?這不是最重要的,比別人如何待你最重要的是你如何待人,你是主題,別人是客體,別讓別人成為你的主宰者,雖然很多時候他們能夠殺我們身體,但殺身體不能殺靈魂,不要怕他,我們自己要如何生活,你覺得你在水深火熱之中,那周邊的人是否也在水深火熱之中?你覺得因為你我在水深火熱之中,別人會不會說因為你我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所羅門年幼時我們不知道那嬰孩是誰,我們知道那嬰孩七天就被耶和華擊打就死了,那嬰孩死後在聖經上說大衛安慰巴士巴與她同情,巴士巴就懷孕生子就是所羅門,聖經上說耶和華愛他,愛這孩子,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所羅門在腹中就蒙愛,出生後也如此愛他,在神的愛之下,當他登基後在夢中耶和華向他顯現,馬太福音記載天使或神跟約瑟溝通時大約有五次都是在夢中對他說話,這很稀奇,所羅門也是如此,就如舊約的約瑟一樣。我在夢中夢見神跟我講話,我要什麼可以求,醒來發現是夢,我也無所謂,約瑟的故事在創世紀裡講到夢時有提到一句話兩夢都有講解,也就是有的夢不需要講解,有的夢有講解有意義的,所以我們不輕看夢亦不重看夢。神對新、舊約的約瑟及對所羅門都在夢中說話有何特別嗎?重點不在別的,重點在神是全地的主、凡事的主,不僅管我們的生也管死;管我們的醒也管睡,神也可以藉著我們睡眠時與我們溝通,只是這點要很小心,不要夢中所見的都跟人家說,求主幫助我們。所羅門的底下的百姓是否幸福?他們是幸福的,我們每個人能夠活在這世上就是幸福的,存在比不存在還要更好,即便受很多苦,比從來沒有產生更好,如果我們活的沒信心,這世界真的是又短又苦,我們很難承受,我們若能過著太平盛世的日子,統治我們的能是善良、聰明的,若不是的話求主幫助我們能夠在邪惡、不義中,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邪惡的東西在我們身上,碰到了我們裡面的聖靈,不能叫我們更壞反而更好。
頌讀(大聲讀聖經):王上11:41-12:24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可歸納三件事作為自我的警惕提醒:
(一)不聽智者建言必吃虧:耶羅波安在埃及聽見所羅門離世後,由他兒子羅波安接續作王;對這件事,有以色列人慫恿耶羅波安返國參政,帶領他們;耶羅波安接受這樣的邀請,便與支持者來見羅波安;希望所羅門王先前給他們做苦工的事,能夠減輕些,那他們就願意來服事羅波安。(王上12:4)羅波安知道這事需要妥善處理,否則會帶來禍患,故請耶羅波安使者先回去,等三天後回覆。羅波安為這事曾徵詢宮中老臣意見,也徵詢與他同輩年輕人意見;羅波安最後採納年輕人意見,而沒有採納宮中長者建議。因羅波安沒有採納智者的意見,他這樣的作法,使他的王位後續受到極大的挑戰。
(二)應驗先知亞希雅的話:羅波安不聽從宮中長者的意見,對百姓所提出的要求(做苦工)釋出善意,反而以更嚴厲強硬態度以對。羅波安本人應該不知道他對這事為何竟會如此的強硬;他不知自己之所以這樣強硬對付這群百姓,是出於耶和華的意思;因神為要應驗先知亞希雅所說的話。(王上12:15)
(三)聽神的話可免去災禍:耶羅波安做了十個支派的王,大半的以色列民都跑去支持耶羅波安,這件事讓羅波安非常不爽,於是羅波安來到耶路撒冷召集猶大、便雅憫支派等人,要去與耶羅波安十個支派打仗,想把王國給奪回來。對於這件事,神啟示神人「示瑪雅」,要他去告訴羅波安及猶大、便雅憫眾百姓說:「耶和華說:『你們不可以上去與你們的弟兄以色列人打仗,你們各回家去吧!因為這事是出於神。』」,百姓聽從耶和華的話各自返家,消除一場不必要的戰爭。(王上12:24)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從今天所讀的經文知道,羅波安是一個與神不親近的人,他自以為是,聽諂媚人的意見,卻不相信先知給他的意見,最後落的國家分裂,失去民心。從這裡給我自己學習到一個功課,信主的人若自以為是,且又不肯接受屬靈導師給他的建議,那此人肯定下場會很悲慘。祈求主幫助我能體察神透過人給我的建議,願意虛心去學習及改變,不要做一個高傲的人。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箴3:34「他譏誚那好譏誚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做神的工若是一個驕傲的人,那肯定神是無法用這樣的人。惟有謙卑的人才能領受神的恩典;我們若想蒙神賜恩,那就必須在神面前謙卑,承認自己的軟弱與無能,求神憐憫及帶領。
註:王牧師所提供的心得筆記僅供參考,建議讀者能照著每日讀經進度自己先去研讀聖經,再來參考這份靈修筆記,幫助自己更容易領受神話語的啟示。
頌讀(大聲讀聖經):王上12:25-33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經文可看出,耶羅波安成為北國的王之後,並沒有照著神的話去做,完全走了樣,將它走樣的事歸納如下,作為自我的警惕。
(一)內心不踏實:耶羅波安在以法蓮山區的「示劍」,建立以色列北方的首都,接著又重修「毗努伊勒」作為一座護衛城,保護首都。耶羅波安之所以要這樣做,就是想要北面十個支派完全脫離大衛家獨立,與以色列南方羅波安劃清界線,正式成為以色列北國。這樣作法並沒有惹神不悅,然問題出在耶羅波安內心不踏實,他害怕北國百姓到了「節期」仍會上耶路撒冷城去「獻祭」;時間一久,百姓的心仍然會歸向南方猶大羅波安。
(二)造金牛讀讓百姓來拜:因耶羅波安內心有鬼,他想出一個得罪神的點子,就是在北方建造二隻金牛犢,作為百姓敬拜的對象;讓百姓就在北方拜這二隻金牛犢,代替到耶路撒冷的聖殿敬拜。耶羅波安造金牛犢的用意,本不是要北方百姓離開耶和華神,去拜其他的假神;而是完全基於政治立場,他希望百姓不要再回到耶路撒冷城去敬拜。這樣的作法似乎與當年亞倫的作法類似,但這件事使北方百姓陷在罪惡中,因為他們把金牛犢當作真神來拜,離棄了真神,這是耶羅波安真正得罪耶和華神的大罪。
(三)任意妄為:
1.隨己意按立祭司:耶羅波安不僅造金牛犢(偶像),讓百姓來敬拜,還隨己意按立非「利未人」的百姓,擔任祭司的職分,破壞祭司的體制,這樣的罪是罪加一等。
2.自己上壇獻祭:耶羅波安做了最糟糕的事,就是按自己意思設立「節期」,又在節期時上壇獻祭,把自己當祭司,代替百姓獻祭給神,完全違背獻祭的禮儀。耶羅波安任意妄為所作的事,惹神憤怒。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耶羅波安為了達到他在政治上的目的不擇手段,歸納計有:(1)為了要安定民心來擁戴他,用他自己的想法造了偶像讓百姓來拜。(2)隨己意按立祭司。(3)自己上壇獻祭。耶羅波安這些錯誤行為,不僅破壞當時的祭司禮儀制度,且惹神憤怒。祈求主幫助孩子記取這些教訓,在日常生活裡不要做出違背聖經教導的事。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神已應許耶羅波安,要他好好帶領十個支派;讓這十個支派團結起來,有朝一日可以來影響南方的猶大支派,使以色列全國再次可以興旺起來,這原是神的心意,但耶羅波安不領情走偏了路;不按著神的心意走,而是照著自己心意去走,致使這盤好棋給下壞了。從這裡給我們一個提醒,要時時刻刻抓住主耶穌的教導,按著祂的教導去行,不可偏離祂的話。
註:王牧師所提供的心得筆記僅供參考,建議讀者能照著每日讀經進度自己先去研讀聖經,再來參考這份靈修筆記,幫助自己更容易領受神話語的啟示。
✍ 2022-07/10 讀經:列王紀上 第十二章
✟受感的經文:
A:羅波安繼位,聽從上年人的建議,國家分裂。(列王紀上 12:1-15)
12:1 羅波安往示劍去;因為以色列人都到了示劍要立他作王。
12:2 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先前躲避所羅門王,逃往埃及,住在那裡(他聽見這事。)
12:4 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做苦工,現在求你使我們做的苦工、負的重軛輕鬆些,我們就事奉你。
12:8 王卻不用老年人給他出的主意,就和那些與他一同長大、在他面前侍立的少年人商議,
12:10 那同他長大的少年人說:「這民對王說: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求你使我們輕鬆些。王要對他們如此說:『我的小拇指頭比我父親的腰還粗。
12:11 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
12:15 王不肯依從百姓,這事乃出於耶和華,為要應驗他藉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
B:耶羅波安成為北國的王(列王紀上 12:16-24)
12:16 以色列眾民見王不依從他們,就對王說:「我們與大衛有什麼分兒呢﹖與耶西的兒子並沒有關涉。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衛家啊,自己顧自己吧!」於是,以色列人都回自己家裡去了,
12:17 惟獨住猶大城邑的以色列人,羅波安仍作他們的王。
12:20 以色列眾人聽見耶羅波安回來了,就打發人去請他到會眾面前,立他作以色列眾人的王。除了猶大支派以外,沒有順從大衛家的。
12:21 羅波安來到耶路撒冷,招聚猶大全家和便雅憫支派的人共十八萬,都是挑選的戰士,要與以色列家爭戰,好將國奪回,再歸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
12:22 但神的話臨到神人示瑪雅,說:
12:24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可上去與你們的弟兄以色列人爭戰。各歸各家去吧!因為這事出於我。』」眾人就聽從耶和華的話,遵著耶和華的命回去了。
C:耶羅波安陷民於罪,拜金牛犢。(列王紀上 12:26-33)
12:26 耶羅波安心裡說:「恐怕這國仍歸大衛家;
12:27 這民若上耶路撒冷去,在耶和華的殿裡獻祭,他們的心必歸向他們的主─猶大王羅波安,就把我殺了,仍歸猶大王羅波安。」
12:28 耶羅波安王就籌劃定妥,鑄造了兩個金牛犢,對眾民說:「以色列人哪,你們上耶路撒冷去實在是難;這就是領你們出埃及地的神。」
12:29 他就把牛犢一隻安在伯特利,一隻安在但。
12:30 這事叫百姓陷在罪裡,因為他們往但去拜那牛犢。
12:31 耶羅波安在邱壇那裡建殿,將那不屬利未人的凡民立為祭司。
12:32 耶羅波安定八月十五日為節期,像在猶大的節期一樣,自己上壇獻祭。他在伯特利也這樣向他所鑄的牛犢獻祭,又將立為邱壇的祭司安置在伯特利。
12:33 他在八月十五日,就是他私自所定的月日,為以色列人立作節期的日子,在伯特利上壇燒香。
✟受感的話語:
一、羅波安失去了10個支派
羅波安親自去示劍,想挽回以色列10個支派的心,但他沒有尋求主的面,他尋求人的意思,聽從跟他同輩少年人的建議,要以色列人負更重的軛,且要用蠍子鞭責打他們…結果,這事出於耶和華,為要應驗亞希雅對耶羅波安所說的話:「有10個支派要擁立他為王」。
二、上帝興起耶羅波安,想代替羅波安,並審判所羅門不敬畏神的罪。
當羅波安想再度奪回以色列,挑選18萬勇士想要攻打耶羅波安時,示瑪雅再次出來為主說話,羅波安順服了先知的話語,就使南國蒙福穩定下來;“耶羅波安”讓上帝很失望,北方以色列國從耶羅波安開始,九個王朝都是人推舉、人爭奪的結果,並不是根據與神所立的約,而是根據人的需要…所以北方的君王全部都是悖逆神、討好人、拜偶像,而南方猶大國的羅波安則漸漸失去所羅門引以為豪的種種財富、工程,轉眼就被埃及王奪去,所羅門的王國真是虛空的虛空。
三、耶羅波安因沒安全感,引發更大的罪。
因為耶羅波安缺乏安全感,又不願真實敬拜神,耶羅波安擔心北國人民回耶路撒冷敬拜,就不再擁立他為王…就在伯特利和但設立金牛犢,還雇用假祭司,將節期改為8月15日,設立了新的宗教,所以真祭司從北國逃回南國,就讓北國一直敬拜偶像,無法回轉。
我們若不是順服聖經的真理,而是用聖經的字句來支援自己的理念和利益,也會從敬拜神變成敬拜似是而非的「金牛犢」;以為是敬拜神,實際上是敬拜自己所想像出來的偶像,「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提摩太前書 6:5)。
✟禱告和回應:
主阿,誰敢不敬畏祢。
當我們的心偏邪,就會為自己設立金牛犢來敬拜,就會偏離你的正路…耶羅波安的不安全感,成為我們很好的提醒,我們的身分地位不是靠自己的手和權謀來爭取的,都是上帝的賞賜,願我們的心只裝耶穌基督,只讓基督掌權在我們的心中,奉主耶穌的名禱告。
敬拜詩歌:盡情的敬拜 (讚美之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YydYl5jmOw
一、安靜:求祢的愛吸引我,我就快跑跟隨祢!
二、讀經:列王紀上 12:1-33
1. 重點說明
王國分裂了,導火線是百姓抗議賦稅過重,而其實是應驗了耶和華的話!(11:11-13、31-35) 羅波安未能看到根本性的問題,仍堅持己見,一錯再錯,造成國家更深的裂痕,十個支派(以後稱為以色列)改而擁立耶羅波安為王,以色列人從此南北分治。整個過程,讓人心痛、失望,羅波安沒有體恤民間疾苦,但耶羅波安在得權之後,開始鞏固自己的權位,甚至擅改神的律法,他的獨斷獨行,更是令人髮指。
2. 鑰節:耶羅波安心裡說:恐怕這國仍歸大衛家;這民若上耶路撒冷去,在耶和華的殿裡獻祭,他們的心必歸向他們的主─猶大王羅波安,就把我殺了,仍歸猶大王羅波安。(王上 12:26-27)
三、默想:
■百姓向羅波安抗議什麼?(v.4) 羅波安面對這些抱怨的聲音時,他是如何面對?(v.6、v.8)
■耶羅波安做了那些違背摩西律法的事情?(v.28-v.33)他為什麼要如此行?(v.26-v.27)
■南北兩王面對王權受威脅,都產生自我防衛,卻因此更加偏離神。當我處在壓力和威脅下,如何才能堅守神的話?
四、禱告:親愛的主,幫助我信靠祢,因為人的膀臂軟弱無力,倚靠耶和華的,必不致羞愧!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列王紀上 12 章
耶羅波安心裡說:恐怕這國仍歸大衛家;這民若上耶路撒冷去,在耶和華的殿裡獻祭,他們的心必歸向他們的主─猶大王羅波安,就把我殺了,仍歸猶大王羅波安。(王上12:26-27)
閱讀: 希伯來書11章1-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列王紀上12-13章;路加福音22章1-20節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章1節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原子時代始於1945年7月16日,當時第一枚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的一個偏遠沙漠中被引爆。但在人們還未發明儀器能看到這些建構宇宙的微小元素之前,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約公元前460-370年)就已經察覺到原子的存在及其威力。德謨克利特所理解的是超過他眼睛所能看見的,後來原子論也因而產生。
聖經告訴我們,信仰的精髓就是相信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事物。希伯來書11章1節斷言:「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現中修訂版)。這種肯定不是一廂情願或正面思考的結果,而是信靠那位我們無法看見,但卻在宇宙中確實存在的上帝。上帝的真實性彰顯在祂手所造的萬物中(詩篇19篇1節),且藉由祂的兒子耶穌來到世上表明祂對我們的愛(約翰福音1章18節),讓我們看見祂那我們原本無法看見的特質與心意。
正如使徒保羅說:「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使徒行傳17章28節),因此「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哥林多後書5章7節)。然而,我們並非單獨前行,因這位我們看不見的上帝時刻與你我同行。
在這眼見為實的世界,你要如何憑信心生活?
有什麼使你信心堅定,在哪方面你要學習更信靠上帝?
天父,有時候我難以相信自己看不見的事物。
但祢已應許祢的愛永遠長存,而且祢永不離開我,
也不撇下我。請幫助我對祢的應許堅信不移。
作者: 柯貝爾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希伯來書10章23-25節,作者呼籲讀者要堅守信心之後,第11章一開頭就定義何為「信」。這是深入探討一個特定主題的方式。作者將「信」定義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1節)。他用兩個希臘字來解釋「信」,翻譯為「實底」的希臘字hypostatis意為「本質」;翻譯為「確據」的希臘字elenchos意為「證據」。這兩個字都強調,「信」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來回應我們所確知的真理。儘管對未來的盼望和渴慕仍有許多尚未實現,也無法看見,但有信心的人因著上帝以往的信實,以及相信祂今後的引領,仍會不斷前進。希伯來書11章追溯了猶太歷史上的信心偉人,以他們為秉持積極信心生活的典範。作者最後提到耶穌,表明祂是最偉大的信心偉人,更是典範中的典範(12章2-3節)。
白茉妮
神人示瑪雅阻止了羅波安北伐之戰後(22-24節),南北國並立的局勢已定。耶羅波安遂著手建設,先建設示劍作為首都,後又建築約但河東的毘努以勒(25節),為了控制河東之地,由此看出他有治國的謀略。但,26-27節記載:「耶羅波安心裡說:『恐怕這國仍歸大衛家;這民若上耶路撒冷去,在耶和華的殿裡獻祭,他們的心必歸向他們的主─猶大王羅波安,就把我殺了,仍歸猶大王羅波安。』」因著他缺乏安全感,就造了兩個金犢,一個放在南部的伯特利,一個放在北部的但(28-30節),告訴百姓說:「這就是領你們出埃及地的 神。」(28節)難道他忘了出埃及時百姓拜金牛犢大惹神發怒的事?
每一個領袖都需要安全感,但,最健康的安全感來自對上帝真誠的信靠。曾遺憾地聽過,牧者因缺乏安全感,而無法充分授權,或無法順利傳承的事。今天請為領袖們有安全感代禱。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這事出於我。」(聖經列王紀上十二章 24 節)
我的孩子,今天我有一個信息傳給你;好叫你上面的黑雲消散,前面的崎嶇道路變平。這個信息是很短的,只有五個字, 但是我要你銘刻心中;又把它當作一個枕頭來安放你疲倦的頭,使你真能高枕無憂。這個信息是什麼呢?就是:「這事出於我」。
你有沒有想到過:凡與你有關的事,也與我有關?因為:「摸你們的,就是摸我眼中的瞳人」(聖經撒迦利亞書二章 8 節); 「我看你為寶、為尊」(聖經以賽亞書四十三章 4 節)。所以,我特別喜歡訓練你。
當試煉攻擊你,「仇敵好像急流的河水沖來」(聖經以賽亞書五十九章 19 節)的時候,我要你知道「這事出於我」, 你的軟弱需要我的剛強,你的平安在乎讓我替你爭戰。
你是不是正在艱難的環境中,四圍的人都不了解你,都不遂你的心意,都看不起你?「這事出於我。」我是管理環境的神。 你所處的境遇並非偶然,都有我的美意在其中的。
你不是曾求我給你謙卑嗎?你看,我已經把你放在一個學習謙卑的學校裡了,你所接觸的人和環境是被我利用來成全我的旨意的。
你是不是正感覺經濟缺乏呢?「這事出於我」,因為我是經管你用度的,我要你向我支取,完全仰賴於我。 我的供給是無限的(聖經腓立比書四章 19 節)。我要你證實我的應許,我不願意你「在這事上卻不信耶和華你們的神」(聖經申命記一章 32 節)。
你是不是整夜憂愁呢?「這事出於我」。我是憂患之子,常經憂患,深知怎樣擔當憂患的。當你向世人尋求安慰時, 我故意叫他們不給你同情,好叫你轉向我尋求永遠的安慰(聖經帖撒羅尼迦後書二章 16、17 節)。
你是不是渴望為我作些偉大的工作,結果反倒臥病在床呢?「這事出於我」。在你忙碌的日子,我不能引起你的注意力來, 我要你學習一些更深的功課。事奉不是體貼自己的熱心,乃是遵行我的旨意。我有許多頂心腹的僕人,都是關在最冷僻的地方,用禱告事奉我。
今天我把這個信息當作一瓶香膏送在你手裡,你可以自由敷用。我的孩子,不順的環境、扎心的毀謗、無故的逼迫等等,臨到你的時候, 你就敷上這香膏。如果你能在一切事上看見「這事出於我」,所有的痛苦便會立時消失了。 ── 司諾(Laura A. Barter S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