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19年10月10日 讀經:代上8:1-40

回應:本章繼代上7:6-12再一次說明便雅憫支派的譜系,詳盡的程度僅次猶大和利未兩支派。以作者立場來說,南國猶大為以色列人復國後的主力,而猶大人、西緬人和部分便雅憫人都是南國(猶大)主要構成支派,所以作者藉此特別要強調便雅憫支派人員組成。以色列百姓立國以來第一個王是掃羅,他是便雅憫人,掃羅統治王朝結束後緊接著由大衛接續當以色列王。作者針對掃羅的家譜(代上8:29-38在基遍住的有基遍的父親耶利,他的妻名叫瑪迦。…尼珥生基士;基士生掃羅;掃羅生約拿單、麥基舒亞、亞比拿達、伊施巴力。…)詳細的列出整個家譜,雖看不出有甚麼特別之處,不過牧師認為神非常恩待這家族,從掃羅的真祖-尼珥到烏蘭等,均一一詳細列出,表歷代志作者是很看重便雅憫這一家族,他們在以色列史上佔有其重要地位。
親愛的弟兄姊妹,掃羅這家族之所以詳細被記載在聖經裡,神必有其目的,神做事不像人做事,人以「利」為優先,但神不是如此;神檢選任何一個所重用的僕人(領袖),一定有脈絡可尋,只是當事人不太清楚罷了;然,當我們不知清楚神在我們身上旨意時,我們不需要向神問太多的問題,例如:「神阿!是這樣嗎?或是那樣呢?請告訴我。」這些疑問都是不必要問的,問了也沒有結果。神的兒女只要做一件事,每天問自己是否有過一個討神喜悅的生活;若有,時候到了我們自然會知道神要帶領往何處去,很自然我們也就會順服祂的帶領;當我們因這樣行,說不定我們整個家族很可能被後世的人紀念。今天是中華民國的國慶日,我們一起祈求主賜福中華民國國運昌隆。(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上 靈修心得筆記
2022-08/22讀經:歷代志上 第八章

✍ 2022-08/22 讀經:歷代志上 第八章

✟受感的經文:
8:8 沙哈連休他二妻戶伸和巴拉之後,在摩押地生了兒子。
‭8:9 他與妻賀得同房,生了約巴、洗比雅、米沙、瑪拉干、
‭8:10 耶烏斯、沙迦、米瑪。他這些兒子都是族長。
‭8:33 尼珥生基士;基士生掃羅;掃羅生約拿單、麥基舒亞、亞比拿達、伊施‧巴力。
‭8:34 約拿單的兒子是米力‧巴力;米力‧巴力生米迦。
‭8:35 米迦的兒子是毗敦、米勒、他利亞、亞哈斯;
‭8:36 亞哈斯生耶何阿達;耶何阿達生亞拉篾、亞斯瑪威、心利;心利生摩撒;
‭8:37 摩撒生比尼亞;比尼亞的兒子是拉法;拉法的兒子是以利亞薩;以利亞薩的兒子是亞悉。
‭8:38 亞悉有六個兒子,他們的名字是亞斯利干、波基路、以實瑪利、示亞利雅、俄巴底雅、哈難。這都是亞悉的兒子。
‭8:39 亞悉兄弟以設的長子是烏蘭,次子耶烏施,三子是以利法列。
‭8:40 烏蘭的兒子都是大能的勇士,是弓箭手,他們有許多的子孫,共一百五十名,都是便雅憫人。

✟受感的話語:
首先在〔歷代志上 8:8〕特地提到「沙哈連休了兩個妻子去了摩押地再娶」的事實,這是神再次提醒!他們說:「摩西許人寫了休書便可以休妻。」 耶穌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寫這條例給你們; 但從起初創造的時候,神造人是造男造女。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 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馬可福音‬ ‭10:4-9)

〔歷代志上 第8章〕專門講述便雅憫支派的後裔,其中以色列的第一個君王掃羅也是出於便雅憫支派!便雅憫是雅各最小的兒子,是約瑟疼愛的弟弟,便雅憫支派的土地,最重要的城市就是耶路撒冷…便雅憫支派北方是以法蓮支派,以法蓮支派繼承了約瑟成為長子;南方是猶大支派,猶大支派是得著君王的權柄。

但神不偏待人,將第一個國王的機會給了便雅憫支派的掃羅。
掃羅的家譜極其特別,第一,掃羅在家譜裡面;第二,家譜極長,有十六代,都說他們是大能的勇士,到底想說什麼呢?在〔撒母耳記上 20:15〕說到約拿單和大衛立約︰「就是我死後,耶和華從地上剪除你仇敵的時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絕了恩惠。」掃羅曾誤殺了一些人,那些人的後代向大衛討回公道時,大衛最後要把掃羅其中七個後代交出來,因為那時已有三年饑荒,是因掃羅做了不好的事,但大衛沒有把約拿單的後代交出來(撒母耳記下21:1-8),從約拿單往後數有十二代,可見大衛有守住他們的約定!

這裡帶出了神跟大衛立的約,以色列人雖然亡國了,但「大衛之約」仍在,神仍守約,等同大衛有守跟約拿單之約,經文從這一點慢慢進入歷代志的主題裡。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的憐憫與恩典,我們雖然不配得,但聖經告訴我們,不管我們的出身如何,正如掃羅是由最小的便雅憫支派選出,就算渺小,主都能使用我們,我們在神的計畫中都有特別的價值,因祢樂意揀選謙卑順服神的人;求主幫助我們,倚靠主的力量成為合神心意的器皿,奉耶穌基督寶貴的聖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6/23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上 7-8
2. 使徒行傳 15:1-21
3. 詩篇 73:1-7
4. 箴言 17:23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12/02_娶妻與休妻

【歷代志上 8:1-40】 
|娶妻與休妻|

第八章比較第七章更詳細的記載了便雅憫的譜系,詳細的程度僅次於猶大支派與利未支派。原因當然不外乎便雅憫支派曾經出過一個掃羅王,而掃羅王朝乃是以色列國的第一個王朝,也可以說是給大衛王朝鋪路的時代。介紹掃羅乃是為要把讀者的注意力,逐漸引到大衛的身上。

整章經文都是家譜,特別的是從第8節開始,冒出了一大家族住在摩押地的人,族長的名字「沙哈連」。家譜中會提到這些人,可能與這些家族後續與歸回之民的互動有關。

沙哈連的家族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龐大的家族,和他休妻再娶有關,而他休妻再娶又與他移居摩押地有關。不過,這並不暗示聖經立場贊同休妻的作法;相反的,聖經反而曾經明文反對休妻:「你們又行了一件這樣的事,使前妻歎息哭泣的眼淚遮蓋耶和華的壇,以致耶和華不再看顧那供物,也不樂意從你們手中收納。你們還說:『這是為什麼呢?』因耶和華在你和你幼年所娶的妻中間作見證。她雖是你的配偶,又是你盟約的妻,你卻以詭詐待她。雖然神有靈的餘力能造多人,祂不是單造一人嗎?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祂願人得虔誠的後裔。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誰也不可以詭詐待幼年所娶的妻。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休妻的事和以強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惡的!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不可行詭詐。』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瑪拉基書二13-16)。主耶穌的教導與先知瑪拉基是完全一致的,祂不但反對休妻,並且將休妻的結果也清楚說明:「我告訴你們,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犯姦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太十九9)。然而,今天的教會卻對時下混亂的婚姻關係噤若寒蟬。當然從積極面來看,教會應該更注重「如何經營更美滿的婚姻」,然而,教會也不可忘記神曾說:「休妻的事和以強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惡的」,因此教會不應該姑息,也不被允許姑息這樣的事!

◆回應
親愛的天父,我們要為著基督徒的婚姻家庭禱告,求祢幫助每個家庭都充滿祢的愛!我們也要為著教會的長執、牧者禱告,求祢幫助他們有智慧秉持神的公義與慈愛,將姦淫的邪惡從教會清除出去!阿們!

◆背經
婚姻人人都當尊重,床也不可污穢:因爲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審判。(希伯來書 13:4)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盡她所能

閱讀: 馬可福音14章3-9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7-9章;約翰福音6章22-44節

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馬可福音14章8節
她將塑膠盒裝著的杯子蛋糕、生日卡,以及好幾袋薯片放在收銀檯輸送帶上準備結帳。她的馬尾鬆垮凌亂,神情疲憊,幼小的女兒還在一旁吵鬧。收銀員算出總額,這位母親就面露失望地嘆息說:「啊,看來有些東西得要放回去,但這些都是準備要給她辦派對的。」她還遺憾地看了小孩一眼。

那時,排在這位母親後面的顧客體會她的難處,知道她已經是盡她所能。這情景使我想起耶穌對伯大尼的馬利亞所說的話:「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馬可福音14章8節)。在耶穌受死及埋葬之前,馬利亞用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澆在耶穌頭上,門徒就責怪馬利亞。但耶穌卻反倒勸誡門徒,並讚揚馬利亞所做的。耶穌不是說:「她所做的,是盡她所有的」而是「盡她所能的」。耶穌強調的重點,不在於香膏貴重的價值,而是在於馬利亞以愛付出的行動。一個與耶穌有親密關係的人,自然就會做出如此的回應。

這位母親身後的顧客逕自將信用卡插入讀卡機內,幫她付款了。對那位顧客而言,這不是大數目,而且那個月剛好她有餘額。但對那位母親來說,這卻非常重要,在她需要幫助的時候,這種主動的付出流露了真實的愛。

耶穌如何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幫助你?
你今天如何回應耶穌的愛,為他人的需要做些什麼?
不一定是盡你所有,而是盡你所能。
天父,求祢開我的眼睛,
讓我今天能看見有需要的人,盡所能去幫助他們。
作者: 莫麗莎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真純的哪噠或甘松香是一種芳香的油脂(馬可福音14章3節),萃取自生長在喜馬拉雅山一種植物的根莖。這足以說明哪噠香膏為何如此昂貴,甚至值「三十多兩銀子」,也就是相當於一個人一年的工資(5節;參閱新普及譯本),而新漢語聖經譯本也提到「這香膏至少可以賣三百得拿利」,而一得拿利相當於一個勞工整天的工錢。

由於這種油的香氣常讓人聯想到婚禮當天的新娘(雅歌1章12節,4章13-14節),所以有一些學者認為,馬利亞將自己最寶貴的財產,就是她自己的嫁妝,獻給了耶穌。馬利亞用昂貴的哪噠來膏抹耶穌,恰逢其時而且也是必要的。耶穌被釘死之後,由於猶太人要守安息日,門徒們只好倉促地安葬耶穌(馬可福音15章42-46節)。在安息日過後,有一群婦女去墳墓那裡,想要膏耶穌的身體(16章1節),但那時耶穌已經復活了。因此,在六天前(約翰福音12章1節),馬利亞用香膏來膏抹耶穌,確實是為祂安葬的事作了預備(馬可福音14章8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